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2024-10-29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精选12篇)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1

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中,传统的农户资金流通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社来完成,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渐趋于商业化,导致农户的资金流通受到较大的限制[1]。农户金融合作属于新型的金融体系,可以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并且促进农村资金回流,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探究基于农户金融合作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户金融合作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现状

(一)农户借贷现状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户的借贷情况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户借贷在非生产性方面的比重较大,根据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在2014年,农户生活性借贷占据农村贷款的48.02%。其主要应用于子女上学、建筑以及看病等几个方面,用途较为分散。第二,农户借贷的金额较小,根据资料显示,农户借贷的年平均金额为3895.9元,其中2万元以下的贷款比例占据75.9%[2]。第三,在还款期限方面较长,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并且农户需要保障日常生活,因此还贷期限相对缺乏稳定性。

(二)信用社贷款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用社逐渐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导致信用社的农业贷款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无法满足农户贷款的使用需求。根据信用社2015年资料显示,信用社在2008-2015年的农业贷款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3]。其具体数据如上图所示。

从图中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信用社的不断改革,在农业贷款的比例方面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

另外,根据信用社农业贷款信贷结构的情况看,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信用社的信贷结构呈现较大的变化,并且农户信贷主要集中在其他贷款种类中[4]。可见,信用社已经逐渐趋于商业化,对农户的支持作用在逐渐弱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结构发生较大的转变,每年的贷款余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信用社的收益情况较为良好;信用社的开发性贷款前期较大,2012年后为0,说明信用社投资的开发项目已经完成。信用社加工贷款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说明信用社已经逐渐提升了对加工产业的重视。而其他贷款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信用社已经降低了农业贷款的比例。

(三)农户金融合作现状

随着农村信用社逐渐商业化,我国推行了农户金融合作制度,以此来推进农户资金的自给自足,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导致该模式的发展较为缓慢。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采用农户金融合作的资金总数仅仅为398.6亿元,远无法达到农户借贷的需求。另外,在对农户的调查资料中显示,76.2%的农户缺乏对农户金融合作的认知,并且在认知的农户中,51.2%的农户存在不信任的态度[5]。可见,在农户合作的金融体系构建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四)政府管理现状

在基于农户金融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可以推动该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我国农户金融合作体系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各地政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数量不足15%,大部分地区对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缺乏细则上的指导和规范。正是由于政府态度不明确,导致农户对该模式的信任程度较低。同时,政府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导致农户对该模式认知程度不足,不了解如何通过该模式进行融资或者资金的借贷。最后,政府在引导农户金融合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资料显示,建立监督机制的地区数量不足5%,并且在人员配置方面多为工会或者政府工作人员兼任[6]。

二、基于农户金融合作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措施

(一)降低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

目前,农户对信用社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发展,导致信用社的结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业借贷的支持力度逐渐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农户应该降低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程度,更多地依赖以农户为主体发起设立的社区性互助金融组织,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完成资金借贷。首先,农户在考虑借贷资金来源渠道时,需要降低对农村信用社的考虑,以便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其次,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使其产生对农村金融体系结构的新认知,从而可以积极的采用农户金融合作模式。

(二)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

在农户金融合作体系的构建中,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以此来推动制度体系的改革。首先,政府部门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规定农户金融合作的性质,明确其合法性和农户的产权,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在建立规章制度过程中,应该明确资金来源以及分配方式,但是只能够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来完成。总之,只有政府部门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才可以引导农户金融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加快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进程。

(三)强化税收改革及体系监督

在农户金融合作制度下,以农户为主体发起设立的社区性互助金融组织,其属于农户自发的组织,目的是方便农户解决资金问题,但是对于农户互助性组织,政府依然存在税收及监督问题,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税收改革,并且对其进行完善的监督,以此来推动农户金融合作的发展。首先,在强化税收改革方面,由于该组织致力于农民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减免组织的赋税,并且给予其适当的补助措施,如经济补助或者行政补助,以此来推动农户金融合作的发展。其次,在该模式的发展中,政府等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对农户金融合作组织进行包括业务管理、价格管制、资产负债表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控活动,强化监督人员的岗位职责,聘请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进行日常业务监督,一旦发现组织存在制度及模式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般采用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不是强制性的干预解决,只有促进其自主发展,才可以逐渐健全组织形式,从而可以科学的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四)加强培训及资源共享

在基于农户金融合作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中,由于农户的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不足,同时政府的引导性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农户对该模式的认知程度较低,接受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户的金融培训,提升农户对于该模式的认识,并且引导农户进行金融合作。首先,政府部门要成立专项宣传队伍,通过逐级培训的方式来完成,采用省-市-县-村四级结构,最终将责任落实到村级领导,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培训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培训次数,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其次,在培训农户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户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于相关产业或者相关经济体的农户,可以引导其实现资源共享和经济合作,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

摘要:在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中,采用农户金融合作模式,可以较好的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发展。但是农户金融合作模式的构建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农户借贷在非生产性方面的比重较大、农户借贷的金额较小、还款期限较长;信用社的农业贷款的比例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政府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和监督机制。基于农户金融合作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策略是:降低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强化税收改革及体系监督;加强培训及资源共享。

关键词:农户金融合作,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李爱喜.基于农户金融合作视角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J].财经论丛,2012(6):50-56

[2]马九杰,吴本健,周向阳.农村金融欠发展的表现、成因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理论探讨,2013(2):74-78

[3]李明贤,罗荷花.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110-115

[4]贾蕊.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变迁及其优化——基于农户融资需求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3(5):93-96

[5]陈希敏,侯英.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五省农户调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23

[6]王颂吉,白永秀.一个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框架——基于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65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2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予以支撑和保障。但我市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不能满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因此,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动员、配置资金和规避风险等方面的功能,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市按照市委“1355”总体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产业化,县域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快速推进,迫切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二)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一是资金结构要合理调整,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需要合理分配;二是资金规模要按照农业发展规律等客观条件,适时、适当的进行调剂;三是资金期限要根据农牧业的自然周期性,合理安排。

(三)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规避风险的金融支撑。农业属弱质产业,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 迫切需要依靠保险业来规避风险, 而农村保险服务欠缺, 加之行业风险大、经营成本高、赔付率高, 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农业保险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 迫切需要健全的规避风险金融机制为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二、我市农村金融体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主体供给短缺, 难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大规模资金的需求。目前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性金融组织服务功能单一, 难以对农业生产安排资金支持;二是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在农村的营业网点, 支农信贷资金明显减少;三是农村信用社受自身实力所限,不可能支持大规模资金投放;四是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也难以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邮政储蓄大多只存不贷, 造成农村资金的严重流失。虽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金融机构的建设正逐步推进中,但基本上是空有其表,其作用尚不明显。

(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 难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一是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不断调整, 现已演变为专门从事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二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不断改变, 涉农贷款显著降低;三是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少, 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四是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实力较弱,难以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

(三)金融避险机制发展滞后, 难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对规避风险的需求。一是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 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缺乏健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使风险高度集中于农村信贷机构。

三、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推进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一是以政策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服务农村发展。加强与银行、银监会的协调,增加农村网点的分布密度, 并鼓励银行在银监会允许范围内面向农村和农民开展较大数额的贷款业务;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强化支农职能。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转换经营机制。国家在资金、财税、利率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改变利率管制太严, 农村金融机构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的状况, 实行浮动利率, 使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三是积极引导股份制银行到欠发达县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协调银监部门和驻兰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 创造良好环境, 做好服务, 引导股份制银行到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等欠发达县区设立机构, 提高当地的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完善邮政储蓄农村信贷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设计更为可行的机制和渠道, 将邮政储蓄抽离农村的资金重新返回有资金需求的农村地区, 开展邮政储蓄机构办理社区各类贷款业务试点;五是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政府应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业务范围、进入和退出等金融活动, 分门别类地制定出标准明确的法规和监管制度;适当放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 减少行业行政许可审批, 允许民间以多种形式兴办金融业;扶持一些条件成熟、运行规范、制度合理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使它们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分步骤、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组织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开展业务等;六是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应进一步降低准入条件、放宽准入范围,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加快推进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由龙头企业牵头, 发动民间资本参股, 合作创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可以有效弥补农村金融功能缺陷, 缓解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金融需求问题。另外,从全国其他省市试点工作情况看, 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在支持三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因此, 要加强与省银监局的联系,积极推动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工作。(二)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满足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一是要开发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对接活动, 并采取多种方式, 组织开展送金融产品下乡活动。大力推广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小企业贷款等信贷业务, 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减少审批环节, 提高贷款效率。二是拓展基础信贷产品。针对当前兰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各类金融机构要简化农户信贷程序, 适当放宽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三是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培育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入,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三)积极推进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创新, 满足城乡一体化规避风险的金融需求。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五信用创建活动, 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额度的授信和利率优惠, 进一步调动县、乡、村及企业和农户开展信用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个人、企业征信系统作用。加大信用信息采集力度, 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立起银行、税务、工商、法院、环保、质检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和金融知识, 大力宣传诚信典型, 依法制裁失信行为, 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推进担保体系建设。要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配合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 多渠道筹集农村信用担保基金, 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加强担保公司之间的合作, 采取联合担保和再担保的方式, 解决大额贷款担保问题。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 探索将农民住房、土地使用权、农业订单等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建立资产评估专门机构, 在农村开展土地、荒山、房屋、设备等资产评估业务。三是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范围与覆盖面, 积极推进农村商业保险、合作互助保险, 引进发展经营农业保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进入农村保险市场, 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适当批设一些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 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四是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农产品期货市场作为农村经济中的金融服务市场, 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的功能, 但目前农户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避险增收仍存在一些障碍, 因此应积极探讨成立新的农村期货组织, 作为中介来连接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小农户,以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保值避险的功能。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3

摘 要:农村金融改革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丽水农村金融改革三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改革仅仅局限于现有制度的整合或局部调整,鲜见有真正意义上的制度突破,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本文深入分析丽水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发现其不足主要体现在:(1)农户和中小企业仍然面对着贷款困难的问题(2)农村资金的流失;下一步丽水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应该进行如下改革:(1)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2)重点放在改善政策性金融法律制度供给,(3)颁布《农业保险法》,实现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保障功能;以此推动丽水农村金融产品进行以下创新:(1)建档制卡,(2)放大资产,(3)规避风险等。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权改革;农村金融机构

经济发展的重要中以阿推手之一就是金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与进行农村金融的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它的创新与发展一定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农村金融机构机构产权制度创新都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一个地区如果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提供完善的金融产品服务,那就能给予农民生产资金支持,造成双赢的居民啊,从而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状况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含义与优势

我国农业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了它的缺陷。比如农业生产它的专业性水平较低不足于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农业个体户的生产不能与农产品的专业承包生产相抗衡等问题都在催生着一个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诞生。为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的农业建设很重要的任务。而截止2013年12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1.5%,畜牧业规模经营迅猛发展,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均超过50%;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小麦、水稻等大田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超过90%等现状都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这里所说的“新型模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上创新和发展,有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良好的材料和设备条件和产品作为该组织的主要目标管理能力。新型农民业务主要分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的管理。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融资瓶颈

从新的农业业务实体的角度来看,一个是规模的不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规模小,实力差等新型经营的实体,有很多养殖龙头企业的引领。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规范操作。不规范体系,内部管理机制运作专业合作社是不完美的,有大量的专业合作社没有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产权不明确,会计制度和利益分配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尚未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相当比例的龙头企业,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农民的基本没有“利益共享,合作风险分担机制”。三是经营人才缺乏和思想认识不到位。生产经营的人才严重的匮乏,由于现在年轻人有着“务农没出路”的想法,这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普遍“高龄化”,这就使得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不高,这使得一切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变得很差。再加上政府并没有给予新型农业经营足够的支持等都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困难。其中,还有就是最重要的是,在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时候,要农户经济相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必然导致农户需要更多的资金,而对于农村的金融體系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融资的瓶颈是对于新型农业建设的承重打击。

二、现代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状况

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这都使得农民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但农村金融市场确出现了一些问题:

1.农户和中小企业仍然面对着贷款困难的问题。1990年以来,农村银行逐步开展了商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这使得服务网点的减少。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而且,农民贷款都会面临着抵押的问题。

2.农村资金的流失

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是的很多农民都选择外出打工,所赚得钱存在农村金融机构。而这些钱又会通过各种投资方式流回其他资金流转活跃的地区,这是得农村发展没有足够的发展基金。

从调查中所知,农民的贷款途径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在农村合作社获得贷款,他们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都不怎么了解,这绝对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实施力度、普及程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还有一些农民因为贷款现阶段的抵押和程序繁琐等问题,采取的都是私人贷款问题,这些都是不利于农村金融改革的,远离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初衷,没有解决农民的切身问题。再加上从调查中所知,农民反映现在的贷款中的房屋抵押,国营房产是可以作为抵押依据的,而属于集体房产的并不能作为抵押依据,这也是不利于农民贷款的一种情况。且农民贷款切身相关的另一情况就是林权抵押,我们了解到农民都十分热衷于这种贷款方式,他们说,以前以林权抵押的贷款利息是七厘,但是国家会补贴退换三厘,但是近两年就取消了林权贷款的补贴制度,但虽然如此,有林权的农民还是比较喜欢采取林权贷款的方式。所以要切身解决农村资金问题就要减小抵押担保在涉农贷款中的阻碍。在现行的金融机构贷款中,抵押担保几乎被认为借款者获得贷款的必备条件。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借款主体一般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因此,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弱化抵押担保在贷款中的作用,也即银行综合使用多种方式来降低或补偿贷款的违约风险。这需要政府、监管层和金融机构来共同努力。

三、国外农村金融产权改革经验借鉴

国外已经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完善的农村商业性、合作性及政策性金融体系,形成了国有金融产权、合作金融产权及复合金融产权等多种产权制度。国外有关国家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经验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法国、日本都拥有很成功的相关农村金融体系值得我们引用和借鉴。发达国家普遍都通过农村政策性金融法、农村合作性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专门的成文农村金融法引导培育农村金融主体和农村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农村资金的农村贷款或担保不流出来,将采取一些措施,如: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其中农业贷款占到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25%以上,可享受税收优惠;为了防止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与农业信贷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联邦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利率补贴。美国著名的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法国是建立功能性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特点是既承担着共同农业贷款业务,并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和项目的国家发展计划紧密结合。日本是一个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特点,日本的农村金融合作金融占主导地位,金融合作主要是农协系统。 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印度,泰国三农金融服务是显着的国家建设。尤其是在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各种微型金融的非政府组织(MFO),扮演金融服务在孟加拉国的农村地区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世界上经济上的成功在缓解农村贫困。

四、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与丽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1.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创新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推动深化的改革,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有限的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信用风险和不完善的农村保险等因素,现有的国家财政支持,很难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对于未来,如何解决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我们必须从来看农村经济结构角度入手,提出了建议,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农业政策的发展。

(一)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民,农民的经济实力不强。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金融改革的政策的真正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农民之间的合作是不够的,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监管和支持。并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资金支持政策是不够的,我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开发优势产业,如畜牧业和作物的发展,政府应认真研究它的特点,想办法给予支持。有时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的农业服务,这些行业的前期成本,吸引了政府采取的其他投资。除了一些行业需要保证的发展,可以得到贷款,通过财政政策,政府保障或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的政策性贷款担保业务;在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是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如贷款、擔保和保证,发挥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增加政府的支持,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实现资金的投入。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使用农业和农业问题的信贷计划,结合国家财政支持,以解决资金问题。由于缺乏资金,农业问题,我们不能把财政融资模式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法国,而应采取信用融资模式,解决了资本要求:第一,允许资金依靠其他银行贷款;第二,一些贷款发行债券。此外,财政部门在核定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任务数,每年实际拨付资金补贴或税收减免为基础,通过预算资金,扶贫资金的一部分,以帮助农民农业问题,发行优惠政策,以确保其业务策略的正常运作,从而加强其发行债券的资金在农村地区的回报能力。同时,给予政策性银行一定自主权,扩大融资渠道。从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点,以减少对央行再贷款的依赖,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发行债券来获得。在融资方面,主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所需资金,其次应提高较低财政存款。

(二)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保护的加强很长一段时间,单就法律和商业银行操作规程依托的农业发展银行。但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的管理法规财政收入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的权利,而且,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是无法控制的很好。而且往往是由当地政府和其他行政机构,信用基金公司不合理的干预往往挤占挪用,甚至逃避,信贷资产的保全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所以,中国必须尽快建立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政策性银行加快立法进程,立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法律”,“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法”等。通过立法来清除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地位、职责、工作原理、组织、监管制度、风险和法律责任制度,保障政策性银行法律的合法权益。同时,制定“食品法”,修订了“企业破产法”,“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明确法律责任,用途,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逃避,增加企业宗旨力度,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逃避打击,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利益。通过法律法规,农村市场主体的配方 - 农民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法律保护。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保护是保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农村信贷的效率和加强监管。

(三)加强监管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市场机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这是必要的,政府要积极协调和引导,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市场主体地位,如信用农业科技贷款风险厌恶合作社,政府可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信用社压力的风险解除。一是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银行按照现代银行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规定。而对于农业问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您可以实施股份制改革,在坚持的前提下,国有控股,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战略投资者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扩大财政政策的资本实力,提升服务的灵活性,不断完善内部机制。二是允许政策性银行有足够的业务独立性的政策,以避免在业务范围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过多的限制,允许其参与公平竞争,提高了政策性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合理分配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金融资源。三是充分调动积极性和政策性银行的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在农村市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地位。

2014年丽水市GDP达1051亿元,丽水首次步入千亿城市行列,农民收入名义增幅连续居六年第一。2014年,丽水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5元,同比增长12.0%,增幅分别超过全国、全省0.8和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自2009年开始,丽水市农民收入名义增幅连续六年居全省各市第一位,连续八年超过全省平均速度。更大的经济增长也就也为这农民对于金融机构服务的需求也在越来越大。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地域的分散和规模不同,所以应该采取差别对待。

2.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创新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涵应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企业管理制度;三是现代化的农村金融管理制度和金融生态:四是既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又符合我国三农实际情况的农村金融政策。

在知道农业商业性金融的“农村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双重属性基础上,从金融活动的地域上看,农村商业性金融既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才能够使的商业性金融活动,也包括城市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为“三农”提供服务的商业性金融活动。

说到浙江丽水,它地处山区,全市山林面积2151万亩,占浙江省的1/4。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本市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丽水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4%,下表是丽水九县的森林覆盖率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县的森林覆盖率都蛮高的,而且景宁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列。所以在进行丽水各县农村金融改革,林权抵押贷款会是很重要的一种贷款方式。2006年,中心支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丽水实际,在全省率先提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争取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而合力把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作为近几年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目前,丽水市已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较好地发挥了林业资源的作用。据统计,丽水市金融行业2013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1.6%,其中,林权抵押不良贷款率只有0.26%,仅为全市金融行业不良贷款率的1/6,充分体现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安全性、低风险性。我市自2007年起,共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5.8亿元,占全省2/3,实现贷款余额30.8亿元。丽水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要重点围绕“林权资产最大化、放贷程序简便化、资金风险最小化”,建立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全面推进丽水市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

3.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创新

从一般意义上说,合作性金融指劳动群众为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自愿入股联合,实行民主管理,获得服务和利益的一种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相结合的资金融通形式(范静,2006)。农村合作型金融较适合商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不以盈利当做唯一目的。对社员的服务质量也是评定的优劣标准。农村合作性金融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也使得它能与政策性金融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改革是以农村合作社为典型代表的。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丽水九县的农村信用社的设立情况各不相同,青田县设立的农村信用社的数量许多。从表二中可以看到青田县的人均GDP是仅排在莲都区之后,高于其他七个县。莲都区是浙江省丽水市辖区,浙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由于它的特殊性,莲都区的经济发展是最快的,人均GDP是最高的。青田县经济发展的优先也促使了像农村合作社这样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设立,实际上这也是双向的一个过程。一个地区的发展催生了更多的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设立,同时,更多合作性金融机构的设立也解决了更多中下层弱势群体的资金问题,从而带动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促使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创新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困境:1,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质量不是很好的推广。除了少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农民仍然没有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机制的一部分,导致资本外流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非常突出的现象和农民几乎没有个人贷款,农户没有成为贷款的主要对象。2、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有得并不怎么使用农村现象。比如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农民自己是不是有权利将自己现在住的房屋进行抵押。很多农民的房屋土地都是世袭而得,情况比较复杂。

从调查中所知,农民反映现在的贷款中的房屋抵押,国营房产是可以作为抵押依据的,而属于集体房产的并不能作为抵押依据,这也是不利于农民贷款的一种情况。所以这些问题有时并不是银行或农民能解决的,政府应该最有处理的能力。能够清楚地对农民的房产进行划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的转化,也就是增加农民可以用于显示流通的资金。在农村,农民所拥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就是房屋、土地和林权。而对于林权现在已经有相比之下比较清晰的农民贷款方式。因此,改革的重点应是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明确所有权,恢复全部责任明确,保护严格,和现代产权制度的顺畅流通,促进城市和全流量农村要素,实现农村资源的最大效益,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农业综合显著显著增加,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向城市集中,加快步伐农村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显著。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创新:

1.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进行确权登记,可以确保农民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利。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配合这种新型的农村产权制度。

2.农民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中应该积极支持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社,使农民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担保。也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建立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机制,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能够更好更快的建立。比如一些土地种植大户或承包商由于一时的资金周转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该能根据他们手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来一定程度上的贷款给他们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3.发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加强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农村不动产融资质押的必要保障。当农民遭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而是自己用不动产抵押贷款的利益遭受损害时,银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减除或减免债务人的债务,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当然,这些损失的实际承担者是国家。银行因为给予减免或减除债务而自身遭受的损失都会由中央财政予以拨补。有了国家这个强大的后盾,银行对于贷款给农民这个高风险项目的“后顾之忧”就会少了很多。

五、研究结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民的需求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诞生是必然和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同时需要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民会利用自身的房屋、林权来向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担保,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民切身問题的时候,就要解决最迫切的事情。认识到对产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探索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及合作性金融的产权制度创新形式和重点研究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产权存量改革以及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产权制度安排问题来探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创新之路。对于不足之处,就是事先小组下乡进行的调查问卷的样本数不多,而且调查问卷的问题有些并不适合受访者来回答。还有就是可能对于一些问题分析得不够透彻。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王伟.科学认识政策性金融制度[J].财贸经济,2010,(8).

[2] 郭峰;胡金焱;;农村二元金融的共生形式研究:竞争还是合作——基于福利最大化的新视角[J]; 金融研究;2012年02期.

[3]田满文,李敏. 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社会效益实证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102-106.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4

根据爱德华·肖的概括,金融深化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与经济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他提出这一概念是要强调:“金融资产以快于非金融财富积累的速度而积累”。可见金融深化的最初含义就是要通过金融产品的快速增长来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关系。金融深化是一个两阶段动态规划问题。第一阶段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放松对金融活动的限制,促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商业化,实现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自由化);第二阶段则是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大量涌现了关于金融深化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如Greenwood①,King,Levine②③,Schumpter④等系统研究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深化在理论上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经验上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Pagano⑤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主要通过提高储蓄率,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的途径影响经济增长,而储蓄(投资、资本存量)和资本边际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就国内而言,谈儒勇⑥运用1993~1998年的季度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当有限。林毅夫⑦、周小斌、李秉龙⑧通过对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绩效分析表明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要素投入、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均具有正效应。然而,学者们多就一国宏观层面谈论金融发展,而专门分析农村金融深化问题的文献较少。本文依据我国农村金融从1980年~1999年近20年的发展状况,采用FIR指标值度量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为提升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二、我国农村金融深化度的实证分析:1986-2005年

农村金融深化是一种通过发展农村金融资产、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来促进农村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金融策略。金融相关率是用来衡量金融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用英文缩写FIR表示*。FIR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如生产的集中程度、财富分配情况、投资刺激、储蓄倾向和产业活动等。简易计算公式为: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与同期GDP的比值。Gold Smith认为金融资产应包括现金、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项目等。而我国的农村金融资产主要由农村现金和农村储蓄存款组成。数据经整理及计算后,FIR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经过20年的深化改革,金融资产相关率(FIR)迅速上升,由1986年的0.3577上升到2005年的1.8233,增幅达5倍之多。在1986~2005年20年中,中国经济发生过3次过热现象,分别是在1991、1994和1999年前后,而且用来衡量农村通货膨胀程度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这几年都显得很高,其中:1991年为107.6,1994年为117.5,1995年为119.3,1999年为113.7,2000年为123.4,2001年为117.5。因此可以看出,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共同作用对FIR影响巨大。这也验证了Gold Smith得出的结论:FIR与通货膨胀呈反相关关系,通货膨胀越高,FIR值越低;反之亦然。若仅以FIR指标值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农村金融结构依次经历了Gold Smith认为的三类金融结构。即第一类金融结构FIR较低,约在0.2(以下的FIR均以系数表示)到0.5之间,属于金融深化的初级阶段;第二类金融结构FIR仍然较低,约在0.5到1之间,20世纪上半叶的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的金融结构属于该类型;第三类金融结构的特点是FIR较高,约在1左右,该结构在20世纪初期以来的工业化国家中较为常见。2005年我国农村FIR已达1.8233,早已达到上述第三类金融结构。因此,若仅以FIR指标纵向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三、农村金融深化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表2列出了上世纪60年代16个国家(地区)FIR的计算值。就16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来说,1963年计算的FIR值平均水平为0.86,大约相当于我国农村金融1997年0.90的水平。这16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属于Gold Smith所描述的金融结构的三个层次:处于最高层次的FIR值超过1的工业化国家;处于次级地位的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处于最低层的欠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农村上世纪90年代初金融深化度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全球金融平均深化程度,也即比全球金融发展的平均进程落后了大约20至30年。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正如Gold Smith在研究了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多种类型国家上百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中描述的那样:在任何既定的时间内,FIR强烈地受到许多经济因素,特别是价格水平、实际收入增长率、非金融部门新发行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内虽然实际国民收入增长和FIR之间并不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但这并不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正向关系。在全球范围内,虽然FIR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但毕竟这种关系还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较为明显。

因此,通过农村金融深化度的国际化比较,我国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尽管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过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正在逐步提升,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金融发展程度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路径,来更大程度地提升现代金融服务于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的效能,已经成为非常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给出金融深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设计架构。

四、金融深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

本研究认为,在金融深化视角下,依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承担的具体功能来划分,我国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各部分协调配合、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各组成部分的具体特征如下:

1、合作性农村金融:主要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发挥其合作性金融的特殊功能,通过外部金融协作与内部金融创新,以提升其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年鉴》。

2、互助性农村金融:主要通过金融创新来组建农村互助储蓄银行,并建立以农村互助储蓄银行为主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机构配合协作的“一体两翼”互助性农村金融模式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3、政策性农村金融:主要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作为唯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组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进行业务重构,真正发挥其政策性农村金融的支持效能。

4、开发性农村金融:主要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职能,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在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作用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初期,作为开发性金融组织的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实施开发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来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资本逐步有序地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5、商业性农村金融:主要充分发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功能,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当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逐步显现,这时应发挥商业性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商业性金融的资金规模优势,来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

6、辅助性农村金融:主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信贷支持中的信贷担保支持作用,来承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信贷担保等辅助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部分,是实现金融资源向农村优化配置的重要推进器,因此,信贷担保等辅助性金融通常被称之为“软信贷”。

五、结论与展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在农村地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成为只是动员农村储蓄以提供城市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虽然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弹性居于次要地位,但农业信贷已经成为影响农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金融抑制依然严重,资金市场供不应求。本研究所构建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科学架构,是基于功能的柔性化组织模式,它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和功能的需要随时重构,更有利于组织创新和功能发挥,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框架,它有利于体系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地作出动态调整,以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此外,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上述体系的这种动态调整态势将不断持续下去,以为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提供更高质量与功能的金融服务。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中提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指专门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交易服务的组织制度安排的总和。通过这些组织制度安排,制约支配和影响着农村金融交易活动这一特定的经济模式与经济关系,并构造了人们在金融关系方面形成的约束——激励结构,进而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与演进的轨迹和方式。

资料来源:《世界年鉴》和《世界金融年鉴》。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依据我国农村金融从1980-1999年20年来的发展状况,采用FIR指标值度量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

关键词:金融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设计

参考文献

[1]Greenwood,J.,Jovanovic,B.,1990, 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pp.1076-1107。

[2]King,R.G.,Levine,R.,1993a, 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pp.717-738。

[3]King,R.G.,Levine,R.,1993b, 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2,pp.513-542。

[4]Schumpter,J.A.,1911,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Pagano,M.,1993,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7:2-3,pp.613-622。

[6]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篇5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是当前非常活跃的词语之一。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以后,改革开放的果实逐步惠及到了我们伟大的农民身上。在农村,我们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同志们的收入的不断提高,金融这一概念也逐步在农村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业务在农村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告诉发展,再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仍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其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070万吨,增长3.7%。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出现在了我们广大农村居民的面前。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

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 “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05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07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

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别的监管政策。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

现在农村中金融服务的种类主要有借贷、债券、基金、股票、资金物流信息调剂等种类,而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已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大力支持涉农类小企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逐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完善。

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87万亿元、2万亿元,比2007年末分别增长77%和68%。这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小额信贷主要为小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在引导资金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另外,我国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正式金融机构网点萎缩。

2、县域以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极度不对称,农村“缺血”日趋严重。

3、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

4、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非正式金融,未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给不足的严峻现实。为了解决我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配套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构建完善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篇6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失灵;政策建议

一、引言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该决定中“发展普惠金融”被正式提出,表明普惠金融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农村金融的落后也是致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农村金融的落后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认清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构建农村普惠金融甚为关键。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不便、基础设施的落后、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较低、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造成的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以及政府的不恰当的干预都是制约农村普惠金融开展的重要原因。而推行普惠金融最重要的区域便是农村,因而对于如何在农村更好地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普惠金融

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可以说是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Christen RP,Timothy R.Lyman,Richard Rosenberg(2003)详细地叙述了小额信贷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认为小额信贷对于消除贫困具有积极的作用。Christen,Rhyne和Vogel(1995)认为小额信贷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和为贫穷的人们服务。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中国小额信贷的具体的操作实例,认为小额信贷是有利于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活动(杜晓山,2004)。微型金融是小额信贷范畴的延伸,是小额信贷金融多样化和持续化的结果。

金融普惠和普惠性金融体系是在2005年前后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提出的概念。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认为普惠金融对于企业和家庭而言都是能够方便得到的有保障和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并且能够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普惠金融指的不是单一而又零散的金融机构,它所指的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这样贫穷的人们便不会在被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边缘化(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2015)。普惠金融的宗旨是建立为全社会所有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并认为只有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才能保证贫困人口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并使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地得以提升(潘功胜,2015)。因此,普惠金融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企业和家庭为获得金融所支付的成本是合理的; 二是金融服务是竞争性的,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是多样服务化的;三是金融机构运行稳健,内控严密并能够接受市场监督和审慎监管;四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确保能够长期提供金融服务(周小川,2013)。

三、目前农村金融现状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图1即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正规金融体系为核心,以根植于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体系为补充(马九杰,吴本健,周向阳,2013),该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然而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截至2012 年末,我国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乡镇共有1696个,这些乡镇多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还十分困难。在很多乡镇,往往只有农信社或农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形成了金融垄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据农行和西南财大联合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提供的数据,2013年只有43.8%的农村家庭拥有民间借款,但拥有正规贷款的农村家庭仅占14.1%。在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72.4%的农村家庭受到信贷约束,其中,62.7%的农村家庭没有通过银行来解决资金困难,9.7%的家庭申请了银行贷款但是被拒绝。

要将农村的普惠金融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仍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并且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也正在日益地凸显,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失灵并存,具体地表现为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不足与供给结构失衡,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政府干预的无效率和寻租行为等。

(一)农村金融市场失灵。

1.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失衡。在本文中我们用信贷约束来衡量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信贷约束指的是金融的供给量不能够满足金融的需求量的一种情况,直接法和间接法是测量信贷约束的两种方法(Petrick,2006)。直接法就是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直接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信贷约束的方法。马九杰等相关专家于2008年对甘肃、山西、浙江等3省15县100多家中小企业和近1000家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首先,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户和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高。其次,不同的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具体包括农户、中小企业以及龙头企业之间面临的信贷约束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受信贷约束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其次是农户,而受其影响最小的乃是龙头企业,往往最需要金融支持的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很容易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既依赖于正规的金融体系,又依赖于非正规的金融体系。但是通过图2不同农村经济体面临的不同的信贷约束程度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正规的金融体系还是非正规的金融体系,都更愿意满足龙头企业、城市客户以及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并未给更需要信贷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为了抢夺优质的客户资源,正规金融体系内的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体系内的各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最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规模的涉农经营主体被边缘化,因而农村的金融服务很容易地出现结构性的失衡。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7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特点与问题

1、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 (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补充。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大量从县级以下农村地区撤并机构, 裁减营业网点, 收缩放贷业务。从1998年至2004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基层机构75585家, 其中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占大半 (截至2002年底, 共有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经营网点被撤并) , 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近年来, 新兴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但是这些地方性商业机构的资产状况和信贷方向令人忧虑。2009年末, 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70.1亿元, 占总贷款的2.76%, 明显高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1.80%、0.95%、1.30%。这将严重影响这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历史包袱、信贷质量差的问题, 亏损面和亏损数额较大。并且, 随着2003年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 信用社的战略也在发生改变, 逐渐趋于以利润为中心, 支农资金在供给方面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这一战略的改变, 使得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农业生产发展举步维艰。

总之, 各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在收紧对农放贷业务的同时, 也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 这种“只存不贷”的虹吸效应, 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乏力、农民增收、农村企业增效得不到改善, 并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2、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在市场金融条件下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 不以盈利为目标, 支持、保护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活动和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延续, 同时也是对农村商业资本的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理论依据。

W·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后,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截然对立的, 前一种理论认为只有政府提供的信贷补贴资金才能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后一种理论认为, 金融市场应该发挥竞争机制, 由市场决定利率, 反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这两种理论都走入极端。直到斯蒂格利茨 (1981) 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 应该有政策性金融的介入, 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的问题时, 政策性金融才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地位。

我国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是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它长期以来承担着粮棉油等重要粮食产品的收购、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等业务。在维护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涉农贷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3564亿元, 增长到2009年末的14512.6亿元, 年均增长684.29亿元 (图1) 。2009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油贷款余额为9407.6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82%, 比年初增加554.05亿元, 增幅6.3%。这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并没有发挥其提供政策性资金的主力军作用。农发行在运行中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资产负债失衡、与财政等部门关系不顺、缺乏金融支农合力、潜在风险突出导致的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等问题, 限制了它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作用的空间。

(注:数据来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历年年度报告。)

二、形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原因

1、职能定位模糊, 法人治理结构混乱。

长期以来, 农业银行在改革中不能找到盈利性和服务“三农”的利益平衡点, 未来走向不明确, 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 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当前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和基石。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体制、机制上存在较多的缺欠, 导致其既缺乏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 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 只能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 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 其经营一直在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之中多角色地变化与冲突。农发行自组建以来, 也存在着定位不清、职能不明、管理缺失的机制性问题。这导致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急需资金的重点领域, 得不到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支持。

2、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不清晰、职能不明确, 政策性金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 导致市场效率低下。由市场效率低下引发的利率垄断, 农业信贷产品设计不合理, 导致了农业贷款供需不对接、不平衡。正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缺乏, 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大、交易少”的尴尬局面。

3、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缺乏相应制度环境。

纵观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完善的过程, 都与金融立法密切相关。如美国《农业信贷法》、日本《农业互助保险法》、菲律宾《土地银行法》等的建立, 都对本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 国有银行都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商业资本经营战略转移, 以提高自身资产利润率, 降低资产风险为业务目标, 在农村地区广泛收缩业务。而政策性金融注册资本到位不及时、资金来源狭窄, 其经营方式带来的债务包袱, 使其在农村信贷市场难有作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缺乏提供涉农贷款的积极性。

目前, 我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助, 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补贴、保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 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 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生产风险无法分散, 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当中, 农业贷款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额贷款抵押物难选择。当前商业金融提供的农村无担保贷款额度较小, 在2—3万元左右且还款期限短。而需要贷款农户往往其资金需求高于此贷款额度。在寻求质押物时, 农户会选择以农产品为抵押, 但其自然风险较大。第二, 中小企业贷款难, 大企业贷款担保难。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信用状况难以评定, 贷款风险高, 不符合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自然贷款难。农村大企业贷款数额大, 难以在农村地区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第三, 道德风险问题。某些农户借款不还, 造成金融机构长期死账、呆账。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而未建立。

三、对策建议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职能定位。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一级法人层层授权的治理结构, 所以农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服务三农”的思想, 找到盈利与支农的平衡。合作性金融, 应真正发挥其联动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参与到合作金融中来, 做农民可以信赖的信用社。政策性金融机构, 应以建立现代化的政策性银行为目标, 改善经营管理, 完善法人治理机构, 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经济观念, 运用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调配资金。

2、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政府加强引导。

市场经济是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信用经济。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那么就应当让市场自决, 决定产品的价格, 包括金融贷款的价格, 即利率。只有当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充分竞争时, 才能促使他们明确产权结构、定位准确、提高效率。继而才能使他们开发出适合不同类型农户、企业的不同种类的金融贷款产品和保险产品。同时, 政府应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引导农发行拓宽支农领域, 开发各种农业中长期信贷产品。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育的制度环境。

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当前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未形成,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这要求把做好农村信贷工作提高到立法的高度, 以立法的形式规范、规整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 以法律为手段, 进一步明确各类资本的供给者市场职能、提高效率, 引导其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整体而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较低, 经营方式较粗放, 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入WTO后, 国外进口农产品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内外因素迫切要求我国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补贴制度, 以立法规范农业补贴标准, 同时, 合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黄箱政策”, 为弱势产品提供补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建立农业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 建立互助保险模式, 以政府牵头, 企业、农户为主力建立起互助合作式的农业保险制度, 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势必要求政府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农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应加快引导和监督风险分担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 监督和指导各类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适应市场需求。同时, 政府应该对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 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

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 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上三驾马车的特点与问题, 得出以下结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发挥其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信贷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并据此对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金融,农民,农业政策性金融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EB/OL].http://www.lunwen00.com/jinrong/20100306/19589.html.

[2]唐自元、夏维: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09 (4) .

[3]孔繁波: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 (8) .

[4]任海峰、丁忠民: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J].金融经济, 2009 (6) .

[5]李勇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7) .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特别谈到了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期间, 用于农业发展的支农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如2006至2009年分别为3517亿、4318亿、5955.5亿和7253.1亿元。尽管中央对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 但总体来看,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在总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偏低, 这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农业发展要求政府支持与保护的需求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财政支农存在着能力弱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财政投入存在体制性泡沫等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 对于解决城乡统筹发展已不能单单依赖于财政分配的调节作用, 还必须有农村金融体系作为重要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基本上延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确立了“三驾马车”的农村金融体系, 即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化改革已逐渐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或村镇商业银行) , 分别承担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的功能。然而, 城市和工业发展本位观使大量的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逐渐从农村区域撤离, 而加速向大中城市集中, 这是导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城乡二元金融体制的形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认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存在着变化关系。从理论上说, 经济水平越高, 资产的积累就越多, 金融相关比率 (FIR) , 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同GDP之间的比值就越大。金融资产的增加也会刺激资产持有者对货币的需求和各种金融资产的需求。根据数据统计, 我国金融相关比率在2004年已达1.75, 而同期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仅为0.81, 这说明我国城乡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此相关的城乡收入为比3.3:1, 这一差距也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状况。

(二) 农村金融中储蓄转化投资的能力弱化

众所周知, “三驾马车”的农村金融体系业已形成, 但它们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仍是有限的。原本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 充当农村经济内部的资金余缺部门之间的金融中介, 然而农村金融机构却成为向城市输血的重要渠道。这是由于在我国农村金融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成本高、利润率, 低风险大的领域。同时, 也有市场化和商业化对农村金融的约束原因。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布局战略, 撤并大量机构退出农村领域。被认为支农的重要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也逐步淡出农业领域, 其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

(三)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主体缺位

近年来, 不仅农行逐步退出农村区域, 连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主体地位也逐渐淡化。农业发展银行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但随着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发行的作用大大减弱, 在农村的业务范围只剩下粮棉油收购封闭运行资金管理。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 仍面临着产权不清、定位模糊、职能不明、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 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务。

正规金融制度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如农村民间借贷的兴起。以至于非正规金融在满足资金借贷上所占的规模还超过了正规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脱媒”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正规金融存款创造的能力。

(四) 农村金融抑制比较突出

当前, 有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形成原因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属于供给型金融抑制, 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的资金有限,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属于需求型金融抑制, 农户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相对有限是其主要原因。农村金融抑制使得金融资源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涌向城市, 从而加剧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三、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之思路

(一) 坚持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性的地位, 在农村区域, 其网点数量、市场渗透和份额、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毫无疑问, 农业银行以后仍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尽管农业银行在发行股票上市后, 经营战略重心已开始向城市倾斜, 这是其商业化的必然选择和结果, 但不能成为其放弃农村信贷市场的原因。农业银行同时也包括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管理体制增强其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政府应采用税收和补贴的经济手段, 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农村的信贷供给, 而不是简单采用“惜贷”和“停贷”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二) 重视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基于市场失灵而金融供给不足, 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而出现的。政策性金融涉足的领域应严格限定在商业性金融认为微利或无利的业务范围, 以避免出现政策性金融的“越位”或“缺位”现象。应逐步扩大政策性金融的贷款范围, 以充分发挥其财务杠杆效应。目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范围已从粮棉油购销贷款业务扩大到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

(三) 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为契机, 增强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 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产权关系、约束机制、风险管理和法人治理机构等方面逐步完善。特别是改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后其资本充足度、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与规模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 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后却脱乡进城, 模糊了市场定位。片面强调利润, 缩小金融服务范围, 不断撤并设在农村的网点, 逐渐远离了“三农”。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 就是扬短避长, 势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因此, 农村合作金融必须依托农村, 扎根农村, 才能壮大;农村金融业务只有面向“三农”, 才能扩大其影响。

(四) 以农业保险、担保、信托、租赁等为农村金融体系之补充

由于农业经济的不稳定和收益低等特性, 许多商业性保险机构出于风险考虑, 都对农业保险望而却步。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体系, 由其提供费用补贴, 免除税赋, 对农作物巨灾风险实施强制性保险等等, 也可以参考欧盟的互助农业保险, 政府在费用补贴方面给予扶持。

信托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运用还较少, 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因此, 信托在农业经济中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供应链金融信托、融资租赁、土地流转信托等多种手段, 可以对农业产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形成支持, 从而解决农业因分散化经营无合适抵押品出现的贷款难等问题。

信用担保机构也是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由政府出资并吸收金融机构资金创办, 旨在通过与商业金融机构共同分摊风险, 提高商业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信心。与单纯对农业提供的政策性贷款相比, 提供信用担保带动商业贷款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政府将过多的资金陷入农业企业, 充分发挥信用担保的诱导职能, 用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带动更多的商业贷款。

农村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方式, 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由于租金回收方式灵活, 非常适合农产品市场季节性和供需关系变化引发的价格波动, 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满足“三农”的不同需求。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2011年“农村与农业租赁国际研讨会”时指出金融租赁在支持农业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方面, 有很大市场空间。农行发起设立的农银租赁公司业务定位就是服务“三农”。然而, 融资租赁的社会认知度并不高, 众多的融资租赁公司不愿开展农村融资租赁业务, 除了普遍认为农村融资租赁业务风险大不易控制之外, 更多的是因为其不能享受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鉴于农村融资租赁的金融的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的特点,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保险, 保障租赁物安全和农户利益, 降低农村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晓霞、李光, 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全国百县农村财政和金融体系的实证研究[J], 调研世界,

[2]、张乐柱, 悖论中的农村金融改革[J], 理论探索, 2005-11

[3]、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我国M2与GDP比率畸高及货币推动力弱化问题分析[J], 中国金融, 2005-9

[4]、姚耀军,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 财经研究, 2006-4

[5]、刘锡良、齐稚平, 城乡统筹建设中金融发展的三个视角[J], 金融发展研究, 第3期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9

1 信贷配给相关理论简述

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Akerlof, G&Spence, A.M.&Stiglitz, J.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 并用该理论对信贷市场进行分析, 指出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市场效率。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 信息不对称不仅导致农村金融组织积累大量不良金融资产, 而且导致农村金融资金大量外流。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农村金融效率, 而且进一步影响了农村金融结构。

1.2 信贷配给理论

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曾经提到信贷配给, 他认为信贷配给是一种现象, 即银行通过改变贷款规模或调整信贷安排来影响投资, 而不需要改变利率水平。广义的信贷配给是指由于报出贷款利率低于瓦尔拉市场出清利率, 存在对贷款的超额需求。这种超额需求因政府是否管制可分为均衡与非均衡两种情况。在现实中, 根据对超额需求的定义及其长短期, 考虑导致贷款效率低的各种因素等, 可分为利率配给、见解分歧配给、红线注销及纯粹的信贷配给等类型。

2 襄阳市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分析

2013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81.96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20.21%;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44.79亿元, 增长24.57%。存贷款的比率约为1.7529, 贷款金额远远低于存款金额。年末农村信用社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4.9亿元, 比上年减少44.49%;人民币贷款余额67亿元, 比上年末减少44.78%。存贷款的比率约为1.5661, 同样是存款金额远高于贷款金额。农村合作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26亿元, 比上年增加27.94%,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26亿元, 比上年增加20.92%。可见, 襄阳市农信社存贷款额在相对减少, 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金额远高于贷款金额。

统计数据表明存贷款数量同方向变动, 而作为扶持农村的主要主力军的信用社在11年前贷款总额持续增长, 2012年增长速度放缓, 到2013年呈快速下降趋势, 作为主力军的信用社贷款数额急剧下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 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脱贫、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资金支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的规模一直大于发放贷款的规模, 且呈加剧趋势。这说明农村在资金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多年来还在外流。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自身经营规模、经营机制和缺乏市场竞争等因素, 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襄阳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配给。

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分行统计数据整理

3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

根据襄阳各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就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分别选择了3个村进行考察, 随机抽取样本9个乡。通过搜集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农户、实地考察等方法, 共形成问卷300份, 有效问卷289份, 有效问卷率达96.3%。

3.2 描述性分析

3.2.1 农户的资金缺口数额。

在289份有效问卷中, 所调查的农户大多数对小额信贷关注较少。没有贷款需求的154人, 占比53.3%;5000元以下的有47人, 占比16.3%;5000~10000元的有43人, 占比14.9%;10000~30000元的有17人, 占比5.9%;30000~50000元的有25人, 占比8.7%;50000元以上的有3人, 占比1%。其中, 超过一半的人没有小额信贷的经历。

3.2.2 农民的月收入状况。

农民的月收入极大影响了农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程度, 在所有有效问卷中, 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58人, 占有效人数的20.1%;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有99人, 占有效人数的34.3%;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有104人, 占有效人数的36.0%;月收入5000元以上有28人, 占有效人数的9.7%。

3.2.3 受教育程度。

调查的有效人数中, 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分为五类, 其中初中以下教育程度所占比重最大, 达63.3%, 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不到15%, 这说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大多数农民缺乏基础的科技知识, 也缺乏基本的技能培训, 对基本的农村金融产品一无所知。

3.2.4 农民家里所拥有的土地面积。

农户的土地面积以0.2hm2以下居多, 占67.1%。农民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也逐渐减少, 大多由于近年来扩建与农村改建等的因素造成。正因为此, 农民进城务工, 农村空巢的现象屡见不鲜。

3.3 建立分析模型

根据调查情况可见, 没有资金缺口的农户均没有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意向, 更缺乏相关的金融意识。而农民的年龄、月收入、资金的用途、受教育程度及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对农民金融意向的影响较大。故假设农民的年龄、月收入、资金的用途、受教育程度及所拥有的土地面积5个要素作为影响农民资金缺口 (Y) 的主要因素, 以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使用SPSS17.0对各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及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2~4。

a.因变量:您资金缺口有多大

由表3可见, 模型3的R方最高, 根据拟合优度较高的原则, 模型3是所有模型中能最好解释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的。故农民资金缺口受用途、受教育程度、土地面积、月收入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土地面积等对农民的资金缺口存在正向显著作用。这也决定了农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程度。同时表明, 农户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有金融需求的期望, 可是将近50%的被调查者明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认识存在缺陷, 不明白贷款的相关政策措施, 金融产品知识严重匮乏。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对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宣传和普及

在我们的走访中, 50岁以上的农民几乎不了解农村金融, 甚至排斥贷款这种方式。这说明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还不成熟, 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有所作为, 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普及基本的金融常识和理财知识。

4.2 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 建立有效的输血机制

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设计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运作和市场退出机制,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鼓励外部投资者投资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民间资金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农民合作金融组织。

4.3 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优势, 对农村资金流向进行引导、调控, 从而改变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和低效的困境。引导信用社正确处理政策性任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丰富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领域, 用服务推进政策落实, 提高利润水平, 增强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村民营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机构活血剂作用, 倒逼农村金融改革, 提高农村投融资效率。

4.4 建立立体化扶植普惠金融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

通过税收政策优惠, 对向农村发放的信贷资金, 减免或降低营业税率或实行所得税返还制度;建立农村、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引导民间资金参与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对微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奖励或补贴等。通过产业、财税以及行政服务等多手段多渠道配合, 建立立体化农村普惠金融政策体系, 将农村金融扶植政策落在实处。

摘要:依托现代信贷配给理论, 以湖北省襄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近10年存贷款的数据分析为切入点, 辅以地区小额信贷机构存贷款数据, 得出襄阳存在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并通过对该市农村地区小额信贷需求的抽样问卷调查, 对影响农民小额信贷需求因素进行分析, 探索襄阳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配给行为的制约与影响因素及小额信贷组织目标人群上移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搭建输血机制与供血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制金融,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小额信贷

参考文献

[1]巴曙松, 刘孝红, 牛播坤.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的互动研究[J].金融研究, 2005 (05) :25-37.

[2]杨俊.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争论[ (J].金融参考, 2005 (06) :4-14

[3]李锐, 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 2007 (2) :130-138.

[4]王洪斌, 柳欣.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J], 经济问题, 2008 (1) :97-106.

[5]金烨, 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 2009 (4) :63-79.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10

一、甘肃农村金融深化模式的选择

农村金融深化程度是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农村金融深化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需求跟进型,二是供给导向型。

需求型金融深化发展模式突出经济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现代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形成以及金融服务提供的水平和数量是由真实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决定的。金融供给会随着经济需求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事实上,受到利率管制以及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等因素的制约,在甘肃农村的现实中,金融供给不可能随着甘肃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自动调节,考虑到甘肃农村的现实情况,需求导向型的金融深化发展模式不适用于甘肃农村。供给导向型金融深化发展模式是指金融机构的创建,金融资产、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超前于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即通过金融的超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过程。在供给导向型的金融深化发展模式下,初始发展阶段的金融机构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其一,政府直接创办金融机构,并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其二,私人经营的金融机构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补贴。考虑到甘肃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状况,在落后的甘肃农村地区,小农为主题的自然经济色彩仍然浓重,大的商业银行在甘肃农村地区发展规模经济受限,进入热情不高。因此落后的甘肃农村地区更加适合“供给优先”的金融深化推进模式。

二、促进金融深化,重构甘肃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举措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涉及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建和对原有金融机构的整合及功能调整,涉及甘肃金融业的未来发展目标及金融结构调整,它是对现有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

(一)适度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

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或者商业取向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例如,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按照行业种类或经济区域拆分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众多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域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此外,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客观需求,还应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农村证券经纪公司、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投资咨询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

(二)形成“三金”支持“三农”的合力

1、政策性金融为主导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等三个方面,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产生和不断扩大。要从金融上解决结构性不平衡,就应该发展弱势金融体系。比较起来,甘肃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还显得力量单薄,职能单一,支农的功能有限且日益弱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突出农发行“政策性”银行的竞争优势。逐步把农发行办成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农村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和中甘肃开发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第二,由农发行统一代理支农资金的结算和拨付。为了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必要整合各部门管理的支农资金。可考虑将整合后的部分支农资金归口农发行管理,作为农发行信贷支农资金的重要来源,由农发行代理支农资金的结算与拨付,增强农发行的支农主导作用,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

2、商业性金融为辅

(1) 坚持农信社“支农”定位。甘肃农村金融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目前甘肃农村金融建设还比较薄弱,表现为渠道少,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然而现阶段,农信社从体制到机制还没有理顺,服务三农明显力不从心。同时农村信用社单打独斗,又使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民及农村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农村信用社半商业性、半政策性的传统经营模式,导致农信社产权不明晰,定位不明确,农户服务体系极其匾乏。作为农村资金流动的垄断者和投融资活动的主渠道,农信社支农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改革农信社,坚持农信社在支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 发挥农业银行作用。农业银行撤并农村经营网点,贷款业务及服务重点脱离农村地区及农业领域。在农村贷款业务运行成本高、经营风险高、回报率低的条件下,朝着商业化经营方向改革的中国农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已经大规模撤离甘肃农村地区,贷款权限纷纷上收。 (3) 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参与。商业银行因其性质目前虽然不可能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但仍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调整现有分支机构,应该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在保留一定网点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机构并重点加强机构内部建设,增加业务种类,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3. 开放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改进服务质量,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

(l) 适当放宽民间金融管制。长期以来,甘肃农村金融在供需上的矛盾,使某些民间金融组织孕育而生。据统计,农户借款行为的6 0.9 6%是与民间放贷主体之间发生的,农户放款行为的93.95%是在亲戚、邻居和朋友之间进行的,其余的部分是在农村企业、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基层机构等之间发生的 (分别占2.2%、1.65%、0.55%) ,其他关系人所占比例为1.65%。作为甘肃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民间农村金融的产生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其在满足多样化的农村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对待农村金融,应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当放开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合法地浮出“水面”,允许民间资本依照一定的规则 (门槛不宜太高) 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些风险易控的民间金融组织 (如农村合作基金会) ,并在逐步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下,赋予民间金融与现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展平等竞争的“国民待遇”。 (2)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化,意味着其必须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而目前体制内金融制度实行低利率管制,这又与民间金融的灵活性是相矛盾的。要解决上述矛盾,就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贷款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的一定区间内自由浮动。 (3) 依法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经营行为。目前由于民间借贷基本处于地下状态,央行对其很难有效监管,完全放任自流,潜在的风险较大。但若对其硬性禁止,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且也不可能将其“斩草除根”。正确对待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应该允许农村合作基金会这类相对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继续存在,并放宽民间资本进入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疏通区域金融的“微循环”脉络,引导地下状态的民间信贷浮出水面;其二,尽快完善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治理规范、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以便按照合乎国际惯例的治理机制复兴农村合作计划。

4、发展其他金融。

在其他金融形式中,邮政储蓄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农村邮政储蓄发展迅速,邮政储蓄存款在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农村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储蓄在农村快速发展,主要在于邮政储蓄在农村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地域优势。一方面农村邮政部门网点多面积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提高经营效益,纷纷撤离或撤并县、乡镇级营业机构,这为农村邮政储蓄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农村邮政储蓄业务快速发展提供地域条件。二是政策优势。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必将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收缩基层营业网点,这都给农村邮政储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天德、王有龙:《关于重新构建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 金融参考, 200 (56) 。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构建 篇1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资金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24-03

一、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协调推进农村各项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流通体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多项内容。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传统的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是存、贷、汇等基本的金融业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转向农业之外,如外出就业、经营企业等,农户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此,他们的金融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需求,也产生了对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保险、信托、租赁、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买卖等在内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仅要求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希望金融机构提供由技术、生产、市场、销售等要素组成的一条龙服务,并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等金融服务。

2.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对粮棉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建设至关重要。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这样一来,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更为迫切,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果仅限定于粮棉油收购肯定难以适应。

3.农户的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加快发展,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而且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重。这些资金需求在目前往往无法依靠单个农户的小额信贷解决,而是采取多户贷款、集中使用等办法变通解决。随着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将从事特色种养业,生产性资金需求增加,运用上述变通方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小额贷款额度小的问题将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资金需求总量也将大幅增加。

4.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流通业将迅速发展,对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除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外,还必须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因此,《规划》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这些商业流通网点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目前在这方面的资金供给基本处于空白。

5.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金融的需求增加。随着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和“农”字号中小企业将加快发展,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粮棉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单个农户无法实现产业化,也无法实现标准化,与市场对接的难度也很大,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但“公司+农户”这种组织方式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还会逐步出现各种自发的农户互助组织。通过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某一特定农产品生产的逐步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在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购买上提高定价话语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这些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带来更大的资金需求。

二、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按照功能观的要求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上,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见表1)。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1.创新金融产品。一是要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其中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为金融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要借此机遇,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第二、三产业和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经济转变。二是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三是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要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综合信贷业务;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在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实行配套服务;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

农村金融体系下金融 篇12

一、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离农”倾向和弱化的启示

金融体系是否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要看金融机构的行为是否符合金融体系的目标。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是充分满足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农户的融资需求,为农民和农业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从根本上说产生于农民和农业对资金融通的需要。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出现的资金融通需求表现为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殊性,主要不是来自农村工商企业,而是农户(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体)。与其他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相比较,农户的金融需求具有特殊性,主要是农户融入资金的额度较小而且非常分散,农户信贷需求缺乏商业性金融认可的抵押品,而且农业的弱质性也导致农户信贷风险较高。面对农户金融需求,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离农”倾向和弱化趋势。

(一)从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实际行为看

农村信用社难以代表农户的金融利益,从事完全面向农户的资金积聚和信贷投放,以引导农村各种生产资源的配置。这是因为存在于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并不是因农户的信贷需求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农户金融合作组织。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再坚持合作制模式,来自农村信用社经理人员的“内部人控制”形成的治理结构成为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基础[2],“自愿、互助、互利、民主、低盈利”的建社原则已经不能落到实处。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决定其经营的目标函数逐步固化为机构盈利而非社区农户的融资需求的最大满足。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和风险规避的考虑,农村信用社从资金使用的市场效率角度进行信贷资源配置,将资金大量投向收益率较高的城镇非农产业,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的“理性选择”。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但在现行农村信用社产权体制和治理结构下,农村信用社和个体农户之间是纯粹的金融交易的两极,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由于农村信用社难以代表农户的金融利益,农户的交易谈判地位软弱,在资金获取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所以,在现实选择上,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需求要小于民间融资[3],就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相背离的反映。民间金融虽然为农户提供了一种融资选择,但较高的利率加重了农民融资的成本负担,降低了农民融资的能力。合作金融的本质是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为了能够与其他经济主体相抗衡,在资金融通上自愿联合起来的金融制度安排,它实行“民有、民管、民利”原则。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非民有、非民管、非民利”离农倾向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相背离,是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以机构经营状况改善为核心的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果,换句话说,没有立足于农户的融资需求和农民互助合作愿望将其发展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信用社离农行为的主要原因。

(二)从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来看

面对分散的农户金融需求,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金融资本固有的利润动机和逐利行为,无法将吸纳的农村资金投放于农村经济系统,满足农户和个体经济户的资金需求。无论规模大小,商业银行追求的都是企业经营利润,其信贷投放安排严格遵循通行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通常那些盈利性好、风险小、易变现的投资项目比较受商业金融的青睐。虽然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总量很大,但它分散于“原子状”竞争的超小规模经营农户之中。农户金融需求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方面,对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时的风险比较低,但其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大额贷款的运作成本低,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抵押品的缺乏,贷款风险较高。综合成本和风险因素,商业性金融很难以向广大农户提供信贷资源,由此农村资金非农化就是一种难以阻挡的趋势。可以预料,因为分散农户的细小规模导致过高的小额交易频率和风险,无法使商业金融追求到利润,必将进一步退出农村市场。

虽然商业金融供给行为难以与小农的融资需求相匹配,但不能就此认为商业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不重要,恰恰相反,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形成以及科技投入需要商业金融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商业金融机构的青睐,除了政府政策性因素外,很重要的方面是其规模化和组织化的资金需求能够很好地与商业金融的运作体系相吻合,资金供求耦合的交易成本比较低。相比之下,现代农业在农村全面发展的融资需求仍然要通过农户的金融需求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户在信贷过程中都会发生很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甚至影响到信贷行为的发生。商业性金融的规模性要求与农户的小额信贷要求之间矛盾的消除,依赖于农户在金融需求上的联合。

(三)从农业发展银行的任务来看

农业政策性金融以支农和发展农业为目标。但面对分散的农户生产和经营活动,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发挥存在局限性。就目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际任务来看,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把贷款发放给国有粮棉购销企业,提供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粮食的资金。从流通环节支持农业发展显然不是政策性银行自身功能的全部。农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和流通两方面,政策性金融作用的主要领域还是在农业生产领域。要避免市场机制下政策性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失灵,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扩大其支农领域和创新其服务方式是必然的要求。但是,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扩大,如果仅依靠政策金融机构和农户两极的沟通,会使政策金融实施的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进而很难将农业政策性资金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项目,有违政策性金融安排的初衷。显然,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发挥需要在政策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建立起某种中介性组织。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弱化趋势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于缺少内生于农户金融需求的金融合作(组织),不仅农户的金融利益得不到最大限度和有效的保障,而且农村商业性金融也难以持续发展下去,甚至连以支农为目标的政策性金融都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农村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更谈不上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农户金融合作的制度逻辑和基础效应

(一)农户金融合作的制度逻辑

农户金融合作是产权独立的农户按照合作制原则在资金融通上联合互助所形成的金融制度安排,它源于农户在金融市场中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选择。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要素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进行配置,容易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农户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本,使其获取市场资源(金融资源)的能力不足。个体农户在组织农业生产上的有效性与参与大市场(金融市场)的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农业经济中符合“帕累托改进”要求的金融制度安排,应是在农户产权独立前提下实行金融供求的自愿合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自我金融互助服务组织,以弥补农户家庭分散化、信贷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不能很好融入金融市场的制度缺陷。在没有金融互助的情况下,农户进入民间借贷领域和正规商业信贷市场,金融供求双方都存在较高的事前搜寻、签约费用以及事后执行、监督费用,还有风险损失等,高昂的交易成本甚至阻碍资金融通的正常进行。如果社区范围的农户选择资金互助合作,金融合作组织会部分地替代金融市场的作用,将一定范围的外部金融市场运作内部化,从而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及风险。在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低于外部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农户选择金融合作是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而且这种安排没有使任何人或机构的利益受损。这种制度优势决定了以农户金融合作为动力的合作金融是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金融业态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农户金融合作的基础作用。

(二)农户金融合作的基础效应

1、农户金融合作代表了农户的金融利益,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上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农户金融合作是农户之间出于共同的金融利益诉求而自愿组织起来解决融资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其经营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成员自身的融资需求的满足和服务,不存在组织效用函数与成员效用函数的背离,组织效用函数就是成员效用函数的总和,所以能够完全代表农户的金融利益,对内向全体成员公平地提供金融服务,避免受到资金市场对于中小经济个体的差别待遇。另一方面,金融互助合作具有的资金供求的内部化安排也带来资金融通上的高效率。首先是资金余缺的调剂具有直接性。农户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基础资金由农户自愿入股筹集,入股农户就是资金的供给者;互助合作金融组织资金的投放对象局限于组织成员,入股农户也就是资金的需求者。在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内部的“准资金交易”上,实现了资金供求的直接统一,较好地满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其次是资金配置的低成本和低风险。互助合作金融的社区性,使其金融行为几乎不存在商业金融机构所担心的信息不对称、抵押品选择及风险控制难等问题,保证了贷款投放的低成本与低风险性,甚至可以较低的利率贷款。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还可以通过合作金融组织的跨区域联合、获得商业信贷以及接收政府的资金投入等途径,突破农户互助合作金融资金规模的限制,从而在更大规模上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2、农户金融合作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商业性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

足够数量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存在是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人们普遍将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的原因归之于金融机构进入不足,认为只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就可以建立一个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但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行为表现却是大量商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撤并和退出农村市场。“不进反退”的现象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问题不是简单的供给者的进入问题,而是农户金融需求为什么使金融机构退出的问题。在市场作用主导下,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金融环境不适宜商业金融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户贷款规模小,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无可靠的抵押物等。农户之间的金融合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规范农户的金融行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有效地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且农户金融合作组织可以代表众多农户向商业金融机构提出规模化信贷需求,为其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从而使商业金融机构获得持续经营农村金融业务的基础,激励金融机构的进入。

3、农户金融合作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制度作用的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政府越来越需要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为农业生产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非商业的信贷资金和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贯彻农村金融政策(如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等。农户合作金融本身具有多层次联合的特点,它一头连着农户,一头面对政府及其政策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其自身健全的组织体系接收国家财政和政策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资金扶持和引导,因而是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实施的有效组织载体和中介,成为政府发挥政策金融制度功能的基础性组织条件。而且由于农户金融合作基本是以社区为边界,有利于防范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

4、农户金融合作从组织制度上形成农村资金回流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特殊性要求农业资本的相对独立运行,这是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共同特点。要实现农村资本的相对独立运行,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目前农村信贷资金流出农村的“水泵机制”,从组织制度上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农户合作金融从两个方面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一是农户资金互助合作本身会留住农村资金。农户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的入股,入股资金规模的扩大过程也是农村资金的积聚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只投放于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领域,这就在资金的吸纳和使用两头留住了农村资金。二是通过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稳住和吸引资金。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是商业性金融,它们将吸纳的农村资金投向交易成本低和风险小的产业和项目。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持续经营创造条件,激励商业金融机构改变资金的投向,从而稳住来自于农村的资金甚至吸引城市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农户金融合作是从组织制度上建立农村金融资源回流农村以及信贷资金向三农流动的基础。

三、发展农户金融合作的政策措施

(一)制定促进新型合作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

鉴于农户对互助合作金融合法性的顾虑,在法律上要明确农户金融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其产权完全归其成员所有,其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户金融需求。政府的作用应该局限在指导、扶持和监管的范围。此外,对农户互助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包括合作边界、资金来源、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等给予法律确认,也是确保农户合作金融从一开始就按规则有序运行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制度保证。

(二)强化财政税收对农户金融互助合作的扶持。

互助合作金融本质上是弱势群体的互助共济行为,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无论是出于社会公平还是资源配置效率,比起其他组织它都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与帮助。国家财政税收扶持农户互助合作金融的重点应该是创办上的资金支持和尽可能降低农户金融合作的成本,以降低合作的难度和增加创新的收益。例如,可以通过国家财政安排一部分资金和政策银行低息或无息贷款,以支持农户资金和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国家对农户金融合作给予长期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也是降低合作成本和鼓励其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积极开展合作金融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

合作需求是合作的前提,但农户能否合作起来要依赖于其对合作知识的熟知程度。合作组织成功本身就是通过合作成员之间的重复博弈形成的低成本民主管理达到的,这要求成员掌握必要的合作金融知识。农民的合作金融知识缺乏是当前农户金融合作发展的瓶颈因素,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民金融素质的提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合作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将其纳入培育新型农民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多种途径开展金融合作知识教育,使农民获得金融合作知识,有利于农户金融合作的持久发展。

(四)推动农户资金合作与其他专业合作互动发展。

农村的资金运动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发展农户资金合作时不应孤立地考虑资金融通这一个因素,农户除了在资金上需要互助合作外,在技术、供销等方面也存在合作,特别是农户合作的能力、资源及知识的共享有助于各自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范下将农户在各领域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专业合作组织与资金合作协调配合,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在生产、技术、流通合作的基础上衍生出金融合作。

(五)放宽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加大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户合作金融组织市场准入,建立以合作金融组织成员自我监督、农户金融互助组织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与国家银行机构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农村金融互助组织联合体的市场准入规定,允许农户金融互助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成立联合社和行业自律协会。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2]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转型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上一篇:石油政策下一篇:城市湿地改造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