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途径

2024-06-24

培养创新途径(精选12篇)

培养创新途径 篇1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方法, 建立新理论, 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有人认为主要应通过创新实践培养, 有人主张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应该说, 两种途径各有利弊:前者耗用时间太长, 创新师傅难寻;后者偏重理论, 学院创新操作能力太差。能否寻到一种体现两者优势、又能避免两者缺陷的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不啻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 河北经贸大学郜振廷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近期出版的一部《创新能力培养线路图》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方面有四个特点:

一是跟用友、石家庄北方物流等相关企业构建了联合开发、联合运营、联合受益的供应链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二是吸收全国各类高校的先进经验, 不断充实他们的ERP模拟教学实验课程的宽度和深度, 逐步形成了具有单个知识点项目、复合制试点项目、综合性项目、跟企业市场竞争同步的、不断更新的实验项目库并更新并强化了有关实验管理制度。

三是深入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单指向性方面的5个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研究了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

四是归纳出实验项目开发的3种模式, 揭示出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以ERP模拟实验教学为主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的8大优势, 首创性地将企业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维引入教学育人研究, 提出“一流、三联、三个零”的供应链培养模式, 探索了建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构建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全新框架。堪称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培养创新途径 篇2

一、转变观念——由单纯说教转向思维开发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幼儿思维能力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和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大胆实践和探索逐步开发的结果。在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中,单纯说教只能让幼儿被动接受,枯燥乏味,不能唤起幼儿积极的创新能力。幼儿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是有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根据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例如:中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电话号码》,我改变了传统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创设紧急的情境:小老鼠咪咪搬家了,在搬家的过程中,小老鼠的妈妈突然晕倒了,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小老鼠想拨打电话求救,它翻开紧急电话本,看到了110、120和119这三个号码,到底应该拨打哪个电话?有了这种情境,幼儿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取出来,齐心协力帮小老鼠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电话号码,很轻松地获得了社会认知,并从帮小老鼠想办法中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并激发了幼儿能动手、动脑帮助他人的社会情感。

二、科学选材——以符合幼儿创造性思维开发为选材的`基础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课程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社会学知识、伦理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文化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选材时,不仅要以各学科领域课程目标、幼儿创新能力以及其它各项能力的发展为依据,更要注重倾向于幼儿的思维训练。如选择《按序排列》这样一个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活动,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很大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空间,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大胆地谈出做法和见解,从而开发了幼儿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活动形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应用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日活动即课程”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从入园到离园,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努力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氛围(如尊重个性、对话交流、民主平等、保护好奇心等),尤其是五大领域活动目标与内容的横向贯穿,更是体现了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发散与替代物的使用,均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领域,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发挥创新力的过程。每逢重大节日,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节目创编、道具制作、表演游戏、环境布置、礼物制作等活动。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兴趣、探索精神及善于发现事物和现象变化、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还可对幼儿进行关于物体性质、物体功能、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发散思维训练。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字、词扩散,创编谜语、儿歌,编构故事等,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师要让幼儿真正做游戏的主人,即变教师的“导演”为启发引导,变幼儿的“表演”为按自己的意愿玩儿。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提出主题与构思游戏情节,自己选择使用或制作游戏材料,自己分配角色,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评价游戏等,教师只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进行比较隐蔽的指导,及时地推动、引导游戏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3.专项思维训练,培养幼儿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包含两种基本成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以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八个方面为“发散点”,进行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例如,我在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时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幼儿思考:⑴水、纸、笔等有哪些特殊用途?⑵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绿色的(或圆形的、方形的)?⑶什么东西变小了更可爱?什么东西变大了更好玩?……通过对幼儿进行这样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充分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培养创新途径 篇3

关键词:创新;途径;小制作;智力游戏

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素质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分享快乐感觉,激起学生情感变化,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首先要求学校或老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价值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去实现自我创造、发展个性特长,真正把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开发出来。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 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快时期,是智力、能力的发展上升最迅速的阶段,在他们的眼里总闪耀着一个个五彩的光环,对周围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并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并且他们天生就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又不愿意被强迫做事情。但他们又喜欢自己动手、动脑,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就会做个不停。

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在学校大力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创新活动,促使他们去观察、思考、分析、收集材料,促使学生反复地构思、反复地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地动手、动脑、请教他人、实验等活动,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发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制作、小发明不仅在综合技术课上可以进行,尤其是当学生的创新兴趣调动起来后,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制作。

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多查资料,多观察周围的生活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环境,与学生共同研究设计思路。本学期我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或共同设计一共制出100多件产品来,有的是利用食品包装,有的是利用工业废料等,产品中有玩具、花、教具,还有的是对生活用品进行改进等等。我把学生制作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一起评价,指出每件作品的优点或不足,并让大家一起讨论,还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此时,我特别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自己价值的实现,感受到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二、 开展智力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学校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学生只会模仿、重复练习,以考出高分为目的,对创新、发明从不思考,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在经济改革的今天,这样的人毫无用武之地,他们工作中不会有更大的发明创造。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倡探究、理解、亲身实践、交流合作、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自觉地去探索研究,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善于观察、发现、勇于创新、创造新知识的意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自愿、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中去呢?我根据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书本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智力游戏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刺激他们的大脑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人人处于兴奋状态,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抢着回答问题,常常是下课了,学生还不愿意停下来。通过几个月的尝试,我感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了动脑、动手,也学会了问题的研究规律,使他们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积极、果断、合作、进取等优良品质。无论今后是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还是进入工厂,或到农村从事各种职业,都影响他们的整个一生的学习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 篇4

一、转变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为了开发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调整知识结构, 优化思维方式, 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途径是是多元化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验操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创造与发明活动, 对学生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运用幽默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研究表明,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10种素质, 而幽默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讲课生动形象、扣人心弦;一个比喻可以画龙点睛般地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个幽默, 让学生在开怀大笑中回味思考, 这样的教师讲的课,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探索知识的欲望强烈, 学生是在“享受教学”。增强教师幽默感的方式是多样的, 但关键取决于教师自身, 要积累丰富的知识, 以善于提炼生活的心态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掌握一些适当的幽默技巧, 让学生在“享受教学”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与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疑问, 才有思考, 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如果教师能积极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 那么,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被大大激发。

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 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提到点子上, 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促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是对一个问题的好奇, 促使学生引发内在的需要, 自主地去尝试、探究、感悟。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争论又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在争论中油然而生, 更使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究的高级阶段。

四、在实验中让学生自主研究

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声音的传播, 我让学生自己找材料制作了一个土电话, 比比谁的土电话传话能力强。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家都积极动手, 有的用易拉罐做, 有的用塑料杯做, 有的用废纸壳做。对比之下发现, 塑料杯的效果最好, 传话能力强, 声音非常清晰, 比用其他材料做的效果好。这样, 学生多动手, 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学到本课之外的相关知识。

实验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 以便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全过程, 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畅所欲言, 这是他们的权利, 也是教师的责任。如, 教学“电磁铁”一课, 在学生探索用什么办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之后, 就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 是怎么想的, 发现了什么等。

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因此各不相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加, 往往表现出比较强烈的创新意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另一部分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学中“接受教育”的影响, 只是处于消极的学习状态, 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结论。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地打开学生封闭的思维, 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用亲切的语言激励他、用信任的眼神鼓舞他, 给他“你能行”的勇气, 学生就会战胜自我, 从自我中走出来, 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 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培养创新途径 篇5

时成功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不竭的动力。”新课标指出:“中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知识,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性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当前我校课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让学生任意地去想去说的教学活动,这是对创新教育的错误认识。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与时俱进,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3)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求欲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建好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要素

(一)小组组建

1、分组的基本要求:(1)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成员的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态度、发展潜力)、行为表现、思想状态,性格特点等要保持基本平衡;(2)注意男女搭配。女生较细心,听话,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但比较粗心,往往注重结果,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3)还要考虑家庭条件等因素,要让家庭条件好的和家庭条件差点组合在一起,给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相互帮助的空间;(4)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成绩相当的同学在一起,这样会出现小组间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小组开展学习活动。

2、分组的方法: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等次,在此基础上将各等次的学生平均分成七至八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每组最多6人,最少4人;小组内成员座位最好按A1C2、B1B2、C1A2对面而坐,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

(二)课桌摆放。按东西走向摆放桌子,前面三组,中间两组,后面三组,桌子离前后黑板的间距以不影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为准,讲台一律放在前黑板靠北墙处,每组桌面上除放盛粉笔的盒子,当节课的学习用具外,其他一律放到桌斗内,确保学生能无障碍交流。

(三)选好小组长。各组最好选2名学生任组长,一名负责文科(语、英、政、史、地),一名负责理科(数、理、化、生),分工负责,这样既可以减轻组长负担,又有利于在小组内建立竞争机制。如何选呢?(1)小组长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2)小组长必须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他要成为本组的“学习领袖”;(3)小组长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能率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影响本组的合作;(4)小组长最好采取个人申请或老师推荐,并由本组成员认可的方式产生,这样小组长在本组才有号召力。(5)小组长可以实行任期制,期满后实行组内民主选举,可以连任,这样对小组长是一种鞭策,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机会。

(四)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特别是我们当前刚刚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对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运作还不熟练,编一个统一代号更有必要。按照前面我们分组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把各组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相当的编成同一个号(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按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编号,那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五)加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内的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扬帆、雄鹰、阳光、智慧、先锋、疾风、劲草、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等等。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如,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挑战自我,团结第一;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

制作组徽——有绘画创作特长的小组可以尝试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学习小组节目标、天目标、周目标和月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当然,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形成班级文化的过程,他们相互促进,互相支撑。小组文化氛围形成了,班级文化氛围自然就浓了。

(六)小组建设要稳中求变。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推倒重来。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七)小组的座次可以以大周为单位进行调整。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小组内组员可以面对面互调,小组之间可以是南北、前后互调,也可以采取推磨式互调。

二、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是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研讨、交流、创作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起讨论、形成科学的概念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彼此的启发或思考的碰撞,就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合作是创新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发展其创新思维。

三、构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方法与途径的模式。

通过“三案导学”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摸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初步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种方法。

(1)、一个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两条途径:

1、学科课程为主,2、活动课程为辅,(3)、三种方法: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3、创新地考核、评价

----------两条途径实施。

1、学科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五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弹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2、课外活动渠道: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我们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优化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脉,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套方法重落实。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①、激趣生疑。A、情景激趣生疑。B、动中激趣生疑。C、多媒体教学中生疑。②、探究质疑。③、合作释疑。④、实践创新。(3)、创新地考核、评价。

(四)、环境因素在自主、合作学习创新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1、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2、初步构造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式和雏形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提炼,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在各学科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案导学”,并仍在不断地完善,以求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3、青年教师队伍得到锻炼,崭露头角。

我校青年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4%。为让她们尽快成长,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将青年教师作为重点,送她们去学习,给她们“压担子”,“引导她们上“三案导学”过关课,教她们写论文„„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迅速成熟,有了长足进步。

五、一些思考

1、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实验者在长期的艰苦的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探索,去实践,使现有的模式更加科学,完善。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抓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3、由于学生好动天性,在其思维活跃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自控能力差,影响课堂纪录的现象。还需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着手,强化训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在整个“三案导学”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条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操作样式已基本构建。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或独立活动,或合作活动,通过多向交流的汇集,参与的意识极浓,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极强,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我看到了一颗颗金子在闪光!要相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作为每一个双语人都应有坚强的信心、强大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概,埋下身子,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勤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继续扎实

创新型教员队伍培养途径探析 篇6

关键词:创新型;教员;培养;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中,要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员。可以说,创新型教员的培养是应对新军事变革和建设新型军队院校的客观需要。

一、制约创新型教员队伍成长的主要障碍

(一)传统文化中不利创新型教员成长的思想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照摧世人,但也具有追求中庸,缺乏主体性的一面。主体性是指人在自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途径。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对主体性教育的诋毁屡见不鲜。诸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不敢为天下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等等古训都是明证。古代学者也极力推崇“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循规蹈矩做学问,不敢突破。当洋人用大炮打开国门时,中国人还在以四大发明为自豪。由此看来,传统文化缺乏人的主体性基因是制约创新型教员队伍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客观环境的限制

一般来讲,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是增强创新力的条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员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军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员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二、培养创新型教员队伍的有效措施

创新型教员的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創新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途径,制订正确的培养方案,从而建立有利创新人才形成的长效机制。

(一)尊重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没有一定的外部环境,任何杰出的天才都难以有所作为。首先要尊重创新型人才的人格和尊严,理解和宽容其与众不同的创新个性。创新型的人才一般都具有与其他人不一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往往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采取传统的管理和晋升机制,往往会束缚这类人创造力的发挥,甚至扼杀创新思想的发动;二是创造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鼓励广大教员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冒尖,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施展创造力的平台;三是正确对待创新工作中的失败。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各级领导要正确对待创新工作中的挫折,要在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增强创新人员的信心和能力。

(二)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提供学习机会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员往往是创新人才中的主力军,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并不是很在乎,但对学习机会和创造价值看得比任何得到都要重要。比如军队广泛开展的“强军”计划,给优秀的理工科青年教员提供一定求学深造的机会,作为推荐优秀青年教员的重要举措,成为青年教员成才的有效助推剂。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步伐的加快,广大教职人员日益认识到知识是成才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力量,因而渴望获得学习、深造的机会,客观上调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重视青年教员的对学习深造的渴求和需要,舍得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投入尽可能多的经费和物资,及时选送最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建立有效的送学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成就事业是创新型教员的人生追求,是创新的不竭内在动力

成就事业,有所作为,是中青年教员的崇高追求,也是创新的不竭的内在动力。坚持因才使用,尽可能地把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有创新才能的人做最适合他的工作,充分调动和挖掘人才的内在潜能,同时要为广大教员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帮助他们找项目、出成果,大力宣传他们的成果,让他们的成果转化为他们事业成功的基石,从而激发更大的创新潜能,让创新成为分院的时尚,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的说词。

(四)授予荣誉是创新教员最佳的精神褒奖

领导对下属工作的肯定通过授予荣誉可以得以体现,荣誉可以满足军人的尊严、成就、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对军人的进取心、责任心、荣誉感、献身精神具有更大的激发作用。创新型教员的培养同样需要一定的荣誉激励机制,对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创新成果的,要及时奖励,公开表彰,对于贡献突出的,还要树立典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宣传,激励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五)自我激励是创新型教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俗语云:见贤思齐。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教员向创新典型看齐,通过内在力量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自我激励是一种持久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一种向比自己高的人看齐的自觉行为,只要有效树立典型,运用好这种激励方式,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报告、网络等媒介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成果,让广大教员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从而形成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价值观、世界观,使创新思维化为教员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慈航.试论创新教育的障碍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4).

创设有效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应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数学教学是基础学科,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创新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他们才会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努力创设轻松、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的题目,如:3/4=( )/8,10/16=5(/ ),12/15=( )/3=24/( )。这些题目,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基本上都能顺利地解答出来,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出示:2/4=( )/( ),刚开始时,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一位学生说:“老师,这里没有分母。”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说:“那好,现在就由你们说分母,老师来填分子,行吗?”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说“4”,老师回答“8”,学生说“6”,老师回答“12”……几个回合以后,再改为学生说分母,老师回答分子,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每个同学都争着回答,最后竟然出现老师的数还没有报出来,有学生的手就已经举出来了,就在练习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慢慢地报出一个数“15”,学生一下子愣住了,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发现2到15不是扩大整数倍,应该怎么填呢?有一位学生大胆地站出来说:“应该填30,因为我们刚才所填的分母都是分子的2倍。”瞧,多好的回答,这位学生的思维就已经跳出了常规的格式,克服了死记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的思维方式,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迸发。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考虑,多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的潜能就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让学生在猜想活动中大胆创新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猜想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克服盲目猜想,引导合理猜想,从而去探求新知,大胆创新。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易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容易作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卡片出示一些数进行观察、验证。观察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位上是不是都是3、6、9?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特点吗?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大数减小数);(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对这些猜想,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验证,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这过程中,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知形成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精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通过计算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尝试创新

数学教学也需要预习,但如何预习才有效?特别是像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知识的教学,如果纯粹让学生预习,学生只会套书本公式做题,起不到预习的作用,也看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面。因此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不看数学书,自己想办法求一个圆柱的体积。结果学生第二天的预习作业,让我大开眼界,更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学生甲】先把一个空圆柱灌满水,然后再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水槽里,根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学生乙】如果这个圆柱是个橡皮泥那样的软物体就好办了,我就把可以把它捏成一个正方体,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它的体积。但如果是个实心的怎么办呢?

【学生丙】我可以在鱼缸里放了一些水,做上记号,然后把一个圆柱投进鱼缸,沉入水底,再做一个记号,最后量出鱼缸的长、宽和两个记号之间的距离,三个数相乘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

从上述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时的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尽管这些方法不是很正确,但都是学生用心思考的过程。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操作与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学会创新。

四、让学生在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中发展创新

开放性题目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由于这类题目各个要素的开放性,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经常让学生练习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学会多角度地考虑和思考问题。

例如,教学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3/5和2/7的大小?开始学生一般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比较,后来通过老师的启发,有的学生还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对分子进行通分:

3/5=21/352/7=10/35

因为21/35>10/35,所以3/5>2/7

21/35>10/35(2)用“1/2”作标准:

因为3/5>1/2 2/7<1/2,所以3/5>2/7

(3)用“2/5”作标准:

因为3/5>2/5 2/7<2/5,所以3/5>2/7

(4)用“3/7”作标准:

因为3/5>3/72/7<3/7,所以3/5>2/7

通过多种方法的交流练习,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的潜能得了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创新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可以一改以往老师单独实验、得出公式,然后利用公式计算的单调教学方法,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操作。首先用一组“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再用一组“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当两次操作下来都找不到其中的关系时,最后再让学生操作“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通过操作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整个操作活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同时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学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比一比谁设计的最美观、最实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享受到创造与成功的快乐。

培养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途径 篇8

一、插上想象的翅膀,突破常规想象,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新想象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或语言描绘在头脑中形成事物形象的想象过程。思维的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所在,是用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进行想象的思维、想象的训练,从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的见解,形成新的思路,产生新的结论。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设疑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如在讲授《平分生命》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设想:10岁的小男孩贝贝在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时,勇于付出生命。假如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漠不关心,还是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帮助他们呢?结果又会怎样呢?这些设疑及续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另外,着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课堂形成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破坏课堂纪律,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如在讲《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你发现第2、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吗?”想象一下庐山云雾的样子和变化,然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我发现,通过和同学一起讨论,学生大大调动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特别是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一句赞美、鼓励的话甚至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起心灵共鸣。

情境教学,是通过教师创设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创造一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气氛,以刺激学生想象、思考和探究,是一种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回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如在讲《吹泡泡》一文时,我事先让学生在家中制好肥皂液,拿到学校做道具,亲自试验。他们吹起肥皂泡,五颜六色,飘荡在空中,与文中的内容相比较,形成联想,有身临其境之感,体味其神秘,以此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力。又如在一次作文课上,第一场冬雪来临时,我给学生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我说:“雪洁白无暇,她是高洁的象征,是美的化身,她敢于挑战严寒,她是冬天的使者。”然而我话题一转:“今天我不想让大家按老思路去写雪,在你的作文里能不能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大家可以试一试。”结果,有的学生写道:“在漂亮的雪花中都有不少的灰尘,并且非常肮脏,让我们想到一个人外表再美,如果心灵不美,永远是丑陋的。”这样,他们就从小养成了心灵美的行为习惯。结果,从那次作文以后,班上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在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课堂教学活动应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教学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提出问题。合作讨论就是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索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然后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想象,通过交流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实现知识的互补,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学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我问学生: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这本珍贵的教科书是怎么来的?这本珍贵的教科书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课题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通过探索讨论,进行小组交流,得出最佳答案,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把学生置身于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中,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课文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而且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情趣盎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发挥教师的情感诱导作用。课堂教学是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情感沟通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情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内心体验起导向和催化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再次,要加强学生学生的主题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主动学中真正体验学习的愉悦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我在课中,课文也在我中”体验的最高境界。如在讲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我让学生模仿一下黄鹂的鸣叫声,学生尽情地学着“叫”了起来,紧接着一些学生开始学着白鹭在蓝天自由飞翔的“动作”。这样新颖的教学环节,自然巧妙地调动了学生以多种感官感受和体验优美境界,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都能兴致勃勃地演,争先恐后地说,在其乐融融的情境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其间闪现不少真知灼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发创新潜能。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课件设计可以图文并茂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多媒体形、光、声、色等信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增加信息量,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源泉。

小学语文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篇9

关键词:想象,创新思维,途径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 就没有创造, 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 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 是一个重要途径。

一、利用插图引发创新思维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 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 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 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 运用好这些插图, 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 或栩栩如生地写人, 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 或生动形象地状景, 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的插图, 主要是展现董存瑞昂首挺胸, 站在桥底中央, 左手托住炸药包, 顶住桥体, 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的场面, 我在教这课时, 指导他们一边看图, 一边展开想象。我问:通过插图中董存瑞叔叔的目光、表情、动作, 你能想象这时他会想什么呢?孩子们通过想象, 把手都举起来了, 有的说:“他想, 为了新中国的胜利, 我一定要炸掉暗堡”, 有的说:“他想, 如果不炸掉暗堡, 冲锋部队就要牺牲很多战士, 这次战斗也不能取得胜利”, 还有的说:“他想, 如果我不用手托住炸药包, 就不能炸掉暗堡, 如果用手去托炸药包, 自己就会牺牲, 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 可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我宁愿牺牲自己!”想象的力量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中心, 感受到了董存瑞的高大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积极健康的学习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能量和动力。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境, 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情节, 运用多种媒体, 创设情境, 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后来听到骂声, 鞭打声, 小孩的哭声, 吵嚷声, 狗叫声……”我在处理这段教材时, 先准备好这些音响资料, 讲到这里, 我没有让学生立即去看课文, 也没有让学生去空泛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而是给学生提供了文章描写的这样一组音响, 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我问:“通过听刚才的音响,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想象, 有的说:“我看见小扬科被人们拖到院子里, 狠狠地用鞭子抽”, 有的说:“我看见小扬科被打得浑身是血, 小孩吓得大哭, 院子里的狗也跟着乱叫”, 有的说:“小扬科好可怜, 被打得非常厉害, 可是只有小狗为他鸣不平”。无需老师多讲, 学生便深深体会到了小扬科的悲惨遭遇,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小扬科的同情。

三、借助补白拓展创新思维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 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 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 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 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地方, 让学生展开想象, 悟出文章的真谛, 填补空白之处, 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小英雄雨来》一文, 作者为了使文章波澜起伏, 更有悬念, 在安排故事情节上有意把“雨来脱险”省去不写, 跳跃到“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直到文章结尾才用一小段补叙, 简单交代雨来没有牺牲。“雨来脱险”的故事是学生扩写的好材料, 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 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结尾一段补叙应放在哪一部分后边?结合课文, 展开合理想象, 雨来是怎样脱险的?把这一段扩写成一篇小故事。这样通过补写, 要求学生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 进行推测, 重新创造想象, 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雨来的机灵、勇敢。

四、借助故事丰富创新思维

在教材中, 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粗看起来, 故事已讲完了, 但细想起来, 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 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教学要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有关表象, 引导他们延续故事情节, 从而加速他们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凡卡》这一课末尾写道:“凡卡把信塞进邮筒以后, 过了一个钟头, 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还做了一个美梦。”做什么美梦呢?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以《凡卡的梦》为题, 展开合理想象, 把他的梦写出来。这样一下子缩短了学生和作品间的时代距离, 进一步了解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篇10

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目前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途径

1. 教育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学有所成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如在“数列与极限”一章的教学中穿插“高斯的求和方法”、“芝诺的悖论及其破译”等小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懂得独立思考的科学价值;在“复数”一章的教学中结合数学的发展史,如无理数被发现的坎坷历程,让学生感悟独立思考的人格魅力。

(2)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我国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仅靠模仿照搬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从创业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3)班会课上,让不断取得进步及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校友介绍自己学好数学的经验,并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讲解,从学习者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可行性。

2. 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钻研思考。

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为例,我把侧重点放在了问题结论的探求上,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应用功能的理解。

推迟判断是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一个原则,该原则的要点是限制在畅想和讨论问题阶段,不宜过早地作出判断和批评,而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讨论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断产生创造设想,最终使思维走向灵活、深刻和全面。

3. 提倡开放式教学,提高独立思考的品位。

要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方式首先就要提倡开放,绝不能“一言堂”,否则这种独立性很快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问题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抛物线的焦点弦是解析几何的一个常见几何模型,我们要求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结果学生表现极为踊跃,整理后共提出二十多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此外,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实验班老师都认真指导、精心组织,并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探索思考。

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反思可以联系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反思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探究新的发现。历史上许多数学家的发现就是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呢?

1. 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堂上,数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已经完成了的固定了的理论。课堂中教给学生的各种定义、规则、算法都是现成的结论,至于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已远离了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实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或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了解问题本质,揭示一般规律,体验数学发现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2. 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同化和迁移的过程,而反思是同化和迁移的核心步骤。反思可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3. 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训练发散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注意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完善思维过程,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应注意探索新的解题途径,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三、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恰当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影响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材中选择内容。

人教社最新出版的教材几乎在每一章后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实习作业或研究性课题,其中阅读材料往往是对本章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并且给出了资料的来源,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做出一个详细的报告;实习作业往往给一种思路,要求同学根据这个思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题给出了研究内容,要求学生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好的内容。

2.从拓宽知识面选择内容。

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过分地展开和延伸,这些延伸的内容中很多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3.从习题中选择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放性,数学习题中有一部分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固定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放性问题与研究性学习的特征相吻合,因此开放性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对课本中一些封闭性问题可以改造成开放型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4. 从数学应用中选择内容。

培养创新途径 篇11

一、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可以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趣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从这些实验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彩色温度计的制作”“水中花园”“喷雾作画”“一触即发”“自动长毛的鸭子”“防火布”“大飞泡”等形象直观的实验,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实验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自制肥皂和汽水、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这些小产品简单实用,极易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二、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它将大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笔者曾组织过“饮水与健康”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和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用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我们该去哪里寻找清澈、洁净而又健康的水呢?”于是,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这些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又如在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中,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查找资料,调查了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和使用范围,分析了各种电池的利弊,提出了废旧电池的再利用方法,对开发新能源及回收废旧电池具有重大意义。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笔者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的氛围中。如笔者先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不断生成问题的动态情境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生成新思想,探究新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时而又正确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如在水中花园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诸如水中植物长得慢、长得乱等问题,笔者在指导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是从侧面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水中花园”变得更漂亮。学生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注意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并为学生提供物质条件,检验他们的想法是否可行。当漂亮的“水中花园”在自己的创造下异彩纷呈时,成就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时笔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技能。

在课外化学活动中,教师应开设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项目,并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奠定基础,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提供创新平台。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篇12

目前我们正处于以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教界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高等教育研究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探索。高等院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塑造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 创新能力的特征

普遍意义上, 我们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就创新能力本身而言, 创新思维是其核心, 它是一种复合性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 包括一个人的观察、认识、记忆、分析、判断与想象能力等, 也包括情绪、性格等一些非智力因素, 其中创新能力最具突出的是以不同于常人、常规的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 并提出相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1) 大学生思维方式陈规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群体发展, 提倡人的共性培养, 要求个体服从群体, 对个人的自主与独立性发展不够重视, 这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 提倡创新教育以来, 许多高校依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部分教师也未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带到课堂中, 造成学生所学与社会和市场脱节, 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

(2) 大学生创新行为未成为趋势

尽管近年来许多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的大赛不断开展, 但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却未成为一种趋势, 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参与并对所学所用进行创新, 这些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密不可分。我国的创新体系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 在助推学生的实践中不够有力,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开展;同时, 创新思维的缺乏使得创新行为不能够成为现实。

(3)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不容乐观

高校在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相对称, 而且实践教学相对薄弱;教师的创新教学思维未有大的提升;大学的创新类校园活动相对较少, 且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未成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其次, 学生本身自我创新意识薄弱, 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主人翁意识, 对教师所传授知识不能够举一反三, 长此以往, 创新能力不能够得到提升。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在中国传统的为学中, 古人有云:“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十九条, 子思有云) 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 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这句话阐明在为学中, 首先要积累知识, 打好基础;其次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要辩证思考、探求事物本真;鉴别是非黑白与真伪;最后在实践中践行知识并探索真知, 追求大成。这里面包含了传统为学的全过程和精神内涵, 而这句箴言依然可以用在现代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据其意义, 结合当代现实特征,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有以下途径:

1. 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博学与审问”

对于创新教育来说, 爱因斯坦一句名言非常贴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意味着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这需要开拓性的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要致力于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 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而“博学”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中最基础的基础。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都应该从基础做起, 拓宽知识面,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才能够厚积而薄发, 在未来的创新中得心应手。

开拓思维的“博学与审问”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对于学校来说, 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制, 坚持开放式教学模式, 实行因材施教, 使学生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发展, [1]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问精神,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校需要在课程改革中建立相应的适合创新教育的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 结合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 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 挑战陈规, 培养学生的“学与问”精神。

2.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慎思与明辨”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人思辨能力的培养, 而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思辨”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意义非凡。“思辨”是指思考辨析能力, “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从两方面入手, 即:慎思与明辨。

一方面, 传统理论认为思辨在成长与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我国传统伦理又人伦的角度要求人从小要内敛, 对待事情与问题谦虚谨慎, 尊重长者并对其观点言听计从,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多数孩子无独立人格和意志, 这使多数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意志, 在为学中就缺乏创新的勇气与能力。因此, 在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中, 首先要家庭教育有作为:在学生的成长中, 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对待事情有不同的观点;而学校教育也必须作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更是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的基地。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营造民主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突破思维方式陈规化的制约, 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倡学术自由, 鼓励学生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上对原有理论提出理性地质疑与批评,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在多维度、多角度中求证问题, 正是大学生辨证思维训练的核心所在.[2]

3. 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笃行与探索”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大学生进行创新, 在学术及未来的各行各业发展中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促进创新行为的落实, 加强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高校结合现实在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开展丰富的校园创新活动

大学校园的活动丰富多彩, 除了提升大学生的自身创新素质, 更要在活跃校园文化的活动中突出创新性,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环境, 鼓励专业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在各类社团活动中鼓励学生创新, 将学习与创新的乐趣充分激发出来。

(2)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并参加各类创新型竞赛

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以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和创业, 充分调动大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为学生进行创新发明和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学校尽可能多地开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有效的举办校、院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实践以及各类创新型竞赛 (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等) , 在教师指导下, 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活动,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较多的自由时空, 使他们利用参加科研和竞赛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保证多渠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建设与完善实践性教学基地,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完善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即实验室的完善等, 其中包括创建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其次, 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结合校内的实习, 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要, 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美国的“硅谷”是“产学研”结合成功的典型。“硅谷”中, 围绕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 分布着三千多家高科技产业和很多科研机构。以大学为主的科学工业园区和外部的产业部门相互依托、促进, 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达到协调发展。这些事实证明, 高校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可以提升科研能力, 促进大学生科研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精神。同时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鼓励大学生创新的同时使创新成果的效应得到挥发, 并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长期稳定发展。

4. 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遇:整合网络资源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要抓住时代特点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行培养,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资源极其丰富,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各种信息, 从而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得到很大的拓宽, 这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在时间、地域和空间中具有开放性, 充分利用网络的交流开放性也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创新的积极性, 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的鉴别能力。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互联网中收集的资料,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也要针对网络教学中遇到的的问题, 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 开阔思路, 整合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育贤, 杨世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10

[2]辛健, 赵祥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解困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05

上一篇:功角稳定性下一篇:高校篮球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