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2024-11-12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精选12篇)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1

一、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

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传统学徒制通过“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和“自愿自助”的方式, 在工作过程中传授经验。一方面,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徒的职业技能和情感, 另一方面, “一对一”的模式, 能根据学徒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 可视为工学合作的雏形。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 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 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 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得教育与职业相分离,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 特别是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难以彰显。

二、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 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 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

首先, 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 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 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 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 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 获取工作经验, 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其次,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参与工作实践, 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 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 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 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形式无法完成的。

再次,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 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目前, 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遇到的障碍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不能获得必要、及时的就业信息,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付出很大的经济、时间和机会成本, 而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 极大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 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 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 通过校企合作, 很多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 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 实现了“订单式”培养, 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三、双基双技, 实践第一

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 教育界和产业界联合培养人才, 能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知识的传授, 其中知识的安排又以学科体系为逻辑,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就业后一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学不能致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校企合作模式, 使职业教育冲破了校园的围墙, 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 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基于市场需求设置, 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 注重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 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 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 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模式沟通了理论与实践, 实现了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 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总结

总之, 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最终要达到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的工作模式, 这样的工学结合才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要求学生走进企业就能直接进入一线的关键技术岗位熟练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与一线多变和多样的关键技术岗位结合起来, 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 这一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前新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5.

[2]陈柏松编著.现代化高职教育探索之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6.

[4]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型模式[J].职教论坛, 2003年第10期.

[5]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5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2

我国农药工业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农药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成为农药生产、使用、进口、出口大国。农药学作为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横跨从实验室基础理论创新到工厂生产、田间应用的多个环节、基础和应用结合紧密、工业转化和农业推广需求强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农药学专业,培养从事农药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在校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生教育正在逐步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两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农药学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造就大批能够适应我国农药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农药学专业教育面临的紧要课题。

1.农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对多家大中型农药相关企业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农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工作内容上大致分为4类:新农药产品的开发、农药剂型的研发、农药药效评价、农药登记管理和销售。用人单位对农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注重3个方面:首要是敬业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其次为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最后为继续学习和知识创新能力。被调查单位还对已经毕业的农药学专业学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为本科毕业生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知识面较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眼高手低,不善于学习,动手能力差等。

2.农药学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对20所实力较强的高等涉农院校调查发现,大部分院校本科阶段没有专门设置农药学专业,只是在植物保护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农药学的相关课程,或者在本科三年级开始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中设立农药学模块,只有少数院校本科阶段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在理学院的化学专业设置了农药学方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设立了制药工程专业,扬州大学在植物保护专业下设置了农药科学与应用方向(表1)。

3.农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目前,农药学专业培养的方向涉及4个方面:新农药分子设计与创制、农药分析与环境安全、农药毒理与使用技术原理和农药制剂、药械与施药技术。培养模式一般分为3个阶段,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化学、政治等;大学二年级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如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等;大学三年级、四年级主要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如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药加工与管理、农药残留与分析、农药毒理学、农药市场营销学等[2]。

对上述20所高等涉农院校的农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上理论课程学分较多,实践类课程学分较少,也有少数院校加强了综合实践类的课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占总体课程的20%,另外还设置了必修的创新与技能课程。

4.培养模式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4.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分析上述20个涉农高校农药学人才的培养方案,发现农药学相关的课程还偏少,开设比较多的是植物化学保护、农药残留与分析、农药加工、农药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等[3]。用人单位急需的农药合成、农药登记、农药销售等课程在大多数院校都没有开设,有的即使开设,也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根本没有学生选课,形同虚设。

4.2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大多数农药学专业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此时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没有心思和精力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下降,导致到工作单位后,专业知识缺乏,满足不了工作需求。

4.3实践类课程课时较少

农药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适当的实践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目前农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类课程课时较少,专业理论课课时较多,学生接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大部分院校设置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见习,但安排相对集中,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出现学生毕业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4.4实习基地缺乏

农药学专业应用性很强,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的最好途径,但大多数涉农院校缺乏实习基地,学生对生产一线缺乏直观的认识,没有机会接触并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很差。

5.改革对策

5.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跟进社会需求

培养方案是衔接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桥梁,能够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各学科和专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在农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既注重培养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等专业素质,又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结合扬州大学实际情况,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

①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农药登记、农药市场营销、农药合成等相关课程,注重植物保护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

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研究,不断熏陶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③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

5.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农药学专业实践性强,与生产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①开设基础实验(实践)课程,内容涉及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农药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②安排长短不同时期的综合实习。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针对生产实践中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剂药害等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③开展大学生实践训练计划。以本科生为主体,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通过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

④开展相关社会调查。鼓励学生针对农民用药习惯和施药技术以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等进行社会调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3建立校企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①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建立校友联络会,企业通过宣讲会和招聘会等相关形式宣传,综合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技术、场地以及设备,同时扩大企业实践基地的共享性。

②营造与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氛围,学校应更新、转变办学观念,紧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企业需求,主动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则需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5.4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①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领导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校企双方高层领导组成,负责顶层设计并适时调整协同育人规划;工作小组成员由专业主任、教师及企业项目负责人等组成,负责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②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出资设立校企协同育人专项资金,建立学生入企实习制度,切实保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并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建立《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必要管理制度,保证协同育人实践的持续开展。

③构建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指标的全面性,照顾到各方利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合理评价。

5.5构建多元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5.5.1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对校企联动的要求很高,是实现校企互利双赢的最佳模式。从学生进校起,学校就应将其就业作为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修习方向,规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

5.5.2学工结合模式。

学工结合模式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和学校。该模式以职业为导向,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5.5.3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通过产学互动与校企结合的形式,把教育与科研、行业生产等活动及资源有效整合,有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先导作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推动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模式更容易满足校企双需,实现校企双赢。

5.5.4需求联动模式。

需求联动模式是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技术应用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突出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元素,培养熟悉区域产业背景、适应多岗位需求、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学校与政府、学院与行业、教师与企业对接,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企业需求的多维联动。

参考文献

[1]宋宝安,赵德刚,杨松,等.农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30-136.

[2]李俊凯,杜晓英,陈柏寒,等.农药学专业“分段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C]//“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3

一、“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

1.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需要

企业冠名班是最有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是指学校为某个特定企业单独招生、单独建班、对口培养,同时冠以企业名称,邀请企业参加开班仪式,使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接受企业准员工职业教育,形成了“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就业有保障,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持久动力,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企业冠名培养模式,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职业院校也要主动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共同点,并付诸实施,以激活企业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2.是实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把控的需要

“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企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途径与质量等要素实现较好的把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岗前初步具备了顶岗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学生顶岗实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顶岗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了招工、用人成本和企业风险;教学计划中嵌入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功能模块,契合了企业岗位要求,使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了基础。

3.是完善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2010年1月初,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推广实验全面展开,经过六年多的课改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适应不同企业需求,为冠名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迫在眉睫。因此,以课程层面的企业深度参与为特征的“冠名培养”模式是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重要完善和补充,它与一体化课程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如同给一体化课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创新

笔者学校的“冠名培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是几年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以下特征:一是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引入教学全过程,校企共同参与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为教学实施基础,冠名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已开发好的课程内容,或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与专业教师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理念共同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三是实施过程中“共同制定人才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参与冠名管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共同提供教学资源,共同组织学生评价”,实现了共赢发展。“冠名培养”使专业定位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生产岗位,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培养的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

三、“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寻找企业与学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利益共同点,以激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冠名培养”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创新,产教结合,深度合作。在冠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师资培养、管理机制、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由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明确要求,调整学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计划、教学方法、评估手段,出台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以此作为冠名班课程教学的总体方案。

2.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招生过程

企业确定员工招生方案,在学校招生阶段选拔一个班学生作为签约准员工,并与校方达成培养协议,凡签约准员工没有特殊情况,毕业时企业一律接收。

3.校企双方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冠名培养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还必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参与冠名班课程教学,缩短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双方互为培训基地。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根据企业需要,对其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取证培训;企业吸收优秀专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4.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团队

依据企业需要,校企共同遴选冠名班的师资队伍。参与冠名班培养的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冠名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走进企业生产现场顶岗进修,提高生产技能,获取冠名企业一手资料,与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专业标准、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从事教学,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5.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

笔者学校特别聘请冠名班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课程改革实践专家,和学校的专业老师共同参与了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程中,让企业明了学校的课程来自于企业一线的生产任务,使被冠名企业明晰学校现行的课程结构,为将来冠名班依据企业要求进行知识重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校企双方共做人才培养与储备,实现双赢发展

通过开设企业冠名班,破解了企业的招工困难和人才培养不对路的难题,为学校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了保障,又使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具有职业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是一项多赢的策略。

7.校企双方教科研合作,促进内涵建设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积极承接企业技术课题,企业人员、教师及冠名班学生共同进行技术攻关,提升学生参与企业科研的积极性,为其进入企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8.校企双方进行文化层面的融合

将企业文化和理念适时灌输给教师和学生。企业定期对冠名班学生进行企业模块培训,全程参与学生评价,有针对性地灌输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具备满足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果

“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中注入了新的企业元素,是“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

几年来,学校先后与北京安德建奇集团、北京中电凯尔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承德颈复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盛恒信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有限公司、福田雷萨起重机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了以“安德建奇数控班”为代表的26个企业冠名班。实践证明,这种冠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冠名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稳定率为98%。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冠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4

一、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模式

1. 合作的基本模式。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 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定岗进修, 了解新技术、新工艺, 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其合作可延伸到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学校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和原材料, 改善学校实训条件;学校可以为企业加工产品, 实行产教结合。

2. 基地培养。

学校为保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适应企业需要, 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 使学生就业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运营环境和节奏, 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3. 订单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 对学生实施量身订制培养。实施订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管理形式。

4.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学校要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 然后到企业实习, 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 学生边学习边工作, 工学结合完成学业。学校招收在职职工, 可业余时间授课, 通过学分制管理, 使学生完成学业。

5. 校企共融。

企业办学校或学校办企业, 发挥企业和学校教育资源一体化的优势, 培养适应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6. 技工教育培训集团。

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 由技工学校相关企业自愿组成技工教育培训集团。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 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纽带, 实行设备、师资、技术人员、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使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技工教育培训集团, 可采取紧密型与松散型结合, 专业型与综合型结合, 区域型与跨区域型结合。

7. 校企股份合作。

通过企业和学校订立章程,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货币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注入资金, 双方形成一个新的股份合作实体的模式, 或学校以土地、师资等入股, 企业以资金、设备和技术入股, 校企之间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具体措施

1. 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

建立全省校企合作联络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校企之间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全省校企人才供需数据库, 向社会公开发布, 为校企合作提供权威信息依据;完善全省企校合作联盟网, 为职业院校和企业沟通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对接搭建桥梁。

2. 校企共同建设校内实训中心。

职业院校要在学校投资建设、政府投资建设实训基地项目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企业先进生产设备、产品、资金、生产线、生产车间参与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将学校实训中心建成企业的生产基地、学校的教学工厂和技能考核鉴定场所, 省、市有重点地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 形成“前校后厂 (场) 、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

3. 校企共同建立实习基地。

企业要根据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 积极接受职业院校对口专业在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学校在企业挂牌。企业结合自身生产、服务情况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实习设施设备、实习岗位, 安排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 并优先从实习学生中录用新员工。

4. 大力开展订单培养。

提倡“专业与产业对接, 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就业。职业院校可与企业协商, 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 开办“企业冠名”班, 也可在企业建立分校或办学点, 以加强学校和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相渗透, 促进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获得新员工。职业院校要高度关注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变化, 不断调整专业方向, 开发适应本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专业, 新设置专业应该为企业“量身订做”, 以适应订单培养的需要。

5. 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继续深入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考核, 把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作为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晋升职务、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企业要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业院校专职、兼职专业教师, 接收并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在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岗位实践;制定落实职业教育特聘技能教师制度, 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

6. 校企联合培训企业员工。

依托高等职业学院或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面向企业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或培训中心, 坚持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 采用校内办班、在企业办班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对企业职工进行文化科技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在职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

7. 发挥资源优势, 深化校企合作。

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总结推广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经验, 鼓励职业院校为龙头, 联合相关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建设职教集团, 发挥成员优势, 形成多方参与、专业引领、资源优化与共享、低投入高产出的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发展股份制实体。鼓励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师资、校内实训中心等资源, 运用市场机制, 引进企业资金、生产设施、技术、市场等资源, 成立产教一体的股份制实体, 提高校企合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促进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

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校企双方可在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合作, 联合建立科研院所或技术服务中心, 开展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与项目攻关, 并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服务。把职业院校建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育孵化基地, 使企业成为职业院校提高科研水平和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依托。

8. 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专业建设。各职业院校骨干专业都要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指导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方向, 面向扩大内需重点领域更新专业结构, 共建紧缺专业, 培养短缺人才。改革课程体系, 加强教材建设。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试点工作,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用, 由熟悉职业岗位的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掌握新课程开发技术的专业教师联合开发教材。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籍管理制度。实行适应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习方式。推广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完善学籍管理系统, 为学生就业、创业、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9. 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重视开发校企合作中的就业、创业教育案例, 引入企业文化, 通过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创业发展史等对学生进行创业理念教育;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 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进行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8) .

[2]李高海.浅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J].继续教育, 2008 (5) .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5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精湛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继续往“理论知识学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增加实习实训学习时间,学制上仍然采用四年制,但实习实训时间由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置的6个月延长为12个月,学期分配采用“3+1”的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要突出校企合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可以设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是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二级院系领导、酒店合作代表以及行业专家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为专业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市场需求变化等,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指导委员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也可以提出指导意见,促进校企合作的进展。

4.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要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而对于专业特性,要以“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等,并采取多方式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学习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实践教学环节要重新设计,将基础课程实训、专向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以及顶岗实习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建立实践教学过程,在校内实训课程中重点在于“练”,熟能生巧,而在校外实习实训过程中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而在课程设置也上要注重校企合作,联合知名酒店企业以及高校专业学科带头人共同研讨制定专业课程,注重学生管理知识上的学习,包括英语表达、人际沟通、数据分析研究等能力的培养,形成符合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课题体系。

4.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在招聘教师时除了考虑老师学历外还应该考虑其实践工作经验,曾在酒店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员应该优先录取,要注重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大多属于教学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能力较弱。可以通过教师去酒店挂职锻炼,或者由酒店管理人员组织培训来加强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再由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将实践知识以及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从而完成酒店行业和学校知识的有效共享。而“双师型”队伍建设除了对现有教师进行培养外,还可以聘请酒店管理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酒店从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将其在实践工作的经验与体验加入到学生实践学习中,进而帮助解决专业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弱的不足。

4.4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包括校内实训场所建设,还包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操作技能、提高素质基础以及能力创新的主要场所。高校应重视专业发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与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除此以外,也可以引入校外企业来进行投资项目,聘请专业教师与学生来共同管理经营,通过实际工作让学生对客服务,获得更多实践工作经验,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有更好的效果。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与知名酒店品牌联系合作,以培养管理人才为诉求,建立长期稳定发展的合作关系,共同商讨设计学生实训方案,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申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可行性探索——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论坛,(6).

[2]吴军卫.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9).

[3]陈蜀花.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15).

[4]苏洁.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3).

[5]皮平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J].价值工程,(8).

[6]李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4).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6

【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寻找出路。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入手,研究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模式,认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要素应当包括校企合作的载体和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两方面。开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内在动力机制、外部驱动机制、运行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寻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可以看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所以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

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确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著名教育学家吕型伟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教学内容死板,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单纯的知识教育,旧有经验的复制,忽视实践,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考试分数评高低;忽视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讲,主要是关于独立学院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独立学院,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招生计划、独立毕业证书、独立财务核算这五个“独立”,公办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出现的一类新机制新模式高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它和普通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有着显著区别。把公办高校优良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与管理模式同社会力量拥有的资金、办学积极性尤其是灵活的有效率的民营机制相结合,是独立学院区别于公办高校和纯粹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优势所在。多数人认为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属于教学型的高等教育办学实体。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而独立学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看起来很类似。有人甚至认为独立学院是一种带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而大部分人则认为,民办本科院校与高职教育是不一样的,“就未来职业而言,高职毕业生为灰领,而应用型本科人才介于灰领与白领之间,后者应具有更强的上升空间和能力,层次更高”。因此进一步在培养规格上提出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高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还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确定有别于一本、二本生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套符合三本生源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因此,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需要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还要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环节,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更多的实践与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参加较多的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提倡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

在国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较早和规模较大的学校。1985年,就利用中国和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第一次在我国使用“产学合作教育”这一名称进行产学合作教育的试点;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作为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业科技合作的具体管理部门,提出了“校地聯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提出“科技+公司+农户”的模式;湖南工业大学提出 “四个结合”的办学方针,把实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与培养学生工作素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经验与开阔学生科技视野相结合;还有一些学校把普遍应用于高职教育及一般职业教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自身的人才培养之中。沈阳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从2005年起尝试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也有专家提出“志愿者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的研究中,借鉴国外经验也是研究的重点:①“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指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或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②“FT模式”,这是借用德国应用型科学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它的基本构架是:本科理论教学3年,实践体验教学1年。③“311”模式,这与英国的“三明治”培养模式异曲同工,是指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到企业(社会)进行实践,接受企业(社会)考查,再用一年作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企业(社会)实际密切结合。④“IBL”人才培养模式,这是近年来在国外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IBL为英文Industry Based Learning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基于工业需要的学习。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工作岗位(教学实习单位)工作一年,第四年返回学校再学习一年。⑤还有学者提出人才国际化的概念,着力构建国际合作模式,并把高校人才的国际化的进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二是人才使用模式的国际化。

在独立学院中,湖南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学院坚持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思想,强化从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实施“5+1+2”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加强“预就业基地”建设,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体系。2015年6月,城南学院申报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示范基地》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建设项目立项,是湖南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8年与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校园分公司——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大科院分司。公司投资创建产学研联合培养物流管理本科的实训实验基地和公司员工培训基地,通过引入资金、配备物流软件等资源,在充分吸纳公司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资源和企业文化资源基础上,着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1、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独立学院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合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产品生产、学生实训及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合作形式,其中,生产原料、流动资金、产品销售及市场开发由企业负责;厂房、机器设备、工卡量具及动力由院校负责,双方各自投入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产权不变;第二阶段: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直接带动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了过去将大料加工小、小料加工废的“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进而避免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浪费,并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院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既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提高了教师及学院的知名度,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2、举办设计工作室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以艺术类专业为例,艺术设计系按照整体设计、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先与有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学一体化”工作室,包括摄影与制作、装饰绘图、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展示、商业沙盘制作工作室等。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院、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3、举办各专业冠名班

冠名班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冠名班,使校企双方各自尝到了甜头,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4、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

以汽车类专业为例,学院与当地知名汽车公司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共同投资兴建一家合资企业。该企业为独立法人,该公司的组成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制度,校方以汽车维修设备入股占51%,公汽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占49%。合资双方对该公司的责任以各自出资的份额为限。合资双方按各自出资额在总投入资本中所占比例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和承担风险。合资公司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树立服务意识,以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上竞争,逐步拓宽维修市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证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企精诚合作,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企业的技术和市场的优势,盘活了企业资产;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汽车专业作为省级品牌专业和全省最优质汽车驾校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及办学优势,培养了大批的汽车维修人才,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达到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

以体育运动类专业为例,独立学院与当地知名俱乐部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高校某体育运动类学院。该体育运动类学院依托高校和俱乐部的各自办学、实训及就业等优势资源,针对我国该体育运动产业中各类人才奇缺的形势,计划开设体育场地服务、体育运动、商务管理等专业。高校与俱乐部采取股份制校企合作辦学模式,双方各占50%的股份。双方共同投资建设标准的室内外训练场地和国际标准的教学场地及运动场地。俱乐部将为学生提供训练场地和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

上述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各具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有利于独立学院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提供了经验。

四、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行业中的大中专等高等教育院校为谋求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特别是独立学院,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独立学院采用“学历+技能”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研究探索中的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2]王娜.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0-21.

[3]赵向军,胡进. 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0-53.

[4]郑益仙,胡俊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8-9.

[作者简介]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职业教育单独列出, 体现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近年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的, 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几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来看, 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不透

很多高职院校能够明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但未能全面、科学、透彻地认识其内涵。这一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求学生在校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形成综合素质;进行职业训练, 获取职业技能;进行岗位实习, 适应岗位需要。这一过程中需要广泛的、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而有些院校在实施中流于形式, 基本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翻版, 没有实质的改变, 这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须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来予以保证, 并真正得到贯彻。现实是一些制度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会走样, 实质内容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 有些教学制度建立了, 但是不易操作, 有些可以操作的也不能保证及时完成, 流于形式。

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进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顶岗实习, 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 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主要是在校内教室及校内实训室完成, 顶岗实习是在实习基地及企业单位来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工与学有机组合, 交替推进, 有序实施。而这一过程的顺利推进, 必须要以校企的深度合作为前提。要求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企业参与, 并给出有实质内容的意见, 工与学的过程要有企业的参与, 顶岗实习要有企业的指导。而现实中有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 企业没有积极性, 合作没有深度。

4. 师资质量有待提高

长久以来,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 理论知识有余, 实践知识不足, 在教学中很难满足工学结合教学的需要, 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企业聘任的教师大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 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学中, 而且个别人员还不具备良好的教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工学结合要求校企教师合作开发适用的课程, 满足教学的需要, 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这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5. 实训条件仍需改善

虽然最近几年各院校加大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但是迫于资金的压力和场地的限制, 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一些院校的实训条件仍然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实训教学大打折扣, 一些生产性实训只是蜻蜓点水, 远远达不到熟练的程度, 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的研发能力不足, 无法真正吸引企业开展实训场所的合作。

6. 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既是发起者, 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 主要靠学校自己出面去协调、解决。学校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 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 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 学校处于被动的地位, 且限于学校的权利, 对于一些关系到深度合作的关键问题又无力解决。

7. 顶岗实习无法保证

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环节中都有顶岗实习,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真正落实到位。首先是企业的接待能力有限, 有些专业生源较多, 企业能够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 岗位有限。即使一些单位能够接待, 也是短时的, 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其次是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 甚至还有可能会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再次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没有正式的工资, 只是一些岗位补贴, 甚至有些连补贴也没有, 个别学生会放弃顶岗实习而去短期打工。

(二) 企业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缺乏责任感

我国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并没有确立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虽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 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 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 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但是, 这一政策也是停留在表面, 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尚未形成正式文件, 缺乏约束力, 企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没有明确的责任。

2. 企业缺乏积极性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 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润, 他们更关心的是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给他们带来多少近期经济利益, 而很少考虑远期经济利益以及远期企业发展的需要。他们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感兴趣。由于社会人力资源相对过剩, 他们希望从市场上引进成熟的工作人员, 培养的周期短、风险小、成本低, 而不能主动、积极承担为自己、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责任。大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人才, 而不参与培养人才;部分企业只在有利可图时才合作, 甚至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

(三) 国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重视与学校的合作, 一些国家的企业会给学校提供20%的经费, 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中, 并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实践机会。这与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一些国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虽然鼓励开展校企合作, 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与资金的支持, 尤其对企业方面, 没有强制性政策, 也没有有效的奖励措施, 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积极性。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还需要国家政府予以理顺, 以实现国家指导下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局面。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规定, 但与职业教育的需要相差甚远, 还有待于国家政府出台更为有效的措施, 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二、解决的对策

(一) 加强政府支持

综观世界上校企合作办学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政府在合作办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视。像日本的“官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中都有政府的立法保障,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在德国联邦政府行政介入下的校企合作教育, 美国的社区学院的教育体系是在联邦政府支持下的职业教育, 社区学院得到政府资金及政策的支持。

针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 努力增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 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实验设施。我国政府还要加强立法, 明确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的责任, 避免一方承担无限的责任, 并适当地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比如税收优惠等。有些地方政府近年来做出了努力, 比如杭州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就有很多优惠政策, 并且给予职业院校以较大的资金保证, 比较来看其它地方的政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对校企合作支持的力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校企深度合作,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 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 实现实质性运作十分困难, 所以国家政府必须要负起责任, 加强领导与协调, 搭建校企合作对接和信息沟通的平台, 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 为校企深度合作保驾护航。具体来说, 目前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二是要为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搭建平台, 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三是要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支持的力度, 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条件的完善提供保障。

(二) 提高企业积极性

企业是一个微观经济实体,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与经济效益挂钩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短期利益, 要从长远着眼, 要关注整个行业近期及未来的发展。国家要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鼓励校企双方发展厂中校与校中厂, 实现实质性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也要在校企合作中积极主动, 找到与企业利益契合点, 真正地关心企业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 让企业看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给企业近期经营与未来发展带来的益处。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机制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学院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资兴办, 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 实现了真正的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校企互惠共赢, 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教师们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范例充分说明了只要措施得当, 是完全能够实现“三方联动、三位合一”构建政产学共谋共赢共发展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是能够极大地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学生充分就业,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 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企业真正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一同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要求整合职业技能课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 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 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决策中来。

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良好的教学必须要有好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予以保证, 要建立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 形成以学校为核心, 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和重点, 通过校企合作, 互通有无, 深入企业等方式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使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企业教师的教学技巧得到强化。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除了具有高等性外, 还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为此,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体现产业发展规划, 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反映产业工作内容,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切合企业用人标准,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 高职院校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1]。

目前,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政策制度层面都得到了高度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已经得到各高职院校的高度认可, 但是, 从总体上来说, 尤其是与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 校企合作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 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虽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校企合作, 并有宏观的政策导向, 但缺乏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法规的支持[3],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2) 校企合作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目前, 学校受自身的技术、实验条件、科研水平所限, 技术服务能力普遍不强, 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 校企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状态。由于企业和学校在价值理念上的差异, 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 校企合作参与热情不高, 目前, 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学校热, 企业冷”的状态[3],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3 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已达成共识, 但校企合作的深度还远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找准校企合作双方的契合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界面临的紧迫问题。

从表面上看, 现阶段我国高职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原因是:学校主导, 企业难以从中获利, 所以企业缺乏参与的热情。其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 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等。所以, 要深化校企合作从一开始就应解决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 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而该领域现阶段的研究, 几乎都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4]。

3.1 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基础

高职校园文化除了具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同特征外, 因其又依托社会具体的行业文化构建, 所以还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 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都具有鼓舞人、引领人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规范、激励和协调人方面的作用,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高职校园文化只有融合企业文化的一些要素, 营造一种像企业一样重技术、讲实效的文化氛围, 才能向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3.2 校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践意义

高职教育是一种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业岗位的教育。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 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还能够体现出高职校园特有的职业文化特征。

目前, 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持续有效的开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企业只有转变观念,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才能为自己建立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库。这将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4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4.1 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过程中, 高职院校必须有意识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 如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沟通能力等融合渗透在学生的课内外活动中, 校风、学风建设中。与企业联合, 精心策划并举办各种文化节、科技节, 专项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 将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营造一种良好的职业氛围, 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平台,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常态话

对高职院校来说, 企业的参与提高了学校对企业需求的敏感程度, 可以制定更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质量地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校企座谈会。定期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 使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 提出指导意见、建设方案, 从而实现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

2.高职院校邀请企业专家、优秀企业员工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学生可以从这些演讲或专题讲座中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动态, 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 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尽早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也可以实时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课程开设情况、学生的职业能力, 制订企业的人才计划。

3.高职院校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考核与评价。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输送到企业, 故应重视企业在教学考核与评价中的地位, 邀请企业参与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的制订, 如学生顶岗实习, 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的考核。

4.3 形成“校企合作分段教学”培养模式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具体情况,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深入研究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 实施学校集中教学与企业集中实践交替进行, 构建“校企合作分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从前四个大学期中各划分出一个小学期, 称为“实践小学期”, 分学期设定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企业体验为主 (约1周) , 第二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专业认知实践为主 (约1周) , 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 (约2周) , 第五学期在学校进行综合知识与技能训练, 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并接受企业考核。

这种校企合作分段教学模式, 对于学校来说,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对于企业来说, 一方面, 可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招聘到对企业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 减少对新员工的重复培训费用;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将学生的企业实习纳入自己的用工计划中,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校企双方也因此可以深化合作关系, 实现双赢。

5 总结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使高职学生毕业后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这样, 校企合作才能长久、稳定,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双方价值的驱动下动态发展与螺旋上升, 最终把彼此都带入各自的战略蓝图, 构成彼此异质资源的一部分, 成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摘要: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推进校企合作必须理清现有校企合作问题的实质, 校企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的契合点, 创建基于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定、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文化对接,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蔡天作, 蔡冬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5) :137-139.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R].2010-07-29.

[3]徐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18) :30-31.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9

人才培养模式是支撑专业的基础。它涉及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等诸多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高职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沿袭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以往的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这就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造成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人就是指学生前两年里在学校完成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理论知识的修读及专业操作技能的实训,然后离校,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一年时间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完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实践任务。

即最后一年学生离开学校,在社会中学习,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企业接受全面的实训,综合运用所学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实际岗位上进行本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和技术的训练。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真正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这与以往的教学方式、培养方案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实质上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在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方面体现出了如下的优势:

(1)学生方面:通过一年的实习锻炼,实际上等于学生在企业已经参加了一年工作,具有了一年的工作经历和行业的工作经验,容易找工作,接收单位也愿意优先录用具有工作经历的学生。企业招聘人才时,在同等条件下的前提条件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2)学校方面: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一年中,带队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按照企业要求改革教学,能够参照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且学校可以及时得到企业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如: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是否满意?学校的素质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等,及时改进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紧跟时代潮流,服务社会,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综上所述,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对于学校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个人利益方面都是有利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学校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的办学模式,代表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2“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课程设置,即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其二是学生一年实习的接收企业,即在这一年内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是否能够良好的运转起来。如果把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实施成功,教学改革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实例

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学期的课程,需要大幅度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些课程需要合并,有些课程需要删减,最主要的目的是学有所用,围绕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并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革新。

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是: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课程体系,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汽车服务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征求接收学生企业的意见,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作出如下改进:

部分公共课、基础课相应地减少了课时,通过以上的变动改革,使课堂教学学时由1733减少到1490学时,即减少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从而保证了学生有一年的顶岗实习时间。以上减少合并的课程主要是部分公共课、基础课,与企业实际岗位相对接的核心专业课程并没有减少,根据企业需求有些反而还会有所增加。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目的是办出汽车行业的高职专业特色,紧密结合社会行业要求,走与社会相关行业合作办学的道路。逐步探索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我国汽车服务行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2.2 在企业实施顶岗实习实例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会实施成功,关键是学生在校外一年的顶岗实习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为此,山东商职学院与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的SCEP项目,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上海大众汽车特约售后服务中心实习相结合,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实际要求零距离对接。学生在接受SCEP专业培训的同时即进入了上海大众汽车进阶式服务课程体系的大门,并开始了职业生涯。为了保障“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学生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受到良好的管理、教育和培养,企业配合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1)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参与汽车学院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授课及实习等工作。(2)根据学院教学需要安排和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汽车学院开展教学活动。(3)为汽车学院提供学生实训实习场所,并为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生产岗位和指导老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的交通食宿等提供必要的条件。(4)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承担学生实习期间的部分生活费和因公差旅费。(5)为汽车学院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方便。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实习企业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和优越的实习条件,使学生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能够受到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保证了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

目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已成效初显,山东商职学院汽车专业已有25名学生顺利通过上海大众汽车集团的企业面试,走上了实习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3 结论

我国高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08级汽车专业学生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初见成效,可以使毕业生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直接感受上海大众卓越的企业文化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学到上海大众精湛先进的技术,熟练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能够直接上岗工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代表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摘要:论述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目标和实施策略,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以高职08级汽车专业为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杜国海,王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比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6):84-90.

[2]王荞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刍议[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5-97.

[3]刘红委.高技能人才资源配置现状与高职教育培养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161-16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10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换句话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尽管很多高校学生在毕业后都找到了工作,但是学校及企业间几乎毫无交流沟通,致使某些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低的学生无法顺利就业。

就发展形势来看,行业未来主攻方向为经济运作。当地政府具备支持、宏观指导、服务咨询、协调等功能。众所周知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与此同时,高校享受着源自社会的资源,其对确定学生目标、设置课程及专业、调配师资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将行业作为龙头、学校作为理事单位,以对行业相关内容(行业发展趋势、动态、政策等)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此外,邀请行业优秀人员加入校内专业委员会,为高校提供咨询、指导、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在实际操作中,校方及企业须各司其职,校方主要负责组织、开展教学及教育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为教师及学生搭建实践的桥梁。为优化学校育人方案,学校及企业应定期进行联谊,以明晰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校方及企业之间供求关系的稳定,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有密切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二、校企合作的条件

首先,企业的实力。校方在确定所要合作的企业时,须注重其实力。一般来说,实力强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如此学生就业便能得到有效保障。企业除了招聘大量人才之外,还应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以作为学校兼职教授。这些兼职教授能够将高校教学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能够得到有效建设;其次,学校的师资。据研究,高校在设置普通课程时,还须设置额外的特色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课程的设立,对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颇有益处。然而,此目标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通常师资队伍结构由教学科研人员、教授、博士学位、双师型教师等组成;最后,学校的全面配合。从约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属于合作、互利范畴。在实际培养时,企业须综合、全面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为企业用人质量、人才满足企业岗位要求提供有力保障。企业除了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外,还须控制、监督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校方、企业、学生应积极参与合作,并严格遵循有关协议。企业不但对应用型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还须主动培养人才。学生的热情及意愿、企业的配合及需求等是提高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三、双元制人才培养实施内容

1.依据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在确定需要何种人才时,企业、行业及校方须明晰市场实际发展情况,进而制定相关人才标准。人才标准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前瞻性、现实性、针对性、实用性。值得注意的是,人才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其应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整,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2.校方及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本质角度来看,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拉近高校与企业间的距离,以使学生能符合企业提出的人才要求,进而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首要任务是将定向培养计划问题解决。企业应明确相关要求:知识、技能、技术等,为高校设置相关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此,高校便能构建出完善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提要,有利于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此外,在对专业技能课及基础课等教材进行编制时,具体实施者应包括企业优秀专家、高校教师、技术人员等。该种规格的教材,对师生短时间内学习、掌握、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正面作用。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校方及企业须加大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培养力度,以使学生的专业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在实际教学中,高校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每个系院、专业须将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除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还须注重专业技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满足企业及社会发展对其的要求。与此同时,将公文写作课增设于选修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总结工作、报告试验、请示汇报、公告通知等方面的写作能力,以在未来岗位上更好地开展有关工作。实习课程应充分认识实习的三大部分:毕业设计、认识及专业实习。其中,毕业设计应与专业实习适度融合,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指导教师及工程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国家认定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主要课目、考试要求、报考条件等)应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所体现。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等级的外语证,因而高校须将专业外语纳入选修课程体系范畴,以使得学生胜任企业职位,进而为企业及社会做出极大的贡献。

3.建立及完善师资配置制度。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配置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校企双方应对师资力量加以整合,为学生配置综合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宜的指导。根据实际经验,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安排指导老师不定期走访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了解其实习的实际状况,同时联合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学生,以规范学生实习行为,进而使其服从企业有关安排,以免其对企业运行及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在尊重企业的前提下,聘请其优秀人员作为高校兼职讲师,以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毋庸置疑,企业优秀人员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高超的技能,其在教学实践中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增强自信心具有非凡意义。

4.对企业实习、实训加以规制。现今,学生实习大都是顶岗实习。此种实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顶岗实习可缩短学生转换角色的适应期,有利于促进其快速成长,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及社会。在组织学生实习时,高校切忌对实习项目、人数进行限定,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轮流实习每个项目,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掌握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融入企业。

5.就业考核及聘用制度。企业须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待学生考核合格,企业在决定聘用。

四、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

学生方面。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的优秀教育资源,并可以将自身学习、理解、掌握的知识应用于企业。如此,学生在理论学习方面的目的性、针对性将会有所加强,以激发学习兴趣。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使得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大大提升,对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颇有益处。一旦学生毕业,便可直接入职企业,其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此外,优秀的学生亦可择优竞聘;企业方面。校方及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满足其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可为自身储备人才资源。此外,学生对企业工作任务及环境较为了解、熟悉,有利于提高其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学校方面。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可增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针对性,能够充分突显高效的特色:应用型,有利于丰富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

五、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明显提升。校企合作,能够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使得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此外,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有利于提升其的应用技能,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希冀我国能够不断优化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要: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愈来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此种形势下,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等做出了积极的变革。当前,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各大高校青睐。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兼具高校及企业两者的优势,对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该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且顺应教育及市场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进而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越位置。本文结合实际,对校企合作间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浅析,以期对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君辉.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探究[D].山东大学,2012.

[2]葛丹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牛国锋,常晋义,朱苗苗.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双元制”创新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22):79-8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G647.5

校企合作“双元制”是要求学生在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训,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技巧。最早的“双元制”起源于德国,我国借鉴了德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并与我国教育实际相联系,形成了校企合作“双元制”。高端智能化装备是我国的重点发展领域,属于机电类范畴,如汽车装配行业、数控装备行业、冶金加工行业、生产装备行业、高新智能制造等行业。现如今,对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双元制”,并对其创新性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校企合作“双元制”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双元制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在高校中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灌输学生工程应用的重要知识。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必须为学生提供更为职业、真实的训练环境,而企业正好满足这一点,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训,真正见识到专业技术环境。“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受到了广泛的青睐与应用,近几年,逐渐传入我国,我国吸收与借鉴了其经验,并付诸于实施,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办学制度,是院校与企业强强联合,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实施的计划,根据企业的要求和人才市场来进行目标性实训,为学生日后步入职场提供条件,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双元制,是借助企业和职业院校平台来开展职业教育,构建更为高效性、实效性的人才培养战略,是我国教育事業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双元制人才培养实施内容

1.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双元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要求。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以就业为导向,掌握当前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领域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掌握当前的人才发展形势,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以强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及素养的培养,提倡理论实际一体化教学,加大实践力度。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了贯彻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应派遣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地的训练与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实习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例如,企业在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活动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派遣有经验,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监督与指导。让学生对工作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术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为其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学生日后就业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学生的创业与教师的绩效相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为校企合作“双元制”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条件。

2.建立及完善师资配置制度

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配置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校企双方应对师资力量加以整合,为学生配置综合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宜的指导。根据实际经验,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安排指导老师不定期走访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了解其实习的实际状况,同时联合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学生,以规范学生实习行为,进而使其服从企业有关安排,以免其对企业运行及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在尊重企业的前提下,聘请其优秀人员作为高校兼职讲师,以丰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毋庸置疑,企业优秀人员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高超的技能,其在教学实践中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增强自信心具有非凡意义。

3.建立精品教育,彰显教育特色

实现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与企业频繁的沟通与联系,根据当前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突破,打造属于职业院校独有的教育特色,建立精品教育,彰显教育特色,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在职业教育中为了彰显特色,应引进企业应用中的一些主流先进设备,将这些主流先进设备的应用作为主打培养内容。专注于企业的主要需求,聘请高素质、高技能人员对技术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有效的观点与建议,打造品牌课程,为学生后续的创业与就业创造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对职业院校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明显提升。校企合作,能够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使得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此外,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有利于提升其的应用技能,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希冀我国能够不断优化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国锋,常晋义,朱苗苗.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双元制”创新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22):79-83.

[2]陈胜元.中职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元制”——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J].职业,2011,(20).

[3]葛丹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篇12

一、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合作,它本质上就是将教育和产业融为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作为合作的双方,彼此互相依存,从而促进教育和企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两者都不可或缺。它通过利用学校、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以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相连,从而使学生由在课堂上学习间接知识转变为在实际生产现场获取专业经验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教育”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期,由美国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产生,美国形成了合作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产生的重要作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德国提出了“双元制”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负责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企业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企业的参与度极高。英国采用学生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模式,日本实行由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合作”模式。我国经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订单式”、“学工交替”、“准员工式2+1”等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为例,重点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形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现状及问题

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在教育目标和任务上达成了一致,学校在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内容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当中,通过具体的实习实践活动,体会到学习理论知识对实践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做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学以致用。但是由于部分院校过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一再缩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尤其是思想政治课,使思想政治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少,几乎不能使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只是集中于开学初期,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工学结合使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进行实践活动,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产工作相融合,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渠道,接触到更多专业技能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从而满足企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从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烈,对具体的实践学习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兴趣,辅导员对学生的跟踪指导也没有在学校中全面,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工作,派专门的负责人和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实践应用。

在具体的实习实践活动中,企业环境与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企业面对的是社会的压力和挑战,这种影响使企业无形中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作为企业的一员,同样受到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就会在实习中出现自己无法掌控的问题,加之学校和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消极的不良情绪。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内容,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特点,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企业实习实践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如聘请优秀企业专家向学生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将单一的知识理论与企业应用实例相结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得以延伸,丰富固定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活动时,由于对企业环境没有足够的了解,在进入企业之后感受到巨大的反差,导致学生无法缓解工作压力和及时调整心态,因此在进行实习实训之前,学校应组织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做好转换角色的心理准备,而不至于盲目进入企业之后感到无所适从,在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特别是辅导员以及思政导师,在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适应和角色转换的初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尽快适应企业新环境、进入角色。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不集中,学校方面的管理工作较难进行,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辅导员和思政导师进行师资培训,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教师深入企业做学生企业实习的指导者,一方面分担学校负责管理工作人员的重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为打造“复合型”教师奠定基础,从而使学校适应新时期教育模式。

结语

校企合作,使学校和企业在教育目标和任务上达成了一致,学校在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内容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当中做到学以致用,学校和企业作为合作的双方,彼此互相依存,从而促进教育和企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摘要: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合作,是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满足企业用人标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概况和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析,以期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君辉.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杜鹏.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城市水土流失下一篇:《永遇乐·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