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06-16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共9篇)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齐芳霞 2010年5月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兴趣在学习中是最重要的。在教学中,可以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情景”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培养 激发 调动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事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种成份是学习的目的性和认识的兴趣性。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到畏惧、枯燥、无味,对数学没有兴趣,提到数学就头痛。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又不能持久地集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好比在没有食欲时,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只能引起消化不良;反之,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我们探讨的问题。根据笔者几年的工作经验,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

一、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模范教师斯霞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老师的工作。无数事实证明,凡受到老师热爱、信任和尊重的学生,他们对生活总是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相反,如果学生总是遭到老师的斥责、辱骂、1 摒弃和惩罚,他们往往产生悲观、失望、怨恨、对立或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往往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甚至有时会由此产生对周围人的敌视和对社会的不满。

可见,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情感是关键。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二、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积极的自主探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能力。

(一)通过实践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学科,凡抽象的“东西”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离不开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是兴趣的扩展。在数学教学中常常需要借助实物模型或图形等工具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知识“物化”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多采用“看一看、想一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这样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通过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听故事,在教学中如果巧妙地设计趣味情境教学,适当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如听故事、看表演、做游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通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问题,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我让学生玩一个摸球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高涨,较好地理解了“公平的游戏,必须要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其实,学生在活动中有很多新发现,这可能是教师备课时完全没有想到的。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理解的,远比教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2、通过儿歌激发学习兴趣

儿歌语句简短、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形式,充分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教学《大于、小于》时,可给学生出示儿歌: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

3、通过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好胜性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表演活动,通过让学生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表演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寻找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这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四)通过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更主动,才会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从而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自主学习过程才会得以优化。

如教学“比较数大小”一课时,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让学生派代表来抽数字卡片组成一个四位数进行比较大小的竞赛。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兴致盎然地自主探索、分析比较出数的大小法则,达到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通过竞赛调动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竞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口算比赛、应用题比赛、小组接力比赛、比比哪组的五角星最多等,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合作、互相帮助,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增进了学生的感情,体验了集体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兴起,多媒体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被各行各业所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利用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非常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多媒体教学中会融入大量的图形、文字、影象、声音、动画等资料,这大大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使孩子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我设计了“小明的一天”的生活场景,课件演示出小明这一天的活动情况,早晨6时起床,7时半背着书包去上学,8时上课,中午12时吃午饭,下午4时放学在踢球,晚上8时半上床睡觉。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出钟表的用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过钟表看过时间,说一说他们自己的一天。这样即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

四、用“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适当评价会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类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要知道,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赞许和表彰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耐心的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与顽强毅力作为支撑,良好的兴趣也不会长久。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教学要有活力和乐趣,多一点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无趣”变“有趣”,培养“乐趣”,促进“志趣”的形成,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要学、想学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维 《小学儿童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1日

【2】 何蕾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03年6月第16期 【3】 罗立 《关于名数的改写》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6期

【4】 余马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参考期刊 2004年12月 【5】 蒋光渊 《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 数学教育学习报 2005年6月

【6】 徐卫琴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4月 【7】 刘先奎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6月 【8】 赵建红 《开放·兴趣·探索》 跨世纪(学术版)2008年12月第16卷第12期 【9】 欧阳跃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007年11月第26卷第2期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用“爱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二、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一)通过实践情境,激发兴趣 „„„„„„„„„„„„„„„„„„2

(二)通过趣味情境,激发学习趣 „„„„„„„„„„„„„„„„„3

1、通过游戏调动学习兴趣 „„„„„„„„„„„„„„„„„„„„„5

2、通过儿歌调动学习兴趣 „„„„„„„„„„„„„„„„„„„„„5

3、通过表演调动学习兴趣 „„„„„„„„„„„„„„„„„„„„„5

(三)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3

(四)通过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

三、用“幽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四、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五、用“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参考文献 „„„„„„„„„„„„„„„„„„„„„„„„„„„„7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齐芳霞 学校: 漯河电大 年级: 2008春 学号: 081180060 指导教师: 王文生 教授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一、用合作学习来激发兴趣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启蒙作用。众所周知, 数学学习又是贯穿始终的。因此, 教师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学习, 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灌输知识, 应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讲到某一新问题时, 将学生分为几组进行学习, 这样既是对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 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在这种主动的学习中, 能够自由地进行讨论和交流, 心里负担会明显减少。在这种交流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进去, 及时地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鼓励, 激发学生积极讨论的热情。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来源于这种合作学习的热情, 还源自于教师不断的鼓励。

因此, 鉴于合作学习本身的优点, 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当然, 并不是任何内容的合作学习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 为使学生对学习作出积极反应, 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牢固且深刻。

二、用直观教学来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直接灌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结合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特殊性, 直观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手段。“直观”能直接说明问题, 会给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时代, 电子化的产品也遍布各个角落。多媒体的教学也运用到了小学的教育中, 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 生动形象, 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优势, 这是那些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相对于单调、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的教学无疑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采用多媒体教学时, 可以增加问题情景设计, 在对一堂课进行设计时, 采用网络技巧对问题进行情景设计,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再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 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再比如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在每一课件的适当时候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 既让学生积极参与, 又可以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 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

三、用实践操作来发展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只有让每名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 才能更快地吸收信息。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 发展学习兴趣, 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小学生天性爱动、好奇, 因此, 教师应把握这些特点,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

比如, 在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通常让学生自己剪出平行四边形的图案, 然后进行割补, 转换成长方形, 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个其实并不复杂的过程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比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的逻辑推理要简单明了的多;在教加减法的时候, 比如最简单的“13-8”, 用手指数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算, 结果出现了几种思路, 从13开始一个个减, 直到减完8个;把13分为10和3, 10减8是2, 2加3是5等。可能这些方法复杂了些, 或许也不符合数学学习的正常思维, 但是由学生自己来算, 起到了对知识的加深理解的作用, 其效果是大不同的。

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重在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 它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因此,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拓展知识这一方式是可取的, 事实也证明了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 对数学学习更有主动性、兴趣性。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还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易接受的教法, 比如在对一些问题进行解答时, 可以将老师或学生成为事件的主体, 举个例子:算平均分时, 可以列举假设几个小学生的成绩, 这种情况, 学生一般比较感兴趣, 容易配合教学, 积极性也就激发起来, 这也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法。另外, 鉴于小学生本身的特点, 游戏教学法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看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外, 教师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是很重要的。首先, 教师应以真诚的心与每一位学生交流, 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会从内心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另外教师还需要有民主的意识。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 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创造,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加以肯定, 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增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一、创设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观众在观看文艺演出时都能沉浸在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是导演精心设计的情境感染了他们。同样,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设置一定的情境,也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情境设置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在设置情境时,我通常运用课件情境。课件情境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被欢快的音乐和动态的画面轻松调动起来。

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为了让学生熟悉这些图形,我在屏幕上播放了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实体、实物,比如:可乐瓶、一次性塑料杯、油罐、沙堆、稻草堆、煤炭堆、导弹、飞船,等等。在变换的图形加上优美的乐曲构成的意境中,每个学生都观察得十分认真。

二、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提高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之一就是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它既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风格。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轻松,愉快,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振奋学习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开朗的性格。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横截面内容时,事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示意图。在讲解过程中,一个学生小声的和他的同桌说道:“要是真有个长方体能切一下就好了。”话音刚落,老师也停下讲解。突然朝那学生问道:“要真的长方体啊,行,老师给你!”说着就从外衣口袋掏出个包装完好的桂花糕。学生们被老师的这一举动惊乐了。老师接着问:“是不是还要一把刀啊 ?”疑惑间,老师就伸手去口袋掏,果然一把手掌般大小的刀出现在面前了。老师对刚才那学生笑着说:“现在该你上来表演切横截面了”。同学们在一阵羡慕后的完成了实验。

三、通过动手操作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动手中掌握知识符合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可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并在感知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点。

比如:针对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这一问题,可先让学生各自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然后通过倒水实验,圆锥里的水几次可以将圆柱倒满。结果正好三次倒满。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因为学过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也就马上懂得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了。通过动手导趣,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搞清了公式的来龙去脉,不少学生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对数学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有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数学上的创造美,也就是数学的“魅力”之处,也是数学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教育就是要创新。所以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呵护,即使有错也要鼓励,要让学生体验到创造之美,成功之美,树立起创新的信心。比如在图形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美,对称美,结构美。还要让学生搜索生活中的数学图形,体会他们的作用,发现他们的美。

五、注重结尾,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延续

一篇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引人入胜、情趣盎然的开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经过,耐人深思、余味无穷的结尾。数学课堂教学和艺术作品一样,好的结尾可以鼓起学生思绪之翼,使他们对课堂内容遐想联翩,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留下的袅袅余音。

例如:学校组织春游,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条件计算学校选择哪个哪个旅游景点最合算。我通过三种解法给学生课后思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索证明方法,无形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既寓学于乐,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自主性

株洲县南阳桥中学

胡兰球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创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有意义的开展学习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的创新学习。

关键词:自主性、创新、实践、个性、积极、激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更为突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实践与综合反应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等环节。教师要创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让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就此问题,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先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常言道:“与其拉马饮水,不如让其口渴”。在学习中没有愿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新课程教材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到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并在数学学习自主性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估计讲台有多长?家里的床有多长?铅笔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学生还是不知道它的准确长度,于是就想通过自己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开展测量活动,真正投入到测量长度的过程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这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兴趣的激发,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一般发展视为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首先,应处理好教师和教材的关系,不把教材神化。教材仅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素材,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所体现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数学活动。才应成为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应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应根据学生知识经验,丰富教材资源。不把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形态作为模本,复制到学生的头脑中。同时,处理好教师和教案的关系,不以完成教案设定教学任务为追求。例如,我在教:“桌子有多长?”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用断尺测量时使用的不同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全班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同学们分成两派,有的说这种测量结果对,有的说那种测量结果对,争得面红耳赤。此时已临近下课,我设计的环节还没有进行。于是我建议同学们下课再讨论,继而转入复习,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注重学生思考,让创新走进课堂,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展开图和三视图之间相互转换关系,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中,提出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和改进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有意义的开展学习活动

有意义的开展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比如,我通过阐明比例尺知识在设计图纸和画地图等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又如:我在教“通分”一节时,我有意让学生比较3/4和5/6的大小时,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遇到这样的题,首先看它们的分母是否相同,不相同该怎么办,然后再怎么样,这样帮学生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后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的展开。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的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以“善”为本 着眼于“实”

株洲县南阳桥中学小学部

胡兰球

内容提要:善于处理关系,诚实地对待处理好问题,善待他人,在实际中做好人文关怀,善于识能,在现实中发挥教师的潜能,善于理解,忠实地帮助青年教师,善于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关键词: 善于 善待 诚实 实际 现实 忠实 实践

在我的动笔之前,便想起儿提时代的一首歌谣:"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原本意是指群众看干部做事能带头否!我这里引深为干部的统帅能力。小学校长虽不是什么干部,但在人伞兵俗眼中不算是个“官”,也带着一个“长”字。不是“官”的直系,也是“官”的近亲。这个“长”是学校工作管理的核心人物。然而这项管理革作虽不十分复杂,但也算麻雀一只肝胆具全。作为一校之“长”如何管好一所学校呢?本人从十多年小学校长工作中得出的一个深深的感受,应从“善 ”与“实 ”字上下工夫。“善”则为“善于”,“实”则为“诚实”、“现实”、“实际”、“忠实”、“实践”。

一、善于处理关系,诚实地对待、处理好问题。

我于99年下半年调入乡中心小学任校长工作。当时来校的第一件使人感到头痛的事就是校舍残缺。仅有的几间房子都有这样的民谣形容它“屋梁锄头把,橡皮竹子化,遇到风雨天,瓦片往下射,学生老师都喊怕”。改建校舍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不避风雨,不分昼夜地来往于干部和全村的党员之家,向他们一边宣传党对农村小学校舍管理的政策,一边给他们讲为培育后代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终于群情奋起,达到共识。通过群众集资,社会名流捐资等方法,在二年时间筹措资金50余万元,改造一栋旧平房,大型维修礼堂,新建二栋教学楼。当人们看到孩子们在学校安静的学习时,教师在学校安心的工作时,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二、善待他人,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人文关怀。

由于工作的需要,教师结构的调整。上级为我们学校调来一位以校为家的半边户,教师的住房再度出现紧张状态,引起新教师工作情绪低落,在工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建此情况,我便主动地找他谈话,道破问题的实质,并主动地挪出自己的一间房子让给他,自己常年住校,一家三口住在一间仅二十来平方米的房间,厨房落在走道中,他为之而感动,并表明了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态度。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在期末乡文化知识的检测中,他所教的学科在同年里名列前茅,也获“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那时一个学期,有一位因慕名将一个小孩转入我校 一年级班,这位教师不愿意接受,我们农村小学编制紧张,任务重,一年级教学包班,教师每周课时达到24节,本班学生也达到50余人,加一个学生教师加一分工作,加一分责任。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影响家长情绪,不加重教师工作任务,使教师乐意接受这个学生,我主动地替这个教师每周上好两节课,并想办法帮他解决其他的一些困难,这位教师和乐意地接受这个学生,工作时他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在期末的工作管理评比中,该班被评为先进班级集体。

三、善于识“能”,在现实中发挥教师潜能。

作为校长识人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若有不谨工作就会产生被动,严重时可以发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那时在我任校长工作的第一个年头里。当时我不假任何思索,胡乱点卯了各年级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期末对各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地总结时,我惊讶地发现,有一个年级不论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一团糟。我反思地思索苦苦的揣摩,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不是他工作没有能力,更不是他工作无责任感。而是我不知人,不识人,不善用人。原来他确实不适应于低年级教学管理工作。后来把他安排在高年级中教学,而且是一个较为复杂班级的班主任。在月工作总结时,这个班的工井然有序,班上学生荣誉感极强,班风特别好。由原来的糟班一跃而成为榜样班。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颜,同年他被评为出席县优秀班主任。

四、善于理解,忠实地帮助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他们都是从学校走上学校,他们有很多长处,他们的知识素质比老教师强,接受新事物比老教师快,他们精力旺盛,但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校长要站在前面,指导他们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指导他们在实际中抓好班主任工作,带领他们走出校园,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少唠叨,多包容,少批评,多指导,多寻找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在我任校长期间,有一位青年教师,家访时与家长交谈总是不欢而散,与学生谈心时也经常闹的不可开交。发现此情后,我对他略加引导,他很快改变了原来的方法,一期后,他便成为了我校的一位最年轻的骨干教师。作为校长,对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应扶上马,送一程。

五、善于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实践证明,一个校长管理学校工作优劣,与其使命感,同领导的艺术,治校观念,文化水平,及各种素质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时间迁移,科技的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作为校长抓学校管理工作,不能因循守旧,要开拓进取,要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改善自我。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蒋玉艳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包讲、学生包练的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中,而是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适合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来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我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一 学校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二 家庭生活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培养 兴趣 策略 方法

综述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事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地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动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种成份是学习的目的性和认识的兴趣性。后者对于学生更为现实。因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是在和谐完善的教学组织下,自愿学习的。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觉得学习非常的轻松;相反,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就不会有惊奇和喜悦,这种学习是枯燥难熬的、沉重的苦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在于以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思维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善于激发表扬和鼓励学生,逐步培养浓厚的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崭新问题,也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指出的努力方向。一般地,兴趣的激发培养主要通过学校、家庭等途径,采用多条途径综合培养模式,以学校教学为主,同时辅之积极有效的家庭活动。下面就针对学校教学与家庭活动两条途径来探讨具体的激发策略。

一、学校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很大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教学有方”,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

(一)、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减少了,和蔼的语言打动了学生,大家都乐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讨论。从而消除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的只是一个大姐姐在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块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让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以加强数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我在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的面、棱的特点和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测量、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将抽象的学习知识,寓于学生的乐趣之中,寓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之中。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信不疑、记忆深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的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祖冲之是怎样发明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童弟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讲授新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了光辉榜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五)、采用自编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顺口溜学得快,记得牢。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编口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在讲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学生学完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总结出: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零头有点就是九,零头无点就是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牢固准确地记忆,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乐学”。这样使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由抽象变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设置陷井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设“陷井”,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知识不够理解而表现在判断、推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失误等现象,有的放矢地编出一些有迷惑性的题目,布设“陷井”,借以考查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得以提高。在数学实践中我发现设“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经努力学生跳出“陷井”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倍增。他们在欣赏自己成功的过程中无形的进行了兴趣的自我培养。

(七)、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等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对他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八)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教学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教授“10的认识”时,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九)、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优等生是班集体发展的“领头羊”,更是班集体的宝贵财富,怎样调动他们,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充当学生,又能充当老师,是尽快提高班级成绩的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让优等生带动、影响、帮助自己周围的同学,这可是一股很强的力量。课堂中尽量避开整体讲授的方式,有时会浪费优等生时间,尤其针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指导,同时优等生还可以帮助一些学困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家庭生活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孩子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家长可问孩子:“家里有哪些东西的性状是长方形的?那些东西的性状是正方形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那怎么样确定地板砖是正方形呢?” “用尺子量。”„„在家长和孩子的讨论下,再对新发现的正方形进行测量。再如:孩子知道了米、厘米长度单位后,家长列举牙刷、铅笔盒、床、裤子、冰箱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他先估计出每种物品的实际长度是几厘米、几米或几米几厘米,然后再用尺子进行实际测量,看实际测量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差距有多大。这样,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孩子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巩固在学校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1)以生活中的普通常识为起点。

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因此,在他们生活中学习数学,会引起极大的兴趣,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家长应该常带孩子一起购物,在购物中,问孩子:你对人民币有那些了解?孩子们会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就被调动起来。家长可再告诉孩子一些关于钱的知识,如:各国的钱是不同的,钱的产生及其发展,如何辨认真假等。

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这不仅使孩子想学、乐学、会学,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如天天上学要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外出旅游得估算一下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孩子参与处理家务事的过程中,不但能发展智力,还能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如:大扫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一起计算水费、电费等家庭帐目。让孩子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家长布置给孩子“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家里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孩子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孩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6

学龄初期的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不易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就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讲减法3-1=2这个例题时,为了使学生对减法的数量关系有较清晰的印象,并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预先做好3架能活动的飞机教具,上课时,教师先在讲台上并排放着3架飞机,然后边讲解边把其中1架拿出来,表示离开飞机跑道飞走了。让学生看到原来地面上停着3架飞机——被减数,也看到飞走了1架——减数,还看到剩下的2架——差,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把这个抽象的算式比较深刻地印在脑海中,而且愿意学,学得高兴,记得牢固。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小学数学具有的特点是其他学习阶段所没有的, 这也就造成了小学数学是所有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 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始

小学数学, 是学生认识数学这门课的开始, 如果开始就给学生不好的感觉, 那么, 他学起数学是会感到非常困难的。一年级数学, 学生学会了看时间, 学会了用直尺, 学会了认识人民币, 学会了图形的分类等等这些, 而这些内容不正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吗?小学数学, 成为了学生理解数学的开始,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就是从生活中升华来的, 数学不是抽象的, 那么他还会觉得数学没有用吗?除非他不食人间烟火。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很有意思, 数学肯定也有意思, 这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 成为了数学兴趣培养的开始。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 新知与旧知, 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 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 从而主动深入学习。如:教学“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 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许多学生都纷纷说:“一个人有几岁, 就会过几个生日”。这时我抓住契机说:“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 只过了3个生日,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 个个情绪高涨。再如,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 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 宽2分米, 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 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 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 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 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 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 给学生留一个悬念,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 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 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 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 自己得出结论。这样, 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 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 能迅速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三、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新的教学大纲也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 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小组活动。例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 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四、小学数学教学, 概念教学不能模糊不清

前面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 但是也不能背离了数学教学的严谨性, 不能让概念性的问题模凌两可。

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 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 对数学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装饰, 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 两个兄弟一起到, 尖角在前小于, 开口在前是赶于, 两个数字中间站, 谁大对准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但是, 在让学生学习图形的归类时, 小学生对于平面和立体这两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 我们要慎重的选择讲解的词语, 使得学生明白“球与圆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一样, 每次我教我外孙图形分类, 总是问他:你确定球是圆形的吗?他是毫不犹豫的说:“是的, 老师说的。”我相信:老师不会这么讲, 但是是什么问题使得学生认为球就是圆呢?应该值得我们老师好好思考一下:不能让定义不清不楚, 一定要明明白白, 但是如何讲解呢?老师是要好好商榷一下的。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激发 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

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安排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所学的技术。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规律。虽然学生在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动作,但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给他们教的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教难的技术。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之乐。

3.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

1.多用激励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3.参与到学生中

积极性差的和好学生不同,好的学生一个篮球就可以玩的满头大汗,而积极性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学习兴趣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练习中,学生掌握动作有快慢之别、优劣之分,这种差别就形成了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鼓励差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学生,能够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学生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而动作好的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做老师的感觉,要想教别人,自己的技术必须要提高。在动作练习一定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让动作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这样不仅能增强本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动作较差的其他同学的练习,带动其完成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

关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在参加电大本科数学教育专业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中学数学教学概论》这门课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新的认识。所以,我不揣简陋,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以论述,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肤浅的认识,以期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如能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指点,那将是我更大的幸运。

学习兴趣对学习一门课程非常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指向目标的有益态度,这种态度反过来以更强烈的积极方式导致或加强学习的愿望。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数学尤其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讨厌数学”,“不愿意学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初中,每年有不少学生因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而辍学。所以,在如此背景下,关于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问题的探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

一、数学史和数学的美学价值等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列举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学习研究数学的趣闻轶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选的例子当然是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10岁时,教师出了计算1+2+3+4+„„+100等于多少?这个题目,高斯很快举起了小手,并脱口说出了正确的答案。高斯不是用常规的方法计算,而是采用新的算法,将左右两端处于相对称的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都是101,由于100个数可以组成50个对称组,所以,101乘以50,结果就是5050了。

还可以举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张广厚的事例。

华罗庚只有初中肄业的学历,业余钻研高等数学,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求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华罗庚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终生潜心钻研数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创立了“陈氏定理”,被外国数学家誉为“撼动了群山。”

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小学六年级因数学成绩不及格而留级。后来刻苦地钻研,终成一代数学大家。这个事例对农村初中很多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能起到激励作用。

数学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有趣的事例。

例如,哥尼斯大桥问题。18世纪,东普士哥尼斯堡有条莱格尔河,这条河有两个支流,在城中心汇成大河,中间是岛区,河上有7座桥。问能否从某地出发,经过岛一座桥一次且仅一次,然后返回出发地?这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在1738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利用数学抽象方法,给出了否定回答,成功地作出了解答。

中外数学史上有趣的问题还有很多。如“蜂房问题”“四色问题”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极好素材。

(二)数学的美学价值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其实,数学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厉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满的境地。”数学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力量,就在于秩序、和谐、对称、整齐、结构、简洁、奇异,这些都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客观基础,而数学恰恰集中了美的这些特点,并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我想起了一句美学的命题:美在于发现。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美”的眼睛。例如:射影几何的对偶原理,数学中自然对数的引进都是基于对称美的追求,二进制的建立是对简单美的追求,集合论中的悖论是对奇异美的追求。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古诗词中找到数学的美。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前者描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形象,后者表现出直线与圆相切的画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是一个活脱脱的孤帆运动的极限过程。只有教会学生用“美”的眼睛发现数学美,就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时事热点问题:嫦娥一号的成功绕月飞行,“神七”成功地升空和返回,这些都必须有数学作为支撑。著名数学家杨乐说他作为一个数学家,参与了国家很多重大的科研活动,有的还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研项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我还要提到利用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曹冲称象这个故事里面就包含着数学里面的等量代换的问题。

二、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果想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教师要摒除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要力求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要激励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而切忌责怪学生。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自信心。当学生不能解决所提问时,可先设计一些他们当时能解的问题让他们做,并在他们取得初步成功时积极鼓励他们。当一些学生不想解题,甚至不愿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时,教师要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给他某种解题愿望。当学生求解那些对他们来讲并不太容易的问题时,要让他们学会败而不馁,学会开拓思路并积极进取。

(二)一定要摒除非传统的“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模式,而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法导致学生的机械学习,而机械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正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记》中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一个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还必须帮助学生“会学数学”。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体会创新和发现的快乐,让学生保持对学习数学持久兴趣。至于新的教学模式,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和经验。流行的说法是“初中学洋思”,洋思的经验概括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问题。我们不妨作以借鉴。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决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一)为了激发学生持久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必须坚持直观性教学原则,这是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决定的。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具体的直观性有很强的依赖性,或者说初中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巴甫洛夫关于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大到了少年期,脑联络神经纤维大量增加,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机能达到了成人水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思维的理论性还不发达,教师选择与抽象概念有关的正确的直观形象作为支柱,就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概念。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进行直观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言语直观,以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他们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将其性质反映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关系得以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分析、发现和理解它们。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手段改革,运用幻灯、投影仪、电视、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关于这一点,我在下文还要作较为详细的论述。

(二)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探究的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务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在我国教学史上,曾有不少教育家提倡教学中“知”与“行”相结合的问题。诸如“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知与行常相须,如日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子语类辑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理,则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性理精义》等等,都是至理名言。在外国教育史上,也有些教育家比较重视知与行的联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空洞的亳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就像无理想作先导,又无理想作准绳,因而不能引;申出任何思想的事实和经验一样。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必须联系实际,从具体事物和现象入手。事实表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式的讲授,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联系实际问题的讲授,情况就大不相同。

例如,引入有理数概念,尤其是正、负数概念时,可以结合“表示零上5度和零下5度的气温”、“表示东行10千米和西行10千米”等实际问题进行阐述。

下面,我列举两个教学实例加以说明。A、《数轴》的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你能画图表示这一情景吗?

学生会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并在直线的左、右侧分别标上西、东,在直线上取一点O表示车站的位置,规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米,于是点O的右边距离O点3个和7.5个单位的点A和点B,分别表示柳树和杨树的位置;点O的左边距离O点3米和4.8个单位的点C和点D,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的位置.3 问题2:怎样用数轴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呢?(有数轴体现出方向、距离的不同)

规定从左向右表示由西向东,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由此可见,正数、0和负数可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问题3: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后可得出,例如:温度计、称杆、门牌号码„„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度计(显示不同的度数),让学生体验读取,并比较各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的高低,使学生充分体验和认识温度计的设计特点,让学生再次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B、《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的新课导入.问题1:宋国有一个非常喜欢猴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情形:

1:猴子们很笨,老人很聪明.因为老人一天之内给的橡子数目是一样的,都是7个.2:猴子性子急,他先收到多的就高兴了.3:那老人为什么不早五颗晚两颗,猴子不是更高兴了?

4:人家老人聪明的就在这里,早5晚2相差太多,会造成晚饭不饱,老人是利用了数学的加法交换律,满足了猴子们的欲望.教师归纳并引入新课.问题2: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问题3: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是a+b=b+a;加法结合律是(a+b)+c=a+(b+c)

教师归纳:我们已知知道,小学所学的有些规律,在初中由于负数的引起而就得不成立.以上的两个例子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很多.例如,在设置练习题的时候,多出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如计算金融储藏的利率,商业利润等。当前,我们要认真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在我们农村初中,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带进乡村、田野、山地、河流、湖泊去学习数学。经验证明,以上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他们的基本技能,也能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幻灯和投影教学。

幻灯和投影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容易,成本低廉,能够提供大量色彩鲜艳而真实的图像画面,教师能灵活地控制教学信息的传递,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二)电影、电视教学媒体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事实上,青少年都比较爱看电影、电视,一些好的电影、电视片看过之后,长久不忘。在放电影或电视时,学生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屏幕上,由于画面、色彩、解说、音响及其变化,都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上引起兴奋,因此,学生的注意力也就特别集中

(三)计算机和辅助教学。

计算机还可以与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其他教学设备接在一起使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事实上,由于近些年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尽快地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我们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出学生积极操作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圆与圆相离、相切、相交、内切、内含的位置关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举办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指导学生学写数学小论文。

我们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必须自学有关的书籍,广泛地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和概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最后才能形成文字写成论文。事实证明,指导学生写数学下论文,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数学游戏。

经常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我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与结尾的数字,我都能够立即说出其平方的结果,学生都认为我是神算,我告诉学生规律,只要将5前的数字与其大1的数字相乘在其后补上25,即得结果。数学游戏将科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效果非常好。

上一篇:水口镇创建“平安村居”活动情况下一篇:医疗废物管理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