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通用5篇)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篇1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摘要:村民自治制度确立以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本文论述了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职能关系,分析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行政干预和经济控制等主要问题,认为现行行政体制、乡镇财政危机、“两委”体制、法律保障不足和自治的有限性均是乡村关系失调的原因。提出转变乡镇政府的治理理念、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权责、建立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提高农村基础组织工作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乡镇政府;村委会;关系
目录
目录..................................................................................................................................................2 1前言...............................................................................................................................................1
1.1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法定关系........................................................................................1 1.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一般图景................................................................................1 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存在的问题............................................................................................2
2.1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行政干预........................................................................................2
2.1.1乡镇干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2 2.1.2乡镇通过控制村党支部来控制村委会................................................................3 2.1.3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与“过度自治化”....................................................3 2.2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经济控制........................................................................................3
2.2.1乡镇通过目标管理、奖惩、工资等措施控制村委会........................................3 2.2.2乡镇干涉村民自治组织的生产经营自主权........................................................4 2.2.3乡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缺位........................................................................4
3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失调的成因............................................................................................5
3.1现行的行政体制是造成乡村关系失调的压力源............................................................5 3.2乡镇财政危机是导致乡村关系失调的直接原因............................................................5 3.3“两委”体制为乡镇政府领导村委会提供条件.............................................................5 3.4法律保障不足是村委会自治权益受损重要原因............................................................6 3.5自治的有限性是村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内在原因............................................................6 4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对策............................................................................................6
4.1转变乡镇政府的治理理念................................................................................................6 4.2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权责............................................................................................7 4.3建立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7 4.4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8 5结语...............................................................................................................................................8 1前言
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是两个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组织。乡镇政府是国家设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主要职能是进行行政管理、政府决策、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公共管理服务。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问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并对村民会议负责。[1]
构建和谐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关系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制度确立以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关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乡村关系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不但制约了乡镇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和谐乡村社会的构建。
1.1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法定关系
从理论和制度上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地位和关系是明确和协调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做出了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样的法定关系,是由村委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乡镇政府的分支机构,也不是乡镇政府的“腿”。这标志着我国以村委会为组织形式的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
1.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一般图景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一般图景应该是:乡镇政府要在充分尊重村民民主自治的权利,将村委会放在应有位置的基础上,给予村委会指导帮助和支持。努力从政策、法律工作方式方法上给予引导、示范,提出原则性意见。[3]包括指导村委会正确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村委会教育村民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完成征兵、交纳税款、统筹提留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依法指导村委会搞好换届选举和村委会成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和指导村委会抓好经济建设,搞好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指导村委会建立好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本村建设规划,办好文教卫生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全服务体系,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村委会妥善处理对外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指导村委会建立健全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指导村委会建立健全下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村民小组和主要工作制度;维护村委会的法律地位,支持村委会的工作。作为村委会应自觉地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保证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村的落实。这是因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均是由人民自己选举产生的机构,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乡镇政府要开展工作,必须依靠村民委员会面对广大农民,从局部服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村委会应该而且必须协助基层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协助”是村委会的一项法定义务。这种协助和保证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协助做好经济、政治、公安、司法、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行政工作,使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务能够在每一个村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协助乡镇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三是协助乡镇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协助乡镇政府了解实际,体察民情,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及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及时真实地反映给乡镇政府,积极协助乡镇改进工作;五是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通过民主讨论协商的办法,坚持村民自愿的原则,制定上合国情、民情的村规民约,统一全体村民思想,规范村民道德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存在的问题
2.1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行政干预
2.1.1乡镇干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在村委会选举方面,乡镇政府的权力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依《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精神,村委会是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在选举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际上村委会选举是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村民三方的博弈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基层政权,比其他各方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自然要使过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从实践中来看,乡镇政府一般通过对村委会选举各个环节对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干预和控制。[4]其一,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前,有些乡镇政府不通过法律程序就把自己不满意的村委会换掉。其二,宣传发动阶段,乡镇通常会派两到三名干部到每个村担任联络员与宣传员,负责传达乡镇领导有关选举的指示。其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阶段。要影响选举进程,首要的是影响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而乡镇政府一般都会对选举委员会的成员组成进行干预。其四,提名候选人阶段。乡镇政府为了便于对当选的村委会班子进行“有效领导”,尤其是保证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责任状,候选人往往由乡镇政府提名。其五,确定正式候选人阶段。确定正式候选人要经过村民选举委员会会议,而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般都可列席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意见或建议。他们通过此种方式将不符合自己意愿,但又有强劲竞争力的人选排除出正式候选人之列。其六,组织正式选举阶段。正式选举阶段包括划分选区,分派工作人员,选择投票方法,组织计票。其七,解释投票阶段。对于投票结果的解释,由于村级组织一般都认可乡政府的权威,对投票结果的解释一般以乡政府的解释为准。乡政府往往利用普通村民对法律法规不熟悉,法律意识淡泊的弱点,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2.1.2乡镇通过控制村党支部来控制村委会
乡镇党委通过对村党支部的有效领导,来间接地“领导”而不仅仅是“指导”村委会。乡镇党委与村支部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支部要接受乡镇党委的领导,而村支部与村委会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乡镇就通过村支部实现了对村委会的领导。乡镇政府通过影响和控制村党支部的人选,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来对村级组织进行领导和控制。村党支部一般都是通过全村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但乡镇党委不仅可以推荐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而且由乡镇党委提名的村支部书记候选人,落选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落选,乡镇党委也可以通过直接任命或通过另外推荐候选人,以保证合乎其意愿者当选。村党支部是村委会选举的直接发动者、组织者和指挥者。由此可见,村党支部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有效的。这样乡镇政府就通过村党支部加强了对村委会选举的领导和控制。
2.1.3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与“过度自治化”
对村委会而言,面对乡镇政府的行政干预,其有两种典型的选择。一是有些村委会一味执行或迎合乡镇政府的要求和任务,完全听命于乡镇政府,而置村民的意见和利益于不顾,不能真正扮演或完成农民群众当家人和利益维护者的角色,呈现出“附属行政化“的倾向。“附属行政化”的村委会把自身当成一级行政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完成乡镇政府的行政任务和命令上面,忘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实亡。这种类型的村民委员会主要存在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在这里乡镇政府掌握着几乎所有的经济和政治文化资源,村民委员会所能调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以至于没有能力来独立地完成本村的公共任务和公共设施建设,从而过度依赖于乡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使得“村治”成为形式,只存在于表面。实际上,这种“附属行政化”的村民委员会在现实中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二是村民自治超出了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村自治组织擅自做出不属于村自治范围的决定,或随意增加村民的非法义务,违法限制村民的自由权利,自治权大大超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呈现出“过度自治化”的趋势。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选举出来的利益代表,在村民对乡镇政府感到不满进而抗拒乡镇的一些不合理的政务要求,抵制乡镇行政向村一级的渗进,是符合村民自治精神和原则的。但是有些村委会往往单纯从本村的利益出发,不愿意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甚至力求摆脱乡政管理,这种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村民自治的精神。[5]
2.2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经济控制
2.2.1乡镇通过目标管理、奖惩、工资等措施控制村委会
乡镇政府为了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与村民税费征缴等任务将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引入行政管理领域,实行层层分解的“目标责任制”。在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模 式下,乡镇政府就是通过“目标责任书”对村干部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村的实质上的领导。[6]目标责任的考核是贯彻目标责任制的重要程序。乡镇依据目标责任书逐项进行考核,通过对各村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打分、划等级等方法把各村分类。然后,乡镇要对村干部给予相应的经济上的、精神上的、政治上的奖惩。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干部会获得一定的奖金、奖状、荣誉称号,甚至被召进为乡镇干部:对于任务完成得不好的,乡镇政府就会通过一定的程序调整、免去或建议免去其村干部的职务。这样,通过目标责任的签订、落实和兑现等程序,乡镇把村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逐步推进与深化,特别是《村组法》通过后,村民自治深入人心,村委会的自主性日益增强,村委会对乡镇的不合理的行政性控制的抵制有了法律依据。村委会对于乡镇政府的违法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开始由原先的被动顺从与消极抵制转向依法积极抗争。乡镇政府依靠行政化或准行政化的措施都很难有效地调控村委会或者调控的成本很高。因此,乡镇政府对村开始“从硬性支配转向软性支配”,乡镇更多的通过自己的资源优势对村委会进行诱致性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村委会的权力,实现了对村委会的控制。
2.2.2乡镇干涉村民自治组织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和层层加码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和干部考核体制中的政绩目标,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乡镇政府不尊重村民会议的民主决策权利,用行政命令代替村民会议决定属于村庄自身的事务,从而侵害了村委会的自治权。如乡镇政府可以打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旗号强制农民种植指令性作物,在种田薄利乃至亏本时,农民没有休耕的自主权,乡镇政府对那些自愿休耕的农民强行收取撂荒费。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逼农致富”的现象,以至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7] 2.2.3乡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公共产供给上实行的政策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补助。在这种制度框架下,乡镇范围内的部分公共事业和农村范围内的全部公共事业基本上是通过乡统筹、村提留、义务工和积累工的形式,农民承担着绝大部分的供给责任。这种筹资方式把部分应该完全由政府承担和绝大部分应该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责任推给农民。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每年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类社会保障,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不仅如此,农民还要为政府分担补助救济农村五保户和烈军属费用。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还很不完善,百分之九十的农民成为毫无医疗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在农村实际生活中,广大农村家庭无力送子女上学,出现了上学就意味着立刻进入贫困状态,不上学就可能永远贫困的两难境地。而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严重匮乏,卫生条件差,农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8]这些现象的出现,关键原因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缺失,或是政府在农村的失位。就业情形也是如此,就业是民生之本,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统筹城乡就业提出了迫切要求。总之,乡镇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缺位是其对村民自治组织另一种形式的经济侵权。
3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失调的成因
3.1现行的行政体制是造成乡村关系失调的压力源
在压力型行政体制中,上级行政机关制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和数字化,以指标和任务的形式分派给各个下级行政组织,并以这些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下级行政机关采取“一票否决制”;下级行政机关与官员的升迁、荣辱都与完成上级下达指标的情况挂钩,承受着来自上级行政机关的巨大压力。[9]乡镇政府作为行政体系中的最基层组织,处在整个科层组织的最底端,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最大。在压力型行政体制下,乡镇政府往往只能选择对上负责,调动一切资源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服务,乡镇政府没有动力和精力指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工作。同时,出于完成指标和追求政绩的动机,乡镇政府以及乡镇主要领导往往倾向于把指标分解、下派到各村,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派村民委员会完成任务。压力型行政体制驱使乡镇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也是村民委员会过度行政化的外在原因,这一体制是乡村关系失调的压力源。
3.2乡镇财政危机是导致乡村关系失调的直接原因
政治体制与行政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都可以在经济领域找到原因。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紧张与现存的乡镇财政体制有密切的关系。1994年分税制实行之后,各级财政纷纷上收,乡镇政府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在压力型体制的影响下,乡镇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发展任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而乡镇政府机构臃肿更是雪上加霜,乡镇政府依靠微薄的财政收入,不但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要负责辖区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还要承担自身运行所需要的大量行政费用,结果通常是入不敷出。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乡镇政府将权力的触角延伸到村民委员会,从村庄汲取财政资源。乡镇政府试图凭借行政权领导村民委员会,使之成为其汲取农村经济资源的工具,这就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原则相冲突,自然会受到村民委员会的抵制,乡村关系必然紧张。
3.3“两委”体制为乡镇政府领导村委会提供条件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就明确了“两委”中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党支部直接受乡镇党委的领导,而乡镇政府在职能、权力、人事等方面与乡镇党委又存在事实上的高度同一性,这种权力格局为乡镇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乡镇政府常常通过党的组 织体系来完成行政任务的下派,乡(镇)长利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直接领导关系间接形成了与村民委员会事实上的领导关系。在这个权力关系链中,村党支部成为乡镇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的中介。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这种间接领导不仅加深了乡村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扩大了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已有的矛盾,使“两委”冲突激化。乡镇政府利用“两委”体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软性控制,一方面导致了村民委员会过度行政化,丧失了自治能力;另一方面也扭曲了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之间的指导关系,加剧了乡村关系的失调。[10]
3.4法律保障不足是村委会自治权益受损重要原因
目前,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既缺乏充分的立法保证,也缺少必要的司法保障。《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虽然从原则上确立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指导和协助关系,但冈为缺少相应的法律解释,何谓“指导关系”、指导的事项与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模糊不清的法律规定客观上给予乡镇政府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使乡镇政府能够以指导为名对村民委员会的正常工作加以干涉,损害了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权益。同时,面对乡镇政府破坏村民自治的行为,村民委员会却鲜有诉诸司法机关的作为。法律保障的缺失使村民委员会在违法侵害面前无能为力,导致乡村关系难以协调发展。
3.5自治的有限性是村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内在原因
民选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现,依法行使自治权。但是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自主自理,而是一种有限自治,村民委员会自治权的有限性集中体现为其职能的行政化。村民自治在全国得到推广之后,国家的行政权力在文本上从村上收到乡镇政府,但是这种权力上收并不完全。国家虽然将体制性权力上收到乡镇,却把大量的功能性权力留给了村民委员会,将大量“只取不予”的行政性事务都交由村民委员会完成。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实际承担两方面的职能:一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职能;二是诸如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征收粮款等行政性事务。而不少省(自治区)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客观上又扩大了村民委员会承担的行政事务范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村民委员会的行政职能过分膨胀,最后侵蚀了自治职能,村民委员会干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完成行政性事务上,最终无法保证村民委员会自治职能的实现,导致了村民委员会的行政化。
4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对策
4.1转变乡镇政府的治理理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官本位意识与家长制观念,这是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过度干预的思想根源。因此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强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实现村民对村级事务的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
二、实现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政府通过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透明化进程,向老百姓公开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和结果,形成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使乡镇政府变政府权力本位为公民权利本位,变“管”本位为“服务”本位;
三、转变基层政府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体恤民众疾苦,改善干群关系,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乡镇政府的干部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依法履行职责。实行人性化管理,协调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关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办法。充分发挥土生土长乡村干部的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
4.2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权责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能明确界定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权责。由于对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对象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利益边界及权限范围往往是模糊的和变动的,以致管理行为的人为性、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要由地方政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章立制,制定出上合法律、下合民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制度法规,对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制定适宜当地的乡村关系条例、乡村权限条例、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规则、村委会协调乡镇政府工作规则,设立相关的惩罚性规定和司法救济制度等,明确划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在人、财、物等安排上的权力和责任,明确规定哪些事项属于村民自治的范围,哪些事项属于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的范围,哪些事项属于乡镇政府要求村委会协助范围,以及乡镇政府应以何种方式方法指导村委会,同时明确规定乡镇政府要求村委会协助的程序。这样,既可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也可使村委会的“双重角色”达到平衡,有效防止村委会“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
4.3建立适宜的财务管理制度
实践证明,“三管三监督”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三管三监督”是指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建立村委会主任管审批、会计管账、现金保管管钱,民主理财组、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监督的制度。财务上账本、凭证、资金三对照,村委会主任批钱,保管管钱,会计入账,使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确开支的范围、标准和程序。民主理财组由具有财务专业知识,正直无私,并与村主要干部没有亲属关系的3~5名村民组成,负责对村委会制订的全年财务 收支预算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督促村委会将此方案提交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通过村务栏公布于众;对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实行全程介入监控,及时提出修改或废止意见;每一季度集中审理一次村委会的收支账目,合理的收支账目由民主理财小组和党支部共同盖章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党支部审查盖章的单据,不准入账;对不合理的收支账目村民理财级或党支部可提出纠正意见,并报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务公开栏公布于众。如民主理财组与村党支部发生争议,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并行使最终裁定权”。[11]
4.4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践证明,村集体经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委会的服务功能和村民自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发展。如果一个地方集体经济的实力薄弱,那么,村民自治组织就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村民就会缺乏参与村民自治的热情,容易让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钻空子。相反,一些集体经济雄厚的村,村民的劳动报酬和奖金、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费用等均由集体承担,村民负担轻,就会积极参与自治,村民自治组织的威信就高,吸引力强和凝聚力强,那些非正式组织就很难干预其活动。因此,要搞好村民自治,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要把发展村办企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不断强化村委会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2]
5结语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不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承担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实施行政管理的职能,在所辖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各项政务工作。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不能像对待行政组织那样,采用行政手段领导村里的工作,而要从法律、政策上给予指导。村委会也应当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参考文献
[1]张开平.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
[2]]张小华.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和谐关系的构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3)[3]费惠金.村治背景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J].资料通讯,2003(7、8)
[4]张小华.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和谐关系的构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4(3):64 [5]李成芳.我国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8 [6]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7]黄广明,张仲民.“逼农‘致富’逼死农妇”.南方周末,2000一06一02 [8]刘绍斌,吕明.农民增收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9]荣敬本.从压力犁体制到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8. [10]李国友.村民自治背景下和谐乡村关系之构建[J].学习论坛,2009(2)
[11]]傅康生,钱再见,杨文兵,等.重大政策剖析与反思[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张雪.关于我国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关系的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篇2
一、目前乡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乡镇党委以党代政现象较为严重。乡镇党委除了保持对村党组织的领导外, 党对农村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乡镇党委对人大和政府的领导。体现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但是实际上出现了干预村委会和行政业务工作的以党代政现象, 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 甚至干预村委会主任人选以及村委会干部内部分工, 干预具体行政工作等。
2、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实质上的领导关系, 违背了村民组织法赋予乡村之间的指导关系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的指导关系, 体现在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如何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给予引导, 而不是强迫命令。通过培训、宣传、说服、动员等方式引导村委会在法律的范围内积极开展自治活动。支持和帮助, 就是对村委会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给予尊重和肯定, 对村委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帮助协调解决, 在物质等各方面提供援助等。但是, 目前在具体工作中, 乡镇政府不尊重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不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 干预村民委员会工作, 用行政命令代替村民会议来决定村里的大事, 干涉村委会的财权, 剥夺村民的合法经济权益, 实行村级财务乡镇管理等现象依然存在。
2、存在村委会不履行协助乡镇政在乡村得不到落实。村委会有义务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不能拒绝乡镇政府符合法律规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 是指协助与本村有关的、属于乡镇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土地管理、公共卫生、治安保卫、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税收、粮食收购等等。协助的主要形式是宣传、教育、动员、提供情况等。但是, 部分村委会认为村内事务, 没有必要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和监督。而从依法管理角度来看, 公民有遵守法律和服从政府管理的义务, 任何村民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村委会有责任协助政府开展工作, 由于乡村的指导关系没有明确指导的范围、内容、具体形式等, 造成在依法管理方面出现一些违法现象。
二、乡村管理方式坚持行政指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一) 坚持乡镇党委领导, 明确乡镇政府、村委会各自的职责权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坚持乡镇党委的领导。
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乡镇党委应该从思想、政治、组织上加强对乡村工作的领导。因此,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明确党委对人大、政府、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做到坚持乡镇党委的领导作用, 克服以党代政、党委直接干预具体行政事务的现象。
2、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各自的职责权限。
依据村民组织法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制定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村委会协助乡政府的规则, 使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在制度规范基础上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使乡镇党政之间、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理顺, 职责明确, 分工协作, 通力合作。
(二)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是新农村建
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乡镇政府机关与乡镇公务员必须明确管理就是服务的基本道理, 从而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好务, 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心想着农民群众, 热心为农民群众服务。与此同时, 乡镇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改进工作方法, 坚决克服过去的命令指挥一切的指令性工作方法, 更多地采取说服和引导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 遇事同村民商量, 依靠宣传鼓励, 教育群众, 依靠成功的经验, 引导群众, 依靠致富的榜样, 带领群众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加大乡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 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管理与服务的业务能力。引导树立服务的观念, 转变管理方式, 支持村民在自治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三) 坚持行政指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1、坚持行政指导, 理顺乡村关系。
村民组织法明确规定乡村之间是指导被指导关系, 村民委员会不是乡镇政府的下级,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不是上下级关系, 村委会干部也不是国家公务员, 不拿国家工资, 他们的补贴是村民给的, 不存在领导关系。由此看来, 理顺乡村关系就是改变过去的领导为指导。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依据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或政策, 用非强制性的手段取得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而实施的管理行为。
(1) 指导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生产问题, 促进实现村民生活宽裕的目标。
行政指导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充分发挥村委会及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搞好乡村生产发展的指导与服务工作, 包括发展规划、生产技术指导等, 尊重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杜绝过去的强制农民种什么的指令管理方式, 学习韩国某乡镇为了实现整个乡镇发展肉牛的产供销一条龙的规划, 不是强迫农民养殖肉牛, 而是从经济上扶持, 如对带头发展肉牛的农户, 扶持一定资金, 这样, 不久整个乡镇就形成了肉牛的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发展农业生产, 只有生产发展了, 新农村建设才有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因此, 引导发展农村生产是乡镇政府推进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2) 引导优化村容村貌,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法, 实现人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积极引导农民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法律, 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反对迷信活动, 引导现代文明进农村、入农户, 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3) 疏导解决农村难点, 推进农村民主管理进程。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相关机制, 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二是落实村民民主权利。认真落实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 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依法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依法管理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核心, 依法管理就是政府自身守法的基础上, 依法对行政事务和行政相对人老百姓实施管理, 依法提供服务和依法接受监督。支持村委会依法在所辖行政区域内开展各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政务, 把各项具体行政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的任务。依法管理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政府职权, 既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 又是政府行使职权的界限, 超越这个界限就是越权。为了实现依法管理的目标, 必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与法律服务工作,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乡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 要积极拓宽法律服务领域, 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纵上所述, 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理顺乡村关系, 就是在坚持乡镇党委对乡镇人大、政府、村党组织之间领导关系, 体现政治领导原则;落实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体现村民自治原则;坚持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及村民之间依法管理关系, 体现依法行政原则。这三种关系有机配合, 互为促进。其中乡镇党委的领导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乡村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乡村依法管理的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改革乡村管理模式, 实现乡镇政府由行政领导向行政指导管理方式的转变, 坚持行政指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本文从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出发, 对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在坚持乡镇党委领导的基础上,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坚持行政指导与依法管理相结合, 指导发展农村生产, 完善民主制度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政府,政治领导,行政指导,依法管理
参考文献
[1]、宁杰.访北京大学法学院姜明安教授依法行政的“三个不仅仅” (N) .北京:《人民法院报》, 2004.9.1.
[2]、郭正林.论乡村三重关系[J].北京: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3]、汪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依据分析[J].山东: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5) (107-108)
[4]、李红军.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动因及思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5)
[5]、罗自刚.加入WTO与创新政府行政指导[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 (2) , 29-30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要在微观层面避免政府工作大包大揽,让政府更好地在宏观层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主体力量无法解决好的具有公共性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关系的演进
(一)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历史演进
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迁。在封建社会,我国一直呈现着一种专制性的“自治状态”,家族和乡绅是乡村事务处理的主导力量,但他们依附于政府,协助政府统治农村。政府虽然很少干预农村的具体事物,但政府掌控着社会的一切,农民还是受制于政府的。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政府实行从生产到分配的一条龙“服务”,农民没有主动权,从而使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这一时期,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表现为高度的政府集中。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再也不是简单的管制与被管制,而是一种互动博弈。一方面,政府积极探索,不断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的必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政府拥有丰富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雄厚的财政基础,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政府自身职能的体现,也是政府责任的落实。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政府主导,是“为有效克服农民生产资料分散、信息技术缺失、思想观念滞后、生活方式落后等不足,政府从政策、产业、市场、思想观念、文明意识等方面动员、组织、引导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第一,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發展的重要战略。政府作为战略的提出者,同时作为战略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其主导作用贯穿始终。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内容繁多,关系复杂,没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是很难完成这一系统工程的。
第二,政府主导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若没有良好的生产生活设施,农民很难履行新农村建设实践主体的职责;没有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价值主体的角色无从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扶持,对其进行财政补助和公共产品提供,从而为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政府主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农村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实践,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科学有效地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的可能性
在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主体是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主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等方面。
第一,政治环境影响着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途径。农民主体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乡村自治的程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化进程加速,党和国家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建设,并制定相应制度保障基层民主,农民的自主空间不断增大,政府对农村的直接干预逐步减少,从而为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第二,经济发展是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基础和农民的参与度。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基础,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度。
第三,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影响农民主体性的发挥。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强调社会公平,努力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面临的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利益,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如政府越来越关注农民利益问题,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和激情不断提高。但是,在政府与农民良性互动上尚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改变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现状,提高农民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近几年来,政府主导过宽,限制了主体力量的发挥。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政府参与过度的问题,表现为主导面过宽,如在宏观层面,由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制定建设的标准;由政府决定资源及资金的分配方式及数量、建设项目的选择等。在微观层面,由政府决定财物投入的数量和方式,甚至整治村庄环境所需要的购置等,都由政府一手掌握,农民不具有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限制了农民主体力量的发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农民自主意识不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在现实中,农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自身作用。由于定位不明确,对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广大农民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是被动地接受新农村建设;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农民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关注少、理解不到位,缺少对改变现状的信心。
第三,政府与农民互动平台缺失。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和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有限,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与服务客体农民的互动不足,从而导致政府的行为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是非常合法合理的,但得不到被服务者农民的认可和支持,甚至引发两者的矛盾和冲突,出现不和谐现象。
第四,现有体制机制制约和法律法规缺失。一方面,当前城乡二元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另一方面,农民主体地位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保障,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各项权益。
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互动关系的实现路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而又妥善地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为此,要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合理划分政府与农民的职责,确立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不断培养和发展新型农民,健全各项制度,构建政府与农民的互动平台。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它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为尊重农民的权利,为农民群众服务。一方面,要树立服务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主动地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而不是管制或领导,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利更好地为新农村服务;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实现从微观职能到宏观职能、综合职能的转变,要实现以命令手段为主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要实现以提供私人产品为主到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的转变,由全面服务到以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规避政府对乡村自治组织的行政干预,将那些属于市场与社会范围的事务交给市场与社会自身解决,促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增强村民管理自身事务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使政府成为一个有限有为的政府;建立机制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政府的行为,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第二,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新型农民。列宁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农民以主体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基层农民,在思想上引导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其对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的及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要着力于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农民自强自立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的制定,鼓励和保护农民的创造力,为农民发展自身能力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要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农民权利得到保障的程度影响农民自主空间的范围,同时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又能进一步保障农民的权利。为此,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和健全户籍制度,保证农民享有与城镇公民平等的发展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二要从立法的角度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得当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一要发挥农民自治组织的桥梁作用,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做到缓解政府与农民的直接冲突,改善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二要畅通农民诉求渠道。通过加强信访机构的管理和听证制度的落实,增强政府的回应性。
参考文献:
1、邱云生,王晓红.新農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2).
2、孙绪民,权英.论新农村建设主导与主体的良性互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3).
3、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4、赵淑娉.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J].当代经理人,2006(15).
5、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DB/OL].中国网,2010-03-15.
6、陈威.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基础分析——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的理解[J].理论界,2009(3).
*本文受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10CGYD41YB),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10C25056)资助。
围绕新农村建设调整乡镇政府职能 篇4
围绕新农村建设调整乡镇政府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机构改革提
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必须以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围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科学调整乡镇政府经济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公好范文版权所有共服务水平。尽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强化社会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乡镇作为基层的政府机关,具有执行国家意志的义务,负有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的主要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强化社会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由侧重经济建设,需要向强化社会管理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迫切需要乡镇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坚持政社分开,理顺乡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做好司法调解,加强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治理机制。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各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还权于社会”,健全社会自律体系。
第二,强化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往乡镇政府好范文版权所有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放在经济发展上,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数字,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乡镇政府必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大力加强农民饮水、行路、用电、燃料等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切实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科技、资金、流通等服务;搞好农民工维权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优抚和救灾救济工作,努力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乡镇执行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法制、民主、服务政府。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 篇5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创新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形式规范、管理科学、利用率高的乡镇档案, 在服务“三农”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不仅利于解决农民最为关注以及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保障其合法权益, 也利于实现基层民主和公开管理, 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更是民主管理、政务公开、构建阳光政府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当下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如弱化的监管职能致使档案管理无序不规范;封闭式管理限制了社会大众查阅档案的步伐;档案较为分散, 既不利于资源共享, 也不利于发挥档案的整体效益;单一的档案服务无法适应全方位、多样化的需求, 造成利用效用低下等, 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乡镇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故创新乡镇档案管理模式亟不可待。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构建
(一) 运行机制合理化
乡镇政府必须正确认知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为其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明确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和传统模式的缺陷不足, 更新观念, 重新定位, 立足自身实际, 合理借鉴多种管理模式, 如山东胶州模式、广东大朗镇模式、湖南双峰模式、村档乡管模式等, 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但应妥善处理乡镇机关、下属单位、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监督指导以及实际管理之间的关系。如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纳入档案管理工作, 为其提供统筹规划和全面指导;在档案工作职责范围中纳入建档工作, 配以主任、副主任、专职档案人员等岗位用于全面组织、协调、监督、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并定期将其移交档案中心, 解决管理无序和断层问题。
(二) 基础设施完善化
乡镇政府应基于合理的经费保障制度为档案管理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用于建立档案室, 采购档案装备, 实施奖励措施等, 其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关键, 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档案管理高效化提供基础条件。具体而言, 可基于自身实际成立档案基地, 如用于统一、集中管理乡镇各种载体和门类的档案保管中心, 用于收集档案、公开信息、提供服务的档案利用中心等, 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如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多功能的实用性软件、高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并升级和完善档案管理系统, 提高软件的兼容性、数据的共享性以及系统的安全性, 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如营海镇政府不仅建立了涵盖保管区、展览区、查阅区、开放区等在内的档案中心, 同时配备了大批的复印机、刻录机、计算机、密集架等设施, 从而将乡镇档案馆变为现实。
(三) 档案管理集约化
乡镇档案之所以难以彰显应有效用, 主要是因为以往多头管理、分散保管的方式限制了其整体效用的发挥, 故在乡镇档案数量日益增多、管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档案利用需求逐渐上升的今天, 建议采取集中化的统一管理方式, 以此整合档案资源, 深挖现实价值, 提高利用效益。具体而言, 可以基于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为档案建档和管理制定统一、规范、科学的要求和标准, 将档案分为土地、计生、农业科技、教育、文书、保险、卫生、声像、招商引资等多个门类, 并将其严格、完整、真实的录入至指定目录的数据库中, 保证检索率为100%, 其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土地承包、征用、流转等档案应予以严格管理和及时更新, 同时逐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档案, 用于维护其合法权益, 以此真正实现集约化管理。
(四) 服务功能多元化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 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乡镇档案有了新的查阅需求, 而以往的档案管理局限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 服务对象仅停留在机关工作和领导层面, 而服务内容常见于文件形式的你来我找, 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 故应在乡镇档案集约化管理的基础之上, 依法监督人员培训、档案建档、归档整理以及统一移交, 以此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成立“政策超市”, 负责公开相关文件, 只要群众有所需, 就会为其免费提供查阅服务, 除了现有的政策文件外, 农经科技信息、教育医疗等图书资料也涵盖在内, 最好开设政务窗口, 用于发布政府重大决策、乡镇内部党务、财务、政务、村务等档案信息, 以此彰显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进而推动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农村建设为乡镇档案管理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当下乡镇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故必须重新定位, 创新模式, 以此创设阳光政府, 繁荣农村经济, 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进行。
摘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档案管理在档案事业中的影响日益凸显,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但传统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工作、新要求, 已然成为制约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屏障。对此, 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就创新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镇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严永官.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档案工作模式[J].中国档案, 2012 (15) .
[2]尹光兴.谈创建乡镇档案管理新模式[J].齐鲁档案论坛, 2010 (04) .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探讨】推荐阅读:
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09-22
围绕新农村建设调整乡镇政府职能12-21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08-30
新庄村委会新农村建设交流发言材料05-17
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06-08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06-19
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对策11-30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08-22
关于我国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12-21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