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共12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 篇1
摘要: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导致其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联系生活和教师授课方式等。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展示教师人格魅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等具体方法,不断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其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数学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也是与其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课程。由于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诸多不适应,缺乏学习的动机,导致前进的动力不足。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要通过联系生活、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一系列方法措施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1须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之所以没有兴趣,或者缺乏动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数学的学习过于抽象,学生对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学习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统计班级戴眼镜的同学的人数,然后计算出这一群体人数占班级总人数中的百分比,以及不戴眼镜同学的百分比,然后再比较这两个百分比的大小。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把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解决,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如,在学习有关“比”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如为教室消毒,班级买了一瓶消毒液,但在使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这时,可以让学生在讲台前进行演示,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对“比”的性质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学习起来也更轻松。
2教师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动力,除了数学本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影响。很多事例表明,学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理想,很多都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或者语言行为上有意无意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而导致的。因此,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塑造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是数学教师应该着重努力的方向。其中,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在课堂上能够把生活中一个个难以理解的数学难题熟练地解答出来,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成为学生在知识界的“偶像”。二是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本身已经有了很多的困难,若一味地对其批评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之情。所以,教师经常性的对学生予以关心和鼓励,学生便会逐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3充分展示数学的重要作用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持续的动力,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能够用数学指导生活,便能下定决心,立志学好数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引导:一是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知晓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学习必须从小学习,从基础知识做起。二是要多通过典型事例,尤其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作用。例如,在农业施肥中,常常需要把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混合施肥,这就需要用到比例的数学知识,通过简单的比例问题,能够解决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得以进一步加深。
4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学习,若在和谐竞争的氛围中,会形成你追我赶和通力协作的良好风气,这样就更能够促进整体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这样的良好氛围。而要营造这种氛围,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讨论。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习,缺乏一定的创造力。若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讨论,学会积极思考,便能逐渐掌握打开思维的方式,从而更努力地去学习数学。二是要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若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教师的尊重与关爱,自然能在日后在教师指导下更好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5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素质教育下,我们更主张快乐学习,若学生都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在开心的状态下进行学习,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都会大大提升。因此,数学学习必须要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使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因为数学需要大量的脑力,若一直沉浸在思考中,学生难免疲惫,会反应迟钝。所以使用幽默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得到暂时的放松,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放松思想包袱,轻松地投入到学习状态。其次,可以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分组和领取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愉快地讨论总结,从而更加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
6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是被迫着学习的。若教师能够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方式。一是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当学生解答出一道数学题目,或者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者给出解答问题的一个思路,哪怕发现别人的一处错误,抑或是对教师提出一点点质疑时,教师都要对其进行表扬,让其感受自己是被重视、自己是成功的。二是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以前的考试和注重结果的考查方式,转变为学生思维能力和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这样更容易看出学生的进步,也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总之,小学数学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懂得数学的重要性,营造数学的快乐学习氛围,以及教师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等方式都是我们激发学生数学动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房颖.农村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09).
[2]张明成.关于数学学习动机与教师特征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3]李静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 篇2
一、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们往往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所成就, 就是因为人们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进而取得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这样,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就要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 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 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习成绩也就会不断进步。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所以,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模式, 通过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 来丰富课堂内容, 调节课堂气氛, 进而促进学生学习。例如, 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内容。在学习“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 教学生认识人民币, 并了解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 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开展特色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 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 天性明显喜欢创新, 也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 也应该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充分的利用,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 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有趣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也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 在学习二年级“ 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开展活动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首先, 教师可以将一个真实的钟表带进课堂, 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让学生观察表针的运动特点。 在讲解之后, 选一部分学生, 三人一组, 分别扮演时针分针和秒针。 由老师说出一个时间, 学生用手臂代表指针, 正确地指示出时间, 让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 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还可以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 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数学课堂,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 讲究策略, 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 2011 (09) .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篇3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数学学习目标具有超前性。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目标中的各项要求都略高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将目标变为现实。因此,小学数学学习目标在实现以前,对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会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转化为自觉实现学习目标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学习目标要求,将外在的学习目标转化成学生内部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呢?
一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如通过“看到今天要学习的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理解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把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看成是自己的学习任务,产生努力实现目标的学习心理。
二是引导学生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教师一方面要创设适当的情境,以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任务有所认识。把目标要求转化成自己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要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学习主题,让学生明确目标内容各部分的具体要求。通过多种形式使学习目标成为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
丰富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主要是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学习材料的了解,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学生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思维实际出发,改造学习材料,拉近学习材料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利用学习材料和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认知动机。
如在“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教学中,我改变了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设计了一个“付整找零”的商店购物情境,并以课件展示出不同的“付整找零”的购物场面。由于“付整找零”的事例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见了亲切,学习积极性高涨,在后面的学习中很顺利地完成了生活常识的数学化过程,得出了“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千……的数,用这个数先加减整百、整千……的数,再减去多加的,加上少加的,或减去少减的,加上多减的”速算方法。
上面的教学过程激活了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即认知兴趣(求知欲),一旦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其学习过程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变得简洁而高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个新奇、有趣、困惑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一位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两个教学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情境一:课前利用学生喜爱玩的“射击”游戏来创设情境,学生通过经历、尝试这种游戏,在大炮角度调整的过程中,在击中目标的激动中,初步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性,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强烈的吸引下,学生自然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学习动机。
情境二:在探索量角的工具时,教者创设了一个融猜想、验证和操作为一体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学习动机。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大?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①师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②师又出示10个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3导出量角的工具。将18个小角拼在一起形成半圆工具。4初步量角,教师提出“怎么用这个半圆来量这个角呢?”学生探索并试着度量角的大小,量后在相互交流中总结出不同的具体方法。这一教学情境从眼睛看,到用活动角去比较,再到用几个大小一样的小角去比较,比较的方法越来越进步、科学,这一环节的情境设置了层层矛盾,让学生在矛盾中产生强烈的认知需要,而教师则在这种心理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操作中化解矛盾。当学生提出把多个“小角”粘在一起进行量角时,量角工具——“量角器”也随着“呼之欲出”了。
以上教学过程把要探索发现的数学知识隐含在情境之中,这些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度适当、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既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还注意了方式的多样,使数学学习在问题中发生,知识在学习中生成,学习动机得到不断的激发,使整个学习过程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势。
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方法直接解决当前问题的认知状态。它一般是针对学生不完全的认知体系而产生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矛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种认知冲突情境中,便会在其心理上造成认知失调,产生认知需要,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认知动机。
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上课伊始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李老师今年多少岁吗?李老师的父亲今年五十几岁了,你们今年几岁?过了几个生日?”“李老师的父亲比你们大得多,可他老人家生日却没你们过得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特殊情况,创设了与一年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合的问题,造成了学生认知的不平衡,使学生产生了一种知识上的缺陷感,唤起了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这里的问题成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原动力。认知冲突造成的问题情境成为课堂的悬疑,该教师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新知的探索学习之中。
优化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合作性方面的特征。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相应地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即使教学环境一样,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行为方式影响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产生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优化数学学习方式,诱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便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注意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和展开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习数学。一是注意问题情境的探索性和学习题材的选择性;二是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情境。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设置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长度的情境,引起学生“同一课桌测得的结果不同”认知冲突,就会使学生带着统一长度单位的心理需要进入新知的探索过程。
其次,允许、鼓励和引导学生采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以满足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学习优势、学习内容的需要。不论从何种角度采取何种途径,优化小学数学学习方式都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前提,才能使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进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适时评价反馈,激发学习动机
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表明,适时而恰当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面的肯定评价常常能激发被评价者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追求好的评价结果,激励他们创造更大的学习成功,特别是在教学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强化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当他们知道学习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进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 篇4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求知欲,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长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 ;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比较被动。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学得愉快,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通过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而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对学生提供反馈要清晰、具体,还要及时、经常。对于学习有进步的学生,我通常采用减少一次作业量,检测成绩加5分等方法进行奖励,对退步的学生,采用加写一篇日记或背诵一篇优秀诗词的方法以示惩罚。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实践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人为的“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产生疑问、探究问题答案的有关情境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一些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等最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三、指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指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尽可能地把失败归调整到不努力等不稳定因素上,从而使学生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对成功的期望也就会增强,并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包括学习、检测等)让学生有所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
四、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通过一些活动的策划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尤其是那些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对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学习中容易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变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感觉和认识,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一些有专长和潜能的学生,我为他们创设一些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2.让他们观察那些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行为,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由此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 篇5
【摘 要】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和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起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这种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并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强化。一方面,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学习活动被逐步地引发和形成;另一方面,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既可以由内驱力激起,也可以由外部刺激引发。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在课堂思考的过程中发言不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不容易激发。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有效策略呢?
一、向学生提出要求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学习《形状与体积》时,要求每个人备一个橡皮泥。“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起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解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首先让学生在室外站成一排,在队伍的正前约20米处放一堆垒球,让学生同时从队伍中冲出,拿到垒球返回原地,看谁先返回。活动过后,学生随即提出抗议,说这样不公平,因为每人走过的路不一样。然后我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保证每人走过的路程相等呢?”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求,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并根据在刚才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积极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经过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吸取别人的合理化建议,纷纷提出应站在以垒球为中心的圆形时才能保证每人所走过的路程相等,取得了好的效果。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提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更好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们用故事导入新课“我们学校有366多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过生日,那么至少有两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同一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直说不知道,这时我们抓住时机,“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从而导入新课,适当的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活与学习是紧密相连的,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例如:组织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组织班会,既交给了他们使命感,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没有需要,就不会有行为的目标;相反,没有行为的目标或诱因,也就不会有某种特定的需要。作为学生,为实现某一目标的初始动机,如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获得成功,品尝了学习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甚至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信心不足,如果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及亲友或同学能及时做有针对性的工作,那么学生就能坚定学习信念、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反思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动机“矢志不移”,不会因学生不断“失败”轻易改变自己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使学习行为得以维持等。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出版社
[2]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 篇6
一、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轻松而不失严谨的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是能让学生需要在你的课堂中开心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奖惩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动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而得到强化(如教师表扬,家长称赞等)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因为学习受到了惩罚(如教师批评,同学嘲笑等)就会产生厌恶学习的动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一定的奖惩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实施有效的奖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建立一套让学生明确的奖赏方法,建立学生认为合理公平的行为法则。对学生的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让学生感到无愧于接受教师的奖赏。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奖赏。教师对学生的奖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相应的学龄阶段相符合。
2、合理应用对学生的惩罚。教师运用惩罚手段,是用不愉快的刺激来抑制或消除学生不适当行为的出现。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体罚学生。惩罚针对的是行为的后果,对于违法学习秩序的行为,必须跟相行为轻重程度给予相就的惩戒,达到压制不良学习的目的。
三、积极对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并做适合评价
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的结果,每天反馈比每周反馈的效果好,反馈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质量,课内外作业完成的质量。考试结果的反馈,要做到反馈使学生明确什么正确的反应,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反应更重要。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距离学习的质量标准的差距。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和努力程度等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评价要让学生感到客观、公正,使学生心悦诚服。在学生的评价包括表扬与批评都应适度,表扬与批评结合使用,在表扬学生时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中又肯定其进步的一点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开发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篇7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1.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 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2.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 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 学生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 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 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 久而久之, 定会无所收获。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巧设悬念, 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 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 小明去小李家看他, 当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 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 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 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学生充满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 引起认知冲突, 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 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较多, 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 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 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 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 这时教师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 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 学生如果获得成功, 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 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 学生对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给教师的建议》) 。
4. 进行情感交流,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 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增进与学生的友谊, 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使学生对你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 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法是:通过介绍数学或数学史的故事等,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 了解数学家们如何发现数学原理, 以及他们的治学态度。比如:我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 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 起到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引之以悟, 导之以行”的作用。
5. 适当开展竞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 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会更加强烈, 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 尤其是活动课上我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 及时反馈,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 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 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 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 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 又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 反馈与评价相结合, 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 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 教师要再次“立障”、“设疑”, 深化学生学习动机, 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动力。比如: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 当学生对形如“am+an, a (m+n) +b (m+n) ”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 我提出新问题, 形如“a (m-n) +b (n-m) ”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这样,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 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现代心理学认为,通过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不仅在教授新课是要有所体现,即使复习课也要注意。复习课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要善于推陈出新,力求是教学内容具有新异的知识,并提供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在重视教学内容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应注意既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一味追求所谓的趣味性,也不能单纯追求新颖而忽视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保证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总是在主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主动性又往往是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操作实验和各种角色活动中发挥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大胆设想,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极大的享受。通过主动的谈论和小组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究和思考。
二、善于发现、激发、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从而获得学习效果。首先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pygamalion effcet)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教师把学生看作渴望学习的人,学生才能更有可能成为渴望学习的人。把学生看做积极的、有强烈成就动机的学习者,他们喜欢学习,带着理解的学习态度。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发挥还在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其次注意引导、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积极指导和引导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巧妙的情景设计把嫁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是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再是加强相关的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生兴趣。苏联教育家苏赫姆宁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间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基础知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教育效果。
三、充分利用发聩信息,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习的反馈(Feedback)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相关的学习反馈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及时反聩,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研究表明,及时的反馈可以是反馈信息的价值和激励价值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反馈,突出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使其消除模糊的概念,增强对知识的分辨能力。明确学习提高的方向。除了外在的反馈和评定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形成“自评+他评”的学习自觉。
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学生的内部动机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而言,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但也有研究表明,奖励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不恰当的奖励可能削弱学生的内部动机。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尽可能的少些负面性的批评和惩罚。对奖励的妥善运用要注意时间和方式。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有相对平等的机会获得成功和奖励。同时,奖励必须充分考虑从学生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五、合理的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
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竞赛中,由于学生有自尊心和好胜心,使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大多数属于竞争性奖励结构的教学,竞争性奖励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不应只强调竞争的作用,还应引进合作机制,提高更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六、进行归因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学生在每次学习后,总会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因此,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我效能感。老师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分析中指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归因,尽量的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撒谎那个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自己的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9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就会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老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作为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一下学生的需要,看看学生的需要在哪一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相应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更高一级的需要。
一辆车动力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车速和持久性。我们每天的学习也有这样的动力系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动力,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也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业成绩。想象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一个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动力,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带给你动力的程度,由大到小罗列出来。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内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如学生写的是“学习的动力是不被父母打?”显然学生的需要层次停留在“安全的需要”这一层面;若写“学习的动力是获得老师表扬和父母的奖励或同学的认可”这是“归属与爱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得到他人尊重或者提高自己的自尊感或地位”这是“自尊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学到新的知识或做出难题后获得的巨大成就感”这是“求知的需要”;若写“学习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且,在老师们了解每一个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大体集中在哪个需要层次。一般而言,在学校中学生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归属与爱和自尊。然后,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集体层面做一些工作。如老师营造一个安全、包容、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能让学生觉得安全自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理解和接纳,不会因为自己出了差错而受到嘲笑甚至惩罚,那么学生将更加渴望学习,乐于创造和冒险,敢于接受新观点,就能成为自我指导的学习者,也就是追求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即求知的需要。在集体层面做些工作后,在根据个别学生的个别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了解学生的需要层次,满足学生的相应需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2.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最佳成功概率为 50% 左右。这样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3.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4.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看到学习动机的发展空间。
自我决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成长的阶段,给他们自我决定的空间,提高孩子对学习生活的控制能力,对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自尊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让他们选择的机会,如他们可以选择作业的形式(写论文或现场呈现)、与其合作的同伴、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文献,或上网咨询)、呈现学习结果的方式等。5.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成为具有自主支持性的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恰当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唤醒水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好奇心。
(1)制造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没有确定答案的假设上。这样的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寻求挑战性的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比如在上课之初,不要马上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而是通过一个小活动(小故事、小游戏、小谜语等)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好奇心,迫切关注本节课所要将的内容。
(2)让学生猜测,教师提供反馈。老师介绍主题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猜测,问题要与重要知识有机结合,且能引发多种回答,以便大部分同学发现他们只回答对一部分(鸟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有羽毛,会飞,还是恒温动物)。如果学生的猜测错误,这将激发他对正确知识的好奇心,促使更为执著的了解。
(3)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当学生具备了大量该主题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故意提出一些难度更大的题目,这种知识的再度空白会重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引起争议。教师让学生对有争议性的问题(外星人是否存在)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通过长期的讨论解决这些意见和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查询各种资料,以获得足够的知识。好奇心,并表现为求知欲。关于教学的研究也发现,变化教学的方法和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这就是因为这种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7.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其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他们的学习兴趣已减少了与学习形式的直接联系,而逐渐被学习的内容所左右。即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对较高的智力活动产生兴趣。所以,在对年级较高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方法的生动活泼,而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恰当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9.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中,几乎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学习成绩优秀、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具体地说:(1)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其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同样可以获得好成绩,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还应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为他们推荐有价值的课外书
10.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感受兴趣带给自己意义和力量。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方法 篇10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某一行为,其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动机。因此,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来讲,所谓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就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要有效地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学习动机低落的直接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学习效果不佳。经过我们课题组对农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分析概括得知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归纳如下: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考上大学照样没工作。而种地或经商能赚钱,很多学生认为家中地多或有生意,即使考不上学,也无后顾之忧。学习对他们来说失去诱惑力。
家庭环境对学生起不到督促作用。农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或种地的很多,据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初中三个年级255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及种地的比率高达67%,回家间隔最短一二十天,长的有两三年。父母不在时,孩子大多跟着爷爷奶奶,有少许独自在家。这种情况致使学生的学习缺少约束力,学习动机大大降低。
基础较差,失去学习信心。这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上课犹如“鸭子听雷——不着边际”,学习如牛负重,十分艰辛,而且在班上常会遭到老师、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感,破罐子破摔。
不当的教学评价。教师没有转变观念,一味地通过加强学习强度和增加作业数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师生之间没有民主的沟通。学生在校园内体验不到读书的乐趣,惭惭地对学校生活畏而远之。
针对学生学习动机低下的种种原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发学生动机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解决留守学生家庭教育问题,齐抓共管,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学生”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学生”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倒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针对留守学生大量存在的现状,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增强了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动机。
健全农村学生档案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把学生父母是否在外打工,在什么地方打工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增加到学生的档案里。通过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学生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联系和沟通,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定期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把老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孙辈们的职责。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留守学生学习动机大大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改善。七年级一女学生,在家长长期外出打工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年级第一的名次。这与我们所做各项工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明确学习意义,树立长远目标,改变学生“读书无用”的思想,提高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上学读书只是为了找工作这仅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人生理想,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种想法的正确性。毕竟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远大的理想必定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人生贵立志,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人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的结果。”因此帮助学生明确立志、工作和成功的关系,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是提高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目标一旦制定就成为指导、激励、制约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学生实施理想目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确立目标,并引导其完成目标,使学生学会有计划的安排自己,为自己设计发展方向,并提醒学生实现理想的路途充满艰辛,需要靠同学们脚踏实地,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使美梦成真。其具体实施步骤是:
首先,做好动员工作,通过研究学生档案,和学生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鼓励学生自找优点,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身上的闪光点。让她们确立自信心,进行“我能行”教育,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其次,对学生提出要求:学出特长。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发展方向,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一项活动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时要慎重,不得轻易改变决定。综合学生信息反馈,具体制定实施方案。按时间分,将目标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按任务承担对象为标准分,分为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主要是对兴趣小组提出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从任课老师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目标执行阶段,主要任务是严格监督、咨询指导、反馈控制。学生的特点是,做一件事往往是一开始热血沸腾,想想很激动。但真正去做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如外部因素的干扰,练习的枯燥及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挫折,这些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动摇,情绪容易波动。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严格把关,制定具体措施,主要采取小组长负责制,做好记录工作。另一方面,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抓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初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为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向目标靠进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一种想学的心理.让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会产生“自己干”的心态,产生成就感。同时,在具体实施阶段,广听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有一份充分施展才能的天地。
再次,通过主题班会课、历史伟人故事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努力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学习动机自然大大加强。
三、鼓励、指导、唤起信心,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大多数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会受到冷嘲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温暖,自尊和自信在这冷漠孤寂的环境下荡然无存,会使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动机几乎为零。作为教师应多和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多提善问,当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耐心、热情的讲解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从很小的成功中体会自己同样很有能力的,信心就会油然升起。
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来讲,基础差、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因此,为避免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本着“浅、慢、粗”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减少难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的教学。
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矫正后进生不良品质的熔炉。课题组建议各教学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比如,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开展“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形成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的温暖,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是多方面的,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因此,经常与家长沟通,把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及时转告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悦,并再次鼓励子女,使学生感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我也是很棒的”,从而将这种自信转化为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四、重视评价过程及手段,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信,进而提高学习动机。如前所述,不正确的评价方式会让感受不到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机。因此改变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之一。我们认为,正确的评价方法是以多种途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进而审视他们的多元智能的综合成长,发现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并据此反馈,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学、训练和激励,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张扬个性。
论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71-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及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性语言交际工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我国教育部已经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并将英语课程作为小学教学活动的基础性课程。英语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主要以外在动机为主,主动性和独立性相对较差。学习动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而科学的学习动机,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小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一、学习动机简介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动机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其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其主要特征是,据有能力感和自我决定感。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都属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学习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如有的小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奖励和提升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等。总体而言,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多来自教材,教师的教法或为了提升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中的地位等外部动机。
二、动机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及激发学习动机的意义
1、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动机是不同的,而且是向前发展的。每个阶段的主导动机都不同。随着他们个人经验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步形成,动机也越来越受社会的要求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动机也逐渐占主要地位,逐渐牢固起来。小学生学习动机是从不明确到明确、没有到强烈、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
2、激发英语学习动机的意义。(1)开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之门------启动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会认为用英语说出身边的东西很有趣,例如,他们看到小狗会用dog,看见小猫会用cat来说。他们还会认为会说外语,和会用外语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此小学生们会对学习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有了学习英语的最初的动机,有了这一动机,他们才能真正的开始学习英语。
(2)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强化作用。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英语对话,所以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不是太好。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和学习难度的加大,加之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力法,致使小学生学习英语十分困难,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逐渐减退,有的甚至讨厌学习英语。为了重燃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为他们以后学习更高一级的英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三、激发和维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对策
1、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受到教师特点的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要用心灵去触摸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发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真诚、耐心和关怀,进而接纳教师的行为与教导,积极和教师配合,形成“你—我”的情感型师生关系和良好的互动关系。
2、创造成功环境,使小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提高成就感。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缺乏兴趣和愉快的心境,可能与小学生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对的成功体验有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环境,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其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进而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维持下去。故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如在每堂课前,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然后在下课前几分钟,让全班学生互评课上的表现后,给表现得比平时好或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以口头上的表扬或物质上的鼓励(如小红花、小星星等)。
3、教给小学生一些具体的英语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调查发现,小学生是否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将影响到其课后的英语学习活动。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将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传授给小学生。如:根据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如音标记忆、联想记忆、前后缀记忆等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学生因一直采取死记硬背而对逐年增多的英语单词产生恐惧感和枯燥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4、通过表扬和鼓励,适时地促进小学生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内在动机是维持和激发个体活动的真正持久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以外在动机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在动机在减弱,内在动机逐渐增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依然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断给予语言、物质或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热情,适时地引导和帮助小学生英语学习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情绪。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教方法。如: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竞赛游戏、实物演绎等方式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彩有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正向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 莫春雨.试论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J].考试周刊.2010(12)
[2] 阎旺芳.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J].中国教师.2010(10)
[3] 孙希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J]. 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0(04)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12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巧用奖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 奖励能引起积极向上的动机, 能促进学习效果。但奖励的时间间隔不可过长, 要及时表扬。表扬的次数过密不如间隔性表扬效果好;奖赏过度、奖赏甚多或受奖的希望过大时, 强烈的动机可能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因而导致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 有碍于教学效果。
我在教四年级数学课时, 有一名叫姜丽丽的同学, 平时成绩不算太理想,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比前几次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这时, 我奖励给她一朵代表进步的小红花, 全班同学给予她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通过这次奖励, 发现了自身的优点和进步, 因此增强了她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此, 她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后来成为我们班级的数学尖子生。
2. 了解学习目标,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 先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 这样, 学生便有达到目标的欲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机驱使力,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克服, 直到取得好成绩。
例如在对四年级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时, 我先让二班学生预习本课, 告诉他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运算顺序, 并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而在一班却没有进行学习目标的教学, 结果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发现, 二班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和计算速度及准确性远远超过一班学生。这就说明, 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 就会有目的的去学, 不知道学习目标的同学则盲目学习, 没有动机和愿望。
3. 竞争,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校我常用竞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的兴趣。如进行速算或数学小竞赛等, 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将此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本次月考同上次月考成绩进行比较;期中和期末成绩的比较, 看自己的成绩有哪些提高。在比较中, 学生们都有了一个向上的学习劲头, 都想打破上次的成绩, 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努力, 结果学习成绩会有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见, 学生之间的竞争, 能促进学生积极进取, 共同进步。
4. 正确的学习心态,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积极的心态是人们成功的关键。就学生的学习来说, 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 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所在。积极的学习心态就是学生以一种热情主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学习生活。当学生的学习态度正确时, 学生的潜能就能得以发挥, 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论文】推荐阅读: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09-10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08-12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11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7-30
小学数学之自主学习培训及措施的论文10-19
小学数学学习中粗心的防范策略论文10-21
针对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的研究论文08-19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11-19
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