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关系论文

2024-07-31

思维关系论文(精选12篇)

思维关系论文 篇1

一、教育规律理论的提出

1980年, 潘懋元应原第一工业机械部教育局之邀, 到湖南大学为当时该部所属高等院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课, 正式提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 简称教育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这一规律后来在1985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1] 和1990年发表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2] 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其基本思想如下:

1.外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相互关系的规律, 其内容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里, 适应是全面适应而不是片面适应, 是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适应的含义有二:一方面教育受社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 教育又要为社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和文化等的发展服务。

2.内部关系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 其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其内容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就两条规律的关系来说, 外部规律制约着内部规律, 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 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 教育才能彻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办教育既要遵循外部规律, 又要遵循内部规律, 应把内、外部规律很好地统一起来, 不能把他们分割开。

规律理论从关系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个方面的分析来阐述教育规律, 在方法上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自提出后即在理论界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规律理论是关于整个教育的规律, 但是这条规律最早却是从高等教育界提出来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是学科性、专业性的教育, 涉及各门具体学科, 培养的人也是直接进入社会担任各种专业工作, 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联系更加紧密, “因而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政治、经济、文化同教育的关系, 就比较直接、深入、具体、生动, 对于如何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就更为关心而具有紧迫感”[3] 。下面笔者试用关系思维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

二、关于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分析

(一) 作为社会组织的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

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及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自然物完全不同。自然物是客观、自我地存在的。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一般要求排除人的、社会的因素, 价值中立地观察分析, 以求客观准确地把握。但是社会组织是人创造的, 社会组织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社会创造它是要利用它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组织之所以能够存在, 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和人的需要;它之所以如此这般地存在是因为它这种存在的状态能更好满足外部社会和人的需要, 体现它存在的价值。显然, 要认识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就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社会需要。社会组织作为“人造”的“应需”之事物, 对“它是什么”的认识离不开对“它为什么要存在”、“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它为什么这样存在”等问题的理解。也就是说, 社会组织的本质和规律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社会对它的需要和它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之中。

高等教育是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的产物, 社会需要决定了它的使命与责任;因为它的使命与责任需要它去履行、承担, 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组织的性质和运行规律。高等教育正是在与社会的双边互动中存在、发展。它的本质是什么来自于社会要求它是什么, 它表现出什么性质来源于社会要求它具有什么性质。高等教育正是在接受社会对它的要求和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获得并体现它的本质和规律。离开了社会的需要, 高等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也就无所谓其本质与规律了。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属性并不是其自身所规定的, 而主要是由外在的社会需要所赋予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不完全是内生的, 而更多的是外发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因为其具有某种内在的结构才表现出某种本质和规律, 而更是因为其承担某种使命和责任而表现出某种本质和规律;高等教育并不是先出现某种稳定的内在结构, 然后根据这种结构才来承担其所能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而是因为社会需要其承担某种使命与责任, 它才据此形成某种内在的结构。所以说, 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 并不是天然的, 而是社会的;高等教育是什么, 并不是它本身是什么, 而是社会要求它是什么;高等教育为什么能这样, 并不是它能这样, 而是她被要求成为这样。这正是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的基础。用关系思维方法来认识高等教育, 要求我们必须把高等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 把高等教育放在与其他社会系统 (政治、经济、文化等) 的相互作用中认识。

(二) 作为系统的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

系统科学的全息原理认为:部分不仅被包含在整体之中, 而且整体本身也以某种方式存在于它所包含的部分之中。如在生物中, 每一个细胞, 都包含个体全部遗传信息[4] 。在社会里, 不仅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而且社会也存在于个人之中。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意识形态等一切东西一方面是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 另一方面, 它们又通过个人的参与深深镶嵌于个人的精神和意识之中, 一个个人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所以说, 个人组成了社会, 并存在于社会中, 社会也形塑了个人, 社会在个人的精神和意识中得到“全息”的反映。

系统科学的全息原理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与社会。高等教育既作为一个子系统, 存在于社会的大系统之中, 同时它又以“全息摄影”的方式包含了社会这个整体, 即社会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实际上高等教育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小的社会, 其中全息地包含着社会的各个部分。正是在这一全息摄影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就“生活”于各种与外部的关系之中。首先, 高等教育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个人的社会化的同时又将社会同时个人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存在于“高等教育人”的精神和意识而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高等教育中人的各种行为、思想、意识反映了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政策、行动等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广泛的联系。其次, 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它参与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活动。高等教育似乎可以看作社会的横截面, 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在高等教育中存在, 这就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种社会活动 (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等) 的特性, 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内涵。几乎可以说, 高等教育内在地包含了社会的一切。再次,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人, 所以有关自然、人、社会的一切知识都应在大学中存在、传授, 高等教育在知识的意义上包含着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的这种“全学科”性其实是把整个世界都内置于其中。从这个角度来说, 与社会其它系统相比, 高等教育与社会、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 社会、世界就存在于高等教育之中。最后,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的人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职能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高等教育的影响似乎无处不在。特别是在今天, 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的中心, 其战略位置日益重要, 更加紧密地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更加牢固紧密地把社会束缚在其中, 或者也可以仿照美国“赠地学院”的那句话 (“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 来说:社会的边界就是高等教育的边界!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这种互相交叉存在的现象告诉我们, 高等教育与社会是一种共同生成的关系, 社会生成了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又生成社会。高等教育根本不可能绝对独立于社会存在, 即使是“象牙塔”时期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说,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离开了这些外部关系的存在, 高等教育就失去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身份和内涵, 所以认识这些外部关系就是认识高等教育。

三、关于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分析

(一) 系统、组织性和内部关系

如前所述, 内部规律就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 其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系统是既区别又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要素与要素之间被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这些关系, 所以系统不能还原为要素, 系统可能大于要素之和, 也可能小于要素之和, 但它绝对不等于要素之和。从系统大于要素之和来看, 因为要素之间的联系, 系统整体涌现出很多新的品质。同时, 系统中的要素也会因为处在有组织的系统中涌现出特别的品质, 这些品质在其孤立时是不会出现, 或者仅仅是潜在的。“涌现是无法分解的, 它是一个人们无法从先在的成分中推导出来的品质。”[5] 从系统小于要素之和来看, 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关系会对各个要素进行规范和约束, 从而使得整体小于要素之和, 也使系统中的要素小于孤立状态下的要素。系统的内部关系凸显了组织的观念。莫兰认为, 组织就是一个系统或一个复杂单位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 组织通过相关性把各个成分、事件或个体联系起来, 让它们变成同一个整体的部分。因为系统内部组织关系的存在, 系统才能成为系统, 而且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只能根据它们在整体中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要素的相对关系来定义自己[5] 。

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并且从社会中独立出来进行认识, 是因为高等教育内部各个要素的紧密联系可以让其相对成为一个整体, 没有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 高等教育就不能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所以说,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不是要素的简单线性相加。离开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不但我们认识不了高等教育, 甚至也不能认识其内部的各个要素。只有把握高等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 而不是只认识这些要素本身, 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认识高等教育和其内部的各个要素。所以, 认识高等教育需要认识其内部的组织性, 因为正是这些内部组织关系的存在定义了高等教育整体涌现的性质和其内部各个要素。

(二) 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

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 (即组织性) 定义了系统和其中的各个要素。潘懋元先生最初在阐述内部规律时只强调了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这主要是从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社会系统的特点是“人的培养”这一论断出发的。但是在后来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 他发现仅仅这一角度可能不够全面, 因为高等教育内部的因素很多, 关系很复杂, 如果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 以及从教育结构、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揭露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 则可能对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又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我们认为, 高等教育内部的关系丝毫不比其外部关系简单, 除了上述这些关系之外, 具体到一所大学来讲, 它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学科齐全、职能多样、群体复杂、部门繁多、事务冗杂、内部关系纷繁多样。在一所大学内部,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性, 实现了其作为整体的存在和运行:

如学科之间的关系。大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性非常明显。“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关系十分复杂, 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链状关系, 还存在立体交叉的网状关系。”[7] 从知识形态看, 大学中的每一个不同学科尽管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外在建制, 但是在学理上各学科的知识存在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系, 学科处在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学科生态环境之中, 一门学科的发展以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条件, 而它又促进或增益于其他周边学科的发展。从育人来看,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不同学科的知识要形成一个特定的知识结构并内化于受教育者身上, 不同学科因此存在着一种相互烘托、加强的逻辑关系。可见, 学科之间的这种组织性的逻辑关系 (而不仅仅是孤立学科) 是我们认识大学的重要对象。很显然, 大学的学科不能还原为其中的任意一个学科, 不能看成是诸多单个学科的简单相加, 因为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整体上的学科才具有了育人功能, 才能使得学科获得了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正是这些相互关系的存在, 使得任意一个单一的学科都不同于它们处于孤立状态的样子。只有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这种组织性, 我们才能正确地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 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又如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也存在同样复杂的组织关系。在资源分配方面, 它们似乎存在着竞争和彼消此长的关系, 因为在人力、物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 对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会导致其它两方的受损。但是在功能发挥方面, 它们又存在着互相增益的关系。譬如, 科研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环境的优化, 同时还能以较好的科研成果来服务社会。而社会服务一方面能为教学和科研创造资源, 另一方面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途径和天地。所以, 今天大学这三者中任何一者的功能发挥都是以其它两者的实现为条件, 同时又促进其它两者的发展, 它们在互相约束的同时又互相促进。大学正是在这三者适度发挥的基础上将三者系统地集于一身, 从而实现大学的三大职能。大学三大职能的复杂关系使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任意一个职能,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组织性关系中, 我们才能认识到大学的职能, 也才能分别认识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再如部门、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不同部门 (教学部门、科研部门、行政部门等) 、不同主体 (师、生、员、工等) 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复杂的内部组织关系。正是这些组织关系的存在才能组成大学或高等教育的整体, 并在整体上涌现了诸多在要素层次上所不能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同时也使处在这些关系中的要素表现出与它们孤立时所不同的样子。

可见, 在高等教育中, 正是因为这种内部的组织性关系的存在, 才使得整体成为整体, 部分成为部分。而脱离了这些组织关系, 我们不但不能认识整体, 也不能认识部分。因此,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中, 这些内部的组织关系就成为我们认识的重要对象。

四、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关系分析

从外部关系看, 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从内部关系看, 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外部关系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系统。实际上,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既封闭又开放的。如果只有封闭, 没有开放, 系统最后就会死亡, 热力学第二定律早就证明了封闭系统的这一结果。而如果只有开放, 没有封闭, 那么系统就不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 而是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中瓦解、消失。莫兰提出了一个系统组织的悖论:“一个开放系统之开放是为了封闭, 它之封闭是为了开放, 它在开放中封闭。”[5] 高等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系统, 从其开放性来看, 就是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其与外部的关系, 这就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社会使命、责任;从其封闭性来看, 它必须维持其内在结构和关系的稳定, 防止外部对其过多的入侵和干预, 以保证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存在, 并与其他社会系统发生各种关系, 这就是高等教育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大学独立等。开放与封闭, 既相互依赖, 又相互促进, 既一分为二, 又合二为一, 体现出高度的辩证统一, 这也正是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同时存在、互相依赖、制约和促进的基础。

从历史来看, 正是因为这内外部关系的存在, 才使得高等教育绵延至今。今天的高等教育起源于中世纪大学, 至今已近千年。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组织中, 没有几种组织像高等教育组织这样能够历千年而不遭废弃, 经历史变更而不被摧毁。西方世界1520年之前成立、至今仍然存活、功能相似、历史没有中断的高等教育机构约有85个, 其中包括70所大学。这70所大学基本上仍然居于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建筑物里, 教授和学生从事着基本相同的任务, 学校的管理方式也与过去基本相同[9] 。可见, 高等教育具有非凡的“韧性”和“耐力”!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够如此?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各种社会机构不断产生和消失。总的来看, 社会机构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二:一是它们过“硬”, 固守自己, 不能维持其外部关系, 不能适应社会、满足外部需要而惨遭淘汰;二是它们过“软”, 不能维持其内部稳定的结构和关系, 过分迁就社会而丧失其自身。总之, 社会机构的消失就是因为其不能有效长期地维护其内部关系或外部关系的稳定。从这一个角度来说, 社会机构、组织的存在就是内外部关系的存在。高等教育为什么历经如此之久而不消失, 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大学不会过“硬”, 它维持与外部社会的关系, 伴随社会不断地进化, 不断地肩负起新的使命和责任, 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它又不会过“软”, 它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本性, 在服务外部时坚守独立和自主, 维护其内在各种要素之间关系的稳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 大学在“硬”与“软”的选择中保持中庸, 在开放与封闭的选择中保持平衡, 在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上保持张力。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说:“大学不能遗世独立, 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自主;大学不能置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 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 但大学也应该有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10] 所以说, 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来看, 内、外部关系是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根本特征, 保持内、外部关系的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长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关系对象里, 高等教育不是被当作绝对孤立事物或是可分解之组合, 而是被视为从相互发生关系的高等教育要素中产生出来的统一, 而且这种统一又处在更复杂的外部社会关系之中, 这样就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内外部各种关系的存在, 一种各种关系集中纠缠的“场域”, 而不仅仅是个简单、孤立的实体事物。

确立高等教育研究的关系对象, 最根本的还是要求我们保持一种关系思维, 在内外关系之中认识高等教育。离开了关系, 孤立、分割地认识高等教育或其中的要素就是对高等教育的片面化和扭曲。只有在关系中认识整体或要素才能更准确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 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正是高等教育的这种内外部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律, 从关系出发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 才能真正地认识高等教育, 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所以, 规律理论在本质上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结出的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果实。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31-50.

[2]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 1990, (2) .

[3]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161.

[4][法]埃得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42.

[5][6][8][法]埃得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02.95.132.

[7]李枭鹰.论大学学科系统复杂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188.

[9][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50-51.

[1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台北:时报出版社, 1997:22.

思维关系论文 篇2

创造性思维既可理解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认识阶段,又可理解为融于整个意识过程之中的思维形式,因而它与依不同根据划分出的`各种思维形式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如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都与创造性思维存在着交叉关系.这些交叉关系说明,创造性思维贯穿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全过程.

作 者:李婷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学院,430074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2001 “”(7) 分类号:B80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经验思维   理论思维   思维形式  

★ 发散思维训练游戏与形式举例

★ 发散思维的八种形式测验题

★ 《文心雕龙》与易学思维

★ 精选思维急转弯

★ 思维与智慧阅读答案

★ 论中国古代中和思维方式的发生

★ 论创新思维的障碍及克服对策

★ 创新思维心得体会

★ 逆向思维论文

中美关系要脱离简单思维 篇3

要搞好新阶段的中美关系,中国首先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对美国形成更为明确的判断。这些重大的判断包括:

第一,中国的国家目标并不是超越或打败美国。中国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并对世界的发展再次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可能在经济总量甚至综合国力上超越美国,美国也可能通过新的改革和创新,继续在某些方面长期领先中国。中国在实现复兴目标的同时,中美的力量对比可能出现各种局面,两者并没有因果或前提关系。这一判断可以得到一个宏观历史趋势的支撑,即持续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大大加速、并未见衰退的历史趋势。在蛋糕持续做大的条件下,无论是国际社会的利益分配、还是国内社会的利益分配,都不可用静止的、零和的眼光去看待——必然导向冲突的逻辑。这是现实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理论家未能预见到现代国际政治和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改良空间的一大原因。这也是美国敢于建立开放的国际秩序,对国家间的发展竞争保持自信的原因。

第二,美国没有绝对的能力和意志阻遏中国的崛起。美国是否会竭尽全力阻止中国在力量上超越美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本文的分析表明,美国在国内安全和自由国际秩序这两项核心国家利益不受到根本挑战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意志和能力展开对中国的全面对抗。在可以预计的将来,中国对美国本土不构成直接的安全威胁。此外,中国和战后日本、欧洲国家一样,积极融入现行国际秩序。对于这样的对手,美国依照其外交传统,很难凝聚起国内共识,像当年对抗欧洲殖民帝国、德日法西斯、苏东集团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一样,直接对中国予以武力压制。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是全球货物贸易的中心,可以说已成为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网络的一大枢纽。美国也不能通过封锁、孤立和经济制裁等手段,遏阻中国的崛起。当然,毋庸置疑,美国非常乐于保持近百年来凌驾于其他所有国家之上的实力优势。但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目前主要是内向型的,试图通过激发国内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新的领先性的发展,外交手段也为内部的发展服务。此外,美国可能也乐于见到中国因为某种原因崛起失败、或者遭到重大的挫折,并通过有限的投入为此创造条件,但它并没有必然的把握和不顾一切的决心。另外,中国如果出现重大的倒退和混乱,对美国也是不利的。最具有风险但是值得一试的预测是: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出现,美国可能会不得不面对中国在经济总量上的超越,并在外交上为此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在新的、不那么有利的力量结构中最大程度保护美国的利益和发展的潜能。美国对这方面的准备实际上已经在其国内战略思想界展开了。

第三,中美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果中美挑战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则不排除走向冷战式的全面对抗。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国内安全和自由国际秩序。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则可以总结为三点:国内安全,即领土安全、主权完整和国内政治稳定等;发展空间,其核心是开放、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即中国不可能像日本一样牺牲政治和外交自主性,换得美国的容纳。对照中美两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既有共融性,也有冲突性。共融性表现在中美都共同拥护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并将其视为本国发展和繁荣的基本保障。冲突性则表现在:美国长期干涉中国的国内安全问题,让中国感觉到根本性的威胁;美国怀疑中国有颠覆自由国际秩序的可能。这些问题影响到中美的根本战略互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

基于上述重大观点,我们才可以判断中美确实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反对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观点,实际上都源于在上述问题上有着相反的认识。基于这些判断,我们可以对当前中美关系中的议题有更清晰的理解。

语感与思维的依存关系 篇4

在大力提倡这一教育方式的同时,“语言培养”也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引起了教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学者们只是分别论述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语感等方面在语文教育中的联系和作用。笔者认为,语言既然与思维、语感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那么语感与思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联系,相互影响。所以,本人将从三个方面对语感和思维的关系加以阐述。

一、从语言与语感、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语感和思维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人“具有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语感即为其中一种,是社会的人对语言的感觉,从而老一辈语文教育学家把语感作为一种对阅读心理的描述提出,说明了“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对于语言文字丰富的了解力”。而这种对语言的灵敏感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都知道,人从出生以后,并没有聘请专职语言教师,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但在五六岁的年纪我们已经基本上学会母语。列夫·托尔斯泰回忆他儿童时代曾说:“我那时不就已经获得了现在所需要的一切吗?我们掌握了那么多,那么快,在以后的生活中连我其中百分之一的都没有得到过,在我五岁至现在,只存在一个跳跃。幼儿时代的我与现在的我,这中间的距离非常非常之大。”其中“百分之一”虽然未必那么准确,但是我们在五六岁时已经基本习得了母语,这确实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所以,王尚文老师曾说语感的形成过程就是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这是相当确切的。

语感作为一种人的感觉,不可能脱离了它的对象——语言,语感是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没有语言,也就无所谓语感。没有语言的刺激与塑造,语感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存在,更不能发展。正如音乐这一对象可能对象化与听众的乐感,没有音乐的刺激和塑造,乐感也就不会产生、存在、发展。然而,语言能力有高低、优劣之分,语感能力当然也有如此区别。一般语言只能培养一般的语感。

语文教学要创造高品位的语感,必须通过优秀的语文作品中的高品位语言才有可能。王尚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导论》中对高品位语感与语言做出生动的比喻:“高品位语言创造高品位语感,正如世上有了茅台,才有人们对茅台的感觉,只有茅台才能创造出人们对茅台的味觉,别的酒即使是好酒、名酒也都不可能取而代之。”因此,语文教学的聚焦应当是对准语文的语言。

关于语言教学,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语言和思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思维的外壳——语言”这些理论都已广为人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显示。例如,斯大林曾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中说:“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它是人类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以词和词组成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的思想交流变成可能了。”在他看来,没有语言,就无法对事情进行准确、细致、周密的思考。语言训练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一般都善于思维。而思维又是语言产生的基础,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强调:“语言和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的正确,有条有理,其实是头脑里要想的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这些理论都很好地弥补了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而且逐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完善。

综上所述,语言修养越高,思维能力就越强;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准确。而在前面论及语感与语言内在关系时我们已经明白,语感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能力的高低优劣之分,使得语感能力也有高低优劣的区别。高品位语感由高品位的语言来实现,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修养高。由此论之,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语感能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思维越严密,语感越准确,语感能力得到加强,思维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语感与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二、从语文教育的美育价值来看语感与思维

教育学者们曾说:“语言是人的生命活力、心灵活动,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学习作为一个人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待人、如何律己,形成作为一个人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那么,学习文学语言就是攀登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美的境界,学习用美的眼睛、耳朵去感知世界,用美的心灵、情感去体验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美育价值。”在他们看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化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高境界。所以,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必须抓住运用文学语言美化学生语感这一关键,通过长期不断的积淀,达到美化学生情感之目的。

例如,原来初中课本《风景谈》一课有这么一段: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气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扑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漆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读书时学习这一段,我的老师示范读了一下,就立即让我们概括层意、段意。然后,根据这层段意对我们进行所谓热爱农民、热爱劳动的教育。我想这样我们可能一辈子都爱不起来,更不用说“热爱”了。当我进入师范院校后,有幸再一次听到《风景谈》这一段的教学,却是另外一番滋味。老师讲课时不是简单地把“三五月明之夜”翻译成“农历每月十五月色明亮的晚上”、“宛如”就是“好像”等,却是用“三五月明之夜”与“农历每月十五月色明亮的晚上”的差异,使学生原来比较粗糙的语感变得精细,感受词句之间不同的情调、意味,如此一句句累积起来,这段文字终于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一个美好的境界。就连“并不多,只有三两个”“可是没有完”这样一些原来认为平淡无奇的语句也在老师的指引下变得其味无穷、无可替代,并由此体会到了作者流动其中的赞美之情。

至于文中“成就”以及后一个“可是”与平时不同的意义、用法,老师也没有掉以轻心,因为有关的语法知识是语感产生的必要基础。但这位老师并没有讲它们的意义、用法,只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体验它们中间的韵味。

美的语言是美的对象的一种,美感可以由美丽的语言产生,语感也包容对美的语言的感知、领悟,语感判断也包容了对语言美丑的判断。语感和美感是一对交叉概念。

然而,美育中的语感和思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由上面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文章作者和老师的指导启发下,从中发现的美,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看、去听,看出听出原来熟视无睹、熟听无闻的东西,在这语言中,学生能够凭语感、美感重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开拓、改造使之达到新的水平、新的境界。正如,原始人有眼睛、鼻子、耳朵,当然也有视觉、嗅觉和听觉,能感知线条、色彩、音响,却不能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拉斐尔的美术。要使他们从审美上感知把握贝多芬的音乐和拉斐尔的美术,就必须使他们的听觉、视觉等提高到相应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美育中的语感对思维的再创造性有着深刻的影响。语感的美化性对思维品质的深刻影响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体现思维训练。

三、从语感的流变来看语感思维的内在联系

20世纪90年代对语感有种种定义,许多杂志刊登了关于语感的探讨文章。例如:“语感是一种情感。”“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直觉感知和直觉判断。”但是,语感的认识较为统一的是: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语感表现为不考虑语法、修辞、逻辑,可以快速正确地使用语言,体现为听、说、读、写时达到了不需要有意注意加以监控的自动化程度,它甚至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心知其意口不能言”的状态。

在21世纪的教育理论中对语感又有了一种更为具体的诠释:“语感上人对语言的可发展的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那么,何谓直觉?心理学上是这样解释的:直觉就是直接察觉,表现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直接性。即不预先经过一番理智思考和逻辑过程就能对思维结果有清醒的认识。例如,看到一幅画,不经过思考便拍案叫绝,听到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便立刻觉得“绿”用得妙,所谓“一字用妥,尽谓风流”。这就是直觉性思维,或者说表现为思维的直觉性,凭着语感就能迅速得到其中的内涵、丰富的情味,甚至包括作者难以用词语表达,“然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叶圣陶语)。这种思维的直觉性,带来了理解的领悟性,阅读时颇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体味,“次日中流自在行”的畅快,“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成功。语感思维直觉性的特点,能反映出人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以及接受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快速领悟性。这一特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又活又新,必然带来语文教学多快好省的效率。所以,在当代语文教学中,思维已经与语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契合,而语文自身的特点也呼唤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注重感性思维的教学系统,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恰恰与这种呼唤相契合。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达到思维的训练。它们之间彼此配合、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了一个意义更为丰富的整体。

摘要:在当代语文教学中,思维的属概念——直觉思维已经与语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契合,而语文自身的特点也呼唤一种与之相契合的注重感性思维的教学系统,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恰恰与这种呼唤相契合,它们之间彼此配合、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了一个更为丰富的整体。

劳动关系管理新思维 篇5

毋庸质疑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专业模块如: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都已有相对成熟和成形的管理体系,而唯独使这些专业模块得以有效实施的根基——劳动关系管理,一直还没有相对成熟和成型的管理体系。本文作者在总结了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操经验与案例,开创性地提出了“劳动关系管理矩阵”,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劳动关系管理矩阵

今年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两种很明显的现象,一是很多企业采取诱导的方式要求老员工主动辞职,然后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以此达到工龄“归零”的目的;二是集中性的裁员现象。事实上,两者都有一根共同的“导火线”,那就是《劳动合同法》马上就要实施了,新法对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对终止劳动关系的赔偿等规定一度使得企业产生恐慌。《劳动合同法》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施的前夜却大大损害了一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企业的这些做法不仅给劳动者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对企业形象也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并且为了达到工龄“归零”的效果企业也不得不付出巨大的补偿代价。从《劳动合同法》为了创建和谐的初衷,再到造成目前企业和劳动者“双输”的局面,企业应当如何化解?为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穿劳动关系管理,实现新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转换,劳动关系矩阵管理应运而生。

劳动关系矩阵从三个维度,全方位地构建起劳动关系管理的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剖析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在本质,使得行业与行业之间、用人单位中各个管理角色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晰。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之际,该工具对于企业重新梳理劳动关系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应对法律的变化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具体来说,劳动关系矩阵包含以下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

Y轴:按企业内角色分工划分为企业所有者、经营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员工。

X轴:按劳动关系管理操作的四大关键环节(签订、履行和变更、终止和解除、续订)划分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Z轴:按行业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管理特点建立相应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

■ Y轴:纵向按角色分工进行划分

● 企业所有者:企业所有者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换言之,所有者更关注的是在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竞争环境以及企业的经营模式等前提下,企业内部的人工成本应该控制在一个什么合理的范围,如何在总量上以最小的人工成本实现最大产出。

● 运营层:企业的运营层不一定要很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但一定要聘用和信任精通劳动法律法规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运营层关键要关注“合法性”和“系统性要求”两个维度。

关于“合法性”这个管理维度,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工成本要合法。当前有部分企业的运营层管理者忽视劳动法律成本,采用“全打包”的概念给劳动者发放工资。即将按月发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薪水,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用等统统打包在内。这导致的结果是:企业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争议也就层出不穷,受到日益严格的劳动法律法规的惩罚。这种违法挤占员工合理薪酬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企业的招聘工作受阻,导致所录用员工的`素质明显下降,劳动力价值与价格相悖。这方面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不同的用工形式,达到俗称的“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

日语与其民族思维的关系探析 篇6

关键词:民族思維;日语;否定词;敬语

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思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借助于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认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思维,不会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没有语言,也没有失去内涵的具体思维。语言作为民族的重要特征,常常是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民族形成或融合的过程往往是语言融合或统一的过程,于是本民族固有的独立语言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民族特征。

一、理论背景

洪堡特继承了海德的观点,认为各种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语言不同,其内在形式也不一样,对相同的感觉经验整理的结果也就不同。这种观点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产生了影响。沃尔夫发展了洪堡特的理论,创造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思维逻辑本身并不具有民族性,然而与思维形影相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具有民族性。民族语言并不决定某个民族的思维逻辑,可是却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沃尔夫发现语言的结构直接影响到人对世界的观察;由于语言结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日本人频繁使用否定词、敬词等可以反映出日本的民族思维。使用不同语言时,可能同时运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受不同的文化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来探讨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同时可以借鉴其独特的思维培养方式。

二、日本民族思维在语言中的体现及解析

(一)否定句的表达

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来表现,也可以用否定句来表示。如:

私はあなたの提案に賛成します。我赞成你的提案。

私はあなたの提案に反対しない。我不反对你的提案。

这个例子中后者的表达比前者的语气要缓些,因为否定表现更易接受。进行语言活动时,要善于利用否定句式,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和委婉地征询意见。日本人在语言活动中,非常喜欢使用否定表现。较之于肯定表现,否定表现更符合日本人的思维习惯,更能反映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人使用否定句式是为了既把反对观点表达出来又没有令他人尴尬,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留有余地。

行きませんか。去不去啊?

行きますか。去吗?

上例中“行きませんか”和“行きますか”的区别就是前者表示诱导,诱使某人去。翻译成中文就是“去不去啊”,希望听话者去,对方一听便能听出来,不好拒绝。而后者只是单纯的问“去吗”,语气很平常,给人一种无所谓的感觉。“行きませんか”对于交往一段时间但不是很熟的朋友用效果很好,“行きますか”对于才开始交往的朋友用比较好。

这也是否定句的一种表现,日本人很注重这些细节,如果用错了,可能会给人一种不太礼貌的印象。这种表达表现了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为自己减少尴尬、征询别人意见并且顾及他人感受,为他人提供选择。

この有髪の尼は,昔者として多少教育もあり,都会の生活もまんざら知らないでもないらしい口のききぶりであった。这位不削发的尼僧,作为旧式人物多少受过些教育,听她的谈吐也似乎并非对城市生活完全生疏。

与“?ないとは(も)限らない”相应的肯定形式是“可能性”。意为“可能会......”“不能保证不会......”但它的语气较肯定形式婉转,多用于表达说话者的担心和推测。

日本人很喜欢用否定句,不会把话说得很满,总表现出很谦虚、很尊敬人的态度,说话时为自己留足余地。中国人虽然有时也会表现出谦虚的态度但不是通过否定句来表现,而是通过否定自身的话来表现。在语言表达上,日语关于否定词的使用值得借鉴。

(二)敬语的使用

1.尊他语

所谓“尊他语”是通过抬高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状态的主体而实现的一种敬语的表达方式。如:

来賓の方々京都へご出発になりました。来宾们都出发去京都了。

先生は最近大変お忙しそうです。老师最近好像很忙。

例句中的“ご出発になりました”“お忙しそうです”分别是对“要出发”的主体和“很忙”的主体表示的敬意,所以是“敬他语”。这时,尊敬意识的走向是:说话人——话题中动作、状态的主体。

这种“尊他语”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形式:(1)使用含有尊敬意义的特定动词(2)使用含有尊敬意义的动词形态(3)在形容词、副词等前加表示尊敬含义的接头词(4)在名词前后加表示尊敬含义的接头词或接尾词。这四种“尊他语”的细致划分表明了“敬语”体现在每一个词汇上。不管是人称代词的使用还是动词、形容词等的变化,都说明了日本人在使用“敬语”时很注重细节,尽量把对他人的敬意体现于每一个词,从而表达出对他人的尊敬并且将谦虚的品质表现出来。这更都体现出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谨慎态度。严谨的思维在日本的高端技术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中国人大部分情况下说话很随意,不会刻意在日常交流中培养这种谨慎的思维意识,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严谨的说话方式,使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改变和提升,这会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带来不可估量的智慧和财富。

2.自谦语

所谓“自谦语”是通过降低被表达事物中的动作主体(有时包括该主体的所有物)的手段,从而达到抬高被表达事物中动作对象的目的而实现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

nlc202309021739

洪堡特认为词是一个一个的名称或标签,只要讲出一个词,就等于决定了表达思维过程的整个语言。和尊他语一样,自谦语的表达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集中于动词、名词的变化。自谦语能够很巧妙地将该表达的尊敬之意传达给合适的人。如:

お客様をご案内する。给客人领路。

社長のご意向を伺って来てくれ。你去问一下总经理的意见。

上述例子中“ご案内する(领路)”“伺う(询问)”就分别是一种降低“领路人”“询问者”姿态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对“被领路”“被询问”的“受事者”(即“お客様(客人)”“社長(总经理)”)尊敬的目的。这时,尊敬意识的走向是:说话人——话题中动作的受事。

3.礼貌语

所谓“礼貌语”是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敬语表达方式。一般来讲,判断该不该使用敬语,大概有两大因素:外在的、社会因素和内在的、心理因素。

在敬语的使用上,有人际关系、说话场合这些外在的、社会因素制约,但最终使用不使用敬语、使用什么样的敬语,由说话人决定。日本人做事小心谨慎,对于分内事恪尽职守,在语言表达上习惯用一些严谨词汇,尤其是敬语的使用,日本人将敬语分为很多种类用于不同的说话对象和场合,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培养出缜密思维。在中国,人们也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但是种类较少,而且基本上不分场合只是对于年龄的不同进行划分,因此这也是中国人没有培养出严谨思维方式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日本的民族思维客观缜密、谦虚谨慎,但过度的谦虚会给外国人一种虚伪印象,所以应适度使用这一表达方式。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不仅反映民族的凝聚和认同心理,也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感的重要表现,语言一旦为民族所使用,便被赋予民族的属性和特征。日本国土虽小,但其科技实力和教育程度都走在世界前端。日本的高度发展离不开其民族的独特思维,正是由于语言表达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培养出其民族谦虚、缜密、团结、上进的思维。说话方式影响了民族思维,反过来,思维的模式也会改变其表达习惯。因此,日本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值得借鉴,应虚心学习,了解日本的民族思维方式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便之处。

參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魏育鄰.现代日语的表现与修辞[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3]徐一平.日本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护患关系新思维——移情 篇7

1 护患纠纷易疏忽的因素

1.1 护患沟通中护患信息不对称

护患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相互对应的护患个体之间, 护理人员拥有而患者不拥有或少拥有医学诊疗信息, 并由此形成在护理活动和护患关系中信息分布、掌握不均衡的状态。如护患之间对有关医学知识和医疗消费信息的不对称, 可使护患双方对护理服务过程中一些处理措施和医疗花费的认知产生差异, 因而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护患纠纷。

1.2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低

医护之间学识的差异、社会上对护理职业的轻视及护理人员不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是造成患者对护士信任度低的主要因素。因为信任度低时, 患者或家属可轻视你, 同你发生矛盾和纠纷的概率就高。如患者由于对治疗效果不满、医疗费用高、医疗环境及设施的不满等等, 心怀怨气时, 护理人员工作中稍有不慎, 就会引起护患纠纷。

2 移情——满足患者需求

2.1 规范护理服务规范如出入院服务流程、电话随访等,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 首先介绍科室环境、同病室的病友、主管医师、主管护士、主任、护士长等, 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 使其消除其因环境所引起的陌生感、恐惧感。

2.2 建立并落实护患沟通制度, 对患者或家属担心的治疗、每日费用、有关疾病的知识、用药、检查、注意事项等问题, 与其沟通、交流, 给予相应的解决。真诚对待每位患者。

2.3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各项操作规程, 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生命的脆弱容不得毁掉重来, 任何小的疏忽, 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 体会

3.1 转变服务模式, 改变服务理念

将移情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要求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关注患者的痛苦和对疾病的担心, 各项工作做在患者开口之前, 当患者需要时, 护士能及时出现, 护患沟通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如护士仪容仪表, 一句平和的问候, 温柔的目光, 生活常识介绍等。护患间建立情感首先要求护士付出爱, 不要期望回报, 让爱在患者的心中成长[1]。

3.2 提高患者满意度, 达到护理的终极目标——人性化

在工作中护士摆正自己的位置, 主动去关心、同情、帮助患者, 对待患者及家属的问题, 及时全面正确的回答, 满足患者的需求, 达到患者满意, 同时必须重视患者的感受, 尊重患者是护患和谐的前提, 让患者参与护理决策, 更能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3.3 维护患者的知情权

维护患者的知情权, 履行告知义务是减少护患纠纷的主要措施之一。护理人员有义务主动治疗原则、特殊检查用药及注意事项、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新农合、医保的出入院流程、相关手续如何办理;健康教育和防病知识宣教耐心告知;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应每日告知, 以及患者不满意或投诉后的处理情况如实告知[2]。

3.4 护理人员应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做到既要娴熟的操作技巧, 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及良好的医德。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维护患者的知情权, 在履行自己的告知义务时做到主动、及时、正确, 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护患纠纷。

总之, 医学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只要我们护理人员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 一切为患者的利益着想, 以心换心,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护士,患者,移情

参考文献

[1]丛亚丽.护理伦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79.

论有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篇8

一、有声语言是思维的产物

有声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人类在思维的时候要使用语言。 人们在思考问题、动脑筋的过程中,能感到有一个默默自语的过程, 而且这里所用的语言跟实际说话时的语言是一致的,操不同语言的人会用各自不同语言进行自语活动,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进行。 但这并不等于说,不能使用有声语言就无法思维。 比如,先天聋哑人同样具有高级思想与思维形式。 因为聋哑人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在客观世界中, 有健全的大脑和发达的发音器官, 只是由于不能通过听觉形式获取信息而不能使用有声语言,但仍然可以像其他每一个个体一样,通过其他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获取信息内容与信息形式进行思维。 又如人类的许多思想与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在没有语言参与下完成的。 如尚处于前语言阶段的小孩第一次吃西红柿时觉得酸甜可口,并记住它是鲜红色的,因此记住红色的都是美味的,当他见到同样是红色的辣椒时,猜想它也应该是可口的,但事与愿违,从此害怕吃红色的东西。 在这里,思维与判断的过程显然没有借助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并不能精确全面地描述这两种食物的味道与颜色, 而是凭借味觉与视觉这些形式的介质完成的。 再如有声语言产生之前,人类是否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语言的起源分析。 有声语言之所以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人们彼此之间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也就是说人的内部世界中有了必须表达的内容。 而人的内部世界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口、身)与意识器官(大脑)意识到的全部有关主体与客体的内容。 外部世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向人脑中移入, 在人脑中重构这些移入物。 我们把握的一切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器官过滤之后得到的那个世界的映像, 是外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入物。 然而,每个人内化外部世界的方式与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人的主观世界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随着对外部世界的不断内化,人类意识逐渐丰富,内部世界不断发展,这种差异越来越大,逐渐影响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社团成员彼此之间为了更好地合作,产生了将内部世界外化出来的动因,才可能走到“非说不可”的地步,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人类已然能够进行思维。 所以语言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语言对思维发展的作用

诚然,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产物却在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而思想思维的进化发展离不开这一工具的进化发展。

(一 )语言是思维成果的外化手段

有声语言在人类思维形成与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前语言阶段,人们要认识客观世界中的某个事物,需要通过感觉器官与意识器官将其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使其以一个概念存在于内部世界当中。 如果这一事物的出现伴随着一定的人声, 这种人发出的声音逐渐与这一事物产生某种确定性联系,而这种联系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一个社团集体的行为,而且这种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出现的频率足够高, 那么这一种声音即使在没有该事物出现的条件下出现时,人们一听到它,也仿佛看到了这一事物。 这时,这一事物就构成了我们称之为语义的那部分内容, 人声就成为所谓的语音,承载着语义。 概念有了得以外化的载体,人们可以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在异时异地进行与某事物相关的交流, 并可以对这一事物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与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表达、理解与交流。 此时,人们的交际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人们无需借助实物与实际环境就可以进行交际, 并进一步借助这一语音形式创造出观念形态上的交际条件、场合与环境。 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语言观察、认识、思考我们生存的世界。 能在虚拟中构建一个与客观世界周严对应的“现实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中自由地构建与创造,并以之为基础,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构建与创造。 有声语言使人类高大、广袤、精巧的内部世界以一种简洁经济的手段有效外化出来,是人类社会存在、进步与发展的前提。

(二 )有声语言有助于高效的思维活动的开展

人类的有声语言形成以后,伴随着人类社会一同发展。 没有有声语言,人类很难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与创造活动,思维成果难以完整有效地积累下来, 人与人难以在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地思想交流, 也就无法实现对我们生存的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也就难以进行创造,难以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也就难以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在这里,语音这一物质形式的优越特点在人类交流沟通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语音使用方便,每个健全的人都能发出来,没有任何重量,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发出,不需要任何额外设备,不用像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绕开有声语言用实物交际,每个人都要随身带一个沉重的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的全部东西, 需要表达什么就从口袋里掏出什么。 即便是其他视觉形式、嗅觉形式、味觉形式、触觉形式等介质,也会受到光线、距离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方便快捷地交际。 正是由于语音没有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不会给语义进一步深化与发展造成限制, 便于人们在已有思维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前行,有利于思维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语音形式多样,变化丰富,容量最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把现实世界中所有现象表达出来, 无论是多么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道理和细腻的感情,都能用丰富多样的语音表达出来。 可以满足语义高度抽象的需要,这是其他介质无法企及的。

(三 )有声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

有声语言与思维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推进。 一方面,人类思维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对象,而且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驱使人类对语言做出调整, 使之按照人类精神意识要求的方向演变,为人类内部世界的发展服务。 随着人类内部世界的细密化、丰厚化,要求其外化手段与外化形式与之相适应, 从而推动有声语言的细密化和多样化。 语音形式灵活多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为人类思维的发展进步服务,为思维前进的大道铺就砖石。 当人类内部世界不断丰富、扩大、 深刻时, 有声语言就会服从这些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形式,以更好地表达思想,使人类内部世界的外化更为精密化。如人们用某种语音形式称呼与说明某类事物, 随着对这类事物认识的逐渐深入, 人们开始注意到同类事物中个体间的区别,就可以在这一称呼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区别意义的形式,分别指称同类事物中的不同个体,如“猫———白猫,花猫”。 人们在此基础上可以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 另一方面,有声语言从简单到完善逐渐发展,语言形式细密化、抽象化以后,对人类思维的成长进步具有巨大作用。 人们使用这种高度发展了的语言,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到细密化、多样化表达,而且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扩大内化外部世界的范围,进而促进人类思维发展。

三、有声语言的局限性

虽然有声语言在人类众多外化手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其作为最简洁经济的外化手段,具有其他介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只能是它所能表达的内容,并不能表达人类内部世界中可以外化部分的全部。 这是因为人类精神意识类型不同,对外化手段的倚重就不同,不同意识内容适合用不同介质来传达。 如梨子的滋味,花的气味,更适合通过味觉与嗅觉形式传递,即使用有声语言做最详尽细致的描述,也不能完全再现这种味道和气味的信息内容, 有声语言在这里会逊色于其他介质形式。 即使是那些适合用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语言提供的信息与人内部世界中的思想内容相比,也是粗疏的,不能穷尽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全部认识。 正如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时, 常常为词句的选用苦苦推敲。 另一方面,有声语言一发即逝,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说话人发出语音时,听话人距离远了听不到,或者话已经说完,听话人才来到,同样听不见,因此人们使用有声语言交流要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虽然有声语言的作用并非没有极限, 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人思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有声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 为人类思维成果提供了得以外化的手段, 为人类进行高效思维活动与思想交流提供了保障,二者在相互作用的历史长河中互相推进。

摘要:有声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思维成果提供外化手段,为人类高效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提供保障,并与人类思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推进。但有声语言在表达思维成果方面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有声语言,思维,表达,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抽象思维与情感活动的关系 篇9

抽象需要理智和冷静, 但他也会引起情感活动, 反过来又受到情感的推动和影响。如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 不仅仅需要从感性上对这个角色有所认知, 还要从理性把握内在的精髓, 只有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认识才能有效把握好角色定位, 才能使自己扮演的形象更有感染力, 更加鲜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所谓间接反映, 就是通过其他事物为中介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思维活动是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所以通过思维有可能认识那些并未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事物。从事物的内涵来说, 可以从现象认识本质, 也可以从本质加深对现象的认识;从事物的外延来说, 可以从一点想到全面, 也可以从全面想到一点等等。这种种制约相联系的情感活动, 使他也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思维的认识范围远远不止于直接反映的事物, 因此伴随思维而出现的情感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 也大大超过以感觉、表象所认识的情感活动。例如《红楼梦》二十七至二十八回, 写贾宝玉偷听林黛玉的《葬花诗》, “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 不觉的恸倒山坡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归无可寻觅之时, 推之于他人, 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 则自己又安在呢?……因此一而二, 二而三, 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 如何就诶是这段悲伤!这一段文字描写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关系非常真实具体。从情节上来看, 贾宝玉所直接感知的只有林黛玉在葬花和作诗, 这当然也会引起他的情感活动;但认识如果仅限如此, 那么情感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就很有限。然而贾宝玉在听林黛玉作诗时候, 又运用思维“反复推求”, 终于通过事物的类比关系、因果关系、点面关系等, 对并未直接反应的事物越想越深, 越想越广;而随着认识内容的剧烈变化, 他的情感活动也就愈演愈烈;有“点头感叹”到“恸倒山坡”, 以至于不知“如何解释这段悲伤”, 其情感活动的深远过程就远非直接感知时所能够比拟的了。通过贾宝玉的情感活动描写, 当然可以窥知作者在创作中的心理活动, 他的情感也是随着思维在那里运转的。

其次是情感也可能出现爱你复杂矛盾的情况, 这和完全由事物的直接反应引发的情感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 一个事物的直接诶反映所引起的情感总是比较单纯的, 然而情感一经和思维相联系, 情况就可能复杂起来了。因为思维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间接的反映, 而事物之间是复杂的, 所以由此得来的简介反映也可能是复杂的以至于矛盾的。《论语、里仁》说, “父母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这种由同一事物引起的矛盾情感, 的确有可能通过思维而产生出来。有的人在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 患得患失, 矛盾的感情交替起伏, 这也是通过思维对多种因互进行了分析, 而无法肯定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总之在人的实际心理活动中, 有些事情经过思维活动可能得到复杂的间接反映, 从而引起复杂的情感活动。

别外情感具有可控性。无论是情感的种类、强度或表现, 一般来说都具有可控性, 从根本上看, 情感的控制和调节主要靠思维活动, 这是情感与思维活动相联系的又一特殊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情感的控制相当重要。最明显的如演员扮演角色, 作为演员来说, 演员的实际心情有时可能与所扮演的角色情感很不一致, 这就有必要运用思维活动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活动, 对于演员克制自身的意识活动以及相联系的情感活动来说, 首先是对自己有一些判断如:“我是演员, 现在我的任务是在演戏。”等等, 这些判断强而有力, 他们在演员的情感控制中起到根本作用;正式这个前提下, 才谈得上“进入角色”。至于说把角色演好, 那就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来认识所塑造的任务, 但形象思维的实际心理内容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导、配合和渗透, 所以我们说控制情感根本上是靠逻辑思维活动的。如果说一个演员由于“习惯成自然”而没有紧张感和演好的愿望, 那么就容易在舞台上出现走神等, 这就是思想和情感都出了戏, 如果过于紧张, 也进入不了角色状态, 不论是紧张还是不紧张, 就情感来说, 正是思维活动失去了对情感的一种控制。

总之, 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必须情动于中而后发, 没有思维就没有情感,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 只有准确把握抽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关系, 就会在艺术创作中产生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金开诚, 《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3]周新叶, 《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 2005 (4)

东方思维下的关系营销研究 篇10

关键词:中西思维差异,关系营销,东方思维方式

1 关系营销的内涵

关系营销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从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衍生和发展而来的。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营销理论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打开封闭的市场,企业不仅需要4P组合的营销策略,也需要运用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此后,一系列的专家学者对营销过程中存在并可能发生的多种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就是只有正确地处理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伙伴关系,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百瑞是最早提出“关系营销”这个概念的,在他看来,关系营销是通过多种服务来吸引、维持和促进顾客关系。中国的大部分研究学者对关系营销采用的定义是:关系营销是指企业在顾客、竞争者、经销商、供应商、社区中发展和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目的。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如何理解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关系营销是企业以及专业营销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2 东方思维方式的特点

西方的分析性思维源于西方的古典哲学,苛求理性严谨,充满攻击性。他们认为自然宇宙始终是人们认知的对象,人们需要认识宇宙,征服自然,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任务,便形成了把宇宙和自然放在人的对立面的哲学认知论。文艺复兴之后,由于自然科学逐渐分成了相互独立的具体的科学,例如: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以便能更加透彻地研究和发现事物的本质。

而中国人重视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源于中国古典哲学,人们追求传统的思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古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完全的自然条件下存在和进行再生产。这就让祖先们意识到了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更替这些现象中悟出阴阳五行、“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进而,《庄子·天地篇》里的“天地为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也同样体现出我们华夏民族习惯用总体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即世间比作一个整体,从事物的总体出发,进行综合性的探究。

3 东方思维在关系营销中的体现

3.1 感情培养是关键

由于文化基础的不同,造成了关系目的的不同。西方人重理性,重分析。所以西方的关系营销就会呈现一种功利性的营销模式,而这种关系存在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也就是纯粹的商业利益关系,一旦出现利益分化,人们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淡漠。而中国重礼,重感情,因此我国的关系营销更注重对感情的投入和培养,也就是所谓的人情关系。人们总是通过在人情面子上多下点功夫来加强合作或是延续合作。这是考虑到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也是符合我们中国人善于从总体出发考虑问题的综合型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善于分析问题,用最直接的、可行的、对自身有利的方式来打破竞争。

3.2 个体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的关系主体是组织,进行的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活动。虽然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活动,但是个体活动代表的是组织的利益。而中国则是以感性为主、讲究人情、讲究面子的国家。尽管中国的关系营销主体也是组织,但个人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或是说个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组织之间关系的好坏。而中国的营销活动是通过发掘、建立、培养和利用社会纽带。常见的是“熟人好办事”“灰色营销”是中国关系营销的具体体现。其弊端则在于若企业中的关键人物背离了组织利益,企业会损关系网与巨大的经济利益。

思维的差异造成了行为方式的差异。西方的营销活动都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公开的、透明的营销活动。所代表组织利益的个人之间的活动也是敞亮的,在明面上进行的,很少私下里进行商谈或交易。中国则是酒桌上谈生意。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比如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以及家人等关系通过吃饭喝酒来促成生意的达成,成为生意合作上的重要敲门砖。当然也不是说西方人在营销活动中不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为方式,他们不会过分地去依赖于自己的人际圈子。

3.3 忽视协议的作用

营销活动的结束终究是离不开合同或协议,营销协议的签订同时也就意味着营销活动的结束。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人们更强调承诺和信任,希望双方可以共赢。而西方的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比较强,遇到事情人们更愿意理性地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所以相对而言中国的合同意识较西方的比较薄弱。

4 东方思维下的关系营销策略建议

(1)首先应该正视与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活需要尊重、工作需要尊重,凡是与人有关的一切都需要尊重。当然对待文化的差异、思维的差异,我们也应当保持尊重的态度,勇敢地去正视这种差异。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只是不同。中国的汉字是奇妙的,就拿尊重而言,“尊”是尊敬,“重”是重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尊敬这种差异,而且还要重视。这里的重视就是去了解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地去了解对方,才有资格与能力战胜对方,确切地说也就是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占据优势。因为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是需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去明辨利益得失。

(2)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中国企业更偏向于营销个人去进行商务谈判,这样的话更容易出现灰暗面。一些素质偏低的营销人员可能会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组织利益还重,这就会造成企业利益损失。企业首先就应该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对营销人员素质充分把关。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比如一些奖励机制,奖金或是股份,充分地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而带来的客户流失进而导致的利益受损。最后就是建立企业文化,一种忠诚与信任的企业文化,就该像海尔的广告词一样,真诚到永远,对员工忠诚,对客户忠诚,对企业忠诚。

(3)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中国关系营销下的关系协议,我们中国企业总是以信任为基础,而不是以法律为基础,在这种复杂的竞争市场下,人性总是经不住考验的,而信任总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可以信任的。尤其是中国这个纷乱的市场,有太多的虚假企业,皮包公司甚至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所以信任是有选择的。只有法律才是保障企业利益的唯一准则。所以企业应当明辨真正的合作伙伴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法律充分的了解,或是邀请专业法律人士充当法律顾问,在商务谈判期间,注意协议的文字陷阱,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4)学会包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有句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宽容的气度和胸怀,包容万物,才能有所提高,达到一定境界。尤其是当今的全球化经济时代,资源的全球性配置,让营销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竞争性。关系营销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与国内客户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建立与全球客户的关系。所以我们只有尊重差异,发挥所长,才不会落后于社会潮流。

总之,关系营销已经成为国际营销市场上的主流模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充分地理解东方文化,实现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交融,才能搞好关系营销。

参考文献

[1]张程程.中西方思维差异在关系营销方式上的比较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2).

[2]云小风.中西文化背景下关系营销的差异及其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92.

[3]庄贵军,席酉民.关系营销在中国的文化基础[J].北京:管理世界,2003(10).

[4]周鑫华.基于中国文化的关系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11(3).

解读俄美关系中的“冷战思维” 篇11

普京指出,造成俄美关系摩擦不断的深刻原因是美方的冷战思维作祟。当前,虽然俄美关系出现问题,但美国仍将问题定位在“沟通不良、缺乏互信”的范畴之内

新年刚过不久,普京在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的一个长篇发言,再次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纵观普京讲话全文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有关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现状的发言。尽管俄罗斯有媒体认为,普京的讲话还有为2008年后俄罗斯的内外政策定调,以保证俄罗斯大政方针连续性的意味。但分析家更关注的是,如何从中解读出俄美关系对未来俄罗斯国家性质及走向的影响。

对“冷战胜利者”的批驳

俄罗斯认为,造成俄美关系摩擦不断的深刻原因是,冷战思维作祟。用普京的话说,冷战同任何一场战争一样,留下了许多“没有爆炸的炸弹”,如意识形态框框、双重标准、集团思维定式。尤其让俄罗斯不能容忍的是,美国以冷战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像对待失败者那样对俄罗斯指手划脚,将俄罗斯排除在制定游戏规则之外。这对于曾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是对其自尊和自豪感的蔑视和伤害。俄罗斯不认可国际政治中的单极格局,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并未出现“单极世界”。伊拉克战争不仅是美国单边行动的失败,也是对所谓“单极世界”的否定。普京简洁地阐明俄罗斯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立场:“单极模式不仅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普京认为,无视国际法基本准则的后果,是弱小国家没有了安全感,如同一个人当他不能躲在“石头墙后”保护自己时,只能借助军备竞赛和掌握核武器。这实际上是普京对美国两伊政策的抨击。2002年底,俄罗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是俄罗斯冷战之后借助联合国这个舞台,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大国身份和重要国际政治玩家的机会。然而美国咄咄逼人的超级大国气势,不仅让俄罗斯品尝到了国微言轻的哀痛,也给普京本人留下了难以释怀的苦涩。

不接受“冷战失败者”身份

令俄罗斯人反感的还有,美国以民主自由标准衡量与俄罗斯的关系,并将其与冷战的胜负联系在一起。美国认为,苏联输掉了冷战,理所当然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否则,这颗意识形态“炸弹”就会始终悬在俄罗斯人的头顶。而俄罗斯认为,这是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是冷战思维的表现。

普京始终坚持,俄罗斯是一个奉行民主价值观的国家,已经和平地完成了向民主国家的过渡。此外俄罗斯根本不接受“冷战失败者”的说法,认为铁幕的倒塌之所以成为可能,是俄罗斯人民自己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即选择民主和自由、选择与欧洲大家庭全体成员建立真诚的伙伴关系。但西方却视而不见,指责俄罗斯的国内外政策违背了民主价值观,所以不可能与之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

此外,俄罗斯还认为,美国将俄罗斯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争端,说成是俄罗斯借助能源和经济手段对两国施压,破坏两国的民主进程。美国还打着保护新兴民主国家的旗号,趁机扩大对前苏联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普京眼里,美国是试图在俄罗斯与欧洲和前苏联地区之间搞“虚拟”的分界线和隔离墙。

反对美国插手能源问题

在俄罗斯看来,欧洲对前苏联地区和中亚的关注,主要还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希望在能源问题上不完全受制于俄罗斯。换句话说,俄欧之间的矛盾仅限于纯能源范畴。而在美国方面,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致力修建绕过俄罗斯的输油管道,目的就没那么单纯了。

俄罗斯人将这样的管道称之“政治管道”——美国一方面支持欧洲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方面鼓励前苏联产油国和石油过境国摆脱对俄罗斯的依附,从而削弱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影响。

但是,美国的真正用意并非要孤立俄罗斯,相反,美国是在搞“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美国希望,一个接受西方价值观、走与西方合作路线、同时又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地区,将对俄罗斯的未来产生影响,并推动俄罗斯沿着西方希望的方向发展。

由于欧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到他们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及政策,对此俄罗斯是区别对待的。普京向欧洲客户保证,“能源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它不应该成为政治投机行为、施加经济压力或讹诈的对象。”这一方面向欧洲表明,俄罗斯的能源政策只取决于市场经济行为的需要。同时反驳了时下的一些国际舆论观点,俄罗斯挥舞能源武器,为其政治利益和战略利益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副总统切尼正是以同样的语言指责俄罗斯能源政策的。普京清楚,切尼选择在欧洲对俄罗斯发起攻击,意在影响欧洲老客户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政治意图都不能以丧失商业诚信为代价。而一旦丧失诚信,则俄罗斯的能源优势就可能降低,从而削弱俄罗斯参与制定世界游戏规则的能力。

两国无意挑战对方

从有关国家的反应看,普京的讲话确实起到了“语惊四座”的效果。美国国防部长甚至以“冷战”这样的字眼来敲打普京。如果从“冷战思维”理解,美国防长话里话外隐含的意思,无非是想提醒俄罗斯:你们已经失败过一次了,请不要重蹈覆辙。美国不忘在任何场合提“冷战”字眼,以这样方式伤害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的确显示出美国以胜利者自居的傲慢。

思维关系论文 篇12

在新课程理念下, 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支持, 而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各种数学思维方法。

●由算法教学延伸到数学思维训练

程序设计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算法, 而算法是建立在数学思维上的。可以说, 程序只是一件衣服, 算法才是它的灵魂。

算法来自于数学, 没有深厚的数学思维功底很难真正懂得算法。一个具有数学修养的程序员在写代码时更有可能写出逻辑严密的最简化的高质量代码。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年轻时对数学很痴迷, 而微软的项目经理, 必须得具备超强的数学思维, 而且有些还是数学专业的博士, 从这也可以看出微软公司对数学人才的重视程度。

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此普遍有感触, 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的几门课程莫过于离散数学、编译原理、数据结构, 当然像组合数学、密码学、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也令许多人学起来相当吃力, 很多自认为数据库学得很好的学生在范式、函数依赖、传递依赖等数学性比较强的概念面前感到力不从心, 这些都是因为数学基础或者说数学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

数学是计算机的基础, 这也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数学考试都采用最难试题 (数学一) 的原因。学计算机的学生之所以觉得《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很难, 就是因为他们的数学思维锻炼得不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一个刚毕业、编应用软件的大学生, 在编程中用到《线性代数》的矩阵时, 恐怕便会想, 在大学把线性代数学好就好了;当在程序中用到动态链表、树时, 恐怕也会想“在大学时花点时间去学《数据结构》, 会多么有意义”;当学数据结构时, 恐怕也会想“学《离散数学》时为什么要逃那么多课”。所以, 数学思维不够, 在软件编程时就会有很多疑虑, 显得有点缩手缩脚, 而且写的程序也不够健全, 缺乏逻辑。

数学试题与应用程序试题是许多大型软件公司面试中指向性最明显的一类试题, 这些试题就是考查应聘者的数学能力与计算机能力。

不仅是微软,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IT公司在笔试的时候, 都会在程序设计题中考查应聘者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上功底扎实, 在软件编程上会优势尽显, 项目的设计模式会格外优化, 程序逻辑条理也格外清晰。软件编程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数学最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实我们国家的计算机软件水平的落后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程序员, 而是因为缺乏懂数学的高质量的程序员。

●把程序设计运用到数学教学之中

高中新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例如, 数学新教材中增加了算法、算法流程图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 有的甚至提供了实现算法的VB源程序。这与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另外, 《算法和程序设计》中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是数学问题, 如求圆的周长、等差数列求和等。这为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内容基础。数学教学内容与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有很高的相关度, 数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学竞赛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通过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在学习中国古代数学时, 中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的内容还有熟知的割圆术、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等。算法内容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同时也是中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新特色。中国古代数学以算法为主要特征,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算法重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算法进入中学数学课程, 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也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在一个新的层次上的复兴, 成为了中国数学课程的一个新特色。

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 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 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 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 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

上一篇:档案功能下一篇:作文课上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