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07-16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用8篇)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1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学校“五特”理念引领下,我校通过建立“校中厂”,实现了将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资金、生产和管理技术等资源引入学校,与学校场地、设备、师资有机整合,逐步形成了具有“经贸特色”的校企共建、共享、共育、共培、共同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

关键字:校中厂;校企合作;SMT

2011年我校与重庆卓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在重庆市建立了第一个工业级的SMT及THT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但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校中厂”一度经营困难。2012年至2014年期间,校企同心,分析问题,解决困难,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前校后厂”运行模式,帮助“校中厂”恢复生机,并成为我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亮点。

实施背景

基地建设之初,学校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订单不稳定和人力资源与订单不匹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校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实训基地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重要举措

校企双方针对该实训基地运行中凸显的各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校中厂”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2.1 学校方面

(1)根据基地运行状况和企业方面的诉求和困难,学校做出的调整主要有:1)建立校方组织保障:“校中厂”的建设和管理,由学校一级领导,由教务处协调,由系具体实施。学校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对职能部门和各领导的年度考核,驱动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得到切实推进。2)在不扰乱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协调教学与生产。每学期提前和企业沟通,调整教学实践安排,积极配合企业完成紧急生产订单任务。3)学校为本实训基地配备1名管理人员,协助企业开展基地合作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及协调等相关工作。4)校企共同对实训基地按照工业生产标准重修装修,实训室内空间更宽阔明亮,丰富了室内墙上文化,为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工作创造了更舒适的条件。5)为企业提供更方便的后勤服务。学校为企业员工发放工作证,方便企业员工出行;学校食堂对企业员工开放,方便企业员工就餐。

(2)学校借助官网、各种会议、各界到校交流考察团和各种比赛等各种平台,对合作企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企业和该基地的知名度。

(3)学校借用自身资源,帮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间架起沟通桥梁,帮助“校中厂”获得更充足稳定的生产订单。

(4)除教学实践外,学校将部分顶岗实习也放在“校中厂”,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学校也支持学生“勤工俭学”,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学习锻炼的同时为企业补充人力资源。

(5)学校利用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帮助企业员工提升素质和技能。

(6)安排教师到“校中厂”挂职锻炼或工程实践,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

2.2 企业方面

(1)企业自身负责引进更加稳定和长期的生产性加工项目。

(2)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项目,加强度实训基地的管理力度,并配合学校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3)安排专门人员参加“校中厂”工作例会,协调教学与生产。

(4)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所安排教学任务,并安排专兼职指导教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5)配合学校开发相关教材,制订相关课程标准。

(6)配合学校教学教研改革工作。

(7)配合学校做好参观检查接待等工作。

成果与成效

我校始终坚持用“体现职教特性、强化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特技、形成学校特色”的“五特”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整体引领我校“校中厂”建设工作,成绩显著。

(1)体现职教特性,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我校依托”校中厂”积极开展扶贫培训、创业培训,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丰富培训内容,累计培训各类社会人员超过5000人日,积极为本地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极大的拓展了我校社会服务功能。

(2)强化专业特点,SMT技师助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职业技能为抓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累计培养了100多名SMT技术工程师,积极为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提供了技术人员保障做出贡献。

(3)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利用“校中厂”实训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工作:教师到“校中厂”企业实践,锻炼SMT技能、学习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4)培养学生特技,中职毕业生的技术在大学闪亮。我校2010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SMT方向)学生樊华洋SMT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先后到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SMT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从事技术指导与培训,在上述高校和其他职业学校开展培训累计100余次。

(5)形成学校特色,示范引领,辐射西南。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先后吸引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及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等近20所中职学校的考察团队到我校参观考察,成为我校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同时,该基地还接受重庆职教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超过2000人日。

现该实训基地是我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扶贫创业培训及企业技术服务、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师资、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成为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和特色招牌,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体会与思考

在建设该实训基地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企业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是首要问题。校企双方应积极共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相互配合,致力于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营,才能保持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其中,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2]倪祥明.“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3]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作者简介:曾福(1990-),男,重庆涪陵人,电子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2

1 实施背景

基地建设之初, 学校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完善、订单不稳定和人力资源与订单不匹配等问题, 严重制约着我校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实训基地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2 重要举措

校企双方针对该实训基地运行中凸显的各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完善《“校中厂”运行管理办法》, 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2.1 学校方面

(1) 根据基地运行状况和企业方面的诉求和困难, 学校做出的调整主要有:1) 建立校方组织保障:“校中厂”的建设和管理, 由学校一级领导, 由教务处协调, 由系具体实施。学校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对职能部门和各领导的年度考核, 驱动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得到切实推进。2) 在不扰乱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协调教学与生产。每学期提前和企业沟通, 调整教学实践安排, 积极配合企业完成紧急生产订单任务。3) 学校为本实训基地配备1名管理人员, 协助企业开展基地合作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及协调等相关工作。4) 校企共同对实训基地按照工业生产标准重修装修, 实训室内空间更宽阔明亮, 丰富了室内墙上文化, 为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工作创造了更舒适的条件。5) 为企业提供更方便的后勤服务。学校为企业员工发放工作证, 方便企业员工出行;学校食堂对企业员工开放, 方便企业员工就餐。

(2) 学校借助官网、各种会议、各界到校交流考察团和各种比赛等各种平台, 对合作企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宣传推广, 以提高企业和该基地的知名度。

(3) 学校借用自身资源, 帮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间架起沟通桥梁, 帮助“校中厂”获得更充足稳定的生产订单。

(4) 除教学实践外, 学校将部分顶岗实习也放在“校中厂”, 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学校也支持学生“勤工俭学”, 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学习锻炼的同时为企业补充人力资源。

(5) 学校利用专业力量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 帮助企业员工提升素质和技能。

(6) 安排教师到“校中厂”挂职锻炼或工程实践, 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

2.2 企业方面

(1) 企业自身负责引进更加稳定和长期的生产性加工项目。

(2) 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项目, 加强度实训基地的管理力度, 并配合学校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3) 安排专门人员参加“校中厂”工作例会, 协调教学与生产。

(4) 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所安排教学任务, 并安排专兼职指导教师, 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5) 配合学校开发相关教材, 制订相关课程标准。

(6) 配合学校教学教研改革工作。

(7) 配合学校做好参观检查接待等工作。

3 成果与成效

我校始终坚持用“体现职教特性、强化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特技、形成学校特色”的“五特”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整体引领我校“校中厂”建设工作, 成绩显著。

(1) 体现职教特性,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我校依托”校中厂”积极开展扶贫培训、创业培训, 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丰富培训内容, 累计培训各类社会人员超过5000人日, 积极为本地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极大的拓展了我校社会服务功能。

(2) 强化专业特点, SMT技师助推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职业技能为抓手,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累计培养了100多名SMT技术工程师, 积极为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提供了技术人员保障做出贡献。

(3) 练就教师特长,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利用“校中厂”实训平台, 开展师资培养工作:教师到“校中厂”企业实践, 锻炼SMT技能、学习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 同时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4) 培养学生特技, 中职毕业生的技术在大学闪亮。我校2010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SMT方向) 学生樊华洋SMT技术过硬、经验丰富, 先后到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SMT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从事技术指导与培训, 在上述高校和其他职业学校开展培训累计100余次。

(5) 形成学校特色, 示范引领, 辐射西南。基地建设成果显著, 先后吸引了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及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等近20所中职学校的考察团队到我校参观考察, 成为我校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同时, 该基地还接受重庆职教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超过2000人日。

现该实训基地是我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扶贫创业培训及企业技术服务、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师资、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 成为我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亮点和特色招牌, 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4 体会与思考

在建设该实训基地过程中, 我们体会到企业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是首要问题。校企双方应积极共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相互配合, 致力于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营, 才能保持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其中, 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关键。

摘要:在学校“五特”理念引领下, 我校通过建立“校中厂”, 实现了将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资金、生产和管理技术等资源引入学校, 与学校场地、设备、师资有机整合, 逐步形成了具有“经贸特色”的校企共建、共享、共育、共培、共同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

关键词:校中厂,校企合作,SMT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

[2]倪祥明.“校中厂, 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2) .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11年12月6日至7日,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探讨了双方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方案,中英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以及职教课程标准合作研发机制等。至此,在国家的引导下,国内有能力的职业院校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我们学院借助于“厂中校”、“校中厂”的校企合作平台,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实践与探索。以提高我学院各专业与行业契合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培养出让企业满意的学生。

一、现代学徒制试行的条件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的实行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具有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的关系必须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企业肯定学校办学实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培养进行全程陪同,为学校提供师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资源等。没有企业的支持,学校根本无法实行现代学徒制。

2.设计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基本以实践锻炼为主,培养学生的技能和锻炼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大部分课程是单项基本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学生的其他课程基本都是“够用为度”、“点到即可”。因此,以前按照学科体系构建的培养方案不适应了,必须重新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构建以工作系统化为主的课程体系,设计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3.采用企业师傅、双师型教师相结合的强大教学团队

由于上述条件,人才培养的实施仅仅依靠普通教师是无法进行的,必须有企业师傅、双师型教师相结合的强大教学团队。

4.按照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

二、现代学徒制实践——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学院从2012年开始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把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2.5+0.5”改为“1+1+1”,实施工学交替、分阶段进行平行轮岗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每个1都是两个学期即一年,学生的培养经过三个阶段:技能认知—技能形成—技能强化。第一年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操作的岗位进行认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第二年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技能操作,后半年成绩突出者可以进入“校中厂”参与企业真实产品零件的生产实训,这个生产是按照加工工序进行平行轮岗,基本上经过这半年实训,学生能达到独立顶岗,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第三年确认学生独立顶岗后,开始准企业、准员工阶段。和国外的半工半读一样,校中厂根据他们每月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考核,给与一定的报酬;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独立顶岗操作,生产企业真实产品,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强化,获得了稳定的技能。另外他们提前进入准员工角色,对企业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有完整的了解和体验,对毕业后进入企业非常有好处。由于企业用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在第三年的第二个学期离开校中厂,进入企业的厂中校,开始另一半的准员工学习。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学时为782,实践学时为2034,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间占总学时的3/4左右;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均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由双师型教师负责,聘请企业师傅配合来进行。主要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训练。学院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真抓实干,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都是在企业具有20年左右工作经验来到学院工作的,同时技能方面学院还把大庆油田的技能专家请到学院的课堂里教授学生学习技能。教学实施后使学生在技能认知—技能形成阶段打下牢固的基本功底。

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阶段,师资配备是以企业师傅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助;由于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上进行实训,不同岗位师傅是不同的,学校教师基本一位就足够。学生在“校中厂”里,学校就把企业师傅请进学校;学生在“厂中校”,我们教师就跟到企业中;无论学生在哪里,都有这样的老师与师傅跟在他们身边。

学院成立有企业技能专家、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流程进行选取和设计课程的内容,学院课程注重工作系统化的教学任务设计,企业课程注重核心岗位技术的操作和工艺方法,共同合作开发了课程标准、课程学习指南、课件、教材、技术资料、试题库等等学习资源。

三、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成效与思考

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学生的培养上了一个新台阶,从麦考斯的调查中就能显示,毕业的学生对学院的培养认同度越来越高;企业也认同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每届学生没有到毕业,就被企业选空了;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整体的教学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实训项目的建设也朝良性发展;企业也放心把产品交给学院的校中厂生产,“校中厂”2014年完成产值120万,2015年完成产值200万;校企双方尝试进行更广度的技术合作。

我们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也有一些反思:

1.由于热心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还是少数,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是尝尽了挫折;既然国家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什么不能像英国、德国一样由国家出面制定一套由上至下的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保证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由于学生在学徒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实践存在安全操作和保障管理诸多问题,也需要亟待解决。

现代学徒制是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正确地实施还需要在今后的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永和、熊方圆,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校数控技术专业中应用的基本策略与实践思考,2015,16;

[2]姚俊,机械制造行业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研究,《时代农机》,2015,10;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4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质工程教育更重视国家战略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行业企业的需求,更重视综合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中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地质工程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质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现状;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地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专业的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在地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制于教学规模及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内只能掌握地质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来培养人才,对地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地质工程是认识地球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渠道,而且在资源、能源、环境及减灾方面能够更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职业学校中都开设了地质工程专业,而且各学校侧重点不同,这样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设置的课程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培养规格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但这个专业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生的培养多集中在学校里,这就导致与企业交流和社会衔接都十分缺乏,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矿山,这就卖到无法全面熟悉和了解矿山地质、资源状况和勘探开发流程等,这必然会对地质工程人才服务社会的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当前资源危机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地质工程技术需求量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有效的满足地勘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地质工程教育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析

对于当前职业学校开设的地质工程教育,需要在总结专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与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效的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来,构建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其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1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新体系

(1)校企共建课程。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对于专业的发展规模和行业的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讨,从而围绕着学科的发展,将地质工程教育与企业进行衔接。通过对地质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同时选取部分课程开展校企共建,教学大纲和教案与任课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来制定,充分的将矿山工程元素与设计教学等环节融入其中。(2)结合工程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地质工程教育中,需要授课教师要深入到企业,对矿山工程实例、工程要求、行业标准和规范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这些内容进行授课,使教学内容与实际更为贴近。在教学中,所有案例都要与实际结合,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要与工程实际结合,并做到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3)建立企业阶段学习新模式。校企联合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学习体系、企业培养实施细则,鼓励部分专业课、人文素质课到矿山企业上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到企业实地进行。

2.2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

企业为每位学生选定导师,与学校的学业导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地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校外导师重要的一环是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必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地干。

2.3多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兼职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质量,需要对校内教师进行工程训练,这样校内教师能够更好的胜任实践教学。同时还要从企业引进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进一步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完善。另外,还要邀请国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定和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这样构建一支多元化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有利于全面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4严格企业导师的规范与考核

受聘担任企业导师的将是有足够工程实践资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或具有担任企业高级管理职务的人员或高级研发人员,其职责是开设课程或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导师实行聘期制,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企业导师聘任和管理办法,严格教师聘任与考核。

3、结束语

在地质工程教育中,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地勘人才的需救济。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地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深入企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确定地质工程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地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述丽,姚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8).

[2]熊晓云,陈浪,熊安香,马平.高职院校地质找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02).

[3]朱保华,杨晓华.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江苏地质职教集团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01).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5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些探索往往是就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双师师资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不够全面、系统。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双师师资为支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紧密融合,形成系统化的工程。若单就其中某个方面进行改革,难免会顾此失彼,难见根本性的成效。鉴于此,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文化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去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企业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联动 知行一体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9-02

一、安徽省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安徽省现有7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虽然诸多院校也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普遍出现学生专业就业层次低、岗位胜任力差、职业提升力弱等现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普遍采取定向订单式培养、联合办学、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始终没有走出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合作的怪圈。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企业动力不足,合作缺乏稳定性、持久性,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过于表面化,没有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产生实质性影响。要彻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应改革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人才培养模版,引领全省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立足安徽省、面向长三角,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并通过对一线企业的市场调研、校企座谈等方式进一步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依据确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收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根据市场营销阶段,分析确定职业岗位,归纳岗位能力,再次将岗位归类到相应专业,根据岗位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社会综合能力。通过分析岗位能力,进一步明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指标体系,实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的对接。

(二)形成“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课程体系

根据前期的企业调研,确定市场营销专业方向,对行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统计分析,结合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置部分选修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该课程体系即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接受完整的专科基础课程。以确保学生既是称职的专业人才,更是一名合格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学校学历教育的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的通用课程与体现企业核心技术和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起来。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通用基础课程仍采用学校已有的课程教材。教学任务由校内教师承担,前期企业对校内教师进行专业核心技术培训,然后校内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基础情况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及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及其对应实训的教学任务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

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市场营销岗位群分为基础岗位、中端岗位和高端岗位。研究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工作任务序化和系统化,并按照岗位核心技能、持续发展素质、订单企业要求最终形成“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课程体系。

(三)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对接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研究课程教学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对接;着力研究“课证岗赛融合”的实现方法,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内容、职业资格考证、岗位工作任务与技能竞赛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学习后能考证、考证后能上岗,竞技水平和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四)校企联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建设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弹性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业务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

校企合作开发市场营销课程、教材等,形成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为蓝本,适应教学需要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六)全方位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教学组织过程与形式,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业应采用柔性、多元性的评价与考核。首先,要活用多种方式。一是学校参照行业相关标准制定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分类考核。其次,要注入企业元素。由企业参加制定或提供的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可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注入评价内容,使学生把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等企业人品质、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由企业提供的实施考核的客观条件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缩短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适应期。再次,发挥大赛作用。实行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成绩替代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基于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以市场营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为标准,以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表现为依据,实现整合行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评价与考核体系。

(七)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组建导师团队

借助校企联动机制建设,教学团队可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学校与企业的协调和指导下“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首先,教师熟悉高职课程教学,了解学生,然后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去企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经验交流,形成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鼓励企业精英到学校来授课,将企业的教学经验融入到教学中来。形成教师与企业师傅的互动教学。

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组建导师团队,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考证、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结对指导,促其成人成才。

三、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实践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在制定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时,始终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主体“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一体化”、教学体系“工作任务和课程安排一体化”、教学内容“课证岗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一体化”、人才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一体化”、师资主体“学生学习与导师指导的一体化”,建立基于市场营销专业系列岗位职业能力的“校企联动、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满足企业需求的“善学习、易上岗、品格好、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市场营销专门人才。

教研团队走访了安徽省知名企业,有一线的本地零售巨头合家福购物超市,也有本地的制造巨头京东方公司,通过走访系统研究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晰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教研团队以市场营销岗位群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构建“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选取了主要课程设置,并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制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课程标准。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组织企业人员与教师合作编写教材,实现企业与学生的技能互动,实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以及校企合作共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指导学生参与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与安徽省成人与职业教育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通过考证与技能大赛,实现以职业资格考证为手段,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课证岗赛”有机融合,力求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合肥经济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结对式的双师“校企联动”的实现方式与指导形式,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践行校企深度合作,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不仅要“走出去”,派教学团队、核心骨干教师与学生共赴企业顶岗操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更要“引进来”,邀请商之都、永辉超市等知名企业骨干人才到校讲座,并聘为教学团队兼职教员,对学生言传身教,教学生做人做事,促其成人成才。

四、结语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校企联动、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课证岗赛”的有机融合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元有效的实施途径,“校企联动”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方兴未艾,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而言,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上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领域,例如在课程设置上的“课证融合”、在教学方法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在整体教学安排上的“2+1”制,在师资上的“双师资格或双师素质”等,各领域之间的衔接不顺,甚至流于形式,实践起来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和实施困难,因此,基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提出的“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颇为有益的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6

1.“校中厂”建立的总体目标

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校中厂”引企入校, 把工厂搬进校园, 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生产设备、运行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 与学校场地、设备、师资有机整合, 将办学与生产融合,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相应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这是“校中厂”的建设目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中厂”这一建设目标为引领, 与张家港华昌药业有限公司共建化学制药中试车间, 与常州买东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淘常州网上超市服务点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等多个“校中厂”, 为校企多边、深度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2.“校中厂”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校中厂”作为校企共建的项目, 在运作过程中受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管理, 双方依照校纪校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同时, 利用校园资源和企业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目标, 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

以学校与张家港华昌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化学制药中试车间为例, 该“校中厂”将企业的氨基酸类原料药生产线引入学校, 在管理过程中, 既要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又要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运作;在教学组织上, 则坚持在承担真实工程项目任务中全面落实教学计划, 通过氨基酸类原料药项目实施过程全面规划设计化学制药专业教学内容, 将原料药从“小试开发到中试生产”实施过程的分项工程任务与化学制药专业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围绕原料药小试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原料药中试放大生产操作、原料药质量监控来进行, 形成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程序。

3.“校中厂”运作的绩效分析

(1) 学生在“校中厂”中实现了“双重身份”。“校中厂”使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是学生, 走进车间是工人, 是企业的员工。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学生可获得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收益:一是能得到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实践训练;二是能得到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共同指导;三是能得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四是能通过顶岗实践, 经济条件得以改善, 就业竞争力得以提升。

(2) 企业在“校中厂”中实现了“三重效益”。一是人才效益, 企业通过“校中厂”的运行模式, 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为企业后续发展贮备人才。二是经济效益, 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至学校,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而且生产人员主要由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使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三是技术创新效益,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企业通过“校中厂”的运行模式, 将生产技术难题带进课堂, 由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

(3) 学校在“校中厂”中实现了“四重收益”。一是学校通过“校中厂”运行模式, 让企业参与进来, 共同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更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校中厂”为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条件。三是学校依托“校中厂”实训基地, 加强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感受与熏陶。四是学校可以将学生安排到“校中厂”实训基地完成顶岗实习, 避免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分散广、管理难等问题。

二、“校中厂”运作的制约因素

1. 政策支持问题

虽然政府对校企合作在宏观上支持和鼓励, 但是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和有力的财政支持, 特别是对企业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不够具体, 没有具体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 多数企业没有动力意愿或基础条件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成为“校中厂”建立的政策瓶颈。

2. 利益驱动问题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 其核心是赢利, “校中厂”也是其实现赢利的方式之一, 但目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支出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 这成为“校中厂”顺利运作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 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利益驱动机制, 是“校中厂”得以建立成功的基础动力。

3. 经营理念问题

企业和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两者虽然都追求效益,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企业往往看重结果而学校注重过程, 企业灵活性强而学校原则性重, 在“校中厂”运作过程中往往产生矛盾。

4. 学校自身问题

企业与学校合作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的技术与人才资源, 但目前高职院校大多由过去的中专改制而成, 师资层次不高, 科研能力较弱, 对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帮助不大, 无法满足企业创新的需求。

三、“校中厂”的完善途径

1.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政府规范校企合作

政府应联系实际, 针对“校中厂”的建立, 正式出台配套政策。一是要出台政策明确“校中厂”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职责和利益, 对“校中厂”双方进行政策约束和激励;二是在校企合作项目的行政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 政府应提供便利和优惠;三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中厂”建设, 可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税收优惠的分级比例。

2.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 参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大力做好这一宣传工作, 宣传校企合作的真正作用;政府部门应根据国情建立和健全企业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监督检查机制, 使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

3. 充分调研积极行动, 提高学校自身吸引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行充分市场调研, 合理设置专业。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走出去”, 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通过在企业或产业园区设立企业教师工作站的形式, 将全体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通过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横向课题, 培养具有一技之长、又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双师型”教师。并规定只有这些教师才能参与“校中厂”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对一些无法胜任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教师, 则不允许参与“校中厂”教学工作。

四、结语

高职院校探索建立“校中厂”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校企深度融合, 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校中厂”在学校、企业、教师、员工、学生之间建立了一条绿色通道, 能较好地解决“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摘要:职业教育是教育同经济最直接的结合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 要求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是促进区域经济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区域产业经济, 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因此要求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发展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发展职业教育能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地域辽阔, 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发展区域经济不可回避的大问题。目前, 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约2400万人, 富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迫切。为了促进社会就业, 加快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区域职业教育,

郝钢卢立红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潇湘职业学院, 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高职院校探索建立“校中厂”是校企深度融合, 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校中厂”建设现状, 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运作的基本情况、制约因素和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中厂,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Z].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 软件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钧铭(196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高职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044-02

软件实用人才培养伴随着国家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而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中国的软件产业链将在生产流程细化的过程中成形,一方面,出现了以承接国外软件加工业务为主的“外包型”软件工厂;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内部将出现“软件加工车间”,承接企业自身的“外包”业务,两者的性质相似,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也类同。软件外包产业相对而言是成熟度较高的产业,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高可用、高稳定的软件实用人才。国际上成熟的软件企业其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在现阶段国内软件外包产业人才结构由橄榄形向金字塔形梯度转移过程中,大专层次的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将是软件实用人才中的主力。因此,以“软件外包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将是高职软件专业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的必然要求。

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要在软件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进行软件生产流程再造,通过分工细化和生产标准化为高职学生提供适用岗位;二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实用化,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实用人才。虽然目前企业和学校对此都已有认识,但要达到完美的结合尚需时日。因此,现阶段的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企业分工不细,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高职生难以适应;二是高校的“共性”教育与企业的“个性”需求相矛盾;三是学校教师知软件而不知软件生产,学生所学知识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对传统的软件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借鉴国外软件实用人才培养经验,建立一种有利于产学结合的课程结构,推进并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一、从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出发调整课程结构

在现阶段软件人才需求由高层次向中低层次梯度转移的过程中,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进入软件外包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及软件界面设计等,企业对这类实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日语或英语);精通一门软件语言或工具;了解软件编程的规范与流程;具有相应岗位工作的经验,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方式,企业目标与岗位目标不明,采用“宽口径”以求提高就业率,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一种语言或工具的使用训练,教师缺少工厂化的软件编程与测试的经验,不了解软件编程规范,学校没有建立企业仿真环境,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各个软件企业的要求。国外软件人才的培养虽然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否能完全照搬,至少在近期内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软件实用人才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各个软件企业在软件方向、使用工具、编程规范、管理环境上的异同,处理好软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借鉴印度NIIT的培养模式和国内一些软件培训公司的模式,结合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实际,可以将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设计成四段式模式,分别是软件通识课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软件仿真训练课程、实战训练课程(见图1)。其中,“软件通识课程”包括数据库、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基础性课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包括JAVA,NET,J2EE,WEB等方面的课程,各个专业方向有所侧重;“软件仿真训练课程”主要是以前面两类课程为基础,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开发仿真;“实战训练课程”是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软件通识课程”应以学院为主体开设,实战训练课程以企业为主体开设,其他两类课程都应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教学。

二、依据课程结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软件实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与哪一类企业合作却有一个最佳的选择问题。软件企业与制造企业类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件或开发工具的原厂商(类似于生产设备供应商),另一类是应用软件开发商(类似于产品制造商),包括软件服务商。前一类企业为软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也通过代理的培训机构为后一类企业培训员工;后一类企业是学校的客户,是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毕业生标准的制定者,两者各有所长。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软件培训机构,如以代理微软软件为主的ATA公司,以代理IBM为主的智广公司等,这些公司始于企业内训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面向社会服务。这些培训公司的特点:一是开发了一批实用的软件培训案例;二是教师有很好的软件开发经验;三是可以得到软件或工具原厂商大公司有力的技术支持,其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有很好的适用性;四是系统培训能力不足,重技能轻基础;五是过于推崇宿主的价值观,忽视国内软件企业的个性,以技术导向取代就业导向。软件培训公司向职业院校拓展业务是目前的趋势,其动力在于高校充足的生源和技术基础教育的优势。

在现阶段学院与这些公司合作,引进软件技术、人才培训技术与模式对培养软件实用人才大有益处,但高额的培训费是合作开展的瓶颈,同时,从长远的观点看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应用软件开发商是人才需求单位,与用人单位合作,就业导向明确,培养的学生实用性强。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有内训机构,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一般都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培训,成本高、精力分散,尤其是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更多的企业希望能招收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或者将岗前培训工作转移到学校中。润和软件、擎天科技等企业目前已与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其目的在于扩大外包业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职软件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已具备了很好的环境,高职院校应确定合适的合作模式,图2是校企分层合作模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应与工具供应商(或其代理培训机构)合作较为有利,可以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和相对系统的教学方式;学院应建设一批与语言、工具相对应的实验实训室,引进或培养一批在这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开展对学生的专项技术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软件仿真课程应与毕业生用人单位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院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一批软件“影子工厂”,使用这些企业开发的案例,用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或自己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岗位综合训练。

三、建立实训基地以适应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功能相对完整的软件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要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团队及组织结构,包括软件培训基地管委会、实训中心以及各专业培训组(见图3)。

1.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由学院、软件企业及软件工具供应商组成,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及运行管理制度,并对基地的运行过程进行评价与监督。

2.实训中心。以软件学院(或系)为主体,各软件企业参与构成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与研发机构,主要职责是实施建设方案,运行管理,开展各类培训。实训中心下设各专业培训组。

3.专业培训组。以软件工具、软件企业类型等划分专业培训组,具体实施相关专业(方向)的职业培训。每个专业培训组配置一定数量的实训室及研发室。教师由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组成。

软件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具体功能包括:岗前培训功能——为在校学生、软件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进行上岗前或转岗前的培训;软件开发功能——基地建设应达到一定的具有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能力;教学研究功能——研究、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开发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标准;师资培训功能——为学院和职教集团培训软件教师。

四、结语

两年来,我院在软件专业的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短期培训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我们将进一步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巩固实践成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3]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4).

[4]葛锁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篇8

1 学院特点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主要对学生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外, 还具有其他教育不具备的独特的特征。 (1)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以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 (2) 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以能力为中心”, 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 (3) 从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依据主要是按照市场所需要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就课程设置而言, 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从师资队伍要求来看, 高职教育要求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即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普通高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 又应当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 (5) 从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来看, 在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重视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针对职业岗位完成一般性的职业岗位训练, 学生毕业时成为合格的就业人员, 具备某一岗位群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上岗后基本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6) 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来看, 用人部门与学校共同参与。学校针对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邀请行业有关专家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 特别是请行业专家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 结合实际向学生传授更实用、更通俗易懂的知识。

2 新设专业

2.1 新专业的困难

近年,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市场所需要的岗位需求设置了很多新专业, 也淘汰了部分不适应市场岗位需求的旧专业, 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特征。宠物美容专业就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根据全国市场的岗位需求新增添的专业。这一新添专业在学院内开展起初并不顺利, 遇到了一些难题: (1) 学院内饲养的宠物品种有限, 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学习不同品种宠物的美容造型。 (2) 学院内饲养的宠物数量有限, 学生不能随时练习美容技术。比如刚做过造型的狗, 毛还没张起来, 就不能再次练习美容造型。因为数量的限制, 学生练习美容技术的机会就不多。这样, 就不容易达到熟练的目标。 (3) 老式的单纯校内教学缺乏学生和宠物主人沟通的主要环节, 为培养具有职业性和适应性的学生带来难题。

2.2 宠物服务中心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在学院内办起了面向社会的宠物服务中心, 为这一新添的宠物美容专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1) 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各种品种的宠物, 拓宽学生视野社会上繁多的宠物品种, 学生都可以在院内宠物服务中心见到。 (2) 能够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地宠物美容技术练习机会。由于沧州的宠物比较多, 几乎每天都有宠物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宠物服务中心美容, 这样就免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美容技术的机会和资源。 (3) 提供了学生与宠物主人沟通的机会。突破了校内教学中缺乏的最主要环节,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新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

面向社会的宠物服务中心进驻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这种“校中厂, 厂中校”办学模式虽然有以上优点,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限制。 (1) 不能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宠物服务中心来不来宠物和来什么样的宠物不能人为左右。常会遇到上宠物美容课的时候, 宠物服务中心没来宠物;学习雪纳瑞美容技术的时候, 来了学过的比熊等类似的情况。 (2) 不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创新造型的机会。给来宠物服务中心的宠物做美容造型, 往往需要根据其主人的喜好和要求做造型。学生不能练习创新。

3 总结

上一篇:写端午的高中作文下一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初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