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理论

2024-06-05

金融创新理论(通用10篇)

金融创新理论 篇1

摘要:金融创新通过提高交易效率、规避或控制风险、增加流动性等作用, 增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我们用AK模型分析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另一方面分析金融创新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的效应。

关键词:金融创新,经济增长,理论思考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体现在金融功能上, 从功能的角度研究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能够接近问题的实质, 并且与其他视角相比有更大的准确性, 更客观和稳定。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渠道是复杂的。金融创新通过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等方式促进了金融功能的发挥, 改进了经济体系, 从而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又会引起更多的金融创新, 以满足经济体系本身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 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 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经济体系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一、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金融创新通过推动金融系统的发展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系统的发展也就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资源跨期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效率上的提高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两个方面。

(一) 资源配置成本的降低。

细说起来, 包括降低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降低金融产品的交易成本等。

1、融资成本降低和投资效率提高, 市场交易成本降低。

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 满足投融资的需求。衡量金融系统功能发挥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该是需求者对金融机构和市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满足程度。第一, 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 使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向增多, 从而降低了资金需求单位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盈余单位的投资效率;第二, 由于金融机构在推出新产品方面的竞争而降低了手续费、佣金等交易成本;第三, 由于各种金融产品间的替代性增强而降低了转换的机会成本。

2、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提高, 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提高。

支付清算的能力和速度反映了支付和资金流转的顺畅程度和资金使用的效率。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上银行产品开始大量出现, 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使得金融体系的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节约了大量的流通费用。并且使金融市场价格快速而及时地对信息作出反应, 提高了价格机制的作用力。

3、金融机构资产增加, 盈利性上升。

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信用创造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使其所拥有的资产大幅度增长。近年来,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快速增长, 这表明金融机构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本总量日益扩大, 在经济中的作用力和能量也随之增长。金融创新也通过增加资产收益和降低营运成本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二) 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

这里是指金融系统剔除和规避个别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市场上各种避险性创新产品和投资融资技术通过分散和转移的方法, 把个别风险降到了较小的程度。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创新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互换等等, 都有使风险在不同风险偏好的经济主体之间转换的作用。

从本质上去归并,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就是以上这两个方面。下面, 我们通过AK模型来进一步论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在劳动和可再生资本上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加总生产函数。然后, 假设一个被标准化的固定劳动供给来忽略与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有关的问题, 所以加总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Y=F (K) 。而这个函数中, 资本积累的边际回报递减, 这一点对限制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在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同时被给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特征。但也有一系列模型, 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这两个因素之一会随着资本的增长而自动的同比例增长, 而该因素的增长正好抵消了边际回报递减的效果, 从而使产出能够与资本同比例增长。这些模型一般被称为AK模型。

我们首先利用Pagano (1993) 中的AK模型来分析金融创新会通过哪些途径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个模型中, 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其中, Yt为总产出, A为资本边际社会生产率, Kt为资本额。

假定人口规模不变, 每期的折旧率为δ, 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可被用于投资或消费, 则总投资为:

而在一个封闭经济模型中, 市场均衡的条件为总储蓄St等于总投资It, 但由于金融系统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一部分资源, 故假设有1-φ比例的储蓄在金融体系中流失, 则有:

令g为经济增长率, s为储蓄率 (S/Y) , 由以上三式可以推出在稳态经济下经济增长率为:

由上式可知, 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φ、资本边际生产率A及储蓄率s来推动经济增长。

从这个模型中, 我们可以得到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几个途径:

一是可以促使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封闭经济体内, 金融处于浅层次发展时,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这一功能, 会以较高的存贷差、手续费、佣金、高额垄断利润等吸收部分资金, 并且这个吸收比率较高。而金融创新会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率、提高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 从而使这个比率减少, 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 促进经济增长。例如, 垃圾债券在刚开始产生时主要为了方便一些小型公司筹集资金。

二是可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金融创新使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即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资本边际生产率最高的项目上去,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金融创新还可以通过调节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体系向储蓄者提供良好的收益率, 更好地对禀赋冲击进行保险以及发展消费信贷等方式实现改变储蓄率的目的, 把大量可能消费或可能储蓄转化为现实储蓄, 提高了社会金融资源的可利用度。不过还应指出的是, 储蓄总量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 还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总量大小。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 提高储蓄的收益率和缓和禀赋冲击是很重要的;而在资本充足的经济中, 发展消费以使储蓄迅速向消费转化, 从而扩大总需求更为重要。多功能银行卡的创新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而推动经济增长的。

综上所述, 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资本边际生产率、储蓄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创新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

金融创新在有力地推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创新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加剧了投机, 引发了恶性经济泡沫的产生,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还影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 这些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金融产品创新, 特别是衍生工具, 给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那么, 为什么用于避险的金融产品又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为什么金融机构为追求“三性”而进行的产品创新反而会降低其内在的稳定性?

首先, 金融产品创新只能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 而不能消除它。风险厌恶者通过远期、期货和期权等工具把他们不愿承担的风险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转移给风险偏好者或风险中性者。然而, 这只是一种“零和博弈”, 只在微观层次上降低了风险, 而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组合, 风险并没有被消除, 风险仍然存在于经济体中。

其次, 衍生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杠杆率很高。杠杆率简单地说就是合约总价值与参加合约所需要的费用之比。如期货交易中, 可以把保证金视为保值成本, 一般保证金水平为交易产品价值的2%~20%不等。也就是说, 期货的杠杆率可以从5至50。期权交易中, 期权费为保值成本, 通过Black-Scholes公式计算可以得到其杠杆率也很大。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界限, 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 使得传统银行大力开拓衍生类表外业务, 当杠杆率大到一定程度时, 衍生工具便由资产头寸的风险管理工具转变成了投机手段, 由规避风险的交易变为最具风险的交易, 从而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再次, 某些与传统信贷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如承诺、担保、承兑等支持性信用工具并不直接放贷于客户, 而是给予客户以其他方式借款的便利, 银行从中仅收取手续费收入, 但实际上银行却可能承担着与其收入不相称的较大信用风险。

最后,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 各个开放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而使国际游资可以在各金融市场迅速转移, 并且对各国利率差额和汇率变化非常敏感。这些“热钱”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一国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 造成一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 并利用金融创新产品提供的便利条件迅速地在国家间转移, 从而使金融动荡迅速波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 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金融创新虽然利弊并存, 但其利远远大于弊, 利是主要方面。没有金融创新, 就没有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效率的提高, 就不可能使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如此大的贡献。正确和全面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才能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它对经济的推动力, 驾驭和控制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Pagano, M. (1993) ,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7.

金融创新理论 篇2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比肩甚至更高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不仅取得了强劲发展,而且对传统金融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各行业纷纷推出各种所谓的新产品。这个创造需求的特征,在不断地挑动传统金融的神经。

互联网时代,仅靠一种产品就可以轻易地抓住大众的心吗?显然不是。在互联网时代,大佬们也需要放低身段,各种“萌萌哒”,不断包装传统理财工具,才可以更好地吸引眼球。

对以下4类宝二代产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银行系宝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大家平日的大爱,但通常最低5万元的门槛一直是丝们的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放低身段,纷纷降低理财门槛:中行推出活期宝,民生银行推出如意宝……迅速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在收益上也不逊于余额宝,比如,8月18日民生银行如意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4.422%,而余额宝的收益率为4.159%。

电商系宝产品

8月13日,中国移动宣布推出和聚宝,此前中国电信旗下的添益宝已经上线。联通方面,沃惠宝可提供46元、66元、96元和126元四档联通话费套餐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货币基金冻结资金分别是6946元、9966元、15096元和19926元。余额类理财不断推陈出新,将购物、公共事业交费、话费预存等第三方账户中的沉淀资金盘活。

保险系宝产品

保险类的宝宝军团,在提供保障的同时产生投资收益。意外险、车险、部分财险实现了网上下单,万能险、分红险也一并投入到宝宝进团的备战中。这个不缺购买者的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印证了长尾理论。

票据系宝产品

以京东小银票、阿里票据贷为代表的票据理财产品的出现,意味着电商正把互联网理财的触角从投资金融市场扩展到短期借款,让融资企业与投资人直接对接。

网贷平台也开始做起了代客理财。资金投资于股票、期货市场,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让丝们本来就不平静的心又泛起了大波澜。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世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1年时间,用户规模就已达到6383万。虽然互联网理财短时间内出现爆炸式增长,但是其中也有部分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夸大或补贴收益、回避风险等违规销售行为,相应地,在拉低投资者门槛的同时,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应当及时跟进。

金融创新理论 篇3

在当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和担保能力弱等问题, 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客户融资需求开展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是指企业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 典型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生命周期可分为创立、成长、成熟、衰退等阶段。 韦斯顿和布里格姆对中小企业客户金融生命周期进行专题研究,认为小为企业客户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融资来源渠道有所不同,其各阶段的融资来源和潜在问题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 韦斯顿和布里格姆(Wcstont&Brigbam,1978),www.comp.1ancs.ac.uk

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过程来看, 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量呈现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的过程, 相应的银行对企业融资也呈现出风险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 商业银行有必要按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点,开展产品创新,以实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收益最大化。

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要素构成

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者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由此,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概括为银行通过对各种要素和办理条件的组合与变革, 为中小企业客户创造适应其金融需求特点的新产品与服务。 按照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理论,国内有学者认为可将创新要素划分为基本要素和功能要素。 中小企业创新的基本要素包括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定价、担保方式、 贷款用途等,功能要素包括申请方式、发放方式、使用方式、还款方式等。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就是按照客户需求对基本要素和功能要素进行组合或变革,形成能够满足客户融资需要的金融服务模式。

四、基于生命理论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路径探索

创立期中小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最大,风险相对较高,对商业银行来说风险难于管控,管理成本较高。 此阶段,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难度较大,但应将其作为未来潜在客户群加以持续跟踪,在产品创新上应突出以申请方式为代表功能要素创新。 积极研发基于自身网上银行、门户网站以及各类电商平台的电子申办渠道创新, 以吸引客户了解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主动赢得客户认可,打造良好客户群基础。

第一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已完成自身资本的初步积累, 企业经营逐步进入正轨,在金融需求上具有对业务办理效率要求高的特征。 此阶段,商业银行应将抵押担保方式作为创新重点,充分挖掘客户自身资本积累的形成的有效资产,以强担保为基础简化业务审批流程,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第二、三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自身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 这类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强,生产经营较为稳定,金融需求也出现长期融资缺口,对商业产品创新要求也较高。 此阶段,商业银行在产品研发上应重点关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产品基本要素创新。 在贷款额度设计上,应按照企业的现金流量,提高贷款金额;在贷款期限上,应从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拓展至中长期的固定资产贷款;在担保方式设计上,应从房地产等强抵押担保方式,逐步拓展至应收账款、知识产品、林权、承租权等。

成熟阶段中小企业客户经过自身积累, 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通过上市或进一步发展将向中型企业迈进。 此阶段,商业银行应重点突出贷款使用、发放和还款方式等功能要素创新,通过贷款额度循环使用、自助提款、还款等方面的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提升客户粘性。 同时,商业银行在产品的基本要素设计上应弱化对企业担保方式的要求,着手开发基于企业信誉的信用贷款。

整体来看, 构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体系, 可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一个从初生到成长再到壮大的一系列金融产品,有助于全方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对商业而言,根据中小企业客户不同成长阶段制定差异化的创新计划, 可减少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盲目性,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回报率,有利于商业银行形成区隔于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章爱斌.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J].世界经济情况,2008(1)

[2]张宝山,张小妮,党珊.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产品创新比较研究[J].金融实务,2013(2)

金融网络理论与应用述评 篇4

目前利用金融网络理论研究系统风险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现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二是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的关系。三是基于实际数据构建网络评估系统风险。本文将从这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

一、现实金融网络结构及应用

(一)现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

现实金融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特征。Gabrieli(2011)发现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网络非常稀疏,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且节点度的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即大多数银行只与较少的银行交易,只有少数银行拥有较大的网络连接且一般是大型银行。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网络与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网络结构类似,也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但是网络节点度的分布并非是幂律分布,而是一种厚尾分布(Bech和Atalay,2010)。

除隔夜拆借市场外,澳大利亚月度银行间风险敞口网络的节点度分布服从指数为-1.87的幂律分布,整个网络的平均路径和聚集系数均比较小(Boss,2004)。美国支付结算系统网络也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该网络较为稀疏,只有一些货币中心银行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其他银行与这些中心银行相连接,彼此之间的关联较少(Soram?ki等,2007)。此外,意大利银行同业存款市场网络(Lazzetta和Manna,2009)、欧洲CDS市场网络(Peltonen等,2014)、德国银行间市场网络(Craig和Von Peter,2014)、巴西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网络(Cont等,2013)等均具有高度中心化且相对稀疏的网络特征,网络节点的度具有异质性,大银行拥有较大的度数,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节点的度较小的银行倾向于与度较大的节点银行相连。

(二)金融网络结构特征在系统风险方面的应用

在复杂网络理论中,可以通过节点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等网络拓扑结构来刻画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赫南等,2008)。因而,可以通过计算金融网络中各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来确定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系统重要性银行并非是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而是在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的银行。Gabrieli(2011)发现2007年8月以后,欧洲银行隔夜拆借市场上的中小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提高,而大银行有所下降。这说明金融危机以后中小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上升。

网络中心性不仅可以决定系统重要性银行,还对银行间市场利率具有预测作用。Bech和Atalay(2010)构建一个网络中心性指数,发现当借款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指数高于出借银行的网络中心性指数时,借款银行可以获得一个较低的借款利率。相反,如果出借银行具有更高的网络中心性指数,则借款银行将获得一个较高的借款利率。Tabak 等(2014)利用2004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巴西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发现银行间市场网络的聚集系数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变动负相关。

此外,对网络结构变动的动态分析还包含可以预测金融危机的信息。Gabrieli(2011)发现2007年8月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欧洲货币市场网络呈现出明显的节点之间平均距离的缩短。Tabak 等(2014)指出无向网络的聚集系数和有向网络的入度的聚集系数越高系统风险越大。Minoiu和Reyes(2013)将1978年至2010年发生的几次银行危机作为时间点,利用184个国家的跨国银行数据构建网络,发现每次危机发生之前的银行网络连通性都要高于危机发生之后的网络。

三、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的关系

不同网络结构对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有重要影响,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关系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对均匀紧密的网络风险传染程度较小。该观点认为在紧密网络内,由于一家银行与较多银行连接,当该银行破产时,其损失平担到每个债权银行就相对较小,从而降低破产银行对整个网络的冲击。Allen和Gale(2000)是该观点的提出者,随后Freixas等(2000)发现相对完全连接网络,包含货币中心的层级网络更容易发生风险传染。Müller(2006)也证实均匀紧密网络内的风险传染程度要小于中心化稀疏网络。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紧密连接的网络容易发生风险传染。Degryse和Nguyen(2007)发现1993—2002年间比利时银行系统网络的网络结构从早期的近似完全连接结构到以多家银行为货币中心的结构的转变降低了风险传染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Viver-Lirimont (2006)基于Diamond & Dybvig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网络连通性越高,风险传染程度越严重,传染速度也越快。因而银行分散化投资行为表面上看可以降低单个银行的风险,但实际上会增加银行之间的关联度而提高传染风险。Brusco和 Castiglionesi(2007)的研究也认为银行之间互相持有资金会增加传染风险。

针对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之间并非单调线性关系。Battiston 等(2012)认为第一种观点所谓的紧密网络不易发生风险传染并不总成立。具有中等水平连通性的网络最容易发生风险传染,并且最优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与冲击大小有关(Ladley ,2013)。当负向冲击较小时,均匀紧密的银行网络更稳定;当负向冲击大于一定阈值时,弱连接网络反而比紧密网络稳定(Acemoglu等,2013)。

四、基于金融网络理论的系统风险实证研究

金融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是利用真实数据对系统风险进行评估。若是可以获得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数据,即可据此直接构建网络,考察一家或多家银行破产引发的风险传染问题,如Müller(2006)、Degryse和Nguyen(2007)、黄聪和贾彦东(2010)、Sokolov等(2012)等的研究。

然而,现实中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数据较难获得,因而许多文献利用最大熵方法估算银行间资产负债头寸。Upper和Worm(2004)最早根据德国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间总资产和银行间总负债数据,利用最大熵方法估算银行之间一对一的资产负债头寸,构建银行网络。他们发现德国银行体系发生风险传染的概率尽管很小,但是一旦发生仅通过银行间资产负债敞口就可引发大规模风险传染。该方法由于解决了数据可得性问题而得到广泛应用,例如Mistrulli(2011)、Degryse和Nguyen(2007)、马君潞等(2007)等的研究。

最大熵方法实际上是假设金融网络为完全连接网络,即每家银行都与其他银行交易,这显然与真实银行网络结构不符。Mistrulli(2011)通过对比真实数据构建的网络和基于最大熵方法估算的数据构建的网络,发现最大熵方法建立的网络会高估风险传染的程度。因而,基于最大熵方法构建的金融网络模型无法对系统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只能是一种参考。

五、金融网络理论总结与展望

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明现代金融系统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金融机构,而是相互连接的金融网络。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会对网络内其他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连接会助推系统风险的扩散。因而将金融机构视为网络的节点,将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负债关联视为网络的边来刻画金融系统,为我们研究金融问题尤其是系统风险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首先,通过对真实金融网络结构的静态分析有助于寻找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银行并非一定是大银行。对网络结构变动的动态分析则蕴含与预测金融危机有关的信息,从而为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其次,通过对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监管当局正确引导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最后,利用金融网络来评估系统风险,可以作为CoVaR方法(肖璞等,2013)、压力测试法(曹麟和彭建刚,2014)等传统方法的补充。

尽管金融网络理论在探讨系统风险方面有诸多好处,也有利于监管当局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系统风险,但是该类研究也面临诸多困难。由于数据可得性较差,对真实网络结构的刻画并不全面,对系统风险的评估也只能是一种参考。未来在金融网络研究中,有必要考虑有关流动性冲击、信息传染等其他传染渠道对系统风险的共同影响。

参考文献:

[1]Chan-Lau J A. Balance She-

et Network Analysis of Too—Connected—To—Fail Risk in Global and Domestic Banking Systems[J]. IMF Working Papers,2010

[2]Gabrieli S. The Microstruc-

ture of the Money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 Network Perspective[C]. CEIS Tor Vergata Research Paper Series,2011(1)

[3]Bech M L,Atalay E. The To-

pology of the Federal Funds Market[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0(22)

[4]Boss M, Elsinger H,Summer

M,et al. Network Topology of the Interbank Market[J]. Quantitative Finance,2004(6)

[5]Soram i K,Bech M L,Arnold J,et al. The Topology of Interbank Payment Flows[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7(1)

[6]Iazzetta,Carmela,and Mich-

ele Manna. The Topology of the Interbank Market: Developments in Italy Since 1990[R]. Bank of Italy Temi di Discussione Working Paper,2009

[7]Peltonen T A,Scheicher M,

Vuillemey G.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CDS Market and its Determinan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4(13)

[8]Craig B,Von Peter G. Inter-

bank Tiering and Money Center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4(3)

[9]Cont R,Moussa A,Santos E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Systemic Risk in Banking Systems[J]. Handbook of Systemic Risk,2013

[10]赫南,李德毅,淦文燕等.复杂网络中重要性节点发掘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8(12)

[11]Tabak B M,Takami M,Roch-

a J M C,et al. Directed Clustering Coefficient as a Measure of Systemic Risk in Complex Banking Networks[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4(394)

[12]Minoiu C,Reyes J A.A Ne-

twork Analysis of Global Banking:1978—2010[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3(2)

[13]Freixas X,Parigi B M,Rochet J C. Systemic Risk,Interbank Relations,and Liquidity Provision by the Central Bank[J].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0(3)

[14]Müller J. Interbank Credit Lines as a Channel of Contag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6(29)

[15]Degryse H,Nguyen G. Int-

erbank Exposures:An Empirical Ex-

amination of Contagion Risk in the Belgian Banking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2007(2)

[16]Vivier-Lirimont,Sébast-

ian. Contagion in Interbank Debt Networks[R]. Reims Management School and CES,Paris I Pantheon Sorbonn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6

[17]Brusco S, Castiglionesi F.

Liquidity Coinsurance, Moral Hazard,and Financial Contag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7(5)

[18]Battiston S,Gatti D D,G-

allegati M,etal. Default Cascades:When does Risk Diversification Increase Stabil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2(8)

[19]Ladley D. Contagion and R-

isk-sharing on the Inter-bank Market[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13(7)

[20]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4)

[21]Sokolov A,Webster R,Mela-

tos A,et al. Loan and Nonloan Flows in the Australian Interbank Network[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2 (9)

[22]Upper C,Worms A. Estimati-

ng Bilateral Exposures in the German Interbank Market: Is There a Danger of Contag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4)

[23]Mistrulli P E. Assessing F-

inancial Contagion in the Interbank Market:Maximum Entropy versus Observed Interbank Lending Pattern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35(5)

[24]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1)

[25]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3 (12)

[26]曹麟,彭建刚.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7)

金融创新理论 篇5

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

所谓循环经济, 是指以提高资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为目标, 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 以市场机制为动力,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 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 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 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 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 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近10年来,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已成为当今经济活动的准则。

然而, 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础, 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依赖。首先, 科技创新是循环经济赖以实现的技术基础。循环经济的运行和实现, 需要相关领域的一系列技术支持, 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预防污染工艺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其次, 循环经济着眼于变“废”为宝, 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谋求资源效率的充分发挥。这无疑对这个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传统经济中的技术范畴, 远远不可能适应和满足循环经济对技术支持的要求。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有赖于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再次, 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对现有资源的深度利用, 同时也更加注重开发新能源和新原材料等新的替代性资源品。而新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有赖于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此外, 循环经济的实现必然意味着产业的升级, 而无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都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科技创新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客观规律, 尤其在融资方面更是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这是由其本身特性决定的。科技创新的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 集中体现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科技创新的融资也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 具体体现为:其明显的高投入特征、投融资数量的跳跃式增长、投融资主体的多样性、需要构建完善的资金供应链条。此外, 科技创新的专业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其融资的巨大障碍。这些高投入、高风险、阶段融资以及融资过程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决定了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进行的科技创新更是对科技创新的领域和重点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金融支持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上, 而且体现在资源利用模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上。

2 以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考察:以广东省为例

2.1 总体评价

截至2006年12月末, 广东省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43262.20亿元, 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2677.19亿元, 居民储蓄率为87.9% (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20%左右) 。但是, 就全省金融机构贷款而言, 科技开发贷款所占比重还不到全部贷款的10%。用于发展循环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贷款比例就更低了。1995年~2006年, 广东省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为11.3%, 而同一时期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却保持了较高速率的增长, 其间贷款余额增加率最低的一年也达到34.5% (1995~2006, 按可比口径计算) 。总体来看, 广东金融机构的科技资金投入不仅增长速度缓慢, 而且投入规模过于狭小, 与全省的经济规模极不相称。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见表1) , 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判断:

第一, 广东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部融资。企业部门自筹资金的比重占到全部资金来源的80%左右。特别是1999年以后, 企业自筹资金数量大幅度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科技企业自身绩效好, 内部积累较快;另一方面, 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难以利用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却又无法获得充裕的银行贷款, 从而只能依靠内部自筹的融资困境。

第二, 政府资金在科技部门投入的数额持续稳步增加。从1995年的1114万元, 增长到2005年的63263万元, 政府部门资金占比从1995年的1.8%增长到2005年的2.9%, 表明广东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不断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在不断改善。

第三, 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投入明显不足。虽然投入规模在逐年增加, 从1995年的7943万元, 增加到2005的122804万元, 11年时间增加115861万元。但是, 从相对比例来看, 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的资金比例由1995年的12.5%下降到2005年的5.7%, 并且金融投资对于科技企业的贡献率也呈现不稳定状态。例如, 1995年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为12.5%, 1996年下降至8.7%, 1997年大幅度上升到17.5%, 此后逐年下降, 直至2000年占比下降为8.5%, 2003年又逐步上升为14.9%, 后又急剧下降至2005的5.7%。

总体而言, 广东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且呈现不稳定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金融机构在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下将信贷资源投入到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的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 同时又忽视对循环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 是造成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2.2 实证检验与分析

2.2.1 实证数据和实证方法。

分析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均从《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各期中获得, 数据期限均为1995年至2006年。

这里将广东省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作为被解释的量, 银行机构贷款余额作为解释变量, 将这两个实际量构成系统以避免谬误回归。文中以Y表示广东省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 X表示银行机构贷款余额, 并采用回归分析和戈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Y与银行机构贷款余额X之间的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有助于为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依据。

注:由于数据上的统计误差造成了比例上的偏差, 分析时不考虑这种偏差的影响。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1995~2005各期计算。

2.2.2 基于直接最小二乘法 (OLS) 的回归分析

(1) 数据处理。

为了防止虚假回归的发生, 避免将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作为被解释的量, 银行机构贷款余额作为解释变量直接进行回归, 因此本文分别对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和银行机构贷款余额取自然对数, 再做差分处理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此时两个量已经是变化率的概念, 均为平稳过程, 再利用相关分析和最小二乘处理。

(2) 相关分析。

为了分析出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Y与贷款余额X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1995~2006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Y与贷款余额X的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 X和Y的相关系数为0.14, r<0.3, 表明1996~2006年之间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Y与贷款余额X之间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3) 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1995~2006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Y与贷款余额X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可见, 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与贷款余额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上述回归方程的含义是:在1995~2006年期间, 银行机构贷款每上升1个百分点, 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仅上升0.1724个百分点。这说明作为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机构贷款的变动会对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的变动产生一定影响, 但再现有的融资体制下, 其影响程度较为有限。

(4) 结论解释。

以上实证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在1995~2006年期间, 表格中不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银行机构贷款余额与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弱, 这说明金融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循环经济产业中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原则相悖。商业银行贷款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同时尽量减少和避免风险, 以保证贷款本息能及时收回。对于科技开发活动而言, 始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无法预先判断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 银行对此通常会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第二, 缺乏风险补偿机制, 不能有效地分散科技投入的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安全性经营原则与科技投入的高风险特征在本质上不相容, 因此, 许多国家为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科技领域大都采取了政府担保方式。但是, 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部分省份既无政府或行业牵头设立的科技风险补偿基金或科技贷款担保基金, 各保险机构也未全面推广科技投入的投保理赔险种及科技贷款保险险种, 使科技资金的投入风险集中而难以分散转化, 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在科技领域投入的积极性。

第三,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相对滞后。市场服务体系是循环经济融资环境的重要方面。但目前来看, 一方面, 与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风险评估机构、风险担保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等中介还相当缺乏。并且, 现有的大部分中介机构规模小、实力弱, 易受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影响, 缺乏专业性、权威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 金融部门缺乏对科技项目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因而在科技投入方面表现出消极谨慎态度。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相关性较弱, 金融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 在现有的融资环境下, 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为经营原则的银行还不能成为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主要资金提供者。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商业银行一直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 并将支配我国社会资金的主要部分。因此, 如果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完全失去商业银行的支持, 必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也难以获得快速发展。

本文认为, 在现有的融资环境下, 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的金融安排应该进行两元发展, 即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并举, 运用市场化机制, 推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金融支持模式的协调发展, 最终形成以政府为引导, 银行贷款为主体, 风险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融资体系。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3.1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在以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风险——收益的不匹配。一方面, 这是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 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合西方国家经验及广东省的实际情况, 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具体可以考虑以下三种安排:一是由政府或行业牵头设立循环经济科技风险补偿基金;二是组建循环经济科技信用贷款担保体系;三是由财政出资组建循环经济科技投资的损失补偿基金。风险补偿机制的嵌入, 可以调整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 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在科技领域投入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把科技创新转换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3.2 引入金融创新机制

在资金供给方式上, 对有条件的目标客户, 可在深度调研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 实行贷款“资本化”或“放本取息”等无期限循环贷款供给方式, 以提高资金效率和盈利水平;在担保和抵押方式上, 对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企业, 应允许其用无形资产进行抵押和担保, 如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品牌、预期收益等无形资产;在业绩评价方式上, 应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着手, 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的体系。同时, 对于支持循环经济领域技术创新的商业银行, 可以在营业收入的税收上给予优惠倾斜, 以降低其经营成本。

3.3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涉足高精尖新技术领域, 经济与技术复杂, 风险难以预测和评估, 因此, 建立以之相应的风险担保、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体系, 是促进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在风险担保体系方面, 可以设计高新技术险种, 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进行保险, 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 调动金融机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在征信管理体系方面, 应建立全省性的、信息共享的高科技企业征信体系, 为金融机构向高科技企业融资和高科技企业的信用评级提供依据, 从而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克服商业银行对各类技术创新企业的融资障碍。在风险评估体系方面, 应建立循环经济的投资服务机构和循环经济项目评估机构, 对循环经济企业项目的技术风险进行评估, 为银行融资提供决策依据, 从而提高融资效率, 降低融资成本。

3.4 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在风险投资的融资方面, 政府应对循环经济领域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给予各种政策支持, 如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政府担保、税收优惠、放松准入政策等。同时, 还应启动民间投资, 培育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融资主体。例如, 鼓励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参与风险投资;培育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者, 允许证券公司从事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服务或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积极引入国外风险资本等等。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面, 应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对于不具备主板上市的企业, 要尽可能地利用中小企业板上市退出, 同时要积极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功能, 实现股权转让;鼓励不具备国内主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创新型循环经济企业在香港或国外市场上市;完善南方产权交易市场, 为风险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吕光明, 吕珊珊.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国际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15) :38-39.

[2]王元龙, 吴达传.构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金融体系[J].中国科技投资, 2006 (11) :15-16.

[3]杨青, 晏坤, 陈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 2006 (11) :50-54.

[4]闫敏.论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构建[J].济南金融, 2006 (10) 11-13.

[5]邓楠.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体系[J].中国软科学, 2000 (8) 9-13.

金融创新理论 篇6

目前, 国内系统研究科技金融的著作是赵昌文等教授2009年出版的《科技金融》, 在书中, 他们对科技金融做这样的阐释, 即“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业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和后续颁布并推行的配套文件为基础, 目前我国制定并完善了大量的科技金融政策文件, 初步形成了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 但较难有效贴合, 近年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被列为国家战略, 河北省着力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对河北省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进行研究与分析, 提出契合的理论取向, 为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的政策环境, 有针对的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 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

二、政府政策有关职能及在科技金融中的应用

政府政策是为了扶持产业更好的发展, 促进产业扩大再生产。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是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根据经验总结, 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进和促进作用。科技型企业数量众多, 技术和企业的成长周期、成长阶段不同。同时, 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有限, 因此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将产业和金融结合, 构建金融支持体系, 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

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金融政策分析

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 分析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变化, 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的特征, 构建四个不同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撑体系, 形成地方政府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技企业普遍受益的发展体系, 推动新兴科技企业的“鱼跃式”发展。

(一) 种子期阶段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立法保障科技投入

种子期阶段指的是处于酝酿阶段或者在孵的科技项目, 由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且没有“有形”的产品可供抵押。此阶段应构建完善的科技和金融联合机制, 通过立法保障科技投入, 包括以政府引导投资为主体, 积极引入科技担保产品和研发税收优惠政策, 增加天使投资基金规模, 为种子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方式直接为处于种子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对风险投资机构提供“风险补偿”的方式或者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降低风投机构运营成本推动风投机构的创设并引导风投机构向科技企业提供支持;或者通过设立公共创业风险基金的政策性金融方式与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式对种子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二) 初创期科技金融政策:以政策性金融为主, 产业链金融和天使资本为辅

政策性金融主要在科技型企业初创期进入, 可以采取股本资本和债务资本结合的方式, 以分散风险。

充分发挥产业链金融的作用。针对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和担保的现状, 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产业链金融产品, 将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与众多的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 以产业链为服务对象, 扩大业务, 并降低风险。产业链金融还包括产业链内的关键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资金往来。

天使投资是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最佳的融资渠道选择。政府可以引导关键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以天使投资者的身份进入科技型企业, 一方面可以部分缓解科技型企业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能以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管理能力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使其成功度过初创期, 快速进入成长期。

(三) 成长期科技金融政策:运用财政工具,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企业进入成长期, 各方面的资质有所提高, 盈利能力、可抵押资产较初创期会显著改善, 信用评级也会提升。该类企业的融资需要充分选择市场, 利用金融市场自发机制来完成企业的金融活动。此时, 政府应运用财政工具, 重点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科技企业的初次公开金融创设平台。同时, 推动金融方式、交易方式的标准化工作, 为初始投资者和科技企业在二级市场的再金融提供基础;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科技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类型机构的创设和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为了确保上述工作的开展, 便利科技企业金融, 政府还应积极通过财税政策支持科技金融中介组织与市场的繁荣发展, 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交易提供基础性、规范化服务, 增加信息透明度, 降低交易成本。

政府利用初创期内金融支持获得的信息作为保证, 吸引风险投资机构收购政府手中的股权, 不再提供小额补贴及贴息贷款。政府的支持转向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主。促进风险投资机构跟进投资。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准入门槛, 鼓励产业链内的关键企业和民间资本创办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发行风险投资收益凭证等方式将居民储蓄转化为风险资本, 拓宽风险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以不定期地举行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对接会, 或是定期发布及在网上披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制定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等措施, 引导风险资本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 成熟期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市场化融资体系及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

科技企业步入成熟阶段, 经营风险减少, 盈利水平提高, 营运、财务、管理等制度趋于健全, 企业的金融渠道拓宽, 金融能力明显增强, 可选择的金融方式也增多。

一方面, 成熟期科技企业在资产质量、规模方面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 后者也愿意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 科技企业的经营规模壮大, 财务状况改善, 开始尝试由前期较单一的银行贷款或自我投资的方式向资本市场突破。此时, 应鼓励科技企业利用科技信用保险等手段丰富金融渠道。

另一方面对于成熟期的科技政策, 政府的资产从直接的资金支持转向间接支持, 制定鼓励科技型业自主研发创新和进行内部积累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提高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税前扣除比例, 对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等措施。

最后, 针对成熟期企业对战略投资和产业投资的需求, 探索科技资金有偿使用机制, 吸收更多社会资金, 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推动企业积极改制, 使其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增强企业成长性, 加快上市进程为科技初创团队与各类投资银行机构对接提供平台, 政府对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方面的培训和辅导, 鼓励科技型企业到国内初创板、中小企业板上市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例如, 通过私募股权金融的方式筹集社会资本, 通过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系统的公开金融, 通过债券市场发行集合企业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等, 甚至争取在初创板、中小企业板上市金融。

企业在度过危险的成长期后, 将迈入稳定的成熟期。在这一时期企业的特点是企业主要业务稳定, 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同行业中具有一个稳定的地位。由于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理想的状态, 在这一阶段, 企业有稳定的产品或技术, 此时的政策应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可通过人大立法、政府规章、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在内的不同层次政策体系,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形成高效产业链, 有助于科技企业回笼资金, 实现可持发展。

四、结论

建设一个科学的科技金融制度, 必需针对企业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明确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根据企业的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经营特点、管理目标、市场表现等, 建设适应本阶段的科技金融体系, 使企业科技金融环境得以优化、科技金融相关要素得以完善。同时还应注意到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经历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时期, 相关部门必须灵活调整科技金融实施的关键点, 注意科技金融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只有在科技金融制度能够防范企业的内外部风险时, 才能推动科技金融体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 2010.11.

[2]赵昌文, 陈春发, 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肖龙沧.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探析:山东实践[J].金融发展研究.2011.5.

[4]吴宇, 孔东梅.京津冀科技金融的合作机制研究[J].经济导刊.2012.3.

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 篇7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提出之日起,经济理论界学者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发展和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还促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蓬勃发展,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尽管如此,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篇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著述是Gibson于1889年曾描述过这一理论的大致思想。最早描述和检验随机游走模型的是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他认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公平博弈,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Kendall在t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了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即期价格周期变化规律,在做了大量序列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实际上,Kendall的结论已在1934年由Working提出过,只是Working的论述缺乏像Kendall那样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1959年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直到1965年、1966年Samuelson和Mandelbrot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才揭示了有效市场理论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博弈”原则。

市场有效性的确立是以Fama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的。他对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又有Grossman、Stiglitzs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目前,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分类和检验

第一,弱势检验。检验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半强式检验。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公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强式检验。研究是否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认识的收益率。(图1)

总之,有效含义的方向是: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必定是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而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则暗示着弱式有效资本市场。

用随机变量表示风险:

期望收益率则为:

在强有效市场中,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得到期望与方差。但在半强有效及弱有效市场中则未必。

二、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一)信息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很难反映出市场的真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对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尤其是为了实证检验的需要,它引入了理性投资和竞争均衡等概念,发展出多种模型,有效性的内涵更为广泛,对信息更加无法精确测量。其次,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由此诱发投资者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再次,投资者获得信息尤其是私人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其成本无法精确度量,并抵减了由信息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二)投资者方面。

首先,EMH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判断。其次,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立刻做出反应,未来与过去或现在无关,这对于将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资本市场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人们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当信息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人们才对他们曾忽视的信息做出反应,并直接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未来的价格与过去及现在都是存在密切关系的。EMH认为投资者以线性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简化了市场行为,便于进行分析。然而,正是这样的假设,可能掩饰了市场的真实特性。

(三)市场方面。

首先,无摩擦的、完全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EMH没有涉及到市场流动性问题。投资者需要从市场获得流动性,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提供了可能。EMH认为,不管流动性是否存在,价格始终是公平的,或者始终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EMH不能解释股灾和股市火爆。当流动性消失时,获取公平价格并不比不惜代价完成交易更重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与EMH所描述的有效市场并不是相同的,一个稳定的市场是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再次,市场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服从随机游走,对随机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四)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面。

首先,检验仍然主要停留在最初的随机游走模型上,而这一模型严格要求连续价格波动间的独立同分布,因此用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市场有效性假定的检验存在问题,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只能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充分条件,却不能保证不满足随机游走模型的市场就一定是无效的。其次,市场有效性检验和交易成本检验都只能证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不能说明其是有效的。最后,收益的季节性效应、大小效应,对EMH提出了最直接的质疑。

三、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把实际决策过程抽象为一个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从而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存在诸多的行为认知偏差,并广泛吸收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重新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它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随着行为金融学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行为金融学强大的生命力。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批驳和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并由此得出市场有效和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但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与此假定不符合的。

1、投资者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不符合FMH关于理性投资者的重要假定前提。

所谓理性投资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以实现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即都是回避风险的。第二,在不确定条件下市场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估计。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并非如此,他们系统地偏离了这一假定前提。这主要体现在:

(1)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时,并不遵循标准金融学、效用理论的两条重要假定,即投资者都是回避风险。相反,人们的效用取决于盈利和损失,而非总财富,并且人们总是回避损失,即效用函数曲线在损失定义域要远比在盈利定义域内陡峭,某一数量的损失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等数量的盈利带给人们的欢愉。人们的这一偏好同样也体现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中。

(2)Kahneman和Jversky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启发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系统地背离了标准金融学中的贝叶斯法则和其他预测不确定性结果的概率理论的公理。

2、投资者不会退出市场,甚至会暂时主导市场。

上述投资者决策行为过程中的这些系统性偏差有力地说明了EMH理论中理性投资者这一假定是难以立足的。在这种情况下,Friedman、Fama、Samuelson等有效市场的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即使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会受到一些理性套利者的抗衡,并且在这一抗衡的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因为判断错误、遭受损失等而从市场上消失。而理性投资者会不断地获利,使证券价格接近其基础价值,并最终主宰整个市场。对于EMH支持者的这种理论,行为金融研究者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从实证方面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的批驳和质疑。

行为金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实证分析结果和证券市场异常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更为有力的挑战。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

1、证券市场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但一些行为金融学家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而且利用一些行为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2、证券价格波动异常,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只有新消息到来时,价格才发生变化。但Shiller通过对1871年~2000年间S&P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与实际股息现值关系的研究指出,美国综合股价超过了价格增长的趋势,这种综合股价的变动不能由股息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结论表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比有效市场预期大得多。

3、证券市场交易过于频繁。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很容易推导出市场无交易的结论。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交易是理性的有效市场上,对于交易对方报出的任何买入和卖出价格,另一方都会担心对方拥有你所没有的信息,所以交易很难达成。

总之,长期以来,有效市场假说一直是研究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众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市场异常现象的发现,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批驳和质疑的同时,也对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篇8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一)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而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金融机构在中介过程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外部性, 存在监督、选择信贷的外部性, 存在金融混乱的外部性, 尤其是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 其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外部性可以通过“庇古税”来进行补偿, 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使这种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 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 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以消除。因此, 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

(二) 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

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受, 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人享受此利益, 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 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

(三) 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

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 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可能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有损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的不良现象, 会降低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 应该通过监管消除垄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而金融机构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 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 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 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四) 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在不确定性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表明, 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不能像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运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金融市场上, 信息是完全的, 则资金盈余者可以判断潜在的借款人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将资金投入运作后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到期归还本息是否有保障等。但在现实运行中,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产生了Akerlof的“柠檬问题”, 即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然而,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使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 因此, 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一) 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

直到1797年, 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谈到英格兰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时, 首次提出了“最后贷款人”这个概念。因此, 20世纪末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增加货币供给的弹性, 而按照这个思想建立起早期的中央银行后, 现代意义的金融监管就开始形成。

(二) 20世纪三十年代后的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表明: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完全性, “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至的能力只是一种神话。“市场是脆弱的, 如果放任自流, 就会趋向不公正和低效率, 而公共管制正是对社会的公正和需求所做的无代价的、有效的和仁慈的反映”。这一时期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顺应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怀疑, 为三十年代开始的严格而广泛的政府金融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经济学界对“政府失灵”即政府金融管制是否有效进行了讨论。Stiglitz (1971) 认为 (后经Posner (1974) 和Peltzman (1976) 的补充) , 政府管制并不是为了保护全体公民或者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的利益, 即并不是公共利益理论所称的要控制市场失灵、控制资金价格、防止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 以及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效率等, 而是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20世纪七十年代, 困扰发达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 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开始复兴。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 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 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恢复金融业的竞争, 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

三、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理论

(一) 赞成中央银行需要和银行监管机构分离的观点。

许多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与银行监管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因为一旦银行体系出现问题, 中央银行作为监管机构, 往往必须要对银行提供援助, 而这又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这与一个国家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是冲突的。也有学者从利率与银行安全的冲突角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央银行执行扩张的货币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往往会导致银行体系的利润下降, 出现不稳定。Di Noia和Di Giorgio (1999) 通过对24个国家1960~1996年的有关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得出中央银行同时负责银行监管的情况下,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比不负责监管的国家高50%以上的结论。说明了在执行银行监管职能的情况下,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干扰。根据Lannoo (1999) 的观点, 中央银行退出监管的发展趋势可以有如下的解释:首先, 银行业成为了一个日益复杂的行业, 对其界定越来越模糊。随着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监管也有了新发展, 人们越来越强调行业自律的作用及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有一个专门关注于银行内控制度运行状况的机构, 更强调微观层面的监控, 这与传统上更侧重宏观职能的中央银行有所冲突。

(二) 在中央银行内部保留银行监管职能的观点。

也有许多学者反对成立单独的银行监管机构。他们认为, 由于银行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 这需要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发挥作用。单个银行的问题由于具有传染性, 会引起系统风险。由于在实践中难以将提供流动性与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区分开来, 如果中央银行将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 则不得不在道德风险与系统安全之间做出一个选择。Pauli (2000) 认为通过管理银行的结算和储备账户, 中央银行可以实时监控银行的行为, 这是其他监管机构所不能代替的。Louis (1995) 认为由于银行危机越来越复杂, 所以处理危机的机制越来越复杂, 如果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开, 可能不利于快速处理危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相对简单, 金融机构业务单一, 而且也缺乏必要的监管人才, 所以没有必要分离。

实际上, 这种争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随着争论的发展, 银行监管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也受到了关注, 因为这也关系到银行监管是否需要从中央银行分离的问题。

(三) 金融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的观点。

Llewellyn (1996) 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总结出了各国存在着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Abrams等人 (2000) 探讨了金融监管的统一问题, 指出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与金融监管的机构应该分别设立。他们认为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一个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好处是统一的组织结构能够获得“监管规模经济”。与多边监管机构相比, 统一监管不仅可以节约运行成本, 而且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金融监管人才的作用;另外, 统一监管还能够获得“监管范围经济”, 原因是统一监管机构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为具有不同需要的市场主体提供多种监管服务。

也有学者反对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他们认为在不能很好地解决内部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的情况下, 统一监管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泰勒 (1995) 指出人们往往将减少监管冲突、提高监管的合作性作为统一监管的明显好处, 殊不知, 这一好处却是用监管冲突的内部化换来的。一些经济家还对统一监管机构可能带来权利的过度集中表示了担忧。

四、小结

金融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因此与金融制度发展变化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监管理论也有着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目前, 理论界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已不再是简单的提倡严格管制或放松管制的问题, 而呈现出以更客观的态度对待金融监管, 主要表现为:在主张放松管制的同时, 承认监管存在的合理性;更加注重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强调金融监管制度结构对金融监管效率的影响;更加重视监管的国际协调问题;强调市场约束作用等。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搜集金融监管理论的相关资料。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等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金融监管理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自由放任、政府直接管制和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本文还搜集了金融监管机构理论相关文献, 主要是关于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

关键词:负外部性效应,公共产品,柠檬问题,政府失灵

参考文献

[1] (美)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阙方平.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初步研究金融研究.金融研究, 2000.7.

[3]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4]谢伏瞻等.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5] (美)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 1988.

[6]蔡则祥, 卞志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趋势.经济问题, 2001.9.

[7]戴相龙, 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8]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浅析宏观金融理论研究方法 篇9

关键词:传统金融理论;凯恩斯理论;金融协调观

一、传统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传统金融理论概述

金融学专业早期主要关注的是纯货币理论问题,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作用、货币本位制度等,当时的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当时,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分离分析的,认为货币运行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金融理论的影响极为有限。从方法论角度来看,传统金融理论的主流分析模式是以供求为基础的局部均衡,而并不涉及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

(二)关于传统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传统金融理论对金融的研究大多是首先把金融分割为不同的市场,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然后再分别从不同的金融市场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理论体系。这套金融理论体系虽然极大地推动了金融的发展,但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也日渐增多。在传统金融理论体系中,经济学家把金融看作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人们为金融市场开发出了许多新型金融产品,使之操作起来更为科学和规范,但事实却是金融危机并没有被遏制,甚至愈演愈烈。由于受传统金融理论角度的限制,金融始终被看成一种工具,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也只是对金融这件“大机器”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近代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近代金融理论概述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附属地位。危机发生后,经济学界、各个经济组织及政府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这场危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就是对整个这次经济危机最经典的理论分析。在这本被许多国家当作教科书的著作当中,凯恩斯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有效资源配置可以达到自然均衡,否定了古典派的传统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经典的概念,认为在经济出現问题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有必要的。运用凯恩斯的理论,国家通过干预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

(二)关于近代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1.近代金融理论的进步性

近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宏观金融理论,近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都很好地解决了当时的许多经济问题。近代资本主义大多出现了或出现过经济危机和萧条,所以凯恩斯主义成为了近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受企业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民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的影响,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已经不可能靠经济金融市场自动调节回到均衡状态了。因此,凯恩斯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毫不犹豫地出手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经济复苏、充分就业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对过去市场主导体制是一场真正意思上的革命。在凯恩斯理论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后,众多的凯恩斯追随者不断完善凯恩斯主义理论,使之逐渐成为西方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政策指导,也成为西方经济理论中几大核心理论之一。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能够走上正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近代金融理论的缺陷

20世纪70、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滞胀和失业问题,这是大部分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也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宽松货币的宏观政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可以无限期使用的。经济如果不是处在萧条阶段,凯恩斯主义的无限刺激有效需求带来的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最终导致了滞胀的出现。这引发了经济学家的深思,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只是治疗经济萧条的一味短期而有效的良药,而在长期经济发展中不能妄用。

三、现代金融理论的方法论

(一)现代金融理论概述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结束了传统金融理论对金融界的统治地位,金融理论创新势在必行。当代金融理论主要包括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三大理论。

1.金融资源理论概述

金融资源理论是把金融表述成为一种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资源。它的研究目的是社会和经济的总资源是否能够支撑或很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研究对象是金融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及和资源开发、配置的契合程度。金融资源理论是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理论,它有效地减少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2.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金融发展理论是随着世界金融的不断深化产生出的新型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是找到经济和金融发展最优的契合点。具体来说,这个理论是研究建立什么的金融体系可以最大化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怎样有效配置资源可以使金融稳定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

3.金融协调理论概述

金融协调理论是研究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相关关系的理论。它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内部要素之间和内外部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期在合理的要素分配之后达到内外部的双重均衡,寻找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搭配,最终提高金融效率,从而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并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关于现代金融理论方法论的思考

1.关于金融资源理论的思考

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就是:金融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金融是一种资源,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资源。金融资源理论的最终问题就是能够明确金融资源是否足够支撑经济的发展。节约、合理利用金融资源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金融资源理论的基本方法论主要是协调方法。首先要研究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场所及金融制度等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金融系统内部资源的最优结合。其次,协调好整个金融系统外部,即金融资源和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各项资源的最优节点。只有做好了金融资源的合理运用,才能保证金融资源理论的活力。

2.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思考

金融发展理论通过调节金融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最优发展程度,从而对长期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完善政治制度及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政策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鼓励投资者加大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说,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中抑制市场的完全自由化并不会抑制金融发展的速度。相反,它能够促进金融各个要素的有序发展,对整个金融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关于金融协调理论的思考

金融协调理论实践的重点就是将金融协调观贯穿到金融、经济政策的运用中。金融协调观强调效率至上,一切以金融效率达到最高为金融各要素之间的最优契合点。构建金融协调政策体系不仅强调协调观,还需要系统、动态、均衡地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在政策使用时的政策搭配和相机抉择,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政策目标,违背了金融协调理论的本质。另外,金融协调理论强调全面的资源有效配置,而不是以前仅仅强调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5(09).

[2]白钦先,丁志杰.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1998(05).

[3]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01).

[4]李军.论政策性金融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8(02).

[5]周丽娜.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与商品金融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5).

[6]Michael Seiler.Performing Financial Studies:A Methodological Cookbook[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金融创新理论 篇10

目前, 根据金融监管的功能、作用、方法等内容可以将金融监管理论划分为四种, 它们分别是: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和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 国家应当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 运用国家机器干预自由的金融市场, 弥补自由市场失灵的不足, 让金融的发展更多地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认为, 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 也有自己的利益所在, 因此, 政府过去的干预往往是有害于金融发展的, 并不利于市场的完善和进步。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认为, 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干预的失败和自由市场的失灵是同时存在的, 二者皆有好有坏, 必须权衡利弊均衡调节, 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亦不可过分依赖政府调节或者过分信任市场行为。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理论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 该理论主张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规范市场行为, 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四种理论各有侧重各有利弊, 如何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中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推进金融市场繁荣稳定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核心所在。

二、实证检验金融监管理论是否有效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金融发展和结构数据库等的数据, 选取100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 探讨这四类监管理论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我们主要观测的指标有九个方面, 分别是: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程度、政府对金融的监管影响力、银行的集中程度、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金融监管的独立性、私人监管权力、债权人权利指数、产权指数和金融发展水平。每一项指标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综合起来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情况和金融发展水平, 并探讨出金融监管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 根据笔者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在实际中是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发展的, 数据结果显示, 如果一个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和干预权力越大, 政府对银行的拥有程度越高, 是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和发展壮大的。其次, 在银行集中程度方面, 如果银行集中程度比较高, 那么国家对金融的干涉就比较容易, 干涉程度也就越深, 相应的对金融的影响也就越为不利。而相反的, 如果能降低集中度, 提高竞争力度, 则是有利于金融发展的, 此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应的金融发展往往也会更繁荣。再次, 通过研究表明, 金融监管和金融运行的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规范的法律能够为市场提供公平的运行机制和竞争平台, 从而促进金融繁荣, 因此, 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是适用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最后, 在金融监管权衡理论方面,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大幅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民间监管力度, 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繁荣的。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金融体系的发展很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壮大, 本文为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要提高监管独立性, 促进监管的公平公正。政府的行政干预是无法保证市场公平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 任何有行政约束的地方都会引起寻租行为, 最终会给市场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努力用法律来约束市场行为和国家行为, 构建统一公平的法律体系就是为金融运行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准则, 这样既为金融企业提供了运行标准, 也为监管机关提供了监管依据, 对规范金融市场行为是非常有利的。最后, 我们要努力促进监管信息公开化, 提高民间监管力度。民间力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监管力量, 在金融监管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 鼓励相互监管相互举报, 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和漏洞, 全面约束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 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运行。

四、结语

金融业的兴起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但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这种虚拟经济也在不断地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威胁和困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仍未褪去,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我们必须不断创新金融监管, 约束不合法不正当的金融投机行为, 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晓星, 赵鹏飞, 卢菲.全球化条件下金融监管指数构建及其国际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1) .

[2]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模式[J].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2) .

上一篇:苯加氢工艺下一篇:黄土地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