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2024-10-04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共7篇)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1

“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尤其在当前, 其已日趋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因此, 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首要解决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的问题。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事实表明: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不够, 难以适应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从而分析如何引导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朝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前进,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 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偏差已无法保证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优势也难以正常发挥出来, 所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考察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一)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的目标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 面对我国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局面, 党中央决定仿照前苏联模式, 实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计划控制、战略上的重工业化和产权上的国家垄断等一系列制度。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1950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讨论通过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的提案》, 明确提出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 1951年7月农业合作银行建立, 但没在全国建立各级分支机构, 基层农村金融工作仍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管理, 由于农业合作银行对各级农村金融部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故1952年被撤销。1951年5月, 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 (草案) 》和《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 (草案) 》, 明确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1955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再次成立, 但在1957年2月,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两行并存出现了一些矛盾,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将农业银行重新和人民银行合并的请示报告》, 同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撤销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农村信贷工作交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统一管理, 各级人民银行内部相应增设管理农村信贷工作的部门, 这个仅存了两年时间的中国农业银行在新中国金融舞台上又仅是昙花一现。在此期间, 农村信用社一直保存着, 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58年开始, 我国经济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1962年,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从上而下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 并同时统领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1963年11月, 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但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体制在农村基层的矛盾和冲突, 1965年12月又不得不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我国农村金融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由于国家对农村金融管制有所放松, 该期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了发展, 并对我国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 根据《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 国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定位进行了调整, 将其变为“集体金融组织”。1982年, 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状况, 国务院决定恢复农业保险业务。1984年,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 由此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在少数地区试办。同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 恢复了农村信用社先前的合作性质。

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1994年4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和《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级分行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始在全国进行组建。1996年6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国务院于1999年1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小组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全面开始。到2000年底, 农村合作基金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此期间经历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过程, 国家成立了赋予政策性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 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 逐渐从农村市场撤离,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出现反复和停滞, 农村合作基金会受到整顿并被取缔, 农业保险发展逐年萎缩。总而言之, 该期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被弱化。

十六大以后, “三农”问题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心, 相对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快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此次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大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2006年12月, 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放宽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的口号。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将小额信贷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围, 赋予其正规金融机构的地位。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拓宽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渠道, 提高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比例。同时, 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先后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我国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陆续在农村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农村金融已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等共同构建的农村金融体系, 如图1所示。

二、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过程,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 可从中发现其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息息相关。以分析这种特殊性和规律性为基础, 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路径。

(一)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是渐进式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并存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进程已表明, 不管是目标探索时期还是框架构建时期,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都遵循着渐进增量式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模式, 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并没有解决制度深层次上的问题, 从而使整个农村金融风险不断堆积。而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则很少考虑到农户个体及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 没有把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洞化考虑进去。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各级政府致力于通过管理体制的强化变革和掌握的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而且政府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潜在利润也比农村地区其他经济主体大得多, 从而在推动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中其动力也就最强。

(二)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农村金融在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尽管政府凭借其行政力量的干预影响并控制着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方向, 但总体来说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却与农村金融需求者的方向相背离。这种非需求导向型的制度变迁, 导致了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手段落后、业务萎缩以及渠道狭窄等局面, 而反过来, 该局面最终又进一步制约着创新激励环境的形成。因此,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建立起相适应的创新激励机制, 而且该机制需正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从而不断引导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局面。

(三)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重视对正规金融机构宏观方向的指导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的过程可知, 国家一直重视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 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等。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法律性质, 也没有将非正规金融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 这无疑给农村金融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而且也给我国农村金融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同时, 在国家颁布的各种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法规中, 主要是指导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宏观方向, 而对于微观制度建设尤其是在产权与治理结构等问题上却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及管理体制的“缺位”现象。但是, 从宏观角度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是清晰的, 法律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界定为国有股份制、国家所有、社员所有和股东所有四种形式。然而产权除了所有权, 还包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索取权和控制权等其他各种约束权利, 由此看来, 我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仍然是比较残缺的, 相对应的产权结构安排也不太合理。

三、当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障碍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前后涉及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等多个金融机构, 逐步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等各层次权力部门卷入其中, 导致了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面临其方案难以实现的各种障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不同类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演化为一定既得利益主体, 故要制定满足多方需求的方案较难

从农民或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来看, 国家要解决农民或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都不能绕过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但农村金融机构利益与国家利益往往并不一致, 如果国家出台的政策未能考虑到这一点, 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层次后, 政策效果将会发生扭曲。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未能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持续变革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样一个事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一直围绕着改变外部管理体制这一思路, 未能从内部制度上建立起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从而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管表面上如何变化, 本质上却与传统经济体制下典型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所有者缺位、软预算约束和内部人控制等没有多大区别。农村金融机构官办色彩越浓, 离农民就越远, 导致农民对金融需求不得不转向非正规金融组织。

3.政府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准确定位和有效干预

目前我国政府对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干预存在不足, 这就导致较多农村金融机构同时肩负着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等功能, 从而出现了功能错位以及身份不明确等现象。与此同时, 政府对农业信贷支持主要还是以发放农业补贴的方式, 忽视营造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 无法达到让金融市场与“三农”进行有效的衔接。这种后果则是农业信贷的成本高而效果差, 农村金融机构仅针对农业生产的短期增长而忽视了农村收入的长期提高, 导致农村地区形成了不良的信贷文化, 如信贷目标与预期相比出现偏差、各正规金融机构排挤非正式金融形式等, 从而最终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正常构建与运转。

4.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难以兼顾区域差别和缺乏前瞻性

在时间上, 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空间上, 由于各地区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呈现出区域差异, 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 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 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尽相同。而且, 由于这种金融服务需要存在梯度特征, 经常会导致政府当局出台的金融决策面临着超前或滞后等问题, 难以与地区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金融需求情况相匹配。比如, 过去十多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粮棉收购资金的封闭管理, 在时间上滞后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在空间上也不适应东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再如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适用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 但不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地区。因此, 我们必须结合时间和空间梯度来考虑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并且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无法套用统一的政策模式。

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过去几十年我国金融改革基本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金融的整体格局, 具体体现在政府控制农村金融局面没有改变, 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仍然面临低利率和政策性贷款的双重制约;农村金融市场的构成没有根本改变, 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垄断着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绩效也没有根本好转, 这与过去30多年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极不对称。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服务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 其意义和作用都非同小可。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 其辅助机制障碍主要有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担保限制过度、信贷信息不对称等。从而,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过程中, 除对农村金融要有直接性立法之外, 还需要完善如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等相关配套制度。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核心是设置合适的管理机构, 但优化农村金融管理体制首要问题应该是重视农村金融监管机构。目前, 我国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中心的监管体系, 人民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指导, 各省市政府建立金融管理办公室, 但是这种监管方式在很多地方来讲是非常薄弱的。从而需优化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并加强监管执行力度以及监管过程中的独立性, 正确认识对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 加大对农村金融监管的资源投放以促使监管力量分布均衡,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民间金融使其合法化并实施有效监管。

最后, 从我国农村金融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可知, 农村金融机构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制度特征, 而且在中国也没有真正存在过正规的合作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 只有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和商业性改造, 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建立, 才能革除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弊端。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治理结构上, 应以我国“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为基准, 各经营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建立起一个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治理结构, 且各职能部门需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并在此基础上, 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系统性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框架作用的发挥, 稳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摘要:管理体制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基石, 要建立农村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 需加快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建设进程。文章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改革障碍, 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75.

[2]张世明.四起三落话农行[J].中国金融家, 2004 (05) .

[3]方金兵, 刘荣茂, 张富友.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J].财经视线, 2009 (13) .

[4]高伟.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 (09) .

[5]Arestis, P.Demetriades, 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 (107) .

[6]刘明康.刘明康谈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J].财经, 2007 (20) .

[7]王煜宇.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演进逻辑与路径创新[J].法学论坛, 2009 (05) .

[8]刘民权, 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1—24.

[9]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7.

[10]陈前鹏, 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J].知识经济, 2011 (07) .

[11]祝晓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缺陷及改革[J].经济问题, 2009 (07) .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2

关键词:创新金融 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链

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为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明确方向,同时为现代农业与农村金融都勾勒出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为深入了解金融在现代农业化实现过程中的杠杆作用,进一步研究深化农村创新金融服务对接模式,本小组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的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等相关农业企业展开了调查。由于万好公司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既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有家庭农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将重点以“万好模式”为例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 “万好模式”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背景与特点

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公司位于海盐县沈荡镇齐家工业园区,厂区面积约24.5亩,注册资本1000万元,职工350余人,拥有专业研发技术人员13名,主营产品主要为脱水蔬菜、速冻蔬菜和速冻调理食品等三个系列,拥有8条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3吨/小时的速冻蔬菜生产线、一条1000吨/年的速冻调理食品生产线和13座容积3万立方米的保鲜、冷藏库,日处理鲜菜能力达50吨。近年来,万好公司十分注重品牌建设,其生产的“南湖船菜”牌商标的脱水蔬菜多次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金奖”、嘉兴市名特优新产品金奖等。

万好公司创业十年,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科技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得益于日益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场+农户”。这种较稳固的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相关者得以在市场中各取所需,生存效益充分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康庄大路。

万好公司为了使千万农户有序种植,实现规范引导,在2008年支持成立了嘉兴市万好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吸纳社员1218人,2012年合作社订单3358份,签约农户2264户,种植面积9865亩,收购蔬菜达26420吨,合同收入2820万元。公司邀请省农科院及市县农技专家对广大蔬菜种植户进行统一培训,坚持“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的“三统一”管理方法,按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优惠收购价,保证公司生产的产品从源头上保障“无公害绿色产品”质量要求。目前沈荡镇1500余户蔬菜种植户积极自愿参加嘉兴市万好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有了专业的合作组织,并能按“无公害”要求种植,产品均由合作社包销并由公司全部按优惠价收购,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卖菜难的情况。据统计,公司2012年共收购蔬菜13592吨,农民收入1903万元,带动种植面积3.8万亩,农户2.6万户,其中连结农户1.25万户,辐射农户1.35万户。

2009年,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与嘉兴万好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已签约的土地流转面积达2000亩。与该公司合作的农场有38个,种植面积约5000亩,2012年收购6758吨,仅合作的收入就达946万元(不包括农场主自行进入市场的销售收入),其中万好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转包的自有农场有17个。万好公司作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农产品加工经验,企业研发能力突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目前政策环境较好,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发挥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和订单,积极推广丰产、无公害种植技术,推进标准化种植,并保证农户利益,实现互利互惠。

2 万好的产业链模式的特色

2.1 组织性强,产供销一体

表现在龙头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强劲,市场导向作用明显,营销网络稳固延伸,销售订单目标明确,生产计划安排有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服务指导常态化、订单生产安排合理,收购价格稳定有保障;农场主现场管理熟练,流转土地利用率高,订单任务有保障;零散的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作物品质与产量可靠,订单与市场相结合的销路灵活。

2.2 产业链长,风险可让渡

“万好模式”的一大优点是产业链上下游既有订单合约关系,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保底收购,农场主及农户可以放心生产,消除了价格风险的顾虑,企业也因为有充足的市场供应,特别是其直接参与管理合作社及农场主,确保了主要生产原料安全无公害,而合作社订单也为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同时农户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向零售市场转移供应,体现了既集中又分散的优势。

2.3 订单农业,投资成本低

万好公司为了加强产源管理和稳定供求关系,在订单农业上采取了“积分制”管理,根据订单履约情况向连续两年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合同的农户发放金卡,订单保护价提高2毛钱,且确保优先签订合同,还给予化肥等物质奖励;获得银卡的农户,以收购保护价低2毛钱签订合同,普通卡则按吨数签合同,不给予保护价。通过订单履约分级管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高涨,也实质降低了投资风险和成本,为一些有创业需求的农户提供了致富机会。据介绍,每个农场主可向合作社承包200至300亩流转土地,按流转价格每亩1000元计算,加上雇佣劳动力和设施投入,投资成本可控制在50万元左右,产出后每年至少可获利15万元以上。

2.4 利益共生,融资易担保

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社、农场主和农户来说,大家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结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这对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弱质、融资担保难的情况下,在资金上互助互利,结成下游拉上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富结构。在产业链各个节点的创业初期,下游的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往往需要对上游的农场主、农户给予融资担保支持,农场主、农户发展起步后逐步以联保方式代之。

2.5 季节性强,劳动力互补

蔬菜等农作物季节性很强,淡季时农民赋闲,失去了收入来源,因此农业主体之间根据各自种植的作物不同,相互调剂劳动力,是很好的方式。对合作社、农场主来说,便于人员管理,避免淡季过后雇工流失,对于农民来说,每月都是旺季,既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租金,又能每月拿到工资收入。

3 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金融作用与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相比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经营,在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方面、在基础设施投入、农业技术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万好产业链”中,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贷款余额3250万元,其中房地产抵押950万元、第三方监管存货质押1000万元、设备抵押200万元、保证贷款910万元、信用贷款19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500万元;家庭农场4家,以农场联保方式贷款120万元;农场主5户,以农场主联保方式贷款135万元。对“万好产业链”来说,融资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并且是多种担保方式灵活使用,为产业链各节点的业主及时取得资金提供便利,对产业链的共富成长起到了保障作用。

但是,相较于“万好产业链”,对其它产业链来说,未必能如此幸运,主要还是在于融资需求高、产业风险较大、有效担保不足,农业融资能力先天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3.1 融资需求持续增长与有效担保不足的矛盾

农业相对二、三产业来说,一方面初期资金投入大,融资需求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风险较大,产出回报慢,而有效担保不足却是农业的先天缺陷。万好公司在刚开始吸引农场主承包流转土地时,面对农场主的贷款担保要求,也是“硬着头皮把章盖上去”,而相关银行面对成片的流转土地和企业积极扩张的乐观前景,也只能顶着风险去支持。从长远分析,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投放于农业产业,风险压力很大。且从担保方式来看,农场主联保、分散经营的农户联保,让银行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上很难再给予更多优惠让利。

3.2 产业链集中度风险与产业联动效益的矛盾

农业产业弱、生产风险大,这是人所共知的。同时由于产业化经营带来的产业链上下游风险联动,产业的整体信用风险集中,给银行机构经营与管理造成很大压力。如嘉兴市万好蔬菜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500万元,由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担保,农场或农场主组成贷款联保小组,整条产业链存在集中度风险。作为银行机构,对产业链上下游信贷扶持也是牵一发动全身,不支持则农业产业化经营萎缩,支持了又担心风险连锁反应。

3.3 创新金融扶持壮大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第一是牢固树立全程服务理念。“万好模式”产业链节点多,农信机构应落实专人分片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对产业链各节点经营建立动态数据库,随时掌握需求变化,及时提出资金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市场趋势研究,并对生产投资进行分析,提供建设性建议。

第二是金融创新破解产业链担保难。包括在工业反哺农业进行产业化运作初期,要利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情况,使用经营权抵押的方式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工业企业轻松融资,用于创设或转型为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形成期和家庭农场初创期,要根据产业链长、上下游共生结构稳固的特点,应尽可能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允许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提供必要的担保,特别是下游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上游初创期的农场主、农户提供担保,使产业链形成良好的成长态势。

第三是深挖政银合作机制潜能。政府与银行之间建立合作帮扶机制,针对农业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政策优惠、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如采取政府引导与贴息,实行名单制管理,创设或优化家庭农场专项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积极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户投身产业化经营。同时,要优化利率定价机制。银行机构对农业现代化的信贷扶持要体现“普惠”要求,应进一步优化利率定价机制,开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根据不同的信用评级发放不同利率优惠幅度的贷款。

第四是创造多渠道满足初创需求。当前,海盐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创设的诸如丰收小额贷款卡、丰收创业卡、农户信用贷款、党群创业贷款、就业扶持贷款、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支农产品已能较好地满足“三农”初次创业的融资需要,尤其是丰收小额贷款卡、丰收创业卡对满足农场主季节性生产的投资需求十分契合,应大力推广。建议政府对初创农业主体进行立项审核,引入保险机构参与农业项目帮扶,允许初创项目投保,同时,政府财政要对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建立一定的风险补偿机制,从而为农村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楼亚强,邓忍,罗书林.日本农业环保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借鉴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

[2]石传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3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金融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理单元,并且对所在国而言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地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金融创新不断活跃的背景下,城市圈的集聚内容和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创新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开发开放的强大动力。武汉城市圈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等多方面的不断创新。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自主创新的活跃期,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阻力,亟待有关部门加以研究解决。

一、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现状描述

(一)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的形势

1. 金融市场创新

武汉作为城市圈的领导城市是中部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信息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以及武汉企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的水平。目前,武汉尚无全国性金融市场,难以发挥其中部特大城市的优势,但在构建创新型金融市场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许传华(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武汉的东湖高新区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一是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建立了一个融产权交易、两高企业股权交易、技术交易和创业风险投资进退通道为一体的科技产权交易平台。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在进一步公开市场竞价交易机制,规范运作。二是依托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先行开展区域性非公众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武汉的开发区鼓励区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小范围的股份转让试点,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三是继续支持进行三板试点准备,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挂牌。如今,开发区内有许多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为三板市场储备了充足的企业资源。东湖开发区各方面条件已经能够满足三板试点的要求。四是积极利用中小板市场,培育、输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目前,证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中小板正处于积极扩张的阶段,中小企业上市周期缩短,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重大机遇时期。东湖开发区有多家企业正在组织和报送材料,做上市准备。

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探索建立离岸金融中心。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兑现,国家迫切需要建立离岸交易中心。在汉金融机构早已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如中国银行在国际上进行欧元的掉期交易和期权交易,帮助湖北及武汉涉外企业规避其面临的国际债务风险。按照国家金融政策,结合武汉现代化大都市实际,积极开展非居民之间的资金融通与交易的离岸金融业务,探索在武汉城市圈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构筑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拓展金融盈利空间。票据市场、保险市场、国债市场、贴现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在武汉得到规范发展,颇具规模,对于武汉城市圈的资金调度和融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2. 金融机构创新

试点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稳妥推进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重点是以优势产业为依托,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争取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同意民营资本或自然人在武汉城市圈投资、入股金融企业。

组建服务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金融控股集团。要成功进行混业经营,首先应从金融控股集团入手。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在金融控股集团方面早已领先于武汉,如北京的中信、上海的太平洋、深圳的招商局等。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的完善显得较为迫切。以武汉的两个开发区管委会为发起人,成立金融投资公司,通过A股市场募集资金,投资对象仅限于区域内具有投资价值,但囿于其规模较小,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的公司。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成功,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对全国层面的金融改革将起到借鉴作用。

积极争取设立中部银行。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湖北应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应积极争取在武汉市设立中部银行,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经济网络的节点作用,承接东西,连接南北,沟通中外,使资金在这里汇集、交融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和沿海经济进入中部的入口,以及中部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沿。

3. 金融制度创新

加大金融开放,实现银企双赢。对此可以中国银行为例。近年来,中国银行把握武汉及湖北外贸高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广泛开展贸易融资、国际保理、福费廷、现场交割结算等新业务品种,为企业出口提供更多融资便利。同时,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如为神龙公司开立循环信用证,既保障了神龙公司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又有力控制了银行的授信业务风险;为省某电力公司出具首笔境外工程承包保函,对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保障;与海关联合推出“报关及时通”,极大地方便了进出口企业的关税申报及缴纳,实现了税费的电子支付。鉴于湖北及武汉涉外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与日俱增,中行先后为武钢、鄂电等大型企业做了600亿日元的“三贷”置换和债务保值业务,与神龙公司做了1.3亿欧元的掉期交易和600万欧元的期权交易,帮助企业规避了市场汇率风险,极大地降低了财务成本支出。中行还在全省推出了人民币远期(NDF)业务、人民币利率掉期等业务。

实现居民取款跨行通存通兑。武汉地区金融机构不断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解决市民办理银行业务“排长队”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和信用卡跨行自动还款业务,实现居民取款跨行通存通兑;依托支付系统办理企事业单位、个人收缴费代收代付业务,逐步将养老保险金、工资、农民工津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扩大现代支付系统和农信社综合业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

破解“弱势群体”贷款难。中小企业、下岗职工、农民等一直是金融贷款中的“弱势群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行武汉分行和湖北省的金融机构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信用担保公司+银行”、“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等多种有效的贷款模式。由于需求面广,仍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等有贷款需求的群体贷款难题。人行武汉分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库建设,2007年底,完成全省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2008年底,将全省未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全部纳入信用档案库。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示范县市的建设,以点带面,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如今,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被列为了湖北金融服务创新工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人行武汉分行将在圈内推广企业、个人异地支付结算一体化;鼓励商业银行向圈内企业跨地域贷款;将商业承兑汇票推广到城市圈;建立武汉市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

4. 金融业务创新

实施业务创新,开发创新型金融业务在完善市场运作手段和控制风险条件下,进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制度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以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建设的资金紧缺问题,创造推进武汉城市圈开发开放的新动力。

健全金融产品,开发金融租赁业务。针对武汉城市圈建设所需投资巨大,在机器设备的租赁方面有较大需求的新情况,现有金融机构拟拓展租赁业务或建立相关的金融租赁公司,为地区建设提供服务。

开发综合经营业务,打造混业金融平台。在现阶段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开发综合经营业务的途径之一是完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集团下各金融产业的合作,提供交叉类的产品。此外,武汉城市圈在单一金融企业的综合经营业务上试点,如提供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务等理财服务。

提供多层次融资业务。目前武汉的直接融资比例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差距较大。除股票市场融资额较少外,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也处于弱势,不能为武汉城市圈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一是健全直接融资渠道,包括IPO、再融资、债券融资、政府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资产证券化试点。二是鉴于武汉城市圈三资企业比重大、规模大,试点合资企业上市。三是武汉利用短期融资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规模相对较小,适当放宽地区企业的企业债发行条件。四是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并通过收购、兼并、注入优质资产等手段,提高其再融资能力。

(二)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圈域金融业人力资源较丰富,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电子化技术较发达,金融组织体系较完备,信贷合作也初具规模,金融协作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城市圈经济金融创新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圈域金融业的协作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外源融资能力弱小、金融创新乏力、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分工定位不准、人才流动不活等问题,特别是金融创新乏力显得尤为突出。

1. 严格的信贷资源配给政策,导致信贷投向“两极分化”。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行的信贷管理权限越来越向省分行集中,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后,地市级分行基本上只能办理一定限额的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和承兑汇票贴现,加之各行信贷准入条件十分苛刻,贷款门槛很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被排除在信贷支持对象以外。由于缺乏贷款权限,地市级金融部门对城市圈建设的支持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同时,金融业的趋利禀性和金融竞争的同质化,也导致金融机构将战略重点过于集中于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嫌贫爱富”的信贷政策,使得武汉城市圈内城市信贷融资能力削弱。

2. 金融创新活力不足,金融服务质量低下。

首先,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从业人员的思想压力和工作压力,甚至还因裁员补偿标准等问题出现了群体事件。其次,金融创新乏力。从城市圈内金融业现实情况来看,金融机构既没有叫得响的创新业务品牌,也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和源动力,多年来仍是老套路、老品牌、老业务唱主角。从贷款业务上看,各金融部门信贷政策往往沿袭上级行下发的信贷政策标准,不敢越雷池一步,敢于突破传统思路、真正主动为客户解决资金困难的较少。而与此相反的是,严格的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导致基层信贷工作主动性受挫,惜贷、慎贷现象普遍。第三,资金结算业务中科技投入与应用不同步。据调查,已在圈内金融机构推广使用的“武汉电子支付系统”等,受结算流转过程、流转速度和票据真实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3. 金融机构设置单一,圈内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城市圈内“8”城市所拥有的金融机构主要为4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和1家农村信用社,即便是龙头城市武汉,至今也只有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汉口银行,相比上海、北京等地,明显缺乏重量级的金融机构,对于圈域金融深化和发展的引领作用不足,难以带动金融创新的发展。资本市场发育不全,全市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网点少、交易量小;票据融资种类少、融资量小,甚至还有许多企业根本就不懂得运用票据融资,加之外汇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与圈内其他城市金融发展处于明显不同步状态。商业银行对其他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选择却是“自我纠正”下的退出政策,导致其机构和信贷业务出现明显萎缩,股份制商业银行跨行政区域的信贷行为一直未得到明确肯定,而县域贷款担保机构受资本金规模限制,担保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从而导致县域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无门。

4. 区域内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双落后”。

首先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缺乏有效信贷载体。圈域8个周边城市大多经济欠发达,缺少国家重点项目,缺少大型企业,多数企业整体素质较差,难以满足银行信贷准入条件,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银行无法进行评级授信。其次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经过近几年的信用环境综合治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逃废债现象基本消除,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如金融胜诉案件执行难、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收费过高等。

5. 区域间金融合作尚处于滞后阶段。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缺乏一个金融协作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城市圈内金融协作缺乏共识。主要体现在:一是统一协调机制未建立。各城市金融综合协调、管理部门有人民银行、金融办、银监局、保监局,这些部门分属不同的系统,目前没有就城市圈专门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也没有就城市圈金融战略部署、分工合作出台具体意见和措施,金融协作缺乏明确指导和一致行动。二是金融机构间合作不够。目前除银行卡服务以外的其他业务,银行间鲜见合作,不同银行对不同城市间的相互代理、互通有无情况尚未涉足,在国外较成熟的银团贷款方式在城市圈内难以推行。三是竞争无序。最直观的表现是对大企业和优质客户的争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竞争,为抢客户,竞相变相压低利率、提供其他优惠条件,进行微利或零利经营,甚至相互贬损、冲突,不仅导致双方受损,还扰乱了信贷市场,加大风险,形成负外部性。

6. 外源融资能力比较薄弱。

外源融资是反映城市资金凝聚力和盈利水平、金融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对降低域内资金成本、加快资金流动、发挥资金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上讲,只要区域经济发达、金融交易活跃、投资软环境较好,外源融资会呈现规模大、成本低的特点。但是从武汉城市圈运行情况来看,外源融资的情况并不理想,无论是规模还是利用程度上都和沿海城市相距甚大。此外,武汉城市圈对于异地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也偏弱,主要贷款来自圈域内,尤其是武汉市金融机构对异地贷款金额,呈现信贷资金净流出局面。

7. 人才流动不活。

一方面,尽管城市圈有丰富的金融人力资源,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奉行“存款立行”、“资源至上”的理念左右着人才的使用和流动。金融从业人员在流动,但跳来跳去总是“资源大户”和老面孔,“新鲜血液”流不进来或难以流动,直接导致域内金融文化、技术、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圈内部金融人才流动呈现简单的“8”城市向龙头城市单向流动,而龙头城市向周边城市流动以及“8”城市间的横向流动少之又少,这种状况不利于城市圈金融人才的交流和素质提高,不利于城市圈金融软环境的改善,也不利于城市圈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二、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实践路径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机遇就是金融部门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转型迫切需要金融部门的创新和转型。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能动作用,既着眼于圈内各城市内部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又放眼于圈内经济金融的高度合作,必须采取以下基本路径:

(一)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全面提供信贷、结算、智力支持和财富管理服务

突出信贷支持重点,提高融资服务功能。以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市经发投公司、地产集团、地铁集团、城投集团等大集团公司为平台,加大对轨道交通、地铁、过江隧道、城市(际)公路和两江桥梁、大型公路铁路枢纽站、港口、连接武汉城市圈“三纵五横”公路主通道、天河机场国际性航空枢纽建设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信贷资源投入。突出结算支持重点,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依托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多渠道、全方位的客户服务体系,着力为机构法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政府机构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结算、贷款、电子银行等业务组合工具,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现金管理服务为龙头,拓展大型企业集团和机构客户等高端客户的现金管理市场,组合结算业务、投融资业务、账户管理等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客户设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提供现金收付款业务、账户透支、现金池、公务用卡、法人理财、外汇避险等一系列服务。突出智力支持重点,提高投行业务价值。利用资金、品牌、资源等优势,积极收集企业重组、并购、改制信息,重点关注城市公用事业、公路、电力、房地产等行业的资产收购业务,为企业在财务顾问、债务重组、收购兼并、国企改制、项目融资、结构化融资、资产管理、衍生产品交易、股权直接投资、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领域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突出理财支持重点,提高财富管理水平。以“零售银行”业务产品为重点,精心打造零售银行品牌,着重营销理财金账户核心品牌,打造“理财直通车”服务品牌,更好地服务中高端客户。以基金、保险及理财产品为重点,灵活运用各种理财协议同其他金融产品的组合,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

(二)打造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设立中部区域业务处理中心,为实现金融各行业范围内的跨城市、跨分行、跨地区的集约化、专业化业务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设立95588电话银行分中心,即建立以95588电话银行为载体,面向湖北省、辐射周边城市的客户服务中心,与现有95588电话银行南、北托管中心并列形成三大电话银行中心,大力提高电话银行处理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话服务需求,加强大客户售后服务管理。设立华中物流贸易融资中心。根据《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武汉市将充分发挥其位于国家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和长江物流通道交叉点的优势和地位,科学合理规划及建设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光谷”、富士康和80万吨乙烯项目等产值千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方兴未艾,金融租赁市场前景广阔。

(三)建立健全城市圈金融协作机制,整合金融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组建城市圈金融协作常设领导机构,建立“1+8”城市金融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城市圈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理顺管理体制,研究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与金融管理体制不相匹配问题,疏通圈内金融资源畅通渠道。建立统一的服务体系平台,如建立城市圈内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统一监管标准,整合金融资源,解决跨地区票据清算,进一步加强圈内银行卡的联网。一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要在继续推动城市圈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同时,加快发展证券市场,吸引证券业在圈内城市投资,设立证券交易网点,满足居民和企业的投资需求。二是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要提高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实现圈内票据市场的对接,形成专业化的区域票据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完善外汇服务网络。

(四)优化环境,为城市圈金融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金融机构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规范财务报表,协助企业提高信贷市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首先是加强城市圈信用体系建设。在现有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逐步扩充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实现圈内多部门信息联网,达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完全共享。其次是实行圈内统一的金融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在圈内逐步推广统一的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最后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圈内“大监管”模式,全力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开展反洗钱等活动,切实维护圈内金融业的平稳运行。

(五)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支农体系

要加强金融支农基础服务设施方面的建设,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汇划、汇兑困难问题;要大力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着力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支持,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彭兴韵.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淑珍.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发展中的两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江世银.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09).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4

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的现状

1. 农村信用合作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多次改革, 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务院1984年国发“105号文件”转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报告》, 提出了把农信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之后, 中国农业银行对农信社进行了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推动了农信社事业的大发展。1995年底, 全国共有独立核算农信社50219个, 县级联社2409个, 所有者权益达632亿元, 其中实收资本378亿元, 总资产985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7173亿元, 其中储蓄存款6196亿元, 吸收了农村储蓄的60%以上;各项贷款达到5176亿元, 占整个农业生产贷款的60%以上, 农户贷款的80%以上, 乡镇企业贷款的70%以上。2004年8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 (国办发[2004]66号) 明确提出,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在总结前一段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决定把北京等21个省 (市) 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单位。 (2) 要求先期开展试点的8个省 (市) 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向深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已兑付专项票据的2311个县 (市)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考核, 并分类实施激励约束措施, 对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 全国农村信用社新增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7374亿元和3093亿元, 年末余额分别增长19%和15%。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截至2011年末, 全国共组建以县 (市) 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1882家。 (3)

2. 农村商业银行

2001年11月28日, 江苏省常熟市、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12月6日, 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也随后挂牌开业, 这是我国首批三家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05年末, 全国共有12家农村商业银行, 2006年末增加到13家, 2007年末增加到17家。2008年6月29日, 在重庆成立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这是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三家、西部首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 并于2010年12月在香港上市, 这也是我国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4) 到2010年末, 全国农村商业银行增加到了85家, 从业人数96721人。 (5) 全部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7670亿元, 较2009年增长48.1%。负债总额为25643亿元, 较2009年增长46.15%。有可比数据的农村商业银行合计总资产为17267.22亿元, 平均增速达26.01%, 比2009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负债规模14475.72亿元, 平均增速达26.95%, 比2009年提高了3.58个百分点。其中, 贷款余额为8497.26亿元, 平均增速为21.02%;存款余额为14432.28亿元, 平均增速为24.06%。[1]

3. 邮政储蓄银行

1986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 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 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在2000年初, 面对加入WTO的背景, 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5年12月, 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首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 2006年3月试点逐渐展开, 邮政储蓄告别“只存不贷”。2007年3月20日, 我国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 之后发展较为迅速, 网点数不断增加, 由1988年的13651个增加到2007年的36187个。截至2010年10月16日, 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 4500多个网点已开办这项业务。到2011年10月末, 邮储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达到7493亿元, 有效缓解了全国517万户商户、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难题。其中, 该行县级以下区域贷款份额占比高达63%, 成为服务县域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此外, 邮政储蓄银行有2.96万个位于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网点, 全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储蓄余额达到28470.8亿元。其中, 县及县以下网点个人储蓄余额约为18293.56亿元, 占比64.25%;有38570万个网点实现了全国联网。由此可见, 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三农”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提高, 在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的数据, 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地区2011年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存在差异性。其中,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布数量的比例最高,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组分别占31.1%、31.7%和36.4%;东北地区的比例最小, 各自的比例分别只占14.7%、16.2%和18.2%。

(1) 村镇银行。2012年7月, 已开业村镇银行资产总额2653亿元, 其中存款余额1758亿元, 贷款余额1511亿元, 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2万笔、小微企业贷款9.3万笔, 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72%。

(2) 小额贷款公司。到2012年6月末,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267家, 从业人员58441人, 实收资本4257.03亿元, 贷款余额4892.59亿元。其中, 东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1544家, 占总数的29.3%, 贷款余额2586.55亿元, 占总数的52.9%, 平均每家贷款1.68亿元;中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1192家, 占总数的22.6%, 贷款余额799.43亿元, 占总数的16.3%, 平均每家贷款0.67亿元;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1769家, 占总数的33.6%, 贷款余额1258.19亿元, 占总数的25.7%, 平均每家贷款0.71亿元;东北地区小额贷款公司762家, 占总数的14.5%, 贷款余额248.44亿元, 占总数的5.1%, 平均每家贷款0.33亿元。

(3) 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较为缓慢, 到2010年末全国共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 (6) 2011年末上升至50家。

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发展中的主要缺陷

1.业务范围狭小

金融机构业务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受软硬件环境条件的约束,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业务范围狭小, 还是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 电子银行、银行卡、外汇等业务受条件限制还无法开办, 电话银行、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新型业务也不能开展。并且, 目前很多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由于成立的时间短、经营规模小、地理条件偏僻等方面的制约, 在区域发展的公信力较低, 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都很难开展。由于很多农户并不知晓这些新成立的金融机构的性质、政策和规章, 因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往往更多的是通过客户经理的人脉来吸收。由于业务范围的狭小, 导致了部分小型金融机构获利能力较弱, 甚至出现亏损。四川惠民村镇银行成立后两年连续亏损, 2007年和2008年分别亏损20万元和30万元。绵阳富民村镇银行, 截至2007年10月31日, 共办理个人存款开户121户, 累计办理贷款业务22笔、累计发放贷款169万元, 已收回贷款4万元, 贷款余额为165万元, 存贷比为179.35%, 目前亏损3万元。[2]

2.贷款过于集中

金融机构信贷集中度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过于集中于某一个行业、地区、客户或贷款类型, 对于单一风险因子的风险敞口过大造成的风险,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贷款集中的一个重要限制性指标就是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总额的比例, 一般规定不应超过10%。最大十家贷款客户的贷款比例高低也是衡量贷款集中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不应超过银行资本总额的50%。但是, 目前有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贷款集中度远超过这个指标。例如, 截至2010年6月末, 青海省大通国开村镇银行对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144万元、3000万元和1500万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6.89%。其次是客户集中。最大一家客户贷款余额为5000万元, 贷款集中度为173.35%;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额为14520万元, 贷款集中度高达503.39%, 远超贷款集中度10%和50%的监管标准。再次期限集中。1~3年期的贷款余额为17212.68万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3.82%。

另外, 从城乡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来看, 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显得更为明显。为了更容易比较, 我们分别选择了来自相同省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第一, 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例方面, 2010年上海银行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近1个百分点, 2011年上海银行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1.5个百分点;2010年南京银行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4.1个百分点, 2011年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3.1个百分点。第二,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方面, 2010年上海银行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4.2个百分点, 2011年上海银行比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低了8.9个百分点;2010年南京银行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26个百分点, 2011年比昆山农村商业银行低了22个百分点。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2》。

3.不良贷款率偏高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 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3]不良贷款率高,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反之, 不良贷款率低,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资料显示, 从2010年末到2012年第二季度, 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水平在0.9%~1.1%区间内变动, 平均水平达1%。其中, 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整体水平最高, 在1.5%~1.9%区间内波动, 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维持在1%~1.3%区间,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水平相对稳定, 分别在0.6%~0.7%区间和0.8%~0.9%区间变动, 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最低, 在0.4%~0.6%区间内变动。2013年5月末, 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3%, 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4%以上。

4.利润率较低

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可以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总体盈利水平。作为银行的三大目标之一, 盈利性的高低是各银行的最终追求目的。表2显示, 2010年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01%、0.36%和0.34%, 平均值是0.57%;而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和宁夏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07%、1.10%、1.46%和1.64%, 平均值是1.318%, 比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的平均值高出0.748%, 同理可以得出2011年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资产利润率的平均值为0.843%, 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值为1.388%, 比农村金融机构高出0.545%。另外, 我们继续从城乡金融机构的资本利润率情况进行比较。2010年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3.82%、8.34%和16.17%, 平均值是12.78%, 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和宁夏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6.99%、21.20%、19.89%和18.75%, 平均值是19.21%, 比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的平均值多出6.43个百分点, 同理可以得出2011年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平均值为16.91%, 城市商业银行平均值为20.99%, 比农村金融机构多出4.08个百分点。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1和2012整理得来。

5. 技术人才缺乏

现代金融的运行涉及金融、会计、数学、计算机、法律等多种综合性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金融界尤其是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谓是“凤毛麟角”。从目前成立的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来看, 80%以上员工只有大专学历, 与2009和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比相去甚远 (见表3) 。我们可以看到, 2009年和2010年8家银行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最高的是兴业银行 (72.59%和69.39%) , 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最高的是浙商银行 (12.46%和11.99%) 。技术人才的大量缺乏致使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租赁业务、投资咨询、家庭理财等业务发展缓慢, 几无涉足, 严重滞后于其他银行的金融业务。

单位:%

资料来源: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1~20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

三、新时期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据银监会官员披露, 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20万亿人民币, 而实际支农资金按照8%的年均增长率计算, 只能提供10万亿人民币左右。由此可见, 在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培育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201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 加强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和引导, 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按这一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路径:

1. 金融环境的创新路径

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降低金融风险, 推进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可以说, 农村金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业务发展的质量。第一, 实施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政策。近乎统一的监管准则必然会使银行监管达不到有效性, 必然会使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在经营过程中, 把重心偏向城市区域, 把重点放在大企业上。同时, 统一的监管准则还会在金融市场上形成天然的进入壁垒, 这会使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在业务竞争上存在先天的劣势。[4]应根据城乡不同地区金融运行状况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宏观金融调整政策, 以扩充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第二, 构建动态灵活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构建动态灵活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 将资金价格的贷款利率机制设计合理并且付诸实践, 最终有效地动员储蓄并引导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 扩大支农资金的覆盖群体, 降低农户和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边际成本。第三, 继续深化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改革, 逐步减少政府干预, 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推进市场化进程, 将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逐渐培育成真正自主独立的市场主体。

2. 金融人才的创新路径

当今世界,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 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力度。相对城市金融机构而言,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在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工资待遇等方面具有较多劣势, 这些困境也是造成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应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 着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 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一方面, 建立公开、竞争、择优的人才任用制度。金融机构要科学设置聘任岗位, 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职务聘任机制, 建立公开、民主的考核和竞争制度, 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另一方面, 提供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越环境和氛围, 给他们创造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舞台, 在农村金融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 使农村金融人才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3. 金融文化的创新路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农民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诸如诚信危机、公德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因而, 积极推动现代农村金融文化建设, 净化农村信用环境, 减少交易成本、规范交易行为, 充分发挥金融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逐步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软实力,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其一, 加强对信贷政策的宣传。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宣传, 及时告知政策的变化情况, 并利用办理业务过程中向客户解释和传输相应的政策法规, 让客户能够充分了解、掌握相关的信贷政策。其二, 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经济信息档案, 及时跟踪、审核、评定信用级别, 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设立不同的标准, 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户, 可以简化发放贷款的手续, 降低抵押、质押的要求, 最终提升农户按时还款的意识。[5]其三, 打造农村金融机构的企业精神文化。注重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培养职工意志, 增强职工工作责任感, 把爱国、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和诚实守信等思想观念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深入到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中, 强化职工主人翁地位, 最大限度的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 从而可以多角度、多层面改善服务环境, 提升工作绩效。

4. 金融产品的创新路径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只有不断创新产品,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减少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多样化金融产品需求。首先, 金融产品创新的观念要更新。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仍然沿袭以前的“等客上门”习惯做法, 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思维和客户至上的理念, 并且金融产品比较单一, 如出一辙, 缺乏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优, 人优我特的创新品种。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结合地区特色、服务对象、行业差别, 细分客户群体, 开发、培植具有自身特色、个性化强、适合和满足县域和小城镇客户需求的新产品, 如针对广大农民的“惠农卡”、针对农村个体工商户的“兴农卡”等。其次, 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的指导, 督促金融机构切实开展创新工作, 及时协调解决制约创新的各种因素, 调动涉农金融机构的创新积极性, 为“三农”客户提供高层次、综合性、跨区域的金融产品。再次,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应创新贷款产品的设计, 增强小额信贷担保机制的灵活性, 适当调高授信额度, 实现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双赢局面。

5. 金融业务的创新路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金融业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业务, 农村金融业务更应该保持与时俱进, 动态满足客户需求。第一,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业务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农民群体的变化、农业促进体系的完善等各个层面努力挖掘新的金融业务需求。第二, 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可以逐步发展结算、代收保费、电话费、代发工资、证券基金的买卖等中间业务产品, 甚至有的农户还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等金融服务。第三, 可以逐步推进农产品期货业务。2011年农产品期货成交量、成交金额占整个期货市场的54.33%和40.2%, 基本一半商品期货的交易量体现在农产品期货上。尽管在我国期货市场试点初期, 曾经上市的农产品期货达到20多种, 但由于风险事件频发以及当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期货品种退出了期货市场, 目前我国仅有12种农产品进入期货市场交易, 而在国际市场上, 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一个交易所交易活跃的农产品期货期权交易品种就有55个, 印度的农产品期货也有100多种。[6]因此, 今后我们要在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稳定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同时, 在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时地启动农产品期货业务, 以满足我国农民多元化种植状况下的风险规避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专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 (2011)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1.

[2]绵阳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初探——基于绵阳富民村镇银行的案例剖析[J].西南金融, 2008, (03) .

[3]罗勇, 陈治亚.以动产质押融资为例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3, (06) .

[4]张迎春, 张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别监管的内在机理:由村镇银行生发[J].改革, 2012, (05) .

[5]熊芳.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创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1]

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金融需求进一步增加, 而要满足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 金融在支持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不畅、金融支持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力度不够、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作用的发挥, 也进一步制约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 加强金融创新有利于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 充分发挥城乡金融功能, 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这是破解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困局的必由之路, 也是现实城镇化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以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自我发展

金融创新就是促进各种金融要素新的结合, 建立“新的生产函数”。[2]金融创新主要特点就是“突破”, 即通过改革金融业务多年传统经营局面, 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明显创新、变革。[3]

(一) 创新金融体系

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的源泉是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金融创新的动力是金融机构的相互竞争。同时,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需求是多样性的, 这也客观上决定了金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首先, 要创新银行金融机构。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明确市场定位, 实现真正商业化经营, 商业化后的各个商业银行, 要为城乡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积极助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二是对信用社产权进行改革, 实行股权多样化, 建立社区性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促进本地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为广大市民提供金融服务;三是积极鼓励中小型民营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 使它们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力量。其次, 要创新政策性金融组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政策性金融组织, 能够满足城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金融需求, 能与一般性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要通过提供贷款担保、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性的金融业务。第三, 要完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一是要加强保险组织制度体系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的保险市场;二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推动担保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融合发展, 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担保信用公司;三要促进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金融行业。

(二)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需求的多元化特点决定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供应的多元化, 因此,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指针, 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一是要创新融资产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融资渠道市场化,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途径, 如发展城市建设融资的BOT、TOT和BOB等投融资模式, 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二是要建立新型城镇化金融产品和业务拓展体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金融机构顺应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 深入分析城乡生产、消费和资金需求特点, 从而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拓展体系, 以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三是要加大金融创新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农民向市民转变, 因为农民一旦离开了土地, 无论是养老、医疗, 还是子女教育都需要资金支持, 金融创新服务如何在满足城镇化需要又满足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中找到平衡点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课题;四是要以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随着信息化发展, 金融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我们要以科技创新来引导金融创新,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全新、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以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

(一) 要树立正确的金融创新意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把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作为制定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金融创新既要考虑需要, 更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结合起来, 尤其是要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金融创新要在提高城镇的规模效应和综合实力,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和支撑作用。政府部门在要树立科学的金融创新和发展理念, 把建立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提高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二是要树立法治化的金融创新理念。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促进金融发展, 推进经济的进步, 尤其是规范金融创新, 都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因此, 要树立法治化的金融创新理念, 尽快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体系, 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财政和信用支持

首先,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财政支持。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可以直接增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 还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 不断吸引和带动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同时, 金融创新通过为财政投资搭建运作平台建立财政补偿金融、金融投资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其次, 政府要加大对金融创新的信用支持。政府要构建信用评价体系, 进而优化金融环境。一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信用制度。要推动信用评级工作推进, 规范信用秩序。二是要实现信用数据共享。要拓宽征信数据采集渠道, 同时加强数据的加工整合, 帮助金融机构准确了解客户的信用状态, 实现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三要发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等中介机构, 进一步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有效降低金融欺骗的概率。四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信用文化宣传, 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培育信用文化。

(三) 政府要强化对金融创新的制度支持

实现金融创新, 发挥金融作用, 需要城镇化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随着改革的深入, 困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许多制度都实现了突破, 但关键领域制度突破依然没有实现, 这些制度约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进而影响金融创新。要打破这些制度约束, 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建立城乡统一、全国一致的户籍管理模式, 改变由户籍造成的身份差别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享有同等生存权和发展权, 逐步实现居民的有序流动, 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进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支持土地流转和集中,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抵押品问题, 进而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 政府要创新金融监管制度, 切实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一是要推进法治监管,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 做到金融监管有法可依;二是要理顺监管体制, 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 要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三是要加强行业监管, 通过建立同业协会, 做好行业自律公约, 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完善;四是要进行差异化监管, 对于小城镇, 监管部门应在期限、贷款利率等方面适当放松监管要求, 提高风险容忍度, 实行灵活的监管方式;对于相对金融发展成熟的地区, 监管要严, 标准要高。

三、以金融创新强化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是集约、效益和质量的城镇化, 是包括人口、产业和空间的全面城镇化, 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是城乡一体、工农互助、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与城市的商业金融系统存在差异, 同时也不同于传统的农村信贷制度, 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这种金融需求的满足需要金融创新。[4]唯此, 才能真正发挥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促进作用。

(一) 以金融创新助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必要保障, 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最好占GDP的3%~5%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15%, 而2010年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额为10 624亿元, 占当年GDP的3.17%,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5]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2020年) 》凸显了政府以人为本、优化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心, 同时也将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6,7]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投入还必须加强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区别不同情况, 通过金融创新, 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金融创新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并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 必然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 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要推进城镇化健康的发展必须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只有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共同发展, 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 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而我国工业化发展滞后, 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全球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95, 但我国这一比值仅为1.09, 显示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很高, 但项目分散, 聚集度不高。[8]因此, 我们要发挥工业化在产业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重视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为此, 通过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工业的培育、传统优势工业改造的支持力度, 不断拉长生产链条, 深化生产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 依托不同地区特色资源, 择优支持特色产业, 将其发展成为集聚产业, 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三是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从而满足多元的金融需求。

(三) 以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迫切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业产业化, 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第一, 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保障。要引导金融市场资金流向, 完善金融支农的各项政策扶持, 努力增加金融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和使用方向, 加大金融资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帮助农民致富、扶持农业发展和支持农村建设。第二, 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农业科技进步。要通过金融创新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力。一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二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农业新技术推广;三是金融创新要大力支持农村教育, 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扶持力度。第三, 要通过金融创新引导多方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要发挥金融创新的杠杆作用, 逐步引导社会各个方面资金投向农业, 从而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四) 以金融创新助推城镇社会事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更是难点。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 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35%~38%, 有约近2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 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9]如果未来城镇化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 到202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 而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将有近2000万人口进城,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将需要巨额的资金 (有机构预约50万亿元) 投入。[10]因而, 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来增加金融供给, 进而促进城镇社会事业的发展, 让农民和市民一样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 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主要措施有:一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需求, 就需要金融创新, 通过差别化住房信贷的政策来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二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要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城市低保等方面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基本社会福利, 增强新增人口的身份认同;三是要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就业需求。要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灵活运用金融供给对新增就业人口的创业进行扶持。

总之,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关系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其中,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必须坚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支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等的发展, 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 通过金融创新实现金融行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优化金融生态, 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创新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版, 第22页.

[2]何少军.论我国的金融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8) :133.

[3]段世德.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0) :84-87.

[4]刘芬华.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0 (5) :24-28.

[5]王元京, 张潇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3 (4) :36.

[6]《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4年3月.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16/c_119791251.htm.

[7]《2014-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企顾问网, 2014年9月.http://www.cction.com/report/201409/112432.html.

[8]刘奂成.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7) :78-81.

[9]刘奂成.以金融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7) :78-81.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6

(一) 服务板块多样化、专业化

P2P网络信贷发展之初主要是面对大众化的小额信贷需求, 专注于民间借贷市场, 市场需求量巨大, 对具体的贷款业务及贷款主体没有严格的划分, 专业化服务程度较低, 对有特定需求的客户无法提供相应符合的信贷产品, 也造成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随着网络信贷市场发展机制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专业化服务不断加强, 服务板块的划分更加清晰明确, 如“微贷网”只针对同城 (浙江) 业务, “51-give”专注捐款性质的公益性信贷, “齐放”则主要针对学生, 同时, 也出现了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集资, 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投资对象,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信贷产品。

(二) 对投资人利益保护加强

P2P网络信贷在初始发展阶段主要发挥的是中介作用, 利用网络平台为筹资者和投资者搭建信息平台, 从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费和服务费, 随着网络信贷市场的爆炸式发展, 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增强, 使得传统的中间人角色渐渐丧失竞争优势, 为此网络信贷推出了各种创新式服务, 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这种趋势尤其体现在担保以及风险金问题上, 以往的网络信贷中如果出现到期无法偿还本息及拒绝还款的行为, 网络信贷平台仅协助投资者追偿或退还服务费, 对投资人的本息不具有赔偿义务, 随着现在竞争的激烈, 投资者的可选择对象增多, 对资金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网络信贷平台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开始与担保公司合作, 对投资人的本息做出承诺, 一些P2P网络信贷平台还会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风险金作为违约时对投资人利益的补偿。

(三) 从线上模式到多种模式相结合

线上模式主要是搭建借贷信息平台, 在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起中介作用, 帮助进行借款协商, 主要是借贷信息的发布、资信的证明和信贷的审核, 促成双方借贷的达成, 然后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服务费, 早期的P2P网络信贷大多采取这种形式, 主要是受资金和人力成本的限制, 如今随着一些P2P网络信贷实力的增强, 线下模式受到重视, 并在整个信贷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对借款人的实地信用考察到借贷双方之间问题的协商, 再到借贷成功后对借款人的信用追踪, 最后借贷期结束投资人本息的催收, 网络信贷平台都全程参与, 为借贷双方提供专业化服务, 这既是应借贷参与者的需要, 也是P2P网络借贷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催生更多的金融服务创新, 完善网络借贷市场。

二、P2P网络信贷暴露的问题

(一) 系统性风险

1. 法律政策风险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 新兴行业出现的合理性和迫切性不是其关注的焦点, 更不用说关注这种新兴行业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风险, 而是背离合理的监管理念, 对于违反法律规章制度, 如网络信贷涉及的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等, 用“非法集资”给行业和机构贴标签。非法集资没有明确的资金用途, 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 往往容易出现非法挪用、金融诈骗, 给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也不利于金融稳定, 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一旦这些风险引发监管者对P2P行业态度的转变, 那么金融体制改革、经济产业发展等政策制度对P2P行业的不确定性就非常大, 承受的政策风险也就非常大。

2. 市场风险

P2P网络信贷平台进行的是资金的交易, 这种新型金融服务必然面临金融市场风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一般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资本的5倍, 最高不能超过10倍。而网贷公司为谋求收益担保倍数突破10倍警戒线是业内常态, 这样一来, 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 对于P2P行业来说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这种风险打击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是无可挽回的。

(二) 非系统性风险

1. 网络信贷参与者的信用风险

第一, 来自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也称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本金的风险。投资者在借出资金之前会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信用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网络借贷平台, 而对真实的借款人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等企业经营状况的实际数据信息难以获得, 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 造成投资者做出错误判断。

第二, 来自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由于目前银行方面对于资金流量规模较小的信贷平台往往并不给予资金托管业务, 投资者一般把钱转入网络平台提供的账户, 再由信贷平台将收集的资金进行统一放贷, 整个资金运作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 如果资金运作良好, 则投资人的本息得以保证, 但是平台坏账率及赔付率一旦上升, 很容易出现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 即所谓的资金挪用风险, 最终利益受损最大的还是投资者。

2. 网络信贷平台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是指由于内部的相关程序不太完善或存在一些问题, 加上内部员工、运行中的电子信息系统以及来自外部的事件等多种因素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网络信贷准入门槛低, 各种信贷平台充斥市场, 很难对它们的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 很多网络信贷平台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其管理人员对整个信贷业务的风险点、风险防范技术、内部控制机制以及流程方面缺乏专业知识, 很容易造成风险管理的缺失, 这是可能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以及收益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3. 资金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 大多数网络信贷平台都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出资, 其现金流量非常有限, 其资产质量和信用情况难以准确核实。网贷平台主要通过吸纳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自身现金流, 并形成一定的资金沉淀, 在当前监管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网贷平台很可能为谋取高额利润利用沉淀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 一旦投资失误, 兑付困难, 流动性风险极可能摧毁整个网贷平台运营机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网贷平台业务逐渐多元化, 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担当投资咨询和中间人的角色, 也参与了一些债券债务关系发生实际转移的交易, 例如平台配对线下交易型、债券转让型, 主要是为谋取高额的借贷利息, 这种行为极易存在非法集资和演化成高利贷的风险, 其资金的流动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P2P网络信贷平台发展的规范路径

(一) 完善第三方网贷服务链

第一, 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目前大多数网贷平台没有建立资金的第三方托管机制, 而是要求客户直接将资金转入网贷平台提供的资金账户, 由平台进行资金的直接支配。这是导致网络平台“跑路”、“倒闭”的重要原因, 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借款人的违约, 平台无力担保赔付,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平台恶意卷款, 私自挪用资金。为此, 必须建立独立于网贷平台的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 主要以银行作为首选, 银行各种风险管理机制教健全, 能够给客户最多的信赖。

第二, 引进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当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参与度低, 主要由政府引导, 应建立多方参与的信用体系, 对现有的资信评估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整合利用, 共同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作为央行征信系统的有效补充, 完善借款人的借贷偿还记录, 向P2P网贷平台提供, 最大程度上信息不对称给投资人带来的投资失误, 同时保障网贷市场的有效运转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第三, 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出于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和保护投资人利益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开始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一方面, 网贷平台本身资金有限, 无力提供巨额担保, 即使有风险准备金, 也是从所吸纳的资金中提取的, 一旦出现违约, 风险准备金余额小于赔付金额, 仍然无法有效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另一方面, 作为担保机构的第三方从自身利益考虑, 也会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的审核, 严格贷款程序, 降低违约风险, 这对于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带动网贷平台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 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从P2P网络信贷平台自2007年迅速发展以来, 一直存在打法律政策的擦边球, 缺乏正规有效的监管。网贷公司的信贷审批只在工商的范围内, 少部分有金融背景的平台纳入工信部进行通信行业网络安全的监管, 但是这两家监管机构对网贷平台经营金融业务并没有特殊的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只侧重对网站形式和存在的合法性进行监管, 工信部侧重监管网站非法言论和内容, 这些并不是网贷平台所需要的实质性监管。[8]网贷平台作为新兴的金融创新产物, 发展多元化, 涉及多方面的监管体系, 政府应对各部门监管部分进行严格的责任划分, 保证监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 行业自律是对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 是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有力保障, 通过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关细则, 具体约束网贷中的违规行为, 同时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

(三) 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科学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尤其对于网络信贷公司而言这种新型的金融创新产物, 更应该注重市场退出机制的健全。一旦发生“跑路”“倒闭”现象, 不仅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重大损害, 也会影响整个金融稳定。在网络信贷公司退出过程中, 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妥善安排, 并由正规监管部门全程监督其清算过程, 给投资者的利益以最大的保护, 防止恶意卷款, 私自挪用资金的行为。例如, 2011年宣布关闭的哈哈贷在退出过程中, 采用了通告通知提取账户金、贷款人在关闭前仍未收回借款由哈哈贷提前垫付等安排, 实现了有序退出。当然, 各类网贷平台也有自身特点, 应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应充分保护贷款人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博, 董亮.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13, (10) .

[2]季益.浅析P2P网络信贷发展特点与风险防范) [J].法制博览, 2015, (01) .

[3]刘峙廷.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金融论坛, 2013, (06) .

[4]财金[2001]7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5]杨宇焰, 陈倩, 田忠成.P2P网络信贷平台的主要模式、风险及政策建议[J].西南金融, 2014, (01) .

[6]罗扬.我国P2P网络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金融论坛, 2014, (04) .

[7]张宏.美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规范及对中国的启示[J].财经界Money China, 2013, (30) .

林业金融创新路径 篇7

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 江苏处于创新型经济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 全省正在努力营造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 以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因此, 在新形势下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1 江苏科技金融结合基础与发展成效

江苏省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 始终着力推动科技金融的有机结合。作为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省份, 江苏积极搭建各类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科技金融结合模式, 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江苏省科技金融工作的政策,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银行资金支撑作用凸显, 创业投资加速发展, 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提升,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其中, 南京和苏州科技金融结合实践成绩显著, 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紫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保险发展的实施办法》《南京市资本市场融资目标分解和考核奖励办法》《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银行发展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 充分调动全市各方资源, 鼓励金融创新发展, 大力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投放和集聚, 在推进科技金融有机结合工作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有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苏州的实践看, 作为江苏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紧抓科技资源和金融两个活跃因素, 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的融合对接, 在更高层面上加快整合各类创新要素, 不断强化科技金融创新, 满足融资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各类科技型企业发展。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 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科技金融工作以来, 苏州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 专门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加大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的建设力度, 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省的科技金融结合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

2 江苏科技金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江苏科技金融结合虽然成效明显, 但正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相比, 差距明显。目前, 主要存在问题: (1) 政府缺乏对科技金融发展的整体规划。江苏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开展时间较短, 各相关部门近年来虽陆续出台了加强科技金融服务的相关文件和办法, 但缺乏统筹协调, 科技金融税收政策等部分领域政策存在空白, 尚未形成制度体系。 (2) 政府投入资金与方式存在不足。目前, 我省科技金融财政投入资金逐渐增加, 但部分市县等地方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投入相对滞后, 增长速度不快。此外, 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以风险补偿资金为主, 支持方式单一。 (3)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 江苏省适合科技型企业的科技金融产品较为单一, 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为主, 科技债券、科技保险等产品份额还很小。同时, 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推进缓慢, 进展不大。 (4)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 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 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业务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另一方面, 科技金融机构和专门人才短缺, 缺乏既懂金融、又懂科技, 还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 新形势下科技金融结合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从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江苏科技金融要更好的结合, 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1)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从省级层面统筹协调, 联合人民银行、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省地税等部门, 制定科技金融促进政策形成制度体系。根据风投、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特点, 制定设计既能保证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又能分担科技金融风险的制度方案。 (2)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机制。结合我省实际, 探索优化省级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 综合运用无偿贴息、风险补偿、无偿资助加强引导, 吸引担保资本、保险资本投入。通过降低民营资本介入科技投融资服务的门槛,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科技金融体系, 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3) 改进科技金融工具和服务。鼓励银行在现有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部的基础上, 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研发新的金融工具, 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提供多层次、更全面的金融工具和服务。 (4) 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通过吸引优秀的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 加快发展技术评估、知识产权代理、技术经纪、金融担保、技术交易等中介业务。同时, 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训, 提高科技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摘要:科技金融的有机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并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 科技金融工作稳步推进, 金融资源与科技领域已初步呈现出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良好态势。文章分析了江苏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新形势下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科技金融结合,路径对策

参考文献

[1]江世银.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都经验、问题及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 2012 (5) .

[2]曹庆穗.发展江苏创新型经济必须推动科技与金融高度耦合[J].群众, 2011 (3) .

上一篇:连续过程下一篇: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