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路径(精选12篇)
市场路径 篇1
摘要:金融市场改革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即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路径是金融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否正确安排三方面改革的顺序影响改革的最终成败。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 对一些国家在金融市场改革路径上的不同选择进行现实分析;另一方面, 利用“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进行理论分析。最终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进行评述。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市场
一、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
(一) 日本
日本的金融市场改革沿着先内后外 (汇率、利率、资本账户开放) 的顺序展开。日本的汇率市场化开始于1971年的史密斯协定, 从此后, 日本结束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开始了漫长的日元升值过程。日本的利率市场化经过1977年的国债利率市场化和1979年的存款利率市场化, 在1994年完全取消对于利率的管制。1980年日本的新外汇法开始实施, 结束了外汇管制的状态, 实现资本账户开放。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 即“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 金融市场改革没有使日本延续其1955至1973年的高速增长状态。在金融市场改革路径选择上, 日本是正确的, 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 却受到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 在改革过程中的监管也没有做到位, 这是其经济长期不景气的一部分原因。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不景气, 经济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增长, 但并没有改变日本仍然是一个经济大国的现实,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金融市场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 泰国
泰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是先外后内 (资本账户开放、利率、汇率) 的顺序。1992年就已经实现了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 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才被迫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泰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路径是为大多数学者所诟病的, 可以作为路径选择的失败典型来研究。泰国在国内金融市场尚未发育健全时就开放资本账户, 允许外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在1997年之前, 泰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问题, 泰铢被严重高估, 此时的固定汇率制决定了泰铢币值不可变动, 而资本账户的敞口状态就使汇率市场面临被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对泰铢的攻击则是泰国固定汇率制崩溃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索, 在国内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只能放弃固定汇率制, 转而实行有管理的额浮动汇率制, 泰铢贬值, 亚洲多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三) 德国
德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是典型的先内后外 (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 的顺序。在1973年实现浮动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之后, 1981年开放资本账户。
德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是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较日本更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经过有条不紊的改革, 德国马克成为当时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二、运用“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进行的理论分析
“不可能三角”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 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汇率的稳定性,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 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 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在这种约束下, 有三种可以选择的策略组合。而中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 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利率平价理论是指, 在开放条件下, 国内外利率差等于汇率差, 较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远期将贬值。资本账户开放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国际游资的冲击, 而在利率平价条件下, 套利的受益刚好只能弥补套汇的损失, 可以消除国际套利可能和动机。进而利率平价理论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有效的且处于完全自由竞争状态的外汇市场, 完善的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 市场的信息能够非常有效地流通。这就对外汇市场进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要求。
所以, 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 可以得出金融市场改革的合理逻辑次序是就是“先内后外”的次序, 即通过资本管制保持本国金融市场的封闭, 汇率保持稳定, 从而保证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逐步“练好内功”, 实现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 使境内外资金市场满足利率平价条件, 国际游资丧失套利的可能性, 最终开放资本账户和实现金融自由化。这种改革的顺序与上文中所列举的三个国家正反两个方面的改革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三、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
(一) 利率市场化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的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1999年我国放开了债券市场利率。之后的利率市场化一直在稳步推进。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万里长征只剩最后一公里, 即存款利率市场化。现阶段, 存在股份制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的现象, 从而与五大国有银行形成价格竞争的局面, 虽然仍然受人民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定, 但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的一种表现。
2014年3月11日,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放开在计划之中, 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实现为时不远。
(二) 汇率市场化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 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确定的, 即市场化;路径也是确定的, 即沿着参考一篮子货币、管理浮动、单独浮动的顺序改革;此外,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改革的步伐也应该是确定的, 即稳健的、循序渐进的。近年来,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波动幅度也在不断扩大。2014年6月5日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贬值,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双向波动, 打破了人民币汇率单向波动的市场预期, 现阶段, 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在扩大波幅、完善外汇市场尤其是远期交易方面努力, 为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提供条件, 等待时机进一步成熟。人民币的管理浮动和单独浮动改革则应作为中远期的改革目标。
(三) 资本账户开放
在这一领域, 我国的态度更为审慎, 与文章所持有的观点相符合。文中从其他国家的现实选择与经济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资本账户开放需要完善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基础才能逐步开放。只有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才能为资本账户开放以及全面金融市场改革夯实国内基础。此外还要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 找准时机, 逐步开放, 在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与应对别国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播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IMF.Review of Exchange Arrangements, Restrictions, and Controls[EB/OL].http://www.imf.org/external/np/pp/2007/eng/112707.pdf, 2007-11-27.
[3]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EB/OL].http://www.pbc.gov.cn/publish/main/537/index.html, 2014-05-17.
[4]中国网.周小川:存款利率放开或在最近一两年内实现[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4lianghui/2014-03/11/content_31744870.htm, 2014-03-11.
市场路径 篇2
路径一:导入新产品
以复合肥市场为例,既有15-15-15这样的大路货,也有一些针对某些作物的特定产品;既有以控释、缓释概念的产品,也有速效概念的产品。事实上,在市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控释肥概念刚开始推时,老百姓普遍认为其价格偏高,很难接受,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使用控释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良好的口碑效应,控释肥在一些区域市场上做的是风生水起,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区域市场的销量完全可以导入一款也打控释肥概念的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控释肥产品做贴身肉搏,主动地去争夺市场,切割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在导入新产品的同时,加强对现有产品线销量优势的巩固,确保在产品线和产品结构上形成单品突破、多品联动、细分覆盖的格局,防止竞争对手用同样的竞争手段切割我方的市场份额,出现“丢了西瓜,拾了芝麻”的局面出现。
路径二:开拓新渠道
肥料市场目前的渠道现状是以夫妻老婆店为代表的传统型终端比较多,市场占有的比率也比较大,但这种类型的终端往往存在服务功能比较弱、市场推广和开发能力比较差、资金规模比较小、有效辐射能力不足等问题,
而且,目前这些传统型终端往往不喜欢“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经销多种品牌,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是:对于单一品牌的忠诚度比较低,可以说“分分钟都想叛变”,厂家广告力度不行了、经销商不给赠品了等等这样一些情况可能都会成为终端不再卖的理由。在这样的渠道现状下,肥料企业如果想提升销量,除了盘活现有的渠道资源以外,还要从开发新的渠道方面下功夫,举一个业内比较成功的案例,山东的金正大集团在开发邮政物流的三农服务站渠道网络时,很多农资行业的“专业营销人士”对金正大的这种选择并不看好,结果金正大通过这种渠道实现了很大程度的销量提升。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邮政物流属于一个封闭型的渠道,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的垄断优势和国家支持,邮政物流在国内建立了覆盖城乡的邮政网点,尤其是广袤的四级农村市场,可以说邮政物流的网络是非常健全的。另外,每个农村邮政网点投递员之类的工作人员在农村都有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利用这样的渠道和人脉关系分销肥料,自然会带来销量的增加。
跳出肥料行业再来看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一些成功经验,众所周知的著名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就在开发新渠道这一块做的很到位。比如说,可口可乐会关注国家在哪一个区域有铁路工程,一般来说,铁路工程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往往有数千名及至数万名工人在同一个工地劳动。可口可乐在了解到这个信息以后,往往会在铁路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帮助当地的经销商做一个零时售卖点,要知道铁路施工的很多地方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可口可乐零售点的出现自然对铁路工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由此而引发的销量大幅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肥料企业也要这样,只要我们的农民消费者DD目标客户聚集的地方,都可能延伸出新的渠道,进而带来新增销量。
路径三:开发新区域
大病医保的市场化路径 篇3
8月30日,以上六部委刚刚出台《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使大病医保中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望终结,亦使大病医保在全国范围内交由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成为现实。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看来,这是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首次正式地引入商业保险和市场机制。
“随着大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机构的深度介入,其融合功效将被逐步放大,进而推动‘三保合一’,人人享有兼顾公平应是题中之意。”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张汉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参考“太仓模式”
追溯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1998年中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又启动新农合试点,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直至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之时,皆未附加有关大病医疗保障条款。
该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开,即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按照该体系,就医支付保障可分为不同类别人群:城镇劳动者职工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下称“职工医保”);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下称“城镇居民医保”)待遇;农村居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称“新农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则享受公费医疗。
其中,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较低,“因病致贫”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大病医保”在“基本医保全覆盖”后纳入政府视野。
“大病医疗保障是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中的一块‘短板’”。9月3日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说。
2011年底,国务院医改办开始摸底调研大病医疗保险。而广东湛江、江苏太仓、河南洛阳等一些地方的探索也相继进行。同年,太仓市通过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机制,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大病补充医保制度,初步形成以“基本+补充”为特色的大病医保“太仓模式”。
据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俊介绍,其具体做法是:从2011年4月开始,由该局按照职工每人每年50元、居民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从基本医保统筹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并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承保机构,由其按照招标确定的保险方案,为市民提供大病保险,并承担盈亏风险。
2012年全国“两会”刚结束,负责大病医保工作的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徐善长曾专程到洛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调研洛阳社保局大病补充医保地方政策的费率、医保基金的结余率以及承受度。
4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下发,要求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
7月初,北京一名叫廖丹的男士,因天价尿毒症透析费私刻公章救妻一案引起舆论关注。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遂为千夫所指。
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意见》。是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地方政府采取委托办理、购买服务等办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担大病风险”的原则。
至此,《意见》出台开始加速,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相继去广东湛江以及江苏太仓走访调研。8月24日,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曾专赴太仓考察,8月30日发布的《意见》更多参考了以“政府主导、高额保障”为特色的“太仓模式”。
大病医保“商办”
《意见》明确: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即: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并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
对此,唐钧向《中国新闻周刊》评价说,“《意见》的推出,意味着‘基本+补充’的社会保险模式在‘体制外’的医疗保险领域正式确立。这种做法很有新意。”
“《意见》引入商业保险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在过往医改中,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
杨团表示,中国医改是在老百姓的一片骂声和期望声中开始的。“争论最多的是医改回归基本公共服务后,还要不要利用市场机制?”
“大病医保‘商办’,这次非常重要的一步新棋,就是利用市场机制。之前,主流声音认为市场就是赚老百姓钱的,不主张市场做。在利用市场上,很多人是不敢做的。”杨团说。
据悉,《意见》是在一些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的,其中在湛江、洛阳、江阴等地的试点明确提出引进市场机制。刚出台的《意见》对此予以认可,并明确提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
张汉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亦表示,大病保险的实现方式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在基本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基金筹集以及监管等方面,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二是专业运作。通过政府购买大病保险形式,由商业机构承办,发挥商业机构的专业优势,放大保障效应。
对于商业机构承办大病医疗保险,张汉东用“汽车保险”的模式来解释,“商业保险机构有专业化的运作队伍,有一套专业化的理赔程序,医院的过度医疗骗不了商业保险机构。”
杨团也进一步分析认为,大病保险是最适合保险概率这一规律的,谁也不好说自己得不得大病,大家都投大病的保,没出险的人为出险的人出资。从科学道理上讲,由政府做明显有困难,由商业保险做是最适当的。
根据国务院医改办提供文件显示,新医改实施三年多来,全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框架已经建立,覆盖13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5%。
医疗保障体系则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多种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辅助,大病救助为兜底。
在保障水平上,《意见》明确,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张汉东解释认为,就全国来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已达到70%,但如果超出政策规定范围,实际报销比例只有50%。城乡居民患大病时,在治疗手段和药品种类上一般都会有突破政策规定的范围,这是客观存在的。
“文件中规定的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不再局限于政策范围内,而是实际发生的合理的高额医疗费用。在报销比例上,大病患者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合理费用,再给予报销50%,”张汉东说。
至于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后如何控制其盈利率问题,张汉东认为,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大病报销不同于商业保险,其盈利原则是“保本微利”。
“三保合一”是方向
“针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大病医疗保险,在很多地方这两者正在合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新医改课题专家顾昕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
由于历史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医保体系的构建亦分多种层级,客观上造成保障水平的不公。
在今年2月举行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表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加城乡医疗救助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他指出,历史形成的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的“三分”格局已很不合时宜,弊端凸显无遗。
王东进将弊端概括为“三个重复”和“三个不利于”,即居民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贴、各地重复建设机构和网络,不利于体现公平、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利于制度可持续发展。
此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嘉兴市等全国共有十个地区进行了城乡医保并轨试点。
新医改之始,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提出,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市场路径 篇4
1 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转板的总体思路
要实现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转板, 建立和完善相关转板机制, 就必须在反复论证方案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方可进行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的修改, 继而在全国进行铺开, 采用“先试点—再总结—后推进”的方案。因此, 我们建议以试点的方式对转板机制进行路径探索。
在操作思路上, 可以选择发展相对成熟且有试点意愿的区域市场和符合相应基础条件和拥有试点意愿的全国市场进行局部的转板对接, 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其参股的××股权交易中心, 以及上交所和参股的××股权交易中心, 可以进行一一配对的转板的试点。监管部门为试点单位提供相应的政策便利。待试点一定阶段后, 对试点效果进行经验总结并不断完善转板机制方案。最终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的修改, 并研究出台专门的转板制度文件。其中, 试点工作对于转板机制的路径探索极为重要。
2 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转板机制的关键点
2. 1 逐步完善转板环境
转板不仅需要市场相关方恪守职责, 同时也要其他相关机构一同构建转板的“生态环境系统”。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转板, 主要的市场相关方是: 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互联中心、地方政府、区域市场, 全国市场、挂牌的股份公司、做市券商和投资者。每一方都要恪守职责、规范行为。
除了主要相关方外, 其他市场相关机构也比较重要, 如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评信评级、VC/PE、研究分析、投资咨询、媒体网站等诸多机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市场的机构生态圈, 一起滋养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 一起承担着外围监督的职责。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的发展, 也意味着要鼓励各层次资本市场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2. 2 试点范围和试点主体的确定
除了监管部门之外, 试点范围主体之中最核心的参与主体就是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中的试点单位。全国市场的试点单位方面, 建议选择自身市场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运行规则和风险管理制度等都相对完备, 且具备相应意愿的全国交易市场。从目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新三板三家全国市场单位来看, 首先, 沪深交易所无论在建设时间、运营经验和市场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 具备试点的基础条件。而新三板市场总体处于初建阶段, 新规则体系正在完善, 市场规模也尚在形成。其次, 沪深交易所积极推动转板机制建立, 已经开展了系列有关研究, 并在实务角度与区域市场进行积极接触。而新三板市场关于转板机制的建立目前仅是处于一个意向阶段。沪深交易所纷纷与区域市场进行联系, 积极推动相关进程。因此, 在全国市场的选择上, 我们建议以沪深交易所为主体开展试点。
区域市场的选择方面, 其基本原则同样是选择拥有相应的市场基础, 市场规则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地方政府能够积极支持, 具备相应意愿并愿意针对转板机制进行规则和制度调整的区域市场。其中, 区域市场的基础条件可以从地区经济的代表性 ( 东中西部的区域特征) 、是否通过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 区域市场的基础数据和运营质量, 地方政府的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选择。目前, 通过联席会议验收的省区市已达26个, 建设中区域市场数十个。沪深交易所在已建和筹建的区域市场中, 已经选择了9家区域市场进行了参股, 此9家区域市场已经经由沪深交易所进行了对比筛选, 都建立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联系, 因此我们建议以此9家区域市场为基础, 结合发展现状进行筛选, 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特征, 考虑试点单位在东中西部的平衡, 考虑两层级试点市场熟练度。
2. 3 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
监管部门牵头整个试点计划, 委托试点的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签订相应的协议并共同推动试点进程。其中监管部门需要对于试点单位充分授权, 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便利。总体而言, 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主要涉及针对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的以下各方面:
一是对于整个转板机制试点的政策支持, 批准和同意相应的试点方案, 同意试点的全国市场对非上市公众公司进行上市审批, 由全国市场自行决定转板的条件。同意准公众公司在区域市场经过规范、培育、筛选发展成为公众公司, 完成上市前的公开发行行为, 并接受其备案并对其进行形式核准。在整个进程安排上, 我们建议对企业的观察培育期在3 ~4年左右, 基于目前的区域市场挂牌企业情况, 预计试点周期至少需要2 ~3年方能初显成效。
二是对于区域市场进行试点的具体政策支持。允许试点区域市场针对拟转板企业开展做市商交易制度, 调整对区域市场流动性限制的“T +5”限制, 同意区域市场的拟转板企业发展成为准公众公司和公众公司, 为股东人数超200人的企业提供合法的存续空间, 为转板企业的培育尽可能地提供市场空间和制度安排。
2. 4 试点主体的积极准备
在选取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作为试点单位时, 必须充分考虑试点单位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而作为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试点主体, 应该积极的申请和准备, 不断完善市场自我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熟悉区域市场企业挂牌制度, 通过扩大业务范围, 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于完善多层次资本,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体而言应该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准备:
一是完善交易所内部结构。不管是区域市场还是全国市场, 在申请试点转板机制业务前, 应该成立转板机制相关业务工作小组, 对接转板相关试点工作。交易所应该对转板业务熟悉并给予支持。充分认识到转板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明确转板过程中的职责。
二是加强交易所之间的交流。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的转板业务, 跨越不同的资本市场, 必须具备系统性思维方式, 对资本市场形成整体的构想, 加强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的交流, 实现信息的畅通和无缝对接。同时, 也要加强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内部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及时掌握转板的业务和制度变更, 形成满足试点条件、具有试点意愿的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的转板对接组合, 促进试点工作进程。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必须加快不同资本市场间转变机制的建设。要实现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的转板, 就必须注重实践, 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开展好试点工作。具体要完善转板环境, 同时确定好试点范围和试点主体, 监管部门要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试点主体也要积极做好准备。
关键词: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转板机制
参考文献
[1]侯东德, 李俏丽.多层次资本市场间转板对接机制探析[J].上海金融, 2013 (12) :149-151.
[2]刘文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国际比较与经验总结[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10 (4) :14.
[3]胡海峰, 罗惠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5) :17-23.
市场路径 篇5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从纯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理论,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于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改革至今,诸如“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的问题还困扰着人们的行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
市场经济
理论突破
制度创新
结合可能性
企业改制
正文: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在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过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1】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在过去,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而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我国的领导者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的实践和检验,在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寻找到一条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经济道路,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根据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建设。政治制度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
(一)、性质与形式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公有制采取的经济形式,公有制是市场经济依存的经济制度。
(二)、理论突破与制度创新
二十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出版的经济学著作、辞典和教科书,普遍把市场经济定义为: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制度。不仅如此,在西方经济学界,曾经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也是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词,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属性的概念。“自由市场经济,严格的讲,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它是由自由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所独立决定的,尽管在所有国家中市场自由存在一些限制条件,通常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3】《现代经济学辞典》对市场经济的解释是,“一种经济制度,在这种经济制度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价格则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自愿交换产生的。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而不是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基本思想,在党的十四大上系统提出了社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这一命题的确立是建立在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认识的理论创新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在理论认识上一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与不同的社会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来看, 任何社会都要解决好对资源进行高效率配置的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计划和市场是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 它们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因而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其实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它不涉及到社会经济性质的改变。这就明确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本的前提。
第二, 市场经济在总体上比计划经济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 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但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这一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显著的优势,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效率。从总体上说,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比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具有更高的效率。所以,必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第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作为资源
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不具有制度属性的,但是, 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并不等于搞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
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分析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特点是市场经济存在的直接原因
市场经济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对于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存在条件和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条件,这一点意见也是一致的。问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不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尽管公有制集中表现了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但在这种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还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其中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以及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利益差别。所以,要实现这种经济利益联系,必须是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来体现既是一致又有差别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二)、公有制是商品这一天然平等派的最好的客观基础
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商品买卖中存在着形式上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所以,尽管资本主义把商品经济推向最高峰,但尚未完全体现商品这个“天生平等派”的全部内容和特点。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再是受剥削的对象时,才能真正体现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等价交换,才完全实现了商品这个“天生平等派”的要求。另外,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商品自由贸易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场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但生产社会化,而且生产资料的占有也是社会化的,这就打破了私有制条件下由于私人利害关系相互隔绝和相互封锁的经济界限,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自由和广泛地进行商品贸易活动,使市场经济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价值规律的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必须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只有这样,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和需要相协调,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可能服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统一计划,这就必然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巨大浪费。当这种生产和消费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时,价值规律就会强制性地使之达到一定的比例平衡,这不仅不是价值规律的破坏作用,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它说明生产和消费失调的根基不在价值规律本身,恰恰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可以有条件也更有效地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活动自觉服从价值规律的要求,为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四)、由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原则同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一致的市场经济通行的原则是等价交换。所谓按劳分配,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劳动者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只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获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显然,这里通行的就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符合市场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分配不公,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因为这不仅无偿占有其他劳动者的劳动,而且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经济利益。又如,在经济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也不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来的,因为它破坏了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也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其实质是无偿侵占别人劳动的剥削行为。以上只是浅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至于如何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五大有关经济改革方面的论述给全国人民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还需要通过今后的几年甚至更长的实践作出回答。【5】
(五)、市场经济的运行反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性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通过市场联系建立起来的商品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关系都反映着资本家的利益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反映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6】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还可以自愿从事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展开平等竞争,形成多元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2、在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从而使按劳分配在收入分配中占主体地位。
3、在宏观调控上,兼顾群众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这样的特点,才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才能够协调高效运转。
(六)、经济体制改革不得不利用市场经济关系,并把市场引入社会经济生活领域
1、社会主义实践中市场作用的加强,表明市场不是制度因素
2、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抛弃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作用的计划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求公有制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也为二者结合提供了基础。
(八)客观必然性
1、计划经济已不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从粗放型阶段向集约型阶段过渡,集中地计划经济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1)社会的主要任务从阶级斗争转到了经济建设,个人利益代替政治热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经济反战才能够外延式为主转变为内含式为主,技术的创新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3、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基础
(1)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基础上。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条件的变化,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公有制的程度低,其内部存在利益差别全社会还不能完全直接统一地安排生产和分配,这就必须通过商品经济形式及其市场机制实现社会生产活动的联系。因此,商品经济形式就不能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消亡。
(2)社会主义的这种商品经济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小商品经济不同,它不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作为自然经济形态补充的经济形式,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作为资源配置基本形式的发达的商品经济。五、二者结合的路径分析
(一)思想更新
建国初期,我国一度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在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发展之时,中共领导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一次突破性的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变革,它不再是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有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平等性
2.市场对资源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
3.间接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经济形态。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
邓小平的这些经济理论,从根本意义上说明了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存在兼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我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企业改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要想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就应该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对传统的公有制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制度性改造,使它符合公有制的本质要求。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的基本制度,没有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方面的有效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不起来的,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
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制度创新思路的根本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需要,是适应政府转变职能、是解决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机制,是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方式。
对原有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原有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此外,内资公司改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改为内资企业是比较特殊的形式。
1999年8月12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大连主持召开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讲话,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保持和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的必然要求;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大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8】
结语: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实行至今的成果可以看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合理科学的框架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资料所有权和商品生产有着必然的联系,市场经济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利益差别,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完全直接统一安排生产和分配,而必须通过商品经济形式实现社会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些特点的存在决定了现实的公有制中存在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经济必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适应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包含了市场的一般共性,也包含了社会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有效地宏观调控之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互兼容的前提之下,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稳定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震荡市场看巴菲特的赚钱路径 篇6
牛年伊始,各路资金相继入市,让上证综指不断冲高,成交量也不断扩大。一时间,“基金开始做多”、“看高3000点”等备种判断满天飞。实际上,年初的开门红只是证明,牛年将是一个反复震荡的市场。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年代,投资者还是困惑:我们该如何赚钱?
其实,巴菲特已经给出了答案。巴菲持总是发自内心地欢呼市场的崩溃,因为他总有足够的资金,贪婪地等待更低的价格。如果以2折买入优质资产,就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这说明,熊市未必可恶,反倒是良机。
中国人追捧巴菲特,但许多人没有赚大钱,反而亏钱。他们的失误在于生搬硬套、教条化理解巴菲特。时值牛年之初,记者独家专访了巴菲特研究专家、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刘建位,希望厘清三大误区,对投资者新一年的操作有所助益。
好公司也不能闭着眼睛买
记者:在2007年中国大牛市里,许多号称价值投资的人都声称,某某公司是好公司,可以“闭着眼睛买”。在如今的震荡市,是不是可以“闭着眼睛买股票”?
刘建位:学习巴菲特第一个误区就是:好公司,闭着眼睛买。再好的公司,遭遇了2008年大跌三分之二的大熊市,股票同样惨跌,甚至比指数跌得更惨。很多人因此开始怀疑巴菲特理论。原因很简单,他们学习巴菲特只学了一半,巴菲特是主张要买好公司,但前提是价格要合理。
“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我们投资盈利:我们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这些公司的未来业绩要与我们的估计相符。这种投资方法一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巴菲特曾警告那些盲目买入好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当然即便是对于最好的公司,你也有可能买价过高。买价过高的风险经常会出现。投资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过热的市场中买入股票,即便是一家特别优秀的公司的股票,可能要等待更长时间,公司所能实现的价值才能增长到与投资者支付的股价相当的水平。”回顾2006~2008年这三年,从大牛市到大熊市的暴涨暴跌过程,即使我们选择中国最好的石油公司、最好的银行、最好的房地产企业,如果是在股价最高估的时候买入,你也会亏得很惨。
需要说明的是,巴菲特认为,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并不代表安全边际较大,正确的估值方法是用贴现现金流:
“用贴现现金流公式计算出的最便宜的股票是投资者应该买入的股票,无论公司是否在增长,无论公司的盈利是波动还是平稳,或者无论市盈率和股价与每股账面价值的比率是高是低。”
长期投资≠死了都不卖
记者:2007年,一首流行的歌曲《死了都不卖》唱响大江南北,人们想当然地长期持有,结果在2008年亲身经历了60%的大跌,损失惨重长期投资到底指什么?有多长?
刘建位:学习巴菲特,最流行的误区就是把长期投资极端化,把长期投资等同于永久投资。结果呢?当上证综指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跌到2008年9月的1664点,暴跌73%后,人们才明白:不卖就死了。
据我对巴菲特股票投资组合的研究,巴菲特是主张长期投资,但绝没有主张死了都不卖。巴菲特声称自己对1800家上市公司非常熟悉,但他在1977—2004年长达27年间,持有三年以上的股票只有22只,这22只股票中只有大部会美国广播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华盛顿邮报三家公司的股票被认定要一生持有。后来他又把可口可乐加入了死了都不卖的名单。但在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被迪斯尼收购以后,巴菲特认为迪斯尼的竞争优势受到严重削弱,于是将迪斯尼股票全部清仓。
那么,2007年中国股市突破6000点,很多股票市盈率高达50倍以上时,你明明知道股价过于高估,为什么不卖出呢?
巴菲特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在1999年牛市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巴菲特多次警告股价严重高估,但并没有及时卖出。5年之后的2004年报中,他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自从我们最初买入以后,由于市场市盈率水平的提升,我们持有的公司股票股价的涨幅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公司盈利的涨幅。就某一年度而言,公司股价表现与经营业绩表现经常偏离,有时候甚至偏离到非常离谱的程度。在1999年左右网络股大泡沫期间,股价的涨幅远远超过经营业绩的表现,但泡沫破灭之后,则恰恰相反,股价的跌幅远远超过经营业绩的表现。”
巴菲特最后悔的可能是可口可乐,他在1988年6月开始买入的时候,股价在333美元左右,到1998年7月达到71美元以上。巴菲特作出以上反思的2004年10月,股价已跌到34美元左右,从最高点6年跌了一半以上,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市值减少了50亿美元。
不过,巴菲特最可贵的是,他决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2003年4月,他重仓买入中石油,买入均价在1.5港元左右。2007年7月12日开始分批减持,10月19日全部清仓,卖出均价在12~18潜元左右。那一天,恰恰是上证综指创下最高61.24点的那天。如果巴菲特没有全部卖出的话,2008年10月股价最低跌到4.02港元。
巴菲特说:选股如选妻,但值得一生相守的只是极少数,其余少数人可以做长期的红颜知己,剩下绝大部分只适合一面之交。择友如此,选股也如此。
政策市场也适用巴菲特理论
记者:有很多人在学习巴菲特投资不成功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说巴菲特不适合中国内地股市。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刘建位:我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说明巴菲特投资策略对中国是否符合。巴菲特认为衡量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最佳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对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佳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较高的经营性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他曾用1988年《财富》杂志的数据证明,持续盈利能力是优秀企业的真正衡量标准。在1977-1986年间,总计1000家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业绩优异的双重标准: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收益率达到20%,且没有1年低于15%。这些超级明星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超级明星,在25家中有24家的表现超越标普500指数。
那么,巴菲特的选股理念适合中国内地股市吗?我用筛选,只选到7家公司符合过去10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年年不低于i5%的标准。这些业绩明星同时是不是股市明星呢?分析这7家公司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同样适合中国内地股市,如果你选择的是业绩优秀的好公司,你的投资业绩也会超越指数。1998~2007年,10年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年年超过15%的业绩明星,同时也是股市明星。这7只股票1997年底一2007年底平均涨幅为964%,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341%,平均战胜指数623%。
第二,如果你坚持在大牛市“死了也不卖”的话,那么大熊市一来你的收益会降低很多。这7只股票如果你持有到2008年年底,从1997年底-2008年底11年平均涨幅为414%。多拿一年,收益平均减少了550%。这表明,再好的公司,严重高估时,该卖也得卖。但是,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52%,这7只明星股仍然战胜指数362%。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等极少数公司死了也不卖,再跌也不卖,原因是它们的基本面没有变化,长期竞争优势没有变化,下跌只是暂时的,迟早还会涨上来,而且涨得更多。
第三,如果你在2007年底闭着眼睛买这些好公司的话,你也会亏得很惨。2008年7家公司平均下跌52%。再好的公司,也不能不问价格贵贱闭着眼睛买股票,而要像你买东西一样瞪大眼睛,不划算再好也不买。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路径 篇7
伴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不断接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我国,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加强自身营销的创新已成为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助于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符合社会信息化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能够依据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路径
市场营销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段时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许多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市场营销部门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尚未构建有效的网络营销系统等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2.1 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营销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工作来说,企业领导者是否具备科学的创新理念,是决定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关键在于理念上的创新,如果企业缺乏创新理念或者自主创新意识,很难想象其会采取相关的创新活动。倘若没有创新理论与理念加以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不可能实现。基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营销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2.2 充分发挥创新性,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手段
企业在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过程中,应当敢于引进国际先进的营销策略,勇于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加以利用,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大胆提出并实践新型的、适应企业实际的营销手段。笔者认为,新型营销手段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验式营销,也就是从消费者的思维、感情、活动以及相关性等几个维度出发,对企业产品的营销方式加以重新整合、重新定义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手段突破了传统营销理念中把消费者认定为“理性人”的假设,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其次,是柔性营销。柔性营销指的是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对企业所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进行适时调整,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再次,关系营销,这种营销方式是将营销这一工作作为企业同供货商、经销商、消费者、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一项互动活动来开展。关系营销的中心工作就是不断构建并发展同上述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友好关系,其中,企业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友好关系是进行关系营销的核心所在,维持并进一步发展同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是企业进行关系营销的重要内容。第四,网络营销。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前企业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是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在网络上进行的企业营销工作,主要通过在网络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来实现企业产品信息传播与销售的营销过程。
2.3 创新企业营销渠道
对营销渠道的具体选择将直接的制约和影响其它策略的执行和制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也在进行细分,原来的渠道已达到厂家对市场份额的要求,而消费者的购物喜好也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应深入的考察目标市场的变化,对渠道的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尝试新的渠道。
2.4 尽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营销意识的增强,网络也被赋予了营销推广的重要职能。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营销的需要来确定企业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配置,分配经营资源,决定企业总体发展方向。要不断改革流通渠道,导入新的渠道模式,要不断开发新的营销形态和模式,开拓营销网点,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树立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理念,及时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对企业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投放,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适合企业实际的营销管理策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营销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充分发挥创新性,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手段,不断开拓新的营销渠道,构建高效、科学的网络营销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现状,文章就我国企业当前营销管理的创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述,并针对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市场营销管理,存在问题,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毛黎明.试论如何完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6).
[2]钟桦.加强营销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市场结构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篇8
鉴于商业模式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 将不再是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Drucker, 2002) 。商业模式竞争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 因此针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 国内外学者在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并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 甚至连何为“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模式的研究时间较短; 二是研究商业模式的各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三是商业模式的构成过于复杂, 难以被抽象化研究。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为自身及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或节约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 对其原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或重构, 以更好地创造价值或节约成本的过程。
从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创新所进行的研究来看, 遗憾的是学者们并没有考虑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也没有对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 不同市场环境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创新面临的阻力及风险和创新的路径会有所不同。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环境的核心, 因此, 不同市场结构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
二、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 获取超额利润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终极目标。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 有三种选择:一是在企业成本不变条件下, 提高产品价格;二是在产品价格不变条件下, 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前提下, 同时提高产品价格。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假设企业成本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为企业内部成本, 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 另一部分为企业外部成本, 企业外部成本主要包括企业与其产品需求者之间产生的交易成本等。然而无论企业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产品价格, 都会受到竞争对手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而很难轻易做到, 因此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文分析, 企业为实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标, 对应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有三条:一是在企业内外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此路径可以称为“新价值创造路径”。所谓“新价值创造路径”是指企业在内外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含量, 实现客户的价值增值, 进而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二是在企业获利能力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降低企业的内外部成本。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可以称为“节约成本路径”, 是指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或交易成本等内外部成本, 进而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三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同时降低其内外部成本。
从上述分析来看, 第三条路径往往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最佳路径。但是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来看, 由于企业所处市场结构的不同以及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性, 往往很难实现这种理想化的结果, 更多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选择的是第一条或第二种条路径。
三、市场结构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在经济学理论中, 按照市场中垄断程度的大小及企业参与数量的多少, 市场结构具有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寡头垄断型和完全垄断型等四种类型。然而上述四种市场结构中, 完全垄断型和完全垄断型市场结构在现实中较为少见, 因此大多数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和寡头垄断型。为方便进一步研究, 笔者按照市场中竞争力度的强弱把市场结构划分为两种类型:竞争型市场和垄断型市场。所谓竞争型市场是指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其特点是该市场中参与企业数量相对较多, 产品差异不明显且容易被替代, 企业缺乏价格控制力, 往往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垄断型市场是指市场中竞争力较弱的市场。其特点是市场中参与企业数量较少, 产品差异较大且不容易被替代, 企业对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处于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 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面临的市场竞争力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也应有所区别。具体来说, 选择新价值创造路径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大多处于垄断型市场结构, 企业通过提供异质化产品或服务, 实现价值增值, 进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而选择节约成本路径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 往往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 一般很难通过实行差异化经营来实现价值增值。但是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中的企业, 可以通过优化交易流程, 节约企业内部成本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方式来形成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
1、垄断型市场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垄断型市场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动力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其企业的垄断地位。而垄断型市场中的企业为维持垄断地位所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结合市场结构特点来进行。如图2所示, 垄断型市场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高、产品产异化大以及行业进出壁垒高, 针对该市场的特点, 垄断型市场中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必须要从如何进一步提升或保持现有的市场集中度, 进行产品的创新保持产品差异化, 如何提高市场的进出壁垒等方面进行。而市场集中度的保持或提升以及进出壁垒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公司是否进行产品创新, 为其客户创造出新价值。因此, 垄断型市场条件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只能是选择新价值创造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的新价值创造路径的典型代表为“苹果模式”。在智能手机领域, 苹果、三星等公司占行业比重过高, 可以把该行业看做是垄断型市场。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 实现了价值增值, 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获利能力。
2、竞争型市场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与垄断型市场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的是, 在竞争型市场中,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目标是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如图3所示, 由于竞争型市场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很小、企业进出壁垒相对较低, 这也导致市场上替代产品较多、消费者转移成本较低、市场上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市场中企业树立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只能选择成本领先战略, 即企业必须能够以低于其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其客户提供相同质量的产品。竞争型市场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在这种市场中,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只能选择节约成本路径。
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的节约成本路径的典型代表就是戴尔公司。戴尔公司虽然被认为是获利最为丰厚的个人电脑生产商, 但其并不生产关键部件, 而是通过外包给其他公司进行生产, 这种独特商业模式显著降低了其公司交易成本。此外, “电子商务模式” (E-business Models) 也属于这种节约成本路径。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电子商务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 显著降低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成本。
摘要:商业模式竞争的核心是商业模式创新, 而不同市场环境下, 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在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节约成本路径和新价值创造路径, 进而分析了市场结构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结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罗珉, 曾涛, 周思伟.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7) :73-81.
[2]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研究理论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10) :17-25.
[3]成文, 王迎军, 高嘉勇, 张敬伟.商业模式理论演化述评[J].管理学报, 2014, (3) :462-468.
试论智能手机市场前景与发展路径 篇9
1 智能手机的概念和特点
1.1 概念
所谓智能手机是指具有较为独立的操作系统,通过用户安装的软件程序等扩充自身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上网等目的的手机的统称。智能手机区别于其他手机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独立的操作系统,这样才能手机的智能化。
1.2 特点
首先,智能手机具有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目前较为常见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Android、Symbian、WM、IOS和OMS等五种操作系统,它们可以容纳多种软件程序以实现智能手机的智能化功能。其次,智能手机可以接入无线信号以供上网。智能手机目前主要的技术就是3G上网技术、GPRS技术以及TD-SCDMA技术,同时智能手机还支持在无线网络环境下WIFI信号的接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4G技术也将在网络通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再次,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功能。由于智能手机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因此可以扩展内存,用户使用各种软件满足其需求。而且部分智能手机还具有相应的PDA功能,支持程序的后台运作,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装载他、软件并进行升级,保障软件之间的互容性,更好地服务于人们需求。
2 智能手机的市场前景
2.1 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工信部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的使用量已经突破一亿,并且这种数量仍呈不断的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87%,但是其中有90%的人没有使用智能手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智能手机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也决定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其使用量的大幅增长。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60%的人希望使用智能手机,而80%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表示希望继续使用智能手机,这充分显示了智能手机未来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2.2 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革新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传统模式,各种技术纷纷体现在智能手机上,不断促进智能手机技术的升级换代。在智能手机研发初级阶段,主打音乐手机或者拍照手机,主要研发手机的某一项功能,得到了用户的热情追捧。而现在智能手机技术不断进行革新,无论是在音乐、拍照、电子阅读功能还是在语音通信、防骚扰、无线上网等功能上都不断进行着改革,将电脑的部分功能集中于智能手机上,实现功能发挥的轻便性,为智能手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例如,在智能手机上增加个人热点搜寻功能,通过搜寻热点连接WIFI信号,满足智能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上网的需求,这在以前的手机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3 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
智能手机的广泛适用,不仅仅需要智能手机自身技术的革新,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对于通信网络设备的构造不断完善,无论是TD-CDMA设备还是3G网络设备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另外,手机制造商也不断进行智能手机的终端改造,既保障了手机的方便性,又促进手机外形的时尚多样,满足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的需求。手机软件开发商根据时代发展开发出许多全新的手机软件,例如愤怒的小鸟、切水果等游戏软件,满足用户娱乐放松的要求,保障智能手机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智能手机市场不断的扩充。
3 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
3.1 智能手机价格普遍下降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技术已经不再那么神秘,同样智能手机也不再是权贵人士的代表,未来智能手机会变得非常普及,因此智能手机的价格相应的也会降低。尽管智能手机中的高端机如苹果5或三星galaxy S4等都将维持在高价位上,但是部分手机制造商专注于中低价位的智能手机研发,针对目前社会群里对1000元手机的热衷度,诸如中兴或联想等都开发研制这种中档次手机,既能满足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愿望,又不会因为价格过高给人们造成资金上的匮乏,因此在未来社会中,智能手机的总体价格肯定会持续的走低。
3.2 智能手机系统的开放化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化有利于手机用户更好地借助手机软件这个平台发展手机硬件,实现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的共同发展。通过第三方的软件,既可以实现手机软件快速的升级,又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相关需求。同时,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可以实现智能手机的PC化,通过运用计算机的计算处理等功能解决问题,既能实现计算机的功能,又避免了计算机的复杂性,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此外,智能手机的这种先进行也导致其受众群体的多样化,未来社会中,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甚至是老人或者小孩都可能运用智能手机进行沟通交流,大大的简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社会中通过降低智能手机的价格、保证系统的开放性等措施,不断促进智能手机技术的革新,通过完善相关的配套设备满足人们不断的需求,使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当今社会, 智能手机凭借其优势地位,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智能手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信日后发展也会更加宽阔。本文首先阐明智能手机的相关知识点, 表述智能手机的市场前景并探析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智能手机,市场前景,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杨天一.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分析[J].电信技术, 2011 (02) .
[2]路兴武, 郝钢.论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05) .
市场路径 篇10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特别是全球气候不断变暖,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社会的能源消耗主要由产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部门产生。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 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占32.8%, 发达国家的建筑消耗平均水平达到40%左右, 而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占26%[1]。经验表明, 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 加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工业能耗占比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降到1/3左右, 而建筑和交通能耗将会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 相比其他节能方式, 建筑节能具有潜力大、节能减排效益好、成本收益比较高等优势。因此, 发展绿色建筑、推行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 绿色建筑的概念虽然被炒得沸沸扬扬, 但其发展效果却不如人意。目前我国400亿m2建筑总量中, 95%左右是高能耗建筑, 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面积约2000万m2, 仅占总建筑面积的0.05%[2]。我国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 强制性、行政性的手段运用较多, 效果并不理想。绿色建筑的推行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但绿色建筑自身的属性阻碍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2 绿色建筑市场主体博弈分析
绿色建筑市场包含诸多参与主体, 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绿色建筑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开发商作为供应方, 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消费者作为需求者, 是信息劣势的一方。
假定市场上的所有建筑被分为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两种类型。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目的或用于投资 (出租或卖出) 或用于自用, 绿色建筑相比于普通建筑拥有更高的价值, 投资获得租金或售价也会更高, 而自用绿色建筑会在使用阶段节省运行费用, 同样会给消费者带来收益。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真实的绿色建筑。以普通建筑作为基准, 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会获得额外的收益, 假定这个收益额的现值为rc, 同时付出额外的成本rd。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会获取高于普通建筑的收益, 这个额外收益等于消费者付出的额外成本rd, 开发绿色建筑的额外成本假定为c。只有在购买绿色建筑获取的额外收益大于购买绿色建筑付出的额外成本时, 消费者才愿意购买绿色建筑。同样, 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是额外收入大于额外开发成本, 因此, 绿色建筑市场要满足以下条件:rc>rd>c。
由于绿色建筑能给开发商带来更高的收益, 借助信息优势, 开发商有隐瞒建筑真实节能信息的激励, 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获取的额外收益取决于建筑节能的真实状况而不是开发商的宣传的状况。由于信息劣势, 他们只能选择相信或不相信开发商的宣传, 于是建筑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支付矩阵便可以表示如下。
以上的支付矩阵中, 开发商有两种选择, 即开发绿色建筑 (g) 和开发普通建筑 (n) ;消费者选择相信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 (g) 和认为开发商提供的只是普通建筑 (n) 。不同的策略组合对应不同的得益, 括号中前一个值对应开发商的得益, 后一个值则是消费者的得益。
观察这一矩阵容易发现, (g, g) 组合是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组合, 在这一组合下, 消费者和开发商都获得正的额外收益, 即都比开发普通建筑的收益高, 全社会的总收益也达到最高。但是当给定任意一个主体的选择时, 另一主体都会选择n:
如果开发商预期到消费者不会相信他们开发绿色建筑, 他们便不会开发绿色建筑, 虽然没能获得收益, 但是避免了开发成本的c的损失;
如果开发商预期到消费者相信他们开发的是绿色建筑, 他们也不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 以此获取更多的收益rd;
如果消费者面临一个宣称其产品是普通建筑的开发商, 他们选择相信其产品是普通建筑, 此时不获取额外收益, 避免了rd的损失;
如果消费者面对一个宣称其产品是绿色建筑的开发商, 他们选择相信其产品是普通建筑, 以获取rc而非更少的rc-rd的收益。
于是, 此博弈的均衡结果是 (n, n) 的策略选择,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 参与博弈的双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出发, 最后博弈的结果不仅导致个体得益没有达到最优, 而且使整体得益最小。尽管双方都承认绿色建筑的价值, 知道绿色建筑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 但是市场上的结果是开发商选择不开发绿色建筑, 消费者也不相信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而只愿意支付普通建筑的价格,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 市场被普通建筑完全占据。
3 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约束条件
在上述分析中说明了在未加任何干预的绿色建筑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会陷入囚徒困境, 开发商不会开发绿色建筑, 消费者也不会相信开发商所宣称的绿色建筑是真实的,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和发展。因此, 需要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绿色建筑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假定市场上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绿色建筑, 其占建筑总量的比例的为θ, 这一比例由开发商前期决定, 这里假定θ给定, 则普通建筑所占的比例为1-θ。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拥有不完全信息, 在自由市场中, 他们的获取信息完全来源于发商, 由开发商告知他们市场上的建筑是高质量的绿色建筑 (h) 还是一般的普通建筑 (l) 。这里的h和l是消费者从开发商处获取的关于建筑质量的信息, 前文所用的g和n这里代表建筑的真实质量信息, g代表建筑为真实的绿色建筑, n代表建筑为普通建筑。同时, 假设开发商谎称普通建筑为绿色建筑的概率P (h|n) =p, 那么开发商如实告知消费者普通建筑的概率P (l|n) =1-p, 当然, 由于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更高的价值, 开发商不会谎称绿色建筑为普通建筑, 必然会真实的告知绿色建筑的真实信息。上述事实可以表述为:
由此, 可以算出当消费者被告知某一建筑为绿色建筑或普通建筑时, 其为真实的绿色建筑的条件概率:
同样, 消费者被告知某种建筑质量时该建筑为普通建筑的概率:
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获得额外收入的期望是:
令φ代替P (g|h) , 于是, 前文所述的绿色建筑市场存在的约束条件变为:
这一条件便是开发商和消费者进入绿色建筑市场的参与约束。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 消费者为购买绿色建筑付出的额外成本得不到补偿, 他们将不愿以购买绿色建筑, 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额外成本也难以收回, 市场交易将不会发生,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在这一条件中, 系数φ对绿色建筑市场具有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 系数φ越小, 绿色建筑市场越难以形成, 当φ=0时, 绿色建筑市场不存在, 因为c>0无法满足上式。
φ由θ和p决定, 因此这里对φ和θ、p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将系数φ对p求偏导数:
由于0<θ<1, 因此, 这一结果表明, 在绿色建筑在总建筑中占一定比例的情况下, 开发商隐瞒真实信息的倾向越高, 消费者投资绿色建筑的收益越低, 他们对绿色建筑购买的欲望也就越低, 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越困难。
而φ对p的二阶偏导数:
易知, 因此在θ一定时, p越小, φ对p越敏感。开发商的诚信度越低, 消费者受到负面激励越大。
同样, 如果将φ对θ求偏导数, 得到:
, φ是关于θ的增函数, 对于一个既定的p, θ值越小, φ也越小, 市场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越少, 市场发展的困难就越大。
通过以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上开发商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分析, 我们发现, 即使出于某种原因, 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绿色建筑, 这亦不足以支撑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信息的缺乏导致他们不愿意为绿色建筑支付充分的价格。而在绿色建筑占比较少的市场中, 开发商隐瞒或提供不实信息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这会导致已经兴起的市场逐渐走向消亡。
4 绿色建筑市场的治理路径
根据前面推导出的绿色建筑市场的约束条件, 要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必须使系数φ, 消费者的额外成本和开发商的额外收益rc、开发商的额外成本c满足φrc>rd>c, 同时我们还分析得出, 在绿色建筑在市场上占比一定的条件下, 要满足以上条件, 必须降低开发商隐瞒或虚报信息的概率p, 因此可以就此着眼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4.1 降低p值的途径
4.1.1 绿色建筑标识
绿色建筑市场上开发商的不诚信行为源于绿色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遏制这种行为, 政府需要做的是向信息劣势的消费者提供信息,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绿色建筑节能标识。绿色建筑节能标识使建筑的节能属性通过一目了然, 为绿色建筑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使得开发商的宣传难以影响到消费者, 有效遏制开发商欺诈行为, 阻止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
绿色建筑能效标识是发达国家推行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许多国家发展已相当成熟,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的“能源之星”。1998年, 美国能源部和环保局开始实施能源之星计划———建筑标识, 其主要对象是商用建筑和新建住宅建筑。除了美国的能源之星外, 国际上的建筑能源标识还有丹麦的EM和ELO;荷兰的EPA-W (既有住宅) , EPA-U (既有非住宅) , EPC (新建建筑) ;英国SAP (住宅) , SBEM (其他建筑) , BREEAM (所有建筑) ;法国的DPE (新建建筑) [3]。我国目前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采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个指标对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进行评价, 对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 依次为一星、二星和三星建筑, 三星建筑要求最高, 对于同一星级的建筑, 用分数区别, 在标志和证书中予以体现。
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要两个方面的重要保障。一是需要有一个完善可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二是需要有认证监督的专业组织。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是《绿色建筑评级标准》。该标准实施后,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至2012年3月, 全国已评出3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m2[4]。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1) 注重事前评价, 忽视运行能效。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产生在全生命周内, 我国建筑节能标识注重设计阶段, 一些设计标识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不得而知, 有失推广绿色建筑的初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形成包括项目后续使用阶段在内的完全评价体系, 同时在项目评价之后, 相关部门、评价机构乃至咨询单位都可对其开展一些调查回访、跟踪落实、分析比较、反馈与进一步指导方面的工作, 以此激励和引导绿色建筑理念在施工、运行等后续环节得到贯彻执行。
(2) 可量化和可行性较差。我国评价标准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先定性再定量。以达到要求的项数确定绿色建筑的等级, 同一等级以得到的分数区分高低, 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一些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 是以定量评价为主。同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些项目执行较为困难, 要求不符合实际, 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设备水平相对滞后和资金瓶颈下, 设计执行成为难点。
(3) 标准适应性较差。我国幅员辽阔, 北方寒地建筑与冬冷夏热地区建筑在供热、取暖、热水等系统上存在很大差别, 建筑结构也不相同, 不同建筑要有不同的节能减排标准, 因此如何制定适应各地区的标准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
在建筑标识的组织保障上, 我国住建部负责指导和监督评价标识工作,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评价标识具体组织实施。而国外的标识项目多是自愿性项目, 采用独立的评估方式, 由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授权的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经有关部门核准后颁发认证证书。随着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实行认证是不现实的,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绿色建筑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 它不仅能够为绿色建筑市场提供相关服务, 还能促进市场信息的传播, 对于克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重要作用。
4.1.2 制定法律法规
遏制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获取额外收益的另一种方法是加大对市场不诚信行为的惩罚, 提高欺诈的成本, 从而改变优势方在与劣势方博弈过程中的得益。这种方法就是要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强制性政策是通过各类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强制执行来达到一定的目标, 相比于激励, 这种政策应用于绿色建筑的推广, 目标明确, 可以直接管制企业的行为, 效果往往迅速而明显, 但也存在不灵活和执行成本过大等问题[5]。
我国目前没有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 建筑的节能环保方面的相关规定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中有所提及[6], 且存在以下不足。
(1) 国家级法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其中虽然涉及建筑节能, 但对建筑节能的表述多为“支持”、“鼓励”和“提倡”, 缺乏强制性规定。另外, 《建筑法》没有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规定, 更无从提起具体的约束条款。
(2)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配套法规不完善, 操作性上有待改进, 能耗管理存在很大漏洞, 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强制措施予以保障。
要发展绿色建筑, 必须在现有上位法中明确绿色建筑的条款, 并出台专门关于“绿色建筑”的法规, 法规必须明晰且具有可操作性, 对建筑节能各相关主体的责、权、利要有明确的规定, 对违背相关规定而应该受到的处罚有定性和定量的说明, 确保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实质性作用。
4.2 降低成本c的途径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另一个思路是降低成本, 在上述约束式中成本c的降低也是满足约束条件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本的降低能够使得消费者的成本rd降低, 从而使得消费者的额外收益rc相对提高, 即使系数φ保持不变, 该约束条件也更容易实现。
4.2.1 完善激励机制
现阶段, 实施激励机制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税收、财政补贴、专项基金、信贷政策等。激励对象选择上可以选择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端拉动, 也可选择针开发商的供给端推动, 需求端拉动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 具有快速有效的优势, 应该成为我国当前激励政策选择的方向。在低碳建筑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要特别重视对消费者低碳意识的培养, 以保障低碳建筑长期的发展。
4.2.2 加大研发投入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途径。由于绿色建筑是新兴事物, 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的额外成本c的绝大部分来源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因此,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形成技术的规模效益, 降低技术成本, 是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研发投入, 整合绿色技术研发机构、企业及高校等社会资源。由于研发的周期可能较长, 在短期内, 考虑采取技术引进与技术研发并行,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但核心技术往往难以获得, 并容易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政府的技术投入应以培育技术市场为目标, 待技术市场成熟后, 竞争格局形成, 规模效应产生, 价格逐渐下降, 创新不断涌现, 政府职能转为引导和监督为主。
降低绿色建筑技术成本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优先考虑被动式节能设计, 因地制宜, 通过自然化、效率化、适应性、智能化和循环化的设计, , 依据当地的各项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建筑物总体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窗墙比以达到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以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收益。
4.3 绿色建筑市场的自我完善
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激励机制、认证制度等弥补了绿色建筑市场的缺陷, 绿色建筑市场得以培育, 绿色建筑的数量提高, 即θ的值上升。前述分析证明过φ是θ的增函数, θ的上升会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又提升绿色建筑的份额θ。因此, 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内在机制会形成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推动的良性循环。
摘要: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是完成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的特点导致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面临深层次的障碍。从市场主体博弈、市场参与的约束条件对绿色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信息不对称,博弈论,治理途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建设科技, 2011 (4) :10~12.
[2]Qian Q K, Chan E H W, Choy L H T.How transaction costs affect real estate developers entering into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EE) market?[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3 (37) :138~147.
[3]吕晓辰, 邹瑜, 徐伟, 等.国内外建筑能效标识方法比较[J].建设科技, 2009 (12) :21~23.
[4]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5) :1~7.
[5]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6.
美联储加息的可能路径及市场影响 篇11
关键词:加息周期 核心通胀率 先决条件 资本流动
自2014年开始,资本市场一直在美元何时加息、如何加息的问题上反复纠结。在2015年3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6月开启加息周期,美元指数在2月底开始加速上行,短短13个交易日内,由2月下旬约95点突破了100点。3月18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声明发布,撤销了加息前瞻指引中的“耐心”一词,并下调了主要经济目标。声明发布后,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撤销决议声明中“耐心”一词也并不意味着失去耐心。决议发布后,主流机构预期美联储加息的初始时点由6月推延到9月,美元指数随即掉回100点以下。
美元加息是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重大事件,也是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项。1986—2014年,美联储曾经四次加息。那么何时是加息的合适时机?本轮加息的背景与以往有何不同?过程将会怎样?以下本文将在回顾历次美联储加息的经济背景、政策节奏和市场影响的基础上,对本轮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
美联储加息的经济背景回顾
(一)美联储的四次加息周期
1986—2014年,美联储共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1988—1989年、1994—1995年、1999—2000年、2004—2006年(见表1)。
从加息时长来看,为11个月至2年不等,加息一旦启动,周期一般不低于1年。从单次加息幅度来看,大多为25bp一次,但也有单次6.25bp、18.75bp、37.25bp、43.75bp、50bp、75bp的情况,单次加息的幅度会因所处经济环境的不同而调整。从加息总幅度来看,除第三次周期加息幅度为1.75个百分点以外,其他三次加息幅度均超过3个百分点,最近一次加息总幅度高达4.25个百分点。
(二)美联储近四次加息背景及其对比
理论上,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反周期的经济政策一般旨在使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而在经济复苏后,刺激政策一般会择时退出。从经济周期角度看美联储的4次加息,其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共同点可总结为两点:首先,加息初期美国国内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宏观经济企稳,GDP增速稳步提升;通胀符合预期,4次加息初期CPI均为2%左右;就业数据向好,即失业率稳步下降、薪资稳步提升。其次,加息初期国际经济表现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同步复苏(见表2)。
当前美国经济背景分析
当前美国的经济背景是否已经到了加息的合适时机?事实上,支持加息与不支持加息的条件各存,正是这种复杂的经济环境决定了美联储谨慎的加息态度(见表3 )。
(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但未达预期
尽管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但从数据来看,2015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为3%,未达到危机前三年GDP增速的中枢3.3%左右。而且极寒天气导致美国201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受到较大冲击,近期经济增长、就业、制造业PMI指数等宏观指标的表现都较为疲弱,宏观数据不支持过早加息。
(二)失业率不断下滑,但尚未出现就业根本性改善
2013年以来,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已经接近危机前的水平。但是失业率的下降是以劳动参与率的持续走低为代价的,劳动力市场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时日。从数据来看,企业员工的平均时薪增速与历史相比仍处低位。
(三)通胀低于并将继续低于目标值
目前,美国核心通胀率仍低于2%左右的目标值,与前几次加息周期启动前的情况相比明显偏低。在大宗品价格短期仍将低位震荡为主的格局下,美国核心CPI短期仍难看到明显抬升。
(四)新常态下全球经济复苏强度远不及前几轮
与前几轮加息周期相比,此次加息预期下国际经济背景差异较大,除了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欧洲经济初见起色之外,其他多数经济体复苏乏力(表4为彭博整理的市场主流机构一致预期)。从主要经济体最新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来看,美国经济阶段性显著回调,气候冲击不会改变后续经济复苏趋势;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及贬值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有所体现,主要新兴经济体多处于枯荣线附近或以下。
美联储加息的先决条件与路径预测
(一)美联储加息的先决条件
美联储是否加息取决于两方面: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即核心通货膨胀率(及预期)向2%的目标水平靠近,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持续改善。4月份,美联储利率决议声明显示:“对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多久,委员会将评估实际与预期情况,看是否朝着美联储最大化就业和2%的通胀目标前进”。从近期数据来看,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距危机前3年的中值水平还有一些差距,随着极寒天气对经济的冲击减弱,经济增长指标会有所改善。
(二)美联储加息的路径预测
1.加息起点及幅度
首次加息的时点可能在今年9月或12月。首次加息的时间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并不排除在5月份之后加息的可能性。笔者分析认为,极寒天气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和二季度上半段,宏观数据环境未必支持6月份就启动加息。从前几轮加息周期启动时点来看,美联储要在经济数据企稳反弹的信号较为确定后才会开启加息周期。从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安排来看,9月或12月启动加息周期的概率更大。
首次加息的幅度可能为25bp或低于25bp。如上所述,历史上美联储单次加息的幅度从6.25bp至75bp不等,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全球经济本轮复苏的节奏和强度相比前几轮都要弱,量化宽松及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市场的杠杆率难以估测,因此首次加息的冲击不容小觑。因此,美联储加息幅度可能不会高于25bp。
2.加息的中期路径
美国经济本轮复苏节奏不会太快,这使得本轮加息周期可能会拉得比较长,总加息幅度也不会太高。3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对今年和未来三年的经济预测分别是2.3%~2.7%、2.3%~2.7%、2.0%~2.4%。将加息周期拉长、单次加息幅度降低,可以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影响和冲击,给予市场接受和消化的时间(见表5)。
美联储加息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1.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利于股市和债市
从理论上说,紧缩周期意味着市场中流动资金的减少,部分资金撤出会导致股市下跌,并对其他资本市场形成拖累;另一方面,加息也是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的印证,经济改善又将推动股市上涨。因此,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总体来看,加息不利于股市和债市。
从前几轮加息周期来看,标普500指数多从加息启动前三个月就开始呈现下跌趋势,消化加息预期(见图1)。具体来看,每次加息时股市的表现各不相同,第一轮加息周期中,加息启动3个月内美国股市呈上涨态势,而其他三轮加息周期中股市呈下跌态势,但下跌过程和幅度有所差异。
美联储加息或导致美国及其他部分国家国债收益率上升(见图2)。在前几轮加息周期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上涨态势,原因在于紧缩周期启动,美联储收紧银根,导致资本市场资金成本上升。
2.对外汇市场的影响:美元保持强势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持续保持强势。图3是几轮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的走势,除了1994—1995年加息时美元呈贬值态势外,其他加息周期中美元均走强。在本轮全球经济周期中,美国经济的企稳复苏更为稳健;而欧洲、日本等受制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本轮去杠杆的不彻底,经济复苏较弱;新兴经济体多处于生产国或资源国角色,在欧美日等消费国整体复苏强度有限的背景下,总体难见明显反弹。全球经济格局的分化,使得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美元很可能持续保持强势。
3.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底部震荡,小幅反弹空间有限
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消化会影响短期走势。考虑到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会更加明显,以及美元保持强势等因素,预计大宗商品短期总体将呈底部震荡、小幅反弹的态势。原因有三:第一,随着加息周期的启动,美元将进一步走强,美元汇率上升将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制;第二,从需求角度看,目前除了美国经济复苏刺激需求以外,包括欧洲、新兴市场在内的其他经济体需求均显疲弱;第三,产能的持续收缩阻止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
(二)对中国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美联储加息经过对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传导至国内,人民币阶段性的贬值预期上升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会非常有限。一方面,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较前几轮会更加温和,中国的基本面在新兴经济体中是属于比较健康的,美联储加息周期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冲击总体可控。另一方面,中国经常账户日趋平衡,2014年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10%左右下降至2%。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汇率对经济的自发调节功能在不断加强,这也有助于未来美联储加息时,中国货币政策保持较高的独立性。
(三)警惕新兴经济体尾部风险释放
对于经济基本面较差的新兴经济体,受阶段性资金跨境流动、资源品价格低迷等影响,存在尾部风险释放的可能。前几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均不同程度引发了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如1994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等。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新兴经济体多为生产国或资源国,单调的产业定位蕴含较大的结构性风险,比如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等。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外需持续疲弱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放缓情况,抵抗风险的能力减弱。尤其是一些基本面较差的新兴经济体,还存在外债过高、外汇储备不足等情况。美联储加息周期会促使美元持续保持强势,对于基本面薄弱的新兴经济体来说,由于本币汇率稳定性较弱,一旦国际投机性资本在短时间内集中流出,很容易引起国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因此,需要警惕这些经济体可能出现的尾部风险释放。
作者单位:赵伟 平安养老险资产事业部固定收益部
孙利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路径探析 篇12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英、美、法、德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行政改革, 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十七大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从而, 全球掀起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浪潮。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思路是“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将原有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推向市场, 通过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 以达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的目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部分职能的市场化, 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涵义
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种表述。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
美国学者乔恩·皮埃尔把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涵义归纳为:“第一, 利用市场标准去配置公共资源, 并利用市场标准去评估公共服务生产者和供给者的效率;第二, 是新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强调移植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 强调以结果为本;第三, 个体可以在不同的服务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
我国学者宋世明认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决策与具体的执行过程分开。政策制定是政府的职责, 政策执行可以由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盈利部门共同承担, 而联结决策与执行的就是市场机制;二是在公共服务的具体供给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应该多元并存、竞争发展, 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私营部门也不一定就带来效率, 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以竞争代替垄断, 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三是消费者具有选择的权利与选择的机会, 使顾客拥有‘用脚投票的权力’。”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笔者认为,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合同承包、招投标、特许经营等运作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即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从而达到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目的。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由政府单一提供公共服务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进行行政改革, 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公共服务市场化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和我国行政改革的一个共同选择, 但是各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路径不尽相同, 总的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 政府职能的方向和实现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市场化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因此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非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 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桨”。政府的角色是从宏观上进行规划, 给予适当的约束和支持, 引导私营部门合理有序地进行生产。这就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 要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政府管理活动;其次, 要引入参与式管理理念,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政策, 充当倡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再次,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努力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以达到权责一致、界限分明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 将决策、执行、监督分开, 从而使公共服务的决策者能够摆脱日常琐事的缠扰, 集中精力进行战略规划、制定政策和科学管理;使公共服务的执行者能够根据公众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 高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公共服务的监督者能够独立地履行职责, 实施对执行者的责任界定和绩效评估。通过以上措施, 不断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机制保证。
(二) 营造与公共服务市场化相适应的有利环境
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营造公正合理、公平竞争的环境, 是政府管理模式适应公共行政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因此, 政府要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包括对公共产品产权的界定以及提供某些激励措施等。比如, 产权作为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 私人无法进行界定, 只能由政府来界定。又如, 由于一些公共服务成本高而又具有非赢利性, 政府要对这些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给予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具体来说,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转型中, 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程序, 在土地、税收、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给予私营部门公平的机会, 吸引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 并对运作过程实施监督, 防范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以维护公共利益;二是定期发布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关信息, 为公众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 以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三是合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鼓励私营部门积极筹集公共服务所需的大量资金, 以促进公共服务更好的发展。
(三) 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障
要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必须拥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只有健全法律法规, 才能确保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经济成分健康合法的发展, 使公共服务跟上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也只有健全法律法规, 才能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政府把主要精力从直接管理中解脱出来, 转而依据法律法规对公共服务进行指导和监管。一句话, 只有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才能切实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制建设。首先, 要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管理, 使政府官员明确自己为公众服务的职责。同时严惩那些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官员, 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净化社会风气;其次, 要完善《行政许可法》、《公共事业法》、《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 落实对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资格的认定, 同时加大对违法人员的处罚力度, 以整顿工作作风;再次, 对行政拨款、补助等生产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要进行规范, 防止因公共资金、公共资产的流失而造成公众利益受到损害。通过制定并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 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为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催化剂”
公共服务市场化要求政府将一些服务、监管等职能转交给第三部门来实施, 这里说的第三部门即社会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非政治化性质使其存在成为可能。发达、成熟的社会中介组织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进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必要的社会基础。在公共服务领域, 社会中介组织有宽广的用武之地。比如, 由于某些公共服务成本高、利润低, 很多企业不愿承担, 而社会中介组织的公益性使其具有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的动力和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社会中介组织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要求。因此, 我们应在整顿、改造和清理现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同时, 大力培育新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此, 要“建立起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友好伙伴关系, 赋权于社会中介组织, 形成功能完备、行为规范的社会中介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 把一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它们去履行”。通过授权、分权, 将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自主组织等社会中介组织, 引入到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生产中, 使它们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社会公共事务, 从而改变政府作为社会唯一权力中心的格局。因此, 我们必须从观念上明确,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成熟与完善是对政府服务职能和市场调节作用的必要补充, 是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催化剂”。
(五) 针对不同公共服务的特点, 进行分类管理
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任何国家都必须合理分配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 一些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比较合适, 而另一些公共服务则需要市场化或部分市场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进一步研究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和不同特点, 明确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象。第一, 义务教育、对外交往、国防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 容易出现某些人“搭便车”的现象, 从而导致公共服务资源被不合理占用。鉴于这种情况, 此类公共服务应该全部由政府供给。第二, 排他性强和竞争性弱的一些公共服务, 如民航、铁路、邮政、电信等在传统上带有一定的垄断性特点, 导致民众颇有微词, 因此, 应逐渐打破此类公共服务的垄断。为此, 国有公共部门要进行机制改革, 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吸引外部投资主体的参与;同时政府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 把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委托给私营部门。第三, 文体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公共环境、公共交通等排他性弱和竞争性强的公共服务, 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由市场进行调配。但是要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 以保证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运作。
(六) 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 因此要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使民众的角色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要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必须提高民众参与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公共服务, 增强民众保护自身权益、参与公共服务的意识;其次, 要构建民众参与机制, 由民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绩效进行评估。虽然民众的评估缺乏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但是公共服务是以民众为中心, 以满足民众的需要为导向的。因此, 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必须引入民众参与机制;再次, 要提高公共服务参与人员的素质。公共服务参与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仅关乎公共服务的形象和生命, 而且关乎政府效能和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因此, 我们必须注重公共服务参与人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 让他们不断进步, 掌握更多现代管理知识;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参与人员的管理意识, 改进他们的管理方法, 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此, 必须为公共服务参与人员提供进修、考察的机会, 并在公共服务参与人员中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考核, 让他们持证上岗, 并制订相应的监督措施。这样, 公共服务的质量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宋世明.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 2000 (02) .
[2]乔恩·彼埃尔.市场化的状态:公民, 消费者和公共市场的兴起[M].MCGiII-Queen出版社, 1994.
[3]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9.
[4] (美)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市场路径】推荐阅读:
金融市场改革路径研究09-24
工程市场拓展路径07-16
年度市场推广路径及规划提纲10-05
路径变化07-14
提升路径07-16
教改路径07-17
路径差异07-18
践行路径07-20
主要路径07-21
输电路径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