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2024-05-09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通用12篇)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1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高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我国地方商科院校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从高校、企业、政府三方面探讨了其具体实现机制。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1 我国高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2015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上, 李克强总理掀起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浪潮,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当中, 需要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而校企协同创新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2014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将2000年后因为扩招出现的7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技能型学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行的教育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需求还存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职业技术学校的高就业率, 高等教育的就业率仅为77%。

当然, 我国的校企协作创新相比过去几年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在一些学校, 校企协同创新已由单方面的校企合作转向学校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向学校提供技术创新力量等。过去的校企之间的供求关系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从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出发, 企业与学校之间联合研发、交流, 达到双赢。

现今我国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 “订单”教育模式

“订单”教育模式是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 在招生时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 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等措施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方面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 企业方面负责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技能培训及上岗实习等。该模式以就业为主要目的, 以企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有利于培养一毕业就可上岗的专业技术人才。

(2) 委托培训模式

委托培训模式是指企业委托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一种培训形式。企业与学校签订合同, 按照合同规定, 企业委派职工到学校进行学习, 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 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制订计划, 实施培训。或者企业聘请学校的教职人员到企业为员工培训、担任顾问等。另一方面作为回报, 学校的教职员工可以从事公司的科研项目开发, 学生参与其中, 公司与学校签订相应的学生就业协定等。

(3) 合资建设、共同研发模式

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经营实训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和职工培训基地等加深双方之间的合作, 通过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使双方之间都有利益可取, 尤其有利于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

2 推进我国商科院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 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 我国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 并取得了众多优秀成果。不少理工科院校积极探索,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而商科院校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遇到了坎坷。

2.1 利益协调存在困难, 合作积极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 内在互补是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目标利益上, 学校希望通过企业的参与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工作,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终是以育人为目的;而多数企业方则更希望有经验的大学生进入自己的公司, 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事务中去, 增加企业的利润, 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利益不同, 在现实操作中就容易产生分歧。如多数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不能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有时候不当的操作还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校企协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协调的过程, 企业方往往没有深入了解校企合作所带来的收益, 目标不明确, 认为商科类学生到企业只会单纯增加各方面的成本, 这便大大降低了企业对校企协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商科类专业偏文的特性, 也决定了校企双方合作不会像理科类专业那么系统。

2.2 校企双方合作能力有限, 协同创新沦为形式

学校方面, 大多数商科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 (1) 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多数情况下, 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 缺乏与企业方的合作经验, 因而不能很好地抓住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重点。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整个学校课堂氛围都倾向于课程教学而非实践教学。 (2) 教师科研压力大。在现今的教师考核中, 科研成果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科研项目通常又不能直接为企业所用。因此, 与企业合作也变得可有可无。 (3) 学校课程内容落后。高校课程体系往往滞后于实际发展,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 高校培养人才具有规范性, 力求每个学生经过相似的课程洗礼, 缺少了必要的灵活性,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不利于校企协同创新时双方的对接。

企业方面,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企业缺乏人文关怀, 管理不够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企业管理能力不足造成的。发展中的企业有时只注重经济效益, 经常随意性的调动, 忽视学生方面的诉求, 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2) 没有正确引导实习。当没有合适学生的工作事项时, 学生只能做些简单的整理工作, 没有企业人员的引导, 实习流于形式。 (3) 企业实习岗位有限。商科类专业尤其是像会计之类的专业不能做到像理科类专业的观摩实习, 因此对实习岗位数量提出了要求, 企业往往没有这么大的岗位需求, 很多学生只能在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企业实习。

2.3 政府政策不完善, 实施不到位

校企协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和企业之间, 它同样需要政府参与进来, 通过法律政策的实施, 来保证校企协作的有序运行。虽然我国现今对办学方向和方式有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在资金上也有一定的支持, 但依旧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 主要包括: (1) 政府政策往往只是宏观上的指导, 而在校企协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实施细则指导, 导致双方在协作中不敢放开。 (2) 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校企协作机构, 缺乏制度和风险机制上的支持。在校企协作中遇到困难时, 不能有效地得到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帮助, 并且政府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宣传而被企业忽视。 (3) 存在相关的监控、考核机制的盲区, 导致学校、企业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缺乏法律上的约束。

3 促进我国商科院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3.1 寻求校企共赢基础, 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利益平衡是校企合作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这就要求校企双方做到集中资源, 利用各自的优势、特色弥补对方的不足, 形成“1+1>2”的效应。让教师与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或者学校直接和企业共同申报课题, 利用学校在课题申报方面的经验共同完成课题并将之服务于当地企业, 从而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互利共赢。同时, 人员的互相交流也是加强双方合作关系的另一种方式。企业人员可以到学校给学生们进行职业上的培训, 并参与教学计划、课程开发上的研究, 学校方面可以进行提供顾问支持、公司战略调整等更深层次的交流, 也可以直接到企业中去给员工进行理论上、方法上的指导。在此基础上, 校企双方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让学生真正在校企协作的大框架下得到锻炼, 明确双方的职责, 提高参与积极性, 避免合作流于形式。

3.2 激励校企协作各方, 做到事半功倍

在校企协作中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校企双方往往畏缩不前。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 将有利用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一是, 创新教师与企业的考核机制, 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指标科学化等举措, 做到将能否为企业、社会、国家带来经济收益和贡献做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 让校企合作中进行的每一步都有依据, 在这个指标的框架下进行合作。二是, 确立企业在校企协作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对利益获取的需求及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将逼迫企业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待校企合作所带来的机遇。三是, 奖励在校企协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团体或者个人。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 还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荣誉奖、晋升职称等荣誉方面的奖励来给予鼓励。

3.3 增强校企合作能力, 优化校企协作环境

(1) 对高校而言, 首先应推进依法治校的同时建设大学独特文化, 努力形成追求创新、思想开放、宽容失败的大学氛围将有助于形成校企协作的文化环境。 (2) 对企业而言, 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在校进行岗前培训, 根据工作情况进行一对一或集体指导, 严格按照校企协作的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实习引导工作。二是要注重加强企业的人文关怀, 遇到学生不适应岗位、不满意福利等合理诉求时, 认真听取学生意见, 尽企业的职责进行相应调整。 (3) 校企之间应形成紧密的组织体系。松散的合作关系不仅不能取得实质的效果, 还会增加成本的支出, 因此必须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沟通, 形成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

3.4 完善政策体系建设,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 树立政府主导地位, 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牵线搭桥, 尤其加大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上的细则的可操作性, 让校企放胆前进。同时, 鼓励学生、教师、企业的创新, 切实地参与到当地创新创业中去。 (2) 当地政府成立校企协作相关机构和宣传部门。处理当地校企协作事务的宣传, 并完善适合当地的监督、考核机制。同时, 完善校企科研成果中介服务与机构, 为科研成果的诞生提供保障, 加快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真正做到科研为企业发展服务。 (3) 通过法律提升行业地位。提升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在行业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现在的很多重要成果已不是几个人的小组就能解决的, 而必须在政府的组织计划下, 通过整个行业的不断分工研究, 最终才形成运用到实际。

参考文献

[1]乔玉香, 安立龙.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0) .

[2]梁莹, 戴经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 2014 (10) .

[3]方光罗.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 2008-01-23.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2

发布日期: 2013-01-22 发布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校企协同创新是我国教育发展与企业优势竞争的内在要求。在校企协作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共同推动学校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发展以及企业将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是推进校企协作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能力;技术转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5

5[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113-0

1校企协同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由此可见,学校与企业不是简单的联合,而是优势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校企协同的核心所在。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

从几年来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看,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合作层次不深,发挥各自优势不明显,有的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人才的培养目的、专业走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校企合作的项目上缺乏市场竞争力,超过不了两年就不了了之。但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比如搜狗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它们共同建立了搜索技术联合实验室,搜狗为联合实验室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清华大学则投入近50名师生到实验室进行共同培养,毕业生毕业后自动流转到搜狗就业,成为搜狗工程师队伍的主要力量。这种模式和合作方向使得他们在网络信息存储、搜索、管理以及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校企协作的核心和生存的正能量,让学校从企业技术快速商业化、充裕的项目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场所以及市场信息和营销等优势中获得支持,企业则从学校基础研究、专业人才、前沿知识和技术信息等获得研发优势上的支撑。这种协同创新,可以避免短期效应,实现校企战略合作的可持续性,使双方的利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校企协同

基于校企协同的问题和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校企协作的作用。搜狗与清华大学的创新协作的成功事实表明,在校企协作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共同推动学校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发展以及企业将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是推进校企协作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校企怎样协同才更有成效。

2.1 要推进校企相关创新链条的协同,保持各环节无缝对接

这个创新链条是校企之间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实现技术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它贯穿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以及中介服务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构建好创新网络,把这些环节高效对接,促进知识与资本、技术与产业、成果与市场的深度结合,把协同创新成果提升到最高层次。

2.2 要推进创新主体以及资源的协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中心

学校一般都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与创新相关的学科种类齐全,并拥有研究院、科技园等之类的独立创新平台。企业本身也拥有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之类的创新主体。校企合作双方注重各种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双方创新组织与研发的合作。建立共同的研发中心,保证研发课题符合双方目标,既要让学校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又要保证共同研发攻关的课题在所属行业内保持领先;共同培育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联合攻关重大的科技项目,双方主要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企业所属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进攻关研究,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2.3 推进技术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奠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础

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最原始的动力都是来源于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校企协同也不例外。由于协同创新有别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同合作,也不同于承上启下、引进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的产品各技术要素的整合,这个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新体系,必须要有科学系统的体制机制作保障。从目前校企协同创新的态势看,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成形,双方协同创新的政策不到位,动力不足,深度不够。校企若要实现高水平、高起点的协同创新,必须在体制与机制上有所突破。就是要把科技产业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向深入,双方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模式,不断完善技术推广体系的运作机制,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完善校企协同的体制

如何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雄厚的特有优势,引领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既要顺应国内外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又要实现企业高水平和特色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上从3方面着手:①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3

摘要: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常见模式。然而,传统订单培养多为合约式培养,产生于特定的背景,只适合某些特定的行业企业,不具有普适性。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订单培养,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灵活性强、风险性小的特点,又避免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顶岗实习难以控制、疏于管理的弊端,为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及毕业实习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22-02

一、校企协同育人是校企合作的先导和切入点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探索建立校所协同、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逐步呈现横向多样、纵向深入的特点,合作的内容主要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方面。高校的层次不同,办学优势不同,校企合作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研究型大学,校企协同创新是校企合作的重点;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则是校企合作的先导和切入点。企业大量需要的人才是面向工作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技术管理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这类适应工作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校企协同育人必然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也会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为开展其他合作如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及科学研究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仍然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常见模式。高校通过订单培养,获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企业通过提前介入人才培养,挑选到优秀的毕业生,并将职业培训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以订单培养为平台和抓手,可以增进校企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促进校企双方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二、合约式订单培养存在的局限性

订单培养已经开展很多年,并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订单培养开始暴露出较多的问题。现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机电技术系耀兴订单班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我院机电技术系于2007年与澳门耀兴集团合作,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具体做法是,学院与耀兴集团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学生入学半年后,通过自愿报名及选拔的方式,成立订单班;企业每年支付学生6000元的培养费用,学生毕业后须到企业工作,且至少要工作三年。期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相关的实习实训,部分专业课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合约式订单培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专业人才,也为学生解除了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首先,合约式订单培养灵活性差,存在一定风险。三年时间,协议双方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岗位需求会有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就业意向也会有变化,一纸合同就牢牢地将企业与学生捆绑在一起,使他们失去了双向选择的机会。成立订单班时,学生想到将来可以去一个知名大企业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到毕业时,面对更多的选择,学生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想尝试更好的企业或者其他岗位,但是按照协议约定,他们必须留在企业工作三年;企业方面,当时选拔的优秀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的表现并不理想,因为合同的约定,也不能轻易解聘不满意的学生。

其次,合约式订单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迁徙能力。合约式订单培养,一般在招生时,或者入学不久,就成立订单班,然后按照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明显地体现了企业的岗位技术和要求。因为人才培养过于专门化而使学生通识性教育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迁徙能力变弱,走出这个企业或者本行业,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新的职业和新的岗位。

我院与耀兴集团合作的订单培养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以及企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接近饱和,培养了两届学生就终止了。

三、一种新型订单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合约式订单培养适合为某些行业企业培养个性化的专门人才或者紧缺人才,一般需要行业具备较大规模,每年对相关专业人才有固定的需求。因此,合约式订单培养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订单培养仍然是企业个性化定制优秀毕业生的一种途径,也是校企合作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开始尝试探索一种新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格兰达硕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数控加工设备的企业,该企业较具规模和实力,并规划扩大生产规模,着手在江门市新会区筹建分厂,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相关人才。2013年该公司与我院机电技术系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合作的理由是,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办学实力强,毕业生社会声誉好;毕业生基本都是本地人,就近工作会很安心、很稳定;与深圳比较,本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

总结耀兴订单班的培养经验,我们对传统订单培养,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种宽松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该订单培养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一)合作协议更加宽松灵活,更具人性化

学校、企业、学生仍然签订协议,规定校企生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条件更加宽松、灵活,便于操作和变通。企业不必提供大笔培养费,但要提供实习、授课的条件和资源,如场地、设施、兼职教师等;学生必须到签约企业参加毕业顶岗实习,但毕业时可以自愿选择去留。企业不必预支人才培养费,也减少了接纳不合用毕业生或者毕业生不履行合同的风险;毕业生在实习结束时,不必因为拿了企业的培养费而失去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这种宽松式的合作协议更加宽松灵活,更具人性化。

(二)短期订单培养,兼顾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

本次订单培养,企业仍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但不是全程参与,而是阶段性的部分参与;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弱化了企业的针对性,即前面4个学期仍然保留原来的通识性教育。校企双方真正进入合作议程是在第5学期。第5学期才开始报名和选拔,成立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订单班的专业必修课跟本专业非订单班相同,只是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体现了企业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岗位要求。选修课一般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并共同授课。有些课程或者部分教学内容还放到企业去讲,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边体验边学习。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系各专业前5个学期为校内学习,第6学期全程安排顶岗实习。非订单班顶岗实习,学生可以结合就业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订单班的学生,按照协议规定,必须统一在签约企业开展毕业顶岗实习。在签约企业的实习不是简单的顶岗,而是要严格执行实习计划,按部就班开展相关职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深圳格兰达硕数控公司较具规模和实力,管理规范,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企业针对毕业生制订了严格的培训计划。学生一进厂,就开始接受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和技术培训;实施师徒制和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企业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安排到不同的车间和部门,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他们的师傅,负责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学校也安排专业教师配合企业技术人员,做好实习和设计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双导师制中,两个导师的工作分工、侧重点有所不同。毕业设计选题要求与所从事岗位的技术、管理相关。毕业答辩在企业进行,由校企双方组成答辩小组共同完成答辩。

(三)尝试将订单培养扩展到相近的专业

合作企业深圳格兰达硕数控有限公司,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控加工技能人才,还需要较多的设备安装及维修人员。因此,本次订单培养以数控专业为主,还扩展到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共招收67人。该订单班不是严格意义的班级,学生上专业必修课还在原来的班级,只是上专业选修课(即跟签约企业技术管理相关的课程)的时候,才临时组织在一起上课。

四、订单培养的实施效果

我院与深圳格兰达硕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的订单培养,是对传统订单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了校企生三方共赢。通过订单培养,企业因为提前参与人才培养,挑选到心仪的毕业生,毕业答辩之后,企业根据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顶岗实习表现择优录取,最后该企业共确定52名学生为最终的录用人选,并签订了聘用协议和劳动合同。由于订单班顶岗实习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的收获很大,避免了松散式毕业实习难以控制、疏于管理的种种弊端;学生因为提前学习与企业岗位相关的技术,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缩短了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订单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联合开展岗位培训及毕业设计,也促进了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提高和双向流动,为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鉴于本次订单培养的成功开展,近两年我院将本订单培养模式继续推广到其他专业,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

[2] 肖容美,耿爱农,李辛沫.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3] 张铁竹,张红涛.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订单式”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4] 苏德利,李霞.合理构建订单培养模式 打造零距离上岗人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4

1.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队伍。 (1) 在学校与相关企业框架下建立队伍。成员主要由企业代表、学校领导及相关教师组成。企业代表需考虑合代表性和合作关系的紧密度。 (2) 工作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模式建立、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建立等内容, 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 设定会议主题, 召开研讨会议。 (3) 工作经费纳入学校教学业务经费。

2.建立校企协同长效合作机制。 (1) 以“双赢”作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根据学院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以及专业特点, 与企业签署协议, 建立校企共建团队、校外企业基地, 搭建课外实践活动平台, 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2) 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 充分尊重合作企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的需求, 积极引入企业文化, 提升合作企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感召力。 (3) 通过各种途径, 大力宣传企业冠名的共建项目, 如创新基地、创新基金、共建社团、共建赛事等, 提升合作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 (4) 在企业参与的创新基地建设、社团、竞赛等各个项目中, 合作企业具有选人的优先权, 使其成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便捷、有效途径。 (5) 为学校选聘的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导师) 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 并设法为其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如学位进修等。 (6) 提供企业需要的技术咨询、科研合作及在岗人员培训等服务。

3.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 组建调研队伍, 深入合作企业调研, 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和学科教师为导师, 实行“双导师”制度, 为大学生举办大师学术讲坛、企业技术系列讲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 提高其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 增加就业以及深造的紧迫感。 (2) 汇总调研资料, 总结企业需求规律和特点, 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不足, 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案,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4.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建立。 (1) 依托企业建设社团。企业提供技术环境、导师, 介绍前沿技术, 提供学习案例, 安排项目, 帮助解决难题。根据需要, 配备学院导师。积极鼓励社团和依托企业开展各类活动, 把共建社团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社团活动展示企业文化, 扩大企业在高校的影响, 同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蓄水池。 (2) 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在竞赛活动及内容的安排上, 充分考虑企业应用的特点, 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对于指导学生创新团队获奖的企业及企业导师, 给予荣誉和奖励。 (3) 校外企业创新基地建设。校外企业创新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广阔舞台, 是补充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与企业以校企共建团队、校外企业基地等形式建立联系, 实行企业创新基地和学院授牌实习基地一体化建设, 企业提供工作空间和环境, 布置工作任务, 配备企业指导教师。

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 科技在飞速发展, 每个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每年都有大批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毕业, 他们在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素质, 但他们距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还是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学习中完善自己。在中国2025发展战略的情况下, 企业中最需要的不是个人优势或只拥有某方面特质的“狭义”的人才, 而是能够全面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人品与道德、创新与决策等不同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广义”的人才。

1.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 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基础保障。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 可以通过体检的方式对体能、体力、体质和精力进行检测, 企业通过这种体检证明, 判断身体素质是否合格[1]。

2.要有良好的思想素养。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你的立场、观点、思想、方向、态度、信仰的综合表现。政治思想素质的形成是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密切相关,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政治思想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企业一般要求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3.要具备一定能力素质。能力从广义上来说, 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本领。从企业方面来说, 是指学生胜任某种工作的个人条件。它表现为个人完成某项工作时, 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交往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企业的不同岗位, 需要大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 基层岗位则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能力。管理岗位主要需要科学决策能力和交往协调能力等。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感知、想象、思维、观念、情感、意志、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制约和影响着领导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指心理健康或具备健康的心理。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创新意识、权变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气质类型和领导风格等。

5.要有对社会感恩之心:做事先做人, 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发展根本, 从而发挥人力的最大作用。从管理的角度看, 以人为本应是以“好人”为本。我们所说的好人, 就是自尊自立自爱、感恩他人, 保持永恒的感恩心, 用爱与快乐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业, 对待自己的事业, 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以及领导, 用爱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会, 用爱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自己的国家。培养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企业中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才能成为有用的人、高尚的人。

三、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树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理念和机制。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把课外实践创新能力体系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规范每项活动的教学内容, 明确培养目标、对象及考核办法。

2.依托各级平台, 充分挖掘企业教学资源,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企业可利用资源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经理人员、企业研发环境和技术平台、成功开发的项目案例、企业在研项目资源、企业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创业经验, 及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等。聘请企业管理者, 工程技术人员, 一线技工等, 来我校举办讲座, 增进相互了解。

3.建设校企共建型团队。发挥企业的技术指导力量、技术平台、实际案例和项目的教育培养功能, 建设为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基层组织, 围绕企业实际问题开展活动, 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竞赛平台。不断优化多层次教学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开放式实验室等作用, 加强并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有能力;搭建并扩展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平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按院级、校级和省级及以上级进行建设, 院级竞赛主要鼓励团队协作和工程创新, 在竞赛开展过程中, 充分引入企业元素;完善科研训练平台, 通过参与并完成各种科技大赛等科研过程, 激发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热情, 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并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研究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校企协同强化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也是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其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1. 主要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能够真正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

2.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在“我要学”并且是“做中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外实践活动具有参与性、过程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论课堂永远无法替代的作用[2]。

3.在研究过程中, 直接面对企业, 掌握企业现状与需求,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侧重, 使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更加重视知识的实用性, 这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协同强化实践, 为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对学生创新性培养起到良好作用, 同时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更加一致, 减小了供需矛盾, 为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水平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并打下了基础。

摘要:用人单位认可度应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之一,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多家企业深入调研与合作, 找出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和特点, 依托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结合高校实际, 转变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重要性;探索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高校人才培养直接面向企业和工程实际的需求, 重视学生实践活动,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协作能力培养的良好机制与氛围, 有效解决高校对人才能力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矛盾,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就业机会。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敏华.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1) :22-23.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6

关键词:政校企;就业创业;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4-02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主要为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有近6 0年的办学历史,铁路行业背景深厚。在铁路客运快速化、货运重载化带来铁路大发展,与城市化同行的城市轨道交通风起云涌和株洲市被确立为全国职教改革试点城市及打造轨道交通千亿产业群的大背景下,由政校企三方联动协同,搭建了“三大”平台,构建了“四大”机制,使我院就业工作走出了一条“就业工作引导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求,产业需求催生高就业率,高就业率拉动招生进口旺,招生进口旺产生高素质生源”的良性循环的路子;实施了创业工作“以创业教育为轴心,以创业基金为支撑,以创业孵化园为依托,以创业班为试点”的大学生创业新举措,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学院获得了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称号。

一、政校企三方联动,搭建“三大”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院始终从人才兴国、解决民生、促进和谐、履行服务经济社会职责的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三条线”一一生命线、声誉线、感情线,依托政校企合作,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打造“三大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1.株洲市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共建学院平台。

根据株洲市人民政府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签订共建学院框架协议,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企业提供项目支持,及时解决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过程共管、资源共用的办学格局。学院已正式成为广铁集团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广铁集团已通过“引厂入校”、“引设备入校”、“企业提供场地”等方式,向学院提供设备资产8000万元,在新校建设集教育、实习、实训与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平台。

2.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平台。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现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等南方七大铁路局、长沙地铁等南方20余家地铁公司和南车株洲电力机有限公司等10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共70余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铁路培训基地组成,是一个跨地域、跨行业、跨层次的职教集团。集团理事会是集团决策机构,理事会下设立集团秘书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等3个专门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集团成员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创业等工作。目前,学院80%以上的毕业生面向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就业。

学院充分利用南方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广泛宣传人才供需、企业招聘、高铁新技术发展、就业创业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就业创业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

3.全国铁道车辆机车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台。

学院是全国铁道行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该组织以人才培养、职后培训、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结合为主要形式,借此平台,学院组织资源开展好专业研究,及时掌握和跟进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人才需求状况,为学院办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政校企三方协作,建立“四大机制”

1.对话协作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集团章程》,制订了《集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集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了集团网站和《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报》,每年编发了《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报》2期,利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建立了集团及各成员单位网络空间,促进了集团成员间的需求对接和沟通交流。

集团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常态化专业调研机制,每年定期发布一次集团内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报告,密切跟踪铁路、地铁公司职业岗位和技术变化,适时调整集团内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集团内每家铁路、地铁公司根据用人需求计划,特别是地铁公司根据人才要求的特殊性需提前3—5年,与学院协商,并形成协议和制度,每年到院校举办2次大型的订单人才组建会和人才招聘会。

株洲市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学院深入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创业服务。

2.资源共享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铁路时空”数字博物馆、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和载体,借助“3G实景课堂”等信息化手段,发挥集团成员“行业性、区域性、领先性、示范性”的资源优势,推进了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共建共享。 学院参与制定了全国铁道车辆专业技能抽查方案、铁道车辆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建设标准;围绕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了铁道机车车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电气化铁道技术等4个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开出版了《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职业意识》、《铁路班组管理》等工学结合教材25本,在集团内共享。

学院制定了《教师到现场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校外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动态兼职教师库,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成了有铁路、地铁企业现场专家参与的省级教学团队,既提高了现场专家的理论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师资的保障。

3.校路(轨)共育人才机制。

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发挥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组织集团成员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对集团内院校专业布局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证,初步形成了集团内院校之间专业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格局。集团内院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职业岗位调查与岗位活动分析,动态调整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广铁集团、中国南车集团、南车电力机车研究所、长沙地铁等企业全程参与了牵头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促进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构建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格局。

4.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

按照“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的要求,学校不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群、就业信息短信平台、政府就业信息平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信息库为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多渠道收集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的有效信息,及时、公开、准确地向毕业生发布有效就业信息服务,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校园招聘与网络远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提高了招聘活动签约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學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7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在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它有别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特点

为了更加确定地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下面本文将从它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放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是产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打破了高校封闭式的“象牙塔”的教育格局,丰富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共同考核评价学生的生产实践成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

2.2 教育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虽说有企业的参与,但它仍具有教育属性。“教育”在这一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学校关心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综合能力,而企业最关心的是学校能否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适时地调整培养方案,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热情。(2)学校是合作的主体。产学研合作教育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同时也是学校的主要职责,企业的参与主要是实现经济利益以及职工的培训等目的,所以合作教育具有教育属性。

2.3 实践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完全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到企业或科研所进行一定时间的岗位工作或科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除了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还要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参加一定的科研、工程项目。通过实际的工作或科研,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弥补和巩固;在实际的工作或科研中遇到困难,经过努力解决困难,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通过在实际工作或科研中与他人合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实践已证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仅靠课堂内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到实践中去锻炼,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

3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3.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明确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应以学校多年积淀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与优势及行业和社会的影响为基础,以学校传统、优势、特色的专业为依托,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和行业、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统筹规划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 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优势,制定高等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如工科学生的培养标准为:(1)要有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2)要有本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3)要有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项目的参与能力;(4)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5)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改革在校学习方式,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前3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在校内学习阶段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系统化教育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以能力系统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其次,强化“工程应用”,注重开设能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构建以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的“三层次”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取“轮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与专业相关的多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在第七学期设置项目设计环节,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项目设计初步能力的训练,获得初步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课题来自工程项目的实际,学生在校企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并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

3.4 优化教学内容

在校内培养方案中,将根据行业对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有关的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增加与工程相关的课程。

3.5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1)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工程实践,既有工程科学知识又懂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提升专职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一是着力从企业、科研院所引进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二是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3)校企合作。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从企业中聘任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和受过大学教育的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派出的导师一起,联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4 结论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积极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摘要:文章以“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切入点,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深入讨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基于“卓越工程师”导向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9(22):103-107.

[2]聂淼.企业基于吸收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

[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30(6):45-47.

[4]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8

一、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与现状

校企协同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 通过合作开展实践教育, 合作教学, 共同培养高职人才的一个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现阶段的这种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 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企业与院校之间对于人才需求发生分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介入度不高, 面对这种现状, 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新明确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利益, 对这种模式进行创新, 充分调动培养过程中企业与院校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 满足需求的新型高职人才。

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进行

既然这种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与问题, 那么如何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优势, 解决问题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又是怎样运行的呢?下面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来探索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这种运行过程需要通过“三个一致”来实现。

1. 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不能再走传统培养模式的老路, 要做到“学以致用”, 不能停留于形式, 理论化的培养人才。高职人才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落实在现实的应用中。那么这种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院校的培养规格与企业的需求是否一致。想要达到这种一致, 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人员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出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 研究人才的培养内容, 以及培养流程。做到这些, 才能够系统的将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分解成不同方面, 根据这些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例如,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 它所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加工人员, 还需要一系列分工明确的食品安全类专业人才。例如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营养分析等多方面人才。企业需要通过与院校的沟通, 协同院校对食品安全类专业进行细致划分, 确定人才的需求类型, 对各方面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会使人才培养方向明确, 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 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2. 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

校企协同的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教育实践环节。通过这种实际, 使高职人才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 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起到促进作用。以往传统的培养模式中, 这种实践环节都是在院校学生临近毕业之前, 需要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 造成“时间紧, 任务重”的情况。如果采用校企协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就可以在企业与院校的共同协作下, 把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生产环境做有效的结合, 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接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 促进人才素质提高。这种环境的结合工作需要从两方面开展。

(1) 将院校教学环境扩展到企业生产环境中

高职院校在于企业的共同协作中, 可以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 工作人员, 生产场地这些条件, 把企业的生产环境建设成院校的教学基地。例如每个食品生产企业都有食品安全监测部门, 通过校企协同合作,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这些部门, 了解食品安全监测设备。企业中的食品监测人员还可以临时成为教育人员, 为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日常流程, 这样就成功的将企业生产环境, 建设成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 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将企业生产环境吸引到院校教学环境中

这种情况是指通过校企协同合作, 明确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而院校方面根据企业的需求, 在校内建设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环境。这样可以更加有目的性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食品安全监测人才, 那么就可以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在院校内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实验室, 通过对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 对教学设备的改进, 使食品安全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就可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有所了解, 改变了以往实验室的局限性。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 高度的模拟了企业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 完全满足了食品开发企业的人才需求。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 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使人才的培养有了方向性和目的性, 对人才的提早适应企业生产工作, 起到了促进作用。

3. 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 不仅要使企业需求与教学规格相一致, 企业生产环境与院校教学环境相一致, 还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达到一致。这种一致需要院校与企业协同合作, 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汲取经验, 结合企业的项目开发, 与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创建院校教学过程的标准与方案。

这种以企业已经开发完毕的仿真项目为引导, 企业工作人员从旁协助的教学模式, 可以使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直观的接触企业的项目开发流程, 并加以改进。例如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对于产品开发的安全性做出监测, 并且无误后投入生产。那么这个监测项目, 就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院校教学人员的共同改造, 成为一个标准的院校教学过程。学生就可以来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 真实的接触到一个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的工作流程。在完成这个项目开发后, 学生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完成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案进行对比, 比较出自己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足, 加以改进,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进行, 要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一致”来完成。院校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一致保证了人才培养成功之后的适用性, 使高职人才可以达到“学以致用”;院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 为高职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使高职人才尽早的接触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 加速了人才的成长过程;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一致, 又通过真实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性, 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三个方面的共同进行, 才能完成一个优秀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每个方面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在现时代的人才需求下,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了许多企业和院校关注的重点。校企协同这种先进的高职人员培养模式, 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对于院校, 企业, 人才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忽视了与用人企业的沟通, 对企业需求不明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提供的是理论教学, 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实际的企业生产工作中, 无从下手。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企业共同参与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减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本。例如在培养食品安全类的人才过程中, 企业的参与给院校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并提供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这些都大大减轻了院校培养学生的成本, 间接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树立了良好的教学口碑。这样就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入学率, 提高了院校方面的利益, 对高职院校以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工团队。而这种团队的培养除了在企业中生产生活的历练, 还与在院校教育中的基础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方法, 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准确的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要什么样的人才, 就与院校合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需求明确了, 人才培养方向也就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 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 可以使高职人才尽早接触并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 是人才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节省了培养周期, 也就间接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生产能力, 这一点对企业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为企业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支高素质职工团队的建立不仅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还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起到了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中, 一支优秀的食品安全监测职工团队甚至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众所周知的“毒奶粉”事件中, 三鹿企业就是由于不重视食品安全监测工作, 没有一支合格的食品安全监测团队, 导致了企业运营的失败。所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深深的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3.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人才的影响

传统的职业教育忽视企业需求, 注重理论教育。导致了很多院校毕业学生的“眼高手低”, 只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重新学习, 耽误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企业生产。而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 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相结合, 能够在很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生产环境, 融入企业团队。例如在食品安全类专业中,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就大量接触企业生产设备, 运作企业的已有项目的开发, 通过这些实践, 掌握食品安全类工作的各种技能,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企业需求的掌控, 细致的选择自己的专业, 成为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同时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技术能力与同类传统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 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种培养模式在提高这些学生业务水平的同时, 还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 减轻了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 对高职人才的成功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 详细的论述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运行过程, 以及它产生的重要影响。这种模式实现了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的利益追求, 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所需人才。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源动力, 同时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能力, 还成功的培养出了高水平, 高素质的新时代高职人才。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促进企业发展, 提升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 值得研究和探索。

摘要:校企协同创新是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 使人才培养效率得到提高, 人才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优势。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类专业为例, 对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潘四发, 卞爱美, 李雄飞.校企一体化协同创新办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27) :31-32.

[2]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05) :57-59.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9

1 相关理论及技术

1.1基于软件应用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模型模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就是把工作与教学相结合,调整专业课程,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改革,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条件、途径及机制的系统革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流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研,研究掌握软件应用开发领域的人才需求,以此为基础明确专业课定位、培养目标及和课程改革的思路方向等。第二步是确定培养模式,根据前期研究和掌握的需求分析,学生要承担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及要求,确定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第三步是实施课程开发,也是整个过程最为重要的部分,最终确定并实现课程的标准制定、设置原则、载体选择、情境创设、内容重构、实施和评价等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1.2 以软件应用开发项目为驱动的案例教学

在计算机核心课程中采用软件应用开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将软件应用开发项目引入课程中,引导学习者带着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以教育为主,学生都要参加整个项目的流程。以使学生在项目案例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和评测等一系列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和熟练应用。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保证基本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制定并实践新的教学培养方案。方案按照“社会需求-模块化-逐层推进”的方式实施,突出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柔性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构建使用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专业方向以及创新实践等逐层推进的四个教学模块,将专业课程分解,减少必修课学时,按照需求,创设具有灵活可调性的不同的专业方向,充实选修课,建立以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1.3校企协作教学共建培养基地

校企全面合作,共建软件应用开发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是大学的实验室,大学是企业的人才基地,这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本质关系。

校企协作教学的具体做法是:与本区域软件应用开发行业合作,师生按计划共同参与项目研发,在学校建立联合培养开发基地。学校在软件企业中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软件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例如学校相关专业加入区域软件应用开发产业人才培训联盟。按协议由学校和企业构建教学团队,设计课程、教材和人培养方案。改革学校的实验中心,建立教师工程社会实践基地暨学生实习基地,创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派教师参加和新教学方式匹配的各种专业培训,比如,In-tel软件学院项目管理、多核多线程技术、英特尔?平台编程、视觉计算项目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物联网开发工程师认证培训并已获得认证证书。

2 面向软件应用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校企协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校企协作教学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为学生、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拟从软件应用开发企业岗位要求出发,校企合作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共同设计、开发计算机核心课程及其实训项目,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探索一种校企协作教学的新模式。

3 面向软件应用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

依靠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近年与企业合作的成果,针对软件应用开发企业的行业需求、就业需求进行分析,以软件应用开发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计算机核心课程开发,将真实的软件应用开发项目引入教学,与软件应用开发企业展开合作,研究软件应用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厘清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重整,设计教学环节,并付诸教学实践,积累教学改革经验。

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求针对不同级别软件课程的各自特点,有序进行改革。

选择合适的软件应用开发项目,明确选择项目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开发项目,项目不宜太多,但是应该有难度、梯度,选择具有教学意义和市场需求前景的项目。

新模式要求教师的理论基础扎实,学校提供专业课教师了解学科新技术的途径和平台,具备针对新技术的课程开发能力、熟悉职业实践、创设学习情景;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

“软件应用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所以其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也有明显不同,制定一种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软件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

5 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课题的价值在于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型转向启发引导型、学生主动参与型,并与当前国际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相适应,对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软件应用开发企业找人难的“两难”局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拓展专业课理论及实践课程教师的视野,丰富工程社会实践经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路线和方案有普适性意义,不但可以推广到计算机软件系列的课程改革中,作为实践方法,将对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4(8):9-11.

[2]Teaching Reforms and Practice in Java Programming Design[J].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Volume:216CCIS Issue:PART 3.2011:63-67(EI:20113614305085)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10

一、发挥“四大平台功能”, 服务学校定位

黄淮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特色定位, “立足驻马店、面向河南、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定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从建设开始, 就立足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学校办学定位, 突出“四大平台功能”。

育人平台。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依托园区, 强化实践教学, 把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园区, 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场地。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努力把创新创业园建成具有“开放式、多功能、多元化”的高水平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构建学院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园区内各实体的项目、技术、市场资源, 通过项目共同开发和重组,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其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 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素质。搭建创业共享平台, 使创新创业园成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器”、学生走稳创业之路的“学步车”, 最终达到创新、创业、创未来之目标。

集聚平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入住园区, 或在园区联合创办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和机构, 从事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 加强校企对接, 大力支持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重大项目、产学研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平台。瞄准服务社会发展和学生成才需求, 为校内人员提供创业指导、人员培训、岗位招聘、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宣传展览等综合性服务。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要为地方科学发展服务, 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民生服务, 在服务中要体现创新性、基础性和引领性,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园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广泛吸纳优秀企业入住校园, 实现学生校内实习实训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 吸引优秀企事业单位入住。所有入园单位都经过严格审核并签订入住协议, 具备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运行机制完善, 且发展方向要与黄淮学院电子信息类、动漫艺术类、建筑类、管理学类等重点发展学科相结合。入住单位可享受从免除房租、物业费用政策, 并给予其他优惠条件。入住单位须为学院专业学生和老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岗位, 允许教师和学生团队“嵌入”企业, 并承担企业的项目任务。

2012年9月17日, 黄淮学院举行了驻马店市招商引资项目——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IT服务外包中心暨软件开发基地”入住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驻马店市驿城区委书记郑玉林在仪式上说, 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入住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并建立“IT服务外包中心暨软件开发基地”,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企业实战能力, 在提升黄淮学院的整体教育水平的同时, 也促进了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 从而提高了驻马店市电子政务、企业数字化水平, 加快了驻马店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步伐。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克明认为, 此次与黄淮学院携手合作, 一方面将为黄淮学院IT、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 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战“零距离”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IT服务人才。两家单位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平台, 与各级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 在本地IT服务外包、电子政务、电子警务、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共赢。

优秀企业入住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是黄淮学院一项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 它标志着政府主导, 政、产、学、研结合的探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和重要进展, 标志着黄淮学院完成了地方性、开放式、应用型办学的顶层设计, 在校企合作的成功转型上有了新的突破, 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打造专业产业链,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着力打造软件、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四至五个产业链, 深化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政、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人才、科技优势, 为当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服务, 为区域国计民生、公益性事业服务, 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地方性”作为基本服务定位, 在对驻马店及其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以推广本地名优产品、开拓本地电子商务产业、打造本地云服务平台、提供人才职业培训、成立企业服务基地等服务为突破口,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周到服务。

2012年11月9日上午,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举行“黄淮建工成立暨入园挂牌仪式”。“黄淮建工”是以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依托, 相关部门及河南邑都房地产公司、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驻马店市晨光造价咨询公司、河南路通物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置地建设集团等组成的联盟体。以“合作发展、互助共赢、协同创新、服务育人”为宗旨, 形成校内外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业务合作、项目开发、双证教学、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政策咨询等共享活动, 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合作关系, 以求共赢发展。

黄淮建工的成立标志着黄淮学院建筑相关产业链的搭建完成。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业链, 对于推进技术应用型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具有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老师同样在做中研究、以项目带动创新, 是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将极大提高驻马店市的建筑行业的水平, 为该市新型工业化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校企紧密合作, 实现互惠双赢

目前, 企业工程技术水平虽高, 但缺乏科研支撑, 其方案设计队伍弱, 而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强, 方案设计队伍有创新能力, 可为企业提供科研理论支撑和优质设计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

目前创业园中成功的案例之一是“微建筑”工作室。2011年至2012年, 黄淮学院先后与驻马店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邑都置业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发展联盟关系, 两家企业分别在学院设立了建筑设计研究所和产品研发部, 两家企业共建基地, 并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专业80多位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微建筑”工作室主要负责两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设计。

“微建筑”工作室由学院建筑学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组成, 深度嵌入企业, 主要负责两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设计, 由企业行家能手提供技术指导。工作室同时向外辐射了园林设计、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数十个岗位。基地建设后, 为推进合作培养质量, 双方又依托项目, 设立了“微建筑”奖学金, 奖励在工作、专业方面贡献突出的学生, 引导学生加强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微建筑”工作室嵌入企业后, 以科研为原动力,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 以育人为最终目的, 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传帮带”相互动的生动场面。

学院师生以科研成果服务企业, 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实际项目锻炼, 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这是二者合作的最佳切入点, 两者互利互惠, 实现双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就是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 一方面推动了企业行业自身发展, 另一方面黄淮学院在培训教师和学生实习实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 不但推动了企业行业自身发展, 也使黄淮学院在培训教师和学生实习实训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 企业有很强的业务能力, 可为学校师生提供大量实践项目;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团队, 可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支持。学校采取的教师和学生团队“嵌入式”融入企业的方式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实现了校企共赢。

五、彰显办学特色, 打造创新型项目团队

“易团队”是黄淮学院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的指引下, 为落实“合作发展战略”及“项目带动战略”而成立的校、企、生结合的创新型项目团队。从位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二楼的北京中锐咨华科技有限公司嵌入的“易团队”可以看到, 整个区域被划分为行政区、接待区、会议室和学生工位等, 其中学生工位按照项目或工作室进行编排后, 被划分为6个项目区。整个工作区全部采用企业化隔断造型, 覆盖无线网络, 实行指纹考勤。“易团队”吸收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分别建立了工程技术、质量保证、市场运营、行政管理、文化宣传、财务等部门, 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每个工程项目, 学生实行全程参与, 实习实训计划、数量及质量要求等也都建立了完善的文档资料, 让学生感受到完全真实的企业氛围, 亲历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易团队”的工程技术部采用了矩阵式管理模式, 下设研究室和项目组两种机构。研究室是团队的常设机构, 负责培训、科研等工作, 团队根据行业趋势和项目需求设置了前段设计、移动开发、NET、JAVA等研究室。承接实际项目时, 依据项目需求从各研究室抽调成员成立项目组。质量保证部在团队内部负责项目质量的控制和企业品质的提升, 监督项目开发和企业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 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培养成员的职业素养, 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易团队”已经初见成效,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由团队承担的项目总金额近200万元, 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2012年由全球最大中文IT社区CSDN和著名创业平台创新工场联合主办的“移动开发者大会·中国”上, “易团队”负责老师邱栋发表演讲, 向全国26所高校介绍了团队的发展经验。

六、真实创业型项目驱动, 探索新型实习实训模式

在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实践中, 黄淮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与企业一起以创新型项目团队为载体, 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真实项目驱动的实习实训模式。在实践中, 团队必须承接一定数量的真实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 真项目实做, 项目有进度、有要求, 由此带来的学习模式, 对促进学生的实践训练是无可替代的。学生对真实项目不会抱有应付的心态, 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教师在真实项目进展过程中, 及时把握项目的进度, 合理释放压力。学生在真实项目环境中, 可以更好的实现业务技术、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企业的作用是协助团队将岗位细分, 并按照学生能力划分等级, 按项目周期或实训周期安排, 让学生在不同岗位中流转, 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团队发展初期, 教师从事管理、教学和技术攻关等工作, 随着团队规模扩大和学生的成熟, 管理和技术岗位完全可以移交学生完成, 教师逐渐转变为引导、教学、审查和科研等角色, 并在校内给学生提供工作岗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各个创新型项目团队师生, 都必须在信息交流平台上自己的博客中设置《实习周志》栏目, 每周至少要提交一篇实习周志。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及相关团队负责人定期检查, 以此进行考核并举行集中交流活动。周志不但要紧扣参与的真实项目, 还要写出如何理解实训中企业化的作业和管理、在实训中如何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如何在所在部门发挥自己的职能等。

实践证明, 这种真实项目驱动的新型实习实训模式非常有效。实训体系和实训内容依据真实项目, 辅助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训练, 可以使学生尽早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目前,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中的各个创新型项目团队, 均能充分利用企业和学院资源, 通过真实项目驱动的方式, 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形成良性发展, 校、企、生三方受益。

七、创新载体搭平台, 开展“四创”教育

“四创”是指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四位一体的“四创”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黄淮学院突出应用型办学的着力点之一。学院近年着力发展“四创”教育, 不但引入了KAB项目, 每年还拿出20万元作为学生创业孵化基金。近期, 学院又与移动公司合作, 举办创新创意大赛, 总奖金额度高达20万元。

在教学方面, 不仅开设了职业规划和创业课程, 还把创新创意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纳入学院教学计划。为此,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积极筹建“四创学院”, 结合院系特点选拔人才、引进课程资源, 建立KAB、创新创意、创业就业等三支教师团队。总体安排、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载体和平台, 统一协调、有序开展, 结合实际, 创出品牌, 进而让“四创”教育成为黄淮学院的办学特色。

校企协同创新培养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烈,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调整之中,能够早日进入社会的应用综合型人才急缺,这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的阻碍性。传统高校培养的人才重视知识型传授,而在实践应用上和综合素质培养上却没有重点体现,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已经与社会需求工作人员发生了严重的脱轨情况。而很多高校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又普遍存在求职困难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用人之间的矛盾。这主要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想匹配,这反映出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間缺乏沟通,教学和社会产业脱离,学校这种闭门造车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企业越来越缺人,不能就业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多,那么如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找到合作主体(高校、企业)、协助体(政府)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企业培育出应用综合型人才,开创“校企合一”的新局面,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含义

青木昌彦认为 “通过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参与者—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大学与产业各自潜能的过程。”王章豹指出“广义的产学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王廷芳强调其概念应该为“大学与工业企业之间为达到一定目的,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

综合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概念应该是“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借由政府协助,通过联合培养人才而产生的一种互相合作过程”。这样指出了校企合作的两个主体方是高校和企业,协助体是政府,而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

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的人才来进行支持和支撑,我国对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而目前社会发展所急需人才大部分在于高校培养的人才,虽然高等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并获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主要从参与主体(高校、企业)、协助主体(政府)、方向进行分析。

(一)缺乏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教育,但是国家的政府和相应的校企合作制度机制仍然不够健全,并且普遍存在滞后现象。而这种现象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校企合作表面性,短期性。政府政策是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急缺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正式文件和激励措施。而政府没有出台关于校企合作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方针,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支持,只是一直在口头上强调改革,导致我国校企合作至今没有向深层次长期性方向发展。各地方政府也没有主动联系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对人才的相关信息公布存在滞后现象,社会人才需求调查不清晰,所以大部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稀缺的人才相脱离。,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应该努力找到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找到校企合作的制约平衡点,以助于我国高校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综合型人才。

(二)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校企合作时,企业对高校的教学安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标准等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我们国家的高校的相关安排,却没有和企业有效沟通,导致需求和人才不相匹配。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习的知识多为理论知识,而相关技术技能的学习也多滞后于现代企业,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是很高昂,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企业要求的相差甚大。高校自身的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和企业的不相匹配,企业需要实践能力较强,并且能够迅速融入社会的人才,而学生普遍被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僵化,创造力较弱,不能很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也造成了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缝隙。同时。高校教师也多为科班出身,没有相应的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学生也很难学到实践性、前沿性知识,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难以到社会就业,用人单位缺乏合适人才的局面。

(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的其中主体之一是企业,而现代企业大部分都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即使和学校合作,也是多为自身的利益去考虑。而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也并没有针对于如何保证企业利益的实践措施或机制,企业单纯承担风险,没有保障,导致企业并不愿意和校方联合培养人才。其次,即使有企业参与进行校企合作,但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和高校的实践教学结合,企业并没有对高校如何培养人才给出相应的目标和需求。企业大部分单纯的投入资金或其他方式与高校参与合作,而培养的人才质量无法和企业投入的资金或其他进行衡量。另外,企业获得匹配的人才方式较多,而目前来看,与高校合作是其成本较高的一个方式途径,所以企业没有把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放在企业的运营之中,这导致了校企合作的长期性效应无法体现,所以企业也难以找到合适人才。

三、校企合作解决对策探索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规定,首先要明确企业和高校在联合培养人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纲领性文件和相关政策保障,促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长期性深层次进行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接轨。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校企合作激励制度,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方式来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共建基金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应该给予校企合作双方一定的政策减免和优惠政策,优先支持校企合作的项目等等。同时,国家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校企合作实践标准,以此来检验各个地方政府是否积极促进地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情况,可以通过考察其是否有校企实践基地、合作课程、合作项目等内容,以此来通过政府力量促进校企合作,以满足社会企业对所需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改进对策

高校应该与企业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详细方案。高校通过设置与企业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更改教学方式来满足企业的真正人才需求。同时,高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大部分教师从事理论上的研究,而对于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企业市场需求变化了解较浅,实践接触也十分有限,导致学生应用能力也较差,所以對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势在必行。 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让教师共同和企业进行研发,参与到企业运营中去,并且也能够指导学生实践作业,加速企业和高校的相互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也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以便日后更好为社会企业服务。另外,高校在优化课程和改进教学方法时,要依据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和企业需求不对口现象,进而促进高校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企业改进对策

企业在进行高校合作时,多追求利益最大化,计较投入和产出的情况。实际上,企业应该转变这种思想,企业不应该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应该服务于社会,企业在和高校合作时,可以和高校共同建设课程安排、实践项目,这样企业可以将自己需求的人才进行挑选,并且也宣传了企业的形象,同时,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的正常作业也有了免费的劳动力,这样新生血液的注入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开发程度。另外,企业在以资金或设备投入高校时,也可以与高校先签订合同,然后明确股权,也就较少了校企合作利益纠纷,企业通过和学生教师共同合作,也能够创新企业的管理方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06:100-104.

[2]田敏.完善校企合作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4:89-90+96.

[3]吴健.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11,17:66-67+69.

[4]费小平,缪宁陵.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129-131.

[5]曲永印,付洪利.破解主要矛盾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07:13-15.

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 篇12

一、运行机制

学校与企业追求目标不同,造成了在试点过程中,双方的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就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双方的利益又有很多趋同点,比如:学校希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企业希望拥有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能力的职工;学校希望学生毕业有个好工作,而企业则希望有稳定的人力资源等,这些趋同点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基础,成为校企协同育的原动力。因此,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即能纠正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行动差异,又能促使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协调一致性。一是要成立“项目组”,系统学习上级有关现代学徒制文件精神,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学徒制经验,为试点项目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二是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吸收校企双方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责任人参与,共同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的重大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的实施。三是设立日常办公和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日常事务性、管理性工作,加强对“教师”“师傅”和“学徒”的共同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再造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四是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分享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相关信息,及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五要建立教师、职工、学徒情感促进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校企在育人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二、培养机制

校企双方要构建突出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以校企密切合作为基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要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教学要求,系统设计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五个对接”。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课程教学优势和企业培训的岗位培训优势,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教学,联合培养学生目的。三是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考核办法等生产一线的标准、规程纳入教学内容。四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典型的工作任务、生产装备为学习培训对象,提高学生职业技术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过对学校、企业进行激励提高其积极性,促进合作各方能够持续参与人才培养并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确立双方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原则上,学校和企业在本项目中的地位是对等的,但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而言,学校是当然的“主导者”。其次,要充分发挥好项目资金在师傅补助、奖励教学、奖励学习等方面的作用。第三要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达成经济指标,让企业在付出同时,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积极性。第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荣誉感、责任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唱响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培养主旋律。

四、评价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共同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人才”,无疑是其共同“产品”,用“产品”的质量来评价协同育的效果,具有权威性。“人才质量”应该成为衡量校企协同育人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和准则。从学校教育者的视角,研究其达成教学标准程度、培养规格契合度、个人发展的潜力、品德修养水平、文化技能水平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企业经营者的视角,研究其与生产岗位的契合度,技能水平高低、生产工艺的熟练程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产品质量优劣等是对育人效果评价的核心标准因素。从学徒的视角,探究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则成为衡量合作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的设计需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本人等;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学业成绩、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等。评价方法多元,包括: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综合能力考核等。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企业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育人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的共同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范,尽量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及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论证,但这并不影响试点项目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等实事,这应该成为校企协同育人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传伟,董先,姜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9):75-77.

上一篇:高校审美音乐教育下一篇:专家-层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