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共11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1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与京东集团校企合作新闻报道
12月7日上午9:30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曾宪生副校长、吕栋山副校长,文经部储海平主任和江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运营总监杜彪先生对建设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京东电商学院进行初步洽谈。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精技能、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商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溧水做出新贡献。
会上储海平主任介绍了目前学校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情况,介绍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现状,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学生技能培养缺乏适应市场的,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课堂教学说服力不够。
杜彪总监介绍了:京东在2015年大力推进农村电商,通过与三到六线城市的线下IT数码或家电零售店面合作,以“京东帮服务店”的形式帮助传统零售店面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农村电商推广过程中,配套人才的巨大缺口问题凸显。
吕栋山副校长表示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公司业绩考核合并进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教育的实践实训教学问题。
曾宪生副校长说: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中专学校的办学定位,京东集团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是国内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京东集团合作,将有利于突出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有利于建立创新型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我校教学科研与地方政府产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通过初步洽谈,双方对在溧水区域范围内建立京东商学院达成了共识,双方将进一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邀请政府指导,共同做好溧水本地的电商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供稿人:储海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2
一、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一定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人才战略意识, 管理规范, 经济效益好, 受求职者的青睐。和这些企业合作培养的学员毕业后到相关企业工作, 具有很强的上岗竞争力。例如北京现代年产汽车超过100万辆, 资产超过千亿。如此大的生产规模, 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
北京现代有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注重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 热衷于职教事业, 与我校合作多年, 接纳我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习, 安排毕业生就业, 提供兼职专业教师, 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捐赠实训设备。实践证明, 只有选择这样的区域优势企业, 才能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企业得到了优质人力资源储备。而学生实现了在高薪大企业就业的愿望。学校依托企业, 有效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升了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形成招生—就业—再招生的良性循环。
二、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文化要进入校园
任何一个品牌企业, 都是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现代企业文化, 对他们能否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反映, 有些刚步入企业的毕业生, 并非不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而是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适应, 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而被淘汰。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 以往中职生在接受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缺乏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以致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所以,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企业文化的成分,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使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 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必须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搭建了平台。我校在与北京现代的合作中, 注重借鉴公司的企业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 以制度文化为载体, 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文化。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每年邀请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为学生做职业化素养讲座和就业指导。同时,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北京现代就业岗位的需要对接。德育课开设北京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等, 给学生讲解北京现代“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 激励学生们学知识、练技能。在北京现代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次参加北京现代文化节, 聆听党建文化、经营文化、公益文化、体育文化、团队文化五个方面的主题演讲, 参加北京现代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育比赛、爱心活动、文艺会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北京现代中韩职工精神抖擞、健康向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象征。学校文化主导着学生的言行, 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每一个学员由学生向合格职业人转化。
三、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教师是关键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想长效发展, 取得实效, 必须有一支企业化的教师团队。很难想象, 没有一大批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懂得经营与管理、有一定技艺的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教学会长久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效。
为了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的需要, 我校加大企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主要采取了选聘和培养等措施。我们从企业选聘一批懂得经营与管理, 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有一定技艺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作为专职教师。另外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支兼职教师团队。目前, 我校从北京现代信息保全部、人力资源部、生产分厂共聘请6名工程师或首席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此外, 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企业化培训, 每年安排一次企业专题培训。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机电专业教师的企业化培训,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化素养。培训共分四个课题:PLC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汽车生产工艺和职业化员工。培训教师分别由北京现代的工程师、首席技师和人力资源师担任。培训前, 企业专家和我校机电专业教师就培训内容和课程改革进行了座谈交流。培训后, 我校教师随企业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了认知实践。活动后, 我校机电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业务联系, 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课程改革的探讨。此外, 学校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四、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落实在融合共赢
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融合和成效, 要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最终实现共赢。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十分注重两点:
一是在合作企业关注的问题上下工夫。北京现代最关注的是学校为该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为此, 我们的做法是: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征求企业意见,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由校企双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 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和一线管理人员反映, 中职毕业的新员工上岗后稳定性差, 流动性大, 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增加很多工作量, 给一线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究其原因, 是新员工对北京现代缺乏了解, 在职业化水平、职业习惯等方面存在欠缺。我们根据企业反映的这些现象, 在毕业生进厂顶岗实习前, 在学校由校企双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收到较好的效果。毕业生进厂后工作稳定, 企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满意, 做到了互惠互利, 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又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北京现代, 冲压、焊接、涂装车间可以依靠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 如机械人操作等。而在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的汽车总装车间, 保证汽车装配质量主要靠标准化作业和科学管理。中职毕业生大部分在低端岗位, 手工操作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合作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文件, 把标准化作业内容和5S管理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尤其是在实训车间,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5S管理, 按标准化作业文件指导学生实习。
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主动为合作企业提供便利。例如, 北京现代举办“学分银行”大专学历班, 我校主动为其提供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此外, 为公司班组长学习班提供计算机室, 为公司提供钳工和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场地和设备, 并提供裁判员, 与企业共同组织竞赛等。
五、结束语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要凸显融合与共赢, 融合的核心是职业化培养, 共赢的核心是就业。只有实现有机融合, 才能实现共赢, 只有实现融合与共赢, 校企合作才能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基于中职学生专业成长的德育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0-63.
[2]查吉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4-68.
[3]赵志群, 白滨, 何兴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55-59.
[4]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42-43.
产教融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预岗实习
一、目前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由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企业提供实习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为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如我县嵩县中专曾与上海中锐集团合作,开设汽修班,由学校负责招生,中瑞集团提供实习设备,提供教材,并对教师进行培训,学生毕业后由中瑞集团安置就业。目前,大多数学校校企合作采用这一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目标明确,切合实际需要,企业又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顶岗实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劳动与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素质,然后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掌握相应岗位操作标准和要求,通过技能提升训练,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離”对接;接着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
(三)参观和见习模式
学校根据教学进程,适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业园区、生产基地作坊参观、见习,使学生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及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生产车间进校园
企业把生产车间搬进校园或由学校自办经济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业务,自负盈亏,学生进入校园后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如嵩县中专曾在校内建有菌种场,由老师常带学生生产种植平菇、金针菇,生产菌种;美术装潢,对外承接,广告设计等业务,许多作品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这种模式实现了“四合一”,即“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学生不出校门,既能掌握企业生产及经营相关知识,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五)组建职教集团
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发教材、评估教学质量。如嵩县于2012年成立了嵩县职教集团,把县城内现有的嵩县中专、洛阳中医药学校、昌琳中专、教师进修学校、洛阳畜牧中专等5所学校重组,调整专业设置,突出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聚集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又新增了采矿专业、生物制药专业。职教集团采取开放式管理、联合办学、校企合作、阳光工程培训等合作创新,这一模式对更新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学生就业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企业来说,满足了用工需要。因此,集团化办学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找准对接点,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企合作,就需要学校、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就需要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调整学校与企业关系,改变育人者与用人者之间的脱钩现状。通过对接,构建由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合作培养学生的课程体系。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对接点:
1.教育观念上,校企合作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规律,也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2.专业体系建设上,学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在专业的设置上,不能贪大求全,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结合区域发展经济情况、企业用工需求,建设好示范性企业、骨干专业;新设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进行充分的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课程体系设置上,在对接过程中,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企业或行业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教师要深入企业一线,熟悉生产过程,掌握企业需求,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校企合作,不只是把生产流程搬进课堂,也不只是让学生走进企业,融入生产第一线。企业产品、服务需提升,新兴科技成果要转化,企业产品要创新,离不开大批掌握新科技的人才。因此,如何把新科技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出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生产力,是企业与学校面对的共同课题。因此,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也十分必要。
4.逐步探索建立与企业对接的招生、学籍、教学管理制度。
5.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安全效益、考核评价等管理机制。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与县域经济对接,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找准对接点呢?要真正实现“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上岗率高”的办学效果,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对接的计划、措施,全面了解企业的产业情况、工种项目、技能人才要求等;同时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对接的企业岗位,选准对接点。
总之,校企合作,校企双赢,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与趋势。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认识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对接点,校企合作之路必将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中职校长研究班上的讲话.
[2]刘炜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4
摘 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世界主要加工制造基地之一,现面临操作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如何满足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找到合适的、技术水平达标的人才,如何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本文首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提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方法来解决此难题,并对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方式方法的优势及具体做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了在未来操作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订单式培养 就业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加工制造基地之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着操作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机加工业、数控技术专业,每年人员缺口达几十万。
企业无法寻找到合适的、技术水平达标的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都因为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着急、焦虑、担忧。此外,我国每年还有数百万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大熔炉,而其中大部分都无职业,即使能找到工作,也是从事简单或脏、危、累且收入低的工作。同时,数百万下岗职工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也都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也是需要正视并亟待解决的现象。
那么企业的需求怎样满足?是否可以从外国引进操作技术工人?党中央、国家的高层管理者和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已达成了共识:我国的改革开放,资金、设备、技术均可以引进,只有需求大量的操作技术工人不可引进。我国是有1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在100名以后,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就业也正是摆在我国面前日益严峻的问题。
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和千百万专门技术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国家,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是中职学校的历史任务。我国目前的各类中职学校14500所,在校中职学生近万,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从专业设置、培养的质量规格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仍有相当差距。有些企业甚至需要从社会上招收农民工,自己进行组织培训,花费了相当大的物力和人力,而且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校为学生愁分配,企业为找不到需要的人才犯难,这样的境况应该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创办企业班,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以学科为本位,以学历、升学为主的时期,回归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主旨的轨道上来。现在就业率是作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看来,订单式培养就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就业率的有效的方法。订单式培养之所以能取胜,在于学校与众多企业一起制订招生计划、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工作岗位和工作待遇,使学生在校其间就明确了去处,同时又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前往求学。
创办企业班,使学校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较早地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生产技术标准,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独立上岗的磨合期,可以使企业多出产品,学生多获酬金。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双赢。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理论教师水平高,数量足,但是缺乏指导学生技能操作的实习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同时,实习教学设备与企业比相对落后,生产工艺往往与现代生产不相适应。而企业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精湛的工人师傅。文化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及操作技能基础知识在学校学习,将专业性强的生产实习放到企业中进行,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实习设备落后不足、缺少实习教师的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合理的工作方法,掌握了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为学生独立工作奠定了基础。
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前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严重缺乏既能教专业技术理论又掌握操作技能,可以指导学生实习的“双师”型的教师。校企合作,为教师进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开辟了一条通道,搭建了平台。 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创办企业班的具体作法
1、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要想合作成功,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在合作中要明确双方利益与需求、双方关注的对象以及能否彼此满足对方要求。学校关注的是学生就业、就业的环境、学生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企业关注的是能否获得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在合作中只有双方的要求与利益均得到满足才能合作成功,合作才有前景。
11月份,北方工业学校根据学校资源、专业设置(以二产为主,开设了焊接、铆工、管工、钳工、机加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招生数量和师资状况,与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龙头企业、冶建行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公司注册资金3.6亿,已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行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在级铆工专业、机电专业组建100人、3个钢结构装配校企班;在2005级焊接专业组建80人、2个焊接校企班。经培训合格的学生于7月25日去企业报到。学校还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国家受权投资机构,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贸易公司,共有60多家独资和持股的企事业单位)属下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签订了40人的订单培养合同。学校正在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等中国百强企业进行联系,争取与更多的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北方工业学校的学生订单式培养达30%。
2、组建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相关专业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用人要求和学生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执行情况随时进行检查、控制、调整。文化课教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在学校完成,生产性实习则在企业进行。
3、学校相关专业教师随同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这样,一方面可协助企业教育管理学生,另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实训能力。教师进入企业,能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学习新的工艺技术,提高操作技能,了解企业文化与用人理念,为今后教学实施的更好进行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在校其间,学校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员来校,向学生宣讲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企业的用人标准及分配制度等,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为进入企业做好心理准备。
三、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创办校企班面临的挑战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并不是今日才产生的新理念。我国在1980年借鉴并倡导的德国“双元”制培养方式与此相同,但当时实际应用情况仍不尽人意。其中障碍不仅在指导思想,更在于双元制需要一整套政策配合,需要企业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在我国企业转制风起云涌的这三十年间,仅寄希望于自身命运叵测的企业,显然不是万全之计。在社会转型期,人们浮躁、急功近利,企业拼设备、卖资产。虽然现有模式下已经有学校与个别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合作,向我们展示了成功的案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与企业谈合作事宜中仍然遭到了很大阻力与多方困难。特别是在盘锦地区,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非常少,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然而,实践向我们证明,职业教育没有企业参与,很难输出高质量的学生,得到高就业率的回报,也很难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完成职业教育自身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教职成[]8号。
2、俞建新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与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费爱伦金正扬《职教之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11.8。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篇5
>方案一:汽车工程系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最大限度为在校学生提供足够的“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机会,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拟定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校企合作建设的具体内容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1)新生入学,首先校外实训基地到参观,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也知道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兴趣,也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每个学期都主修专业课,每个学期都有到实训基地实习的这一教学环节。
(3)加强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4)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揉合,专业理论课课室安排在实训室内的多媒体课室进行,随时将演示板、台架推入课堂,又可随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
2、校企间人员互聘
(1)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毕业实习,一方面弥补了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
(2)我院汽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既服务企业,又锻练实践能力,并保持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最新实用技术的掌握。
(3)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健全
由于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脱离学校大环境的管理,加上实训基地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一部份学生出现作风散漫、精力不集中、与社会人员发生冲突等现象。应根据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学院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一套实训制度,并由系部派遣辅导员或者教师到实训基地去具体执行和落实。
(4)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企业专家举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讲座,或者举办岗位技能大赛,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都作到有事可做,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方案二:空调制冷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根据《校企合作协议》,通过甲乙方双方进一步友好协商,特制订“秭归职教中心空调制冷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一、建设总则
以甲乙双方互惠互利为建设原则,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项目给予适当安排,并派担任主管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甲乙双方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对实习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甲方派员跟随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乙方负责为甲方教师提供免费培训。
二、合作目标:
1、校外实训基地:甲方以乙方为中心安排顶岗实习活动。乙方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2、校内实训室:甲方积极扩大实训室建设规模,加大投入,更新设备设施。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由乙方按照台套/4人的标准无偿提供焊枪、空调等约20万元的设备新建焊接技术、装配维修两大实训室。
三、建设内容:
1、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甲方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乙方生产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并提前二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学生从面试到签订实习合同、实习>鉴定评议等整个过程中,甲方需安排一名额教师进入企业配合乙方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乙方在此期间为甲方教师免费提供食宿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为甲方教师的转岗培训、提升培训提供必要支持。
2.甲方每年春季开学10天后安排学生进乙方开展为期3个月的工学交替活动,乙方充分满足活动需要的场地、设备、材料,并保证与乙方正式职工同工同酬。学生在使用乙方的机器设备时,必须在乙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才能上机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3、甲方需向乙方提供实习生实习推荐表(盖有学校公章、贴有照片)、学籍>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如甲方提供的实习生有关资料与事实不符或违反有关规定,乙方有权随时通知甲方退回学生。乙方必须向实习学生提供《劳动法》规定的相应权利保障。
4、乙方负责对实习生进行考勤,实习生不得擅自离职,如有正当原因确需离职的,需提前一周提交书面>申请,经乙方批准后方可离职。
5、甲方积极加强技能教学,每学年举办一次技能操作考试,对于成绩优秀者乙方拿出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予以奖励。
方案三:校企合作“厂中校”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江苏两个率先的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院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部门主任、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办公室、教学秘书、学工秘书及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院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
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
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校企合作方案~ 篇6
一、合作优势
1、学校通过此次培训班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2、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4、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5、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二、合作模式及内容
(一)校方内容
1、校方为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授课场所、设施、学生及部分相关教师等一系列手续。
2、未经陕西知行信息有限公司同意,校方不得复制、传播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自编教材、讲义等学习资料。
3、校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岗位需求、校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二)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容
1、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培训项目、教学课时、开课日期、结业日期、开设课程、学习形式、教学成果形式。
2、作为校方的实训、就业基地,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校方毕业生。
3、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培训班提供专业授课老师。
4、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校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如督导、网络优化、勘察设计、工程优化等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要求,并为校方制订相应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及专业课程设置。
5、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培训班的前期宣传、招生及学生的后期就业问题以及认证考试。
6、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校方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同时也是校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应优先满足校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
7、在不损害校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经与校方商议后,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地点及改进教学服务,但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在变更事项决定后提前通知校方。谢谢领导鉴赏并给出合作意见,我方真诚期待与您合作。
目的
培养通信企业专业技术型人才,解决公司及本行业技术人员就业率低和人才储备等问题,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原则
1、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首先,搭建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其次,学校可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可在合作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缓解招工压力并能够适当储备人力资源。
2、互动原则: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首先,通常企业为人力资源需求方,学校为人力资源供给方,校企合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本形式,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学校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职责
1、校方负责按要求向企业输送相关专业需求人才,提供教育培训场地并不断扩大办校规模和影响力。
2、企业负责就业、学生技能培训,提供技能认证和学生实习基地,根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设备、耗材等。
四、合作方向
1、专业方向可分为生产工程督导、工程优化、日常优化、专题优化。
2、专业细分(工程督导)勘察、设计。
(工程优化)单站优化、单站优化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日常优化)数据测试、数据分析调整、报告输出、网络参数调整。
(专题优化)校园专网、高速公路、高铁专网优化、政府专网优化。
五、合作方式
2、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六、操作模式
1、理论培训:企业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阶段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2、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上岗前的工程师进行岗位职业操守培训。
七、实施步骤与细则
1、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
2、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建立社会劳动力和学生信息库,掌握市场人力资源实时动态。
3、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多余生源向同行其他企业进行劳务输出和派遣,适当收取劳务派遣费,用以补贴办学相关支出。
4、协调沟通,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学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对实习和配置学生进行工作指导。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7
纵观世界工业强国, 他们不仅有雄厚的经济作为物质基础, 还有深厚的产业文化作为底蕴, 可见产业文化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转型期,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产业大军的主力, 这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那么高职院校如何转变观念, 使学生的学生生涯向专业社会化转变;如何加大产业文化进校的力度, 使学生职业生涯得到缓冲,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界定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行业、企业及学校通过一定机制融为一体, 积极开办专业产业, 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 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 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产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限, 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2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不协调
目前, 高职专业设置大多是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的, 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专业设置的步伐与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急需的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发展要求。而且对紧缺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太少, 有的甚至空白, 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 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2.2 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明显不足,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布局, 缩小高职院校的相对差距, 减少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形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 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2.3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技术革新不协同
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 其原有师资缺乏应用技术研发意识, 新进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毕业, 缺乏生产实践, 对企业最新与最前沿技术应用缺乏了解和掌握, 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技术革新出现脱节现象。
2.4 企业行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 我们全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目前, 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际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加上学校自身实力不强、缺乏吸引力, 企业行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校企合作就成了学校一头热的现象。
3 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
3.1 构建长效的统筹督导机制
我们构建这样一个统筹机构, 主要是想将产教高度融合从教育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 通过国家的统筹管理, 各个咨询团体的宣传与配合, 使产教相融合成为可能。
3.2 建立健全的法规保障机制
(1) 修订《职业教育法》要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能和责任, 对违法行为采取什么样的制裁, 只有以法治理, 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即终身教育。 (2) 建立相关制度国家为了确立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了投入力度及法规的制定:1) 兼职的相关制度:制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互相兼职的薪酬实施方法。2) 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赋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促进职业经理人的制度, 引导职业院校校长走职业化管理之路。3) 校企共建科研和实训基地, 学校引进技能型人才从教, 教师进行企业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3.3 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助互利机制
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论, 他的这一理念为实现校企高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我们也建立了一个宏观层面的产教高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如图1所示。
3.4 建立资源多元化配置机制
(1) 创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是把处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及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实体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组建起来, 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进一步满足企业用人的波动性需求。 (2) 兴办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创业园区。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创业园区由生活区、运动区、实验区等几大园区组成。引进相关专业的个体、国有、集团、外资以及股份制优质企业入驻创业区, 为学生搭建创业、就业平台。 (3) 组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1) 以企业为主的产教融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 以学校为主的产教融合:企业按向学校提供的对口资源配置获得人才、科研等产教融合成果。 (4) 组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实训基地。“校中厂”是指职业院校将工厂生产线引入学校;“厂中校”是指在合作企业厂区内划出单独区域建立校区;如图2所示。
3.5 建立健全质量评估机制
(1) 学校和企业的内部评价。学校质量的内部评价可分为教师评价、系部评价和学校评价, 重点考查相关产教高度融合的教师成果的转化、毕业生社会声誉等。 (2) 行业组织的第三方质量相关评价制度。行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承担评估生产企业和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通过不断反馈和修正, 引导和规范产教高度融合。 (3) 政府教育部门激励奖惩制度。政府教育部门制定具体标准, 开展产教高度融合督导检查, 在定期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 有利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摘要: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状, 提出构建长效的统筹监督机制、构建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创新建议, 希望对推进产教高度融合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运鑫.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J].教育与职业, 2013 (35) :5-7.
[2]翟帆.行业缺少人才向行指委问责[N].中国教育报, 2013-02-0 (3)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8
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准确定位,发挥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四位一体"的功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办学模式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快产教融合,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一、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
1.学校自建实训基地。接轨市场,创新机制产教融合发挥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功能,实现培养技能人才目标。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实训基地承担企业产品初加工生产任务,推进消耗型实训向经营型、生产型实训转变,产教融合以此来降低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提高实训效益。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的机械、电子、服装、涉农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均采用该模式。
2.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引入主要加工摩托车和汽车配件合悦机械厂,为产教融合结合、工学交替搭建平台,为机械加工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作了卓有成效的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机械专业一年级下期学生实训课在车间现场进行,推行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中教、做中学,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的统一。生产实习融产学于一体,并以面向市场的摩托车和汽车配件生产、装配为主线,安排教学实习任务。
学校借助入驻企业这个理想的、对口的、先进的实习基地实施产教融合,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对边生产、边上课、边考核的教学和评价方法非常认同;学生经过生产实习的历练,夯实了职业意识、素养、能力,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接轨";同时学生实习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师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成就了双师型教学团队。
3.与企业行业联合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实施产教融合。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与珞璜工业园区的威马农机、茂松农机、重庆建工等公司合作,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学生集中在企业实训利用企业的实训场所、技术指导资源,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共赢,充分发挥了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降低了实训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有效的保证学生的技能的形成。
二、校企合作拓展办学功能
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根据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园区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共同制定、研发课程,制定培养计划。引入威马农机、茂松农机、富士康、金考拉等公司的生产线作为学生实训设施设备,集中实训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场所,师资、教学组织管理主要由学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与企业协商由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兼任,有效的保证了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2.校企合作抓培训。毗邻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的珞璜工业园是我区的三大工业园之一,拥有纸业、建材、服装和机械制造类企业近300家,企業生产人员素质和技能亟待提升,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送教下乡、送教入园", 学校、企业、员工三方互动,与园区和企业联动组建园区技工学校和重庆市农民工培训集团,与园区和企业合作开展职工和失地农民培训,提高珞璜工业园区的人才规格,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稳定就业。
3.与行业合作抓培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重、难点在农村,着眼点在农民,科学发展、富民兴渝,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增收,助推江津区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与区农委和行业合作,以送教下乡的职业培训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以花椒、富硒农产品为代表的现代绿色种植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留守农民实施花椒、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等培训。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已累计培训15期逾1800人,他们成为江津发展富硒种植业的"领头羊"。与行业联手抓培训成就运用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打造花椒、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品牌和产业高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让数十万农民增收致富,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拉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推动江津由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型。
三、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以培养初、中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为主,为满足需要,除开设就业班以外,另开设了职业农民中专函授班、对口高考班、中专套读大专班、"3+2"高职对接班等,完善了为农服务培训体系。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开拓创新、把握机遇,顺应经济结构调整脉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服务中实现自身发展。发挥职业教育的正能量,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好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校企合作方案 篇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用心联系,构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崔作让
副组长:王畅郭明德杨宇松闫文贵
成员:霍宇平董跃中郭雪珍刘海荣陈坚孟昭祥郭福祥张圣孙国经
领导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霍宇平
成员:董跃中高晓维郭雪珍王宏广刘海荣郭福祥任松青牛建平
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取企业,明确合作目标、资料、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善,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方式
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2、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
3、校企共同、联合开展培训。
五、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经验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任务是为省公司进行职工技能及全员岗位培训,多年来一向将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仅20xx年,学校就完成行业内外营销自动化、变电仿真等培训任务47期1618人次。同时,学校面向社会,加大为系统外企业服务力度,目前学历教育学生共有1500人。
20xx年,我校已用心转变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山西省电力公司各供电分公司运行
实际,全年8次主动把现场需要的生产知识、技能主动送到一线员工手中,共培训员工418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校企合作的实施步骤
(一)山西省电力公司内校企合作
1、对20xx年校企合作状况进行进一步总结,针对培训实际,加大活动的覆盖面,增加培训资料。
2、培训目标
主要针对现场人员急需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培训,提高参培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技能知识的培训。
3、培训方式
现场进行专题性培训,现场演示,个别指导,互动答疑等方式。
4、培训对象
选取忻州、朔州、大同、临汾等供电公司所属支公司进行。培训对象为县供电营销人员、供电所人员及农电工作人员等,同时,尽快签定相关合同予以保障。
5、培训资料
营销自动化培训、变电仿真培训、农电电能计量培训、安全知识培训、紧急救护知识及技能培训、线路钳压技术及接线制作技能培训等。
6、培训时间
每月进行2次,每次约2-4天。
(二)山西省电力公司外校企合作
1、合作对象
河南送变电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
2、合作方式
承接企业定单,也可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并透过合同等法律形式予以确立。
3、培训资料
校企合作的方案流程 篇1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发挥,使得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回升,企业的生产运营有了充足的业务订单,企业的用工需求量也随之增大。而企业的用人机制方面存在偏失,再加上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目前企业招工难的局面。
反之,就业方面,国内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再加上目前大学生的对自我的认知不够,素质和技能与企业所需的存在差距,就业心态浮躁。致使出现“就业难”的局面
2、目的(提高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匹配度,人才连锁服务升级,提升品牌效力)
3、宗旨(以服务人才、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与院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4、集团概述(人才连锁集团简介)
5、学院概述(营销管理学院简介、品牌定位、学院优势、知名讲师介绍)
6、合作模式(营销管理学院与学院共同举办营销培训班,免费给毕业生进行营销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营销管理学院免费推荐知名企业就业上岗)
7合作分工
学校:负责培训的宣传、学生报名,负责培训时所需场地及设备;负责讲师的食宿
学院:负责培训的讲师、负责培训班课程设置、负责与企业方进行洽谈,推荐培训合格的学生就业;
8组织流程
9班级设置
10合作收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 篇11
2015年1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在主持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时指出,要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成就,编制好我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新一轮五年规划中。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开设专题,邀请职教专家、职业院校负责人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领导等,就如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河南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建言献策。
2015年10月29日,为期4天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规划了未来五年国家的发展蓝图,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表述,再一次明确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强调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充分对接。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工为依托;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标杆;在课程设计上,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提高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做到毕业即可上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目前,我省的行业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虽有一些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但还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方案与细则,从而导致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还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仍然是学校热、企业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豫政【2012】48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郑政【2011】5号)等政府文件虽然对校企合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具体的操作细则,这些规定很难落实。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出台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负责监督、考核和推动校企合作,为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力量。技能人才是技术研发的重要骨干力量,也是熟练运用技术的具体操作者。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推荐阅读: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10-09
如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09-08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11-05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推进会”成功召开08-03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08-30
校企融合文化育人研究07-03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05-20
校企合作办学试点方案07-03
校企合作就业培训方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