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精选12篇)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1
我们的学生, 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 各级学校应认真抓好体育工作, 积极发展学校体育, 关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加强他们的健身教育, 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了解, 教育他们积极自主地参加体育运动, 培养他们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这在教育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教育者应勤动脑, 从实际出发, 大胆开拓创新, 勇敢探索进取, 科学、艺术地管理和教育, 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一、体育教学方式以灵活机智的方法处理纷繁复杂的现象, 用爱心期望引导学生进步成长
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双慧眼, 挖掘学生的优点, 对待表现好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激励他们向新目标前进, 同时, 使其在同学中起模范感召的作用;对待运动能力强、而纪律散漫、自制力差、训练不刻苦的学生, 教师要适当做到“投其所好”, 在交往中利用最佳时机, 指出优点, 中肯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他们对自己的运动表现充满信心, 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对待运动能力差, 且又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 教师始终以信任的眼光和微笑的表情去面对他们, 同时又努力搜寻其身上的闪光点, 训练时降低难度, 话语亲切, 态度和蔼, 对于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在教学中既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又和风细雨用爱心滋润, 使学生对璀璨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现实中能勤奋进取, 同时又拥有灿烂欢乐的运动天地和潇洒开怀的成功时刻。
二、体育教研目标从实际出发, 大胆追求快乐、实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教师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注重新颖性和趣味性, 灵活地采取训练方法, 自如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等, 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不仅感到没有压力, 而且还可以体验到一种宽松和快乐的情感氛围。
三、体育教学组织以理先导, 以情感召, 以优帮差, 以新激活
1. 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完成或达到动作质量。
教师依据学生的运动水平, 划分不同层次的小群体来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完成的质量高, 强度大, 其量适当少些, 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水平差的学生完成的质量低些, 强度小, 但其量要适当多些, 通过多运动, 逐渐提高其运动能力。这样使强者不满足于现状, 锲而不舍地追求明日的辉煌;使弱者能循序渐进, 快乐进取。
2. 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差异, 教学时, 教师巧妙地“投其所好”, 训练形式不拘一格。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新颖的不同训练方式, 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就行。形式多样, 既充满兴趣, 又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3. 形成相互评价、共同训练与探讨的合作学风。
在教学时, 合理地分成多个练习小组, 各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训练, 在训练中, 要善于观察他人的练习, 中肯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形成一股乐于助人, 自己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4. 加强体育骨干培养。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可以利用的优势。优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教师要很好地发挥优生的力量和作用, 让他们帮助老师共同组织和管理其他同学的训练, 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5. 因地制宜, 从本校实情出
发, 逐步扩建运动场所, 改善和增置运动健身设施。有良好的运动环境时, 大家都会身不由己地产生锻炼的欲望, 通过日锤月炼, 人人都会不断进步。
四、体育教学艺术以仁爱达严明, 以豁达示细腻, 以幽默现生机
体育教学时, 教师要勤于开启自己的智慧, 科学地运用教育艺术。体育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谁掌握得好, 他获得的成果就大。
1. 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故批评不应伤学生的身体及心灵, 应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使受批评者心悦诚服, 自觉去改正, 暗地里去努力进取, 这对于培养差生的健身意识, 培养其运动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2. 注意表扬的艺术。
表扬的目的在于希望被表扬者“再接再厉, 更上一层楼”。要预防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思想的产生, 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善于“隐激制怒”。
许多成功人士都因能制怒、有大业者的气魄而获得成功。能忍着, 能更好地了解事实真相, 从而更准确地处理好矛盾, 因而能顺利人生, 成就事业!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构建民主的教学气氛, 是有益的。
总之, 教育者在体育教学时始终要以微笑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 要以智慧的头脑去教育他们, 培养他们对体育健身的热爱之情, 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欲望, 给他们提供快乐的运动环境与氛围, 并使他们都具有终生健身的意识, 让他们在未来的岁月能以豪迈的情怀、旺盛的精力去描绘绚丽多彩的明天。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2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简单地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 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解放教育思想,开放教学空间,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因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作为教师,还应以创新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学习态度、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和知识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接收新理念,学习新经验,以新的思想和学识启迪学生。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借助教材这个载体,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完全自由的,真真正正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创新潜能被充分的开发。同时,给以一定的创新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质疑问难、操作观察、勤做练习等。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给他们创新方法了,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方法是能力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探索、演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想象、联想、求同、发散、逆反、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教学生创新。
3 坚守课堂阵地,加大创新力度
3.1 巧设导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言是否生动、直观、有趣,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言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主动迅速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恰当、生动、直观、有趣地设置导言,把学生引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2 循循善诱,精心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精心设问,既能导思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学生的要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议,使他们产生探求知识发展过程的强烈心理、渴求及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
3.3 注重操作,主动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
人的知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炼出来的,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唯一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实验。
3.4 鼓励质疑问难,保持创新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体育意识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怕苦怕累、娇生惯养,对于一些难度高、负荷较大的练习不愿意参加。而且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给上好体育课提出了挑战。通过对学生体育课的教学,从学生特点出发,就怎样提高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好模仿,如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个重复练习,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就不会很长的。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同样一个练习总有不同的练习方法,每次都是新鲜的活动,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就有不同的方法,灵活应用,每次练习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二、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比例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改为“体育活动课”。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田径以提高下肢身体素质为主,而体操则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为主。学生的下肢身体素质,或者柔韧性本身有区别。因此在上课前应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然后分组进行教学。对不同组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教学。又由于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能力会有差别,所以对同组不同的学生又要给予不同的关注。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及时重新分组。分组教学既强调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方便学生集体思考、组内讨论。如授予一定体操动作的后,让学生集体讨论编一套简单的动作。这直接给了学生一个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另外小组内的成员也将学会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友好、协作、互相帮助中学习。当然也可以开展组间比赛,集体竞争性体育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体会赢的快乐,也让他们学会承受失败。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学着合作与竞争,集体学习、共同进步,又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
原则。
分组的条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并以不同学生的技术、能力、体质进行分组。
分组应是动态的,分组应在统一内容甚至同一节课中都有所变化,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奋斗目标,都有多次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调整组间成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至于由于动作太难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制订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
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锻练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篇4
一、学会倾听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平等思考的机会, 把发言的时间先留给学生。传统的教学, 一上课就是朗读分析总结三步走, 老师讲学生听, 这样的教学学生是永远不会自己找“路”, 总是在别人的思想套路里, 能力就更无从说起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是主体,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或者是教参里的思想早早地讲给学生, 使他们失去了思维的空间。老师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 教他们捕捉自己思想的小火花, 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二、善于交流
交流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宽松、惬意、活跃的气氛, 让学生能自由和老师讨论。在倾听的基础上, 教师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快速整理后, 给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师生讨论, 这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更深刻地研读文本,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师生应该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 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一步步走进文本, 对文本做出更全面的理解, 真正达到“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目的。
三、有思而问
“有思而问”是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 学生能针对文本提出问题是好事, 这说明他们已经对这篇文章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对他们的简单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对于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整合成为教学资源。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比较好解答, 但如果涉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一定要注意灵活对待, 因为这类问题是学生思想的闪光点, 必须正确引导, 必要时可以放弃原来的教学计划,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这样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最好的鼓励。
四、揣摩品味
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只要求学生就文本的某一方面进行品味, 也可以要求学生只品味一句话、一个词的妙处, 也可以品味语感。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可以说都是佳作名篇, 篇篇含蓄隽永, 我们可以品赏文本的语言淡雅优美, 布局谋篇的精巧, 内涵意蕴的深刻独到, 进一步引导学生整理思路, 整体感知, 领会意旨, 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5
河北省冀州市西王镇柏芽小学——郑苗苗
兴趣是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它能使人的认识、理解、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最近我发现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竞争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对全班学生分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不同的组,也可以就按照在教室里的座位,纵排分,横排分。比如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分为一、二、三、四组。竞争就在这四组中进行。
课堂教学有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在这些课中都可以运用竞争意识。新授课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回答问题、主动提问、发表对新知识的看法或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等。这时候,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发言,把心中所想都说不来,每位学生主动回答一次问题,根据回答正确与否,是否有道理,是否经过认真思考等给小组加分或者奖给一朵小红花。小组评价要显示在黑板上明示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以便让学生心明眼亮。一节课下来看哪组的分高或者小红花最多哪组就是本节课的获胜者,最后再评出一天的获胜组,一个月的获胜组。
讲评课中,老师会根据试卷的不同情况,或者先讲解或者先找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错的,应该怎样改。如果有学生主动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原因并说了出来,我们就可以给他加一分或者奖励一朵小红花。有些问题就需要老师重点讲解,在讲解完了之后,学生认真改题。在学生改完之后,也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时候老师要按组提问,每一轮提问,要在不同的组找程度差不多的学生回答,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最后也像新授课一样评出本节课的优胜组。
复习课比起新授课来显得有些枯燥,学生往往带有反感。因为复习课中,需要老师讲解的时间少,需要学生自己支配的时候多一些。如果学生自己背、练、记的时候长了就会厌倦,便会出现各种不学习的行为。所以老师在学生自己复习一段时候后,按小组提问,反馈复习情况。方法和新授课、讲评课差不多。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增加给小组加分的机会,减少给小组扣分的情况,他们会去努力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竞争意识,学生也会主动去完成作业。因为孩子们都不想成为一个给小组抹黑的人。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赞许的眼光,不想得到埋怨的眼光。
有了竞争意识,学生也会积极的去参加各项小组活动。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6
1营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想问
长期以来,“没有问题了”一直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共同追求的目标。其实,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探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采取措施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问题。
1.1开展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提出问题
(1)提问题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学问”,首先要学会“问”。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进一步钻研的动力,就不会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也就不会进行创新,这个人将会碌碌无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不会进行改革,国家就会逐渐衰弱。中国近代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
(2)用科学家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只有发现并提出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牛顿在林间散步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了牛顿的头上。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就此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1.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问题
提问题实际上是学生的天性,只要你找到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学生的问题就会象喷泉一样,喷涌而出。问题情景就是打开学生问题宝库的钥匙。在进行“透镜”的教学时,我们给学生两个透镜,让学生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用手摸这两个透镜,发现一个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另一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分别用这两个透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发现像的大小和“正倒”均不同。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两个透镜有什么不同?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时,像为什么是正立的?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得到的像是倒立的?怎样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当凸透镜逐渐远离物体时,像的大小怎么变化?凸透镜成的像跟物体始终是相似的吗?凸透镜有哪些应用?凸透镜有哪些不足?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用到了透镜?
1.3提问与考试挂钩,逼迫学生提出问题
许多学生由于害羞不敢提问题,缺乏压力懒得提出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把提问题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提出一个问题,并且把提出的问题写在课堂笔记上,每两周必须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体同学提出一个经过思考的问题。课堂笔记上的问题由物理小组长检查,课堂发问有物理科代表记录和考核。这样,每到第二周的下半周,部分尚未提出问题的同学就抢着提问题了。
1.4教学适当留白,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袁先生的这段话和”没有问题的教育是教育的最大问题“如出一辙”,实际上揭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去问题教育”和美国“激问题教育”的观念差别。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心中始终有问题,学习永远有动力。这样,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要适当留白,给学生留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能产生新的问题。笔者在教授《物体的颜色》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又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就第三个问题提出了多种答案。有的说,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7种色光,那么在红光和紫光的外侧还有其他光线吗?有的说,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红光和紫光外侧是否有光线呢?还有的同学说,今天我们用三棱镜做了光的色散实验,还有哪些器材可做这个实验?不同颜色的光线颜色为什么不同?这些光线有哪些性质不同?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问
2.1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
榜样的作用永远是无穷的,教师始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带头提出问题,就不愁学生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我坚持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授《杠杆》一节时,在木板上钉一棵图钉,老师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图钉拔出来?学生用老虎钳、螺丝刀等工具撬,分别拔出了图钉。老师又问,在用老虎钳、螺丝刀拔图钉的时候,老虎钳和螺丝刀做了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在讲述杠杆的力和力臂等概念后,教师又问,刚才的两种拔图钉的方法,哪种更省力?为什么?由此你认为杠杆在使用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筷子、笤帚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在使用时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准备怎样改进呢?
2.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1)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2.3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请来了八个顾问,即“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
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何为,好象哥哥和弟弟。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每事问,问天地,问书籍,问师友,问自己。其中问自己最为重要。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卡”,鼓励学生思考,使之形成“每事问”的习惯,使提出问题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提问卡可以设计“姓名”、“班级”、“时间”、“问题所属类型”、“问题及要求”、“教师回答”和“学生追加提问”等内容。学生有问题就可以领卡填写,教师针对所提问题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通过讨论等各种形式融在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科学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否提出问题并有解决方案等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加分,以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这样,时常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也使学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3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
3.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3.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3.3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物态变化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树底下真的凉快吗?怎样判断大树底下是否凉快?大树底下为什么凉快?大树除了给人类带来凉快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3.4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用打足了气的轮胎做放气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3.5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7
一、引疑激趣, 诱发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地学习, 学习者不仅能全神贯注, 还能积极思考。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气氛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以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思维活动中, 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新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巧设疑问, 以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芦花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头子过于自信和尊重”。教学课文时提问:“为什么在‘自信和尊重’前面加上‘过于’两个字呢?文章中又是怎样描写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尊重’呢?”这样就形成了悬念, 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兴趣油然而生。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 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 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扶到放, 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 往往急于求得答案, 这是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 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 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 不管不问, 听之任之, 放任自由, 则学生“众鸟乱飞”, “胡思乱想”, 达不到真正的创新, 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先“扶”着学生探索知识, 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摸索, 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 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 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 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 敢于质疑、释疑, 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再次发问, 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改写、续写等。当然, 在刚训练时, 教师要做一定的指导, “扶”着学生学习, 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 即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解决问题时, 教师才能做适当的点拨。如教学《桃花源记》时, 我们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再“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 对故事进行续编。这样, 学生定能灵活多样, 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 学生不但初步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的理解, 而且养成了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 从“扶”着学生创新, 到“放”手让学生创新,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 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 培养从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 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荔枝蜜》后, 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 选择不同的方式观察一种动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 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 同样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只有有了丰富的想象,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联系实际情况, 让学生敢于想象, 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所有训练都必须与现实联系起来, 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小橘灯》一文后, 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 让学生联系自己周围的人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 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实现了学生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 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表现, 得到认可。为了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估, 相互鉴赏活动成果, 或者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 对促进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创新信心,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这一声声的赞扬如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 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 学生的创新意识定能得到强化。
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8
人们一直在研究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在作文教学方面, 也有许多方家提出了许多设想、要求、愿望等。但是在现实的作文教学当中, 至今好像还没有一种比较成熟高效的、得到大家公认的作文教学模式或者是作文教学课型。目前, 在作文教学方面, 甚至有不少教师或者直接忽略作文教学, 仅仅满足于一学期写几篇课堂作文、读几篇优秀作文代替作文评讲, 或者直接让学生从阅读中“借鉴”满分作文。在各种各样的作文资料和作文讲义中, 也多是“揭秘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大全” “满分作文秘籍”等面孔。这些资料有的甚至是部分“专家”在一定压力和“提示”下闭门“制造”出来的“满分作文”。就是这样的资料, 被许多教师和学生奉若经典, 整天捧读, 以期从中得到自己的满分作文。这些做法, 无疑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脱离了作文的真谛, 而去追赶表面的热闹了。我以为, 作文教学, 还是要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无限热情和蓬勃活力, 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迸发出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果真如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二、学生作文创新意识解读
所谓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就是要使学生相信, 满分作文也是身边的同学写出来的, 自己也能写出满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满分作文, 只跟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 是肯定写不出来的, 必须真正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方法, 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要使学生相信, 凭着自己扎实的作文基本功, 加上不断的学习、揣摩、积累和写作实践, 辅之以自如运用的写作方法以及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等的思考、认识、感悟, 肯定能写出满分作文或高分作文。这种心理预期, 是保证学生写作热情持久并能坚持不懈进行写作实践探索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当然, 仅有这种意识肯定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学习一些作文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这项工作是要花一定的心思和时间的。否则, 学生初期所激发出来的一点写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会很快冷淡下去。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
1.成功范例引领, 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学生从学习写作开始, 经过多年僵化的写作训练, 最初的写作热情和头脑里的写作材料早就消耗殆尽, 每次写作都成了应付式的完成任务。有的同学读了一些作文书, 写作时也习惯于生搬硬套了。其结果, 竟然在初三学生里出现了很多写作笑话。例如老师关心生活到医院看望, 关心学习深夜冒雪来家补课, 补完课一言不发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更有甚者, 有一个同学写父母为了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 竟然在夜里关上电灯、穿上白衣装成鬼怪来吓唬自己, 真是荒唐透顶。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是失去了写作热情, 失去了写好作文的自信, 直接原因就是进入初三中考复习冲刺阶段后时间紧张, 几乎没有了阅读时间, 没有了为写作而进行的积淀和感悟。一句话, 就是失去了写作的根本动力——创新意识。所以, 我们可以给学生读一些中高考高分作文, 并对这些考场作文进行亮点分析, 从而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
2.方法技巧指导, 巩固学生心理预期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倾吐真情、张扬个性, 作文是与自我‘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大师‘对话’, 作文是让‘我’血肉丰满地站起来, 是让‘我’的生命之花独特绽放, 是让‘我’的思想之树自由生长……作文是一种生命状态, 是一种生命运动, 更是一种修炼过程。”作文教学, 就是要叫学生老老实实地写作文, 写出自己的作文。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 就是要从思想认识上让学生养成思考感悟、表达独特见解, 从选材上让学生学会剪裁生活, 别具一格地表现生活, 让学生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加强语言积累, 并在语言表达上努力推陈出新, 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学生有了起初强烈的作文求好愿望, 自然非常强烈地想要掌握自己的“三斧头”, 自然会顺着老师讲的方法去思考琢磨作文之“道”, 甚至还会自己去寻找总结打造作文亮点的“独家窍门”了。
3.分步训练, 及时鼓励, 强化创新意识
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被激发起来了, 教师还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文训练步骤, 由浅入深地训练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对整体作文写得好的要表扬, 对整体不算好, 但某个训练点、某一段文字写得不错的同学也要表扬。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使学生尝到用心写作、创新写作的甜头, 更坚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逐步地张扬自己的写作创新思维。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追求作文成功的愿望, 直接用语言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当然, 教师也要注意适时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 及时调整写作训练计划, 确保学生的写作热情持续高涨。对于个别写作实在有困难或者想调皮偷懒的学生, 我们甚至可以让他不写指定作文, 而写他平时写作文当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 只要他能达到规定的1000字, 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你看, 其实你是非常能写的呀!”这样, 他也能克服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4.树立典型, 推广经验, 伸手触碰成功
在以中高考成功范例、名家名作引领的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树立学生身边的成功典型, 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写作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的经验和做法, 尤其是原来作文不好而后来有所进步的学生的例子。这样, 一种追求成功、创造成功的浓烈氛围就形成了, 一种成功就在我们身边、自己伸手就能触碰成功的作文创新心理意识就滋长起来了, 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生说:“播下一个行动,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所以, 我认为, 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强化学生作文成功的心理预期。我们要在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上多下工夫, 下大工夫。这个目标实现了, 就等于打开了一个个潘多拉魔盒, 出来的不是妖魔鬼怪, 而是学生颇具个性的思维展示, 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独特表白。让我们在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吧! 唯有如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才能真正充满无限活力, 呈现出一派学生乐写、教师乐教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篇9
精心设计与组织教学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发、唤醒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主体能动性
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采用自学辅导式与引导发现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排疑解难。例如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模仿教师的读音,再自己朗读,最后集体朗读,教师在一旁逐一纠正,然后再让学生背诵。
2. 多元教学,培养兴趣
设计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与日常社会密切相关的话题,说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使学生有话可讲。再如,设计饶有趣味、诙谐幽默的问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教师以录像、幻灯片、图片、录音等电化和形象化的教学辅助手段,采用游戏、看图说话、编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汲取新知。
3. 结合有形,注重无形
有形指可观察到的内容与形式,无形指心理和注意力的参与。教师要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处于参与的状态。有形的参与活动形式包括问答、朗读、小型对话、表演、竞赛等,学生可通过有形的参与促进学习。为使课堂学习有序有效、紧张不失活泼,设计好个别提问的顺序非常重要。教师应尽可能避免按照固定的顺序提问并一问到底,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思考,达不到无形参与的要求。如果教师采取不定顺序提问,不断地变换提问内容或者一个问题多种问法,可以使课堂上的每一个人保持着紧张和参与状态,达到使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
二、教师创造和安排机会,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作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巧妙安排,营造气氛,让学生充分地表现,淋漓尽致地发挥。
1.多种操练形式是一种重要手段
有效操练活动的时间和数量越多,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量也就越多、越完整,保持的时间也更长,运用起来也更加自如。为此,我在课堂上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的操练活动,如同桌双人操练、小组讨论、集体对话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从而减轻和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求胜心理,既可以运用机械性操练,又可采取意义性和交际性操练,尽可能地增加、扩大学生参与操练的机会,基本达到每三分钟全班每个学生可轮流操练一次,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多信息、高密度、勤反复的特点。
2.共同创设语境是一种好方法
一般情况下,语境是由教师创设的,这样一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相对地减少。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创设语境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教师创设语境时既可以结合教材让学生各自介绍携带的实物,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图片场景,还可以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描述做出各种传神的表情和生动的形体语言。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聆听一段对话、选择一首乐曲加以伴奏,使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对话场景。各种丰富的英语交际情境会使学生们更积极、更自觉地投身到英语交际活动中去。
3.提供表演机会是一种有效的锻炼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10
一、饮水思源, 从筑基开始, 提出问题, 预设情境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有如下应用题:
例1一列快车长180 m, 时速为72 km, 一列慢车长220 m, 时速为48 km, 问:
(1) 两车相向而行, 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2) 两车同向而行, 慢车在前, 快车从追上慢车车尾开始到刚好与慢车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双动态的典型应用题, 一般来说学生是很难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并没有直接给出原题 (例1) , 而是将例1中的题目条件改变, 出示给学生的是下题:
例2一列火车长180 m, 时速为72 km, 一座桥长220 m, 火车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桥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动静态的应用题, 较 (例1) 简单, 学生很容易作出示意图分析、弄清题意, 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在学生弄清此题后, 我进入下一环节.
二、挖沟引水, 从研究、探索开始, 延拓创新问题, 创设情境
我要求学生将例2中的条件“一座桥长220 m”任意更换为其他条件, 提示他们最好改变为动态的事物, 重新自编应用题 (学生分组讨论) .之后我将学生自编的应用题收集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一列火车长180 m, 时速为72 km, 一山洞长220 m, 火车从车头进洞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洞需要多少时间?
第二类:一列火车长180 m, 时速为72 km, 另一列火车长220 m, 时速为a km, (这里由于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时速, 故用a km代替) , 问:两列火车相向而行, 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类:一列火车长180 m, 时速为72 km, 另一列火车长220 m, 时速为a km, 两车同向而行, 慢车在快车前, 快车从车头与慢车车尾相接到刚好与慢车车头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更有优秀的学生, 在第二、三类题中增加“两车距离b km”的条件, 第一类题与例2当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但第二、三类题则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个过程渗透了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的创设.
三、水到渠成, 解决问题, 体验情感
我要求学生自己解答以上自编的问题, 他们都能准确地给出解答过程, 并都能清楚地说出分析问题的步骤.此时, 学生兴趣特别浓, 结束之后, 我告诉学生, 事实上, 我本要出示的原题正是第二、三类的综合应用题.学生此时情绪更高, 我便顺水推舟, 启发学生今后遇到问题时, 不仅要会解答, 更重要的是要在解答过后善于总结, 发现新的问题.因为我们在书本上遇见的常是一些比实际问题简单的问题, 而实际问题往往又正好是这些问题的延拓.
由上面的教学例子可以体现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集体思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心理活动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相结合、求得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的最佳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些正是情境创设教学功能的体现, 下面再具体谈谈我对情境创设教学功能的感悟.
在上初二《全等三角形》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 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边对应相等, 第三边上的高也对应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道习题的教学过程中, 我仍采用前述“三步曲”模式, 其功能主要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前面两个教学实例充分说明了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事实上, 前述两个教学实例中的问题都是所有数学教师熟知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才能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者.因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仅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帮助者、学生思维的评价者,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自己寻找知识的意境, 诱导他们自己问自己.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重要”.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11
【关键词】“ATDTA”创意教学范式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问题意识
一、 话题缘起
“基于小班的‘ATDTA创意课堂的实践研究”就是指运用小班教育的理论,结合小班化教育的优势,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测(Testing),评(Assessment),在学生既有的知识与经验基础上,提供学生扩散思考与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与能力,从而培养创新人才。
“ATDTA”创意教学范式具体来说,“A”即Asking,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机会;“T”即Thinking,鼓励学生根据问题或者情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D”即Discussing或Doing,指引导学生讨论或操作,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的效度;“T”即Testing,指基于本课学习目标,检测学生课堂知识能力目标达成度;“A”即Assessment,遵循创造性思维“延缓判断”原则,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可见,“ATDTA”创意教学范式的研究是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而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通过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这一直是笔者思考、探索、实践的问题。
在我校“ATDTA”创意教学范式的提出和实践推动下,作为一直致力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改革的我,笔者也重新审视、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尝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渗透“ATDTA”创意教学范式。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ATDTA创意教学范式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提问质疑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成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独立思维的有效承载范式。因此,我逐步将这种教学范式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培养学生提出具有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接下来,笔者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九年级国情内容新授课为例,阐述ATDTA创意教学范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二、 课堂实录
本周初三教学开始进入国情内容的学习,对于国情,学生认识尚浅,他们往往是通过新闻报纸或网络等渠道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且学生群体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参差不齐,而我校生源状况不佳,主动关注社会意识不强,很多学生是通过每周的新闻发布才了解些许社会现象,而且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这样的学情,使国情内容的教学显得尤为困难,需要老师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帮其扩展感性认识,进而激发引导其进行理性地思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框题的教学中,选取了两段有强烈对比性的新闻视频,一段是曾在央视《世界周刊》栏目播出的“09中国印象”,另一段是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中曾播出过的“走基层之皮里村蹲点日记:42个娃娃踏上上学路”。
课堂上,我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2页上的活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先激发学生尽自己所知列举在国际舞台上体现中国力量新闻事件,使他们对今日中国的发展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在他们零星提出一些所知的重大事件后,播放具有震撼力的、体现中国逐步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强大的视频——“中国印象”,在欣赏完之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今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
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后,我追问了一句:“对今日之中国的认识是否完整呢?”
学生安静了下来,陷入思考。
此时,我又说:“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走基层之皮里村蹲点日记42个娃娃踏上上学路”。
播放视频。
在学生看视频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他们由茫然到肃穆再呈现出若有所思。
视频结束后,我试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一个个问题连串蹦出,思想的火花在迸发、在碰撞、在燃烧。
三、 过程反思
关于通过“ATDTA”创意教学范式,培养学生“体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思维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这一话题,在授课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感悟:
在“A”即Asking环节中,教师恰当地设置情境是关键,情境设置得合理、巧妙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本课中,通过前后视频(材料)的对比,找出冲突点,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对比中提出:我国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二,但为什么还存在这样落后的情况?我国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我国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吗?国家在解决上学难等问题上,有哪些有效的政策?……通过具体情境的设置,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再是简简单单、干巴巴的问题,而是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在“T”即Thinking和“D”即Discussing或Doing环节中,教师要学会善于抓住学生课堂生成的东西,及时指导学生发现、分析问题。
例如,本课在学生收集的资料展示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一发现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样看待我国的国情?
因此,在新问题的提出、分析及解决中,学生学会了对事物的认识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不能简单、绝对化;同时,我们辩证地看问题的意识的培养目的在于要变消极为积极,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在“T”即Testing和“A”即Assessment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分层培养,整体推进。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层次的。例如,在我所教的班级中2、6两班学生思维较活跃,而3班学生的思维水平较低。因此,我在课堂的反馈环节中,设计让2、6两班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让3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问题的空缺处填满,然后根据老师的问题,完成答案的编写。通过实践,我发现这种基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分层做法,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获得能力的相应提升。正所谓“创造适合学生自身能力的教育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抬抬脚,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尊重。”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 篇12
20世纪中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以全民族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为实施重点,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确立了学校体育对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基础性地位。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育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乃至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因此,在各级学校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此次研究,以苏州市高新区的五所小学展开调查,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小学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苏州市镇湖中心小学、阳山实验小学、东渚实验小学、许浒中心小学、通安中心小学五所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在与部分学生面谈和对老师的咨询访问基础上,设计问卷。主要就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情况、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个人自我体育锻炼能力以及他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男生184份,女生202份),有效率为98.9%。
三、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情况
小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是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基础,其掌握的程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掌握现代体育运动知识的水平,另一方面从侧面也透视出学校体育教师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全民健身知识的教育程度。据调查显示:“知道并了解”的占15.6%,“知道但不知道内容”的占28.2%,“好像听说过”的占31.0%,“从来没听说过”的占20.2%,整个调查结果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学生对“全民健身”普遍都曾听说过,但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点以及意义的了解比较粗浅,他们大多以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只是大人们所要做的事情,与自己体育锻炼没有多大关系。总体来看,小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还处于启蒙阶段。从积极的方面讲,小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有了一定的认知,为今后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打下了基础。从客观方面讲,小学生对“全民健身”的认识还是低水平、不深入的,这种低水平表现在对全民健身知识掌握比较少,对全民健身内容、意义和价值的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说明了学校在贯彻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做了一定的工作,诸如学校报栏的宣传给小学生留下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印象,但是从小学生掌握的水平来看,学校还不太重视全民健身知识在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有必要在课堂上加强全民健身知识教育。
2.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概括主要有客观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兴趣和动机,而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场地设施和组织。从调查结果上看,占据影响第一位的是“无时间”,为33.5%;第二位的是28.2%,“无技术指导”和“无兴趣”分别为15.4%和16.0%,两者基本相当。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为客观因素,“无时间”主要还是来自外部学习的压力。虽然学生个人有着比较明显的体育锻炼动机,但是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及家庭的学习教导,使体育锻炼的时间被挤占。虽然教育部曾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让学生放下沉重的学习负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这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另外,场地设施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学校场地的设施是主要的锻炼场所,但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有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也大大受到限制。在访谈中还了解到,学生放学后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不充足,并且在多数社区中,“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器械是主要的体育设施,并不太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的条件和要求,并且在社区服务中心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主观因素方面考虑,还有一部分学生缺少体育兴趣,“无兴趣”占16.0%,一方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小学生沉溺于当今的电脑游戏。这理应引起学校和家庭双方的重视。
3.小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能力
此次调查内容从小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的掌握和体育锻炼能力概念的理解上,设计了两方面的内容进行问答,结果显示,首先,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增强体质”的意义有了相当大的认识,占82.1%。其次,小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调节生活”的社会意义还有了一定的理解。可见,小学生在自身体育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对体育不同层次的价值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有利于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增强以及今后全民健身运动在小学的开展;在“每天是否坚持锻炼”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每天坚持锻炼的占20.8%,否定占64.1%,位居首位;而没有坚持下来,在初始阶段放弃锻炼的占15.1%,总体来看,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体育行为方面的持续性程度比较低,不利于终身体育锻炼的形成,有待下一步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和引导。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强全民健身知识教育,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
小学生是接受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初始阶段,这对今后他们个人终身体育锻炼乃至整个社会的全民健身运动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教师应首先树立终身体育健身观,在教学中将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尤其应将全民健身知识作为重要的内容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仅了解体育锻炼的个人意义,并且意识到体育对增强国家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
2.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应切实关心学生体育活动,为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首先,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老师少布置作业,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其次,学校应和家长积极配合,注意学生课外时间的安排,在家长减少额外课外负担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有利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体育锻炼;第三,在社会上尤其是社区服务方面,应注重青少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切实安排符合青少年运动的器械和场地设施。
3.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体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激发学生的健身意识】推荐阅读: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10-04
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10-27
色彩激发学生的潜意识09-08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教学反思08-03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06-0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8-03
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08-07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09-07
学生写作欲望的激发10-03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