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路径

2024-07-07

互动路径(精选10篇)

互动路径 篇1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已经成为小学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教师必须与新课改同行、与新课标俱进,落实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课堂不是教师独自表演、展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介质进行的沟通与交流,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度和学习质量,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效调节,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的使用学科,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缺少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死板不活泼。现有的师生互动还处于教师提问、点名回答,或者教师板书、学生死记硬背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互动过程中,并不能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盲目与优生进行教学互动,忽视了学困生的学习进度,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现象。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罔顾学生感受、盲目追求精英现象。

三、构建新型师生互动模式的策略

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并不适合现今的新课程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现有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分析把握,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要求,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构建新型师生互动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现有的教学氛围过于呆板、死气沉沉,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天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譬如,笔者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精神疲惫,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导致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教学“可能性”时,我从口袋里掏出10粒糖果,说道:“我这里有5粒奶糖,5粒巧克力,包装一样,请问最多挑几次才会吃到同样的糖?最少挑几次会吃到同样的糖?答对有奖哦!”利用糖果调动学生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笔者在一旁引导,对答错的学生也进行一颗糖的奖励。通过积极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消除学生的疲惫感,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教师身上。这种互动模式能够构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加强互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并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能够让自己获得收益。

2. 合理设计问题

在加强师生互动时,问题设计得好坏,可以严重影响师生互动的展开质量。通过合理的问题展开,能够有效地展开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所理解,语言要简洁明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弄清问题含义。譬如,笔者在苏教版小学教材中发现高年级教材中都有关于“找规律”的学习,笔者在黑板上列出以下几个数列:“11 2 3 5 8……”“1 2 3 4……9”“1 2 4 8……”。通过让学生比较其中的相同和不同,找出类似处和不同处,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了解数列中各种不同规律的使用。通过学生的求和、求差等四则运算,让学生对数列变化规律进行摸索,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变化的无穷,只要弄清楚其中规则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能够洞悉问题的关键要害,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趣味性问题的设计,能够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师生开展互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这样,教师才能根据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3. 加强互动总结

在实际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于互动的展开而忘了对互动的总结。这种虎头蛇尾很容易让学生忘记了互动过程中所学的内容,因此在互动结束后,要根据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总结,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认识更加清晰。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反复印证,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留下深刻印象。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测试来检验课堂互动的总结效果,发现经过总结的班级成绩更加集中,对知识认知更加清晰,做题效率更高。加强互动总结,能够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将问题一直积压着,致使学生的成绩越学越差。因此,要进行合理的互动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明确学生的长处,通过对互动环节的总结,进行前后呼应,点明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重心,便于学生展开复习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能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

摘要: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精彩。然而通过对新课标实施背景下的某些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不难发现:一些课堂表面看有师生互动,但这种互动其实带有一些装饰、摆设、形式的特征,无法忠实于师生互动的实质和真实有效,是一种“伪互动”。文章探索师生互动的新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新路径,探索

互动路径 篇2

一、“教”与“学”的关系分析

1.教师“教”的作用不容忽视

无论教学模式怎样改变、教学发展什么方向,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教师教的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来自不同的学习教育背景,自身不同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以及知识面的积累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差异性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出启发引导的作用,学生不管如何学习研究,他们自身的思维拓展性以及层次、深度都有着一些不足,离开了教师有力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显然是杂乱的、无序的、浅层的。同时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辩证分析,教师的启发引导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水平,最终培养学生能够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

2.学生“学”的功能十分重要

学生的学须要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局限于了解语文知识这一方面。学生的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包括自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包括和教师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还包括学习方法的总结提炼、归纳梳理,使自身学习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教师教的作用和學生学的作用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偏颇。二、“教”与“学”良性互动路径

1.将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融合

课堂教学既包括单纯的45分钟教学空间,也包括前延后拓环节,其中将课前预习的作用发挥出来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通过教的方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掌握预习技巧。要求他们学会制订语文预习提纲,明确预习活动中要学习哪些内容、具有哪些难点,通过教让学生在预习上提高技能技巧水平,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接下来就要让学生的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可以运用辅助工具进行知识的搜集,了解文章的各种背景资料,开展思考研究去熟悉课文内容,以及解决一些思考题等。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环节的融合,特别是发挥课前预习环节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2.将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提炼

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互动,要建立在一定的载体辅助基础之上。我在教学中不再进行直接的灌输,而将教的环节设计为启发引导,使教成为对学生进行思维点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同时更要培养自己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实现这一方面的目标,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我在课堂中着力提炼教学中的要求,针对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渗透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设计出研究提纲。采取这样的提炼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直观地知道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须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3.将自主研究与启发引导融合

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体现在提高学的自主性、开放性等方面。在教师的启发提问或者思考题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能紧扣学习重点与难点,形成自己的思维成果,并且在小组这样的载体中进行交流讨论。但是学生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刻,角度不够广泛,很难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和学生自身的阅历基础、目光思维等方面有关。因此,教师在此时还要体现教的启发引导作用,既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研究,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收放有度,既可以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思维方式的启发引导,也可以通过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启发。有了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和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活动的结合,大家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劲头更足,效果更佳。

4.将个人学习成果与集体智慧融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教学互动,要妥善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的学习成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应当是包容关系,每一位学生首先要确定独立思维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不等不靠,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以及借助其他的教辅资料,进行学习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不能闭门造车,研究出自己的成果之后,要在小组以及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回顾审视自己语文学习成果是否正确、全面、完善,应当采取怎样的路径进行提升等。

个人的学习成果须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进行补充完善调整,才能进一步丰富最终形成完善的学习成果。因此,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充分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踊跃思考,又要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体现集体合作学习的作用,这是提升教学成果完善程度的重要抓手,也是突破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与深度瓶颈制约因素的重要路径。

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篇3

我国传媒监督司法之现状

传媒监督对司法的积极作用。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 任何一种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审判权也不例外。毋庸置疑, 传媒监督在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功不可没。当司法人员背离法律、远离法律理性时, 当司法活动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扰和影响时, 传媒及时报道案件的真实情况, 将应该受到指责的阴暗面袒露在大众面前, 可以促使司法人员最终回归天平的中央, 形成公正的裁判。这是传媒监督司法的价值所在。当然, 在司法体制设计当中, 纠错程序本来就有, 如若能将内部的纠错程序运用到极致, 凡错案必纠, 凡违法办案必究, 则新闻监督似乎可有可无。但这仅仅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想状态, 传媒必须监督司法以促进司法公正。

在当前大众传媒化时代, 传媒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传媒对于某一典型案件的穷追不舍, 在相当程度上会激发公众对司法、对正义的认知兴趣。比如, 孙志刚案、延安黄碟案, 无不凸显出典型案例在启蒙民众程序观念、权利意识上的价值功能, 这对于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意义, 是推动法治进步的原动力。

传媒监督对司法的负面影响。尽管传媒在进行报道时追求客观公正, 但其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同情弱势人群等报道倾向, 往往会在报道中流露出来, 而这些又极易调动社会民众的情绪。他们或是不断渲染被告人的悲苦情状, 或是对恶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脸谱化处理, 难以严格保持中立。极个别报道甚至并未表现出尊重司法的态度, 如在“许霆案”当中, 一开始就有媒体痛斥“法院量刑不当, 许霆应判无罪”, 有意无意给法官施加压力。在案件尚未生效前, 新闻记者还会经常引用一些法律权威或是某某负责人的话对案件发表评论、提前表态。这些做法很难说做到了尊重司法规律, 也不能说发掘了多少促进司法公正、推进法治的内容。

传媒与司法关系之法理分析

传媒与司法冲突之实质。传媒具有宪法所赋予的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督权。新闻自由的实质同公民言论自由权相同。言论自由权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具有首要地位。新闻监督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司法活动是国家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公众应当对其享有知情权。另一方面, 支撑司法的背后力量是落实公民获得公正审判的需要。获得公正审判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 两者冲突的实质是两种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 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从根本上说, 两者都是为实现公民权利服务的, 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传媒与司法冲突之原因分析。两者在运行机理上各具特性。一是对事实的认定不同。司法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法院认定的事实必须是经过辩诉双方提出相应的证据, 在证据的基础上, 辩诉双方经过激烈的辩论后由法院认定的“法律真实”。新闻事实是媒体通过采访了解到的事实。尽管从法律上说, 新闻报道应尊重客观事实, 但这种限制是宽泛的, 使得新闻传媒中未经严格审查的有关案情信息远远达不到法庭中可以作为定案证据使用的要求。二是司法活动应当具有被动性和中立性, 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基础和保证。而传播活动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总是积极主动出击, 寻找或者是制造新闻, 在报道时也难以做到不偏不倚, 具有主动性和倾向性。三是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判, 传媒则要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报道, 因为过时的新闻就不再是新闻。

两者缺乏沟通了解。司法界认为法律新闻应该客观真实严谨, 而新闻工作者则对曲折生动的法制故事颇感兴趣。在案件的评论和报道问题上, 司法界认为, 传媒对案件不能发表评论, 只能如实报道, 而媒体人士则认为传媒的报道和评论可以针对案件诉讼的任何阶段。司法机关在对传媒监督表示审慎欢迎的同时, 又心存防范和抵制, 在媒体报道上设置种种限制。

传媒与司法具有相同的社会责任是两者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传媒对司法监督的目的与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都是为了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司法通过依靠公众同意的公共准则———法律来解决纠纷, 追求法律上的公正;传媒则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价值标准———道德来评判是非, 追求道德上的公正。在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 经过长期的磨合、调整, 应在二者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从而达到理想的平衡, 使传媒对司法的监督自由而不过度, 司法对传媒的排斥合理而不过分。

国外传媒与司法关系的做法

如何处理传媒和司法的关系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尊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赋予传媒监督司法的权利;另一方面, 为防止传媒过度干预司法设立了适合各国国情的宽严不同的限制措施。以美国为例, 美国宪法和法律中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 并从各方面保障法官的独立性。

以司法程序的公正防止传媒的不当干扰。我们不妨结合美国法制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来分析。1954年, 俄亥俄州的医生山姆·谢伯德涉嫌杀妻被捕, 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还引用了许多没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意在证明谢伯德是有罪的。

对传媒进行事先约束。为防止传媒发表可能极大影响诉讼进程和结局的信息, 法院可以签署“司法限制言论令”。最高法院将对表达的事前约束称为“对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最严重和最不能容忍的侵犯”, 要求任何形式的事前约束都要承受对其违宪性的有力推定。最高法院认为, 法官签署限制令前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1对有关案情的强烈、煽动性的公开报道确实存在; (2) 其他替代性办法, 例如易地审理、延期审理、对陪审员的预先甄别等, 都不能抵消审前公开报道的影响; (3) 限制令将会确实有效地使陪审员避免接触有偏见的信息。

对藐视法庭罪的态度。藐视法庭罪源于英国的普通法。英国通过制定《蔑视法庭法》以及其他一些限制性法规, 规定媒体不得发表任何损害公平审理的意见。他们用判例确定了“报道限制”原则:当案件正在由法院积极审理的过程中, 任何人不得对案件加以评价。只有在诉讼开始以前或案件审结以后, 或者案件被拖延不积极审理的时候, 人们才可以发表意见。

建立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的路径

如何建立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的关系, 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传媒要善于发掘有益法治进步的内容。传媒要尊重司法的特性和规律, 从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的立场出发, 以客观、均衡、公正的态度报道和评论司法活动, 而不是哗众取宠甚至误导公众。

传媒要通过对典型案件的跟踪报道引导民众树立法治观念。对国家的宏观法治构建而言, 塑造公民对法治的认同, 是一个意义非凡的任务。传媒应关注具有正面意义的、有利于弘扬司法权威和法律威严的典型案件, 充分发挥典型案件对于民众的法治教化功能。

传媒要将精力集中于司法审判程序的监督。导致司法不公的最重要原因往往不在于司法人员的司法能力, 而在于他们故意违反法定程序, 通过扭曲程序而制造实体的司法不公。对案件进行实体处理, 是司法机关的事。而司法活动的程序适用, 只有是否遵守法律的区别, 没有明确的判断对错的差异。因此, 传媒更应当“聚焦”于司法人员的司法程序是否合法。

传媒要关注影响司法独立的原因和现象。中国是人治根深蒂固的国家, 当前影响我国司法独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传媒应基于社会责任感剖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大胆揭露干扰司法独立的现象, 为司法机关营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

规范传媒监督行为。在保证传媒依法监督司法活动的权利的同时, 也必须规范传媒的行为, 以法律约束传媒对司法独立的不当干预。

评论与报道应予严格区别。传媒报道应客观真实, 尽可能做到平衡报道, 力求提供全面信息, 不能超越司法程序, 对案件的处理定调子、下结论, 进行预测性报道。传媒报道的节奏应与司法程序保持一致。总体说来, 媒体可就案件的实体及程序问题, 可以就司法人员及涉案人等各方面发表广泛的评论, 但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受到严格限制, 对案件实体问题的评论必须在判决发生以后。对司法人员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私自单方接触当事人等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 媒体一经发现即可予以评论。

在任何时候, 传媒不得刊载或播出对司法人员有人身攻击或人身侮辱内容的报道或评论, 不得故意捏造事实歪曲报道。如果判决的确在社会上争议较大, 传媒评论应当恰当, 不应挑起公众对于法律、法官和法院的不信任。

传媒应当以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 加强自我约束, 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传媒不遵守规则和越界应承担的责任, 现阶段不宜单独制定“藐视法庭罪”, 可援引现《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关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行政法律责任的规定, 追究传媒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从程序上排除传媒对司法的不当干扰。学习西方经验, 运用审判程序方法, 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媒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负面影响。

延期审理。当传媒对某一案件的报道已经产生较大影响, 并有可能干扰公正审判时, 法院可以将案件延期审理, 直到传媒报道产生的偏见影响消除后再重新启动审判程序。

变更管辖。如果传媒对某一案件的报道充斥整个地区, 导致该法院对案件审理难以独立公正进行时, 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变更审判管辖地点, 将案件转移至另一尚未受到舆论压力的地区同级法院审判。

审判人员回避制。如果合议庭成员已经从新闻媒体的审前报道中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预断, 并且有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时, 应该主动申请回避。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如果知道上述情况, 也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隔离证人。当传媒对某一案件报道已经产生普遍性的影响时, 为防止证人受传媒报道的影响, 应当警告证人在作证前不要听从传媒对于诉讼的报道。

限制可能对案件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的传播。司法机关包括法官不能就任何正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作出有可能影响裁判结果或损害裁判公正的评论, 即便是要对正在审理的案件加以评论, 也要切中要害, 符合法治理念。

限制和规范传媒工具在庭审中的使用。为防止庭审直播和现场录像干扰正常的法庭秩序, 应对媒体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加以规范。除个别的确有特殊意义的案件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外, 现场直播或录像不能作为传媒监督司法活动的一种常态。

对于司法机关尚未认定的证据材料, 媒体不得查阅或复制。

加强沟通和联系。在寻求传媒和司法良性互动的过程中, 两者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传媒要尊重司法规律, 把握好界限, 不越位。媒体工作人员要提高法律素质, 进一步加强媒体监督司法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法院要正确对待传媒监督, 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和人民的知情权。传媒与司法应该互相支持, 形成良性互动, 共同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

摘要:在现代法治国家中, 传媒监督和司法独立是构筑社会公正体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传媒对司法监督的目的与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都是为了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然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二者常常发生矛盾和冲突。为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我国应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传媒与司法和谐共进之路。

关键词:传媒监督,司法公正,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王世心、张志华:《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 《司法论坛》, 2008 (15) 。

互动路径 篇4

关键词:师生关系;激趣引导;师生互动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如此,这使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

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更轻松地学好语文。

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小学语文教师通常按照认字、读课文以及解释课文意思的步骤来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做一些作业来巩固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些枯燥乏味,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容易走神,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而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

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路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对其学习方法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小学生会因为喜欢语文老师从而爱上这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由于对老师的喜爱而对语文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年纪比较小,非常尊敬老师,对老师非常信任,因而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也要真诚。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都较为严厉,只在讨论学习内容时才会有所交流,也没有及时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致使学生厌恶语文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导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好语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通过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课前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语文的世界。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美景图,或者是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这种方式能够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直接冲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学习课文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导入课文,并且要根据文章的具体体裁以及课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的含义,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同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好小学语文。

3.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大致可以从三个阶段入手,包括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问题的重要作用,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探索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自身的知识和认知体系,形成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春日》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作者去泗水边找春天的时候都观察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焕然一新’的景象?春天里哪些景象能用‘万紫千红’来形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具体说说。”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内容,去感受文中“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景象,同时还能够对其中不解的地方去问老师和同学,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問题。这样的教学方

式,还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互动

沿袭固有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与热情,为此,教师要采取创新教学形式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堂活动,包括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者是举办一些语文竞赛等等,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课文的剧情,再分角色扮演,将主人公的故事演绎出来,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此外,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发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一起学习语文知识。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教师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或者是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增

加课堂表演或者是竞赛类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杨红霞.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周刊,2014(23):125-126.

互动路径 篇5

高职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具有鲜明特性的一个群体。从办学层次看, 高职院校处于大学专科层次, 学术科研水平总体不高。从教育发展历程看, 由于国家近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大力扶持, 高职教育早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教师也撑起了中国高校教师的半边天, 人员众多, 数量庞大。从教师的发展看,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对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理念更新和技能培训是当前高职教师培训的重心所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高职教师有没有可能实现自主发展, 其实现自主发展的路径又是什么呢?

教师自主发展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师”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既是一种职业, 也是一种社会角色。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教师的发展指的是教师社会性和职业德性的发展, 它代表着教师本身成长的一种需要, 既有职业的、学术的需要, 也有精神的、内在的追求, 它追求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活动, 主要有学历函授、继续教育、师德教育、骨干培训、名师工程、提升工程、主题研究、专家报告和经验交流等。这些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专业化活动, 过于强调教师专业发展, 而忽视了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一般发展, 忽视了其内在的需求和动力, 教师发展呈现主导性状态。主导性教师发展指的是由制度或行政政策设计并开发、由学校行政组织主导的教师发展方式, 主要有科层发展、职称发展、比赛发展和荣誉发展四条路径, 具有强制、导向、规模、经济等特点, 对教学改革的各种阻抗有良好的突进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主导性的教师发展忽视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复杂性和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内在需求, 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严重妨碍了教师自主发展、合作发展意识的萌生及能力的提高。

教师自主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自觉主动追求作为教学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它是教师个体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而自觉、主动地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这种具有个体性、内在性、主动性因素的教师发展, 就是教师的自我发展。审视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这些教育家和魏书生、邱学华等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 我们不难发现, 人生追求与目标 (教) 、知识资本 (学) 、教育研究 (研) 是教师实现自主发展的三大普适性因子, 而合适的发展环境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相较于主导性教师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发展需求和愿望的内在性。这种需求和愿望是基于个体人生价值的追求与目标而产生的, 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发展内容的个体性。它追求的不是外在的标准, 而是个体的内在潜能,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呈现是其外在形式。三是发展个体的自觉主动性, 是个体基于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超越。

教师自主发展对当下的教师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克服教师发展中过于单一的主导性倾向及其路径依赖, 为教师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可以观照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和个性气质,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从而使教师发展成为自觉的、主动的行为。它可以丰富教师发展的内涵, 使其突破专业领域的局限, 变得更加丰富、人性、有活力。这种从实现教师个体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角度出发的教师发展, 可以让教师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中收获职业幸福感, 从而较好地抵御职业倦怠、职业高原期等消极因素对职业精神的侵蚀, 实现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突破与超越。

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现实困境

近几年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以及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等改革项目, 都把高等职业院校推到了改革大潮中。而教师是所有教育变革的执行者和实现者, 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因此, 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发展, 以期通过教师的发展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这种轰轰烈烈“全民运动”式的教师发展活动, 政府投入巨大, 学校期望值很高,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攻城拨寨阶段, 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奇兵效应, 但行政部门的高投入、高介入与高职教师内在需求、愿望的相疏离, 却使高职教师的发展陷入了主导性发展的泥沼, 高职教师的自主发展举步维艰。

(一) 行政部门对教师发展的高期待导致高职教师内心焦虑

既然教师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那么行政部门下大力气推动教师发展就是势在必行的。伴随着这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翻天覆地的变革, 带给高职教师的冲击也是巨大的。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 使其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 又有技师 (工程师) 的实践能力。技能水平成了高职教师在知识传授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从业资本。但现有的高职师资显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现有的高职教师队伍主要由以下三类人组成:从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或硕士以上层次) 毕业后直接来校任教的教师, 从企业调入的高级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员和从企业单位聘请的能工巧匠。目前, 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第一类人员, 他们接受的是学科体系的教育, 所学知识主要来自书本, 由于缺乏企业经历, 对实际专业领域非常陌生, 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习惯于传授理论知识, 在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方面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针对高职教师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的不足, 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变革的需要, 在促进高职教师发展的手段方面不可谓不丰富。从高密度的舆论宣传、理念更新到教育部的“双师型”教师培训, 再到学校层面的教师下企业、教师技能竞赛等具体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高职教师发展上表现出了很高的期待。这种高期待对在变革浪潮中呈现出从业资本不足的高职教师群体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甚嚣尘上的改革浪潮, 面对行政部门的“双师型”要求, 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手段再到从业资本都急需“充电”的高职教师, 内心焦虑, 疲于应付, 根本无暇顾及自主发展。

(二) 行政部门对教师主体地位的忽视造成高职教师主体意识微弱

教师主体意识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 是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观呈现。而教师自我主体意识的强弱, 对其个性发展和自我教育水平有重要影响。

近年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改革主要是由教育部、财政部自上而下发动的。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中, 教师既不是变革的发起者, 也不是变革的中心, 他们只是保证变革顺利实施的外部因素, 在教育变革中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在以保证改革顺利实施为最终目的的高职教师发展活动中, 行政部门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 以自身理想化的教师定位, 向教师提出种种规范性要求, 视教师为变革中的被改造者、变革蓝图的具体实施者, 而没有考虑如何去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内在发展自觉, 更不去思考如何使教师成为变革的“受益者”。

行政部门对高职教师主体地位的忽视, 使高职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处于被教育和被塑造的地位。他们的个性思维被公共思维模式所压制, 内在需求和个体创造力被工具自觉性所替代, 疲于应付行政部门的外部规范性要求, 出现了心理上对从业环境控制的无力感和行为的被动适应性, 在教师发展活动中更多关注职业的外在工具价值而非内在生命价值, 功利性取向风气日盛。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高职教师主体意识微弱, 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三) 教、学、研三因子的相互阻隔使高职教师缺乏自主发展的实现路径

从高职教师发展的现状看, 教、学、研三大普适性因子在不同教师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 但却长期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 即缺乏同期互动的实现途径。

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对高职教师的学历提出了要求, 许多学校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在这种来自行政部门的外部压力下, 许多教师都自觉地选择在职攻读硕士, 但这种读硕热的背后, 高职教师对知识资本的吸收与更新, 不过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基于从业资本的考虑, 仍属于工具自觉的范畴。教, 作为高职教师最直接的从业形态, 近年来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传统以讲授为主导的课堂形态逐步让位于“以项目为导向, 以任务为驱动”的验证型课堂形态。面对这种全新的课堂形态, 高职教师的困惑和对课堂控制的无力感是显而易见的。研, 一向是高职院校的软肋, 也是各高职院校要强力推进的区域。面对自上而下的科研压力, 高职教师要么因缺乏科研的实践经验而无从下手, 要么迫于评职称等外部发展的需求为科研而科研。

这种境况下高职教师的教、学、研处于各自为战的相互隔离状态。学只是应对教师从业资本的需求, 不是为了解决“教”的问题;教仅仅是从业形态, 行政管理部门怎么要求就怎么教, 缺乏深层次的认同与理解;研, 不是为了解决教或学的问题, 更多的是为科研而科研。这种教、学、研的相互隔离, 使高职教师的发展缺乏实现自主发展的现实路径。

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现实路径

基于上述现实困境, 高职教师要实现自主发展, 必须实现教、学、研的同期互动。教、学、研同期互动, 指的是教、学、研同时共存并互为因果的辩证循环的存在状态。

从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魏书生这些古今中外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优秀教师身上, 我们都会发现, 教、学、研是同时共存并互为因果的。正是教、学、研的同期互动, 使他们身上具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并借此唤醒潜能, 从而克服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阻力, 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自我超越。因此, 教、学、研同期互动建立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可以激发高职教师的内在驱动力, 能使教师获得强烈的主体感, 在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 并借此从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现实困境中突围, 为高职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一) 教、学、研同期互动, 为高职教师自主发展构建良性循环系统

教、学、研是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三大普适性因子。三大因子的关系是同时共存并互为因果的。“教”构成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场”, 决定教师学习和研究的时空、内容及目的。“学”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学习不可能有发展的能源——知识资本。学什么和怎么学受“教”所遇到的难题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所制约。“研”是自主发展的发生母胎, 是自主发展的催化剂。

教、学、研同期互动, 可以为高职教师自主发展构建起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从三者同期互动的时间上看, “研”是最先启动的, “研”一经启动“学”就相继运作起来, “学”运行后为“教”和“研”提供能源, 发挥能源系统的功能。从三者同期互动的结构看, “学”处于中间的位置, 是镶嵌在“教”与“研”之间的, 是一种嵌入式的存在结构。这种结构中的学, 衔接了教与研, 构建起教、学、研同期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 也是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在这个良性循环系统里, 三者是同时共存并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研一旦停止, 学就停滞, 教也很难深入下去。任何一个普适性因子的缺失, 都会使这个系统产生断裂、瘫痪或崩溃。在高职教师职业生涯中, 任何以孤立的“教”、孤立的“学”或孤立的“研”方式生存的教师, 都是不可能发生自主发展的。因此, 教、学、研同期互动是自主发展型高职教师的生存方式, 只有在教、学、研同期互动的生存样式中才有高职教师的自主发展。

(二) 教、学、研同期互动, 可以激发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在现实的高职教师发展路径中, 除了目前盛行的科层发展、职称发展、比赛发展和荣誉发展等主导性路径外, 还有教学发展、科研发展、学历和学位提高发展这三条主体型发展路径。但如前文所述, 教、学、研这三因子如果处于相互疏离的状态, 高职教师是无法从工具自觉的泥沼中突围的。只有教、学、研三因子同期互动了, 才能激发出高职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强化他们的教学主体意识, 从而促使他们从主导性发展转化为自主性发展。

教师的发展动力有内、外动力之分, 其中内在发展动力是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主导性发展主要受外部动力所驱使, 形成的是教师的工具自觉。而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师基于人生价值的追求而实现的对自己的超越, 需要的是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在教、学、研同期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中, 学是为了更好地教, 研是为了解决在教育真实场景和具体实践中的问题, 是一种思考形态下的日常化教育实践, 更是一种基于解决教育具体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这种根植于真实教育场景中的实践性思考, 契合了高职教师的真实心灵需求, 使他们的生命存在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职业精神, 如敬业、实干、合作、表率、探究、创新等可贵品质。在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的引导下, 高职教师才能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转换成自主发展的要求, 他们的内驱力才能得到充分激发, 从而成为一个个富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生命个体。

(三) 教、学、研同期互动, 可以有效缓解高职教师的内心焦虑, 使他们收获职业幸福感

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行政部门对教师发展的高期待与高职教师从业资本之间的落差。它使得高职教师疲于应对, 内心焦虑, 自我认知失实, 自我体验失衡, 难以从教职生涯中获得专业力量和专业尊严。这些都限制了高职教师从工具自觉向自主发展跨越。

而教、学、研的同期互动, 不仅可为高职教师的自主发展建立起良性的循环系统, 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他们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 激发出他们自觉超越平庸的内驱力, 促进他们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提高, 克服职业倦怠, 以极大的恒心与毅力一步步走向预定的人生目标, 追求人生的自我实现。这一过程, 也是高职教师有效缓解内心焦虑、收获职业幸福感的过程。幸福感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产生的最美好的心灵感受, 是教师道德智慧的最集中的表征。教、学、研的同期互动, 使他们具有了解决具体教育实践问题的专业力量, 在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了专业尊严, 感悟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魅力所在, 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幸福体验, 其真正的效益在于高职教师在教、学、研同期互动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并从此不再放弃而自觉坚持下去直至实现自我超越。职业幸福感也因此成为高职教师实现自主发展最持久的动力源。

摘要: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个体自觉主动追求教师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高职教师要从主导性发展转向自主性发展, 必须面对内心焦虑, 主体意识微弱, 教、学、研相互隔离的现实困境。而教、学、研三大普适性影响因子的同期互动则是高职教师实现自主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师,自主发展,现实路径,教、学、研

参考文献

[1]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51.

[2]柯登地.论教师发展的智能系统与动力系统[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Z2) :15-16.

[3]耿国彦.从“犬儒主义”到追求创新幸福——论生命意义视角下的教师发展[J].当代教育论谈, 2009, (2) .

[4]赵双玉, 王升.论教师发展的主体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4) .

[5]吴黛舒.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0) .

[6]金建生.教师发展的校本路径及其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4) .

[7]吕林海.大学教学学术的机制及其教师发展意蕴[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8) .

互动路径 篇6

人本身就是意义的存在, 意义是人类所有活动的最终指向。课程实施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是一个个体意义不断建构与创生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离不开师生间、生生间的多维互动, 在互动中主动理解;在互动中生成情感;在互动中建构经验。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体经验的意义建构, 不仅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更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爱。

二、聆听与附和:课程实施的现实困境

(一) 传统教育观下的聆听

长期以来课程实施仅以学生知识的增长为其唯一目的,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记住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唯一的追求。这种片面的对课程实施的理解, 其直接后果是教师变成了教材、教参的复制者, 学生沦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并认为教师灌的越多, 学生就会学的越好。

(二) “现代”教育观下的附和

为了纠正传统教学所导致的种种弊病, 新课程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于是很多教师积极响应号召, 变“满堂灌”式的课程实施为“满堂问”, 主要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种单向度一问一答式的“对话”。

三、多维互动对话:课程实施中的意义建构

(一) 内涵阐释

多维互动对话指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以对话为中介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互动对话关系, 通过对话促进师生视域上的融合、情感上的沟通,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多维互动对话侧重于课程实施中通过师生多层次的对话互动, 形成多维互动的信息交融网络,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话意识, 促进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使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 基本特征

1) 主体的平等性。多维互动对话教学中, 所有主体的地位是平等。“一般来说, 对话指一种平等的交谈以达到两种视界的交融。没有平等, 就成了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 就好像水遇到了油, 谈不到对话和交流, 也撞不出美丽的火花。”平等是多维互动对话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是互动主体间“我———你”对话关系得以保障的重要条件。

2) 内容的丰富性。多维互动对话注重课程实施的创生性, 提倡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互动对话的内容既可以来自于教师, 又可以来自学生;既可以来自课内, 又可以来自课外。丰富、广泛、开放的内容通过多维互动主体间的对话交流, 实现彼此视域的融合, 最终建构起新的带有师生共同创生性的教育经验。

3) 过程的动态性。多维互动对话认为课程实施是在教师与学生形成的复杂关系网络中通过对话, 相互讨论、探究、合作、分享、批判、辩论、评价而动态生成的过程。在互动中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 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情感体验, 进而发展完善自我, 整个过程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自我建构能力。

四、课程实施中多维互动对话的实现

(一) 建立多维互动型师生关系

多维互动对话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民主参与为基础, 强调建立一种“我———你”对话关系。

1) 在真诚沟通中信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多维互动对话的关键, “离开了对人的信任, 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信任意味着彼此心灵的敞开、真诚的沟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拥有平等权利的主体、把对方视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在自由表达中共享。教师与学生拥有平等的表达与倾听权, 每个互动对话主体在课程实施多维关系网络的某一层级、某一类别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此, 每个参与者都有责任为互动对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3) 在角色转换中倾听。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释放话语权, 做一个倾听者, 倾听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思维的引导者, 更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因为相比于其他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独霸, 他们更善于倾听班级中所有学生的意见与心声。

(二) 建立多维互动型课程实施内容

1) 内容联系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未来的掌管者, 教学有义务帮助学生把握时代动向, 紧密联系社会前沿, 使一些实事热点社会问题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适当的形式进而到多维互动对话的课堂中。2) 内容注重全面。多维互动课程实施改变以往分科过细的现象, 使其内容建立在多学科、多角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基础上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扩宽对话者思维疆域,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3) 内容沟通生活。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百科全书, 多维互动对话鼓励把这本“百科全书”运用到对话中, 不仅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关爱生活、用心生活的美好品质。

(三) 建立多维互动型课程实施方式

在多维互动对话课程实施的课堂上, 任何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都不能成为实际课程实施的“法规”。在和谐的师生“我———你”对话关系基础上, 学生的主体性有了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 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学生分成适当的互动对话小组。这样问题在小组内、小组间、教师与小组间、教师与学生个体间、学生与学生个体间结成的多维互动对话关系中得以澄清、达成共识, 进而促进了对话中每个人知识、情感、价值观的自我发展。

(四) 建立多维互动型课程实施情境

1. 建立多维互动问题情境

为了让学生自主产生问题, 情境的创设应能够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情趣爱好、性格特征、生活阅历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发现问题, 并开放性的解决问题。此外, 多维互动对话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 而且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提升。合作互助、交往对话、知识共享贯穿于多维互动的始终, 使得多维互动的课堂上无时不充满了合作探究的身影。信息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在互动中交汇、情感在互动中交融, 整个课堂在互动对话中交织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 建立多维互动对话物理情境

互动路径 篇7

城市化进程中, 乡村空间、乡村生产与生活遭到了冲击, 乡村民俗异质化现象出现。 为此, 我们需要正视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有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国务院印发了多项相关意见, 如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指出:“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等。 旅游与文化结合, 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特别是乡村地区。

1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的机理分析

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其类型多样, 内容丰富, 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科学技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俗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鲜明。 乡村旅游萌生于20 世纪30 年代, 有关乡村旅游的界定, 国内学者普遍认同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 是以乡村地理环境、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乡村聚落、农业景观及产品等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深厚淳朴的民俗文化和宁静自然的田园生态文化, 它有着鲜明的乡村性、地方性特征。

1.1 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分析

1.1.1 民俗文化是产生乡村旅游的重要动因。 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普遍存在的。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旅游地的自然景观, 更会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生兴趣。 民俗文化是乡村地区特色文化的精华, 也是最能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载体, 其“稀”、“奇”、“美”等特征, 能激发现代人的好奇心, 满足其“求新、求奇、求知”的心理需求。 我国提出的 “中国民俗风情游” (1995 年) 、“中国民间艺术游” (2000 年) 、“中国百姓生活游” (2004 年) 等旅游主题年宣传口号, 便是对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小及其旅游价值的极大肯定。

1.1.2 民俗文化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存在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究其原因, 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的挖掘不够, 既难以满足市场的文化需求, 也弱化了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在乡村地区, 极为丰富、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保存相对完好, 中国农民积累了很多生活习俗, 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从事着与标准化工业生产完全不同的自然传统的生产活动, 加上乡村有着与都市迥异的古村古建和人居环境, 这些民俗事项既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凭借, 同时对乡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旅游地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影响旅游地旅游形象的定位、旅游宣传口号的设计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 也决定着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大小。 以地方性、民族性为特色和亮点的民俗文化为基本点发展乡村旅游, 是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 实现乡村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

1.1.3 民俗文化充实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乡村旅游涉及以欣赏田园风光为基础的观光旅游、以感受乡村恬淡生活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以鉴赏乡村聚落为满足的文化旅游、以参与农事活动为主题的体验旅游、以情感回归为主导的探亲旅游、以了解乡村生产手艺等为目的游艺活动等。 不难看出, 民俗文化中民间传统工艺、农耕景观、乡村饮食、服饰、建筑、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农民生活中的婚俗、节庆、娱乐竞技等事项贯穿乡村旅游之中。 民俗文化充实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 丰富了旅游者的乡村旅游活动。

1.2 乡村旅游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

1.2.1 乡村旅游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复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乡村正在消失。 发展乡村旅游, 对发展乡村经济, 使村民放弃外迁有积极意义。 乡村空间的保留, 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生态土壤。 此外, 基于旅游者对乡村生活方式和乡村风景等的渴望,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既利于乡村社区守旧意识的转变, 也最容易对农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使其重新认识民俗文化的价值, 增强其当家作主的意识以及对民俗的认同感, 自觉发掘、保护、传承和“再造”乡村民俗文化, 助其焕发新的活力。

1.2.2 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民俗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 它的广泛传播可以提高地方或民族的文化知名度, 提升文化吸引力, 而民俗的传播需要依托适宜的载体和平台, 需要合理的保护形式, 乡村旅游恰恰符合这一点。城乡通过旅游这一平台, 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旅游者通过欣赏田园风光、鉴赏地方民居、品尝农家食品、参加务农体验、感悟宁静生活等活动, 获得了精神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与此同时, 乡村民俗也借助旅游者的语言、行为等, 被旅游者带往异地, 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不仅如此, 媒体对乡村旅游的宣传, 既增强了人们对乡村环境与文化的认知, 对乡村民俗也起到了持续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1.3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凭借, 也是乡村地区旅游形象的重要依托, 我国 “民俗文化型”、“古村落型” 美丽乡村的打造便是基于此。 乡村旅游对于民俗文化而言, 为民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资金、 人力等支持, 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民”众土壤, 强化了乡村居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但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实践证明, 乡村旅游所依赖的乡土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村民生活秩序被破坏、民俗活动商业化等问题时有发生, 旅游对乡村性和地方性的破坏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 对此, 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及互动发展, 我们需要深思。 一方面, 我们需要从旅游者角度去探讨。 如果乡村旅游的开发, 仅限于商业利润驱动下的民俗浅表开发, 那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 他们只看到了乡村民俗的表象, 未能体会到民俗文化中所含的抽象的乡村生活观念、乡村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观念等。 往往这些抽象的深层要素, 才更能触及城市人的心灵深处, 让其回归乡土, 去追寻精神家园。 所以, 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应深挖市场需求, 探求吸引要素, 以实现乡村旅游持续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 我们不能忽视“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不仅是农民从乡村旅游中获得现实的经济收益, 更多地是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 他们是民俗文化的承载者, 是乡村旅游乡村性、地方性的主导者。 只有从本地村民自身角度出发, 立足民间, 民俗文化才有生命力, 才能营造原真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 才能使乡村发展、民俗传承变得更加有意义。

2 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必然性与驱动力

2.1 盐城民俗文化类型多样, 内容丰富

盐城东临黄海, 西襟湖荡, 俨然一座 “水”城, 有着沿海捕鱼、造船等生产习俗、水上居民的特色婚俗、水乡传说等。 盐城地僻海边, 自古就以出产淮盐而著名,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盐”城, 围绕“盐”所形成的海盐生产习俗、盐民生活习俗等独具地方特色。 盐城还是一座农耕之城, 在里下河平原地区中部, 有垛田、沤田两种传统特色农业地貌类型。 盐城境内的十八团杂技、淮剧、农民画、发绣等游戏娱乐和民间艺术文化, 使其荣获了“ 杂技之乡”、 “ 淮剧之乡”、 “ 中国民间发绣艺术之乡”、 “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 盐城境内主要民俗文化资源及空间分布详见表1。

盐城民俗文化门类多样, 典型的盐业生产和生活习俗多集中于大丰、射阳两地, 海洋渔民习俗以东台为代表, 里下河地区水乡风情则在盐都区和建湖县有着广泛的分布, 其他区域, 如灌河沿线, 有着民俗资源的零星分布。

2.2 盐城民俗文化的异质化与原真性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乡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以水乡为例, 直接服务于婚嫁仪典的轿船、水上迎亲的民俗氛围等正在逐渐消失, 传统的垛田等农耕地貌类型被改造, 里下河地区固有的水乡民俗异质化趋势日益明显, 传承与保护地方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由于区位、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制约, 盐城民俗文化受现代文明冲击的程度有着区域差异, 一些乡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仍保存其原真性特征, 如盐都古村落东汉张村、阜宁沟墩与益林等古村镇, 但村民对民俗的价值认知不清, 对民俗旅游的发展不了解。 以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 展现原真的乡村生活, 实现民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日趋紧迫。

2.3 盐城乡村旅游规模形成, 内涵缺失

目前, 盐城已建成了融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休闲农业景点190 个。 盐城乡村旅游点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可以说是有了看头, 但是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 旅游规划与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构建, 需深入文化的挖掘, 借此设计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脱离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的怪圈, “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常见, 这激化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 只有准备把握市场对乡村文化的需求, 利用对市场精准定位, 才能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 才能打造出盐城乡村旅游精品。

2.4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亟待完善

从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建立及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来看, 盐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 值得肯定的是, 仰徐草莓节和荷兰花海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但是, 从我国旅游三大发展阶段看, 盐城乡村旅游主要定位于观光和休闲, 未能有效迎合人们以增长知识、体验文化、感悟世界为主的旅游需求, 文化体验类乡村旅游产品缺乏。 另外, 盐城乡村旅游衍生产品和夜游项目严重匮乏, 为此,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是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2.5 地方政府的推动力

盐城市政府、各县市 (区)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推出了“美丽的乡村、希望的田野” 主题旅游活动及多条乡村主题线路。 交通方面, 乡村的可进入条件得到改善。 盐城开通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乡村旅游直通车, 如上海—大丰、南京—大丰, 客观上增强了盐城乡村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营销方面, “江苏旅游新干线”旅游推介说明会、中国盐城·西班牙马德里旅游项目推介会、海盐文化节等, 有力地推动了盐城的乡村走出去。

2.6 盐城民俗文化的凝聚力

为挖掘旅游者需求, 为准确把握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可行性, 笔者对盐城乡村旅游吸引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 在荷兰花海、大纵湖两个旅游景区随机发放问卷, 现场填写完毕后直接收回, 共发放问卷250 份, 收回有效问卷191 份。 统计发现, 51%的旅游者认为田园风光是吸引其实施乡村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 而60%的人认为农民生活是乡村旅游吸引要素之一, 旅游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度超过了田园风光 (见图1) 。

综上所述, 盐城民俗资源异质化及乡村旅游发展堪忧的现状凸显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 盐城民俗资源禀赋、乡村民俗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盐城市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视度, 为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3 盐城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路径

3.1 构建有效的互动发展机制

民俗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 影响着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偏好;乡村旅游为民俗文化拓展了市场空间, 促进其传承和传播。 但不能忽视的是当下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被异质化、商品化等问题, 要实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 必须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 (图2) 。

为实现盐城民俗和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 外部环境的支持是基础, 即政府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乡村的建设、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带动农民增收, 保持乡土文化的传承, 应依托盐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点, 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大力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俗的文化内涵、地域性特征, 是吸引异质文化旅游者的关键性要素。 坚持以人为本, 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秉承人文关怀、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 开发个性化、系列化旅游产品是盐城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步骤。 乡村旅游的发展, 产品设计是核心, 形象定位是基础。 目前, 盐城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并没有形成, 为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文化根植是关键。 “养在深闺人未识”,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还离不开有效的营销推广。

3.1.1 盐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定位与宣传口号的提出。 通过整合、提炼盐城的民俗文化发现, 沿海渔民盐民习俗、里下河地区水乡民俗、《董永传说》等,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可观赏性。 结合旅游者对农民生活这一旅游吸引要素的广泛关注, 将盐城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定位在“苏东水乡、爱情圣地”。 旅游整体形象的推广离不开相应的旅游宣传口号。 依托盐城民俗文化丰富及乡村旅游点类型多样的特点, 可推广如“盐城七夕, 爱情传奇”、“盐城之旅, 阳光灿烂的日子”、“盐城, 一个让人心花怒放的地方”、“一样的水乡, 不一样的风情”、“舌尖上的海味, 盐城人的智慧”等宣传口号。

3.1.2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盐城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主要立足以下三点:第一, 利用旅游者感知的乡村旅游吸引要素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丰富其文化内涵;第二, 坚持品牌带动原则, 优先发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与优势乡村旅游地, 全力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三, 在传统观光旅游、休闲乡村旅游的基础上, 突出民俗文化优势, 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盐城乡村旅游精品的设计:东台梁垛“夫妻农村新婚体验游”、东台弶港“靠水吃水渔村体验游”、盐都大纵湖“水乡文化与乡村度假游”以及大丰大中镇“丰收感悟游”。 其他融民俗文化于乡村旅游的产品: 盐都 ———“田园农耕亲子教育游”;东台———古镇古居鉴赏游;建湖———祈福祈寿游;大丰 ———沿海盐踪之旅;射阳———“民间工艺体验游”;阜宁———益林灯会;亭湖———国色天 “乡”文化游;滨海———“江南傩舞” 感知游; 响水———灌河探秘。

与民俗文化关联的乡村旅游衍生产品:交通祥物———轿船 (主要用于小型游览船舶或婚庆文化节的接待指定用船) ;婚庆用酒;干桃花 (阜宁有桃花源、盐都有桃花节, 桃花与爱情恰恰关联, 结合“人面如桃花相映红”, 提出干桃花制造与销售设想) 等。

为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设计留客乡村旅游产品如下:

(1) 夜游。 依托境内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古村古镇等, 策划融实景演出和游客参与为一体的项目, 如《 乡人新婚狂欢夜 》、 《 震撼来袭 — ——十八团杂技 》、 《 淮剧大舞台》, 力争满足游客两项基本需求, 一是寻求一种真实性, 二是满足好玩与放松的要求。

(2) 美食游。 对于餐饮的追求, 游客已不仅仅满足简单的味觉、口感需求, 而开始注重特色文化与经营环境的体验。 因此, 要大力开发传统地方特色小吃, 发掘地方文化民间习俗, 并将二者充分融合, 打造独一无二的盐城“水上宴” (海鲜半边天, 湖鲜半边天) , 形成独具特色的盐城餐饮体系, 使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 还能欣赏到独具魅力的渔民 (海洋、淡水) 风情, 让更多的游客因食而来, 因食而留。

3.1.3 盐城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 旅游宣传是提高乡村旅游地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也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利用多个营销渠道, 如“智慧盐城”平台、旅行社渠道、游客渠道等, 从网络、平面、公关、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盐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 此外, 还可利用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如借力兴化 (垛田文化遗产) , 进行“捆绑式营销”。

3.2 政府主导, 规划先行

政府把发展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作为区域政策的一部分, 对乡村旅游给予积极支持, 尤其是资金方面。 第一, 加大对乡村地区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第二,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和设施建设的引导性投入:第三, 设立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和乡村旅游项目专项经费;第四, 建立政府奖励机制, 加大对江苏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立的奖励;第五, 鼓励社会投入, 不断延伸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渠道。

为了优化乡村旅游资源在市场的配置, 推进文化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协作, 盐城有必要积极投入到编制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中去。 理清盐城的文脉和地脉, 找准客源市场, 做好战略定位, 并对区域空间进行划分。 发展战略的定位可考虑打造“苏北旅游新亮点”、“水乡江苏, 别样符号”。 空间分布方面, 结合民俗资源、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分布及区位、旅游交通等条件, 可划分出“两带四点六区”。 两带, 即沿海乡村旅游带和里下河乡村旅游带;四点, 即东台梁垛镇、弶港镇、盐都大纵湖镇、大丰大中镇;六区, 即东部沿海、里下河地区、环城、沿串场河、沿灌河河道、沿黄河故道。

3.3 保证社区参与

首先从认识和思想方面对村民进行引导, 激发村民对地方民俗发自内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 要让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的重大决策中来, 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时, 要事先听取村民的意见和要求。 再者, 协调好利益分配机制, 让每个村民都能确确实实地从发展旅游中得到好处, 或是为其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或是使其获得从事服务性、经营性活动的权利, 唯有如此, 才能提高村民的旅游参与意识, 让他们产生主人翁感, 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去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3.4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

一方面, 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和教育,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 通过增设地方特色的培训内容, 借助完善的地方性旅游法规和乡规, 避免其形成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提高其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意识。 另一方面, 建立旅游人才培训机制, 优化旅游教育结构。 加强与地方性院校, 如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的联系, 大力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同时, 还可以加大人才的选拔引进力度, 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待遇和发展环境, 引进紧缺人才。 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旅游人才的再培训计划, 有步骤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境外深造, 构建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1, 5-6.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 2006, 21 (3) :12-19.

[3]郭焕成.发展乡村旅游业, 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 2006, 21 (3) :6-7.

[4]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 2005, 20 (1) :63-67.

[5]龚娜.关于乡村旅游内涵、外延及效益理论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5) :85-89.

[6]臧英豪.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状与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 2011 (4) :92-94.

[7]张捷, 钟士恩, 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 2014, 29 (6) :10-11.

[8]吴惠敏.安徽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文化促进[J].江淮论坛, 2009, (2) :172-179.

[9]郭焕成, 王云才, 刘盛和.“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纪要[J].经济地理, 2002, 22 (6) :769.

互动路径 篇8

关键词: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humpeter) 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创新是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但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环境, 如技术创新本身、产品市场、收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融资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等, 这为用实物期权来研究其特点创造了条件。如何把握未来是作为价值评估和战略决策制定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融资互动问题, 其路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价值评价过程。

一、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

在投融资互动关系的实物期权研究方面, Myers直接分析了投融资互动下的资本预算问题, 揭开了用实物期权研究投融资互动关系的序幕。Jou假定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永生性债务”进行项目融资, 从而得到项目价值的解析表达式, 并借助债务利息参数分析了投融资间的作用关系。在分析企业内部现金流的随机波动与外部投资者间非对称信息导致的投资资金受限或融资能力大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方面, Laar&Leterie认为面对两个或者多个价值不确定的项目时, 资金限制会使得企业更愿意延迟投资从而选择最为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 Stiglitz&Weiss信贷配给模型表明, 当银行和贷款者之间存在关于项目风险的非对称信息时, 逆向选择行为将产生, 从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政策会使得低风险项目的贷款申请被挤出市场, 而高风险项目因获得贷款资金而被投资, 而且低风险项目的退出使得整个社会表现为投资不足, Boyle&Guthrie扩展了McDonald&siege1的模型, 发现由于担心现金流随机波动导致将来投资资金受限局面的发生;在考察债务及税收、破产成本等外生性变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方面, Mauer&Triantis将税收、破产成本、再资本化融资柔性考虑进行项目期权价值的估计, 得出了关于项目投融资间交互作用关系, Trigeorgis运用二项式模型分析股东破产柔性和企业运营柔性间的相互作用发现, 股东拥有的破产选择柔性将增加其权益价值等;在考察股东和债权人间代理冲突时所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研究方面, Riddiough考察了土地开发决策过程中的投资不足问题, Nachman运用简单的二项式模型考察了已有债务负担引发投资不足的机理。

二、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关系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关系的特点, 企业战略决策者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 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 找到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关系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

1、逆向选择情况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问题

Grenadier和Wang研究了包含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实物期权决策问题, Shibata分析了存在逆向选择的公司估价问题, 李珏等 (2008) 结合实物期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理论模型, 梁铄等在二维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的框架下分析了实物期权的投资问题等。因此, 在逆向选择条件下运用实物期权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问题, 我们要注意的是:第一, 实物期权理论预测资产剥离会使企业价值增加, 在存在所有者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比如一些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企业, 我们应充分注意进行资产剥离的时机会延后, 剥离后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也会减少的特点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问题。第二,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实物期权经营者对于项目价值信息隐匿的情况时, 项目投资者的委托人只有充分掌握有关信息, 才能正确处理项目价值与转移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便正确分析实物期权价值模型各参数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等。

2、代理冲突情况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问题

代理冲突引发非效率投资可以理解为一种不以企业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却更多地体现经理目标的投资行为。Nachman考察的已有债务负担引发投资不足的机理本质以及代理理论都告诉我们, 负债企业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带来的问题就是“资产替代”或“投资不足”。因此, 在代理冲突情况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由于在以委托代理为基础的企业中, 掌握公司控制权的代理人在不完全契约等摩擦因素下通常会采取非最优的投资政策来谋取私利, 导致公司的经营效率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协调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和促进代理双方的利益趋同,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平衡机制和外部审计系统的建设等。第二, 面对代理冲突导致的资产替代、投资不足、敲竹杠投资、投资短视等问题, 我们还应进一步建立积极的经理人激励机制、科学的投融资决策以及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提高负债的比重等措施, 这些有助于降低经理管理防御及其有效治理非效率投资等。

3、外生性变量影响情况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问题

外生变量主要包括债务、税收、破产成本等。Myers (1977) 表明企业倾向于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相匹配。Mauer&Triantis (1994) 证明:首先是关闭和重新启动生产设备的能力即生产柔性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损失, 从而增加企业价值、负债容量、税蔽价值;其次是融资柔性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但生产柔性和融资柔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第三是负债融资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政策的影响很小。

所以, 要深化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途径问题, 我们还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性的活动, 投资者必须更加注重投资对象的高成长性, 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高新技术企业都适合选择风险资本融资, 例如龙勇 (2008) 等通过采用Amos7.0分析软件对重庆、成都、深圳等多个地区实证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即创新幅度较大的突变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选择风险资本作为主要融资方式, 而创新幅度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其次, 企业负债融资的利息节税效应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提升项目的价值, 因而对企业投资存在促进作用, 但不合理的运用又会导致股东“资产替代”或“投资不足”的问题, 还会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等。最后, 在税收方面, 匡小平等认为税收优惠对象应该是“能力企业”, 我国的税收优惠要解决直接性优惠过多、间接性优惠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要解决在双主体税和技术水平相当条件下的非公平竞争和政府替代决策问题等, 这些都为我们利用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关系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好的借鉴。

4、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方案及计算技术

据Johnathan Mun, 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方案可为:首先是识别期权和净现值分析, 其次是确定相关模型、计算并检查应用框架的设计, 最后进行分析报告等。同时, 在计算技术方面主要有偏微分方程求解法、Monte Carlo模拟求解法、Crystal Ball法、Dynamic Programming法、随机微分方程法 (SDE) 、不确定规划方法等。

参考文献

[1]李强.基于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交互关系研究[C].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6月.

[2]匡小平, 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J].财贸经济, 2007, (13) :52-55.

互动路径 篇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启动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进程。1992年元旦前夕,时任总统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动员俄罗斯国民以“和平、克制和勇敢”的精神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转轨。他向国民许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俄罗斯就会出现社会经济稳定、人民生活富裕的景象,成为欧洲的“文明国家”。1992年1月2日,以价格自由化(即放开价格)为开端,“休克疗法”在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试验。

说到“休克疗法”,我们不能不提到“华盛顿共识”。客观地讲,“华盛顿共识”针对的是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健全的拉美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等问题,而不是针对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缺失的转轨国家。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却被俄罗斯政府用于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践。俄罗斯实施的“休克疗法”堪称“华盛顿共识”的“经典之作”——经济自由化、宏观经济稳定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

稍有经济学常识就会知道俄罗斯采用的“休克疗法”是自毁长城。但为什么叶利钦一定要选择这种方式呢?俄罗斯经济转轨已经过去25年,今天看来,这恐怕是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说,恶化的经济形势是俄罗斯政府选择“休克疗法”的直接原因,紧张的政治局势是俄罗斯政府选择“休克疗法”的重要原因。不能忽视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的影响是俄罗斯政府选择“休克疗法”的外部条件。1990年秋至1994年1月,“休克疗法”的发明者之一、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先后率领200多名西方经济顾问就一系列问题为叶利钦提供政策咨询,包括私有化、自由化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等,并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非政府研究机构——经济分析学会。同时,美国政府派遣了庞大的专家顾问组在盖达尔、丘拜斯内阁的主管私有化机构中参与有关方案和法规的起草工作。俄罗斯前国有资产国家委员会主席波列万诺夫透露:“在国有资产委员会工作的有35名外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可以直接接触我们情报资料库中的所有材料。”此外,对于IMF对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叶利钦政府的第一任对外经济关系部部长格拉济耶夫做了清晰的说明,1992年?1998年期间,“俄罗斯实际上处于一种由外人来管理国家经济政策的状态,基本指标由IMF的专家草拟,之后交由傀儡政府和傀儡中央银行以相关经济政策宣言的方式走一下批准形式”。

在1992年1月到1998年8月的六年半时间里,俄罗斯历经盖达尔政府、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和基里延科政府等几届政府对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但都没能摆脱“休克疗法”的阴影,始终在极度艰难的经济转轨中痛苦挣扎。整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减少了一半。其对生产力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消费水平倒退了数十年。

不仅如此,“休克疗法”使俄罗斯经济从苏联高度计划时期的国家垄断变成了激进转轨年代的寡头垄断,以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掌门人和政治权贵为主的群体对国有资产实现了合法占有,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攫取了苏联几十年积累的经济财富,国家充沛的资源被贱卖,产生的利润通过大门敞开的金融体系直接流入这些寡头设立在国外的账户。可以说,俄罗斯遭遇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盗窃和抢劫。更为严重的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寡头政治是政治权贵与经济大亨相互勾结,以俄罗斯的未来为筹码实现各自的私利,在这场交易中,俄罗斯人民的利益被全然出卖了。

因此,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之中,把俄罗斯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用普京的话来说就是“富裕的俄罗斯变成了一个穷人国”。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俄罗斯经济的黄金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加之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

1992年以后,俄罗斯对前苏联时期的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造,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却始终没有摆脱其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靠资源型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出口换取外汇,以此支撑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在普京“强国、富民、强军”的治国理念指引下,得益于世界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伴随着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俄罗斯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故事之一。普京带领俄罗斯逐渐走出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以年均近7%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俄经济从复苏走向繁荣。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大约占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恰逢1999年以后世界能源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的初级产品的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0%以上,获得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其中,石油天然气收入占财政收入的60%左右。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高达8.1%,经济的高速增长向世界显示了俄罗斯经济已经摆脱了1992年?1998年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危机,并正在重新成长为“崛起中的大国”。普京总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军事力量;对外捍卫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争夺话语权。所以,高盛公司在2003年发表的专题报告中首次使用“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并预测“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必然的。俄罗斯政府更是雄心勃勃,试图以“赶超”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俄罗斯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俄罗斯依靠石油出口收获了大量石油美元,支持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提前偿还了巴黎俱乐部(220亿美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7亿美元)的债务。政府依靠石油出口收入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政策改革,让俄罗斯国民享受到石油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实惠,其中包括增加国家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政府预算单位的职工工资,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提高军人的待遇,等等。另一方面,在石油出口收入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繁荣背后也潜伏着危机。

nlc20230908214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不稳定的。俄罗斯经济在1999年?2008年的十年间从恢复性增长走向严重衰退,就是最好的例证。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伊始,俄罗斯政府曾乐观地做出了“俄罗斯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判断。但是,华尔街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急转直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机制下,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持续恶化对俄罗斯金融体系形成猛烈冲击,而资源型商品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对俄罗斯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双重打击,俄罗斯经济中止了持续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普京已经明确意识到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过度依赖资源型产品和海外市场是俄罗斯经济的致命伤,因此俄罗斯经济必须由资源型向创新型经济转化。这一思想在2002年3月通过的《俄罗斯联邦2010年前及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初见端倪,在2008年11月联邦政府通过的《俄罗斯2020年前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构想》中趋向成熟。但当俄罗斯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将其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候,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中,俄罗斯以其惨重的代价演示了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路径和结果。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但长期以来,俄罗斯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动尴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建树有限。然而2011年以来,俄罗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1. 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从目前俄罗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看,主要处于贸易自由化水平上。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表现不仅是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3年俄罗斯就递交了加入WTO前身“关贸总协定”的申请。历经十几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后,2011年12月16日,WTO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批准俄罗斯入世申请,俄成为WTO的正式成员。

2.从“欧亚经济联盟”到“大欧亚伙伴关系”。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影响力急剧下降。尽管由原苏联绝大多数加盟共和国组成了独联体,但由于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和独立初期的激进主张,多数独联体国家“去俄罗斯化”意识强烈。如果说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从外部大大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的话,那么,一些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则令俄罗斯感到后苏联空间内部的离心离德倾向愈演愈烈。但无论如何,后苏联空间在经济、政治、国防和民族安全等领域已形成一个特殊的范围。俄罗斯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这一空间的地位、作用及其对这一空间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其实,普京从2000年就任总统后就提出要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自贸区”等,但效果差强人意。2010年7月,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组成的“关税同盟”正式启动,2015年上述三国宣布成立“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也宣布加入。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6年5月,普京总统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讲话中呼吁建立一个有“欧亚经济联盟”、印度、中国、独联体各国和其他国家参加的“大欧亚伙伴关系”。6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大欧亚伙伴关系”正式写入中俄签署的联合声明中,“中俄主张在开放、透明和考虑彼此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

我认为,普京提出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是在外部压力增大背景下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反映出俄从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转向大欧亚一体化,积极向东亚、南亚扩展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同时,“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提出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回应,这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欧亚地区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应该看到,由于中俄各自国家利益的差异和来自美国等国家的阻力,“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将充满挑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互动路径 篇10

一、趣味导学, 点燃学生兴趣, 引发有效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习的“趣味点”,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点燃学生兴趣, 引发有效互动。为此, 我课前经常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素材、幽默故事、动漫歌曲、诗歌民谣等资料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护佑生命安康》新课导入时, 我首先设置了“你来选礼物”环节, 展示事先准备的“礼物”卡片, 有健康 (背面标有数字“1”) , 还有美貌、金钱、地位、爱情、朋友等 (背面标有数字“0”) , 然后让学生选择最希望得到的“人生财富”, 学生争先恐后、兴趣盎然。虽然选择不尽相同, 但在接下来的“财富排行榜”中, 他们发现只有把健康排在第一位时 (即10000……) , 财富数值才最有意义, 失去了健康, 财富等于零。经过趣味导学,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课堂互动自然达成。

二、质疑问难, 激活学生思维, 促成有效互动

问题是学生思维互动的发动机。在课堂教学中, 将质疑引入课堂, 进行有效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促成有效互动, 力求“问”在教学的关键处、重难点的掌握处、学生的困惑处。如教学《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我用视频播放了电视连续剧《马大帅》中的一个情景:苏老太太临终立下遗嘱, 将遗产留给马大帅, 事后, 引起了苏老太太的儿女向马大帅索要遗产的风波。视频播放完后, 老师问:谁能结合教材知识针对上述案例提出问题?有的同学提问:这份遗产究竟属于谁?苏老太太的儿女属于第几顺序继承人?马大帅继承遗产的方式属于哪一种?法定继承人就一定有继承权吗?……这种带有探究性、双向性的提问大大引发了学生的疑问、反问、追问、释问, 课堂成为了积极互动的思维乐园。

三、巧设情境, 培育学生情感, 深化有效互动

如果说“趣”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 那么“情”则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教师要巧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 在体验中“百感交集”, 从而深化有效互动。如教学《天下父母心》一课, 我精心设置了多个教学情境:导入我选择了电影《垂直极限》中父亲为救女儿砍断攀岩绳索这一震撼人心的片段, 渲染了气氛;接着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父母牺牲自己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 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然后利用感人亲子照片的视觉冲击, 让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最感动的一件事, 倾力打造“爱的感悟”环节, 而学生落泪的讲述更是触动了学生的心灵;通过层层情感铺垫, 最后还让学生在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下进行即兴创作, 编写一条短信, 表达感激之情……整节课, 同学们在多个情境中, 尽情地表现着, 能动地活动着, 深情地感受着, 在互动中培育了情感, 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四、合作互助, 激励学生交往, 优化有效互动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 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互动课堂不仅考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也考验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课堂上的合作互助有助于智力放大, 思维共振, 激励学生交往, 优化有效互动。例如:学习《感悟成长》一课时, 教师展示Flash“成长的烦恼”, 围绕这一动画故事, 我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助学习的内容: (1) 当好心理医生:诊断小刚遇到了哪些问题? (2) 查找病因:小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 (3) 出谋划策:齐心协力开良方, 帮助小刚摆脱烦恼。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 我注意留给同学充分的思考和研讨时间, 学生有的翻书、有的思考、有的商讨, 教师则在各小组巡视, 适时点拨、指导, 学生的精彩发言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样的互助合作既促使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又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践平台, 释放学生潜能, 强化有效互动

互动型课堂, 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大脑进行思考, 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耳朵去聆听, 用嘴巴去交流, 用双手去操作。作为思品课教师, 要敢于放手、放权, 为学生搭建展示实践的平台, 释放学生潜能, 强化有效互动。为此, 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不失时机地开展“今天我主持”、“今天我出题”、“赛一赛”活动, 通过辩论赛、抢答赛、猜谜竞赛等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智慧灵感, 锻炼学生的交际口才。如开展“我创作、我快乐”活动, 让学生设计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或漫画。有的创作了“保护水资源, 生命真永远”的公益广告词;学生创作了精彩的“宇宙法庭”、“小鱼说:妈妈, 快逃”、“长江与黄河”等漫画……这样的学习, 从实践中来, 从学生中来, 印象更深, 理解更透彻, 大大增强了教育实效。

总之, 思品课堂的有效互动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经验的提升和智慧的启迪, 要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师生、生生、生本互动中产生共鸣, 高效实现三维目标。心动不如行动, 相信, 只要敢于尝试、善于探索、常于反思, 你也可以精彩演绎讲台上的“魔术师”, 让思品课堂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感地带”!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胡庆芳.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倒塌分析下一篇:软件开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