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模式(共12篇)
农村金融模式 篇1
前言
三农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讨论也是日益激烈, 我国政府对提出的解决政策也是进行了种种尝试, 归根结底三农问题解决办法被分为两类, 一是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农村金融问题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也关系着其自身的发展, 对于当前提高我国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1]。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内涵
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前提, 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历史中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当农村金融被当作一个概念单独提出时,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长期以来金融的概念都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 所以农村金融的概念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流通。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且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结合。农村金融不仅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进行变换。
二、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供给主体的约束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主体概念的缺乏, 并且没有按照三农的概念去进行考量。农村的金融改革主要是对其性质重新进行定位, 在供给模式方面要与经济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建立相应的模式。在这种金融体制的背景下, 其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供给主体的整体布局严重失衡,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二) 对供给环境的限制
目前我国农村贷款机构支撑着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多为农副产品或是林业产业, 而且国家在农村房产抵押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不健全, 这使农村金融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其发展空间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 对高风险的农村信贷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所以人们对于安全系数极高的城镇资产抵押十分信任。这种对供给环境的限制, 导致农村供给政策得到了抑制, 不能很好的发展。
(三) 对供给渠道的约束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化, 对金融产品缺乏理念, 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发展的脚步。我国农村小额贷产业虽然十分发达, 但是满足的也只是农村家庭用来农村生产的需求, 对于那些牲畜养殖大户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根本无法满足集体化的生产模式。需要保险的产品十分单一,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 其保险的范围十分之小, 而且保费额度低, 很难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所以这种保障的缺失导致农村的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三、国外农村供给模式对我国的影响
(一) 重视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对农村金融的优惠力度也是十分强的, 对农村金融供给不断地进行扩张,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正是如此对农村经济提供了支持, 才致使农村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3]。在农村金融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也是相当完善的, 并且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来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 同时这种法律制度的制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某些发达国家还将农村金融结合到其他相关法律体系中去, 使农村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有法可依。
(二)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根据国际中的经验表明,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可以更好地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形势上来看,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外表上看很健全, 但是由于对其体系的定位不够准确, 导致缺乏竞争力而且被独立了, 所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 我国政府应该首先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控, 减少自身的交易成本, 通过优惠政策来表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三) 引导农村金融正规化
由于之前我国农村金融缺乏正规的引导, 再加上农民对信贷的不了解所以对金融体制有了错误的认识。对于非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在其性质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隐蔽性, 使之成为我国的监督对象[4]。引导农户金融体系正规化, 首先要完善金融体系, 重视其为农民提供的信贷服务, 从正规的法律渠道进行建设, 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 先从思想上进行改革, 然后在逐步地进行正规化。
四、构建农村金融供给的设计考量
(一) 建立农村保险机构
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农村保险机构, 主要将营业点设立在乡镇, 并且专门对农民进行保险业务, 与此同时还要适量的开设贷款业务, 为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保险机构的设立可以通过国家对其的补贴大力鼓励农民加入, 使其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中来, 并且有效的扩大保险范围。国家在对农村保险机构进行的监管政策, 要放宽监管力度, 保障农村保险市场可以有效的发展下去, 提高其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立农村保险机构, 可以降低农村的农业生产风险, 特别是抵御灾害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规范化, 使我国的金融供给发展的更好。
(二)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要放宽对农民的政策标准, 降低监管的门槛, 尤其是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制度尽可能的不要设立限制条件, 多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建设。由于村镇银行这样的小型金融机构多数建立在农村, 所以主要针对农民应该多设立一些贷款制度, 并且极大的放宽政策, 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型金融机构的不足之处[5]。其次还要扩大试点的范围, 金融机构的设立应该弥补金融服务的不足, 引导社会企业向农村的投资。最后加强监管力度, 使政府的监管职能发挥到最大。组建贷款小组, 使各级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指导, 引导农村经济可以有序的发展, 最终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五、结束语
总之,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可能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 还缺少竞争力, 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仅仅只是完善农村金融供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不大, 为此还要进行多种模式的考量, 实施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制,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济
[2]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2.
[3]朱崇迎.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调查与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02 (13) :28-30.
[4]王晓静.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宋美娜.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2.
农村金融模式 篇2
一、农村金融扶贫的提出
农村金融扶贫(Rural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是一种缓解农村贫困地区资金供需矛盾,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扶贫模式。主要采用投放金融产品的形式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并促进贫困金融扶贫是通过金融机构实现的,不同于传统的财政扶贫经政府间的层层传递方式进行。通过与金融扶贫有关的金融机构以发放小额贷款和项目贷款的方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它具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主体性。式为贫困地区注入资金,金融系统在金融扶贫中具有主体地位。二是金融扶贫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市场性。金融扶贫是由市场干预的。四是创新性。金融扶贫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不仅仅是那些极度贫困的人,主要是那些具有自我发展、增值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五是金融扶贫是新型的具有商业性质的扶贫模式。农村金融扶贫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信货”扶贫,即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相应的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政策性银行为主力军,商业银行居于次要地位的农村金融扶贫贷款类型。二是产业扶贫,即制定适合贫困地区群众依据当地优势资源及自身努力可以摆脱贫困的模式。三是对口帮扶,根据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建设适应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包含了以上三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类型,更侧重于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的金融扶贫效果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
[2]
二、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模式
到目前为止,河北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主要有五种模式。即“政府+村镇银行+农户”模式、“资金互助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农户”的批发零售模式、“三级信贷担保”模式、“公益组织+农户自立服务社+农户”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扶贫资金+信贷资金”模式。
(一)“政府+村镇银行+农户”模式。
由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把股金存入当地村镇银行,由村镇银行提供贷款给社员,合作社为社员担保,村镇银行审核社员的信用信息、资产状况和相应的还款能力,办理贷款手续,收取手续费。这种模式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贷款风险的同时还解决了村镇银行的后续资金不足问题,增加了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增大了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使村镇银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达到了双赢效果,蔚县银泰村镇银行与县扶贫办合作,由政府扶贫资金做担保,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展开贫困乡镇养鸡扶贫项目。有效发挥了政府担保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二)“资金互助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农户”的批发零售模式。
通过传统金融机构给贫困地区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贷款,新型的金融机构再将贷款转贷给当地申请的贫困农户。在该模式中,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使传统金融机构得以突破资金规模的限制,起到了间接“支农”的作用。新型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与农户接近的信息比较优势,保证贷款的质量,缓解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此模式的实施有效放大了金融机构服务贫困农户的覆盖面,解决了新型金融机构的后续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也在扶贫方式上进行了由零售向批发转变的新尝试。保定易县的扶贫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易县扶贫社”)作为信贷支持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接收了农业银行河北分行发放的500万元批发性贷款。通过该笔贷款的发放,解决了1,900多户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资金难题。目前易县扶贫社已经与财政出资的县担保公司初步达成了批发贷款协议,以解决扶贫社后续资金短缺的难题。
[5]
(三)“三级信贷担保”模式。
通过地方政府引导推动创新农业小额贷款联保方式,由贫困户资源加入“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组织,为本村会员农户提供信用担保构建成农户互保模式。由县级公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自愿组成的干部担保模式来弥补农户互保模式的不足。发展适合本村的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通过实行产业自我管理和服务,以会员诚信自律为基础,通过讲诚信、守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获得发展农业的生产性贷款。同时申请贷款的农户经过相关村镇信用组织的认同加入该村的诚信自律者联谊会,实行诚信小组成员联保。
巨鹿县在“两个组织”的创建、运行中,积极进行政府服务、信贷担保方式、激励方式创新,将以往的指导服务为主变为主动参与,促使贫困户个体信用转化为联谊会集体信用,变一对一的个人担保为组织对组织的集体担保,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四)“公益组织+农户自立服务社+农户”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单独出资或地方政府通过配套出资,成立小额信贷农户自立社,贷款采取无抵押、无担保、农户联保的方式,对缺少抵押品,缺少政府担保或公职人员担保,且具有强烈致富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农户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贷款期限短,贷款额度一般是3,000~5,000元,以降低出现大额坏账的风险。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贷款,家庭所有成员签字,入户收贷,加强了道德约束和信用意识。平泉县农户小额信贷自立服务社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平泉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自2008年11月运营以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的“信贷业务+农民培训”模式最具特色,在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同
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户的自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立社的小额信贷客户中贫困农户占到了92%,使扶贫资金真正送到需要扶持的群众手中。
[3]
(五)“扶贫资金+信贷资金”模式。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根据《农户贷款扶贫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扶贫基金担保放大对贫困农户的贷款额度,按1:5的比例给农民发放贷款,有效发挥了扶贫基金的杠杆作用。同时优化利率结构,减轻贫困农户的贷款利息负担。依据《农户贷款扶贫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贷款利率由承贷金融机构和县扶贫办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确定浮动比例。采取资金封闭运行的方式确保贫困农户按期还款。
三、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对比差异
河北省各种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共同点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信贷扶贫”过程中,单靠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及政策性银行为主的资金供给是严重满足不了大量的资金需求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农民对于扶贫项目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农民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模式需要改变。三是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农民依然有将金融扶贫当作财政救济的思想存在,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四是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保险发展与当地的发展情况不匹配。五是个别地区农民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缺失,农民的金融产品消费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方向探究及对策建议 目前,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
[12],需要找到更确切的方向和路径来更好地使当地农民彻底摆脱贫困。需要在金融办及扶贫办的前头带动下积极深化发展农村金融基础。一是优化县域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布局,加快推进县级联社改革制度,强化提升服务职能。加快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机构,有效吸纳当地闲散资金。二是引导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吸引农资回流。增大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五是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培训。加强对农民金融相关政策的了解,增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教育培训。六是推进农村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有效拓宽支农资金来源。大力增进各中介组织协会的联系,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协会规范、自律、引导作用。七是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规划金融扶贫实施进度。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中推进的相关金融政策和措施,切实稳扎稳打建立相应的农村金融扶贫机构(组织),重点围绕金融扶贫推进“环首都”地区的扶贫开发。八是深化实施人才战略,为农村金融扶贫产业提供智力支撑。根据河北省政府《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组织市长、县长、金融机构管理者培训班,增强领导干部现代金融意识和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同时还要重点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探索构建适合农村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特点的规范标准和采集方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征集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增进农村地区信用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荣誉评选活动,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引导发展农村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平台;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鼓励开发适合多层次农民需求的农村信用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农户信用评定信息,实施适合农户信用评价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实现农户信用评价和信贷服务的有效对接;增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建立信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信用信息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增大都征信系统的管理,确保信用信息安全。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一是通过政府积极协调市场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好农民贷款难和调动各大商业银行向农村发展的积极性。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及民间贷款机构的合理发展,积极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二是由省金融办带头引导金融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农民对于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特殊性的需求。三是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扶贫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积极引导农村资金回流防止资金外流。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对比探究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7;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4-0122-02
1 农村金融扶贫的提出
1.1 农村金融扶贫的特征
农村金融扶贫(Rural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是一种缓解农村贫困地区资金供需矛盾,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扶贫模式。主要采用投放金融产品的形式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并促进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它具有五个主要特征:
一是主体性。金融扶贫是通过金融机构实现的,不同于传统的财政扶贫经政府间的层层传递方式进行。通过与金融扶贫有关的金融机构以发放小额贷款和项目贷款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注入资金,金融系统在金融扶贫中具有主体地位。
二是金融扶贫具有可持续性。不同于财政扶贫采用补贴的方式给贫困地区“输血”。金融扶贫以资金循环为路径,通过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要求资金自我循环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满足金融机构的可持续经营的同时缓解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状况的“造血式”发展模式。
三是市场性。金融扶贫是由市场干预的。金融扶贫的利率据市场利率而定,实现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打破传统的金融市场格局,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
四是创新性。金融扶贫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不仅仅是那些极度贫困的人,主要是那些具有自我发展、增值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使得贫困地区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五是金融扶贫是新型的具有商业性质的扶贫模式。不同于政府发放的无偿性的财政扶贫救济资金,就金融机构而言,其本身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农村金融扶贫通过各个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资金是有偿的,需要还本付息的。
1.2 农村金融扶贫的类型
农村金融扶贫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信货”扶贫,即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相应的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政策性银行为主力军,商业银行居于次要地位的农村金融扶贫贷款类型。二是产业扶贫,即制定适合贫困地区群众依据当地优势资源及自身努力可以摆脱贫困的模式。三是对口帮扶,根据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建设适应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包含了以上三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类型,更侧重于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的金融扶贫效果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
2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模式
到目前为止,河北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主要有五种模式。即“政府+村镇银行+农户”模式、“资金互助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农户”的批发零售模式、“三级信贷担保”模式、“公益组织+农户自立服务社+农户”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扶贫资金+信贷资金”模式。
2.1 “政府+村镇银行+农户”模式
由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把股金存入当地村镇银行,由村镇银行提供贷款给社员,合作社为社员担保,村镇银行审核社员的信用信息、资产状况和相应的还款能力,办理贷款手续,收取手续费。这种模式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贷款风险的同时还解决了村镇银行的后续资金不足问题,增加了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增大了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使村镇银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达到了双赢效果,蔚县银泰村镇银行与县扶贫办合作,由政府扶贫资金做担保,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展开贫困乡镇养鸡扶贫项目,有效地发挥了政府担保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2.2 “资金互助组织+传统金融机构+农户”的批发零售模式
通过传统金融机构给贫困地区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贷款,新型的金融机构再将贷款转贷给当地申请的贫困农户。在该模式中,传统金融机构具有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使传统金融机构得以突破资金规模的限制,起到了间接“支农”的作用。新型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与农户接近的信息比较优势,保证贷款的质量,缓解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
此模式的实施有效放大了金融机构服务贫困农户的覆盖面,解决了新型金融机构的后续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也在扶贫方式上进行了由零售向批发转变的新尝试。保定易县的扶贫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易县扶贫社”)作为信贷支持扶贫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接收了农业银行河北分行发放的500万元批发性贷款。通过该笔贷款的发放,解决了1 900多户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资金难题。目前易县扶贫社已经与财政出资的县担保公司初步达成了批发贷款协议,以解决扶贫社后续资金短缺的难题。
2.3 “三级信贷担保”模式
通过地方政府引导推动创新农业小额贷款联保方式,由贫困户资源加入“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组织,为本村会员农户提供信用担保构建成农户互保模式。由县级公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自愿组成的干部担保模式来弥补农户互保模式的不足。发展适合本村的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通过实行产业自我管理和服务,以会员诚信自律为基础,通过讲诚信、守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获得发展农业的生产性贷款。同时申请贷款的农户经过相关村镇信用组织的认同加入该村的诚信自律者联谊会,实行诚信小组成员联保。
巨鹿县在“两个组织”的创建、运行中,积极进行政府服务、信贷担保方式、激励方式创新,将以往的指导服务为主变为主动参与,促使贫困户个体信用转化为联谊会集体信用,变一对一的个人担保为组织对组织的集体担保,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历史性突破。
2.4 “公益组织+农户自立服务社+农户”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单独出资或地方政府通过配套出资,成立小额信贷农户自立社,贷款采取无抵押、无担保、农户联保的方式,对缺少抵押品,缺少政府担保或公职人员担保,且具有强烈致富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农户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贷款期限短,贷款额度一般是3 000~5 000元,以降低出现大额坏账的风险。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贷款,家庭所有成员签字,入户收贷,加强了道德约束和信用意识。平泉县农户小额信贷自立服务社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平泉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自2008年11月运营以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的“信贷业务+农民培训”模式最具特色,在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同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户的自立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立社的小额信贷客户中贫困农户占到了92%,使扶贫资金真正送到需要扶持的群众手中。
2.5 “扶贫资金+信贷资金”模式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根据《农户贷款扶贫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扶贫基金担保放大对贫困农户的贷款额度,按1:5的比例给农民发放贷款,有效发挥了扶贫基金的杠杆作用。同时优化利率结构,减轻贫困农户的贷款利息负担。依据《农户贷款扶贫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贷款利率由承贷金融机构和县扶贫办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确定浮动比例。采取资金封闭运行的方式确保贫困农户按期还款。
3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对比差异
河北省各种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共同点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信贷扶贫”过程中,单靠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及政策性银行为主的资金供给是严重满足不了大量的资金需求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以上金融扶贫模式中无一不是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费尽精力。通过相应的农村金融扶贫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大力吸引资金到农村金融扶贫进程中。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扶贫贷款利率及贷款比例政策要求发货确保基金的杠杆作用,都是在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二是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农民对于扶贫项目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农民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模式需要改变。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不尽相同,要发展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产业结构的扶贫模式还有相当的难度。三是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农民依然有将金融扶贫当作财政救济的思想存在,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的金融知识缺乏,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项目的了解甚少,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及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的发挥。也是农村金融扶贫过程中农村资金瓶颈的关键所在。四是河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保险发展与当地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对于满足农民的发展资金来源是一个严重的影响因素。五是个别地区农民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缺失,农民的金融产品消费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4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方向探究及对策建议
4.1 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方向
目前,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需要找到更确切的方向和路径来更好地使当地农民彻底摆脱贫困。需要在金融办及扶贫办的前头带动下积极深化发展农村金融基础。一是优化县域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布局,加快推进县级联社改革制度,强化提升服务职能。加快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机构,有效吸纳当地闲散资金。二是引导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吸引农资回流。增大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额度,继续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四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根据银监会印发的《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村村通”工程,在农村广泛设立乡村金融服务站和助农取款点,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五是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培训。加强对农民金融相关政策的了解,增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教育培训。六是推进农村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有效拓宽支农资金来源。大力增进各中介组织协会的联系,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协会规范、自律、引导作用。七是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规划金融扶贫实施进度。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中推进的相关金融政策和措施,切实稳扎稳打建立相应的农村金融扶贫机构(组织),重点围绕金融扶贫推进“环首都”地区的扶贫开发。八是深化实施人才战略,为农村金融扶贫产业提供智力支撑。根据河北省政府《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组织市长、县长、金融机构管理者培训班,增强领导干部现代金融意识和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4.2 农村金融扶贫模式的发展建议
要重点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探索构建适合农村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特点的规范标准和采集方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征集系统,数据共享平台;增进农村地区信用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荣誉评选活动,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引导发展农村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平台;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鼓励开发适合多层次农民需求的农村信用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农户信用评定信息,实施适合农户信用评价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实现农户信用评价和信贷服务的有效对接;增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建立信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信用信息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增大信用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信用信息安全。
5 结 语
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一是通过政府积极协调市场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好农民贷款难和调动各大商业银行向农村发展的积极性。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及民间贷款机构的合理发展,积极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二是由省金融办带头引导金融产品的创新,以满足农民对于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特殊性的需求。三是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扶贫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积极引导农村资金回流防止资金外流。
参考文献:
[1] 刘静.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 胡明琦.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创新分析[J].时代金融,2014,(5).
[3] 田莹莹,王宁.河北省金融扶贫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0).
[4] 郭锦洲.关于河北银行业金融扶贫的调研报告[J].经济论坛,2014,(25).
[5] 白林.农行河北分行对接重点区域找准着力[J].中国金融时报,2015,(30).
[6] 郭锦洲.关于河北银行业金融扶贫的调研报告[J].大经杂志社,2014,(15).
[7] 何广文,杨虎锋.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2,(6).
[8] 扈鹏,安可心,齐雅楠.论河北省巨鹿县金融扶贫创新机制[J].经济纵横,2014,(24).
[9] 金丽,张丽明.河北省农村金融扶贫的成效、问题及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
[10] 周茜.我省小额贷款公司把扶贫落到实处[N].河北日报,2015,(29).
[11] 王鸾凤,朱小梅,吴秋实.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
学院学报,2012,(6).
[12] 田莹莹,王宁.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14,(8).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节点及缺陷 篇4
农村金融供给所指向的不是社会总产品或微观经济中经济个体的商品供给,它能提供的金融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以及与此相连系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服务。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供给是金融系统向农村经济体中投入金融产品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过程,以及为实现这一过程所提供的的制度、服务体系。人们通常习惯于用“农村金融支持”一词来表达社会对农村问题的理解和关注,但是这一表达更多地富有主观性和外部性特征。“农村金融供给”则不同,它作为农业经济循环机制的节点和不可或缺的要素,具有深刻的理论内含。
1)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过程。
(1)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资金周转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组成一个资金链条,资金周转速度反映出农村金融供给的运行效率。
(2)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价值实现过程,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价值运动,并通过资金回流实现价值增殖,是价值增殖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
(3)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金融管理过程,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反映了资金供给者、中介人和使用者权利义务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
(4)农村金融供给是一个货币供给的传导过程,形成有效的货币供给,最终导致社会需求的增加。
(5)农村金融供给是资金供给的动态平衡过程,伴随农业生产的变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过程呈现出动态平衡的变化趋势。
2)农村金融供给是金融产品的供给。
金融产品是资产、债权债务关系的载体,也是实现货币融通金融工具。这些金融产品包括货币、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信用凭证、票据等各种结算工具、服务方式。各金融主体通过培育市场,建立农村信贷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等,与农产品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劳务市场相配套,形成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开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所以农村金融供给过程既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过程、金融产品的创造过程也是金融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
3)农村金融供给是农用资本的供给。
解决农业资本不足,寻求农业资本供求平衡,促进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是农村金融供给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农村信贷收支把大量的农村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广泛地动员起来,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农业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贷款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金融供给的规模和质量,是农村金融供给过程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验证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标志。
4)农村金融供给是农村金融制度体系的供给。
农村金融供给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经济运行过程,为了保证这一过程有序运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供给效应,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从而形成稳定的制度供给。对于农村金融供给来讲,制度供给就是制度主体对于农村金融运行所选择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这些制度安排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过程,涵盖农业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金融产权、信贷形式、信贷结构、信贷规模、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服务金融监督与治理等,形成特定的制度结构和稳定的制度体系。
5)农村金融供给是服务体系的供给。
农村服务体系主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服务手段与技术所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组成了庞大的金融服务供给系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这种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不是单独的金融供给主体或金融产品所能替代,而是金融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功能。
2 农村金融供给实践模式基本特征及评价
在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存在“信贷配给”和“金融市场化”2种模式,实践中2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以信贷配给为主导的金融供给模式。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而发展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村金融一直作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部门,践行着行政机关式的管理模式,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带有浓厚的政府金融的色彩,呈现出明显的信贷配给制度特征。
(1)机构单一,金融组织制度一元化。
为实现资金集中分配和统一管理,全国的信用活动都集中于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长期作为人民银行的基层机构而存在,至于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更是严格控制。人民银行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办理各种商业银行的业务。
(2)信用高度集中,信用管理制度统一化。
以“统存统贷、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形式管理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各级机构吸收的一切存款,都一律上缴总行统一使用,不能自行安排;各级银行发放贷款,由总行分别核定计划指标,逐级下达。
(3)市场准入受到严格限制,金融市场垄断化。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被排斥在农村金融体系之外,资金实行计划调度,利率实行严格的计划管制。
(4)政企不分,金融监管行政化。
银行是金融企业,是经营货币的行业,是接受信用的机构,也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执行政府的职能。
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演进和现实运行过程看,“信贷配给”模式总是按照“以供定需”来谋求平衡,而不是按照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筹划金融供给。国家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并愿意提供金融资源的规模,决定了农村的金融需求规模,在金融供给规模既定的条件下,金融需求的满足只能采取“看汤下面”的方式予以平衡。实际上即使农民对金融缺乏需求,也并不代表农民真正不需要,而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供给不足造成了经济与金融的严重不对称。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民间信贷”、“亲情信贷”、甚至是“高利贷信用”及其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正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实。这种平衡模式实际上一直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之下寻求一种低水平的平衡,难免产生“政府失灵”。因此,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完全取决于国家对农村金融供给制度的安排。
“信贷配给”的平衡模式与现实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及由这种反差所产生的对金融供需的反向冲击,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对金融供给主体的调节,因此农村金融体制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都是围绕金融机构的调整展开的。其结果是:一方面,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供需的平衡模式,金融机构的增增减减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偏重利益机制,使金融机构的供给功能不能得到完全发挥。
2)以金融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供给模式。
金融市场化是指一国的金融运行从政府管制转变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价格、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和资本流动等要素的市场化。从1979年市场化改革开始至今,以金融市场化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供给模式走上了稳步推进的发展道路。
(1)放松市场准入的限制,降低金融投资进入门槛。
国有金融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造,允许合格的机构组织入股投资于金融机构;民间信用组织空前活跃;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并设立分支机构;国内股份制银行纷纷设立机构组织。
(2)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与市场接轨。
金融市场化打破了贷款利率完全由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各级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开始松动,贷款规定了一定的上浮区间,尤其是信用社贷款取消了上浮区间;金融机构市场拆借的利率随行就市;股票市场国债回购利率则完全由市场决定。
(3)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治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各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考核不再是贷款的计划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利润指标的层层下达,银行的网点设置、人员增减、费用开支、以及营运方式都围绕着企业赢利来进行。
(4)市场竞争空前加剧。
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营规模的竞争,而且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经营模式、人才等方面的竞争。金融机构正承受着从来没有过的市场压力。
实践证明,农村金融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金融市场化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相互适应的过程,任何超越农村经济的现实条件所采取的脱离实际的做法,损害的不但是金融市场化本身,而且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由于传统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和缺乏现代市场发展的历史积淀,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还处于一个低层次、抵效率的初始发育阶段。农村金融供给对市场行为的依赖和过度放纵,同样会因为市场垄断、非对称信息、商品的外部性等导致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市场,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在市场和政府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既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能够避免政府缺位或过度干预的行为发生。
3 农村金融供求失衡及缺陷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所表现出来的金融产品的失衡,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之外,还有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以及政府对金融严格管制等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是由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而引起的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抑制现象。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金融供给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
(1)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缺位。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存在严重错位的现象,造成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少,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收缩,支农服务大量减少;政策性金融支农范围狭小,支农功能日益萎缩;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无法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2)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二元经济”格局,导致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只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而属于农村金融系统的农业保险、信托、租赁等机构及其职能业务的发展仍处于探索之中,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农村资金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支农能力呈现弱化趋势。从2000—2007年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保持在20%和10%以上;而同期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却始终在5%左右徘徊。
(3)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约束。
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制度缺失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农村法制建设滞后无法保障正常的金融秩序,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也限制了了农村金融的拓展空间。
2)农村金融供求缺陷。
(1)制度、体制缺陷。
由于农村经济和国有金融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联系之中,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金融支持。国有银行向国有经济提供信贷的纵向信用逻辑也就不能套用于农村经济。所以说,农村金融抑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垄断了体制内金融资源的控制权,在分配金融资源的时候存在严重的所有制偏见和制度歧视。
(2)金融体系结构缺陷。
我国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这种金融体系主要是基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而形成的。到目前为止,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垄断地位,其市场份额仍然占绝大部分,资产和贷款份额均占到75%以上,存款份额亦占到70%左右。而农村贷款在国有金融体系很难获得支持。
(3)贷款激励机制缺陷。
在经过许多年的改革以后,政府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政干预已经大大减少。然而,现在仍有大量证据表明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担保或通过其他方式来鼓励贷款给地方支持的大中型企业。而农村中贷款需求主体是很难得到同样的担保。所以,必须消除这种贷款风险的不对称性。
(4)贷款程序缺陷。
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依赖于抵押和个人的关系,而不是项目的评估价值。而对于广大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来说,申请贷款是一个花费成本很大的过程。其中,书面文件是申请正式贷款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抵押要求、申请程序成本和人情关系使得农村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5)竞争缺陷。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村金融活动的主要中介,在许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甚至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这样一来,信用社独享农村金融资源,没有与之竞争的金融形式与机构存在,不但造成融资渠道单一,而且其垄断性金融供给必然通过降低经营效率的方式阻碍农村经济的增长。
4 消除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模式的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针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金融发展曾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跟随”模式,该模式强调通过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来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二是“供给引导”模式,该模式强调金融服务的外在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即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供给引导”模式突出货币金融部门优先发展的可能性,强调金融机构的创立、它们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及有关的金融业务,在没有对它们产生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的引致增长的部门企业家没有提出需要之前,就先行提供供给,通过金融服务供给来引导经济更快的增长。供给引导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先行建立的金融机构的活动,将储蓄资源从传统的低增长部门或消费领域转移到具有较高产出率的现代部门。改善资本形成的质量和数量,金融服务的超前供给往往具有最最重要的影响。“需求跟随”模式假定了金融发展对于实际经济发展具有完全的被动性及很大程度上的自动性,因此,货币金融制度改革的意义基本上被取消了,即使意义尚存,也微不足道;相反,供给引导弘扬了货币金融制度安排对实际经济发展过程的积极影响,因而,只要承认供给引导的正确性,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就是合乎理性的。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金融商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差别性特征。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信贷配给模式已经过时,而完全套用市场化金融供给模式,也难免出现“市场失灵”。正确的选择路径应当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或主要农业省份,以小农为主体的自然经济色彩仍较浓厚,不但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规模小,而且信息离散度较高。大型商业银行进入小农和中小企业存贷款市场,信息收集和信息更新的成本较高,并缺乏规模效益,在这些地区,目前还没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信用社虽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但因其实现制度性绩效上的困难而缺乏持续发展的潜力。故应选择“供给优先”模式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在稳定现有合作金融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己有长足发展,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甚至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简单地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不同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系统向私营经济提供资金的能力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的。金融供给可以走“需求追随”模式的发展道路,在规范现有合作金融组织,提高合作金融组织制度性绩效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性农村信贷银行,进一步明晰产权结构,形成有效的产权制度,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实力,以巩固和强化合作绩效。而在中部农产品生产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在一定程度上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二元经济”与“混合经济”成为现实,“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优先”模式应该混合推进。
参考文献
[1]何广文.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投入困境及其政策选择[J].小城镇建设,2006(3):52-56.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EB/OL].[2008-01-30].http://www.gov.cn/jrzg/2008-01/30/content_875066.htm.
[3]谢爱辉.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构建方略[J].农村经济,2006(11):64-66.
[4]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103-108.
[5]朱佶.我国农村农业村合作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2006(5):22-25.
[6]吴国联,周智,周荣俊,等.农村金融稳定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金融,2009(1):87-89.
农村金融模式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04-0020-01中國图书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
本文尝试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出发,探究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与创新路径。
1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
1.1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主要难点
1.1.1农村家庭收入有效核算难。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在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收入不稳定以及部分收入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因此与拥有确定收入的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的收入难以有效进行核算。
家庭收入真实情况难以掌握。当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所取得的打工收入并不公开透明。而农村家庭往往存在通过虚报和瞒报收入的.方式来获得贫困认定资格从而获取金融扶贫补助,政府难以对这类情况进行有效甄别和判定。
1.1.2扶贫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不规范。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是对确保贫困识别精度和认定有效的科学方法,但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执行时,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流程经常被忽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假公济私,为亲友谋利,导致真正的贫困户没得到有效的金融扶持。
1.1.3重视“区域瞄准”而忽视“人口瞄准”。我国长期在扶贫政策上重视贫困区域而忽视了贫困人口之间的差异性,金融扶贫瞄准没有对准贫困家庭,从而使得金融扶贫资源很难直接对贫困家庭人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金融扶贫资源分配容易出现“平均主义”,使最需要得到资源的贫困人群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扶持。
1.2农村金融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原则
1.2.1制定规范家庭收入计量标准。政府应制定规范统一的家庭收入计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系统。明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的主体,同步识别和瞄准贫困对象;明确调查部门的调查权限及职责范围以及对骗保等行为的行政和经济处罚标准;最后将收集到的贫困对象信息录入数据系统并进行维护和完善。
1.2.2规范对象识别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政府加强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以确保在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过程中保持公开、公平、公正。鼓励民众全程充分参与贫困对象资格的评选,通过民主评议来增加公平性和客观性,以此减少村民异议。同时应加强公示力度,认真听取村民反映,并对大多数村民不认可的贫困对象应进行审核复议和二次公示。
农村金融模式 篇6
2011年,银监会发布《关于继续做好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发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彼时,互联网金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汇。来到2016年,“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的表述已经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农村金融服务之“痛”
中国广大农村由于传统金融机构覆盖力不足、产品及服务上缺乏创新,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机构缺失,导致直接融资渠道匮乏,“贷款难、贷款贵”已经严重困扰着我国农业及农村的发展。
过去,一提到农村金融,首先会想到农村信用社,它是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信系统改革举步维艰,存款来源越来越少。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是渠道下沉不到广袤的农村,在业务量很少的村庄设立网点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是农村业务成本与收益难以匹配,金融服务成本过高。多种因素造成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覆盖力不足,渗透率低,金融服务缺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人群的盲目性、闭塞性、盲从性,让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穿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小马甲,骗取农村理财人群的信任。只要许诺投资者虚高的利润、极低的门槛和快速回报,以超高收益吸引投资者,老人和农民在这样的高息诱惑下,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理财教育,身边也缺少投资理财指导服务的机构,很容易在身边人都投资,亲戚朋友的劝说下而被骗。
比如惠卡世纪,以“普惠金融”“解决三农问题”的名义深入农村,农民是其最主要的目标投资者,针对农民群体的理财产品,都是从各个角度进行包装,如脱贫宝、农村宝,非法集资3亿多元,涉及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10多个省投资人3万多名。
巨头“下乡圈地”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占到69.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不到23%,农村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仅为54%。
在这个一片荒芜甚至空白的市场,已成为互联网公司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传统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缺位为互联网金融让出了机会。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金融玩家纷纷卷起裤管“下乡圈地”。
今年1月,蚂蚁金服成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针对三农用户的生产、经营、生活提供各类普惠金融服务,包括支付、保险、融资、征信等。3月,蚂蚁金服还宣布了一个名为“千县万亿”的计划,要在未来3至5年里,在全国1000个县撬动万亿的社会信贷资源。4月底,蚂蚁金服在B轮融资后宣布,将普惠、绿色、农村和国际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
此外,宜信、翼龙贷、领鲜金融、什马金融、1号钱庄等都已经在农村金融领域“跑马圈地”。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但地域分散、成本高昂、风险控制难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大问题,同时各个地区业态差异性太大,金融服务并不能完全复制,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再加上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持,以及对当地农村情况的深入了解,企业也无力投入过多的金融专业人才到各个农村,因此现在的农村金融面临着创新热闹有余,执行困难重重的尴尬境地。如何寻求一种服务模式,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力不足与旺盛的民间投融资需求的矛盾是发展农村金融面临的一个难题。
全盛模式
为拓荒农村市场提供样本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限于农村的天然局限性,传统金融的“自上而下提供金融产品”的思维方式并不适合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根据农村“自下而上的需求”去筛选、匹配甚至设计产品,满足需求。
互联网金融想要在农村发展壮大,首先服务模式要进行创新,基于网络但不能只停留于网络,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需要地面服务的载体;其次产品需要创新,甚至不同的地域金融产品也有差异,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专业的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的便利,同时释放机构的专业能力,规模化、规范化做好农村金融?全盛资本金融超市的思路为农村金融的发展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作為金融中介,全盛资本不碰资金,不直接放款,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区域性需求差异化明显,金融服务机构覆盖力不足,金融产品、服务差异化严重的的痛点,系统性整合了上百家全国性、区域性机构的优质金融产品,通过智能投顾系统匹配不同区域贷款用户申请、理财需求、风险偏好等基本信息,通过大数据计算形成标准化模型,科学的推荐产品和服务。
全盛的做法是将传统加盟模式与科技金融相结合,满足合作机构快速规模化扩张的需求,通过全盛服务体系,可以帮助机构降低运营、营销成本,让资金端更加专心于低成本资金、风控把控和产品设计,而过去难以覆盖的3-5线城镇由全盛的市场和服务体系进行延伸。通过全盛智能投顾系统为3-5线城镇积累客户大数据,可以联合机构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更加贴近客户需求。最后,全盛用庞大的人工和系统筛选出目前最适合3-5线城镇的产品,为全国金融机构把碎片化资产进行了有机整合、批量供给。线上银行、P2P等金融机构的优质金融产品和线下门店的客户大数据通过全盛金融超市形成一个完成的金融产业链,切实做到了“送金融下乡”。不仅满足了各大金融机构扩张的需要,也解决了乡镇、农村旺盛的金融需求,也从实际上起到了规范市场,降低民间融资成本的作用。
农村金融模式 篇7
在研究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关系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曾提出两种发展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 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作为对这种金融需求的反映, 金融体系不断发展, 强调金融服务的需求方。另一是“供给领先”模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领先”模式
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实行的是“供给领先”模式。为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家于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针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改制, 2007年又启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探索。截至2011年6月底, 全国已组建61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其中369家设在中西部省份, 占比达到60%。2008年5月, 旨在服务“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也正式开闸,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截至2011年6月底, 全国已有3363家公司正式对外营业, 贷款余额达到2875亿元。
(二) “供给领先”模式下带来的农村金融发展困境
“供给领先”式的改革已大幅提高农村地区, 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覆盖率, 但是观其目前的发展现状, 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并未如理论上预期的一样充分发挥有效的支农作用。各家金融机构则存在着产品单一且趋同、分工不合理、资金非农化、目标客户集中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问题。表1中显示了各家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定位、贷款产品种类方面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现存的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均定位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上, 而其提供的贷款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 集中于农户小额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 在贷款条件、担保质押品、贷款期限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由于各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仍不够详细具体, 造成其在“三农”领域内展开优质客户“争夺战”, 而那些收入不稳定、抵押品缺乏、管理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的贷款需求主体仍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
在旧问题尚未解决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的金融机构如何能安全、稳健地经营下去;国家该如何动员农村地区已经存在的金融资源,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支农作用。
二、农村金融需求层次的划分
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贷款为主。存款产品主要满足农民的保管、储蓄和投资需求, 这一需求已基本满足, 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障碍。而贷款产品的单一同质化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屏障, 因此本文将贷款作为考察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产品。同时, 按照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层次可将贷款需求划分为农户贷款需求与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一) 农户贷款需求
农户贷款需求按其不同用途又可以细分为3个层次:生产性贷款、消费性贷款、工商用途贷款。
1. 生产性贷款:
是指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由于购买生产资料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所产生的资金需求, 具有季节性强、周期短的特点, 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关。
2. 消费性贷款:
主要用于医疗、子女教育、婚丧及人情费用、建房、购置家电车辆等。医疗、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并不能依靠金融机构来解决, 需要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报销比例, 继续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完善“绿色通道”贷款通道,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建房或者购置家电、车辆等活动不直接产生收益, 对贷款的偿还没有保障, 但这类贷款需求的满足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可以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因此, 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对这类贷款予以满足。
3. 工商业用途贷款:
是指有一定积累水平并且有进一步致富愿望的农民从事手工业、零售业、餐饮业、运输业等小规模工、商业产生的贷款需求。这类农民依靠自身积累往往很难满足启动个体工商业或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缺口, 但他们通常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 很少能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高利贷成为他们解决贷款需求的主要方式。
这三类贷款需求的满足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乡镇企业贷款需求
按乡镇企业经济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金融需求划分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贷款、农产品流通企业贷款、非农但立足于乡镇的中小企业贷款。
这些乡镇企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的一个子集, 同样具有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获贷能力低等特点。而它们的特色之处在于, 立足于乡镇, 远离经济、金融较发达的城市区域, 与“三农”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同时促进着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农民总收入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改变金融机构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状况, 并且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增长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金融的协同互动。而资金的短缺是它们向前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
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将农村金融需求划分成不同层次的需求主体之后,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论述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其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经营与提供服务, 并针对其适合服务的对象开发设计出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 由此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产品丰富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一)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主力军
在“四大行”纷纷撤并农村网点时, 信合一社独力在农村地区撑起一片天。现今国家致力改善农村金融困境, 信用合作组织仍应充当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力军, 充分利用其在以往经营过程中积累的信息优势, 将其服务目标定位于乡镇企业。以往, 信用合作组织只选择那些盈利性好的乡镇企业进行放贷, 系统内积累的大量存差通过上存、购买特种存款、国库券等方式外流。现今, 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引导资金向农村地区回流。在这种背景下, 信用合作组织应紧紧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 拓展自己的服务对象, 充分挖掘那些市场前景好、受国家政策支持鼓励的潜在客户。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批发银行
农行作为支农的大型商业银行主力, 立足于县域的分支机构最多, 但由于其商业化的经营原则, 目标客户往往定位于发达县域的行业龙头企业, 支农力度非常薄弱。与其让商业性质的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薄利中分一杯羹, 还不如把这部分金融利润留给立足于本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 用于增强其资本实力与提高它们的自生能力。因此, 本文认为, 应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定位为批发银行, 将其在城市地区吸收的存差批发贷放给农村金融机构, 增加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
(三) 邮储银行:中介服务机构
作为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邮政储蓄银行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网点分布最为均匀, 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县市下面的乡镇, 并且它还具有遍布全国的网络优势。但是之前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一直扮演“抽水机”的角色, 在贷款服务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和经验, 因此将其定位为中介服务机构, 在农村地区办理汇兑、代购保险、国债、基金、代缴费等中介服务, 邮储银行吸收的储蓄资金可转存于其他金融机构。
(四) 农发行:拓宽政策性业务范围, 加大支农力度
农业发展银行应当继续走政策性道路, 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其业务范围, 尤其是对“三农”的支持范围, 尽可能增加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科技推广等的支持。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新型农业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对那些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能力不足、信用社不愿提供贷款支持但又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五)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着力满足小额贷款需求
1. 农村资金互助社:
资金互助社的本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社员为本, 为本社社员提供贷款援助、实行民主式管理的一种互助组织。民主式的管理与低廉的信息成本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 最适合满足分散、多样但没有直接收益作保障的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
2. 小额贷款公司:
介于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资本之间的一种尝试, 属于“类金融机构”。其最初的定位是为了服务“三农”,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加大对农户、农业小企业的贷款, 实现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从其定位可以看出, 小额贷款公司其实是一条民间借贷走向合法化、正规化的道路。小额贷款服务的特点是:额度小、期限短、周转快、手续简便、融资效率高、利息为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两倍, 这正好与农户的生产性贷款需求相匹配。
3. 村镇银行:
作为各家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进军农村地区的主要方式之一, 其优势是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后盾, 并且作为一级法人制的村镇银行, 决策灵活, 贷款手续简单、便捷, 因此本文将其市场定位于农户的工商用途贷款。
现今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要致力满足的就是贷款需求, 在此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 各金融机构可以寻求创新金融产品种类、服务的技术手段, 拓展业务范围。
四、结论
要破解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困局, 需要各方努力去实现。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加快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需要司法部门尽快出台保障农村地区担保体系顺利建成、信用合作组织更加规范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担保法》、《合作法》等;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加以引导和支持, 使其在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经营与服务;需要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加快建立全国性的征信信息系统, 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一种信息共享、良性竞争、友好互动的局面;最后, 最关键的是需要各金融机构找准各自的市场定位。
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不同的市场定位, 有利于它们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 找出自身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与客户建立互信互利的长久合作关系。分层次满足的农村金融体系, 可以降低各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 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 降低贷款的坏账损失率, 有效实现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云亮.淮安市农村金融需求及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11) .
[2]董玉华.“三农金融”:组织异质化[J].农村金融研究, 2007 (10) .
[3]徐忠.建立商业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框架: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研究[J].金融纵横, 2005 (3) .
[4]周立, 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 2009 (8) .
[5]袁青峰.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探讨[J].甘肃金融, 2010 (11) .
[6]刘冲, 石文华, 王树春.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变异:东营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11) .
银保融通与农村金融新模式 篇8
如何对农户信用贷款中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及分散是制约农村信贷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问题。基于此, 笔者构想了“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新模式
一、解析“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该模式中, 银行是贷款资金的直接来源者, 它将贷款以较低的价格批发给保险机构, 贷款到期后从保险机构处收回。
保险机构在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一方面通过与银行的银保融通从银行取得农业贷款资金, 另一方面与农村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将从银行处取得的资金优先贷给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合规农户。
农村龙头企业是该模式顺利循环的保障, 他运用自身充分掌握农户信息的优势, 对保险公司在审查农户贷款资格时提供辅助, 同时负责组织农户生产, 收购其产品。
农户是该模式的关键参与者, 他们得到贷款后改进技术, 努力实现增产创收并及时归还贷款。
具体说来该模式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银行与保险机构的银保融通
所谓银保融通是指保险公司与银行达成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安排。该模式中银保融通主要体现在保险机构充当农业贷款的直接发放者与回收者角色。保险公司作为一种专门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 对于农村信贷中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比商业银行更具行业优势。首先, 保险公司本身经营着多种涉农保险, 掌握着部分农村市场信息及客户资料;同时它能运用更为专业的技术, 花费更小成本对农户基本经济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调查, 从而有效选择、核查贷款申请者。其次, 保险公司有独特的风险处理方法, 更具风险抵抗力。
该过程中保险公司替银行分担部分农村信贷风险, 从而商业银行更愿意提供贷款。保险机构则通过“向农户收回贷款资金——归还银行资金”赚取一定合理差价收入。同时以较低成本取得农业贷款, 将间接上提高保险公司货币资金的周转能力及流动性。这样双方都能通过机构职能的置换而获益。
2. 保险机构与农村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
农村龙头企业通过向农户提供技术辅导、病害防治, 了解到农户生产信息, 而且通过收购又掌握着其现金流。从而它拥有大量金融机构所需要的防范风险的客户信息不对称的信息。这样保险机构与农村龙头企业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便可充分利用对方优势。
从保险机构方面看来, 它们可以利用龙头企业提供的农户对称信息, 对申请贷款农户进行更为有效的选择, 进一步降低发放贷款的风险及调查成本。对于农村龙头企业来说, 除其农户将获得优先贷款外, 其自身还可得到保险公司以优惠价格提供的更多金融产品, 在更多更广的业务层面上享受到合作带来的实惠。
在这个过程中, 保险机构实现了对贷款风险的进一步控制与分散;龙头企业则得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3. 农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生产联系
龙头企业不仅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上的辅导, 还组织对农产品的收购, 帮助其增产创收, 提高偿贷能力。同时企业还制约农户按时还款。
二、“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优势分析
1. 减轻商业银行农村信贷业务风险, 从根源上缓解“惜贷“难题
在这样一种模式中, 商业银行是从保险机构处而不是农户处直接收回贷款, 而前者比后者更具信誉及偿贷能力, 因而商业银行提供农业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若再考虑到国家对农村信贷的优惠政策, 商业银行便愿意将更多资金投放到农村金融市场上去, 从根源上缓解“惜贷”难题。
2. 形成“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内部制约机制, 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传统农村信贷模式中, 还款困难的一个
主要原因是其体制中缺乏一种对农户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这使农户自身将贷款视为一种短期行为, 未能形成一种自律的意识。而在该模式中, 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和农户成为一个利益整体, 各主体间通过利益的绑定形成多方制约。
首先, 从农村龙头企业来看, 一旦出现农户大量不能归还贷款的情况, 企业还会因与保险机构的约定而遭受经济损失。从而一方面企业会尽量如实全面提供申请贷款农户的信息, 帮助保险机构降低选择时风险的同时他还会对农户还款施加压力并加以制约。
对农户来说, 龙头企业的帮助是其实现经济利益的关键。若农户不归还贷款使企业蒙受损失, 那它自身也将承受来自企业方面的压力。这样, 农户拒还贷款的短期利益就不足以弥补损坏与企业长期良好关系带来的收益。这时贷款对农户来说成为一项关乎自身经济利益长期行为,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按时归还贷款。
这种制约机制, 不仅使风险大大降低, 而且风险被分摊到各个主体上。从而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由商业银行独自承担绝大部分贷款风险的情况。
3. 银保融通为保险业创新提供新途径
现阶段国内市场上的银保融通还主要停留在保险公司开发产品, 银行负责销售的阶段。保险公司经营银行业务的情况却相对少得多。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代理商业银行发放农村贷款的银保融通形式, 为保险业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尝试。这有助于促使保险机构的职能向多元化方向转化, 顺应金融机构全能化的发展趋势, 提高保险机构的活力与竞争力。
摘要:针对农村金融工作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本文在广泛流传的“四位一体”金融模式的基础上, 考虑到行业特点及行业间优势互补, 提出了“银行+保险机构+农村龙头企业+农户”的支农新模式, 并着重分析了该模式的操作可行性及优势。
关键词:银保融通,农村金融,支农新模式,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来源: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10/17/t20071017_12666173.shtml
[2]林毅夫: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增加农民收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81b201000071.html
农村金融模式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供给,国际经验,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供给
(一) 美国的农村金融供给
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农村金融组织是从需求的角度来构建的。该模式由“4+1”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府农贷机构、政策性农村金融和保险机构等组成。
(1)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信贷体系。美国根据《联邦农业信贷法》, 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它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构成, 且各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农民家计局是美国政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政策性机构, 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农村电气化管理局隶属于美国农业部, 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 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商品信贷公司主要是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和对农业生产给与补贴, 借以调节生产, 稳定农民收入。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2) 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美国的商业银行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普遍发放农业贷款, 因这类银行大多设在小城镇, 又称乡村银行。这些银行分布广, 又是农村唯一办理贷款、存款和储蓄等多种金融业务的机构, 并且熟悉农场主的信用和经营情况, 因而贷款迅速、手续简便, 在提供农村信贷方面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主要由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 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 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其组织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元复合式体制模式, 三大系统都有一套自主经营的体制, 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4) 美国农业保险体系。在美国经营保险业务的不仅有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 而且还有私营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种类多样, 可以参加农作物保险的作物已达100余种。1980年, 美国政府对1938年制定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作了重大修改, 到2000年, 政府将农业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交给了私营保险公司经营, 政府只是向承办的保险公司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以及税赋上的优惠, 并承担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 以及农作物保险推广和教育费用。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以私营金融机构为基础、合作农业信贷体系为主导、政府农贷机构为辅助的庞大系统。由于美国农村金融组织分工细致而明确, 再加上竞争的催化, 所以其提供的金融工具也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具体包括: (1) 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这些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绝大部分适用于一般性生产经营的中短期贷款, 在提供中短期农业贷款中居重要地位。 (2) 合作农业信贷系统。包括联邦土地银行, 主要提供长期不动产抵押贷款, 贷款期限可达5—40年, 对象为本地区的农场和农业生产者、为农业服务的商人以及农村居民等;联邦中间信贷银行, 不直接对农场发放贷款, 主要为中间信贷银行下属的生产信贷协会提供贴现和中期贷款, 生产信贷协会再贷款给农民, 贷款主要用于农牧业及水产业的经营支出。协会不仅经营信贷业务, 还购入大型农业机器设备, 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合作社银行主要向农场主组织的产品运销合作社提供资金, 也向生产资料供应以及为农业提供其他服务的合作社提供资金。 (3) 政府农村信贷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以及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是由国会拨款建立的办理农村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机构, 贷款期限长、利率低, 贴息及其他方面的损失由政府拨款弥补。政府农业贷款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往往是其他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的, 起到了补漏拾遗的作用。此外, 美国还建立了完备发达的农业保险制度, 这些机构为风险大、期限长、见效慢的农业项目提供贷款。
(二) 日本农村金融供给
1. 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
在日本,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有政府主办的政策性金融, 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 但主要是以合作金融为依托的“2+1”模式即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系统和农业保险机构组成。
(1) 合作金融。合作金融是日本农林渔业协同组合系统所办理的信用事业。日本的农协信用机构是合作金融组织, 农户入股参加农协, 农协入股参加信联, 信联又入股组成农林中央金库, 故三级组织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但上一级组织对下一级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
(2) 政府金融。政府金融是由政府推动或直接办理的金融事业。由政府财政拨款以及由地方自治团体筹集地方财政资金, 对农林渔业给予资金帮助。
(3) 农业信用保险协会。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扶持合作金融的又一措施。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金融中农业信用补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是根据日本政府1961年制订的《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而实施的。信用保证制度是授信人为了减少和避免信用风险、确保信用清偿, 或在信用不能清偿时, 为取得补偿而采取的防护措施所形成的条例和规定。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农村客户提供较多的金融工具, 而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服务较少。具体包括: (1) 政府金融的贷款业务。利用财政及地方团体所筹资金对农林渔业的贷款利息予以补贴, 或由作为政府专门金融机构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按国家政策对农林渔业提供低息贷款, 是那些在农协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不能获得贷款的最后依靠。 (2) 合作金融的贷款业务。指农协所办理的信用业务, 由三层次三业别结合组成。一是基层农协, 主要为入股的会员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要发放贷款, 贷款可分为短期和长期, 利率低, 有些贷款由于有政府金融提供利率补贴而利率更低;二是信联, 属农协系统中的中层金融机构, 主要为基层农协及其会员农户、经济联等会员团体和准会员提供长期和短期贷款;三是农林中央金库, 农协系统的最高金融机构, 不仅可以办理存、贷、汇等金融业务, 还可发行农业债券。 (3) 农业信用基金协会。该协会是专门为其会员的农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提供保证保险和融资保险业务, 前者是对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代还债务的事项进行保险, 后者是对农林中央金库、信农联的农业现代化资金等逾期不还事项进行保险。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供给
(一) 印度农村金融供给
1. 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 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 又相互合作。这一金融体系构成了“6+1”领头银行型模式, 即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
(1) 农村合作金融。包括中短期信贷合作金融机构和长期信贷合作金融机构两大系统, 前者又包括处级农业信用合作社、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 而后者又包括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邦中心土地开发银行。目前土地开发银行以分布于全国各地, 初级农村信用社已遍及农村98%以上的地区。
(2) 商业银行。从1996年起, 印度对其主要的大商业银行实行了国有化, 向农村提供贷款的包括印度国家银行和20多家国有商业银行, 它是农村地区信贷活动的重要力量。
(3) 地区农村银行。设立地区农村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具体来说, 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为无力按商业原则得到贷款的小农、小手工业者提供低息贷款, 具有辅助贫苦农民生产自救的性质。
(4) 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成立于1982年, 是印度最高一级的农村信贷机构, 也是印度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总后盾。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股本由印度政府和中央银行各出一半。为了扩大资金来源, 国家农业和发展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发行债券、接受中央银行贷款、接受政府及外资贷款。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1) 农村合作金融主要为农村提供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 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有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根据印度有关规定, 国有银行要将其贷款的16%投向农业, 其中1%的贷款为低息扶贫贷款。为鼓励商业银行对农业贷款, 印度政府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商业银行依法经营的农村信贷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低息扶贫贷款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
(3) 地区农村银行为农户提供利率低于当地信用社水平的贷款。
(4) 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职能是统筹运用来自政府和储备银行的资金 (特别是外资) , 对农业基建项目提供中间信贷;并作为印度政府和储备银行的代理机构, 统筹资金, 为各农业贷款银行提供中间信贷和进行监督检查。
(5) 印度的农业保险实行自愿保险与有条件的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二) 韩国农村金融供给
韩国农业金融制度, 主要是由农协和水协合作金融的专业机构、政府贷款和外资借款组成。
1. 韩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1) 韩国农协银行。韩国农业协会联盟是以1961年成立的综合农协为基础, 并且是由上而下扩展起来的。韩国法律中正式规定韩国农协银行对于农业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银行, 它通过财政业务所累积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民和农业销售系统, 从而使消费者和农民同时受益, 因此韩国农协银行被称作社会的公共事业机构。韩国银行尽其所能通过提供农业管理发展基金及发放政策贷款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韩国农协银行已遍布农村各地。
(2) 农业政策性银行。1961年, 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 韩国在原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与韩国农业银行合并的基础上, 成立了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 充当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
农协中央会和基层农协金融机构只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25%, 却拥有高达75%的资金, 是农村金融业的主体, 而基层农协的互助金融业在其中占比重最大, 发展最快, 所起的作用也最大。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1) 农协银行为农事活动提供的农业管理发展基金及政策性贷款。
(2) 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范围广、种类多、期限结构也比较齐全。如:农业生产经营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农产品价格安定基金贷款期限1—3年;财政农业中期贷款期限10—20年。
(3) 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 一般年利率5%—8%, 低的如财政农业中期贷款利率仅为3%, 高的如地域名特产品开发贷款利率为11.5%, 而同期商业性贷款利率一般为12.5%。
(4) 政府贷款。60年代起, 韩国当局开始参与农业, 并且感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靠民间资金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还必须通过政府贷款加以解决, 于是政府提供大量中长期货款用以增产粮食、畜牧、蚕业以及农业用水和土地改良事业的投资。
(5) 外资借款。主要帮助水产振兴、农渔林开发事业和农业产品加工设施的修缮。
三、不同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 很多方面并不具有可比性。不过, 这些国家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方面的许多成功经验, 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 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 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中的特殊作用需要加强
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赢利水平低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发展比较难于引进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 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介入。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政府也应在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应扩大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 使其贷款不要仅限于粮棉油的收购。二是应借鉴日本、印度等国经验, 尽快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配套税收政策, 特别是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和支持“三农”贷款的创新税收政策, 比如降低营业税的税率、税前提取管理费等, 这些优惠政策不应是短期、阶段性的, 而应是长期稳定的。三是应适当下调支农再贷款利率和涉农银行的准备金率, 并相应下调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既要根据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合理定价, 拉开利率档次, 满足不同风险水平的贷款需求;又要延长支农再贷款期限, 完善灵活惠农的利率机制, 改变目前农村与城市融资成本倒挂现象, 使更多的农户得到低成本帮助。四是注入资金, 如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等三家农村合作银行创建之初都由政府拨付款项。五是实行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和债务担保。如美国、日本对农业贷款都普遍实行贴息制度。六是政府直接参与农业贷款业务, 如韩国政府及事业机关也提供农贷, 扩大了对农业贷款的资金来源。七是应率先在农村试点设立民营银行, 建立政府金融和民间金融相互有别而又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发达及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验来看, 应建立一个合作性、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金融结构体系。由于农村的一些特殊原因及商业性金融的“高门槛”, 单一的商业性金融经营模式绝对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对金融的需求。因此, 将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结合, 并发挥好各自的优势, 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最佳选择。如美国在金融组织体系上, 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 多种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再比如印度农村, 既有包括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完整金融机构体系, 而且网点多, 覆盖率高。
(三) 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创新提供多品种服务
由于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都有庞大的农村金融组织, 分工细致而明确, 再加上竞争的催化, 提供的金融工具也是品种繁多, 各具特色。而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 也始终抱着鼓励的态度。因此,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 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提供差异化产品, 引导更多金融品种进入农村。如:政策性银行要配合公共财政的支农加大信贷投入;农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改革创新再造业务流程, 解决金融服务进村入户覆盖面低、农户规模经营贷款难问题;大型商业银行可灵活提供“贷款+票据+信用证+保函”组合式信用或“土地厂房抵押+企业保证+个人经营贷款”组合式品种;农村信用社可扩大“家庭联保+小额信贷”模式范围, 多推出“套餐型、自助型、时令型”金融产品;邮政储蓄银行应探索农业小额信贷和农业小企业贷款等新品种, 对多元化的家庭生产经营项目提供各种特色信贷服务。
(四) 发展农业保险
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这些国家的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功能, 是各国政府扶持农业的重要政策, 并且通过法律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 通过政府的强力扶持, 加大财政向农民提供的保费补贴比例、向保险公司提供的费用补贴比例与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与时俱进的农业保险法律保障体系;推行与国情相适宜的实施方式与承保范围, 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
(五)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一要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 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实际, 尽快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和监管法规, 如《农村金融法》或《农村合作金融法》等, 就农村金融性质、法定存款准备金、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有效引导各种合法资金进入农村金融组织, 从而结束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只能参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经营管理的被动局面。二要未雨绸缪, 酝酿有关支持或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 如《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 为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提供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黎和贵.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 .
[2]孙志军.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5) .
[3]蒋难.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J) .中国金融, 2009 (7) .
[4]吴晓俊谢金楼.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及借鉴 (J) .现代金融, 2009 (3) .
[5]石磊.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 (4) .
[6]郑良芳.从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短扳——促进我国合作金融发展的八点建议 (J) .银行家, 2009 (11)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的优化探讨 篇10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新形式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经济运行和发展重要支柱之一。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包括金融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有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6月末, 全国已组建包括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15家, 其中369家设在中西部省份。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最为突出的问题仍然是信贷服务和信贷管理问题, 导致流动性差和支付危机, 影响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因此, 必需大力培育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完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属于基层的微型组织, 是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生事物, 正在填补农村金融的空白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当地实际,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给农村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的优化
2.1 充分发挥农村村镇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作用
目前, 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断撤离农村, 对农村金融供给已严重不足。因此, 需要积极组建和引导村镇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于农村,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村镇银行经营具有贴近市场和客户的特点, 在服务方面响应速度高、反应速度也快, 比增设网点能更迅速地适应当地的农村需求。通过村镇银行的股权多元化能促使银行经营决策更加规范化, 特别是在信贷业务决策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的内部制约, 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因此, 应该给村镇银行在品牌、技术、产品、培训等方面大力支持, 引导村镇银行组建完善的公司架构, 建立稳健的经营管理体系。
新形式下村镇银行必须研究并建立一种更科学高效、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式, 使得机构人员和村民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村镇银行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1) 积极引导和帮助村镇银行服务“三农”。 (2) 合理布设村镇银行网点, 调整村镇银行机构的空间布局。 (3) 组建村镇商业银行。组建农村村镇商业银行既是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效率的现实需要, 也是为非正规金融机构正名, 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将符合条件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改组为农村村镇商业银行, 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 创造公平、高效的农村银行竞争环境。
2.2 因地制宜, 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现存的合作金融机构, 在偏远农村其实是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各地农村经济状况和水平各不相同, 对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也不一样。因此, 农村信用社改革也不能按统一的模式, 根据实际因地制宜, 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
2.2.1 把经济情况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商业银行或村镇商业银行。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按照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 建立诱导机制, 办成真正的农村商业性金融组织或村镇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成商业性金融机构后, 国家要给农村信用社平等的竞争环境。
2.2.2 把经济发展中等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按合作性的原则进行改造。
对这些地区的信用社, 通过合作制的原则对其进一步的规范, 不断充实机构社员股金, 完善“三会”制度, 发挥合作金融的功能。
2.2.3 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信用社进行扶贫等政策性支持。
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民的贷款申请, 依据农村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评定的信用等级, 一次性核定额度后发放信用贷款。
2.3 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
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在农村金融子系统中, 政策性金融系统则是由政府外生供给的人为构建体系。按照其功能、环境和结构等, 在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上, 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功能的需求, 完善政策性金融。
2.3.1 健全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首先, 进行重新定位, 以实现农村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协调发展,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其次, 扩大业务范围, 优化信贷结构, 逐步减少收购贷款, 增加开发贷款, 把主要力量放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上。再次, 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从长远发展看, 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减少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依赖, 改变目前资金来源渠道过窄且不稳定的现状, 逐步拓宽融资渠道。最后, 开展企业经营, 提高稀缺而且有限的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 保证这种制度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3.2 优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实现形式。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企业, 包括粮食收购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是一般个体农户和农村专业大户。对这两大类政策性金融需求对象, 应该结合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政策性金融需求的趋势, 建议采用由农业发展银行和一家商业性金融机构共同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模式。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只对农村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发放政策性贷款。
2.4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实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功能互补
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属民间自发性制度创新, 这种创新若经过政府的合理引导, 对我国金融制度的积极演进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4.1 逐步进行非正规金融合法化。
目前,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仍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 其权益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这样不利于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同时其经营状态更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因此, 政府把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的轨道, 这将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既可以减少它在躲避管制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也可减少非正规金融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社会法制和道德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2.4.2 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
农村非正规金融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其潜在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应根据我国非正式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和特有的生存环境, 建立以金融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行业自律和社会保障为一体的监管体系, 促进非正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及对经济发展作用。
2.5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小额信贷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 是当前不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 在实现不同区域扶贫目标方面有重要作用, 是其它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 尤其适合地处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因此, 必须明确制定对小额信贷的支持政策, 创造条件将其融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之中, 既弥补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 又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力, 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 作好制度准备, 确立小额信贷组织的合法地位。 (2) 坚持民间自发成立, 政府鼓励扶持。 (3) 坚持小额信贷组织的社区性质, 一般为一村或数村, 最大不能超过一乡或一镇, 不能跨区域经营。 (4) 坚持严格限定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5) 坚持自由利率, 采取商业化的市场利率, 保证小额信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6) 实施非审慎监管, 减少地方政府干预的机会, 要建立淘汰机制。
3 结论及建议
新形式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新金融需求, 大力发展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势在必行。同时, 为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充分发挥农村村镇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作用、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功能互补、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既可以降低系统内的运营成本, 又可以在农村市场上发挥重要的金融作用,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丽华、宋雅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 2010, (5) :70-71.
[2]谢淑娟, 对重塑新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6) :4152-4154.
[3]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7, (3) :10-14.
[4]刘杰、刘子兰, 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2) :58-62.
农村金融模式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14年,我国已创造了产量十一连增的奇迹。尽管如此,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社会优质资源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趋势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症结之一。
金融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血液,“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现代金融业的有力支持。一个运行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和支付结算服务,也能够帮助农村经济主体防范和化解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然是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作为改革开放整体的一部分,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始于2003年,以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为标志。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它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依据这种改革思路,各个地区大批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除农村信用社外,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是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在这一政策推动下,一大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成立,有效填补了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有力支持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评价,这一轮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其集中表现就是,农信社系统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状况均有了根本性改观。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665家农村商业银行、89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596家农村信用社,资产总规模分别为115189亿元、9570亿元和88355亿元,分别是改革启动之时的124倍、8.8倍和3倍;税后净利润则分别为1381亿元、126亿元和827亿元,盈利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另外,中国农业银行通过改制上市以及内部设置三农事业部等改革,支农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2006年以后,新型农村机构也迅速发展。其中,到2014年底,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达到1171家,资产规模达到7279亿元。通过这些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多元化,农村的金融供给得到了极大改善。
除中央层面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外,过去十年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也积极探索,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创造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当然,农村金融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上述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官方杂志《博鳌观察》邀请我牵头撰写一份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并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布。接到这一任务后,我立即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研究报告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认为,这一报告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现实针对性强。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是,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中涌现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做法进行了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是数据资料扎实。通过与相关单位通力合作,课题组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为题,在海南、江苏、山西、浙江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并在短时间内回收了涉农企业和农户问卷各1000多份。基于问卷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报告对本轮农村金融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所有这些,让我们对十年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成效以及未来的方向,有了更多定性和定量的认识。这也算本次报告有别于以往研究的一个特色之处。
农村金融模式 篇1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相较国内来说,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无论是以合作制见长的荷兰农村合作银行模式,还是实行连带责任制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在本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研究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支农业务,就要首先从这些国家谈起。
(一)荷兰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荷兰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1973年,是由当地多家农村信用社合并而成的合作模式银行。成立以来专注于农业、食品行业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它摒弃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单一股份制,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合作运营模式。在组织结构方面,采用合作制的成员行和股份制的中央行相结合的合作银行模式。成员行自下而上参股中央行,按所持股份的大小行使对中央行的表决权。有非执行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和董事会负责银行的内部治理与风险管控。额外设立中央委员会,各成员行选举产生,定期就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召开会议,并提出建议与意见,对银行决策执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成员行的业务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银行的客户可以作为会员加入到银行的治理中来,体现了合作制的特征。成员行建立了地方代表大会,会员联系制度和会员评价制度。通过银行客户对成员行提出改进建议的方式,提高成员行经营管理效益。荷兰农村合作银行通过中央行和成员行之间相互协调的二级管理制度,实现了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治理体系,既调动了成员行工作积极性,又实现了规模效应,达到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的效果,值得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借鉴。
(二)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最早起源于孟加拉国。1974年,默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小额贷款,并经过他的多方努力,成功在1983年成立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姆银行作为这种模式的执行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旨在向贫困家庭中的妇女发放小额贷款,帮助她们摆脱高利贷者的剥削,最终战胜贫困。它在贫困农村地区设立存贷款中心,每个中心又分为若干贷款小组,每组5人,采用“2-2-1”的放贷顺序,优先给最为贫困的农户发放贷款,同时要求组员承担连带责任,即组中有任何成员没有还款,其他成员要代其承担还款义务。这是一种通过社会压力加大贷款回收效率的方式,击溃了“穷人没有信用”这一伪命题。它要求整贷零还,分期还款,减轻了农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压力。乡村银行还推出致富经验共享,扶持高等教育,鼓励使用使用通讯技术以帮助农户摆脱贫困,它的利率大大低于高利贷者,但略高于传统银行,有效的防止了富裕者套贷。举例来说,一名该成员贷款2000塔卡,实际利率为10%,即本息合计2200塔卡,还款期为一年。他需要从第二周开始还款,每周需还42塔卡,如果同时存款8塔卡的话,根据8%的存款年利率,53周还清贷款,还可以有本息合计458塔卡存款。成功还款后,她便可以再借更大额的贷款。这种模式实行以来,创造了资金回收率100%的奇迹,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这一贷款模式已成功覆盖了孟加拉70%的贫困人口,正在帮助数以千万的农户摆脱贫困的困扰,也有助于银行自身持续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全球有59个国家正在复制,其中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波兰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国内优秀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模式
国内农村商业银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北京农商行和上海农商行作为最早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行,分别以支农业务创新为特色,充分发挥社区零售商业银行的有利条件,各自在支农业务和经营模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其他农商行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一)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第二家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来,推动了北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加强支农业务创新,推出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业务。通过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多次沟通,探索出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质押的新模式,农工商公司和农户个人可以凭借所持有的集体资产到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进行质押,由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出面担保,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和农户缺乏有效质押物的问题,为三农发展带来便利。此外,创新农户贷款审批量化模式,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并在河北发售“金凤凰理财”系列产品,拓展了农商行经营品种和经营范围。
(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社区零售银行模式
上海农商行由上海市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是我国成立第一家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它紧紧围绕上海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上海农村经济出现的新特点,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发展社区零售银行模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海农商行通过形成以金融便利店、小微专营网点贵宾(理财)财富中心为平台,构建了自己的社区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服务于乡村农户、社区居民和依托社区(乡镇)生存的小微企业;提出了“您下班,我营业”的服务理念;通过错时经营,延长了服务时间,支持夜间现金存取和贷款咨询服务,打造差异化经营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零售银行模式。为加强村镇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在上海崇明、云南昆明等全国35个地方建立了村镇银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社区零售银行体系。此外,在全国持续推广支农主题信用卡“鑫农卡”和家庭农场专项贷款,创新推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切实做到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
三、国内外优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借鉴
综合比较上述国内外四家优秀农村商业银行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借鉴: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不论是荷兰的股份制加合作制的二级法人制度,还是荷兰的乡村银行模式,都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我国农村商业目前正处于商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尤其要加强公司结构划分,明确权责关系。建立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加强制约,持续完善内控机制。
(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发展重心
作为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产物,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秉承为三农服务的职责使命。无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加强业务模式创新还是上海农商行积极建设社区零售银行,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农村发展。农商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支农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冲突,不能背离服务三农的本职使命。
(三)服务地域经济,创新业务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地域性金融机构,其发展需要基于地方经济实情,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壮大自身规模。农商行需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强化资金业务管理,形成多样化发展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四、结语
农村商业信用体系迄今为止发展已愈100年,1个世纪风雨走来,鲜花与掌声,失败与成功并存。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向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农商行学习,汲取成功的经验,更好的发挥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属性。
参考文献
[1]陈勇.《实施内部评级法,精细管理信用风险》.《中国农村金融》,2015第12期32-33页.
[2]谷慎,岑磊和马翰墨.《国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考察与经验借鉴—兼论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设计》.《农村经济》,2014第7期125-129页.
[3]顾列明.《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管理与财富》,2006第10期7-11页.
[4]侯福宁.《切实转变经营模式》.《中国农村金融》,2014第14期41-44页.
[5]姜丽明.《荷兰合作银行情况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启示》.金融时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