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2024-06-11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共8篇)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1

国内学者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对于怎样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也有大量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把现实制度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及行为选择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分析之中, 不仅说明了不同制度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并且能解释如何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行为过程。

一、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创新不是仅指制度的某种变化, 而是指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去取代原有制度, 或是对某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的生产过程, 是制度主体为解决制度短缺, 从而扩大制度供给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道格拉斯·C·诺思基于新古典思路, 把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归结于理性人对制度变迁过程中成本-收益的比较计算, 认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转换的边际成本等于制度转换的边际收益, 从而推理出了制度创新的一般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制度创新的基本诱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所谓“潜在利润”也即“外部利润”, 是一种从已有的制度安排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

二、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为例的制度创新各主体行为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过程中既涉及各级政府也涉及村民和村级组织, 费税改革后,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 “三提”的取消, 改变了农村公产共品制度外筹资制度;其次, “五统”的取消, 使中央政府开始承担了那些本应承担的公共产品供给;再次, “一事一议”方式确立了公共产品决策制度。

(一)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 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在我国, 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优势, 且拥有资源配置权力, 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各种手段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这就决定了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主体。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 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经济目标, 即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二是政治目标, 即最大化垄断租金从而使权力中心及由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收益实现最大化, 以换取最大化的政治支持, 并抑制潜在威胁的反对势力。制度变迁如果选择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则在制度变迁的早期决定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强有力决策集团的预期净利益”, 且“对于统治精英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 是对变化的性质及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由此, 只要权力中心的政治净收益大于零, 中央政府则可能进行制度创新。初期的制度创新通常只是小幅改进, 对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触动不会太大, 且成本相对较小, 但这一时期的制度创新并没有完全达到制度变迁的目标。事实上,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和财政分权体制的实施, 地方政府在向市场经济渐进的过渡中通常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 也就意味着只要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净收益为正, 地方政府就可能成为发动制度创新的角色。

(二) 村级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村级组织作为农民的自治组织, 由于存在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必然会成为农村公共产品最积极的供给者。但由于其缺乏自主财政, 村级组织必然会通过制度创新来弥补这一缺陷, 如资金筹措制度创新, 除了向村民分摊机制外, 还会向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钱、或通过在外工作人员“捐”钱等手段。沿海地区农村则向村级集体企业筹资、土地出让筹资等。但是, 这些制度创新均无法在整体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三) 村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行为分析。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村民除了进行制度创新进行合作供给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呼吁”和“退出”来推动政府的制度创新。现阶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现状就是农村组织绩效衰减的现实反映, 我国村镇之间不存在竞争, 竞争机制失去作用。当农民得到的公共产品供给与为此承担的费用反差巨大时, 那些对组织忠诚并愿意留在村中或无法退出的村民就会向各级政府“呼吁”, 呼吁有被政府允许的, 如“上访”向政府反映问题;当然也有不被政府允许的, 即各种“群体性事件”, 其中有些成为“恶性事件”。各种形式的“呼吁”形成了各级政府的压力, 使维持现有制度的成本不断加大, 而制度创新的收益 (如维持政权稳定及合法性的收益) 也在增大。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就受到严格的退出约束, 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将农村成员的退出限定在升学、招工等少数途径, 改革开放后, “农转非”户口虽然可以购买, 但面对高昂的成本退出仍很艰难;20世纪九十年代后, 各地开始松动对人口流动的限制, 使得追求更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村民可以有多种方式退出, 如在城镇购买住房、长期“暂住”、长期在外务工等形式。而农民的退出对农村影响又非常大, 比如升学或投资是退出最常见的方式, 使得人才和资金不断地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自身的发展失去了根本动力, 公共产品资金筹措由此变得越来越难。

三、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启发

我国当前推行的新农村建设, 其关键与瓶颈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而这种供给制度创新能否朝着真正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向前进, 取决于中央政府能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地方政府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最大阻力, 因此要实现农村发展, 不但要增加其不支持改革的成本, 也要加大其支持改革的收益, 即必须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 必须建立“事权、财权配置对称”的财政体制和“社会和谐发展决定政绩”的政绩考核制度。

村级组织最有积极性进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 但必须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 以确保创新是有利于全体村民, 而不是让村干部中饱私囊。农民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直接受影响者, 必须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以使他们真正的需求得到表达, 避免农民过度的“呼吁”和“退出”。当前,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决策, 全面推进农村及全社会各项改革, 明确提出了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笔者认为, 中央的决策为全社会的各项改革提供了全局性的制度环境, 对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将创造极其有利的制度环境。

摘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制度创新,共同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著, 陈郁, 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概念与原因[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 1991.

[3]刘银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8.3.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2

农村水环境与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文章通过对农村水环境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简单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 者:王丽萍 作者单位:徐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江苏徐朋,221006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8)分类号:X关键词:农村 水环境 新农村建设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保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51-0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对此,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入手,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1.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权利,彰显着公平

社会保障建设涉及到社会公平,讲究和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平不但反映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运行秩序,还应包括支撑市场经济体系的法人、自然人的公平。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所有公民都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农民是我国人口的最大部分,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国家最大最严重的问题,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国家的积极行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不应“缺位”。

2.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经济社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部分的延伸与深化,其实质是将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农民自主创业,使农业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并走向市场,使农村劳动力进行社会化的分工,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符合和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整个经济社会制度相匹配。

3.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别太大,且在中国贫富差距呈阶梯式拉开,正是在这种国情下,产生了中国现阶段日趋严峻的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养老问题、医疗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日趋严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指明了通过城乡统筹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与村镇建设的方向,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其次,减少农民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是重点;再次,降低农民的风险是关键、是保障。降低农民风险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是给农民国民待遇、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增加、收入加速分化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本身是经济利益在全社会的重新分配过程,改革蕴涵着社会风险并形成对社会成员的压力。显然,弱势群体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当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时,贫困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演化为严重的社会矛盾。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增加农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

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出现巨大反差。社会保障的基础是“大数法则”,即用恒定的大数来保障突发的小数。参与保障的人数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我国,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了呈明显二元化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尚未在农村建立作为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却占总数的80%;从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1%,而农村只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的工作者享受国家的退休金、医疗、工伤、住房、粮食、副食等补贴,而数量众多的农民基本上处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他们大部分实行家庭养老的方式,享受国家救济的只是极少数“五保”老人。这种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保障格局,不仅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扩大,亦使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更加困难。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发展很不平衡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很小的。不仅如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地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的。

2.社会保障能力差

社会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资金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资金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的投入与市场物价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相适应。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但是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3.保障管理分散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将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有的地方人民保险公司也搞了保险,妇联、组织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办各种保险,形成“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这样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4.保险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值增值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盗窃,致使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正常运转。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

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1)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启动与实施。首先是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其次是合理筹集保障基金,同时还要正确界定保障对象。

(2)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研究表明,要建立一项储备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使它发挥应有的功能,一般需要20~30年时间,这时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因此,当前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富裕型农村和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参保人口占农村应保人口的50%左右;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等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

(3)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选择乡办乡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村办村管等多种农村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一定范围(如大病及康复医疗合作)的县(市)联合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构。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要按照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予以支持的办法进行。强化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多种形式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投资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参保三方,但国家要明确三方的合理投资分配比例。要广开融资渠道,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合理部分纳入法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渠道。根据我国农村集体积累和农民个人收入不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不仅不能照搬国外做法,也不能照搬国内城市的做法。

3.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我国是新事物。社会保障要明确主管部门,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在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消除“多龙治水”、条块分割的状态,由政府设置权威机构组成社会保障委员会领导管理。在中央层面,可以考虑在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农村社会保障领导机构作为其下设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编制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起草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制定农村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发放,策划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地方层面(尤其是县级政府),应当按照社会保障行政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分别设立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进而形成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有效制衡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在具体执行上,要依靠基层政权组织及群众性管理组织,分级分类负责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执行、监督?熏努力建成分工协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立法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法律形式,又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基础和依据。纵观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法制健全,立法完备。我国农村传统的和现行的保障方式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的,缺乏法律的刚性规定。为了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必须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调节因农村社会保障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依据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关系,以救灾和扶贫为重点的社会救济关系,以五保供养和残疾人照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关系,以及以复员军人安置、伤残军人、军烈属为重点的优待抚恤关系。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要充分考虑上述各项原则,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保障项目和标准、保障金筹集和发放、保障金的保值增值和监督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以便于实际操作。

论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4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状况是, 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严重不足, 商业金融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金融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适应农户的金融需要;合作金融的改革正在推进深化中。非 (准) 正规金融组织目前处于压抑状态。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 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 是三大主要支撑。其中, 农村合作金融应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村金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 存在大量的短期性、周转性、受季节性影响的小额度融资活动;合作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较低, 资金使用比较灵活, 道德风险相比较小, 对于解决贷款收益率低条件下的农村融资有很好的效果, 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比较优势。

1. 农村资金未用于农村经济

由于农业的先天不足, 容易产生农业资金的逆向流动问题。而这种情况在农村确实存在, 农业资金出现逆向流动, 农民的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一方面, 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上收, “储蓄所”化, 造成资金只进不出, 农民的钱存的进去而贷不出来, 使得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得不到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邮政储蓄更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通过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吸收了农村大量的闲散资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资金不能用来支持农村经济。而农村信用社又以资金上存形式抽掉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县域资金, 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 而目前信用站又被撤销, 致使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棘手的问题, 是解决农村资金的关键。

2. 农业生产的现状产生信贷高风险

农业资金投入具有典型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 遇到任何的旱涝灾害都可能导致的资金的流失。农民资金底子薄, 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抵制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另外, 受农村经营体制 (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限制, 农村信贷呈现多贷方 (大量的个体农户) 、小额性 (用于一项农业生产的资金, 如建塑料大蓬) 的特点。同时,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而同一地域的农业资金可能只来源于一个金融机构, 这样,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就会出现所有的贷方遇到同一个问题, 造成大量的资金无法按时回笼。

由于受贷款集约化经营和商业性行为的影响, 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 层层上收贷款审批权限, 强化一级法人管理和成本核算, 提高了信贷的额度和审批门槛;另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是大企业贷款的几倍, 形成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信贷歧视。

3. 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

就农业资金投入来讲, 农民是主体。也就是说, 农民是农业资金信贷的主要对象。这样,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他们中无论是那些政策让倾向于农民的还是独立的都不得不考虑对农民贷款的监督问题。一方面, 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导致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的监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使用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这也导致农民贷款的高监督成本。

监督成本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于农民这种典型的高监督成本的融资对象, 金融机构是不会考虑的, 至少是不会重点考虑的。因此, 如何降低或转移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是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一个方向。

4.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及使用服务系统匮乏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服务常常难以到位, 一方面, 地方财政扶持力度并不够, 虽然国家财政给予农业诸多支持。缺乏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农业保障、保险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农户遇到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时, 缺乏相应的资金救助和保险补偿。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这是一个事实。而这一事实将直接导致农民对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换句话说, 农民不会或者不精通农业资金的使用。这样, 建立与农村金融体系向配套的资金使用服务系统势在必行。而实际情况是, 农业资金的使用往往由农民自己决定, 农业资金使用的服务机构严重缺乏。

总之,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的核心即是如何降低农业资金信贷的风险问题, 它包括农民贷款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问题和如何使资金流向农业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依据和立足点。

二、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及小额贷款模型

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解决金融体系本身的问题, 完成金融体系管理、服务、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二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自身的问题, 如何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借方的监督成本等。

1.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点应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 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作用。目前对农村来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金融供给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 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

(1) 转换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 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公正、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 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充满竞争和灵活的用人机制, 使得人才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总之, 要通过转换经营机制, 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

(2) 依靠制度创新, 积极防范操作风险。农村金融结构的目的在于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而不仅仅只为农民提供一个储蓄的场所。因此, 必须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 禁止农业资金用于其他行业, 特别是就近吸收的当地农民的存款更应该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制定农村信贷的激励措施, 既要鼓励农民贷款, 又要奖励办理农民贷款的员工。建立区域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机制, 取缔不规范的信用社, 在经济发达乡村建立信用分社, 实行规范化管理, 以更好地集聚农村资金为农所用。

(3) 实行业务创新, 建立现代信息流通体系, 降低农村金融交易的成本。加快电子网络化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 实现业务实时化、系统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发有潜力、有吸引力的业务品种, 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创办个人理财、整合存贷款、代理、结算业务;积极开办小额存单质押、保险质押以及其它有价证券质押贷款业务, 使农村居民手中的“死钱”活化, 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办理银团贷款, 使信用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分散风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信用社可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利率, 对担保方式的贷款实行高利率, 抵、质押方式的贷款实行低利率, 对优质客户实行低利率等。

(4) 金融服务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确保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上的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 推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业务, 妥善处理好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 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辟并占领市场。改进贷款方式, 简化贷款手续, 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 推广使用农户贷款证制度,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办法, 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和保障等服务功能, 提高支农综合服务水平。要在优先保证满足社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 扩大服务领域, 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包括农民住房贷款、购买高档消费品贷款、子女上学贷款等等, 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2. 小额贷款模型

在完成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同时, 建立一个适合农村金融机构使用的信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前文分析, 降低农业资金的信贷风险是提高农业资金信贷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本文提出一个降低农业资金信贷风险的小额贷款模型。

在我国农村, 许多人只要有机会得到资本和贷款, 都会用于农业生产或做小生意赚钱。然而, 由于制度不清晰的环境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评估信贷风险和管理执行机制的固定成本极高, 它严重限制了小额贷款者利用信贷的可能。因此, 根据个人情况, 信贷只适用于具有良好声誉和巨额资产背景的人 (个人化信贷) 。而贫穷的小额贷款者只能求助于亲戚或不合法的私人贷款, 他们要支付高得难以承受的利率。因为, 非法和道德约束导致了很高的贷款监督成本, 并且在发生违约时产生极高的强制执行成本。

这些问题可以用一个新型的贷款模型解决, 即小额贷款的联合信贷方式。这种贷款方式规定农民或小经营者如果能找到一个五至十人的小组为其贷款申请提供担保, 就能获得小额贷款。这使得他们能够启动自己的各种项目或小生意。如果借款人按时归还了贷款, 其他成员也可以获得借款的资格。因此, 风险评估的成本, 以及强制执行的成本, 不再由金融机构来承担, 而是由借款小组来承担。小组成员们将负责任地行事, 因为他们自己在确立小组的借贷信誉上有着很强的自我利益。如果出现违约, 就是整个小组的违约, 他们将再也没有借款信誉了。

另外, 组织借贷者小组还能够促进重要的信息交换, 并将一次性贷款契约转变为无限期的、不断进行的“游戏” (提供“人质”) 。借贷者们学习如何记账并如何按时偿还。在这样一种社区支持的环境中, 贷款者也将学会节俭。

事实上, 小额贷款模型并不复杂, 它只是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了小额贷款的高风险问题。 (1) 它将成功地解决小额贷款的多对一的交易割据, 通过联合的方式减少贷方的数量, 从而降低监督成本; (2) 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转移给了联合贷款小组, 而这一部分成本在小组内被进一步分割, 直至成为个人能承受的程度。

根据以上分析, 小额贷款模型适合我国农村的现状, 所不同的是,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联合小组的组建和责任承担方式。

参考文献

[1]石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理论研究[J].理论探讨.2006 (5) P.38

[2]蔡银寅等:农民资金的调查分析[J].甘肃农业.2006 (6) P.98

[3]高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6 (5) P.36

[4]Ronald·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l, Nov.1937

[5]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 (12) P.31

标准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5

二是加大对农民朋友的培训指导力度。积极联合农业、林业、畜牧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多种无公害农产品培育教材,培训农业标准技术骨干,选拔优秀的农业标准技术员,使更多的技术员走进农家的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农民严格按标准操作。

三是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选择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的经验,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副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为依托,在一定区域内对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均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达到了提高农副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农民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 农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决定因素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中必经的阶段,“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其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农村的主体——广大农民作用的发挥。农民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的实现。

一、农民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其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这既为新农村建设描绘了未来的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农民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且关键是要实现农民现代化。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增长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农业现代化包括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的任何一项都离不开现代化的农民,都必须依靠现代化的农民来建设。因此,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农民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素质低下,人力资本含量不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的农民,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

农民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其根本就是塑造人的事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农民现代化,意味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可以增强其责任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好农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摈弃短期行为,不搞掠夺式经营,把农业生产的增长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农民现代化是新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农民是农村各项建设的主体,因此,农民自身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新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程度。精神文明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没有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就没有依靠;而后者离开了前者,就毫无目的和意义了。实现农民现代化,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自觉创新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进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二、当前农民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繁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而且每年还以递增的速度增长,但是农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较低,这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下的劳动成果形成巨大反差。

1.文化水平低下。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学龄儿童增长快、教育投入不足、农村经济落后和现代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人多,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主要因素。

2.农业劳动技能低,科技意识差。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再加上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年限少,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与技能低,耕种、施肥、田间管理大多是靠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经验,以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人种畜耕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还有相当部分农民,未摆脱封建意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尤其没有意识到科技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能主动地吸取现代科技的营养,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据统计,我国目前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技人员仅66人,每467公顷耕地仅有1名专业技术人才,每738名农业劳动力仅有一名专业技术人才。

3.思想观念狭隘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内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中小学普及率很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落后,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村地区还较大范围的存在,加之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经济状况、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陈旧,保守求稳、靠天吃饭的思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意识。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活动局限在家庭血缘关系网内,市场经济观念仍然非常淡漠,小农本位、老守田园的乡土观很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4.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得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接受与反馈市场信息的能力差,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大,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实现农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还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引导和教育农民,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离不开生产方式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生产方式,即实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动力。它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土地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很低,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的就业比重仍然高达70%”,农民市场竞争力低,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难以提高。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首先要通过加强教育和教化,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民生产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农民由生产者变为经营者;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体系,改变传统的小农分散经营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服务于农民的各类市场机制,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新型信息意识,树立驾驭市场的信心和勇气。

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几千年文化、传统习惯、风俗等传承演变的结果,具有顽强的继承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基础上的。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农民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命”的宿命观和消极无为,安贫乐道、听天由命的劣性心态。这种生活观念,僵化了农民的思想,遮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缺乏向贫困挑战,与命运抗争,改变自己贫穷生活的意识、勇气、行为;封建迷信盛行,社会治安混乱,先进的农村政策被落后的文化所笼罩而发生扭曲,一些消极、愚昧的消費观念和行为仍然大量存在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科学观念难以被人们接受。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性开发、迁移性开发,除了让广大农民接受必要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渐由从事简单劳动转变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专长的有用人才外,还可以采取改变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民身份的办法,即加快农村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使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能够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变农民为市民,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从而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和愚昧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的高要求。

实现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管理”离不开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没有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民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妨碍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实现现代化的巨大精神障碍。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形成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规划布局,构建一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利衔接的社会化的终生教育体系。在改造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进取意识,增强民主意识,树立法治纪律观念,追求自主与自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工程,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决定因素,同时农民又是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农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现。因此,必须把实现农民现代化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农民现代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

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7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目前, 农村环境污染蔓延, 农村的土壤和水质遭到严重破坏, 削弱了农用地的产出能力, 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 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宽裕。

农村环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目前,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 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 就不能说整个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只有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 改善农村的面貌,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社会发展水平。

3. 加强农村环保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

近年来, 农村环境污染以企业的“三废”排放和污染事故居多, 长期污染积累的矛盾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甚至造成农民利益严重受到侵害而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进而导致农民产生极端想法, 这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而完善农村环境发展建设, 依法建设农村环境问题, 有利于构建文明乡风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1. 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的面源污染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等。另外, 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严重问题。目前, 部分中小型城市对垃圾的处理不够重视, 较多的被运往农村堆放或掩埋, 而农村的生活垃圾更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乡镇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原因, 导致乡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3. 乡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突出。

乡村城镇化被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做法, 得到了大力推广。但部分地方小城镇的发展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 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评估, 盲目引进落后项目, 甚至国家禁止、淘汰的项目, 以致造成土地荒废、河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4. 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不完善, 宣传力度跟不上, 从而出现为了部分集体的经济利益“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做法。如, 盲目开采资源, 造成山体、河道被毁, 林木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把环保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综合规划, 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及和谐共处的各个方面。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处理等硬件设施和村容整治上,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2. 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环保职能部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从宣传《环保法》等着手, 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来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环保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还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强化农村环境法律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将强化法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 加强立法工作, 严格执法管理。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建立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制体系, 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8

一、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中的制约因素

1.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使用权无法得到保护。

(2)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在立法上的迟缓不利于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不能适应稳定农村土地使用关系的需要。

2. 不同利益集团的行为决策方式的约束。

(1) 中国农民传统观念与经济行为的约束。当代中国农民的思想体系及价值观念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态势之中。与此相适应的农户经济行为是行为目标的多元化、生产行为的短期化以及决策过程的非规范化。因此,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必须充分估计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及其对创新制度可行性程度的约束。

(2) 社会环境的缺陷影响土地制度创新。某些政府部门的行为不规范与宏观决策的多变性, 导致社会信用水平下降, 农民难以建立有效的长期利益预期;中国不合理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对峙和冲突、弱化和侵蚀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动力与冲突。

二、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中的难点

1. 流转的条件和范围。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和条件, 当前国内经济界主要有4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 应当按照城市规划区进行区分, 城市规划区外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流转,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则不允许流转, 应通过征地制度改革解决。第2种观点认为, 应当按照是否为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区分, 现有非农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流转, 新增非农集体建设用地则不允许流转。第3种观点认为, 只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集体土地均可以流转。第4种观点认为, 流转范围应当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依法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根据《土地管理法》, 农业建设用地属于农用地范畴, 不属于集体建设用地范畴。因此, 笔者认为,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 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只要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依法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 均可依法使用和流转, 不应分“圈内”、“圈外”区别对待, 也不应按是否属于公益性质来区分。为此, 应明确规定, 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是指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严格控制新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 要纳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的供地计划。同时, 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 在符合规划和依法批准的前提下, 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建设用地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有权决定是否流转和流转的形式;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可以依照合同约定使用和流转。因此,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坚持土地所有者、使用者自愿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强迫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 也不得阻碍符合条件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 目前主要有3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 应当首先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之间的首次流转关系, 这是土地使用权的来源和前提, 其次才是土地使用权人之间的再流转关系。第2种观点认为, 应当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出资 (入股) 、联营和转让、出租等形式, 并应分别明确各种形式的定义、操作程序等。第3种观点认为, 出让方式有特定含义, 应主要规范土地使用者转让、作价出资 (入股) 或租赁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事实上,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和流转确实包括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之间以及土地使用者之间两个层次的关系, 前者属于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 使用和流转的具体方式有作价出资、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 今后实践中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方式, 有无必要规定具体的使用和流转方式, 各地意见不完全一致。

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的用途。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的用途, 主要有4种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 只要符合规划, 没必要对用途作特别限制。第2种观点认为, 应限制不得用于经营性用途。第3种观点认为, 应当明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使用和流转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第4种观点认为, 应当对商品住宅开发加以必要限制。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和流转首先必须严格执行规划, 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对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商品房开发加以限制。如果允许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商品住宅开发, 在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控制房地产开发总量的要求, 同时, 由于产权形式复杂, 也难以保证商品住宅交易的安全。为此, 应进行相应限制, 加强规划管理, 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城市、村镇规划区内的, 还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 不得重建、扩建,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也不得流转。

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的使用年期。

对于使用年期, 各地有不同规定。既然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作为一种规范的用地方式, 就应当考虑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建设和长期利用, 具体年期由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协商确定, 期限不宜过短。同时,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年期也应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期相衔接, 应当加以必要限制。因此, 应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年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执行, 最高年限不得超过同类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

5. 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内容。

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 (入股) 等活动中具有双重角色, 既是国有土地的产权代表, 又是管理者。但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中, 所有者是农民集体组织, 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具有产权代表身份, 只是流转活动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因此, 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 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准确界定自身的角色和职能, 不宜介入确定使用者、签订合同等应属于产权人的事务, 应简化管理程序, 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监管。根据政府的职能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 对于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应明确以使用许可代替项目审批, 明确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应当申请许可, 取得使用许可文件后即自行确定土地使用者, 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合同, 办理土地登记。对于依照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流转的, 明确可以直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无须再办理许可和审批。

6. 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

上一篇:农村小学英语提高探索下一篇:空中交通管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