培养与践行

2024-06-23

培养与践行(共12篇)

培养与践行 篇1

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势

1.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迅速在全球蔓延,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广泛传播, 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乘虚而入, 对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 并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给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斗争, 如何在面对内外部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自觉提升高职学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导向作用, 显得十分迫切。

2.社会转型期对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社会转型期是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 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 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转变, 一方面表现出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面临着文化认同和价值冲突等新的问题。对高职学生来说, 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学生出现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等问题。所以, 我们应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

3.引导高职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的现实需要

进入高职院校,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 加之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不少学生的价值判断呈现出盲目跟风、迷茫的状态。一方面,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 只想得到、不愿付出, 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爱慕虚荣, 不切实际地向往权贵、奢侈生活, 对社会现实怀有逆反心理, 对负面报道听之信之, 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 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的高职学生对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排斥、冷漠的态度。这些都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1.树立多渠道、全方位育人理念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是全院、全员的多方参与, 应在所有部门、所有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小组, 下设在学生处, 由党委书记亲自主抓, 各二级学院、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 权责明确, 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实时跟踪督导。思政课部思政专业教师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全过程。一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研讨活动, 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二进科研。学院每年投入足额经费, 鼓励、支持教师申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三进师生头脑。定期组织全院性的教学观摩课、名师讲堂等活动, 及时总结、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经验, 把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入脑、入心。

2.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独特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独特阵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轻松, 课余时间充裕, 社团各种活动为广大学生锻炼技能、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之中, 要比对他们进行灌输式说教效果好得多。我们结合学院实际, 对全院28个社团重新规范了社团管理制度, 明确了社团的宗旨和章程, 指导社团成员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写进社团宗旨、章程之中, 使学生社团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强调理实一体、工学结合, 注重社会参与。针对学院特点, 我们在抓好学生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在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每年组织师生参观习仲勋陵园、渭华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使学生树立服务理念, 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总之,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去感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其成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全新课题, 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拟从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势、培养的途径等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永静, 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5) .

[2]杜俊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3) .

培养与践行 篇2

1、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价值取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范导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 教育 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维护社会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就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 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转型、市场 经济 使得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其次,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价值时不迷失自己并作出自主选择。最后,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其社会成员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础,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达到普遍价值认同的结果。由于一元化的价值观以最普遍的形式代表了广大个体的共同意愿和价值理想,所以它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权威性,使每一个个体自觉地去遵守与维护这种一元化的社会价值观。

2、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质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质的需要和生理的满足。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人作为宇宙中的高等动物,又不能仅仅满足于生理的享受和物质的追求。人之为人,人之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想,有使用和驾御物质、金钱的能力。在当前我国大力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我们被周围的金钱诱惑、功利追求、物质崇拜、商品拜物教的包围下,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一方面,要承认和肯定人的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因为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人们的精神,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远大的理想,具有使用、把握、操纵物质的能力,成为金钱、物质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其次,要注意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有没有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决定着人能否超越现实的存在。价值观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方面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绝对不可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一方面,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接触到大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是自己的内在王国,是真正的自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时。一个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高级精神需要,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享受精神文明的幸福生活”的新人。

3、根据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中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相配合,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㈨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来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

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逆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西方社会的“义工”制度,其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之一便是倡导公民、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要倡导和推动学生更多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活动、帮贫扶贫活动等,把价值观的构建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培养评估的重要 参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 中国 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 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科学 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下功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我院“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将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

那么在我校作为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注意操练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地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

像近期我校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而我们院团委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这点在院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重视情商培养,践行德育实践 篇3

情商的培养就是品德教育。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因为教学是以知识为认识客体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实现学习目的。

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偏爱认知,片面强调品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必要的行为引导,甚至忽视情感的激发。二是忽视认识引导,简单规范行为。学生在没有对行为意义产生内心体验时,就不得不接受行为要求,时常产生一种被教师强迫的感觉。这很难培养出自觉的品德践行者。为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落实以下方面:

一、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和知识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地道的“通过自我”的教育,不“通过自我”的德育,是形式主义的德育,似乎学生处于德育之中,实则游离于德育之外,至多是“听客”或“看客”,对教育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很难产生积极性。这是学生在德育中失去主体地位的必然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谴责学生,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例如,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简明扼要的班级公约臵于黑扳右侧,使其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督导作用,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能够使学生时刻接受教育,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组织学生自觉完成学校、年级(组)开展的运动会、黑板报评比、文艺演出、各类集会。

二、让情感教育渗透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我认为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联系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是生命内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既然精神发育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就一定会变化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

情感以它特有的内在性支持道德教育,这也意味着将情感渗透于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因此,道德教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通过体验才把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落实到人的行为。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能机械,要悟,要导,要感化。尤其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表现的学生要用恰当的方式,有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样就更容易。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应当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离开其他任何教育活动孤立地谈道德教育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把道德教育从活生生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也不能把道德教育从其他诸育中抽离出来。站在时代高度,综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和德育史,可以明晰地看到这样一条基本线索:任何社会,当把德育从教育中抽离出来的时候,德育必定丧失其现实效能,教育也随之丧失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为此,教育把育德作为核心和灵魂,是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德育把情感培养作为其核心追求目标,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三、以爱为基础,唤醒心灵,激发教育潜能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师生间具有良好的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投之以情,关怀爱护,严格要求,就能让学生感到教师严中有爱,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引起共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从心理上接受、认同老师,也必然能消除疑虑和对立情绪,产生信任、爱戴、愉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此时的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力,甚至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自身的爱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对待学生犯错问题,教师要有足够大的胸怀来容纳学生的一些错误,采取恰当的手段,找到合适的机会,进行心平气和的教育,交流,努力去解决问题,不是纠着问题不放。一方面提倡学生自主发觉自身错误和不足,并不断改正和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信力,这也是让学生爱自己的表现。

对于后进生,主动联系和协调各课任教师,把握第一手“证据”,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后进生的帮教,增进师生情谊。在师生交流时要竭尽全力,避免成效不大的做法,保持了幽默、风趣、耐心的帮教与引导,并力争家长配合,及时转化矛盾,有效的抑制问题生的出现。有任课老师经常来向我投诉,说某某学生课堂上不听命令,不守纪律,用仇视的眼光对抗老师的批评,问我怎么办?经过了解,这些学生往往吃软不吃硬,而且给他打预防针比吃消炎药要来得有用,对于老师的批评,他比较固执,却并不是完全抗拒,道理他听在耳里,但因为自尊心作祟,他不会作出马上改正的反应,要过一段时间,才会自觉执行,所以老师对他要特别有耐心。另外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或邀请家长来校面对学生一起商讨教育对策,实施共同的爱。

四、树立新时代课程改革意识,开发德育教育资源

人是以发展为目的,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道德教育是要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但一個人最终是否能够把握幸福和希望之路,靠的是自己的德性,所以个人是否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道德的学习,在道德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当代德育理念应当体现为更加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更加关注个人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加关注人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的。

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超越了家庭教育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现代人的成长提供最初的公共生活领域。一所学校究竟呈现何种质量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和精神面貌。我们强调,学校教育应当确立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有共同价值远景的教师集体精神生活。

从课程功能的完整性、整合性的角度去规定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从而建立基于完整课程功能观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扩展学校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空间。树立新时代课程改革意识,避免以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智德分离、知情分离、道德与生活相分离等情况。根据道德发展与情感、与脑的关系研究,人是完全可以在学知识的同时学道德、学道德的同时学知识的。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在课程改革中把学科教学变成与学生的道德学习同在的一种活动。

课程、教师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都是需要开发的德育资源。道德与情感是德育教育的基石和纽带,作为德育工作的践行者,我们要力争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

培养与践行 篇4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是由已故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其认为语文教育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 并以此为核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其主张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地结合起来, 拓宽学生的视野, 延伸语文内容的疆界, 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 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母语学得比较好的, 无不得益于课堂、课本之外的学习。

一、解惑需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应该把握新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 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 而是高屋建瓴, 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 改变传统的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的问题, 克服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弊端, 突破传统的“教书”和“学科”本位, 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 构建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土壤”中去攫取“养分”。从而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学习语文。最终形成哪里有社会、生活, 哪里就有语文及其应用, 哪里就是我们“活生生”的语文课堂的新局面。。

二、树立“大语文”观, 把握住语文课程特质

语言是最主要的交流工具,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 语文教学又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如同纸的两面, 无法分开, 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标,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存在着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等弊端。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主张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由于语文教育内容、功能的特殊性, 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运用。语文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把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推行大语文, 需要教师身体力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要不断夯实自己的语言基础和文字功底, 不断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手段来武装自己。魏书生之所以能在语文教育取得丰硕的成果, 就是有预见性地树立了“大语文”观。他的课堂上经常有关于科学前沿、信息网络、时事人文, 这样的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的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他把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当做实例来讲授说明文的写法, 既完成了说明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作用, 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大语文”还有其他一些核心理念, 例如:听说、读、写结合, 导以基本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 鼓励读书积累, 重视汉字教育……这些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要加以注意的。

四、创建大语文格局, 需要师生观念的更新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大语文”教学理念, 然后必须付诸于实践。否则, 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便难以提高, 我们培养的学生便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这样的观念。

(1)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 “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现代教育讲究充分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面对要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自主语文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能读书能力”和“自能作文能力”的语文学科而言, 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2) 树立实践观———课内课外相结合。陶行知早就说过:“学校即社会, 学校即生活, 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任何学科都是为生活服务的, 如果脱离了生活, 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教育专家刘国政指出, 学习语文有三个层次:其一是课堂, 其二是校园, 其三是家庭和社会。这个观点也可看出是对“大语文”教学理念的诠释。例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就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 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 去发掘作文材料, 把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作为作文题材写进作文中去。又比如在纠错练习中,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找找身边的错别字, 并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 既丰富了作业形式, 也提高了学生对错别字的分辨能力。

总之, 基于时下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普通语文教师, 无论是立足于生活角度还是学术角度, 我们都应当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 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这一理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国生, 丁之凤.大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石聿寿.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6) .

培养与践行 篇5

我校把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及要求自然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通过正面引导和实践活动,使中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浸润中,引导和影响中学生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受到公民意识熏陶

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的沃土,也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充满绿化、美化、人文化、书香味的校园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活动园区,美观科学的教室装饰,文明健康的教育设施,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学校还着力建设“文化校园”,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校训”、张贴文化标语,摆放各种文化设施等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氛围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为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我们提出倡议“人是校园最美的风景”——美丽的张中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场所,也更应该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家园,让我们从课堂做起,从课间做起,从活动、就餐、卫生等点点滴滴小事做起,让张中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校园最美的一道风景。于是我们看到了学校一处处学雷锋志愿岗,看到校园常态活动中一个个动人的身影。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健美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通过精神引领,使学生公民意识内化于心

自我区教育局提出“四大工程”建设以来,我校认真学习领会开展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反思学校55年办学历史及现状的同时,认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即“责任为本,健康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公民意识培养重点,我们进一步确定了“担当责任,追求卓越”的新校训,提出了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在教师层面,积极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要讲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自己,在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上为学生的榜样;二要献爱心,以关爱帮扶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宗旨,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学生觉得教师是最亲近的人;三要重诚信,待人要真诚,对学生要讲究信誉,对工作要高度负责,教学孜孜不倦,说话实实在在,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范。

在学生层面开展了“责任”主题的手抄报和格言征集活动,全校各班都召开了“我的责任我担当”主题班会,并且初步形成各年级公民意识教育主题,初一——对自己负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二——对家庭负责,尊敬长辈,让父母放心;初三——对集体负责,热 爱集体,勇于承担责任;高一 ——对自己负责,规划好未来人生;高二——对他人负责,尊重他人,诚实守信;高三——对社会负责,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每天早晨,各年级晨练之后,都要进行“责任”主题演讲,通过对“责任”内涵的解读以及学校“一训三风”的重新审视,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教育目标:打造为学生一生负责任的学校,建设对事业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培养对人生负责任的学生。每个人都在校园生活中承担起对他人、对集体的一份责任。这也才有了今年区运会800米赛场上我校陈敏同学在掉了一只鞋的情况下坚持光脚跑完全程,并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校园层面,我们举办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与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的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组织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文学社、主题班会、成人宣誓等途径,为学生搭建最佳的公民教育平台。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公民意识外化于行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要将公民意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行动。

首先,只有把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校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升国旗时要求学生必须肃立且衣着整洁;唱国歌时要求学生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且要精神饱满,庄重肃穆,歌声宏亮、准确、整齐;在校园内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内的树木花草;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合理建议;等等。事实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增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去年我校被评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

其次,加强学生自治,从而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使校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2013年度我校被评为校园安全稳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再次,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相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例如,在学校,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还组织学生利用团队活动、班级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训练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指导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为特殊群体的爱 心募捐等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义务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

四、通过课程拓展,寓公民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公民教育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个学科教师的责任。这就要求每个科任教师都要做好学科渗透。为搞好教学渗透,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然后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一要根据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挖掘其理论的深刻含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讲解,让学生在正确道德认知基础体会道德情感;三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问题讨论法、游戏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创造幽默风趣、活泼生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境愉快地接受知识。

课程文化中课堂是主战场,更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挖教材中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以对教育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提升,逐步探索出适合校情的高效课堂模式:“目标——问题”引领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课堂学习小组,开展学科建模活动,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并将个人与集体有机融合,通过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了个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培养公民意识,强化公民责任行为。

我们还努力挖掘课堂外资源,我校现有五个大的社团,包括“子 衿”艺术类社团:下设书法社、漫画社、刮画社、合唱社、电子琴社; “新星”体育类社团:下设足球社、篮球社、跆拳道社;“小脚印”文学类社团:下设“小脚印”文学社、“小蜗牛”广播站;“心海”心理类社团;“无线电”科技类社团。这些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高情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中学生业余生活,寓教于乐,强化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尽责。

培养与践行 篇6

[关键词] 情知教学;思想;能力;道义感

“情知教学”思想是教育家冷冉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情知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构建课堂教学的“立体结构”,课堂的信息传递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以及交流引起的连锁反应。

这一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落实这一教学思想是有前提条件的,最根本的条件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具体来说,教师要具备以下“三有”:有“情知教学”思想,有实施“情知教学”的能力,有实施“情知教学”的道义感。

一、使教师有“情知教学”思想

凡是高质量的教学,都是有先进教学思想的教学。冷冉先生说:“学校的一切活动只不过是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而已,至于它的质量和效果,则首先取决于教育者的思想。”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要落实“情知教学”思想,教师就必须树立“情知教学”思想。实践证明,要使教育家提出的教学思想被一线教师熟练运用,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理解

要使教师树立“情知教学”思想,首先就要使教师深刻理解这一教学思想。理解了才能认同,认同了才能践行。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课程——“价值引领”课程,以“情知教学”思想引领课程内容设计,由学校聘请资深研究人员、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主讲。这门课程,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听别人讲的机会,还给了他们互相交流的机会。语言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运行的过程,相互交流可以加大教师的思维含量,比单纯听别人讲更有实效性。另外,教师间的相互交流还是一个反馈、补充、矫正、整合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理解“情知教学”思想。

(二)抓评价

这里说的评价是指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体现“情知教学”思想的行为上——看“情”与“知”是否统一,是否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是否体现了“立体结构”。这样的评价,对教师理解和认同“情知教学”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抓展示

这里说的展示是指教师展示体现“情知教学”思想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开展有效的引导和组织活动,发掘教师这样的行为。笔者所在的学校除了采用领导发掘的方法外,还鼓励教师自己发掘、同伴之间互相发掘。体现“情知教学”思想的行为被发掘出来之后,再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也可以在交流会上展示,还可以在学校的报纸等交流平台上展示。这些展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对“情知教学”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二、使教师有实施“情知教学”的能力

教师树立了“情知教学”思想,要把它落到实处,还要有相应的教学能力,这是落实教学思想的一个保证条件。怎样提高教师实施“情知教学”的能力呢?冷冉先生说:“这种措施(指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比把人组织起来上大课、听报告那种学习方法更为有效。”“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骨干力量,造就一大批教育工作上的明白人和能人的主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把“情知教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主要研究课题,把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提高教师实施“情知教学”能力的主要方式,重点抓以下三种研究:

一是做好文献研究。在文献研究中,组织教师学习冷冉先生著作和与“情知教学”相关的理论以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读书论坛”活动。

二是做好调查研究。研究的起点是问题,把问题找准了,课题研究就有针对性。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分别进行了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最后撰写调查报告。

三是做好实践研究。具体包括四项活动:

第一项是设计活动。设计是把理念性思维推向可能性思维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是对原有认识合理性的检验,对于实践则是一次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以说,“设计”是研究的核心环节。有的教师设计出“20+15”模式,即课堂上用25分钟相互交流上节课预习的内容,用15分钟独立预习下节课内容;有的教师设计出“三段七步”模式,即自主预习—表达交流—检测反馈;有的教师设计出“四环节”的模式,即预习—质疑—交流—运用;等等。

第二项是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的实践(实验)既是验证“设计”可行性和实践性的手段,又是教学研究的落脚点。所以在“设计”之后,我们又组织教师按照设计出的办法开展实践。这项活动特别强调的一个原则是“人人参与”,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能体现“情知教学”思想。

第三项是反思活动。人们对任何问题的认识过程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通过反思,会发现原有的认识存在错误和疏漏,因此要重新思考,改造原有的认识,补充新的认识。我们在组织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时,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肯定亮点,重在改进”。肯定亮点,就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哪些行为是符合“情知教学”思想要求的,以便于他们自觉坚持做下去;重在改进,就是让教师知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哪些行为是不符合“情知教学”思想要求的,进而找出改进的办法。

第四项是概括活动。这里说的概括活动,就是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做出科学的结论。心理学认为“有概括才能迁移”,这就是说,通过概括教师可以将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成果运用到生活中的多种情形。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校组织教师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或写出案例,或写出论文和研究报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于所获得的知识,只有把它建构起来,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围绕着“情知教学”开展了课题研究,就会将“情知教学”的知识转化为实施“情知教学”的能力。

三、使教师有实施“情知教学”的道义感

教师有了教学思想,就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中该做什么事情;有了教学能力,在教学中就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有了这两点还不能保证他们花力气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实施“情知教学”的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概括地说,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会学习和爱学习。然而,通常的教学评价(包括考试)的内容大都局限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解题能力)上,对于“会学习”和“爱学习”很少有人去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教师觉得不教学生“会学习”和“爱学习”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冷冉先生认为,师德的根本问题是“要有一个为后一代终身负责的思想”。教师如果有了这种道义感,不论是否有人对教学生“会学习”或“爱学习”进行评价,他们也会出于“为后一代负责”的意识而自觉地去做这件事。鉴于此,我们围绕“为学生终生负责”为主题加强了师德建设,具体做法包括:开展“情知教学话师德”、从身边寻找师德榜样、最美教师风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努力发掘教师身上“为学生终身负责”的品质,使其成为践行“情知教学”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打造一支有教学道义感的教师团队,才能把“情知教学”思想落到实处。

培养与践行 篇7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将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列为教学内容。其中单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为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细分为:

(1) 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涉及的文化问题, 包括性别、种族和文化身份问题等。

(2) 建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 通过多元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自身文化, 发现文化认知的新角度。

目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在呈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上做出了一定努力。例如, 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主课文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体现了多元文化主题。本次教学设计即以本单元素材为基础作出尝试。该文来自非裔美国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创作的自传性题材。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第一位以黑人妇女为主人公, 并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 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框架, 是美国大学课堂必读的作家之一。赫斯顿所著的自传《道路上的尘迹》曾于1943年获得《周六评论》的安尼斯菲尔德·沃尔夫图书奖。该书是赫斯顿的一幅自我画像, 展现了赫斯顿的成长经历, 表达了她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也是我们是了解她文学创作体验和观念的一把钥匙。不言而喻, 这篇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但对教学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从佳作中深入地领会美国黑人文化, 并逐步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意识和角度, 是本次教学研讨面临的挑战。

教学设计前, 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主题的认知状况, 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对黑人文化及生存状态的熟知程度。学生表达出对身处多元文化时代的认同, 并对认知多元文化表现出开放欢迎的态度。具体到美国黑人历史文化, 学生总体认知较模糊, 了解渠道多通过小说、影视作品, 较少通过历史教科书获得。基于以上问卷反馈, 对本篇传记文字的解读是引导学生认知文化的有效途径。学生对美国黑人文化的前期了解及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有力保证。

在课堂教学策略上, James Banks曾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设计模式, 即贡献模式、附加模式、转型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贡献模式指教师在教学中提及多元文化的英雄人物、节日和其他文化元素, 等等。附加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专题, 专门介绍某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某一种文化视角, 比如女权运动专题等。转型模式指教师改变隐藏在课程内容中的文化预设立场和文化视角, 使学生能够以不同族群的眼光看待学习内容。社会行动模式是转型模式的延伸, 指学生把学到的多元文化视角应用到生活中, 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单元的前期导入应用贡献模式, 给出网络链接和文本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 并在前期导入选取奈及利亚旅美黑人女作家奇麻曼达·阿迪契主讲的网易公开课视频“单一故事的危险性”, 让学生对作者有类比的具象认同。同时让学生观看作者寻求自己真实文化声音故事后总结的观点:如果我们只聆听关于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单一故事, 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误解。从而建立起对多元文化, 包括美国黑人文化的开放态度和认知热情。

在附加模式启发下, 印发作者自传《道路上的尘迹》的节选文本, 给出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更多文学批评资料,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中, 包括其文学创作中表现出的对奴隶制等社会问题淡化的平和态度。赫斯顿的家乡伊顿维尔是一个由黑人自治的城镇, 她父亲曾长期担任镇长。她没有南方其他地方的黑人对种族歧视的那样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她从小就得到白人友好对待。她在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的指导下, 才走上了人类学研究的道路。在白人富翁梅森太太的资助下, 她才可能多次去南方进行黑人民俗风情的田野调查。在自传附录中赫斯顿对她为什么无视奴隶制和南方重建时期的问题作了如下解释:“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把我的眼光固定在奴隶制和南方重建时期的黑暗岁月。我距那个时代已经三代人了, 所以根本没有对那个时代事情的体验。从我所了解的来看, 它是悲惨的。毫无疑问, 如果它过去从未发生过, 那么美国现在会好得多。但是它在过去已经发生了, 现在就没有必要去旁敲侧击了。”其观点和文中的“Someone is always at my elbows reminding me that I am the granddaughter of slaves.It fails to register depression with me.Slavery is something sixty years in the past…”可谓不谋而合。更多背景文字的解读会使学生真正学会辩证地思考, 也教会学生自我拓展的学习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转型模式, 用连续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转换角色, 认知作者的文化观。例如: (1) 如何理解文章首句“I remember the very day that I became black.”? (2) 当地人对白人的态度如何?作者呢?谈谈作者出生的环境。 (3) 作者13岁时生活有何变化?对她有何影响? (4) 作者自比为the best shoe polish, 如何理解她对自己黑人身份的态度? (5) 文中的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 the foot race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a greater chance for glory?作者如何看待奴隶制及黑人历史? (6) 文末作者自比为a brown bag, 能否总结作者的种族观?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表现出能通过引导理解作者的生存环境和对白人的态度, 以及自我身份的觉醒, 但对于黑人的美缺乏带入体验。课前预测准备了与赫斯顿同时期的著名黑人诗人Langston Hughes描述黑人美的诗歌My People供学生欣赏体会:The night is beautiful/So the faces of my people/The stars are beautiful/So the eyes of my people/Beautiful, also, is the sun/Beautiful, also, are the souls of my people.用黑夜、星辰、朝阳这些具象景物, 更容易让学生领会到作者在“毫无畏惧、毫不羞愧地表现黑皮肤的自我”。

社会行动模式的应用在教学环境中具体体现在自主学习任务上。课后布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传《道路上的尘迹》的指定章节, 要求总结赫斯顿的种族观;观看纪录片《漂亮头发》, 给出自己的看法, 进一步体会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多元文化反思能力的教学目标。应用James Banks的多元文化课程设计模式, 探讨大学英语中美国黑人文化主题的教学策略, 是对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认知的有效途径的积极尝试。

摘要: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反思能力, 本文应用James Banks的多元文化课程设计模式, 以大学英语中美国黑人文化主题教学为例,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认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元文化,美国黑人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6) .

[2]郑树棠总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读写教程4[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2.

[3]程锡麟.历史空白虚构——评《道路上的尘迹》[J].外国文学, 2004.7.

[4]Banks, James A.Multicultural Education: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93, (19) .

[5]http://v.163.com/movie/2012/1/T/S/M7A13S30R_M7A14JJTS.html.

培养与践行 篇8

一、自觉转变教育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必须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进修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更新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其次要做到“行为示范”, 要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 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 并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其人格尊严, 发展其个性特长, 不断满足其成长的内在需要, 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探索

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认为文科教育的过程, 是精神享受的过程, 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 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

1.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到教学目标的首位

陶行知先生强调:“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历史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 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历史教材中鲜活具体的史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从“投笔从戎”的班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从“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脊梁, 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 感受到了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伟人高风亮节、胸怀坦荡的人生品质,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从而更加端正学习的目的和动机, 将来做一个合格公民, 更好地服务社会。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是历史教师必须把握的良机, 而当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点亮一盏指明灯。

2.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首先, 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其次, 教学活动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 唤醒学生的潜在力, 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作为教师不仅仅是要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会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也就不再是“教师要我学”等的消极体验, 而是感受到“我要学”。这样的教学活动才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志在创造”, “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历史学科来说,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的敏锐眼光观察事物、分析事件、处理问题;其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学生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如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制作简单网页等。

总之, 教师要吃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用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方法来评价学生, 把尊重带进课堂, 把激励带进课堂, 把竞争带进课堂, 把信任带进课堂。要在欢乐、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足够的张扬, 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充分培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2]张祖春, 王祖琴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培养与践行 篇9

以就业为导向,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2005年, 学校开始实行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硬挂钩, 对社会需求不大、年度协议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减招、隔年招甚至停招。学校就业中心提出基于就业率的招生计划调整方案, 同时, 就业工作负责人作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直接参与本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制定和分配工作。

本科招生计划调整, 就业率显著提高;从2004年开始, 逐年减少法学专业的招生计划, 从2000多人缩减到800人。2007年, 就业困难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2008年, 撤销国民经济管理系。2009年, 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隔年招生。2014年, 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年度就业率情况, 减少280个本科招生计划。以公共管理学院为例, 在招生计划调整后, 该院2013届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达到97.32%。

近年来, 学校还以研究生招生工作为试点, 探索招生计划与年度就业率的量化联动机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制定并发布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 年度就业率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的, 按其上一年招生数的2%扣减招生计划基数;超过学校平均水平的, 按其上年实际招生数的2%增加。

此举有力提高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有效实现了学生高质量就业, 也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求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反馈联动。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工作, 了解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情况, 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人才的新要求, 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本科生全程培养方案每四年修订一次, 重点突出“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 倡导学科交叉、文理交融,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通论“三通”课程, 通过“七校联合办学”满足学生辅修双学位的需求, 使学生形成诸如财经+法学、外语+经济、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知识结构;其次, 实施“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 设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解纷专家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最后, 依托经济学、法学与管理学三大主干优势学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设立文澜学院。

研究生教学则坚持“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培养理念, 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和跨学科学习的新模式,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培育学生原创性科研能力、解决国家、地方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 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同时, 学校还建立了覆盖所有学科的200余家大学生创新 (创业) 实践基地, 构建起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验能力、体验创新创业实践等在内的全过程、递进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有力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培养与践行 篇10

一、人文底蕴的培养和践行

人文底蕴具体是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小学生通过英语的定期学习和熏陶,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巧,还可以积淀下一定的人文底蕴。例如,在进行“My school”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而后,笔者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通过带领学生对学校进行参观,为新语言“Where’s the teachers’office?It’s on the second floor.”的呈现做铺垫。而后笔者还让学生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模拟,让学生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新语言“This is our school.It’s clean and beautiful.”体会书本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还会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提问并对他人的提问热情回答,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有关校园的各种信息,在这些活动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践行

科学精神不论是在什么领域都是我们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中培养并践行这种科学精神呢?我们可以这么做,举个例子,在教“At the zoo”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会提前一周让有条件的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动物园实地看看动物,对于没有条件的学生则会要求他们通过网络观看一些动物园小动物的视频,以便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外貌,为学习“It’s short and fat.It has a long nose.”等句型做铺垫。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带学生重温在动物园的情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动物的形象展示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口头简述或是电子朗读的方式来向学生大致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等。最后,再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要自觉培养科学的意识、实事求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事实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意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自主学习的培养和践行

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就是做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就行了。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学生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更多的应该是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能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能够做到主动求知、主动探索,这才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有限,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还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要想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必须从引导学生思想开始,从每一堂课开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健康生活的培养和践行

我们核心素养中提倡的“健康生活”,这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何谓健康?我所理解的健康就是不但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拥有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我们英语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传递这份积极乐观的心态。以“Colour song”为例,这种歌的情感比较欢快,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和学生进行一次歌词的接力小游戏,一名同学领唱“Purple and orange and blue”,接着全班唱“I can sing a rainbow,sing a rainbow,Sing a rainbow now.”或者也可以男女生分别唱前两句,最后一句合唱,同时,选择一名学生担任指挥,让课堂更像舞台。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不仅可以起到激发他们对英语课的兴趣,让学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愉悦了我们教师的心情,消除了疲劳,让我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中。

五、责任担当的培养和践行

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有关英语的比赛,比如说英语写作比赛、朗读比赛或者情景剧比赛比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活动学习致用。例如,在大合唱“Walking in the sun”时,由于是全班性的比赛,所以对于整体的协调和团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学生应当将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教师应在教学歌曲之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提高学生责任心,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担起班级一分子的责任。同时教师也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对于在唱歌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更要如此,予以适当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通过团队性活动,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及责任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践行。

总之,小学英语教育在培养和践行核心素养上仍然需要大多教育人士以及社会人士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探讨,在课堂改革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教师都不应惧怕,要勇于向前,积极克服改革路上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荀洪梅.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培养与践行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与践行

小学英语以课堂的教学教育和课后的反思教育为主来培养和践行核心素养。针对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教育方式和践行方法。小学英语教學致力于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践行核心素养和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现正处于改革创新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改革发展和核心素养的践行问题,下面笔者就实际教学中如何践行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提出几点意见。

一、人文底蕴的培养和践行

人文底蕴具体是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小学生通过英语的定期学习和熏陶,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巧,还可以积淀下一定的人文底蕴。例如,在进行“My school”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而后,笔者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通过带领学生对学校进行参观,为新语言“Wheres the teachersoffice?Its on the second floor.”的呈现做铺垫。而后笔者还让学生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模拟,让学生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新语言“This is our school.Its clean and beautiful.”体会书本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还会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提问并对他人的提问热情回答,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有关校园的各种信息,在这些活动的背后,其实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践行

科学精神不论是在什么领域都是我们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中培养并践行这种科学精神呢?我们可以这么做,举个例子,在教“At the zoo”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会提前一周让有条件的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动物园实地看看动物,对于没有条件的学生则会要求他们通过网络观看一些动物园小动物的视频,以便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外貌,为学习“Its short and fat.It has a long nose.”等句型做铺垫。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带学生重温在动物园的情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动物的形象展示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口头简述或是电子朗读的方式来向学生大致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等。最后,再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要自觉培养科学的意识、实事求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事实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意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三、自主学习的培养和践行

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就是做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就行了。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学生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更多的应该是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能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能够做到主动求知、主动探索,这才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有限,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还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要想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必须从引导学生思想开始,从每一堂课开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健康生活的培养和践行

我们核心素养中提倡的“健康生活”,这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何谓健康?我所理解的健康就是不但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拥有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我们英语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传递这份积极乐观的心态。以“Colour song”为例,这种歌的情感比较欢快,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和学生进行一次歌词的接力小游戏,一名同学领唱“Purple and orange and blue”,接着全班唱“I can sing a rainbow,sing a rainbow,Sing a rainbow now.”或者也可以男女生分别唱前两句,最后一句合唱,同时,选择一名学生担任指挥,让课堂更像舞台。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不仅可以起到激发他们对英语课的兴趣,让学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愉悦了我们教师的心情,消除了疲劳,让我们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中。

五、责任担当的培养和践行

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有关英语的比赛,比如说英语写作比赛、朗读比赛或者情景剧比赛比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活动学习致用。例如,在大合唱“Walking in the sun”时,由于是全班性的比赛,所以对于整体的协调和团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学生应当将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教师应在教学歌曲之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提高学生责任心,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担起班级一分子的责任。同时教师也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对于在唱歌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更要如此,予以适当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通过团队性活动,培养学生大局意识及责任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践行。

总之,小学英语教育在培养和践行核心素养上仍然需要大多教育人士以及社会人士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探讨,在课堂改革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教师都不应惧怕,要勇于向前,积极克服改革路上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荀洪梅.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徐萌,杨扬.浅议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艺术科技,2014(1):330.

培养与践行 篇12

推行“小先生”制和组建小先生宣讲团, 由学生担当传播陶行知先生事迹和思想的小使者。组织“小陶子”红领巾社团、营造自主参与氛围。搭建社团活动平台, 让学生参与各种多元化的社团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是策划体验主题活动, 陶冶高尚情操。

组织学陶、思陶主题活动, 组织细节教育主题活动, 在日常点滴教育中培养一个具有公德意识的真人;组织节日主题活动, 在经典节日活动中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真人。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实践, 培养实践精神。

学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学生社区实践活动, 建立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互动发展的机制, 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是让家校形成合力, 共同培育真人。

上一篇:飞机检测下一篇: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