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创新

2024-07-13

农村金融创新(通用12篇)

农村金融创新 篇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民间金融和谐发展,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以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这个不足既包括结构上的不足, 也包括数量上的不足。要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方位供给、多层次服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要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采取差异化策略鼓励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在农村兴办对应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机构,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金融供给;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立法和培育工作, 调动并尊重农民参与农村金融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保护民间金融合法利益的基础上, 引导、规范其科学发展。第二、激励扶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范围应有所侧重, 使农村的金融需求都有对应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来满足, 避免出现金融机构扎推利润高的金融项目而利润低的项目无人问津的现象, 其中, 政策性金融应侧重为农村中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融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第三、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村地区金融全覆盖。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等条件, 因地制宜的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农村金融网点体系, 确保农民能就近获得存储、信贷等金融服务, 切实消除部分农村地区金融零机构零网点零服务的现象。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与农村金融运行发展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 是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

第一, 在统筹城乡、以工促农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夯实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 延伸产业链, 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大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资力度, 加大对农业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提高城市化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健全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建设农村金融的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金融机构自愿交易、平等竞争的农村金融法治体系, 以完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 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地位, 切实保护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稳定机制, 督促农村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保护储民、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处理好政府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强化依法行政和合法竞争意识, 为农村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第三、建立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协调工商、税务、财政、审计、银行、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开放数据, 组织建立基础数据库和检索平台, 形成大规模的征信数据共享网络;推进信用法制体系建设, 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评级、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修改和完善涉及信用方面的法律的有关内容, 特别要强化其中的惩罚性条款, 建立社会失信惩戒及守信激励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居民商业信用意识的宣传和培养, 强化有偿金融服务意识, 采取金融联结等方式培育发展乡村征信中介, 建立以生产小组、队、村、乡为平台的农村居民征信系统。第四、积极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 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 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流转, 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农业保险等物品的抵押方式, 扩大有效抵押物范围;积极创新担保模式, 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组建的政策性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商业性的、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合作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探索建立以农业保险为抵押载体的保险抵押模式。

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

金融企业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金融资金和服务的供给主体,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现代金融企业应具备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机构, 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现代金融企业应有之义。

第一、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具有明晰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在国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金融的大背景下,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农村金融机构, 不仅有利于动员资本和扩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 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二、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要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拥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金融企业内部要设置权力制衡机制, 使控制权处于均衡状态, 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 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不至于扭曲。第三、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拥有良好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结构, 使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要求, 而且要满足未来金融创新的要求。第四, 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农村金融机构通过自身业务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断的金融创新、提供各种符合农村需求的金融服务, 实现财务上的盈利,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还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拥有健康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 借助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但是, 农村金融机构持续不断的创新与风险管理要求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与时俱进, 规范并引导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构建以控制风险为核心、适度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以控制风险为核心, 构建由农村金融监管机构、政府、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和中介组织构成的外部监督与管理, 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控制以及辅助监管相结合的立体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分别从行政规范、社会指导、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四个层面构成正常、有序运行的农村金融监管网络;监管当局应根据被监管的农村金融机构潜在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 并赋之以不同的关注程度, 合理分配监管资源;适度监管, 在监管原则和监管规则之间寻求平衡点, 避免过渡监管抑制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第二、构建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监管模式。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证券、保险在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势必被混业经营模式所替代,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混业监管模式, 协调、整合、共享各个监管主体的信息和资源, 避免政出多门所导致的政策不一致和监管中的重复与遗漏。第三、建设农村金融监管的外部大环境。金融监管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取决于监管者的主观意愿, 它还取决于一些外部因素或前提条件。当前要做的主要是培育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 减少直至杜绝行政对农村金融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涉;修定与完善有助于公平解决争议的长期实施的商业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独立的司法部门和接受监管的会计、审计和律师行业;建立安全、有效的农村金融支付和清算系统, 确保农村金融交易的清算;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培育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培育适度的系统性保护机制, 建立与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 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出现经营危机时进行适当保护, 避免发生金融风险。

五、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扶持政策

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势必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弱势金融地位, 内生决定了政府对其必要的政策扶持。

第一、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业产出和生产者劳动剩余, 确保农业收入稳定增长, 从而提高农业的信贷效益。各级政府要承诺保证财政对真正惠农而非惠全民的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要本着公共服务城乡公平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的投入, 尤其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提高农民创造财富的素质和能力, 降低其因病致贫返贫的概率和风险。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对真正的涉农贷款实施税收减免、费用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只针对涉农贷款项目实施, 不管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是否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继续完善农村金融的统计政策, 完善农村金融绩效激励相容机制, 加大对涉农贷款的统计和监督, 确保该项政策的有效运行。第三、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农业和农民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低效益, 低效益的金融服务由农村金融机构独自承担, 有悖于金融公平, 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结果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离农和远农, 因此, 要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的普责制, 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全部金融机构的金融支农责任, 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 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发放涉农贷款, 开展涉农金融项目, 也可以通过购买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间接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这既有利于实现金融公平, 又有利于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有利于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

[2]甄朝党: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现代金融制度[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3]王 朴: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特区经济, 2008 (8)

[4]李 林:中国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5]蒋定之: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 (1)

农村金融创新 篇2

摘要:本文从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地区金融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并主要从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切入分析提升农村地区金融产品有效需求的方法,主要有:加大金融产品宣传力度;推出贴近农户生活的金融产品;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创新服务等。

论文关键词:有效需求,信贷产品,汇兑业务,扶贫小额贷款

一、农村金融产品需求现状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开始产生,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需求种类虽然有明显增多,有效需求还明显不足。造成有效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客户对金融产品使用意识较薄弱

长期以来,重储蓄、轻投资的消费观念在我国农村没有得到革新,因为人们对各种经营的市场风险预测心中无底,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不足。而且农村地区各方面的信息比较闭塞,对各种投资活动不甚了解,因此金融业务在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与市场基础。

农村经济环境较差,这对农村客户金融意识的培养不利。在农村日常交易基本上都是小额交易,居民一般采用现金或者支票来完成交易。这样的客观环境使居民没有意识到金融产品的重要性,在观念上不了解不接受金融产品,为金融产品在农村的推广造成主观性障碍。

(二)农村地区金融设备有效投入不足

农村银行网点设置严重低于城市地区,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金融设备有效投入不足,造成金融环境较差,银行卡产品就不好推广。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稀疏地域跨度大,对商业银行的投入及管理有很多不利及不便,因此网点设置及金融机具的配备等严重低于城市地区,使目前大多数以银行卡为载体的金融业务无法实施。

(三)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很少

目前各种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但是这些新产品中,无论是贷款方面,还是理财产品方面,没有针对农村地区,可以说根本没有考虑农村客户。而且金融品种业务与农村地区客户需求不匹配,不适应新时期的农村新需求。

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产品有效需求的措施

金融产品的创新应该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让金融需求引导金融的供给。加快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创新,扩大支农服务范围,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有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应该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为主。以下是我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金融产品宣传力度

加大金融产品投入与宣传,改善用卡环境,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对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政府应当大力支持金融产品的使用

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策略广泛深入的宣传银行卡应用的知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利用有关金融产品推广应用的广告和专题片,使金融产品深入人心,提高客户使用产品的意识。农村地区政府人员应该倡导并带头使用产品,引导并形成一个积极的金融产品使用环境,农村客户信任并且接受金融产品。

2.对一些现金收费流量大部门免费安装POS机

对医院、学校、加油站等部门免费安装POS机。同时鼓励水电气等公用企业使用POS机。同时政府应该利用其主导地位,调动商户使用POS机和受理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二)大力推出贴近农户生活的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

1. 以金穗惠农卡为模板的银行卡产品应在农村推广

农行已经在成都发行了面向广大农户研发的综合性借记卡----金穗惠农卡,这预示着银行卡这一现代金融产品将在广大农村普及。该卡的业务是实用性的。比如可办理循环小额农户贷款,可以满足农户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需求,这项业务使用方便,不误农时,对农户考虑周到;惠农卡还可以办理财政补贴领取、社保医保资金缴领、水费电费缴纳等事项,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农行卡办卡用卡的成本也比较低,受到农户的拥护,极大提高了农户用卡的积极性。

2.农村汇兑业务要解决农民异地存取款困难问题

农户汇兑业务主要是为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江苏省在汇兑业务的创新上的经验值得借鉴。江苏成功推出了全国首张省级联社借记卡---圆鼎卡。它集存、取、汇款等功能于一身,能在加入中国银联网络的金融网点自动柜员机上办理业务,可在所有中国银联特约商户刷卡消费。“圆鼎卡”服务对象以农户为主,办理流程简便,服务周全,深受农民欢迎。截至6月末,江苏省发卡量已突破170万张,业务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为农村地区生产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创新服务

扶贫小额贷款业务是目前相对最好的一项支农业务。通过农村信用社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发放,帮助其发展小型生产经营项目,实现增产增收目标。江苏省、山西平遥、天津等地区的扶贫小额贷款业务运行的相对成功。截至2月底,江苏省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8亿元,其中支持个人创业 26.37亿元,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20.43亿元;山西平遥已经累计向2175户农户发放了17923万元贷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得力的助手。

农村金融创新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抵、质押贷款;创新

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搞活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农村存在着缺少有效的可供抵押的物品、筹资渠道不多等种种制约因素,将有创业愿望、创业梦想的农民挡在门外。作为宁波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委区政府把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作为支持农民创业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于2009年4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农民创业融资新模式,有力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本,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自主创业热情。

一、江北区农村融资需求的现状

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三农”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但广大农民想要创新创业,来突破“小富即安”生活状态的不在少数。而目前农村金融供给量少面窄,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农村贷款笔数多、额度相对小。金融机构承贷农村贷款,信息占有不对等,经营成本高,同时要承受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导致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

宁波市江北区远郊的休闲观光农业、生态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近郊的都市工业、物流、商贸等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创业基础扎实,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强。据调查,有贷款愿望的农民占30%,农民开店、搞运输、合伙办企业等创业行为,资金需求量都在3万至10万元左右,部分已创业农民的需求甚至在百万元以上,而目前农户所需资金大多靠民间借贷和私人借款进行解决,不仅范围有限,也使农民创业风险大大增加。贷款难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北区农民创业积极性。

目前农户借贷需求的满足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银行和信用社为主的渠道;二是以民间借贷为主的渠道。目前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渠道。但民间借贷范围有限、风险较大,根本无法满足农户创业创新所需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是无法向农民创业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原因,但从更深层次来看,现有农村金融供给方式难以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是根本原因。

二、推行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指向明确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建立政策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貸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这为增加农村可融资担保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了政策指向。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批准的《关于开展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甬党办发〔2009〕18)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在江北区实施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把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住房都纳入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从全国来讲都属探索突破,这是落实中央相关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盘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资本”,使其资本价值和增值功能正真得以体现。

(二)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已具备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多元化。近年来,江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92元,其中85%的收入来自第二、第三产业,农民的收入结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正成为享受薪金、租金、股金和养老金的“四金农民”。

2、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江北区已经实现了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覆盖,针对农村的土地被征用人员、农村老年居民等不同对象,设置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民居民养老保障等险种。为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村人员参保,还实行了不同标准的参保补贴,根据不同的参保对象,政府给予2000元-6000元不等的财政补助。

(三)沉睡资本价值空间广阔

从农村的发展形势和长远趋势来看,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下,面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机遇,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农民快速致富,农民手中沉睡资本的价值空间非常广阔。据有关部门测算,江北区农村现有住房总面积约787.4万平方米,1.82万农户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达60多家,股本金12.44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这些农村“沉睡资本”的总额超过百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北区农村沉睡资产价值也不断被市场认可,如城郊农村住房正逐步列入拆迁范围,市场价值处快速上升的状态。

三、推行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成效

(一)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具体操作办法

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操作流程:首先由各村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通过并授权与信用社签订“股权质押贷款合作协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质押贷款合作协议”、“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合作协议”的决议,然后由信用社审核后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信用社以每个村的总授信额度授信给各个村。当农民办理贷款时,具体流程如下:

1、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股权证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并由村办理股权质押登记证明书,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租赁的承包经营合同或证明材料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到街道(镇)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中心办理质押登记表认定,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

3、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先带齐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各项资料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办理抵押登记申请核准表,再到所在村办理统一抵质押登记,填写信用社贷款申请后到区建设局办理抵押登记,最后与信用社签订质押借款合同,办理贷款。当抵押合同变更或终止时,借款人需到区建设局办理变更或注销抵押登记。

(二)形成合力推进农村抵(质)押贷款的深入开展

1、各部门与各街道(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江北区专门组成了由区委副书记挂帅,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由十个政府部门和市区信用联社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领导小组。贷款工作牵涉到农业、财政、建设、国土、法院、金融等部门,需要完善政策配套,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需要宣传、劳动部门和各涉农街道(镇)的协调配合,在广大农民中进行政策宣传和创业引导。各部门与各街道(镇)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保障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重点对象排摸,清晰贷款需求。各地加强重点对象排摸,其一是摸清有创业意愿、正在创业等贷款意愿者和现有贷款者、村级担保者的情况,了解他们的贷款需求。贷款意愿者是潜在人员,相比现有贷款人员或村级担保者有一定难度,重点发动宣传,尤其是在创业培训班等创业意愿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

3、创新办证办法,推进住房抵押贷款。做好新建房屋的集体土地房产证办理工作是“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工作的关键之一。我们采用试点先行,分片推进的工作方式,完成部分村的农村住宅房产证办理和建筑许可证报批工作,并逐步推进农村住房抵押贷款。

4、优化服务,方便农户贷款。各地在开展代办服务时采取村级协办员方式,坚持专人办、公开办、及时办的工作原则,加快代办速度,确保农户早日拿到贷款。通过开展针对村级协办员的专业培训,重点抓好业务水平提高,发挥他们的优势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基层干部成为此项工作的积极推进者。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资料审核”等一站式服务,使需要贷款的农户及时获得贷款。

(三)实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稳步增长

贷款工作的深入推进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贷款额度不断稳步增长。截至2009年末,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对江北区79个村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进行了授信,授信总额为52030万元,已有1070户农户获得“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贷款总额为6723.21万元。其中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547户,贷款金额1568.48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351户,贷款金额764.53万元,农村住房抵押贷款172户,贷款金额4390.2万元。截止目前尚无一笔不良贷款产生。

(四)发挥典型创业农户示范辐射效应

为农民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引导帮助农民走上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是推出“兩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本意所在。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对农民创业致富的引导和帮助的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创业培训、政策辅导等方式,借助经验报告现场会、创业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典型创业农户示范辐射效应,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欲望。如发挥基层组织宣传作用,深入报道创业典型事例,结合创业培训班积极引导,使“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助推器。

四、“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下步措施

(一)加快农村住房登记步伐

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具有贷款数额大、容易满足创业资金需求两大优势,得到创业农户的青睐,因此须把农村住房登记办理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紧抓好。对于农村住房登记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协调会议纪要的形式给予解决。同时应扩大农房范围至农民联建房、国有出让的农村社区房屋,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其自有房屋抵押实现创业致富愿望。

(二)建立农房抵押风险专项基金

抵押与创业自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农房是农民的生活保障,金融机构在处置不良贷款时要以多种渠道入手,如动员亲属协助还贷、挂账延期等多形式、多渠道解决,要探索建立农房抵押贷款风险基金,对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造成无力偿贷的农户,通过风险基金给予偿贷补助,以确保农民居有定所。

(三)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积极开展个人信用等级和信用村评定工作,通过农户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及时掌握农户资信与偿还能力,对信用记录好、生产经营状况好、还款来源稳定的农户优先办理农房抵押贷款,简化信贷手续、给予利率优惠,引导借款人树立信用意识,珍惜信用记录,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四)加强创业农户的跟踪扶持

为农民搭建融资平台的同时,更要引导帮助农民走上真正的创业致富之路,这也是推出“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本意所在。因此,持续加强创业农户的跟踪扶持非常重要。通过榜样示范、创业培训、政策辅导多种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欲望,引导农民开展多样化经营,使“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真正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助推器。

农村金融创新 篇4

关键词:手机银行,普惠金融,互联网农村金融

1 手机银行与普惠金融

1.1 手机银行的内涵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手机银行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和移动电话为客户提供诸多金融服务,如信息查询、跨行汇款、自助缴费、定活互转、网上购物账单支付、主动收付款、信用卡还款、农户贷款等。

1.2 普惠金融

“金融包容”这一概念由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CGAP对“金融包容”的定义是指没有享受到银行服务的人们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在国内,有学者将“金融包容”翻译成普惠性金融,金融包容就是指金融服务能够辐射广大低收入群体,如农户、小微企业等。这里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由传统银行来提供,也可以由移动运营商等非银行机构来提供,不仅实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而且更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供。

1.3 手机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

为了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2014年,银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222号),着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金融形态的变革过程中,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由于手机银行服务覆盖率高,降低了交易成本,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向“低成本、广覆盖、可复制、易推广”发展,支持“三农”,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性业务,实现偏远地区金融全覆盖,提高农村地区资金使用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信息通信技术使穷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成为可能,进而提高了金融包容性水平,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 手机银行主要典型代表模式

2.1 传统商业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

传统银行主导手机银行最开始诞生于捷克,20世纪90年代末,由该国银行Expandia Bank与移动通信运营商Radiomobile在首都布拉格联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银行主导的菲律宾的SMAR Tmoney,到2010年年底,累计实现业务交易量560亿比索(折合13.6亿美元),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最初的手机银行大多都是传统银行主导,移动运营商只提供运营平台,比较典型如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信息化水平最高,得以广泛普及。其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以及亚洲的新兴市场印度和中国等迅速跟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2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与穷人联系最为紧密,主要在肯尼亚为代表的非洲国家。2008年,肯尼亚仅有876个银行网点,平均每万人银行网点数仅为0.2,其金融覆盖严重不足,金融系统不发达,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匮乏更为严重。对基本金融服务的渴求致使,肯尼亚出现M-Pesa这种新兴手机银行模式。

2014年年底M-Pesa在全国拥有81025个代理点,平均每万人拥有代理点数达19.38个。肯尼亚M-Pesa已经成为全球接受度最高的手机支付系统,在肯尼亚,M-Pesa的汇款业务已超过其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在农村地区,移动金融代理点(主要是M-Pesa代理点)分布的高密度让客户就近获得金融服务。

2.3 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手机银行

非洲国家赞比亚的Cel Pay,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的手机银行,也是属于非传统银行主导,旨在为农业部门中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简便、快捷、安全的交易服务。该模式侧重于B2C支付(如龙头企业对合同种植农户的支付)。由第三方提供交易平台并帮助客户建立移动货币转账交易系统,在客户的内部流程中加入移动货币操作。第三方提供的交易平台与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第三方同移动网络运营商一样,注重发展自己的代理商网络以支持现金和移动货币的兑换,而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如合作社、仓库、生产资料供应商等完全可以扮演代理商的角色。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3 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发展分析

3.1 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空白

农村金融在过去发展过程中,表面似乎建立起了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还有部分地区存在金融空白,包括手机银行业务的空白。

我国农村已有的金融机构都喜欢做大做强,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高风险和高交易成本。各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一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这些手机银行业务更多的是网上银行的手机化,难以满足农户的需要。与在国外农村手机银行蓬勃发展不同,更多地在城市推广,即使在农村零星推广的手机银行,也主要满足农户汇款和转账等方面的需求,手机银行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局限了手机银行为农户服务,其运营模式跟传统银行差别不大,难以适应农村金融的需求。

3.2 银行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意义

随着中国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据工信部数据,2013年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90%以上,截至2014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4.5%,移动电话在农村拥有巨大用户群体,表明农村移动支付具有良好推广基础。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人,较2014年年底增加1694万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人,较2014年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农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重要环节,业务单一、供给不足等问题还很突出,随着农村金融业整体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断完善,但仍远落后于城市。手机银行交易不需要设立网点,节省了设点费用;不需要重置设备与人员,节省了设备购置费和人工费用。如在菲律宾,通过传统银行办理一笔业务的成本大约是2.5美元,而手机银行仅需0.5美元。

在秘鲁,通过传统银行办理现金业务的成本大约是0.85美元,而手机银行仅需0.32美元。较之国外状况,中国还有很多村镇存在金融机构空白。开展手机银行业务,发挥低成本的优势,对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3 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村普惠金融路径

需要农村移动金融创新、移动银行领先的战略思路,以广大农村客户需求为导向,领跑移动金融潮流,确保农村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建立牢固的安全防控体系,将风险管理作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石。

4 手机银行推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降低收费标准

国家层面上,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政府部门应采取加大财政补贴、政府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推出适合农村群体具备金融服务定制内容的低价格手机,鼓励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业务。

银行层面上,立足长远,让农村的低收入者享受到低价格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资费,开展手机银行业务在减少在这些地区的开办和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吸引大批的农村地区客户资源,拓宽银行的服务群体。

移动运营商层面上,降低农村地区手机网络流量费,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居民用得起手机,使其切实感受到手机银行带来的便捷性。为贫困农村地区及人口服务,在服务贫困人口与农村普惠金融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

各方加大农村手机银行宣传力度,以往发宣传单的方式效果不是很好。将手机银行办理流程、安全保障、操作事项等通过现场演示和用户体验等方式向群众讲解,消除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和操作性的顾虑。

4.2 建立整体发展规划,开发农民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

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协调,共同商讨制定手机银行发展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对相关具体事项予以明确和规范。针对我国国情,明确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发展模式,也可以开辟一些业务由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发展模式。发挥银行体系在清算网络、支付安全及合规监管方面的优势,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合作,推动手机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在目前开发的查缴费业务、购物业务、理财手机银行的业务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符合农民特色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保险、结算和支付等业务。将惠农信息等增值服务加入手机银行业务中。

4.3 强化安全保障,从法律层面防范手机银行风险

提高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建立健全我国手机银行的法律法规,对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进行全程数据安全加密,配备防火墙、入侵窃密检测系统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在农村地区进行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保障措施,对手机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基础知识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增强农民使用手机银行的安全防范意识。

4.4 借鉴国际经验,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试点

非洲国家手机银行从最初主要解决穷人的基本金融服务问题,发展到后来通过手机银行为所有人提供不限于基本金融服务的业务。我国应该借鉴非洲国家手机银行创新模式这些经验,积极推动农村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手机银行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舟.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89-90.

[2]刘海二,曾真.手机银行实现金融普惠的着力点——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功能视角[J].西南金融,2016(1):33-36.

[3]王立平,申建文.手机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J].中国金融,2016(2):50-51.

[4]牛瑞芳.中国农村手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新金融,2012(2):54-56.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6]刘海二.全球手机银行的现状、模式、监管与金融包容[J].上海金融,2013(9):39-44.

农村金融创新 篇5

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并获得自身不断发展,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支农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做好金融支农工作,是加快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金融创新必贯穿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推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提升业绩和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农民创业热情、创业能力逐步提升,农村蕴藏的巨大市场和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已成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信用社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经营领域日趋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的需要,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共赢。

二、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当然,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除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引导外,只光靠政府资金支持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宽,结构弱势,经济落后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然要依靠金融支撑,为新农村建设“造血”,解决农村生产发展中的实力问题,增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促进生产发展,让农村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资金需求量大。一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且要做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村日益凸显的现代农业特征,迫切需要大额农贷资金。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特色农业以及特色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信贷的需求量也会不断猛增。二是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走势强劲,迫切需要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和配套服务。三是农村潜在的消费大市场,迫切需要启动农村消费信贷。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将成为住房、教育、耐用消费品等领域的重要主体,迫切需要消费信贷的拉动。

(二)资金需求周期长。由于农村地区的饮水、卫生条件恶化,公路、电力、通讯、农田水利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伴随着对农村基础设施领域财政投资力度的加大,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周期长的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三)资金需求多样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于是贷款就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地方经济中,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涉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迅猛发展,既迫切需要大量较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信贷产品,又需要在贷款、结算、汇兑等诸多环节获得高效便捷的服务。

上述资金需求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那么,金融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一方面要提供优质的农业信贷服务,另一方面要允许并规范农业直接融资行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

(二)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发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农村专业大户和农村产业化企业等普遍存在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在贷款方式上,除对农户以信用方式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余贷款一般都得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而农房抵押尚未纳入担保抵押范围,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担保资质不足等,导致农专大户资金需求不足。

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农村金融新常态与创新思考 篇6

一、农村金融的新常态——银行的弱势化

1、竞争的日益激烈

第一,中国银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差异化竞争未实现的情况下,富余的城市金融不可避免的外溢到农村,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第二,以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也将广大农村市场作为自身业务的主战场,如阿里巴巴的千村万户计划和京东移植的尤努斯模式等等,一方面源于新金融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源于新金融业态期望从农村金融市场中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第三,金融脱媒化现象将更加明显,主板市场改为注册制;新三板市场的繁荣;金融众筹的兴起;政府债市的开放等等都将进一步加剧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银行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将逐步降低。

2、利差的收窄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目的实质就是打破银行业对于整个金融乃至国家经济的垄断地位,减少甚至剥夺传统银行业因垄断地位获得的超额利润,理清国家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因此现阶段的改革必然以银行的真正市场化和国家信用的逐步退出为主要任务,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都基于上述理念的制度设计。随着垄断地位的逐步丧失和金融脱媒化的趋势,银行的高额利润将难以维系,利差的收窄不可避免,银行将逐步弱势化。从国家的角度,通过改革倒逼银行自身的改革,从银行而言,找到未来的利润支撑和内部改革之路将是银行涅粲的关键。

3、金融工具的多样化

从国际金融发展来分析,创新金融工具是应对市场包括公权挑战的必由之路,次贷危机中反映的正是银行经营模式的改变,即从过去的存贷模式和“发起持有”模式转变为“集中分散”模式,银行更多是搭建和利用自身丰富的平台资源,进行资源组织与整合,更多地是成为组织者而非自营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如资产证券化、对冲基金、货币远掉期、混业经营、企业直融业务、新型金融票据等新工具以及银行与其他金融业的合作,如信托、保险、租赁等,将彻底改变银行以存贷为主营销模式,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14年其资产管理收入达140亿元,增长14%;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包括债券认购、机构融资、并购咨询和私募股权,增长3%,达到300亿元,银行的多元化趋势已不司逆转。

4、传统农村社会形态的变化

传统农村曾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人社会最重要的特性是讲究血亲情谊和人情面子,最后是追求“做人”与“相处”的关系法则。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因为考虑到他人的评价,诚信的制度建设是较为容易的,也容易成为个人的习惯。但随着工业化的破坏,特别是贫富差距的加大和城镇化的推进,将导致农村社会形态发生深远的变化,以花溪高坡乡甲定村为例,全村有近46%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由于农村“主体”缺失导致的空心化,传统的熟人社会很多特性被打破,转变为“半熟人社会”或者“无主体熟人社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城市的区别逐步缩小,农村金融资源开始与城市金融趋同,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农村地区诚信的制度化建设较之前更加复杂和艰难。

二、农村金融的特点与优势——生存的空间

1、仍有熟人社会特征。虽然受到冲击,但仍然保留有熟人社会的特征,比如外出务工者会在重要节日中回到乡村,重续熟人社会的运转,村庄原有的结构又开始运转,熟人之间的舆论又开始影响个人道德行为,这也就是往往在春节期间是压降农村不良贷款的最佳时机。同时,出于对故土的依恋,外出者更重视乡村的亲属关系,也更重视“家”的建设,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建房是直接例证。因此利用熟人社会中道德及舆论的力量,建立良好的金融诚信体系将是关系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正视中国二元社会形态向一元社会形态转变带来的利与弊,更要参与到中国农村道德体系的重建之中。

2、金融资源的缺乏。虽然农村经济有了很大改变,但仍旧是经济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旧默默承担着一轮又一轮的成本,现代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市场资源仍就缺乏,这种缺乏不仅是少还包括散,资源集中的成本很高,因此银行仍将关注重点放到资源多而集中的城市,传统银行业回归农村只能说是局部性和预期性的,仍然需要有力的机构组织网络定向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3、第一产业产品的不可或缺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在笔者看来主要因为农业提供的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之品,粮、蛋、肉、油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消费,不可或缺。古老的犹太谚语说:犹太人只做两种生意,一种是嘴的生意,也就是吃;一种是女人的生意,如衣服、首饰、化妆等,这两种生意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过时。农村产业的不可或缺性给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商业可行性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4、农村金融机构的本土化优势。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这里主要指农村信用社系统机构,下同)的主要优势就是其本土化,贵州信合系统的存款总额全省排名第一,县域农合法人机构的存贷款总量在当地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依靠的正是本土化优势。本土化优势的取得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商业原因,长期以来农信社机构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金融机构,农民对于其服务却不能选择,特别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型银行经历过一次大范围的县域机构收缩,大量网点被撤并,使农信社机构成为唯一的服务提供者,使农合机构与农民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商业关系,农民也形成了接受农合机构服务的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从高管到普通员工很多都生于本地,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关系,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对于当地事务的参与性很高,同时由于掌握当地经济和家庭的第一手数据和主要的货币资源,使政府利用农村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公共治理的要求迫切,在出现治理难题时往往希望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居中解决,使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较深地嵌入到农村公共治理网络之中,使金融服务与政府管理结伴而行。

nlc202309090852

三、创新路径的思考——有效平台和欲罢不能的产品

全球自媒体营销泰斗迈克尔·哈耶特在其《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一书中说:在当今市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两个战略资产:让人欲罢不能的产品和有效平台。直面农村金融的新常态和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新形势,目的是要找到未来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优劣势的特点,整合、发挥农合机构的平台资源,巩固本土化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实现三个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售银行。

1、金融中介向服务中介的转变

分析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平台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利用,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可以归纳为服务中介平台向金融中介平台的发展过程。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在农村地区多年掌握的信用信息、客户资源和情感资源使其天生具有搭建平台的能力,需要拓宽平台建设的思路,从单纯的金融中介平台转变为综合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和利用自身积累的各类客户资源服务于农民的非金融需求并使之转换为金融需求,如农民有购车、购房、建房、装修等消费需求,采取创新性的做法将农民的需求与银行自身商户资源对接,打通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阻隔,打造服务的中介平台,让农民享受到银行的增值服务,同时通过推出买方和卖方的双向信贷产品,进而把农民、居民的其他需求转化为金融需求并满足,让农民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形成反向的发展路径,即通过金融中介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将金融信息转化为商业信息,银行的职能随之拓展,并实现自身的平台化建设。

2、传统存货机构向农村产业孵化器和农村财富管理者的转变

农产品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挑动着我们的神经,国人到外国去高价买米、油、奶粉等等,既让我们痛心,也提示我们农村市场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转变传统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方式,借鉴天使投资理念,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投资农村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现代转型的可操作性选项。

一是成为农村产业孵化器。农村金融机构的本土化优势使其无论定点扶贫还是投资龙头企业都具有信息和情感优势,可以以“农村信用工程”为抓手和平台,探索建立农业投行部,以米、蛋、肉、油等生活必需品为核心,充分利用自身、客户和大市场的“三级市场+三化”模式,孵化农村产业。具体做法可以采取“订单+农户”、“客户(资源客户)+农户”的方式,对信用评级高、诚信水平高、具有发展动力和前景的村、组、户,采取天使投资(信贷)的方式,明确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其规范生产(具体规范可按最优院长由银行与农户事先约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农户生产出的产品先由银行自身员工(包括其亲朋)队伍自然形成的“小市场”(一级市场)进行定向销售实现农户生产的商业化,银行对职工消费可以适度补贴,这样既实现了农户初期发展的销路问题也可以改善职工福利。当农户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控制达到一定高度时,银行帮助农户进行生产升级和品牌建设,通过银行的牵线搭桥,将农户推荐到自身的客户群中,帮助农户能够共享银行的客户资源,对接银行客户资源形成的“客户市场”(二级市场),帮助农户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并建立了较好的品牌信誉后,帮助企业化的农户真正走向大市场(三级市场),鼓励企业适时与资本市场对接,在创业板、中小板或新三板中实现上市,实现企业的金融化,银行最终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实现业务和客户资源升级。

二是成为农村财富管理者。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使农民有了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鉴于农民财富状况的脆弱性(如单一的生产技能、主要生产资料的丧失、金融知识的缺乏等),对财富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这实际也是金融平等的一种体现。农村金融机构应成为农村财富的管理者,从单一的存贷款机构过渡到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使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受到平等的投资渠道,实现自身财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民返贫。基于此,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农民可承担的风险水平开发适合农民特点的理财产品和理财工具,产品和工具的设计需要强调其方便性、体验性,如按月付息的定期存款产品;有较高偿债保证的委托信贷产品:较低风险的银行间市场投资产品等等。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从传统的重资产经营模式向现代的轻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即从“发起持有”向“发起分散”的转变,将有限的资产更多配置到小微、农户贷款等零售业务。

3、从单一金融服务者向社会治理参与者的转变

当今的公共治理已经发展成为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网络式共同管理。在前文分析农村金融机构本土化,已论述过银行参与农村公共治理的信息优势和情感优势,农村金融机构应从长远发展的高度,通过与政府、村自治组织的治理合作,采取对农村、农户、农民的关怀行动和金融的乡村教育,促进农村诚信体系的建设,实现农村的自我管理,如通过金融公共教育,提高农民金融知识和意识;又如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关怀;再如发动企业客户举行返乡农民工本土就业专场招聘,实施农民工就业关怀等等,将自身嵌入到公共治理网络中,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在合作中体现自身的治理价值,从而取得较高的品牌认可度和情感依存度,与农户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探讨 篇7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几经调整、改革, 逐渐形成了今天以合作金融 (农村信用合作社) 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 、政策性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机构, 包括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非正规性金融机构包括私人借贷、地下钱庄、合会等形式 (如图) 。

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正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 正规金融由于受到成本收益的约束以及农业资金运作的高风险、低回报和周期长等特点, 农业贷款呈现出高成本和低收益, 这与商业银行所追求的安全性、流动性恰好相反, 导致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撤销和合并机构, 收回贷款权限, 大大弱化了在农村的金融服务, 其战略重点也从农村转向城市。其次, 金融资源的“非农化”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固有特征以及投资环境不完善, 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增加,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上存资金、信贷、购买国债的等形式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向盈利性高、风险相对低的城市和非农产业部门, 造成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使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需求的增加和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同农村资金外流之间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 作为服务于农业为目的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

2.2 非正规金融机构无合法地位

非正规金融其主要内涵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随着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大量撤并, 非正规金融在农村迅猛发展, 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可以说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反映, 但也从另外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的严重失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多样化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垄断局面的消除, 但是非正规金融一直缺乏合法的地位, 长期游离于法律保护之外, 容易导致债务纠纷。由于缺少金融管理机构的积极引导和监管约束, 组织制度缺乏规范性, 内部经营管理混乱, 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滋生高利贷行为, 从而增加了债务负担以及交易成本和金融风险, 削弱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使得农村金融环境恶化,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3 利率的管制造成低效率

政府对农村金融管制的一个表现就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能反映金融资本的供求状况, 导致高利贷等民间金融盛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还要接受政府统一管理, 要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运行, 因此, 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一方面低利率借贷因为有“租”可寻, 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腐败;另一方面贷款不按商业原则运作, 不讲效益, 不仅浪费了有限的金融资源, 而且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形成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互相抑制的恶性循环。

2.4 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 是一项高风险的生产活动, 生产周期长、抵抗灾害的能力低。对于农业发展来说, 农业保险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是保障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一项有力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 仍然是以商业保险作为主体。考虑到农业保险回报率低, 我国农民目前收入状况不佳, 在商业化经营模式之下, 保险公司业务重点逐渐转向城市, 农村保险业务日趋萎缩。在农业保险逐步削弱, 甚至缺位的情况之下, 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逐渐提高, 进而直接导致银行对农民“惜贷”, 由此以来进一步阻碍到农业的发展。

3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1) 适度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

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金融组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培育民营银行, 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 允许符合有关条件的民间借贷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等等。此外,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需求, 还应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如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

(2) 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引导和保护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 民间金融存在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 它能够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 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 改进服务质量, 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至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为其提供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 确立公正有效的竞争规则和市场约束机制, 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和发展空间, 而非亲自去组织或直接干预民间金融机构的组建。

(3) 推进利率市场化, 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竞争、合作与互补。

在现有金融政策约束下, 正规金融的利率水平是低于市场均衡水平的, 这不仅导致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动员资金能力的不足, 也导致正规金融的信贷配给从而对农民和农业企业资金供给的不足;非正规金融的自发性, 使其利率更为市场化, 更接近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为此, 放松利率管制, 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将使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同一政策环境下竞争:一方面, 将改变非正规金融的金融抑制状况, 提高正规金融的效率, 改善农户和农业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得不到金融支持的状况, 也将缩小非正规金融由于体制性原因形成的存在空间;另一方面, 非正规金融也因其拥有独特的交易成本优势而能够继续保持一定的竞争性, 促进利率市场化。于是,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 将形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竞争与合作乃至互补的关系, 大大改善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状况。

(4) 完善农业经济风险分担机制。

首先, 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鉴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 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 包括通过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 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技术及金融支持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同时, 可以考虑组建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 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 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 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 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角色。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在农业保险投保方式上应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作物实施强制保险, 其他农产品则实行自愿保险,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其次, 要尽快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 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同时抓紧制定《期货交易法》及其实施细则,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市场参与主体、规范期货交易秩序提供基本法律依据。通过完善期货市场来实现期货市场独特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 同时借助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有效提高和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管理。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 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时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利率政策,农业保险,民间金融

参考文献

[1]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 2006, (7) .

[2]黄光伟.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供给[J].农村经济, 2007, (10) .

论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篇8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状况是, 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供给严重不足, 商业金融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金融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适应农户的金融需要;合作金融的改革正在推进深化中。非 (准) 正规金融组织目前处于压抑状态。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 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 是三大主要支撑。其中, 农村合作金融应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村金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 存在大量的短期性、周转性、受季节性影响的小额度融资活动;合作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较低, 资金使用比较灵活, 道德风险相比较小, 对于解决贷款收益率低条件下的农村融资有很好的效果, 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比较优势。

1. 农村资金未用于农村经济

由于农业的先天不足, 容易产生农业资金的逆向流动问题。而这种情况在农村确实存在, 农业资金出现逆向流动, 农民的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一方面, 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上收, “储蓄所”化, 造成资金只进不出, 农民的钱存的进去而贷不出来, 使得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得不到大力支持;另一方面, 邮政储蓄更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通过其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吸收了农村大量的闲散资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资金不能用来支持农村经济。而农村信用社又以资金上存形式抽掉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县域资金, 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 而目前信用站又被撤销, 致使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棘手的问题, 是解决农村资金的关键。

2. 农业生产的现状产生信贷高风险

农业资金投入具有典型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条件, 遇到任何的旱涝灾害都可能导致的资金的流失。农民资金底子薄, 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抵制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另外, 受农村经营体制 (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限制, 农村信贷呈现多贷方 (大量的个体农户) 、小额性 (用于一项农业生产的资金, 如建塑料大蓬) 的特点。同时,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而同一地域的农业资金可能只来源于一个金融机构, 这样,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就会出现所有的贷方遇到同一个问题, 造成大量的资金无法按时回笼。

由于受贷款集约化经营和商业性行为的影响, 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 层层上收贷款审批权限, 强化一级法人管理和成本核算, 提高了信贷的额度和审批门槛;另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是大企业贷款的几倍, 形成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信贷歧视。

3. 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

就农业资金投入来讲, 农民是主体。也就是说, 农民是农业资金信贷的主要对象。这样,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他们中无论是那些政策让倾向于农民的还是独立的都不得不考虑对农民贷款的监督问题。一方面, 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这导致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的监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使用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这也导致农民贷款的高监督成本。

监督成本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于农民这种典型的高监督成本的融资对象, 金融机构是不会考虑的, 至少是不会重点考虑的。因此, 如何降低或转移农民贷款的监督成本是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一个方向。

4.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及使用服务系统匮乏

农业资金支持配套服务常常难以到位, 一方面, 地方财政扶持力度并不够, 虽然国家财政给予农业诸多支持。缺乏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农业保障、保险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农户遇到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时, 缺乏相应的资金救助和保险补偿。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这是一个事实。而这一事实将直接导致农民对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换句话说, 农民不会或者不精通农业资金的使用。这样, 建立与农村金融体系向配套的资金使用服务系统势在必行。而实际情况是, 农业资金的使用往往由农民自己决定, 农业资金使用的服务机构严重缺乏。

总之, 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的核心即是如何降低农业资金信贷的风险问题, 它包括农民贷款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问题和如何使资金流向农业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也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依据和立足点。

二、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及小额贷款模型

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解决金融体系本身的问题, 完成金融体系管理、服务、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二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自身的问题, 如何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借方的监督成本等。

1.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点应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来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 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作用。目前对农村来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金融供给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 迫切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金融制度安排。

(1) 转换农村现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 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公正、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 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充满竞争和灵活的用人机制, 使得人才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总之, 要通过转换经营机制, 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

(2) 依靠制度创新, 积极防范操作风险。农村金融结构的目的在于为农业、农民提供金融服务, 而不仅仅只为农民提供一个储蓄的场所。因此, 必须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 禁止农业资金用于其他行业, 特别是就近吸收的当地农民的存款更应该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制定农村信贷的激励措施, 既要鼓励农民贷款, 又要奖励办理农民贷款的员工。建立区域金融服务机制。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机制, 取缔不规范的信用社, 在经济发达乡村建立信用分社, 实行规范化管理, 以更好地集聚农村资金为农所用。

(3) 实行业务创新, 建立现代信息流通体系, 降低农村金融交易的成本。加快电子网络化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 实现业务实时化、系统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发有潜力、有吸引力的业务品种, 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创办个人理财、整合存贷款、代理、结算业务;积极开办小额存单质押、保险质押以及其它有价证券质押贷款业务, 使农村居民手中的“死钱”活化, 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办理银团贷款, 使信用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分散风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信用社可在贷款利率上实行差别利率, 对担保方式的贷款实行高利率, 抵、质押方式的贷款实行低利率, 对优质客户实行低利率等。

(4) 金融服务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确保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弥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上的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 推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业务, 妥善处理好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 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辟并占领市场。改进贷款方式, 简化贷款手续, 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作风, 推广使用农户贷款证制度, 采取“一次核定, 随用随贷, 余额控制, 周转使用”的办法, 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和保障等服务功能, 提高支农综合服务水平。要在优先保证满足社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 扩大服务领域, 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包括农民住房贷款、购买高档消费品贷款、子女上学贷款等等, 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2. 小额贷款模型

在完成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同时, 建立一个适合农村金融机构使用的信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前文分析, 降低农业资金的信贷风险是提高农业资金信贷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本文提出一个降低农业资金信贷风险的小额贷款模型。

在我国农村, 许多人只要有机会得到资本和贷款, 都会用于农业生产或做小生意赚钱。然而, 由于制度不清晰的环境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评估信贷风险和管理执行机制的固定成本极高, 它严重限制了小额贷款者利用信贷的可能。因此, 根据个人情况, 信贷只适用于具有良好声誉和巨额资产背景的人 (个人化信贷) 。而贫穷的小额贷款者只能求助于亲戚或不合法的私人贷款, 他们要支付高得难以承受的利率。因为, 非法和道德约束导致了很高的贷款监督成本, 并且在发生违约时产生极高的强制执行成本。

这些问题可以用一个新型的贷款模型解决, 即小额贷款的联合信贷方式。这种贷款方式规定农民或小经营者如果能找到一个五至十人的小组为其贷款申请提供担保, 就能获得小额贷款。这使得他们能够启动自己的各种项目或小生意。如果借款人按时归还了贷款, 其他成员也可以获得借款的资格。因此, 风险评估的成本, 以及强制执行的成本, 不再由金融机构来承担, 而是由借款小组来承担。小组成员们将负责任地行事, 因为他们自己在确立小组的借贷信誉上有着很强的自我利益。如果出现违约, 就是整个小组的违约, 他们将再也没有借款信誉了。

另外, 组织借贷者小组还能够促进重要的信息交换, 并将一次性贷款契约转变为无限期的、不断进行的“游戏” (提供“人质”) 。借贷者们学习如何记账并如何按时偿还。在这样一种社区支持的环境中, 贷款者也将学会节俭。

事实上, 小额贷款模型并不复杂, 它只是通过两种方式解决了小额贷款的高风险问题。 (1) 它将成功地解决小额贷款的多对一的交易割据, 通过联合的方式减少贷方的数量, 从而降低监督成本; (2) 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转移给了联合贷款小组, 而这一部分成本在小组内被进一步分割, 直至成为个人能承受的程度。

根据以上分析, 小额贷款模型适合我国农村的现状, 所不同的是,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联合小组的组建和责任承担方式。

参考文献

[1]石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理论研究[J].理论探讨.2006 (5) P.38

[2]蔡银寅等:农民资金的调查分析[J].甘肃农业.2006 (6) P.98

[3]高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6 (5) P.36

[4]Ronald·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l, Nov.1937

[5]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 (12) P.31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 篇9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为了打击当时农村盛行的高利贷活动, 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以下简称农信社) 组织。此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农信社变迁为主线,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农信社归人民公社管理阶段;农业银行成立及农信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阶段;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及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脱钩”阶段。上述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征:

1.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 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 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行为。

2.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首先, 197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 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其次, 农村经济制度的上述两次变革, 都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 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 (这一点后面再作分析) 。

二、现行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

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却暴露出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

1. 农村金融组织产权不清状况依然存在

1996年农信社从农业银行“脱钩”后, 恢复了合作金融组织地位, 农民可以通过入股成为社员, 产权归社员所有, 这里产权关系应是明晰的。但我国绝大多数农信社不是新建的, 而是以几经历史变迁的原有农信社为基础。那么原有农信社的所有者权益事实上仍然很难加以界定。

农业银行作为国家独资银行, 在产权上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主体虚化, 法人地位残缺。现行的委托——代理制度下, 国家与银行的财产权益缺乏真正的利益关联, 银行经营者缺乏追逐利润的内在动机, 政府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2.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存在着多种形式金融组织, 但这些金融组织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机制。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 市场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业务范围已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无异, 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 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属非正规金融部门, 不受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与保护, 且具有较高的金融交易成本;于是农信社几乎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农信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 经营活动有着明显的地域限制, 其经营绩效也主要取决于区位优势。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少有经营效果好的农信社, 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即便经营不善的农信社也有较大的盈利可能。

3. 政府对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混乱.

虽然农业银行1995年就被界定为商业银行, 但至今仍肩负着一定的政策性业务, 政府对农业银行的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仍有许多行政干预, 地方政府的干预贷款也仍然占有一定比例, 等等;农信社虽然按合作金融要求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但是形同虚设。政府在农信社管理中仍居主导地位。

三、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考

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起始于制度创新, 正如经济制度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一样,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笔者认为, 目前极有必要通过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为此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供需矛盾实质问题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有着巨大的客观需求, 其中缘由除了上述制度本身的缺陷外, 还包括: (1)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农村经济组织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实现了多元化和市场化, 农村金融组织单一的不规范的合作制已无法与之相适应。 (2) 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个体私人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农业的资金投入量和科技含量不断增强。 (3)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农民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单一的储蓄存款方式, 从分散风险角度, 农民也希望能投资于多样化的金融资产, 以获取收益的最大化。 (4) 农民群众有着将民间借贷合法化、规范化的强烈愿望。

与旺盛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需求相比, 供给明显不足,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 制度创新供给主体缺乏。 (2) 制度创新成本过高。政府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成本, 除了新旧制度更替可能带来的冲击和损失外, 还包括可能被政府查禁、其他利益集团“搭便车”等成本。

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是进行金融深化, 增大制度创新供给。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1) 放宽对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限制, 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和创新主体。 (2) 建立激励机制, 从制度方面保证经济主体进行金融创新应该得到的最低限度报偿或好处, 使经济主体对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3) 重视并限制“搭便车”现象。在制度经济学文献中, “搭便车”被解释为坐享别人的创新成果, 与创新者相比, “搭便车”者收益相同, 成本却几乎为零。因此“搭便车”现象若不克服, 经济主体便难有创新积极性。

2.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式问题

(1) 这种方式下, 新制度推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政府对制度创新需求判断是否正确。二是政府利益与其他经济主体利益是否一致。只有这两者均是肯定的, 新的金融制度才是有效的, 否则将是低效或无效的。如在农信社并入人民公社期间, 农信社资金被公社或生产队大量挪用, 经营活动接近瘫痪。再如, 在决策者看来, 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更有利于政府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 于是便在全国一刀切地被采用, 尽管在许多地方其效率并不理想, 等等。

(2) 这种方式下, 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倡导和强制推行的, 因此形式上有着较快的扩散效应, 几乎一夜之间便可完成新旧制度更替。但实际的扩散速度则取决于此项制度创新是否受其他有关利益集团的欢迎。如1996年农信社就与农业银行“脱钩”, 恢复合作金融性质。但直到目前为止农信社“三性”恢复仍然相当缓慢, 与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要求相距甚远。

(3) 由于长期实行政府供给型制度创新方式, 农村金融制度各相关利益集团已习惯于政府的制度安排, 并对原有的制度变迁路径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如:尽管农信社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一些问题, 但各利益集团并不反对维持原状。农信社经理人更希望农信社成为“官办”、“国有”, 农民群众对农信社的民主管理已显得异常陌生, 农业银行不愿意农信社脱离自己的管辖范围, 等等。实际上农信社在人事关系、业务经营等方面至今仍对农业银行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 唯有改变制度创新方式, 将政府供给主导型方式逐步过渡到需求诱发型方式, 即鼓励农民群众和农村金融组织自发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事后加以追认并推广, 以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相一致, 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

3. 当前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首要的是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

有效率的产权应该是竞争性的,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单一合作制产权形式及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 既不能满足农村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也会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因势利导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内在需要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首先, 在坚持合作制为农村金融组织基本产权形式的原则下, 对现有农信社产权重新界定, 并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及各农信社的实际情况, 将农信社分别建成合作银行、以县级联社为一级法人、将多家农信社合并为一级法人、以单一农信社为一级法人的多层次产权形式。政府对合作金融组织给予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扶持, 但不对其人事、财务、经营活动等进行直接干预。

其次, 在经济、金融基础较好, 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组建农村民营商业银行, 以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民营商业银行的注册资金要有较高起点, 产权形式可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经营管理完全按市场原则进行。

最后, 近期应规定农业银行投入“三农”资金的一定比例, 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技术所需要的相对庞大的资金需要。以后可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 将部分农业银行的农村分支机构变为独立法人后出售给私人。

值得强调的是, 农村金融组织产权结构的创新与调整, 必须是市场自发行为和相关经济主体自愿行动, 政府只是提供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 并以适当的政策加以引导, 决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为减少产权结构创新与调整可能造成的金融波动, 有必要先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创新途径, 以期推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农村,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群琳著: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8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11

[2]周霆邓焕民著: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6

[3]亨利.范.格罗著:银行风险分析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农村金融创新实践及研究综述 篇10

一、各地金融创新实践的形式

对于信贷方式, 我国西部农村大多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同时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贷款以及“订单农业+农户”贷款, 使得农户能够更好的获得贷款。对于担保方式, 采用“仓单担保”贷款, 主要是通过贷款打包和贷款集中担保来实施。对于信贷领域创新, 采用“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贷款。实质上时以施工单位基本账户作担保, 用验收合格后获得的政府补贴款作为来源的一种贷款方式。

福建省通过农村金融创新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各具特色的产业支撑,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挂钩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通过承诺提供意向性信用额度, 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开展林权质押贷款试点,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设备+林权证抵押”贷款探索贷款创新。通过分行与镇签署银镇共建金融服务方案, 探索由金融创新使得公共服务均等化。

浙江省瑞安市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注册成立农信担保公司, 是由供销合作社牵头, 政府扶持联合有关组织共同出资组建而成。与金融机构合作, 将注册资金作为担保金, 按10倍放大系数为最高担保额, 对担保公司推荐的客户进行融资服务。同时开展资金互助, 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福建省屏南县由政府牵头, 授权成立小额信贷促进会, 设立三农服务联动中心, 政府引导搭建金融创新平台, 将政府整合的各项资源交由中介机构具体操作的市场化模式, 同时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开发信息系统平台, 改善金融基础设施, 提高金融服务改革。

二、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及建议

从信用贷款角度看: (党国英, 2011) 认为农村金融创新需要有信用环境。 (赵文昆, 2011) 通过对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信贷担保研究, 认为政府需引导构建农民信贷互助担保组织, 以及加快信贷担保品创新尝试。 (张庆君, 2010) 利用多重委托代理结构, 对耕地抵押贷款模式进行研究, 发现该模式中其它外部组织、合作社内部和存在合作社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必须建立并完善预防、救助和监管机制。

从解决机制方面看: (卜华, 2010) 认为, 解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贷款难的问题, 需要创新农村补偿和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黄少安, 2011) 认为商业银行应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 (梁会丽, 2010) 农村金融的创新可以有助于农民将死资产变为活现金, 认为应把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从金融体系方面看: (刘颖, 2010) 指出须进行农村金融产权改革, 使其多样化。同时认为我国农村大面积地商业性金融经营的条件还不成熟, 农村金融应以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主体。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和完善人员聘任体系十分重要。 (王晰, 2010) 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例, 从市场竞争的视阈探讨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其重点是要构建一个多元参与产品创新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 (王庆林, 2010) 认为需建立及引导国家扶贫基金以及由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的发展的体系。

从产业发展方面看: (邹新阳, 2011) 基于金融产业视角, 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 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 (秦秀红, 2012)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 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明显, 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 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 对民间资金进行正确引导, 使其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来。

从统筹城乡方面看: (梁济昌, 2010) 认为需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放宽融资担保政策, 加强并改进金融监管,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广元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2011) 认为统筹城乡金融, 我们要更加重视农村经济的特点,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三农”贷款风险补偿的综合开发基金, 建立补偿和税收减免机制。

参考文献

[1]梁济昌.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J].现代金融, 2010年第9期[1]梁济昌.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J].现代金融, 2010年第9期

[2]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 2010年04期.[2]刘颖.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 2010年04期.

[3]邹新阳.碳金融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金融产业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8期.[3]邹新阳.碳金融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基于金融产业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8期.

[4]秦秀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期.[4]秦秀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期.

[5]张庆君.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问题研究——基于耕地抵押贷款模式的考察[J].《金融发展研究》第11期.[5]张庆君.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问题研究——基于耕地抵押贷款模式的考察[J].《金融发展研究》第11期.

农村金融创新也要接“地气” 篇11

近年来,各地在培育农村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推陈出新,农村金融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农业发展融资渠道窄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要求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及时更新观念,加大创新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激活农村信贷市场,更好地满足各类农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普通农户等的融资需求。

目前,笔者通过对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情况的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创新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创新产品大体雷同。有些机构只是对原有的贷款业务进行重新包装宣传;有些则采取拿来主义,对同行的金融产品一味简单模仿,就连具体流程与额度都一味照搬,忽视了和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创新的自主性和原生性不够。

二是创新产品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过长。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不少机构都需要经过申请、受理、抵押物的审核认定、抵押物的评估、签订合同,办理抵押和登记、核发抵押证书、签订贷款合同、办理贷款等多项程序,加之因贷款审查、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抵押物评估登记涉及林业、评估中心等多个部门,导致贷款手续繁琐,费时费力。

三是创新产品普遍存在额度小、期限短等特点,难以满足“三农”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

四是金融创新层次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主要局限于对传统业务的补充和更新,在利用农村信用社综合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比较欠缺,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业务创新明显不足,业务量小,可复制性差。

五是金融创新发展不平衡。由于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金融创新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各地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的水平不一、规模不一,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

六是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农村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的信贷品种,但是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形式上并没有大的突破。资金互助社只限于为社员提供服务,服务面窄,业务量小,造成资源的浪费,经营成本高。此外,农村金融创新还受到一些行政束缚,缺乏准入机制来加以规范。如推出新产品需行政管理部门审批,但又未明确需要哪些部门批准,以致农村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显得比城市更为艰难。

七是金融创新所需的配套信用中介服务不足。征信、评级、担保、保险、法律等中介服务都是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虽然近年出现了“助农保”、涉农保险、信用评级等服务项目,但创新力度还远远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上述问题说明,农村金融创新并不是一个务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农村金融业发展的速度、方向和未来。只有真正接地气、通民意的金融创新,才能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普惠制金融的好处。否则,农村金融存在积弊,很难根除。

农村金融创新,需要多接“地气”,多下基层,多听民声,才能制定出“长命”合理的金融政策,让农民得实惠,让农村金融机构得口碑。

金融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如果不接“地气”,没有听取民意,即便制定政策的机构都具有相当丰富的金融知识,但仅仅依赖专业知识,而不听取民意,最终可能因农民的反对而执行不下去。事实上,农民的反对方法很多,比如,用脚投票……

大家不妨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全国农村地区高利贷现象如此严重?是因为农民喜欢付出高利获取贷款吗?!

当然不是。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农村高利贷提供者的服务,在某些方面还是比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农民更有吸引力和优势,以至于纯朴善良的农民甘愿冒着高利的风险,前赴后继地去借高利贷。这种不正常的金融现象,绝非某些金融机构以简单的风险防范为由就能搪塞过去。

近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建设银行窗口单位调研创先争优工作时指出,银行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要把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作为目标,以客户满意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成效的主要标准,把自身发展和为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通过热情服务赢得客户满意,又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排队时间长、业务流程繁复、电子网银手续复杂等问题,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只是,若要做到这些,我们只有充分地聆听来自最基层的农民的金融诉求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笔者曾经到过一个偏远农村,在那里,网络、手机均可办理简单的金融业务。这主要是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考虑到没有网点而做的精心安排,也耗费了不少资源。但是,满村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却没有几个能够真正使用上这些服务的。为什么?他们只是需要网点——只有去村里看过的人,才会了解这一点。

农村金融创新,只有接上“地气”,才能变得更为大气!

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篇12

金融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 金融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金融工具、支付清算手段、金融组织与监管制度等的创造与革新。金融业务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分解或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金融新业务, 是金融主体为了追求新机会而进行的业务改革。金融业务创新是在特定时期使用的称得上“新”的工具或产品。金融的建立、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既是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 也是与金融体制、政策法令、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动态概念。[1]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 不仅引起金融量的变化, 而且在金融业务的衍生过程中, 引起了社会信用关系等质的变化。按创新程度分为首创型、改创型和仿创型, 它是经济与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金融业务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金融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业务创新是新金融的核心, 包括工具产品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和金融运行机制的创新等, 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可粗略划分为理念创新 (观念创新、管理创新) 和经营创新 (工具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 、创新激励机制等, 这就构成了金融业务创新的“系统观”。 金融业务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活动也必然服务于金融资源分配活动, 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所以, 金融业务创新就其实质来说, 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 是业务创新中发生在金融交易结构、交易制度、交易组织、交易技术、交易工具和交易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创新和变革 (见图1) 。

二、金融业务创新进程中的条件框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外金融业务创新的有条件与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人、工具技术、制度、激励、基础、环境等。

1.金融管制放松是金融业务创新的基本条件

金融管制的放松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价格自由化, 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 放开汇率管制;其次是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 使其公平竞争;三是改革金融市场, 放松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 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 加强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 五是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实行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利率自由化、对外开放全球化及放松金融管制等等。[2]

2.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活力源泉

激励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 以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创新就是要对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或动机进行更切合实际的分析, 找出其最迫切的需要, 给予更有效的满足。金融业务创新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需要激励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的市场, 就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同时员工对金融机构也需要激励, 不仅要有较高的收入, 而且还希望得到富有挑战性并能促进个人成长的工作的激励机制。

3.金融基本功能的重新整合是业务创新的前提条件

金融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国家、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很少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金融基本功能必将促进金融业务的分解、整合, 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一是金融功能的重新整合和划分使传统金融面临竞争压力。二是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导致基本金融功能的分解。三是契约金融的产生体现了银行业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3]这些业务创新战略与机构对自身核心优势的界定和经营方式的选择相联系。

4.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给业务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含:①市场理念, 即应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要求, 积极从市场筹措和营运资金, 并根据市场要求, 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②竞争理念, 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鼓励竞争的政策已消除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各行业间的进入壁垒, 使金融业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竞争压力已迫使金融机构开拓创新。③信息理念, 要善于及时掌握和充分运用大量而准确的金融信息, 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防止和减少经营风险, 创造更多的利润;④信誉理念, 即在经营过程中要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取信于广大顾客;⑤人本理念, 把人作为管理的根本;⑥效益理念, 在经营管理中, 始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力争获取最佳利润收益。

5.电子网络化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依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 并将金融机构和客户、客户与客户、银行与银行等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 并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目前还是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稳妥地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持续发展。[4]

6.金融监管是业务创新稳健发展的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而银行资本/资产比率却不断下降, 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效率和市场发展, 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无疑促进了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三、分业体制下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 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 无论在政策制度上, 还是在金融业务品种、工具技术、经营理念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但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业务创新仍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 在金融业务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

(1) 金融业务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金融金融经营者、从业者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模仿普及的基础。从我国农村金融业经营者来看, 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 面对由传统金融向新金融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都显得较为乏力, 畏首畏尾, 延迟了业务创新的进程。从我国农村金融业从业人员来看, 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老化,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5]

(2) 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机制中还未形成一种使员工在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觉意志和表现活力, 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具体表现也尚未形成业务创新精神、产权激励, 市场激励、政府政策激励机制和创新文化环境。目前农村金融业内还没有形成员工以积极的方式对待竞争, 勇于进取, 敢于试验, 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精神。一方面金融主体缺少风险概念, 使得“避险性”创新难以展开;另一方面极度厌恶风险使得创新缺乏动因, 显然, 任何一种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政府对金融业务创新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 忽视金融业务创新的市场特性。

(3) 金融创新主体内在动因缺失、创新意识不强。

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体还没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我国农村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大的变化, 其经营者只求稳、不求新;只求个人的安逸和升迁、不求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2.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约因素

(1) 社会信用基础薄弱。

近年来, 一方面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作为提供间接融资的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严重。

(2) 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是资金使用的成本基准。我国已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依然任重道远。

(3) 技术水平落后。

一方面, 新技术的运用成本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 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薄弱环节。

(4) 现有的有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一是金融市场立法不完善, 立法缺乏前瞻性。作为监督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对业务创新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二是受到制度的安排方面的制肘。另外, 对中间业务有关手续费收入做出明确规定, 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6]

四、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基础条件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实际情况, 业务创新应采取在基础金融业务创新、内部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的对策, 以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的进程。

1.经营性金融机构塑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造现有经营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使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能够以其财产、利益实实在在地对其经营风险承担责任;要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农村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拥有选择对其负责的经营管理者的自主权力和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必须拥有的雇佣权、分配权和分支机构分布权。

2.金融业务创新要坚持走仿创、改创和首创研究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要注意发挥引进的创新成果在我国的实际功能。对传统业务可以根据中国农村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改创, 要从我国金融运行实际出发, 研究开发首创的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金融新业务, 这是发挥我国金融创新特殊功能、保护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活力的根本所在。

3.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增强创新动力

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应具有创新动能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通过体制革新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 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首先, 建立中国农村金融主体进行业务创新在制度上的保证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使金融机构愿意积极从事金融创新。另一方面, 要降低农村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 形成一个便利创新的有效环境。其次, 按照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流程及业务新产品营销的要求, 面向市场,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全面规划。再次, 建立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度的保障机制。明确部门内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明确部门间责权划分;明确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从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的农村金融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 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动力。

4.金融业务创新全过程应有前瞻性、连续性的防范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有关的金融政策和立法, 规范和正确引导我国金融创新活动。金融监管发展到今天, 可以说始终在被动地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这种“真空”时期, 也就是无法可依, 有法不依的时期。二要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业务监督其风险。一方面, 在设计农村金融创新产品时, 就必须自觉地将其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 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应更具有充分地前瞻性, 必须依靠和利用市场机制和内部管理。三要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预防机制。四要建立起严格的后续监督控制机制。五要对我国农村金融中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和虚拟性较大的金融创新, 应认真研究, 严格控制, 审慎发展。

5.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营造适宜配套的环境

一是要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农村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三是建立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四是培育农村竞争性的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金融业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 垄断会窒息创新的内在冲动, 不正当竞争则破坏创新的外部秩序。应对所有金融机构一律按市场原则管理, 取消各种政策性歧视, 使各类金融机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自主经营、自求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 在对金融业务创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业务创新界定了理论框架体系,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条件与制约因素, 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选择和创新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金融业务创新,系统观,创新层次,创新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泓贵.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 李峰.银行再造与银行管理理念的创新[J].城市金融论坛, 2000, (07) .

(3) 潘志坚.试论在分业经营原则下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合作[J].中国金融, 2000, (06) .

(4) 姜建清.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卢祖雄, 潘文荣.浅谈拓展农行农村领域中间业务[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2, (02) .

上一篇:事实践与反思下一篇:自动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