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思维论文

2024-09-17

工业化思维论文(通用11篇)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1

牧业人常说, 畜牧业是一个承农启工的行业, 它上接农业下连加工业, 因此, 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乃至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我市通过实施“打造牧业大产业、建设牧业经济强市”战略, 使牧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攀升, 大市场、大公司不断涌现, 牧业小区、标准化示范园区随处可见, 牧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

我市的畜禽饲养量约占全省1/4, 产值占我市农业总产值60%以上, 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看, 我市畜牧业相关延续产业滞后, 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产业规模不大, 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特别是对地方财政贡献还不大。在今后一个时期, 我市应该用工业思维谋划牧业, 用牧业资源培育工业, 打造牧业全产业链, 走养殖富民加工强市之路。

1 用工业思维谋划牧业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 畜牧业正在由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型。在发展空间、发展要求以及作用上也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1.1 在发展空间上

已从畜禽养殖快速拓展到牧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经营、畜产品的加工与经营等多个领域, 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快速延伸, 更加注重实现养殖业、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制造业和牧业投入品、畜产品经销业等多产业协调发展。

1.2 在发展要求上

已从追求总量扩张向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转变, 更加注重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之路。

1.3 在作用发挥上

已从满足社会对畜产品供给的需求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转变, 更加注重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县域经济突破。这一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跳出就养殖抓牧业的框架, 从促进牧业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角度, 从促进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度, 来抓牧业。通过发展加工业和相关产业, 实现一业做大多业并举, 推动产业兴市;形成一个新的工业门类, 推动工业立市;培植新的税源, 推动税源富市。

2 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我市畜禽年饲养规模已达2亿多头 (只) , 形成了一个新资源优势。以现阶段我市牧业发展水平来看, 需要各类工业饲料近200万吨、各种兽药近10亿元, 牧业发展可提供各类鲜活产品近200万吨、皮张近800万张、可利用的畜禽粪便近3000万吨。这些资源为饲料加工业、兽药制造业、畜产品加工业、皮革制造业、生物有机肥加工业等提供了资源基础, 使这些行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我市的牧业资源开发利用率总体上能达到50%, 将会增加产值150亿元, 利税近10亿元。因此, 围绕着丰富的牧业资源, 培育相关产业,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既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3 全力打造牧业经济强市

从现在的发展潜力来看, 我市的牧业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目前, 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全力打造牧业经济强市,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我想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3.1 要切实抓好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保证加工企业的资源供给

要加大扶持力度, 继续抓好牧业小区和规模牧场建设, 创新现代牧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牧业经济合作组织, 充分调动和发挥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 建立政府牵头协调, 加工企业、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四位一体”, 横向联动, 形成新型的合作机制, 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建设一批生产条件好、产品质量优、供给及时稳定的加工原料基地, 形成“企业围绕养殖办, 养殖围绕企业转”的良性发展局面, 从而促进牧业经济全面发展。

3.2 依托资源特色, 打好“品牌”战

要强化品牌意识, 追求精品牧业, 对新认定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重奖, 在惠牧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 也可以通过展会、推介会, 以及一切可以宣传利用的平台, 广泛宣传, 扩大影响, 合力打造一批名牌企业、特色产品、区域品牌, 提升我市畜产品整体竞争力。

3.3 依靠科技, 延伸产业链

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依赖于产业的精深发展, 我市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多数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因此, 我们应着力建立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公共平台, 鼓励、支持、引进一批新的投资企业, 加快养殖、加工、饲料、兽药、物流业的全面发展,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向绿色畜产品、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扩展,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打造牧业全产业链条。

3.4 以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为核心,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以四平、公主岭、梨树为核心, 以两个千万头猪饲养基地为依托, 进一步加强产品功能区和产业平台建设。把一批养殖密度大、带动性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实到园区, 共同打造四平——公主岭、四平——梨树牧业产业集群带。以红嘴农高等龙头企业为重点, 以李连贵老字号为载体, 开发具有我市特色的系列食品, 做大做强肉食品加工业, 打造北方肉食品工业城, 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3.5 加强整合政策性资源, 积极打造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1) 加大政策扶持, 在财税、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突破性、创造性措施; (2) 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惠牧政策要向与加工企业关联度高的小区倾斜; (3) 积极开展“三争取”, 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牧业扶持力度的契机, 各级领导拿出一定精力, 向上争取资金、争取项目、争取政策, 借力发展我市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产业; (4) 各级财政应支持加工企业组建担保公司、构筑融资平台。同时, 积极向银信部门推介企业和项目, 促进银企衔接与合作, 解决我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和相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

四平市的畜牧业规模庞大, 基础雄厚, 比较薄弱的就是加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只有依托雄厚的基础, 依靠党的领导和强有力的惠牧政策, 四平市的畜牧业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工业思维谋划牧业, 用牧业资源培育工业, 打造牧业全产业链, 走养殖富民加工强市之路。

关键词:工业思维,谋化牧业,牧业资源,培育工业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2

归结原因有几点:

1、历史原因:中国工业设计才只有几十年发展时间——七十年代引入这个概念,相较有百年历史的国外工业设计,自然存在一定差距。

2、教育原因: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到现在都没能形成一种很统一和有效的教育模式。

3、企业的原因:企业自身对工业设计的特性、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熟悉不够清楚,不能很好的治理工业设计,使它能够和其它传统的各部门协同发展,互相促进。只是把它建立起来,仍然按照传统的治理和运用资源的方式来对待工业设计,自然效果无法达到理想境界。

4、设计师的原因:工业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存在多方面的偏颇,无法和企业大的发展战略协调同步,自觉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是自顾自我目标的实现,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5、其它原因:其它还有一些来自硬件条件的原因,如技术、工艺、设备、资金等,受这些限制,很多优秀的设计无法得到实现。

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多做介绍。而我要说得也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企业原因和设计师的原因。这么做的目的,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来了解工业设计,让设计师了解字的角色。为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设计师自身发展明确方向。

二:企业

前面我们提到过,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程,而真正为大多数企业接受和认同也许只有几年时间。造成目前很多企业的现状就是——需要工业设计,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也就是说对工业设计的熟悉不够全面,不知道如何很有效的治理工业设计,使之有效运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工业设计是什么?

早在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TCSID)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上就对工业设计做出了很全面合理的定义,大意如下:“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练习、技术条件、工艺手段、视觉、心理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新内容,使之具有新的品质和规格和价值,这叫工业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当工业设计师对产品包装、宣传、展示、市场研究和开发与猜测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的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裕民工业:跳出常规思维 篇3

延伸服务很受用

说到服务,人们听多了,也看多了,感觉有些像是白开水,没有什么新鲜内容。然而在裕民工业当前的服务理念中却包含很多极其重要的内容。

尽管这两年行业里更多企业都在过苦日子,但裕民工业的日子则表现出了另一种景象。“我们今年上半年非常忙,可以说是近几年中最忙的,设备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这样的状况,一是我们比较幸运,赶上了不错的市场调整。因为去年以来国内外的高棉价差,使得一些化纤产品的加工量增加,这样的行业态势为我们的产品销量增长创造了不错的环境。其二,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延伸服务。这样的经营理念在当前行业转型升级的特殊发展时期,表现出了它特有的效用和价值。事实上,若我们走的还是只关心设备销售的常规路线,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李瑞卿十分清楚,企业当前的经营策略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们跟染厂进行项目沟通时,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项目策划。”李瑞卿说。不同染厂、不同的产品定位、不同工艺,在设备选型以及资源配置上,肯定会有差异。若采用常规的标准化、无差别服务,有些资源就会形成浪费。“比如水洗箱,印染企业生产只需要5个就能达到需要的效果,而设备企业能提供的却是7个,或者有些企业需要7个,而设备企业能提供的标准化设备是4个,事实上这些都没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则通过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实现从厂房设计到设备选型,以及水、电、气等各种能源的合理运用,实现企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在李瑞卿看来这是为印染企业提供服务的根本。

以往,设备企业都是自己生产什么,卖给用户什么,很少考虑用户的真正需求。但在各项要素成本飙升的现状下,印染企业的生产方式也逐渐走出粗放模式,依靠精细化的管理和合理的生产运行方式创造新效益。裕民工业就是通过有效捕捉这些信息,提出了企业的增值服务构想。

裕民工业的延伸服务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在海外市场也同样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我们在土耳其的市场服务,也能看出我们这一特点所显现出来的优势。土耳其作为欧洲的后花园,他们以前也看不上中国设备,但我们的人去了后,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感觉到我们既有欧洲人的想法,技术层面也非常精通,更感慨于我们的延伸服务,他们没有想到设备企业的服务可以如此全面、超值。”李瑞卿如是说。

将节能减排执行到底

印染设备企业在这场环保战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首当其冲考虑环保问题,这直接决定着印染企业能否有所依托地实现环保生产。

谈及环保问题时,李瑞卿认为,环保应该抓,而且必须严抓,除了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印染企业还需要从这里找到自己的效益和利润。“如果在环保方面的监督机制能够不打折扣地执行,印染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就会加快,对于行业的发展也将大有裨益。”李瑞卿觉得,当下,政府应该通过更好的政策让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在设备研发创新上要充分考虑印染企业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将节能、减排、降耗的理念融入其中,并在用户工艺上做深入研究,尽可能让企业的资源效用最大化。

李瑞卿有过丰富的印染企业从业经历,曾亲身感受过设备带给企业的困惑,而今自己换位在印染设备制造领域,更加懂得设备该进行怎样的改变,才能够满足市场的真正需要。在他看来,国内外设备都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些改变,也必将为印染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带来福祉。

“欧洲设备与日韩设备相比,差别十分明显,欧洲设备大气,而日韩设备则精巧。事实上,作为印染企业能够看到的不只这些。欧洲人的设计理念有他们自身所处环境的考量,因资源丰富,便会在一些设计中体现出来。而日韩,作为先天资源、能源匮乏的国家,他们的各种产品设计,都力图简约化。那么,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就要从自身的切实需求出发,而非简单的抄袭模仿。”李瑞卿表示。

此外,他还列举了一些产品在设计上的不足。“比如水洗箱,国外设备8个就能实现的水洗效果,很多国内设备要用10个甚至13个。多出这么多水洗箱,在耗水量、加热等方面,都必然会形成大量浪费,且污水排放增加。就水箱的液位而言,国内外的差别也很大,国外设备比国内的液位低很多,但洗涤效果非常好。再比如,国外的丝光机要比国内的设备短近1/3,这就意味着各种能源消耗的减少。”李瑞卿看到了国内外设备间的差别,且觉得这样的差别是不难实现的。

其实,企业就是在每个水洗箱中加以改进,比如在结构设计、传动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加强循环、加装喷淋装置等,这些改变虽然需要资金投入,但比多制作几个水洗箱更为经济。当前国内企业以及相关院校的技术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创新,之所以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归根结底是理念的问题。

由此看来,环保政策之下,行业的节能、减排作为主流趋势尚有提升的空间,且行业转型的方向非常清晰,关键是看这些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印染企业的理念转变能否提速?

走出恶性循环

我们常常讲“薄利多销”,在这个理念之下,其实是无形中廉价消耗着我们的劳动力和资源,甚至有些是无法再生的天然资源。而现实状况是,这样的设备可能再次成为我们的过剩产能。

李瑞卿谈到的一些行业现象很耐人寻味,似乎也能够以点带面地反映更大范围的状况,不仅是纺机,更包括纺织整个产业甚至中国的制造业。

采访中,他举过一个案例,一个国外的高端印染设备生产企业,工厂只有8个工人,另外的12个人则是管理干部,大都负责设计、销售。这个企业一个月做一台设备,产品做得非常精细,售价近千万元,产品利润能够保持在20%以上,大约200多万元人民币。再看我们同类型的设备,10万元的利润就卖得很开心,可这些设备几乎是上百人的劳动成果。

深思可发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对于创新的认知。“创新意味着什么?资金投入。而没有人能够打保票这样的付出一定就有回报。因为其中的未知数太多太多。我们的企业,大都期望每一单都是赚钱的,所以,不敢大手笔去进行创新,这样的思想和态度让‘跟随’成为了一种生存方式。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主动创新,这样,越不敢尝试就越缺乏竞争力。最终,设备技术进步很慢,始终在低端徘徊。”李瑞卿分析着行业企业的生存状态,不无感慨。

以前的他是个印染企业的管理者,站在印染企业的立场上,他说并不是印染企业不愿意尝试,若设备企业肯花力气去研究,然后让印染企业看到实惠,一定能够赢得印染企业的合作,也会找到打开新市场的方法。

我国法官职业化思维的塑造 篇4

关键词:思维,职业化,法官独立

法官职业化思维具有法律思维的一般特性。法律思维最表象化的特点是注重缜密的逻辑思考与环环紧扣的推理过程。法律思维的核心内容在于规则性思考———提取事件要素、进行案件分析、预测可能结果等过程的核心依据都是相关法律规则, 即客观公正, 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法官职业化思维的明显特质在于:第一, 程序性思维。审判程序作为交涉过程的制度化, 弥补实体法的功能缺陷。法官审判所追求的真实是程序中的真, 不同于科学中的求真与还原。第二, 中立性思维。法官处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不存在维护哪一方利益的问题。第三, 保守性思维。法官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 表现得较为稳妥, 甚至保守, 而不应当对法律作过为宽泛的自由解释。第四, 确定性思维。法官的确定性思维直接要求是判断结论总是非此即彼, 而不同于政治思维的权衡特点。

中国一直没有出现职业化法官, 在其审判过程中没有形成职业化的思维方式, 其思维特点明显背离于现代的法官职业化思维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我国传统法官在自我角色定位上就有失法官特性。他们把自己完全当作行政官 (俗称“父母官”) , 把诉讼案件当作行政事务, 把判决当作管理手段, 把解决纠纷结果当作合乎民意的政绩。而事实上也正如此, 历代所谓廷尉、大理、推官、判官等并不是专门的司法官员, 而是行政官员, 司法是行政的附属品。再者, 我国传统法官不能以法律为准绳, 而是司法依据多元化。一是传统法官具有听从上级的个别性指示, 命令即原则的行政性思维。二是以利弊权衡为中心的政治思维倾向明显, 不追求是与非的确定结论, 而追求利益的调和, 谋求“双赢”。三是法与情理之中, 看重后者, 有时不得不“屈法以伸情”。四是把民意作为衡量判决公正与否的重要标准。80年代的判断书中曾出现过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为其鲜明例证。另外, 我国法官程序意识淡薄。法官注重法律的内容、目的和效果, 轻视法律的形式、手段与过程;注重追求“客观真实”, 而不讲求以证据为基础的“法律真实”。正如梁治平先生所言, “过程同样无关紧要, 要紧的是结果, 是社会的和道德上的效果。”同时, 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没有保持中立, 表现出过分的主动性。司法模式为典型的职权主义, 法官处于完全主导地位。

如何塑造我国法官的职业化思维, 如何使我国法官养成职业化的思维习惯, 这需要在主观与客观两大方面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经过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过程, 实现我国法官思维的职业化与现代化。主观方面在于法法律知识的体系化学习, 法律信仰的树立与司法理念的强化, 以及司法实践操作技能的加强;客观方面在于法官教育体制的变革, 法官保障制度, 特别是法官独立保障机制的建构, 以及社会整体法治风貌的形成。

体系化的法律知识是法官思维模式的基础, 是法官思维的“硬件”, 思维的最终结果在于完成法律规则与案件事实的匹配, 因此, 法律知识应为法官熟练掌握。法官应当明了现行法律的基本体系、基本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 明确支撑部门法规的原则、规则、概念等基本理论知识。书本知识的习得与前辈的传授都很重要, 但更为重要的是, 法官应当在亲历亲为的法律实践中升华法律知识的运用, 能够透过法律条文看到其背后的宗旨要义与社会目的。“一个人即使具备了相当的法律知识, 甚至能够对法律条文倒背如流, 但如果对法律并无信仰, 也不具备法律思维, 根本不能成为法官。”i法律信仰是法官思维的最深层内核。只有法律成为法官内心的“圣经”时, 法官才能够心怀对法律的崇敬, 抵挡住一切诱惑, 刚正不阿地执行法律。正义、公正、理性、中立等司法理念要不断强化, 通过多种形式让法官随时感受到法律的神圣性与职业的使命感。“法官思维模式作为一种法律思维, 一端连接着信仰和价值, 另一端连接着说理方法和解决纠纷的艺术。”ii在法律运用这门艺术中, 法官应当磨炼司法实践技能。“法官作为社会中的法律和秩序之含义的解释者, 就必须提供那些被忽略的因素, 纠正那些不确定性, 并通过自由决定的方法———‘科学的自由寻找’———使审判结果与正义相互和谐。”iii案件的审判过程就是对法律条文具体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 法官要剖析法律的逻辑结构, 自觉运用法律解释方法与法律推理方法, 还要作经验性与常识性的判断, 最终将法律事实还原为程序中的“真”, 取得抚平社会利益冲突的效果。

以上谈到的几方面的实现依赖于法官的良好素质, 而高素质的形成更需要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持。首先, 所有特质都不可能天然形成, 而需要专门的培训与养成。法官教育是法官思维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应当围绕着法官职业的特质, 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训练, 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当前我国法官教育体制在法律学科教育、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继续教育三大主要环节上都要着力进行有效地改革。再者, 从长远来看, 法官职业化思维塑造最为关键的一步是要以法官独立为核心, 构建现代法官制度, 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法官独立办案。一是要明确在宪法中规定法官独立, 使法官独立原则上升到宪政高度;二是严格法官的任职资格与选任制度;三是强化法官的职业保障, 延长法官的任职期限, 甚至确立法官职业终身制;四是提高法官的任命等级, 克服司法权地方化;五是实现法官独立的经济保障;六是规范法官的惩戒制度。iv最后, 法治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职业人的贡献, 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一个充斥着“人治”、“专制”、“权力本位”等思想文化传统的社会环境里, 法官的法律思维不仅丧失了思维的源泉和交流的可能, 而且其语言、技能等品质也将在社会的大熔炉中被弱化甚至消解, 最终其职业性的法律思维也就无从谈起。v法官思维在根本上是对现实社会的应对, 法官思维的转型应当选取适合我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不能滞后, 也不能盲目超前。

参考文献

i康宝奇:《对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载于《人民司法》2007年第2期, 第49页

ii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 载于《法律科学》2003年第2期, 第14页

iii[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苏力译, 商务印书馆1998年, 第5页

iv参见邬凡敏:《以现代司法理念为视角:对当前法官思维方式的分析与思考》, 载于《法律适用》2004年12月刊, 第49页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 篇5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英国“记忆力之父”的托尼布赞通过对生物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在进行大量类比研究后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图形图像表达的研究成果。之后,该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创意、决策等领域。

二、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随着工业设计概念的兴起与完善,以往将工业设计认定为产品造型的观念已经过时,工业设计现已演变为涉及产品外观、操作行为、消费心理、产品规划、材料工艺等多领域的“大工业设计”概念。随着工业设计概念的完善,工业设计的作用也逐渐为社会所重视,设计开始超越制造成为产品生产的首要工作,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被放到需要首先解决的位置。并且,多数企业的设计部门也不仅仅着眼于产品的造型设计、外部包装设计等,而是进入产品的规划、制造、销售等多个阶段,从产品概念的产生、产品的制作、产品的运输、产品的销售等多个环节分析、梳理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通过市场、用户、企业三方面进行产品的项目规划、研究与设计制造,制订符合企业、用户、市场三方的设计方案。

三、思维导图在设计管理中运用的步骤

其一,方案提出阶段。在产品方案提出阶段采用思维导图是必要的。产品方案的提出位于产品设计产业链的最顶端,起着统领后续设计和指导后续设计方向的重要作用。一个具有市场影响力产品的出现,首先是其概念的出现。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多会选择头脑风暴法等进行新颖概念的联想。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对头脑风暴法的一种物化法。同样,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发掘惊人的创造力。以工具为例,关于“工具”的思维导图,最开始可以从工具的颜色、材质、功能、形状四个方向进行联想,从核心词汇中创建四个分支,即四个二级联想,再由二级联想进行三级联想。如,由颜色可以联想到红、蓝、黄等颜色,由材质可以联想到石头、木头、金属,由功能可以联想到钻、敲击、磨。如此看似简单的方式,其最终产生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如,我们对“工具”所产生的四个二级联想,使得创意增加400%,而随后的三级联想,又使得创意增加1200%。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要比这个复杂数倍。其二,可行性分析与后续评估阶段。思维导图在工业设计初期进行设计流程规划中有着杰出的表现。它能够帮助设计师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把控设计,制订合理且完善的设计计划。思维导图会汇总一个生产或一个产品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条件,并可以预见在产品投放市场后市场对于产品的各个方面会有何种反应。这种预知性可以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并且会在产品上市前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产品设计人员适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与形态,以最佳的方式面对市场。其三,其他方面。在产品设计管理中,有时候会出现设计师与设计主管或者与设计委托人之间因理念不相同而对设计出现分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有责任尽力说服对方,或者与对方沟通,以达到一个设计的平衡点。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会起很大的辅助作用。它可以提供一个关于近景和远景的全景图,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会过于专注细节的刻画,而是在注重细节的同时能够进行宏观设计的把控。思维导图所包含的色彩、文字、图形能够将设计过程中的核心信息梳理并呈现出来,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能瞄准产品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专注于设计重点的突破。

结语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6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工业设计基础造型课程的现状和形式,也提出了工业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期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能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学习和工作。阐释了自主性创新思维的含义和价值,设计了自主性创新思维在基础造型课程中建构的方式,期望基础造型教学在已有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思维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基础造型教学;创新思维

1 背景及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基本分为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两大类。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通常包括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等课程,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设计概论、三大构成、素描、色彩、基础图案等课程。工业设计既不是纯工程设计,也不是纯美工设计。它是一种融合了科学的理智与艺术的情感,技术美与艺术美为一体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出现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观和方法论而兴起的工业设计,不仅要求产品的设计者要充分了解科技、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还必须具备现代设计思想和超前的设计意识。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才能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在形态上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的有机结合。所以说,基础类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当重要,不论是在学校时期的概念设计或者以后在公司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的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近年来,国内的美术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的设计专业)都根据国外最新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对基础造型教学进行了改革。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突出个性和创新精神,老师把各种艺术原理、艺术规律、艺术思潮、表现技法介绍给学生,并在原则方面做出指导,在强调多元性、开放性的同时,更强调基础造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感觉。目前,关于自主性创新思维方面的阐述和研究还比较少,在高校基础造型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运用这样的一种新型思维模式的情况罕见。因此,在基础造型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的建构,是深化这种创新思维模式的一种必要尝试。

2 基础造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建构方式

在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院校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基础造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建构方法。

2.1 基础造型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富有创造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可以预定的、不可更改的。”

基础造型教学作为视觉形象研究的类型,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基础造型训练,认真感悟对象。只有在素描时注入设计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增进设计内涵和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素描造型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2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

教育家梅纽因说过:“学生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创新灵感、发展个性。

(1)主动发现客观物象,培养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在自然界中主动寻找和发现客观形态,发现其独有的质感、肌理和结构特点以及组合方式的构成化特点。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对客观形态的自主性寻找心态,养成主动寻找和发现富有设计感形态的习惯,自然形成富有自主特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在创意表现素描中,可以参照客观形态进行相关的联想和变化,把客观现实形态和情节变为幻想。这要求学生主动链接客观形态之间的关系,形成物象之间的关联性联想。

(2)物象的组织和构成中的创新思维。基础造型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地挑选和组织摆放静物,同时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成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打破思维定势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传统的物体组合主要包括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量组合、质感差异组合等。为了避免常规式的摆放方式,可以用悬挂、倒挂、垒积、包扎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机性摆放,在组织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组织静物摆放锻炼自己的空间组织能力,如形态的主次感、疏密感、整体风格特征的一致性等。这种创新思维形式对于未来的设计组织视觉形象和空间形态布局有很好的帮助。

(3)实践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思维路线和风格特点。例如,在结构素描和明暗精细表现素描的分组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构图组织、画面取舍、表现形式风格、纸张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运用自主性创新思维来考虑。

(4)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思维。培养抽象表现、意象表现、超现实主义表现、解构与重构表现、形态联想表现、仿结空间表现、置断空间表现、异面空间表现、混维空间表现、矛盾空间表现、装饰表现等形式上的创新。加强画面形式的语言表现是基础造型教学的一种追求,具有个性风格的创新形式是推动创新思维的重要力量。

总之,高校基础造型教学阶段建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大学初期就养成主动性的、个性化的、富有创新性的思维习惯。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中自主寻找相关的设计素材,积极去发现——组织——创新思维形成创意。这种延展性还将陆续体现在对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基础造型教学解决的不仅仅是造型基础问题,更深刻的是思维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全栓.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C].2006年全国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2006.

[2]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成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1).

[3]汤军.产品设计综合造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蔡瑜琢.瑞典、芬兰和丹麦的高等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5]林广远.新思维临摹:设计基础创意速写[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曹晓玲(1980—),女,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7

1 正确认识水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 行业企业必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大环境, 营造有利于行业企业发展的小环境。即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经过梳理, 笔者认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新常态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水泥产业陷入全面、长期、不可逆转的严重过剩。认识到今天的产能严重过剩, 水泥行业企业花了很长时间。2004年浙江省水泥的区域性过剩已发出警示,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38号) , 遏制水泥新增产能。但行业和地方政府却一直纠结于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的看法。国家4万亿元投资创造的市场 (有人估计实际投资达30万亿元) , 激起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产能扩张, 2013年国务院发布41号文, 明确指出水泥为严重过剩产业, 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但是为时已晚, 产能严重过剩已不可逆转。

早在2012年, 全国性水泥市场增长乏力就已然显现。国家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导致社会投资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在东部发达地区,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转型, 投资项目对水泥的需求量逐步减少, 水泥作为投资拉动的传统产业, 陷入需求增速下降, 产能严重过剩, 价格长期低迷的状态。水泥产量2013年达到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仅增长1.4%。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的数据, 目前全国水泥熟料产能超过19亿吨, 水泥产能超过34亿吨, 需求进入所谓“平台期”。目前仍有人建议继续建造所谓最先进的水泥厂, 笔者相信这并不符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利益, 不会被认可。

当前, 仍有一些专家保持思维定势, 按国外的经验分析中国水泥市场的供求关系, 得出比较乐观的看法。例如认为水泥需求进入平台期, 在8~10年期间会保持24~25亿吨的高水平需求。这种认识显然是基于我国处于“新四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阶段, 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此外,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各级政府不得不通过投资来稳经济, 保增长。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短期看有道理, 中期来看这样高的需求难以支撑, 能在2~5年内保持这样高的需求就非常不易。必须看到, 多年来国家一直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确是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态势, 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水泥行业千万不能误判而错失良机, 要抓住这一窗口时间加快转型和升级。

有的专家根据国外的现状, 认为国内7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甚至认为是“错峰生产”的前提。这可能导致社会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目的产生误解, 例如认为产业结构可以维持现状。实际上,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 窑线产能利用率低和运转率低都是因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不合理、不得已的生产管理状态。从企业年报上可以看到, 先进企业如海螺水泥2014年产能利用率达到93%, 还有的企业更高。当然, 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会低于70%。随着水泥市场需求下降, 这些企业必将陷入困境。

(2) 水泥企业发展从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式提质增效。在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情况下, 为了活下去, 企业必须通过练内功、降成本、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一些企业特别是那些通过兼并重组快速扩张的企业, 通过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对标,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例如南方水泥) 。虽然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是一个持续努力的方向, 但是, 可以预期, 随着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与管理方式的扩散应用, 这种效益提升逐渐会趋向极限, 企业间在这方面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3) 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的理念得到行业认同。技术供给的外部化和产能快速扩张, 导致技术同质化的产能严重过剩, 这是基础原材料水泥产业过剩的特点。严重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损人不利己, 没有赢家。经过较长长期的市场竞争后, 大企业间逐步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共识, 逐步放弃了“丛林法则”与“零和”竞争理念。毕竟, 中华文化中有“不打不成交”的认知途径, 西方文化中也有“打不倒的就是朋友”的处世理念。企业之间刚开始搞市场协同, 后转变为争取政府支持,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进行区域停产限产、“错峰生产”, 以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更高层次的协同是通过参股融合, 形成战略合作 (例如中国建材入股海螺创业、同力水泥、山水水泥、亚泰集团, 华润水泥入股福建省能源集团) 。因此, 和钢铁等其他严重过剩产业相比, 2013年~2014年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条件下, 水泥行业仍保持了700亿~800亿的盈利水平。这使得水泥产业在国家关注的5大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中“一枝独秀”。实践证明, 这种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的协同减产限产方式 (不是以企业或所谓行业利益为诉求) , 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企业间股权融合、避免恶性竞争的合作方式, 也是水泥行业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有益探索。

(4) 水泥产业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作为生产标准化基础原材料产品的水泥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海螺水泥和中建材集团最先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他们通过借力金融市场, 引领了国内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使行业产能集中度大幅提高。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数据, 2014年末, 产能规模500万吨以上的40余家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占全国总熟料产能的70%, 水泥产能占比超过50%。随着弱势企业的逐步退出, 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5) 水泥企业纵向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恶化条件下, 水泥企业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矿山资源优势、资本优势, 规模优势等, 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发展。受益于国家大力清理整顿乱挖乱采和发展绿色矿山, 加之天然河砂逐渐枯竭, 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混凝土用骨料市场, 不少企业的骨料产业规模已达到千万吨级以上。近几年进入骨料市场的企业已获得可观利润。下游产业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也受益于国家“禁现”政策。虽然商品混凝土行业长期形成的应收款居高不下的问题尚未改变而且有加剧趋势, 但是久经沙场的企业“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毕竟其商业本质仍是供需关系和市场话语权, 企业规模效益仍是核心竞争力。随着政府对商品混凝土产业的绿色制造要求不断提高和对环保质量监管的强化, 留给小型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且, 水泥企业如果能发挥在产业链上的资源协同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资本优势, 最终将成为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6) 节能减排环保标准法规对水泥产业的约束正在强化。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 国家和地方在不断提升和严格环保和排放的标准法规, 并加强了执法问责, 这已成为一些落后水泥企业生存的“紧箍咒”。东部发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地方政府毫不留情地“腾笼换鸟”, 要求水泥工厂限产、关闭、拆迁 (例如北京市、上海市等) , 不断压缩水泥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 企业环保减排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企业生产成本因此公平地“水涨船高”, 也不是问题。但在市场完全开放, 各地政府环保监管和执法情况却大不相同的条件下, 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例如北京市的水泥企业必须执行比国标更严格的200mg/Nm3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而销售市场同在北京的外省市企业只需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400mg/Nm3。此外, 将来各地方政府不同的碳排放限额和碳交易政策, 还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公平竞争。

2 正确把握水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机遇总是藏在危机之中, 不会自行显现, 也不是谁都能抓住。只有那些在思想上、能力上做好应变准备的企业, 才有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 正确判断大趋势, 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 对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有助于迎接挑战和抓住发展机遇。

(1) 水泥产业将重新定位, 从原材料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是中国水泥发展的“野蛮生长期”。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支撑了中国1 700多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发展, 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全面和严重过剩局面。曾几何时, 水泥产业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拉动和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由于资本密集和规模效益, 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是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香饽饽”, 不少地方打造了大型水泥产业基地。然而时过境迁, 改革开放30年后, 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市场需求与水泥产能开始严重失衡, 企业效益下降。此外, 因属“两高一资”产业, 特别是在雾霾严重的城市和地区, 水泥企业逐渐被地方政府不待见, “腾笼换鸟”、“限产限排”等一系列政策开始影响企业生存。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水泥企业的生存环境演变是一个非常鲜明的风向标。如果仍以原材料产业定位, 水泥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面临逐渐被边缘化和淘汰的风险。因此, 整个水泥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定位和发展使命。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作为水泥制造企业, 应该塑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但是, 这还只是当“好学生”的努力, 至于“毕业后”社会是否有“需要”则是另一回事。企业需要更进一步, 通过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 打造承担工业和城市废物安全处置的社会责任和环保功能, 争取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支持和依赖。长远来看, 只有通过环保产业的认定, 协同处置过程中生产的水泥获得环保产品的认可, 企业才能确保永续生存和发展。

过去, 水泥企业大力开展利用工业固体废物, 强调资源综合利用, 并因此争取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税收优惠。这种利废行为逐渐地演变为排废企业和利废企业共同的逐利行为, 政府和社会也因此淡化甚至漠视水泥企业利废的环保贡献。

但是, 通过环保部门认定并颁发许可证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为水泥产业环保转型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目前对污泥的协同处置虽然存在竞争, 但是, 相对于污泥焚烧发电, 或相对于污泥在其他在建材产业中的利用, 其不产生二次污染排放和处置过程安全卫生的特点, 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得到市政部门的认可。目前最具争议性的是对生活垃圾的协同处置。由于先入为主,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早已进入市政环卫规划, 并争取到国家上网电价补贴政策, 有一大批环保专家服务于垃圾焚烧产业, 其中有的成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质疑者和反对者。尽管不能像垃圾发电企业享受政府补贴, 一批龙头水泥企业仍坚持不懈努力, 华新水泥、海螺集团、华润水泥、中材集团、金隅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 建立了适应不同条件下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各种技术路线和产业示范工程, 为水泥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正在完善和提升, 市场应用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不论支持垃圾焚烧发电的专家认可与否,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不产生二噁英、不产生固体危险废物、不影响熟料生产质量, 不导致公众反对而产生重大社会稳定问题、不需地方政府划拨土地、甚至不需要中央政府额外补贴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只要市场公平竞争, 严格环保监测, 笔者相信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选择会逐渐转向水泥窑协同处置。但是, 市场资源有限, 水泥企业应加快行动, 占领这个战略竞争高地。

可以肯定, 通过将水泥产业定位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关键节点产业和协同处置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的环保产业, 水泥产业将会实现华丽转身, 以新的绿色环保产业功能拥抱生态文明建设, 以环保水泥产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2) 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提升大型企业的竞争力。

今年3月3日工信部发布《2015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政府将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集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流程工业全链条智能化。建材工业要开展智能工程、数字矿山、物联网发展试点示范。实际上, 大型企业集团如海螺、华润、华新等早已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营销管理水平, 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企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能效管理中小,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将是技术与管理升级的必然。由于这需要较大的投资, 企业规模越大, 效益越大, 信息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拉开大型企业集团与弱势中小企业的差距。

(3) 材料缺乏革命性创新, 水泥产业将逐渐失去发展动力。

这是假设前提下的发展趋势。自1824年发明以来, 硅酸盐水泥材料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新, 从立窑发展到节能、高品质和生产高效的现代新型干法工艺。我国新型干法技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熟, 生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先进水平。与工艺创新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技术创新未能有革命性突破, 因而应用领域未能有突破性发展。与此同时,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将显著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中长期来看, 这将从消费端减少对水泥混凝土的需求。可以预见, 如果没有水泥基材料革命性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服役寿命的延长, 也随着其他材料的竞争 (例如结构钢、复合材料、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等) , 水泥需求将逐渐下降, 直至一个维持性的最小需求。当然, 如果水泥基材料的创新出现重大突破, 极大地拓宽应用领域, 则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4) 过剩产能难以化解, 企业发展将两极分化。

作为基础原材料的水泥及其水泥基材料制品还没有 (或还不能) 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 企业不能自主创造市场和消费, 只能被动地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的水泥混凝土市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泥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可以在后工业化国家追踪溯影。笔者考察过欧洲、日本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泥工业, 目前的市场需求仅为其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目前, 我国已建成新型干法熟料总产能达19亿吨。全国水泥产量2013年24.2亿吨, 2014年24.76亿吨, 增长很少, 也可认为基本没有增长。新常态下如此庞大的产能怎样消化, 很难想象。我们不宜向国外转移过剩的生产产能, 一是不经济, 二是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进一步淘汰节能减排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关闭多余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将是企业生存不得不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不同地区的水泥企业所处的环境将会大不相同。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调整, 产业政策创新以及区域发展战略来看, 水泥市场需求不再会有万里无云的投资阳光普照, 不同地区的企业有的将面临“乌云笼罩”, 出现生存危机, 有的给点阳光就灿烂, 有的阴晴相间, 发展面临不确定性。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将体现在定向精准、体现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战略举措。例如, 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 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铁路投资和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要分别保持在8 000亿元以上,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重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 此外, 还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 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建设等重大项目。但是, 尽管国家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不断出台, 市场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 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最近的数据表明, 2015年一季度全国的水泥市场很不景气, 许多企业甚至春节后都没有开工, 全国性水泥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大企业集团的利润同比降低, 更多中小企业将陷入亏损。

(5) 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弱势企业将被迫退出。

行业发展中不断强化的两极分化, 客观上将有利于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发达国家提供了前车之鉴, 这是一个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必然趋势,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集中度将有多高, 达到这一状态的方式和途径会怎样, 尚不可确知。目前已见端倪的是大多数省市已形成3家~5家大型企业主导市场。国际上正在进行中的豪瑞和拉法基强强联合给了我们新的想象空间。可以大胆设想, 将来的中国水泥产业将会由30家~50家大型企业主导, 一批具有差异化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实现柔性化生产、快速反应市场需求, 实施定制化服务的中小型企业将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一些地区的弱势中小企业已错过了大企业大规模收购兼并的机遇。由于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需求不振, 政策鼓励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收购兼并成本较高等原因, 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已发生改变, 例如前文指出的“走出去”海外发展。

与此同时, 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弱势企业生存环境将不断恶化, 一些企业终将难以摆脱停产、关闭的命运。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数据和内部资料分析, 在2014年全行业形成的780亿利润中, 海螺水泥、中建材股份、华润水泥、华新水泥这四家企业的盈利已占全行业30%左右。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的亏损面有所扩大, 弱势企业已面临严峻局面。

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已成定局。尽管国家在加快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工程建设的开工, 但是市场上半年是否能走出低谷, 有待观察。今年下半年, 特别是以后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区域受到的政策和社会投资的拉动。在投资阳光不再普照的竞争环境中, 在竞争将更加激烈的条件下, 弱势企业的退出已是大势所趋。过去一些弱势企业生存的办法是在违标生产、环保甚至税收方面钻空子, 占便宜。但是, 随着当前法制建设的强化, 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以及政府失职的问责, 这种生存法则将逐渐失灵。今后能够生存的中小水泥企业, 只能是那些在拥有原料或燃料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的企业。笔者建议缺乏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审时度势, 尽快主动与大型企业结盟, 实现合作共赢。

(6) 产业资本“走出去”, 实施产业国际化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企业“走出去”并不能解决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 但确有助于化解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金融资本的过剩。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已占据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形成了以SINOMA为代表的中国水泥工程技术品牌, 带动了国内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的出口。

笔者曾考察访问过的日本和台湾的企业, 其企业过剩的窑炉生产线只能闲置或作为他用 (例如用作生活垃圾的发酵设备) 。他们“走出去”的是资本、技术装备和管理。在中国水泥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 技术先进、有资本实力、有国际化管理能力的大型水泥企业将成为引领者。尽管“走出去”的风险很大、门槛很高, 仍没挡住有实力的大企业。华新水泥2013年在塔吉克斯坦第一条线投产、海螺水泥2014年在印尼第一条线投产, 这些成功发展的案例, 正在鼓励其他大型企业紧随其后。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更多企业正在沿线国家布局自己的水泥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水泥将从走不出国门的“山大王”转变为国际化的产业, 对国家和平、合作、发展的外交战略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 正确制定转型与升级的战略举措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建材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和全体会长会议上, 乔龙德会长提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思路, 即要紧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条主线, 向纵深转折;紧扣主要矛盾和瓶颈, 创新“三新” (政策、科技、标准创新) ;紧扣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加快兼并重组和“走出去”步伐;紧扣节能减排, 创新服务产业链;紧扣协会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行机制。从水泥产业的实际出发, 笔者认为, 行业和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正确的转型升级战略和举措。

3.1 产业转型方面

首先, 加快向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绿色制造产业转型。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 以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各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为准则, 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随着各种排放物收费政策的实施, 除了节能以外, 减排也将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第二, 加快向环保功能产业转型。以先进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为支撑, 重新准确定位企业环保功能和协同处置废物功能, 并争取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 向绿色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在水泥材料制造流程中, 充分利用其他产业废弃物替代原料和燃料, 生产高品质、高性能水泥材料。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鼓励政策, 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 要向纵向一体化多元产业转型。充分发挥资源、资本、规模、人才和管理优势, 在上下游关联领域如水泥与混凝土用矿物材料、混凝土骨料、水泥、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等建立相互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2 产业升级方面

首先是技术升级。窑炉节能技术、氮氧化物减排的分级燃烧、SNCR和SCR技术、高性能熟料和水泥产品生产技术、企业能效管理技术等是当前行业急需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加快技术升级。中国建材联合会发起, 与行业内骨干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共同实施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创新, 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 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使我国水泥生产线在环保功能、产品质量、品种、智能化程度、污染物控制与减少排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为技术升级提供支撑。

第二是产品标准升级。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最近呼吁我国水泥产品标准应与国际标准看齐, 淘汰低等级水泥。淘汰低等级水泥的理由过去提了很多, 经过行业努力, 已先后在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中去掉了PO32.5, PC32.5品种。这次从大物流的角度提出的理由具有说服力。目前水泥生产中, 各种混合材先从原料地运送到水泥生产工厂, 例如从钢铁厂购买的矿渣、钢渣, 从发电厂购买的粉煤灰等。生产的混合水泥产品又从水泥厂运送至混凝土公司。如果这些混合材直接运送到混凝土公司, 必然要省去一部分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其意义显而易见。其实, 不在水泥产品中而在混凝土中掺用混合材的建议早已提出并在业界引起争议。过去水泥企业普遍认为这是将企业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输送给下游的混凝土产业 (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水泥企业利废意义的蜕变) 。

在标准的技术方面, 有些专家质疑混凝土生产中掺用混合材难以混合均匀, 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随着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产业, 在行业利益方面的争议已经弱化, 技术方面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笔者几年前就曾提出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创新的建议, 即在生产流程中可增加一道多组分粉体均化工序, 以解决粉体材料混合的微均化问题。现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中掺用多种混合材已成为常态, 只要解决混凝土生产中多组分粉体的均化问题, 放弃低标号混合水泥品种并不会影响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笔者在去年讨论修改标准的水泥标委会上发言指出, 取消PC32.5最关键理由其实与之前取消PO32.5一样, 即低等级混合水泥的质量失控问题。因为目前检测技术未能为标准实施提供保障, 给人为的违规违标生产提供了可乘之机。日前 (4月7日) 中国建材报报道“河北公布水泥等四类产品抽查结果”, 其结论是产品质量不合格项目均为氯离子, 而且问题企业都是小企业。由于通用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强度, 一些企业利用标准的缺陷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缺失, 掺用本地的非标混合材以降低生产成本, 甚至违规违标采取掺加含氯盐的助磨剂、增强剂, 生产低等级混合水泥产品。实际上, 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久前一家企业与中国水泥协会打官司时, 这一点成了该企业的一个致命软肋———违标生产, 最后不得不撤诉和解。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水泥标准的不完善的确是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全国工程设计规范中通用的用于结构工程的标准化原材料, 即在设计规范中已假定全国范围内的水泥产品组成质量都应该是相同的。许多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没有这个概念, 同时, 也对水泥的其他性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认为只要强度达标就行。水泥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的行为规范, 也是市场公平竞争的保障。从行业的角度, 水泥标准的升级应该是以满足用户对水泥性能需求为导向的升级, 应该是满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要求的升级, 也应该是全面质量控制水平的升级。目前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修订仍正在进行中, 全行业应高度重视, 通过标准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第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除个别老少边穷地区外, 立窑、湿法窑、中空窑等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淘汰完毕。一些先进企业以集约化、自动化、大型化的新型干法线为主, 装备、质量、环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随着水泥产业的重新定位, 对新型干法窑线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例如粉尘、氮氧化物的“近零排放”, 二氧化碳的减排、捕集和利用等。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 如前文指出, 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第四是产业社会功能升级。首先, 水泥工业要摘掉“两高一资”的帽子。今后, 水泥工业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应是因为高能耗、高排放、高资源消耗以及产能严重过剩等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 而应是因为水泥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不可替代的结构和功能材料, 因为水泥工业已成为不污染环境、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的环境友好产业,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综合利用其他产业废物、形成了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化生态产业链, 因为依靠水泥工业安全无害化处置各种工业危废物、城市垃圾, 成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环保基础设施。这种转型升级应该是中国水泥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愿景。

3.3 产业政策创新方面

水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相应的政策保障。目前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受限于政策缺失、政策落后甚至政策造成的不公平竞争。近期产业政策创新需要关注以下方面诉求。

(1) 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引导行业创新发展。重点应对落后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界定, 既不再已窑型、设备和规模等划分, 而应以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来定义;

(2) 修订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解决一些废弃物利用没有进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因而不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问题;

(3) 制定认定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功能企业的政策, 让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像垃圾焚烧发电一样公平享受同样国家补贴, 协同处置中生产的水泥享受国家环保产品的待遇, 要求社会优先采购, 促进绿色消费;

(4) 建立全国统一的水泥产业碳排放指导性政策, 包括排放基准的确定, 碳排放交易、碳排放的核查等, 避免造成新的不公平竞争;

(5)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目前在落实国务院2013年41号文方面, 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或者不给力, 或者迟迟未能出台;

(6) 在结构工程中限制使用低等级水泥的政策。在住建部和工信部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政策中要求设计采用高等级水泥产品, 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全面提高混凝土性能和工程质量。通过调控市场需求倒逼水泥产业转型升级;

(7) 在国家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中将水泥厂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包括在内。

以上是笔者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可以预期, 不久的将来, 经过转型升级发展, 国内水泥产业将摆脱产能过剩的困境, 实现绿色环保发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将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并引领国际水泥产业发展。一批引领创新的水泥工程技术装备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先进的中国水泥企业将成为中国水泥的杰出代表。

摘要:梳理了我国水泥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论述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指出了新常态下水泥行业的发展战略取向和必要举措。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8

水产品的特殊性使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大多数传统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同时从事水产品流通业。现在整个水产品流通体系实现了量的扩充,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产品流通的需要,形成了总体平衡的格局。

我国水产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等,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进入WTO、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十一五”计划的实施以及国内需求的变化,同样冲击着市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蕴育着发展的巨大机遇:一是随着我国进入WTO,国际进出口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带来流通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二是先进管理、先进技术、信息等的不断引进,给产业提升带来了极佳的契机;三是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为流通业培养了各类杰出的管理、经营、技术等人才。

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严竣的挑战:

第一方面是外因:一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严重冲击着我国传统水产市场的交易方式,甚至威胁着传统市场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大型超市的兴起和进入流通,他们健全的配送加工体系将会严重压缩传统市场的营销空间;三是我国沿海城市各跨国公司涉足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凭借着资本、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激烈争夺批发市场的资源和传统销售市场,挤压着我国的企业;四是连销便利店、网上交易等新的商业运作业态的出现和逐步扩大压缩了传统流通业的空间,严重冲击着传统流通业的发展。

第二方面是水产流通业的特殊因素:近年来,海洋渔业面临其自身的特殊困难,制约了水产流通业的发展:一是作业空间缩小,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行和渔业协定的签订,以及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划定,使得我国的渔业生产空间大幅缩减,约30万个渔业劳动力面临着重新择业的危机;二是海洋渔业资源的进一步衰退,休渔期延长、捕捞生产零增长等国家各种资源保护措施的实行,将使水产品捕捞量大量减少;三是渔需品成本特别是燃油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得渔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渔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四是国内需求不足,流通仍有一定程度阻塞;五是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对水产品的加工方式、卫生质量要求会更高,销价下降。

第三方面是内因:一是市场管理体制落后,实际操作困难,运作不灵;二是管理运作方式落后,各类人才缺少,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难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三是交易方式阵旧落后,流通环节多,形不成中心指导价格,阻碍着市场流通主导型产业化建设;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造成继续扩充;五是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水产市场产业化建设思路

鉴于上述因素,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已到了“产业调整、技术升级、企业提升”的重要转折点,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以产业化建设为载体,实施新一轮的创业。

1. 开拓产业一体化经营新路子,推进水产市场产业化建设。

一是要开拓生产加工主导型产业一体化建设。发挥水产品行业组织的作用,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使产、加、销有机结合,结成产加销利益共同体,根据各业的性质和内容,规定各自的职责、权限以及权利和义务,同时建立虚拟战略联盟,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络,统一对企业的组织管理基本流程进行规划,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体系,保证企业的现代化运作。

二是开拓市场流通主导型的产业一体化建设。市场流通主导型产业一体化是指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结构中,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采购合同采购为主要购销方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其组织形式是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几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关利益主体围绕市场利益和风险分配,通过各种契约关系结成市场共同体。具体来说是:通过建立友好市场体系,以现有的产地批发市场为龙头,一方面向生产领域内延伸,将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以及储存、保鲜、运输等环节连为一体,形成前向流通一体化;同时为分散经营的渔民及其他运输商,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另一方面向消费者领域延伸,将批发、拍卖、零售、直销、配送等环节连为一体,实行后向一体化,同时与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通过合同关系形成协约一体化。通过结成市场利益共同体,科学合理进行市场建设规划,制订发展战略,加快市场流通主导型产业一体化建设。

2. 以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水产市场,进一步促进水产品流通和加工。

要抓住网络技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根据目前我国水产品流通方式和我国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水产品交易虚拟市场,以特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群为核心,将水产品政府主管机关、相关社会团体、生产者、经营者、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水产科研院所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快、环节少、流通费用低,能为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养殖加工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水产品信息、交易平台,提升传统的水产品流通业。

一是要充分发挥水产品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将国内的水产品流通与加工产业的生产、加工、运输、资源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的整合,建立水产品流通业的虚拟战略联盟,加快市场流通主型产业一体化建设。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9

一、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势及其评价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科学知识的人才, 职业教育旨在培训某一特定领域的职业技能, 这两种传统合流的表现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职业化。

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西方国家的政府重新考虑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更加注意国家对于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正如O’Neill (1995) 指出西方国家中的政治、政府和教育的关系中出现了“新正统 (the new orthodoxy) ”:促进国家经济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就业、生产力和贸易之间的联系, 也要提高学生在与就业相关的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成果[1]。教育不仅能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也能够“促进个人发展、提高公民的价值观”[2]。可见, 教育职业化的影响已经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公民的思想领域, 这些终究会产生全方位的社会影响。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都与职业化有关, 例如:商业、保健、生物学、计算机等专业。高等教育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在这个体系增长50%的时期, 根据毕业生的数量来衡量, 本科学院的核心传统人文学科的几乎每个领域都出现绝对的衰落。”[3]换言之, 那些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化的专业发展显著。在英国, 拥有特定的高等学位并不能使人进入具体的职业领域, 因为人们一般认为个人有理由发展普通的、可改变的技能。同时, 也有大量特别专业的短期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德国的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比英国更加显著, 职业化与特定职业的具体技能有关[4]。

在中国, 教育的职业化也是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一些高等院校打出了“学以致用”的校训, 设立实用性强的专业和课程;同时, 那些符合市场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得到迅猛发展, 例如:商业、经济、金融、市场营销、计算机、电信等专业。而另一方面, 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简称《纲要》) 特别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 相互联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5]

教育职业化的影响纷繁复杂, 难以一概而论。目前, 提到教育职业化, 人们往往想到职业化积极促进学生的就业。其实, 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由来已久。近代教育家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观点, 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6]。可见, 职业教育并不只涉及提高就业率, 而是要着眼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目前, 教育职业化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不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而且不断满足大众接受教育的需求。

但是, 教育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主要包括:第一, 一些高校过于迎合职业化需求, 功利主义太强。例如,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副校长史蒂文·施瓦茨 (Steven Schwartz) 教授反对职业化, 哀叹高中和大学开设的项目正在“被约化为职业培训”[7]。第二, 有些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不够合理, 特别偏重于死记硬背的技术知识。第三, 教育职业化的进程走得过远, 课程设置范围过窄, 偏重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而忽视理论研究能力、学术能力。第四, 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养的教育重视不够。

实际上, 一方面, 对于教育职业化的优势应该充分肯定。另一方面, 教育职业化应该适度, 包括教育职业化的范围, 即哪些高校、哪些专业适合职业化, 职业化的程度等。其实, 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都需要有基本的教育理念, 即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学科的传统, 坚持教育的学术性、道德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独立人格和公共责任感。只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 才能自我发展, 却又不局限于个人私利, 而是着眼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因此, 为了解决教育职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而更为核心的途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改变和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二、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和类型

教育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深刻地指出, “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 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 这种知识与知识的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8]而对思想条理的领会就是思维能力的表现。

什么是思维?美国哲学家杜威早在20世纪初就明确给出反省性思维的定义:“对于任何信念或者假定的知识形式, 就其支撑基础和进一步的趋向结论, 进行积极的、持续的、认真的思考, 就构成反省性思维。”[9]反省性思维主要不是基于感性, 而是基于理性。所以反省性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或者说反省性思维包含的最重要部分就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繁多。美国哲学学会 (APA) 进行了关于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大规模研究, 在其1990年出版的报告中, 长期从事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和研究的美国学者Peter Facione认为,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 会导致对于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学的或者语境方面 (这些正是判断的基础) 的释义、分析、评价、推理和解释”。这里的“释义”是指理解并表达意思或者意义;“分析”是指辨明意向的和实际的推理关系;评价是指评价逻辑强度;推理是指得出合理的结论;解释是指声明结果, 证明自己的推理正确;自我调节强调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10]。

由此, 批判性思维是作出决定、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仅在学术领域至关重要, 而且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必不可少。批判性思维可以分为三类:理智批判、伦理批判和审美批判。对于教育来讲, 应促使学生在学术、道德伦理和审美方面增强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这符合我国教育方针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 理智批判

从上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 批判性思维首先表现为在获得真正的知识、接近真理的过程中运用理性或者理智, 这可以称为理智批判。

开创批判性思维先河的西方思想家当属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他采取独特的“辩证法”, 也就是问答法, 通过提问、质疑和回答的过程, 通过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的方式, 不断启发对方, 直至对于关键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 不断接近真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与灵魂进行推理有关, 分为理论智慧、实践智慧等方面。理智德性的实现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也是批判性思维运用的过程。

西方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当今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显示,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成正比, 加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提高学习成绩。批判性思维特别体现在学生分析、探究和交流三方面[11]。学生的这三方面能力实际上反映了学生运用理性进行心智活动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特别体现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及对于观察结果的分类、推理和评估。

在高等教育职业化的背景下, 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 高校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 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 增进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 达到全面发展。首先, 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齐全, 包括逻辑课、研究方法等课程, 以便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逻辑分析、判断、评估、推理能力。第二,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设置全面的中西方思想文化课程, 例如, 西方思想文化、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等, 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例如, 普及论文写作课, 增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又如, 普及演讲课、辩论课,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以此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 面对浩瀚的信息, 如何判断和处理;在百花齐放的语境下, 如何提出公正、客观的见解, 这都需要很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哲学家Robert H.Ennis (1987) 富有卓见地指出, “合理的反思性思维着重于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12]而Shapiro和Hughes (1996) 也同样强调甄别信息的重要性, 特别把掌握信息的能力概括为“广义上新的人文学科, 从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信息, 延伸到对信息本身性质的批判性反思”[13]。获取、筛选、处理、评判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对创新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生在教育职业化背景下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试金石。

2. 伦理批判

批判性思维绝不仅仅局限于理智层面, 而是具有伦理内涵, 也就是说应该在伦理层面上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在伦理层面的运用非常重要, 因为人类的理性如果没有伦理、道德作为指导, 将会走入歧途。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 人类不但有理论理性, 而且有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对人类规定了“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亚里士多德也承认人的德性包括伦理德性, 强调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道德品质, 例如勇敢、节制、公正等。当代西方学者Glaser (1985) 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传统, 进一步阐明, 没有伦理导向和道德目的的逻辑思维对于促进优等的社会教育没多少价值[14]。

伦理不仅涉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家庭关系, 也包括群体内部、群体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涉及社会伦理。目前的批判性社会理论倡导:致力于共享民主制的社会和政治实践, 愿意想象或者开放地考虑其他视角, 愿意把新的或者修正的视角融入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 愿意培养他人的批判性[15]。也就是说, 批判性思维促使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理智地判断, 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使社会更加和谐。

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伦理批判对于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纲要》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这里指的是高校应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社会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传播先进文化, 同时特别充当智囊团的作用, 也就是说, 高校应该培养“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国家栋梁。为此, 高校不仅承担传授科学和人文知识的重任, 而且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特别是爱国、正直的品质和强烈的伦理批判精神, 为国家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职业化背景下, 高校学生应该结合社会实际, 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 选择有针对性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独具匠心的解决方案。例如, 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 更涉及食品安全立法的法律问题、社会伦理问题等。又如, 环境问题也不仅是环境方面的自然科学问题, 而且是有关环境的立法问题, 也是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等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因此, 准确选择研究方向, 适当地进行跨学科研究,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实现自我价值。

3. 审美批判

批判性思维除了在理智和伦理层面上发挥作用, 由于批判性思维的广泛适用性, 也在审美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称之为“审美批判”或者“美学批判”。

审美具有很广泛的含义。在教育领域, 审美远远超出了狭义的艺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所有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 ……是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各种风格, 包括艺术中的风格、文学的风格、科学中的风格、逻辑中的风格、实际做某件事的风格, 从根本上说, 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性质, 即实现和约束。“风格”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 也是“最有用的东西”。“风格无处不在。”也就是说, 一个受教育者在对于任何科目的学习、任何层面的研读的过程中, 都会表现自己的审美能力。

从狭义上讲, 与审美直接相关的学科, 例如美学、艺术等学科更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创作艺术作品和鉴赏、评价他人的作品时都需要进行审美方面的批判式的质疑、反思。因此, 教师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问题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包括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提问、联想、推测、推理, 特别是通过多视角来思考, 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鉴赏和批判来激发其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反过来又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想象力, 增强创造性思维。

那么, 在审美层面上运用批判性思维是否只是为了审美目的?“为了艺术而艺术”难免导致苍白庸俗。审美与道德是密不可分。康德认为文化 (包括技能文化和教育文化) 是道德的准备条件, 道德作为文化的目的则规定着文化的方向。康德在其著作中曾直言:“美者是道德上的善者的象征”。[16]因此, 审美的更高目的应该是道德目的。美育的作用应该是陶冶情操,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激发人们对于苦难的同情、对于真善美的崇敬。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面临着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冲击, 高等院校近来的负面问题有所增加, 例如自杀、犯罪、道德滑坡等问题, 其原因复杂, 主要包括学生负担较重,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沟通和应变能力, 道德观念淡漠等。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不仅需要进行理性层面的知识和道德教育, 而且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批判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普遍涉及审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特别是在人文学科。例如, 在文学课上, 教师除了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 还应该引领学生对于作品进行适当的道德批评, 鼓励学生善恶分明、弘扬正气。否则, 道德上的相对主义会混淆学生的善恶标准, 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在此, 促使学生分清艺术上的优劣和道德上的善恶的正是批判性思维。同理, 批评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增进艺术修养、提升道德水平。又如, 在艺术课上, 对于艺术作品的赏鉴也不能离开道德批判。可以想象, 面对俄国画家列宾的现实主义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感的人不仅会关注作品的艺术风格而且会同情19世纪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从而进一步探究悲惨生活的伦理根源、社会根源。审美批判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审美和道德情操的陶冶是终生的教育任务。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工业设计流程,整合改造

1 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研究

1.1 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现状的文献研究

对于传统工业设计问题的研究, 杨翰如在《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1]指出:1. 被动地寻求和接受项目, 2. 设计周期过短, 接触产品流程过少, 3. 缺少持续性, 使设计人员无法长时间专研某种或某类产品的具体设计特点和方法, 也限制了产品更高层次的创新。

对于中小型工业设计转型的研究, 蔡晓波和曾彬在《中小型设计公司 ( 院) 战略转型的思考与探索》[2]中提出:认识行业现状, 理解产业调整的影响, 把握经济政策转型的导向, 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方向, 谨慎决策, 稳步实施。通过外部环境, 政策导向的分析, 市场细分趋势结合设计公司的自身条件, 确定市场战略、营销模式的创新与技术引进、吸收和进步。

对于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杨翰如在《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指出: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逐渐淡化, 工业设计公司如果能针对自身的特点, 针对性的加强自身的业务精专, 并最终获得自身的品牌, 那么工业设计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设计流程的研究, 吕佳琳在《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的科际整合》[3]中指出:由设计师从自身主观选择对产品意象的揣摩开始, 搜集相关资料, 归纳分析, 选出主题, 由主题展开进行设计创意, 选定修改造型设计, 投放生产, 导入市场, 可以总结为:观察——研究——设计。

由以上文献研究可以得出, 目前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主要问提在于参与产品的开发流程少, 而且不精;设计流程上通过观察-研究- 设计, 理解比较肤浅, 设计缺乏深度; 中心型工业设计公司要转型需要结合自身优势, 制定目标,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加强自身业务专精, 并最终获得自身的品牌。

1.2 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现状的现场研究

经过本人一年实践在杭州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实习经验以及对于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总裁的深入访谈得出以下一些经验。

设计师在调研和评价阶段, 没有太多的参与度, 导致最终方案与设计师的初衷出入很大。设计师认为自己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收到目前流程的压抑, 无法发挥全力。同时工资偏低, 奖惩政策少, 做项目没什么动力。

由以上访谈研究可以得出: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反应在设计流程上的问题在于工业设计师参与产品开发的流程少, 导致对产品的了解不足, 同时由于接项目的盈利形式导致了工业设计师的自我激励驱动力不足。在设计中设计师与用户几乎没有接触, 导致对用户需求没有一个升入的了解和认知。

由以上对于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现状研究可以看出:1. 目前中小型工业设计的盈利模式无法满足当前设计师的期望, 急需改变盈利模式。2. 工业设计公司所做的只是产品开发环节的设计关节, 设计师在产品开发中的参与度不够。3. 工业设计公司被动接收项目导致设计师无法在某个领域专精, 导致无法产出高质量的设计。

2 互联网思维的研究

2.1 互联网思维本质的研究

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来看:王钰在《文明的冲突和互联网思维的重建 (下) 》[4]指出:互联网思维, 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陈雪频在《定义互联网思维》[5]中提出在互联网对生活和生意影响力不断增大的大背景下, 企业对用户、产品、营销和创新, 乃至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绅士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思维- 独孤九剑》[6]概括互联网思维的九大思维:1. 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 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 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2. 简约思维,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 用户的耐心越来越不足, 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抓住他! 3. 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 就是把产品, 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超越用户预期。4. 迭代思维, 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 是一种以人为核心, 迭代, 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 允许有所不足, 不断试错, 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5. 流量思维, 流量意味着体量, 体量意味着分量, 目光聚集之处, 金钱必将追随, 流量即金钱, 流量即入口。6. 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 公司面对的客户以网的形式存在, 这将改变企业生产, 营销等整个形态。7.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 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 对企业资产, 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8. 平台思维,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即开放, 共享, 共赢的思维。9. 跨界思维,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 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 互联网企业触角无孔不入, 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领域都有涉及。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互联网思维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互联网思维所做的都是在提升公司的效能。所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思维, 则要充分考虑工业设计的核心, 也是设计流程中的用户“设计师”的体验, 提升设计师的参与度和影响力。颠覆现有的模式, 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工业设计流程的效能。

2.2 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行业案例的研究

在家装行业, 陈炜的小米家装总结多年来的家装行业从业经验[7], 通过规划设计家装方案, 自己雇佣工人, 绝不外包, 将家装的性价比做到最大。同时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家装的进度, 不用每天去现场监督家装。小米家装通过转变经营思路, 家装费用上不赚钱, 做到699 元/ 平方米, 同时标准化和日夜加班加点来做到20 天完成家装, 解决了用户在家装行业上的痛点。由此来增加产品的用户友好度和粘性, 通过将家装作为一个产品出售, 然后通过后续的配套服务来转去利润。

在服装行业, ZARA通过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 专注给消费者他们最爱的。致力于消费者消费者爱买什么, 爱穿什么, 依靠遍布全欧洲的买手来提供创意和设计 (现在靠互联网来解决) 。除设计外, ZARA全部自营店的管理方针, 可以做到从设计, 数据采集、到铺货完全贯彻客户导向, 百分之百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在生产中, ZARA遍布全球的外包工厂又为其生产节约了相当可观的成本。

目前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研究可知, 互联网思维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 将用户放在第一位, 同时互联网思维所做的在于提高公司的效能。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设计行业的改造, 提高设计的效能, 解决用户的痛点, 可以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工业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领域进行互联网思维的改造是可以进行尝试的。

3 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流程的改造

3.1 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设计流程概念

在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中, 所有的设计流程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设计师的主导增强用户为中心的概念在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中的重要性, 增强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提高设计师的积极性和效率, 提高设计师的收益。

3.2 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工业设计流程的主要方面

3.2.1 设计调研阶段

在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调研阶段, 设计需求来的来源一般为两种。第一种是甲方写好设计需求, 设计师根据设计需求去设计相应的产品。有时设计师觉得甲方的需求不合理也没有权利和义务去做调整。第二种为设计师的粗浅调研。由于公司的生存需要, 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生存周期短, 设计师通过样品或者网上查资料来获取设计产品的最基本资料, 根本没法对产品有比较深入和彻底的理解。

3.2.2 设计评价阶段

在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评价阶段, 设计师将做好的方案带到甲方处, 跟甲方进行设计的阐述。通常就甲方评价一个方案的好坏在于其第一感觉, 而不是通过系统的评价体系, 同时在设计的评价阶段常常又由于之前的一些沟通不畅导致整个设计方案推倒重来,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3.2.3 设计推广阶段

在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推广阶段, 由于产品推广策划是站在销售的角度上看问题, 所以, 往往在介绍产品时, 无法将工业设计师索要阐述的理念清晰正确地传达给消费者, 导致用户无法充分地理解工业设计师的设计价值。

4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设计流程构建

传统的工业设计是串行流程, 产品串行开发流程局限于研发工作的部门流程, 不是面向市场的全流程, , 设计早期不能全面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产品的结构设计与工业设计联系不紧, 设计反复次数较多, 每一反复都可能浪费掉大量的材料和时间, 设计效率低下, 一次设计成功率较低, 而且设计周期长。刘国豪在《基于并行工程的工业设计流程构建》[8]中提出对产品及其相关的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化设计的一种新产品开发模式。笔者在分析已有的设计流程构建的基础上, 将用户为中心, 以及设计师为主导的设计模式融入到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中, 并将设计流程构建为调研, 设计评价和结构三个阶段。

4.1 调研阶段

调研阶段包括产品大数据分析和设计师专业分析发挥各自长处:

(1) 大数据用户和市场分析:互联网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能, 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的数据, 开发团队可以对设计产品的市场情况, 风格趋势和销售状况有一个比较详细和大概的了解。从中给开发者可以发掘出很多用户的痛点。

(2) 专家用户分析:通过聘请专家用户参加焦点小组等的调研项目, 开发团队能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专家用户, 发掘出一些网上无法看到的用户的痛点, 为后面的设计开发提供宝贵的建议。

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调研分析和设计师专业近距离深度的调研分析, 既广泛又深入地快速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 为下一步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设计评价阶段

在设计评价阶段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 用户和营销人员, 设计师及工程师共同参与, 在设计的初期通过不断地与结构和市场和用户的沟通,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将产品的成本压到最低同时将结构做到最合理。在初步设计完成后, 邀请专家用户对设计做出评价根据反馈来调整设计。同时在设计推出后, 通过互联网渠道不断得到反馈, 快速地迭代产品。

4.3 结构阶段

结合工程师和设计师相互配合合作, 把控设计细节, 将成本, 设计品质等控制在一个高水平。

5 结语

本文从互联网本质和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流程以入手, 论述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传统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工业设计流程的可能性, 同时通过对于设计流程中的调研, 设计评价和结构三个阶段的改造, 创造出一套以用户为核心的以设计师为主导的设计流程, 使设计师的积极性更高, 实际流程的效能更高, 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翰如.中小型工业设计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2]蔡晓波, 曾彬.中小型设计公司 (院) 战略转型的思考与探索[J].化工设计, 2014 (01) :39-40.

[3]吕佳琳.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互联网思维下的科际整合[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14.

[4]王钰.文明的冲突和互联网思维的重建 (下) [J].中国信息化, 2014 (09) :47-49.

[5]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 2014 (02) .

[6]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7]胡俊.“小米家装”爱空间与互联网新思维对陶瓷行业营销与研发的借鉴意义[J].佛山陶瓷, 2015 (08) :2-5.

工业化思维论文 篇11

一、创新领导思维,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地领导谋划农业的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绥化市委领导敢于打破传统的从农业出发思考农业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从农业起跳,把农业和工业统筹发展,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农业、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用城镇化手段转移农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业格局”的发展方略。

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是绥化市的主导产业。绥化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寒地黑土”这个大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2008年全市高产高效水稻、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294万亩,优质粮、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2 100万亩、252万亩,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专业养殖大户各发展到197个、70 394户,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9.6万头、103万头、172.7万只、3 756.7万只、300万头。同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和67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 000万亩。无公害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使绥化市农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二、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工业化思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组织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绥化市委各级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改扩新建龙头企业,到200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了37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工业带动下,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龙头企业对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绥化市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进驻绥化,重新构筑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为支撑的“1+4”现代工业体系。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 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绥化市把农业基地建设视为工业化链条上的“节点”,视为工业生产的一个车间,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粮食和畜禽产品,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绥化市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称号。2007年,绥化市按工业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优质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专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与基地签订的订单面积达到836万亩,带动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奶牛、肉牛、生猪、禽类等6 788万头 (只) ,全市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65.5万户。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绥化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突出发展“寒地黑土”特色农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06年底,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2007年,在全市培养1.6万户农业标准化示范户,制修订“寒地黑土”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2个市级和10个县级“寒地黑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绥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08年肇东市根据《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结合绥化市实际,制定了50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共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个、小区100个。其中,年存栏150头的奶牛场170个,年存栏5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20个,年存栏8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10个。到2012年,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实现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养殖的转变。

绥化市种植业不断趋于规模化。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种植。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业生产互助协会共连片种植高油大豆1 500亩,从春种到秋收,可节省成本5.9万元,每户可多增收1 100多元,同时可节约50个劳动力,仅此每户可增收近7 000元。

三、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与其他各业的发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统筹协调。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要在更大范围内更优化组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现代农业合作制。这种新的经济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绥化市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规模还需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使每一种农作物都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减少废弃物,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和导向,以农业合作组织的形式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协作,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绿色、环保、有机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成为农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农作物的高质、丰产,取决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绥化市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积覆盖。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绥化市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比较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自主创新成果很少,这也成为限制绥化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1-03-26.

[2]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01-13.

上一篇:绿色生态住宅建设问题下一篇:移动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