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滞后

2024-11-10

农村金融滞后(共7篇)

农村金融滞后 篇1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逐步处于核心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十一五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 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2007年末, 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 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 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 占GDP的24.8%。可以说, 农村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配置具有先导和运载效应, 实现“三农”的和谐发展要求离不开金融的鼎立支持。然而, 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最终的不良后果就是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功能, 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鉴于此, 本文则选取这一视角进行研究, 运用已有的指标体系对农村地区金融生态进行描述, 并结合内外在因素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 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将会对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 更好地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破解农村资金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状况的一般描述

国内学者较早系统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是周小川 (2004) [1], 他在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作了题为《完美法律制度, 改善金融生态》的演讲, 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 张鹏、姜玉东 (2005) [2]将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叶德磊 (2006) [3]认为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环境不应被混淆, 前者能更深刻地揭示和刻画金融体系中各构成部分之间彼此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 并指出我国目前的金融生态圈存在系统性缺陷, 金融种类不符合现代金融良性循环的要求。

以上学者大多数是基于全国整体层面考察和研究我国金融生态问题。但事实上, 当前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生产率不高、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因而,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2006) [4]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 共设计了127项指标。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 计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 计37项指标。借鉴课题组的研究方法的同时, 考虑到所列出的指标较多, 文章篇幅有限, 本文则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指标进行衡量描述, 它们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金融资源水平指标中的金融机构利润率, 以及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指标中的银行不良贷款率。

1.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通常, 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是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包括定期增长率、环比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人均产出增长率、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等。这里, 我们使用历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 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进行说明。

图1显示,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6元增长到2007年的13 786.0元, 增长了39.1倍;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 140.4元, 增长了30.0倍。但是, 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 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速表现的更为显著, 近30年中只有10年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而且主要还是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事实上, 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这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滞后于城镇地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支农措施, 这种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 (2000和2008) , 其中的比例是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2.金融机构利润率。

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可以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总体盈利水平。作为银行的三大目标之一, 盈利性的高低是各银行的最终追求目的。2002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0.34和28.97亿元, 均远远低于同年的中国工商银行 (61.74亿元) 和中国银行 (95.09亿元) 的净利润。其中, 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的181.6和2.13倍, 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二者的279.7倍和3.28倍。2008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上升至12.01和515.91亿元, 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上升到1 115.51和771.82亿元。同时, 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的92.9倍和2.2倍, 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二者的64.3倍和1.5倍 (见表1) 。

此外, 从历年各银行净利润率来看, 2002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为万分之0.45和万分之9.73, 也远远落后于同年的中国工商银行 (万分之13.04) 和中国银行 (万分之33.32) 的净利润率。2008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上升至万分之12.01和万分之73.57, 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高达万分之114.32和万分之127.07。

3.银行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 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反之, 不良贷款率低,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资料显示, 2004年,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5.12%, 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92%, 工商银行的为21.16%,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5%和26.73%,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五大银行中最高的;2005年, 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有效运行下, 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4.62%, 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84%, 工商银行的为4.69%,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分别为10.2%和26.17%。2006和2007年, 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有效运行下, 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79%和2.74%,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分别为7.65%和6.29%。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4-2009。注:净利润率计算方法为: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单位为万分之一,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二、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的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金融机构利润率、银行不良贷款率都比较滞后,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够健全, 直接影响了其发展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 从而抑制了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下文笔者将分别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予以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 外在因素分析

1.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最初是荷兰经济学家伯克1953年提出的, 后来刘易斯进一步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长期以来中国在城乡不平衡增长的基础上, 以农村和农业的巨大牺牲为代价, 推动着城市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 其结果就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渐渐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二者的比例为2.57: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28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 253.4元, 二者的比例为2.79:1;到了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 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到3.33:1。经济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和依托, 没有好的经济水平, 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农村资本形成的不足。

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的源泉。目前农村地区资本形成的不足, 将会抑制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有效发挥。统计资料显示, 1980年,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10.9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7.9亿元, 占总数的85.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3亿元, 仅占总数的14.6%;2000年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非常低迷的状况下, 我国开始逐渐启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村投资所占份额有所上升,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 917.7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6 221.8亿元, 占总数的7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 695.9亿元, 占总数的20.3%;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4 846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4 139亿元, 占总数的8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0 707亿元, 仅占总数的13.7%。因此, 资本形成的不足将是农村地区金融自身发展的瓶颈。

3.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实际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城市金融市场采取的是一种渐进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则走出了一个由政府推动下的不断突变的轨迹。政府在扶持农业的意识下, 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 使得城乡金融市场无法对接。这些措施实行的结果, 不但没能形成农村金融需求群体的资金自我良性循环机制, 还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亏损严重,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多年亏损, 50%-60%的农村信用社亏损, 30%-40%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出现资不抵债[5]。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弱化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 使农村经济主体无法享受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

(二) 内在因素分析

1.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的缺乏。

现代金融的运行涉及金融、会计、数学、计算机、法律等多种综合性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金融界尤其是农村金融领域可谓是“凤毛麟角”。这里, 笔者将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职工的文化结构与职称结构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进行了对比。首先, 从职工文化结构来看, 2008年,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加总为27.3%, 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的分别为37.6%、38.8%和59.1%。并且, 在低学历职工当中, 中国农业银行的中专及以下的比例达32.9%, 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的仅分别为21.9%、21.0%和11.2%。其次, 从职工职称结构来看,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23.6%, 分别少于中国工商银行30.9%、中国建设银行31.4%和交通银行29.2%。在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源开发的今天,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更是农村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关键。

2.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趋短化。

信贷结构主要体现在信贷资产总量的分布构成, 是信贷总量变动的结构基础和支撑, 其内在形态是信贷资产总量的各品种、客户、行业、领域、期限等多层次的有序组合。这里, 我们主要是基于信贷的期限结构视角进行分析。我们知道, 贷款按照期限可分为长期贷款、中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表2是我国农村信用社1995-2006年的短期贷款及贷款总额的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这12里短期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例均在70%以上, 尤其是在2002-2005年, 比重都超过了90%。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农村信用社贷款中的短期贷款占了绝对比例, 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 农村信贷期限结构这种趋短化仍是对传统农业春种秋收的一种被动适应的表现。现代新兴农业多具有迂回效应, 投资周期则多为一年以上, 甚至三到五年, 长期资金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与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民消费需求实际脱节。毫无疑问, 这种金融供求不对称无助于甚至妨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1996-2007) 。

3.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金融业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业务,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样化需求, 最大限度地动员人们的储蓄, 这就要求要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为之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然而, 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 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长期以来观念保守僵化, 导致了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上的滞后。其一,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仍然沿袭以前的“等客上门”习惯做法, 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思维和客户至上的理念, 服务创新意识不足, 无法积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 最终限制了市场营销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其二,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随着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国银行长城卡的问世, 各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商业银行在给新产品取个好名字方面可谓绞尽脑汁。如建行的“金管家”、中行的“外汇宝”、招行的“一卡通”等。相对而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就显得非常单一, 一些处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农民, 几乎没有见过, 更谈不上使用过这些银行卡。

三、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更快发展, 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 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据银监会官员披露, 到2020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人民币, 而实际支农资金按照8%的年均增长率计算, 只能提供10万亿人民币左右。由此可见, 在未来, 农村金融将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培育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200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 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 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按照这一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现代金融服务离不开通讯、电子、网上支付等发达的金融基础设施。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设施, 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 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 借助这样的系统, 还可以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 降低信息成本, 使金融机构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扩大服务范围。目前, 我国每个乡镇的银行网点平均不足3个, 只设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还有8 231个, 还有3 302个乡 (镇) 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针对农村存贷款户数杂、笔数多, 农户数据收集、信贷档案建立和贷款跟踪等管理工作复杂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农村市场征信系统, 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加快农村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进程, 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

2.完善农村金融创新的制度体系, 积极培育创新的市场环境。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健全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因此, 要根据市场化的原则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无疑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充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从而可以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的运营状态,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另一方面, “优胜劣汰”机制的培育将会促使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改进, 加强创新的动力, 从而可以改善并提高经营绩效。

3.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器的作用, 尤其是在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趋短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意义更为重大。然而,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滞后, 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2007年, 农业保费收入为53.0亿元, 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仅0.75%;2009年, 财政部联合地方省份的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农业保费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上升至133.9亿元, 但是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仍只有1.20%。因此, 笔者认为当前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 并加大财政和税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而能同时具有金融、会计、计算机和法律等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在经济金融业日益发达的今天, 金融业务的深度及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能力的人才。因此, 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应着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 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一方面, 可以通过派遣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员进入专业高校或者相关机构进修和培训, 充分发挥“干中学”的效应;另一方面, 提供较为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越环境和氛围, 给他们创造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舞台。

5.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许多政策的实施决定了金融业实际上就是起着抽调农村资金而支持城市工业化发展, 从而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出现资金短缺。蔡昉 (2008) [7]认为, 在1980-2000年期间, 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 通过各种渠道从农业吸取了1.29万亿元的剩余用于工业发展。如果从城乡关系看, 同期有大约2.3万亿元资金从农村流入城市部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的数额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1978年财政用于农业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的比重为13.43%, 1980年下降为12.20%, 1990年下降至9.98%, 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7.85%。为此,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不但要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 而且在政策上需要切实做到落实到位。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摘要: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现代金融业有效发展的基础, 也是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金融生态水平指标体系应用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 并结合内外因素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 最后在此基础上阐释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 2004-12-07.

[2]张鹏, 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J].财经科学, 2005 (4) :25-30.

[3]叶德磊.论我国金融生态圈优化与金融创新的功效[J].当代经济科学, 2006 (7) :34-39.

[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 :167-177.

[5]陈明, 安虎森.从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改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 (7) :32-35.

[6]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34.

[7]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8 (6) :99-110.

农村金融滞后 篇2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又是金融业内部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是一种变革和进步。金融创新冲破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制, 运用现代先进技术, 创造出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 增强了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和推动力。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以及金融管理与技术的创新等[1]。

金融监管是国家根据维持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通过金融主管部门,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进行稽核、检查、组织与协调, 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督、审查, 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发展。

表面上,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体。金融创新是一种商业决策行为, 其动机是利润最大化, 当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 金融机构就要设法突破原有限制, 打破原有均衡状态, 以追求最大利润;金融监管是一种政府行为, 其主要责任是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抑制金融创新的泛滥, 将其限定于可控范围内, 维持金融体系的平衡稳定发展。而本质上,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阻碍, 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因, 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又使金融监管不断完善。二者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 它们在矛盾中相互促进, 在“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中不断地促进者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推动着金融业的变革和进步。

根据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动态博弈关系, 抽象得到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动态博弈下不断提高过程图如图1示。

图1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 金融创新不断发展, 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金融风险伴随金融创新而产生并不断扩大, 金融监管开始出台应对金融风险的相关措施, 金融创新受到抑制。在监管的抑制作用下, 金融机构利益下降, 曲线变的平缓, 为获取最大利润, 突破当前的金融监管, 开始新的金融创新, 曲线又继续上升。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这样动态博弈中, 共同推进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 , 简称PLC, 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 (R aym ond V ernon) 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 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在政治, 经济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 其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周期, 比较直观地将一般事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表现出来 (图2示) , 为企业/行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如图2示:导入期涵盖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此时产品刚研发并投入市场, 消费者对产品不甚了解, 除少量追求新奇的消费者需求外, 大众需求未大幅度增长, 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 在曲线上表现为:曲线平缓上升;在成长期, 经过导入期一段时间的销售, 产品效果评价很好, 消费者逐渐接受并购买产品, 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在曲线上表现为:曲线陡峭上升;经过成长期之后, 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 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产品销量水平处于稳定状态, 在曲线上表现为:曲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平稳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消费习惯的改变, 市场环境也发生变化, 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 产品进入衰退期, 在曲线上表现为:曲线向下, 销售水平很快降低直至为零。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金融体系

(一)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周期

金融创新一般表现为:金融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市场以及管理与技术创新等, 以余额宝、p2p贷款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 股票市场上的伞形信托、H O M S系统等都是典型的金融创新的代表。金融监管一般表现为:以应对金融创新风险, 维持金融市场为目的的相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 央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银监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是金融监管的具体体现。

产品生产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其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工具, 政策法规等为基础的, 而金融工具与政策法规同产品一样, 具有研发, 投入市场等特点, 其从产生到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市场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金融系统中, 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生命周期划分为,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金融系统中, 构建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生命周期模型如图3示:

由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对立统一关系可见,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因现有监管政策无法使其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 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或工具等, 以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 实现其利润目标而进行的一次创新活动。而金融监管是为控制金融创新产生的风险而采取恰当的措施, 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抑制金融创新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 二者之间的周期关系存在着期限错配的关系。

当金融创新进入成熟期之后, 金融风险逐渐暴露, 金融监管机构为控制风险便开始金融相关措施的研发, 即金融创新的成熟期应对着金融监管的导入期。而当金融监管通过一段时间的导入, 成长, 正式发布相关监管条例、政策法规 (进入成熟期) 时, 金融环境发生了改变, 金融创新由于受到抑制进入衰退期。金融创新的成熟期的开始, 与金融监管的导入期同步;金融监管的成熟期的开始, 也标志着金融创新成熟期的结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中的应用与产品中应用不同的是, 在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相关监管措施并逐步完善 (进入成熟期) 后, 当前金融环境改变,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降低, 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金融创新产品在管制下, 利润下降, 金融机构在利益驱动下, 会开始新的创新尝试, 金融创新进入下周期。故此时, 金融创新的衰退期与金融监管的成熟期、衰退期即不再考虑 (图中虚线表示) 。

(二) 金融体系整体周期

从图3中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 当金融监管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金融创新, 控制金融风险在合理范围内时, 金融环境发生改变, 金融机构在当前监管的控制下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 金融机构设法进行新的金融创新, 以突破当前监管, 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现有的金融水平条件下, 新的金融创新周期开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断地进行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在监管”的博弈, 在博弈中, 促进着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者所有周期的连续, 构成了金融体系发展的整体轮廓, 将图3与图1结合, 得到金融体系整体周期模型如图4示:

三、金融监管滞后性分析

从图4中我们直观地看到,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中促进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周期性差异。金融创新的成熟期往往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在金融监管进入成熟期之前, 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高风险一直存在,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成为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大问题。

从图4中取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两个周期, 对二者之间周期性差异及金融监管的滞后性问题作具体分析如图5示:

在金融创新周期中, 用T表示整个周期, 由图可以看出T=t1+t2。t1=A B是金融创新的导入期和成长期, 在此阶段是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并将产品初步投入市场的过程, t2=B C是金融创新的成熟期, 此阶段新的金融产品经过成长期的发展, 已被市场广泛接受, 利润达到最大化, 标志着金融创新进入成熟期。

在金融监管周期中, 用R表示整个周期, R=r1+r2。在r1=A B阶段, 由于金融创新处于导入期与成长期, 创新产品或工具还未取得较高市场地位, 风险系数较低, 金融监管机构未采取相关措施, 将这一时期称为金融监管未知期;r2=B C表示金融监管导入期和成长期, 在此阶段, 由于金融创新进入成熟期, 其市场份额扩大, 风险系数上升, 金融监管部门开始研发并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 由于导入期与成长期是监管措施起草并出台的过程, 为便于分析, 将导入期和成长期合称为金融监管研发期。

图中直观显示, 在B C段, 金融监管尚未发展成熟, 相关监管措施并未完善, 仍处于研发阶段, 而金融创新已进入成熟期, 金融创新产品已被市场广泛接受。而此时监管缺失, 金融创新产品、工具等均在高风险下进行推广, 金融系统极具不稳定性, 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在A B段, 金融创新已经开始, 而金融监管由于风险未知, 未采取相关行动, 监管处于未知状态。A B与B C段便是监管滞后性的具体体现。

从图形几何关系上,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周期对应关系为:

t1=r1, 即金融创新导入期+成长期=金融监管无知期。

t2=r2, 即金融创新成熟期=金融监管研发期。

金融监管滞后期=t1+t2=r1+r2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在金融创新产品、工具刚刚开始导入市场时, 由于其刚研发, 投入市场, 还未被市场广泛接受, 其风险具有的隐蔽性。金融监管无法嗅到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 且因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 相关监管部门并未足够重视, 未采取相关措施, 造成了金融监管的反应滞后;

第二, 在金融创新产品被市场广泛接受后, 监管部门意识到其风险, 着手相关政策的制定、相关措施的出台、相关法案的起草, 修订, 但针对此创新产品、工具有效的监管体系的形成, 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需耗费较长时间。由于准备时间的存在, 造成金融监管的行动滞后。

四、政策建议

研究发现,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反应滞后与行动滞后。由于金融创新产品、工具刚投入市场, 风险隐蔽, 监管部门对风险未知或风险误判, 从而造成反应滞后;金融监管监管措施的研发, 各部门的协调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 形成行动的滞后。减弱甚至消除监管的滞后性, 控制金融创新在合理范围内, 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 应分别从反应滞后、行动滞后两个方面着手。

(一) 反应滞后应对策略

首先, 监管部门应系统认识金融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 掌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周期性差异, 了解金融监管的滞后性的根源。改变过去的事后监管思维, 逐步完善事前防范机制, 建立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 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情况及进程有实时准确的掌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进行金融监管模式的创新, 实现大量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实现与金融机构的技术同步, 避免因技术差异引起的监管的滞后.

其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创新产品的交叉性越来越强, 分业监管模式下的各监管机构间的职责模糊, 监管部门间应加强沟通, 对各行业的创新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明确各责任机构职责以减弱监管的反应滞后性。

最后, 尽管过于严厉的金融监管会抑制金融创新的进行, 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 但金融监管并非严厉管制, 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是监督与管理, 在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的问题上, 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多发挥监督, 监测的职能, 以达到在不阻碍金融创新的同时, 了解金融创新的实时动向, 以缩短反应时间, 减少金融监管的反应滞后。

(二) 行动滞后应对策略

首先, 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对当前金融市场现状, 市场信息进行细致分析, 对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对外实行信息公布, 对反馈信息进行及时整理总结, 以准确掌握当前金融市场情况。

其次, 行动滞后, 主要是由于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风险作出反应后, 着手相关应对措施的研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等准备工作所耗费的准备时间造成的, 监管部门对此必须充分认知。在金融监管准备时期, 金融创新处于成熟期, 金融市场处于金融风险期, 准备时间的长短即行动滞后性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风险期的长短, 监管部门应当将缩短准备时间作为首要任务以减弱监管的行动滞后。

最后, 树立金融风险意识, 建立金融市场信息收集机制, 及时掌握金融市场需求及金融市场风险情况, 加强并改进金融监管的方式, 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金融监管, 以最大限度了解金融市场情况, 积累金融监管经验, 减少监管行动的滞后, 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55-56

[2]艾洪德, 范夫.货币银行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1.6

[3]张文.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J].时代金融, 2014, (7) :55-56.

[4]李泽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结构性错配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 (4) :64-73.

[5]欧阳慧.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7) :226-227.

[6]颜雯雯.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进化博弈分析[J].理论研究, 2012, (8) :24-26.

[7]陈晓燕.金融创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农村金融滞后 篇3

原因

1.外在的客观原因

(1) 政策瓶颈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有歧视农村的倾向, 区域差异大,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教师待遇低, 许多农村学校房舍紧张, 信息化水平低, 办学条件捉襟见肘, 处于勉强维持运行状态, 要拿出钱用于教师教育是难上加难。

(2) 制度瓶颈

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应付了事, 达不到实效。农村教师缺少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发展、深造的机会, 教学实践中缺少专业引领, 无缘接触先进教学理念。许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 只有重点学校教师才有展示的机会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3) 资源瓶颈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大, 农村学校存在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特点, 信息闭塞、资料短缺, 可参阅的资料少, 缺少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不会用或很少用互联网查资料、制课件,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这里的世界很无奈”, 久而久之, 成了井底之蛙, 集体走向平庸。

(4) 管理瓶颈

许多农村学校认为教师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成为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时空的“教书匠”, 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和杂务, 教学行为、工作绩效被固化, 束缚了手脚和个性, 整天就是埋头备课、上课、改作业, 应对检查, 很忙、很累, 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

(5) 评价瓶颈

教学谁做主?从理论上讲, 当然是教师和学生, 然而考试、评价、检查等无形的“手”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以分数来评价教师, 不得不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搞题海, 疲于奔命, 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创新教法,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无暇加强自身建设。

2.教师自身主观原因

(1) 局限于后喻文化

北美哲人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类:一是后喻文化, 特征是用过去指导未来;二是互喻文化, 特征是用现在指导未来;三是前喻文化, 特征是用未来指导现在。在新课程实施的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已经存在的今天, 多数农村教师仍重复着昨天的师道尊严故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后喻文化,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要求。有多少教师恨铁不成钢而变相体罚学生, 有多少教师把对学生的一腔热爱化为千顷题海, 最终淹没了学生的个性, 又有多少教师撒手放任, 最终使学生荒废了学业。

(2) 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如果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那么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能透视出教师的教学理念, 很多教师“只低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 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 沉睡在“本我”中、没有唤醒“自我”、更不能实现“超我”。认识不足, 观念就不可能转变, 行动当然也就不会有突破, 不从事教育理论的知识学习与探究, 缺乏教育科研意识的“发酵”已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 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3) 知识技能裹足不前

农村教师教学钻研较少, 惰性滋长, 不学习教育理论, 不能把握教育前沿信息, 不思考自身学习问题, 使得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专业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失衡, 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差。没有教学研究意识, 缺乏对教学新思想、新内容、新手段的钻研学习, 往往浅尝辄止。

策略

要化解制约因素, 让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倡导的口号变为现实的组织行为和教师的自觉行为, 帮助青年教师消除“破土”期的困惑、中年教师“高原”期的缄默以及老年教师“休眠”期的沉默。从多维视角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才能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跨越式发展。

1.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政策视角

周济部长在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农村教师教育体系, 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因此要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如温州市委市府出台的文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中提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每年拨款由原来的3000万提高到6000万。

2.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法律支持视角

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13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 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教师法》第1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订教师培训规划, 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要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 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3.建立多向互动的学习平台——教育行政视角

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积极性调动的困局, 要从行政上推动, 如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推进城乡学校合作, 建立区域学校间教研网络, 实现教研互动, 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如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温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农村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走近农村教师、走进农村课堂”送教下乡活动;农村学校联片教研等。开展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各项教学评比, 降低了门槛, 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4.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指导视角

要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抓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抓好省、市、县、校四级连动的骨干与普通教师各层面经常性培训。培训时间选在假期, 采取集中培训与平常节假日分散培训相结合, 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培训内容要与专业对口, 力求精悍而实用, 要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所遇见的普遍问题, 在观念上和教育思想上给教师以新的启迪, 在技术上予以专业指导, 通过具体和典型的教学案例的剖析, 让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启发和创新。注意倾听农村学校教师的心声,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结识几位专家、深交几个骨干、反思几个问题、解决几个难题”为培训目标, 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5.做好校本教研, 创良好环境——学校管理视角

教研、科研、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开展咨询、研讨活动, 通过课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实现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培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命题) , 新教师基本功考核, 中老年教师的基本功升级。加强教研组建设, 对内盘活学校的学习资源, 开展同课异构, 抓好听课、评课活动和优质课评比, 做好专题教研,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 建立新型教研文化。优化备课活动, 形成“写、议、改、补、记”五位一体模式。开展课例研讨, 推行“说课、上课、听课、议课、改课一条龙”的教研模式, 领悟“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6.在学习中教学, 在教学中研究——自身建设视角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向书本学习, 向问题学习, 向生活学习, 向实践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勤学习、重实践、善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 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深化专业知识, 拓展专业技能, 丰富专业情意, 过好四关:学历关, 基本功关 (三字一话多媒体) 、课堂教学关、教学札记关。在案例反思、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中进入研究的三种形态: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农村金融滞后 篇4

一、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

长期以来, 在“重工轻农”与“重城轻乡”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在公共产品方面一直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是导致城乡公共产品差距过于悬殊的根本原因。例如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上, 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实行集体化改造, 以便于从组织上保证政策干预农业生产的有效性;在产业发展上, 强制性地规定农业产业活动空间, 限制甚至取消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人为地割断了城乡产业间的联系;在资源配置上, 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正常的流动, 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并严格规定, 没有城市当局的许可, 农村人口不得流入城市, 农业户不得转为非农业户口。

在执行上述政策的同时, 我国国家财政也大多数投向了城市, 城市居民在没有为道路、水、电、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付费或所付很少的情况下就可享受很多福利。然而, 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却实行自筹与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办法。转移支付的额度又很少, 地方财力较紧, 大多数乡镇财政赤字, 不少连正常运转经费都成问题, 更不用说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了。因而, 转变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建立一种城市支持农村, 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

1. 供给决策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直接影响了供给效率。

“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其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中, 农民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直接受用者, 却处于决策的最低层, 加上各种监督与约束机制尚不完善, 对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 进而失去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 行政命令式的决策机制从体制上决定了供给与需求是脱节的, 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很容易出现矛盾, 不但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和结构不可能真正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而且还可能超越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极易导致供给过度等问题。第三, 这种供给体制的执行偏差与监督成本都较高。“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将决策提高到较高层次, 政策执行链较长, 存在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 而每一层的委托代理关系都会因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的不一致而使政策执行的效果产生偏差, 并会产生一定的监督成本。

2. 不合理的考核制度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具体表现为强调对对短平快等“硬”公共产品的考核, 如农村交通要道建设、公路沿线农田改造、办公大楼建设等, 具有加强供给的内在激励;而对那些见效慢、难度大的、长期性的“软”公共产品, 如农田水利维护、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信息、新型合作医疗、教育质量等, 没有太大的兴趣。

3. 政府的缺位、越位与错位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第一, 现行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中对相关部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权利与责任划分都很笼统, 许多部门着实不知道自己的责权与定位。第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还存在多头领导问题, 这种多头领导很容易造成各主管部门推诿责任与争夺权利的行为, 最后行政管理费支出不少, 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起色却不大。第三,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实行事权与财权的高度统一, 而对供给过程则监督不力。目前, 对供给过程的监督主要是由审计和农民负担管理部门执行, 由于农民负担多为预算外资金, 而预算外资金又大部分分散在各行政事业单位, 不仅增加监督努力的成本很高, 而且也很难界定合理与不合理的界限。

三、不完善的激励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

1. 缺乏决策参与体制。

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应是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 在某些主体缺位情况下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大多数会被此类主体的抵制。因此, 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 由于缺乏农民的决策参与机制, 致使一些村民对于通过“一事一议”解决公共事务不关心, 很多村民不参加开会, 除了一些极端贫困的村民外, 条件不错的村民也不愿意承担自己在公共物品上相应分担的责任。

2. 缺乏信息沟通体制。

农民虽作为公共产品的需求者与消费者, 是公共产品的直接利益主体, 但没有相应的表达信息的平台, 而部分积极参与者的意见往往得不到重视。由于不能有效征集农民群众的真实意见, 确保农民的意愿能在供给中得到尊重与体现。所以不能很好的刺激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导致大多数人采取一种相机而动的策略, 根据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 对自己有利就接受, 若对自己不利就拒绝或变相抵制。

3. 缺乏市场竞争体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 为减轻农民负担, 必须按一事一议制度进行筹措资金, 因此由政府或集体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必然严重不足。然而就是在这种急需引进资本的情况下, 却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使得农民资本没有一种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 因为在没有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 以及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的情况下, 农民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经营的风险很大, 收益率也不高, 因而缺乏参与供给的内在激励。

摘要: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的体制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以及不完善的激励体制与利益保护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体制因素

参考文献

[1]尹成杰: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J].求是, 2003, (2)

[2]邹农俭:农村税费改革的相关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5)

[3]党国英:论村民自治与社区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2)

试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滞后的原因 篇5

一、定位不清晰

新型农村社区不仅仅是简单的去农村化和单纯的城市化,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农村的现代化、新型化、宜居化。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多是停留在农村人住楼房、住洋房的简单认知层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既有城市的各项功能又充分考虑了农村的特色,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大多存在着定位不清晰的现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制度、精神层面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有花园洋房,更应当有团结一致、治理完善的自治机制。

由于重农抑商和编户齐民制度的长期存在,传统中国社会就是一个放大了的乡村社会,这种社会就像费孝通先生所言,是一个有着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除了赋税之外,基本就是王权不下县。乡村社会或社区是由缺乏流动的农民自我管理的。然而,由于时过境迁,中国已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有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已无法被固定在特定的乡村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应适应这一趋势,而非传统缺乏流动的模式。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划分城市和农村,区分“村民”和“市民”,是一个离我们并不久远的体制性措施,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深深受其遗毒之害。自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实施以来,城市与乡村就被人为的割裂开来。由于认为农民能自给自足,而城市无法提供粮食等农产品,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保障等方面偏向城镇,但是忽略了城市工商业生产财富更多,而农业则是低产值产业,造成了城乡之间的鸿沟存在。由于制度的倾斜,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对立愈发明显,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一)户籍制度及其附属福利的存在,造成了今日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

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城市人口集中而且吸纳国家绝大部分人口,采用功利主义建设更为发达的基础设施这一方式本无问题。但由于我国早先定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以及形成的户籍制度使得基础设施偏重城市,严格限制农民进城,使农民无法享受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如果不限制农民进城,即使基础设施偏重城市,也不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为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变为市民;如果我国城市人口早早占据绝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较差些问题也不大;如果农村人口大为减少,其财富也就更为集中,即使没有国家的投入,农民自己也能提高基础建设以改善社会生活。然而,这只是假设,农村人口多、财富少,即使国家投入多,也会由于农村村庄分散、人口众多而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国家虽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已难以挽回农村基础建设落后的局面。实际的基础建设也差强人意,很多乡村生活环境依旧脏、乱、差,依然有大量农村居民还未能有效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2015年全国人代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这些人口绝大部分都在乡村。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虽然国家对农村基层采取放权让利政策,但如果不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放权让利不会使得农村社会共同体与城市社区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如李昌平先生所言,现在的的制度如产权、财政、社保、金融、税收、资源配置、教育医疗、就业、工资、土地、干部、法律、科技推广、市场主体、户籍、招标、监督、代表十八种,种种都是农村资源的“抽水机”。只是简单的放权让利,而不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新型农村社区就难以建立。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仍然需要时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消除城乡差异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粮食保护价、粮食补贴、老年补助等,尤其是最近几年对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幅度较大,在体制上城乡差距日益减少,一体化明显增强。然而迄今为止,由于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之间的二元化并没有完全消除。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刷屏,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感到城市日益光鲜亮丽,农村日益凋敝,农村的颓败好像无法改变一样。所以,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否则新型农村社区不但无法建设,还会造成更大规模的逃离乡村现象。

三、强制因素过多而自愿因素欠缺

社区建设属自治性事项,而自治则以自治当事人自己的意愿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应当保证他们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尊重其历史创造性。在政府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受到了太多强制性因素,农民的意愿和切身利益并没有被很好的关注和保护。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过多强制因素

由于下级官员实际上的任免由上级尤其是中央决定,许多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升迁,在利益驱使下片面追求政绩,如强制合并村庄。这样既造成被合并村庄农民生活成本的加大,也造成了原有农民房屋的浪费。由于村庄土壤硬化,并不适合农作物种植,在中短期内,这部分“节约”出来的土地并不能产生效益。农民生产生活区并非像城市那样明显区分开来,农民上楼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副业,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在生活成本的加大和收入的减少综合考量之下,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以产生热忱。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自治受到了极大制约

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没有在宪法中对社区(或村民或农民等)自治进行专门规定,但是由于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所以没有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公民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等,其自我服务性质的社区自治等建设、运行,发展良好。择业自由、迁徙自由等形成良好的自由意志氛围,使得不同的管理机构及管理者行使不同的职权,互相配合,社区管理非常规范。国外的社区建设模式经验就是充分尊重公民自由、自治。政府负责宏观方面,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由社区自我承担,有利于调动社区积极性,真正利于社区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有赖于社会组织培育和作用的发挥,社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达得益于结社自由,因而解除对社会组织成立的限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拥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结社自由、择业自由等的农民及其形成的组织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自治功能。政府的责任就是把城乡的基础建设、社会保障统一化,其他事项交给城市和农村的社区,让社区公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激发公民的参与和创新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及自由。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把居住在农村的公民作为建设主体,充分尊重公民的意愿,剔除或明或暗的强制因素,打消传统“为民做主”的思维做法。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宪法应当恢复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国家应当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统一城乡基础建设和社会保障等。

四、基础设施跟不上

新型农村社区首先就是基础设施配套,不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无从谈起。一些基本的服务设施已经建立起来,但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还没有有效地开展,导致“走过场、看热闹”的现象还比较明显。

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广播电视、文教、医疗、活动场所等。交通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区建设基础的基础。虽说当前农村道路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整体状况不甚理想。我国实行严格的公路分级制,除省道、国道外,乡村公路都是级别最低的,其路面宽度、路基质量等都较城市道路差。由于缺乏排水措施,农村道路更容易溃烂。

水电供应跟不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捷,不利于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通讯网络的覆盖而较窄,限制了社区居民从外界获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的渠道。同时,社区警务室、社区医疗站、社区商场、社区娱乐场所的建立也完全不配套。村容、村貌的脏乱差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个长期存在并且较难解决的基本问题。很多村在美化、绿化方面投入不足,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

五、农业人口的身份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农民”变“市民”,做有技能有素质的新型农民。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楼房、洋房普遍建成的情况下,农民仍然没能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父母是农民,孩子出生自然就是农民,除非户口迁至城镇,否则即使在城镇工作依然只是“农民工”。农民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择业自由,但是由于出身的原因,农民的身份依然难以改变。即使农业户口改为城市户口,由于缺乏城镇社保,其农民身份依然难以根除。

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即使当地政府推行区域内统一的居民户籍管理,但全国范围内并未建立城乡户籍统一管理制度,加之农民失地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也是多方关注的问题,因此,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体现了农民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定尴尬身份。

社区与行政区不一样,社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不肩负生产、行政管理等职能的居民区,可以选择自己的治理模式,而行政区却是根据宪法规定设立并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区域,组织模式全国一致。现在的农村组织形式是由宪法确立的全国统一模式,不具有可选择性。农村居民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多样化的居民区组织模式。所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不少地区都存在着建设跟不上规划的滞后性问题,原因在于其定位不清晰、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强制因素过多而自愿因素欠缺、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从业人者的身份化(或固定化)等。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城乡二元结构,强制因素,自由

参考文献

[1]王景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益探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梁淑华.3种典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对比研究[J].世界农业,2015,(1).

农村金融滞后 篇6

1.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高

在面对校本课程这一新理念的时候, 要求学校教师具有对校本课程的接受意识和一定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产生推动作用。现今阶段, 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普遍不高,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非常单一, 非常固定, 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出现了一种面对校本课程的时候无从下手的现象。

2.学生和家长缺乏参与

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好, 就是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有所改变, 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帮助, 这是一个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的过程, 大多数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总是认为学校让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 而且一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兴趣所在, 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出现滞后现象。

二、针对现阶段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提出的对策

首先要对学校的办学宗旨有所明确, 从而提高领导层的素质, 只有学校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才能在农村的小学中加大推广力度;其次, 要在整个农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普及, 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进行一定的联系, 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对其接受, 才能实现完整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最后, 要对学校教师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 对其掌握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挑战,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

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滞后的原因与对策进行研究,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 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校本理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小学中, 校本理念带来的课程开发却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出现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比较滞后, 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 就现阶段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滞后原因进行了研究, 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滞后 篇7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发展,对策,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设, 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急切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如何促进与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1. 办学定位欠准, 办学条件欠佳

职业教育应定位于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 尤其以劳动力转移技能人才为最主要的目标, 且仅仅局限于农村和农业方面。因此, 办学形式上应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二是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然而, 从目前形势来看, 农村职业教育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定位不够准确, 办学形式也太过单一:职业教育仅从专业入手, 没有针对农村青年进行卓有成效的短期培训, 也没能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办学目的, 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软硬件条件也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越来越明显, 但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条件恶劣、资源短缺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现象, 再加上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师队伍有限, 使得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业务素质低的情况, 因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专业设置不合理

农村实现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综合性的科技人才, 如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人才的培养除了高职教育, 还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以及相应的培训机构, 因此, 能否培养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 主要在于农村职业学校以及相应培训机构的培养方向以及专业设置。从目前农村职业学校设置的专业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专业设置单一, 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多种需要;其次是专业设置过于固定, 缺少灵活性, 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格局的需求;最后是专业设置不够健全, 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客观需求。

3. 政府投入力度与政策导向不够

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某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地方政府不但对农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 而且经费投入的比例也过小。在多数地区, 一旦财政吃紧, 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就要首先成为牺牲品。最关键的是, 如果地方政府只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 那么, 农村职业教育将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发展了。此外, 教育政策同样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我们知道,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 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高速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愈加明显。相比之下, 由于国家政策的冷落, 再加上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以及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所存在的偏见及择业观的不断变化, 使原本条件落后的农村职业教育雪上加霜, 发展明显滞后。加上普通高中的逐渐升温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突出影响, 导致有的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进行合并, 有的中职学校直接改为普通高中, 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对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五点建议

从阻碍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因素来看, 坚决落实中央的农村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 把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的收入紧密地联系起来, 进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生活状况和农民收入状况, 这些都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1. 加强劳动准入制度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 以就业为培养人才的导向,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思想, 面向社会与市场办学, 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职能, 把就业率作为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唯一标准, 以此建立完善合理的就业服务系统。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导致就业率低, 而偏低的就业率又影响到了学校的招生形势。因此, 国家和政府要坚决执行劳动准入制度, 并加快制定、完善各行业资格的标准, 并加强执法力度, 对于不具备农业生产技能的人员, 禁止进入城市劳务市场。要使从业人员进入讲堂, 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更要让人们了解接受职业教育既是生活需要也是工作需要, 从而使职业教育并入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 以人为本,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的创新

以前, 人们只重视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 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并没有把提高劳动者自身综合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 这必然导致劳动者素质偏低, 从而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协调发展。近年来, 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化的模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都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以人为本, 积极进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的创新, 才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才能有效利用和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进城后收入的增加也证明了这一点, 人力资源的投资不仅回报率高, 同时也是见效快、延续时间长的投资。进城务工的农民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和上一代所表现出的不同在于:一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或技能;二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三是对于经济收入要求更高;四是思想上更加贴近城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积极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加强创新, 重视农村应用人才的培养, 坚持以人为本, 让广大农村青年去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 这样才是农村青年进步的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思想创新的重要一步。我们必须认识到, 既然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的重心, 那么, 国家就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农村建设上, 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进一步利用。

3. 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 就是要丰富职业教育形式, 探索一条农村职业教育的新路。第一, 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使办学体系自主化, 政府应该宏观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让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 包括自主制定学校的专业课程以及人事管理和教学方式等。第二, 要鼓励私人与社会力量的职业办学, 从而使职业办学存在竞争, 以此优化职业办学。第三, 改变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联系起来。要在办好学历教育的情况下,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 满足农村青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进而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第四, 办学形式要多样化, 可以随时满足人们的学习需要。农村职业学校要和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紧密结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农村职业教育放宽政策, 使农村毕业生可以更好地就业。第五,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以质量来吸引生源。农村职业学校只有增强了自身的办学质量, 才能为城市提供合格人才, 才能为地方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 建成由市场与培训相结合的新机制, 促进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共同发展, 使技能培训和就业相统一。

4. 转变观念, 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一项重大工程, 提出加强建设县一级职教中心建设, 让职教中心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基地。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关注程度, 做到了解到位、实施到位、投入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以及目标责任到位等“五个到位”。首先, 我们要意识到农村是国家的粮仓, 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建设, 不单要考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也切不可忘记农业是国家的命脉, 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其次,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优秀的农村建设者。目前的农业体系是相对较为完整的, 在国家大力建设新农村的前提下, 农村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给农村建设提供优秀人才, 因此, 国家应在农村职业教育上转变观念, 为发展大局重新定位。

5. 优化教育资源, 加大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政策及资金支持的力度

农村职业教育应向节约型方向发展, 因此, 我们应将农村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使其得以充分利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当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定方案。可以采取与附近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以及利用当地小学、中学的校舍等一系列促进措施。同时, 为强化农村职业教育, 应从多样化的角度进行管理:县级政府要对农村全日制职业教育进行管理, 乡镇政府要对非全日制教育负责任。同时, 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在政策上促进职业教育向农村倾斜, 制定符合其发展的政策, 并在资金上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尤其是对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陈肖安.透视中国农业的软肋——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2) :54-57.

[2]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4, (5) :40-43.

[3]张传玉.底层农民工群体基本境况调查——以J市农民工调查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6-11.

上一篇:可信性分布论文下一篇:改进三螺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