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度创新(通用12篇)
金融制度创新 篇1
一、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乏力:来自监管的滞后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银行机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陆续建立, 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了外资银行;在业务交易方面, 除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 创办了个人消费信贷、中间业务、同业拆借、银行债券和外汇交易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创新,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品种逐步走向了多样化, 不断满足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追求利益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但这只是从纵向上比较的结果, 若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 就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还是十分低下的。
关于中国金融创新落后的原因, 如受到体制制约、环境制约、管理制约、技术制约和观念制约;由于市场机制问题、管理体制问题, 金融主体创新的意识不强等等, 这些方面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确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 从深的层次分析, 则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滞后, 导致了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乏力, 制约了银行体系向更高级阶段发展。
其一, 现行的合规性监管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合规性监管, 就是把监管的重点放在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上, 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 要求金融机构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违规则要受到严厉处罚, 处罚对象包括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这种合规性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种安全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同时各金融机构在理解法规和执行时的差异, 导致这种监管方式极大地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其二, 仍然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管制扼制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金融管制的放松是金融创新至少需要的两个金融环境之一。我国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严格的金融管制, 这种管制压缩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首先, 在业务范围上, 实施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抑制性金融监管政策。其次, 利率水平还没有市场化, 银行存贷款利率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再次, 外汇管制十分明显。
其三, 金融监管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监管激励是金融监管当局通过保护产权和推动相关制度措施来推动创新。如制订金融创新专利保护法律, 维护金融创新成果的独立性;制订创新的相关条例, 明确金融创新的有关程序和有关优惠政策;制订金融安全条例, 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过程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我国目前这些都是不完善的。
其四, 忽视效率的单一目标监管创造不出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是金融创新需要的第二个方面的金融环境, 但是在我国, 四家国有银行仍然处于垄断地位。而且前些年,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 我国更加突出了金融安全, 在防止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的同时, 一些合理的、有助于增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竞争也遭到人为的遏制。
二、适应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需要的监管制度创新构想
1. 加快监管理念创新步伐, 建立适合和支持金融创新的监管模式。
(1) 在监管目标模式上, 由合规性监管向目标导向型监管转变。金融监管应该是目标导向的, 即监管者规定明确的目标, 但不规定具体的做法, 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中央银行外部监管为主向商业银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主转变的必然选择。
(2) 在监管内容上, 由全面监管向重点监管转变, 突出加强对资产风险和创新业务的监管。即由支付风险监管向资产风险监管转变, 由传统业务监管向中间业务等创新业务监管转变。
(3) 在监管方式上, 由直接的监管检查向间接的考评监督转变, 由普查重处向监测考评转变。变单纯的行政制裁为自发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 变一味的经济和行政处罚为将机构升降格、业务种类增减、高管人员准入退出等方面结合起来实施综合治理。通过这种诱导式、监测式监管, 变较为直接和严厉的金融管制为间接和相对宽松的市场化监管, 给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创新空间。
(4) 在监管程序上, 由风险事后控制监管向风险过程控制监管转变, 建立实时监管制度。实实时监管是对金融业务处理全过程的监管, 更重视过程, 有利于对各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及时进行规范和引导, 支持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5) 在监管组织架构上, 由单向被动式监管向双向互动式和联动式监管转变。加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促使监管人员对商业银行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评价, 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相关的监管政策和标准, 从而抵消和抑制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
2. 逐步改革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 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创新创造空间, 实施统一的监管, 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
这不仅符合未来混业体制改革的需要, 而且即使是在分业经营的情况下, 实施统一监管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和加强对各种类型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
3. 建立并启动金融创新支持体系, 逐步构造银行业良性有效发展的生长机制。
一是规范金融创新业务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加强引导, 建立金融创新目标导向制度。三是建立创新业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各类创新业务的成本利润率、相关业务支持率、资产风险度、内控管理等指标, 形成考评机制, 真正扶持那些有效益或有潜力的创新业务。
4. 渐次放松并逐步取消各类金融管制活动。
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尽快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 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 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二是逐步放松汇率管制。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资本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 以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都要求我们尽快放松汇率管制。
5. 尽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为金融创新风险的有效处置建立公共安全设施。
金融创新对经济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决不容忽视, 因此必须预先建立相应的公共安全设施, 一是尽快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二是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三、开辟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当今时代, 经济大发展, 金融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外竞争对手虎视眈眈, 商业银行面临发展机遇更面临挑战,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增强竞争力, 增强实力,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生命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金融服务创新的突破点。
商业银行有中间业务、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三大支柱业务。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 风险小的特点, 为外资银行带来的利润占其年利润的80%以上, 而我们只有10%左右, 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突破点。金融全球化环境下, 中间业务的冲击是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首当其冲的冲击, 因此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商业银行更高层次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推广和创新中间业务新项目, 逐步开放担保类业务和不断扩大租赁、委托、代理、理财、信息咨询等低风险或零风险中介业务的市场份额。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步形成, 中远期逐步转向风险略大、技术要求高的投资银行、期权、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积极探索高科技风险投资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与方式, 并逐渐向全球清算系统及其他知识密集型和高增长、高收益型、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中间业务方向发展。
2. 积极开发新的电子技术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有效手段。
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首先, 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的步伐, 大力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程度, 其次, 是逐步建成全国性的主干网和分区网相互配套、应用软件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有机结合的自动网络系统, 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快速、便利、周到的金融服务。
3. 加快新产品开发是金融金融服务创新的载体。
商业银行要想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打好金融产品品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一定要适应客户需求, 贴近百姓生活, 方便客户使用, 这样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才容易被客户接受, 才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创新要结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使产品便于为客户区别和识别。新产品的问世后, 随着被客户大量使用, 将进一步增加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增加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程婕:改进网点是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北京青年报, 2007.06.14
[2]王川: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3]李扬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4]温迪·多布森皮埃尔·雅凯:WTO中的金融服务自由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1998
金融制度创新 篇2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他资金是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其中银行贷款约占资金来源的百分之七十、其他资金占百分之三十。
(1)贷款依赖性是目前我国融资结构的主要特征。银行贷款成为了由于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投资所需之后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方式,不过银行在房地产的投资过程当中也担当了一定的风险。
(2)现在有些银行无法了解贷款人的真实情况,无法对其经济实力有一个准确的评估,究其原因就是贷款人常常为了个人利益而对信息进行隐瞒,甚至出现了挪用贷款资金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加大。
(3)由于我国房地产价格评估起步晚而使品牌的信誉度受到不好的影响,而银行又不能为了处置抵押物而将欠款人赶出所居住的房子,所以处置抵押物的不规范给银行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4)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而产生了恶性竞争的气氛,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这是造成金融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导致了房地产贷款质量下降。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1)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环境、未来的发展情况会随着国家经济方面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带来影响。
(2)开发商会随着国际汇率的下跌而对房地产的投资失去动力,从而加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防范措施
(一)金融机构完善内控制度
现在房地产金融业务和风险控制流程设计跟不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速度,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察觉到风险的存在,而即便金融机构察觉到了,往往已经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状况,银行应该采取下列措施:首先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并对内控制度进行改进。第二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改正风险控制体系。
(二)提高防范意识与能力
为了不浪费社会资源,必须要掌握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这样做对于准确的掌握房地产金融的经营策略很有帮助,而且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同时对于如何开展综合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活动,房地产部门要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因为这样做可以对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对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了对市场的运行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政府有必要提高房地产预警系统。
(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只有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开发商或个人没有诚信的问题。一是利用法律来惩治那些不讲诚信的开发商或个人。二是有关部门要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对开发商和个人进行监督,而且评价要公平公正。对违反诚信的开发商或住房贷款用户进行惩罚,比如不让其得到开立信用卡、借款等信用支持。这样就能极大地改善房地产贷款的安全性。
(四)法律法规体系要完善
金融机构只要通过了中央银行的审查都可以经营,而且中央银行要对其实行严密监控,防止他们出现违反竞争规则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产生消极外部效应,不能让没有通过审查或者有违规记录的金融机构从事房地产生意,并且同意让外资银行在被我国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情况下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
三、我国房地产金融制度创新建议
(一)推动房地产金融监管创新
我们应吸取国际上的一些经验教训来发展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管理。在管理的目标、理念上要不断创新,为创建高效、统一的房地产金融管理体制做好准备,同时为了能够稳妥地运行房地产金融体系,我国应该在房地产金融监管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而且良好的联系机制能够使监管政策、结构与实际经营运行状况具有统一性。因此创建联系机制对于确保房地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房地产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www.17net.net/
为了能够给我国的国家金融带来安全,房地产金融机构还需要对人事机构、责任分摊机制等进行逐步的完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提高,并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多培养和锻炼一些金融机构的人才。
(三)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由于银行抵押贷款公司管理的住房抵押贷款抵押时间长、现金数额庞大,所以风险系数相当高,而加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它对于改变我国眼下证券产品比较少的状况非常有利。
(四)继续推进房地产金融业务创新
经济实力不断攀升的中国不应该在面对房地产价格调整的压力时停止房地产金融的创新,应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创新来发展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
四、结语
房地产金融风险由于体系复杂,因此在防范发展问题上还需要不断完善。只有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很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给我国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海北.中美房地产金融风险比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上海金融,2009,(2)
[2]杨硕.解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和防范策略[J].中国经贸,2011,(20)
金融制度创新 篇3
[关键词] 贵和文化;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008
1 导 言
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得到快速提升,整体实力稳步增强,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在内部和谐、外部协调方面却有较大改进提升的空间,表现在:金融机构内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主人翁精神未充分发挥,部分退休员工发出不和谐声音;对外,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难以获得金融支持,相反,少数低效率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占有了绝大多数信贷资源,金融资源配置呈现不合理。同时,宏观层面,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发挥仍然有较大空间,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不和谐、不协调的地方表现得日渐明显。种种现象,指向一个重要问题: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营造内外部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如何更好地树立以和为贵文化,如何真正发挥贵和文化对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贵和文化的源起、沿革与核心内涵,探讨了贵和文化与金融机构本质特性的统一性、适应性,继而从四个层次分析了基于贵和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最后,指出了贵和金融文化对当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四方面启示。
2 贵和文化的源起、沿革和核心内涵
2.1 贵和文化的源起、沿革
贵和文化,即以和为贵,是起源于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贵和文化讲求主体与外部构建稳固、和谐、协调的关系,继而促进主体行为的作用发挥和目标达成。贵和文化深深植根于传统中国社会,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一整套特定的思维范式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群体、组织的行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和中庸。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身处世的标准应当是忠义、诚信、礼节、德政,以此建立一种稳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①。 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包含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中庸》云:“万物并有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正是儒家所构想的“太和”景象。孟子提出“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获取成功的关键性条件。
孔子思想后,汉代董仲舒和宋代朱熹沿袭发展了孔子思想的贵和理念,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明清时期浙东学术同样对和谐、贵和的理念的进行了延展扩充。“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术的基本学术精神,而追求“和谐”则是浙东学术的基本价值观念。尤其是王守仁和黄宗羲,他们立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为实现社会和谐,终身孜孜不倦地作探索:王阳明把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最终归结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提出所谓“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创新了儒家的“和谐”理念。黄宗羲学说则形成了一个具有启蒙意义的、试图引导社会重新走向和谐的思想体系。他们的学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贵和文化。
2.2 贵和文化的核心内涵
贵和文化核心内涵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自身与自身的贵和,表现为内在性;第二层次即自身与外在的贵和,表现为外部性;第三层次为外在与外在的贵和,表现为环境性。
一是自身与自身的贵和。自身内部各要素和谐共处,有机组成,相互支持,进而促进自身整体功能的提升与发挥。
二是自身与外在的贵和。自身在与外在自然、其他个体、外在社会间的交流作用中,呈现和谐运转,促进自身、自然、社会功能的合理有效发挥。
三是外在与外在的贵和。外在自然与外在社会和谐,为自身发展创造提供和谐环境,促进自身功能发挥。
3 贵和文化与金融机构本质特性的统一性、适应性分析
金融机构的本质特性是利用货币、信用,调剂资金余缺,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促进其发展,同时,从支持的对象中获取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金融体系发展的本源在于贸易、经济的发展对资金融通、资金跨时空转移、风险管理提出了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迎合客户需求,真正与外部环境、要素相和,实现内外统一,是金融机构能否取得发展的根本路径。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内部整合发挥好各要素的功能,促进内部和谐,进而发挥统一协调能力,与外部环境、客户协调,在协调中更好地服务客户,增强客户满意,进而获取利润。
因此,可以说金融机构本质特性与贵和文化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和适应性。金融机构本质特性要求内外部贵和文化的支持作用,同样,贵和文化的作用在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中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近代,以晋商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深知贵和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晋商认为,中为道,和为本,经商能否成功,实际是与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处人、理事、经营,坚持道御经营,和贯始终。晋商商谚说:“义是生财道,和是化气丹”;“与人到处无非议,生意之间即是春”;“仁义礼智信信中取利,温良恭俭让让内求财”等,其例数不胜数。
4 基于贵和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分析
4.1 机构内的贵和机制
以票号为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普遍重视机构内员工和谐合作,形成贵和机制。票号很尊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古训。重人和,首要是重视金融机构内部的人的团结,人的凝聚,人的群体价值。晋商的组织制度创新——两权分离和人身股制度就是这种和谐精神的充分体现。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钱为股东,出力者为伙计,“东伙共而商之”。在具体经营管理中,掌柜全权负责,东家不问号事,东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掌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相互信任,伙计尽心竭力工作,东家、掌柜、伙计各司其职,共同支持①,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和为贵”的精神,充分发挥机构内部各主体的积极主动性,促进票号整体的效益提升。
4.2 机构与客户间的贵和机制
金融业的业务活动,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存款人、贷款人、汇款人、贴现人、提款人等,经手的都是钱,必须执两用中,以礼待人,和贯始终。明清货币商人始终坚持“仁义礼智信信中取利,温良恭俭让让内求财”,笃信“和气生财”,重视与客户的和睦相处。他们还互相认定诚信交往的老客户为“相与”。对于“相与”,诚信合作,世代相传,即使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必善始善终,同舟共济。
4.3 同业贵和的机制
同业合作机制。明清时期,广泛地流行晋商创造的银钱拨兑和转账结算,可以归化城的宝丰社为例。“边地银少用巨,乃因利乘便,规定谱银,各商经钱行往来拨账,借资周转,此谱银之所由勃兴也。其作用虽如货币而无实质。……拨兑行使情状亦与谱银相类,所不同者仅为代表制钱而已,市面通称为拨兑钱,即前之城钱也。周使惯例,数至一吊即可拨兑,吊以下使用现钱。各商均在钱行过账,营业始能运用。”其时“钱行及各商行均可发行号帖,以资周使。”①同业转账结算与银行划拨清算,使得商号之间结算效率大大提升,资金往来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此过程中,同业机构之间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同业合作得以深化。
同业竞争的行业自律机制。近代金融机构注重行业自律,兴建关帝庙祭祀,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修建会馆,建立同乡会、行会,定期和不定期聚会,商量会事,制定行规,处理商务纠纷,办理商务立法和执法事宜,维护同业竞争的公平正义。如在包头归化城三贤庙有一块“严禁沙钱”的铜碑,是山西货币商人行会宝丰社为维护正常货币流通,搜缴私铸沙钱熔毁后立下的严禁沙钱流通的“永久性布告”。②
同业相处的和谐文化。晋商笃信“和气生财”,重视与同业的和谐相处。在同业往来中,既要保持平等竞争,又要相互支持和关照,主张“和为贵”,善待相与。建立“相与”关系,须经过了解,认为可以共事,才与之银钱往来,否则婉言谢绝。“相与”之间鼎力支持,长期合作。
4.4 与政府间的贵和机制
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在制度创新时非常注重构建与政府间的贵和机制,甚至于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异常紧密的关系,以致畸形发展,丧失商业金融性质,后期受此拖累。政府方面,山西票号代理了清政府的国库,代汇公币、代存公款,代收捐税、代垫军饷,资助政府平息内乱、应对外患;私人方面,票号创新了士子应试借款、官员外放垫款、捐纳垫款等业务,拉近了与官僚间的关系,以致形成“上至公款如税款、军饷、边远各省丁漕等,下至私款如官场之积蓄,绅富之储蓄,无一不存票庄之内”。③为达成此目标,票号上下非常注重与政府的关系往来,分号经理往往与王公大臣、督抚、官员结交密切。
5 对当代金融机构的重要启示
5.1 金融机构应创新机构内的贵和机制,促进内部和谐
当代金融机构应在产权制度、组织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着力创新,构建机构内和谐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员工持股制度、高管期权激励制度,激励高管、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奉献企业;二是完善内部和谐的组织建设,推进工会、员工之家等平台建设,为员工交流合作、和谐共处提供组织保障;三是积极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公平、民主的管理氛围,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主动工作、能动工作,激发员工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
5.2 金融机构应塑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与客户和谐
当代金融机构应在经营中牢固树立并着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目标客户定位、客户需求分析、产品服务创新、流程效率提升、营销服务改善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真正做到与客户和谐。坚持执两用中,以礼待人,赢得客户的忠诚支持,构建起与客户的长久合作关系,同舟共济。
5.3 金融机构应加强同业合作,完善行业自律,促进同业和谐
当代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加强同业交流沟通,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同业在业务、产品、人才、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发出行业声音,增强行业影响力,共同维护行业利益;完善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监督,打击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公平竞争次序,促进同业和谐。
5.4 金融机构应构建与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监管部门的和谐关系
金融机构应加强与政府间的交流合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调整信贷结构,引导促进政府融资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构建与“一行三会”等宏观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的良好关系,积极落实央行窗口指导、利率政策、行业信贷政策,监管部门业务监管政策、风险监管政策等,加强交流沟通,营造良好沟通氛围,赢得支持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2]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卫聚贤.山西票号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5]陈其田.山西票号考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金融制度创新 篇4
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这个不足既包括结构上的不足, 也包括数量上的不足。要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方位供给、多层次服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要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采取差异化策略鼓励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农村兴办对应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机构,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金融供给;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立法和培育工作, 调动并尊重农民参与农村金融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保护民间金融合法利益的基础上, 引导、规范其科学发展。第二、激励扶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范围应有所侧重, 使农村的金融需求都有对应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满足, 避免出现金融机构扎推利润高的金融项目而利润低的项目无人问津的现象, 其中, 政策性金融应侧重为农村中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融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第三、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村地区金融全覆盖。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等条件, 因地制宜的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农村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民能就近获得存储、信贷等金融服务, 切实消除部分农村地区金融零机构零网点零服务的现象。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与农村金融运行发展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 是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第一, 在统筹城乡、以工促农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夯实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 延伸产业链, 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 加大对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健全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建设农村金融的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金融机构自愿交易、平等竞争的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以完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 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 切实保护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稳定机制, 督促农村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保护储民、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处理好政府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强化依法行政和合法竞争意识, 为农村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第三、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协调工商、税务、财政、审计、银行、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开放数据, 组织建立基础数据库和检索平台, 形成大规模的征信数据共享网络;推进信用法制体系建设, 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评级、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修改和完善涉及信用方面的法律的有关内容, 特别要强化其中的惩罚性条款, 建立社会失信惩戒及守信激励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居民商业信用意识的宣传和培养, 强化有偿金融服务意识, 采取金融联结等方式培育发展乡村征信中介, 建立以生产小组、队、村、乡为平台的农村居民征信系统。第四、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 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 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 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农业保险等物品的抵押方式, 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积极创新担保模式, 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性的、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合作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探索建立以农业保险为抵押载体的保险抵押模式。
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
金融企业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金融资金和服务的供给主体,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现代金融企业应具备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机构, 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现代金融企业应有之义。
第一、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具有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在国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金融的大背景下,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农村金融机构, 不仅有利于动员资本和扩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 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二、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要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拥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金融企业内部要设置权力制衡机制, 使控制权处于均衡状态, 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 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不至于扭曲。第三、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拥有良好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使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要求, 而且要满足未来金融创新的要求。第四, 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业务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断的金融创新、提供各种符合农村需求的金融服务, 实现财务上的盈利,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拥有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 借助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但是, 农村金融机构持续不断的创新与风险管理要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时俱进, 规范并引导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构建以控制风险为核心、适度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以控制风险为核心, 构建由农村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和中介组织构成的外部监督与管理, 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控制以及辅助监管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分别从行政规范、社会指导、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四个层面构成正常、有序运行的农村金融监管网络;监管当局应根据被监管的农村金融机构潜在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 并赋之以不同的关注程度, 合理分配监管资源;适度监管, 在监管原则和监管规则之间寻求平衡点, 避免过渡监管抑制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第二、构建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监管模式。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证券、保险在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势必被混业经营模式所替代,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协调、整合、共享各个监管主体的信息和资源, 避免政出多门所导致的政策不一致和监管中的重复与遗漏。第三、建设农村金融监管的外部大环境。金融监管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取决于监管者的主观意愿, 它还取决于一些外部因素或前提条件。当前要做的主要是培育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 减少直至杜绝行政对农村金融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涉;修定与完善有助于公平解决争议的长期实施的商业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独立的司法部门和接受监管的会计、审计和律师行业;建立安全、有效的农村金融支付和清算系统, 确保农村金融交易的清算;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培育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培育适度的系统性保护机制, 建立与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出现经营危机时进行适当保护, 避免发生金融风险。
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扶持政策
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势必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弱势金融地位, 内生决定了政府对其必要的政策扶持。
第一、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业产出和生产者劳动剩余, 确保农业收入稳定增长, 从而提高农业的信贷效益。各级政府要承诺保证财政对真正惠农而非惠全民的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要本着公共服务城乡公平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尤其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提高农民创造财富的素质和能力, 降低其因病致贫返贫的概率和风险。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对真正的涉农贷款实施税收减免、费用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只针对涉农贷款项目实施, 不管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是否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继续完善农村金融的统计政策, 完善农村金融绩效激励相容机制, 加大对涉农贷款的统计和监督, 确保该项政策的有效运行。第三、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农业和农民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低效益, 低效益的金融服务由农村金融机构独自承担, 有悖于金融公平, 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结果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离农和远农, 因此, 要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 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全部金融机构的金融支农责任, 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 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发放涉农贷款, 开展涉农金融项目, 也可以通过购买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间接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这既有利于实现金融公平, 又有利于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有利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
[2]甄朝党: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现代金融制度[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3]王 朴: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特区经济, 2008 (8)
[4]李 林: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金融制度创新 篇5
自从斯密创立古典经济学以来,直到当今的西方经济学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的非国家化”理论,各种理论中对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认识得最深刻的,对货币的职能分析得最透彻的,当属马克思的货币学说。新制度经济学也为研究货币制度演变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应该将货币和相应的货币制度视为商品交换和资金流通过程中内生的一个变量,将货币制度演变视为降低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变迁过程。
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中央银行的建立
马克思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所推动下的市场范围扩大的历史进程中来分析货币起源:首先分析了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然后从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关系入手阐明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用其它一系列起等价作用的商品来作为物质载体。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所有参加交易的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某一种交换频率较高的特定商品上,这种商品就作为―般等价物就从其它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唯一的物质载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后固定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物质载体;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之所以能够淘汰其它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其充当货币具有降低货币交易费用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认为金银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在于:金银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是其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是可以充当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衡量尺度、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媒介、执行贮藏手段。
金属货币先后采取了金属条块和金属缺铸币的形式,金银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变成了不足值的铸币,但仍然可以与足值铸币一样流通使用,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价值符号和一种商业信息,后来国家发行纸币这样一种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此时这种商业信用就演变成为国家信用。另一方面,赊购销商品交易方式的产生为在缺乏现金的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和形成信用货币提供了可能;银行券是一种主要的信用货币形式。持券人可以随时到发行银行去兑换金银。第一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金银,成为国家认可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即纸币;纸币的根本特点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法定信用程序垄断发行。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是货币统一和票据清算的需要。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各银行都有权发行银行券,随着货币信用业务的发展,银行数量的增多,分散发行造成的名目繁多的银行券既造成了金融秩序的棍乱,又降低了银行券的流通效率,增加了货币流通费用,还为假钞的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由一家或者几家有实力和有信誉的大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是一种更有效率的货币制度安排。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票据的流通往往需要银行进行转帐结算。随着票据流通量的增大各银行的结算人员开始聚集在固定的地点,交换所持的票据并仅仅结清其中的差额;票据结算交换所提高了清算效率,但是由于其局限于同城之间的票据结算,而且票据交换所与银行之间办理现金清算很不安全和很不方便。所以需要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清算中心。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中央银行的出现,是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交易费用的货币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作为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形式,电子货币的产生必须会导致网络金融创新的发展,首先应该透视一下电子货币的本质。
二、电子货币的本质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因特网上(Internet,)几种形态的电子支付手段的具体特点。(1)电子现金(E-cash):电子现金是由Digicash公司推出的网上电子支付系统,属于见票即付的支付方式,这种电子现金的发行和交易过程是这样的:先通过Digicash公司的电子钱包软件创建一定价值的“空白货币符号”,这些货币符号此时不具有进行支付的法律效力,还需要把它传输到银行,经过银行确认以后才能从客户的帐户里进行“借记等额款项”的会计处理之后方可生效。当电子现金真正用于支付时,接受电子现金的零售商则要和银行建立实时的联系。确认电子现金是经过银行核准过的并且尚未支付给其它人。电子现金从创建到使用都是在线操作,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2)赛博硬币(Cybercoin)是由赛博现金(Cybercash)推出的网上电子支付系统。与上述的电子现金(E-cash)不同,用赛博硬币进行支付时资金并不真正转入客户PC机中的帐户或者赛博现金的电子钱包,而是通过一个在赛博现金银行设立的代理帐户对交易情况进行记录,在交易额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电子自动清算所(AutomaticClearingHouse,ACH)按差额款项进行在线电子支付清算,提高了电子支付的清算效率。加速了网上货币流通。这是―种很有前景的电子信用货币。赛博硬币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其簿记的.特点,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支付;二是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银行清算系统。赛博硬币实际上是一个在线电子支付的交易记录系统。赛博硬币实际上是由网上微观经济实体发行的一种电子信用货币,与一战以前的可兑换银行券的性质很相似,在银行、客户与电子自动清算所之间进行差额结清以前实质上是―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其电子货币的信用完全取决厂发行赛博硬币的赛博现金银行的信誉。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上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方式,足通过相互交换关于商务活动和金融活动的电子信息而完成在线电子支付过程的,电子货币或者数字化货币的本质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全球网上电子商务活动和资金运动过程中价值关系的体现,是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未来许多从事网上业务的银行都将发行在线电子货币,如果不对发行网上电子货币确定统一的在线支付程序,跨行转帐结算规则、安全保障标准、客户私人信息保密、发钞银行的信用等级标准评定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那么不同类型的、信誉差异很大的在线电子货币必然同时流通,势必鱼龙混杂,甚至为在线电子假币、伪币的欺诈活动提供可能,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降低了电子货币的流通效率。其次,许多中小软件公司和中小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的信用较差,它们发行的电子货币出现没有支付效力的情况怎么处理?如果中央银行对此放任自流,势必为发行垃圾性电子货币进行金融欺诈提供了可能;如果各种各样的电子货币同时在网上金融市场上流通,使得交易双方不得不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成本费用去鉴定其真伪。第二,地方性的中小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其信誉均局限于一定的地区之内,其电子货币很难为全球性网上金融市场所接受,从而对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实时在线支付和结算的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构成障碍。市场竞争的结果,势必形成由一家或者几家有实力和有信誉的和大软件公司和大银行联合起来统一发行电子货币,这是―种更有效率的在线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的制度安排。随着在线电子支付的信息技术含量的增加,一方面,要允许软件公司对银行控股或者持股。另一方面,要允许银行对软件公司控股或者持股。这样能够最有效地提高银行作业流程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在银行进行网上电子支付过程中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转帐结算的效率。
下面从电子货币将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运行模式转变的影响这两个
方向展开分析。
三、电子货币推动商业银行模式的变迁
电于货币与传统货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同之处就是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了金融货币或者纸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线电子支付过程就是交易双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之所以能够淘汰纸币等其它货币形式,是因为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流通费用最低:电子货币的标准化成本最低,使用成本最低,在网上银行计算机硬盘里的保存成本也最低。电子支付手段也具备货币所应有的基本职能:充当网上电子商务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作为社会财富的贮藏手段。当然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支付手段的前提条件是网上商业活动成为社会的主流商业模式,这个前提条件尚不充分具备时,电子货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支付手段起作用。但是这个条件在lP网络革命的推动下日益成熟,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崭新的货币时代即将来临,金融业和其它行业要为此作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以IP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革命的深化,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转帐结算为主的资金信用中介和结算中介的功能将逐渐弱化,因为新的在线电子支付手段的不断更新将不断削弱银行在结算方面降低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过程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从而网上银行的业务重点将日益向为公司和个人提供理财咨询和金融信息增值服务方面转移;①因特网、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使传统银行在分支机构和结算体系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借助因特网、分子型银行能够在网上实时、快捷地提供个性化。互动性极强的“粒子型金融服务”,结算支付将逐渐成为廉价的,甚至在将来是免费的无偿金融服务,因为这是网上银行争夺客户和网上金融市场份额所内生的竞争降价机制的必然结果;网上银行将日益向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网上拍卖和其它网上投资咨询业务方面发展,网上银行在这些领域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信息增值服务;随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资金的相对充裕,网上投资理财技能将成为稀缺的信息资本,银行业与证券业将日益走向融合,关于投资咨询和理财的信息资本的运营效益将日益成为决定网上银行成败的关键。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虽然在提供金融流通的公共法律秩序方面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所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在线电子支付、结算方面所汇集而成的金融信息流对于电子货币的流通规律、流通速度以及电子货币的币值有最主要的影响,所以,在电子货币发行和流通过程中降低金融支付和结算的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将由中央银行转到微观经济主体方面来。尽管中央银行仍然拥有电子货币发行资格的认定权,但是由于是微观经济主体对电子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市场内生的变量起决定性影响,所以在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发行权加以垄断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反过来。在网络革命冲击下,电子货币的应运而生使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拥有电子货币的发行权,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必须进行重大转型;发行电子货币将与提供金融支付,在线电子结算一样成为一项网上金融信息服务而不是一项垄断权力,商业银行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发行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的竞争,为此会导致这三项业务走向完全的免费,以实现商业银行和其它在线金融服务企业争夺网上金融信息流的控制权的需要;网上银行收回经营成本所依赖的经营收入和资本收入。将主要依赖网上广告收入、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收入和驰名品牌、驰名网站门户的数字化品牌在股票市场上的增值。
四、电子货币将消除传统货币流通层次并推动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首先来看传统经济学的货币银行理论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将流通中的现金作为最窄口径上的货币,用M0来表示;把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可以转帐的支票存款以及转帐信用卡上的存款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比M0口径更宽的货币概念,即M1;进一步在M1基础上将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隔夜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非机构持有的股份等包括进来,就得到一个更为宽泛的货币概念M2,在M2口径上的货币概念既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又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在M2的基础上将大额定期存款、长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机构所持的股份等包括进来,就构成一个更加宽泛的货币概念M3;在M3基础上将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再包括进来,就构成一个更加宽泛的货币概念M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根据可以转化为现金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货币层次的,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条件下,并不存在货币中间层次的划分。因为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条件下,客户拿到贷款以后无论将这笔贷款存入哪家银行,都不存在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的问题,电子货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也就是说单一的电子货币层次、实时的在线电子支付消除了产生纸币条件下四个货币层次划分必要性的时间差。
现行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只需要按照所收进的客户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保留一部分准备金,其余部分可以作为贷款使用。而客户拿到贷款以后可以将这笔贷款存入其它银行,并且如果客户对其它银行的该笔存款只进行部分现金提取的假设成立,那么,初始的存款增加会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之间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过程。将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定义为可以由中央银行较为容易地进行控制的一个新的变量――基础货币,即基础货币B=流通中现金c+银行存款准备金R。然后再通过一个货币乘数m与总的货币供应量M联系起来,即M=m•B。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量来控制总的货币供应量,则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货币乘数m必须是足够稳定的、是收敛的,或者货币乘数m是可以通过别的变量来加以预测的。
在未来的网络经济时代,尽管中央银行仍然具有对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资格的最终认定权,但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量B来控制总的货币供应量M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即M=m•B能够成立的前提已经被大大动摇了;货币乘数m将主要通过网上在线电子货币信息流的流通速度来由网上金融市场来内生地决定,虽然货币乘数m仍然可以通过对网上电子金融信息的分析来加以预测的,但其稳定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即货币乘数m这一变量的网上金融市场的动态调整过程中不再趋向于收敛,而是趋向于发散。所以。在电子货币条件下,再将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定义为基础货币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现金这一最窄口径的货币概念与广义货币概念之间的区别随着电子货币对纸币的完全取代已经不复存在。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由于电子货币再创造的速度极快从而使货币乘数趋于极大、甚至无穷大;货币乘数实际上是由货币流通速度来决定的,所以电子货币流通量将主要由金融市场内生的电子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应量来外生地决定。
因为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是与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和整个网上信息流的流量、流速相联系的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以及由其所影响的电子货币总的流通规模是由网络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而内生地决定的一个经济变量;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作为一个网络金融内生的市场选择过程而不是一个政府选择过程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更有效的、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选择,因为比特形态的电子货币以光和电作为物质载体、以接近于光速的极限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以电子货币取
代纸币这种金融创新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进行监管的成本。由于初始货币供应量这一“存量性参数”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电子金融信息流通速度这一“流量性参数”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将大大增强。
金融制度创新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抵、质押贷款;创新
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搞活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农村存在着缺少有效的可供抵押的物品、筹资渠道不多等种种制约因素,将有创业愿望、创业梦想的农民挡在门外。作为宁波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委区政府把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作为支持农民创业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于2009年4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农民创业融资新模式,有力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本,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自主创业热情。
一、江北区农村融资需求的现状
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三农”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但广大农民想要创新创业,来突破“小富即安”生活状态的不在少数。而目前农村金融供给量少面窄,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农村贷款笔数多、额度相对小。金融机构承贷农村贷款,信息占有不对等,经营成本高,同时要承受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导致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
宁波市江北区远郊的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近郊的都市工业、物流、商贸等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创业基础扎实,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强。据调查,有贷款愿望的农民占30%,农民开店、搞运输、合伙办企业等创业行为,资金需求量都在3万至10万元左右,部分已创业农民的需求甚至在百万元以上,而目前农户所需资金大多靠民间借贷和私人借款进行解决,不仅范围有限,也使农民创业风险大大增加。贷款难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北区农民创业积极性。
目前农户借贷需求的满足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银行和信用社为主的渠道;二是以民间借贷为主的渠道。目前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渠道。但民间借贷范围有限、风险较大,根本无法满足农户创业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是无法向农民创业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原因,但从更深层次来看,现有农村金融供给方式难以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是根本原因。
二、推行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指向明确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建立政策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貸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这为增加农村可融资担保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了政策指向。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批准的《关于开展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甬党办发〔2009〕18)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在江北区实施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把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住房都纳入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从全国来讲都属探索突破,这是落实中央相关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盘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资本”,使其资本价值和增值功能正真得以体现。
(二)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已具备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多元化。近年来,江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92元,其中85%的收入来自第二、第三产业,农民的收入结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正成为享受薪金、租金、股金和养老金的“四金农民”。
2、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江北区已经实现了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覆盖,针对农村的土地被征用人员、农村老年居民等不同对象,设置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民居民养老保障等险种。为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村人员参保,还实行了不同标准的参保补贴,根据不同的参保对象,政府给予2000元-6000元不等的财政补助。
(三)沉睡资本价值空间广阔
从农村的发展形势和长远趋势来看,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下,面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机遇,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农民快速致富,农民手中沉睡资本的价值空间非常广阔。据有关部门测算,江北区农村现有住房总面积约787.4万平方米,1.82万农户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达60多家,股本金12.44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这些农村“沉睡资本”的总额超过百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北区农村沉睡资产价值也不断被市场认可,如城郊农村住房正逐步列入拆迁范围,市场价值处快速上升的状态。
三、推行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成效
(一)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具体操作办法
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操作流程:首先由各村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通过并授权与信用社签订“股权质押贷款合作协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质押贷款合作协议”、“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合作协议”的决议,然后由信用社审核后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信用社以每个村的总授信额度授信给各个村。当农民办理贷款时,具体流程如下:
1、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股权证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并由村办理股权质押登记证明书,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租赁的承包经营合同或证明材料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到街道(镇)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中心办理质押登记表认定,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
3、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办理抵押登记申请核准表,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填写信用社贷款申请后到区建设局办理抵押登记,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当抵押合同变更或终止时,借款人需到区建设局办理变更或注销抵押登记。
(二)形成合力推进农村抵(质)押贷款的深入开展
1、各部门与各街道(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江北区专门组成了由区委副书记挂帅,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由十个政府部门和市区信用联社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领导小组。贷款工作牵涉到农业、财政、建设、国土、法院、金融等部门,需要完善政策配套,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需要宣传、劳动部门和各涉农街道(镇)的协调配合,在广大农民中进行政策宣传和创业引导。各部门与各街道(镇)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保障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重点对象排摸,清晰贷款需求。各地加强重点对象排摸,其一是摸清有创业意愿、正在创业等贷款意愿者和现有贷款者、村级担保者的情况,了解他们的贷款需求。贷款意愿者是潜在人员,相比现有贷款人员或村级担保者有一定难度,重点发动宣传,尤其是在创业培训班等创业意愿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
3、创新办证办法,推进住房抵押贷款。做好新建房屋的集体土地房产证办理工作是“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的关键之一。我们采用试点先行,分片推进的工作方式,完成部分村的农村住宅房产证办理和建筑许可证报批工作,并逐步推进农村住房抵押贷款。
4、优化服务,方便农户贷款。各地在开展代办服务时采取村级协办员方式,坚持专人办、公开办、及时办的工作原则,加快代办速度,确保农户早日拿到贷款。通过开展针对村级协办员的专业培训,重点抓好业务水平提高,发挥他们的优势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基层干部成为此项工作的积极推进者。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资料审核”等一站式服务,使需要贷款的农户及时获得贷款。
(三)实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稳步增长
贷款工作的深入推进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贷款额度不断稳步增长。截至2009年末,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对江北区79个村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进行了授信,授信总额为52030万元,已有1070户农户获得“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贷款总额为6723.21万元。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547户,贷款金额1568.48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351户,贷款金额764.53万元,农村住房抵押贷款172户,贷款金额4390.2万元。截止目前尚无一笔不良贷款产生。
(四)发挥典型创业农户示范辐射效应
为农民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引导帮助农民走上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是推出“兩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本意所在。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对农民创业致富的引导和帮助的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创业培训、政策辅导等方式,借助经验报告现场会、创业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典型创业农户示范辐射效应,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欲望。如发挥基层组织宣传作用,深入报道创业典型事例,结合创业培训班积极引导,使“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助推器。
四、“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下步措施
(一)加快农村住房登记步伐
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具有贷款数额大、容易满足创业资金需求两大优势,得到创业农户的青睐,因此须把农村住房登记办理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紧抓好。对于农村住房登记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协调会议纪要的形式给予解决。同时应扩大农房范围至农民联建房、国有出让的农村社区房屋,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其自有房屋抵押实现创业致富愿望。
(二)建立农房抵押风险专项基金
抵押与创业自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农房是农民的生活保障,金融机构在处置不良贷款时要以多种渠道入手,如动员亲属协助还贷、挂账延期等多形式、多渠道解决,要探索建立农房抵押贷款风险基金,对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造成无力偿贷的农户,通过风险基金给予偿贷补助,以确保农民居有定所。
(三)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积极开展个人信用等级和信用村评定工作,通过农户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及时掌握农户资信与偿还能力,对信用记录好、生产经营状况好、还款来源稳定的农户优先办理农房抵押贷款,简化信贷手续、给予利率优惠,引导借款人树立信用意识,珍惜信用记录,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加强创业农户的跟踪扶持
为农民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更要引导帮助农民走上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这也是推出“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本意所在。因此,持续加强创业农户的跟踪扶持非常重要。通过榜样示范、创业培训、政策辅导多种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欲望,引导农民开展多样化经营,使“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真正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助推器。
金融制度创新 篇7
关键词:诚信文化,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
1 导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充分暴露出一些金融企业在金融创新、经营管理中采取了种种不诚信行为来获取不正当利益,而最终损失却由普通民众、社会来承担,凸显了金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固树立和坚持诚信金融文化的必要性,表明了金融创新应扎根于诚信金融文化的重要性。
诚信文化发轫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发展,成为影响主体行为、构建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范畴,对中国经济、社会行为与制度演进有深远影响。金融业作为经济的核心,以货币、信用为根本,立足于诚信社会的根基,与诚信文化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和需求性。诚信金融文化融合传统诚信文化与金融实践的特性,于明清金融革命中衍生发展成形,并反过来指导金融实践特别是以晋商票号为代表的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催生了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金融制度创新,形成金融实践提炼总结金融文化,金融文化影响指导金融实践的传导闭环。金融制度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核心内涵之一,文化因素对金融制度创新是显著的。
本文首先梳理了诚信文化的起源、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探讨了诚信文化与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继而指出了诚信金融文化的内涵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近代金融机构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三方面重要制度创新,即金融机构内的股份制与公司治理机制创新、客户信用为先的信贷制度创新、金融机构间的信约公履制度创新。最后,指出了诚信金融文化对当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三方面启示。
2 诚信金融文化的核心内涵
2.1 儒家思想与诚信文化
“诚信”一词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盟誓,盟誓是人类进行自我约束的最初形态。人类早期的“信”观念建立在人对神的信赖基础之上,来源于对神或天的恭敬虔诚态度。如《尚书·太甲下》“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时的诚信指虔诚,对神要诚实、守信。后来向人际关系转化,同时指向对人的态度。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将“信”作为五常之一,与仁、义、礼、智共同成为约束人的重要道德范畴。
在儒家思想中,诚信是道德规范、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輗,小车无车軏,其何以行之哉”(1),曾子在《论语·学而》中也提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讲的都是诚信的原则,《孟子·离娄上》提出“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中庸》更是将诚信本体化:“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认为“诚”是天的属性,“人之道”是对“诚”的追求。周敦颐也说“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3)宋代理学使诚信文化进一步成熟化。朱熹提出一个由内至外,由小至大的为道之序:格物、至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是重要内容。诚信文化一脉传承。
诚信有两重含义:一是主观的行为态度,即现在所说的诚。含义是为人诚实守信。反之为无诚信。此时,诚是诚实,信是守信,也是诚实。二是客观的人际关系体系,即现在所说的信。含义是人们相互信任。反之称为这个社会缺乏诚信。此时,诚是诚实,信是信任。诚是因,信是果,也是目标。
诚信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诚信成为人们立身立业不可缺少的环节。人是社会性动物,基本存在方式是群。结成群的前提就是合作、相互信任。人的本性中如果没有诚信元素,将无从立足于大自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频度、深度、广度大大扩展,决定了社会交往对诚信文化的高依赖度,否则,带来的高交易成本很难承受。
2.2 诚信文化与金融体系的适应性
金融体系作为货币与信用的综合,服务于商业活动,更是与诚信文化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和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
第一,信用体系的根本在于诚信。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信用实际上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借贷行为之所以发生,借方之所以能借得到贷方的一笔钱或一批货物,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因此,“信”是信用建立的本源,人与人之间、群体、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根本在于诚信。
第二,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和财富储藏属性决定了金融体系对诚信文化的天然需求。货币不同一般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属性,具有交换任意商品的功能属性,在便利交易的同时也决定了自身的高流动性。而且,货币具有财富储藏属性,是财富分配、调剂、跨时空转移的介质,比一般商品更具社会影响。因此,金融作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信用行为,对诚信的依赖度远超一般信用行为。当个体间的金融行为扩散至整个社会群体,形成金融体系时,其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有天然需求。
第三,金融体系的风险约束严重依赖于诚信文化。金融体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借款方在期限到期时能否如期全额归还本金和利息,这就要求借款人切实具有诚信。此外,金融体系的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单个个体的非诚信行为可能影响传染其他个体,继而诱发大范围的信用违约。因此,金融体系的风险约束特别是信用风险的管理严重依赖于金融主体遵循诚信文化。
2.3 诚信金融文化的核心内涵
金融文化,是与金融业相关的人的行为,是主导着金融活动过程中的金融精神,反映为金融理念、金融习惯、金融行为。金融文化源于金融实践,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没有金融实践,产生不了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文化的真正起步是明末清初以后,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步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即是诚信、以义制利、和谐、谨慎、创新等。
诚信金融文化是指金融机构、金融业在金融活动中始终秉承诚信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核心根基,在行为和实践中充分体现。
诚信金融文化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诚信是金融活动的根本准则和前提要求。金融机构在对内经营管理、对外竞争合作、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应始终把诚信视为根本和前提,视信用为生命,只有在不违背诚信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追求其他,比如利。近代金融机构始终把诚信作为首要根本,清末,优秀晋商的代表乔家大院的乔致庸就对信义与利润作过次序排队:那就是“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在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诚信准则一以贯之。
第二,诚信是金融服务及产品的核心内涵。在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过程中,诚信既应是对创新行为的规范要求,更应是金融新服务、新产品的核心要素。近代,票号在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中绝不敢有丝毫欺诈,汇兑、贷款、代理等业务始终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力求最大满足客户需求,以“诚”感动客户,赢得信任。
第三,诚信是对金融主体的本质要求。诚信金融文化要求金融主体真诚待人,信义为重。近代,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坚持诚信无欺,礼貌待客,诚实守信者可成为“相与”,世代友好;山西票号还要求入店徒弟们必须牢记:“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博嫉恨,喜辛苦,戒奢华。”[1]首要是重信义。清代“平遥票号创设于道光初年……,能以久存发达者,实因抱信义勤俭之宗旨”。[2]连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也给予“晋商笃守信用”的礼赞。
第四,诚信是金融制度机制创新的重要出发点。金融制度机制创新始于诚信,在制度设计要素上充分将诚信文化融入,将其作为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在股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客户服务机制、同业合作机制等方面基于诚信进行了特色化设计。
3 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理论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所谓“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是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又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所谓“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又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近代,金融体系中政府力量相对薄弱,政府行为较少,市场主体力量相对强,近代金融制度创新更多是以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以票号为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基于诚信金融文化在股权制度、公司治理机制、客户服务机制、同业合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多种制度创新。
3.1 股份制与公司治理机制创新
3.1.1 股份制创新
在明末清初,中国已有一些商业企业和金融机构,采取了股份制进行了资本筹集,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所有权归投资人所有,经营权授权给其聘用的大掌柜掌控。这种股份制与西方的股份制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其基本内容主要是银股与身股结合。人身股机制,即从大掌柜(总经理)到业务骨干,根据能力大小、所在岗位、业绩贡献等确定某掌柜或某伙计股份若干,企业业务骨干的劳动作为资本而“顶股”,叫“人身股”,与货币资本股一起参与分配。人身股与货币资本股享有索取企业利润的同等权利,一起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职工只要工作勤奋,没有过失,成绩优秀就可以顶股。一经认可,就将其名字录入“万金账”即股份账,参与分红,从而使得大掌柜以至分号掌柜、大小管事、伙计、学徒无不竭尽全力为票号卖命。
之所以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人身股”的产权制度创新,与诚信文化紧密相关。大掌柜对股东诚信,牢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赢得股东对大掌柜的充分信任和股权激励。股东与大掌柜之间订有契约,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不论投资者东家,还是受聘者大掌柜,双方均恪守信用,充分体现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的重要内容。
3.1.2 公司治理机制创新
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东家对大掌柜授以经营管理的全权,号中的财务、人事、经营等权力全部交给大掌柜,史料记载,东家“将资本交付管事(即大掌柜)一人,而管事于营业上一切事项,如何办理,财东均不闻问,既不予定方针于事前,又不施其监督于事后,此项营业实为东方之特异之点。”[3]之所以能做到对经营者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与财东秉承传统诚信文化、视“诚信”为人立身之本的理念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讲,正是基于诚信金融文化和社会理念,才使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机制得以充分发挥功能。
3.2 客户信用为先的信贷制度创新
以票号为代表的近代金融机构,为客户发放贷款时,重人信用大于重物信用。票号放款,以信用放款为主,其次是保证放款,很少抵押放款。票号重信用、轻抵押的信贷制度,表示其重视客户的信用,而不看重抵押品的多寡,真正把客户的诚信情况作为考察客户贷款归还可能性的根本性要素,这是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在明清时期,大商家以信誉为生命,而且资力雄厚,再加之无合适抵押物,以信用作为贷款核心考察要素的信贷制度创新既是真正从客户角度出发,也是深刻把握了诚信文化内涵的。
3.3 金融机构间的信约公履制度创新
近代,金融机构间严格执行的信约公履制度,也是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重要制度创新。明清时期,中国北方金融机构间实行镖局、标期、标利制度,商号之间商品赊销的货款清偿和货币借贷的归还期限,一般按标期确定,到期必偿。标期是商业行会规定的按照镖局押运商品和现银由甲地到乙地的时间计算的期限作为债务清偿期。标期分年标、季标和骡标(即月标)。从西口(杀虎口)、东口(张家口)到山西金融中心太谷县是季标。太谷县一县一标,称为太谷标,周围各县为太汾标(太原府和汾阳府两府),太谷标在前,周围各县在后,标期一到,一切债务必须立即清偿:第一天是银两债券债务清偿,第二天是铜钱债券债务清偿,第三天是银行间“订卯”———即银行间债券债务清偿。不能清偿者叫“顶标”。凡顶标者,即为没有信用商家,以后无人与之往来,即行破产。这种制度,成为山西商人不易之规,这就是晋商的信约公履制度。[4]
信约公履制度的根本是社会诚信,金融机构基于诚信的金融文化和行业自律,自动履行债权债务清算,严格遵守清算期限,按照社会通行的粮标、骡标、季标和年标约期履行清偿债务的义务。可见,诚信是商品交易的基础,诚信文化是金融机构生存、金融制度创新的前提。
4 对当代金融机构的启示
4.1 诚信是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的根本准则
现代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制度创新时应始终将诚信作为根本准则,在金融制度创新的目的上,明确以信义约束利,突出诚信的重要性;在金融制度创新的流程环节上,突出诚信金融文化的嵌入;在金融制度创新的激励约束上,匹配诚信文化的专项支持,从而促进金融机构制度创新能真正以诚信为规范,以诚信为内核。
4.2 诚信是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创新的核心源泉
微观层面,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创新应着力以诚信金融文化为出发点,在制度机制设计时融入诚信要素,使诚信内化为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动力,使得金融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的诚信文化烙印。例如,可尝试在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创新中更加强调信用要素识别判断的重要性,而相对弱化对抵质押要素的考察,使得信贷真正回归本源———基于信用的贷款。再如,在法人治理机制完善方面,董事会对经营层的委托代理可尝试引入诚信成本,即在经营层高管薪酬中单列设置诚信专项保证金或股权激励,进行延期支付,董事会不干涉日常经营,只定期听取经营层汇报,董事会下审计部门不定期开展针对经营层汇报的稽核审计工作,如发现诚信违规情况,诚信专项保证金惩罚机制生效,高管薪酬加倍扣减。通过类似基于诚信金融文化要素的制度创新,促进诚信文化在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4.3 诚信是金融机构对外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宏观层面,金融体系内制度创新如金融合作机制、支付清算机制、行业自律机制、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应在诚信体系的构建、诚信金融文化的培育等方面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增强诚信文化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约束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创造诚信环境,积极引导,充分发挥金融制度内生变迁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2]卫聚贤.山西票号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山西票庄盛衰之调查[J].中外经济周刊,1925(7):119.
[4]孔祥毅.镖局、标期、标利与中国北方社会信用[M]//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8.
[5]孔祥毅.金融票号史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孔祥毅.晋商与金融史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7]陈其田.山西票号考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金融制度创新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创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最不发达, 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最低, 因此是我国金融制度抑制表现最为严重的地方。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 正在向小康迈进, 但GDP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 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 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概况
十六大后, “三农”问题成为政府的重点。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者, 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角, 对其加强产权制度的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 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农业银行的改革也面向“三农”;2007年1月, 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国务院提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型金融组织;这奠定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和格局。目前, 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在我国很多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体系结构,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 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二)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 正在向小康迈进, 但GDP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 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 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1. 农村金融结构性失衡。
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 把既愿意得到又支付得起的需求定义为有效需求。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布局, 涉农业务等方面不能适应农户的金融需求, 抑制了农户潜在的金融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 (1)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的抑制。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零散性, 以及小农经济所蕴含的高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所追求的资金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撤并和金融业务的收缩, 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布局失衡, 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的给广大农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 金融机构匮乏。目前,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共存的局面。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 其业务经营范围十分单一, 专门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的封闭管理, 业务空间日益狭小;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网点大量撤并, 人员锐减, 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支持“三农”经济,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 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为单一。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 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 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 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 (3) 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与农村中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 农村中非正规性金融服务非常活跃, 主要是民间的、地下的借贷需求增加, 规模不断增大。这些金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易、补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 但是, 这些金融活动风险大、利率高,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影响了正常的金融供需, 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 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正规金融机构则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 信贷资金倾向于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和产业转移, 必然导致农村资金大量转移。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 将贷款审批权上收, 致使县级以下网点变成上级行吸纳存款的“机器”。此外,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 扭曲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真实价格, 形成了旺盛的资金需求, 导致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 普通农户的信贷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次, 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调整, 其在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和信贷规模也相应萎缩, 受零风险驱使, 有的商业银行只存不贷, 富余资金全部上存上级行, 挤占和流失了大量农村资金。再次, 中央银行给予邮政储蓄机构远高于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转存利率, 使邮政储蓄机构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 且无需承担任何风险, 从而鼓励了邮政储蓄机构从农村抽取资金的积极性。再加上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 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 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 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 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3. 农村金融制度“高门槛儿”, 优农而不惠农。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发展性农户和市场性农户的增多, 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 需求结构不断升级, 需求项目不断增加, 需求整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对金融服务也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 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落后, 缺乏创新, 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准入限制过严。二是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 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农户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于贷款门槛之外。三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严重脱节。
目前, 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偏高, 加重了农民的贷款利息负担。尽管中央规定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 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 其贷款利率不但不可能下浮, 而且也不愿意低浮, 使农民贷款优而不惠。
4. 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信贷投放不足,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保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 信贷担保中介组织发展滞后, 政府对信贷担保的政策性支持不足, 农村有效抵押物的缺乏等, 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 惜贷现象严重, 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因此加快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应成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5.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 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 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 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 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 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 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 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 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 预期收益低, 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 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 积极性低。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制度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 然而,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起步较晚,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还需要政府的适度的引导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的成功创新。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农村正规金融部门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 供给总量不足导致的。实际上, 这是正规金融机构在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环境下,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表现, 是制度设计和缺陷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
(一) 农村金融结构调整
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包括以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风险投资体系、衍生金融体系, 一个完善的金融结构需要四方面的市场均衡发展。但金融结构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信贷市场发展好了, 证券市场才可能较健康地发展, 此后才能有风险投资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若违反这个规律, 过早、过度地发展衍生金融市场, 必然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目前,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直接融资的条件, 发展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是主要的市场方向, 兼顾直接金融市场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是基于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吸纳资金的需要, 不是基于解决农村融资的需要, 国家动用垄断国有银行从农村中吸纳资金, 再利用行政权利支配农村金融资源, 支持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 使得本来稀缺的农村资金更加紧张。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金融制度变迁可理解为国家收入最大化动机的反映, 是国家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表现。这种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导致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畸形垄断, 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地区提供存贷款业务的唯一合法机构, 一切民间金融机构处于被禁止状态。垄断的金融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使得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动力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 导致了官僚主义严重, 寻租行为盛行, 办事效率低下。致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乏推动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处于低效运行状态, 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呈现诸多弊端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中介机构是否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于政府功能发挥的越位和缺位。为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系统的功能, 需要调整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具体而言, 应选择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统筹协调农村金融市场, 同时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功能发挥与结构优化工作。
(二) 利率政策的扭曲
政府在利率方面的抑制是金融抑制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的利率由央行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适时调节得出, 再传递给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其他银行没有制定利率的自主权。这种利率政策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具有浓厚的行政意愿, 无法反映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变化, 导致了信贷配给制度的存在, 这是我国农村金融形成供给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金融资源配置制度失衡
现代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千差万别, 而机构改革的举措虽不少, 固有的问题却总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 由于没有相应的功能实现途径, 农业发展对某些金融功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 由于过度集中于某一途径来实现融资, 而某些金融功能又发挥过度。其结果必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受到损害。所以, 对农村金融体系所应承担的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忽视必然会导致偏离改革的终极目标。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的改革重点是建立能够发挥最优金融功能的制度。
三、以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农村金融体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能够自我发展、自我调整, 来满足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农村金融需求。金融制度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 形成竞争性金融主体
要突破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 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 就必须消除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发展的积垢, 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就必然会打破农村信用社的低效垄断, 通过利益各方的博弈演化产生适宜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营造竞争性的金融秩序;引入竞争机制, 就需要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 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 适当地发展民间金融, 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
(二) 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 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机制
除了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之外, 还要根据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 对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和重组, 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主体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首先,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信社可以多种组织形式存在:一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二是在经济较发达和次发达地区, 建立合作银行;三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大力发展真正的合作金融。其次,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职能, 进一步增加支农专项贷款, 拓宽支农再贷款发放范围。再次, 深化农业银行改革。农行未来发展仍要处于农村与城市业务并存的局面。在服务“三农”的政策补偿及配套机制建设方面, 国家应从财税政策及资金支持上给予适当风险补偿, 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行为“三农”服务。实行财政专项补贴。运用财政杠杆, 建立对农业信贷投入的补偿机制, 在银行商业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间谋求平衡。
(三) 逐步放宽利率约束制度
农村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 由农村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但在我国, 由于农村金融体制发育仍不健全, 完全的利率市场化, 会导致农村利率波动失衡, 影响农村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所以, 在我国农村应逐步推行市场化的利率, 使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上升、适度放宽信贷管制, 激励正规金融机构增加资金供给, 是解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降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 解决因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管制造成的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虚高, 促使农村利率达到统一, 使农村市场的实际利率真实的反映农村资金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因此进一步放开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 资金供求双方根据法定利率为基准, 实行风险和交易费用加成定价方法, 充分发挥利率的资金配置作用。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利率管制, 实现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 是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性市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过程, 是农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之一。
(四) 创新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特性,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开发贴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利、质优价廉、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业务管理流程, 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推出一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性服务产品;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进行优势互补,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五)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保障体系,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 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 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 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健全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 引导农村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 建立联系机制, 共同解决经营风险和农民投保的承受力问题。
1. 建立农业保险机构。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 完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 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 建立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 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对农业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 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 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2. 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中介组织, 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 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针对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 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
3. 加强农业立法、改革农业制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陆续制定了大量的农业和农村方面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但也由此造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局面。为此, 我们需要一部专门的农业法律, 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制度。同时, 也必须制定《农业保险法》, 明确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策性保险的经营主体、受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特别是要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职能, 准确界定农业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其次, 完善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规、法则、条例, 要以立法的手段保证农险保费的全社会筹集, 保证税务机关或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依法追缴保费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施文艺, 李卫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09 (07) :162-164.
[2]申维娜, 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当代经济, 2009 (02) :86-87.
[3]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4]冀贺强等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9 (04) :61-63.
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篇9
(一) 美国土地银行
20世纪初, 美国以农产品过剩为特征的农业危机频繁爆发, 农业的发展不能再单纯依赖市场机制。1916年政府扶持建立了联邦土地银行, 对农业实施有效控制。美国土地金融体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体系。12个农业信用区都设有联邦土地银行, 是土地金融体系的主体。农业贷款合作社是由借款农民所组成的团体, 也是联邦土地银行的基层组织, 在农民与联邦土地银行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直接面向农户办理各项贷款。
(二) 瑞典土地银行
20世纪初, 为了抑止由本土移居美国的大规模的移民潮, 瑞典政府决定建立土地银行以便为民众提供大量合理价位的土地和房屋, 从而实施土地储备。瑞典土地银行的运作过程一般由土地收购、土地存储和土地出让等程序组成。土地银行将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收归国有, 整理后的土地用于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同时, 土地银行也是政府干预土地市场、制止私有垄断土地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土地价格过高时抛售土地, 地价过低时吸纳土地来调控土地市场。
(三) 南非土地银行
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南非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二元结构问题。为了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缓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南非于1912年成立了土地银行。南非土地银行是政府全资拥有的农业开发性金融机构,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目前, 南非土地银行主要对农业经济中的所有部门提供融资支持, 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和农民就业能力, 为政府制定的土地再分配规划和农村一揽子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支持等。
(四) 国外组织机构设置中可借鉴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美国、瑞典及南非三国的土地银行是各国不同形式土地银行的代表。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地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是农地抵押贷款。银行体制与合作社体制的结合有利于资金的筹集和业务的开展, 其延伸到乡镇的众多分支机构也非常适用于我国的农村人口比例大, 分布广泛的国情。以瑞典为代表的土地银行主要经营业务是土地储备及分配, 起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其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明确的政策性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和规划以及农村土地流转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南非土地银行为所有的农业部门提供融资支持, 着力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非常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发展水平低, 缺乏长期资金的问题。
德、美、法、日等国土地银行主要开展土地抵押贷款业务, 这些国家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程度较高。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现代化经营有待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使农地经营分散零碎, 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资金需求量小且较为分散。同时, 大量农民放弃效益较低的土地经营进城务工, 大片土地抛荒, 但又没有规范的流转机制, 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瑞典、荷兰等国的土地银行较为侧重于土地资源的调配方面, 比较适用于我国当前农地抛荒、土地流转不规范的国情。但我国农地金融发展水平不够, 农业贷款多为短期, 而且数额较小。如果单纯的将其转植于我国, 就容易出现贷地农户或企业资金不足、土地经营运转困难的问题。
二、我国农地金融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农地金融及农地流转概况
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制使原本稀缺且不断减少的耕地在人口的增长中不断地被细分, 严重阻碍了以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许多旨在促进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育、推动农地流转的法规和政策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前, 我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发放的贷款基本上都是短期贷款, 如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农产品购销贷款等, 而较少涉及中期贷款, 如农地的开发与改良、兴修水利、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等。而且贷款数额有限, 不能适应土地长期开发建设的需要, 严重地阻碍城市地产市场的发育与以农村规模商品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 案例:宁夏“土地信用合作社 (土地银行) ”的发展情况
2006年, 平罗县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建设的通知》, 搞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通知》提出, 农村土地合作社可分为“集体所有制”、“股份制”、“社团法人制”三种,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成立注册。截至2007年底, 宁夏平罗县已成立了30个“土地信用合作社”。
宁夏平罗县的“土地信用合作社”经营的主要是土地, 因而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土地银行”。农民自愿把自己的耕地存入合作社, 由合作社向存地农民支付“存地费”, 合作社再把土地“贷”给经营大户或企业, 并收取“贷地费”。
以平罗县黄渠桥社为例, 该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村民代表大会。管理机构为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是村名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对村民代表大会负责。监事会是该社的监督机构。“土地信用合作社”的政府责任机构是“县新农村建设专项办公室”, 业务监管工作由县农牧局农经站负责。
《通知》规定, “土地信用合作社”在试点期间开展土地和资产评估的, 评估费用从县发展集体经济基金中支列。同时, 县政府为每个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安排3万-5万元的启动资金, 作为县政府的入股资金。在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盈利后可以转让该股权或者退出。
在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同时, 宁夏审批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成立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物流调剂中心的业务范围为:在社员间推行资金融通、物流调剂;计划以融资租赁和专项贷款两种方式办理涉农贷款。
(三) 我国组织机构设置中可借鉴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宁夏、海南、武汉、浙江等省市都曾相继建立过土地银行, 其功能与作用同土地储备机制相似, 起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作用。“土地信用合作社”组织结构较为简单, 但由于其机构深入农村, 贴近农民, 能够对农地流转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土地信用合作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同时设立保证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所需资金的综合经营, 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为农地经营提供物质资金基础。但规模化经营所需的大量资金仍无处可贷, 贷地者的资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正规金融还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 我国本来就有分布广泛而又深入农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也有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抛弃这些现有的金融机构不用, 再另起炉灶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社”未免有点资源浪费, 也会引起各机构业务经营重复混乱的局面。
三、农地金融制度组织结构创新
(一) 农地金融制度的设计
土地银行是各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在此, 主要通过对土地银行体系的设计来完成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设想。
从运行成本来说, 先成立基层合作土地银行, 再建立县市土地银行联社, 然后再向上发展成立土地银行总社, 要维持这样庞大的机构正常运转, 运行成本就会非常高。再者, 从资源配置效率来说, 放弃现成的存量资源而一味重新设立机构会造成资源浪费。中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农业银行在商业化转轨时期, 业务呈现非农化态势, 基本上已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本身已承担土地流转业务, 如果再加上农地抵押贷款业务, 不仅其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大额资金的运作, 而且还会引起各机构定位模糊, 功能混乱的后果。
农地抵押制度的推行是以发达的土地流转市场为前提条件的, 如在越南南部, 有比较发达的农田交易市场, 商业银行愿意以农田作为抵押来贷款。北部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 当地银行只愿意以农民的房屋作为抵押贷款。因此, 农地金融制度的发展、壮大必须以农地制度改革创造的资金、土地需求为基础, 没有土地的流动, 农地金融机构就无法生存。
综合以上考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来构建。由政府出面, 指定由农业发展银行来承担农地金融, 并拨给一定款项作为资本金, 协助其转型, 扩大业务经营范围, 开展长期和短期农地抵押贷款业务并发行土地债券。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设备以及种子肥料等提供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分布广泛, 生存发展在农村, 以农村为“轴心”运作;而且农村信用社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工作经验并掌握了其运行规律。所以, 将农村信用社纳入土地银行体系, 作为土地银行的基层组织, 从事土地流转业务, 合理配置农村土地, 同时利用其与农村、农民的紧密相连和深入了解为土地抵押贷款打下土地评估和信用评估的基础, 为抵押贷款的有效开展提供业务支持。
农地金融制度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资金及税费等方面保证其资金周转和业务的顺利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银行是政府主导的机构。土地银行体系必须引入市场机制, 并且使其发挥主要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土地银行体系的有效经营, 同时将政策制定与运营过程分开, 避免了政府寻租现象。
土地银行的土地流转方面的业务可以参照平罗县的做法, 统一经营托管和入股土地, 按质量和托管期限及市场规律分类别向 (被) 托管方支付利息, 实现规模经营。土地抵押贷款方面的业务包括接受农地使用权的抵押作为担保, 发行土地债券并负责还本付息;贷放以农地使用权作抵押的长期低息贷款。
土地银行是土地金融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无论是融资业务还是流转业务, 都离不开土地这个中心, 其宗旨是盘活农村土地使用权, 为农村土地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及集约化经营。土地银行的经营对象既包括资金也包括土地, 其资金业务范围较商业银行小, 但政策性较商业银行强。
(二) 制度保障
我国农村信用体制范围非常有限, 覆盖面积窄。构建适用于农业信贷系统的信用体制, 才能为农业信贷和长期、抵押贷款提供制度保障和风险控制依据。
要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农地抵押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同步推进。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 如果不能将实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到位, 不仅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也不利于农地抵押制度的推行。
政府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制定抵押贷款法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法等法律法规, 使土地银行的业务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规范经营, 控制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土地流转业务可以为农发行的土地抵押贷款提供土地评估和信用评估的基础和资料。另外, 农户无法偿还贷款时, 银行将取得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权, 为了其盈利及资金需要, 农发行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因此, 两种业务的紧密配合非常重要。同时, 评估及风险控制部门等各组织的共同配合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土地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外典型土地金融制度的创立背景、组织结构和主要经营业务的研究, 分析出其可借鉴的经验及应用到我国时存在的问题,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 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设想。提出利用现有体系, 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土地抵押贷款业务, 由分布广泛而深入的农村信用社承担土地流转业务。二者相互配合, 综合经营, 共同促进我国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农地金融制度,组织结构,土地抵押贷款,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1]、朱英刚, 王吉献.国外及台湾地区土地金融研究与借鉴[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 (11) .
[2]、张笑寒.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及其经验启示[J].农村经济, 2007 (4) .
[3]、陈伟.瑞典土地银行经验对上海土地储备管理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 2005 (6) .
[4]、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宁夏“土地信用合作社 (土地银行) ”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的启示[J].西部金融, 2008 (7) .
[5]、谭亚勇.宁夏“土地银行”试验对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3) .
[6]、杨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考察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3) .
[7]、李爱喜.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5) .
[8]、李延敏, 罗剑朝.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2) .
[9]、李世平.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考察与借鉴[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3) .
金融制度创新 篇10
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金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随着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渐崩溃, 世界各地的金融创新逐渐成为潮流。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呈现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 这些金融创新不仅提升了商业银行产品的附加值, 而且提高了金融效率, 大大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有的会对银行自身的持续经营造成威胁, 有的产生波及效应会威胁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与稳定。研究金融业务创新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利用金融创新来推动发展, 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基于此, 本文拟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 揭示金融创新中的金融风险, 并结合我国国情, 构建合理的金融监管体制。
二、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生成机制
1. 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引入新技术, 采用新策略, 构建新组织开拓新市场, 在战略决策、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 最终体现为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及创造出能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收益不确性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风险。本文是在此定义下展开讨论的。
2.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生成机制
(1) 金融业务创新风险产生渠道分析。创新是财力、物力、智力等综合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整合的结果, 因此, 创新的成本不得不进入管理者的视野。同时也应当注意到, 创新是倚赖于市场数据、财物报表、管理经验等条件, 而且其也常常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利局面, 加上创新产品可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都会导致业务创新的失败。这些风险, 笔者以为可以分为两种:其一, 基于自身活动的风险:金融业务创新风险在金融活动中无处不在, 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难以预计的风险。据此, 这些风险的控制往往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控制。其二, 基于产品设计的风险:这种风险是指一切利用系统化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 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 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并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2) 金融创新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高风险。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包括期权、期货、掉期和互换等, 它们都属于金融创新工具, 具有高风险特征:
(1) 杠杆性。金融衍生品特别是金融期货具有杠杆交易的特点, 即在缴纳少量保证金的情况下就可以成倍放大交易规模。商业银行在进行表外业务操作时,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有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这些风险常常表现为:一方面由于现阶段银行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互相交叉, 竞争不断加剧, 商业银行有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表外业务的冲动, 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创新工具使各国的金融市场相关性增加, 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依赖加深, 任何地方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
(2) 融资性。由于金融创新模糊了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 商业银行日益卷入到投资银行的业务领域,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融资性以表外业务的形式开展活动, 这使得管理当局难以对银行经营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监控。金融创新工具的融资性体现在:利用少量的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担保获得相关资产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虽然近几年来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但由于监管困难, 金融创新工具带来的风险仍是普遍存在的。
(3) 复杂性。相对于基础工具而言, 金融创新工具显得较为复杂。这不仅因为对金融创新工具如期权、互换的理解和运作已属不易, 又源于银行经常采用多种组合技术, 使得创新工具的特性更为复杂。这种情况导致金融产品的设计要求运用大量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使得这些产品难为一般投资者所理解, 他们不能明确风险所在, 更无法完全正确地运用。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同时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和业务的组合把风险转嫁给交易对手, 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和分散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但是实质上风险并没有减少, 商业银行的利益驱动有可能会更大范围的承担风险。
3.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特征
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用, 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诸多风险。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对风险的检测与预防。尽管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尚呈种类较少、程度较浅现状, 但及时清楚地认识到金融创新风险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以缓解来自该风险压力。
笔者以为, 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具有风险隐蔽性。金融创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分散金融风险, 所以在产品的设计上就具有较强的风险隐蔽性。如资产证券化业务, 商业银行会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需要把其部分资产按一定条件进行打包出售。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客户很难知晓这类产品的风险程度, 长期以往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誉造成损失。
其次,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需要有很强的流动性。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基础上、为提高其资产流动性、分散风险或逃避监管而创造出来的金融产品, 因此对商业银行货币资产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对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
最后,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集中性。因为创新只能转移风险, 却不能真正消除风险, 当长期潜伏的风险被触发和暴露, 就有可能集中爆发。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制
1. 当前银行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原则
我国金融监管架构在1985年时确立由中国人民银行执行, 并由其负责制订及执行货币政策、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以及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于2003年3月6日在第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其中一项是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银监会) 。随后, 我国又于2006年12月27日通过《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以保证银监会依法监督。该法旨在加强对银行业务的监管、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以及促进银行业的健全发展。
由此可见, 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体制采取单层分业监管模式。该种监管模式具有其优势, 一方面, 银行在进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同时仍然离不开存、贷、汇款业务,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允许其参与高风险的证券业务更能加大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 分业监管也有助于维护竞争和提高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
2.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体制的缺陷
(1) 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进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的目标是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的多数实践中, 始终利用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作为监管的主要手段, 这实际上是将货币政策目标和风险监管目标等同看待, 这无疑会导致货币政策目标实施的力度越来越强从而相应弱化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目标。
(2) 金融创新风险监管的独立性不强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促进有效银行监管, 必须具备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 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有效的市场约束, 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以及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基本条件。然而, 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 在业务操作、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 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银监会分支机构在实际监管中很难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 当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 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 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制度的创新
目前, 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由于近年来, 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一系列银行破产案的发生都与内控机制的缺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也开始重视内控制度的建立。具体来说, 由单纯的业务合规性监管, 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现场检查, 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手工检查, 向手工检查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查互补、以计算机检查控制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对金融违法的事后管制, 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四、商业银行外部创新风险监管法制的完善
与证券、保险行业的监管政策相比较, 商业银行创新风险监管的特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广泛性和技术性, 所以监管措施也要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1. 完善商业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近年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等等。但这些法律、法规涉及的范围、深度都不够, 不能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监管, 还应当制定一系列与基本法相配套的更为专业的法规, 使监管具体化、专业化、程序化。另外, 由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复杂性和创新性, 因此监管的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包涵性, 比如制定兜底条款, 而不能规定的过于呆板。
2. 强化综合监管能力
监管的重点向经营性风险监管转移后, 就需要监管机关建立一种全新监管框架来进行综合管理。就商业银行而言, 市场运营中的持续性监管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资产质量状况、支付能力和盈利状况等。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按规定标准补充资本金。那么监管机关的检查和稽核重点就是检查商业银行对某种风险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是否充分和有效, 对那些没有建立或是建立不完善或是建立后不实施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 要实行更多、更严的现场检查。
五、结束语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说过:“不创新, 就死亡”。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应把风险的监控和规避视为本身的基本职责作为每天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日常的监控中及时发现并避免风险, 同时应提高银行各部门业务经营的透明度, 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摘要: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然而,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 其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风险监管制度解决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金融创新风险产生机制的视角, 结合法律控制方法, 并在对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的监管机制存在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合理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监管体制的法律架构。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监管,法律架构,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鲍旭红, 唐文菊.发展金融衍生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 2007年第10期, 12-13.
[2]何树红.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2期, 34-35.
[3]向志荣.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学, 2009年第1期, 37-38.
[4]杨晏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电脑, 2009年第3期, 67-68.
[5]屈波.金融创新风险的分类及其形成[J].金融发展研究, 第7期, 78-79.
[6]唐盛鹏.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整体解决方案[N].金融时报, 2012年第9期, 14-16.
金融制度创新 篇11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平台,初步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相对较为完善的二级交易市场。
而在直接性的股权投资,如VC、PE、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则正处于发展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金融投资工具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
它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ship),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该制度仿效二级市场的QFII制度,在股权投资的一级市场也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逐步放开对外国资本进入的严格管制,从而弥补国内缺乏有资格有限合伙人的缺陷。在目前中国金融和外汇监管条件下,将QFLP制度引入天津先行先试,通过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格审批和对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允许外资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参与设立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进而扩大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的规模,是天津市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重要切入点。
当前,在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也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对于境外资本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目前合法的途径只有QFII制度。在QFII制度下,进入中国境内证券市场的外国投资者,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得到证监会的资格审批后,才能在外汇管理局审批的额度内向境内汇入外汇资金,并转换为人民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于中国的证券市场。
如同QFII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的过渡性方案一样,QFLP制度可以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过渡性方案。
在QFLP制度下,国家批准符合资格的境外有限合伙人,允许它们把一定额度的外资转换成人民币在国内直接投资本土一般合伙人。国际上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绝大多数采用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的基金一般包括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承担部分出资,同时也是基金的管理者,掌握管理和投资等各项决策权,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只承担以其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
有限合伙制具有避免双重纳税、管理运作简洁高效及便于加强风险管理等优势,基金能够采取比较灵活的分配方式,也提供了可以把经济利益和控制权分开的灵活性。
对本土股权投资基金的影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国际上发展较早,外资PE投资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对国际市场、资本运作更了解,引进外资PE有利于本土股权投资基金专业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虽然从短期来看,QFLP制度可能会对本土PE形成一定冲击。
但长远来看,由于外资PE与本土PE各具优势,将外资PE引入境内,推动双方合作,一方面可以借外资PE的丰富经验和其对国际市场、资本运作的了解,推动本土PE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外资PE与内资PE合作可以更了解国内企业情况,满足国内企业的具体需求。
目前,引入外资PE参与境内股权投资,就目前的政策来说,尚存在着很大的技术性阻碍因素。
QFII投资于股市,在投资金额和领域都有严格监管,做到了“专款专用”,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但QFLP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涉及基金准入、产业政策、外汇政策等三方面问题。特别是在外汇管理方面,由于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外资PE即使像QFII一样获得资格准入,由于其在额度批准、资本汇入、结汇投资、利润汇出、清算退出等环节都属于资本项目项下,因此要受到外汇管理方面的严格监管。而目前关于外资PE利用QFLP制度进入境内参与股权投资的相关外汇法规还没有完全建立。加之,存在境外热钱利用外资PE进入中国谋取投机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引入外资PE参与境内股权投资需要更为审慎的思考。
外资PE进入境内的政策初探
如何使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符合中国的产业政策且符合外汇管理政策,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对此,在经历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外汇管理方面应该允许外资PE将其所募集资金一次性或多次兑换成人民币,结汇所得人民币严禁进入国内二级市场,只允许专注于产业投资领域,做到“专款专用”。在结汇后的一定时间段内,无论人民币资金是否运用,外资PE可选择兑换美元。对于外资PE的投资领域,应该严格要求其投资于国家所允许和鼓励的产业内。在外资PE投资于国家允许和鼓励产业里的实体企业后,由于股权投资不同于证券投资,流动性较低,外资PE汇入国内的外币在外汇管理上也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当然,即使外资PE进入境内,如果没有配套的退出政策和渠道,国外资本参与人民币基金的意愿也会大打折扣。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了通过其所投公司的上市和并购实现退出以外,尚缺少其它退出渠道。因此,在完善各地产权交易所得同时,适时建立全国性的OTC市场,利用这些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灵活性,以便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给外资PE提供更为完善的退出机制。
近年来,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天津市政府在吸引股权投资企业的力度,天津在发展股权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公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11月底,入驻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的基金及管理公司共231家,认缴资金规模约326亿元人民币,管理资金规模约1230亿元。另外,截止2010年10月底,在发改委已经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共有22家,注册在天津的就有15家,其中7家为有限合伙形式。截止2009年底,在发改委备案的天津市创业投资团队共有20家,管理的基金26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已经初步成为全国股权投资基金较为集中的城市。
天津、北京、上海的比较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在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方面都发布了相关规章制度,在税收、注册、退出等环节给予注册在本地区的股权投资基金以大力支持。表1列出了天津、北京、上海三个城市在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方面的一些基本支持措施。从表中可以看出天津、北京、上海在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措施方面有很大的同质性,也就是说在目前国家法规的大框架限定下,三个地区在税收优惠、注册奖励、硬件支持、人才保障、资源推荐、退出机制等具体支持措施上互相之间基本上没有绝对的优越性。
外资PE入境的政策限制
首先,当前独资的外资PE管理公司成立后,如果要成立一只人民币基金,根据惯例,基金管理公司也需要跟进一部分资金。但按照外管局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除另有规定外,不得用于境内股权投资,这就限制了外资基金管理公司对自己发起设立的基金的资金投入。
其次,作为外资背景的基金管理人,假如它投资一部分资金到人民币基金,按现行规定,只要有美元资金换汇进来参与人民币基金出资,不管比例多低,即使是1%,都会被视为外商投资企业。
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不仅不能进入某些行业,同时需要完成项目的外资审批程序,并且原本内资性质的被投资企业也由此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不利于简化以后的重组及上市流程。
还有,对于外资PE的身份问题,没有明确定位。有些地方认为是外资,而有些可能默认为内资。
如果基金出资人为内资,则该股权投资企业可被看作内资,但如果其他LP存在外资,其身份仍是处于灰色地带。
最后,现在央行、外管局都在严防热钱与输入性通胀,管理部门要考虑到防止热钱趁机流进的问题。
毕竟境外LP背景相当复杂,不乏短期投资型对冲基金前来淘金。实施细则的缺席,可能与现行外商资金结汇模式有关。
按目前外资参与国内人民币基金出资的普遍形式——中外合资非法人制基金为例,外资LP对该基金的出资并不是按时间打款,而是等到基金需要投资某企业时,基金管理人拿着项目投资协议向境外LP要求出资,并到外管局申请结汇。而QFLP是先让外资LP先结汇进来参与人民币基金出资,再寻找国内企业进行投资。倘若这笔结汇资金迟迟没有投资,就等于坐收人民币升值的收益,与热钱很相似。■
金融制度创新 篇12
一、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抑制严重
(一) 农村正规金融资金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主要是由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其中, 直接面向农户的只有信用社一家。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一部分县乡出现正规金融安排的“过度供给”, 即农信社信贷资金因为缺乏足够有效的需求而出现过剩的现象。所以, 在西部一些经济极端落后的、金融交易量过少的地区, 国有商业银行甚至实施了整体撤退。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由其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金融交易规模还不能支撑起复杂而高级的现代金融组织, 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农户和农企对于资金需求的意识与理念落后。因此, 机构收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 但却是对以往违背金融机构产生和变迁规律的金融制度安排的一种修正, 这种修正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金融需求不足对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
根据2006年“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对甘肃、新疆、青海、河北四省 (区) 的调研结果得出, 农户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补充生产和经营成本, 占了需要贷款的45%, 其次是治病 (占了17%) 和子女教育 (占了13%) 。农企贷款的额度和笔数都较小, 资金规模主要在1-5万元, 而且正规金融授信地区主要集中于产业链较为健全, 各类资源和交通优势明显地区。而在西部地区, 由于地势和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适合农业发展, 农村建设的地区本来面积有限。以甘肃陇西地区为例, 受风沙影响, 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 交通落后, 大多村落都是以种植小麦和牲畜畜牧为生, 经济收益低下。因而, 当地农户对正规金融资金供给意识薄弱, 更倾向于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而农企由于出路狭窄更是难以获得正规金融的信任度考核从而获得贷款, 即使能够获得也是规模偏小的贷款, 难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需求, 因此, 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企业经常不得不进行多次借贷。表1可以反映出西部地区农企的贷款数量和结构情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部根据有效样本调查显示, 对于“在现有的利率下, 是否愿意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的问题下, 171个企业有122个企业回答是, 占有效样本的71.4%。这说明大部分农村企业希望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但实际的正规贷款获得率仅为4 5.7%。从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 (即获得贷款数额占期望贷款数额的比重) 平均值仅为15.5%。另外有15%的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数额超过了企业的期望数额, 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受信贷规模约束的程度很高, 但也体现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上的不平衡, 金融机构垒大户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 农村非正规金融受制度性抑制, 效用发挥受限
农业的弱质性、农户的分散性以及农村的落后使得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呈现与城市甚至其他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截然不同的特点。在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 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规金融占有相当的比重, 民间借贷活动在现阶段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种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规金融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 国家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规范, 而放款人又无法像银行一样调查借款人的条件, 其潜在风险较大。高利贷、非法渠道集资等现象时有出现, 引发民间纠纷和违法犯罪, 不利于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其次, 非正规金融组织大多缺乏规范的组织形式和良好的营运机制, 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活动范围和规模的过于狭小使得风险无法有效分散, 一旦出现债务危机就可能链条式的传递引起一系列的风险。最后, 非正规金融是一种非政府引导的, 未取得合法身份, 不能依法受到保护的“边缘化”金融活动, 天然面临着制度性风险, 在受到长期打压的政策下不利于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
二、西北欠发达地区金融风险的应对和补偿机制仍有待完善
(一) 缺乏风险转移和补偿的机制
据相关部门统计, 我国农业每年约有5亿亩农作物受灾, 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 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 受灾区主要集中于中偏西部地区。而我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 其保障功能有限。在保险公司商业化的转型后, 多数省市的分公司都撤销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 2008年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共实现保费收入110.7亿元, 赔款及给付仅为64.1亿元, 同比只增长了3%, 农险保费收入仅占产险业务保费收入的4.5%, 亟待大力发展。
(二) 欠缺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监管
银监会成立后, 在应用于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实践中, 表现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监管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导致监管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权责不清晰、经营管理较粗放、累积风险较大、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和程序, 尚未建立系统性危机的保护机制, 从而导致监管方法失灵。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准确、全面, 报表体系不够规范, 反应出来的监测指标体系失真, 使非现场监管失去意义。基层分局人少事繁, 信用社点多面广, 日常工作疲于应付, 无法从深层次介入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循环。
三、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向建议
(一) 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资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办法。支持发展农用工业和高效、实用、价廉的农业设施装备, 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 加快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等新型农业投入品, 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 用生态经济的理念指导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 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认为银行信贷投入不够, 企业普遍反放映资金紧张;同时, 银行也反映业务开展比较难, 缺乏大量优质客户, 信贷有效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于, 银行资金配置受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优势影响显著。加快经济的整体速度仍是欠发达地区的“第一要务”。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有培育新的增长点, 又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性, 不能建立在重污染、重生态成本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上, 发展低碳经济, 带动农户走现代化农业生产。
(三) 构建多层次、梯度化的金融组织机构, 完善欠发达地区城乡金融体系
由于西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农户行为特征和具体的金融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 需要一个多层次金融安排并存的农村金融制度。一方面, 要适当放宽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 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使其能够适应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 以灵活、便捷的方式与千家万户的农户对接,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要大力改善农村信用状况和条件,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 将现代化的信贷征信系统延伸到西部农村地区, 为信贷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 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经营效率
正确把握农村金融的改革目标, 不仅应该从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 而且应该把农村金融机构放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过程与实际状态之中去把握。现实表明, 完全竞争的商业银行改革路径, 不可能以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为主要市场, 无论是经营战略还是经营模式都是无法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特征, 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结构上要建立有限度的竞争。对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工商企业等投资收益率比较高的领域通过一个较为合理的资金价格水平, 以降低农村企业经营成本, 覆盖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进而引导社会资金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投入到农业经济, 同时, 规避农村金融市场因垄断而引致的不规范行为, 挤压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高利贷。
摘要:针对西北地区农村地区金融抑制进行农村金融深化, 本文强调必须系统化的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建议从多元化, 分层次的金融体系建设上转型, 以地区状况和水平差异来建立和组织农村金融体系, 利用互助合作的模式来扩大资金实力。
【金融制度创新】推荐阅读:
金融创新会计制度研究07-03
制度金融08-10
金融制度改革05-29
金融供给制度08-03
金融监管制度研究07-12
金融制度构建论文09-11
金融监管制度改革06-19
西部地区金融制度研究08-21
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05-28
集团金融产品中心制度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