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2024-07-10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通用12篇)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运动、竞赛、游戏, 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也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相反, 如果师生之间关系恶化, 则即使教师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 学生也很难去接受, 甚至拒绝接受, 可见, 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体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很多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都存在着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误区, 在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与学生分属不同的群体, 占有不同的地位。教师作为教学主体, 拥有社会赋予的特殊权利与义务, 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能够控制和支配学生, 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导作用。而与之相反, 当今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 成长过程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不想受到教师的限制。很多学生虽然心存不满, 却迫于教师的威严不得不听从教师的安排, 更有部分易冲动的学生和教师发生冲突。这种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师生之间交流的缺乏既有教师的原因, 也有学生与学校的原因。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管理和引导学生,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都是自己在讲解, 然后学生模仿, 上课时教师匆匆地来, 下课后教师又匆匆离去, 师生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 导致师生之间距离较远, 关系冷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顾及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 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 学生可以从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体育知识, 无形中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 重教轻育的影响

虽然很多体育教师对待教学工作都十分敬业, 但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却有待提高。例如, 很多体育特长生虽然体育成绩突出, 却沾染上一些社会陋习;还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刻苦, 却不懂得尊师重道;还有很多学生将体育课当做自由活动课, 抵制教师的课程活动安排, 对教师过分挑剔, 平时不注重参加体育活动, 而很多体育教师却没有用课堂制度对上述现象进行约束, 造成了学生性格上的缺陷,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体育授课活动中, 教师是组织者与主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 重视学生提出的见解, 理解、热爱学生, 教师中有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拉近师生关系。此外, 体育教学还应因材施教, 提倡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打破教育时间的束缚, 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与锻炼。

(二)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

与其他高中课程相比, 体育课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师生互动性,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中, 体育教师应打破师生之间交流的单一性, 注重交流的多样性, 不仅要进行语言交流, 还要在体育运动中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交流的权力, 使教师成为受学生尊敬的前辈、交心的好友。体育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 放下架子, 去接近学生, 参加学生的体育运动。高中学校还建立各种体育活动俱乐部, 将体育教师编入俱乐部中, 辅导学生的运动。在学校举行的比赛中, 体育教师既是管理者, 又应该是参与者, 建立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制度。

(三) 重视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用渊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敬, 时时为人师表,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促进师生间关系的不断和谐。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学生的意见,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正视学生的进步与失败, 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此外, 还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平衡技术性评价与教育性评价的所占比例, 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教育空间, 努力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与不快。

三、总结

总而言之,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需要体育教师与高中生共同的努力, 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发现并排除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 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同时, 高中院校还应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管理制度, 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做好制度保证。

摘要: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课程, 在体育课程的进行过程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 很多体育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 师生关系不和谐, 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 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中的问题进行浅析, 并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翁伟炯.论高中体育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运动, 2010 (03) .[1]翁伟炯.论高中体育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运动, 2010 (03) .

[2]陈四新.和谐发展需要多样化体育教学手段[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S4) .[2]陈四新.和谐发展需要多样化体育教学手段[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S4) .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2

我和老板的关系是如何转变的?

。事实上,我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老总需要的是为他工作,为他挣钱,而且既要有工作能力,又要“驴性十足”的人。

说到做活动我有点“神经过敏”,因每做一个活动,我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从活动策划的每一个细节,到活动主题思想的凸现;从场境气氛的调动与控制,到整个活动效果的跟进;从员工的组织和参与意识的促进,到节目的编排、节目的丰富性和趣味等,必须面面俱到。最让人头痛的还是费用预算与成本控制,那才是很费周折的。

国庆中秋

每次要做活动前,我都会准备三个以上方案供老总选择。但老总的选择是漫长的等待,一般都是在临近活动的前两、三天内才会有结果。就算之前有定论,口头上说过某一方案可行,我也不敢向外宣布相关活动事宜。因为变化太快,今天公布的活动内容,明天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基于方案确定的滞后性,几乎没时间去准备,只能草草地做一些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三个方案的相关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免“临时抱佛脚”。这虽能应急,但期间浪费的时间与精力可就不好预算了。

这次“庆国庆迎中秋”的活动也不例外,我于九月初提议,并拟定了三个方案供选择。老总初步确定了以“联欢晚会”的形式进行。朝这目标,我们开始征集晚会节目,并陆续收到了一些节目,动作快的部门,也正抽时间在排练节目呢。

9月中旬,晚会工作准备到一半被迫回头,原因是费用问题。那天,我把晚会费用预算给老总审批,他看了下数额(我们老总对数额特别敏感,没数据报批的文件他会很快批准的,金额较大的比较困难)说:“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去烧烤啊,再想想有什么其他的活动吧。”这一说我明白他什么意思了,经过几个月的合作,对他的性格还是摸出点门道,毋容置疑,这晚会的费用超出了老总的底线。

我回到办公室,重新做了份烧烤的预算,将费用降至一半。再找老总审批时,为了避免“小气”之嫌,他说:“你再权衡一下吧,还有没有其它什么活动啊,我们做活动只是为了让员工开心,只要员工开心,钱多点并不重要”。这是他常用的“烟雾弹”,让人摸不着头绪,幸好我这样的话听得多,知道他实际上已经默许了去烧烤。

烧烤就烧烤吧,烧烤也好,也许比晚会更省心,因为不用怕节目不精彩冷场。还正想着不用考虑节目,老总的旨意下来了。要我们在烧烤活动中穿插一些节目,以调节气氛。晚上在一湖边的烧烤场,没有灯光,没有音响,能插什么节目呢?让我很是为难。老总他就这样,想花最少的钱,但又要买最好的东西。

为难是为难,但还是要去做,可不能抗旨啊。通过几个月来的磨合,我与老总间似乎也有些许默契了。每次活动,老总的参与意识特别强,他喜欢一呼百应、众星捧月的感觉。针对这点,那可是每次做活动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直接出效果的部分。我向同行朋友取经,上网查找资料,为的就是找一些能让老总尽情展现自我的节目。

几天紧张的策划,烧烤活动也基本安排就绪。这种快速反应的工作,也许很能煅练人的应变能力,但也有可能让人变得神经质。

活动如期进行,我把几日来搜集到的一些节目,分三个阶段穿插期间调节气氛。活动刚开始,员工参与意识比较强。因为大家都没吃晚饭,谁会与美食过意不去呢?加上饥饿使然,大家都在很投入地在烧啊烤地,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活动的中间部分,是很容易冷场的,这时候大家对食物的需求几乎得到满足,食物不再有多大的吸引力。“饱暖思淫”,那时开始有点骚动,有人在问:什么时候能回去。这时我们安排了一些节目进行调节,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游戏,倒是有一个小高潮。

烧烤到最后,那可要有压轴大戏,我安排的节目是抽奖与员工过生日,期间鼓动异性员工互相送花。整个节目让老总唱主角,在这方面老总也确实有所长,把员工的情绪调到了顶点,气氛很是热烈。以至于到活动结束后,很多员工意犹未尽,不想回去。老总也不例外,他很投入,有点在这场境里出不来的感觉。

这个活动老总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我们辛苦了,并等我们清理现场后亲自开车送我们回去(老总这点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很多时候没有架子)。在车上他说: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多举办几次。我嘴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心里却想,多办几次就意味着要多饿几次了。因为今天虽然是烧烤活动,但我肚子里有的只是中午的食物。活动第二天(9月30日),我休假没去公司。老总找我下属去开会,并交待一些工作。会后,下属给我电话说老总表扬了我们。说公司自成立人力资源部以来,员工的参与意识,配合、协调性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每次活动,只要他玩得开心就会有好的评价。这结果对我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惊喜。我对老总越级开会,并向我下属交待工作的做法不满。事后想想,他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评价,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十一国庆节,我们争取到了六天假期,这是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不知道老总是否有看法,但他准允了,我也就不去考虑其他因素。我想利用这难得的假期去旅游,顺便理理自己的心绪,客观地去正视我与老总之间的关系。

蓦然回首

对于本公司,我要在去与留之间作个明智的选择,这问题困惑我很长一段时间了。当初,我直言进谏,是因为真的很想帮助老总突破瓶颈。所以把工作当自己的事做,把老总当朋友看,朋友有缺点就直言不讳地指正了。事实上,我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老总需要的是为他工作,为他挣钱,而且既要有工作能力,又要“驴性十足”的人。

很明显,我们各自的价值取向与追求,身份地位与工作方式,还有性格都不一样,

事到今天,也只有调整心态应对。为了这一份工作,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对于老总,我没资格去评价。他是我老板,我们是雇佣关系,应该划清界线。做好我份内的本职工作就好,也没必要去追求什么成就感了,为了生存,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

我把入职本公司的前后经过,如放电影般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所有事物。其实,造成今天这种结果,我的责任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工作方式上,自己的行事风格过于强硬,有些地方甚至于放肆、冒犯,导致与老总关系的恶化。人在职场,圆滑是一门艺术,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我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功力。

刚入职一个公司,初期的表现非常重要,我的自我表现欲有点强烈。当时,我好象被热情冲昏了头脑,工作没有按章法进行。本应在推销阶段,但我没把推销工作做好。未能将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推销给老总,让他去了解、去消化,并引导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如果我做好这点,耐心、细致地去说服,也许事情会水到渠成。

相对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兴起的时间不长,很多企业老总对人力资源管理只停留在“面”上的认识,对于“质”与核心的东西,他们知之甚少。大部分企业老总,他们所关心的是你这部门能为我挣多少钱,重视的是直接出效益的业务部门。要让他们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那需要有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如前面所说,我们怎样去让老总与人力资源管理者同样专业,那是人力资源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再说老总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持上,他确实只能在理想状态中支持,他不知道怎样落到实处,更谈不上怎么去检查、指导、监督我的工作。是我没让他进入我的工作状态,让他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我工作场境中,真实地了解前因后果。所以,他只能停留在我的工作圈外,在那驻足观望,没有切身体会他感觉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处,说支持也就是呐喊助威而已。这时我本应走过去,把他带入到我工作圈的核心部位,让他亲身去体验。但我忽略了这关键且重要的工作,也是源于我对老总的错误判断。

我主观意识太强,对老总高度的判断缺少客观的分析和观察,从而产生了错误的信息。入职前,我觉得老总的水平比我高,很多工作只要我一说,他就能明白。以至于在工作汇报中,我没用依据支持的原则,总是直奔主题,很少铺垫。也没去理会他到底能否消化,能吸收多少。这样一来,老总似懂非懂,对后续工作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在公司进行变革前,准备工作我做得不足。对于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我没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权衡自己能影响多大的范围。中国是个讲关系的国家,很多时候只要你把人际关系搞好,事也就成了。我忽视了这点,只是取得老总口头上的支持就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这样偏向于强制性地工作,谁都不会乐意接受了。

在变革过程中,我太过于追求完美的进程,这也是不利因素之一。我总想在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对于以前的线条我全否决掉了。但现实管理中,是不可能这样操作的。公司发展到今天,有些文化背景肯定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当时未能在条件约束下,结合现有状况去改革,去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以至于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在这烦杂的思绪缠绕中,虽然休假在外,我的心情并没好转。事情到了这地步,再去分析成败,好象有点亡羊补牢之嫌。中秋节到了,作为下属,该给老总送去一声问候。说真的,很久没与老总短信联系,之间的陌生感油然而生,都有点不知怎么措词。短信发出后,久久得不到回音,老总回短信的时间,好象是随着我们的关系越拉越长了。

这是尝试突破带来的后遗症,中国人之间,关系一旦闹僵了,要想恢复非常艰难。想修护我与老总的关系更是难上难,老总也是个敏感的人,很多时候他也在回避,也怕不小心触痛那根神经。他现在对我似乎很不信任,但外表显示出很假的坦诚,这跟他情绪化的性格不相匹配。他的演技并不高,这只是他在避嫌,也在为自己营造一种假气度。

现在我的处境有点尴尬,对我的去与留问题,似乎一点都引不起老总的关注。要想留下来继续工作,与老总关系的修护可是个大难题。就现在而言,我们彼此都有意见没能释怀。表面上看,老总很大度也很宽容,对我的“冒犯”好象不计较,但实质上,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我曾经的“不礼貌”。特别是我与他单独在一个场地,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不自在。

作为他的下属,我应该主动去化解这种“不适”。让他觉得我其实并不是一只刺猬,就算曾经是刺猬,为了生存他也会收起所有的刺芒。但前提是,我必须先说服自己,忍痛去除那些连带皮肉的刺,去忘记老总身上不好的东西,发现老总一些好的思想与理念。

割舍自己的东西,那只是一个方面,如要改善与老总的关系,还有另一面,就是要接受老总的理念,相对而言,接受老总的理念更难些。坦白地说,我这人不会演戏,不懂奉承,不会虚假做作。如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我会心虚,会脸红。

从我的情感转变谈医患关系 篇3

在行医的最初几年里,我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并不十分深刻。当时,我还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工作,那时医院的骨科规模很小,连我在内,一共只有几个医生,再加上几个护士,床位也不过20来张。因为骨科急诊病人较多,所以医生特别辛苦。别的科室是医生给病人安排时间,而骨科则相反,是工伤及意外事故安排医生时间。当时五六十年代的医疗模式只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没有把病人当作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来看待,往往忽略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让我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

记得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地面湿滑。一个上午就来了60多个骨折病人,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常常是白天工作已十分劳累,晚上偏偏还要来许多急诊病人。有时半夜里,有工人的手被机器轧坏送来急诊的,医生总得起来给他进行清洗缝合。尤其是冬天,被窝里暖烘烘的,年轻人又贪睡,虽然是起来接诊,但心里总会产生一些埋怨情绪:为啥这么不当心,偏偏在半夜三更把手弄伤!没有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医务人员下厂劳动期间,我去过两个工厂,一个是铁合金厂,一个是电筒厂。铁合金厂是做矽钢片的,有个翻砂车间,设备比较原始。沙盘用吊车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要人工抬。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人中腰痛病人很多。以前,碰到这样的病人来看门诊,我们就感到头痛,真是病人腰痛,医生头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腰肌劳损、腰酸背痛与骨折、骨肿瘤等疾病不同,外表看不出,拍片子也往往看不出病变。心里就会嘀咕:你是不是偷懒,要病假条吧!待到我自己下厂和工人一起劳动,几个盘子一搬,腰就直不起来,这才真正尝到腰痛的滋味。但工人们却很关心、体谅我:陈医生,这些重活你吃不消的,到旁边休息一会儿吧!他们还怕我着凉,帮我弄来一件棉大衣给我盖上。我很受感动,回过头来想想:以前自己真是太不了解工人了!我只干了一会儿就吃不消了,他们一干就是8小时,有的干了大半辈子,难免积劳成疾。当他们来看病时,我还觉得他们在装病、骗假条,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深刻,这也是医务人员下工厂的好处。

此后,我与工人开始有了共同语言,每当工人前来看病时,我就会详细询问:“你是哪个厂的?在翻砂车间工作吗?你们很辛苦啊!”虽然医学上治疗慢性腰痛的办法不多,但医生可以给病人讲授一些防治知识,作些解释,病人也会感到安慰,即使只给他开几片止痛片,他们也会很满意。按现在的话来讲,这属于心理治疗。由于我们重视了腰痛,并能仔细检查病人,医生和病人能进行很好的沟通,病人很乐意将自己的病情详细介绍给医生,这样不仅有利于疾病的诊治,也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混杂在一般性腰痛中的不典型疾病,如脊柱肿瘤、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使这些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电筒厂的特点是老式冲床多,工人一天到晚与冲床打交道,手外伤特别多。有一次,我问车间工人:“哪一位是老师傅呀?”他们风趣地回答:“老师傅?手指头少的就是老师傅。”“工龄越长,手指越短!”我的心一下子给震撼了。回过头来扪心自问,觉得自己太不理解工人们的情况。医生值夜班遇到病人起来不就少睡几个钟点吗?有时还要埋怨病人,可他们为了工作一辈子手指头都没有了,难道他们的病情不值得同情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为病人服务吗!

从工厂回到医院,再有工伤病人来,不论多晚,一到急诊室,我就会热情为他诊治,仔细询问伤情,然后打好麻药,清洗伤口,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修补好。这也为我成功地完成世界首例报道的断肢再植手术在思想和技术基础上创造了条件。在我以后的行医生涯中,医患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我特别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与治疗,在与病人接触时,我经常与病人拉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拉近了医生与病人的距离,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也增强,能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当前医疗卫生系统大力提倡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转变,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确实感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回想往事,感慨万千。随着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设备日新月异,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诊疗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不管如何变化,有一条我想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疗实践才能获得病人的理解,才能更有利于病人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编者按:最近,我们收到陈中伟院士撰写的科普稿件,正当编辑加工之际,忽闻院士逝世的噩耗,我们全体编辑人员无不悲痛万分!今天,我们刊出他的最后一篇科普文章,以表示对院士的深切缅怀。

陈中伟院士是我国杰出的骨科专家,1963年曾与同事一起成功施行了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术,该手术惊动全世界,曾受到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接见,也被第一届国际手外科联合会主席称誉为“世界断植再植之父”。在他几十年从医生涯中,他共主持发明六项断指再植技术,由他提出的“断植再植功能恢复标准”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界公认为“陈氏标准”。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会上,陈中伟院士荣膺“世纪奖”。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4

1 以农村改革为契机的乡村推动城市阶段

1.1 转变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77年11月, 邓小平开始了他复出后的第1次外出视察, 选择的地点是广东省。他强调:“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政策对不对头, 是个关键。这也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 可以恢复的就恢复, 不要等中央。”此后他在四川视察时再次鼓励地方主动改革。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敢于在1981年中央明确表态之前再次试行过去行之有效的“包产到户”, 是与邓小平的鼓励分不开的。万里后来就说过:“中国农村改革, 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 1980年春夏之交的斗争, 没有邓小平那一番谈话, 安徽燃起的包产到户之火, 还可能会被扑灭。”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 国家对农村实行了“放权让利”政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规定农民消费和积累的定额后, 其余全部征购走的办法, 实行“交够国家的, 留够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包干”。20世纪80年代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使得城乡关系进入共同推进工业化的阶段。暂且把这一阶段称之为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乡村推动城市阶段。

1.2 产生的影响

从1978~1984年, 我国的粮食产量连续登上了3亿吨、3.5亿吨、4亿吨3个台阶 (原来只在2.5亿吨) , 棉花产量也增长了2倍, 成为建国以来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由1977年的不到298kg增加到1984年的390kg, 人均增长近100kg, 长期困扰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令世界称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不仅使得农业大幅度增产, 解决了吃饭问题, 也促进了以农村专业户为先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局面的出现, 而这为乡镇企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也为农业现代化改造提供了资金和技术。到1987年乡镇工业产值已经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 相当于1975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农民已融入到我国经济实体中, 已牢牢地变成了经济细胞。

新中国立国之初, 一穷二白, 一无投资, 二无资金。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上, 就反应在城乡“二元”结构上, 就是让农民做贡献。主要是通过提供农业税、低价的农副产品 (通过统购统销和“剪刀差”形式) , 换句话说, 就是通过提供农业产品的剩余来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和降低成本。当然, 也有部分农村人口通过上学、参军、有计划的招工等形式转到非农产业, 但是这种转移人数非常有限。1952年, 在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之后, 经济开始腾飞。经过50多年的二元结构, 农民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做出了“五大”贡献, 内部计算, 大约给城市做了60万亿元以上的贡献:一是劳动力的低成本贡献, 中国产品靠的是农村劳动力的低成本。二是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土地资源。农民土地长期以来是低价的, 土地征给国家以后, 就变成高价的了, 土地也有剪刀差, 而且这个价差大。中改院农村入户调查证实, 农民从土地用途改变的涨价中获益甚微:被调查的农户中, 有55%的农户曾经被征用过土地。其中, 70.4%的农民领到了土地征用补偿款。目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补偿标准低, 农民真正领到的补偿款更少。调查显示, 近70%的农民领到15~30万元/hm2补偿款, 27.4%的农民领到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不足15万元/hm2, 实际领到补偿款超过30万元/hm2的农民仅占2.9%, 这样的补偿费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这为许多经营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 从而降低了城市的发展成本。农民对这样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也是极不满意的。不合理的土地增值收入分配结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特殊贫困阶层不断扩大, 加剧了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三是产品贡献。长期以来, 工农业产品有剪刀差, 利用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 来给工业提供资源。四是农民的资金贡献。农民通过以乡镇企业来推动小城镇发展和直接向城市投资的形式, 将大量的农村资金直接转移到城镇。五是资源贡献。农、林、牧、副、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必需品。尤其是1978年以后农产品供给的迅速增加, 不仅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前提, 还使得在国家取消城市粮油补贴的市场化改革后, 保证了农副产品的低价和生活消费价格的稳定, 为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江泽民同志曾对此非常肯定:“这几年物价没有上涨, 与农产品价格低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很多人下岗的情况下, 物价大幅上涨, 城市就不会这么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民又一次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2 以“反哺”为特征的统筹城乡发展阶段

2.1 转变过程

从1953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的50年里, 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1978年以前, 在农业剩余非常有限、工业资金不足的条件下, 农民主要是通过提供农副产品而自己不进入城市的方式, 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和降低工业发展成本。而在1978~2003年间, 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即已经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 农民和农村则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 (乡镇企业) 、提供廉价劳动力 (大量农民工) 、提供廉价土地资源3种方式, 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第1次转变, 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和全国基本达到小康社会水平的同时,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短暂的缩小之后, 开始拉大距离。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所反映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讲,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7倍, 1981年为2.05倍, 1985年进一步缩小到1.72倍, 但1990年又扩到2.02倍, 1995年进一步扩大到2.47倍, 到了2004年则又进一步扩大到3.21倍。若将城镇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和优惠折算成收入, 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如果听任这种农民的劳动剩余和乡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和城市, 那么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继续下去。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就指出, 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 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如果这样, 就违背了我国一贯遵循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也将使建立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指标的设想落空。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认为, 虽然农民工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开始上涨, 但只要上涨速度比城市居民低, 城乡收入差距就仍会继续扩大, 只不过扩大的速度变慢了而已。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 是发生于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6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基础之上的。1978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 600多亿元。而2007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如今, 中国1周内创造的财富, 就超过30年前1年创造的财富。因此, 国家已经有能力将过去长期实行的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 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型城乡关系。

党在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 将城乡经济关系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 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和优先位置来考虑。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更多地关注农村, 关心农民, 支持农业,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从而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3年5月, 我国粮食补贴在粮食主产区吉林、安徽两省的东丰、来安、天长3个县正式展开, 以现金的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民。以3个试点县为例, 平均每户农民获得补贴200多元。2004年2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实施意见, “直补”在全国实施。

2004年3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5年内逐步减免农业税的计划, 并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出。2004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 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新认识, 政府在2005年对城乡关系作了重大调整, 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2005年3月, 温家宝总理进一步提出工业和城市要“反哺”农业和农村的设想。他在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我们现在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 就是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 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2005年12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做出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 0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2.2 产生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民工”这一概念出现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 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 有承包土地, 但主要从事非农生产, 以工资为收入来源的人员, 到目前已经有1.2亿人之多。他们基本没有享受到当地城镇户籍居民的福利待遇, 甚至部分人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 被随意解雇、压低和拖欠工资。2003年10月, 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四川农妇熊德明讨还丈夫在外打工被拖欠的工资为契机, 开始关注农民工待遇问题。2003年11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 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安排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到2006年, 全国有12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劳动保障部门在100个城市进行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 取消了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劳动力的转移还取决于城市化的速度和社保等制度安排, 如果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却无法立足下来, 那么是无法真正实现转移的。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阶段, 为了建立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2005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论述和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方针、政策和部署。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根据规划, 在“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不仅免除了农业税和每年拿出1 200多亿元用于乡镇财政支出, 还将从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200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5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和任务。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在当前城乡关系中最为突出的居民平等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以及公共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等问题上, 提出了明确的改革和发展目标。

为了贯彻十七大精神, 200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会议首先提出3个“明显高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其次是结合已有的“四补贴”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 , 2007年还新增加退耕还林农民的补贴、奶牛良种补贴等, 同时中央财政拿出专门资金用于生猪补贴等。从2003~2007年的5年里, 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6万亿, 是改革开放前1950~1978年29年间的10倍。陈锡文说, 2007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达4 200多亿元, 比2006年增加了800多亿元, 是历史上增量最多的一年。2008年, 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又明显高于上年。中央财政支农投入的力度是大的, 但仅靠财政支持是绝对不行的, 农村改革在体制能量释放以后, 就要在现代农业上花大力气了。

应该看到, 虽然这次城乡关系的转变是不可逆的, 但是要改变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问题, 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仅靠党和政府转变观念和财政转移支付是不够的, 因为这不仅是体制和政策问题, 更是发展的问题, 最终要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来解决问题。

摘要: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两次转变的过程, 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以期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改革开放,城乡关系,转变

参考文献

[1]李跃军.论我国城乡关系的新拐点[J].当代经济, 2008 (1) :46-47.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5

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结项鉴定审批书

立项编号l090103016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学科分类小 学 语文 主 持 人

所在单位 商丘市示范区实验小学 填表日期 2015年4月

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数据表

1二、总结报告23 4 篇二: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们在素质教育面前摒弃了“应试教育”之后,似乎开始有些不安和骚动了。“狠抓质量”的呼声越发的高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最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在“狠抓质量”的同时已经渐渐忽视了真正的素质教育。开始走进了“变相素质教育”的怪圈,教师由“狠抓质量”而引发出来的“自然权利”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求知欲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考出好成绩,教师们在面对如此多的后进生、在几经努力而学生进步仍然不明显时失去了耐心,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再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氛围呆板、沉闷,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机械、拘谨、盲目迷信权威、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意识,师生之间的沟通明显减少,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重新出现,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2007年5月,我们对全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师生关系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深感不满和失望,其中,“心里有话最想找谁说”,只有4%的人找教师说。只有2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快乐,只有32%的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鉴于以上背景和本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我们决定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二)理论依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重视价值态度、情感因素的作用。

3、新课程教育理论

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培养学习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个体得不到关注,无法形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理论对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4、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

5、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的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三)、实践价值

1、优化教育思想,真正地“传道授业”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根据我校师生关系调查报告可知,中学生对喜爱老师所传授的科目会努力去学,非智力因素会弥补智力因素带给学习的不足,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获得学生喜爱成为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创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十分必要。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及健全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长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没有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不可能展现他们的心灵,教育者又怎么会了解?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创新学习

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新课程中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品质(如好奇心、兴趣、爱好、自信、质疑、意志力、研究能力)是创新精神的精髓。这些品质主要形成于中小学时期,没有和谐的师生观下的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形成不了的。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利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是情商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独立人格是人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独立人格包括:矢志不移、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理性思维、勇于开拓、敢于负责的处事态度,承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很难想象在只有师道尊严的课堂中能形成这些优良品质,所以和谐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探索各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分别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调查我校师生关系,调查手段是访谈、问卷、测试。

2、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掌握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对现有法律及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

五、研究过程

1、前期研究阶段(2007.5-2007.9)调查我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分析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完成调查报告;文献研究,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组建课题组阶段(2007.10-2008.1)

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实验基地,建立“核心型”、“松散型”课题组织;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

3、具体研究阶段(2008.2-2010.5)

(1)进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主要任务:a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b探索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撰写相关论文。(2)问题研讨阶段。

主要任务: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邀请相关专家商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4、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10.6)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研究报告、优秀论文集、典型案例集,评选“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六、研究内容

(一)分析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

1、育人与教书达不到统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容量有限,为了追求高分数,教师只顾自己的任教学科,很少去关注学生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的变化和发展,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情。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常常往班主任那儿一推,让班主任去教育处理,须不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

2、校园文化与社会氛围的冲突

教师要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进步,但是当学生走出校园,从长辈和同学口中、从他所接触到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学生思想产生强烈的冲突,从而怀疑老师的教育,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3、以人为本和师道尊严的矛盾

在几千年儒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不时滋生出来,凌驾于学生之上,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发号施令。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样存在于师生交往之中,只有善于和学生交往,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二)、归纳提炼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六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才能实现。为此课题组认为:(1)、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2)、主体性学习应有“质”的规定,主体性学习的实质是要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让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这两点。

2、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验课题组成员认为:小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经验都处于发展之中,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这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的发展,二是人格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二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本课题就是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发展性教育,其宗旨就是实现学生认知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篇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丁为群

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联系生活的规定,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教材。探讨了生活化阅读课堂教学操作的策略性,初步构建了生活化阅读教学常式。

关键词:生活化阅读操作策略结构常式

一、研究背景 1997年岁末,《北京文学》“忧思中国语文教学”专栏文章的发表,引起了全社会对语文教学改革大讨论,建国以来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拉开了帷幕。语文教学确实存在高耗低效的严重问题,作为语文学科主角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探讨的焦点。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归因很多,最根本的是与生活世界脱节,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解决好。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教育”,他最初把“大语文教育”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便是“联系社会生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新课标也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有许多关于联系生活的规定。例如:“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指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中有: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各阶段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更有大量关于生活的规定。“生活”一词在课标中反复出现了21次,它强调与生活的联系超过了历次教学大纲。新课标中还有一些要求虽然并没有用“联系生活”的字眼,但实际上也是要联系生活。例如它提出一个新观念叫做“体验”(“体验”一词共出现了19次)。什么叫做“体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据此我们可以说,“体验”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参加生活实践,然后是在此基础上感悟。因而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体验,没有感悟。生活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多少。又例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其实也是生活;没有生活,在哪里实践呢?此外,“活动”、“环境”、“资源”之类,其实也是生活或必须与生活联系。可以说“标准”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

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演讲家,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与他人交流的人,因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活动与生活联系紧密,阅读材料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阅读的天地和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须处理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阅读背景拓展阅读量,以构建“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此,我们提出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说

我们对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作如下界定:小学阅读教学生活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紧密生活与阅读的联系,联系生活讲语文,把生活经验语文化,语文问题生活化,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阅读,享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学习中提高生活质量。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师生关系生活化。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的课堂是儿童的,应让学生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应“还学生以儿童”,在平等、尊重学生人格的关系中开始课堂生活。民主、平等的生活化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达到师生关系生活化,首先,教师要“蹲下身来”。在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蹲下身来,走进儿童的世界,去理解他们的大脑以及他们的发展方式。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时,几次蹲下身来,伏在学生身旁听他们朗读、述说,甚至在孩子们让他非站到椅子上表演“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不可时,于老师点点头,微笑着,一抬腿,迅速地站到椅子上,认认真真地开始表演,就这样往椅子上一站,站出的是坦诚地面对孩子,尊重孩子。融洽和谐的生活化师生关系,使学生完全打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自由自在地探讨、议论,学习自然就是一种身心愉悦的生命活动。其次,师生关系生活化还包含“师生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教师则坐在台下学习,或纠正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如学习八册中《古诗三首》时,老师就在课前让学生回家预习,可以查任何工具书,也可以请教家长及身边有学问的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到课堂中当小老师。课始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补充并提出需要帮助的问题,然后指名一小组所有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及诗句意思教给大家,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师生换位”能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交往的“生活关系”中,彼此心灵相通,学生获得积极乐学的生活态度,课堂也成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生活场所。第三,师生关系生活化还讲求“角色转换”。角色转换,主要指让学生从“局外人”转为“事中人”,从学生转为“作者”,转为“文本中的某个角色”,把教学内容转化成自我所感、所思,所想象的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使教学内容渗入到个人经验中,学生与教材进入“物我互赠”,“物我同一”的境界。完成角色转换是走进教材,走进生活的重要途径。如学习《新型玻璃》时,请学生小组合作,依据文中的介绍,各小组自由选择以下几种方式:a、选择文中的任何一种新型玻璃作一番自我介绍;b、作为厂家推销员推销一种新型玻璃;c、作为一名科技人员,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2、教学内容生活化。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生活即语文,课文必须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功能才能发挥最佳。他在上《全神贯注》一文时,正值中央电视台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剧。于老师先饱含深情地吟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并告诉学生这段名言对自己的影响,然后请学生来背自己熟知的名言,继而展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的那段话,学生围绕这段名言质疑,从而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最后自己写名言。于教师将课文内容有机融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使“例子功能”发挥极至。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其实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进行生活化处理。像8册《爸爸买来电饭锅》一文旨在让学生掌握读懂说明书的方法,并达到利用说明书进行实践操作。其实这样的经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有积累,教师完全可利用这点,让学生 集日常生活中各类产品的说明书,在课堂上交流阅读所得,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往往深受学生欢迎,而且效果甚佳。

浅析报格转变与报纸发展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报格 明报 报纸经营

一、前言

《明报》由查良镛(金庸)先生于1959年创办于香港,是一份土生土长的香港华文报刊。查良镛凭借其学问修养、道德勇气和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以“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为信条,创造出文人办报而成功的历史。《明报》的成长历程是典型的私营报纸成长历程,其报格转变促进报纸发展的过程,至今被新闻传播界学者津津乐道,从这其中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促进新闻史的研究。

二、 《明报》的报格转变与报纸发展

(一)初期:小型报纸及低报格发展策略

金庸祖籍浙江海宁,初期作为大公报特派驻外记者而常驻香港,35岁时从报纸辞去记者职务自办媒体。初期的明报人虽然遇上了香港传媒发展的黄金期,但山头林立的报纸所造成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因此《明报》在办报方针上不得不采用了“小报”、“中立”的政策。从明报创刊号到第十七号,均以“小型报纸”面世,主打金庸的武侠小说,扩大名牌、明星效应,报道演艺界消息和刊登艳照,将评论排除在版面之外,完全走娱乐化路线。这时的明报报格自然不高,特色也不鲜明,但却最能吸引中下层读者的眼球,起到扩大发行量,提高影响力的作用。大众化路线并非明报的专利,世界上的很多大报,如《纽约时报》等在创始初期无一不走这种路线。“小报”报格广受欢迎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是报纸初始并无太大财力支撑得起独家新闻和特约评论,但娱乐新闻与小道消息获取成本低,受众基础好,最吸引广大市民,采用低规格新闻在所难免;二是报纸创设初期,提高发行量是首要任务,只有高发行量才会吸引更多的广告商,因此,为了维持报纸运营便只能先牺牲报格争取底层民众。在今天,发行量最大、市场份额最大的报纸仍以小报为主,最典型的就是《太阳报》和《图片报》。这符合报纸提供消息、消遣娱乐的功能。

小报对提高发行量有所帮助,但并非一份报纸求取长期生命力的做法,这种低端报纸虽然受众广泛,但也非常容易被排挤和替代,其對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远没有严肃性大报深远。因此,报纸在发展中后期必然要提升报格,创出品牌,发出自己独具魅力的声音。因此,报纸发布独家报道和权威社评就显得异常重要,在公共事件中采取鲜明的立场也理所应当。诚然,提升报格需要机遇,对于《明报》来说,这个机遇便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报道。

(二)中期:大型报纸及高报格发展策略

《明报》财务的独立保证了其经营的独立,从而使报纸采取中立的政治立场有了可能。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报业市场,想要夺人耳目就要在报道上坚定立场,或“左”或“右”,对于不“左”不“右”或者忽“左”忽“右”则被认为是报格低下,信念动摇,报纸的新闻与评论也不会被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所认可。但《明报》并不受任何政治势力控制,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新闻发声地,客观地描述、评论新闻事件。在文化大革命中,《明报》依赖对文革的独家新闻和精辟的分析,用预见大致准确的社评在香港报章中崭露头角,使发行量从1965年底的八万份跃升至1968年的十二万份。《明报》的记者从大陆的电台广播、红卫兵报纸中寻找隐藏的信息,加上金庸对政治敏锐的嗅觉,向受众提供了一篇篇精彩的报道和评论,引起了香港和海外知识分子的注意。在此之后,在大陆到香港的移民潮、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上,《明报》都抓住机会提升报格,不仅让发行量逐渐攀升,而且在知识分子树立的威信,中站稳了脚跟,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作为《明报》的掌门人,报格的提升也使金庸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他受到了大陆领导人邓小平、台湾领导人蒋经国、香港总督卫奕信等的接见,在后来更是参加了《香港基本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其在政界影响力的提升可见一斑。如果不适时提升报格,报纸的发展终究会陷入困境。

(三)后期:大型报业集团及综合报格发展策略

当报纸的实力雄厚之后,必然要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在每个细分市场中争取受众,扎稳营盘,让自己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明报》在资金扩充后及时成立了明报报业集团,发展了以《明报》为主,兼营《武侠与历史》、《明报月刊》、《新明日报》、《明报周刊》、《明报晚报》等报纸。这种包涵了高、中、低报格,兼营大、中、小新闻,满足各层次人士阅读需求的办报架构是明报集团发展成有影响力大报章集团的重要原因。当然,大的报业集团也可以在某些出版物上采用低报格的发展战略,这与保持总体的高报格并不矛盾,就像高端政界人士不仅游走于各国政要之间,还不忘亲近普通大众一般。明报始终对发展伊始时,读者对武侠小说的认可心存感恩,一直用丰厚的稿酬邀请著名的小说家创作优秀的武侠小说回馈读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无论你在办公室、公车上、饭桌上、家中、旅途中,你都能找到适合你阅读的明报刊物。”明报的这种“综合报格”,是报纸发展后期必然选择的策略。

三、结语

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是革新,报格的革新也是媒体经营者必须要考虑的方面。金庸先生的《明报》为新闻人总结除了这样一条规律:寻求报格平衡,发展综合报格,是在报章激烈竞争之中立于不败的真理。在未来新闻传播的实践中,也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佐证这一规律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圭阳 .金庸与明报 [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42.

[2]人民网.金庸和他的《明报》.( 2011-11-17) 2011-12-11]. 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14/26470/26501/1751602.html.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7

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 而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学风格有别于一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关键的差别在于教学风格是个性化的, 是基于个体原有的心理品质而形成。教学风格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Sternberg和Grigorenko (1997) 指出研究教学风格的一个重要动因是教学风格能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做出预测。[1]多项研究表明, 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 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学习习惯等方面。[2,3,4]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即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有风格的教学阶段。[5]有关教学风格的分类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分类, 如四维度类型: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创新探索型、幽默活跃型[6];二维度类型: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7]等。可以发现, 教师的教学风格虽已越来越为许多研究者所重视, 但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 即使有一些实证性的研究, 也停留在现状调查的层面。另外, 以往对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多是以教师的自我评价为主, 较少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师的教学风格。因此, 我们摒弃以往研究一贯所采用的教师教学风格的自陈式测验, 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查教师的教学风格, 以使得结果更为客观。本次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探究干预手段对于中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 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的作用。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在学校推荐和教师本人自愿的基础上, 选取上海市某中学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 其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和物理教师各1名;并以教师教龄相近、学生的学习基础相近为原则, 另外选取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物理教师各1名, 共4名教师为对照组。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尽可能选择在教龄、经验各方面相似的教师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 但教学风格很难做到完全匹配,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将教学风格较为积极的教师作为对照班的任课教师, 从而能更好地看出干预手段的作用 (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

2.研究材料

(1) 教学风格问卷。采用《教师有效教学风格的发展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编制的教师教学风格调查问卷[6], 问卷共包括四个维度:严谨逻辑型 (5道题) 、关爱分享型 (4道题) 、创新探索型 (3道题) 、幽默活跃型 (6道题) , 共18题。该问卷信、效度良好, 整份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 为0.913, 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以上, 同时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该问卷采用利克特7点计分法来计分。

(2) 学生学业兴趣量表。该量表根据李新文 (2005) 所修订《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7]进行了扩展, 不局限于调查某门学科的兴趣, 共30个项目, 要求被试进行“是”、“否”、“不清楚”进行作答, 主要从典型行为、感受特征、学习意愿等方面来设置问题。问卷的信度系数是0.90, 结构效度良好。

(3) 学生的学业成绩。将上半年的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实验的前测成绩, 下半年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的后测成绩。

(4) 干预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优秀教师课堂实录、教育影片等等。

3.研究时间

整个实验过程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具体干预时间为2011年5月至12月, 其中除去暑假的7月、8月两个月。

4.实验过程

整个实验过程中, 对实验组教师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全面的干预, 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具体步骤如下:

(1) 在实验开始前,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教师教学风格、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 并记录实验前期中考试相应科目的成绩, 作为实验前测记录。

(2) 对实验班教师的教学风格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专家指导法。在实验开始初期, 对教师教学风格的有关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与指导, 如, 教学风格的概念、分类、特点、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形成教师风格对教师的意义等等。另外, 在征询教师意见且结合学生访谈的基础上, 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 并给教师们进行了相应的指导, 其中包括教师自我反思的讲座、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讲座、关于课堂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与课堂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讲座、皮革马列翁效应的讲座等等。二是典型示范。观看优秀教师上课的课堂实录;观看教育影片; 阅读一些关于优秀教师上课的书籍;提供一些优秀教师课堂上课的小例子等等。在实验研究过程中, 定期让教师们集中观看一些优秀教师 (主要是在严谨逻辑、关爱分享、创新探索、幽默活跃等某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 上课的课堂实录, 并展开讨论。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看看优秀教师是怎样上课的, 有什么特点, 哪些地方讲得好值得学习和借鉴。另外, 让教师们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 推荐相关的书籍给教师们阅读, 并搜集一些优秀教师上课的小例子通过邮箱发送给各位教师。三是自我反思。围绕前期开展的讲座和提供的资料, 并依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 教师个人定期向我们提供一些他们关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情况、个人教学感悟等自我反思的材料。四是及时反馈。首先, 将前测的结果如实地反馈给各位教师, 让他们对自己教学风格所处的“水平”以及班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学习兴趣等) 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另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根据课堂听课以及学生访谈的情况, 向各位任课教师提供及时反馈, 使得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以便他们及时调整与改进。

(3) 半年后,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教师教学风格、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 并记录随后进行的期末考试成绩, 作为实验后测记录。

(4) 整理所有数据, 并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教师教学风格的前后测比较

(1) 严谨逻辑型教学风格。由表2可以看出, 语文、物理学科前测时实验班显著低于对照班, 而后测时无显著差异;数学学科前测时两个班无显著差异, 而后测时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英语学科前测时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 而后测时仍如此。说明经过干预后, 语文、数学、物理的教师在严谨逻辑型上都有所改进。

注:**表示P<0.01, *表示P<0.05, 下同。

(2) 关爱分享型教学风格。由表3可以看出, 语文、英语、物理学科前测时实验班显著低于对照班, 而后测时无显著差异;数学学科前测、后测两个班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经过干预后, 语文、英语、物理学科的教师在关爱分享型上都有所改进。

(3) 创新探索型教学风格。由表4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前测时实验班显著低于对照班, 而后测无显著差异;数学学科前测时两个班无显著差异, 而后测时实验班显著好于对照班;英语学科前测与后测两个班均无显著差异;物理学科实验班显著低于对照班, 后测时仍如此。说明经过干预后, 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在创新探索型上都有所改进。

(4) 幽默活跃型教学风格。由表5可以看出, 两个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的教师在幽默活跃型上的前测与后测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业成绩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 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语文学科前测时实验班显著低于对照班, 而后测时无显著差异, 数学、英语、物理学科前测时两个班无显著差异, 而后测时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学业成绩方面, 语文、数学、物理学科前测与后测两个班均无显著差异, 英语学科前测时两个班无显著差异, 而后测时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各学科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在英语学科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学业成绩也有所提高。

四、讨论

1.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

总体来说, 经过干预后, 四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语文教师在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创新探索型三个维度上有所改进;数学教师在严谨逻辑型和创新探索型两个维度上有所改进;英语教师在关爱分享型维度上有所改进;物理教师在严谨逻辑型和关爱分享型两个维度上有所改进。这说明本研究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干预是有效的, 促使教师教学风格的改进, 同时也间接说明本研究对教师教学风格所采用的四种干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一提的是, 四位教师在幽默活跃型这个维度上都没有改进, 这可能是由于该维度受教师个性的影响较大, 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不容易发生变化。国外研究发现, 对学生来说, 教师关怀更多地与学生适应相关。Croninger和Lee测量了教师与学生辍学率之间的关系, 发现与教师关系良好、教师关怀程度较高的学生不容易辍学。[8]Crosnoe和Elder也检测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 例如复读、休学、开除。[9]Ryan和Patrick发现教师的关怀和尊重, 能够预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10]Marchant、Paulson和Rothlisberg的研究证明, 教师关怀与学生的能力和动机之间的关系。[11]这对我们在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上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不仅要注重认知上的严谨, 还需培养教师关爱感,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教学风格的转变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业成绩的影响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干预, 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学习兴趣上, 四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均有所提高, 这说明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 教师课堂上用积极、令人振奋的语气、神态教学, 学生也会随之变得兴致勃勃, 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2]另外, 教师的自我表露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表露能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 感染学生, 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3]

在学习成绩上, 英语成绩有显著提高, 这说明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 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方面。[14]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 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情绪情感因素, 达到学习目标。[15]本研究也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值得一提的是, 物理成绩有所下降, 这可能与从初二到初三物理知识难度的加大有关。

五、结论

1.通过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干预, 四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说明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干预是有效的, 且四种干预方法 (即专家指导、典型师范、自我反思、及时反馈) 也是切实可行的。具体来说, 经过干预后, 语文、数学、物理的教师在严谨逻辑型上有所改进, 语文、英语、物理学科的教师在关爱分享型上有所改进, 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在创新探索型上有所改进。

2.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干预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新经济地理,关系,转变

一、区域经济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 空间交互作用的概念也很重要。我们现在假设区域是一个单元, 在这个单元里发生经济活动。按照这样一个说法, 我们分析中的关键就变成了找出由区域经济体系本身决定的内生变量有哪些。在这一方面,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往往将区域的产量因素作为给定值。

在具有有限数量的区域的空间经济中, 当企业或家庭的移动与地区间的交通成本相联系时, 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将失去作用。因此除非存在非常强烈的地区差异, 否则经济活动将在哪里发生,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中将无法解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空间经济问题长久以来都没有成为主流经济问题。因此也毫不意外, 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发生在垄断竞争和产业组织研究苏醒之后, 新经济地理学从这里借鉴了很多观点和概念。

新经济地理学另一个显著的方面是他引发了大规模的经验主义研究。尽管如此, 如果经验主义的论文描述很多区域, 理论上一般我们将假设只有两个区域。尽管这样的假设已经被证明能够更加帮助我们理解空间现象, 但是对于可检验的预测来说他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基础, 这样的假设将有可能得出不符合实际的预测。另外, 我们完全不清楚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将双区域模型的结论和预测直接套用在多区域模型上。回答很可能是不行, 尽管我们还没有验证过。注意到的是, 关于“广延问题”的争论在贸易理论中就曾出现过。国际贸易理论中著名的H-O理论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我们不清楚在存在许多国家的真实世界中, H-O理论的结论还是否正确。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应用工作, 因为大部分的论文普遍将双模型应用到了多维现实中。

二、从两个区域模型到多个区域模型的转变

在许多科学领域, 维数的转变将遇到许多概念上的困难。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 从两个区域到三个区域的转变则很容易。原因在于, 当我们只有两个区域时, 区域间的交互作用只有一种, 及直接交互作用, 而如果我们有三个区域, 则区域间的交互就有两种, 直接和间接交互作用。换句话说, 在多区域系统中, 所谓的“三方作用”将给原有模型带来复杂的反馈, 这些反馈将使原有的分析更加复杂和完善。如何处理这些空间交互作用将仍然是新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在未来面临的主要的理论和经验的挑战。

(一) 理论挑战

如果由于空间摩擦的存在, 多区域贸易模型的理论分析已经面临了一个强大的挑战, 那不难推算, 当生产要素和购买力具有地区能动性时, 事情将变得更加复杂。就像先前强调的, 我们除了需要一个更好的关于空间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的经验主义分析外, 多区域模型的另一个新的要素是不同地区市场可达性不同。换句话说, 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都有可能不同, 也就是说, 区域在空间交互作用的整个体系中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 即使是最简单的公司选址模型都指出, 进入市场的途径是公司选址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 当很多贸易理论学家仍然不愿意假设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市场可达性。相反, 他们仍然设定, 市场可达性不是那么重要。

另一个关键的只有从多区域经济中才能得出的结论是基本参数的任何改变都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而后将会以不同方式改变代表空间经济的曲线的特性。当只有两个区域时, 任何结构性参数的改变都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其中一个或同时影响两个区域。相反, 当存在两个以上区域时, 任何参数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所直接涉及的那两个区域, 而这两个区域同时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于是别的区域免受影响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样依次影响, 于是最终将影响大部分区域。

(二) 经验主义挑战

由于经验主义分析家们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多维的现实, 所以间接空间效应的复杂的链条对于实践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引力方程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验证。事实上, 以前的大部分工作都假设引力方程是基于2×2模式, 也就是默示地假设两个区域之间的交互可以和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Anderson和Van Wincoop最近提出如果不考虑整个区域贸易系统的结构, 将会导致有偏差的预测以及不正确的结论。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建议通过使用空间固定效应而在引力模型中考虑空间交互性, 但仍然具有争议的是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确实, 从理论观点来讲, 看起来非常不可能将整个的空间交互作用的体系缩减成仅仅几个数字, 这中间有太多的重要信息流失了。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 经验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家们应该考虑结构空间计量学。尽管空间计量技术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 但具有严格理论基础的在多区域贸易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仍然不存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 空间计量技术看来似乎是我们先前提到的曲线理论的自然的经验主义的补充。确实, 我们知道, 每条曲线都可以用一个矩阵形式来表示。因此, 空间计量学中为了总结空间交互作用而使用的权重矩阵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曲线图之间就有了一种必然的联系。而理论模型在分析时往往将这种基本的结构当作内生, 因此也就避免了对矩阵的特殊说明。其次, 空间计量技术允许存在更大的误差范围, 在空间模型中引入误差通常将导致复杂的相关性, 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剔除相关性才可以。

最近一些基于多国系统的研究确实调整了他们的模型, 使其模型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 并检讨了他们有悖于事实的行为。这样一种方式是否能运用于地区与地区间的研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取得可靠的数据。然而, 逐渐增加的高质量的微观地理数据集将推动人们的分析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国, 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经济学动态, 2001, 第12期。[1]刘安国, 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经济学动态, 2001, 第12期。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9

关键词:《和解》

1、和解的萌动

说到和解的萌动, 那就要提到父亲到京都来游玩这个事。“那是前年春天的事了。在我住在京都的时候, 为了缓解之前二人之间产生的不和, 父亲带着我的最大的妹妹来京都游玩。”父亲的来访可以说是对造成父子不和的这个婚姻的一种默认, 这可以理解为是和解的倾向。但是此时的儿子并没有领情。“我不喜欢给父亲带来不愉快。但是现在见面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我不能忍受强烈压抑自己对父亲积压的不快而装作若无其事地和父亲说话。如果这样做了, 我既欺骗了自己, 也欺骗了别人。那造成的局面只能是比现在的不和更加的不和。”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 儿子觉得和父亲真正的和解还为时尚早, 现在时机还未成熟。父亲带着修复父子关系的希望而来, 然而这希望却被儿子无情地浇没了。父亲的京都之行不但没能缓解父子的关系, 反而因儿子的不配合激怒了父亲。这使得似乎马上可以和解的父子关系向着反方向又发展了一步。这件事之后, 作者把时间定格于半年后。自己和妻子上京来看望祖母, 决定住在麻布的家中。“我知道这样做也许你很难受, 无论如何, 请你对京都的事向你父亲道个歉吧。”疏久未见的义母上来就提到时隔半年的那件事, 可见父亲这半年来对京都之行那件事还耿耿于怀。父亲几番让步, 儿子都不予回应。父子和解的萌芽因儿子觉得时机未到而宣告破灭, 父子间又陷入了更加不和的状态。

2、父子不和的极点

儿子拒绝父亲和解的暗示后, 父子陷入了更加不和的状态。但是, 使父子不和达到顶峰的则是长女慧子的死。

志贺夫妇途径镰仓到达赤城山, 在那渡过了四个月的生活。此后, 他们别去赤城, 在上高地、京都、奈良旅行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落脚于现在的住所千叶县我孙子这个地方。患神经衰弱的妻子几乎痊愈了, 而且更值得高兴的是妻子怀孕了。六月, 长女慧子诞生了。赤城山的生活和妻子的怀孕使直哉心情畅然, 他一改在京都时的心情, 与父亲对立的情绪也跑到九霄云外了。

父亲帮忙联系了妇产科的医生, 妻子在那所医院顺利地产下了女儿。父亲为了看他的长孙女特意来了医院。出院后回到麻布的家中后, 父亲也时不时到女儿独睡的地方看上一看。而且, 父亲负责了生产的全部费用。以上举动再一次表明了父亲和解的态度。恰逢此时, 儿子和父亲对立的情绪也不见了。父子二人的关系似乎看到了和解的曙光。然而, 好事总是一波三折。慧子病危。“现在很多人在为婴儿取暖忙乎着, 从东京来的医生也在努力救治。可是, 和这婴儿最近血缘关系的麻布家却一个人也不在场。”麻布家的举动使儿子有种被忽视的感觉。而且, 使儿子顺吉更加生气的是父亲拒绝了将慧子移至麻布家治疗。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可能是因为还对京都的事情耿耿于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不认可儿子的婚姻。儿子非常生气。父子关系到达了以往不曾有的极度不和的状态。比起上次的京都之旅父亲的不快, 慧子的死使儿子的不快达到了顶峰。

3、父子关系的再建的可能性

父子关系就此决裂了吗?当然不会。打破这极度不和的状态的是次女的诞生。次女的诞生在父子关系重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镰仓之行不久, 妻子又怀孕了。可以说次女来得可真是时候。“我感觉我正慢慢地达到一种平和的心情。”旅行的心情转换和次女的诞生消解了他的愤恨。他渐渐地感觉他不恨父亲了。这是通篇以来作者首次出现这种平和的心绪。在此之前无论父亲为了和解做何努力, 都因儿子感觉时机未到而无果而终。但是, 这次不一样了。作者真真切切到达了平和的心绪。“自己的平和的情绪渐渐影响到了和父亲的关系。”此时的顺吉通过旅行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改变了原初的心态。而且通过亲眼目睹妻子自然分娩, 在心理上逐渐完成了从绝对化的自己向相对化的自己的转变。这为父子关系的再建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4、和解的确立

《梦想家》是《和解》的作中作, 是以志贺直哉在尾道独住前后的父子不和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下面我们以时间顺序来看一下《梦想家》创作烟灭的过程。

(1) “我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不知筹划了多少次以与父不和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可是总是以失败告终。”

(2) “我有一份必须在八月十九号之前要完成的工作。我从晚上十点开始写作, 但是取材总是遇到困难。起初我把这篇长篇定题为“空想家”, 后来改为“梦想家”。”

(3) “到约稿的截止日期只有六天了, 可是我还是看不到完成的希望。我只好改变选题了。”

(4) “十月份我要交上杂志的约稿。我觉得要重写《梦想家》。”

(5) 八月二十三日, 祖母下颚脱臼有些发烧, 由于十分担心祖母, 我就去了麻布家看望祖母。可是父亲命令只允许我呆五分钟。“自己消沉的情绪始终没能得到修复。如果这种情绪继续存在的话, 哪怕就那么一点, 就会扰乱我正在创作的《梦想家》。”

(6) “我又开始写将在十月刊登的《梦想家》。”

(7) “我已经不想继续写以与父亲不和为素材的《梦想家》了。我得另寻别的素材了。”

(8) “交稿日期紧迫, 我感到些许不安。我还是决定写一直以来想写的和父亲的和解。”

《梦想家》最终没有完成。很显然对于志贺直哉, 现实生活中和父亲的不和情绪已经不见了。实际上, 《梦想家》创作破没的过程也恰恰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正是由于作者心理上从原来的不调和到如今的调和的改变, 才使得以父子不和为题材的小说最终没能完成。由此我们不难推断, 正是“梦想家”的破没向我们证明了父子和解真正的确立。父子和解之路一波三折, 至此终于圆满地完成了。

父子关系经过艰辛的过程终于完成了向和解的转向。父子关系的对立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参考文献

[1]志贺直哉:《志贺直哉集》, 筑摩书房, 1977年11月30日。

[2]本多秋五:《白桦派的作家和作品》, 未来社, 1968年9月。

[3]进藤纯孝:《志贺直哉论》, 新潮社, 1970年6月。

[4]须藤松雄:《志贺直哉研究》, 明治书院, 1977年5月10日。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10

在研究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关系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曾提出两种发展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 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作为对这种金融需求的反映, 金融体系不断发展, 强调金融服务的需求方。另一是“供给领先”模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领先”模式

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实行的是“供给领先”模式。为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家于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针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改制, 2007年又启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探索。截至2011年6月底, 全国已组建61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其中369家设在中西部省份, 占比达到60%。2008年5月, 旨在服务“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也正式开闸,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截至2011年6月底, 全国已有3363家公司正式对外营业, 贷款余额达到2875亿元。

(二) “供给领先”模式下带来的农村金融发展困境

“供给领先”式的改革已大幅提高农村地区, 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覆盖率, 但是观其目前的发展现状, 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并未如理论上预期的一样充分发挥有效的支农作用。各家金融机构则存在着产品单一且趋同、分工不合理、资金非农化、目标客户集中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问题。表1中显示了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定位、贷款产品种类方面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现存的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均定位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上, 而其提供的贷款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 集中于农户小额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 在贷款条件、担保质押品、贷款期限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由于各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仍不够详细具体, 造成其在“三农”领域内展开优质客户“争夺战”, 而那些收入不稳定、抵押品缺乏、管理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贷款需求主体仍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

在旧问题尚未解决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的金融机构如何能安全、稳健地经营下去;国家该如何动员农村地区已经存在的金融资源,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支农作用。

二、农村金融需求层次的划分

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贷款为主。存款产品主要满足农民的保管、储蓄和投资需求, 这一需求已基本满足, 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而贷款产品的单一同质化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屏障, 因此本文将贷款作为考察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产品。同时, 按照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层次可将贷款需求划分为农户贷款需求与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一) 农户贷款需求

农户贷款需求按其不同用途又可以细分为3个层次: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工商用途贷款。

1. 生产性贷款:

是指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由于购买生产资料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所产生的资金需求, 具有季节性强、周期短的特点, 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关。

2. 消费性贷款:

主要用于医疗、子女教育、婚丧及人情费用、建房、购置家电车辆等。医疗、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并不能依靠金融机构来解决, 需要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报销比例, 继续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完善“绿色通道”贷款通道,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建房或者购置家电、车辆等活动不直接产生收益, 对贷款的偿还没有保障, 但这类贷款需求的满足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可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因此, 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对这类贷款予以满足。

3. 工商业用途贷款:

是指有一定积累水平并且有进一步致富愿望的农民从事手工业、零售业、餐饮业、运输业等小规模工、商业产生的贷款需求。这类农民依靠自身积累往往很难满足启动个体工商业或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缺口, 但他们通常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 很少能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高利贷成为他们解决贷款需求的主要方式。

这三类贷款需求的满足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按乡镇企业经济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金融需求划分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贷款、农产品流通企业贷款、非农但立足于乡镇的中小企业贷款。

这些乡镇企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的一个子集, 同样具有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获贷能力低等特点。而它们的特色之处在于, 立足于乡镇, 远离经济、金融较发达的城市区域, 与“三农”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促进着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农民总收入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改变金融机构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状况, 并且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增长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金融的协同互动。而资金的短缺是它们向前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将农村金融需求划分成不同层次的需求主体之后,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论述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其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经营与提供服务, 并针对其适合服务的对象开发设计出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 由此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产品丰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一)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主力军

在“四大行”纷纷撤并农村网点时, 信合一社独力在农村地区撑起一片天。现今国家致力改善农村金融困境, 信用合作组织仍应充当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 充分利用其在以往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信息优势, 将其服务目标定位于乡镇企业。以往, 信用合作组织只选择那些盈利性好的乡镇企业进行放贷, 系统内积累的大量存差通过上存、购买特种存款、国库券等方式外流。现今, 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引导资金向农村地区回流。在这种背景下, 信用合作组织应紧紧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 拓展自己的服务对象, 充分挖掘那些市场前景好、受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的潜在客户。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批发银行

农行作为支农的大型商业银行主力, 立足于县域的分支机构最多, 但由于其商业化的经营原则, 目标客户往往定位于发达县域的行业龙头企业, 支农力度非常薄弱。与其让商业性质的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薄利中分一杯羹, 还不如把这部分金融利润留给立足于本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 用于增强其资本实力与提高它们的自生能力。因此, 本文认为, 应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为批发银行, 将其在城市地区吸收的存差批发贷放给农村金融机构, 增加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

(三) 邮储银行:中介服务机构

作为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邮政储蓄银行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网点分布最为均匀, 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县市下面的乡镇, 并且它还具有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但是之前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一直扮演“抽水机”的角色, 在贷款服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和经验, 因此将其定位为中介服务机构, 在农村地区办理汇兑、代购保险、国债、基金、代缴费等中介服务, 邮储银行吸收的储蓄资金可转存于其他金融机构。

(四) 农发行:拓宽政策性业务范围, 加大支农力度

农业发展银行应当继续走政策性道路, 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其业务范围, 尤其是对“三农”的支持范围, 尽可能增加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新型农业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能力不足、信用社不愿提供贷款支持但又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五)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着力满足小额贷款需求

1. 农村资金互助社:

资金互助社的本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社员为本, 为本社社员提供贷款援助、实行民主式管理的一种互助组织。民主式的管理与低廉的信息成本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 最适合满足分散、多样但没有直接收益作保障的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

2. 小额贷款公司:

介于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资本之间的一种尝试, 属于“类金融机构”。其最初的定位是为了服务“三农”,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加大对农户、农业小企业的贷款, 实现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从其定位可以看出, 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是一条民间借贷走向合法化、正规化的道路。小额贷款服务的特点是:额度小、期限短、周转快、手续简便、融资效率高、利息为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两倍, 这正好与农户的生产性贷款需求相匹配。

3. 村镇银行:

作为各家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地区的主要方式之一, 其优势是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后盾, 并且作为一级法人制的村镇银行, 决策灵活, 贷款手续简单、便捷, 因此本文将其市场定位于农户的工商用途贷款。

现今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致力满足的就是贷款需求, 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 各金融机构可以寻求创新金融产品种类、服务的技术手段, 拓展业务范围。

四、结论

要破解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困局, 需要各方努力去实现。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加快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需要司法部门尽快出台保障农村地区担保体系顺利建成、信用合作组织更加规范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担保法》、《合作法》等;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加以引导和支持, 使其在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经营与服务;需要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加快建立全国性的征信信息系统, 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一种信息共享、良性竞争、友好互动的局面;最后, 最关键的是需要各金融机构找准各自的市场定位。

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不同的市场定位, 有利于它们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 找出自身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与客户建立互信互利的长久合作关系。分层次满足的农村金融体系, 可以降低各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 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 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 有效实现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云亮.淮安市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11) .

[2]董玉华.“三农金融”:组织异质化[J].农村金融研究, 2007 (10) .

[3]徐忠.建立商业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框架: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研究[J].金融纵横, 2005 (3) .

[4]周立, 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 2009 (8) .

[5]袁青峰.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探讨[J].甘肃金融, 2010 (11) .

[6]刘冲, 石文华, 王树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变异:东营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11) .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学生;法律关系;“替代父母”说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3-0093-05

自198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到1998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再到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上了法治的轨道。然而,中国现有法律尚不能完全满足“依法治教”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够完整,有关法律中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够详细和合理。对此,国内已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批评。而有关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定亦存在上述问题。这就导致了目前的司法困境——学生与高校之间的诉讼不断出现,而且司法实践中常常因为有关法律不完善或者法官对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模糊认识,导致高校与学生间的案件难以判决。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法律重点调整的内容,更是世界各国立法与司法中的难点问题。要完善中国高等教育有关法律,必须首先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清晰的法律调整理念,即秉持一种什么样的基本态度对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或者在立法与司法中坚持一种什么样的基本原则。调整理念清晰了,不论是立法或司法实践,相关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在美国也是一大难题。美国判例法的特点是在立法一司法结构中偏重于司法,要求法官在判决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作指导。因此,虽然不断发展变化而且有时存在争议,但美国始终有着比较明确的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美国法律界将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视为处理高校与学生纠纷的指南针,不同理念下,类似案件的判决迥异。尽管中国与美国司法制度有着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区别,相关调整理念却是相通的,只不过法律理念在美国主要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在制定法中当然也有体现);而在中国,相关理念更多体现在立法(制定法)中然后再体现在司法实践中。美国的教育法比中国早几十年制定,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居世界之冠,而且美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中国更加复杂,如有中国所没有的种族问题、同性恋问题等。因此,美国的经验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分析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

尽管目前国内对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调整理念有少量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美国目前的最新发展,更没有从完善中国法律的角度提出思考。笔者从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对司法与立法的影响出发,对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的历史发展与最新动态进行考察,并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分析其中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中国高等教育相关法律的完善有所启示。

在近半个世纪中,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调整理念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代以前的“替代父母”说阶段(in locoparentis,也有国内研究者译为“代理父母地位说”);第二个阶段是1960年代到1980年代末期的“替代父母”说消失阶段(sine parentis,也有学者称为“不要父母”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80年代至今,这个阶段“替代父母”以一种新的形式回归,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提法,不妨称之为“后替代父母”(post inloco parentis)说阶段。

一、“替代父母”说的兴与衰

“替代父母”,拉丁文“in loco parentis”的含义就是代替父母的地位。这一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期英国的牛津、剑桥办学模式。学生年龄偏小,学校像父母一样包办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学校可以制定规章对学生严加管教。

北美殖民地早期的学校与牛津、剑桥模式类似,这一理念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的理念顺利成章。标志这一理念占据主导地位的案例是1913年的Gott v.Berea CoHege案。在该案中法官支持了一所高校禁止学生到校园以外餐厅就餐的规定。该案起诉的一方是一家餐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外出就餐的规定影响了它的生意,所以餐馆请求法庭判决这一规定无效。法庭驳回了餐馆的要求,法官指出:“校方在学生身体、道德和心理的培养方面处于替代父母的地位,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能制定规章制度来管理或者保护学生,在同一情况下,父母是能够这样做的。至于这些规章是否明智或者其目标是否有价值,应该由校方或者父母斟酌决定……在判断规章的合理与否方面,法庭无意干预,除非规章或其目标违法或者违反了公共政策。”这一判决在1960年代以前经常为其他法庭所引用,使“替代父母”说成了法庭判决高校与学生关系的主导理念。

“替代父母”说是一个对校方极为有利的调整理念。一方面,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有很大自主权,高校可以制定各种规章管理学生的行为,从生活到学业,范围极广。在这一调整理念支撑下,法庭从不会支持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挑战。在1960年代以前,有关学生起诉高校规章不合理的诉讼从没有胜诉的。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在学校内受到的伤害又可以免责,也就是可以免于受到侵权诉讼。这是因为当时普通法中父母侵权行为是免责的,既然高校替代了父母的地位,高校对学生在校园内受到的伤害理所免责。

正是因为这一理念对学生过于不利,因此在196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二战退伍军人进入高校以及民权运动的兴起,“替代父母”说这一理念走进了死胡同。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在1960年以后发生了第一次重要转变。转变的另外一个背景是那时的学生非常叛逆,对自己的父母都非常反叛,不愿父母干涉自己在大学的生活。由此学校代替父母的地位更为他们所不容了。社会也只好被迫接受学生的独立。而1970年以后大量成年学生涌入校园,加上成年年龄由21岁降为18岁,这一转变自然不可逆转。

二、“替代父母”说的消亡期

1960年代到1980年代这一个阶段称为“替代父母”说的消亡期,也就是说学校代替父母地位这一点遭到了彻底否定。在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的权利得到尊重,高校在制定规章时不能侵犯学生的宪法权利。因此法庭在处理公立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时,出现了“宪法论”这一理念;在处理私立学校与学

生关系时出现了“契约论”。同时,随着侵权法的变革,与“替代父母”说时期高校对学生的侵权完全免责不同,法庭在一些方面要求校方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认为校方是“旁观者”而不用承担责任。

“宪法论”的出现与“替代父母”说的突然死亡皆源于同一案例,即1961年的Dixon v.Alabama案。该案涉及一所高校开除、惩罚与管理学生的权力。在该案中几个阿拉巴马州的黑人学生因参加民权示威而被学校开除。第五巡回法院指出高校的权力不能扩大到否定宪法中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包括程序性正当的法律程序。并指出公立大学的学生是具有基本宪法权利的宪法上的成年人。因此,该案的上诉法庭还支持公立学校的学生在受到任何可能导致开除的惩罚时,有权得到通知并举行预先听证的权利。该案以后,法庭承认了公立学校学生一系列宪法权利,包括言论与结社自由、反对不合理搜查与扣押的权利。此后“替代父母”说不再被法庭运用。

“宪法论”的原理在于美国宪法中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这一理念仅能应用于公立大学,因为公立大学具有与政府机构等同的地位,而无法应用于私立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难题,在19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契约论”这一理念。1966年佛罗里达上诉法院在Univer-sity of Miami v.Militana案中指出:“虽然私立学院或者大学的开设具有慈善的性质,而且公众乐于看到这些学校被鼓励和支持,但是他们仍然是作为私人事业开办的。高校可以制定招生和毕业的有关政策……被大家认同的是有关毕业的各种限制性条件应该是学生注册时所发手册中提供的。那么,这就具有一些双方之间合同的特征,因此有时能够在法庭受到民事救济。”

“契约论”这一理念不仅能应用于私立大学,也能应用于公立大学。它对分析高校对学生的惩罚措施特别有用。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因此,需要理解高校与学生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契约关系。美国法庭也认识到这一点,一些法庭在判决中警告不能应用传统契约法。其原因是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与学生之间,有先天缺陷,因为高校与学生之间并无订约过程,笔者将在下文分析这一点。

在“宪法论”与“契约论”理念的影响下,也由于“替代父母”说不再适用,因此在侵权责任方面,这一阶段法庭逐渐强化了学校的责任。除了要求高校要像房东或者餐厅经营者一样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外,还要求高校对可以预见的犯罪行为负责。比如在Miller v.State案中,一个十九岁的女学生在寝室里被强奸,受害人举证证明了寝室的休息间和厕所经常有非居住的男性闲逛,并且所有寝室的门都不能上锁。法庭认为这些已经足够说明这类攻击是可以预见的,故校方有责任保护学生不被类似事件伤害。虽然校方对一些侵权要承担责任,但校方在很多案件中仍然可作为“旁观者(bystander)”而免责。这些案件主要是指学生自己的危险行为造成的伤害,如酗酒。在很多学生酗酒造成的伤害案件中,法庭驳回了要求校方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因为法庭认为学生是成年人,校方作为“旁观者”无法控制学生喝酒和其他行为,因而无需为学生酒后危险行为负责。

三、新的困境:“后替代父母”说时代

1980年代至今是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的另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司法界还是学生、学者们都认识到了“替代父母”说这一调整理念虽然已经不适合当今美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然而其中有些元素仍然有价值。或者说“替代父母”说时代那种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特殊关系又得到了部分承认。这种转变是基于在“替代父母”说消亡后,“宪法论”与“契约论”等理念的应用遇到困境后美国司法界的现实选择。虽然对这个阶段是否是“替代父母”说的回归存在争议,但是在美国法律界达成统一认识的是,“替代父母”说中的某些理念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又回来了。有学者称这个阶段为“后替代父母”说阶段。

这个阶段的产生源于“宪法论”与“契约论”理念的应用困境。对于“宪法论”而言,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其理论基础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故不能应用于私立大学。这就导致私立大学中成千上万大学生的宪法权利得不到很好地保障。虽然这一点使“宪法论”广受诟病,但是法庭并不愿意改变这一理念的内涵从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私立大学。即使美国的很多私立大学像一个城市,甚至比政府更像政府。

“契约论”有着另外的困境,那就是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法庭在应用“契约论”时要避免运用一般的商业合同原理。在很多案件中,法庭虽然承认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但是却运用的是一种彻底颠覆传统契约理论的原理来分析针对学生的协议。法庭在诉讼中毫无例外地对学生应用了异常严厉的标准。在普通合同法中是不会运用如此严厉的标准的。很多法庭认为,因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独特而难以界定的关系,商业合同法理论是不适用的。不过这一困境也确实是高等教育的特点造成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确缺少订约过程,往往是高校挑选学生而非学生挑选高校,学生是没有办法与高校讨价还价的。然而,若不运用一般合同法原理,似乎对学生而言十分不公平,既然是契约关系,为何吃亏的总是学生呢?因此,契约理论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起来不那么自如,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质疑。

正是在“宪法论”与“契约论”都遭遇困境时,法庭重新认识到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因此1980年代以后的一些案件中,法庭重新承认了“替代父母”说中的一些理念。同时,学生也因为自己在侵权时的败诉,要求法庭承认高校具有父母一样的责任来保障自身安全。例如,在一件1983年的Mul-lins v.Pine Manor College案中,学生原告诉学校疏于管理导致自己在学校操场被性攻击。麻萨诸塞州高等法院虽然拒绝“替代父母”说的完全回归,但是仍然认为高校应该承担责任。法官在判决中指出:“当然,大学中生活方式的改变,总的来说反映了高校对于学生不再相当于替代父母的地位……事实在于,高校虽然不再需要保证其学生的道德,但是并不表示它也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以确保学生的生理安全。父母、学生、社区都有合理的预期,那就是适当的措施必须履行以保护学生免受可预见的伤害”。

在“后替代父母”说阶段,法庭一方面通过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来不断加强学校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责任(这一变化也有美国侵权法发生很多改变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校的独立性和管理学生的权力。

如在Peterson校园侵权案中,法官指出:“一项责任的出现,必须(a)特殊关系存在于行为人和第三者之间,这种特殊关系要求行为人控制第三者的行为;或者(b)特殊关系存在于行为人和其他人之间,这种关系使其他人有提供保护的权利。”这实际就

是部分承认了高校的“替代父母”地位,使他们有责任保障学生安全。因此,从1980年代至今,高校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逐步被提高。如学生作为“顾客”应受到合理的照顾;高校必须警告学生在危险来l临时撤离;运动器材必须处于合理状况;高校必须保持寝室的门和锁处于合理状况;高校必须保养和维修人行道和车库。不仅如此,1990年代以后,对于在上个阶段高校在学生酗酒这类危险行为中免责的“旁观者”角色也有松动的趋势。鉴于大学的特殊性,法庭并非完全按照商业机构侵权模式来判决涉及大学的案件,法庭承认大学的特殊地位,并且认为每所大学的环境必须针对其自身特殊情况而独自评估,即大学不适用于商业机构统一的安全标准。

法庭在承认高校部分类似于父母的地位而强化其责任的同时,也重申了高校作为管理者的权力,即重申了在“替代父母”说时代,大学在管理学生教学事务方面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如在1999年的Ewing一案中,最高法院支持了一所大学开除学生的决定。学生起诉的理由是该大学误判了他能否完成一个特殊医学教学计划的能力。法庭在判决中指出:“当法官被要求评估实际的教务方面的决定时,比如此案中的决定,他们必须对教师的职业判断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坦白地说,除非这类决定实质性地不符合被接受的一般教学制度或者做决定的个人或委员会没有实际履行专业的判断,它们不能被推翻。”

从这一判决看,“替代父母”说时代高校的权威确实仍然得到尊重。也就是说鉴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学生的权利并非无限扩张的。例如,一般理解美国的《家庭教育及隐私法(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是为保护学生隐私制定的。但是最近有美国学者和法官指出,该法并非是为了保护学生隐私权而制定,而是规定了教育机构公布学生个人信息的程序和条件。正因为如此,美国法庭拒绝私人援引该法针对私人的诉讼。同时,该法也明确家长有权查询学生的成绩记录。笔者近年在美国访问的时候,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个小留学生在美国某所大学上学,但是由于自律性差,没有花多少心思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很差,家长在国内给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打电话查询这个小留学生的成绩,学校居然以保护学生隐私权为由拒绝,这其实是学校的托辞。如果在美国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起诉学校,学校必定败诉。因为近年美国家长对学生在校生活有干预增多的趋势。不要说成绩,在其他方面,家长也能够部分干预,这也为司法所确认。产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1960年代争取自身权利那一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大学生的子女成长为大学生后,当年作为学生努力争取权利的那代人又开始努力争取作为家长的权利。家长的回归也从侧面说明了“替代父母”说的部分回归有其必然性。

四、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能够找到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变化的脉络,那就是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由传统替代父母模式向当代权利义务关系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替代父母说时期过度强调了高校的管理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权。而替代父母说的消亡期则过分强调学生权利,忽视了高校的管理权威和管理者的责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当前主流的调整理念,不论称之为何种理论,都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不过分强调学生权利,也不忽视高校的管理权威和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变化中有一条不变的主线,那就是始终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特殊关系。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出,“替代父母”说本身就是直接确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后两个阶段,法庭在运用其他法律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都承认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替代父母”说的部分回归也正是由于“宪法论”和“契约论”在应用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时遭遇困境而引起的。

如果不能认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就不会有正确的法律调整理念。美国半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在将来完善高等教育法中有关高校与学生关系部分的条款时,最重要的是如何体现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要求高校在学生安全等方面对学生有照顾义务的同时,更须确立高校在涉及教学领域等方面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美国的经验也表明,当前在中国一些关于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首先,当前中国学界存在将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单纯化的思路,试图将这种关系归为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或者二者的混合关系。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理论都会走入一个死胡同。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既非行政也非民事的特殊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又有行政和民事的成分。因此,笔者比较赞同部分学者提出的高校与学生是特殊的教育法律关系,主要应由教育法调整的观点。

其次,认为随着高考年龄的放宽,成年人进入高校,应该给予学生在高校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对学生的一些管理应该更为宽松。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中国虽然放宽了高考年龄,然而,由于成年人没有在校生那样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其高考成绩往往不佳,并没有出现美国那种成年人涌入高校的情况。反观美国,即使高校成年人较多,鉴于高校与学生的特殊关系,学生也并非完全被作为成年人对待。正如一个美国学者所指出的:“大学生是法律上的成年人,在很多学生生活方面我们认为他们能适用成年人的标准,比如行为、信誉、遵守法律和校规。然而,正如每年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成百的案例所表明的一样,这个成年人标准并非在任何情况都适用。”因此,高校制定规章来管理学生的行为是合理的。高校还应该在涉及教学事务等专业领域具有绝对的权威,不容学生干涉,除非明显违法或者违反专业准则,高校对学生教学方面的评价、处罚应不允许学生起诉。试想,学生动辄因为成绩差而起诉教师或学校,高校的权威从何谈起。

再次,随着学生学费负担的提高,也有学者提出了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即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高校是服务的提供者。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虽然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学生负担的学费日益增多,然而高校学生即使完全承担自己的培养费用也不能成为消费者,这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美国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也从未认同过高校学生的普通消费者地位,在中国更不能如此。美国契约理论的应用之所以面临困境,正是源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并非传统意义上商业机构于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高校不是一般培训机构,大学生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很难将消费者理论应用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为高校肩负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如果学生是消费者,那么高考的意义何在呢。如果学生成了消费者,那么高校就会沦落为一般的培训机构而

失去了“大学”应有的独立精神,大学是难以完成自己肩负的社会使命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适合于中国的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应该首先确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立对高校的管理权力和权威的确认及适当限制,确立对学生权利的保护及适当限制的法律原则。保护和限制的程度应该在全面调查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后得出。鉴于中国尊师重教的历史传统,中国的高校与学生关系法律调整理念中应更多地体现高校的权威,即对学生权利的保护也应以不触及高校的权威为底线。

参考文献:

[1]邹荣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5(7):27-31。

[2]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崔晓敏,美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演变——从“代理父母地位说”到宪法论、契约论[J],高教探索,2006(4):39—41。

[4]WHITE B. Student rights: from in loco parentis to sine pa-rentibus and back again? Understanding the 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 in higher education [ J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Law Journal,2007(2) :321 -350。

[5] JACKSON B. The lingering legacy of in loco parentis: anhistorical survey and proposal for peform [ J ]. VanderbiltLaw Review, 1991, 44:1135 -1164。

[6]STAMATAKOS CT. The doctrine of in loco parentis, tort lia-bility and the student- college relationship[J]. Indiana LawJournal, 1990,65:471 - 490。

[7]LAKE P 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collegeand a student : law and policy ramifications for the post In lo-co parentis college[J]. Idaho Law Review,2001,37:531 -555。

[8] SZABLEWICZ J A, GIBBS A. Colleges' increasing exposureto liability: the new in loco parentis [J] . Journal ofLaw&Education, 1987,16(4) :453 -465。

[9] BECKHAM J, DAGLEY D. Contemporary issues in highereducation law[M]. Dayton, Ohio:Education law association,2005。

农村邻里关系的转变 篇12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的基础。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经营机制落后,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几乎难以为继, 很难有力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2003年6月27日, 以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为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部署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以法人为单位,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 区别各类情况, 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

同时央行也给出了三种模式, 即统一法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供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对于改革成效, 众说纷纭。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改革方式上存在路径依赖, 由中央政府强制推进, 拘泥于形式和数量上的改革与调整, 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和急功近利行为。改革的过程成为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向中央政府寻租的过程。

从各地试点情况来看, 存在问题也比较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的目标不明确等等。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 兼之评价标准的偏颇, 很难确定三种模式的孰优孰劣, 更为关键的是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显示出的良好绩效是优惠政策带来的还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很难测算。

一、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

以Sapiro和Nourse为代表的早期合作社学派认为, 农民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 不仅可提高收入, 还可促进市场竞争,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市场的效率。在Sapiro和Nourse之后几年, 人们对合作社的研究开始由注重外部影响向以解决合作社组织内部问题转移。

把合作社当作一个企业的观点是Enke (1945) 提出来的, 但是他没能解释合作社持续经营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 Helmberger和Hoos (1965) 运用企业理论, 建立了一个合作社模型。Helmberger和Hoos的模型显示, 在收益递减的情况下, 如果管理者试图通过吸收新成员来扩大业务, 将会减少已有成员的收入。

Cook等在1995年运用产权理论对合作社的产权进行了分析, 认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搭便车、资产组合及对长期项目缺乏投资的激励等问题。随后, Harris, etal (1996) 提出以封闭社员资格政策加上销售协议来解决搭便车问题, 通过合作社股份的二级市场, 允许合作社股份转让来提高社员的投资激励和改善资产组合。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博弈论、交易费用等一些新兴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学者也及时利用这些理论研究合作社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伴随着传统合作社制度的种种缺陷和局限性,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合作社的企业性质, 试图运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合作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演化。大家越来越接受合作社和其他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他们认为, 合作社应当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否则合作社就难以保证持续经营。合作社运营应该是相对开放式的, 应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来吸引高效率的农民, 甚至其他投资者, 否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只有低效率农民的参加只会使合作社走向灭亡。

针对专门的信用合作组织, 国外的研究多融合于对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制度的研究, 但是如果更深层次的考察, 与合作社制度的发展相一致, 西方国家关于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是随着整个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而逐步深化。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合作金融组织产生到19世纪末, 是合作金融组织自由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合作金融基本原则以及合作社社员权利和义务界定的研究;第二阶段,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是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国家干预阶段。主要侧重于合作金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进行立法以加强对合作金融管理的研究;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 是合作金融组织的调整变革阶段。主要侧重于从企业视角研究合作金融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流合作金融理论存在以个体性为基础的市场型合作金融和以集体性为基础的整合性合作金融的理论分野。前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作是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下的一个企业组织, 社员不依赖合作社, 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后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作是经营性企业与公共组织的结合体, 社员完全依赖于合作组织, 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淡化, 商业性功能逐渐增强, 整合型合作金融发展的说服力明显不足, 而市场型合作金融理论更具有当代经济的特征, 成为目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

合作金融制度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以上的历史, 合作金融组织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有广泛的分布, 很多合作金融组织在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德国合作银行制度、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美国信用合作体系、荷兰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系统运行机制的梳理, 结合合作制理论,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 使得各国合作金融组织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上表现灵活多样, 但不同地区的合作金融组织都遵循着一些大的基本原则。

1. 合作制最主要的原则是成员之间的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 以及地方自治和民主管理。

2. 合作金融组织常年形成的严密的内控机制及民主的公司治理结构, 以及地方成员行和中央合作银行、和地方成员行之间的交叉担保机制, 是合作金融组织成为最“安全银行”的主要原因。

3. 确定合理的资本组合模式。在这一过程中, 引入外部资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 股份制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过分的股份制结构有可能导致对会员客户的服务有所减少。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设计, 并且通过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 保证成员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合作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一般是通过两级法人 (或者三级) 机构, 植根于最基层的机构当中。每一个成员行, 都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治理机制, 这样能够实现成员行内部的有效监督。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业务指导和信贷服务, 保证各成员行不脱离健康经营轨道。

4. 合作金融组织具备全方位金融服务能力非常重要, 如果不提供全方位服务, 只是固有的几项服务, 而不是以客户价值为原则, 那么就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还会失去许多客户。合作金融组织客户群体主要以社员为主, 以支持社区发展为己任, 同时也积极拓展其他客户, 以提高赢利水平。以盈利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要求, 而不应把合作金融组织理解为非盈利, 或者是可亏损的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以帮助出现危机的合作金融组织渡过难关, 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经营不善的合作金融组织的退出机制,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水平。

5. 利润分配改变了过去全部留存的方式, 一部分用于分配给社员。在分配过程中, 以社员参与合作金融的惠顾量为基础, 同时也涉及了按股权分红。

6. 建立了《合作法》, 使合作组织的运行有法可依。《合作法》主要明确什么是合作组织, 合作组织有什么样的治理架构。

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

目前, 有步骤地组建合作银行,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合作银行系合作性质, 由个人、企业和其他团体入股的互助制金融机构带有社区性质的一种集体金融组织, 在经营管理上与商业银行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合作银行并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 各类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融通和金融服务。目前中国的专业银行多为国有企业贷款, 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特别是农村种养殖户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得到贷款就不容易, 农村合作银行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中多种经济的不同需求而组建, 它把农户、个体、私营和小集体经济作为服务对象, 为其融通资金和提供金融服务。

关于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问题, 最强的呼声莫过于要求建立起像专业银行那样的全国性自我管理体系。但这种想法与合作银行国际惯例并不完全符合, 有关资料介绍世界各国都是先有信用合作社, 然后才有合作银行, 原来的信用合作社作为基层合作银行, 在基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地区合作银行和中央银行。世界上有名的大银行, 如德意志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互助信贷银行, 都是在经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由此看来, 中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也应遵循国际惯例, 结台中国实际情况, 先在县城及县级市组建, 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发展壮大, 根据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适当时机组建市 (地) 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并认为省级应设立合作银行管理处, 挂靠在省级人民银行, 负责对全省农村合作银行的领导、管理、协调以及信息提供、经验交流等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13.

[2]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9.

[3]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4]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 2008, (9) .

[5]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8.

上一篇:无人航测技术下一篇:运动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