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养路径

2024-07-28

创新培养路径(精选12篇)

创新培养路径 篇1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创新是人们不断改造旧我,求得自身完善的过程,是革除弊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唯一途径。 创新必须是人们自身的主动行为,创新人才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 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创新型社会的龙头,更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创新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

( 一) 富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独具的性格特征, 它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但是确实像文化一样存在于空气中,对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引领作用。 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思考,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敢于质疑权威结论,敢于对传统说“ 不”,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 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有强烈的问题与风险意识,批判与挑战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恒心和毅力。

( 二) 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不是简单地求新求变, 故意与众不同,它是有规律的,有方向的,但是不可见的。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是引导人们跳出惯性思维模式,从更广阔的方向上思考问题,求得多维结果。创新精神,让人们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向审视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 三) 掌握创新技能

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创新技能,才能把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变成实际的创新行为。创新技能是有形的,可见的,它包括一般的创新技能,还包括专业基础创新技能。 学生在具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后,还要训练基本的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为创新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否则,多么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付诸行动。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

( 一) 有意识,缺行动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创新型社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还只笼统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而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最主要、最具体的内容不清晰,对怎样培养创新人才缺乏具体的手段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行动环节。 还不太明确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确立“ 人人应该创新,人人能够创新”、“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的观念,进而形成比较稳定强烈的创造动机。

( 二) 重能力,轻意识

部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上,做了尝试和探索,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只注重具体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创造人性格特征的熏陶和培育,存在重视有形的能力,轻视无形的意识的现象。 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说, 目前我国教育中最需要加强培养学生“ 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1]。

( 三) 缺少创新实践训练

我们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特别是创新性实践更少的缺陷。 虽然学校也努力参与组织各个层面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实际参与者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不能覆盖全体学生,仍然是精英锻炼。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高等院校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承担责任, 首先自身要在教学理念上发生转变,即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关系。

( 一) 教学观念:打破内容的知识性

现在教育体制中重视知识的传承和对已有结论的被动接受。已有的知识只是对过去研究和认识结果的总结,其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价值的精神意识和能力,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创新精神最突出的表现为创新动机,即尝试从新角度观察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它以对创新价值和规律的正确认知为基础, 又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勇敢的冒险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为条件。所以,高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须打破重视知识性传承的旧观念,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 二) 教学过程:打破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论是知识性的,还是实践性的,都有一个标准答案。 也就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已经是固化了的标准结果,学生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结果牢记它,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找到更加适合当今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一直抱着曾经的旧的方法不敢抛弃。把教学过程从寻找标准答案,变成创造最佳方案,挣脱前人的认识束缚。

要把培养创新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方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在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切实发挥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修养等一系列人格特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稳定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真正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真正认识到将自己锻炼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树立起“ 我必须成为创新人才,我能够创新并且要通过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 这固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理性告知方式让学生树立这种观念,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在自身的创新实践中感悟树立这种观念。

上述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中进行全方位培育熏陶的过程。

( 三) 教学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性

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了大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以教师给出的结论为标准,所有的研究和讨论,最后也都要落到教师的观点上,符合教师意图和标准,就会获得高分,获得肯定。 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代名词, 教师说的都是绝对的权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只是教师的复制品,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创新行动力。

要培养创新人才, 首先要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需要有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创新型师资队伍应该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懂得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自身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群体。

第一, 创新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创新人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应该在教学科研中经常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用新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出和尝试新方法新方向,保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取得教改科研新成果,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创新榜样。 特别是在教学中,形成一套能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方式。

第二,创新型教师要懂得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组织教学。 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既有开放性思维,又有符合科学的认知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富于理想,又脚踏实地,做到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第三,创新型教师要掌握创新规律和创新方法。 创造学和创造方法论都是近几十年才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我国引进普及较晚,许多教师都对此不了解。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创新规律,掌握创新方法, 不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更注重将创新创造规律和方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创新教育能力。

第四,创新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开阔的社会视野。 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创新的问题和资源来自社会,创新是为社会服务的。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进行为社会服务的创新。 有开阔的社会视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尝试创新。

第五,创新型教师应善于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校内外资源,在教学中用唤醒、启发、诱导的方式,挖掘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潜力。 这需要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 将学校教学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用“ 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弹性化改革课程教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外教学”[2]。

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 一) 学好创新技能,打下创新能力基础

一般创新技能是人的一般智力的创造性发挥,包括创造性认知风格、工作风格、掌握和运用创新规律与方法的能力。 创造学证明,人的创新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有方法可利用的。掌握这些规律,很好地利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使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种种思维定式和障碍,保持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人们经过这些创新方法和规律的学习和训练, 可以显著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掀起了以训练运用这些创新方法为内容的创造力开发热潮。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已经总结提炼出数百种创新创造技法,既有适合于各个领域创新活动的通用性简明实用的技法,又有专门用于创造性地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内涵丰富的方法论体系。

我国引进运用这些创新方法成果只是近几年的事,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都还停留在开设通识选修课的水平上。这不仅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学到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在运用实践中训练,才能更好地体会把握,乃至于形成思维习惯与方式,才能内化成学生的一般创新技能。 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

从培养创新专门人才的角度来看,在专业建设中可以结合本专业安排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尝试开设以训练为主的“ 创新方法训练”课。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深刻掌握创新规律,熟练运用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其一般创新技能。 比如,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美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尤其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能力。 日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则强调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挖掘学生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 例如, 日本高校要求高年级学生必须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查阅、读懂大量的科技文献, 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来辅助解决科研过程中的难题, 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提示、辅助的作用。 德国高校则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选择、评价、创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 研究的能力, 交往能力, 创造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 更多是作为学生的对话人和咨询人的角色, 这就要求学生应是具有鲜明个性、 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者。

( 二) 学好专业技能,为创新实践作保证

专业技能是指与创新活动所涉及的专门领域直接相关的专门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巧、专业意识、专业方法和专业型认知风格等等。 创新活动是指向具体对象的活动,需要灵活运用对象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特别是那些重要的操作性技能。没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创造动机和一般创新技能就难以发挥作用[4]。

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来说,专业技能培养要特别注重那些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在实践中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应该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能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角度加以改进。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的专业课程理论性课程偏多, 技能性课程偏少,即使是技能性课程,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多,实践教学少。 有些专业既没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室条件,又缺少充足的实习基地,课程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质量。 这些都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了解本专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了基础,才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专业技能培养课程中,要充分贯彻创造教育的理念,要揭示专业技能的演化发展,要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现有专业技能的状况,在训练专业技能过程中,尝试思考专业技能的创新和改变。

( 三) 紧盯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探索灵活的教学模式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就大多数而言,实际上还是固守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认为人类学习的过程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外部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其教学程序为: 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思路并不一致。 创新源于好奇心,源于想象力,源于批判性思维,这三个基本元素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但是没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那么他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 自主式学习和以“ 问题—探究”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创新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模式可以各不相同,但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围绕任务或问题完成学习探究过程,强调学习情境。( 2) 实践、实验课程的强化。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或处理某项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能力。( 3) 自助式学习。强调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5]。

“ 问题 —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独立探索、全班或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报告、集体总结。 这一基本程序可以是学期型的,也可以是课时型的,或两者的结合。 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思想方法和各种流派,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这样才有创新可言[6]。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创新精神、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创新技能是创新人才素质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美]特怀拉·萨伯,马克·莱特;李玲译.创造力: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5]郭胜伟,张稚鲲,谢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2,(2).

[6]宋立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09,(8).

创新培养路径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时, 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向, 在面对同一事物时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这样发展下的学生才可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推动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 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具备自己的特点的, 具备自己的能力, 所以应该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去进行有效的培养, 还需要老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 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 来有效的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这个社会想要发展, 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 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产品, 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的社会发展, 一些新的理念的出现, 也需要打破常规, 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先进和文明。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 才可以出现更多新的事物, 而不是局限于旧的事物中, 没办法去进行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 有助于去打破常规, 让社会的发展更加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从而更加符合整个世界的发展步伐。我们希望国家强大, 那么创新能力必不可少, 它可以带来很多发展, 让很多东西都变得更加先进, 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很难培养, 但是作用却很大, 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时去努力尝试。

1.2 学生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网络培养路径 篇3

一、博采众长,丰富创新思维

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个人智力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同时还是人类文化的瑰宝。网络时代下的教学背景,具有开放性、挑战性、民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等特点,海量的信息资源与宽广的发展平台,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发展性的眼光对待网络资源与知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秉着博采众长的教学态度,把学生们熟知的网络知识转化为数学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究,把浅显的网络现象内化为数学创新的原料。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这部分知识点时,笔者引入了一首网络歌曲《悲伤双曲线》作为“钩子”进行教学。数学课堂引入音乐元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笔者首先告诉学生这首歌的写作背景:是一位女大学生失恋后创作的。随后笔者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仔细揣摩歌词,思考歌曲里为什么说“我是双曲线,你就是渐近线”,这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情绪。学生对于这类问题兴趣高涨,边听歌边了解双曲线的性质,有预习的学生很快找到答案:“老师,因为双曲线和渐近线是无限接近但没有交点。表达了作者恋爱无望后的苦闷心情。”学生笑,笔者点头称是,顺势引出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知识记得特别牢靠,创新思维得到拓展,学习效果也得到增强。

二、内化整合,启迪创新思维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独立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是他们对知识的去伪存真、甄别判断能力还不强,特别是消化吸收、内化整合知识的数学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面对包罗万象、扑面而来的网络信息资源,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这个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变得尤其重要。笔者以为,教师应当通过精心的课前预设,有效的课堂引导与课后指导,帮助学生把网络资源作为启迪自身创新思维发展的催化剂,而非阻碍理性选择的烟雾弹,影响数学学习的拦路虎。

例如在教学“平面解析几何”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已知Q是一个动点,它与点O距离的平方,刚好等于它到y轴距离的3倍,求点Q的轨迹方程。有一名学生上网查阅解题思路,对这道题目作出了这样的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式子,将x分为大于等于零和小于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两个轨迹方程。但这样的解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该生过于迷信网上的资源,没有进一步思考,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于是笔者引导该生进行思考:当x<0时,所得的式子通过配方会得出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负四分之三。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平方和不可能是负数,所以该种情况不存在。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学生即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了解题思路,又内化整合,丰富了自身的解题思维,提高了思维创新力。

三、理解应用,培养创新思维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见,强化学生数学理解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保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网络时代下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学用渠道为突破口,在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活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词汇;在数学经典案例的分析中,以网络连线方式,呈现多种解题思路;在课后实践探究环节中,引导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话题微广场”的网络实践平台,共享小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的方程”这部分知识点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利用QQ讨论组中的分享屏幕这一网络媒介,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拍照上传到讨论组中,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和讨论,及时发现自身错误,巩固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网络媒介共享,学生拥有更自由、更自主的交互空间,他们在讨论组中集思广益,碰撞智慧,各种创新想法激荡,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篇4

1.1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领队人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排头兵, 他们借助自己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 在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干部由学生选举产生, 是群体中关注的焦点, 其一举一动, 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都时时刻刻吸引着大家关注的目光, 在学生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的先进性在影响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同时, 还将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给整个大学生群体带来不小的影响。

1.2 学生干部是营造健康、活泼、上进校园文化的履行者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育人为主要目的, 以校园中的学生为主要参与者, 反映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状态的一种群体文化,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 是师生表达信仰及追求的一种方式。高校学生干部不仅仅是履行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者, 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接力者。他们从组织到带头参与多元化的校园活动, 为校园文化传承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1.3 学生干部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

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担任管理者角色, 是辅导员老师的左膀右臂, 承担学生管理的一部分工作, 将学校的精神、要求传达给学生们, 是学校派到学生当中的“情报员”的和学生权益“维护者”。学生中的实时动态、大学生的各种诉求及意见将以最短的时间由学生干部反馈给学校的管理层, 为学校管理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化解危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2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2.1 缺乏一套客观的学生干部评价体系

当前大多数高校中针对学生干部的评价过于主观, 缺乏一套客观的学生干部评价体系, 当然, 并不是说主观评价不准确, 而是有时在同学中难以服众。老师对学生干部的评价往往取决老师对他们的个人印象, 判断学生干部表现的好坏, 更多的是以主观评价为主。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 只要稍有偏差, 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2 缺乏被服务、服务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大学生来说, 有归属感、被尊重、能实现自我是其主要的心理需求。但当前, 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仅限于加强干部队伍的纪律管理, 从没考虑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 使得很多学生干部在自己遇到问题时, 根本就不知道要怎样去解决, 感到无所适从, 当然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当前, 高校中学生干部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学生, 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高校中有学生干部这支队伍的存在, 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下,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校园内形成积极上进的学风、校风。但一些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只重管理, 而轻服务, 使得学生干部对全体学生的管理, 缺少人本化的服务, 学生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 滥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个人的利益, 使得广大学生的利益受到侵害。

2.3 缺乏长期性的培养规划

很多高校在制定学生干部培养方案时, 只会包括评优考核方案、激励方案等。在评优考核方案中, 考核指标不完善, 根本就无法客观、全面地评判学生干部。在制订激励方案时, 绝大多数只考虑了短期内的鼓励加分, 而忽视了全局地、长远地鼓励措施, 导致一些学生干部工作投机取巧、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严重打击了其他学生干部的长期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当前,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骨干的培养上还做不到整体规划, 循序渐进地进行, 且重使用轻培养, 重工作轻考核, 重任用轻跟踪, 缺乏长期性的培养规划。这种不健全、片面的培养模式, 根本就没办法发挥其长期功效, 对于学生未来步入社会, 融入社会都会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2.4 缺乏思想道德的培养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干部培养时, 常常只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 根本就没考虑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与考核, 长此以往, 使得学生会失去了其工作的群众基础, 使得学生干部们除了要有基本的协调、组织能力外, 还要有与相关部门沟通的能力。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必须放在其他各种能力培养的首位的。一部分学生走上学生干部的岗位, 本身就带有极强地功利性, 把进学生会当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或是优先入党、优先推荐就业等, 把学生会赋予其的权利当作是自己行使权威的工具, 大大违背了学生会成立的初衷, 忘记了学生干部工作的基本宗旨, 官僚主义与官本位严重泛滥。如若学生干部不能融入到学生中, 不能和学生真诚交流, 失去了其工作的群众基础, 相关工作根本就无法正常开展。因此, 在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不容小觑。

3 创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3.1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一个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工作的积极性。创新学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可以从能力、品德、绩效等方面着手。在对学生干部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时, 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对其德育方面的考核, 这就要求他们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风正派、积极上进、团队精神强、带头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在方方面面都能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同时, 由辅导员老师、部门干部、学生三方面组成全方位的考核主体, 对那些思想品德不达标的学生干部, 在评优评先时坚决不予考虑。在对绩效与能力进行考核时, 采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常用的绩效指标法, 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如:学习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部门业绩等各方面设立多层次指标, 并赋予一定的比例, 量化考核评价, 最终根据结果进行绩效排名, 能者上, 达不到标准的即时淘汰。在对学生干部进行激励时, 也要考虑学生干部个体性格特征、个人精神需求、工作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 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评价机制, 因工作性质而异, 制订纵横结合的激励考核评价措施, 分类引导。对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干部采取形式各异的激励评价机制, 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干部个性发展, 促使他们扬长避短, 进而达到其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3.2 创新学生干部培训手段

高校的学生干部是辅导员、老师们的左膀右臂, 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纽带, 能否得心应手地处理各项工作, 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团队合作和思维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将当前企业管理培训中的体验式教育方法引入到学生干部培训中, 借助角色演练、游戏、互动学习小组、案例研究、头脑风暴等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培训。学校对学生干部培养可以尝试在以往的班级、年级建制的基础上, 成立学习团队,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需求后, 制定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教学培训方案, 因材施教, 让学生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这在优化培训模式的同时, 也可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创新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还要靠其自我调节、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 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干部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辅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以及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协调等应用性常识。外界提供心理援助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提供心理咨询, 这是消除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帮助学生干部正确理解自己和环境而对将来做出正确选择的过程。但我们也要知道, 很多心理问题并不能由心理咨询来解决, 因此对学生干部的心理进行预警干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等, 有针对性地关注、干预, 使其迅速消除心理障碍。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日益普及, 如何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已成为很多高校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学生干部作为高校学生中的领头兵, 其培养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

我们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 所处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顺应时代的要求, 各高校应将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培养作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不断探讨新时期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 使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闯.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2) :57-59.

[2]赵明.高校共青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7) :21.

[3]王超, 杨东杰, 张颖.当代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创新路径[J].文学教育, 2012, (10) :26-28.

[4]孙维鹏.髙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王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169-170.

[6]宋蕾.论新时期髙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8.

奎屯社区创新管理路径论文 篇5

1、社会管理创新理论概述

社会管理依据管理的内容不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管理泛指各类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这个概念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公共管理;而狭义的社会管理则是指各类社会公共事物管理中排除掉政治统治和经济管理事务的管理。从构成因素上看,它包括社会管理目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对象、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管理途径五个部分。因此,所谓的社会管理创新,就其创新内容来讲就是围绕这个五个部分展开的。那么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指,围绕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新任务,运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和力量,以先进的、有效的社会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对陈旧、落后、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改进、改革,构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社会管理框架、机制和制度的行为及过程。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一时期的社会的发展呈现新的特点: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奎屯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奋发进取的新型城市,同样面临上述局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重要性日趋上升,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因此,创新社区管理成为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和谐奎屯的关键。

2、当前奎屯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奎屯市社区建设起步于。目前,奎屯市设五个街道办事处,共计37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社区建设飞速发展,在阵地建设、办公经费、社区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社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事多责不明。

(1)街道办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过多。过多的行政职能,使街道办成了政府的下派机构,使得它对社区的管理带有较强的政治和强迫色彩,这不但使社区成员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背离了社区建设的初衷;

(2)目前社区居委会对自身的性质、定位、职责不甚明了,虽然社区居委会承担大量的社区管理工作,但他们的管理职权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上级职能部门的授予和法律的.认可,使社区居委会在开展工作时显得没有权威,缺乏力度;

(3)在管理中与辖区相关职能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有的职能部门直接对社区安排工作,形成“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单位都可以指导社区工作”工作局面,而且,绝大数是只安排不投入,导致社区负担过重。如社区本无下水管线老化的修复职能,但要面对社区居民提出的及时解决要求等,类似情况普遍存在。类似交叉管理的诸多问题还很多,严重制约着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

2.2管理对象问题-参与意识薄弱。从现行的法律来讲,居民委员会是一个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要把社区居民委员会打造成这样一个组织,需要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行。然而在社区管理中中存在着,部分社区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社区工作,比如,对于社区干部的入户调查、人口摸底、计划生育排查等工作置若罔闻,看到社区干部上门干脆闭门不理;参与意识薄弱,共建认识和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比如,许多共建单位对参与社区共建、支持社区活动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社区级别低,对共建单位来说往往显得“人微言轻”,工作无法推进。

2.3管理人员问题-素质能力需要提高。目前的居委会成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与社区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的距离,特别是对社区的思想认识、定位、创新思维、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制约了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社区工作者多为下岗、内退职工,他们原先多在企业工作,固有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已经定型。总的来讲,能吃苦,但缺创新意识和文化知识,特别是社区专业化的知识。另外,向社会招聘的人员尽管学历较高或有着较强的行政能力和政治素质,但很少有人受过社会工作专业的训练,仍然不能适应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的要求。因此,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是我市社区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2.4管理内容问题-服务单一。社区管理的内容很多,包括社区党建、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多个方面。从理想的角度上讲,社区管理内容创新就是要构建一个全覆盖式的社区服务体系。近几年来,社区服务尽管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求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但还是规模小、档次低,形式比较单一,与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适应。比如物业管理方面,没有按市场化运作;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对弱势群体服务不能连贯等。因此,如何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向广大居民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如何让居民积极投入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来,目前还在努力探索的过程,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3、奎屯市社区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3.1改革基层社区管理体制。

(1)实行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启动奎屯市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工作,多方争取意见,提出改革方案,明确街道社区工作职责、任务和应承担的工作,对街道社区人员、机构设置、编制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逐步解决制约街道社区发展的体制性问题;

(2)实行工作准入制度。按必进项目、可进项目、不进项目进行区分,必进项目是社区本身的职能,可进项目实行部门购买服务,给予社区工作经费,增加社区收入,不进项目不能进入社区,已进项目必须退出,确实减轻社区负担。

3.2加强队伍建设。

(1)为街道和社区充实人员。畅通进人渠道,提高用人标准,提高工资待遇,使真正年龄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特别是国家干部加入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

(2)加强社区干部日常管理。借鉴效能管理办法,实行社区干部考勤管理、巡查、暗访制度,对工作时间不认真工作人员实行相应惩戒;

(3)加强干部的培训。在加强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工作礼仪、业务技能等方面培训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社区工作的创新思维。因为,社区管理创新工作中,只有社区管理者培养创新思维,开动脑筋,多元思考,才能够在社区管理中探索出新点子和新措施。

创新培养路径 篇6

【关键词】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49-02

【作者简介】李建芝(1965-),女,江苏丰县人,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新”。在幼儿教育中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从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方面探索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一、在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往总是以教师的意愿为主,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以环境美观和具有教育意义为目的进行环境布置,完全忽略了幼儿的参与和意愿。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精力和物力布置的环境,幼儿却并不感兴趣,这也就难以实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为了在环境创设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我园主张让幼儿做环境创设的主人。在具体环境创设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制作材料、布置环境。首先,在布置环境前,各班组织幼儿讨论并制定本班的环境主题、所需材料和制作方法。我们要求各班突出自己的特色,在主题环境、材料和制作方法上尽量显示出差异,尽量使用大自然中的物品和废旧物品。其次,在确定主题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环境创设中所需的材料。教师鼓励幼儿收集需要的材料,如玉米皮、芦苇、树皮、竹子、干草、高粱秆、棉花、花生壳等自然材料;还有旧挂历、纸箱、饮料瓶、快餐盒、旧车胎等废旧物品。然后,教师指导幼儿将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清洗、消毒,以备使用。最后,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画笔等,鼓励并指导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教师会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到活动室的主题墙、区域及走廊上,让幼儿欣赏到自己的成果,了解这些材料是可以根据活动的开展不断进行更换与补充的,并以此鼓励幼儿进行更多的创造。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无论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还是体育游戏、建构游戏,幼儿都会玩得都十分投入。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从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是游戏内容的选择。教师在安排游戏内容时,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切忌按教师的意愿分配幼儿玩什么。只有符合并满足幼儿意愿的活动,才能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让幼儿选择玩角色游戏还是玩建构游戏,如果孩子选择角色游戏,那么游戏中角色的分配、需要的道具等也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和制作。

二是游戏材料的投放。在确定游戏内容之后,对于游戏材料的选择也应由幼儿自主决定。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尽可能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游戏内容确定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现成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游戏材料。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幼儿一些原则性的行为规则,如不能争抢、珍惜物品、注意安全等。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一些冲突,如当大家都需要同一种材料时应该怎么办。

三是游戏方法的运用。在确定了游戏内容和材料之后,还可以让幼儿自主决定如何进行游戏,怎么分配角色和材料。在游戏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使用创新游戏的玩法,尝试一物多玩,尽可能不要重复别人的玩法,以此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如在玩理发店游戏时,谁做理发师、谁做顾客、如何给顾客洗发、理发的过程等一系列的设计均由孩子们自行决定。教师在游戏中扮演观察者和引导者。

三、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艺术(音乐、美术)和体育活动都有助于幼儿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应当给予重点关注的。

在音乐活动中,我园通过创编动作、制作表演服装和道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参与,共同编排动作、制作服装道具、选出孩子认为最美的舞蹈参加表演。如在大班音乐活动“花木兰”中,教师选择了本地区常见的戏曲——豫剧,首先让幼儿欣赏豫剧的唱腔,了解戏曲的动作特点,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然后,教师再带领幼儿观赏古代的军服,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师缝制好的服装主体的基础上动手制作服装配件和帽子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选用硬纸板制作帽子,在上面贴上黑红两色的电光纸和毛线球,做成了花木兰的帽子;再使用易拉罐底和银色的扣子装饰花木兰的披肩和腰带,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为生动传神。由幼儿集体创造的“花木兰”舞蹈成为我园自创的经典节目,并多次参加各级演出。

在美术活动中,我园通过绘画、涂色、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美术活动往往仅局限于一节课或一个游戏,时间一到就必须把活动材料收拾整理好。在我园的绘画和制作过程中,教师在幼儿有需要时才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此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会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鼓励幼儿多画、按自己的想法涂色、根据自己的意图制作手工作品。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多种尝试,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创意表达的机会。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去决定材料的选择、作品的制作及装饰,教师仅做好安全提醒和指导工作即可。

在体育活动中,我园通过创新游戏的材料和玩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体育活动中体现了“玩中做、做中玩”的理念,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我们首先让幼儿制作体育活动中所需的部分游戏材料,如沙包、毽子、飞盘、小旗、花棒、滚环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要求他们采用与别人不同的材料和做法。在幼儿使用这些游戏材料时,教师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玩法进行尝试,比一比谁玩得花样多。此外,对于走、跑、跳、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教师也会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实践是操作的重要来源之一,实践是创新精神的实现。社会发展需要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兼备的人才,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浅析 篇7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创新意识薄弱

现阶段,研究生的整体创新意识相对薄弱。研究生满足于对现有专业领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或是在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下进行研究,缺乏创新精神与探索能力。甚至直接在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择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部分研究生在就读期间选择通过兼职的方式来减轻自身的压力,这就造成研究生无法集中精力来研究项目,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目标意识不明确

研究生入学后,突然从激烈的竞争中脱离出来,显得无所适从,目标意识不明确,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研究生应该与导师一起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自己的不足也能有针对性地补充,这样便能事半功倍。有了明确的目标,研究生才会想办法钻研、尽可能深入地探索所学领域。

(三)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研究生普遍对于理论知识比较重视,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对的,实际动手能力却显得比较贫乏。如果说理论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那实践就是创新能力的土壤,任何创新都是源于实践的需要,并应用于实践当中[1]。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故实践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生源质量不高

随着研究生的大幅扩招,部分学生属于跨专业考试攻读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所攻读专业与之前所学相差甚远,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学习之前落下的专业课程以跟上教学进度[2]。因基础薄弱,就使得这些研究生鲜有时间进行创新性思考,创新能力可想而知。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严进宽出的管理机制

研究生的目标意识不明确、创新意识薄弱,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系。目前的研究生培养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在入学前,很多研究生的学习主要围绕的是如何通过招生考试,考查的重点是知识的记忆力和领悟能力,知识结构模式化,这时的研究生对于将来所要研究的目标实际上是模糊的,创新意识也很缺乏。通过选拔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我国各大学中期淘汰学生是十分少的,学生的竞争意识减退,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毕业时获得一纸文凭,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国外,很多大学都具备中期淘汰机制,优中选优,在激烈的竞争中促使研究生投入大量精力在学业中,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二)单一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导师制,培养形式相对比较单一。高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制定上没有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者在培养文件中虽然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实际并未具体落实。入校以后研究生一般只选择一位导师,并跟随这位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学习与拓宽。研究生对学科专家的接触面是比较狭窄的。导师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研究生往往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相近,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或是没有意识或能力去开拓新的领域。

(三)科研氛围淡薄

目前,中国的高校大部分重教学,重视科研的高校很大程度上聚焦教师的科研状况,对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关注甚少。同时,大部分高校校企合作意识不强,相对比较封闭,科研在整个校园影响力不足。在这种氛围下,研究生的科研动力相对不足,高校科研氛围不浓厚,创新能力便缺乏孕育的土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相对比较困难。

三、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健全管理机制

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在体制制度上进行支持。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生的培养实质上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已有知识深入掌握的基础上,探索新理论,研究新领域,产生新成果。应改变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加强研究生考核,建立淘汰机制,重点应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能力评估机制,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放入培养计划中[3]。使研究生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创新意识,产生积极创新的行动力。另一方面,创新是一个需要沉淀的过程,有很多研究成果需要长期进行研发,有些项目经过几年的研发,可能革新的或有价值的部分只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所以,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学科特性和培养特点合理制定评估机制,保证研究的时间充分,允许研究的波折性。设立评估机制的首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保证思维观念的创新性。另外,应该设立创新奖励机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研究生的创新奖励,对于创新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应予以重奖,使研究生得到激励。对于研究生的研究经费应予以充分保证,可以分年度进行研究专项经费划拨。

(二)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研究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研究生不仅是学生,也是研究者。研究的过程是充满曲折的,在对专业领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研究成果,会经历很多失败,这对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研究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当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时候,很容易心理失衡,而且也很容易在中期放弃已经获得的成果。心理素质薄弱对于研究工作十分不利,应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加强对研究生心理素质的锤炼。只有心理素质过硬,研究生才能勇于开拓进取,面对创新性探索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心理素质的锻炼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导师进行引导,也需要课程上进行相关的培训,更需要研究生自身进行有意识的锻炼。一方面研究生可以多阅读名人传记和文学名著进行熏陶,另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心理学课程与理论,并运用到实际中来。当在研究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研究生应该有心理准备,并努力培养自身顽强的毅力以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1.完善导师机制。在导师制方面,可以采用多导师模式,即一个导师为主,多导师为辅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接触到专业领域知识,了解不同教师的专业研究特点,打破门户观念,实现多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局面。不同导师的思维观念和研究领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思维碰撞的火花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创新研究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应该加强对导师的选拔,使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采用激励的手法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导师能够培养更好的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

2.多学科、多讲座、多交流。研究生在以本专业学科为重点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丰富自己的学科结构。研究生的眼界越广,了解越多,处事会越圆融,心境越开阔,当在研究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多的思考,产生新的观点与研究手法,这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同理,也应该开设更多的讲座,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讲学。同时,加强交换生比例,使学生走出去,接受不同地区的人、事、物,更新观念与知识。

3.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团队合作能力。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真正动手进行创作的时候,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思考,边思考边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如今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不能忽视对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4]。在合作中互相激励互相影响,在研讨中产生新思路,研究生会有更多的创新想法。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科创活动。实习基地是研究生把所学理论进行实战演练的场所。高校应该重视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使研究生能把所学知识转化成为实践,发展创新意识及能力。同时,还应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以激励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尝试科技发明,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及创业计划等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总之,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全面进行体制改革以提高所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蔡德诚.科学、创新与求异思维[J].科技导报,2001,(2).

[2]王洪忠,陈学星.创新能力培养[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3]朱高峰.略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2).

探索创新型大学生培养路径 篇8

创新型大学生将成为实现我国未来十五年规划和部署的主力军,他们是大学生中的优异群体,对这一群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塑造,是当前高校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塑造创新型大学生首先应该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基于这些科学规律,本研究就其培养路径提出如下探索。

一、树立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教育理念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理念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过程中,必须以教育质量为中心,更新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尤其重要的是,要在培养过程中明确创新性的要求: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更具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意识。哈佛大学明确提出要培养国家的领袖人物,不只是专业大学生,它的办学宗旨是“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发光”。北京大学为了实现把本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确立的本科教育宗旨是: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大学生;培养出有独特眼光和气质的能在各自岗位独当一面的出色人物。正是这样的宗旨和理念,促进了高素质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办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

(二)树立民主化、开放化的理念

在大学生培养的理念上,民主指的是师生之间平等、合作、开放的密切关系与和谐、共融的精神氛围。民主化理念提倡充分发展学生能力与个性,追求师生人格的自由。因此,民主是高校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土壤。而开放化理念是指高校的大学生培养要打通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课堂与实践的传统关系,在民主教学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精神。所以,在当代大学生培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民主化、开放化的理念,实行民主、开放式的办学。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科学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以学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旨在强调给学生以自主权,注重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知识容器”变成追求真知、道德和情操的能动主体,使学生具有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学校教育应该给他们提供发挥积极主动性的条件和空间,使他们主动地求知和发展。

二、制定适合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教育制度

学校创新培育制度的运作,应着重日常教学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学生考试制度等的改革。

(一)对高校日常教学制度的改进

教学制度设计关系到学习主体和教学主体两个方面,它体现了两个目的:一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日常教学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暑期学制。在节假日期间,为一些学习能力强、有特殊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第二,设立“本科生研究计划”。美国的各类研究型大学均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专门设立表彰本科毕业生优秀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在影响力极大的毕业典礼上颁发。

(二)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

在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把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向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倾斜,而不是只注重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成效。

(三)对大学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考试制度,实行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而不仅仅只是逼迫大学生每次为了应付考试而通宵达旦地死记硬背。考试重点以考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促使大学生提高培养创造力的主动意识。比如,可以试行诸如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页开卷”考试、“二次考试制度”、艺术与人文学科做论文制度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以此来改善现有的大学生考试被动局面。

三、构建合理的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

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校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创新实践等环节上进行构建,以便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改进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可采用以启发式、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为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师的讲授要引导学生学习思路和方法,同时设置疑点,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其次,教材的编写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思维留下空间;再次,重视小型讨论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思维批判性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二)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教学的目的不是给予学生特定知识,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启发式、探究式、实践式是目前有利于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是各类高校、各门课程普遍适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建立校外人才实践基地,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的,还要依靠课外和社会的力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学校聘请企业高水平研发人员为学生作专题讲座,听取他们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的建议,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四、落实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能否培养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深入落实创新教育,就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应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教育创新。

五、营造适合创新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由人们的文化素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多种元素组成,取决于人们的良好教育和综合素质。拥有了优良的人文环境,就意味着拥有了发展和未来。因此,要培育现代创新型大学生,切实优化社会环境,构建文明先进的人文环境以培育自主创新型大学生显得非常重要。

(一)营造认同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

对创新的重要性要给予高度肯定,要真正从思想深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树立新的科学人才观,把人才当成国家的重要资源,形成尊重自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共识。同时,对自觉进行创新的优秀大学生,无论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给予大力扶持。

(二)营造包容创新的环境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枢教授曾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培育一种包容天真的成年人、充满稚气的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文化”。我们大学缺乏学术组织特有的而且是必须具有的包容性,那种窒息学术自由空气、压抑学生创造欲望的学术官僚甚至学霸作风严重存在。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前期积累、长期探索和试验失败,因此,对待创新过程中的失误,我们应持包容的态度,给予大学生一种精神上的良好支持。

(三)营造大学生竞争意识的环境

大学之间的竞争不仅激发大学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有力促进学生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在美国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竞争的目标,如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都是彼此竞争的劲敌。我们应树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的意识,与之形成一种竞争局面,这样,对于大学生的创新也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摘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为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吹响了号角.合格的创新型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者不可偏废.本文基于这些要求对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首先,要树立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制定适合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教育制度;再次,要构建合理的创新型大学生培养体系;最后,要落实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大学生,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1-9.

[2]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篇9

1. 适应社会当前和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为了早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需要扎扎实实推进创新创业, 这也是当前应对社会治理新变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创新创业初见成效, 但距离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要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 在全社会掀起创新创业的高潮。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体, 肩负着创新创业的责任, 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的的要求。

2.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需要。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在当前经济环境遇到较大困难的同时, 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 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毕业生勇于创业, 积极就业, 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同时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重大举措。高校通过为学生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 聘请成功企业家到校作报告, 并为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 对创业的学生给予资金和场地的支持,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只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要积极贯彻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渗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 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增强实践课程比重;还要对教师加强培训, 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授课效果;还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 以供有创业需要的学生进行选修。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 让大学生真正投入到创新创业中, 早日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1. 构建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基础, 其课程的开展, 离不开相关课程,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 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设计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 对所有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必修课, 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让学生了解创办企业的基本流程, 熟悉创业的相关理论及知识,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向学生展示成功创业者的事迹。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与本专业课程的融合, 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路,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及能力。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增开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 为将来有自主创业意识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以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 利用好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 开展专业实习活动, 让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积极拓展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见习实习基地资源,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创业实践方面的相关知识, 从生产、销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了解企业整个的运营过程, 在参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主动加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中, 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场地支持, 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项目扶持等支持, 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3. 构建科研项目体系。

以各类大赛为契机, 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英语大赛、ERP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课外大赛, 结合专业特点, 开发基于创新创业培养的科研项目体系。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大赛和本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 对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提高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积累经验, 鼓励学生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和专利, 并给予他们相应的管理与指导、资金支持和场地支持。通过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的开展, 为系统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供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 让大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为日后的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创新创业的艰巨任务, 早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笔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入手,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许晖.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 :65-67.

[2]刘红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2) :81-82.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篇10

一、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创新一词源于拉丁语Innovare, 它的意思是to make something new, 由此引申出innovative英文词意;它包含了更新、改变与创作新的事物三层含义。从创新源泉上来看, 创新可以区分为模仿性创新和自主性创新两种形式;本文主要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即自主创新的显著点在于是自身创造出来的属于新的或局部新的事或物。包括:在各个领域内能够有科学发现和重点的技术发明, 或是能够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 而形成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集成创新能力, 以及在吸收科学知识积累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再创新的能力等。

而自主创新又区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过程, 知识创新是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等为主体, 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来获得新的发现, 具有基础性特点。技术创新则是以企业为主体, 将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 转化为技术去服务于人类, 它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培养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就是要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的衔接起来, 这样也就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而言也就实现了由学校到社会的良性转换。由此, 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强化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基础能力的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就成为了目前高等教育中必须解决的课题。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因此, 要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基础位置, 由此合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 并增强其国家核心竞争力, 保证我国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模型的局限性

1.课程设计与授课方式上的传统局限性

目前的课程设计均以课本专业知识教学为主, 教育方式上多数实施应试教育。学生从课程与活动中真正收获的, 往往与预期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样的结果也与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在我国的大学课堂上学生往往扮演的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他们机械地听课, 机械地完成布置的作业, 不能有机地溶合到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引导与开发。

2.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大学教育中虽然设置了很多实践的课程, 可是他并不能人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大多还是以自愿参与的方式为主, 过程上更重于形式而非实质。例如, 某大学开展的实践活动, 每年的节假日都对应布置了实践周, 设想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然后交实践报告。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却完全由学生自主掌握, 而对实践的结果却紧靠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带过, 没有任何评论或予以任何激励;更谈不上给予了什么创造性的启发, 也不曾提高任何发散性思维。因此, 大学生的培养方式要落到实处, 不能仅仅是个理念, 要注重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毕竟大学生刚脱离义务教育不久, 还不能做到完全自觉, 还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

3.学生课外活动的贵族式格局与非普惠性

目前学生的课外活动, 侧重的是体育、文艺、游戏类;科技型、竞技类的课外活动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少, 关注度也比较薄弱, 学校给予的重视与激励也相对较弱。一些大学生的知识竞赛、辩论比赛、创业大赛等还仅限于一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 而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居后的学生基本上不关注也难以染指, 这样就使得一些能够提供学生创造能力的课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整体制度上的安排和普遍提高。

4.惯有的求学习俗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 侧重的是接受吸收知识, 而非分析解决问题。大学生在学习上有几大特点:一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极强但缺乏积极性。二是他们的好奇心强, 但创造意识贫乏。三是思维敏捷, 但创新思维方法缺乏。四是有创新热情, 但创新动力不足。应该说, 正确的启发并引导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精神, 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与对策

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呢?这就成为了我们现在急需思考与解决的课题。人的思维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 而自主创新能力更要靠系统培养来加以实现, 对应要有教育机制、教授互动、自身体验和考核体系等制度的安排。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课程设计与授课方式上的先导引领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最基本的课程上抓起, 对不同专业要采用不一样的课程设计及授课方式。如对于经济管理类应多安排实践课程, 以模拟教学为主, 在实际操作中,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老师在课程进行中指出专业知识点并进行引导与点评。这样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 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题目, 学生自主进行人员分配, 这样提高了团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由于有比较, 有老师的点评, 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操作热情。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规则限制, 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于某些不适合实践的课程, 可以考虑辩论赛与讨论的形式进行授课, 彼此通过辩论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而且更全面具体, 思维上也更加发散。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 适当的给学生放权, 让学生分组来讲课, 老师听课, 总结课程知识, 指出课程重点。这些课程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 思维的发散性, 团队的合作性, 与人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这样的课程设计下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在课程中逐渐显现。

对于理工类更应注重问题的提出, 努力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团队讨论形成共识, 这样就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渐进式塑造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多设计实验课程, 在实验中更多的新发现、新观点会随时显现在学生的头脑中, 有了问题就会派生出解决问题的需求或思路, 这样才能刺激他们去解决问题, 学到新知识提出新想法, 自主创新能力会逐渐成熟。

对于外语类课程设计与授课方式上应更加注重交流, 给学生更多采用不同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 课程安排上可以生动有趣些;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热情, 许多语言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创造了出来, 老师进行指导纠正, 会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语言上更加灵活。这样的课程设计与授课方式, 使学生思维也更加活跃应变能力也得以提高, 在提高语言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

2.增强社会实践的内在质量与有效性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 在实践工作的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价值, 给予更多的学习进步空间, 注重专业方向上的把握。另外, 实践的过程要注重操作性, 要按照正常的员工要求, 对学生进行实践工作的引导, 要有考察有指导、有评级、更要有鉴定。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工作中的压力与应有的工作态度, 明白他们需要实现与创造的价值;实践结束后老师要进行评价, 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交流, 总结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切实对今后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在未来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3.丰富多彩生活的外在影响与多要素培养

开展智能性的课外活动, 如辩论赛、各类棋赛、英语竞赛、创业大赛等, 应增加场次与频率, 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比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由学生集思广益;要在增强寓教于乐性的同时, 不自不觉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些竞赛中, 是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实践场所, 所以学校要给予重视。

目前, 大学生基本上热衷的是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 运动会和文艺晚会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这些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 发挥了学生的才能。但是, 这些活动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并不明显, 只有活动的组织者和文艺活动的编排者在此过程中获益, 这些活动可以在原本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广泛参与性, 可以安排游戏环节, 让没有参与进来的学生抽签来表演节目, 抽到什么就表演什么, 这样平时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 并给予了自我发挥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获益, 在娱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

总之,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阶段培养方向中的重中之重, 要从课程安排、授课方式、实践活动、课外活动, 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安排等方面都进行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使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并慢慢的将自主创新能量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本文系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菲泊瑞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编号: CYXL201210165015) 和辽师大教改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分项成果。

摘要: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论证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模型中现存的某些局限性, 并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培养路径与对策, 供同仁们商榷。

创新培养路径 篇11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实训实习

一、食品类专业学生学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1.食品类专业学生普遍创新兴趣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件事情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好奇心,那么对该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就容易表现出新的想法,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培养。然而,在食品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自身往往对课程内容缺乏学习、了解的兴趣,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再加上硬件的陈旧与流程化的简单操作方法使得专业实践像是走过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

2.教学方法滞后成为抑制学生创新的阻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支配者,是主动的,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教师往往通过课堂讲述和行为进行灌输式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科、一讲到底,导致学生不能掌握学习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就难以具备高实践、善创新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的学生考核体系不够全面化,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对于创新求变能力却无指标考核,也是学生学术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食品专业学生学术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食品专业因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所以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更迫切。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术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科学、高效的培养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1.加强理论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培养学术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所在。虽然进行专业的理论学习不可能直接带来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对创新意识的形成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食品类专业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束缚,不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从当前的现状出发,广泛开展创新性学习课程。比如可以增加自主学习课时,以理论课程结合学生兴趣为切入点,灵活设置各种形式的学习模式,如案例分析、网络学习以及学生为主进行PPT报告,来自掌握食品专业的研究方法,做到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主人翁般的参与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优化实训实习环节,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训实习是保证。这就需要食品类高等院校建设、完善、优化食品实训基地,提供基础实践教学。分析市场就业需求,在教学与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打造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考虑到学校的硬件等实际情况,可以在实训的环节加强与食品类企业的深度合作,保证稳定的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参与到企业生产的实际之中,在实践中动手,在动手中思考,保证学生在充分的实际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搭建实践的平台。

3.“以师带生”,共建科研实践平台

在食品类专业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对每项任务都产生好奇心,让学生在对兴趣的追逐过程中获得有益的思考与知识的积累。另外,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来讲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往往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的前沿性科研平台接触更多的领域,开阔视野,学习、了解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显著提升了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学术实践创新能力。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考核方式单一、不合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考核内容从“重记忆”改为“重思考”,逐渐引导学生重视创新在考核中的重要性。

总之,食品类专业学生学术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知识的积累、实践的锻炼以及探索性的思考。对于食品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将继续下去,这既符合我国教育教学理念,又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契合。对食品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可以为实践性极强的食品类专业提供有益参考,而唯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才能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宝善,孙娟,党辉,等.中美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03):71-75.

[2]冷桂华.地方区域性高校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09(04):161-163.

[3]邱彦.改革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中國科技信息,2008(13):266-269.

创新培养路径 篇12

关键词:现代交际,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精神

创新作为时代前进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掘出新生力量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一种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教育形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因此我们更应该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中,培养现代化的艺术人才。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陶冶身心,更能培养个人的素质,提高个人的修养,使学生对美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更高的艺术创造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高校近年来也不断普及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20世纪初期我国的高校就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以美誉代宗教》被艺术教育者们所推崇,翻开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崭新一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总体呈现出现上升的趋势,国家也针对艺术教育问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教育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大高校也在原有的艺术教育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教育形式。

但是,在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艺术教育虽然在地位上得到了提升,也受到了学校的普遍重视,但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却很随意化,教育部没有明确地进行规定,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艺术教育体制,更没有相对独立的艺术科研机构。其次,艺术教育课程的知识面覆盖狭窄,所谓艺术教育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价值。现在许多高校只是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授课方式陈旧单一,重视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不能把课程教育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这种局限的艺术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再次,虽然学校对艺术教育很重视,但教学上的硬件设施还是不到位,师资力量也并不理想,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并且对教师的培训也不到位。最后,由于高考压力增大,许多考生选择报考艺术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长,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整个行业内出现饱和状态,学生对就业失去信心,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发展策略

(一)运用现代创新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成功不能靠强迫,尤其对于艺术这种开放性较强的专业,五彩斑斓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图画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软件就很符合艺术教学的条件和要求,形象直观地形成感染力极强的教学信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确定学习主体,针对目标进行教学

要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使其积极地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教育学生学习转化为让学生领悟学习,把学生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培养起来,形成各有千秋的艺术创造力。

(三)组织评比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造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艺术作品评比或者艺术方面的展览、展演等,一方面可以把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学生之间的艺术作品评比更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竞争才有进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力和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四)完善师资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

完善高校的一系列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配备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师资力量和技术设备,普及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手段,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要达到国家教育部的标准,积极开展校园文艺活动,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三、结语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出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型人才,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外在艺术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内在艺术素养,培养外在与内在并兼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书.新时期高校艺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探析[J].前沿,2012(04).

上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下一篇:培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