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2024-07-31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精选10篇)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1

引言

句子作为交际单位, 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因此, 对句子的研究历来受到语言学家的青睐。句子的结构模式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反映了同一语言符号的两个方面, 即句子的形式与意义。从形态角度看, 句子形式方面的符号就是句子的结构模式;从语义角度看, 句子内容方面的符号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一、句子结构模式与语义结构

句子结构模式是一种抽象样板, 它由造句所必需的最小数量的成素组成。«80年语法»认为, “述语性基础 (предикативнаяоснова) 也叫结构模式 (структурнаясхемапредложения) , 指有形式结构与语言意义的句法模式。它是从无数具体句子抽象出的, 又是造非扩展 (最基本的) 句子的依据。 (信德麟, 张会森, 华劭2000:493) 句子结构模式是对句子形态组织描写的一种新形式, 是从形态角度对句子进行的抽象。如:Отецслушаетмузыку.可抽象为:名词第一格+行为动词+补语。句子的语义结构是从语义方面对句子信息内容类型的概括, 注意到了句子中词的词汇意义, 具有概括的类型意义, 上述句子可概括为主体的动作。

1. 不同的结构模式可表示相同的语义结构。如:

Тишина.其结构模式为N1 (静词句) ;Стоиттишина.其结构模式为N1—Vf (主谓句) 。它们的语义结构都表示存在着某种事物表现的状态。

类似的情况还有:Егоневидать.结构模式为Inf (不定式句) ;Егоневидно.其结构模式为Praed (副词句) 。

2. 同一个结构模式可能有几个不同的语义结构。如:

结构模式为Inf (不定式句) 可表示四种不同的语义结构。

(1) 表示希望出现某种状态的意义。如:Хорошетьнашемугороду![我们的城市定会日臻美好!]

(2) 表示主观上认为是合理的、及时的。如:Ещёразувидетьеё![顶好能再一次见到她!]

(3) 表示生理上的感觉, 理性上的领悟、认知。没有必然先决的意义, 而有性质评价鉴定的因素。如:Этомуконцаневидать.[这事没头儿。]

(4) 表示客观动作、状态的同时, 兼含主观态度与评价。如:СтранныелюдиэтиКрессе!Сказатьпримальчишкетакуювещь! (Булг.) [这些克列谢真是怪人!竟当着孩子说这样的事!]

二、句子结构模式的语义 (模式意义) 和句子的语义结构

语义结构是一种抽象出来的语言意义, 与模式意义相比, 较具体, 明确。如:

(1) Поездидёт.[火车在行驶。]

(2) Ребёноквеселится.[小孩高兴。]

(3) Собакикусаются.[狗咬人。]

上述三句中共同模式意义是“主体及其特征 (动作与过程状态) 之间的关系。由于各句子中词汇意义不同, 其语义结构分别表示“主体及其动作”, “主体及其状态”, “主体及其性能”。

三、语义结构决定结构模式

从理论上讲, 句子的语义结构应决定结构模式。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即前者是第一性的, 后者是第二性的, 是从前者派生的。但在80年«语法»中没能解决好这一关系。如:

Явстретилего.按80年«语法»只能归纳到N1-Vf的结构模式中Явстретил。由此可看出, 语义结构似乎是由结构模式决定的, 这样, 在实践上必然无法生成信息完整的句子, 在理论上颠倒了句子语义结构与其结构模式的派生关系。

结语

在一般情况下, 结构模式和句子的语义结构二者是对等的, 即每个结构模式总是有其相应的语义结构。但有时二者又往往不对等。这也说明意义与形式都具有无限性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一意义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 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或容纳不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Русска яграмматика, АН СССР, М., 1980.

[2]信德麟, 张会森, 华劭, 苏联科学院1980年《俄语语法》简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490-493.

[3]程雨民,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3-8.

[4]宁琦, 《现代俄语简单句的结构模式、语义结构及模型》[J], 《中国俄语教学》1998年第4期.

[5]程芝婉, 《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结构》[J], 《中国俄语教学》1983年第3期.

“介词+关系词”结构用法 篇2

一、根据与定语从句中动词的搭配来确定介词。如:

It was in 1952 and Mandela was the black lawyer to whom I went for advice.

当时是在1952年,曼德拉是位黑人律师,我到他那里征求意见。(注意相关搭配go to sb“到某人那里去”)

In the dark street, there wasn’t a single person to whom she could turn for help.

在漆黑的大街上,没有一个她可以向之求助的人。(注意相关搭配turn to sb for help“向某人求助”)

注意,有些固定短语动词如listen to, look at,look after, depend on, look for, take care of,通常不宜将它们拆开使用,如:

The boy (whom) my sister is looking after is getting better.

不能说成:The boy after whom my sister is looking is getting better.

二、根据与定语从句中形容词的搭配来确定介词。如:

He was generous with his time, for which I was grateful.

他在时间方面很慷慨,对此我非常感激。(注意相关搭配be grateful for“对……感激”)

He referred me to some reference books with which I am not very familiar.

他要我去参考一些我不熟悉的参考书。(注意相关搭配be familiar with“对……很熟悉”)

对于这种搭配,我们应该多记一些相关的结构,如be interested in, be famous for, be pleased with, be satisfied with, be popular with, be good at, be proud of等等。

三、根据与先行词的搭配来确定介词。如:

The room in which there are a few machines is a workshop.

有几台机器的房间是个车间。(注意相关搭配in the room)

This is our classroom, in the front of which there is a teacher’s desk.

这是我们的教室,前面是老师的讲台。(注意相关搭配in the front of our classroom)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on which she said goodbye to me.

我永远不会忘记她与我们告别的那一天。(注意相关搭配on the day)

四、根据句意来确定介词的使用。如:

Look at the building over which is flying a red flag. It’s where I work.

看那栋上面飘着红旗的房子,这就是我上班的地方。(由于句中含有“在房子的上面飘着红旗”的意思,所以用介词over)

This is the book from which I got the story.

这就是那本书,从中我读到这个故事。(由于句子含有“从……”的意思,所以用介词from)

This I did at nine o’clock, after which I sat reading the paper.

九点钟时我做这事,之后我坐着看报。(由于句意含有“在……之后”的意思,所以用介词after)

五、根据句中的习惯表达来确定介词。如:

There were two possessions of James Dillingham Youngs in which they both took great pride.

詹姆斯·德林汉姆·扬夫妇拥有两样他们俩特别感到自豪的东西。(相关的习惯表达take pride in “对……感到自豪”)

Mary is the only girl with whom he has ever been in love.

玛丽是他唯一爱过的女孩。(相关的习惯表达be in love with sb“爱上某人”)

六、根据定语从句与先行词之间的关系,如所属关系,部分关系,同位关系,构成 ... of which/whom结构。如:

The room the door of which (=whose door) is blue belongs to me.

门是蓝色的那间房是我的。(the door 和the room 是一种所属的关系)

He has read lots of books, some of which are English ones.

他读过许多书,其中一些是英语书。(some of which 与 lots of books 是一种部分关系)

Both players, neither of whom reached the final, played well.

两个运动员都没有进入决赛,但都表现的很好。(neither of whom与both players是同位关系)

当然,我们在英语中常常见到的“介词+关系词”结构是“介词+which/whom”,但有时我们也可见到from where的用法,这时因为from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介词,因为它有时可以后接介词短语作宾语。如:

Come out from behind the door.

从门后面出来。

所以,尽管关系副词where在意义上相当于“介词+which”,有时由于语义的需要,也可在where之前使用介词from。如:

I have bought that house, where I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 of Yangpu Bridge.

我买下了那栋房子,在房子里可以欣赏到杨浦大桥的美景。

还有in which case,by which time, “in whose+名词”这样的一些结构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语,相当于and in that/this case, by that time, in his/her ... +名词。如:

I may have to work late, in which case I’ll telephone.

我可能得晚点下班,那样我会打电话的。

Tom is the manager in whose department my brother works.

汤姆是我哥哥工作所在部门的经理。

1. Don’t forget the day you were accepted as a League member.

A. which B. in which

C. on which D. where

2. The accident happened on the spot, , there was no one nearby.

A. at which B. in which

C. for which D. on which

3. In the library, there is a desk, , you can read.

A. on which B. at which

C. on which D. from which

4. The stories about the famous athlete, , this is one example, are well written.

A. of which B. in which

C. about which D. on which

5. Tom is a man of great knowledge, , much can be learned.

A. in whom B. about whom

C. of whom D. from whom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3

后序列模式挖掘 [2]是在序列模式挖掘技术基础之上, 试图找出序列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进一步挖掘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关系模式 (Structural Relation Pattern) 。它不是传统的结构模式 (Structured Pattern) 的概念。结构关系模式挖掘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出序列模式之间的进一步联系, 包括并发关系、互斥关系、重复关系等[3]。与序列模式挖掘一样, 结构关系模式挖掘将在许多基于事件的或与序列相关的领域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结构关系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重复关系模式的概念及重复序列模式的性质和挖掘方法。

1 相关概念

序列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Agrawal和Srikant 提出的。给定一个由不同序列组成的集合, 其中, 每个序列由不同的元素按顺序有序排列, 每个元素由不同项目组成, 给定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 经挖掘后产生所有的频繁子序列, 构成序列模式。

序列模式挖掘, 就是找出所有的频繁子序列, 即该子序列在序列集中的出现频率不低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

结构关系模式是在序列模式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首先研究的是序列模式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把这种关系进一步分解、细化, 整合成一种由并发、互斥、重复及串行关系组成的复合模式。

重复关系模式是结构关系模式之一。

2 重复序列模式

定义1:重复序列 对于序列q, 若它只由一个子序列s重复组成, 称q为相对于s的重复序列, 简称重复序列。s的重复次数称为q的重复度, 记为iter (q) 。这里规定, 重复序列的重复度不能小于2。

例如, 对于子序列s, 序列ss、sss、ss…s都可以称作重复序列, 它们的重复度分别是2、3和n。

定义2:重复序列支持度 对于给定的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 重复序列α的支持度support (α) 可以定义为CSDB中出现重复序列α 的客户序列的频度。即:

support (α) =|{c|a∠c, c∈CSDB}|/|CSDB|

其中, α∠c表示重复序列α是客户序列c的子序列.|…|表示序列的个数。

定义3:重复序列模式 对于重复序列α, 若其支持度support (α) 大于等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minsup, 即:support (α) ≥minsup, 则称α为重复序列模式 (ISP, Iterate Sequential Pattern) , 本文以下简称为重复模式。

若α是相对于子序列s的重复序列模式, iter (α) =n, 则α可表示为{s}n , 即:α={s}n

例1.在给定的CSDB={<α (α, b, c) (α, c) d (c, f) >, < (α, d) c (b, c) (α, c) >, < (e, f) (α, b) (d, f) c b>, }中, 设minsup=50% , 则可得到两个重复模式:{α}2和{c}3。

定义4:最大重复序列模式 对于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及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minsup, 若ISP为所有重复模式组成的集合, 则重复模式α∈ISP称为最大重复模式, 当且仅当不存在任何重复模式β∈ISP, α≠β, 使得α∠β。

CSDB上所有最大重复模式组成的集合称为CSDB的最大重复模式集。

3 重复序列模式挖掘

定理1:重复序列模式是序列模式。换句话说, 若q是重复序列, 则q是重复序列模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是序列模式。

证明:从重复序列模式与序列模式概念的对比可以看出, 它们的定义中除了重复性要求外, 其它完全一致。而q满足重复性要求。所以, q是重复模式, 则一定是序列模式;反之亦然。

根据定理1, 所有序列模式的性质及定理完全适用于重复模式。重复序列模式挖掘可以在序列模式挖掘的基础上进行。

算法1:基于序列模式的重复序列模式挖掘

输入: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 最小支持度minsup

输出:满足最小支持度minsup要求的重复模式集ISP

方法:

(1) 令ISP为空

(2) 根据最小支持度minsup, 用序列模式挖掘方法在CSDB上进行序列模式挖掘, 得到序列模式集SP;

(3) 对于任何一个序列模式p∈SP,

如果p是一个重复序列, 则令ISP=ISP∪{p}

(4) 输出ISP

性质1 :重复模式具有反单调特性, 即如果x是重复模式, 则其任何子模式也都是重复模式;反之, 如果模式x的任何一个子模式不是重复模式, 则x就不是重复模式。

Agrawal等人建立了用于事务数据库挖掘的项目集格空间理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频繁项目集的子集是频繁项目集;非频繁项目集的超集是非频繁项目集[4]。这个理论就是频繁项集的Apriori性质。

本性质与频繁项集的Apriori性质相似, 此处证明略。本性质将在进行重复模式挖掘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重复序列的反单调特性, 我们在求重复模式时将可以只求出最大的重复模式, 这样可以用最少的重复模式表示整个重复模式集。

定理2: 任何一个重复模式都是某一最大重复模式的子序列 (子模式) 。

根据性质1可以证明此定理。

引理1:重复模式是最大序列模式的子模式。换句话说, 若q是重复序列, 则q是重复模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最大序列模式s, 有q∠s。进而, 最大重复模式是最大序列模式的子模式。

证明:任何一个序列模式都是最大序列模式的子模式, 重复模式是序列模式 (定理1) , 所以重复模式是最大序列模式的子模式。最大重复模式是重复模式, 所以, 最大重复模式是最大序列模式的子模式。

有些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可以直接得到最大序列模式集, 该集合最小化表示了序列模式挖掘结果。根据引理1, 重复模式挖掘还可以在最大序列模式集的基础上进行。

算法2:基于最大序列模式集的重复序列模式挖掘

输入: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 最小支持度minsup

输出:满足最小支持度minsup要求的重复模式集ISP

方法:

(1) 令ISP为空

(2) 根据最小支持度minsup, 用最大序列模式集挖掘方法在CSDB上进行序列模式挖掘, 得到最大序列模式集MAXSP;

(3) 对于任何一个序列模式p∈MAXSP, 如果p包含一个重复序列q, 则令ISP∪{q}

(4) 输出ISP

算法3:基于最大序列模式集的最大重复序列模式挖掘

输入: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 最小支持度minsup

输出:满足最小支持度minsup要求的重复模式集MAXISP

方法:

(1) 令MAXISP为空

(2) 根据最小支持度minsup, 用最大序列模式集挖掘方法在CSDB上进行序列模式挖掘, 得到最大序列模式集MAXSP;

(3) 对于任何一个序列模式p∈MAXSP, 如果q是p包含的一个重复序列

a) 对于任何一个isp∈MAXISP,

若isp∠q, 则令MAXISP= (MAXISP-{isp}) ∪{q};

否则若q∠ isp, 则退出循环, 执行步骤b) .

b) 若q与 MAXISP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没有包含或被包含关系, 则令MAXISP=MAXISP∪{q}

(4) 输出MAXISP

4 实验

本节以例1所给定的客户序列数据库CSDB为例, 分别按照算法1、算法2和算法3进行重复模式挖掘。挖掘条件是minsup=50%。

例2.算法1的挖掘过程。

(1) 在CSDB基础上, 用常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得到序列模式集, 见表1。

PID:序列模式标识号, SP:对应的序列模式

(2) 在上表中, 找出所有重复序列, 得到: (a) (a) , (c) (c) 和 (c) (c) (c) , 分别将它们加入到ISP中;

(3) 最后得到重复序列模式集:{{a}2, {c}2, {c}3}

例3.算法2的挖掘过程。

(1) 在CSDB基础上, 挖掘得到最大序列模式集, 见表2。

PID:序列模式标识号, SP:对应的序列模式

(2) 在上表中, 找出各最大序列模式的所有重复子序列。

根据 (a) (b, c) (a, c) , 得到两个重复序列 (a) (a) 和 (c) (c) , 分别将它们加入到ISP中;

根据 (a) (c) (c) (c) , 得到两个重复序列 (c) (c) 和 (c) (c) (c) , 分别将它们加入到ISP中;

(3) 最后得到重复序列模式集ISP:{{a}2, {c}2, {c}3}

例4.算法3的挖掘过程。

(1) 在CSDB基础上, 挖掘得到最大序列模式集, 见表2。

(2) 在表2, 找出各最大序列模式的所有重复子序列。

根据 (a) (b, c) (a, c) , 得到两个重复序列 (a) (a) 和 (c) (c) , 由于MAXISP中不包含这两个序列, 分别将它们加入到MAXISP中;

根据 (a) (c) (c) (c) , 得到两个重复序列 (c) (c) 和 (c) (c) (c) , 由于MAXISP中已经有 (c) (c) 序列, 由这里得到的序列 (c) (c) 不再加入到MAXISP中。由于 (c) (c) (c) 包含 (c) (c) , 所以将MAXISP中的 (c) (c) 删除, 将 (c) (c) (c) 加入到MAXISP中;

(3) 最后得到最大重复序列模式集MAXISP:{{a}2, {c}3}

5 结束语

结构关系模式挖掘的目的是挖掘在基于事件数据和序列数据中隐含的分支模式、互斥模式以及重复模式, 以解决常规挖掘任务不能解决的问题。结构关系模式挖掘可应用到基于事件数据分析的各个领域。重复关系模式挖掘对于发现数据之间的重复关系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存在着大量重复序列的DNA生物序列的信息分析、保险业的数据分析等很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蕴含着重大意义的DNA生物序列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序列, 这些重复序列的种类也很多。将重复模式挖掘技术应用于生物信息中重复序列的挖掘, 也是结构关系模式挖掘中重复模式挖掘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Agrawal, R., Srikant, R..Mining Sequential Pat-terns[C].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Engineer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Taipei, Tai-wan, 1995:3-14.

[2]Lu, J., Adjei, O., Chen, W.R., Liu, J..Post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A New Method for Discove-ring Structural Patterns[C].Proceedings of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Beijing, China, 2004:239-250.

[3]吕静, 王晓峰.序列模式图及其构造算法[J].计算机学报, 2004, 27 (6) :782-788.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4

摘 要 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合理转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产业机构和就业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协调,但仍需继续优化二者的关系,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苏南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一、引言

对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早有研究。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可知,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其资源水平相对应,可以吸收大量的初级劳动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剩余劳动力,从而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D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将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从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苏南地区工业化进程取得长足发展,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既有利于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也有利于缩小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差异,统筹区域发展。因此本文对江苏省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一定的数据,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

1.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苏南五市(南京、苏州、镇江、无锡、常州)2000年到2009年十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见表1:

2.结构偏离度指标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测度。用公式表示为: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即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结构百分比/就业的产业结构百分比—1。

三、实证分析

1.苏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工业化进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将向第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相应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从总体上,三次产业构成符合苏南地区工业化进程,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构成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按照西蒙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越大产业结构水平就越高,按照上图可以预见苏南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向“三、二、一”格局演变。

由图2可以看出,总体上,三次产业就业构成也符合苏南地区工业化进程,也是“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就业构成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构成有先升后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构成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苏南地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二、三产业将吸纳更多劳动力,同时高效农业的发展将释放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则苏南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将得以维持,可以预见苏南地区就业结构要向“三、二、一”格局演变。

2.结构偏离度分析

为了说明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引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来度量。结构偏离度取值的绝对值越小,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说明产业增加值的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产业增加值的份额小于就业份额。表2为苏南地区2000年到2009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由表2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除2009年为-0.72外,其余年份均在-0.79附近,较高的负偏离度表明一产业就业份额远大于一产业增加值的份额,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苏南地区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了二、三产业中,但随着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更多的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同时,持续较长时间的较高值的负偏离度也表明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较大。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到了2009年已经下降到0.06;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有小幅波动,2005年达到了近十年的最低0.06,2009年是0.09。对比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发现,两者都十分接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状态,这是由于苏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并逐渐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的表现。

四、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上说,苏南地区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差异性缩小,协调性增强,人口与经济基本上呈现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从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构成和就业结构构成的变动趋势来看,苏南地区正向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和合理的“三、二、一”格局演变;从结构偏离度来分析,农村仍然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较为协调。

鉴于以上结论,结合苏南地区实际经济情况与“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政策,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农业就业机会。同时,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等阻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二)继续壮大第二产业。在发展苏南地区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在工业内部要调整结构,强化优势、形成特色,同时必須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潜力。

(三)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强化品牌与质量意识,大力发展物流业、金融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等现代服务行业,可充分发挥其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2]廖新平.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3]胡荣,陈圻.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5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辨识、获取、保持和增加可获利客户的理论、实践和技术手段的总称。企业引入CRM来向用户提供优质、可靠、低价的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CRM作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网络化、集成化和客户信息分析等方面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如CRM的体系架构必须采用B/S结构,以提高客户访问能力和客户响应能力;海量、分散的客户原始数据需要采集并转换为分析型数据,从中挖掘分析出客户知识,据此制定客户策略以提升客户满意度;CRM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EC、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集成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关于CRM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文章。如侯发欣等提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面向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销售信息系统、客户细分理论及应用策略研究[1,2]。同时也有些关于CRM体系结构或系统集成方面的文章,但总的来看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齐佳音、李怀祖提出的CRM的框架结构,仅限于企业内部的CRM功能结构,而不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集成结构[3,4]; 仲秋雁、肖南讨论的只是电子商务环境下CRM 的功能结构[5]; ADRIAN P、PENNIE F讨论的仅是CRM 中的渠道集成问题[6]; 吴良刚等给出的也仅是Internet 环境下ERP与CRM的集成需求[7]; 刘军政、董安邦只罗列出了CRM中的各种集成问题,没有提出适用于不同底层架构的系统集成体系以及跨企业的协同模式[8]。

本文提出了一种五层B/S架构的、集成协调模式的CRM体系结构,且对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OLAP的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处理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底层架构的CRM集成协同模式,最后根据上述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底层架构的基础上为国内某一物流企业开发了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了与相关应用系统的网络化集成与协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集成协同模式的CRM体系结构

针对CRM需要与ERP,SCM,EC等系统集成以及与客户协同工作等情况,本文把CRM的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和支撑层两部分,其中,应用层又分为操作层、分析层和协同层3个层次(如图1所示) 。该体系结构与以往体系结构的区别主要是增加了一个协同层,通过该协同层可以实现与其他系统和客户的集成与协同。

支撑层提供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Web服务等。

操作层实现监控、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呼叫中心等部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快速而高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来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客户关系。

分析层通过客户数据仓库,将操作层的监控、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呼叫中心等信息连接起来,横跨整个企业集成客户互动信息,以使企业从部门化的客户联络转向所有的客户互动行为都达到协调一致。而且,基于统一的客户数据和融入所有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析环境,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客户智能,向管理层和整个企业内部提供客户概况、诚信度、赢利能力、展望、商品等分析结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协同层强调“协同性”。这种协同性不仅体现在对客户信息的获得和跟踪方面,还强调在与客户进行的一系列业务中,内部人员之间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高效互通及协作。协同层通过集成协同控制中心(提供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以及工作流、事务、异常、安全和性能管理等功能实现与企业内的RP ,SCM ,EC,GIS等系统的集成协同,以及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集成协同。这样,企业、合作伙伴与供应商之间基于整个供应链最优原则进行集成协同。

2集成协同模式的CRM系统关键技术

2.1五层B/S架构

针对CRM系统在网络化集成和跨平台系统开发与维护等特殊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五层B/S架构(如图2所示)。该架构采用Java 和数据连接池技术,将传统三层B/ S 结构的第二层(服务器端) 划分为表示逻辑层、商业逻辑层和数据连接管理层。

CRM系统的服务请求及响应实现过程为:客户端的浏览器通过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向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端商业逻辑层中的Servlet对请求进行分派,调用EJB,JavaBeans组件进行商业逻辑处理,涉及到数据库操作时,从数据连接管理层中的连接池中取出一个数据连接,使用Java 数据库连接JDBC技术访问数据库取得所需数据后,将数据连接放回连接池,以释放所占用的资源。最后Servlet调用表示逻辑层的结果处理JSP 页面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形成最终HTML页面并发往客户端,完成对该次服务请求的响应。

2.2CRM系统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本文提出了分析处理海量的客户数据来得出客户知识以辅助企业进行客户决策的CRM数据分析处理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采用数据仓库实现客户数据的存储和综合,通过OLAP实现多维数据分析,运用数据挖掘,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并预测客户行为。模型具有决策支持能力,模型库实现多个广义模型的组合辅助决策;知识库存储用于模拟人类决策过程中的某些智能行为的规则、模式和规律;方法库向系统提供通用的决策方法、优化方法及软件工具等。

CRM数据分析处理流程是:(1)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部分,从客户市场信息中抽取出所需数据并去除数据的不一致性,将所得数据进行结构和类型转换并聚合成汇总数据;然后,将汇总数据加载进多维数据仓库。(2)在数据仓库管理部分,基于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的指导,采用OLAP和挖掘工具进行客户概况、诚信度和赢利能力等的分析以及相关预测,并将这些分析和预测结果以图形形式显示。(3)决策层和业务层将这些客户信息和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行动,以影响市场和客户。

2.3CRM系统集成协同技术

协同层需要解决基于企业内外各种异构系统高性能集成协同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Web服务及其相关技术、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底层架构的CRM集成协同模式(如图4所示)。首先,将业务层中的各种功能组件根据需要通过Web服务适配器层包装为两大类Web 服务(内部服务和可供外部企业调用的外部服务),使用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进行服务描述并发布于UDDI中心,以供查询;外部用户经由Internet穿越防火墙,通过权限检查和身份验证后,浏览UDDI中心以获得Web服务的位置和WSDL描述文档; Intranet的客户端程序通过UDDI API编程查询以获得该文档。其次,Web 服务的客户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和组件、另一个Web 服务、移动终端设备等) 自动装载该WSDL描述文档,生成相应的调用接口并构成SOAP 客户端。最后,SOAP 客户端与SOAP 服务端进行交互: ①SOAP 客户端用SOAP协议将服务请求封装为请求SOAP 包并发往SOAP服务端。②SOAP 服务端通过侦听器接收该SOAP包,传送给位于Web 服务集成系统中的SOAP 处理器。③SOAP 处理器利用XSLT 解读出其中的请求信息,根据UDDI 中的绑定文件调用相应的Web服务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消息封装组件和消息传输组件将响应SOAP 包返回给SOAP 客户端。④客户机解析响应SOAP 包,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响应实现方式。这样,SOAP 客户端与SOAP 服务端互相完全透明,请求和响应的整个通信过程基于SOAP 协议交互实现,企业内外的CRM 集成协同也就转变为Web 服务的对接。

该集成协同模式的特点是:

(1)支持UDDI ,SOA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可扩展标记语言等开放标准,能够在保留原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平台、语言和对象模型实现系统集成。

(2)采用SOAP 技术和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等协议,避免了协议间直接转换的困难.

(3)能够实现商业逻辑和商业流程层次上的Web服务集成,基于动态的服务接口以及服务发布、查找、发现和绑定机制实现松散耦合,能够动态地新建和更新集成,提高了集成的实时协同处理能力和效用。

3应用案例

上文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国内某大型物流企业开发的物流CRM系统。下面仅以物流客户订单服务流程为例,说明物流CRM系统的集成运行与协同工作情况(如图5所示)。

客户订单服务是CRM系统的核心服务,用户在客户端填写产品订单、修改、取消和实时跟踪产品订单执行情况。客户通过此服务进入产品查询、订单生成、订单处理、运输查询和结单处理等服务流程,并与企业内外的管理信息系统MIS、EC和SCM进行服务调用:

在产品查询服务中,调用LMIS 的产品目录结构服务,CRM 对产品信息进行解析、包装,以供客户查询、搜索、挑选和购买。

在订单处理服务中,对于定制订单,可以调用EC的产品定制服务,以得到定制确认结果信息;调用SCM的交货期,计算服务可以计算出交货期供客户确认交货时间;交货期计算服务调用订单分派服务,可以灵活分配待处理订单,将订购数量较少、运输费用相对昂贵的订单转给就近的分销商或销售分公司,以降低销售费用。

在订单运输查询服务中,调用SCM的订单运输服务以查询运输情况。SCM中的销售公司和分销商共同管理订单运输情况,销售公司向分销商提供货物的运送情况,分销商确认管辖区域内相应的运输信息。

在CRM结单服务中,客户接受订货,将调用接单服务;如客户要求退货并获准,将调用退单服务。两种情况都会通过物流MIS销售服务更新CRM和物流MIS中的销售业绩和财务等数据。

该流程的实现,需要与客户协同,并与已有的物流MIS,SCM和EC等系统实现集成,因而在集成CRM系统的体系结构上采用了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在客户分析方面采用第2.2节所述的技术内容。在集成协同方面采用第2.3节所述的技术内容。

4结束语

企业应用CRM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采用适当的系统架构、数据分析和集成协同技术是CRM实施成功的关键。本文提出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底层架构集成协同模式的CRM体系结构、基于Web服务的集成协同技术,以及给出的系统架构和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对充分发挥CRM系统的作用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CRM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发欣,张旭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9):35-39.

[2]康健,梁允荣.分类挖掘技术在金融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3(2):207-211.

[3]LIN R,YEN D C.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an analysis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1:82-97.

[4]齐佳音,李怀祖.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体系框架分析[J].工业工程,2002,5(1):42-45.

[5]仲秋雁,肖南.电子商务环境下CRM的体系结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1):5-10.

[6]ADRIANP,PENNIE F.The role of multichannel integration in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33(6):527-528.

[7]吴良刚,刘红霖,赵燕锡.Internet环境下ERP与CRM的集成[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5):69-73.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6

在进行创新(R&D)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一直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为了生存或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独自或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基本属性,与之相随的知识溢出则不仅会产生所谓的价值占有问题[1],而且还可能威胁到创新者的竞争优势[2]。显然,这些都会对企业独自或合作地进行创新的激励产生消极的影响[3]。

对知识溢出引起的这些关键问题,现有文献大多采取了一种基于“防范”的研究视角,也就是试图通过对互补资产的控制[1]、选择适当的R&D组织形式或合作伙伴等方式对此加以防范以降低知识溢出对企业独自或合作地进行创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3,4]。然而,近年来已开始出现了两个与此不同、颇有启发且值得重视的研究视角。

一个研究视角认为,企业实际上可以将知识转移当作一种积极的竞争战略来运用。比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专有技术提供给竞争者免费使用可以诱使其采取“等着模仿”的创新战略,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自主创新能力[5]。Sun等(2010)则发现,发达国家企业可通过对知识转移水平的控制来削弱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成本优势从而达到阻止其进入市场与自己竞争的战略目的[6]。在平台领导和Linux等开放源软件开发活动中,免费的知识共享既是企业的一种主动的创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借助于互补品获利的商业模式[3,4,5,6,7]。

另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则认为,知识转移有可能促进企业间协作专业化关系的形成[8],而并非只会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2]。当将研究视角从企业争相获得与同一价值活动相关的能力或资源转向整个产业链上不同的价值活动所需的能力或资源时,Jacobides及其同事发现,通过能力构建引起的产业链上企业间能力分布的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优势会导致产业链的解构、重构或重新一体化,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则会关乎到相关企业的存亡和产业中企业间的竞争格局[9,10,11]。可见,这些研究间接地支持了文献[8]所反映出的研究视角,但结果更为深刻。虽然以上研究没有直接涉及到R&D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问题,但如果考虑到知识溢出可能对产业链上企业创新能力分布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而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种影响就要比其对企业层面的价值占有和竞争优势的影响深远得多,因为它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进而改变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关系[10,11,12]。问题是,知识溢出真的会对产业结构产生这种影响吗?

虽然一些学者对作为外生变量的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3],但沿着第二个视角对作为内生变量的企业的R&D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可能具有的这种影响却研究得较少。因此,本文将在文献[14]等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R&D能力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对产业结构变化和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影响和机制,本文将有助于解释一些重要的商业模式的形成机制。

2 博弈模型

2.1 产业结构

许多产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体化企业与专业化企业并存并相互竞争的特点[14,15]。比如,在汽车产业,虽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一体化,但丰田、大众等国外企业通常都控制着关键上游部件的研发、生产并同时进行终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企业仍可看成是一体化的。同时,其合作伙伴“三大”和吉利等中资企业也常常会从这些国外企业所控制的供应商处购买所需的上游部件以进行终端产品的生产,并与这些国外企业在终端产品市场竞争[6,16]。对半导体产业的最新研究则发现,这种与专业化企业共存的状态实际上是一体化企业有意选择的一种竞争战略[17]。

以此为背景,与文献[14]、文献[15]等类似,本文假定所研究的产业结构由一家一体化企业和一家专业化企业构成,其中,一体化企业是既完全控制了上游部件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同时又将终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外企业。假定需要一件上游部件才能生产一件完整的终端产品[14],设一体化企业终端产品的产量为q1;相对而言,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常常仅进行终端产品生产,故将其称为专业化企业,它需要从一体化企业处购买q2件上游部件才能生产q2件终端产品,为此按件支付的价格为w.

一体化企业之所以会向专业化企业供应上游部件可能是因为其面临着同类一体化企业或上游部件专业供应商的竞争[15,18],或者是出于弥补自身R&D成本之不足等方面的考虑[17]。本文对此将提供一种不同的解释。

由于本文关注终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故不考虑一体化企业上游部件生产的规模经济并将其单位成本标准化为0[14,15]。由于两家企业在同一国家进行生产,因此假定它们生产下游产品并装配成终端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均为c.

当然,这里的产业结构是两企业博弈开始时初始的产业结构。这一产业结构将可能因两企业在R&D能力构建上的博弈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而改变,并伴随而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

2.2 R&D能力与知识溢出

与许多文献类似[14,15],本文假定一体化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在降低各自终端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方面的R&D投入分别为x1和x2,相应的R&D成本分别为(1/2)μ1x12和(1/2)μ2x22,μ1和μ2表示两家企业R&D的效率,μ1>0,μ2>0。

尽管可能存在双向的知识溢出,但考虑到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总体上所处的赶超地位,本文仅研究从一体化企业到专业化企业之间单向的知识溢出[6,16,18],且假定相应的知识溢出为kx1,其中k为知识溢出率[14],那么,两家企业终端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显然,在(1)和(2)两式中,两家企业在R&D上的投入x1和x2实际上反映了它们各自在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上的R&D能力[19],而由于知识溢出,专业化企业实际的R&D能力增加了kx1,但为了与此种借助于外部知识构建的创新能力有所区别,在本文的论述中,两家企业的R&D能力仅指它们各自直接的R&D投入所反映出的、“自主的”创新能力x1和x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家均进行了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但侧重可能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企业或一体化企业可能侧重于通过产品创新或系统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17,20,21],而新兴市场国家的专业化企业则可能侧重于工艺创新或成本创新等来降低生产成本[20,22]。这种差别对后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与一体化企业R&D相伴的知识溢出不仅有助于专业化企业进行工艺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助于其此后的产品创新[20,23]。

2.3 模型

假定终端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ξ表示市场容量,b表示两企业终端产品的可替代程度,0≤b≤1,b越大,则表示两家企业终端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越高,即它们在终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越激烈[14]。

在以上假设下,一体化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与Milliou(2004)类似[14],假定两企业之间进行如下博弈:第一阶段,两家企业各自决定自己的R&D投入水平;第二阶段,一体化企业决定向专业化企业所供应的上游部件的价格;最后,两企业各自决定自己终端产品的产量。

3 R&D能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1 R&D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根据逆向归纳法求解。

第三阶段,两企业就各自的终端产品的产量进行决策,相应的一阶最优条件为:

第二阶段,一体化企业决定上游部件的价格,将式(7)和式(8)代入到式(5)后可得相应的一阶最优条件为:

第一阶段,一体化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在R&D投入水平上进行博弈,将式(7)、式(8)和式(9)分别代入到式(5)和式(6)后可得相应的一阶最优条件为:

式(10)和式(11)可改写成:

至此就得到了最优均衡状态下两家企业的R&D投入决策与终端产品产量决策之间的关系。在下一节求出博弈的最优均衡解之前,下面先据此揭示R&D能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2 R&D能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注意,如2.2节所述,在本文的模型中,企业在R&D上的投入也反映了它们的R&D能力,因此,在最优均衡状态,由式(13)可得如下命题:

命题1在具备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专业化企业必然会参与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而且,这种能力越强,其终端产品的产量就越高。

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文献[22]发现,中国企业参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来自于其不懈的成本创新,但并未在理论上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虽似与之有类似之处,但命题1强调,如果不具备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能力,那么,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本文模型中的专业化企业)根本就不可能进入终端产品市场,因此就更谈不上参与竞争了。

对一体化企业而言,R&D能力与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一方面,在最优均衡状态,如果2k≤b,那么,由式(12)可得命题2a.

命题2a在2k≤b的情况下,只要任何一家企业具备R&D能力,一体化企业都会留在终端产品市场,且无论哪家企业R&D能力的提高都会促使一体化企业提高产量。

另一方面,在最优均衡状态,如果2k>b,那么由式(12)可知,虽然一体化企业R&D能力的提高仍会促使其提高终端产品的产量,但专业化企业R&D能力的提高却会导致其降低终端产品的产量,这意味着,两家企业R&D能力的这种相反影响未必会导致一体化企业像命题2a中的情况那样留在终端产品市场。

记,这时,χ>0。根据式(12),当以R&D投入衡量的两家企业的R&D能力之比时,q1>0;相反地,当时,q1=0,因此有:

命题2b如果2k>b且两家企业各自的R&D能力之比超过χ,那么一体化企业会一直参与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

命题3在2k>b的情况下,当两家企业的R&D能力之比不超过χ时,一体化企业将退出终端产品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命题3的条件下,尽管一体化企业退出了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但由于仍能从上游部件的销售中获利wq2,因此,它可能会继续留在该产业并进行上游部件的开发与生产,但原来由一体化企业控制的产业链将发生解构,从而使原来由一体化企业与专业化企业并存的产业结构转变为由两家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构成的新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命题3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根据Jacobides等的观点,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是由产业链上企业R&D能力相对关系(分布)的变化引起的[9,10],但由命题2和命题3可知,只有当知识溢出率足够高时,作为博弈结果的两家企业R&D能力间的相对关系才足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这也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与交易成本无关。

4 知识溢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上一节,知识溢出只是R&D能力影响产业结构的一个间接条件。其实,在本文的模型中,企业的R&D能力,即在R&D上的投入水平是企业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尤其是企业R&D能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溢出所引起的。因此,通过将3.1节中最优均衡状态下两企业各决策变量的最优解表示为知识溢出率k的函数,本节将直接研究知识溢出本身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1 最优解

利用式(7)和式(8)消去式(12)和式(13)中的产量变量后可求出一体化企业和专业化企业最优的R&D投入水平分别为:

再根据式(12)和式(13)可得两家企业终端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潍:

最后,根据式(9)可得一体化企业对上游部件的最优定价w*.

4.2 知识溢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将式(7)和式(8)代入式(6)可知π2=q22-(1/2)μ2x22,再将式(13)代入该式可知,在如下假定1下,企业2的最大利润π2*>0。

假定1(8-3b2)2μ2-8>0。

假定2 2μ1-1≠0。

因此,本文仅讨论假定2之外的两种情况。

(1)2μ1-1<0的情况

命题4在2μ1-1<0的情况下,如果,那么,对上任何一个k,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二阶最优均衡,在该均衡,x1*>0,x2*>0,w*>0,q1*≥0,q2*>0同时成立,且两家企业均可获得正的最大利润。

可见,在命题4的条件下,从不存在知识溢出,即k=0的情况开始,随着知识溢出率k的增加,产业结构一直没有改变,但当k增加到时,q1*=0,这意味着,一体化企业将退出终端产品市场的竞争,从而会导致产业链的解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

可是,在的情况下,虽然对上任何一个k,也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二阶最优均衡,但无论一体化企业的知识溢出率k如何变化,都有q1*>0,即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不会因知识溢出而发生变化。

(2)2μ1-1>0的情况

可见,由命题5可得到与命题4类似的结论,但又有所不同,即在知识溢出率开始增加时,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一旦达到的水平,产业结构就改变了;此后,当k超过但未达到之前,本文博弈模型的最优均衡消失了,产业或许进入了一个混沌、动荡期;但当k超过后,原来一体化企业与专业化企业并存的最优均衡状态再次出现,直到知识溢出率增加到时产业结构会又会因为一体化企业退出终端产品市场而再次改变。

显然,命题4、命题5与命题3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命题3强调的是两企业在R&D能力上的相对关系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命题4和命题5则说明,这种R&D能力上的相对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以一体化企业知识溢出达到一定水平为条件,而且更是知识溢出达到一定水平时两企业间博弈的结果。

5 产业结构变化与商业模式的形成

在现有文献中,新的产业结构的出现不过是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核心竞争力或产业生命周期所做出的退出决策的附带产物而已[9,10,17]。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本文将对此提供不同的解释。

5.1 为何亏损却仍留在终端产品市场?

将式(7)和式(8)代入式(5)后可知,在命题4和命题5中的最优均衡状态下,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可分解为来自于上游部件的利润π1*U=w*q2*和来自于终端产品的利润π1*D=q1*2-(1/2)μ1x1*2.由此可知,命题4和命题5中k的区间内包含着一个更小的区间以及与之对应的一类最优均衡状态,在该类均衡状态,虽然π1*D<0,但对应的q1*>0,x1*>0,这意味着,在最终退出终端产品的生产以前,一体化企业就已不能在终端产品市场上获利了,但它却仍会留在这一市场进行终端产品的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创新活动。

一体化企业的这些特点可参见图1(b=0.8,c=46,ξ=48,μ1=0.6,μ2=0.22)。在该图中,粗实线表示一体化企业的利润,点折线表示其得自上游部件的利润,虚线表示其得自终端产品的利润,折线表示其在R&D上的投入,而细实线则表示其终端产品的产量。由图1可知,当知识溢出率落在一体化企业的终端产品利润曲线(虚线)和终端产品产量曲线(细实线)与横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区间内时,π1*D<0,但对应的q1*>0,x1*>0。从图1中还可进一步看出,随着知识溢出率的增加,虽然一体化企业的终端产品的产量不断下降,但其R&D投入的水平却是增加的。

这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根据命题4和命题5可知,即使终端产品上的亏损不影响一体化企业整体上取得正的利润,可它为什么不更早些退出终端产品市场呢?

其实,在许多产业,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都存在这类现象。比如,在平台创新的早期,平台领导者必须自己提供互补产品从而使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家一体化企业,而且常常也乐意进行有关的知识转移,直到有专业化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互补产品,在此之前,平台领导者常常不得不承受互补品生产上的亏损[7]。此外,为了上游部件的开发及其生产的规模经济,同时也为了开拓上游部件的市场,一体化企业也可能不得不这么做[20,23]。

但是,本文的结果则提供了一种与此不同的解释。虽然一体化企业在终端产品市场亏损,但由式(9)可知,继续进行终端产品的生产,从而维持亏损却可以提高向专业化企业所供应的上游部件的价格,从而可通过上游部件获利的增加覆盖终端产品上的亏损,而命题4和命题5则表明,这实际上可通过一体化企业继续进行R&D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来实现。如此看来,虽然亏损但却仍留在终端产品市场实际上是一体化企业一种新的赢利模式或商业模式[24]。

5.2 生产边界与创新边界分而不离

更进一步,在命题4和命题5的条件下,当一体化企业的知识溢出率增加到时,q1*=0,但对应的x1*却大于0(参见图1中细实线与横轴的交点以及相应的R&D投入曲线),这意味着,在因退出终端产品市场而形成的新的产业结构中,原来的一体化企业仍会从事降低终端产品生产成本的创新并承担相应的创新成本。

这就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即一体化企业在退出终端产品市场时为什么仍要进行相关的R&D活动呢?

其实,这一看似奇怪的生产边界和创新边界“分而不离”的现象实际上印证了Busoni等(2001)案例研究的发现[25]。不过,本文对此的解释却与Busoni等(2001)不同,即一体化企业进行R&D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溢出实际上起到了类似于平台创新中为鼓励提供互补品的企业进入产业所提供的“补贴”的作用[7,26]。此外,一体化企业退出终端产品市场本身也可理解为是其兑现先前为鼓励专业化企业进入产业所做出的不与之进行竞争的承诺的一种战略选择[7,26]。可见,在这种完全依赖于上游部件获利的商业模式中[24],企业进行与终端产品相关的R&D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有赖于R&D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溢出的“补贴”效应和承诺效应。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变化前还是变化后的产业结构中都蕴含着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可用来揭示平台创新和开放源软件开发等新的商业模型的内在机制[3,7]。从这些角度而言,知识溢出未尝不是一体化企业一种有意为之的主动的战略选择,这就呼应了本文引言中所述的观点[5,6],但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战略在性质上并不是一种针对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尽管本文模型中的两家企业存在着竞争关系。

6 结论

与现有文献大多从消极的角度看待知识溢出不同,本文以产业结构为棱镜,通过研究知识溢出本身及其通过R&D能力构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折射出它的另外一面,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从R&D能力的角度而言,只要具备了降低生产成本的R&D能力,专业化企业就会进入并留在终端产品市场参与竞争;但对一体化企业而言,其是否会继续留在终端产品市场则不仅取决于自身的R&D能力,而且还要取决于其R&D能力与专业化企业的R&D能力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一体化企业的知识溢出程度。

第二,R&D能力对一体化企业是否退出终端产品市场的影响又可看作是其知识溢出达到一定水平时企业间博弈的结果,而且,只有当知识溢出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一体化企业才会退出终端产品市场,由此将导致原来由其控制的产业链发生解构,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而两家企业在终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也会随之转变为一种产业链上的协作专业化关系。知识溢出的这种影响与主要关注其对企业层次的价值占有和企业间竞争力消涨这些消极影响的视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知识溢出的这种影响不仅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演化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而且还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未必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而还有可能是由产业内企业的R&D以及相应的知识溢出这些企业层次的内生因素引起的。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7

1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比较

从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类型演变来看 (如图1) , 在1988年之前, 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呈现“一二三”, 但从1989年开始,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类型就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在1991-2008年中, 产业就业结构类型为“一三二”, 而产业结构类型为“二三一”。从第一产业来看, 两条曲线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别平均每年下降1%和1.3%, 可知, 产业结构的平均下降幅度较小。而且在1990-1997年, 第一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曲线波动幅度大;从第二产业来看, 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曲线都呈现波浪式上升, 产业结构的曲线比就业结构曲线的变化幅度要大;从第三产业来看, 在2005年之前, 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几乎同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曲线变化趋势几乎相同, 2005年之后的就业结构曲线的变动幅度大于产业结构曲线的变化幅度, 并且有的年份出现产业结构比重的增加而就业结构的比重减少的反向变化。总之, 从上分析可得, 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存在着不平衡性。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年鉴、2005-2008年统计年鉴和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整理得出。

2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2.1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对安徽省1978-2008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

安徽省 (如表1) 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存在正相关性, 一产业的相关系数高达0.961、二产为0.785和三产为0.951;同时可知, 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同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存在很高的负相关性, 而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同样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存在很高的负相关性, 无论是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还是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都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这说明, 首先, 安徽省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都很大, 都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阶段。其次, 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倾向于劳动力密集型而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对于要使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但有利于吸收劳动力。最后, 安徽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能够相互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年鉴、2005-2008年统计年鉴和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整理得出。

2.2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为了方便地观察三次产业产值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使用相对于产值增长的就业弹性这一概念。就业弹性是衡量产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的变化率之比。运用就业弹性, 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 弹性越高,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形成一种“海绵”效应:一为“挤出”效应, 当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为负增长时, 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 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二为“吸入”效应, 当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时, 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实际上, “吸入”效应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此外, 如果就业弹性为零, 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年鉴、2005-2008年统计年鉴和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整理得出。

(1) 从就业弹性的整体看, 如表2的最后一栏可知, 安徽总体就业弹性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的总弹性从1981年的0.03下降到2007年的0.00。这一趋势表明,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 即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才能带动一个百分点的就业。这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中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 其中, 劳动含量 (不包括人力资本因素) 正逐渐下降, 而资本和技术的相对含量正不断加大, 安徽正向着资本和技术密集性经济的方向发展, 但这种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的缓慢并有可能出现逆向发展。

(2) 从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看, 除2002年外,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从2000年开始全为负值, 表现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收”效应转为“挤出”效应, 这种“挤出”效应在2003年尤为突出, 说明一产业就业人员数的绝对量减少而所创造的总产值呈现上升趋势, 标志着农业劳动力的饱和。从2003-2008年, 可知, 这种“挤出”效应正在逐渐减缓, 在2004年降幅最大, 绝对值达到1.81, 表明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正在减少。

(3) 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看,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呈现波浪式变化。表明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就业人员的增加具有不稳定性, 甚至在1989、1994、1996、1997这四年内出现“挤出”效应, 而在2005年出现最大的就业弹性, 高达1.65, 表现出极大的“吸收”效应。这无疑是受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总体看来, 第二产业对就业仍然具有比较强的吸纳能力。

(4) 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看, 除个别年份外, 第三产业对该产业的就业总体上表现出强大的拉动作用。也就是说, 随着第三产业的产出增加, 该产业的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也会不断的增加。一般而言, 第三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 就业弹性相对较高。但按正常情况来说, 随着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就业弹性也应该逐步降低。

2.3 安徽省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为了能够定量分析安徽省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况, 本文引入结构偏离度指标 (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用来判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状况是否合理。从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方法可以看出, 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 结构越均衡;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 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 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 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结构偏离度等于零时, 结构处于完全均衡状态。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年鉴、2005-2008年统计年鉴和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整理得出。

(1) 从第一产业来看, 从表3可知, 安徽省从1978年至今, 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始终为负值, 这说明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 而且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 在这期间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值差额达到0.29, 且年平均增长约为1.4%。结构偏离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增加, 说明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在增加, 也就是说由于耕地非农业化和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需要更少的农民来耕种土地, 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这些从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安徽解决充分就业的重大压力之一。

(2) 从第二产业来看,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从1978-2008年都为正, 这表明二产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 也就是说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滞后性。且二产结构偏离度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从1978年的2.46下降到2008年的0.88, 下降幅度达到1.57, 可以看出安徽省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之间的差距缩小, 也表明就业结构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具有的滞后程度有所改善。

(3) 从第三产业看, 安徽省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同样为正而且也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结构偏离度从1978年的1.15下降到2008年的0.08, 下降幅度为1.07。同时相对于第一、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1993年开始就一直比较小, 最大值都小于第一、二产业的最小值, 2008年达到最小值, 仅为0.08。偏离度越来越小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量在不断的增强。这不仅由于近年来安徽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而且与在就业市场上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强有关。

3 均衡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知, 安徽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是非均衡的, 为了促进其趋向均衡化发展, 特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发展特色农业

一直以来, 安徽的第一产业就业在三产占有较高比重。可以通过发展第一产业本身来加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吸收能力。特别是根据安徽省所特有的资源禀赋和环境, 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特色农业。使得安徽省农产品就地生产和深加工的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转变, 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并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和乡镇企业, 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来减少一产的剩余劳动力。

3.2 继续壮大和发展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首先, 要利用区位优势,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 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其次,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加快高新技术和资本性工业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走内延发展之路, 为以后安徽工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也能促进第二产业内部发展平衡, 即实行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行的发展战略, 但其侧重点应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3.3 推动第三产业的高效发展

要实现三产的高效发展, 首先, 要消除影响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制度障碍, 如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等。其次, 加强城市化进程, 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再次, 提高第三产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化和多样性。最后, 使一、二产业进一步向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发展, 为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更强。

摘要: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 安徽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历史演变比较, 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性做了相关性、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最后, 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

参考文献

[1]卜鸥.重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22-24.

[2]张红梅, 蒋中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 (3) :18-21.

[3]陆昕轶, 胡碧玉.成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7, (8) :8-10.

[4]张车伟, 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24-25.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8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实际上是其生产要素禀赋及其利用方式的综合反映, 而对外贸易是产业结构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展, 两者是一种“原像”和“镜像”的耦合关系。[1]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是因为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积累, 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

国内外学者对于贸易与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 大多数都集中于进、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 而关于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直接研究并不多见。潘文卿、李子奈 (2002) 利用统计支出法和线性回归模型, 测算出1990~2000年间, 我国进、出口对于GDP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 分别为-18.7%和3.5%。[2]蓝庆新、田海峰 (2002) 通过对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增长的实证分析, 证明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转型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显著线性相关关系。[3]吴振宇、沈利生 (2004)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 分析1998~2001年间的进口和出口对GDP的贡献, 进口贡献率从1997年的9.03%, 上升至2001年的11.6%, 呈逐年上升现象。[4]姜茜、李荣林 (2010) 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1987~2007年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结果表明,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较高。[5]

现有文献较多的是研究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在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上, 也大多局限于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之上, 较少进行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 多是应用回归分析法。因此, 本文从对外贸易结构与制造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入手, 应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 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模型设定

1.指标的选取

考虑数据的易获得性和计算简便性, 本文借鉴蓝庆新、田海峰 (2002) 的指标选取方法, 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假设经济总量指标有n个组成部分, 总的指标值为:

式中, Yi (i=1, 2...n) 由各个组成部分的指标值组成。将 (1) 式两边对时间t进行求导, 并同除以Y, 变形得:

(Yi/Y) t (i=1, 2.....n) , 表示各成分指标在总指标中所占的比例。 (2) 式中, 第一项表示基期不变时各成分增长率的贡献, 后一项表示组成部分增长率中结构变化的贡献。将 (2) 式进行离散近似可得:

(3) 式可用于衡量总增长中的结构变化效应, 以各组成部分的增长率为权重, 将各部分占比变化加权求和来表示。从 (3) 式可以看出, 影响结构变化的因素为, 组成部分的比重及组成部分的增长速度。若组成部分的比重上升, 该部分为正;若组成部分的比重下降, 则该部分为负。而在衡量结构变化效应的式子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各部分的占比变化。也就是说, 当组成部分的比重上升, 增长率为负时, 其对结构变化效应的加总贡献为正;当组成部分的比重下降, 增长速度为正时, 其对结构变化的贡献为负;当组成部分的比重变化不大, 但增长速度变化较大时, 其对结构变化的贡献基本不大。根据 (3) 式, 贸易结构的指标选取为:

(4) 式中, (Xi/X) t表示第t年第i种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 并且将i种产品按要素密集型分为,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 (资本) 密集型产品两个部分;表示第i中产品的出口额增长速度 (下同) 。

(5) 式中, (IMi/IM) t表示第t年第i种产品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

制造业产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 这里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也主要针对制造业来进行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为:

(6) 式中, (Pi/P) t表示第t年第i种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2.对外贸易结构划分

本文参考盛斌 (2002) 的对照标准, 按照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 (HS) , 将贸易品归入制造业28个部门并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中, 劳动密集型为15个部门: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资本 (技术) 密集型有13个部门:烟草制品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2~2011年的数据。以HS1992为标准, 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官方网站;产业产值数据来源于1993~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运用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 分析我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实证研究

1.数据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 并按照 (3) 、 (4) 、 (5) 式计算得到1993~2011年我国生产结构变化、出口及进口结构变化 (见表1) 。

从表1可知, 1993~1995年和2003~2007年出现两个较大波动。在出口结构变化序列中, 1993~1997年出现一个较大波动, 1995年最大值为0.024;在进口结构变化时间序列中, 最大值出现在1994年, 为0.023。综上, 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变化较大值都出现在较早的年份, 是由1993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所致。

2.序列的稳定性检验

(1) 单位根检验。根据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步骤, 首先要进行序列的平稳性判断。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产业结构变化与出口、进口结构变化的检验结果见表2。计算软件采用Eviews5.0 (下同) 。

(注:检验形式中, c表示有常数项, t表示有常数项和趋势项, n表示既没有常数项又没有趋势项;P表示产业结构, EX表示出口结构, IM表示进口结构)

由表2可知, 在1%显著性水平下, 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变化序列均拒绝原假设, 而进口结构变化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而, 产业结构与进、出口结构变化时间序列均为平稳序列, 可以直接进行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本章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 分别分析产业结构与进、出口结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 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产业结构变化与进口结构变化时间序列间存在唯一均衡稳定关系, 其协整关系系数为0.32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 即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进口结构发展相互促进。根据数据计算, 1992~2011年, 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生产产值中的比例及在进、出口额中的比例都呈逐年上升状态。其中, 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上升幅度最大, 且在2008年后比值都略有下降, 说明其产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受到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从结构效应衡量式子角度进行理解, 产业结构效应的正向变动, 是由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速度和比例上升导致;进口结构的正向变动, 是由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速度和比重上升导致, 弥补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变化不大导致的负向效应。实证结果为, 与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比重与速度上升相对应的是, 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比重和增长速度的上升。而产业结构变化与出口结构变化之间, 也同样存在均衡稳定的长期关系, 其协整关系系数为-0.326, 表明两者之间是负向关系。这也表明, 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结构提升之间的矛盾关系。从结构效应计算式子来看, 出口结构的负向变动, 是因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速度变化不大, 而出口比例有些下降。这种负向变动, 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例上升引起的正向效应。实证结果是, 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不大, 或是有下降趋势, 而其生产比例和增长速度呈上升状态。

(3) 格兰杰因果检验。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产业结构变化与进、出口结构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

(注:以上结果为滞后2期)

从表4可知, 在滞后2期及在1%显著性水平的情况下, 出口结构变化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被接受, 而产业结构变化不是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表明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产业结构变化是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 反之不成立。而关于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之间的Granger检验结果, 在滞后2期、1%显著性水平下, 进口结构变化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和产业结构变化不是进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均被接受。表明产业结构变化和进口结构变化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产业结构变化是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 而不是进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出口贸易结构是以产业结构为前提的, 而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间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因此, 建议产业结构要与贸易结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优化出口结构, 增加出口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大多加入购买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 如鞋类、家具、服装生产等, 而本土企业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偏低。因此, 应更加注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2.提高进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

以往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 比较注重出口贸易的发展, 导致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以, 在加快产业调整的同时, 也应注重对外贸易结构的协调发展, 重视发挥进口对于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1993~2011年的统计指标数据, 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研究分析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得出:产业结构是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 产业结构变化和出口结构变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结构,产业结构,Granger 因果检验

参考文献

[1]袁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镜像”与“原像”的背离[J].经济学家, 2010 (6) :67-73.

[2]蓝庆新, 田海峰.我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及现状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 (3) :39-45.

[3]潘文卿, 李子奈.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贸外资发展形势、作用及格局[J].世界经济, 2002 (5) :32-37.

[4]吴振宇, 沈利生.中国对外贸易对GDP贡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4 (12) :13-20.

企业价值与负债结构的关系研究 篇9

【关键词】 负债结构; 企业价值; 托宾Q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在学术界,中外学者一直对融资治理效应问题高度关注,最早的研究追溯到MM定理。当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得出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没有相关关系。但是通过后来的假设,与这一结果截然相反。再后来,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放宽了假设条件,引入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破产成本等其他因素,进而也得到了一些新的理论。对企业来说,融资至关重要,融资合理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除此之外,也是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与策略。正因为如此,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多少,如何调整融资结构,对企业来说,是个难以回避的战略问题,同样也是作出融资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负债结构

本文中的负债结构,不仅包括总体负债比重,而且包括负债本身的期限结构和类型结构。

笔者认为,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负债占总资本的比重,因此采取了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总负债结构水平。

在负债的期限结构上,一般按时间来划分。在本文中,用期末一年以上的负债和负债总额的比例反映长期负债率,用流动负债和负债总额的比例反映短期负债率。

在我国,企业的负债一般来自于向银行的借款即银行借款;日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另外就是企业发行的债券,即应付债券。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较慢,债券融资在企业中的比例较小,因此,本文主要考察了前两类负债。

2.企业价值及企业价值评估

在实际中,企业价值有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分。一般来说,由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和企业债券的市场价值组成市场价值。而内在价值则指企业真实的经济价值,是企业本身的价值。信息不对称,根据市场规律,企业市场价值总是在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在充分考虑一个企业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依据目前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对其整体资产的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由于评估时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因此又称为整体的资产评估。但是,评估过程并不是把各个单项资产的评估值累计相加,而是按一定的组织管理、科学抽象的逻辑关系,使企业形成一个抽象的有机组合体。随着技术的发展,评估方法也越来越多,当然,选用何种评估方法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企业价值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的评估方法中,代表性的有历史成本法、收益现值法、期权估价法和市场法。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

本文的企业价值衡量指标,选择了学术界常用的托宾Q。为了使其值更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的上市公司情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一些方面的调整。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有两类: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又有两类:国有股和法人股。在2004年底,部分非流通股开始在一些条件下逐步转化为流通股,在转化过程中,非流通股的定价原则一般是以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来计算的,所以本文在计算托宾Q时也用每股净资产代替了非流通股的市价。为了计算方便,流通股的股票价格取每年最后交易日的价格。

二、企业价值与融资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7年的数据分析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这里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为了研究的严谨性,对数据进行了两方面的筛选:第一,排除了ST类和PT类公司。这些公司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连续亏损,如果同时对它们研究,影响实证结论。第二,排除了上市不足两年的公司,因为刚上市公司的还没进入正常的经营轨道,有包装成分。

(二)变量定义(见表1)

由于企业规模有大有小,企业价值和不同的企业规模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企业成长机会也会影响企业价值,因此本文选取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机会作为控制变量,采用总资产对数来表示企业规模,用总资产的增长率来表示企业的成长机会。

(三)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价值先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后经过某一点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

从权衡理论看出,负债融资具有利弊双重性。一方面,利息抵税效用:与股权融资相比,负债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相应减少了净利润,企业少缴税,费用流出减少,增加了企业价值;财务杠杆效用,债权人一般只要求企业定期内支付一定的利息,不会对经营成果分红,当企业利用负债融入的资金经营获取的利润远远多于需要支付的利息时,那么剩余的部分就归属于股东,提高了企业业绩,即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负债可以减少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随着外部股东的介入,经营管理者会发现,多了一个利益群体——股东,会引起利益冲突,但是负债的融资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两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另一方面,若是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导致财务危机。还本付息的压力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经营不善时,盈利不抵付利息,容易发生财务危机;过度债权融资,需要支付过多的利息,便引起了利益冲突。另外,在资金的用途上,债权人、股权人二者存在分歧,股东偏好于高风险高收入项目,而债权人一般喜欢稳健的投资项目。因此,企业经营中的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并不是单一的线性关系,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先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后经过某一点数值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

假设2:企业的短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的长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一个负相关关系。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自身以外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借入的1年期以内的借款。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资金市场和各种融资工具的发展,短期债务资金相对有更多的优点,如可转换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样更利于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短期负债筹集的资金一方面可以弥补投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约束过度投资,更有利于企业的治理效应。长期负债,一般是指在时间上超过1年的借款,在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一般归入短期借款。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相比,具有数额较大、偿还期限较长的特点。另外,长期借款相对于短期借款来说,由于其时间长、转化不灵活,很难对企业起到一定的约束治理作用。比如:由于还款时间较长,企业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会首先考虑挪用长期借款而不是短期借款。由此在监督企业资金使用用途上,短期借款就比长期借款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因而提出:企业的短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的长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一个负相关关系。

假设3:企业中的商业信用和企业价值有负相关关系,企业的银行借款和企业价值有正相关关系。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从其本质上而言,商业信用是以双方诚实信用为前提的,彼此承诺对各自的义务负责。主观上要诚信,是指在交易活动中,双方在理念上要诚实、守信,除了彼此之间的真诚、公平交易外,没有其他的恶意和叵测之心;客观上要实现承诺,履行自己的合同、协议义务。从商业信用的定义来看,优点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即可形成,筹集得迅速、及时,比如企业正要支付一笔原材料账款,但是企业其他方面又急需要这笔资金,那么延期支付原材料款,便形成了一笔商业信用。它的缺点是:商业信用是在信用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没有特定的借款手续,如质押品等;其次是企业是真的资金周转不开,还是拿这笔信用款做其他用途也不清楚,最坏的打算是企业陷入困境,不履行责任,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因而商业信用对企业的治理效应表现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价值表现为负效应。

银行借款,是指由企业根据借款合同从有关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所需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又称银行借款筹资。银行有专门的贷款部门,有专门的专业人才,为了降低坏账率,对于每笔贷款程序较为复杂。首先是贷款前的信用调查,调查贷款人是否有还债能力;其次是审核通过后签署一系列的合同协议,要提供抵押、质押、担保等等。另外,贷款后银行一般也有能力介入企业的治理当中。相对来说,银行借款政策更为谨慎,企业压力更大,从而也促进企业更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来源的资金。因而提出企业中的商业信用和企业价值有负相关关系,企业的银行借款和企业价值有正相关关系的假设。

(四)研究模型

参照回归分析研究的方法体系,本文对融资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分析时建立以下模型:

模型1:检验负债总体水平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Q=α+β1Lev+β2SIZE+β3GROWTH+ε

模型2:检验负债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①

Q=α+β1SD+β2SIZE+β3GROWTH+ε

Q=α+β1LD+β2SIZE+β3GROWTH+ε

模型3:检验负债类型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Q=α+β1BD+β2CD+β3SIZE+β4GROWTH+ε

注明:以上公式中的α、β、ε分别为常数项、相关变量的系数和误差项。

(五)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PSS统计分析对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前述构建的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1.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前面的假设,企业价值先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后经过某一点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为了进一步分析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采用区间检验法,依据资产负债率进行分组,按资产负债率从小到大将样本公司分为7个区间,依次为:0~20%,20%~30%,30%~40%,40%~50%,50%~60%,60%~80%,80%以上。以各个区间的样本为单位分7次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进而考察和比较了自变量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在以企业价值托宾Q为被解释变量且0<资产负债率<40%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当40%<资产负债率<100%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有一些特殊值为正,在30%~40%这一区间时,通过了实证检验,而且在5%的范围内为明显,显著性为0.0032。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实证分析结果与前面的假设基本一致,整体上通过了检验:即:

(1)企业价值先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后经过某一点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

(2)企业的负债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当资产负债率小于40%时,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负债融资能够起到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体现出负债治理的有效性;当资产负债率大于40%时,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负债融资的增加会降低企业价值,体现出负债治理的无效性。

(3)我国制造业债务融资的最优值为40%,但是这个值与西方研究成果相比是很低的,可见在我国负债治理并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总体上呈现出治理的无效性。这与西方负债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的观点不符。

2.负债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分析(见表3)

从表3的实证结果可见,自变量长期负债率与短期负债率相关系数达到-0.9749,因此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果两个变量同时放进一个模型,则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利用前述所建立的回归模型2,用SPSS检验出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短期负债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显著性为0.0339,说明短期负债率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影响;长期负债率(LD)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显著性为0.0020,说明长期负债率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负影响。可以看出,相对于长期负债比例,短期负债的监督约束作用更有效,对企业价值有更为积极的影响。此外,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和企业价值负相关性,分析原因为中国股民大都是散户,对企业了解不够透彻,偏好于小规模的企业。以上实证研究验证了短期负债比长期负债更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的假设。

3.负债类型与企业价值的回归结果分析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负债一般来自于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和其他类型负债等,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本文研究中,主要考虑两个研究变量: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

依照前述所建立的回归模型3,用SPSS检验出的负债类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银行借款比率、商业信用率与企业价值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5292、-1.2467,显著性分别为0.0000、0.0000,说明银行借款比例、商业信用比例与企业价值有强烈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商业信用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关系,银行借款与企业价值关系没有通过假设,分析原因为:虽然银行有合同、协议等一定的约束力,但当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特别是国有企业,国家会把一部分责任转移到银行那里,此时的银行已不再有监督约束作用;另外,信贷资产只是按自己的评估给出价格,没有市场,因而实际价格不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是道德风险,道德是内在的,外界力量不可能时时刻刻进行监督,一旦企业抽机会转移资金用途,或者因特殊情况改变用途,转移资产,这也不是所能监督到的。其他控制变量,如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与企业价值显著相关。

三、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企业的规模、成长性,研究了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以下相关的研究结论:

结论1:企业价值先是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然后经过某一点后,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企业的短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的长期负债融资比例和企业价值有一个负相关关系。

总体上来说,企业的短期借款数额较大,负债结构不是很合理,负债的治理约束作用不够理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起到西方理论界的预期效果。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和股东就会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破产机制的建设。总之,制造业上市公司应通过调整长期负债率,使企业资本结构更为合理,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结论2:企业中的商业信用和企业价值有负相关关系。在我国,商业信用还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都是经营过程自发形成的,数额小,比较分散。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往往普遍偏高。有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在企业的资产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另外,当债务人到期未还、转移资金用途或者陷入困境时,往往也没有特殊的法律规定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

结论3:企业的银行借款和企业价值有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和假设恰恰相反,银行借款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我国,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有上市资格,因而我国的上市公司一般是由最初的国有企业转化而来,国家股占有很大比例。银行一般也是属于国家或者地方所有,这就出现了一个源头两个分支的现象。在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困境时,国家会从另一个分支里面弥补。因此这个时候银行不会再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向企业讨债。有时银行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对我国的上市企业没有监督力,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耿,周军.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一个基于代理成本的理论分析[J].财经研究,2004(2):58-65.

[2] 肖作平.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3(1):18-21.

[3] 张慧,张茂德.债务结构、企业绩效与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J].改革,2003(5):77-81.

[4]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2(3):39-48.

[5] 王棣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J].企业管理,2008(4):25-28.

[6] Allen,N.Berger.Capital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ance:A New Approach to Testing Agenc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the Banking Industry,2002.

[7] Laurence Booth,Varou J Aivazian.Asli Demirgue: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1(1):87-130.

结构关系模式论文 篇10

我们运用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对衡阳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性进行科学考量, 仅供参考。

(一) 利用就业弹性系数分析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效应。

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 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当就业弹性系数为零时, 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无拉动作用;当就业弹性系数为正时, 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拉动效应, 系数越大, 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多, 反之, 系数越低, 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当就业弹性系数为负时, 有两种效应:一是经济增长为正, 就业增长为负, 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二是经济增长为负, 就业增长为正, 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吸入”效应。

1.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三次产业中波动幅度最大, 平均系数最小, 只有0.04。

说明由于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对稳定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生产方式的集约化, 使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第一产业必然对富余的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 促使大量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衡阳市的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般在0.5以下, 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 衡阳市大量外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回流, 使这一年就业弹性系数突增, 之后, 劳动力又逐年流出, 系数回落。

2.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保持平稳, 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低于第三产业。

2006年衡阳市产业结构转型后, 就业弹性系数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平均就业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产值的增长速度, 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未能为扩大就业作出显著贡献。

3.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两边低中间高”。

第三产业在拉动就业方面, “十五”初期、“十一五”末期的就业弹性系数与第二产业基本拟合, 吸纳劳动力能力有待提高。

(二) 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就业结构调整中产出效应。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 即相对劳动生产率=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 它表明每1%的劳动力对应能创造百分之几的产值。当数值大于1时, 数值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 劳动力越集中;当数值小于1时, 劳动力就会向其他产业转移, 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1. 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55以下波动, 且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中每1%劳动力只能创造0.4%~0.5%的增加值, 数据说明, 一是衡阳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尚待进一步加大。

2.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1.87逐年提升至2011年的2.43。主要是由于衡阳市处于工业化加速期, 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产业对资本、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推动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走高, 到2011年, 每1%的第二产业劳动力能创造出2.43%的增加值。

3. 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产业的差距逐年拉大。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扩大, 说明其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差别也越来越大, 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弱。然而,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延长了工业产业链、价值链, 降低了工业运行成本的行业, 它的比值较劳动生产率有所减缓, 不仅影响了工业的快速增长, 也影响了衡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给予大力推动。

4. 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扩大, 经济二元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从1.3扩大到2.1, 与第三产业的差距从长远看也会逐渐扩大。

(三) 利用结构偏离度分析“两个结构”协调效应。

结构偏离度是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 即结构偏离度=各产业增加值比重/各产业就业比重。当数值大于零时, 增加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当数值小于零时, 增加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当等于零时, 则表明二者均衡。同时, 绝对值越大, 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

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为负值, 且波动幅度较小, 劳动转移须加大力度。第二产业偏离系数均为正值, 且2006年以后偏离度越来越大, 需要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来使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偏离系数一直也是正值, 2011年趋于0, 说明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均衡, 在吸纳劳动力方面, 期待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以与第二产业协调配套发展。

二、“两个结构”均衡性滞后的因素分析

(一) 三方面因素限制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一是衡阳市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较小, 且总体平稳, 表明工业高增长并不能带动就业高增长。二是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递增速度在33%左右,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 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小。三是相比劳动密集型, 企业更加偏好采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技术。

(二) 消费“短腿”不利于吸纳就业能力的增强。

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2000年, 衡阳市最终消费相当于GDP的83.5%, 贡献率55.3%;2011年, 消费占GDP的比例下降到58.0%, 贡献率46.7%, 消费对GDP的直接贡献不高且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消费对衡阳市经济的拉动力不强, 是经济增长中的短腿。然而, 衡阳作为全省第一大常住人口城市, 2011年, 衡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 737元, 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扩大内需, 有着很大的潜力。如果消费上去了, 第三产业、小微企业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 第三产业发展迟滞缓慢, 产业内部结构欠优。

据统计, 2011年, 衡阳市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排前四的行业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金融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负数。所以衡阳市目前第三产业的内部发展不平衡也是影响衡阳市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原因。

三、对“两个结构”均衡发展的思考

(一) 合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必须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加强政策、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撑, 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 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稳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逐步合理有效减少农业就业人员, 促进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合理有序流动和转移, 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衡阳市工业化的需求相结合, 为衡阳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二) 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及民营经济。

由于中小企业的进入成本相对较低, 就业制度灵活, 分布范围广泛, 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很多地区也都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降低, 民营资本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因而, 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将是今后提高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

(三) 加快第三产业优化步伐。

上一篇:交换式网络下一篇:校本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