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2024-07-13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共12篇)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篇1

最近, 有幸向我校的张辉明主任学习了一节课, 课题是“统计与平均数”, 课后颇有收获。张主任在整节课中能较好地把平均数的理念引入到统计中, 激发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使难点得到分解, 重点获得突破。尤为可圈可点的是他能较好地展示生活例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创设情景, 引疑激趣。

教师能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事例, 引出疑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 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有三个同学获得了95分, 老师奖励他们练习本。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 并分别发给他们一本、两本、三本练习本。) 生:老师, 你不能这样发练习本。师:为什么?生:这样发不公平。师:为什么?生:你发的练习本有多有少, 而他们都考了95分。师:那怎样就公平了?生:每人发两本, 发一样多。师:我懂了, 就是在分的时候要———生:平均。

以上通过给学生发奖品, 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 对“平均”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 点石成金。

教师在展示例题时, 先交代清楚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 每人套15个。男生李小刚6个, 张明9个, 王宁7个, 陈晓燕6个。女生吴燕10个, 刘晓娟4个, 史敏敏7个, 孙云5个, 沈明芳4个, 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并适时运用“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引领学生的思维。重点把握“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不能拿个人成绩或集体总个数进行比较, 而应该用男女生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 即可以用男女生套中的平均数。教师的引导, 旁敲侧击,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不离平均数, 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内在含义。

三、师生互动, 水到渠成。

学生初步了解了平均数, 怎样求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展开讨论, 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相互揣摩, 并在小组中达成一致意见。在教师组织的交流中,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解法。1移多补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 运用多媒体课件, 直观地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2.先求总后平分。先求出套中的总个数, 再求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3.找出一个相对的标准, 再运用“移多补少”或“先求总后平分”。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讲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时, 把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在求平均数时运用“先求总后平分”的方法比较简便。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思维活跃, 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得到了训练。

四、追根问底, 加深理解。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7个, 此时教师追问:“7反映什么?”, “7个”反映男生的一般水平, 对于个体而言, 有可能和7个一样多, 也可能比7个多, 也可能比7个少。接着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楚个体的取值范围, 最多可以套15个, 最少一个也没有套中。这样学生对平均数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充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从而较为圆满地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即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意义,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篇2

——听育才中学李燕芳讲《声声慢》有感

詹芬

本周三赴武汉六中参加“学长式教学”课堂展示暨成果推介会,听了武汉市育才中学李燕芳老师的诗词鉴赏课《声声慢》,感受颇深。整节课老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舞台,学生则像演员一样在老师的激发下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诗词的感悟能力、品鉴能力。学生的表现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不由自主发出赞叹,并时不时予以热烈的掌声。而我认为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好的课堂效果,是因为主讲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讲课老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了《声声慢》的情感基调之后将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的诗《绝望》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

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将这首诗与《声声慢》进行比较,思考两首诗表达情感有何不同。此时学生马上就体会出法国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显得更直白,而李清照却是借具体的事物来委婉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愁苦之情。接下来老师再问:作者借助了哪些事物来表达情感?学生很容易地从文中找到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然后老师恰到好处地点拨,告诉学生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掌握了意象这一复杂概念在诗词中的具体含义,同时又在比较中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能起到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从而找到了研读诗词的一个基本方法——赏析意象,想象画面,品味词作意境。正因为如此,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并能勾联以前学进的诗中关于酒、大雁等意象来进行比较分析,体会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些意象所蕴含的一种独特,浓郁的愁情。

一节课的成功离不开老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的充分预习,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找到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李燕芳老师就在这节课中将比较阅读作为鉴赏诗的一切入口,让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诗中的意象!进而很自然地去体会这些意象营造的意境,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愉悦,这样活跃的课堂氛转自然就形成了。那么我们平时要怎样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兴趣点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自然愿意主动关注、主动思考,同时也愿意将思考的结果与人分享,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其思维。例如在上小说《项链》时,学生大都对小说的故事情节特别感兴趣,那么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复述故事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再让学生讨论:

①这几个情节中最出人意料是哪几个?②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这两个问题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明白曲折的故事情节要合理,必须要善于运用伏笔。这样老师十分轻松地完成了对小说故事情节的鉴赏。

二、抓住关键点切入

“关键点”指作品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包含中心句、过渡句、结论句),找准了“关键点”切入分析,就牵住了课文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纪念刘和珍君》时,可选取第一部分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抓住关键词“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有什么必要”。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他们很容易了解到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和蔼可亲的女子,这样优秀的知识青年牺牲了,作者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作为菲薄的祭品来纪念她吗?忘却的救世主快要来临,不是很有必要写一篇文章让人们记住这次惨案吗?面对御用文人的阴险论调、段政府的虐杀暴行,不是很有必要写篇文章来澄清事实吗?面对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付出的惨重的代价,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来提醒生者要讲究斗争的方法吗?再者,不也很有必要写点东西用刘和珍他们的勇毅精神来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吗?找准这“关键点”讨论分析后,老师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总结出此文“悲”与“愤”的情感线索,让学生快速把握主旨。

三、在疑问处切入

有些文学作品其产生时代环境,创作者的倾向性等原因不容易被现在的学生理解,因此读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老师在上课时如能抓住这样的疑问作为切入口,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读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杜十娘在得知自己被李甲卖给孙富后,为什么一定要自杀?她为什么不选择别的道路?比如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学生的这些疑问实际上是由于对故事悲剧内涵无法理解而产生的,如果老师在上课时将其作为探索作品主旨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认识杜十娘悲剧发生的必然性,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品质。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篇3

一、自编应用题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先易后难,先模仿,经过半独立的过程,最后发展为独立编题。例如:设计练习时,要求学生首先编一道完整的一步应用题。(一辆自行车2小时行3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法改变问题等,不拘形式,把这道一步应用题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改编成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的编题过程,学生能积极思考,调动原有知识储备运用于实际,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搞清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理解题意、明确问题,最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编出习题,既内化了知识技能,又训练了思维发散能力。

自编应用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根据实物演示编题、根据图意编题、根据调查访问编题,改编课本、习题册应用题。实践证明,这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一题多解或多解一题的练习,也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设计一题多解或多解一题的练习,能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创新性。比如:8+8+8+5+8+8=?这道题有的学生采用机械相加的笨办法解决,有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利用乘法的意义,采用8×5+5的简便做法。这就非常值得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做?有的学生想出了8×6-3。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有价值的想法,这个学生在题目中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8”。这是把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是一种思维灵活性的表现,也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指导练习时,教师要勇于跳出教材,采集学生智慧的火花,正视学生的“异想天开”和“别出心裁”。

再比如:一口井深3米,一只青蛙每次能跳1尺高。问青蛙几次可以跳出来?这样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乐意思考和讨论,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在体验成功的愉悦中,发展了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

三、变式转换练习

也就是换一种说法。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正确、迅速的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变条件、变图形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收效是很大的。学生在通过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如“小鸡的只数比小鸭少5只”就可以转述为“小鸭的只数比小鸡多5只”。102×43可以变换为(100+2)×43。(24+24+8)×8×5这个算式也可以变换为24×8×5+(24+8)×8×5。分析应用题时,鼓励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其间可以改变条件和问题的次序。如此等等的练习,都能使学生融合旧知识和新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独立地运用于实际,产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成果。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4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起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方法, 是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语文的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很高, 不仅能博采众人,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 敢于解放思想, 敢于推陈出新, 时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且还要善于点拨, 善于提问, 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很快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之中。一首《游子吟》, 能让学生重温父母伟大的爱, 从而在感情的海洋里去体会《背影》中深沉的父爱;还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 去撞击学生的心灵, 引导学生用强烈的情感去品味作品, 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有时, 我也会巧妙地设置悬念, 提问激趣,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如果把课真正教活了, 何愁没兴趣呢?

二、营造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气氛综合地体现了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状态、学习态度。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好坏。另外, 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天性, 相信每个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 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克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商量的口吻, 亲切的微笑, 信任的目光, 肯定的语气, 都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我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让学生在课前演讲三分钟, 然后让学生对讲稿及演讲仪态、语言进行即兴评论, 这样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其次, 经常展开小组讨论。针对课文的重点、疑点、难点,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 既培养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好习惯, 也提高了教学结果。再次, 经常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把修改作文的权力还给学生。”这样做, 不仅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而且还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习惯, 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树立学生的信心

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要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 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 努力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地勤于思考, 敢于质疑的习惯, 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 如演讲比赛, 语文知识竞赛, 作文比赛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 如自己办小报, 办小周刊, 写社会调查报告等, 极力发挥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更要善待他们,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都热情地予以肯定。此外, 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不迷信老师,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他们动脑、动手, 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只有树立了信心, 才有可能创新。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篇5

1.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向想像力。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启学生写作文思。3.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他又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的确如此,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思考。对于我们高中学生而言,思考可以让我们成熟,可以让我们深刻,可以让我们个性回归,并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导引我们走向未知„„

今天这节课,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充分利用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个大脑进行思考(打出思想者塑像),来完成今天我们作文前的思路拓展练习。

二、创设情境,训练各种创新思维能力 ㈠求异思维:

1.利用媒体展示两首《卜算子•咏梅》 2.学生自由谈谈听完这两首同题词的感受。

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求异思维又叫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4.教师准备范例,如:

流水落花春去也——春色满园关不住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洵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5.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日积累再补充几例。

6.作文构思:小明做完家庭作业,见上晚班的妈妈还没有回来,就从冰箱中拿出一个苹果,精心地为妈妈削好,刚削完最后一刀,门开了„„要求:根据上面提供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六、七百字的记叙文。

(此部分定向构思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安排:“门开了,妈妈进来了„„小明送上自己刚刚削好的苹果。”题目多是“我给妈妈削苹果”之类,没有离开“我”和“妈妈”,内容也大都是孝心和母爱的交融,或由母子(母女)误会到理解的过程。

显然,这些构思都停留在母子(母女)之爱上,作文的内容缺乏新意,未能展开联想和想象。)

反向思维:门开了,假如不是妈妈进来怎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题目和构思。但展开的联想一定要符合情理,符合开头一段提供的意境。

(教师预先准备几个范例,可根据前面的用时情况灵活安排:

题目《青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楼下的女同学,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来向小明借一本书。小明趁机把自己家庭作业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习委员请教。学习委员耐心细致地向小明一一作了解释。消除了疑难问题之后的小明,高兴地向学习委员递上自己刚刚削好的苹果„„

题目《苹果飘香》。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小男孩,小男孩瞪无家可归的饥饿的双眼。小男孩是被迫来该地乞讨的。由于今天讨不到钱而被头儿赶了出来,一路游荡便敲开了小明家的门讨点吃的。小明听了小男孩的遭遇之后,连忙让小男孩洗澡,又拿出自己的衣服让小男孩穿。当小男孩干净地坐在小明面前,小明把刚刚削好的苹果递给小男孩„„

题目《献上一只红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小明妈妈工厂里的一位叔叔。这位叔叔告诉小明,小明妈妈因为劳累过度晕到在车间里,已被工友们送进医院,让小明去看望。小明知道离了婚的妈妈是为他而积劳成疾,急忙带上刚刚削好的苹果赶赴医院„„

题目《小明吃了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蒙面小偷。小偷关上门便用刀子逼着小明,要小明交出家里的钱,否则一刀子捅了小明。小明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放下手中的苹果,机智地同小偷周旋以拖延时间,他知道上晚班的妈妈就要归来。当小明听到妈妈熟悉的脚步声响起时,便喊叫了起来,同时抓住惊慌失措小偷的衣服不放。小明的妈妈带领邻居终于抓住了小偷。小偷刺伤了小明的手臂,小明被送进了医院,小明妈妈把小明刚刚削好的苹果递到了小明的嘴边„„

题目《圆苹果》。门开了,进来的是风尘仆仆的小明爸爸。小明的爸爸是地质勘探队员,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之所以来得这么突然,是因为小明的爸爸想给小明母子一个惊喜。父子俩正滔滔不绝地谈笑,小明妈回来了。小明妈拿起桌子小明刚削好的苹果,递给了小明的爸爸。小明爸爸咬了一口,递给了小明。小明吃了一口又递给了妈妈„„)㈡发散思维训练:

1.利用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会徽,请学生简述设计的画面和含义。奥运会会徽象征意义:

⑴第29届奥运会会徽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奔跑的人,象征运动员奔跑着迎接胜利。

⑵“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隐喻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而作为一届运动会的会徽,它还表现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动,在和着时代的韵律舞动;北京不仅是富有文化传统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这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2.活动规则:给你一个圆(A),一个三角形(B),要求围绕这两个图形展开联想。提问:当你看到这两个图形组合在一起时会想到什么?

(教师师范提示:看到A想起麦当劳的汉堡,看到B想起粽子。AB结合起来就想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或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摆脱图形本身的习惯性的束缚,抓住图形特征引发相关的联想、想象。学生可能会想到的:

由A想到太阳,由B想到高山,AB结合想到“江山如此多娇”。由A想到月亮,由B想到房子,AB结合想到八月十五合家团圆。

由A想到地球,由B想到房子(引申到我们居住的地方),AB结合想到环保问题。由A想到为人圆滑世故,由B想到为人实在有个性,AB结合想到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由A想到自行车轮,由B想到自行车车架,AB结合想到车轮只有和车架相互配合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自行车,才能发挥作用,为人服务。引申想到,我们这个集体,只有大家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不断进步。

3.训练抽象思维能力

拼图活动规则:两个三角形,可大可小;两个圆,可圆可扁;两条线段,可长可短;请同学们用所给的图形,可以全用,也可以只用部分,拼成一副画,给所拼的图形拟个画名,并简要说明所拼图形的含义。教师示范:两个三角形表示连绵起伏的群山;椭圆表示山下的湖泊,两条线段表示湖里的水;再用一个圆表示太阳。这副画就命名为“青山绿水”。

学生创作:先构思画图,再为作品命名并说说作品的含义。(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业

教师展示示范短文:青山绿水,这优美的大自然,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的身心带来美的享受。拥有秀美洁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希望大家都来珍惜、保护这美丽的大自然。作业一:根据你所拼的图形,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注重有效提问 激发学生思维 篇6

【关键词】教学 提问 有效性

一、提问的重要性。

提问是教师对于文章内容把握后,把主要事情或内容归纳总结成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来,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一种方法,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能力可言。这是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回避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出问题,比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加重要,提出问题,说明孩子们真正的动脑思考了,有疑惑,有质疑,有新的观点和思考,是我们所提倡的,所以在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我们的教学要首先从问题的提出开始,没有问题,我们学什么,要从小提高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孩子们的思维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学什么,为什么,怎么学,孩子们的思维品质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才会有真正的思考和问题。要培养孩子们多多的问问题,善于问问题,不能羞羞答答,只有问的多了,才会找到问问题的技巧,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二、避免提问出现的错误和失误。

作为了解孩子们的手段之一的提问,我们要做到分层提问,明确提问的对象,不能把难度大的问题抛给学困生去回答,那样只能叫学困生在全班学生面前颜面尽失,面红耳赤,下不来台,要把相对简单,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交给他们,做到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间内,无限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地为自己的教学增添活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实现效果的最大化。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去摸索、探索提问的艺术,减少教学提问的败笔。比如设计的问题的太简单,只回答是和不是,好与不好,对与错,根本就不用思考,也没有思考的价值,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发挥。或者问题难度太大,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心理范围,再怎么思考都无济于事,这就是所说的启而不发。或者急于求成,问完问题还没等学生思考,没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老师就急着说给学生答案,如此等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克服和避免的,所以备好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备好课才会有较高效的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基本原则:概括性原则,语言要做到精练,概括。趣味性原则,注意要巧妙新奇,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启发性原则。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索。思想性原则,注意人文性和思想性。

三、运用好提问问题,把效果放大。

我们的思维首先要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何谈动脑思考,何谈开拓创新,就会使死水一潭,没有生机和活力。

我们的课堂提问,是这节教学的精髓所在,是这节课的灵魂,不能偏失主题,这种问题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无论是教师的预设问题,还是孩子们的激情问题,都是一种交流,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会形成一种和谐,民主、团结的学习气氛,为我们的整个的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问题和思维活动,老师要要保证自己的课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目标一致。下面介绍几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提问方法。

1、步步紧逼式。我们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完整的独立的文章,分析主题是主要的,对作者的介绍,社会背景的介绍,生字生词的处理,语文题目的讲解回答等等都是次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把次要的解决好,再把主要的解决掉,升华到主题。提问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帮助孩子们学习的驱动力,可以触动孩子们去探索真理。

2、摆出问题。摆出问退,提出疑问是学生们思考和学习知识的先头部队,没有任何问题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是没有激情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昏昏欲睡,无所作为,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们的质疑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精神,把他们的思维拓宽,加深,提高。我们要叫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新课,阅读课文,在相互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真正地实现参与学习,探究问题,这样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能力。

3、设悬念提问法。设置悬念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之一,就像田连芳说小说是一样的,最后要留一种悬念在,使你还想着下一次,这个时间这个点再去听他的评书,是最为吸引人的“扣”。教学中的悬念提问是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叫孩子们深刻体会文章作者的巧妙构思,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4、创设教学情境提问法。问题是学生们对于未知知识的学习的前提,我们就要成分利用这一点,去最大化的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为他们创造提携必要的条件,开发他们的智力,创设一定的问题的情境。进一步调动孩子们的思维,帮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叫他们主动的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这种做法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了他们思维的参与。

5、信息技术提问法。没有比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的了,多媒体所具有的声音,形象,色彩,动画是高级的,可以把学生们带入文章所涉及的环境中去,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这种教学手段。可以说对于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做出或者找到这样的教学视频,或教学资料,是孩子们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我们要避免作秀课的生成,要适当把干扰因素排除才能上好。

6、兴趣提问法。我们的课堂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要不然就会瞎子点灯白费蜡。充满情趣的导入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默契的交流。无论对旧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还是对新知识的讲解,分析,教师都要作精心周密的思考和安排,使教学内容如磁铁般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眼看,耳听,心想,手写,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热情。

总起来说,我们的教学是离不开教学提问的。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思维论文 篇7

一、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条件,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 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例如, 在学习“时分的认识”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 (1小时) , 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 (60分) , 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 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 (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 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 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正当学生们疑惑之际, 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 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 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 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使得学生对新知识充满无比强烈的学习兴趣, 营造了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二、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教师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 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 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如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 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橘子的练习。有10个橘子, 平均分给小组中的4位同学, 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如果平均分给小组中的3位同学, 每人又可以分到几个?还剩几个?通过动手动脑操作, 启发学生梳理自己的意见, 并在小组中表达出来, 看一看, 谁说得最准确、哪组说得最完整,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 对未知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所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显得非常必要。例如, 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课, 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一上课, 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小军带着3元钱准备到书店买4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军你在买练习簿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学生积极讨论, 主动探究。接着,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各抒己见。有的说要问清每本练习簿多少钱;有的说要算好买4本练习簿一共要付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 我马上给予肯定,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顺着学生的思维, 我接着问:“你最终是怎样买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我旁敲侧击, 恰当点拨, 很快就计算出结果。这样, 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一些趣味性练习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趣的练习题是培养学生解题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好方法。如在一次练习中,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兰有一些橘子, 送给小明一半, 送给小青一半的一半, 自己还剩下10个, 小兰原来有多少个橘子?”学生思考着, 交流着, 教室里形成了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过了一会儿, 有的学生这样写:10+10+10+10=40 (个) , 有的学生这样写:20+20=40 (个) , 我给予肯定, 并鼓励他们继续思考, 看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又有的学生这样写:10×4=40 (个) ……方法很多。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样的练习题, 结合了生活实际, 一题多解, 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更全面,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篇8

一、创设问题要注意由浅入深

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 经历懂、会、熟几个阶段。因此, 创设问题要注意由浅入深, 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 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 我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 为了使学生理解, 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l”,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让学生列式计算。

1.新华文具厂计划生产10000个书包, 8天完成, 每天要生产书包的几分之几? (10000÷8÷10000=1/8)

2.新华文具厂如果计划生产15000个书包, 8天完成, 每天要生产书包的几分之几? (15000÷8÷15000=1/8)

3.新华文具厂如果计划生产20000个书包, 8天完成, 每天要生产书包的几分之几? (20000÷8÷20000=1/8)

通过计算比较, 不少学生纷纷提出, 为什么书包的件数不同, 但最后结果都是1/8呢?这时, 同学们就会处在发现问题、探求原由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中。这时我又出了一道题:“新华文具厂计划生产一批书包, 8天完成, 每天生产了这批书包的几分之几?”通过讨论, 学生理解了这批书包是工作总量, 不管这批书包有多少, 都可以看作单位“l”。这样也就搞懂了“整数工程问题与分数工程问题”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要注意发扬民主学风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 好动、好奇、好表现。我们要利用他们的这种天性, 创设一种民主、自由讨论的学风。这样有利于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甚至是离奇古怪的想法, 活跃思维, 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 书上讲圆的面积公式时, 是将圆平均分成16份, 并把其中的一份又分成2等份, 再折拼成长方形, 从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我在教这一内容时, 引导学生操作, 结果有的同学折拼成平行四边形, 同样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C/2×R=πR2。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将平行四边形化成长方形, 这样还简单了一些。这时不少同学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们将圆折拼成三角形、梯形, 也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都体现了学生不唯书的创新精神, 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要备加呵护。

三、创设问题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讲课时要想方设法通过对教材的处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把学生引入思维的境界, 同时也引入美的境界。

例如, 化分数为小数, 对于一个分数可以化成什么样的小数, 我们的教材中有四个定理, 文字都很长, 小学生读来都感到乏味。我在教这节内容时列了如下一张图表:

这样简捷、明了的图表摆在学生的面前, 他们不仅能够迅速容易地学习新的知识, 而且激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愿望, 也培养了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四、创设问题要注意引发学生讨论

同一道数学题, 由于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 解题思路往往会有所不同, 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廷。我们要注意多创设这样的问题, 引发学生去思考、讨论。只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因为创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 目的不是得到答案, 而是通过思考、讨论的过程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位男同学, 甲同学有210张奥特曼卡片, 如果甲送8张奥特曼卡片给乙同学, 则两人的奥特曼卡片同样多。甲、乙同学共有多少张奥特曼卡片?

学生在解答时有如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210-8=202 (张) , 202-8=194 (张) , 210+194=404 (张) 。

解法二: (210-8) ×2=202×2=404 (张) 。

第一种解法循规蹈矩, 属于常规思维;第二解法简捷明了, 属于创造性思维, 这种不循规蹈矩的创造性解法, 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创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 通过思考、讨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以后进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 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 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地充满活力,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进而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篇9

教育在改革, 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势在必行, 无可取代。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多路出击———探索思维规律

例如:我在教学《海燕》一课时, 围绕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1.纵深思考:海燕象征什么?课文是怎样随海燕形象的逐步发展、象征意义随之逐步加深的?2.侧向思考:本文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 为什么还写了海鸥、海鸭、企鹅?3.发散思考:我们以前学习过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吗?它的写法与本文有何不同?4.技能转移:向学生推荐一些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 要求阅读后写读书笔记, 进行交流。这样, 学生就懂得了如何去思考问题, 掌握了自学课文的基本方法。

二、转换角度———改变思维角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视角必然可以欣赏多景观。同一材料, 同一命题中的人和事、前因后果、是非优劣等, 如被放在开放多维、千变万化的视角中去观照, 那自然会露出各异其趣的“庐山面目”, 使我们耳目一新, 豁然开朗。通过筛选比较, 中肯立论, 推陈出新而不落窠臼。

如在一次讨论会上, 我们的议题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取“知足者常乐”的生活态度, 还是应取“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生活态度?

甲方有理有据:我认为应取“知足者常乐”的生活态度。我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在生活方面应追求朴素、自然, 不与别人比时髦。乙方也毫不示弱, 侃侃而谈:“这山望着那山高”有什么不好?物质生活上我们当然不必太追求, 但是, 我们是中学生, 如果大家在学习方面都不甘落后, 多一点超前的意识, 那么, 我们的成绩不就能得到普遍的提高吗?不同的角度, 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激烈的讨论中, 大家统一了认识和观点, 增强了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逆向思维———另辟思维蹊径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 我特别注重立意。立意贵“新”, 要“新”就必须推“陈”, 逆向思维便是方法之一。所谓“逆向思维”, 就是根据事物间相对面或反面的联系进行思考。事物间既有正面联系, 也有反面联系。人们往往习惯于正面联系, 从而忽视反面联系。如果事事都能从对立面想一想, 至少有如下优点:1.使论题新颖别致, 见人所未见, 言人所未言;2.使认识全面, 避免绝对化或片面性;3.能深化认识, 在更高层次上把握论题。

激发学生思维,化解几何教学难点 篇10

关键词:几何教学,思维,教学难点,教学策略

几何教学是数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是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能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几何教学中的难点包括:如何准确将图形中的各个间接条件转化为解题的基本要点;如何巧妙地转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如何将已知条件图形化;如何将分析过程综合化, 即将综合法与分析法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断, 寻找问题的接洽点, 解决问题等等。由此可见, 化解几何教学难点, 必须从激发学生的思维角度入手,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化其驾驭数学语言的能力, 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力, 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几何图形, 并及时转换为需要的知识点, 进而才能巧妙地解决几何难题。

一培养学生的几何基础思维

1. 加深学生对基本定义与概念的理解

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如果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定义的理解不够清楚, 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效果。如在初中阶段, 很多学生对于“面积”和“体积”的理解不是很清楚, 只会死记硬背, 这样会对学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 就应该使学生对这些定义和概念具有清晰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 它对于学生理解图形、理解题意和分析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识图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简单出发, 逐渐向复杂行进, 从易到难, 逐步提高。

3. 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学生在读懂题意以后, 画图是学生将几何语言转变成图形的基本要求, 同时它对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训练的时候, 可以选择适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 经过动脑、动手逐渐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同时, 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起带头作用, 在画图的时候要按照每一个画图的步骤来画, 带动学生将画图能力慢慢地培养起来。

4. 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在解题的过程中, 题意中的很多内容可以用几何符号来表示, 通过用几何图形和几何符号将题意表达出来对于解题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针对几何语言、几何图形和几何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应鼓励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多画图、多写、多转换, 将题意中的信息转换在图形当中。

5.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的过程中,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四个阶段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第一阶段, 让学生按照图形来回答问题, 或者让学生用简单的几何符号写出来。第二阶段, 用几何语言的形式来证明已学的定理。第三阶段, 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用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用正规的几何语言来书写证明过程。第四阶段, 强化逻辑推理, 教师应当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证明训练。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通过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几何课程中主要以几何知识点、几何内容来体现逻辑思维的形式及方法, 例如, 教学中所出现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是指具体的几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并不是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因此,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使其真正了解、弄清概念中所包含的具体对象及属性、特征, 结合大量的知识点训练, 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几何教学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效率。

2. 逻辑思维训练内容

在几何教学知识点中所涉及的逻辑思维是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呈现的, 其中, 逻辑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会学生如何采取适宜的论证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进行各类题目的分析、解析, 并根据图形中所包含的各类图形, 分析其性质与属性。

第一, 学习论证的思维方法。一方面, 根据图形中的各部分性质分析、综合出图形的整体性质, 相反, 可以通过将复杂的图形分解为各个简单的部分, 包括已知的简单图形。另一方面, 将已知条件作为分析论证思路的方法和从图形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入手去分析图形性质的方法。

第二, 选择适宜的解题方法。由于各类解题方法本身的优缺点并不相同, 其所适应的题目也各不相同。因此, 应教会学生如何在各种解题方法中, 快速选择适宜的解题方法, 提高解题的效率与准确度。

第三, 学习找出图形中所包含的各式图形。在解题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许多复杂的图形, 通过将复杂图形中所包含的各类简单图形分解出来, 仔细研究图形在运动变化中产生的图形性质的变化。

3. 让学生学会转化,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与解题的过程中, 快速、巧妙、准确地将题目中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自由转化, 将平面问题与空间立体问题进行转化等等。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转化技巧与转化能力, 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进而有效、准确地解决各类几何难题。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让学生在脑中构造图形,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不论是立体几何还是平面几何, 其教学过程都是根据其概念及图形进行拓展、延伸。因此,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文字信息与符号信息等已知条件, 在脑海中构造相应准确、直观的几何图形。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自制模具, 将抽象的图形与概念转换为实物, 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让学生以画图的形式,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图像对于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爱好具有重要作用, 它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像的兴趣。通过让学生以画图的形式, 可以让学生更熟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强化图形与推理的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熟悉度与理解能力, 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可以将静态化、抽象化的几何图形转化为动态、形象化的空间立体图形,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复杂的文字信息、数字符号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图案、声音、三维动画视频等, 这就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几何中的教学知识点。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能便于教师在课堂中将静态的图形转化为动态的图案演示, 并快速进行图形的变形教学, 包括图形的延伸、平移、旋转、展开等形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四结束语

在几何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 通过加强学生的几何基础思维, 使得学生在接触到几何知识时, 能习惯性地运用固有的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各类题型, 将各种数学语言巧妙地转换为需要的知识点, 增强几何教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温.谈立体几何中的图形变式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 1995 (1)

[2]鲍珑.初中几何与逻辑思维能力[J].课程·教材·教法, 1988 (2)

[3]孔忠娣.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有效策略的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 (16) :27

[4]王银贵.对立体几何教学方法的几点探索[J].考试周刊, 2009 (14)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篇11

一、激发兴趣中创设问题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这种提问,在于从兴趣入手,在于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教师设定的数学情境,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及渴望。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喜欢吃苹果吗?现在大家请用手指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老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美美、丽丽和小红,每人分到几个?”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我说:“现在我的一个苹果不小心掉了,只有1个苹果了,要平均分给丽丽和小红,她们每人可以分到多少苹果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时,许多学生被难住了,有的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我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表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我抓住时机,巧妙激发学生:“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特殊的数,可以用来表示丽丽和小红分到的苹果数,大家喜欢学习吗?”于是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二、揭示矛盾中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总是充满矛盾。社会总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发展进步的。学习中的矛盾包括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或预料、期待,同新的课题之间的矛盾;课题内部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的矛盾;同时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矛盾;对同一个课题的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这些矛盾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有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就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课题的矛盾适时设疑:“咱们班大部分同学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是小强12岁却刚过了第四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渴望解开“12岁却刚过了第四个生日”这个矛盾的奥秘的心理状态,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

三、知识迁移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或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准备题:有16个苹果,每盘放8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紧接着,教师将准备题中的“16”改成“17”,作为新课的例题:有17个苹果,每盘放8个,可以放几盘?然后引导学生边用学具操作边思考问题:“这样改动之后,题目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怎样?”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突出了演变点,由在除法计算时没有剩余的数来引出有剩余的数,为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几乎收到了一点即破的效果。

四、制造悬念中创设问题情境

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如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疑问,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和阅读课外新知解决“存疑”,可使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统一。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的结束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毫米来计量我们所在城市石狮到我们省会福州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题。”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短短几句话,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思维 篇12

一、创新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 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 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 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 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是主导, 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 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 就会学习热情高涨, 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 (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 , 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 使他们建立起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

2.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数学问题情境中, 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解不等式:3 (1+x)

解去括号, 得3+3x

移项, 得3x-x<9-3.

合并同类项, 得2x<6.

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 得x<3

“创设问题”教学,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不等式的结果 (解集) 的形式是怎样的? (2) 结果 (解集) 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3) 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 自然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发扬了学习的团队精神.

3. 巧编习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 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 改编教材上的习题, 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 设计开放题 (题目的条件不充分, 结论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 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 全方位观察思考, 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 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由浅入深启发引导, 保持思维的持续性

1.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进行的, 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时间如果太少, 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得不到充分的开展;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些, 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 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

2. 紧随学生思维, 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问题后, 可以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 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的规律,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3.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

学习就是接收信息, 消除不确定性, 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机结合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 学生得不到“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 那么充斥这节课的便是“饱和信息”, 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三、适时进行总结, 逐步拓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 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 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 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 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

四、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 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 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 应当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 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 增强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五、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主导型角色向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学习者、研究者转变, 在评价学生时有意识地减少定性评价, 增加发展性评价,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保护了学生自由表达与质疑的勇气.让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 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质疑同学、老师的解答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温故而知新, 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 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电子邮件提醒论文下一篇:旋挖成孔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