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2024-10-18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精选12篇)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1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目的及意义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一与知名企业合作, 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 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四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 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毕业后上岗快, 适应强, 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如今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供大于求, 想用人的时候就到招聘会上一抓一大把。同时, 不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对员工, 特别是新来的员工投资培训, 因为新员工的不确定性太大, 很可能长了本事就跳槽。

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 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条件不同, 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用人, 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企业的用人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就经营而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 人都是第一重要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关于用人,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准则, 但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大都会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唯才是举。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只有用人唯才, 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二是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现在许多企业招聘大多要求学士、硕士学位。应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 看重学历, 并不是看重学历本身, 而是其背后的学识和涵养, 这才是重视学历的初衷。三是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 要重视的是员工能出什么成果。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 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 而不是克服其短处。四是适才原则。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基本的准则, 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

(二) 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不利于校企合作。

不少企业家认为, 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 利益驱动不大。首先, 人才培养成本较高, 加之人才流动大,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其次, 企业用人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更关注当前利益。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 与企业当前利益不一定相符。

第二, 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制度, 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 使其在我国实施并不理想,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 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 必然是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 并向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现阶段,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 是要更新观念, 重点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

第三, 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

目前, 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教育是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占少数。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 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教育内部运行, 校企合作实施艰难。为此, 必须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 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 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

三、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具体措施

(一)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

1.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共建实践基地接受学生实习。

政府——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应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 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 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受教育者——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一方面认真工作, 锻炼职业基本技能。

2.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富有实效的合作模式。如专家咨询模式——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 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 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性学习培训,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在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毕业实习;技术服务模式——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互赢地深度合作。如“学校办到企业”模式:企业出场地、设备、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 学校按照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招生、实施教学管理。该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所长, 学校培养的人才根据企业标准“量身定做”, 企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定位,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方自觉捆绑的利益和高度融合, 达到了真正的“双赢”。一些学校还探索“企业办到学校”模式: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出设备、出技术, 将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 生产产品 (或服务项目) 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和教师实践技能得到真正地锻炼与提高, 而部分效益可反哺学校的建设发展。

(二) 具体实施措施

1.企业调研。

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前, 学校选派相关领导和教师, 深入公司,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为课程选择和开发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教师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及上岗实践, 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为教师的实用性提供参照。

2.签订合作协议。

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 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提供训练基地和环境, 学校调整课程体系,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享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等, 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双方各派人员成立常设校企合作协调与领导小组等。

3.挑选学生。

采用“公平、公开、公正”和学生自愿的原则, 学生自愿报名, 学院审核, 选拔学生到公司实习, 签订《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

4.组织教学。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学校根据公司对管理型员工的素质要求, 调整教学计划, 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结合。

5.考核上岗。

经过实习后, 公司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 确定人员名单, 学生正式成为公司员工。

6.跟踪调查。

学校建立跟踪调查制度, 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从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增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21世纪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 实行校企合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合作的途径,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的实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术教育 (教科版) , 2004, (28) .

[2]冯拾松.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2

上海交通大学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的总体目标是:创新精英工程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项目具体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筹划启动阶段(至2011年):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同时启动精英工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校企联盟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校企联合精英工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制订培养方案,启动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组织实施阶段(至2013年):参与计划的首批本科生毕业;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完成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启动工程博士的培养。

3.深化总结阶段(至2014年):参加计划的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完成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创建以项目资助制为核心的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拟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创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精英人才的新模式:与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创新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确保学生有本科生阶段半年以上和研究生阶段一年以上的在企业学习培养时间,学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2.建立面向“三位一体”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创新项目,培养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国际化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关心和领悟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气候等)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级工程训练与创新中心,搭建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强调面向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的研发,培养研究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捕捉社会需求,善于发现、凝练、解决企业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

4.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讨将教师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融会于工程教育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发挥工程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工程案例引用、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

5.建设国际化工程教育教学优质资源:逐步建设一批全英语示范课程、若干全英语工程专业课程(或系列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全英语教材;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办学。

6.建立面向工程专业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方法,包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培养过程控制标准、毕业生质量评价等。

为完善改革措施,上海交通大学拟出台以下四项配套政策:

1.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考评制度,注重工科类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2.教师聘任制度。就教师聘任、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等事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教师的待遇,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或进修,了解企业需求,参与课程改革和工程项目研发。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3.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订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加强学生在工业界实战能力的培养。由人事处负责,2011年出台。

4.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的政策。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处、科研院协同负责,2011年出台。

该项目还通过以下保障条件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该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宜;对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学校将在经费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实验条件建设力度,建设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建立鼓励教授吸纳学生参与其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对策

伴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对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酒店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作为酒店人才培养的院校,为了更好的满足酒店市场的需求,就必须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针对目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不足,进一步探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1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酒店管理专业是整个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学校在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应该加大力度,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培养教学方法,能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整个社会上的竞争力,为了更好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必须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价值。

目前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人才培养情况来看,尽管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采用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实现人才市场化的培养,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酒店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地方,但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酒店没有严格遵照学校和酒店之间合作进行学生的培养。从学校的方面看学生到酒店进行实习培养主要是从学生暂时性的经济利益从发,而学生从原先实习变成为打工,从根本上没有提升学生任何的知识和能力。从酒店方面来说,也只是为了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其目标,才答应与学校进行联合办学,这样一来人才引进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但是由于酒店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没有人才储备的意识造成人才的流失。从学生自身来说,由于对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缺乏了兴趣,加上自身对于未来工作很迷茫,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习的质量。

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酒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更没有结合目前我国酒店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这些院校将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认为是技术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酒店管理人才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种就是普通的院校,这些院校本身就是带有本科教学的痕迹,重视相关理论教学、学科的系统性,同时讲究知识本身的连贯性,但却由于过分重视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管理操作能力。使得目前我国院校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人才不能满足我国酒店管理的需求。

2.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没有得到运用

开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升酒店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是目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很多院校在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一方面是我国现有教育管理体制,院校课程在安排上受到了很多限制,原本理论课程就较少的情况下,使得给学生的实践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势必会造成酒店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薄弱。另一方面就是,院校由于经费的限制,没有安排学生到更专业的酒店进行实习,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不到实际本事。

3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签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使得合作办学变的合法合理,企业和学校开展办学,需要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利用学校和企业两者之间各自的优势进行酒店专业人才的共同培养和考核,另外还进一步实現了企业和人才之间的相互选择,同时在开展酒店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学校和酒店两者共同承担的责任,从而便于酒店和学校继续合作,进行人才的培养。在酒店管理的教学区成立管理委员会,用来进行学生教学工作的管理,为了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酒店未来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还专门成为了顾问委员会,用来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指导和教学,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但是教学计划在制定上更是要结合酒店自身的需求,将胜任职业岗位作为整个酒店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都要尽快贴近酒店各岗位的需求,开展酒店和学校两者的共同考核,学生在入校时就必须接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面试,这样能够使得学校从生源上就能够满足酒店岗位的需求。学校和酒店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完善人才的培养和考核,确保酒店专业学生毕业出来时就能够满足整个酒店市场的需求,提升整个学校的就业率。例如,学校在学生开学的第一学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在第二学期的暑假阶段就能够安排学生进入酒店进行学习,这时安排学生进入酒店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酒店环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于自己未来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到了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便可以系统的接受酒店的实习,这段实习期间,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酒店负责和管理,酒店需要对学生进行岗前的职业技能培养。在完成这个学业之后,学生能够选择留在酒店,但是这个选择是要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酒店也能够结合学生实习的情况对学生整个素质进行了解,进行人才的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欧阳晓晴,李凤香.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时代文学,2014(8):207-208.

[2]陈薇.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29-129.

[3]洪出山.新形势下中职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60-161.

作者简介: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4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一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 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不同资源,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弥补学校校内实践教育不足的缺点。学生通过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融会贯通,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 企业也可以通过招录在培养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及时获取所需人才, 减少其招聘成本以及用人风险。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 学生通过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首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 还可以对所参与到的企业活动提出相应的建议。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 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如今, 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 不再仅限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工作。因此, 优秀的人才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学校这个单一的主体中, 而应该结合社会, 只有融入社会, 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有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3. 有助于企业吸收人才。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会直接被企业所吸收, 有助于企业招揽高质量人才,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一般说来, 根据校企合作形式的不同, 大致可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基于项目的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1. 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

引入企业专家做校外导师是指学校从企业中选取具有相应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 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主要区别在于校外导师主要教导学生关于实践方面的知识, 有时甚至可以带学生直接参与自己的项目。这种合作形式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教师资源, 同时, 也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与实践有关的知识。

2. 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

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商议同时参与一个具体研发项目, 这样能够很好的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研发, 从而实际接触实践活动, 企业也可以直接享受到项目研发的成果, 同时, 由于参与这种模式的学生一般会直接被企业所聘用, 这样就方便了企业招揽人才, 从而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

3. 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校企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培养基地。与前两种模式不同, 这种模式有第三方政府的加入。这样就使得这种模式相较前两种更为正规, 能更加有效地整合企业与学校的资源, 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 也更加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

三、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关于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的政策支持。

由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这种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仍然不是很正规, 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并不完善, 这样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由于这种形式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要求, 顺应社会发展, 所以其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对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的宣传问题。

如今有许多企业并不了解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概念, 他们并不清楚其优点, 有的甚至认为开展校企联合会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开展造成阻碍。没有相关企业的参与, 校企联合这种培养模式也就无法顺利展开。因此, 对企业进行关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宣传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3. 关于培养过程的监控问题。

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直接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 而且时间一般较长,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忽略原本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 而只专注于工作本身。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活动, 最主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 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从而真正达到研究的目的。一般学校对于学生参加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鉴定, 均是通过学生所做的科研质量来进行评价, 因此, 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 不至于使其偏离原本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充分整合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为企业招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这种模式在我国尚不成熟, 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在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03~105.

[2]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3:16~19.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5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又称之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是指高校与企业联合各自优势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培养适应不同需求、素质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培养的思想最早诞生于美国(19世纪前半叶),20世纪中叶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盛行,发展至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培养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音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依托行业发展,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通过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和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培养接地气的高素质行业人才。问世以来,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我国高校与企业积极探索和发展了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国家产学研工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工程硕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国防科大)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新材)合作建立了湖南省复合材料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探索联合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在高校,课题研究在企业)、合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合作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模式和方法。笔者正是该创新基地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现作为教员,对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有些微体会。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校企联合培养共赢的基础

校企联合培养追求“高校一企业一学生”共赢的目标。理论上,共赢目标的愿景无限美好,但实际上国内外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共赢”必须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基础。深度融合,则“共赢”枝繁叶茂;不然,则空空如也。

根据邢素丽等人的论述,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包括:

(1)需融学科和产业、学问和技术、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内涵于一体;

(2)需融高校科研、企业课题、国家和省课题内涵于一体;

(3)需融高校学科优势、企业需求内涵于一体;

(4)需融新技术、新需求、新理论、新应用内涵于一体。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为平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等之间的融合,为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激活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料,以共同研发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为契机,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共赢。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研发需要解决四大关键技术:气动布局、结构、制备和全尺寸测试。气动布局直接关系叶片捕捉风能的效率和风能的利用率;合理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叶片安全运行的保证;叶片效能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制备出质量稳定的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难点包括模具设计与制备、工艺设计与实现、制备控制与效率等,稍有不慎,整个叶片制备失败或质量差下,动辄就是百万级别的经济损失;制备完成后,在国际认证机构(例如船级社)的监视下,完成全尺寸静力测试和疲劳测试考核,才能获得市场准人资格。

国防科大充分利用自己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大尺寸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制备和大型构件全尺寸测试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结合时代新材资金、场地和人力,共同研发了1.5~4.0MW、低风速型、超长型、海上超大型等多款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并实现产业化,目前相关产品巳在国内外50多个风场装机运行,为国家新能源战略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项目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笔者)全程参与了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气动设计、结构设计、成型制备和全尺寸测试的所有工作,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学、流变学、热力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以超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为研究背景,针对结构设计和成型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发表10余篇(其中SCI源刊8篇,EI源刊6篇),申请国家发明1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2项科技鉴定成果。高校一企业一学生三方共赢,其根本原因就是校企合一,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常是两段式,即课程学习阶段在高校进行,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培养阶段在企业进行,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阶段,如果没有产学研深度融合,博士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困难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的保障问题,此问题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尤为突出。博士生在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往往是单枪匹马,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难以给博士生配备助手,而很多论文的实验研究是必须有帮手才能完成。比如,我们采用光学测试系统监测大型风电叶片极限载荷下的变形,需要十几个助手才能完成,在企业往往一个助手都没有,如果不是深度合作,此类实验就无法完成。此外,材料学科开展研究通常需要购买大量的原材料,购买原材料的资金谁出,如果没有明确,学生就不知所然,如果高校出,学生只能通过高校购买平台进行购买,来回奔波,疲于奔命,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假设企业出资,如果需要层层审批和控制,以学生一己之力,难以协调。因此,校企联合培养,深度合作,解决博士生资金和资金使用问题,是保证其论文课题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双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成功的保障

校企联合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即由校方导师与企方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校方导师为主导师,企方导师为副导师。校企联合培养课题论文阶段在企业完成,这种双导师制,很好地解决了导师随时指导、监督和协调的难题,可以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顺利完成论文研究。

开展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 提高中医药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政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浅议发挥开放性实验室在医学研究生实验教学中浅谈研究生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浅谈打造自主探究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试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研究生统计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探析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教学评价体系浅谈以发展的视角看研究生教材出版研究生英文文献导读课程教学探析

题目及培养人才的需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校企双方导师及时交流,共同解决在创新基地研究生的科研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每月按时向校企双方导师汇报工作学习情况,双方导师填写《指导情况记录表》,及时指导学生。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要求,又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科研实际训练,提高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以亲身经历而言,两导师的分工,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企方导师的精力首先是以企业为主,负责企业的各种任务,目前令人尴尬的.情况是:企方导师根本无暇顾及指导,更别谈负责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的初审。因此,笔者认为,校方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还要负责工作安排。这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这样是不是就不需要企方导师了?答案是当然需要,而且非常必要,只是角色定位应该是负责人、财、物的协调,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开展。人、财、物的协调对于学生开展论文工作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企方导师来说,往往易如反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通常都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每周或每月定期向校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完全可以做到积极主动,这样校方导师综合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工作安排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高效可行。

双导师制是一种很好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工,才能保障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人。

三、完备的创新平台是校企联合培养可行的前提条件

有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双导师制度的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否可行,还取决于一个重要条件一一完备的创新平台。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之所以行之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时代新材拥有一个新材料检测中心,该中心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研究所需的多数检测设备和系统,即便是需要搭建平台,该中心也能快速完成。笔者博士论文涉及的实验和检测,几乎都是在该中心完成。假设时代新材没有该检测中心,即使是简单的力学性能测试都需要在高校完成,那么学生必然疲于奔波,留给论文研究和项目开发的时间还会剩多少?因此,一个开展论文课题研究所需的创新平台,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在是太必要了!如果没有,笔者建议不要轻易提校企联合培养,高校和导师要慎之又慎,以免误人子弟!

四、结语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6

摘 要: 建立科学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理论知识可对企业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企业培养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反馈。本文对校企联合培养的意义和措施进行解析,以期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材料类应用型人才提供“他山之石”。

关键词: 校企联合培养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应该是其肩负的根本使命。然而,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工程技术师资队伍的缺乏、实践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脱离等原因,学校无法足量供应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实现高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必由之路[1],[2]。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1.校企联合培养是解决高校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实际操作能力是工科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如愿获取工作岗位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匮乏,工程技术师资队伍弱,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形成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3],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环境,成为高校独立完成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瓶颈[4]。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高校不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保证培养出合乎企业需求的工科专业人才,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条件,解决由于学生招生数增加和资金相对短缺而导致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5],[6]。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企业设置为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实践教学资源,又可以为高校开辟新的人才培养途径,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环境,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联合培养是降低企业人才资源成本的有效途径。

从企业角度来说,由于要求高校按照自己的规格“定单式”培养所需专业人才,可免除人员岗前培训、岗前实习等环节,从而有效节约了人才培养或引进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在企业经历了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后,基本掌握了企业的技术要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而且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节,可以很快融入新的工作岗位。

总之,在本科教育中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图1):一是解决了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让教师从繁重的实践教学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育与科学研究中;三是学生通过在对口企业的顶岗实习,掌握与材料生产的相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毕业后无需培训便能直接上岗;四是缩短了企业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时间,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达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四方共赢的目的。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措施与实践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于1996年由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和盐城职业大学合并而成,在学校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15年学校进一步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性、协同性和能力性的主线,确保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能开发学生潜力的教学体系。

盐城工学院校企联合培养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实行“3+1”培养模式,即学校3年的理论教学培养与1年的企业技能培训。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旨在奠定学生扎实的材料学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推动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专业技能培训是国家在高职教育中大力推行的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应用型材料学本科教育中借鉴高职发展的经验,推行应用型人才的“3+1”培养模式,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道路是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7]。我校材料工程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图2),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如下:

1.修订培养方案。

我校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制订了“3+1”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8]。在培养方案修订中,注意课程的安排,特别是与材料类企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均安排在第三学年开设,为学生在企业的专业技能提升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并熟悉企业的工作。此外,将原有的实践类课程与企业技能提升计划结合实施,如原有的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论文)等实践环节完全在企业内完成,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2.引入职业培训,搭建企业实训平台。

在课程设置实用化的基础上,我校还引入了职业教育领域领军企业进驻校园培训。专业的职业化培训根植于企业的真实需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职业标准,使其具备基本的研究设计能力,为学生进入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培养环节做好充分准备,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采用“校企双导师”指导模式。

新生入学即配备校内导师,从二年级开始配备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由教授担任,并要求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导师由企业中责任心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一线工程师或技术骨干担任。校内和企业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实施办法由“校企双导师”共同制订,并负责具体的指导工作。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企业常规生产项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各类项目融入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的引导,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的两位导师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具体的指导工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学校导师有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企业工程师有较繁忙的生产任务,很难自发地面对面交换意见,导致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缺乏深入沟通与交流,甚至部分校企导师之间相互不认识。为了解除这一障碍,我校在实行“校企双导师”的指导模式时,制定了校企导师之间定期交流的制度,在校企导师之间交流的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这样,一方面通过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对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给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自身的交流提供契机,如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与研究等。我校材料工程学院在2015年获得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11项,充分说明了高校和企业导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必要性。

4.改革传统的实习方式。

实习是工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是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解说,全面而详细地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工艺过程和生产实践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实习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对本专业的一种感性认识。而毕业实习则是在学完专业课程后进行的实习,这时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盐城工学院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实习被学生称为“参观”,效果较差。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非常适合毕业实习过程。我校材料工程学院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派几位教师随队进行指导,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聘请若干名技术员为联合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习指导任务。实践证明,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可以让部分学生很快进入所在岗位的工作状态,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5.改革毕业设计的指导模式。

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我校坚持以“专业为主导,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训练,重在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前由于许多毕业设计的题目并不是源于企业或与实际技术问题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者由于经费不足或者受长期以来毕业设计模式的影响,学生主动开展实际设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近几年我校材料工程学院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从专业发展前沿出发,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提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从而让学生把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探索和研究引入毕业设计之中。此外,从联合培养的企业中遴选出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第二导师,使学生设计的方案能够更切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6.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保证。近年来,我校材料工程学院通过聘请企业导师和派出教师到企业锻炼两条途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加大在企业聘任导师的力度,让企业高级工程师进入各个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每年派出几位教学骨干到教学实践基地的企业进行锻炼,努力提高材料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结语

材料类“3+1”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已在我校实践多年,我们初步认为该方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无法足量供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问题,对于培养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近三年我校材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含研究生入学率)达9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于洋,高宏伟,赵亚威.产学研合作机制下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10(9):15-16.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3]夏建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12):10-12.

[4]朱光俊,杨治立,杨艳华.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9):39-40.

[5]李娟,李强,鄢锉.基于高校和企业平台的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07-109.

[6]王秋萍.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中文人才模式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2-13.

[7]张先勇,冯进,汪建华.“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及措施探讨[J].高教学刊,2016(4):217-218.

[8]吴其胜,张长森,于方丽,诸华军.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材料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6):20-25.

致谢: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7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岗位技术需求,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目的,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实践资源, 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手段, 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模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1.订单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减少了岗前培训环节。企业或行业直接用人, 学生直接就业, 比较适用于企业或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多的专业。

2.“3+1”式。“3+1”式是在四年制的职业教育中, 前三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 同时安排一些实验课和不连续的实习实训, 而最后一年完全在企业参加生产实习的一种校内校外分段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年, 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 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 结合生产实际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 同时在学校安排的老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被广泛采用。

3.项目导向式。项目导向模式指学校和企业以具体的项目为媒介进行合作, 调整项目相关专业学生培养方案, 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 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的一种合作模式。根据项目需要, 学校和企业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 学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毕业生, 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学生实习实训场所,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校企互惠互利的机制。这种模式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 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4.“前校后厂”式。有的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比较符合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他们利用这种优势直接创办经济实体, 并作为优势专业的实习基地。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校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 统筹教育资源, 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相辅相成;也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业动态, 并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 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还可以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

5.“前厂后校”式。企业根据自身及社会行业的需要, 自己开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 或培训企业自己的在职员工, 或为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或向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这种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领域吸引企业和经济实体的资本投入, 调动他们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样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市场适应性。

6.联合培养式。这种模式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招生, 由学校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然后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待学习、实习合格后即在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根据企业的用人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7.冠名培养式。这种模式自大学一年级开始, 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 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由企业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承担部分专业实践技能、软技能 (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组织管理等) 的培养, 企业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硬性规定和要求, 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是否到企业就业。有利于在校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提前熟悉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 尽早与企业接轨。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教育管理者树立新型职业教育理念。从1962年开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现在称呼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的领导班子和干部教师必须从“职业准备”的高度认识职业技术教育, 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认真领会和解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 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 切实转变办学思想, 改革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企业也需要更新观念, 主动争取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提前介入, 把岗位技术培训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中, 在校企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思考在更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

2.重视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的作用。当前, 我国职业教育的关注点是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校企联合培养技术人才这一问题上, 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 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添置实验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 政府还应采取积极措施, 引导、鼓励校企联合, 尤其是引导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特别是要为企业方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比如, 如果企业自主兴办职业教育或者接受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 可以适当减免部分税收, 从而加大校企合作办学的支持力度;此外, 政府还应统筹协调合作院校和企业的各种关系, 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培养模式。在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每一种模式都有适应的专业和范围, 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校和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配置、学生诉求、用人需求、社会发展等因素, 在满足培养方案整体要求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培养模式, 以便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的诉求, 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功能。

4.紧跟行业专业标准, 构建新型课程方案。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 “要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 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要依靠行业相关专业优势, 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要同步反映当前行业所需的成熟技术, 以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等。要根据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探索教材创新,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 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摘要:本文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与内涵分析出发, 通过归纳总结各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对策

参考文献

[1]苏姿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3) .

[2]孙山, 廖昕岚.论科学推进工学结合与半工半读[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 .

[3]帐传军, 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 (12)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8

一、根据听力学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目标

学院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背景下, 根据听力学行业背景设置专业, 结合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以听力学本科教育为主体, 培养具有听力学及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耳鼻咽喉科学基础及较强的生物医学实验技能, 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在听力学及相关领域从事听力康复、教学和科研工作, 能从事助听产品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与企业紧密合作, 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产学研特色的本科教育模式, 注重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

1. 产学研结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听力学专业是专门为听障人士服务的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 因此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时应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为基础。这种人才培养要求仅靠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验室的操作是无法完成的, 很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听力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了企业的需要, 先由校、企业组织专家提出方案, 再由学院结合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2.“产”———企业为听力学本科教育服务, 提供最新的教学条件, 引领听力学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1) 与企业共建实验室, 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在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学院于2010年与美国斯达克公司正式建立了“中美合作建立斯达克临床听力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借鉴美国斯达克实验室的先进技术与理念, 在学院相关技术、资金及斯达克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引进先进仪器设备, 同时定期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邀请美国斯达克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学院的各项科研工作, 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以及毕业实习的带教工作, 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水平。另外学院还有在建的“尔听美听力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成及使用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完全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 (2) 企业早介入。按照市场 (企业) 的需求来培养学生, 并帮助学生根据企业的需求尽早做好方向定位。在大一新生报到后, 学院一般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新生始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 学院将邀请企业参与, 让学生了解专业, 同时介绍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与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 强化对专业定位和企业的认识。通过早介入的方式, 使学生较早地有了对专业的清晰认识, 从而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了一个大概的目标。 (3) 企业不定期的授课, 初步双向选择。学院不定期邀请美国斯达克、丹麦唯听、丹麦奥迪康、瑞士峰利等公司专业技术及科研人员为学生授课, 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业动态和各企业的特点, 为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提供双向选择。 (4) 企业为学生设立社会实践岗位。目前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十一个, 并根据学生爱好和企业需求让学生进入不同企业进行学习, 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 学生专业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应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来增强学生专业动手能力。 (5) 企业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奖学金。现在已经有美国斯达克、丹麦唯听、丹麦尔听美、台湾科林视听保健集团、杭州惠耳听力等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 分别用以奖励在英语学习、社会实践、科研创新、毕业实习等方面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学生。

3.“学”———听力学本科教学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 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科研的需要。

(1) 尽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听力学是为广大耳聋患者和全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非常重要。为此,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耳聋康复中心、进社区为民众和耳聋患者进行耳聋防治知识宣教。 (2) 尽早进入社会实践。听力学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 同时也是一个人际沟通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 从本专业这一特点出发, 我们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工作。每年的寒暑假、爱耳日、助残日, 学生都积极参与帮助听障人士的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及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实践, 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人际沟通水平,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3) 尽早培养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力学行业的各种校内外招聘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 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参与竞争、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

三、校企联合创立分模块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分别设置了侧重于自主创业的培养模块;侧重于医院、听力中心就业的培养模块;侧重于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的培养模块和侧重于外企就业的培养模块, 有针对性地培养多元化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分别服务于企业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听力学检查、聋儿康复教育等听力学专业领域。此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至今培养的毕业生总数298名, 连续六年就业率100%。其中30%毕业生进入外企, 29%毕业生进入全国各大听力中心, 目前已考入澳大利亚、香港、英国等各大院校继续攻读听力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4名, 其中考取香港大学的2名优秀学生获得了港大全额奖学金。

四、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新课程, 编写新教材

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就业特点, 改革教学内容, 校企联合共同编写和修订听力学专业教材:删除现有教材中过深、过难或不实用的内容, 补充新的知识点、最新技术进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 编写贴近就业与岗位特点的新教材。学院于2005年与企业联合编写了《实用助听器学》, 开创了国内听力学教育自编教材的先河, 而后又相继与企业合作编写了《实用听力学基础》、《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病理语言学》等一批适用于中国听力学教育特点的专业教材, 并根据听力学知识的发展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

五、校企联合发挥学校优势, 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水平

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 使学院教师与企业有了深度接触, 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 更新听力学专业教学理论, 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发挥社会效益。目前已经与美国斯达克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派遣学院教师到生产第一线服务。

六、结语

校企联合培养听力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使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条件得到了保证, 实践能力得以加强。可见, 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并回报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

摘要: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的听力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六千万听力障碍者的需要于新世纪在我国高校开设的一门新专业。我校经过对社会需要的细致调查和省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 在全国率先申报了听力学专业 (本科) 。2002年经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批准, 本专业正式成为全国首家目录外新增专业——听力学本科专业, 2006年5月听力与言语科学系更名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闫焉服, 刘淑英, 文九巴, 等.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模式探讨创新的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33) :212.

[2]许邦丽, 董昕, 王军明, 等.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118-119.

[3]李福源.浅谈如何做好校企联合办学工作[Z].

[4]穆惠玲.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新西部.2009, (20) :197-199.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9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高校培养人才, 企业为人才留住施展才华的空间, 高校和企业本来应该存在一种继承性关系,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高校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较低, 其中知识型专业这种需要大量实践的专业, 要真正培养和社会紧密挂钩的人才, 就需要将高校和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 实现小企业联合人才培养。具体来说,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体现如下:

1) 实现校企双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本身就建立在双方既得利益的基础上, 这也是这个人才模式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 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并争取到一定的投资, 企业参与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高校的技术设备、科研成果, 大大节省了自己的研发成本, 充分利用了高校的科技资源、空间资源, 并可以先期培养后续人才, 这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降低用人成本。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得到了很好地加强, 校企之间了解程度逐渐加深, 产学研实施更加便利, 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生科研和工程课题由教师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共同指导, 在这个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实际上成为了企业的兼职技术人员, 这样就使得教师的知识型技能得到了更好地巩固和提升, 企业的工作人员被聘为教师或是教授, 将一线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分享给学生, 这样就使教学的时效性和质量的大了提高。一般的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进员工身上, 而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准新员工, 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适应相应的工作, 这样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 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拓展素质教育。虽然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就业, 但是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 高等教育始终是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 为此, 建立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切合当下我国的国情的。一般的企业招聘不但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 而这些技能对高校毕业生往往是一种限制。而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构建素质教育的平台, 使学生的知识型技能得到不断的锻炼和强化, 这样当其步入社会、寻找工作的时候就能更加地顺利。

二、校企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举措

分析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我们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就需要采取措施这种模式完善。具体来说, 主要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 编制实用性教材

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 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 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 以当前的教材为蓝本, 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教材, 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编制符合市场实际的教材, 并设计相应的多媒体实验教学, 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型技能水平, 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二) 优化教学的内容

要增强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 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双重作用, 在教授学生理论课的时候, 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原理传授给学生, 企业技术人员负责为学生普及最新的先进基础理论知识和成果;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的实践优势, 将最前沿的操作技术和研发技术教授该学生, 教师负责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这样, 将教师和科技人员结合在一起, 就能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将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 落实人才定位

为了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 人才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先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 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目标、流程、计划等。为了进行人才定位, 需要由校企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委员会, 及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进行确定, 其中应该以高校为主, 企业为辅, 毕竟学生的成才方向并非仅仅局限在企业, 只不过企业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对行业发展动态了解的优势, 将社会需求和人才定位进行协调,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

(四) 细化培养方案

为了取得更好地人才培养效果, 不但需要明确的方向, 还需要完整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应该充分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行业的具体需求, 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逐步完善、调整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 为了提升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高校应该适当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来担任教师, 这样不但可以使其充分介绍其所了解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应用, 还可以使其更好地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这样对于培养方案的合理性有更大的保障。

(五) 实现就业对接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定期人才的输出, 高校和企业要商定定向选拔学生到企业的名额, 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通路, 除此之外, 还应该邀请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企业背景、职业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为其进行就业指导, 使其更好地进入社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三、总结

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瓶颈, 这也决定了单纯的高校培养, 很难造成社会适应性强的知识型技能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俏, 要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加强高校的培养力度, 还需要加快校企联合培养的步伐, 只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 本文阐述了小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并提出了相应的联合培养的举措, 希望对相关的高校和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俏, 要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加强高校的培养力度, 还需要加快校企联合培养的步伐, 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举措, 希望能够逐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联合,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凯, 许云峰, 张永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10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则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 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根本出路。

1 国外校企合作经验之借鉴和我国高职联合培养之不足

校企合作是被公认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澳大利亚的TAFE (技术和继续教育) 模式都是成功的, 我国国内目前研究和借鉴这些模式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1.1 成功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

我校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联合办学, 从中借鉴和学习了很多经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培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全面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0世纪90年代进入标准化、规范化时期。初期的职业教育是在大学内设有部分应用技术和实践课程, 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二战结束后, 由于大批的退伍军人需要就业, 同时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传统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建立, 现代管理制度逐步引入,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一线迫切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TAFE应运而生, 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得到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 为使职业培训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 提高培训质量, 保持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政府组织产业职业技能标准研发机构在国家制定的职业培训框架基础上, 进一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 以此作为职业培训机构认证、课程设置审批和技能考核鉴定的主要依据, 职业教育培训全面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澳大利亚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都与企业集团建立广泛而密不可分的协作关系, 以确保获取最切合实际的训练和最新的专业信息。企业集团研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往往无偿地提供给职业院校, 及时纳入职业技能标准和培训课程。职业技能标准和培训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各职业培训机构都有实践基地或实习企业, 学生大部分的学业是在实践基地、行业企业或农场完成。这样做的结果是, 一方面使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 到工作岗位上马上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今天毕业明天上岗;另一方面行业企业通过参与职业培训运作与监督, 对职业培训有很高的认可度,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受到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

1.2 我国高职联合培养的几个问题

与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相比较,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 深度不够, 流于形式, 问题较为突出。首先, 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意识上虽然已形成观念认同, 但没有系统性统筹运作, 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 很难真正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实现最优化的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其次, 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思想, 企业只是选择人才, 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 在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它们便会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再者, 校企联合培养还在探讨摸索之中, 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且可以推而广之的合作方式, 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机制。

高职教育在实现横向规模发展之后应注重职业教育的纵深内涵建设, 应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和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提出校企联合培养3C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一个由学校理论学习—企业专业实践—学校回炉再造的人才培养链条, 构建学校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协调、课本与市场相统一的高职育人机制。

2 校企联合培养3C模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 是一种知识转化为动作的过程。为了掌握某一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 就必须在职业实践中去操作、去感知、去理解。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人才培养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走进企业就能直接进入一线的关键技术岗位熟练工作。我们提出的校企联合培养3C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需求, 进行订单式特色培养, 学生在学校学习后, 到企业实践锻炼, 然后再回学校进一步提高。3C是college-corporation-college几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简称。

3C模式共有两种培养模式。一是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 在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专业特点打造特色班级, 开设特色专业, 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学生在第五个学期全面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第六个学期根据企业反馈全部返回学校进行专业修补;二是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 为其量身订制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培训等计划, 利用院校资源优势为其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

2.1 3C模式的内容

校企合作, 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 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 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 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办学的标准样式, 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 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C培养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学生第五学期的企业实习和第六学期的回炉再造。近年来, 高职院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 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服务, 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校教育如何与企业形成主动适应关系, 培养的人才是否对路、是否受欢迎, 还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及时反馈、有效沟通, 3C培养模式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基本专业学习后, 在第五个学期全面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第六个学期全部返回学校进行专业修补, 真正把一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到完整、具体、细致的专业学习中, 减少不必要的脱节和缺憾, 在实习反馈和校企适应中把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综合看来, 3C培养模式可以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 满足市场、学校、学生、企业各方需求, 达到共赢。 (1) 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性专门人才, 3C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2) 实现学校利益:通过3C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有益于学校稳定招生、提高就业率和优化教学质量。 (3) 保障学生利益:采取3C培养模式, 学生所学专业更具体, 企业提供实习场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知识和实践环节的结合,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减少其就业顾虑。 (4) 保障企业利益:可以稳定而有计划地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 大大缩短了企业用工所进行的岗位培训时间, 并且培养的学生更加专业对口, 节约了在职职工教育培养经费, 特别是外送培训经费。3C培养模式谋求了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 避免了重复培训。

2.2 3C模式的意义

3C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价值, 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机制有指导意义。

首先, 3C培养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办法”, 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 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它意味着, 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 (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 的维度, 又规范了职业教育 (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 的标准”。实践证明,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对于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

其次, 3C培养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 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 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而3C培养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3C培养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 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学期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 从而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一毕业就可上岗顶用, 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第三, 通过3C培养模式, 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在教学内容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环节和后续教学, 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和专业强化修补的机会, 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学校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掌握企业用人需求, 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 有针对性地实现订单式培养, 大大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第四, 3C培养模式完善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体系, 将企业要求、学生培养和回炉再造列入常规教学体系中, 这种学生在第五个学期全面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第六个学期根据企业反馈全部返回学校进入专业修补的办学模式, 最优化地实现了校企间零距离合作, 解决了学校理论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性问题, 直接有效地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自高校学生自主择业以来, 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甚至大半学年, 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 却忽略了学业。3C培养模式无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学习方向更加明确, 没有找工作的后顾之忧, 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实习和学习。

3 结束语

通过3C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一个由学校理论学习—企业专业实践—学校回炉再造的人才培养链条, 构建学校与产业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协调、课本与市场相统一的高职育人机制,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职教育模式。3C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的全面提高, 而且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反馈, 使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明确, 也使企业获得更满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型模式[J].职教论坛, 2003 (10) .

[2]周建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11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 工科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06-0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社会适应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主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指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为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而具备的知识结构、对环境的健康心理反应以及行为调整能力等诸方面综合素质的完整体现[1]。在知识经济时代,呈指数倍增的知识是最大财富来源,不断创新、更新自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所在;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所弘扬的主旋律;只有拥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具备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素质全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人才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2]。高校毕业生只有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的特征,才算得上有较强的适应社会性。从教育学意义上说,“适应”需要教育主体(高等学校)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改变,使教学、教育管理等活动符合外部形势的变化,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合外部条件的变化与发展[3]。

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等能力。所以培养工科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行业和企业必须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模式。

1 学校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目前,企业与社会需要的是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这一点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形成了明显的对立,致使学术型人才与工程技术型人才之间出现了断层。所以,首先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重新制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对工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面向行业、企业和现实社会生活,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基本素质的培育。所以必须强调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本科生走进企业,让硕士生进入研究生工作站,让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养成工程创新的意识。在企业学习阶段安排的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等,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在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者工程实践。这种校企合作培养的做法基本与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模式相似,可以使毕业生将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减少毕业后重新培训与学习的时间,缩短适应周期。

2 企业要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改革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现的根本保障。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只有学校的一厢情愿显然不够,更多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与企业共同完成[4]。

高等院校要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应注重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彼此的优质资源和科技创新平台。在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实际问题的同时,拓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设施设备优势,以及企业具有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优势,为工科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拓宽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企业也要提高认识,要真正认识到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才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人才吸收途径,也才能够依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力量实现技术革新。企业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锻炼与理论修养,以提高他们的科研攻关水平和实力。

政府就要积极为校企合作当好“红娘”,通过鼓励措施和行政手段,架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弥补企业和学校由于性质、体制、功能和结构上的不同导致的距离与隔阂。

3 校企双方要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实践与科研合作基地,仅仅是校企合作的硬件和基础建设,而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才是关键,所以校企双方的人才与智力资源的共享、共用,才是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核心,具体的做法往往是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

首先,学校要安排教师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毕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决定了它们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其次,要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导师、企业硕士生兼职导师。这样高等院校和科院机构的科研人员、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合作流向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及生产工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人才的新组合,保证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所需技术、人才、信息、设备等各项条件与资源的稳定保证和有效组合。同样,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使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进行新一轮知识創新,吸收企业继续合作。

总地来说,校企合作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实践育人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必由之路。学生社会适应性不仅是一种新的理念,更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称为合格的工科大学生,才能成为企业、学校和社会都满意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萍.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1-5.

[2]方月善,李红军.创新大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15-16.

[3]黄红发.知识经济时代特征与人才社会适应性探讨[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3-16.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12

笔者学院研究生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由所学专业教研室的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教师担当。导师与教研室共同制定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根据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与要求制定常规3年间的培养“行程”。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和学位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改动。

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时间一般为3年, 除了完成课程、论文以外, 还要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工作。教学实践主要是担任本科生的阶段理论教学或者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对本科生进行辅导;参加该教研室的一些日常工作, 如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社会实践工作可以深入运动队或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科学实践, 或者留在教研室参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 还有的学生自行安排这4~6周的时间。

论文开题到答辩至少有一年的时间。论文的选择多以导师研究方向为准。由于学院实践条件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财政投入的限制, 导师研究选择的广度也随之受到制约。研究生在课题内容选择上也受到限制, 没有更多的新意在里面。完成基本论点, 有结论, 有建议, 条理分明, 对体育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最基本的要求达到了, 论文的答辩也就完成了, 研究生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走出校门, 学校对该学生的研究生培养任务告成。

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以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作为主体, 联合企业或科研院所,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 利用其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先进的实验设备、科研场地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 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 还有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参与。人才培养需要花费成本, 除了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 合作的企业、科研院所还需要额外的投入。

校企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依托行业发展, 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企业、科研院所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 工程师、研究员也作为导师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由于教学计划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 所以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顶岗生产能力, 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 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 获得了实惠与利益。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 实际上是学生走出去, 学校实现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了学生个人的发展空间。

3 该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

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主要功能及任务是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根据笔者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 目前暂设联合培养基地主要培养的方向为运动数字化诊断及服务。选择联合培养基地重点考虑该企业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 以及专业对接合适性。目前选择的企业为比利时爱尔思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欧洲著名个性化运动鞋、运动鞋垫设计制作和跑步者服务公司, 与世界多家知名运动品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在优化运动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内有很多合作伙伴。

该院与比利时爱尔思康科技北京分公司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地。通过与联合培养基地协商学生实习工作内容, 制定该基地学生的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人体运动能力的数字化诊断、运动方式的科学化评定与服务, 为大众提供运动健康知识, 为运动人群提供个性化运动装备, 使健身科学化、个性化。通过校企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 使双方互利互惠。

4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制定

4.1 双导师制的建立

当前, 绝大多数研究生在校期间都只选择一个导师, 这也是一般学校的常态。研究生扩招, 导师最大限度地指导学生。我国高校中大多数导师的成长经历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工作岗位, 整个经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中, 其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能力, 动手的实践能力也欠缺。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新平台, 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选题等工作。其至始至终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4.2 培养目标的确立

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目标一般都是根据导师的自身力量和学校本身具备的硬件环境加以确立的。方案实行几年后, 方进行微调。学校硬件条件的提升受财政的制约, 所以培养方向几乎是没有大的改动。联合培养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发展时期, 根据行业特点加以及时修改。目前该院的健康运动数字化服务的研究方向涵盖多学科, 力学、工学、训练、制造、康复等。汇集多学科多领域的最新理念, 面向大众, 以健身为方向, 培养体育科技人才, 造就优秀的科研团队, 在未来的全民健身运动诊断和服务方面抢占制高点。

4.3 学制的建立

多数高校研究生的学制都沿用为3年。基础理论学习一年, 完成研究生的课程,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从每个专业的课程设计上看, 基本上都是该专业本科课程的延续。由于辅助设施很难短时间内提升, 所以课程的讲解很少增加新意。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不得已地完成余下时间。毕业设计、完成论文答辩等均按部就班, 没有什么新意可言。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这3年。校企联合培养, 学生在一年时间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 根据导师制定的研究方向, 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学习工作。这期间除完成基地的正常工作外, 要查阅文献, 预实验, 收集实验数据, 完成论文。

4.4 课程设计

高校培养研究生, 根据专业设置课程, 一段时间课程门类相对固定。对于学生而言, 为完成学分而学习。多数课程是同专业本科的延续。对于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用到的微乎其微。联合培养过程中, 除公共课程外, 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行业的最新发展加以及时更新调整。增加创新型、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门类。该院的运动能力数字化诊断及服务培养基地中, 学生要将力学、工学、训练、康复等多学科加以整合, 融合进运动装备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 才能真正地面向既专业又大众的运动健康服务。

4.5 实践及选题

高校设备资源制约着研究生实践环节和课题论文选题的范围。导师的想法与思路也经常受限于学校所具备的硬件条件。所以学生的选题范围非常有限, 实践环节的提升空间非常局限。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的建立, 提供给学生很大的想象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研发方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题目。在此过程中, 企业的高端设备、宽敞的实验场所、充足的资金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做保障, 可以在短时间获取实验数据, 验证理论, 开拓思路。校企联合培养, 优势互补、互利三赢。

5 结语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符合目前社会对具有创新型、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联合培养对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企业科研转化为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但这种新型培养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联合培养过程中, 高校与企业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切实建立高效的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 最终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张云.对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若干思考[J].广州化工, 2011 (39) :166-167.

[2]杨娜.论我国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6) :101-102.

上一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下一篇:《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