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路径(精选12篇)
对策路径 篇1
一、境外热钱流入的原因
1. 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美元贬值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 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境外热钱对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预期不仅直接驱使境外热钱入境, 还使得境内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近年来的结汇量快速增加, 转化成人民币投向境内市场。随着美元逐步贬值、中国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猛增等,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没有得到真实反映、长期被低估, 使得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以期获取汇率调整后的收益。
2. 良好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在证券监管方面的强力推进下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结束了上市公司两类股份、两种价格长期并存的历史, 为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各种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下, 大批境外热钱源源不断涌入中国, 主要目标是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升值。
3. 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表现和预期。
2000年以来, 中国GDP始终保持8%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 未来预计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维持良好的市场预期。
4. 中国的高利率及存贷款之间的高额利差。
热钱跨境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赚取利润, 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付出的成本。对于实体经济中的热钱来说, 其跨境流动的收益包括人民币汇率升值收益以及投资收益, 成本则主要是跨境流动的机会成本。 (1)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为实体经济中热钱的跨境流动提供了无风险的套利机会。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约26%。以2013年5月8日为例, 人民币一年期NDF汇率一度下探至6.1800, 表示海外市场预期人民币兑美元一年后的升值幅度约为3%。 (2) 中美利差倒挂给热钱流入中国带来套利机会。 (3) 资产价格不断上涨。2013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7%, 上涨势头已持续9个月;从2009年的证券市场来看, 上证综指在政策刺激和巨额信贷投放影响下全年上涨超过75, 各类资产价格的不断膨胀刺激了大量热钱借道实体经济流入境内谋取暴利。
5. 资产价格的膨胀。
中国资产价格的潜在增值空间和溢价效应。随着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与政策的逐一落实, 中国经济逐步探底回暖, 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 带动了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大幅上涨, 各类资产价格也不断攀升。特别是, 房价、地价止跌回升后迅速超越上次的价格高点, 部分城市、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了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泡沫。
二、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途径
1. 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 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
进出口外经贸公司可以通过“高报出口商品价格, 低报进口商品价格”这种转移定价的方式增多出口外汇收入、减少进口外汇支出, 以便于可以在进出口贸易中, 把境外热钱大批量引进境内, 使境外资产流入国内;通过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汇套利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汇是近年来进出口贸易中重要的融资手段, 越来越多地为进出口商所使用在当前中国本外币正向利差且人民币汇率预期持续升值的背景下, 即便是正常的进出口企业也不愿持汇购汇而更愿收汇和结汇, 从而在出口时更多采用预收货款方式, 在进口时更多使用延期付汇方式, 以争取享受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好处;通过在中国开办名义上的企业, 将注册资金迅速到位, 并不断采用追加投资的方式将更多的外币调进来。
2. 外商投资企业的虚假出资。
过去由于外汇牌价和黑市交易价相差比较大, 长期以来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大都没有从正规的外商投资渠道出足投资额, 现在很多境外热钱就以“按投资协议”重新补缴出资额的方式转到内地。 (1)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 (FDI) 进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投资的优惠政策使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也为热钱的流入提供了方便。 (2) 外商投资企业虚报亏损。即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以“低报盈利甚至虚报亏本”为借口, 把应汇出境的利润部分留在国内的方式来转化为境内热钱。 (3) 通过香港市场进入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港元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使之成为国际热钱绕道而行的桥梁和赌人民币升值的集中地。
3. 通过间接投资渠道。
(1) QFII。中国在资本项目上已经实行了QFII制度, 它使得外国资本具有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合法渠道, 热钱也可以通过该渠道流入国内。 (2) 投注差。中国并不要求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等于投资总额, 规定不足部分可以用外债补足。这种“投注差”形成的外债逐渐成为热钱流入的通道。 (3)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外银行贷款;二是在华外资银行贷款;三是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和私人的贷款。第三种是其最主要的外债来源。而且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没有担保限制, 加上对国际商业贷款的指标控制不严, 热钱可以通过外债形式流入国内。
4. 改头换面涉足房市。
热钱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往往通过贸易、外资、银行、个人等多个渠道, 既有企业行为, 也有个人行为。有的是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企业套汇运作, 也有个别银行向境外个人发放了中长期房屋抵押外汇贷款, 且房贷结汇后用于购买境内房产。 (1)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并购境内企业后进行投资, 大量外汇资金通过直接投资流入境内。 (2) 利用关联公司之间纵横交错的架构, 以支付关联公司相关费用为名, 将外汇资本金快速结汇成人民币, 结汇人民币资金最终流入房地产行业。
5. 地下钱庄。
地下钱庄是2012年以来热钱活动比较猖獗的一种新兴形式和渠道。这种模式是先将外汇打入地下钱庄境外账户, 地下钱庄再将等值人民币扣除费用后, 打入境外投资者的中国境内账户, 根本就不需有外币进来。港澳地区的财务金融公司是具有代表性的地下钱庄, 它们非常熟悉国际贸易管理和法律法规, 通过各种运作将境外热钱转化为表面合法的投资资金, 实现热钱的流入。
三、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热钱涌进吹大金融泡沫。
热钱进入对中国国内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国际热钱的冲击, 会导致投资过度膨胀, 形成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经济, 增加金融风险。同时由于热钱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投机性, 在获取利润后会迅速撤离, 如果政府对此无防范, 甚至会导致该国的金融崩溃。
2. 造成恶化流动性过剩局面。
热钱的流入推动通货膨胀的产生虽然中国政府致力于压抑过热的经济, 但由于存在过剩的流动性, 加大了银行非理性信贷行为, 以及投资人非理性贷款和投资行为。面对大量国际热钱的不断流入, 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避免过快升值, 央行不得不大量发行人民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外汇, 从而增加了, 购买外汇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供应量, 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3. 干扰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
大量热钱的进出会严重干扰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 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因为热钱大量涌入, 会迫使央行被动地增加货币投放, 从而减小相关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如何解决热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 提高在与国际接轨中维护金融安全的话语权。
时刻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 设置必要的防火墙, 维护金融主权, 使人民币国际化。
2. 要采取具体有力的防范化解措施。
资本流入是一把“双刃剑”, 需要辨证分析其积极意义和不良影响。 (1) 加强人民币汇率的调控和机制建设。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 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实现均衡汇率是中国汇率改革的必然选择。 (2) 适当扩大QDII规模。对于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适当扩大QDII的规模, 缓解外汇储备过高的压力。 (3) 加强金融监管。阻击热钱投机要靠加强金融监管, 监管的重点是银行。大额热钱的跨境流动必须通过银行乃至依靠银行的帮助, 对境内没有非金融交易业务往来的内外资企业间的异常资金往来, 必须加强监管。 (4) 制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政策目标。重视出口的同时, 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 做到进出口总体平衡。引进外资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延长产业链的企业;同时促进国内企业增加对外投资, 超越贸易壁垒, 开拓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5) 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 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加强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组织互相共享有关国际“热钱”活动的情报信息, 同时建立完善的国际热钱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分析研究, 以防患于未然。 (6) 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1) 为防止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 外管局应加强与海关的合作与数据共享, 通过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库, 加强贸易外汇真实性审核, 用公平价格来判断是否存在转移定价的情况。2) 地方政府和外管局应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未分配利润和对外负债的资金使用与流向的监管, 防止热钱通过FDI渠道流入中国资本市场。3) 提高银行识别可疑地下钱庄交易的能力, 对于出现可疑特点资金转移, 要求银行使用数量模拟方法加以识别, 对可疑的客户进行重点调查, 并及时汇报给有关监管机构。4) 外管局除应按照月度对外公布外汇储备数据外, 还应及时公布外汇储备资产的损益变动、银行结售汇数据、预收付、延期收付等, 以便利全社会共享数据资源, 共同参与分析国内涉外经济和金融形势。
参考文献
[1]黄宇.控制“热钱”流动的几点思考[J].问题与参考, 2010, (8) .
[2]王军.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的影响与防范[J].宏观经济原理, 2010, (12) .
[3]林天温, 杨鑫.热钱流入的路径、影响及防治[J].金融经济, 2010, (6) .
对策路径 篇2
1加强监管和审核,提高工程质量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统一规范招标、工程建设、工程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监管部门要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工程及时勒令停止,保证施工的质量,并要求相关工程建设完善后进行验收报告,将工程质量与对施工单位的考核挂钩,进行有效监管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审批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完善审批制度,从源头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提前规划审核好施工的地址、修渠排水等工程建设情况等,聘任一些专业人才对参与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权利、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核。成立专门的招标部门,设立规范的招标标准和规范,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合理竞标,避免不规范和没资质的单位介入,并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管理,明确产权,落实责任
针对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应明确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在权责和利益方面应明确使用者、所有者的不同和直接关系,明确地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无人负责的状况,将责、权、利相统一。针对小型的集体所有的水利设施设定专门的管理人负责,对于使用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明确使用者的责任,出现问题时由使用者负责并追求专门管理人员的责任;针对经济效益较高的工程,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来选择专门的承包商,通过以上方式将产权进行转让并促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出现问题有承包商自行负责维护并由工程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进行水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于工程建设问题和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并设立专门负责的小组组长,明确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并进行县乡村三级责任机制的建立,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身上,负责人要根据工程进度进行跟踪汇报,出现问题追求责任人、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避免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3加强资金投入和相关人员培训
论我国死刑政策的改革及路径对策 篇3
【关键词】 死刑;政策;存废;对策
中图分类号: K825.19
18世纪前,没有人对死刑的效用提出过质疑。随着近代人权观念的兴起与普及,逐渐产生了抨击死刑的思想与理论。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者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死刑的不人道性、残酷性与不必要性,由此揭开了死刑存废之争的序幕。
1 中国死刑政策的相关现状
要废除死刑不得不谈到我国目前的死刑政策,下面笔者介绍下我国的死刑政策及其相关的学术观点:
1997年刑法修订时,许多刑法学者希望立法机关能采纳大幅度减少死刑的建议,立法机关在修订刑法的酝酿过程中也确曾考虑过适当限制死刑和减少死刑,例如,早在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刑法的初步设想》中就曾指出,我国刑法同世界各国刑法相比,死刑较多,死刑条文所占比例偏高,因此,今后对死刑应尽量不再增加,并适当减少一些死刑。 但此后的单行立法和刑法修订说明,这一思想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我国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的413个罪名中,已规定多达七十个死刑罪名。从罪名的分布来看,刑法分则的十章中,有九章都规定有死刑,占章数的90%。然而实践证明这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对于遏制严重犯罪更没有出现同刑罚的严厉性呈正比例关系的效果。
对现阶段的死刑政策,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是"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坚持少杀、慎杀。"近年来,学者通过对79年刑法典颁布施行以后大量补充死刑立法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的现行死刑政策已由"限制死刑"向"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注重适用死刑"的转变,具体标志是:严重刑事犯罪中的死刑罪名不断增多;严重刑事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有所降低;严重刑事犯罪的死刑适用人数比以前增多.
2 如何确立“严格限制死刑”的政策
2.1 严格掌握“罪行极其严重”的标准
究竟如何理解和掌握"罪行极其严重"这个死刑法定标准,笔者认为要抓住以下要点:
(1)"罪行极其严重"是适用死刑的宏观标准,任何被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都必须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从犯罪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主观恶性等综合考察,均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才符合适用死刑的标准。
(2)"罪行极其严重"是区分死刑与非死刑刑罚的界限标准。凡是不符合"罪行极其严重"标准的犯罪分子,便不属于适用死刑的对象。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的性质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或特别严重。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把握:
1)犯罪性质特别严重,即从整体上看是具有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故意实施的重罪。刑法只对特别严重的犯罪,绑架罪等才在法定刑中规定有死刑。如果犯罪的性质不特别严重,即使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或者情节特别恶劣,都不能认为是罪行极其严重。
2)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即客观上导致多人死亡、重伤、财产损失巨大或者其他特別严重的后果。性质特别严重的犯罪,并不一定都是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对这类犯罪,法律往往列举危害特别严重的具体后果作为可以适用死刑的条件。
3)情节特别恶劣或特别严重,即犯罪的手段特别残忍、在犯罪中起最主要的作用、具有卑劣的犯罪目的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或特别严重的情节。
2.2 精心区分适用死刑的情节
分则条文中适用死刑罪名时,均从该种犯罪的性质和特点出发,规定了该种犯罪达到"罪行特别严重"程度所表现的具体情节,这也就是"罪行特别严重"的具体化。
适用死刑的情节,是该种犯罪中最严重、最恶劣、危害最大的情节,绝不能无限上纲。情节中有单一情节、并列情节、选择情节之分,其中并列者必须是并列情节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选择者只要具备选择情节之一即可适用死刑。在少杀、慎杀的思想指导下,准确认定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正确适用量刑等级,就能实现限制死刑适用的最佳效果。
2.3 认真执行死缓制度
死刑适用中的所谓"少杀",是指在法定死刑罪名的范围内,科学地理解立法精神,"凡介于在可杀不可杀的人一定不要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
在实际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笔者的基本思路是:一是要从宏观到微观,切实确立“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二是在刑事实体法的解释与运用上,要克服“惟结果论”的思维,通过从严解释因果关系、妥善把握犯罪情节等来达到限制死刑的目的;三是完善死刑诉讼制度,给予被判处死刑的人请求赦免或减刑的权利;四是建立对犯罪被害人的精神补偿和经济援助制度,以便在犯罪人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国家能给予相关被害人及其家属补偿,进而消减其痛苦和对犯罪人的怨恨;五是扩大死缓的适用面,并从严控制死缓犯的减刑和假释,使死缓犯的最后实际执行刑罚不低于20年的有期徒刑,这里既包括对相关刑法条文的改进,也包括对公正司法的要求,因为群众最痛恨一些犯罪分子、腐败分子“前脚进、后脚出”,希望将他们“一杀百了”。
3 确立废除死刑政策的路径探讨
在笔者看来,废除死刑政策有三种路径值得考虑:
3.1 宪法路径
综观国外经验,许多国家都是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宪法和适用宪法来实现限制和废除死刑的政策目标的。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宪法文本资源的缺乏,建议在修改宪法时增加“公民有生命权”和“禁止酷刑”的规定,以便在必要时用它们来限制和废除死刑。
3.2 刑法路径
即通过修改刑法典来取消部分或全部死刑罪名。当然,也可借鉴法国等国家的经验,先通过取消某类犯罪如经济犯罪的死刑或彻底废除死刑之类的单行决定,然后再考虑刑法典做相应地调整和改革,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先集中精力来辩论和讨论死刑存废的问题,以免将其他一些问题带进来而使问题复杂化。
3.3 司法路径
可以考虑在不变动法条的情况下,在司法中逐渐收紧某些死罪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使之慢慢地变成死亡条款,甚至在中央决策层的支持下,将所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都改为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从而发挥我国死缓制度在废除死刑进程中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对策路径 篇4
发展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无止境。辽北实现突破思想解放是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作为发展的第一道工序,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开拓思想解放新境界。刚刚踏上发展快车、正处于跨越赶超序列的铁岭市有大量的难题急待破解。思想解放激发了铁岭精神,铁岭精神转化为经济成果,经济成果又促进新的思想解放。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统一思路明确目标。思想解放在于统一思路明确目标。要启动解放思想总开关,找到和清除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着力解决思想上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与新铁岭大铁岭建设不符合的问题。回顾以往,铁岭连续六年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都是由思想解放的巨大力量来推动的;展望未来,铁岭人必然继续依靠思想解放的强大动力来支撑。
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提振信心播种希望。解放思想是前提,干事创业是关键。经济发展需要企业的信心,拉动内需需要百姓的信心,社会发展需要国民的信心,因为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希望是信心的源泉,给予百姓希望就是给予百姓信心,百姓的信心就是铁岭力量!我们常说,最宝贵的是信心,最需要的是信心,最大的希望仍是信心。只有播种希望,才能提振信心。这一切辉煌都取决于我们的希望与信心。信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铁岭发展的底气。有了信心,才能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多出实招、高招、新招,才能把保增长的任务、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实现辽北突破,必须在可持续发展上寻求突破
古语讲,“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讲亦是如此,谁具有战略思维,谁抢占产业高端,谁就引领发展。辽北突破是铁岭一个崭新的发展目标,也是崭新的发展坐标。实现“四个跨越”战略,必然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与发展平台,必将使铁岭成为辽宁开放的新高地。
(一)把握发展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
铁岭融入沈阳经济区是铁岭发展与突破的最大机遇。我们要牢固树立希望在开放、出路在改革、灵魂在创新、跨越靠发展和资源+环境+项目+机遇=铁岭突破的发展理念,确保辽北实现重大突破。
(二)实施积极产业政策,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工作当务之急。近些年来,铁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太慢,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抑制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第二产业素质不高。工业产品结构中,资源型、一般加工劳动密集型、初级原料型的初级产品偏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虽有发展,但比重仍偏低,内部结构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应该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改变部分服务业进入门槛过高的状况。
(三)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把握住新技术的创新,进而转化成新的产业。一要加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创新规划和调控政策,建立健全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二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区域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人才、信息集聚等创新平台,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强化县域发展战略,搭建县域发展平台
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有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就有了依托与附着,就有了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县域发展战略,“双轮驱动”,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发展工业,加快积累,可以促进城市化、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反哺农业,拉动农业;可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二是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建设要与工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财力的增长、市场的需求相协调,真正为服务农村和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平台。通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五)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区经济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集中代表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对全市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加快发展城区经济,构建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格局,对于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促进城区经济发展要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我市各城区不应简单地提出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产业定位、在城市中的功能角色地位、选择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我市城区发展而言,一要善于从全局出发,统筹发展整个城区。要改变长期以来我们在区划上的习惯定位,将城区扩展为“大市区”,统一编制各区的发展规划,淡化城、郊界限,将包括郊区在内的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扩大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二要服务于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总体功能,强化区域特色。现代城市一般由多个城区构成,要根据区位条件、历史沿革等条件的不同与变化,对各城区经济功能进行合理分工,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区之间发展的协同度、融合度,形成城市产业一体化。要对现有城区资源进行整合,重点发展产业功能组团,最大限度地避免产业趋同化。
(六)实施名牌战略,打造铁岭农业名牌
打造农业名牌,是铁岭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需要。铁岭要以打造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农产品品牌为目标,深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铁岭作为农业大市尚未成为农业强市差距在品牌、名牌,缺少的是打造、培育。可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增强主动,通过孕育一批、扶持一批、奖励一批、强化一批、提升一批等措施,大力推进铁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名牌打造。加强名牌产品和品牌农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广泛参加农博会、推介会、名优品评比等各种活动,促进品牌农业输出,扩大名牌农产品知名度。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业的辐射面。
三、实现辽北突破,必须在体制创新上寻求突破
搭建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融入沈阳经济区行政服务资源整合之路。充分发挥政府各项职能的综合效应,通过经济区行政服务资源整合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协调,形成现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推进网络平台建设,打造统一政务平台。打造服务平台,经济支撑平台,实现信息、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区整体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区域整体效应。由于各县区自成体系,且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通和配置的机制没有形成,造成工业领域的重复建设严重,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要克服以上症结,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建立对区域合作进行引导和管理的政府职能体系。
实施绩效评估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绩效。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要着力加强的职能,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信息公开程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标志,公民满意度是检测公共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
改革实质上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扫清各种体制“路障”,设置各种发展“路标”,拆除各种权力“篱笆”。“少亮红灯、多开绿灯,少设路障、多立路标”。使辽北成为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重要的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实现辽北突破的体制机制,促进铁岭经济发展与繁荣。
四、实现辽北突破,必须在人才发展上寻求突破
突破辽北,关键在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提升铁岭竞争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铁岭资源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铁岭竞争力的核心元素。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铁岭人才竞争力。在实现人才资源开发最大化上和人才机制改革创新上寻求突破。一是统筹人才开发。统筹县(市)区区域人才协调开发;统筹企业与科研院所人才开发;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统筹县(市)区与域外人才开发。二是改进人才管理模式。稳步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联网贯通,形成统一的人才服务市场体系。三是改革人才政策体系。在人事管理方面,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投身民营经济组织创业的政策措施。推行人才柔性流动,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对策路径 篇5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我国很多学者及各级政府基于国情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农业信息化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张燕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形成集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李道南认为农村信息化简单为四个字:程度,就是普及的程度。过程,农村信息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若干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张世忠认为,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农业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没相对滞后等问题。甘秋萍认为,我国有些地市领导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网站集中度不均匀;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四、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2010年农业部发表文章中指出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①积极营造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②切实编制好“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做好顶层设计。③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李伟克认为,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中,从而构建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黄婷婷认为: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②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⑤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⑦增强农民信息意识⑧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
五、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评述
学习和掌握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政府的扶持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②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依托;③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和多层次应用体系是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①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改变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增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普及推广。③注意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要综合利用农业信息载体,提高信息的发布与传输,扩大采集面以及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大信息资源库存量,增强信息的猜测性和前瞻性,加大力度建设发展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
对策路径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图书馆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制约的因素
1.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变成了学院的“二等公民”
现如今,我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占有明显的走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必须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多识并且精通自己专业知识的人,而图书馆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查询收集的中心,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环节中的一个核心环节。然而,我国目前的各大高校的图书馆现象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其图书馆在服务与发展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在高职院校中或许是由于资金短缺,其在图书馆的资金投入、硬件设施、设施建设以及人员配置上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学校在对于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成为对院校的教学条件进行改善、显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不管在资金投入上还是人员配置上学院都非常重视。而对于学校的信息聚集地的图书馆却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其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以及硬件设施上都望其项背,图书馆的高层管理着都普遍有这样的思想,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个提供给学生有利信息,发挥到这两个作用就满足了,没必要在图书馆上大费精力和财力,从而出现了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严重滞后,成为了影响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诸多因素之一。
2.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由其教务处进行管理的,这使得图书馆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自主权,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从而造成图书馆的运作效率低下。同时其人才结构不合理,更谈不上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行优化,有些高职院校多年不招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多为年长者,没有资深的网络技术人员。由于人才的严重匮乏,从而造成高职院校的图书的日常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从而对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制约。
3.资金投入量严重不足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认为其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宁愿将大量的资金运用到院校的实训设施上,而不愿意用到对图书馆的管理上,是的图书馆的一些管理机制、网络技术等相对滞后,对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制约。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与对策
1.加强对服务创新理念的认识
现代的图书馆都是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由以前的传统形式下的图书馆转变为以信息化服务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展,其对人为手工的收集、整理图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图书馆的环境,从而是的图书馆丧失了传统的查阅资料、文献、信息聚集地的相对优势,阅读者也不再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做获取信息资料的唯一途径,图书馆被动的等着阅读者来查阅资料的现象慢慢消失,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阅读者来图书馆进行学习,才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必须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素养,同时将自己看做为一名高素质的服务人员,而非仅仅将自己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为前来图书馆的阅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二是改变以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从提供信息服务、文献服务、知识服务转变为一种智慧的服务,注重培养阅读者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三是成立一个服务合作机构,培养高度协同、权益分担的图书馆联盟会,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使得图书馆每本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不在支离破碎,将其都融汇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当中,
2.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各个系部,各专业、不同层次文化的老师学生查找资料的必选之地,是直接为全校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地方,因此,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道德素养等均会直接影响到启发、以及感化全校的所有师生。所以,学校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图书馆人员更加热爱其工作,更加明确是自身的职责,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3.进行岗位竞争策略
传统式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服务模式都是长期不变的,可以说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是做不了什么事的或者不干任何事的人,这种现象决定了图书馆的工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其核心价值观不能充分的显现。所以,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该实行岗位责任制、全部工作人员进行聘任制、对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实现“优胜劣汰”。这样,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会有较高的积极性、较强的责任感,图书馆的工作氛围也会有所改善,由此。服务水平将会有所提升和创新。
结束语:我国的改革是动力,根本是管理,灵魂为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是我国新时代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将制约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不利因素消除,落实院校的探讨研究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理念和管理对策,从而加强对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化服务,不断的提高网络发展的速度,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准得以有效的彰显,凸显图书馆在学校教书育人环节上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鹏、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0
[2]范兴坤、郑建明,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及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2012-10-16
[4]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
[5]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
[6]赵惠.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困境及出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对策路径 篇7
一、事业单位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1. 问题产生。
事业单位改革的正式规则如经济规则、政治规则、具体操作等都是由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实施的, 中央政府会在确定大政方针后将一部分处置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初始阶段, 新的规则尚未制定, 传统的早已稳定的规则产生惯性作用, 常会导致新的规则无法彻底脱离原有路径。加之信息的不对称, 中央政府往往很难判断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否与制定规则的初衷相一致。由此, 中央政府 (委托) 与地方政府 (代理) 的关系中, 新规则的实施产生了路径依赖现象。
2. 路径依赖现象的危害。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几十年中, 其涉及的利益团体、个人越来越多, 且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就与行政机关有所关联, 可能存在隐性利益关系。如果改革对现行体制造成较大变动, 对现有利益造成冲击, 这些利益团体、个人就会抵触改革的进行。其次, 人们对新规则的掌握与适应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 对于利益受损的人、团体来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 路径依赖现象会阻碍新规则、新办法的推行。
二、事业单位改革路径依赖现象的解决对策
1. 改革路线的设计要着眼长远。
事业单位改革要着重考虑长远利益, 不能被眼前利益所局限。在制定改革方针时要考虑到改革后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认知层面的转换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切勿为了缓和短期利益而导致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2. 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实施改革。
事业单位在实施改革时, 单位环境、规则都会发生变化, 面对未知的未来, 与之相关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抵触或茫然情绪。因此, 国家在制定改革方向时也要给事业单位的员工做好思想工作, 使其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认识到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减少其因非理性认知而引起的错误选择。通过这样的诱导和教育, 可以使强制性改革转变为诱致性改革, 极大地减少改革阻力。
3. 制定有效的配套政策。
首先, 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使事业单位改革有章可依, 是事业单位改革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配套政策越健全, 改革也就越顺利。其次, 由于有了外部环境的修正, 事业单位的员工面对改革时的困惑也会减少, 适应新规则的时间大大缩短。最后, 由于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联系, 其改革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 为改革制定配套政策也是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呼应。
4. 明确产权关系。
清晰的组织形式可以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降低改革成本。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 明确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 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为企业单位改革与长期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5.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
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改革的进展情况, 及其是否偏离了预期目标, 避免积重难返。同时, 信息反馈机制也可以反映事业单位中个体的心理变化, 使管理者了解人们对改革措施的接受程度, 明确改革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 进而更合理地控制进程。
6. 加强改革监管。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 多个方面的原因都会对改革效果产生影响, 如规则本身的不完善, 代理人行为的不合理等, 因此, 有必要采取第三方监管措施。在监管作用下, 改革的透明度得以提高, 人们的改革参与意识增强, 积极性提高, 这都会对改革的顺利进行产生推动作用。
三、结语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任重而道远, 在这一过程中, 要采取多方面措施, 多种宏观调控手段, 使事业单位改革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为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事业单位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载体,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事业单位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基于此, 对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几点措施, 以期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路径依赖,分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东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J].求是, 2011 (17) .
[2]赖静萍, 刘晖.制度化与有效性的平衡——领导小组与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8) .
[3]李文钊, 董克用.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5) .
[4]姜爱林.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模式及其未来选择[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对策路径 篇8
一、树立全新理财观念,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目前, 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1) 财政补助收入 (包括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 ; (2) 事业收入 (包括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 。[1]但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 财政对医院的补助日趋下降, 如果医院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经营, 必将导致医院经营不善, 出现生存危机。因此,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抛弃陈旧观念, 更新思维, 树立起全新的市场经济理财观念, 明确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 不断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 理好财、用好财, 以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结构,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医院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是医院财务人员工作的依据。医院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会计法》的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 确保医院的健康发展。具体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建议医院的经济活动在主管院长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 依据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适合单位实情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3) 加强预算管理。医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医院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医院财务目标, 通过编制业务收支计划、投资计划等预算, 并运用行政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的一种管理形式。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体系, 能使医院领导统筹兼顾地制定医院的发展目标以及合理的支配开支, 并能提高医院的资金使用率, 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因而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切实地做好医院预算管理, 更新预算管理观念, 建立完善的预算机制, 使预算管理成为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 规范预算行为, 加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力度; (4) 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 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占有医疗市场的份额; (5)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 强化内部管理控制和审计监督, 医院领导和财务科负责人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展开内部审计, 监督和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 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单位会计的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和不良行为; (6) 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化财务管理方法; (7) 建立和健全总会计师负责制度。在现代医院管理中, 应尽快建立院长领导下的总会计师经济责任制, 是理顺医院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3]
三、加强医院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综合效能, 确保医院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必须加强医院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首先,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上的广泛应用, 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吸收财务管理的一些前沿理念与方法, 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全国会计专业职称考试, 通过职称考试和考核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扎实、创新能力强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其次, 医院还应创造条件, 提供职业的发展平台, 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 进行学会交流, 或者邀请财经、金融专家来医院进行会计、金融、法律等知识讲座和讲学, 通过学习和交流, 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预测、判断、解决医院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再次, 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和脱产学习, 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财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 还应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财务人员应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才能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知识与技能保证, 从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成本预算, 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管理的关键就是充分挖掘人、财、物的潜力, 用较少的劳动和消耗, 获取较多的效益。因此, 医院必须把医疗成本核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引入企业成本概念, 正确计算成本费用, 有计划地安排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并树立成本核算理念, 实行以“降低消耗, 增加效益”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成本核算。通过清产核算、统一医耗标准、实行经费收支“两条线”等措施, 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去衡量医院的发展。通过降低人员成本、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 提高设备使用率, 降低材料成本和实行成本控制等手段, 以期能以最小化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例如:各级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 制定医院成本核算方案, 以院科两级组织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以医疗质量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为准则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办法, 通过计算成本、单位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 对比分析各类成本升降变动趋势, 找出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 发现问题, 采取对策, 有效地控制医疗成本费用, 从而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4]同时, 除了加强医院医疗成本的核算, 还应注重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是医院持续运行业务活动的基本保证, 医院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货币资金 (银行存款、现金、备用周围金) 的管理、往来款项的管理、专项资金的管理等。[5]只要加强这三大资金的管理, 通过建立资金管理责任制, 在医院财务收支上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 强化内部约束机制, 合理地安排资金调度, 确保重点项目资金的需求, 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 通过加强存货管理, 控制存货数量, 加强药房药品的管理等方法调整资金分配的结构, 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并且医院要加强病人欠费的管理, 加快资金的回收率, 这样也为加速资金的周转、有效地利用资金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 随着医院经济的市场化和市场竞争的逐渐深入, 医院财务管理在医院整体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只有不断地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快医院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行以低耗高效为目标的成本核算理念, 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才能促进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帅小红.在新体制下强化医院经济管理之我见[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1
[2].王靖楠等.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设想[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
[3].汤英.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若干对策[J].事业财会, 2007, 3
[4].杨丰龄等.论加强财务管理对医院发展的作用[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6
对策路径 篇9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薄弱。
由于目前高校科研的统计数据中以科研经费、发表论文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科技成果获奖等为主, 而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及科技对经济建设贡献的指标权重较轻。受此影响, 高校为了追求高的科研排序, 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论文发表、项目报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忽视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另一方面, 高校在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量的计算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 往往也只看重其完成的项目、出版专著、发表论文、获得的专利及奖项等的数量, 忽略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两方面因素导致了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不强, 意识薄弱。
(二) 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1.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的需求未能达到步调一致。
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实际需求是转化的先决条件。然而在高校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存在严重的不对称, 企业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送达高校, 而高校的科技成果也无法顺利与企业需求对接, 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无果。
2. 高校科技成果很多并不成熟, 缺乏社会实用性。
当前高校的科研人员久居“象牙塔”内, 缺乏市场意识, 在申报科研的项目之时, 多选相关专业及研究领域的科研课题, 重理论创新忽视企业需求, 重学术水平而轻产业化可能性, 导致科技成果实用性不强, 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3. 高校科研成果缺乏实践价值。
不少高校科研教育管理体制落后, 仅对科技成果进行诸如论文刊发的级别、影响因子、成果的鉴定, 并未将成果的转化列入考核范畴, 因此高校科研的成果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三)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是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尽管科技成果多为高校研发, 但管理体制局限性强, 无法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管体制中发挥主导型作用。当前管理的体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立项前无项目可行性调研、前期的早期引导严重不足、中期无校企合作的研发进度跟踪、后期校企成果对接不力, 最终导致科技成果对企业无吸引力。二是激励机制缺失。优良的激励体制能大幅度促进高校的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提升成果转化率。而当前高校的此类激励机制多集中于校内系统内的诸如科研项目数量与等级、理论与教学成果转化方面, 几乎无需接受外部企业、国家政策等评价系统的评估。
(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风险投资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性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推动。目前, 我国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很不理想:一是对风险认识存在偏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高校往往过多地强调本身在科技成果研制中所付出的劳动, 却很少考虑承担转化中的风险所要付出的特别代价;二是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具有时滞性。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需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研究与开发阶段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精力能否回收、增值, 要依据成果转化效益决定, 而其转化效益一般不能马上显现出来, 它需要一段时期。特别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不按合同规定支付技术转让费, 这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又将成为新的障碍。
二、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一) 国家政策因素。
一是当前中国高校科研项目经费多由财政拨付, 特别是地方性院校由地方财政拨付资金, 故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科研发展水平和转化率。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不平衡, 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与预算比例非高校所能掌控, 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 也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拨付力度与方向而影响了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不少地方甚至对科技成果转化征收各种税费, 削弱了高校和企业的成果转化积极性。增长的科研经费无法满足高校科研需求而引发高校间的残酷竞争, 加剧了各校在科研的方向、领域的同质化。二是社会经济发展配套程度也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不少高校的科技成果尽管理论先进, 但缺少技术条件和上下游配套而无法成为显示生产力;例如在不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 即使研发出较为先进的科技成果, 也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困难、缺乏高新科技型地方企业的实验与应用平台而被束之高阁。三是国家政策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基础性。应用技术需要基础科研的支持, 但由于基础科研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重视才能支持起应用技术, 而不少地方政策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导致高校科研目前多在应用技术领域研究而忽视基础科学。
(二) 高校体制因素。
当前高校偏重在学科与技术的前哨领域, 成果远远超出社会的实际需要;另外, 各高校的实际排名依据里, 该校发表论文与被检索、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奖项数量是考察的重点;教师的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的实际工作量与成果的考评机制落后, 重理论而忽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实际经济、社会效应, 也加剧了高校重理论和轻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滞后。
高校科研体制的落后性的另一个表现便是高校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高校教师多为理论与教学型, 科技成果偏重实验而成熟度不足, 因为校园的相对封闭性, 科研项目很难在社会上得到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各类信息的获取、分析, 导致高校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研究。
(三) 合作企业因素。
企业以盈利为根本出发点, 乐于采纳成熟的技术以避免风险。由于高校所研发科技成果需要大量的应用和改良, 而企业要求急速的获利和降低成本, 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 不愿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担时间和经济成本。此外, 不少实力强大的企业本身拥有充分的资金和科研实力, 对高校并无科技成果的过多依赖;双方良性信任的机制未能建立起来。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可复制性, 导致高校无法全盘托出成果而出现企业的认知不足, 影响双方的合作;而可复制型也导致高校和首次合作企业无法控制价格体系而出现持币观望现象, 进一步影响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
(四) 社会机制因素。
当前我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投机制。由于高校的科技成果, 必须持久的进行高风险的投入, 但目前仅有少数较为发达的地区能够由社会风投系统进行资金支持, 且规模和力度差异巨大, 整体的缺口过大, 使不少高校和企业无力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当前中国社会环境整体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广泛深入, 获取利益是几乎所有活动的源点, 社会充满浮躁的气息, 目光短浅、杀鸡取卵, 导致愿意长久付出进行科研的人大大减少, 劣质科技成果、剽窃等现象层出不穷, 降低了科研与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
三、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对策
(一) 在经费与政策层面保障高校科研工作。
一是在经费层面, 要切实保障高校获得足够的实际科研经费。科研和成果的转化都需要巨额资金, 而资金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故此, 要提升中国科技与成果转化的成效, 要广开资金来源, 坚定的与具有远见的企业走校企联合的道路, 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在政府方面, 划定一定的比例, 用实际的资金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在教育管理方面, 切实重视科研专业研究生的科研与实操能力, 加强人才的交流和实习, 让高校的教师与学生能深入企业和社会, 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二是在政策层面上, 务必要大力强化对高校的科研研发的支持。可由政府主导, 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和行政政策来扶持企业和高校完成科研研发的成果转化工作。例如, 政府可通过税收政策杠杆, 主动地减免高校科研人员在转让科研的成果时的各项税费, 以此增加高校的科研人员的热情, 支持其创新工作;减免企业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时的税费, 或直接根据花费、成果转化程度执行退税, 来鼓励校企联合的积极性, 赢得企业对应用、购买高校科技成果并进行转化的支持, 进一步加强其支持高校科研、参与科研工作的认可程度。
(二) 营造产学研一体的校企科研合作模式。
高校要不断根据自身情况, 不断施行并完善产学研一体的新型校企科研的合作模式。一是政府应在构筑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当中, 发挥主导的作用, 建议政府可出台多项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鼓励性政策, 促成高校和企业的短期对接。在此方面, 可由政府出面大力兴办高校工业的园区, 大力吸纳海内外的各种合法企业于工业园区内建立高新技术公司, 高校通过技术与科研实力入股,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帮助其进宽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高校可在科研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进行调研, 顾及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的细节, 建立整套完善而科学的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序流程, 坚决废止缺乏转化可能性和价值的项目, 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在教育管理方面, 建议高校建立起“五位一体”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将“招生、日常教学、科研、就业、管理”结合起来, 以管理确保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教学完成产学研的提升, 以有目的性的招生完成基础储备, 以科研为龙头产出校企双方满意的科技成果, 以就业带动上述四点共同发展, 确保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顺利开展。
(三) 强化高校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是高校应以内部科研管理促成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在学术气氛上, 要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个人生活和发展保障与地位, 创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加快高校科研事业发展与成果的成功转化;此外, 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研究与成果转化特点, 制定出科学的高校科研体系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应坚持“长远、可行、实用”等几个原则, 坚决杜绝短期行为, 切实满足科研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以此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形式上, 可广开思路, 由高校或科研人员、科研小组, 以技术的转让、入股等形式, 依照社会的实际需求去改进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高校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让各方均能从科技成果的转化中获得公平的收益, 以此提高各方的积极性。如笔者所在学校规定:“科技成果作价入股, 学校将股权的9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 10%由学校持有;以横向科研课题结余经费兴办科技型企业或向科技型企业增资扩股。成果完成人享有该注册资本金对应股权的90%, 学校享有10%。”通过利益的公平而合理的分配, 能大幅度提升高校和科研工作者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从“人”的角度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四) 强化中试及工程化, 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
中试及工程化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 同时也是成果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科技成果经过中试, 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 而未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只有30%能转化。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需要建立中试基地和工程化放到平台, 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 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高校通过遴选优质科技成果, 加强中试和工程放大, 形成专利及成套技术, 拓展市场转移技术的主流程, 实现成果转化, 服务社会, 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不断发展的总目标。笔者所在学校与具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工程设计专业甲级资质的南京英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共建成立“南京英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 面向市场, 服务企业, 筛选相对成熟可靠、增值推广潜力较大的技术成果, 以项目为中心进行二次开发和工程化设计。同时, 以学校为技术依托的南京托普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占30%无形资产, 注册资金1, 000万元, 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基地。科技研发、技术集成与技术转移全过程各环节有机衔接、紧密结合, 形成从研究、二次开发到产业化的一条龙整体转移模式。
(五) 培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队伍。
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技转化工作的队伍。他们由那些既懂技术, 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 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 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技成果转化专职队伍的建设, 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 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 同时还要为高校的科技成果开拓市场, 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在追求卓越、服务教师、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架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将科技成果畅通高效地转化成生产力。
(六) 加强风险投资保障体系的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与高收益的而且周期长的活动, 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美国科研成果转化最快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非常发达。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应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加强风险投资保障体系的建设。依照中国新时期的国情, 建议应由政府出面主导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一是在立法层面, 完善风险投资立法, 推行切实可行的风险投资法律与法规, 保障合法风险投资活动, 打击非法风险投资;二是应对合法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活动予以财税方面的优惠。通过风险投资保障体系的建立, 可以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从而加速和提高科技转化的速度和质量, 更好的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认识层面、需求层面、体制层面、资金层面等多方面问题, 高校应从校、企、国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化被动为主动, 建立全新高效的机制, 在保障经费、争取政策、优化研发与成果转化模式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通过鼓励人、调动人、重视人的方式, 培养建立起优秀的成果转化队伍, 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大生产中去, 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与转化度, 积极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 以多种路径和对策促成高校的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率。
参考文献
[1] .罗湉.高校重大科研项目风险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 2013, 4
[2] .刘佩.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2, 5
[3] .刘淑珍.论科技进步在商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 2007, 6:64
[4] .罗宇.高校科研问题及校企合作的思路[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6:216
[5] .王丽萍, 马庆喜等.企业与高校 (科研机构) 研发合作博弈模式选择[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 2:93~96
[6] .谢善培, 马莉.校企双向介入, 共同育人, 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体制和机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对策路径 篇10
关键词:临床路径,存在问题,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及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部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组织制定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方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09年8月对胎膜早破阴道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实施了临床路径应用试点, 现将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研究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路径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临床路径 (clinical pathways, CP) 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 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严格的工作顺序、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 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 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质量[1]。临床护径的根源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早期, 经过20多年临床实践, 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愈加完善, 有60%的医院已有应用, 多年来, 美国临床路径的实践经验被许多国家引用并有所发展, 例如在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方式。目前, 我国面临着医疗费用过高, 增长过快的难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临床路径”来控制医疗成本和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2]。2009年底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这都意味着中国医院应用临床路径的时机已经到来。
2 存在的问题
2.1 理念落后
虽然临床路径引入我国有十年以上, 但普及较慢, 开展的深度不够, 加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够新, 认为此项工作需要各学科人员共同研究制定, 可能会加重工作负担、管理难度;其次是医务人员观念落后, 以为开展临床路径, 降低医疗费用, 影响经济效益的增长。由于理念未彻底转变, 组织实施不能到位, 评价持续性改进措施跟不上, 制约了临床路径的广泛应用。
2.2 变异概念模糊
CP的变异是指个别患者偏离标准CP程序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偏离了预期的标准、规范、费用、目标或期望的结果[3]。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变异仅指与患者相关的变异, 如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复杂性。而忽视了与系统相关的及医务人员相关的变异, 例如某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拟于入院第2天行腹腔镜手术, 但手术室只有一台腹腔镜, 手术当日全外科有数台腹腔镜手术, 由于手术室评估和准备工作不充分, 该患者当天未能按时手术;又如医技、后勤部门与临床科室时有脱节, 造成患者诊疗检查延迟, 这些势必会引起临床路径中的与系统相关的变异。又如与医务人员相关的变异, 个别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 沟通能力差, 对病情了解不清, 三查七对未做到等, 这些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意满度, 而且给疾病的康复带来困难, 使患者偏离临床路径的预定程序, 延长住院日期。许多医务人员对变异概念模糊, 未弄清变异的复杂性、多变性, 这样势必会影响临床路径的准确实施。
2.3 流程不细
初期试点阶段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制定不够细密, 如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虽然规定了预防用药的类型、时间 (3~4d) , 但未明确说明用药的计量, 出现了相同择期剖宫产产妇, 每天第一代头孢抗菌素用量2~4g不等;加上辅助用药未作描述, 临床用药管理有漏洞, 仍然存在滥用药的现象, 这样未能从根本上控制医疗成本, 实行临床路径病种的费用难以真正控制、标准化。
2.4 缺乏患者参与机制
虽然由专家组通过循证医学制定了临床路径医师版 (CP标准流程、CP表单) , 但部分路径缺乏患者版本。加上医院对开展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80%的患者不知道临床路径, 忽视患方的参与, 这样不符合开展临床路径的宗旨。
2.5 增加临床工作量
实施临床路径科室的医生既要写传统的病历, 又要填写CP表单, 增加了工作环节。CP如何与传统病历吻合, 如何与电子病历的有效结合, 如何与现有的HIS系统衔接, 护理文件如何与之适应, 如何将医疗费用的信息纳入临床路径中, 这些问题均有待理顺。对于临床路径各种数据的收集、分析、报告缺乏专人管理, 需要花费临床医生较多的时间, 增加了工作环节及工作量。
2.6 评价系统不健全
尽管临床路径提供了某疾病标准住院流程和出院标准, 但缺乏健全的评价系统, 如对于费用的统计及量化, 未细化或没做到;因为对变异的概念模糊, 不重视对变异的分析或分析不及时、不全面;缺乏对临床路径内容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有效检验方法;相关的制度不健全, 缺少持续性改进的措施;这些影响临床路径地快速推广和完善。
3 研究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首先, 医院成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 制定相关的制度。其次, 组织召开动员大会, 说明开展临床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 召集相关科室人员讨论, 存在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 做好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动员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 因为临床工作人员在开展临床路径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 才能保证临床路径有效地运行。
3.2 组织培训、分析变异
开展临床路径前, 医院临床路径指导小组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学习变异的概念, 分析变异的原因。只有组织临床工作人员弄清变异的种类、发生变异的种种可能因素, 才能及时修正变异, 避免不必要负性变异的发生 (工作态度、责任心、技术水平、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技巧差) , 使临床路径顺利开展。
3.3 路径流程标准化、具体化
首先对入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准入评估, 对进入路径的患者按医师版路径流程实施诊疗, 开具诊疗项目;护理人员下发患者版临床路径通知单, 向患者介绍服务计划及需要配合的内容;经治医师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并做好记录;依据出院标准及时出院。对退出临床路径的病程录中记录退出原因, 院方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分析、讨论、修订。对于临床路径流程中的具体环节, 可以采取补充要求, 如用药的种类、剂量、天数, 使临床路径真正标准化。
3.4 引入患者参与机制
在医师版临床路径文本的基础上, 制订通俗易懂的患者版本。目前部分临床路径没有患者版本, 路径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患者版本的作用, 组织人员, 尤其护理专家参与患者版本的制定。内容包括诊疗流程、住院的天数、费用、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 形式可以是图表、流程图、也可以是文字叙述。采用患者版本不仅加强了医患沟通, 同时增进患者的信任度及对临床路径的督促机制。
3.5 成立路径指导小组
单病种及个案有专人管理, 减轻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额外的工作量, 将一些指标编制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及临床路径医嘱表与电子病历有效整合。个案管理者负责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 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汇总, 修订, 及时正确指导医务人员执行路径。
3.6 建立健全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路径质量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最缺乏的是评价系统。评价内容具体包括药品的类型费用、耗材费用、住院的天数、住院的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其次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督促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 每周或每月一次检查, 对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及时反馈给相关试点科室。使临床路径的管理成为动态循环的过程, 而不流行于形式, 保障临床路径广泛有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廖琪, 真酌, 张桂荣.临床路径在临床工作中实施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2008, 15 (11) :80.
[2]徐宇红, 孙勇, 杨俊玲等.临床路径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杂志, 2006, 3 (20) :659.
对策路径 篇11
长春市卫生计生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承担健康扶贫重点任务,涉及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妇幼健康等多个方面工作。此次下发的《通知》中,十大项健康扶贫项目包括:成立贫困患者医疗救助中心、实施“七免十九减”优惠项目、实施基本药物目录扩大项目、实施中医药新农合报销优惠项目、实施贫困妇女儿童帮扶项目、实施新农合住院低比例补偿段项目、实施提高常见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项目、实施提高特殊疾病参合患者报销比例项目、实施调整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项目和实施增加残疾人康复新农合报销项目。
在具体的健康扶贫项目中,“七免十九减”政策为贫困群体节省较多诊疗费用,也让贫困百姓看到了治病和脱贫的新希望。“七免”为免收普通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院内会诊费、肌肉注射费、一般物理降温费、普通床位费;“十九减”则是对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B超、胸透、X光拍片、肝功、两对半、血糖、血脂、肾功、甲功、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心肌酶、血凝4项、血离子共19项检查,实行减免20%的优惠政策。
根据长春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凡经市扶贫办认定的长春市贫困人员,都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新农合参合患者还可以享受到新农合的减免政策。以上减免政策在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长春市中医院、省肝胆病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等二级以上医院实行。同时,在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吉大二院民康医院、绿园区人民医院、二道区人民医院、宽城区人民医院、双阳区中医院建立6个透析中心,为贫困患者进行免费的血液透析治疗。
随着新农合政策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农村人口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此次下发的《通知》中提出,实行新农合政策倾斜,提高住院低比例段补偿。这与原有的新农合政策不同,参合贫困患者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享受到低比例补偿段政策。按原政策,个人支付500~600元以下的医药费,自付部分为70%~80%,按照新政策患者个人自付部分不超过10%,这意味着农村的贫困人群医药费将花得更少。
对策路径 篇12
众所周知,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在国际货物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 而且二者发展的不均衡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这势必会影响货物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若要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 最佳选择就是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恰恰是加速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 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承接服务外包, 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不仅促进了服务贸易发展, 同时还推动了货物贸易的发展。
目前, 国内外有很多的学者致力于服务外包的研究, 他们各抒己见,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论证。刘晓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高层次服务业“圈子”, 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承接服务外包。武阳探讨了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模式和成果, 比较了中印两国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赵君认为中国在未来5~10年潜力巨大, 能发展为全球服务业外包市场,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潜力, 中国应该是一个外包服务提供商。唐宜红、陈非凡认为我国虽然目前服务外包规模不是很大, 但是通过弥补环境禀赋的不足以及政策上的不足就能够实现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王习农认为, 在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必须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不断改进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 加大服务业引资力度。谭力文等比较了美国、日本和欧盟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模式, 认为这三种模式的形成基础、外包类型、管理方式和实施结果均不同, 同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李志能认为中国以制造业经济的思维模式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可能是存在思维方面的障碍, 要成功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中国尚需做出很多战略性的调整。
辽宁省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辽宁省承接服务外包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还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因此, 必须结合辽宁省承接服务外包的自身特点以及优劣势, 制定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路径及对策。
2 辽宁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国别路径
2.1 发挥比较优势, 承接日本的服务外包
日本是国际上服务外包较多的国家, 而辽宁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承接这两个国家服务外包的先天优势。在地域上, 辽宁与日本相邻;在文化上, 交往历史久远;中日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有大量的相似之处, 这些都是意欲开拓日本市场的其他软件公司所不具备的。同时, 日本在辽宁制造业投资较多, 这为进一步投资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较多的制造业投资为开展BPO业务提供了业务潜力。以大连为例, 从2007年投资企业数量看, 日本是投资大连市服务业最多的国家, 达到108家, 韩资服务业企业60家, 港资服务业企业37家, 美资服务业企业19家, 英国、荷兰各2家, 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乌克兰、澳大利亚、文莱、马绍尔群岛各1家。
在国际软件市场上, 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产业与服务需求国。日本软件产业在金融、电信、交通管理、企业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中有着丰富的解决方案与运行管理能力。同时, 极具发展前途的嵌入式软件形成了日本数字化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近年来, 日本软件BPO市场潜力巨大, 日本软件企业对向海外外包软件开发持积极态度, 但是出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原因, 日本与印度等国家的委托合作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那么辽宁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日本的外包模式受到日本文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刻影响, 其外包模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日本由于单一民族文化的影响, 企业间的关系类似于金字塔形状。那么具体的模式就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处于支配地位, 是发包方。而直接承接这些企业外包的则是与其有直接关系的一级接包商。接下来, 一级接包商处于发包的地位, 再将业务发包给二级接包商。按照同样的规律, 则有三级、四级接包商等。如图1所示。
由图1不难看出, 日本实行离岸外包的业务是细分到最后的层次的业务。当然, 技术含量就相当有限。其实, 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外包基地所承接的日本软件外包业务多数属于三级接包或四级接包。辽宁省特别是大连是三级或者是四级接包商, 并不是说辽宁省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实力不够雄厚, 而是因为日本企业的商业习惯与偏好。日本的最终用户在发包的时候, 都希望总接包商具有很强的业务咨询能力与行业知识, 并且具有良好的信誉, 它们同时还希望接包方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风险以及在日本本地承担法律责任等。因此总接包商一般都是日本本地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总接包商需要根据业务特点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 并且熟知客户的业务细节。也正是因为这样, 国外厂商不可能进入日本的总接包商的行列。
2.2 创造竞争优势, 主动承接欧洲的服务外包
欧盟国家在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开展方面起步较晚, 总量也不太多, 但是其发展速度强劲, 也是辽宁省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对象国。除了英国以外, 欧盟其他国家的外包模式都十分类似。由于欧洲各国的法律以及工会等各方面的规定和限制, 使得欧盟的离岸服务外包呈现出了特有的样式。为了防止高新技术的外溢及大规模工作岗位的转移, 欧洲国家的外包活动是各个联系密切的事业部门在合并或重组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价值链环节后, 形成新的服务于整个公司的外围业务事业部后, 将符合法律规定的业务进行离岸服务外包。如图2所示。
那么辽宁省针对欧盟市场的特殊性, 应该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在提升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的基础上, 承接欧洲国家高附加值的整体性外包和低附加值的选择性外包。由于欧盟国家服务外包对提供商的规模和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能力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 辽宁省若要承接其服务外包, 必须在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下工夫。扩大市场, 扩大企业的规模, 必要时进行企业的强强联合, 因势利导, 承接欧盟国家中的欠发达成员国的服务。
事实上, 欧美BPO市场的主要承接方是印度。因为印度在日常交流以及市场开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 这并不等于辽宁省或者中国就不能承接欧美的服务外包。相反, 辽宁省应该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 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直接切入欧美BPO市场。
3 辽宁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辽宁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分的大力配合, 而这就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 共同努力, 依托优势, 针对劣势,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为辽宁省更加有效地沿着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路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 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根据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划定的区域内对服务外包采取更开放的政策, 降低服务外包市场准入门槛, 加大服务外包引资力度。放宽某些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为跨国企业来辽宁省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软、硬件环境。要积极稳妥地进一步开放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国际货运代理、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外贸、商业、文化、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领域, 借助服务外包国际转移促进辽宁省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更好地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参考文献
[1]李晶晶.服务外包产业面面观[J].中国外资, 2006 (10) :24-25.
[2]荆林波.全球外包服务发展与风险规避[J].中国科技投资, 2007 (1) :45-46.
[3]李志军.发展服务外包:西部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 2006 (11) :21-24.
[4]Amy Jocelyn Glass and Kamal Saggi.Innovation and wage effects of inernational outsourcing[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1 (45) :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