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邻里论文

2024-08-23

工业邻里论文(共7篇)

工业邻里论文 篇1

1 前言

在中国,目前有1500多个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且数量仍在快速增长。开发区的前身多为农村地区,开发区的建设导致区内社会和经济转型,区内的迁村并点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开发区具有不同于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物质形态,在地理位置、经济政策、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存在其特殊性,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来自规划、地理和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关迁村并点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主要集中在行政范围内的村庄布局规划、小城镇建设下的社区建设及迁村并点个案研究等方面,但针对开发区社区建设及开发区范围内的迁村并点研究相对较少。其中,李伟梁教授(2008)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开发区社区建设所产生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集中在二元体制下的社区转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变迁、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社区发育、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关系调整以及新型管理体制下的社区管理等问题[1]。同样,徐寿根强调了开发区社区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问题[2]。两者在社区建设各要点有详细阐述,但未涉及迁村并点模式的内容。阮斌(2007)阐述了开发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结合福州开发区的社区建设案例,概括了中国城市社区的三种模式:(1)行政型(完全由政府主导);(2)合作型(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3)自治型(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结合)。[3]杨庆媛、张占录则以北京顺义区为例,研究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针对建设工程需要征用土地并采用征用式策略模式,即村庄被拆迁,人口直接进入城区、镇区,或者选择接近就业点的大型居民点进行安置,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市场运作模式和自主整理等多种运作模式。[4]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基于对政府力和市场力等作用主体的分析,并根据中国不同地域的开发区迁村并点过程中在政策、空间及经济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归纳总结出中国城市开发区建设中迁村并点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工业邻里”规划理念的引入与借鉴,初步提出开发区迁村并点的合理路径。最后以云南省曲靖市西城开发区为例,分析“工业邻里”规划理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应用,以期引导政府力与市场力在开发区建设中的合理作用。

2 开发区与工业邻里的概念解析

2.1 开发区

开发区是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由政府划定实行并优先鼓励工业建设的特殊政策地区。李小云(2005)分析国内的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后,指出开发区是以城市为依托,依据一定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社会条件,以产业集聚、吸引外资和科技创新为目的,实行开发性政策的特定区域。[5]何兴刚(1993)认为,城市开发区是指以城市为依托,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的特定区域。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以城市为依托,有自己的“母城”;

(2)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

(3)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

我国的开发区在基于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边缘城市、科技郊区,其功能、产业、环境得到不断更新与发展。[6]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综合、配套完善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7]

综合以上认识,开发区是政府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在母城周边地区划定的,以发展工业为先导,并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的特定区域。具体有以下主要特征:(1)在经济上,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在空间上,依托“母城”并位于母城周边地区(城市边缘地区),并最终转型为城市新区;(3)在政策上,有明显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2.2 工业邻里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C.A.佩里首先提出“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 Unit)的概念,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在当时的美国和欧洲都比较流行。“邻里单位”因住宅区交通问题而产生,实现在基本生活单位内部居民日常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减少居民出入“邻里”的交通,以达到解决交通问题的目的。[8]客观上,“邻里单位”的规划理念实现了“邻里”内部的功能组合,实现了“邻里”内部的功能满足。

传统工业园区的功能布局方式注重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协调性,包括工业生产工艺对空间的布局要求、交通运输对道路系统的布局要求等,而较少将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有机构成单位。这种布局方式在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如通勤距离长、生活服务配套不便等。“工业邻里”是将“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纳入到工业区中,根据园区内行人步行习惯距离划分为若干个“邻里”,在“邻里”的中心设置提供工人、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日常公共服务的设施,形成为产业工人、研发人员等工业从业人员提供居住、购物、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的生产——生活单元,避免造成工业从业人员的大量通勤,达到工业区与生活区的融合发展状态,使工业园区向生产——生活综合化发展,同时根据步行距离确定“邻里单位”的规模。

“邻里中心”指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包括商业、公共设施、开放空间和一部分住宅。[9]为了减少内部通勤距离,方便工业及管理者日常生活,在工业邻里内部设置“邻里中心”,其服务距离应为居住区“邻里单位”的服务距离和步行习惯可以接受的最大步行距离。“工业邻里”的规模由“邻里中心”服务距离决定。对于多数人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400~500m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扬·盖尔,2002),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最大服务距离为400~500m。考虑到“工业邻里中心”使用者大部分为青壮年,可以承受更长的步行距离,结合园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规划可确定500~800m为“邻里中心”的服务距离。

3 开发区建设中迁村并点的基本模式

开发区内的迁村并点具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工业与农业生产方式、城市与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户籍在管理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无疑给开发区迁村并点及社区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原有的农村土地被征用,造成农民少地或无地现象以及拆迁补偿纠纷。但是开发区的建设也为失地、少地农民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了机遇。因此,如何处理好开发区内的农民就业、村庄与工业园区的空间合理布局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以开发区内迁村并点的主导力量来概括开发区迁村并点模式。影响开发区迁村并点的主导力量主要有政府(政策管控)、市场(经济引领)、社会(市民自治)三个方面。但是,目前中国尚处于市场化取向的转型初期,这个转型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市民社会虽然是构成开发区转型的现实基础,但是“开发区还不是市民社会”(许传新等,2004),开发区社区组织及运作上仍然体现行政化特征,政府仍是社区组织及管理运作的主体。

鉴于此,本文暂不将社会(市民自治)作为开发区迁村并点的主导力量,只针对政府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力,并结合地域性,来探讨中国开发区迁村并点的基本模式,大致归结为三种:(1)以珠江三角洲(广佛等华南地区)为主的弱政府、强市场模式;(2)以中西部地区(华北、中原及西南地区)为主的强政府、弱市场模式;(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发展腹地(上海、江浙地区)为主的强政府、强市场模式。

3.1 模式一:弱政府、强市场模式

典型地区:珠三角地区——广州南沙区、佛山南海区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模式解读:迁村并点过程中市场力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力相对较弱,表现为政府力滞后于市场力。即在较少的政府干预下,一方面,依靠市场力推(拉)动外资进入开发区,另一方面,农民获得适量回拨地,基于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并与开发区企业互动共融,做到了城乡统筹发展。

路径描述:珠三角地区村集体经济发达,较强的属地感使得迁村并点存在很大难度,大规模的推行迁村并点并不可行,大量的居住形式仍以农村居民点形式存在。该地区市场区位优势明显,优质外资较易进入工业园区。此时,企业成为产业园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主体,但企业的进驻并未对原有村庄进行拆除或搬迁,而是在村庄周边征用耕地以建设工业,农村获得回拨土地(各个地区不同,如珠三角约15%,福建地区约7%),并运用征地补偿款来建设村企,兴办市场与开发房产,与企业实现经济互动,出现“工业邻里”雏形。

广州的南沙,早期的开发重工业生产、轻居住生活,住宅开发落后工业发展,居住形式以农村居民点为主。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开发区大量农村用地被征用,村集体获得了总征地面积15%的经济发展留用地。村集体或通过出租用地,或通过自建“标准厂房”(如果可以称为厂房,因为此时村集体经济投资能力有限,只能建设类似于“棚户”或者临时建筑的低档次厂房)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用地以产业开发为主的第一次扩张型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就业问题。[10]另外,农民通过被征地获得的货币补偿,经营面向企业职工的出租屋、小店铺等,向工业区的产业工人提供生活服务,与工业园区形成良性互动。

佛山的南海,90年代后期,大型优质跨国资本的入驻促进了其工业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自下而上地实现“自发”的农村工业化,为工业园区中的大企业提供产业设施配套。[11]在农村居住方面,尽可能利用旧村原址,改造农民公寓小区(村),每个公寓小区(村)的住户控制在100户左右。

总体而言,在珠三角地区,村民依附原始居民点,在早期自发建设与开发区内工业园区或村级经济发展相配套的较为低端的服务设施,形成了“小而多”的“工业邻里”雏形;未来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将逐渐发展为“大而少”的“工业邻里”(图1)。

3.2 模式二:强政府、弱市场模式

典型地区:中西部地区——郑州、武汉等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

模式解读:迁村并点过程中政府力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力相对滞后。在较少的市场经济作用下,一方面,只有少量外资进入开发区并建立企业;另一方面,被征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无法从市场经济中生存,人口外流十分明显。虽然开发区内村民居住形式由原先的居民点转变为现代化小区,但实质上农民就业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迁村并点没有做到城乡统筹发展。

路径描述:中西部地区开发区的迁村并点多实行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产业内涵式发展,政府力成为中西部地区开发区迁村并点的主导力量。中西部地区开发区的市场区位条件较差,然而政府对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快速推进的诉求较高,因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区迁村并点成为快速城镇化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集中建设新农村社区,将旧有的分散农村居民点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实行就地城镇化。

河南省的“三化协调”发展规划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晋中经济开发区一系列有关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的优惠政策转移,成都的“一化带三化”1)等相关政策及规划均体现了中西部开发区迁村并点过程中强政府、弱市场模式。

在郑州市,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市提出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科学发展之路。其中,新密市纳入了郑州都市区建设规划,将“新密新城”作为“四组团”之一重点规划。在全省“三化协调”2)发展规划的背景下,新密市也编制了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的专项规划,把全市303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50个新型农村社区,临近中心城区的新社区,依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实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化发展,农民就业问题也较容易解决;而远离中心城区的新社区,生活设施配套滞后,就业前景不明朗。

在武汉,东湖开发区“九村一委”3)中的关山村最靠近武汉中心城区,成为中国光谷的入口,周边地区发展较快,与光谷配套的二、三产业也迅速崛起。而对于其他大部分的生活区,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滞后,导致开发区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相对隔离,居民仍依靠农业或开办小型村办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市场作用力薄弱。

总体而言,城镇化的强烈诉求促使政府在开发区社区建设上的推力较大,开发区通过迁村并点腾出大量用地,但是薄弱的市场力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吸引外资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其结果是,在空间上,新建社区与工业园区相隔一定距离,未形成“工业邻里”。而靠近中心城区的商业服务设施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居住与生产的服务配套功能需求(图2)。

3.3 模式三:强政府、强市场模式

典型地区:长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及其发展腹地等经济发达地区

模式解读:开发区迁村并点过程中,政府力与市场力共同发挥作用。政府为尽快拆除旧宅,进行政策引导。[12]开发区一方面依靠市场力,吸引大量优质外资进入开发区;另一方面,农民获得大量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后从事其他职业,以获取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依靠较强的政府力及市场力,开发区迁村并点后能够迅速建设大型“工业邻里”。

路径描述:长三角地区的开发区在政府力与市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推进迁村并点,并迅速建设大型“工业邻里”。农民除在开发区工业企业就业之外,还可依靠大量的征地拆迁补偿另谋发展出路,如坐地收租以及兴办村级企业等。

在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大胆吸收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成功经验,将90%农户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并配套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的“邻里中心”,解决了95%征地待安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规模上吸收了新加坡新镇规划的思路,将全区划为三个居住镇,每个镇区3~10万户,一个邻里中心包含若干个300~700户的组团(图3)。

上海新江湾邻里中心、江苏省部分被工业开发区覆盖的农村居民点、常熟市滨江区邻里中心等也同样吸收借鉴了“邻里中心”的实践经验。南京市也在吸收邻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颁布了《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主要针对南京新建地区,指导各类公共设施“规划落地”。

总体而言,该类地区不论是在政府政策引导,还是在市场经济作用上均较成熟。两者协同促进开发区大型“工业邻里”的形成,使得开发区向更综合化的城市新区转型(图4)。

“工业邻里”是开发区迁村并点的一个好的支撑理念,它能够有效促进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保障农民生产与生活。长三角的开发区迁村并点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具备建设大型邻里中心经验,可借鉴之处较多,而在中西部地区,“工业邻里”发展相对滞后。珠三角虽然已经出现“工业邻里”雏形,但从空间来看,开发区用地集约度仍然较低。未来,随着政府干预力度加大,珠三角地区的工业邻里会出现大型化发展。而在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宜在加强政府的适度干预(包括政策转移及规划指引)的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通过市场因素来解决迁村并点引发的农民就业问题。

4 曲靖市西城开发区迁村并点的基本思路

4.1 西城开发区概况

由于用地条件限制,曲靖中心城区开发以向西与向南为主。而西城开发区位于曲靖市区西北部的坝子地区,地形相对低平,用地条件较好,但由于内部散布36个旧村,交通可达性差,高效资源的低效利用,使得土地价值无法体现(图5)。

云南省、曲靖市等各级政府对迁村并点有明确政策要求。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43号)和《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0-2012年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云建村[2010]584号)文件要求,曲靖市到2012年底须完成11974个村庄规划编制及迁村并点的工作。

4.2 迁村并点的基本思路

政府对西城开发区迁村并点干预力度较大。一方面,政府在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农民除获得住房安置之外,还可以获得来自开发区管委会以及村集体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政府要求企业与农村签订用工合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因此,为避免农民工作的远距离通勤,有必要在农民居住的安置社区与工作的企业之间设置服务于生活以及配套于生产的“工业邻里”中心。

由于农民难离故土,开发区的迁村并点尽可能做到遵循现状,拆除合并旧村并原址建设安置社区,同时梳理内部交通,以改善安置社区的交通条件,形成沿主干路布局的社区分布格局。但现状工业用地及未来规划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开发区北部地区(图6),与大部分安置社区的空间距离较远,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的“工业邻里”。

因此,规划建议调整开发区工业用地布局,将工业用地布局在宁州路、长征路以西,瑞和西路以北地区,尽可能与安置社区融合,便于生产与生活的空间组织(图7)。另外,开发区中部依托现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开发区核心服务片区;东部为靠近曲靖中心城区的居住用地,接受主城区辐射,不再设置“工业邻里”。

西城开发区定位为曲靖市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城市新区,由于地形因素及经济条件,相比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其发展规模较小。因此,“工业邻里”的构建宜借鉴珠三角“小而多”模式。依托工业园区内部的安置社区,沿路设置服务半径为800m的“工业邻里”中心,以“邻里大楼”为主,布局如社区型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休闲体育、餐饮、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涵盖工业生产与社区生活的邻里单元(图7)。

5 结语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开发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也是主要手段。本文概括了中国开发区迁村并点的三种基本模式,它们是政策、经济、空间上的表现模式,更是开发区内生产功能与居住功能如何协调发展、农民就业问题如何解决的发展模式。鉴于此,在开发区建设所带来的迁村并点的大趋势下,依托政府力及市场力,建设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工业邻里”,是实现开发区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具有或初步具有建设“工业邻里”的经验,但是各地区发展情况仍参差不齐。未来,“工业邻里”将成为城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是开发区建设的一个可行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梁.开发区社区建设若干问题初探——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8(7):145-146.

[2]徐寿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8):28.

[3]阮斌.福州开发区社区建设与提升投资软环境关系[J].福州党校学报,2007(1).

[4]杨庆媛,张占录.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区域经济,2003(6):118.

[5]李小云.开发区的布局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D].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5.

[6]袁新国,王兴平,滕珊珊,黎智辉.长三角开发区再开发模式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6):78.

[7]买静,张京祥,陈浩.开发区向综合新城区转型的空间路径研究[J].规划师,2011(9).

[8]许世光,曹轶.“工业邻里”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的实践——以广州南沙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张敏.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规划设计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设计艺术学,2009.

[10]温天蓉.广州市南沙岛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0(06).

[11]丛艳国,魏立华.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的土地问题——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7(11),36.

[12]王颖,姜骏骅,张凌,张煜炜,王宏达.上海浦东孙桥镇迁村并点过程与模式考察[J].规划广角,2001(1),26.

“邻里关系”中的情景创设 篇2

最近,我上了一堂七年级“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的思想品德研究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试教了几次,但是都不满意,我反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教材也作了一番调整了,教学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就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出不来,教学过程显得很平淡,最后我认识到关键问题是对学生还比较陌生,对于他们的了解还不够,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的把握还不到位。

问题找到后,我对教案作了修改,重点是对学生平时生活中了解不多又有兴趣的领域作了拓展。考虑到学生对于国外的邻里关系了解甚少,我补充了国外邻里关系的内容,介绍了法国、日本和美国的邻里关系。

法国:5月25日是法国的“邻里联欢节”,全法国有300万人在自己居住楼房的门厅或院子里和左邻右舍一起欢庆这个节日。大部分法国人(58%)对邻里关系要求不高,只求毗邻而居、相安无事。

日本:日本人在搬到新社区后的第一天会给自己的邻居送上毛巾、香皂等小礼物作为“见面礼”。日本社区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卫生日,全社区的人在一起打扫卫生,还会定期举办春季远足活动,以加强邻居间的交往。

美国:美国人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视邻居的素质。如果是一家新搬来的住户,一般都会去周围的邻居家做一次礼节性的拜访。这样做不仅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的社区环境,还可以很快地与邻居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在学以致用、导之以行的环节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

情景一: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不可能大量建造低层住宅来营造良好的邻里气氛。因此,大量多层、高层住宅的出现是必然的。然而,建造多层、高层并不意味着加强邻里交流就无计可施了。假如你是住房设计师,在住区规划时,要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在住房平面设计时可以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情景二:上海是一个多元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更多的外地人和外国人来到了上海,成为了上海的新一代居民,他们给这个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假如我的隔壁新来了一对外国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我们又如何与他们相处,成为好邻居呢?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兼顾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生活经验,课堂教学就呈现出了亮点。在对情景一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在相邻两户间可适当设置共享平台,增加邻里间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人与人交流的良好平台;在小区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布置公共活动场所,让居民在锻炼、散步等日常活动中,加强接触和了解,并为不愿到对方家中打扰的邻里们提供交往的场所。

在对情景二的讨论中,学生提出了:主动与外国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微笑、点头、打招呼,开始邻里间的友好交往。“你好!”“上学啦!”“上班啦!”“最近作业多吗?”“搬东西需要我们帮忙吗?”学生们还建议主动带外国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到周边地方旅游等。

案例反思:

启示之一:经常讲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我感觉到备教材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并不难,而教学的难点在于备学生。学生们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认知差异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经验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研究、总结和调整。

浅析居住区邻里空间设计 篇3

1 目前居住区的概况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人口大量聚集, 城市居住形态发生了变迁, 大量居住建筑从开敝、自然式的状态演变成当今大都市里高楼林立、封闭冷漠的住宅。住宅成为了“居住的容器”。越来越独立的个人空间隔断了邻里之情, 人们从传统的杂院式的街巷模式, 机关大院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居住区模式。生活模式和空间环境发生了变化, 缺乏血缘关系的人们聚居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形成的防范心理造成了邻里关系淡漠。城市中的住宅, 将居住的内涵简化为简单的住, 忽视了人类聚居的社会性内容使得城市生活变得简单, 无法满足人类聚居中相互交往和交流情感的需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长期居住在封闭的单元楼中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渴望逐渐强烈, 居住区邻里交往及邻里空间设计问题开始日益重视。但是很多设计只是在满足开发商最大利益、容积率最大基础上对剩余空间的布置, 在营造场所感、领域感方面缺少统一规划, 在对居民的交往特点、活动时间、不同年龄居民的相对交往内容等需求方面也缺少调研和分析。一些楼盘也提出了人性化小区、健康小区等口号, 并在小区中设计了中心花园、景观水体等。但由于缺乏精细化设计, 追求时间、进度、效益, 使一些很好的理念成为纸上谈兵。喷泉、绿化成为了摆设, 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 从而很难形成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邻里空间。

2 对邻里空间的认知

(1) 所谓邻里空间, 是邻里或社区中的任何空间建构, 是能够反应和承载邻里关系的空间, 是居民能与他人共同使用和停留, 并且发生交往行为的空间。物质空间和人的行为相配合, 共同界定了这个空间。它是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之一, 也可以通过影响住区由人际行为来进一步影响社区居民无法观测衡量的个人特征 (经验、习惯等) 。

在建筑领域, “邻里”思想在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 是指可识别、低层次的单元, 其中设有满足日常需要的服务设施, 并存在于居民的住宅和城市之间。研究人员将规划制定的邻里规模和居民能感受到的邻里规模结合到一个统一的邻里类型学中, 将邻里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5~1 2户, 居民间能建立较强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第二层次约5 0户, 为邻居之间能见面打招呼。第三层次500~1500户, 偶尔见面, 但认为他们是社区一部分。

(2) 邻里空间的特征。根据住居民的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邻里空间一般有下列特征。

(1) 领域性。领域性使居民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形成领域的方式是通过对空间的界定。利用住宅的立面、围墙、隔断、篱笆或灌木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垂直空间上的分隔;利用道路、铺装、地面的高差、小桥、流水等对邻里空间进行平面领域的界定。住宅的建筑风格会形成鲜明的特征, 而建筑材料, 颜色等共同赋予小区整体形象, 形成富有个性的领域空间, 吸引居民休憩、游、活动。

(2) 层次性。城市居民由城市进入到自己家中, 经历一个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序列。空间变化也由开敞变为封闭, 不同层次的邻里空间给居民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居民从相遇, 相识, 相知到建立社交圈的可能性会随着人群的减少而增加。

休闲性。家是心情放松的地方, 居民在邻里空间的活动是休息、玩耍、健身、聊天、散步。活动交往一般在步行道, 小院内、树下、休闲设施等地方展开。

多功能性。从交往行为上分析, 邻里空间的功能不应该是单一的, 这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群, 不同的需求和行为特点所决定。如底层的架空空间, 小孩玩耍, 老人聊天、打牌、娱乐, 各得其乐。

3 营造多层次的邻里空间

中国传统的邻里空间布局是街→巷→院模式, 空间序列是公共到私密, 现代邻里空间经过螺施式发展, 形成了现在“邻里中心花园→宅前院落空间→入住户花园”的空间序列。

(1) 邻里中心花园一般设置在居住区的中间位置或者入口位置, 与商业中心、会所、运动中心结合在一起, 形成居住区最居活力的场所。它便于到达并且富有个性, 属于邻里空间中的公共区域。中心花园一般由道路, 活动场地和绿化区域等组成, 空间内的交往对象为小区的所有居民。

中心花园的道路设计, 要注重安全易达性和多功能性。人车混杂和车速过快是威胁道路安全的祸手, 因此, 采用人车分流 (在平面上或立体上) 和曲线型的道路设计, 既能形成丰富的景观, 又能吸引居民前来散步、遛狗、逗留, 从而增加居民接触机会, 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2) 宅前院落空间。宅前院落空间是邻里交往的第二层次, 也是居民回家的第二道院门, 在这里人们更加熟悉, 相互交往的可能性更高。作为半私密的邻里交往空间, 它一般由一个组团内的居民共享, 由建筑、围墙、走廊来围合, 围墙或采用或实或虚的手段, 创造一个相对静谥的交往空间。宅前院落空间具有较强的领域性, 往往会在入口处设置信报箱, 书报架、信息栏, 促使现代居民的交往行为的发生。在设计中, 也常采用底层架空的手法, 设置居民共享空间。

(3)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

(1) 户前邻里交往空间形式多样。

底层围合院落中的邻里交往, 院落间通过绿篱、透空的隔断、邻里之间可亲切交流, 它是沿袭传统民居中带有私家前院的基础上, 又受西方联排住宅布局影响的新型邻里空间模式, 是传统的发展。

(2) 空间私家院落。

在住宅户型设计中, 设计两层高的空中庭院。该庭院与隔壁住户的院落相邻的同时, 楼上的住户也能享受到花园的上空, 也就是说, 每个单位除在本层有一个私家空中院落外, 也在另一个方面上共享了楼下空中院落的上部。这种空间的意义除了在空间本身所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丰富变化外, 也给住户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传统邻里空间在竖直方向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台的邻里空间, 而是在交往的同时又保证了相互的私密性, 具有极高的空间领域感。

4 结语

舒尔茨说:居住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生活的遮蔽所, 而且意味着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来的富有意义的关系。

村落空间格局与邻里关系研究 篇4

调研中,通过与村民交谈,得知太子村全村均为杨姓人家,且彼此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故而得知:该村落的形成是由于家族或族群迁移至此从事农业生产,进而营建家族或族群聚居的村庄。即开垦型农业基础类型的乡村聚落营建基础。而小鱼洞村和太子村同样存在“由对农业资源相同或相似利用方式以及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乡村聚落”这种营建成因。即地缘性农业基础类型的村落营建基础。

对应于开垦性农业基础类型,由宗族血缘或民族族缘建立起来的乡村聚落,在形态上表现为具有强烈中心实体化的聚居结构类型。此种类型的乡村聚落结构,其中心往往有为纪念同一宗族的祖先或共同信仰的神灵而设的供奉敬拜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既是族群中成员礼教或愿景的行表之处,同时也以共同的祭拜活动,使得整个族群产生向心凝聚力。并且由于村落的营建始于一个族群,乡村聚落的结构表现为往往有相对明显且比较完整的边界。

对应于地缘性农业基础类型,独立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元分布于村庄集聚地,承载家庭生存繁衍功能的同质居民单元汇聚构成了乡村聚落。存在着聚落其规模与村庄周边可利用土地及其他可为农业生产而利用之资源的多少之间有对应关系。在农田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也表现为均质化的聚居结构类型,但在村庄的集聚规模上则相对较小。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居住格局其居民之组成表现为:社会关系日益薄弱,同时旧时密切的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基础也在日益于而变得分散,居民难以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交际网路。又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在远距离通讯和娱乐方式多元化方面的实现,室内之吸引于很多人的吸引甚至超过室外活动,此时若忽略对于室外活动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则又会对邻里关系的形成产生较为消极的影响。

针对遭遇地震的不同空间形态村落在震后的空间形态及其人类活动进行实地调研,与前期二手资料及从当地通过问卷,访谈,观察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地震地区在空间建设和行为引导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的有效措施。

2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与邻里关系之实地调研与发现

2.1 小鱼洞镇

震前:分散居住,各家各户间有一定距离,其距离不便统一管理和组织,

现状:集中居住。小鱼洞镇的村庄聚落形态为在两侧的道路及渠道间成带状分布,分布状态疏密相间,在独立的各住户建筑用地之间,起到分格过渡作用的多为住户的外院、种植有当地植种如银杏等的小面积庭园、或小规模自给型的农作物田地。家家户户的玉米地、洋芋地都在。村民居住房屋规划为几户围合的形式,且有共用庭园,以使共庭住户能在共用空间的连接下相互间一定程度上了解彼此生活,及由对彼此生活的熟悉而逐渐产生彼此关系较为亲近的心理认同。

问题:虽然由心理认同及外部共用庭园之场所双重层面上的引导已具备,但是除了毗邻道路的院前院后空间之外,规划中缺乏院落与院落之间更大范围较集中的可使乡民共同活动的交流场所。

建议:对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广场或文化活动室等加以设置,则邻里和睦相处与友善交往之目标有望得以逐步实现。

震前震后聚落形态对比之评价:相比于震前的分散居住,震后采取集中居住的结构一方面增强了村庄聚落的组织性,使得村民各户间产生了联系,便于村民间产生联结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村庄的管理,在应灾方面便于通知与组织逃生或救灾等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在震后除了集中居住拉近村民的物理距离之外,四户围院的建筑单元使得村民在彼此生活方式方面的了解更在村民的习惯认知与心理距离上起到了联系增进感情的作用。但在公共活动上应有更多元的文化体育活动空间来丰富村民劳作经营之余的生活。由此,一方面对于村民内部其和谐与团结起到增益作用;另一方面,除了其生态优势外,可以因由其融洽的邻里关系与村民的淳朴个性而在其人、地之“平凡的特色”上对其农家乐观光产业起到长远且实质的助益。

2.2 太子村

现状:太子村的聚落形态则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均质性分布,其基本单元为两户共同连成的C型两层住宅及其围合起的半开放院子,在院前植有各家自己打理的植物。单元之间平行排列,形成网格状宅间道路。23幢木结构小洋楼,形成了一个聚落,目前已经在彭白公路旁崛起,交通非常便利。这些小洋楼,背靠连绵的青山,木屋的前方,过了彭白路,是一望无垠的平坝,13.3hm2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在太子村临道路边界一路相隔的一边,为规划建设的服务于村民健身活动的约300m2的公共活动活动场地,包括篮球场场地一个,乒乓球桌一副,以及配套设施及活动用房若干。邻里间活动成人多为在一层房间打麻将或者三三两两于院前空地聊天,小孩子在宅间路上穿梭嬉戏或跑到屋后的空地、山脚边的护坡上玩耍。

问题:由于相隔于一条车行道,虽然道路车流量不大,但村民特别是小朋友去到对面的活动场地并不十分方便,且在规划中存在没有针对特定对象进行设计的问题,房间也尚未投入使用。

建议:在聚落的规划营建上,建议考虑其聚落构成成员为同一宗族之事实而进行“开垦行农业基础类型”与“地缘性农业基础类型”相结合的规划设计,亦即现已建成模式的“均质实体化”与考量“中心实体化”的结合。较具体的做法为可以增加向心性强的空间,考虑其规模及地块总体形态及现有边界,可不在其村落最中心选点建设,但可以结合村民老、少之不同需求,亦即根据村民的年龄、生活习惯等进行活动场地的设计,在村落内部空间内增加一定面积的点型活动空间,可以分解在边界外部已设活动场地之功能在其中,如此可以使村民更好的利用空间进行有趣味的活动,避免土地浪费,又因设在其内部,可以增加活动的安全性、参与性,亦可达到通过活动来增进邻里间沟通情感之效用。

震前震后聚落形态对比之评价:设计方案仅考虑了村民的居住问题,对村民住房的生产性功能未予重视,环保等要素也没得到关注。

业态发展与规划结构:

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乡村聚落及其发展也深受市场性影响,自给型传统农业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而在产品或资源的流通以及宣传上使其能产生商品性消费及高效流通则显得日益重要。典型的资源型农业则在以业缘关系为连结形成的有集有张的聚落形态可以更好的发挥整合村庄其优势:长短互补,优势发展。

当地村民的农业生产现状:当地农业生产土地多向外出租给了承包商,承包商利用土地进行成规模种植猕猴桃,原著村民或者不剩土地,或者只留有承包商不便利用的边角土地,难以进行有效的农耕开垦。且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基本为比较传统的耕作方式。又因当地生产规模小,生产也较分散,彼此之间及与相邻村庄之间联系不紧密。

在调研过程中得知,政府为小鱼洞村,太子村一片所做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发展农家乐”,当地的生态环境很好,可以说对于久居市区的人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吸引,但由于当地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没有对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建设与整合管理,加之其建设房屋在配备标准上也存在如一家农家乐只有一间卫生间,不能实现带独立卫浴的标间等问题,因此其“农家乐”之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只有在暑期才会有数量有限的人到此片区避暑。荒业以待的村民多选择在一年之中的暑期以外时日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这些时间里,村子的活力明显降低,资源也没有利用起来,有“好山,好水,好浪费”之感。

建议:介于乡民土地大多为承包商所租用之事实,以及当地生态资源之优势,建议规划时明确其“农家乐”之发展明确方向如“生态?都市休闲旅游”,并依循定位方向对该地域进行整合发展。其中,介于当地的生态格局形态以及村落其规模与连接距离,建议周边相邻村庄联合发展,一方面避免竞争之挫伤,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以更有机协调的“组群”单位之整体调度来响应更多元的要求。以业缘关系为纽带构成开放和集中的聚居形态。以求“好山好水不浪费”。

2.3 映秀镇

震前映秀:方盒子楼群,没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处于周遭的山包围之中,但没有有张有弛的空间形态,基本生活空间为河流、楼房与道路构成的没有明确组织的结构,并且缺乏趣味性。

重新规划:

映秀镇辖7村1社区,集镇规划面积1.04km2,近期人口6000人(不含流动人口),总建筑面积约28万m2,分别为20万m2的城镇住房,8万m2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农贸市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地震纪念地等建筑以及供水厂、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成后的集镇配套齐全、功能齐备,完全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旅游发展需求。

震后的映秀旨在于公共空间与生态的建设上做出改变。映秀镇作为地震震中,是国家公祭场所之一,重要的公共建筑众多,外部公共空间更多的作为图底和背景,让建筑更好的呈现。特别是建筑主立面的观赏区域,预留出一个无障碍的视线穿越区,以满足人眼舒适的视野范围。在映秀镇的规划中,针对对外交通的引导与疏散,设有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并在秀坪片区有一条主要的步行街道并在。

步行街及与之连接的若干条小街巷又联通了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院落组团,这既给当地居民以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也让外地游客可以真正深入到城镇的生活领域。除此以外,穿插布置在于院落和院落之间的在联通的街道上的公共空间。形成街巷的建筑其外廊及其附属院落连同公共活动空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结构为人们提供建筑之外的活动空间。

在这些活动场地上设有儿童游乐及居民健身设施,这样的空间一方面使灾后人们多多在室外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发生与邻里可能的交流活动,为映秀增添一份活力,不仅对本地之生活之积极乐观有助益,亦是,在旅游开发方面其本身传达的正能量对游人吸引的一个因素。图底景观在商业区和居住区,外部空间则从图底转变为图案,成为重要的场所控制元素,并形成疏密有致的体系,增加视觉趣味。

评价:空间格局由内向型城镇空间转变为外向型旅游景区,并且对地震所造成的散布河卵石及其原有河流有很好的利用而形成景观。在街道空间的部分,使得住房与公共空间以街道、活动空间等流畅地结合在了一起,并因人的活动而为地区注入了活力,同时又产生了向外的吸引力。

2.4 水磨镇

震前水磨镇:靠着河流的污染严重的工厂现代式的方盒子办公楼与厂房,烟囱和山地间的川西民居混合,没有自己的地域特色,看起来是灰暗的色彩,也没有明显和有序的街道、空间结构与秩序。

重新规划:水磨镇所在为山地,又为羌族同胞所居住的地区,故而在规划重建中将建筑控制为:整体城镇色调采用羌藏传统色彩,建筑以多层为主,屋顶大量采用坡屋顶的形式,形成与地形相呼应平缓起伏的空间效果,达到与传统建筑形式相协调的丰富空间形态。

除了保留老街的街巷风貌以外,将老街的内部街道使其布局更加紧凑以减少寒冷气候的影响。除了保留质量良好的建筑以外,在各个片区的核心设置标志建筑或构筑物以形成空间的视觉焦点。在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藏羌传统的灰黄色彩为主调,其间以建筑物及构筑物及绿化和河流为空间丰富,一方面也起到视觉亮点的作用。使整个镇的空间序列丰富有序。街道弯曲延伸使得空间体验避免疲乏感,整个镇子以低落在外的车、人行道为联结的,为滨水特色景观带,沿着滨水长带,既可以沿着步道游赏精心打造的滨水景区,又可以回看水磨镇高低有致而又富有浓郁藏羌风情的民居建筑以及有强烈色彩的纪念性建筑构筑物。

戏曲文化在四川的古镇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般是地域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重建戏台与广场将为老街居民以及整个汶川新城在灾后提供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与交流场所,同时也将成为古镇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其使用方式上使居民与游人居住区域混合布置,使得居民可以与外来游人产生可能的交流和了解,亦使游人可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有所体验式的了解,使得居民本身以及与游客双方的互动可以提升镇子的活力与亲和力。

评价与建议:在城镇布局方面,尊重自然地形地貌,空间布局和组织顺应地形,尽可能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的紧密结合。文化决定了形态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形态透漏出不同的文化本底。更应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及生态环境。保留生活才是规划中最应保留的部分,可通过建筑及其空间趣味的保留与改善得以实现。即应更多考虑和致力于三维乃至更多维的建筑空间环境、场所性、地域性及人性化问题。

3 对村庄聚落规划结构基于人的行为活动以及邻里关系形成的思考

通过前期浏览前人文献以及实地调研中的发现及后期分析,对于乡村聚落之空间营造方面产生如下思考。

3.1 由于宗族亲缘关系形成的村落

宜以适宜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及邻里交往密切程度的密度营建向心型的村落结构。在村落中心宜建造有承载宗族祭祀等传统集体活动的空间,这样建设有利于宗族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保持和发展,基于共同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同一家族中凝聚力的加强。聚集性的空间场所易于引导人们形成共同活动的心理导向,在保证不同住户间可见范围的情况下,可消除不同代际间在生活习惯上的隔阂。同时,在沿袭传统向心型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应注意到现代社会生活对于多元活动的需求,因此,应该在传统的空间布置中加入社交性公共空间,促使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有足够且丰富的“户”外平台。

3.2 由于地缘性关系形成的村落

因为从事相同的职业,或用有相同的资源条件而形成的村落中,村民独户独院的传统居住形式可进行演绎,在保留院落空间的基础上,将2-3户人家整合为一个大院,既有利于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交往,并且尤其在灾害易发的地区,尤其利于灾害的共同应对及互救,即是通过改变居住构成单元的方法来调整邻里的交往方式及关系,另一方面,又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应在村民的居住房屋之间有效的置入公共空间及生态要素,并以合理规划的行线串联,旨在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除此之外,对于以旅游为地区产业之一的村落,应考量游客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游与停的空间设计,保证其丰富性。但应特别注意,塑造游客与当地原住民互动可能的前提为不打扰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对于现有林地及湿地,应进行保护,但避免干扰其自然的生态交流。在川西地区,基于生活习惯和生态维持的考量,宜保留传统川西林盘模式。

摘要:本次研究经过文献阅读整理与对四川经历地震的四个村落进行调研,对村落的空间布局及其对邻里关系的影响做出思考和分析。试图通过这些村落地震前后空间布局使得邻里关系发生变化的比较,总结问题和经验,进而为以后的村落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村落,空间格局,邻里关系

参考文献

[1]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R]KM200710016002,北京: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

[2]许鹏程,黄耀志.转变住区规划思想促进邻里关系发展[J]山西建筑.2009.04.18-19.

[3]何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片区外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践[J]城市生态与城市景观.第四编.127-130.

[4]陈可石,卢一华.形态完整城市设计在小城镇规划中的意义[Z]6414-6422.

幸福邻里二期草坪病虫害防治调查 篇5

幸福邻里二期位于昆明主城东北, 该小区的草坪绿化于2013 年11 月完工, 草坪草种主要是选择紫羊茅、早熟禾、黑麦草等, 小区内绿化面积达到了60%以上。本次对幸福邻里小区的草坪常规养护、病虫害种类及常规防治措施进行调查, 分析了病虫害在小区内的发生规律以及影响因子, 探讨主要病虫害的治理途径,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1草坪病害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幸福邻里小区草坪发生褐斑病和白粉病, 少量混有腐霉枯萎病和锈病, 虽然也有其他一些病害的发病迹象, 但均不严重, 随着气温的升高、雨季的到来, 病害将会大面积发生, 所以应做好提前预防治理。褐斑病 (Brown patch) 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 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常造成大面积草坪枯死。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主要为害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等。腐霉枯萎病主要为害高羊茅属、早熟禾属、黑麦属混播草坪或单一品种种植的草坪病。锈病 (Rust) 是草坪禾草最重要, 分布较广的一类病害。草坪植物的虫害, 相对于草坪病害来讲, 对于草坪的危害较轻, 比较容易防治, 但如果防治不及时, 亦会对草坪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幸福邻里小区属新建草坪, 经调查, 该小区暂未发现虫害的发生, 但是在养护管理中的监控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褐斑病:目前幸福邻里小区内草坪的褐斑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采用代森锰锌。白粉病:目前草坪属于发病初期, 幸福邻里小区园林绿化部门使用坪安10 号-必菌鲨1000~1500 倍液进行喷雾, 来控制病情的恶化。此次幸福邻里小区内草坪褐斑病和白粉病发病面积较大, 病势严重, 预防和治疗主要采用加强草坪日常养护管理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人工喷洒药物, 隔10d左右喷1 次, 连续2~3 次。其他病害的发病情况较为轻缓, 面积也较小。

2加强养护管理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幸福邻里小区草坪分散, 管理不到位, 养护水平落后, 影响草坪健康生长, 以致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因此, 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科学的养护管理标准是保证质量, 维护成果的关键所在。“养”的工作要点:

2.1 修剪

草坪修剪期一般在3~11 月份, 有时遇暖冬年冬季也要修剪。草坪修剪高度一般遵循1/3 原则, 第1 次修剪在草坪高10~12cm时进行, 留茬高度为6~8cm。修剪次数取决于草坪生长速度。修剪草坪时, 修剪带一定要平行, 且每次修剪要改变方向。干旱时可将修剪掉的草放置草坪上降温, 但不能长久放置, 否则易使草坪变软, 生长缓慢并滋生杂菌。草坪边缘一般用剪刀修齐, 才能保持美观。

2.2 施肥

施肥是草坪养护中又一重要环节。草坪修剪的次数越多, 从土壤中带走的营养越多, 因此, 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 以恢复生长。草坪施肥一般以施氮肥为主, 兼施复合肥。施肥量15~18g/m2, 施肥次数根据草坪种类不同有差别。施肥集中时间在4~10 月间, 特别是10月份的秋肥尤其为重要。施肥时, 在草坪生长季节拌土拌肥撒1 次, 可促进草坪根部生长, 又能使草坪在冬季时间保持绿色。草坪施肥要均匀, 为此可将肥料分半从2 个方向施入。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使肥料充分溶解, 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2.3 浇水

浇水是管理新建草坪比较关键的措施之一。草坪草由于品种不同, 其抗旱性有些差别, 其旺盛生长阶段, 均需要足够的水分。因此, 适时浇水是养护好草坪的又一项措施。一般在高温干旱季节每5~7 天早晚各浇1 次透水, 湿润根部达10~15cm。其他季节浇水以保护土壤根部有一定的湿度为宜, 但浇水时最好采用多向喷, 如没有喷灌, 应保持浇灌均匀, 节约用水, 同时又清除了草面灰尘。出苗前后浇水的管理特别重要, 应以雾状喷灌为好, 千万不要高强度喷灌, 夏天要早晚浇水, 中午不要浇水。成坪后浇水的次数逐渐减少, 但每次浇水量则应增大, 以保持草坪的鲜绿为准。

2.4 打孔、叉土通气

草坪地每年需打孔、叉土通气1~2 次, 大面积草坪用打孔机。打孔后, 在草坪上填盖沙子, 然后用齿耙、硬扫帚将沙子堆扫均匀, 使沙子深入孔中, 持续透气, 同时改善深层土壤渗水状况。打孔、叉土通气最佳时间在每年的早春[3]。

3以“防”为主, 以“养”为辅

幸福邻里小区草坪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基本上是通过喷洒农药来进行, 采用喷洒化学农药防治草坪病虫害, 不仅会杀伤天敌, 污染环境, 容易造成人畜中毒, 还会使害虫产生抗性。大量的实践证明, 草坪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从草坪草种的选择, 植草皮块的合理设计与施工, 草坪的综合养护管理等几个方面出发, 坚持“以预防为主, 以养护为辅”, 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1 加强草种的检疫工作

降低从种子传播草坪病虫害的危险性。

3.2 正确选择草坪草种

应该因地制宜地选择那些适合于本地区生长, 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南方地区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同时, 还应兼顾草种的耐热性。

3.3 通过改善离地条件等基础提高建坪质量

在建植草坪前, 通过清理石块、杂物、防除多年宿根杂草、增施腐熟有机肥、平整土地等措施, 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及保水、保肥和排、灌能力, 这样可以提高草坪的生长势, 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4 加强草坪的养护管理, 提高科学管护水平

根据草坪不同生长时期科学合理施肥, 如春季多施氮肥, 秋季多施磷肥, 夏季适当提高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 草坪施肥以叶面施肥为主,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肥效, 也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合理排灌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长势, 从而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排灌能防止局部水淹, 减轻腐霉菌、丝核菌及白绢病菌等侵染, 冬灌充足能够破坏地下害虫的越冬生境。适度修剪可以减少枯草层, 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剪下的发病草坪部分, 必须及时从草坪清除净, 以免病菌的传播[4]。

3.5 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科学防治

对草坪病虫害进行科学诊断, 并使用有效杀虫、杀菌剂进行防治, 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要科学合理, 注意不同品种的交叉及混用, 防止产生抗药性[5]。

4生物防治, 降低污染

相对于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有环境污染小, 无农药残毒, 不杀伤有益生物等优点。一旦天敌在草坪上建立了自己的种群, 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 减少虫害;人工培养的拮抗微生物施入土壤、喷撒在草坪表面或制成种衣剂粘附在种子表面, 可以改变根围、叶围、种子周围或其它部位的微生物区系, 建立拮抗微生物的优势, 从而控制病原物, 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在日常防治草坪病虫害过程中, 应该在养护管理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 以养护为辅”, 不能一味地使用农药喷洒,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降低农药残毒, 减少环境污染。草坪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要时时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并深刻了解其生态、危害方式、发生规律、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有效防治措施, 不能把工作重心只简单地放在能防病除虫这一点上, 而是要充分考虑人, 环境及资源等诸多问题。

摘要:随着草坪业迅速发展, 大面积的草坪建植提高了城市绿化水平和生态水平;然而, 养护管理水平落后致使草坪病虫害发生频率越加频繁。本文对幸福邻里二期草坪常规养护、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小区内部分草坪已有褐斑病和白粉病的发生, 也有其他一些病害的发病迹象, 暂未发现虫害发生, 防治过程中养护管理不到位。

关键词:草坪,病虫害,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康天芳, 马文生, 孙俊春.兰州市雁滩公园草坪草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四川草原, 2004, (10) :22-25.

[2]董爱香, 胡林, 徐荣.城市园林绿化草坪[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69-72.

[3]王再平, 韩树文.浅谈北方草坪的养护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6) :55-59.

[4]凌继华.草坪养护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0) , 44-48.

工业邻里论文 篇6

远亲不如近邻。如何处理邻里关系是一门学问, 邻里纠纷处理不当容易激化, 酿成恶性事件, 影响公民的生产、生活, 且易形成积怨, 影响社会稳定。2009年以来, 笔者所在的基层县检察院共审查批准逮捕农村邻里纠纷刑事案件14件14人。其中涉及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多, 故意杀人罪2件, 故意伤害罪9件, 聚众斗殴罪1件, 故意毁坏财物罪1件, 放火罪1件。从主体的基本情况来看:性别上男性居多, 涉案的14人中, 有12名男性;从文化程度上看, 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其中文盲的1人, 小学文化的4人, 初中文化的9人;从年龄结构上看, 以青壮年为主, 20—30岁的有1人, 30—40岁的有10人, 40—50岁的有3人。从主观方面来看, 主要是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或者故意毁坏财物, 无犯罪预备。大部分涉案人员事后都有悔过表现, 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从客体方面来看, 涉农邻里纠纷的轻微刑事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从客观方面来看, 大部分是轻伤害案件, 有8件。

一、涉案纠纷特点及发案原因

据统计, 涉案纠纷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引起纷争的原因比较简单。邻里口角占多数, 有8起。很多邻里纠纷的刑事案件都是由小争小吵开始, 因日常琐事发生争吵升级为暴力斗争乃致刑事案件;房屋、宅基地及相邻权纠纷占一定比例, 有4起。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农村新建、翻建、扩建住房增多, 房屋、宅基地及相邻权纠纷显著增加。乡村群众对于相邻权普遍缺乏了解, 事先与邻居缺乏充分沟通, 在发生纠纷后又不愿对其不动产权利的使用进行必要合理限制, 造成邻里关系紧张。如有的因未经同意在他人门口挖沟安装下水管引发纠纷, 有的因施工影响通行发生纠纷, 等等;心理猜忌引发的有2起。

二是纷争呈现突发性、偶然性、潜伏性特点。农村邻里纠纷发生时间短, 事前不可预见, 猝不及防, 可能因一时气急、冲动而突然发生。如郭某晒牛槽中的稻草时, 无意中堆放在张某家门口, 二人即刻争吵、推搡, 郭某随即将手边铁钗将张某刺伤。也有的邻里之间产生隔阂不能及时化解, 一方或双方形成积怨, 一旦出现导火索矛盾便激发出来。如邓某听说谢某勾引其丈夫, 心中怨愤, 一日见谢某幼女独自一人, 便将其溺死。

三是案件标的额小, 矛盾对抗激烈。有些邻里纠纷案件本身并不复杂, 事实清楚, 法律关系明确, 但当事人对案件的敏感程度较高, 双方都不想让步。有些案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使简单案情复杂化, 从而造成比案件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

农村邻里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的主要原因表现为:

一是村民文化素质低且法制观念淡薄。日常纠纷或矛盾发生后, 有的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维护自身权利, 而是为争一口气, 意气用事, 以暴制暴, 行凶伤人, 往往将自己从事件的受害者转为受到法律追究的侵害人。

二是家族势力、亲朋义气影响较大。农村宗族观念浓厚、以强欺弱现象时有存在, 发生纠纷后, 矛盾双方互不忍让, 极易激化矛盾、转化性质, 轻则动手殴斗, 重则伤害、杀人。有的甚至认为是对其家族的挑衅, 双方矛盾不止在父辈间, 且延续至子女间长期存在。如刘某驾驶面包车在村口与万某驾驶的电动车轻微碰撞, 双方却各不相让, 分别纠集亲友十余人相互斗殴, 刘某致万某死亡。

三是防范机制作用发挥不足。存在信息不灵, 调处不及时的问题。基层农民之间的民事纠纷往往无人问津, 等到实施暴力后才或许有基层组织介入, 导致刑事犯罪后才开始有司法力量介入。

四是基层调处机构工作不力。取消农业税费后, 有的乡镇干部下乡时间少, 有的村干部忙于应付上级交给的工作, 处理矛盾纠纷不是迎难而上, 而是拖延推诿, 致使小事拖大, 大事拖难, 难事拖乱。有的不善于调解, 对调解的技巧、程序掌握还不够熟练, 造成当事人对其缺乏信心。有的工作不彻底不细致, 留下了矛盾隐患。如刘某的父亲欠村民债务无力偿还, 村委会决定由刘某代为偿还, 因调解解释工作不到位, 刘某勉强同意后拖延支付, 后与债权人发生冲突并将其打伤。

二、预防农村邻里纠纷升级的对策

一要提升群众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提倡多样化, 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等包罗万有;琴棋书画、歌舞音乐、说唱弹奏、体育竞技等等形式多样。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载体, 以提高和升华村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为目标, 大力弘扬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村民的凝聚力, 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从源头上减少邻里纠纷。

二要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邻里纠纷。一是做好各种调解的宣传工作。以调解方式解决邻里关系纠纷, 不仅能够有效息讼止争, 有利于当事人在未来的生活与合作中和睦相处, 还可以减轻上访申诉的压力, 预防矛盾纠纷激化, 稳定社会秩序。可向乡镇居民和村民发放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指南, 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调解的作用、任务, 宣传调解成功的典型纠纷取得当事人信任, 积极参与调处所在区域内的重大纠纷扩大影响。让群众了解如何就近、便捷, 让群众主动参与调解, 提高各种调解机制运作的效能。二是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及“三农”问题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普法活动, 让人民群众在面对矛盾纠纷时能够理性地采取合法手段有序化解。

三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强调解队伍。组织部门、人事部门针对镇、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社区) 缺专业从事人民调解员的情况, 适当从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中录用, 分配到镇、乡人民政府、社区、村民委员会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以解决农村、镇乡人民政府缺乏专业法律人才的需要, 为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积累专业人才。在人员编制有限的情况下, 还可采取选举与聘任相结合的办法, 将一些公道正派、有文化、懂法律又了解政策、热心调解工作的同志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二是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挂职培训、以调代训等方式, 对全县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能。

四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能力。在村民中选出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任乡村调解员,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发挥他们就近、人员情况熟悉的特点, 了解村民之间所存在的民事纠纷渊源及隐患, 掌握最近可能出现的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民事纠纷的法律事实。对乡村调解员进行必要的法律培训, 使他们掌握一些调解知识和技能, 能及时调解村民之间的小矛盾, 并及时向基层组织或基层司法部门反映情况, 用身边的人解决身边的事, 实现对邻里纠纷早发现, 早调处, 早化解。

五要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农村基层组织要切实加强服务, 帮助农民解决在生活、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如排污水、宅基地、果树种植等实际困难, 防止农民之间由于困难迟迟不能解决而演变为民事纠纷甚至刑事犯罪。有关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在第一时间得到纷争信息后, 要及时介入、处置。在调解不成时, 及时引导进入诉讼程序依法解决。

六要强化司法机关执法力度。不能以够不上立案标准或不属自己管辖简单回复, 也不能以调查为由拖延。对管辖范围内受理的当事人事务, 要彻底解决, 做到“案结事了”。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纠纷矛盾, 应依法解释清楚, 引导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机关反映或直接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 不可简单回绝。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根据实际情况, 慎用刑事强制措施, 慎捕慎诉, 强化说理教育, 为犯罪嫌疑人与当事人双方搭建和解平台, 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轻处理。尤其要监督当事人正确执行生效判决, 维护法律威严, 强化当事人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信心。

七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长效机制。广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 实行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以会代训、以案说法、旁听庭审等方式, 实现三方的业务沟通, 增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大力开展公益性、便民性法律服务。司法机关要将法律服务职能延伸至基层, 通过民生服务热线、便民服务卡、法律服务联系点、网络服务等方式,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倾听民众诉求。增强各机关、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 建立渠道通畅、网络严密的群体性事件预警制度,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会诊疑难纠纷, 讨论近期共性的热点矛盾, 共同研究调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合力维护社会稳定。

工业邻里论文 篇7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便民、利民, 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它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 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20世纪50年代, 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 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60年代, 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 到70年代,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虽然,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早已在美国提出, 但并没有很有效地发挥出它的性质。后来新加坡则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他们的国情, 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因此, 本文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1 社区商业模式的内涵

1.1 社区商业的内涵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 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 对社区概念的定义、解释差不多有100多种, 最普遍意义上的社区是介于邻里和区域之间的社会实体。城市社会学家帕克 (1987) 认为:“社区一词是指许多个人、家庭、团体以及习俗、制度组合在同一地区之内, 并在这种共同组合形式中形成的种种联系”。国内学者张鸿雁 (2000) 则认为“社区是由建筑结合起来的并由居住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

从以上的定义出发,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便民、利民, 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的, 其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种类、服务的商圈范围等方面都界于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社区商业的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1.2 社区商业的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商业早已成为居民综合消费的载体, 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的60%左右。起步中的中国社区商业规划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商业社区的经验, 在学习中发展, 在摸索中创新, 建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1.2.1 欧美的社区商业中心

欧美盛行大型新兴社区商业。例如英国伦敦东南郊区的Bluewater购物中心, 在13.9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中, 有57家国际零售商入驻, 集中分布着3个广场, 共330家商铺, 其中包括3家大百货店、200家专卖店、50家餐厅酒吧、13个放映厅组成的多功能电影等等, 满足着周边60分钟汽车车程内10余万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美国的社区商业中心有两大发展特点:一种是在“中心”内有一主题, 如以一家大超市为主, 附带部份折扣或全部专卖店、厂家直销店等;另一种是突破传统观念, 呈块状型, 与周围的文化娱乐等设施结成联盟, 块状不一定只位于一幢建筑, 而是扩展为一个较大的消费空间。

1.2.2 日本的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协同组合”是日本颇具传统特色的一种社区商业中心。例如, 日本东京都神乐坂商业街, 就是东京一条极为普通但又富有日本特色的典型社区商业街。在100多米长的步行街两侧, 散落着连户商铺、中型超市、24小时便利店以及传统杂货店等248家店铺, 花店、迷你高尔夫馆、蔬果铺、美容店乃至证券所应有尽有。这种社区商业还同时肩负保护中小商业企业、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的重任。

“造镇计划”下的社区商业中心, 是一种新兴的生活乐园。例如, 日本真库县尾琦市的社区商业中心是一个兼购物、休闲、娱乐、教育文化、聚会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活园地。250家个性化专门店按商品范围结构分为生鲜馆群、饮食店群、娱乐休闲店群、自我动手店群和购物区群。

日本规划最大、全美式的社区商业中心是东京近郊船桥市的拉拉普多, 除了本身的休闲文化设施外, 中心还设有公共休息区、活动区、儿童娱乐区、艺术造型展示区等, 形成一个生活小区, 使来到这里的顾客得以尽情享受。

1.2.3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中心

“邻里中心 (Neighborhood Center) ”是新加坡社区商业中心的名称, 即按照社区建设的配套建设指标, 根据物业的规模、类型以及居住人口需求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 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集中经营与管理,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而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新加坡发展局将社区商业规划成三个层面, 配置和设置相应的层面, 三个层面划分从1 000户到1 500户配置一个邻里商店。在中国上海叫做街坊商店。第二个8 000户到10 000户建立一个小区商业。第三个40 000户配套一个中心, 这可能是更多开发商关注的地区级商业, 大型的购物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在对国外的社区商业中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社区商业的课题调查, 提出3种可供中国社区商业建设参考的模式:根据常住人口的消费需求和小区结构, 可建立“沿街式”、“团组式”和“多点式”3种类型。比较传统的“沿街式”是以工薪阶层为主要消费群, 其间一般设1家中型超市、1家便利店、1家修配店以及若干中小餐馆等;“团组式”和“多点式”则以中高档消费水平为主, 前者以大型商场为主体, 重点发展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 后者以一定档次的服务和餐饮为主要内容。

2 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

2.1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概念

新加坡“邻里中心 (Neighborhood Center) ”的概念来源于其政府1965推行并长期实施的组屋计划, 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成功的写照。邻里中心模式出现于1970年, 最初是用来解决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按照4 hm2~6 hm2的开发区域进行开发, 市镇的开发又由多个邻里中心组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社区商业的规划模式, 在人口约6 000~8 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 从人口规模来看, 新加坡所指的邻里中心为社区商业的一种模式。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 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综上所述, 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 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 主要功能是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等, 其实质是购物中心。同时, 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根据新加坡社会文化情况进行长远考虑而构思和制定的精神内核:国家至上, 社会为先;家庭为根, 社会为本;关怀扶持, 同舟共济;求同存异, 协商共识;种族和谐, 宗教宽容。基于这种既充满东方哲学与智慧又与西方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规划指导思想, 使得“邻里中心”体现现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2.2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特征

(1) 邻里中心以居住人群为中心, 全部设施满足人们在家居附近寻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 构成了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菜场, 超市是厨房的延伸;浴室, 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影院、茶座、歌舞厅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阅览室是书房的延伸。人们在邻里中心进行这些活动较之在家里更增添了社区文化的氛围。

(2) 邻里中心把既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 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既便民, 利民, 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3) 邻里中心的服务对象以本区居民日常活动为主, 有别于中心商务对外交流为主的城市功能, 但两者又互为交叉, 共同构成城市人民活动中心的完整系统。

(4) 邻里中心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 在政府的支持下, 邻里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体育、生活福利等服务, 这种不断完善的商业组合, 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因此, 邻里中心妥善地解决了城市民居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 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2.3“邻里中心”成功案例——以新加坡第一乐广场为例

第一乐广场坐落于新加坡西部的蔡厝港, 这里是新加坡政府规划的高密度组屋住宅区, 周边居住人口近50万人。

第一乐广场位于整个社区的中心, 交通便捷, 连接了主要公路, 广场边上就是蔡厝港地铁站、轻轨列车站及巴士转换站。走进商场, 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忙碌了一周的全家老少齐出动, 或选购商品等, 一派热闹的生活场景。

第一乐广场的成功之处是亲民设施增加社区商业粘度。这是一个家庭消费为主题的社区购物中心, 营业面积仅有2万多平方米, 却有150多家零售商家。因为是社区商业, 他们就把这个物业形态分割小, 分割小了以后, 引进了很多符合生活消费的店。地下一层的“食物小巷”和四楼的食阁, 为社区居民提供美味的食品。位于一楼和二楼的BHG, 是北京华联集团试水新加坡的项目之一, 针对的是有时尚和美容意识的消费者。三楼则是售卖家庭用具、电脑、电器及美容美发等配套商铺。四楼映入眼帘的是蔡厝港的公共图书馆, 这是一个社区商业与公共设施结合的案例, 居民在此可享受便捷的阅读乐趣, 而且该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五楼则是休闲和娱乐为主的楼层。看电影、打电玩, 或者在露天游乐场上奔跑玩耍。

新加坡的“邻里中心”社区商业, 它主要考虑的是为居民服务、为生活服务。它的业态组合的特征有三大块。第一块是餐饮, 这个餐饮是以家庭餐饮为主。第二块是生活消费, 也就是购物, 包括超市购物。第三块是娱乐。在这种社区商业中, 其业种的特征是有两个的比重分配得很重。第一是未成年人的, 也就是儿童、学生的消费比重特别大, 因为在整个第一乐广场的购物商场里面, 儿童玩具和用品的这一类店有十家, 而女性购物店的比例和数量比它还少一点。第二是以家庭妇女的消费为主, 主要都是一般的衣服、鞋子、包袋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这块配得比较多一点。此外,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很家庭化, 因为他们的家具店, 卖沙发的店也配到了社区商业里面, 完全是为生活服务。第一乐广场的业态比例, 它的购物比例是26%左右。家电这块, 因为是居民区, 家电生活, 包括孩子的电子数码、电脑类产品也都有, 它的比例大约在7%。餐饮的比例在25%左右, 另外还有就是娱乐, 娱乐的比例很高, 大约占到15%~17%。

新加坡第一乐广场, 它这种贴近生活, 实实在在为居住区的居民提供生活消费的便利, 以及它的这个比例是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社区商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亲民”二字,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百姓, 才能更加有活力。

3 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3.1 加强政府规划的实施力度

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房产开发前期介入, 与统筹规划社区商业的开发商进行沟通, 对商业网点、设施等进行预先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很多开发商独立行事, 只看中短期眼前的利益, 缺乏站在社会商业的整体角度来看待社区商业规划的重要性, 因此政府在中国社区商业的

发展中应该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通过正确引导, 市场机制运作, 让开发商从整体规划中受益, 就会逐渐明了科学规划是利民、利国、利己的选择。

3.2 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社区商业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中心。尤其要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 在提高传统服务业水平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大众餐厅、家政服务、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 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来满足该社区居民的需求。

3.3 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社区商业模式

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经验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 如果结合得好, 就可以事半功倍, 反之则会失败。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商业社区模式是在一个完善的社会体制和法律制度、政府规划实施力度高、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环境下实行。由于, 国外的社区商业起点高, 一开始就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形式。而中国许多城市的社区商业处于一种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的状态。因此, 在中国, 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才适合设置邻里中心, 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五种,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治安条件、文化条件、市场条件以及居住规模。根据中国实际情况, 把改造旧的社区商业与发展新的社区商业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帕克 (美) 等.宋俊岭, 等.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社区商业模式应博采众长突出民族特色[N].北京娱乐信报, 2002-8-1.

[4]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理念, 积极探索园区商业开发的新思路[OB/OL].2006-11.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343.

[5]冯岚.决战商场:实战案例揭秘[M].学林出版社, 2010.

[6]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与借鉴[J].江苏商论, 2003, (6) :6-8.

[7]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11) :68-73.

[8]李盛.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外城市规划, 1999, (4) :30-33.

[9]沈萌萌.社区商业的理论与模式[J].经社问题, 2003, (2) :40-44.

[10]殷杰.社区商业新方向[J].北京房地产, 2007, (1) :21-24.

上一篇:光伏电站火灾下一篇:用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