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主体

2025-01-01

农村金融主体(通用12篇)

农村金融主体 篇1

摘要: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 我国农村经营主体以单个家庭生产模式转向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模式,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本文以重庆市南川、丰都、武隆3区县 (以下简称3区县)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样本, 对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经营现状和金融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从银行、保险和财税等方面提出改善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经营困难,金融服务建议

一、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经营现状及金融服务状况

(一)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经营现状

3区县被调查的6户典型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中, 5户从事生猪养殖、销售和饲料供应, 1户从事金银花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 均已注册。截至2012年末, 6户种养殖户共经营耕地2.2299万亩, 其中, 50亩以下的3户、100~500亩的1户、1000亩以上的2户;共有劳动力0.0165万人, 其中, 家庭成员0.0011万人、常年雇工0.0154万人;全年经营收入共计7832万元, 6户经营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6户种养殖户主要可抵质押资产总估值1430万元。6户种养殖户经营发展资金需求大, 未来贷款总需求为1100万元。

(二) 金融服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情况

南川、丰都、武隆3区县商业银行采取“三权抵押、循环贷款”等方式向种养殖户提供了资金支持。到2012年底, 6户被调查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均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贷款余额888万元, 其中10万元以下的1户、10~50万的1户、50万以上的4户, 一定程度缓解了新型家村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压力。目前, 仅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部分分支机构开办了能繁母猪保险。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丰都支行向种植户提供了“三权抵押、农户小额信用、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贷款品种, 累计发放种养殖贷款54300万元, 贷款余额4883万元, 支持种养殖大户1808户;重庆武隆融兴村镇银行向武隆县华禹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了410万元3年期抵 (质) 押循环贷款;截至2013年7月底, 重庆亚坤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南川区江杨生猪养殖场共有贷款余额50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 资金缺口较大, 发展受到限制

调查发现, 部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资金缺口较大, 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被调查的6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资金缺口达1100万元。以武隆县华禹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 该合作社于2009年10月在火炉镇车坝村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园, 推广优质母猪和养殖商品生猪, 到2012年底, 建设成了引进纯种母猪800头, 年出栏商品仔 (种猪) 2万头,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的养殖规模。尽管该合作社以其法定代表人的房产向重庆武隆融兴村镇银行贷款480万元, 但受前期投入资金较大, 生产性资金缺口500余万元, 生产发展远未达到设计规模。

(二) 抵押物缺乏、银行“惜贷”, 融资较难

据对3区县种养殖户和商业银行调查, 受抵质押物缺少, 农业保险单一 (仅开办能繁母猪保险) , 农业经营风险难控制等因素影响, 加之种养殖户难以找到担保人, 商业银行存在“惜贷”现象, 种养殖户难以获得信贷资金支持。据被调查的种养殖户反映, 目前银行发放的种养殖业贷款期限短、利率较高、额度较低, 且手续较复杂, 难以满足养殖业大户贷款需求。

重庆市武隆县集银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8年5月, 注册资金300万元, 因该公司主要从事金银花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 生产季节性较强, 资金季节性需求270万元。目前, 该公司仅以其法人商用房抵押向建行武隆县支行贷款70万元, 因缺乏抵押品, 难向银行再获得200万元贷款支持。

(三) 农业经营风险大, 保险服务机构和品种单一

据3区县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反映, 目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农业经营风险大, 广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迫切盼望农业保险。然而, 在农村开办的保险品种单一和开办保险的机构薄弱, 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开办了能繁母猪保险外, 其他牲畜、家禽、粮食作物和蔬菜等大量农副产品尚未纳入保险范围, 极大制约了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融资。

三、相关工作建议

(一) 创新金融服务, 简化手续,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建议金融主管部门大力引导商业银行针对家庭农场 (种养殖大户) 等家村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 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更好服务“三农”;商业银行进一步简化贷款流程, 扩大信贷抵 (质) 押品范围, 将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和农用生产设备、机械等财产作为抵 (质) 物;适当降低贷款利率, 延长贷款期限, 提高信贷额度, 满足种养殖大户生产需求。

(二) 扩大保险品种, 完善要素市场, 增强融资能力

建议保险部门创新保险品种,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如将粮食作物、蔬菜等纳入保险范围, 为家庭农场 (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 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更多农业保险服务, 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健全农村“三权”要素市场, 完善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流转机制, 实现“三权”有序流转, 消除贷款抵押障碍, 增强家庭农场 (种养殖大户) 融资能力。

(三) 出台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促进金融部门提高服务水平

建议出台农业金融服务风险补偿政策, 建立专项基金, 吸引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加大服务力度。一是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纳入财政贴息范围, 由专项基金按一定比例承担贷款损失;二是提高财政承担农业保险损失比例;三是减免金融机构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税费。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提升金融服务层次拓展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2008.12.

[2]胡永伦.关于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2011.2.

[3]关于金融支持农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 百度文库.2012.9.

农村金融主体 篇2

5结语

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鉴于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目前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理论学说与实践技术也处于摸索阶段,其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缺陷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物流金融发展尚不成熟这一基本状况,建立起完善的物流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努力探寻物流金融发展新模式,对我国物流与金融行业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保德.基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J].物流技术,(3).

[2]温志桃,董雄报.物流金融下风险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J].资本运营,(12).

[3]吕莹.物流金融业务信用风险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7).

[4]王元元.物流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及参与方博弈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3).

[5]胡佳.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3).

[6]陈新平,张荷兰,徐广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浅析[J].商场现化,(11).

[7]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07(10).

我国金融监管主体模式的比较选择 篇3

关键词:金融;监管;主体

一、目前,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

研究我国政府的行政机构实施管制,发现到管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固有特性,并且这种管制程度还在不断加强。市场经济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归纳出众多理论,如金融方面的失灵论和关于市场运行的崩溃市场、经济论等,从很多层面分别论述了政府实施金融管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两层意思。但是,弊端也很突出,人民逐渐适应了政府在金融管制方面的权力使用与管控能力,就会产生固定的依赖思维定式,就能导致市场运行、发展、管理中,对政府层面的不可分割。

从科学领域来看,监管方式多种多样,但关于监管的根本问题就是搞清楚为谁监管、监管谁的问题。研究政府机构中的监管部门,发现的存在问题有以下:(1) 监管的反应速度迟钝、滞后;(2) 迅速差,不能适应多元化的金融发展需要;(3) 解决市场问题的能力差。很多科学家不断论述,比如在1971年斯格勒的著名理论,他就提出,整体利益的不稳定性,以及在经济政治日益复杂的变化中,权力与利益之间的潜规则性,因为在市场运行中无法保证政府方面的“特殊利益”和社会市场的“整体利益”产生冲突,并凌驾在社会公平市场之上。

二、监管机构成为非政府部门的理论研究依据

(1)理论研究方面。斯格勒的监管理论认为,国家政府能够对经济管控实行强制的权力,当利益之间出现整体性矛盾时,比如“特殊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碰撞,国家政府管控部门必须确信,能够及时利用强制手段保证利益集团赖以生存的社会处境迅速得以改善。政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给民众,期望获取选票、社会资金;而产业界获取政治恩惠,也必须提供选票和资金,最终达成政治市场的平衡。他们中的部分利益,与社会利益有很大差异。政府对银行业进行管制,直接目标不是“金融失灵”和“金融崩溃”,为经济增长打下宏观经济基础,防止金融风险传染,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最优。(2)对政府“监管失灵”的原因分析。政府优势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成本,政府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人员臃肿,超出政府调控的范围、层次,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由于弊病,经济学家就提倡私人监管。比如:为私人存款提供的保险等。这种保险的有利条件就是,私人主管的保险公司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很大的主动性,根据银行单方面的存在风险,以收取保险金。

三、分析监管机构的特点

(1)混合监管主体的优势。其观点是,通过少量的私人保险,来衡量公共存款保险的价格。研究发现,在一般的证券市场,自律监管的主体往往为行业或者协会等中介组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从现实性与必要性的角度看这种监管模式,混合监管能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提高投资人对金融证券业的信心与投资期望;加强自律监管,降低系统的投资风险;加强政府的职能快速转变,将政府监管可能出现失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还能促进投资者在市场监管中的积极参与性,增强资金融合;促进中介金融组织结构的大力发展和作用的不断延伸,以提高整个市场监管市场化的科学效能; 每个个体关心自身利益,就会促进保证公平原则的落实,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等。 理论指出“市场、政府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资本市场在经济市场活动中的作用很重要,同时二者的监管也非常重要。政府单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市场经济也能实现很好地运作。(2)民间、市场、官方。民间组织:具备非政府性、自主性等特征,具体分为:首先,民间组织正在形成,具有过渡性。其次,大多数民间组织在创立之初是由政府领导的,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也受其主导,但目前来看,在民间组织中的“公共领域”尚未形成。再次,民间组织在运行中秩序还不规范,比如类似消费者协会这种行政化的社会社团组织,会有一定的级别和编制,还会承担部分政府部门方面的行管职能;另外一些学术性的社团,如研究会等,就因为缺少专职的人员,从而使具体工作无法承担。

市场:市场参与者通过借助市场的力量约束金融监管秩序的进行,比如,在金融运转中,投资者一旦认识到金融问题,便会迅速采取行动,通过资产的转移或者抛售手中的股票,给金融机构造成压力,这也是市场对金融机构实行有效监督的灵活手段,若运用得当,力量远比官方监管作用大。官方:监管办法表面上多是“一刀全切”,这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导致市场不公的现象,因为出现潜规则,就会使社会公众、还有一些企业的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种模式对整个市场的秩序建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打击。

农村金融主体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

早在2007年初全国金融会议中央就明确表示,农村金融改革将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建设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农村金融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几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农村金融仍是“弱势产业”,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农村金融体系多层次的战略布局下,各机构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发展定位,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一、农业银行:骨干和支柱

农村金融改革之初,关于农业银行如何重组改造及定位的问题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的敲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基本定位也尘埃落定。首先,中国农村金融离不开农业银行。随着工、中、建行的改制上市以及以城市金融为主的定位逐渐明晰,商业银行农村网点大面积的撤销,事实上,工、中、建行已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而农业银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分布在县域,是国内惟一拥有农业信贷专业化经营管理体系的商业银行。截至2006年末,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不论从其它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说,还是我国农村的具体国情来说,发充分挥农业银行管理水平高、资金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骨干作用,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大规模的金融服务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向“三农”的基本定位和商业银行商业运作下的盈利性要求的冲突矛盾如何解决,尤其是农业银行一旦上市,市场及股东对其盈利业绩将有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农业银行的经营体系构建和管理运营是个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在城市金融方面,农业银行相对于其它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已大大落后,另一方面,随着机制灵活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兴起,农业银行也面临着具大竞争压力,生存空间同时受到挤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处理好双层经营体系的各种关系,在股改上市的发展契机中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是农业银行的战略重点。

(一)立足城市金融,城乡联动

勿庸置疑,城市金融应当是商业银行的立行之本,是商业银行盈利的基础。农业银行一旦股改上市,“股东权益最大化”应是其最终的追求目标。面向“三农”,服务农村,应当和加快发展城市金融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城市金融市场和高端客户的开发一旦成功,对农村金融的服务可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真正做到城乡联动,提高农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农村金融业务需要利用城市金融开发的有益经验,加快现有网点的改造和建设,分类整合资源,找准着力点,及时转变经营理念。

(二)立足金融创新,综合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差别化,品牌化

农业银行有国家的信用基础,有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优势,有长期服务“三农”的品牌和信誉。然而,作为农业银行来说,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农村金融的独特性,避免用城市金融的思维来经营农村。农村范围广阔,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村的情况都差别极大,如何坚持金融创新,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是农业银行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农业银行应当把握自身品牌及资金实力的优势,着重开发综合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把精力更多地投向大宗农产品产业和高端客户,并将综合的产品服务品牌化,将农业银行良好的专业形象深植于农村。对于其它个人金融业务,农业银行也可以利用其渠道优势,设计出真正惠农、利农的产品和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推行全面营销。

(三)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在面向“三农”的基本定位下商业化运作,对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课题。由于农业银行机构庞大,营业网点众多,管理链条长,以后还要面向“三农“,每一个网点就是一个可能的风险点。因此,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非常困难。例如,农村的贷款主要用于农村的生产经营,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当出现口蹄疫、禽流感等难以预测的天灾人祸,即使贷前调查工作很到位,贷款也难免出现不良。又如,“三农”业务大多没有很好的抵押质押物和担保品,并且面对千家万户,信息严重不对称。

加强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强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各分支网点风险控制的垂直管理,在分支机构设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监控地方的贷款授信风险状况,对总行负责,总行则为地方提供精细化的贷款前、中、后期的管理制度流程要求,严格贷款审批制度和信用调查方法,对信用风险防范的制度安排做到更加的规范化。

其次,必须及时更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特别是着力于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和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计量工具,从简单的计量模型过渡到更加精确合理的深度计量,并完善各类风险的预警和报告程序,组织实施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和缓释工作。

二、农村信用社:主力军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农村合作组织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信社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取向。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国家给农信社改革确立的宗旨。面对激烈的竞争,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应更加明确,即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乡村、面向农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最大问题还在于其“历史遗留问题”。自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颁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农村信用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特别是国家资金的支持。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存在严重的外部行政干预和内部人控制。这种内在缺陷使农村信用社一旦脱离政府的庇护,将无法独立应对市场风险。

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还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如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和委托代理关系难以形成。具体到农信社而言,从众多的合作社员中产生社员代表,本身就是一个难题,且通过层层选出的社员代表和多数理事,又往往缺乏必要的金融专业知识和参与决策和监督的能力,难以承担接受委托、行使代理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机制。又如农信社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突出,目前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仍较为分散,监督成本过高,分散的小股东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关心和监督农信社经营的意识。在农信社改革的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通常做法是通过由众多的小股东选举股东代表的方式行使股东的权利,增加了代理人成本;而实践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权利过度集中、“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监管层以及农信社本身对内控机制认识不清,对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研究和尝试等。农村信用社必须加紧修炼内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独立市场主体,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以真正起到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三、其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模式

银监会2006年12月22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不仅丰富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类型,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农村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作为机构本身来说,要把握自身服务农村金融的优势:由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较为明显,对于普通的农村中小企业和一般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传统业务上,他们的金融需求规模小,成本高,对其他高层次金融服务要求不高,因而不适宜由商业银行来进行大规模运作。农村经济主体的分散化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小规模的特征,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立足于本地,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相较之下可以比传统商业银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更加努力开发小农经济需要的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扬长避短,加快改制转型的步伐。

四、政府:明确职责

未来几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农业保险机构等为主体,以民间金融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此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

(一)充分借鉴国际上成功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针对农村金融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有差别的政策扶持措施,并将其制度化、常规化。加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的差别监管模式和风险监控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扶持力度很大,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金融仍然实力薄弱,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风险状况严峻。如政府不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单靠其自身努力,很难有实质性改观。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各项财政补贴、利率优惠、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引导其加大“三农”投入。要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和延伸支付结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协作体系,在监管覆盖的条件下,真正控制住风险的形成。农村金融的特殊性,要求政府使用相对贴身式、跟踪式的监管,才能及时跟踪和控制风险。特别是在市场准入门槛放低条件下进入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要严格实行“严监管”,严控放贷的合规性,严防账外经营、高息揽储、资金外流、非法集资。

(二)统筹立完善的农村诚信制度。

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以信用环境的优化来提高资金的承载能力和盈利水平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是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政府来说,应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信息,组织建立包括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诚信体系。除此之外,要积极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法律环境,加大打击金融犯罪力度,从严打击非法集资行为。要大力培育诚信文化,加快信用村、镇建设,普及诚信文化和意识。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金融服务报告》,2008年9月。

②陈耀华:“构建农行双层经营体系探讨”,《企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③崔炳玮:“深化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农村金融》2007年第11期。

④臧景范:“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国金融》2008年第1期。

①截止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资料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08.9)。

②截止2007年,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41.5%资料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08.9)。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篇5

1引言.......................1 2深化认识,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1 3 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2 4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3 5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能力……………………………………………………………………………………………………………………………………4 参考文献…………………………………………………………………………………………………………………..5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要着眼于壮大办事处和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延安市

1引言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延安市委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发扬不甘落后、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想办法,创造条件,建设美好家园,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去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争取各级各部门建设资金4.24亿元,引导鼓励农民筹资5.42亿元,投工投劳115万人次,形成党群、干群上下联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有力推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49元,增长28.3%,增速排全区第一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2深化认识,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我市农村人口近500万,数量居全区第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农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

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甚至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市委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指导员普遍赢得群众信赖的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每个村选派有2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基础上,向每个村增派1-3名机关干部,开展“走进基层,体察民情;走进实际,理清思路;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走进民心,为民谋利”的“四走进”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开展“心系群众、增进感情、体察民情、为民谋利”为主题的“万名干部下农村”活动,积极为农民办实事,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从而激发了农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了“激活主体强动力,干群同心建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局面。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针对以前有些基层政府违背群众意愿,搞强迫命令,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市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是否高兴、是否赞成、是否拥护、是否得到利益和实惠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组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走千家进万户”活动,深入了解和积极反映群众意愿;同时,组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多办实事好事,使大多数农民的意愿真正得以实现,激发了农民改变生产生活环境的热情,他们纷纷主动找指导员表达意愿,出现了“指导员找群众听意愿,群众找指导员提意愿”的“双找”现象。2007年以来,新农村指导员对全市农户基本走访了一遍,召开各种座谈会8130多次,为农民办实事5.6万件,农民主动找驻村指导员献计献策15.01万条,使新农村建设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激发农民热情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进。在2007年全市28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中,指导员引导农民成立了活动场所建设理事会,由农民自己组织、自己宣传、自己发动、自己筹资、自己管理,让农民认识到这是一项惠及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有些地方的群众主动要求增加建筑面积和加大资金投入、主动捐资和投工投劳、主动让出纠纷用地。在各级配套资金1004.6万元的基础上,群众自发筹资2058.2万元,使283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面积均超上级要求的90平方米,平均面积达212.2平方米,最大面积达2700

平方米。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

要把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变成自觉自愿的实际行动,关键在于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热情。针对以前有些基层政府代替农民包办过多、干涉过多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总结推广农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在发展农业生产、加强民主管理、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2007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共培养和发掘农民致富典型1.8万名,辐射带动52万人走上自主创业致富之路;共发动8200名外出经济能人回乡创业办企业,吸纳了13万名劳动力,帮助1.5万人从事创业活动;共引导、鼓励农民成立各种专业协会1485个,入会农民35万;引导每个村培植一个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了70%以上农户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福绵管理区福绵镇福西村部分村民一直从事小、散服装加工生产,驻村指导员积极引导村民走上规模、打品牌的服装加工路子,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裤子村”,目前该村共有服装加工及配套企业220多家,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服装及相关产业工作,日产销服装20万(件)套,年产值3.48亿元。兴业县葵阳镇四新村曾出现村民立碑戒赌、推倒宗祠建体育馆的美举,驻村指导员因势利导,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文化场所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引导和鼓励群众集体搬迁祖坟建文化广场,在每个村民小组建垃圾处理池,从而使该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四新村”,获中央巡视组好评。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能力

农民只有立足于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才能更深刻地改变农村面貌。针对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理解不深,主体意识不够强;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自主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市委下大力气抓好农民的教育培养工程。一是组织开展“千名指导员宣讲十七大精神”活动,通过宣讲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全市5488名指导员参加宣讲十七大精神活动,参加宣讲率达100%,深入村屯和农户开展宣讲1.2万次,参加宣讲学习的农民325万人次。通过参加各种宣讲活动,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加强了。二是组织开展“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活动,提高农民的素质。全市1372个村全部建立了信息墙(窗),其中53个村和

12个自然村(屯)建成了电子信息站、42个自然村(屯)增设了信息墙,75%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培训,创建数字农户3.5万户,培养新型农民13.9万名。三是组织开展“我们的家园我们建”宣传月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延安广播电台等媒体开设“我们的家园我们建”专题栏目,举办《我们的家园我们建》电视新闻大赛,宣传报道做到每天有图、有文或有声,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群众。通过强化教育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建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建”向“我要建”的思想转变,群众感激地说:“指导员给我们加了油、充了电,我们没有理由不开足马力建设新农村”,全市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政府热、农民更热”的可喜现象。去年以来,农民筹资和投工投劳建设了7200个项目,全市1372个村中有160个没有列入创建规划的村自发加入到创建行列,450个村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创建活动。志丹县县保安镇镇南村是一个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山村,驻村指导员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靠自力更生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参观学习,发动群众自发筹资543万元,人均捐资超1000元,兴办了村道硬化、游泳池、文化娱乐中心等10个项目。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主体 篇6

【摘要】近几年,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经营方式也向规模化、集约型转变。河北省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金融需求,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供给在主体、金融、服务创新、政策力度方面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服务 创新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由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转变为现阶段的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农村金融需求也随之呈现出需求额度大、期限多元、产权抵押担保需求旺盛、农业保险需求增强等新的特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以正式金融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多样化的需求主体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求,必然要求多样化的金融供给。近几年,河北省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要以传统小额贷款为主,金融服务在主体数量、供给金额、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有所发展。

一、金融服务主体增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飞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主要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巨大推动,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成为新型的资金来源渠道。与资金互助社相比,村镇银行有其自身优势。截至2013年3月,全省村镇银行68家,其中批准筹建6家,已建村镇银行资产总额约200亿元,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农业贷款。村镇银行能提供存、贷款业务和票据结算以及银行卡和代理业务等,金融服务范围更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大。

截至到2010年3月河北省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51家,注册资金90亿左右。小额贷款公司抵押、担保方式灵活,相较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流程更加简便灵活高效。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手续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成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的有效载体。

二、信贷规模扩大

2013年农业银行河北分行三农贷款余额达到1029.99亿元,增速12.29%;涉农贷款867亿元,增速13.98%;邮政储蓄河北分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2014年12月,河北省委农工部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签署服务三农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将向河北省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4422.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4.2%,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539.5亿元。各地市银行也纷纷加入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行列。截至2014年底,衡水市银行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贷款余额达17.7亿元,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3亿元,5亿元贷款支持355个农业合作组织。邯郸银行2014年累计发放“致富流转贷”贷款1550万元;以林权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4300万元。

三、金融服务创新有所发展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方式也得到了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三个方面。

(一)专门的金融服务创新有新探索

新的农贷产品不断涌现,如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农贷宝”、“商贷宝”等系列信贷特色产品,全力打造河北农信的贷款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独有的贷款方式出现,如邯郸银行推出的“家庭农场贷”, 针对专业大户的“农户创业贷”;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为特点创新的规模化产权抵押产品的创新,如邯郸银行的“致富流转贷”“林果贷”。

(二)担保方式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产权抵押、农业保险单抵押、政府担保公司、订单抵押、龙头企业担保形式得到发展。邯郸银行、邢台银行等盘活了农村产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得到发展;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仓单和应收账款等新型信贷业务;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与政府担保公司合作方式,推出农村生产经营贷款,还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保证担保方式,为肉鸡饲养订单农户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以满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三)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产业链融资模式有了成功的探索。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结合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需求,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政府增信行为增加。唐山市政府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并与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日趋完善

产权交易市场得到发展。邯郸银行建立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张北地区的农业物权公司也具有产权交易市场的性质;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农业贷款风险部分源于信用状况难以评估,然而农行唐山分行搜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建立了信息档案,这一举措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立迈出的第一步。

(五)金融服务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创新

多元信用主体参与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成为趋势。政府风险基金的引导作用、政府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金融服务提供担保是政府参与机制创新的表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离不开新型合作金融的发展,相互制农业保险、资金互助合作社等都是合作金融形式;农业产业链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多个环节,农业保险、农业产权信托、政府风险基金、担保公司等主体广泛可以参与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保证担保方式,为肉鸡饲养订单农户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

四、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办法、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细化,从中央到地方,然后再到金融机构,都体现出了针对性、渐进性和系统性的趋势,围绕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从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由中央到地方,然后细化到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其针对性加强。

2014年年月人民银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同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工作;2015年3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印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农村乡镇房屋及宅基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文件,指导全省农信社结合我省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明晰和确权工作,慎重稳妥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乡镇房屋及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融资模式,进一步缓解农村抵押担保难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虽然不断发展,但面对其需求的多样化,仍有待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供需不平衡,其多样化需求仍需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需求与供给相互影响,从不均衡逐渐达到均衡,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必须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在寻求均衡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杰,山东专业合作社融资供求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2]刘敏志,依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探索[J].吉林金融研究,2013,381(10):55-57.

[3]张道明.关于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3,(11):6-7.

[4]丁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探析——基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4:68-71.

[5]沈建明,何日贵,段国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需求——一浙江衢州为例[J].金融需求研究,2013:47-50.

[6]杨大荣,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及金融创新策略研究[J].区域调研,2014:66-74.

[7]魏岚,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3.

[8]林露,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9]许兆春,家庭农场的困境与金融支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8):105-107.

[10]郎波,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基于专业农牧担保的实证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13.

[11]候猛.农行唐山分行3.69亿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BE/OL].http://hebei.hebnews.cn/2014-07/22/content_4053724_2.htm,2014-07-22.

[12]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2014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3]柴璐,杨运东.河北省联社“信贷百千万”行动惠及新型经营主体[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0317/43355750_0.shtml,2015-03-17.

[14]赵红梅. 200亿元支持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EB/OL].http://j.news.163.com/docs/10/2014121808/ADO3092390010924.html, 2014-12-18

[15]王秀芳,李盼盼,吴亚男.农户融资需求与融资环境的改善 ——基于河北省农户融资现状的调查[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校基金课题“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制度保障、财政政策与金融服务创新研究(总项目)SK201401”成果;河北省教育厅重大招标课题(ZD201421)“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农村金融主体 篇7

企业资金短缺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和信誉问题, 很难直接获得再生产所需的资金, 主要因为企业往往贷款频率高, 造成成本高;同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稳定性及信息不对称, 银行难以监控质押物银行放贷风险大。

目前多数物流公司增值服务少, 不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中小企业资信较低, 银行花费大笔费用来监督中小企业贷款使用情况, 当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大于利息所得时, 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中小企业放贷, 造成银行“想贷贷不出去”, 因此也需要新模式来实现共赢。

我国物流金融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主要存在信托责任风险。物流公司负责对质押动产的管理与监督, 银行会降低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于物流公司不专业或缺乏责任可能造成信托责任缺失, 导致银行相信表面数据而陷入隐蔽的信用风险中。

银行为更好地控制风险, 常常运用到一些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来对融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物流金融下, 主体多元化使银行将部分审贷职能转给物流公司, 信息失真导致风险评级的量化指标失灵, 加大了信贷风险。

二、博弈过程分析及策略

1. 基本假设

(1) 参与人为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有贷与不贷两种决策, 企业有信誉好和不好两种倾向。

(2) 企业为获得贷款, 有可能对资信进行粉饰, 存在粉饰成本。

(3) 银行为降低信用风险, 会自行或委托物流公司进行核查, 存在信用调查成本。

(4) 符号约定如下

2.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1) 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的博弈分析

(2) 银行与中小企业非合作动态博弈过程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无论企业的资信如何, 最佳状态都是能得到银行的贷款, 此时收益为正值;对于银行来说, 最理想的状态是 (贷, 信誉好) 和 (不贷, 信誉不好) , 此时银行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 而 (贷, 信誉好) 和 (不贷, 信誉不好) 两种策略相比, 银行贷款给信誉好的企业将使双方获得 (RL-CI, R-RL) 的收益, 这显然是较优的选择, 也可以通过箭头法来找出这个最优策略, 具体步骤如下:

从策略组 (不贷款, 信誉不好) 开始, 假设开始时双方采用的是该策略组合, 此时银行的收益为零, 相邻两个策略组收益-r和-A-CI均为下策, 银行的策略则不会发生改变, 等待下一个信誉好的融资企业, 而中小企业会发觉自己若改变策略能够增加收益, 若不改变则失去这一次贷款机会于是箭头指向 (不贷款, 信誉好) 这个策略组, 此时银行开始行动, 因为贷款给信誉好的企业将会获得RL-CI的收益而不是存在-r的机会成本, 最终达到 (贷款, 信誉好) 这个均衡策略。

三、结论

随着新《物权法》的颁布, 动产质押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由物流公司监管企业质押的动产, 银行会根据物流公司提供的信息正确与否来支付报酬, 对物流公司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物流公司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监管水平, 同时银行还可出台一些具体规定来约束物流公司的机会主义倾向来防范信用风险, 但最终还是要求物流金融下的风险主体三方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来实现三方共赢。

摘要:文章在分析物流金融能给中小企业、物流公司和银行带来收益的基础上, 提出由于信托责任缺失、数据低效等原因产生的风险, 决策方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策略。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和银行间的纳什博弈来找出物流金融下风险主体利益平衡点, 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纳什博弈

参考文献

[1]李静宇:物流金融:企业融资的钥匙[J].中国储运, 2007, (1) :58-63

农村金融主体 篇8

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 由物流企业为需求企业提供的与物流相关的贷款、投资、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等衍生金融服务。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金融机构, 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目前主要表现为银行 (也包括担保公司等) 与物流企业联合为资金需求企业提供融资, 物流企业提供配套管理和服务。物流金融正成为物流企业进行高端竞争的服务创新, 并带动银行共同参与的新型金融业务。

二、物流金融风险分类

物流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担保物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其中担保物风险主要指担保物本身质量水平、市场价格的波动与变现能力风险, 由很强的客观因素驱动;操作风险主要涉及流程和具体操作, 具有一定的可控性;环境风险一般指政策、法律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带来的风险, 同样受外部客观因素影响。以上三种风险可以基于客观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而信用风险却难以量化。目前多用Va R、KMV、RORAC和EVA等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 这类度量方法多用于银行不能辨识融资企业的能力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忽略了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本身的道德风险。这类道德风险又是信用风险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本文对物流金融三方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展开博弈分析。

三、道德风险博弈分析

(一) 博弈假设

(1) 模型中有三个参与人 (a=1, 2, 3) :银行 (a1, 物流金融中金融机构目前以银行为主) 、物流企业 (a2) 和融资企业 (a3) 。三方均满足经济人假设, 即每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 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及概率:a1 (监管概率1p, 不监管概率1-p1) , a2 (主张a3合谋概率2p, 不主张概率1-p2) , a3 (主张a2合谋概率3p, 不主张概率1-p3) 。

(3) p1对应监管成本1C (α) , α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2p对应合谋成本C2, 3p对应合谋成本3C。无论合谋是否达成, 一方主张合谋就会相应地产生合谋成本。

(4) 当a2主张合谋, a3不接受时, a1监管并对a2处罚金m R2 (m≥1) , 假设按罚金比例k2给予a3奖励;当a3主张合谋, a2不接受时, a1监管并对a3处罚金n R3, a2受奖励nk3 R3 (n≥1) ;当双方串通合谋, a2、a3分别获得非法收益2R和3R, 若a1监管并对a2、a3分别处罚金m R2、n R3 (m, n≥1) 。

(5) 当a1对串通合谋监管并处罚时, a1将获得一部分罚金作为奖励, 并获得上级机构的名誉奖励, 合计为1R;当a2、a3串通合谋, a1不监管, 将受到损失和惩罚, 合计为1L。

(二) 博弈模型建立

构建博弈模型可以得到博弈树, 如图1所示 (图中C代表合谋, NC代表不合谋, S代表监管, NS代表不监管) 。

根据博弈树可以得到相应的支付矩阵, 如表1所示。

根据支付矩阵可以得到三方的期望净收益模型 (式中E1S、E1NS分别表示银行监管与不监管时的期望净收益, E2C、E2 NC分别表示物流企业合谋与不合谋时的期望净收益, E3C、E3 NC分别表示融资企业合谋与不合谋时的期望净收益) :

由 (1) - (6) 可以得到博弈三方的均衡收益分别为:

为了简化计算, 在不影响讨论1p、2p、3p的前提下假定R2-C2=R3-C3, m R2=n R3, 即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时获得的净收益和被处罚金分别相等。此时从 (11) 可以推出, 当k2p3, 即对物流企业的奖励系数小于融资企业的奖励系数时, 物流企业比融资企业更倾向于主张合谋。当k2>k3时, 情况正好相反。根据之前的假定并考虑到公平理论, 设定k2=k3。因此 (11) 简化为:

联立 (10) 和 (12) 可得:

联立 (8) 和 (11) 可得:

(三) 博弈结果分析

(1) 在合谋与不合谋的期望收益相同时, 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的概率与银行的监管成本1C (α) 、监管收益1R以及不监管损失和惩罚1L有关。当监管成本较小, 监管收益较大或者不监管损失和惩罚较大时, 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的概率较小;反之, 二者合谋的概率较大。因此, 要降低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的可能性, 应提高对银行监管的奖励力度和银行不监管的惩罚力度。同时, 由于监管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α正相关, 可以通过完善银行与合作企业间的信息系统来降低长期监管成本。具体的奖惩力度可以参考 (13) 并根据实际监管成本进行设置。

(2) 在监管与不监管的期望收益相同时, 银行的监管概率大小与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的非法净收益成正比, 与不合谋的奖励力度及合谋的惩罚成本之和成反比。即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获得净收益越高, 银行监管的概率就越大, 以减小二者合谋的可能性;对不合谋的奖励系数k2、k3越大, 合谋的惩罚力度m、n越大, 正向负向的双重激励使得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合谋的概率越小。

四、结语

本文定量研究了一次性博弈下的道德风险, 而在物流金融服务日益成为物流企业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的情况下, 物流企业存在与银行长期合作的意愿, 同样融资企业要长期立足市场, 会多次从银行贷款, 每次贷款银行都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 即出现重复博弈。在重复博弈中, 由于参与方过去行动的历史是可观测的, 一方可以使自己在某个阶段博弈的选择依赖于其他主体过去的行动历史。当博弈者只进行一次博弈时, 每个博弈者都从自己的利益考虑, 只关心一次性的支付报酬;而当博弈重复多次时, 参与方往往采取合作行动, 即为了长期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 从而存在合作均衡。因此重复博弈时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合谋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 但前提是银行信用评估体系和市场信用机制的健全。

道德风险问题终究受到法制约束。当物流金融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时, 银行的监管才会更主动和更有效, 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的合谋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显然, 法律约束力越强大有效, 对博弈企业方合谋和银行监管不力的惩罚成本越大, 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银行、物流企业及融资企业一次性博弈, 不合谋策略也会成为博弈方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杨欢欢.基于博弈论的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农村金融主体 篇9

关键词:泉州,创新,民营企业家精神,金融支持

一、探究的缘起

目前中国的地区发展模式中,温州因其民营经济的高度活跃而闻名,最近几年却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向而让人担忧;反观地处福建的泉州,泉州的民营经济也高度活跃,特别是最近几年,其产业的升级及转型进展成效可观。表1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2006年,温州、泉州两地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分别为3950和3171亿元,温州具有比泉州还多779亿元的优势,但到2010年,泉州民营工业企业产值比温州多出446亿元;二是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温州深受冲击,以至于2009年其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几乎无增长,而泉州仍取得10%增长速度的成绩。究其原因,在于泉州许多民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以品牌为载体、以价值链升级为主线的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分配的“微笑曲线”中,已逐渐向曲线的两端拓展。[1]依熊彼特观点,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从内因看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从外因看是金融支持。熊彼特指出创新来自于体系内部,新组合的实现,就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生产手段的供应作不同的使用,支配生产手段对于执行新组合是必要的。怎样获得支配生产手段的权力一般必须求助于信用。谁提供信贷?是银行家。银行通过信用向人们提供支付手段,使创新成为可能。[2]但考察泉州民营企业创新的主体与金融支持这两个条件,都有与熊彼特观点相异的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网站(http://www.wzstats.gov cn/infoshow.asp?id=9303)和泉州统计局网站(http://www.qztj gov.cn/outweb/index.asp)的资料整理

二、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的特质

熊彼特把“企业家精神”归纳为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等四个特征,但是,笔者挑选了45位泉州民营企业家为代表1,经过梳理他们的成长及创业历程,认为熊彼特的这四个特征并不能充分反映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有自己的特质。

1. 不安于现状。

纵观这些企业家,都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激情。这种激情,只有在变幻莫测、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才能得以挥洒。而这是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的首要特质。1981年,30多岁的当过7年侦察兵的张华安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毅然放弃国企“铁饭碗”,投身商海,带领17位年轻工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生涯,创办了福建南安县蚊香厂,后来成就了“金鹿”蚊香的口碑。1983年,周少雄(七匹狼品牌的创始人之一)走出校园,分配到石狮新华书店工作。但是在“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的石狮,周少雄心中涌动着创业的激情。1985年,同另外6个伙伴在家乡金井创办了一家名为晋江金井劳务侨乡服装工艺厂的小企业。后来,当他发现当地的服装与海外那些胸前绣有商标的服装价格反差很大时,强烈的创牌欲望在周少雄与他的伙伴心中萌发,乃至有“七匹狼”的诞生及壮大。1953年出生的许连捷小学没念完就辍学了。失学后的许连捷从一开始就有琢磨如何赚钱的念头,经常在本村买鸡蛋、买芋头,拿到邻村去卖,钱就多了出来。1979年,许连捷在家里办起了服装加工厂,赚了50万元。1984年,当他偶然得到一叠来自香港的卫生巾设备说明书,经过几昼夜的思索,许连捷做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抉择:第一,把工厂从后林村搬到了能贾善贸的千年古镇——安海;第二,放弃服装加工,转产卫生巾。从此,“恒安”的名字在中国大地诞生了。不安于现状的品格,实际也是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写照。

2. 能忍受困苦。

根据对45位企业家的童年的了解,至少有25人的童年都较常人困苦,也更能忍受困苦。他们出生于农村,兄弟姐妹众多,年龄很小时即要承担帮父母亲养家的重任。中宇建材的蔡建设出生在南安仑苍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家里兄弟姐妹7个,时常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存,也为了帮家人尽早摆脱贫困,14岁的蔡建设开始用自己瘦弱的胳膊跟人打铁、外出跑水龙头销售,成为当时南安水暖业的第一批拓荒者。金冠食品的吴文富在七个兄弟中,排行老三。20世纪70年代,才十几岁的吴文富就与兄弟们办起了面条、面线加工厂。刚创业时,由于手头资金不多,采购原料时,他亲自用自行车或手推车去拉;生产时,他和工人一起当操作工;推销时,他和几个兄弟一起背着整包的样品,四处奔波,一两公里的路程,一毛钱的公共汽车票,他都舍不得花。劲霸集团的洪肇明出生于晋江英林镇一个农民家庭,计划经济时期,身为家中老二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水果、芋头,做起小买卖。福马集团的柯永开由于家庭贫困,兄弟又多,小学三年级辍学,11岁就开始帮父亲拉马车为泉州糖烟酒公司送货,开始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忍受住了这些童年的困苦经历,使他们的心智与毅力都比常人要强,从而能从容应对以后的创新风险。

3. 有学习型人格。

纵观这些企业家,只有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多数人中学刚毕业或还未毕业即离校开始闯荡社会,甚至十三四岁就缀学谋生计,但是他们并没有因离开学校而放弃了对知识、对能力、对素质的学习,而是更加珍惜能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机会,因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型人格。拼牌服装的王建全,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组装台湾电子表,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后来意识到国内服装市场正在兴起,牛仔服拥有巨大的市场潜能,就只身前往香港打工。在香港,王建全从最底层做起,扛面料、做水洗、当缝纫工、学习设计,很快学会了牛仔服生产的整个流程。安踏的丁世忠17岁即缀学进入鞋的领域,在销售中看到国内市场空间的丁世忠,觉得安踏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于是常常光顾广告公司。据后来成为安踏重要策划人的叶双全说,丁非常虔诚好学,学习欲望极强。丁也曾就读厦门大学EMBA班,在EMBA中心主任戴亦一的眼里,丁世忠对于管理知识“处于一种饥渴状态”。1985年,23岁的傅志昌(鸿昌机械创始人)开始涉足制砖机械行业,后来受政策的触动,决定放弃改装生产的小砖机,全力研制移动式振动型制砖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机械专业的科班底子,但傅志昌靠着惊人的毅力和钻研精神,硬是在两年时间里学会了CAD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电脑模拟、样机设计、数据实验、产品中试、产业化生产、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经营过程,都能精通。这种学习型人格,不仅弥补了泉州民营企业家早期知识的不足,更使他们免除了理性框架的部分束缚而有广阔的创新思维与视野。

4. 能力排众意。

晋江名企“福马”发展历程中,经过两次转型,都在柯永开的主导下完成。1984年,食品罐头生产开始走下坡路,柯永开与父亲兄弟几人经过一次次激烈的讨论和深入地研究市场,最终决定,厂子从生产鱼皮花生转为加工糖果、果冻等休闲食品,完成第一次转型。1999年,福马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两个亿,但是,柯永开清楚地看到了单靠几个自家兄弟无法将企业持续做大,福马需要再次转型。于是,强力聘请专家余明阳博士来为集团的发展出谋划策。余科学地整合了当时公司的资源,前瞻性地将福马定位为休闲点心系列,明确了“打造闲点家族第一品牌”的使命,促使福马奔上发展的快车道。1989年,晋江磁灶已是闻名全国的瓷都,当时29岁的林聪颖却在亲戚好友的不解与反对中,和几个朋友凑了几万块钱,开始了制作西裤的生涯。1995年,在一次聚会上,林聪颖发现一种叫“重磅麻纱王”的新型面料,决定拿下该面料在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并以此为契机,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造、革新。然而,以他的父亲为代表的生产部门极力劝阻。在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在父子亲情和发展理念之间,林聪颖再三权衡,说服了父亲,改进了20多项工艺,结果重磅麻纱王系列西裤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创下了单品种销售额过亿的奇迹。八马茶叶的王文礼,是45位企业家代表中为数不多接受过大学教育的。1992年,他大学毕业即离开家乡,南下深圳在一家报社当记者。后来,他毅然选择放弃舒适生活,回乡创业。当清香型安溪铁观音大行其道时,当很多的爱茶人与当地制茶人由刻意追寻韵味而任意改变传统的制茶工艺时,王文礼提出了八马铁观音“不青不酸,传统正味”的品质观念,在同行的质疑中重新使安溪传统半发酵型的铁观音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力排众意而不让人心涣散,显示了这些企业家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

5. 怀感恩之心。

所考察的45位候选人均怀感恩之心,这不仅仅体现在对亲人的感恩,也体现在对员工的尊重、对合作伙伴的真诚、对社会的积极回报。在泉州,许多企业家创业成功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双亲的养育之恩,因此他们常以父母亲的名义向社会捐资以示报答。恒安的许连捷曾以父亲的名义捐资600万元在福建华侨大学捐建“书典大楼”,同时以母亲的名义设立了“淑惠助学金”;2007年,福马的柯永开也以父亲柯孙库之名,向晋江慈善总会捐赠180万元。如此的例子,在特步的丁水波、361度的丁伍号、安踏的丁世忠等身上也层出不穷。在尊重员工方面,南益集团的林树哲堪称典范。林树哲提出营造家园式企业的概念。在每一家“南”字号工厂,除了设计新颖、标准的现代化工厂外,还有绿茵如毯的草坪、错落成荫的乔木、平坦通畅的水泥道;所有“南”字号企业都建有高标准的职工宿舍楼,并配有专职管理人员;职工食堂是非赢利性的食堂,员工可以边用膳边听音乐或边看节目;集团还拥有自己的刊物《南益管理通讯》、网站及电教中心,构筑了完善的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由尊重员工而及真诚对待合作伙伴,柯永开是这样理解的,“合作伙伴的成长=企业的成长,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的机会就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在回报社会方面,典型如达利集团的许世辉,积极参与各项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因而获得“达利赚钱的速度和捐钱的速度一样快”的美誉。从2005年开始,《福布斯》中文版每年公布的中国慈善榜中,许世辉都居于前列,如2008年、2009年因分别捐出11000万、3000万元而分列第10、23位,而观察《福布斯》同时发布的大陆“富豪榜”中,许世辉的财富并未进入前100名。

综上所述,不安于现状是泉州企业家的首要特质,因为只有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使这种特质尽情地挥洒与创新,而能忍受困苦使他们从容应对创新风险、有学习型人格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力排众意使创新的成功有组织保障,怀感恩之心则与不安于现状相呼应,使持续创新与企业的成长融合为共同体。

三、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家创新的金融基础

熊彼特指出,尽管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还必须有银行家的金融支持,银行家“使新组合的实现成为可能,他好像是以社会的名义授权人们去组成这种新的组合,他是交换经济的主宰”。[2]简单说,银行家向企业家提供信用,使创新成为可能。但考察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家创新的金融基础,表现的形式则更为多样。这大致可分两个阶段探讨:1995年以前主要表现为侨资和本地民间资金;1995年之后银行资本和风险资本也逐渐发挥出效应。

1. 侨资。

据1987年侨情普查统计,泉州晋江共有海外华侨华人达94.45万人,比当时晋江本地人口总数还多十几万。[3]与其他国际移民不同的是,旅外华人华侨总是通过各种金融形式支持国内的建设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些金融形式有侨汇、捐献、投资,其中,侨汇与投资两种形式对晋江企业家的早期创新提供了极重要的支持。(1)侨汇。根据晋江市政府的统计,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侨汇收入占当地民众人均年收入的46.7%,比重相当高。如果包括直接携款、携物入境,比重还当略为高些。[3]到1996年,据估算,当年侨汇有1.2亿元人民币。[3]当中的一些侨汇,则成为“闲钱”借贷给企业家,成为他们创新的原始资金来源。(2)投资。仍以晋江为例,晋江属典型人多地少的地区,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晋江人很早便开始兴办家庭作坊式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们抛弃一切疑虑,大胆地发展乡镇企业。这种投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三闲”起步,即利用当地眷属手中的闲散资金、闲置房屋和当地闲散劳动力,创办小型加工作坊。第二是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了现代国际分工。第三是兴办“三资企业”。三资企业的创办,也在改革家族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2. 本土民间资本。

(1)概况。温州充裕的民间资金在全国是有名的,但通过1980、1985、1990、1995四个年份泉州与温州的比较可发现,泉州民间资金也是相当充沛的。从表2中,有一些有趣的现象:从人口上看,1980至1995年,泉州总比温州少,从经济总量上看,在1980、1985、1990这三个年份,泉州GDP也都比温州低;但在城乡居民储蓄与人均储蓄两个指标上,泉州始终多于温州,特别是在1990年以前,泉州人均储蓄都超过温州3倍以上,虽然在1995年,两地的差距有较大缩小,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995年以前泉州的民间资金比温州丰裕。

资料来源:泉州统计局网站及温州统计局网站

(2)民间资金支持创新的主要形式。那么多的民间资金,如何进入企业领域支持创新?一是私人和民营企业间的高利贷,是一种直接的借贷关系。对企业来说,可以利用自身社会经济地位和威望博得当地人的信赖,吸收民间游资,甚至再放贷给其他企业满足其临时资金需求。二是通过民间标会的形式,是一种间接的借贷关系。泉州民营企业兴起后,标会也成为企业创新融资的重要形式来源。虽然由于法律及内部运作、管理等原因,民间标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冲击正规金融市场等,但也在客观上对民营企业创新产生一定正面影响,即互补效应和资金积聚效应。

3. 银行资本。

(1)概况。在主流印象中,民营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很难,但在泉州,由于民营企业的发达,这种情况在1995年之后逐渐得到重视。在泉州扎根或落户的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从2000年之后纷纷主动创新,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如中国银行泉州分行,组建了垂直管理的中小企业业务部,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设置了一整套全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岗位分工、业务流程、营销方式、定价体系、产品体系、授信准则、预警体系等多个模块。同时,设置了标准化作业规范,保证授信业务能像“流水线”一样快速高效运转,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审批从以往需要二十多人签章简化为四个人签章,时间从1个月左右缩短到5个工作日。所有这些,为民营企业创业、经营、发展壮大构建了便捷的融资渠道。(2)银行资本支持创新所引致的效应。如果说侨资与本地民间资金点燃了泉州民营企业创新的火花,是脆弱而不确定的;银行资本的参与则使企业创新有了坚实的金融基础,其影响已扩展到整个宏观经济。一是助推泉州产业结构调整。二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和企业集团化。金融的融资功能促使全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作坊、乡镇企业,发展到目前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25个,其中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有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石材等7个;同时也扶持壮大了如恒安、安踏、七匹狼、特步、凤竹等大型企业集团。三是利用金融的资金导向功能促进生产要素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近几年,泉州市金融机构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大对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支持了这些企业自主创新。

4. 风险资本。

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民营企业不再是过去以生产为主的纯加工型企业,当中一些龙头企业已基本转型升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大,具备很强的扩张能力,因而从2005年起,一些风险投资开始把目光投向泉州的鞋服日用企业。已上市的泉企中有相当部分都可以找到风险投资的身影。

参考文献

[1]卢志渊.泉州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实证探究[J].企业经济,2010,(2):131-13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农村金融主体 篇10

一、保定市市场主体发展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 市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但整体产业结构仍然偏重, 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的粗放度较高, 产品附加值低, 整体技术层次较低。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 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其中的主要障碍。

(二) 解决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制约问题

作为一种稀缺资源, 资本的缺失是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民营经济,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不足的情况下, 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 还是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都一直面对非常大的困难。就间接融资来说, 由于自身实力的薄弱和成长的不确定性, 民营经济所面对的主要是商业银行在政府干预和风险厌恶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过度的信贷倾斜;就直接融资来说, 由于在资产规模、信用等级、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 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 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权等方式进行融资。

(三) 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部分优势出口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我市汽车、制药、钢铁、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已拥有一批龙头企业, 并拥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 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近两年, 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经营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主要表现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 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风险加大,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盈利空间缩小等。如越南、委内瑞拉等国家以保护当地汽车工业发展为由提高进口关税限制汽车进口, 俄罗斯出台新政对出口到本国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等, 而东南亚、东欧正是我市汽车生产企业的主要国际市场。尤其是进入到2009年之后, 金融危机对我市出口企业的影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蔓延到汽车、新能源、纺织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对保定市金融主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我市金融业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支持中存在的不足

(一) 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不合理

在保定市的金融机构中, 以原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 其信贷资金的流向, 在对当地企业的金融支持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以工、农、中、建等原四大国有银行的角度来说, 其信贷资金流向存在着众多不合理因素。首先, 对民营经济支持不足。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亲缘关系, 并且出于对信贷风险的规避, 在金融政策上具有倾向性, 商业银行更愿意将信贷资金提供给生产规模大且普遍有地方政府扶持的国有企业。第二, 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足。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 一般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 在高收益的同时还具有高风险的特点, 并且所有制情况比较复杂, 以混合所有制和私有制居多, 普遍生产规模较小, 以中小企业居多, 导致大部分商业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信贷资金的支持。信贷资金流向的不合理, 特别是对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足, 导致金融机构未能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 金融体制高度垄断, 融资渠道狭窄, 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我市金融业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支持不足还体现在整体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 导致金融动作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特别是在支持民营经济和自主创新方面作用有限。

第一, 我市金融体制存在着高度垄断的现象, 长期以来, 工、农、中、建原四大国有银行一直在我市金融机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除城市和农村信用社外, 中小型商业银行严重缺失, 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造成了金融运作的低效率。

第二, 市场主体的发展,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而我市存在着严重的融资渠道狭窄的现象, 特别是创业投资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一般投资追求安全性、低风险不同, 创业投资一般面向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具有较大潜力的成长性企业,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近年来我市争取到了一定的国家创新基金, 但本地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上的不足, 表明我市的创业投资体系仍然是不够健全的。

(三) 未能在促进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上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保定市有包括乐凯胶片风帆股份、英利新能源等众多大型企业, 既涉及传统工业, 也涉及高新技术产业,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龙头角色, 大型龙头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市场主体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大型企业的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 改制上市、并购重组和大项目建设是不可或缺的, 不仅意味着资金融通和规模扩张, 而且意味着业务创新能力的增强、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上市、重组和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 企业所需要的不只是结算、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 而且需要情报信息、资信调查、财务管理等多样化、一条龙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而这正是我市金融机构当前所欠缺的。

(四) 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还比较单一, 未能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提供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

我市金融机构对出口企业的服务, 基本停留在结汇、托收、信用证等支付结算和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层次, 在汇率风险规避、外汇担保、外汇理财等方面所能提供的多样化服务还比较欠缺, 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汇率风险加大的情况下, 这种服务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另外,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等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需要外向型企业调整发展方式, 这同样需要金融机构给予有力支持。

三、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持的策略建议

(一) 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

针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不合理的现状, 特别是在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开始由松转紧、信贷规模呈现减少趋势的情况下, 我市银行应合理引导有限的信贷资金,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发展, 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着重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 应转变观念, 正视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 特别是摒弃传统上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偏见, 对这类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例如中小企业具有自有资金少、负债率高、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可信度差等特点, 不仅使得银行放贷成本大、风险高, 也无法提供必要的抵押、担保。对此, 商业银行可考虑通过建立独立部门或专营机构, 针对其特点, 采取差异化的审核、放贷和监督体系, 注重对项目而不是企业本身的投资风险和赢利水平进行评估, 并改变片面的凭资产抵押提供贷款的做法, 比如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商品交易及其中的现金流进行审核, 凭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为保障, 也可以凭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甚至个人财产抵押为保障, 为其提供短期小额贷款服务。

从政府角度来说, 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积极作用, 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体, 一方面为创业型成长期的民营经济、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特别是对电谷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高阳县纺织产业等14个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给予更多关注;另一方面, 可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先进经验, 与商业银行积极合作, 创建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的信息收集和信用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机构, 促进信贷资金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流动。

(二) 发展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

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角度来说, 一方面鼓励在我市金融体系中占主体的大型商业银行肩负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责任, 另一方面鼓励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市场份额的拓展着眼于不被大型商业银行重视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上, 大力发展金融创新。例如, 可大力发展国内信用证, 并结合开证额度、票据贴现、卖方押汇、信托收据借单等方式, 在贸易流程的各环节, 凭正本信用证、跟单汇票、信托收据等为买卖双方提供不同额度的资金融通;还可以大力发展承购应收账款等金融产品, 凭借自身网点分布广、专业水平高等优势, 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信用额度核准、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账款回收率、改善现金流。

(三)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提高金融运作效率

首先, 应着手破除高度垄断的金融体制, 改变四大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 过去除四大以外的全国性和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没有将我市列为建立分支机构的目标地域。但近年来, 已经相继有渤海银行、华夏银行在我市开设分行, 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在我市的分支机构也正在筹备中。这对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个好的开端, 但在数量和规模上还是不足的。我市应采取措施鼓励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特别是已经进驻我省省会及其他经济较发达城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开设分支机构, 并引导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自己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资产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等优势, 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创新, 改变银行同质化的现状, 提高我市金融体制的整体运作效率。

第二, 应确立以创业投资体系的建立为重点, 针对目前我市创业投资体系的现状, 在充分利用国家引导创业基金、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投资基金合作的同时, 投入更大的人力财力加快本地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 鼓励本地区具有强大资本实力的大型股份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创业投资基金, 通过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壮大, 完善创业投资体系, 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第三, 针对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不足, 难以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现状, 大力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交易解决融资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是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疟道的有效途径。我市已经建立有知识产权交易所, 今后应当着重加强制度创新, 多样化交易模式, 尝试通过信托、证券化等方式促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 进一步帮助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的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 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通过多样化金融服务, 为大型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保定市有多家大型企业,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龙头角色, 对市场主体发展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这些大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上市与重组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阶段, 比如组织保定电谷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 并将中国电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包装上市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发挥自己在信息交换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 提供包括信息、资金、财务和资本运作在内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具体来说, 金融机构应关注企业上市和兼并需求, 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及时发现上市和并购重组中的资金需求, 调整资金流向, 创新金融工具, 提供信贷支持, 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状况, 并利用自己对资本市场的专业优势, 针对上市和重组灵活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 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例如, 上海等地银行业近年来创新了并购贷款这一特殊形式的项目贷款, 由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发放, 专款用于并购股权款项, 以为境内企业在改制改组过程中的并购行为提供融资支持。

(五) 从规避风险、支持对外投资等方面帮助出口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困境

一方面, 商业银行应针对大部分出口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面临的订单减少、汇率风险加大等问题, 通过新型融资、理财等金融产品帮助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如大力发展集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和贸易融资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项目国际保理, 发展以票据为基础的福费廷、票据贴现等融资品种, 扩大远期结汇和掉期等外汇交易品种等, 协助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获得贸易融资、外汇担保、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另一方面, 在国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对我市有能力实现跨国发展的汽车等优势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应对金融危机。除了适度放松外汇管制、提供政策性优惠外, 可以充分利用大型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优势, 为有意海外设厂的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资金融通, 提供国际投资担保、海外投资保险, 帮助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转移过剩产能。

参考文献

[1]张力红河北省市场主体20年发展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9 (11)

[2]李进英, 张春姹, 赵经华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J]《河北金融》2010 (2)

[3]邓薇后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路径选择[J]《新金融》2010 (6)

[4]孙丽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借鉴与启示[J]《当代经济》2010 (10)

农村金融主体 篇11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生兴趣习惯参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55

学习更多是学生主体行为,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其学习兴趣是基础,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习惯是保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的基础上辅以实践活动尤为重要。为此,文章就结合农村初中英语简单分析。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表现得较为积极,反之,如果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则较为被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因素等。为此,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这些影响因素思考相应的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

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给予他们参与的机会,让其喜欢英语课堂。如This is my sister.Do you like bananas?What does he look like?What would you do?等单元的教学中,都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而以话题先引导学生表达,然后再切入主题。其次,要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而创设情境,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是关于运动而展开的,教学中先以学生喜欢的运动明星引入,然后以“我喜欢的运动”话题展开,从而顺利地转入到“多久训练一次”的话题中。如此,以情境而激发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二、注重引导,培养学生习惯

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持之以恒方能有进步。反观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很努力,但因方法不到位,习惯不佳,学习效率往往不高。如对单词的记忆,只会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如对短文的复述,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在习惯上,不会预习,课后不会及时巩固。诸如此类的原因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为此,在实践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三、提倡合作,促进学生探究

要在英语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其实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只能让学生机械地听而难以参与活动过程中,而提倡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问题、任务活动等方式,组织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可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但在引导学生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注重通过师生互动来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尤其是针对重点和难点,教师依然要注重采用精讲的方式,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给予讲解,而不能把课堂完全甩给学生。

四、加强实践,培养学生技能

受应试观念所影响,传统初中英语更注重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对学生应用技能关注不够。其实,初中英语是起步阶段,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系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就应加强活动教学,注重课后拓展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应用应用的能力。

首先,在课堂中要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操练。如Whats the matter?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用Whats the matter? Whats the trouble?Whats wrong with you?来提问,以角色表演活动而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操练,学生兴趣也较浓。其次,在课外,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如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日的时设计邀请函,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学习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旅行计划。总之,只有让学生在学的同时去用,在用中掌握,这样的英语教学才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初中英语课程所要做的并不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获得英语知识的构建,在学英语的同时用英语。就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而言,结合学生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在学的基础上引导应用,这样会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薛彩云.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索[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4).

[2]孙松恩.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8).

[3]张春连.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37).

农村金融主体 篇12

1 环京津贫困带金融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1.1 提供金融支持的主体为县域银行业, 金融业其他主体介入较少

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目前环京津贫困带地区对于创意农业的金融支持主要侧重于银行业的信贷支持, 而证券业及保险业的金融支持基本为空白, 并且支持创意农业及生态休闲旅游的的银行业主体主要为景点所在县域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 大型银行参与较少, 而股份制及政策性银行基本未介入。从目前情况看, 信贷支持主要有以下侧重:一是侧重于支持以传统景区为核心的的周边自然生态游、休闲文化游等复合型旅游项目。二是侧重于支持景区周边产业发展, 支持相关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及景区经营户, 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量的近半数。

1.2 涉农贷款及相关行业贷款稳步增长, 信贷支持力度逐渐加强

由于保定市主要贫困县的县域金融机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 所以本文主要以农村信用社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由图1可知, 近三年来信用合作机构对于“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比如, 截至2011年底, 涞水农信社贷款余额22.56亿元, 涉农贷款20.63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91.45%;顺平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余额15.15亿元, 其中涉农贷款12.53亿元, 占比82.71%。

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各县涉农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例非常高, 但是由于“涉农贷款”的统计口径比较宽泛, 并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对于创意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并且由于贷款分类里没有“创意农业”这一类, 所以, 我们只能依据和创意农业相关的一些产业数据 (旅游业、蔬菜加工业等) 来推算金融支持创意农业的数据。此外, 随着河北省对于绿色产业特别是休闲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从发展的角度出发, 本文用行业新增贷款这一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见表1。

可见, 和创意农业相关的这些行业贷款新增余额占新增贷款总量的28%, 这一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相比占贷款总额80%以上的涉农贷款比例, 对创意农业信贷支持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 环京津贫困带创意农业金融服务的主要需求主体

2.1 自营型主体

自营型主体是指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户, 以从事家庭的特色蔬菜瓜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生, 主要通过“农家乐”这种模式获得收入。

自营型主体的收入来源方式决定了他们资产持有水平较低, 所能够提供的抵押品数量有限, 而且价值不高。目前, 自营型主体所拥有的财产按照其普遍性依次为房屋、农用机械、一般家具、少数富有家庭可能还有少量的珠宝首饰。而从可抵押性的角度看, 其顺序正好与其相反。这种居民财产的实际拥有与可抵押性的错位使得自营型主体所具有的可抵押品相当的稀少。因此,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多采取担保形式放贷, 但是据我们发放的问卷显示, 发放问卷120份, 有效回收98份, 其中有42户表示贷款难找担保。

自营型主体处于创意农业产业的最底层, 共同特点是分散自营、收入水平、资产持有水平、抵押水平和信用担保水平较低, 因此借贷能力很弱, 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得资金。

2.2 经营型主体

经营型主体是指从事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及相关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 旅游业的农户联营组织和部分乡镇企业, 一般这一类主体需要由村镇政府组织、规划, 众多农户参与, 主要通过“生态新农村”等模式获得收入。

经营型主体具有一定的“官办色彩”, 所受干预较多, 但同时融资的难度相对要小一些。

这种融资难度小的特点是相对于自营型主体而言的, 但相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 始终摆脱不了规模小、不稳定、抵押担保不足等自身弱点。

2.3 市场型主体

市场型主体是指从事创意农业产业创意、规划、组织、营销的大型企业, 龙头企业。主要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大型的创意农业产业示范园、农业综合示范区等。

市场型主体规模较大, 自身资产存量高, 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的担保要求。除此之外, 由于他们在县域经济中通常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他们能够获得当地政府的扶持, 除了能够获得相关政策性贷款外, 还能获得各种隐性的税负优惠以及隐性担保。这使得市场型主体的金融满足程度可能超越了他依靠自身的资产担保所能获得的水平, 尤其能够获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青睐。

2.4 扶持型主体

扶持型主体是指创意农业研究、教育、推广、管理、服务等部门。比如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农业扶持基金等, 该主体主要是为创意农业产业服务的部门, 因其目的是为整个产业服务而非以盈利为最终目标, 由财政拨款、政策性和商业性等资金组成。

3 环京津贫困带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

从创意农业产业整体角度考虑, 为实现创意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各需求主体都得到满足, 才能促使他们各自扩大再生产, 从而带动创意农业经济总的发展。

环京津贫困带现行的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体系主要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农业正规金融机构具体包括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此外, 还包括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业保险机构。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有很多, 从运行机理的角度来分, 主要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和合作基金会两种形式。钱庄、高利贷等是民间自由借贷的变形, 和会、互助会等是合作基金会的变形。

4 完善环京津贫困带创意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4.1 民间金融对应于自营型主体

正规金融的供给乏力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0世纪90年代,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撤离县城, 其他正规金融机构也把业务的重点放在大企业、大项目上, 传统的民间金融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缺陷, 成为农业资金供给的一个主要渠道。

一般开展农家乐经营的农村中, 富裕农户的富余闲置资金相对会比较多, 主要是因为农村的金融机构比较少, 金融产品种类稀少, 没有较好的投资渠道。这样, 一方面是富余资金充足, 另一方面是自营型主体对资金需求得不到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支持, 因此二者达成协议, 自营型主体向富裕农户寻求资金支持。因为民间金融是以地缘、人缘、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借贷双方较为熟悉, 因此民间金融的贷款人比正规金融机构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在事前的信息掌握上, 民间金融比正规金融更具有优势。

4.2 农村信用社及其它中小型金融机构对应于经营型主体

经营型主体的金融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方面由于其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一般相对较大, 通过彼此之间的自由借贷的难度较自营型主体大;另一方面, 由于自身在资产水平上的有限性, 使得他们不能像市场型主体那样能够较为容易地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自农村经济改革以来, 农村信用社就一直作为农村经济的支农主力。农村信用社经营地处农村, 业务网点较多, 其业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村中的中小企业。经营型主体不管是资产、信用、担保水平, 还是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都较自营型主体有了较大提高, 因此以小企业为主的经营型主体可以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资金支持。

但是我们研究发现, 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所致, 相对于其他地区, 中小型金融机构设立于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网点数量偏少, 比如, 截至2012年9月末, 河北省共开设村镇银行23家, 其中只有一家唐县汇泽村镇银行处于环京津贫困带地区。因此, 还需要政府从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支持, 以鼓励他们为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4.3 商业银行对应于市场型主体

市场型主体是指从事创意农业产业创意、规划、组织、营销的大型企业, 龙头企业, 以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营。他们往往有自己专门的创意团队、有具较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 并有资金能够围绕创意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 盈利能力较强。

但是他们对于企业的资金运营会有多层次、综合的需求, 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获得贷款这么简单。因此市场型主体作为创意农业金融领域的最高层次, 应寻求正规金融中业务种类齐全、服务全面的商业银行的支持。同时出于对利润的追求, 以及对市场型主体从其处开户和存款的需要, 商业银行一般也愿意将贷款放给市场型主体。

4.4 政策性金融对应于扶持型主体

政策性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出现是由于农业本身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业经济的弱质性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根本目的是从金融的角度去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创意农业这样一个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兴业态, 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 尤其是具有很大的外部性、投资周期长、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的项目。

摘要:综合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 创意农业可以成为环京津贫困带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环京津贫困带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不健全, 从供给和需求双方对环京津贫困带创意农业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分析, 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带,创意农业,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司凯, 徐州市创意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8) :25-26.

[2]卢明青, 渔业金融支持渔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9.

上一篇:共性技能下一篇:诗歌教学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