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关系模式

2024-09-17

校企关系模式(精选10篇)

校企关系模式 篇1

摘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客户关系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学模式

0 引言

《客户关系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由于教授本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管理专业出身, 缺乏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背景, 在某些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一些限制, 因此, 通过校企合作来开发本课程, 是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

1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具体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以模块化形式组织课程体系, 按照如何建立客户关系———维护客户关系———恢复客户关系———建设和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实践教学的设计, 主要是以项目为导向, 以任务为驱动, 融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选取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训项目。具体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授课计划一: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例讲解

以某企业为例, 介绍该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具体的职责及分工;客户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具体的工作内容;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处理客户投诉的技巧和方法;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互动管理等。

授课计划二:如何开发客户

主要是结合销售的实战经验, 介绍开发客户的流程、技巧和方法, 怎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等。

授课计划三:呼叫中心介绍

以某企业为例, 介绍呼叫中心的产生过程、呼叫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呼叫中心的功能、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等。

授课计划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介绍

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一般模型、核心模块和技术功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三种类型:运营型、分析型、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某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以上教学内容均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来讲解。

2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体现高职特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给学生提供结合实际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如图1所示。

关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视听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管理游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启发学生,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1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是指通过对事件发生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 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 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去体验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点,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情景模拟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

在本课程关于客户开发技巧训练的实践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素材, 让学生分别扮演客户、销售人员、部门经理等角色, 去体会销售人员拜访客户和开发客户的一些技巧及应注意的细节。背景资料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 是由我们的合作企业提供的。在这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拜访客户的一些技巧, 同时能让学生注意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商务礼仪等。实践证明, 学生在进行这个环节的实训时, 都比较认真、积极的配合, 同时注意礼貌礼仪, 并体验到了角色本身所带来的职业魅力,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次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具体的实训步骤是:阅读情景材料———改编成剧本———小组演练———小组展示与表演———总结评价。

2.2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 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 从而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 设计了三个实训项目, 围绕项目组织开展教学。首先, 根据实训项目的需要介绍基本的知识点, 然后让学生开展实施项目, 最后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估。例如, 本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一个实训项目———客户满意度调查,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选择一个要调查的课题, 然后设计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并实地进行调查, 最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并计算客户满意度, 撰写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通过这个实训项目, 让学生掌握企业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流程, 以及如何科学地测算客户满意度, 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意义。

2.3 案例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 案例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提供案例, 让学生就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然后教师总结归纳, 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的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讨论技能,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是:

第一步:分组, 每组4-6人;

第二步:每个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

第三步:小组成员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小组成员开始讨论;

第五步:小组统一思想和观点, 写出本组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六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第七步:任课教师进行评分和总结。

在上述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 要求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精神,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要明确个人的实际功能, 发挥好带头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实际掌握的知识, 合理设计优秀的问题, 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 科学的融入到所辩论的问题中, 让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 既学到了别人的思想观点, 也把自己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融会贯通。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后, 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整理出那些独特新颖的观点, 让学生们做分享记录总结。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破旧立新, 大胆的提出合理创新观点, 通过设计科学的案例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4 实际操作

企业要想提高客户关系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还需要借助CRM软件系统来实现,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都要引入CRM软件系统来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和管理, 同时实现商业智能, 进行数据挖掘。因此, 要让学生了解CRM软件系统的模块构成、功能和操作流程, 掌握其原理, 能进行较熟练的操作。在此环节的教学中,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 了解其应用的效果;二是将企业管理人员请进课堂, 给学生介绍CRM软件系统的原理、功能和操作流程, 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企业应用CRM软件系统进行管理的价值所在。

3 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教师除了“教”好之外, 教师的“评”也很重要。科学地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案, 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对于每一个实践教学项目, 教师都要制定比较全面、可行的考核标准, 这样学生才知道该如何去做,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做, 以确保实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本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等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不断地完善本课程的考核方案。本课程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平时成绩占20分 (包括出勤10分、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10分) ;

(2) 实训项目考核占40分 (客户满意度调查项目占20分, 开发客户项目占10分, 电话拜访项目10分) ;

(3) 期末考试占40分 (考核学生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

具体的考核方案及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4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设计和实施以上四个实践教学项目,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学生得到了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 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 因此,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让学生有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改变传统的“一人板书, 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课程通过安排实践项目的训练, 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比较高。

第二, 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将知识用于实践,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例如, 在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实训过程中, 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设计问卷的能力、调查的能力、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以及进一步理解客户满意率和满意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如何计算客户满意度等。

第三,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实践,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强互动, 教师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些辅导和指导, 尤其是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一些指导, 比灌输式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也比较受学生的欢迎, 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四, 提高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 各个学校都投入了很多的经费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安排实践教学项目, 可以充分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率。

虽然在以上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个别学生“混水摸鱼”, 没有得到实际的训练;比较费时费力, 控制不当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等。

5 结束语

总之,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当然, 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例如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上课的时间不能保证, 而且经常以工作忙为由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丰富教学资源, 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有效合理的合作模式, 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特性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 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加乐.关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路径的探讨[J].职教论坛, 2012 (26) .[2]杨俊莲, 张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2) .[3]宁凡, 吴红梅.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1) .

校企关系模式 篇2

关键词:共赢;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术型与职业型中间人才出现断层。而目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共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首先,校企合作培养制度重培养质量、强调技能特色、重视学生实习等。校企合作办学在发扬了它们长处的同时,并结合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等实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就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的合作,它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再次,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及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看,建立这一制度具有迫切性,加强和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最后,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不仅能够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问题,还能解决速度问题。与传统培养制度不同,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下的高等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再到企业顶岗实习。

(二)是劳动力市场的创新。劳动力市场是交易劳动力的市场,由需求方、供给方、交易场所三方构成。交易对象是供给方提供的特殊商品——劳动力。

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实际上也同时在创建一种特殊的劳动力市场。这种特殊的劳动力市场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构成。交易的对象是供给方——学生提供的特殊商品——技能,交易的载体是企业实习场地——岗位。借由这个市场的交易,将这种特殊的商品输送到各地、各企业、各岗位。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探索

(一)现状。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主要原因在于:

(1)企业的积极性问题。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这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②地方本科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是学生还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对较弱,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学生专业知识比较差,知识陈旧,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③地方本科院校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学生在实习中自由散漫;④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对校企合作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难以实现利益。

(2)学校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从理论上说,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实现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中能获取学校一定的智力支持与服务,达成互利双赢。但从实际看,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校企合作,无法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共赢。所谓共赢就是指共事双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项交易活动或共担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够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校企合作共赢是1+1,但它不等于2,而是要大于2,才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益、共同发展。

(二)探索。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当前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武昌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也走向了转型发展之路,为了更好更快适应转型发展,该校一直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避免“东施效颦”地照搬一本、二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结合自身生源特点和办学实际,聘请众多来自不同层次学校的专家教授,先后五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分类模块,重新构建了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类、专业基础教育类、专业教育类、实践教学类、素质教育类五大课程模块,重新审定、合理调整各专业课程体系,以“开启智力、强化能力”为主线充实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下去锻炼,“带着问题下去,带着任务下去,带着成果回来”。充分利用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与融合。

该校信息工程学院与烽火科技集团虹信公司从课程开发、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以企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兼顾学院学生实际状况、师资水平、软硬件配置等,科学设置合作办班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置换方案。与企业“联姻后”,该院将选拔优秀学生输送到企业,企业可以提前了解学生,预先进行培训和选拔;机械工程学院与黄冈天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会计学院与美尔雅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其实验中心由ERP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手工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组成,实验室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并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的变化,会计学院制定了新人培,并根据这一新人培的变化情况,重新修订所有课程大纲。

三、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化和稳定

在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上,武昌工学院各院部一直在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模式和途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笔者做为会计学院的教师,发现会计学院除了存在着与当前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中的普遍问题之外,还有以下突出几点:一是虽然建立了实验中心,但是课内实验仍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从事的均是与自身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专业知识应用的并不多,无法进入财务核心岗位;三是当企业急需人才输送时,毕业的学生不能快速上手独挡一面,达不到企业的用工要求。因此,即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如何将合作深化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校企合作中,“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首先,站在学校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学校可以享受企业的设备、场地、技术、资金等;(2)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有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实习和就业基地;(3)利用这一平台,学校可以使学生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交替的模式,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4)这一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具有指导性作用。其次,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利用学校资源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2)借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

(二)深化和稳定措施。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利益分析,笔者以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和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1)根据单位需求定向招生;(2)根据单位需求人才定向培养(从大一开始);(3)可根据单位情况,设定专业班级,如会计手工核算班、税务筹划班、财务报表分析班等。从而实现“三合一”:学生、员工合一,作业、工作合一,理论、实践合一。

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加强了专业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对企业而讲,吸纳了紧缺人才,减少了资金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 “实账实训”模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账实训基地,实账实训场地设计为企业的真实工作场地形式,按照企业中财务部门岗位的设置,在有相对独立空间的实训室分组进行,让学生分组并确定主管、会计、出纳,一般 3~4 人一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月的账目。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财务岗位的工作。让学生从取得原始凭证并审核、到做记账凭证、登账、纳税申报、编制报表等环节。以企业真实的原始凭证来进行账务教学流程、实际业务票据等全真资料为基础,通过企业流程认知、手工账、纳税申报三大模块既相互独立又全面系统的全真操作,让学生接受实际岗位上的财务工作操作,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该模式强调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任职企业,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财务人员和科学的教学安排为保障,以真实会计主体为实训对象,由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验收把关,对学生的凭证制作、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分模块考核,并进行综合鉴定,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并支付相关实训费用。“实账实训”教学可以弥补校外实训由于财务管理职业特性所带来的缺陷,让学生真正获得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制定实训成绩评定标准,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

3、“分散式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所谓的“分散式实习”,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每个学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间断地轮流深入到生产实践第一线进行实习,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验场所及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校为企业提供无偿技术服务、职工培训及一定的报酬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具体来说,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集中安排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和职业道德教育,从第三学期开始到第七学期结束,增加在企业进行的综合实践课(包括专业实训课、工厂实习课),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把一个班级分成几组,同时到不同的企业进行不间断的实习,到时互相调换。学校在安排专业实训教师的同时聘请企业中熟练的财务人员或管理人员作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期间理论课程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分散式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感受一线的工作环境,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财务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这也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分散式实习”

的目的也就在于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做)过程中,主动的去认识(学)。和以往多数学校所采取的“毕业实习”在学习掌握了—定的知识后再去实践的方式不同,这是一种边做边学、学做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4、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方向

转型发展。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不能只考虑学科的完整性,而应该在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更多地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品德、知识和技术进行改革,建议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强调能力与发展并重。通过推进学生“三段式”工学结合教育,促进学生立足专业立志成才,即初期找到职业兴奋点,增强对财务管理行业的了解;中期建立职业认同感,渴望成为从业人员;后期形成职业归属感,立志为企业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四点建议,既可以实现企业的“赢”,又可以实现学校的“赢”,二者结合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现社会的“赢”。寻求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期培养出视野开阔、财管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增强学生竞争力、提高学校就业率、给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仕俊.浅议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J].职业.2014年08期

[2] 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03期

[3] 赵文龙 李立斌 林惠华. “分散式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教改研究.2010年01期

[4]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校企关系模式 篇3

从通信类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关系

通信类企业的发展现状通信类企业的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业务提供商、终端设备制作商、芯片制造商等企业。 (1) 通信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随着中国3G (第三代移动通信) 牌照的下发, 电信企业个个蓄势待发, 希望在“3G之战”中分到更多利益。 (2) 电信业面临重组。电信业重组后, 闲杂人员增加不少, 三大运营商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将不得不减少临时性用工, 并劝正式员工内退, 但却又急需大量有经验的通信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3G技术人才。 (3) 资金紧张。为了备战和发展3G技术, 各通信类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 所以通信类企业不得不紧缩“腰带”、节约开销。

通信类企业实施校企合作的难点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盈利。凡是能够有助于企业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都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否则, 迟早会被企业拒绝。基于这样的认识, 不难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参与高职教育的投入较大。在实际操作中, 参与高职教育需要负担的成本往往是惊人的, 因为与一般的员工培训相比, 企业还需要为学生实习指定导师进行指导, 并做到与高职课程紧密结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通信类企业无论是在资金、设备, 还是在人员的时间安排上都是很紧的, 自然无暇顾及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2) 经济大环境的波动。面对席卷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通信业因为内需市场的扩大, 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国内通信类企业仍需通过裁员或削减员工工资规避风险。在当前经济状况恶劣的情况下, 很少有通信类企业具有招聘员工的想法。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状况良好时, 通信类企业便会积极地参与高职教育, 因为市场的动态性使得通信类企业难以为高职院校提供长期的实训基地, 难以为高职学生提供长久的顶岗工作机会。 (3) 相关法律规章的制约。法律规章是制约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劳动法》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 但从企业的角度看, 需要顾及的问题将更多, 如劳动者的年龄、工作的时长、劳动利益、安全问题等等。参与高职教育, 为学生提供顶岗工作机会需要慎重斟酌, 否则, 一旦触及新《劳动法》, 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4) 顶岗实习生的安全生产问题。通信类企业的某些工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果为高职学生提供顶岗工作或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 将面临随之产生的安全问题。企业普遍认为不成熟的、缺乏经验的实习生安全意识淡薄, 产生安全问题的概率远高于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 将会对企业的安全系数构成威胁, 并增加法律风险。 (5) 来自企业员工的障碍。企业的正式员工认为接受高职学生实习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并剥夺了他们接受培训的机会, 使他们的工作岗位受到威胁。另外, 企业员工参与高职教育实训项目的兴趣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目前, 校企合作尚缺乏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员工没有企业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 也无法从中获利, 自然会敷衍了事。

通信类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动机 (1) 社会公益目的。因为中国的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还没有相关的立法支持,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社会公益做贡献、改善公共教育系统和慈善等原因。 (2) 改善公共关系。参与高职教育项目活动, 对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也能够使企业在业界获得良好声誉。 (3) 降低成本。因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通常是无偿的或者只需支付很低的工资, 所以一些中小型的通信类企业为了填补临时空缺岗位, 会安排高职学生顶岗实习, 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 招募员工。因为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成为行业所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劳动力的潜在可能性, 所以一些大中型的通信类企业为了获得潜在的、长期的高质量劳动力, 会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对其自身进行潜在的投资。

从学院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关系

下面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对校企合作关系进行探讨。目前, 该学院的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 但仍隶属于中国电信湖南公司, 与各通信企业间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

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 (1) 通信类企业是高职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毕业生将在通信类企业就职, 这一情况表明通信类高职院校本身所具有的行业特色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所以, 纵向加深与通信类企业间的密切合作是通信类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之道。 (2) 通信类企业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湖南分公司。但目前的状况是, 校企合作尚无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 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 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 严重影响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横向看, 与运营商之外的通信类企业的校企合作局面尚未打开, 制约了学院的健康发展。 (3) 专业建设与企业工作岗位脱节。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并且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未找到对高技能通信人才的准确定位, 整个课程体系未彻底突破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框架, 仍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人才的区分只是在学历层次上, 而不是在岗位能力上, 要落实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还需加大改革力度。 (4) 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高职院校的师资不仅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精通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即应成为“双师型”教师。而从学院目前的现状看, 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来到学院任教, 没有企业工作经历,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同时, 通信技术是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 知识更新的速度较快, 所以, 为了适应专业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还需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 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信类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动机沿袭历史优良传统,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与现代电信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必将带动学院的全方位发展, 在激烈的高职教育市场竞争中牢固确立自己的地位。 (1) 校企合作有利于推行顶岗实习机制, 形成办学特色。密切校企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和顶岗实习的机会;能够使学院的专业设置较好地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与工作岗位要求, 并且紧跟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能够使学院的办学定位明确, 形成特色鲜明的行业办学方向。 (2) 便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往往找不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准确定位, 仍强调学科型教育, 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要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面向行业的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校企合作可以引导和带动教学改革,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 学院应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对教学内容有删有增、达到“必需, 够用”, 对知识有减有加、满足能力要求, 在程度上有浅有深、符合能力标准。 (3) 可以培养和充实师资队伍。学院可以安排教师走进通信类企业生产一线, 丰富实践经验。同时, 学院也可以从通信类企业聘请或调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课程教学, 形成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 可以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力度。校企合作可以使学院易于根据企业有待完善的生产技术和需要提高的技术水平问题, 开展应用性科技服务, 同时也可以为学院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 以弥补资金缺口。

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双赢”关系

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主体,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 而校企合作的实质却是企业帮助学院培训人才, 企业难免缺乏热情。所以, 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应该是一种校企“双赢”的关系。

让校企合作计划为企业带来利益要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尝到甜头, 获得利益, 从而强化校企合作的动机与动力。 (1) 解决通信类企业的临时用工问题。在通信类企业繁忙的季节, 学院应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 组织毕业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既可解决企业临时性用工短缺的问题, 又可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 (2) 让顶岗实习的学生为通信类企业创造效益。通信类企业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规律, 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如果学生顶岗操作时间较短, 熟练了就走, 只能给企业带来麻烦, 而不能带来利益, 如果学院可以连续安排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时间, 既能够保证顶岗质量, 又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 (3) 做企业的智囊。高职院校应能够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能够接受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与开发方案;能够与企业一起进行通信业务开发和营销策划。 (4) 提供优秀毕业生。学院应让合作企业优先选择毕业生, 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可根据企业需要和毕业生意愿, 直接签订就业协议。

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 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 (1) 成立由高职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专家委员会。要让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 (2) 调入或聘请企业专家。符合教师任职条件, 且企业与本人愿意的, 可调入学院任教, 也可聘请企业的专家为学院兼职教师或教授, 发给聘书并支付报酬。 (3) 制定奖励制度。对合作企业及兼职人员要定期检查, 并给予奖励。

签订协议、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校企合作行为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从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 这是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的法律保障。如兼职教授、教师教学合作协议应明确规定学院聘请某某人担任哪些班级、何种课程的教学, 应该在何时支付多少报酬, 教师应该遵守学校规章, 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违约将如何赔偿等等。同时, 通信企业与学院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校企合作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校企双方的合作过程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学院要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 让顶岗实习的学生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高职学生到通信类企业后工作马虎、行为随便、不遵守职业道德, 不仅会威胁通信类企业的生产安全, 也将损害学院的形象, 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丧失。

加强校企合作的情感交流在没有立法规定也没有政策优惠的条件下, 推动校企之间合作的首要动力就是人的情感。学院有很多校友, 现在都已经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主干, 与学院具有很好的感情基础。学院要做的是保持和加强这种感情:加强校企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定期召开有校企人员参加的座谈会, 经常征求企业人员的意见。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信类高职院校与通信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双赢”合作关系, 将直接影响学院的生存与发展。

摘要:从通信类企业、通信类高职院校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关系进行分析, 提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应当是一种校企“双赢”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赢,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2]张凤娟, 陈龙根, 罗永彬.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与障碍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8) .

[3]方光罗.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析 篇4

关键词:校企联合 培养模式 社会营销

2014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由此可见,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双赢、服务、产学结合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培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带动招生与就业良性循环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就是要按照人才市场需求,高校与企业联手,吸引企业深度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科研联合攻关,通过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在校期间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最终达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企业获得所需人力资源的共赢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联合层次浅

更多普通本科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学校寻找合作企业,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层次上,校企联合培养没能实现从大学生培养目标、学校专业设置、开发课程到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等全面合作。

2.企业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校企合作中,一般而言,企业基于节约劳动力成本的经营思路选择与某些高校“联合”,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多,更多是将其用作苦劳力,不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而是让其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3.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老师重视理论学习,但是对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完全清楚,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这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僵化甚至过时、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到企业实习时令企业觉得实习生“不好用”。

4.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首先,企业以市場为导向,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处于买方市场中的企业获取通用型人力资源比较便宜,通常不乐于主动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使其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另外,企业缺乏安全保障,担心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学生出现安全问题,这将为他们的经营带来困扰,因此想规避风险。

三、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析

由上可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目的功利化等原因导致普通高校开展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效果欠佳,未能实现它的设计初衷。

要解开这个困局,笔者认为需要普通高等学校与企业更换经营思维方式——树立社会营销的经营理念。

社会营销理论以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目标群体的自愿行动为准则,以改变目标群体的行为为主线,以提高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营销活动。以此观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企业的发展以高素质的人才为基础,学生是高等院校和企业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院校和企业获得共赢的关键,因此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这一根本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建立以下几种不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1.学生自行寻找培养单位(实习单位)模式

普通高等院校制定大四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其中可规定大四学生在所学专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单位标准、拟实习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期间的专业网络课程安排等。大四学生根据学校对于实习单位的要求结合自身志向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并报学校审批。学校一旦审批通过学生上报的实习单位,学生将于大四一年时间内在实习单位工作。学校会定期派实习指导老师到学生实习单位调查学生实习情况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并邀请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上司完成对学生的实习考核。

此种模式适合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的普通本科高校。此类高校可以通过学生自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甄别优质合作单位,为开展大规模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2.高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模式

高等学校通过分析历年毕业生就业信息,结合专业特点筛选符合实训教学要求的企业,与拟定的企业沟通建立实训基地相关事宜,并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学生根据教学实践课程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通常3-6个月)参加实训基地的特定项目培训。通常来讲,学校要为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向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另外,学校会派实习老师在实习基地跟训或挂职锻炼,即能管理学生,又能提升实习老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其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此种模式适合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例如,数控机床专业等。学校通过此模式可使学生的实操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迅速提升,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模式成功与否有赖于企业对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支持情况。

3.校办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模式

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出于创收或科研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校办企业,这也为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办企业通常依托学校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立,它们也需要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出现在顾客面前,实习学生可以成为他们人力资源的有力补充,降低其人力资源成本。因为校办企业与高等院校关系密切,所以实习学生也可以在校办企业内获得更多且全面的实习机会和培训机会,因此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此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拥有良性运营的校办企业。例如,五星级酒店、知名软件公司等。

4.高校为企业提供订单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企业因为业务扩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到工作岗位,它自己没有能力或是不想对大规模“潜在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它将此项培训工作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交由高等院校负责。

高等院校根据企业业务需要设置大学生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由高等学校的老师与企业培训师共同完成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一般是“3+1”模式,即学生一至三年在学校依照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的教学大纲上课,第四年去企业实习,学生实习合格后转为企业正式员工。

该模式是高层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它能很好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目标。此模式的实现有赖于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无缝连接式”的培养合作关系。

总而言之,普通高等学校应该具有社会营销理念,着眼于市场需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静.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对部分试点高校网络调研综述[J].高等教育管理,2012(1).

[2]董永茂.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9(6).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胡金林.校企联合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模式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7(2).

[5]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6]姜进.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培养金融人才的新模式[J].浙江金融,2005(3).

校企关系模式 篇5

(一) 企业资源的定位

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能控制选择和运用的、能提高组织效率和效力的全部战略性资产、资本、流程、信息和知识, 它是公司在一定时期所提供最大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经济资源包括企业可以获得并用以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本资源、组织制度资源、知识技术资源和财务资源等六个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看, 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第一原则, 因此, 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基于资源的稀缺性。

(二) 内涵分析

关键资源公司拥有资源的价值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掌握关键资源是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关键资源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 关键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的资源是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公司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来确定自己的关键资源, 形成核心竞争力。 (2) 关键资源要难以流动和复制。对于企业来讲, 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是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 有形的资源可复制性比较强, 难以形成关键资源, 而企业的无形资源是非常难以模仿的, 模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因此企业的无形资源更容易形成关键资源。 (3) 关键资源必须是不可替代的。企业要保住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定要掌握不可替代的资源。

依赖关系两种组织间的依赖关系, 一个是共生依赖关系, 另一个是竞争依赖关系, 前者是合作关系, 像公司与供货商、公司与顾客, 彼此是命运的共同体, 你好我也好的依赖关系, 后者是竞争关系, 彼此追逐共同的资源, 你好我就不好的相对依赖关系。对于校企合作关系应当是共生依赖关系, 而共生依赖关系的基础就是资源互补。公司进行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合作来获得自身所不具备的资源。当伙伴贡献的资源互补时, 伙伴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 降低了合作的脆弱性。

校企合作的资源供需分析

(一) 校企双方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不同的两个社会领域。学校是非盈利性质, 企业是盈利性质, 学校和企业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 实现学校企业“互利双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根本目的, 对于双方而言, 校企深度合作的价值各有不同。

从学校角度出发, 校企合作的价值在于: (1) 办学———培育高技能型人才,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2) 生源———在生源紧缺的环境下, 争取优质生源, 取得同类学校的竞争优势; (3) 实训———可以“借鸡生蛋”, 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训设备、实习基地、专业师资等, 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学校在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培训的压力; (4) 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对企业而言, 校企合作的价值在于: (1) 技术———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中能获取学校一定的智力支持与服务, 取得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成熟技术和新产品,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人力———可以提前锁定人才, 随时招募到可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解除用人的后顾之忧; (3) 组织———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增强组织开发并取得保护稀缺资源的能力; (4) 战略———发展企业战略,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校企双方的资源供需分析

通过对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分析 (见表1) 可以看出, 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 提供的资源是完全互补的, 不需互担风险。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伙伴关系互相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 因此, 相互利用的风险很低, 需要额外的保证就能够使校企合作的伙伴关系继续下去。

企业资源需求分析

企业在“校企合作”活动中存在着四种需要, 分别是权益需要、公共关系需要、教育慈善需要。我们可以想象用一个”金字塔”来表征这四种需要, 最底层必定是利益需要, 它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根本的动机源泉。中层需要分别是权利保障需要、公共关系需要。顶层为教育慈善需要, 它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高动机。

(一) 教育慈善需要

这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高动机, 企业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不计报酬的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西方许多企业愿意参与产学合作, 是因为他们有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在中国, 企业往往缺乏这种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缺乏长远战略, 认为培养人才是国家和学校的事, 把培训学生当成额外负担, 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和新产品感兴趣, 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当中。

(二) 公共关系需要

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往往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 改善公共关系。比如在德国, 参与双元制的企业通常都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些企业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三) 权益保障需要

所谓权益保障就是指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企业的权、利、责进行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从而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 其核心是赢利, 校企合作也是其实现赢利的方式之一。利益需要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源泉, 也是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企业利益的源泉来自高素质的劳动力, 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独特的企业文化, 以及与各方打造的良好的社会关系。

从企业利益需要角度分析校企合作现状

(一) 劳动力方面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1) 低廉的劳动力。我国虽然是制造业的大国, 但并非制造业的强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所需的人才只要进行短期的培训就可上岗, 有些企业把实习生看做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对于小企业来说, 低廉的实习工资是它们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 (2) 未来劳动力的源泉。有些企业为了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前锁定人才, 随时招募到可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有些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 会对劳动力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 这部分企业向实习生提供工作岗位是为了招聘未来的工人。例如, 在我国广泛存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在这种需要的驱动下实现的。

院校对劳动力的供应2006年11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校企合作中劳动力供需现状矛盾分析 (1)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企业更习惯从做生意的角度去衡量校企合作, 而非从做慈善发展教育的角度。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 而企业的用人标准更多的关心眼前的利益, 要么要求廉价的劳动力, 要么要求高技能的劳动力。廉价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取得, 不需要校企合作, 而高技能的劳动力学校往往不能按照企业需求培养出来。 (2) 学校技能标准与企业技能标准的矛盾。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都比较注重“双证”的培养, 即除了毕业证, 也很注重跟专业息息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但在实际上, 很多学生常常拿到几个技能证书, 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实际工作, 而企业的技能标准恰恰在是否能够处理实际工作, 而不在乎是否有技能证书。

(二) 管理技术方面

企业对管理技术的需求 (1)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意味着生产力和竞争力, 模仿技术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竞争力。关键技术必须是高起点、高质量, 使企业能够支配自己的生产经营和一切技术经济活动, 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 技术创新。关键技术终究会被复制和模仿,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个必然选择,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结果, 而且会带来企业内部格局的调整和规范, 企业必须以新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高度, 捕捉新的市场机会, 不断开发出新产品走向新的市场。

院校对管理技术的供应高等院校的技术供应主要取决于科研水平。但目前高职院校注重“产学”结合, 而不注重“研”, 因此, 高职院校的科研优势和技术服务优势很微弱, 很难实现管理技术方面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中管理技术供需现状矛盾分析 (1) 创新理念与科研理念的矛盾。对于企业来讲, 创新是一种生存机制, 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创新需求, 因此企业自身会拿出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 并作为企业的秘密武器和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 育人是第一位的, 高职院校并不一定具备科研优势, 因此也未必能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去, 解决企业管理、技术、经营方面的难题, 更何况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专注于教本, 实践技能比较薄弱, 也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 因此很难融入到企业去参加企业的创新活动。同时, 企业出于相对机密的核心资源的保护, 对企业之外的人也有一定的排斥。

(三) 文化方面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 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院校文化院校文化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 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 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合,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校企合作中院校文化的现状矛盾分析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 满足了各自文化主体的多样性需求。在一定意义上, 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 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互动发生的自发状态、消极文化的直接对接、文化资源的闲置浪费、文化互动的个性彰显、文化融合中的冲突等, 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四) 公共关系方面

企业需求对学校的需求:企业需要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力量。对政府的需求: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获得国家税收上的优惠、财政上的补贴以及科研经费的调拨。对公共关系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获得良好的声誉, 改善公共关系。

院校供应我国的职业院校自身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不足, 科研能力较差, 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 政府也没有健全的中介机构和机制, 也没有关于校企合作相关的立法机制和优惠措施, 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中公共关系现状供需矛盾分析 (1) 缺乏政府的中介力量。政府出台的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比较概括和抽象, 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细则, 从而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同时, 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 对参与的企业没有优惠的便利保障措施, 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 高职院校自身力量薄弱。由于高职院校在师资、科研、实践和社会认同度上都不占优势, 自身力量薄弱, 企业与其展开合作, 高职院校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的帮助都微乎其微,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不足, 动手能力较差, 使得企业更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建立院校的稀缺性资源体系

(一) 校方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企业

校方要选择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使企业在不计报酬的情况下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他们相信, 教育的进步有利于整个国家, 反过来会使企业受益。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往往可以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校方要选择有技术含量的企业。有很多企业想利用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获取廉价的劳动力, 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只有选择高技术含量的企业, 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 达到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进步。

(二) 校方占有稀缺资源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偏重于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 重点关注工艺革新工作流程优化和设备的改进改造, 其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很强, 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因此, 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为基础, 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来进行构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应更侧重于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科技成果、创新产品、专有技术等, 从产业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 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目标不断提高技术创新。

(三)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的需求, 中小企业多数无力建立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 而高职院校的创新研发机构的研究内容又缺乏市场引导, 这就为双方的协同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内驱动力。高职院校应改革现有的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所建立的科技创新体系, 与企业建立起资源与技术互补, 收益与风险匹配的更为全面的协同科技创新体系, 在技术研发、成果推广、信息提供、人员培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四) 校方培养稀缺人才

在同类院校中, 应当突出院校的行业特色高职院校应当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而这种办学特色与行业是分不开的。就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而言, 面对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需要把行业特色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体现出来, 同办学特色相融合, 使学校真正面向行业、服务行业。在突出自己优势的基础上, 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 整合资源, 优化布局, 使传统优势专业不断巩固加强。新兴专业充满活力, 努力将其做大做强, 形成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地位, 以带动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主动融入行业的价值链, 形成院校稀缺的竞争资源, 吸引更多的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在同类行业院校中应当突出院校的企业特色院校要建立在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之上, 在自身功能定位上应当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 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价值链, 建立与企业的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 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技术服务、共享校企人才资源, 共享企业文化。还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形式, 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难题, 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 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五) 校方建立稀缺文化

在办学理念上, 校方应当遵循办学规律, 体现教书育人的精神, 同时, 还要借鉴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战略等企业的精神文化, 积极推进校方和企业办学理念的融合。在课程开发上, 应当在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 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例如, 企业中需要的服从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忠贞意识、合作意识等。在文化活动上, 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意识, 通过对企业精神文化的渗透,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同时, 校企文化之间, 必然有一些消极的因素, 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 使得校企文化实现和谐对接, 把社会引入教育, 让教育面向社会, 相互融合, 资源共享, 努力开创和谐育人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5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霍丽娟.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校企合作关系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7) :33-36.

[3]黄曦.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略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9) :82-83.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5]魏丽红, 翟秋喜.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校企合作的建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 :31-35.

[6]吴宪洲.浅谈高职教育的“买方市场”[J].价值工程, 2010, (32) :288.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6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一与知名企业合作, 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 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 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竞争力, 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 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四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 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 毕业后上岗快, 适应强, 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如今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供大于求, 想用人的时候就到招聘会上一抓一大把。同时, 不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对员工, 特别是新来的员工投资培训, 因为新员工的不确定性太大, 很可能长了本事就跳槽。

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 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条件不同, 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用人, 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企业的用人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就经营而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 人都是第一重要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关于用人,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准则, 但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大都会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唯才是举。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只有用人唯才, 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二是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现在许多企业招聘大多要求学士、硕士学位。应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 看重学历, 并不是看重学历本身, 而是其背后的学识和涵养, 这才是重视学历的初衷。三是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 要重视的是员工能出什么成果。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 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 而不是克服其短处。四是适才原则。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基本的准则, 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

(二) 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不利于校企合作。

不少企业家认为, 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 利益驱动不大。首先, 人才培养成本较高, 加之人才流动大, 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其次, 企业用人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更关注当前利益。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 与企业当前利益不一定相符。

第二, 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制度, 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 使其在我国实施并不理想,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 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 必然是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 并向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现阶段,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 是要更新观念, 重点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

第三, 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

目前, 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教育是办学主体, 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占少数。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 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 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教育内部运行, 校企合作实施艰难。为此, 必须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 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 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

三、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具体措施

(一)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

1.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资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共建实践基地接受学生实习。

政府——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应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 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 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受教育者——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一方面认真工作, 锻炼职业基本技能。

2.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 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富有实效的合作模式。如专家咨询模式——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 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 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性学习培训,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在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毕业实习;技术服务模式——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互赢地深度合作。如“学校办到企业”模式:企业出场地、设备、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 学校按照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招生、实施教学管理。该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所长, 学校培养的人才根据企业标准“量身定做”, 企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定位,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双方自觉捆绑的利益和高度融合, 达到了真正的“双赢”。一些学校还探索“企业办到学校”模式: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出设备、出技术, 将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 生产产品 (或服务项目) 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和教师实践技能得到真正地锻炼与提高, 而部分效益可反哺学校的建设发展。

(二) 具体实施措施

1.企业调研。

在达成合作意向之前, 学校选派相关领导和教师, 深入公司, 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为课程选择和开发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教师参加公司的员工培训及上岗实践, 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为教师的实用性提供参照。

2.签订合作协议。

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 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提供训练基地和环境, 学校调整课程体系,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享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等, 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双方各派人员成立常设校企合作协调与领导小组等。

3.挑选学生。

采用“公平、公开、公正”和学生自愿的原则, 学生自愿报名, 学院审核, 选拔学生到公司实习, 签订《联合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

4.组织教学。

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学校根据公司对管理型员工的素质要求, 调整教学计划, 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结合。

5.考核上岗。

经过实习后, 公司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 确定人员名单, 学生正式成为公司员工。

6.跟踪调查。

学校建立跟踪调查制度, 了解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 从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增强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21世纪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 实行校企合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合作的途径, 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的实用型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术教育 (教科版) , 2004, (28) .

校企关系模式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危机,危机管理

在对于危机的定义上, 美国菲尼克斯德弗瑞 (De Vry) 技术研究院院长、著名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博士将危机定义为“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 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从定义中, 我们能清晰地分析出危机不是事件, 是状态, 它具有突发性、威胁性、紧迫性、公开性四大特点。

校企合作关系是高职院校公共关系的重要方面, 校企关系的恰当处理对于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高职院校公关管理水平, 树立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从这层意义上讲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危机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危机公关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校企关系中的危机管理则指由于主客观的因素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在某一危机事件发生时, 校企关系面临破损甚至破裂, 并给双方的声誉、利益或品牌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给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一、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危机成因分析

一般意义上, 我们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投资合作、引企入校、进修提高、定向双元等多种形式。但从双方在目的性与资源性的互动程度上来讲, 我们将其关系形态分为合作性、互补性、契约性、补充性四种模式。其特点如表1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校企关系的紧密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合作形态, 而合作形态取决于双方在目的规范及资源的互动程度, 根据互动程度的不同我们将校企关系的危机成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 客观因素。

在校企合作关系中, 影响危机的客观因素表现为合作动机。双方合作动机的差异体现在合作形态上则是目的性和资源的互动程度不同。这种合作动机的差异性内容是客观的, 表现形式则是主观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合作的动机、动机内涵和合作形态见表2:

校企合作中校方合作的动机、动机内涵和合作形态见表3:

2. 主观因素。

首先, 双方的认知差异, 即校企双方对其关系是否达到一致性认同。这里的双方不仅包括具有决策权的高层领导, 还包括负责沟通和执行的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这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如果基层管理人员并没有达到相互认同, 则存在潜在的危机, 一旦危机到来, 则会给双方带来莫大的损失, 这种损失包括利益、名誉等。当双方对合作达到共同的认同时, 则会注重沟通与信息共享, 着眼于长期合作。其次, 处于合作一线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危机的管理能力。一个合格的公关危机管理人员, 既要具备危机预测的能力, 又要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危机预测能力是要求双方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的敏感区有准确的预测、形成相应的预案并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如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 学生可能会对实习期的工资产生异议, 而帮助学生恰当处理实习生与企业员工的关系也是学校带队指导老师与企业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共同的职责。危机管理能力则要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而且这一突发事件足以影响甚至破坏双方合作, 双方的管理人员启动相应的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应变安排。

由主客观因素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危机的因素取决于双方的互动性程度与一致性, 互动程度与一致性越高则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二、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危机管理

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危机直接影响着校企关系的发展, 间接地衡量着双方对公共关系管理的能力。因此做好校企合作关系的危机管理, 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校企而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整合合作资源, 构建合作性合作形态, 增进了解, 加强交流, 强化共识。

综合表1-3, 我们不难看出, 合作性形态是校企双方互动程度最高的, 也是合作发展的趋势。通过合作性形态, 建立双方高效沟通渠道, 在危机预防与危机处理上实现校企双方的零成本沟通, 并能做出快速反应。首先, 成立专门的突发事件管理小组, 该小组成员主要职责是关注危机易发领域并能就突发事件做出应急反应, 避免事态的扩大化、危机化。其次, 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信息管理。危机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之一。树立危机意识就是要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状态, 充满危机感。由于合作动机的差异性, 即使是合作性合作形态, 也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致使这种关系破裂并给双方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最后, 形成应急预案, 构建危机预警系统。尽可能多的预测危机发生的各种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应急方案, 做到有备无患。

2. 强化管理者的公关素质。

高效的危机管理能力, 必然要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公关素养。一般来讲, 有效进行公关管理的管理者, 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首先, 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包括娴熟的专业知识, 能够运用公关知识预防并能化解危机, 还包括广博的知识, 对公关相关的学科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如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能够恰当的处理因学生工伤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其次, 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校企合作中, 因学生实习而引起的问题各式各样, 涉及到学校、企业、家长、甚至社会等多方利益, 尤其是在今天网络化的信息时代, 更要求管理者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 灵活处理各种关系, 避免事态的蔓延与危机的扩大。最后, 视角转换能力。它包括有良好的倾听能力, 有了解不同看法的意愿, 认识到其他人对事物是或者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与己不同, 愿意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并且成人自己的视野是有限的。只有这样才能化为思考, 充分考虑到不同利益者的诉求, 从而有助于危机的化解。

3. 勇于承担, 积极面对。

一旦危机发生, 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声誉, 校企双方往往会采取回避或推卸责任的做法。其实不仅无助于危机的化解, 甚至会适得其反。校企双方应当积极面对, 共同承担。如学生因实习问题而向上级教育部门进行投诉时, 校企双方就此类事件共同面对媒体或相关政府部门, 其效果远远大于学校乙方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危机的解决, 如果公关得当, 还会变不利为有利, 引导事件向好的态势发展。

分析校企合作关系中的危机成因意义在于规避危机, 在危机发生时做好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任何组织都会遇到的和面对的, 危机管理的处理不仅能够保证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 更能树立高职院校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内涵。因此, 重视校企合作中影响危机的因素, 合理规避, 恰当处理, 从而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参考文献

[1]张亚男.网络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21) .

[2]方向阳, 丁金珠.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动机的冲突与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9) .

[3]陈萍.从危机产生的影响因素谈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 2011, (9) .

[4]邓黎黎.品牌介入对品牌发展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4) .

[5]林藩, 郑小娟.新时期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略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校企合作多模式研究 篇8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

1.1 “三明治”和“2+1”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形势下, 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需要用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为此, 我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了“三明治”和“2+1”等模式。基于项目工作过程, 依托酒店和工商企业, 坚持校内校外教师共同执教的形式, 发挥学生主动性, 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堂、实训基地交替轮学,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到酒店实习一学期, 返校学习一学期, 再到酒店实习一学期;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二年后, 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 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实践表明, 通过这两种模式培养,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 结合职业抓学习, 结合就业抓综合实训

学院要求学生在校内学习、实践教学训练期间必须取得至少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顶岗资格。酒店专业学生需获得中级服务员证书、物流专业学生获得物流员以上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学生获得会计员证等, 达到“干中学、学中干”, 切实掌握知识, 获得操作能力。为了能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 每学期系部都会组织各专业的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观摩, 了解企业生产的流程和实际工作情境, 使学生提早了解企业、融入社会、领会企业文化, 提高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综合实训弥补了从校内实训直接过渡到顶岗实习的缺陷, 直接为企业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连续性, 同时缩短了适应就业岗位时间, 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实现了校内生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和融通。我系对会计、物流、酒店等专业都安排了毕业综合实践训练, 对学生毕业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3 企业高管上讲台, 学院教师进企业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我系根据学院建设结构型“双师”教师团队的要求, 形成了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建立企业专家进校园、学院教师下企业的机制, 请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进学校、上讲台、讲实例、作指导。今年上半年我系聘请了发改委、泰州会计事务所、华东五金城等行业专家、企业高层进行了多次专题讲座, 同时鼓励支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 形成以满足企业需求、解决工程问题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我系现在每年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每年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到企业、学校挂职, 参与技术管理, 以把握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动态, 更新专业知识;以服务项目为纽带, 实现教学和产业结合、学校和企业结合、顶岗劳动和学习结合。此外,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老带新”,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 使教师逐步做到工作与学习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我系对新引进老师实现导师制, 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所有老师都根据系部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 确定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 实现系部和老师的共同发展。

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多元成效

2.1 产教结合, 彰显特色

近年来, 我系依托行业办学, 对接产业定位, 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5%, 酒店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 毕业生在理论基础、职业素质、工作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称职率”达到了98%, 取得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显著成绩, 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如酒店专业学生受到溱湖风景区、美丽华大酒店等的一致好评) 。另外, 我系通过跟踪学生的工作单位意见,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更好地适应了用人单位的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2.2 多元辐射, 催化效应

一是我系通过推进与民政局退役士兵学习教育、依托学院对卫生局医师职业资格等大型培训项目, 推进校企合作, 扩大社会、企业、学院共同参与培育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影响;二是引入企业理念、文化进校园, 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新生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 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和行业的认知和热爱, 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三是发挥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互补优势, 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和实际企业管理案例模拟教学,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四是对照行业规范标准和企业发展需求, 革新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近年来, 我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 在工学结合、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系已与天水雅居、亚细亚、佳吉物流、华宇物流等多家在我市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共同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与明星集团、溱湖生态园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有效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突出整体优势和专业特色, 形成以职教院校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 提高了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整体竞争能力。

2.3 工学结合, 有机融通

(1) 实现课程开发与岗位需求融通。

以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 实行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以行业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 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 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 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 从重视学科性与专业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注重实践与生产应用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方面, 打破学科体系界限, 按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 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工作内容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我系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了大胆探索,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实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形成了基于工作内容的重大教学改革, 并对核心课程实现了项目化课程教学, 一年后, 所有专业课程都将进行整合,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标准的改革目标。另外, 我系在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我系的《会计基础》《市场营销实务》 的最大特色就是“精简管用”, 做到所学即所用。

(2) 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融通。

积极整合学校和企业这两种不同的资源, 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 做到学院与行业、企业在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 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使学校分享企业资源, 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我院与航宇电器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功合作 (学院投入厂房, 宇航投入资金和设备, 共同组建新的加工中心, 成功解决机电学院机电专业学生实习困难) 为我系探索合作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力争实现我系与校外企业资源的融通。

(3)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

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润滑剂。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 帮助学生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敬业精神,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尽早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平稳快速过渡。因此, 我系每年对各专业都安排了企业专家进行讲座, 带领学生去企业观摩、实习, 争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

总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具有“双体”、“双师”、“双证”、“双赢”四个方面的特色, 即学院与企业作为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重任; 教师同时具有从事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指导的能力; 学生同时取得反映学历水平、职业资格或执业能力的证书;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建设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专业、课程、实习基地建设的催化器和重要保证, 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摘要:文章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多元化两个方面, 论述了校企合作模式框架的建立, 并对校企合作模式各种情况的效果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6.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3][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 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4]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校企关系模式 篇9

【关键词】考试改革;多元评价;多方参与;能力评价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传统考试方式已经成为了改革短板,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考试模式,是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的重点。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去探索一套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考试改革模式。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考试改革是新时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日常教学重要环节的考试,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型考查转变为能力型考查,从一元考查转变为多元考查,以真正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考试改革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考试方式由于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种种弊端,整个过程没有企业信息融入和企业参与,无法检验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短板。

二、考试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育考试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试改革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多方参与原则。在考试评价标准的设计上,要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以实现考试过程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2)能力考核原则。在考核形式的设计上,要打破传统的知识型考核模式,创新方式,以开卷考试、项目设计、现场答辩、方案设计、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去考核学生职业能力。(3)职业性原则。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考试,开发出实用性、职业性、开放性强的考试题库,在考查职业能力的同时,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去引导教学。

三、教育考试改革的实施

为了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教学改革需求,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考核评价引入企业标准。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担当者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重要角色,一套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考试评价体系建立中,应该引入企业评价和职业资格标准,用企业眼光去衡量学生,以行业标准去检验学生,从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在和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方向,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发展。(2)考试内容引入企业项目。传统的考试内容多数出自课本,或者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变形,无法很好地检验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也不能体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完整性。因此,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组织校内专家和企业行家共同进行,引入企业项目,将实际产品开发、外观设计、方案策划、模拟现场实施等作为考试内容,给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让其去合作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从而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当然,企业也可以将一些特殊项目引入考试内容,从学生的考试结果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思路,以促进企业发展。(3)考试方式打破传统,坚持多途径、多形式。在考试方式的设计时,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束缚,设计出符合课程特点的考试方式。课程的考核应坚持以基础理论为支撑、以能力考核为核心,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方案策划与现场答辩结合、项目作品与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试与现场模拟结合等形式进行。例如,我校文秘专业在考试中就打破常规,采用开卷笔试、现场模拟、项目作品、方案策划等形式灵活进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考试改革应该从知识型考核转变为能力型考核、从一元考核转变为多元考核,引入企业评价,融入企业项目,加大职业能力考核力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

参 考 文 献

[1]董金凤,曹世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初探[J].河北企业.2011(4)

[2]康娜.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3]耿晶晶.试谈高职教育改革[J].企业导报.2009(11)

校企关系模式 篇10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弱”在哪里?在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指出:弱在校企合作!并强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

袁贵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前者最主要是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后者最主要是实行工学结合,两者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实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实质是通过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使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使高职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更有利地促进高职教育本身的发展。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显然,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必由路径和关键环节,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那么,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探索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把握和处理好那些关系呢?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职教育“校企结合”办学应该把握的几个关系。

1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系

服务产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头等任务和重要职能。

在“2009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职业教育应坚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鲁昕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职业教育要为产业建设服务,为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服务,为企业创造高附加价值产品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

美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即专业设置紧盯社区经济发展需要,融入社区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支撑服务。而高职教育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关键在于专业设置。因为市场的需求,正是体现了建设的需要。“职业性和开放性,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属性。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市场,融入市场经济中去,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1]

高职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企业岗位要求。但是,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只顾学校规模的扩张,而对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深化专业改革这一关键性的导向问题不甚敏感,导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尤其是在针对产业发展进行相关专业设置的规划和预测方面,缺乏科学而长远的考虑,这不仅削弱了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影响了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紧紧跟随着国家和地区产业振兴的计划去发展的企业,是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体现技术进步的企业,也是最具宽阔前景和上升空间的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对口专业,就无从谈校企合作。可见,要充分重视和认真把握好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校企合作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性关系。

2 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关系

校企合作要求必须遵循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遵循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产学对接,使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高度融合。

关键环节就是课程改革。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开展,高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改引进了许多新的理念,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比如借鉴国外经验,引入能力本位观念,引入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手段,引入行动导向教学并普遍推广。但高职教改的现实是已经不再满足于做这些理念的表面文章,或是进行粗浅层面的课程体系调整,而是希望这些理念能带来全新的课程形态,以至彻底转变高职课堂[2]。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一致,这就要求学习过程必须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职业工作任务贯穿教学环节,以便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3]。这就要求改革过去学科式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直接反映着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发散影响到校企结合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目前课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都重点围绕着“教、学、做”一体化做文章,如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使教学地点和工作岗位相结合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之中,使学生在学与做中构建自己的岗位专业知识。

但课程体系构成中所包含的“适度、够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其结合点在哪里呢?应该就是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这就是为什么高职教育鼓励和强调毕业生毕业前获取“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的初衷。为实现学生在技能上与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实现将来的“零距离”就业,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将教学内容对接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把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标准适度融合,这是校企结合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中必须要处理好的一个关键性关系。

3 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关系

校企合作所倡导的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行为,彻底抛弃了过去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纯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师资。准确来说,是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因为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实施这种教学过程,顺利完成其所要求的相应教学环节。由于高职院校中教师多来自本科院校,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因此,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开展诸如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之类的课程教学,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求的“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难度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在职专任专业教师队伍中,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同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成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加坡政府就明确规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须有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我国国家示范或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要求也很明确:“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必须达到9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专兼职比例要达到50%以上。

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起一支实践教学专兼职专业教学团队,这是校企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去实践锻炼,以紧密接触和跟踪行业前沿技术,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广泛地从企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这关系到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和融合程度,也是校企合作应该牢牢把握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性关系。

4 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再次重申一个原则: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0年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学生交谈时提出“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1996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培养国外称之为‘关键能力’的一些重要素质,例如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都是从事现代化大生产的劳动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的进程中,素质教育始终直接关系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高职教育中倡导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教育专家徐国庆曾尖锐地指出,如果教育被扭曲为简单的技能练习,那就与动物训练无异。高职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强调“技术训练”,技术不等于素质,高素质、高技能应该成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两翼。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不仅仅是要生存的职业者,更是要发展的活生生的社会人。

从终身学习、个人发展的角度看。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TVE)大会上,不少有识之士把职业教育在未来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提到了“核心地位”的高度。当前,随着传统工业社会结构的变革,专业和职业已经并非终身对应,个人的职业身份正在不断模糊,转工转行、创业发展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为谋求改变自身境况、提高自身地位以及文化生活质量,现实人群中要求提高能力素质的学习需求正成为日益旺盛的社会需要。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掌握职业技能;二是具备继续发展的素质潜力。前者是为职业和生存所需,后者为更高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所需。

从创新创业发展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为20%,在我国范围内为10%,而在广东省,这一数字仅为1%。这反映了我国高校在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令人忧虑的现实。

为了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诗意地栖居”,需要在当前明显倚重技术训练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才模式中,适度处理、把握好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价值能否在其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摘要: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践性的办学特点和高等职业教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必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把握好几个关系度。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60~61.

[2]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124~126.

上一篇:自动报表生成下一篇:救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