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2024-11-0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共8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合作,存在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多渠道提供支持和保障,校企双方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共同推进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9.2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办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以及产学研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创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1]。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2]。自此之后,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其中一些院校在尝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无锡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在市场营销专业推广了“三明治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就业率和对口率持续增长,专业的知名度有所提升;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林森集团合作打造“订单班”,形成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多赢的局面。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企业和学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校企合作方式较为简单,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将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按行业发展需要确定专业,由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二是中层次合作,在浅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功能;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深度渗透,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学校按照企业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建立双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3]。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浅层次合作居多,尚未形成科学的和深层次的合作体系。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国家制度保障

虽然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办学问题,提倡职业院校加快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而且也出台了一些推进校企合作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国家尚未制定保障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保障参加校企合作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对参加校企合作学生的劳动报酬的标准、工作中是否与正式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等;没有从政策层面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支持,无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从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空间和平台。

(二)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

培养人才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职责,而企业没有义务为培养人才而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财富,注重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财富的流失。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财富,而培养人才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何况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通过校企合作完全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学生到企业实习会增加企业负担,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太愿意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

(三)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校企合作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正能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如有些高职院校实训实验条件薄弱,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学校专业不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对口就业率偏低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科技服务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成败,同样也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三、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政府多渠道提供支持和保障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开展的合作,但合作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使双方均最大程度获益,这不仅要依靠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政府可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规范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利益;二是政府可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为其依法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打开绿色通道;三是可在一定区域内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建立由集团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在集团内优化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在集团内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按期对各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确保校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4]。

(二)建立校企互利共赢合作机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一次性合作较多,有些校企合作关系的维持主要靠朋友关系,这种合作属于浅层次合作,难以长远发展,若要建立和维系深度合作,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希望学校为其输送能够直接上岗的新员工,也希望学校能为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的培训,为企业的革新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希望企业能够接收更多的毕业生,为学校提供实训师资和实训设备,以及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只有切实把握好企业与学校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才能更加深入和持久。

(三)校企双方实现三个共同合作

1.共同设置专业。学校应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校企合作单位的意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地设置专业,着力发展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评估,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确保专业设置顺应时代发展;双方共同根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合作课程和编写合作教材,通过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2.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实训实验设施,优化实训条件。校企双方应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共享共建实训基地。例如,建立“厂中校”,由学校投入部分设备,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教师可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建立“校中厂”,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人力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为企业提供各项支持,企业为学生实习和教师科研提供支持[5]。校企互利共赢将使双方合作更加紧密而持久。

3.共同培训师资。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实践技能的高低影响着学生能否成才。学校应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去校企合作单位学习和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并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尽快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变化。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训和技术开发,能够使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支持,发挥服务企业和服务社会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2]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100-102.[3]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7):54-57.[4]刘春玲,杨鹏.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内涵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8-120.[5]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67-69.(责任编辑:乔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2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办学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以及产学研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创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1]。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

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2]。自此之后, 很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其中一些院校在尝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无锡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在市场营销专业推广了“三明治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就业率和对口率持续增长,专业的知名度有所提升;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林森集团合作打造“订单班”,形成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多赢的局面。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企业和学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校企合作方式较为简单,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

学术界将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浅层次合作, 学校按行业发展需要确定专业,由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二是中层次合作,在浅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功能; 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深度渗透,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学校按照企业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建立双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3]。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以浅层次合作居多,尚未形成科学的和深层次的合作体系。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国家制度保障

虽然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办学问题,提倡职业院校加快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而且也出台了一些推进校企合作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国家尚未制定保障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保障参加校企合作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对参加校企合作学生的劳动报酬的标准、工作中是否与正式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等; 没有从政策层面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支持,无法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从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空间和平台。

( 二) 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培养人才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职责,而企业没有义务为培养人才而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财富,注重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财富的流失。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财富,而培养人才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何况目前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通过校企合作完全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招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学生到企业实习会增加企业负担,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太愿意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

( 三) 学校办学条件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校企合作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正能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如有些高职院校实训实验条件薄弱,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学校专业不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对口就业率偏低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因此,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科技服务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成败,同样也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三、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 一) 政府多渠道提供支持和保障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开展的合作,但合作能否达到一定的深度,使双方均最大程度获益,不仅要依靠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政府可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规范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利益; 二是政府可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为其依法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打开绿色通道; 三是可在一定区域内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建立由集团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在集团内优化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使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在集团内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按期对各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确保校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4]。

( 二) 建立校企互利共赢合作机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一次性合作较多,有些校企合作关系的维持主要靠朋友关系,这种合作属于浅层次合作,难以长远发展,若要建立和维系深度合作,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希望学校为其输送能够直接上岗的新员工,也希望学校能为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的培训,为企业的革新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希望企业能够接收更多的毕业生,为学校提供实训师资和实训设备,以及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只有切实把握好企业与学校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才能使校企合作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才能更加深入和持久。

( 三) 校企双方实现三个共同合作

1. 共同设置专业。学校应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听取企业专家、校企合作单位的意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地设置专业,着力发展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评估,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确保专业设置顺应时代发展; 双方共同根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合作课程和编写合作教材,通过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2. 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实训实验设施,优化实训条件。校企双方应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共享共建实训基地。例如,建立“厂中校”,由学校投入部分设备,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教师可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 建立“校中厂”,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人力和进行经营管理,学校为企业提供各项支持,企业为学生实习和教师科研提供支持[5]。校企互利共赢将使双方合作更加紧密而持久。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80-0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以“教”为主,以产促教,其关键在于实现三个“零距离”对接:实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实训内容与生产工艺“零距离”对接;实训教学管理环境与生产流程管理环境“零距离”对接(张玉臣,2008)。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一线对接的问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与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相一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应成立学校实训中心,组建专业实训基地。例如天津于2011年建成的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一个设施好、规模大、功能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建设的重要配套项目,方便了附近职业学校的学生培训。其次,应成立由企业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共同商讨专业计划、实训内容、组织实施等重要问题。最后,要制订实训教学计划,这需要教师把实训涉及的工作技能与学生要养成的专业能力融合在一起,以企业实际产品的典型工艺为案例,将其逐层分解成若干教学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专业应采用不同的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王文槿、陈鸿、荀莉、康树林,2008)。

表1中的岗位训练模式针对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按照部门的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固定的,因此适用于服务类专业的教学。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前厅部就是负责招待客人入住登记的,客房部是负责整理房间卫生的,餐饮部是负责向客人提供食物的,因此采用岗位训练较为合适。而过程训练模式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对于那些采用流水线生产的工作较为适合,主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生产环节的各种操作任务,因此适合生产加工类的专业。比如电子制造和食品工艺等,这些专业的工作都是在工厂内采用流程式的加工方式进行的,不同生产环节的工人操作内容不同,所以采用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更能贴近生产过程,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任务训练模式适合那些有明确工作任务的专业,这些工作通常是完成一个个的项目,因此适用于室内设计或者文秘类、数控类的专业。最后仿真训练针对的是比较复杂或者需要远程控制的专业。比如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商品买卖,还有证券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股票、基金的买卖,这类专业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仿真的模拟软件来熟悉交易过程。

综上所述,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以解决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的吻合度问题,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業。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职业学校采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也是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4

摘要: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带来了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全面变革,也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同样也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结合,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转为具体,由理论转为实践。加大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加大企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的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就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完善的统筹规划下,以实践过程为基础进行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全方位结合,共同建立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代表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变革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既能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对照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校企合作模式下,学

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多了,在校时间少了,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况下就成为了“真空地带”。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压缩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参加到实践中去,很多院校把理论课程不断压缩,而往往压缩的最多的是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开学初期完成,不能贯穿始终,在实践中也更多的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学生学习的途径不断拓展,但学生学习意识不高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企业,需要企业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但追逐利润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而学校尽管有辅导员跟踪指导,却又很难象在学校一样对学生有较多的关注,其实很多身边的成功的人的品质值得同学们学习,企业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也很多,但往往投入精力较少。

3、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高,与企业要求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距。

有些学生意识不到实习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实习与专业知识没有太大联系,容易在实习中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企业相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加强针对性现代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而且更需要员工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为了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校企合作中必须树立“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就是与“学”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过程中来加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并且能够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空洞乏力的弊端。因此,突出“工学结合”双重作用性是今后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1、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面临分散状态,在此形势下,学校原有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显得力不从心,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来回奔跑和交流,管理质量下降。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一是在队伍数量上应该壮大,以适应新形式下高职教育的需要。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辅导员培训工作,增进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心理知识及管理水平等。三是完善政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要培养成即有学校学生管理经验,又熟悉企业环境,有扎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复合型辅导员队伍。四是多提供政治辅导员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学习兄弟院校中的优良经验,也可以到相关企业去参观交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环境来找到最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途径

2、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提供学生相关的信息源,为走向企业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和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减少后期的一些思想压力和困惑。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模式思想认识不清楚,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也有学生会还没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而惶恐,或是当踏入新的环境而感到严重的心理不适,很容易产生消极、倦怠、失落、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企业,尤其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及心理辅导工作,做到事事以学生为主,事事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一教育模式。

3、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

把学校的管理方法与企业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建立联合管理机制,设立由学校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学生代表组成的共管机构,明确责任,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凝聚辅导员、实习指导老师、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共管机构,经常交流沟通,在充分了解各方面信息和学生心声的基础上,双方共同育人。

4、丰富思想政治内涵与途径

高职生道德教育的立足点是职业性和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未来职业需要。我们需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资源,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适当吸收典型的企业道德规范和案

例作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鲜活教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职业实践教育活动,离开职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流于空洞的说教。职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外的见习、实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职业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同行是用怎样的职业道德风貌从事本职工作的,亲身体会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5、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

“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用人单位,但最终受益的却是自己,所以必须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这些品质。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让他们了解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具有过人的知识和才能,更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去感知敬业精神、责任心、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的必要性。

总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侧重点是不同的,担当的社会功能也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为了更好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需要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相互了解与融合,更好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高[2006]16号)[Z].[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3] 周巧婷.工学结合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6

一、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一定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人才战略意识, 管理规范, 经济效益好, 受求职者的青睐。和这些企业合作培养的学员毕业后到相关企业工作, 具有很强的上岗竞争力。例如北京现代年产汽车超过100万辆, 资产超过千亿。如此大的生产规模, 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

北京现代有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注重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 热衷于职教事业, 与我校合作多年, 接纳我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习, 安排毕业生就业, 提供兼职专业教师, 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捐赠实训设备。实践证明, 只有选择这样的区域优势企业, 才能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企业得到了优质人力资源储备。而学生实现了在高薪大企业就业的愿望。学校依托企业, 有效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升了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形成招生—就业—再招生的良性循环。

二、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文化要进入校园

任何一个品牌企业, 都是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现代企业文化, 对他们能否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反映, 有些刚步入企业的毕业生, 并非不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而是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适应, 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而被淘汰。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 以往中职生在接受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缺乏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以致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所以,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企业文化的成分,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使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 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必须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搭建了平台。我校在与北京现代的合作中, 注重借鉴公司的企业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 以制度文化为载体, 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文化。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每年邀请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为学生做职业化素养讲座和就业指导。同时,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北京现代就业岗位的需要对接。德育课开设北京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等, 给学生讲解北京现代“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 激励学生们学知识、练技能。在北京现代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次参加北京现代文化节, 聆听党建文化、经营文化、公益文化、体育文化、团队文化五个方面的主题演讲, 参加北京现代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育比赛、爱心活动、文艺会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北京现代中韩职工精神抖擞、健康向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象征。学校文化主导着学生的言行, 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每一个学员由学生向合格职业人转化。

三、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教师是关键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想长效发展, 取得实效, 必须有一支企业化的教师团队。很难想象, 没有一大批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懂得经营与管理、有一定技艺的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教学会长久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效。

为了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的需要, 我校加大企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主要采取了选聘和培养等措施。我们从企业选聘一批懂得经营与管理, 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有一定技艺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作为专职教师。另外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支兼职教师团队。目前, 我校从北京现代信息保全部、人力资源部、生产分厂共聘请6名工程师或首席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此外, 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企业化培训, 每年安排一次企业专题培训。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机电专业教师的企业化培训,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化素养。培训共分四个课题:PLC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汽车生产工艺和职业化员工。培训教师分别由北京现代的工程师、首席技师和人力资源师担任。培训前, 企业专家和我校机电专业教师就培训内容和课程改革进行了座谈交流。培训后, 我校教师随企业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了认知实践。活动后, 我校机电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业务联系, 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课程改革的探讨。此外, 学校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四、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落实在融合共赢

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融合和成效, 要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最终实现共赢。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十分注重两点:

一是在合作企业关注的问题上下工夫。北京现代最关注的是学校为该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为此, 我们的做法是: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征求企业意见,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由校企双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 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和一线管理人员反映, 中职毕业的新员工上岗后稳定性差, 流动性大, 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增加很多工作量, 给一线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究其原因, 是新员工对北京现代缺乏了解, 在职业化水平、职业习惯等方面存在欠缺。我们根据企业反映的这些现象, 在毕业生进厂顶岗实习前, 在学校由校企双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收到较好的效果。毕业生进厂后工作稳定, 企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满意, 做到了互惠互利, 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又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北京现代, 冲压、焊接、涂装车间可以依靠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 如机械人操作等。而在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的汽车总装车间, 保证汽车装配质量主要靠标准化作业和科学管理。中职毕业生大部分在低端岗位, 手工操作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合作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文件, 把标准化作业内容和5S管理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尤其是在实训车间,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5S管理, 按标准化作业文件指导学生实习。

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主动为合作企业提供便利。例如, 北京现代举办“学分银行”大专学历班, 我校主动为其提供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此外, 为公司班组长学习班提供计算机室, 为公司提供钳工和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场地和设备, 并提供裁判员, 与企业共同组织竞赛等。

五、结束语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要凸显融合与共赢, 融合的核心是职业化培养, 共赢的核心是就业。只有实现有机融合, 才能实现共赢, 只有实现融合与共赢, 校企合作才能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基于中职学生专业成长的德育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0-63.

[2]查吉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4-68.

[3]赵志群, 白滨, 何兴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55-59.

[4]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42-4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43-01

近几年来,我参与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对这一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我的认识加以阐述。

1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辽宁西部,虽交通便利,但经济还不够发达,经济缺乏大企业的支撑。许多企业倒闭,下岗工人很多,就业困难。本来职业教育受“普高热”的影响,缺乏生源,已经是困难重重了,在加上本地区经济的不发达,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尴尬,使得我地区的职业教育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突破瓶颈,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重大的意义。我校率先采用订单、冠名等办法实现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异地100%的就业。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对职校、对企业、对学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1.1 校企合作对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增强自身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新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企业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我校为例,这些年在市教育局领导和我校领导的带领下,顺利实现了和富士康企业、北京京东方、天津三星、天津一汽夏利等企业的合作,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校企合作,也使我校起死回生,由校园内没有几个学生,到现在的学生满校园,同时由于就业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1.2 校企合作对企业和学生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缩短了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适应期,这样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讲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毕业后很快就业,解决了家长和学生的就业困惑。另外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熏陶,增强了改革的意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同时在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了更深的理解,便于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培养了从岗位做起、从基础做起、从自身做起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所以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

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

校企合作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在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中,总结出我地区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订单式”培养

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其基本特征是: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并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就业。我校从2007年起就不断开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新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烟台、天津产业园)、天津松下、天津三星、天津一汽夏利、北京京东方,两锦大洋电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毕业学生的全部就业。

2.2 “校企互动式”培养

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它可以弥补校缺乏实训基地,专业培训不足的缺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双元式”模式

既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企业负责主要實践技能的培训,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和文化课的教学。我校从2007年开始,学生在校学习2年专业理论和文化课,第3年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由企业的工人师傅手把手教,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2.4 “资源共享式”

既充分利用职业院校资源,与对应的行业、企业通过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举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式,培养训练相结合,与企业零距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企业在岗职工。

3 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学校、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1)学校方面: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轻易放弃岗位。以我校“富士康”班为例,2%~5%的学生不愿在一线工作,想在办公室,做清闲的白领工作,这部分学生定岗实习没几天就轻易放弃了工作岗位。还有10%~20%的同学对自己和就业单位的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不明确,不懂得就业中创业的道理,碰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是工作累的时候也放弃了工作岗位。5%~10%的学生还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拈轻怕重,偷懒耍滑,不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他们在定岗实习中被企业淘汰。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还要加大学生就业前的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在当今的社会角色中的定位,明确当前就业工作的目的,实事求是地评价审视自己的就业能力非常必要。

(2)企业方面: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我校为例,学校按照订单培养的协议,完成了人才培养计划,企业也应该按照协议参与人才培养。比如,把企业机器设备引进学校,成立实训车间,企业定期派老师来校指导学习的实习等,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到这一点。企业应给予更大的热情支持校企合作。

总之,中职培养人才要立足于企业的需求,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各类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为职教的发展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杨金洪.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J].科技信息,2009(1):668.

[2]董广斌,项海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9(1):35-38.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融合,长效机制,营销与策划

在国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和教育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等文件的指导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在逐步贯彻落实。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 校企合作形成多种不同模式,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 (数据库营销方向) 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现了高职专业建设机制建设的新突破。

一、现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 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概念和要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是指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活动中, 主要由企业和学校, 以及学生等各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规范、长期有效、符合各方利益及人才培养规律的过程和方式。长效合作机制的建设, 要求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并且在组织、机制上实现有力保障, 同时要求双方在组织、激励、规范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办法。

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上走在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前列, 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依然存在问题, 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和持久。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难

目前校企合作面对的突出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和学校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是指校方和企方落实本单位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部门和机构。

校企合作专门机构是合作规范性和长效性的基本保证, 应负责双方的固定联络, 合作办法的制定, 指导和落实各项工作, 同时也要保护合作各方的利益, 注重合作效果。缺乏固定机构往往使得高层政策和精神难以高效落实。但是专门机构的建立需要投入资源, 并以具体工作维持其有效运行, 这在校企合作开展的初期是难以落实的, 特别对中小型企业和学校来说更为困难。

2.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并非仅依靠学校之力便能完成的, 需要双方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由于企业的利益难以在三年左右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直接体现, 在不能快速看到明显效益, 又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的情况下, 企业参与长期合作的积极性就不高。

3.师资培养成为焦点问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成为高职教育核心环节之一。但是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缺乏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而从企业一线引进的, 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相对匮乏。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潜力大, 但是目前培养层次低、形式单一、有效互动少, 难以形成长效的师资培养机制, 使高职教育的师资培养成为焦点问题。

4.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环节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更为主动, 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目前, 很多合作仅限于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或短期的顶岗工作。在教育的前期仍以学校推动为主, 企业参与度不高, 难以全面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数据库营销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新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 (数据库营销方向) , 简称数据库营销专业, 在与邮政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尤其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总结一下主要经验, 供参考。

1.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 保障校企合作的推进。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平台———邮政商函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 注册了公司进行实体化运作。与邮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对口专业部门形成了业务合作关系。由学院数据库营销专业的老师组成兼职研究人员队伍, 完成对邮政函件业务的支撑和服务。

中心作为固定平台,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 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找到了一个牢固的基点, 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石。

2.融入企业发展, 实现利益共享。中心为邮政企业提供业务支撑和项目研究, 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自成立以来, 中心承担了几十项邮政科研项目和企业支撑性工作, 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学习资源。在数据库营销专业建有资料室, 将企业业务支撑中形成的成果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典型的如《邮政函件业务损益研究》、《企业内刊数据库商函项目营销策略研究》、《中国邮政账单业务发展研究》等。同时中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经验为企业开发了职工培训系列教材, 如《函件专业BIU建设与运作实务》、《数据库商函 (直邮) 运作实务》、《邮政数据库营销》等。

商函中心形成的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经营的模式为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形成双师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根据邮政企业需求, 中心为企业提供商函系列培训课程。几年内给贵州、甘肃、陕西、天津以及内蒙多个省份的函件局进行了直邮的诱因设计、直邮调查与测试、直邮效果评估、直邮在行业中的应用、直邮运作实务、直邮方案的设计等大量培训。中心通过借调、交流、调研和业务支撑等不同形式锻炼教师, 使得他们能够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迅速成长为企业的业务专家。该专业专业课教师, 90%是200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同时, 所有教师都在邮政集团公司专业处室借调交流过。

短短几年时间, 中心的教师们承担了几十个科研项目, 撰写了几十篇相关论文。多篇论文被EI、ISTP检索。能够不仅能够承担日校课程, 还承担大量企业培训课程, 在短期内成为能教学、能培训、能科研的双师三能人才。

4.专业建设定位准确, 形成真正反映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作为唯一开设数据库营销专业的院校, 专业建设从开始就没有其他院校的经验可供参考, 完全是按照邮政商函业务岗位素质能力模型的要求而开发。围绕商函市场营销、数据服务、方案策划及后续支撑进行设置, 形成以数据库营销实务、邮政商函市场开发与策划、现代直邮概论、邮政名址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务为代表的五门特色课程。到目前已经有两门课程建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

由于浓厚的企业背景, 社会教材无法直接使用。该专业80%的专业课教材是专业教师结合邮政企业需求开发的自编讲义。截止目前, 出版《邮政商函市场开发与策划》、《邮政名址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营销实务》三本教材。并编写了邮政培训教材《邮政数据库营销》, 正式出版发行。这些教材紧贴邮政企业实践, 特色鲜明, 内容丰富, 将邮政企业最新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 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上手快, 深受邮政企业欢迎。

5.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创新建设“订单生”制度, 通过与企方共同面试招收“订单生”, 在招生环节就将邮政企业纳入进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所设课程紧贴企业岗位工作, 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岗位学习机会。一方面学院全力建设与企业环境完全一致的实训环境, 保证在校所学即为岗位所用, 另一方面学院设计有完整而连续的实习制度, 保证学生提前熟悉岗位工作。大一暑假, 学生在邮政企业进行两周的认识实习。大二暑假,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 学生直接在邮政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工作。大三下学期, 则在企业进行半年顶岗实习。

完整的链条构建起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6.产教融合模式, 解决了企业急迫的人才问题。该专业学生岗位素质和能力在学校中即得到了强化培养, 毕业后能快速上岗, 使得企业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大大压缩。同时学生在校期间也形成了邮政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离职率远低于社会招聘的员工。因此该专业学生深受邮政企业欢迎, 成为邮政函件专业人才支撑的重要后备力量。学院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为邮政企业解决了人才难题。

以上几点经验的价值在于通过建立邮政商函研究中心这个平台, 形成了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构建了符合高职教育思想与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束语

目前, 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为代表的新媒体、新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在迅速颠覆企业的传统业态, 转型发展已是各行各业企业的紧迫任务。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 人才培养只有依托学校, 开展深入合作才能最为高效地开展工作。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共建, 产教融合”指导思想的数据库营销专业建设, 以邮政商函研究中心为平台, 整合校企两方的资源, 形成了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 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 可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丽琴.浅谈从校企结合逐步走向校企融合[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 (14) :13-15.

[2]耿麦香.校企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3) :78-80.

[3]孙红艳.基于大型企业的校企一体化模式探索——友嘉模式的成功与启示[J].职业论坛, 2009, (2) :21-24.

[4]詹文英, 方洁.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J].企业导报, 2012, (24) :204-205.

上一篇:集团安全管理工作策略下一篇:企业职业卫生考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