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

2024-07-02

中国农村金融(精选12篇)

中国农村金融 篇1

1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 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 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 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 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提供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一系列改革, 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 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有金融体系所能履行的职能与农村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麦金农 (1993) 认为如果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阻碍了金融机构在它们的潜在水平上运行时, 就产生了金融抑制。在我国, 特别是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出现金融抑制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支付能力逐渐减弱, 国家通过对农村金融的干预和控制, 获得了大量的农村金融剩余并将其转移到城市经济领域, 成为国家向国有企业注入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做法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当然, 在国家通过抑制农村金融的手段来控制并转移农村金融剩余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那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2.2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不完整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章等对入股社员的权利和信用社的法人财产权做出的系统安排。根据现代产权理论, 对于任何一种稀缺资源,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建立一套对此种资源的控制和索取的方案。对于信用社来说, 入股的农民和信用社自己就应该拥有农村金融剩余完整产权。但事实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是处于一种极度模糊和残缺的状态。从农村信用社的资本构成来看, 社员股金约占20%左右, 农村信用社长期经营所形成的积累资金约占80%左右。这些产权的归属本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但实际是模糊的, 这就为地方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借口。从农村信用社的法人财产权的角度来看,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也是极度残缺和模糊的。

2.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银行是把资金的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媒介。因此, 银行又叫金融中介机构。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形式, 是一定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有效配置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除了农民自身原因以外, 更主要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发生了错位。农村金融制度在形成之初, 其宗旨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但是随着转轨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双重驱使下, 它们就逐渐放弃了支农的目标。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 也增大了同一地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 从而形成了一个低资源配置效率。

3 重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结合近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重构中国农村“金融功能观”的金融体系, 构建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形式农村金融组织并存, 分工合理, 功能互补, 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3.1 优化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3.1.1 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模式。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现存的合作金融机构, 在偏远农村事实上成为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各地经济状况和水平不相同, 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同。因此, 农村信用社改革也不能是统一的模式, 要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3.1.2 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在农村金融子系统中, 政策性金融系统则是由政府外生供给的人为构建。按照功能等于环境加结构, 在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上, 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功能的需求, 在发展商业性金融同时, 完善政策性金融。实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功能互补。

3.1.3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小额信贷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 是当前不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 在实现不同区域扶贫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其它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 尤其适合地处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从现实情况看, 小额信贷虽然成效显著, 但覆盖面仍然十分有限, 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尚处于项目试验层面, 没有规范地上升到政府政策的体制层面。

3.2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主体—中小银行体系

农村中的工业制造、商品流通等非农产业并非如农业那样是弱质产业和低利润水平行业, 像农业那样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因而其对合作制类的金融形式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十分突出, 其是可以适应以利润为目标、按商业原则运作的纯商业性金融的。农户经济和农村民营经济, 具有预算硬约束, 一开始就是市场导向的, 是市场利率的接受者。因此, 受自身利益函数支配的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 更倾向于通过市场金融过程而与它们发生金融关系, 并按市场利率取得更高的收益。所以, 要保持农户和农村民营经济产出的较高增长率, 就必须存在一个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中小型金融机构着眼于发放小额贷款, 有利于农户、城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 特别是增加对于私营企业的融资。

3.3 加快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 走出间接融资的单一渠道

中国的农业经济要朝着“高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发展, 仅依靠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积累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可以走“农业经济企业化———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的思路。第一,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资源向产业化、都市化转移, 对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农业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 规范企业组织形式, 这是农村经济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目前的农村经济联合体可以采取“农户+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策机制”的模式, 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同时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第二,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向股份制转化, 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奠定市场基础。农业股份企业的形式可采取农户联合兴办、农户参股、龙头企业与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 以提高农户的收益;第三, 通过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 增加资金筹集, 把企业物化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等方式转化为增值资本, 以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效益。

3.4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4.1 构建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

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 是健全完善的法制环境能有效规范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 并有效防止金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现代金融同样是法制金融, 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制环境是确保农村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

3.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金融更是信用的重要载体。再完美的法律制度也会存在法律的真空地带和盲区, 这就为机会主义投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康的信用环境为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营润滑。

3.4.3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经济的脆弱性、正规金融的高风险性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性, 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与创新既要借鉴现代金融监管新思想和成功经验, 又要立足我国农村金融实际, 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3.4.4 完善政府监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 必须在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培育、发展较完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即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建立政府主导并监管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4 结语

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急需品, 构建农村金融功能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工程, 对影响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的各个因素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这种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农村金融改革, 而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金融功能观”, 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将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塑造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 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必将使农户和农村得到健康地发展, 为全国经济发展作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业震, 建设新农村需要完善金融体系.理论学习[J].2006 (10) .

[2]黄宁辉, 中国农业金融成长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0 (6) :22-24.

[3]林毅夫, 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NO.2003026.

[4]徐忠, 单兵突进不利于消除垄断, 农村金融市场应走开放之路[EB/OL].中国金融网, 2004-9-21.

[5]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6]谢平,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金融研究[J].2001 (1) .

[7]史建平、周素彦,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2004 (1) .

[8]荣艺华,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上海金融[J].2004 (1) .

[9]刘民权、徐忠,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职能, 经济学季刊, 2003 (3) .

中国农村金融 篇2

农行老干部们满怀喜悦,先后参观了禹城市糖城广场、糖城新湖,并举行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禹城市农行领导向各位老干部祝贺重阳佳节,禹城农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风顺向各位老干部汇报了近几年来禹城农行的改革和发展情况。与会老同志踊跃发言,感谢行领导对老干部的关心,盛赞禹城农行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农行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性意见。退休老干部吴淑芳曾任禹城农行行政街储蓄所主任,她听到禹城农行近两年来存款大幅度增长,贷款质量优,利润大幅度增加,七年没有发生案件的情况通报后,称赞行领导班子管理有方,领导水平高。

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 信用担保 担保体系

一、前言

农村的信用担保是解决当中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问题的关键内容。目前农村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由于农民有效担保物匮乏、担保范围窄、方式落后等,使得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面临重要的挑战。主要表现在: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农业银行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其对农业支持严重不足,出现了农业银行非农化的现象;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中,邮政储蓄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使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如何能够扩大有效担保物以及改善担保方式,如何能够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成为了服务农村信贷需求、环节农村融资困难、解决“贷款难”问题的关键环节。

二、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划分

目前农村信用担保产品存在着动产与不动产交互、隐形与有形并存的特点,丰富多样的基本格局使得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呈现了多元化。为此必须对信用担保体系有着清晰的划分标准和依据,才能服务和构建全面、完善、合理的信用担保体系。当前影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的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市场特点及发展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偏好以及信贷需求者的特征等等。这些成为了信用担保体系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当前信用担保体系的划分主要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农民三个角度出发,同时也可以考虑到契约机构、产权特点、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存在形式等综合因素[1]。

三、正式制度下的担保体系

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先决条件就是将担保贷款作为债权保障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运行的主要担保方式包括了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由于是通过合约缔约的书面契约形式,因此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具备了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一)保证

保证人和金融机构约定,农户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即是保证。这是一种外部激励措施,是约束借款人履行信贷约定的机制,也是防止道德风险的方式。保证是农村金融市场中发展时间较长的担保方式,在漫长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农户联保、担保基金、互助担保、担保公司等诸多保证形式。

(二)抵押

农户通过一定的财产作为担保的方式,从而获得信贷支持的金融行为即是抵押。在国际范围上,抵押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抵押往往是以“物”的形式存在。我国抵押担保是从1995年开始的,不过由于法律的约束,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不过在近年来,国内不断尝试扩大抵押物的范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对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四荒地”使用权以及林权等抵押贷款。随着发展需要,又开始尝试了不动产抵押,并且出台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三权”抵押和财政直补抵押是当前国内探索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重要方式[2]。

(三)质押

农户将动产移交给金融机构从而获得信贷支持的金融行为即是质押。由于质押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获得信贷支持方面要高于前面的保证和抵押两种担保行为。不过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由于农村抵押物的限制,使得质押行为发生概率较低。并且在抵押物的类型以及实现途径上还没有明确的内容。不过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质押将会是未来信贷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国家较为重视质押担保信贷模式,并且通过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应收账款、商标专用权等开展质押金融行为。当前农村主要是存单质押、保单质押以及养老保险证质押等方式。

四、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

从发展角度分析,非正式制度的信用体系早于正式制度下的信用担保体系,直到今天依然是重要的抵押品替代机制。这是由农村农户抵押品缺乏以及农村社会网络机构所决定和影响的。因为在缔约形式上是采用了口头形式,是没有具体体现担保条款的方式,所以属于一种非正式制度的行为。不过乡土网络的社会资本具有着很好的监督、约束和保障功能,因此保证了信用体系的发展。目前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了小额贷款、关系信贷、口头信贷、借条信贷等四种。

五、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类群机构的特点,主要表现是“二元机构、四种层次”。其影响和规定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具有着统筹功能。而其他类型形式的存在,则是发挥着具体的实质要素,也是目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目前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来说,主要是担保形式的创新。特别是在对农村不动产权利担保的限制,使其客观上促进了质押、保证等有关衍生品的发展,这样也给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划分和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今后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方面应当是从信用体系建设和抵押担保角度出发,解除不动产的担保限制以及产权的法律约束,从而全面的激活整个农村信用体系[3]。

(一)保证农村金融二元机构与信用担保体系的相辅相成

农村金融二元机构事实上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之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担保体系的偏好、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对信用体系的偏好整体上的路径相吻合。不过在路径方面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也会存在着交叉性。在正规金融机构方面,由于其更多的是强调金融制度的运行机制以及理念的契约精神,因此在担保物偏好方面选择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在非正式金融部门方面,由于其受到的是农村人文环境以及非契约精神影响的,因此在信用偏好方面具有着现实必然性和理论可能性。但是从整体的农村金融发展格局方面看,农村金融的二元机构跟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在机构上的对等性、操作上的科学性以及业务上的可执行性,都是符合当前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

(二)农村金融担保体系需要创新和发展

作为最佳的金融支持制度,担保体系是降低农户信贷约束、减少信贷缺口、缓解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着契约性质担保贷款的偏好。而担保体系可以说是现代金融契约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担保体系是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约束、信贷缺口、信贷供给等问题的核心因素。在今天,随着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面对农村土地的“三权抵押”更是存在着现实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构建方面,必须要通过试点、调研和反复论证,从而真正的全面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的创新和发展[4]。

(三)激活和培育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非正式制度下的农村信用体系无疑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通常而言,理想的担保品存在着损失感、可销售性、可处置性、交易成本、耐用性等特点。但是在农村中,农户所拥有的担保品存在着难以评估、耐用性差、法律盲区、成本较高、市场短缺等特点,因此其并不在理想的担保品之内。同时,在农村当中大量的信用资源并没有被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成功的激活和开发出来。加上相关的管理机制以及识别方式并没有形成。因此给予了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发展空间。在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中,往往“人保”要大于“物保”,这使得信用贷款占据了农户贷款的主流。所以,当前激活和培育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构建的重要突破口。

(四)建立农户信用激励机制,推进农户信用评价的应用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对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及时发现优质农户,对其生产和经营进行信贷扶持,以更好地支持“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利用农户信用信息和评价信息,完善“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户联保”、“大联保体”等贷款模式,提供伞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农户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的成效。

(五)构建失信惩戒与信用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农户信用体系的目的足减少乃至杜绝失信行为,但仅靠农户信用评价系统还不能完全担负这一重任,必须建立多种信用协同机制。一是司法和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法行使职权,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峰决打击赖账户,维护金融债权。二是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户真实、完整的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对信者采取联合惩剀行动。三是探索建立农村信用联保组织,实施民问惩戒,如在农村成立信用担保协会,变个体信用为集体信用,对农户的信用行为引入更多的信用约束。四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如地方政府出资没市信用风险补偿基金,

六、结语

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农村各个利益主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制定总体改革方案,才能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要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这样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东平,张蕴嘉,康泽清.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课题组,张时飞.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双赢的制度安排——新疆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J].东岳论丛.2013(04).

[2]苗民培.山西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会议暨山西信用与担保协会2009年年会在太原召开[J].山西财税.2014(12).

[3]马文良.创年代的“普世教育”和“普惠金融”——凤凰岭观山论坛第二期“金融沙龙”素描[J].中关村.2015(12).

[4]朱喜,马晓青,史清华.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13(08).

加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篇4

“经济决定金融, 金融又反作用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我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 农村金融体系使得农村社会的储蓄率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也加强了农业发展的资本实力, 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裕的资本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兴起, 为农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从而推动其向日趋多样化的趋势展, 使得原来风险的不可分散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也使得储蓄的增值有了更大的替代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为使得未来消费呈扩大趋势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 推进了金融创新的过程, 使得农民实物储蓄逐步被货币储蓄所替代。

其次,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储蓄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了投资的益处, 从而使得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在经济社会中, 储蓄量既定的条件下, 投资数量和投资的质量取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和方向。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农村储蓄向投资转化速率与效率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影响才得以实现的。

再次, 农村金融体系的存在与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规模节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同时提高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生产率, 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并为实现规模节约创造了条件, 这也是农村经济集约增长的显著要求。而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最后, 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农村经济的金融化与货币化进程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农业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使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区间进一步缩小, 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集约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正规金融组织, 另一种为非正规的金融组织。

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活动。主要由这样的几个部分组成: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等构成。它们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今农村金融体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最被老百姓所认可的机构, 在现实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非正规金融是一种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活动而言, 自发形成的民间信贷交易 (俗称“民间金融”、“民间借贷”、“草根金融”) , 游离于政府机构的监管之外。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好景不长。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 从非正规走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 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其变化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加大, 最终顶着各方的压力最后在1999年将其解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但在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方面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对于我国已建立的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来讲, 商业性保险机构、证券、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基本没有设立分支机构, 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 不够健全。

另一方面是现有机构组织的功能缺陷。首先, 国有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弱化。其次, 功能单一的农业发展银行, 难当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再次, 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大大削弱了金融支农力度。最后, 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虽然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进行了不断的完善, 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还有像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还不够健全、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 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国外先进的农村金融体系, 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我觉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一)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需在新视角下重构

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正处于边缘化,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商业机构有机地衔接起来, 从而构建一个层次多、覆盖广阔、且可持续的真正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其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改革模式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大多是围绕信用社来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改革模式, 积极充分利用和开发县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应用其中, 推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相互合作与协调性, 以便充分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做到服务“三农”, 我们必须注重它的组织结构。

2.要想使县域农业银行改变农村环境, 开拓产业链。可将其定位于农村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机构, 主要服务于农业, 应该强调产权和市场化明晰, 发挥其自主权, 使其不受没有必要的约束, 注重其金融网点的建设, 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增加对新农村设施建设。

3.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县域农业发展银行, 目前的业务范围覆盖率还不够高, 比如在对农业产业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城市化建设等项目上的贷款发放力度还不够大, 所以要加强县域农业银行对这些项目的贷款支持。改变农行发放扶贫开发贷款的现状, 授予县域农业发展银行承办县域地区的兑付、市场债券代理、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的权利。另外, 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信贷产品, 在具有农业产业结构的大企业以及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

4.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有的风险分摊机制可以得出, 其单一的分担风险机制根本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 应尝试建立更为多样和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摊转移机制, 加大对我国农业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但基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方面条件以及财政状况的不同, 所以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保险公司, 完善当地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转移分摊机制。

5.积极地向农村推广新型的合作性金融。积极推动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的建立, 要积极鼓励各种正规的境内外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这些金融机构一旦在农村建立, 就可以发挥其经营方式灵活和管理层次少的优点。

(二) 农村小额信贷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1.完善小额贷款体制有效地填补了农村没有大银行的空白。小额贷款可以交给银行或专门指定的组织来经营。

2.在贷款的原则上实行“灵活”的原则, 也就是贷款金额灵活, 还款期限灵活, 贷款抵押物范围灵活, 贷款品种灵活, 在审批制度上灵活, 在定价机制上灵活。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征稿通知 篇5

编读往来约稿:

2015年第一期《编读往来》栏目约稿: 主题: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各位同仁对杂志一定有很多期望和祝福。欢迎大家畅谈。注: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截稿日期:2014年11月30日

金融消费者保护栏目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经验、做法、成果等; 体裁:通讯、故事等 字数:2500字以内 实物探析栏目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各类具体业务操作中的做法、经验,字数:2500字以内 案例分析栏目长期征稿:

内容:各行社在各类具体业务操作中的做法、经验,字数:2000字左右

2、没有完成信息宣传任务的单位请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再次提醒,齐鲁晚报-今日聊城中的几个板块都按市级进行考核,已经发表的省级以上(包括省级)请留好刊物原件以便核对;

4、稿件请勿抄袭,上报的稿件请发送至外网邮箱:sxlshgb@163.com,请按要求改好邮件主题及附件名称;

中国农村金融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金融市场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问题

(一)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1.深化体制改革,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持续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已经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

2.拓展服务功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前,全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达到12.7万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5.7%,农村储蓄服务基本得到满足,多层次信贷市场逐步形成,涉农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率32.7%。

3.健全支农机制,金融支持“三农”力度持续加大

加强业务窗口指导,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牢固树立服务“三农”宗旨,将支持“三农”作为战略支柱业务,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运行机制,下沉经营重心,深耕农村市场。

4.创新分类监管,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显著提升

全面创导银行业科学监管理念,在统一监管框架下,探索实践了分类监管制度,建立跨部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统一同类业务监管标准。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管理的指导,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处置责任。

(二)中国农村金融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既表现为融资、避险、理财等功能性服务不完善,也反映在供给量上与有效需求间存在巨大差距,其中资金供给不足问题又最受关注。

2.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完善,层次不清晰

(1)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农村地区的货币、资本、保险、期货等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对冲等功能不健全。(2)农村金融产品与工具匮乏。(3)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准入、交易、信息公开、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竞争机制仍不充分,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还比较脆弱,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4)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特别是改善市场基础设施、信用环境、行政环境以及完善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3.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从经济环境来看,农村经济整体水平较低,金融资源分散,且各地发展不均衡,在金融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金融供给形势比较复杂。从法制环境来看,适应农村经济特征的担保、物权、流转等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创新。从信用环境来看,部分农村地区信用环境较差,仍存在将金融债权与财政资金混同、债务意识淡薄的现象。信用中介发展滞后,市场信息缺陷严重。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培育农村金融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理顺“三农”产品和要素价格,改变农业和农村在社会分配中的扭曲地位;鼓励多渠道建立农村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保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三农”的转移支付,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制度化、具体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二)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层次清晰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农村金融需求、监管水平相匹配的农村金融体制;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架构,优先完善其风险补偿功能,着力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非正规金融为补充、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各有侧重的多层次农村融资服务新格局;尽快建立妥善、安全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三)完善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

1.区别对待的财税政策

扶持农村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和农村,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制度和机制;合理界定农村金融业务的范围,对所有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均按照相应业务量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减免农村地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营业税,对金融业涉农业务获取的应税收入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允许商业银行税前核销一定比例的“三农”不良贷款,同时放宽核销标准,下放核销权利,简化核销流程。

2.差异化的货币政策

保证农村地区各类金融机构都有资金服务当地经济,抑制农村资金过度外流。对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扩大其可用资金规模。优先建立覆盖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确保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和主体多元化后农村金融的稳定与安全。

3.富有弹性的监管政策

在确保能够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更多的民间资金从事"三农"金融服务,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条款,调动各类金融机构和人员服务农村市场的积极性。

(四)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环境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健全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物权、流转、担保等法律制度,激活宅基地、集体用地等农业和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促使其转化为信用手段,使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方式“有法可依”;完善金融执法机制,加大对金融违约行为的惩戒执法力度;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中介,降低登记、公证、评估等的费用;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产权制度,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农村金融业,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农村资金价格形成与发现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N].金融时报,2008.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 篇7

一、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政策性金融, 也被称为国家金融、政府金融等, 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与鼓励下,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 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所制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 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和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或活动。 (2) 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往往具有政策性、服务性和公共性等特征, 成为了各国政府支持本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村政策性金融仍属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畴, 但农村一词界定了其所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主要是“三农”。具体而言, 农村政策性金融是指由政府发起、组织为前提,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以配合、执行国家农业和农村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政策为主要目的, 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 旨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支持、保护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 其高风险、高投入、低收益的特征, 使得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合作性金融机构难以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供给者, 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业务) 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从无到有,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其发展逐步深化。以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 建国后到1978年这段时期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与之相适应, 金融管理体制也必然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这一时期, 我国的金融体制高度集中统一, 农村金融活动实际上是在人民银行的统一指令下进行, 并无政策性金融和非政策性金融之分。在这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 人民银行实际上是以中央银行、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结合体的形式存在的, 经营包括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 (3) , 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就是支持农业生产。 (刘梅生, 2007) 这种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业务) 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这一时期的所有金融活动都可以理解为政府调控下的金融行为。此时的人民银行独揽了所有一般金融和金融管理职能, 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又办理各项具体业务。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其他一切金融业务一样, 都由国家进行信贷决策, 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经营和管理 (4) 。

2. 计划性的金融运作模式。

在计划金融运作模式下, 所有的农村金融活动都是在人民银行的统一指令下进行的, 并没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之分。贷款的方式是由银行和信用社根据国家的生产计划, 将生产所需资金按计划直接拨发给公社和大队, 计划到期后, 再从社队收回。

3. 金融机构职能的机关化。

计划性的金融运作模式, 银行没有任何运营资金的自主权, 完全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发放贷款, 基本上如同政府机构中的一个行政部门。存贷款利率形同虚设, 既不反映供求关系, 也不反映行业利润水平, 只算政治账, 不算经济帐, 基本上实行固定利率, 往往若干年才变动一次。在存贷款上实行收支两条线, 存款不考核, 贷款给指标, 按指标放款 (5) 。

4. 农业银行的“三立、三撤”。

为了打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模式, 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 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银行经历了“三立、三撤”的曲折发展历程。1951年8月, 成立了农业合作银行, 其任务是专门办理国家各项农业财政拨款和一年期以上的长期贷款。农业合作银行只设总管理处, 未设立分支机构, 总管理处又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因此, 实质上还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业务, 于是在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精简机构过程中被撤销;1955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农业银行, 负责吸收农村各项存款, 办理农村的长短期贷款和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与监督等业务。但由于当时财政拨款仍由中国建设银行负责, 农业长期贷款由于国家没有拨给资金无法展开, 相当一部分金融业务还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 所以农业银行实际上是个“农贷银行”。由于管理体制和业务职能均未理顺, 造成了许多人为的矛盾, 于1957年4月再次被撤消;1963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再次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其任务是统一管理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的各项支农资金和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各项农业贷款, 统一领导农村信用社。其机构一直设到基层营业所。这次设立没有解决好营业所“代理”和“双轨”问题, 部分业务划转纠纷依然存在, 给干部管理、业务分工、账务处理带来很多困难, 终于在1965年11月再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6) 。农业银行的发展经历表明:第一, 包括政策性金融在内的农村金融都是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 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始终需要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农业金融体系为其服务;第三, 无论是农业政策性金融, 还是农业商业性金融, 在产品经济条件下, 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第四,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部门权力是不容分散的, 不允许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 (7) 。

由此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 尽管存在着相关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但在计划经济的运作模式下, 难以达到政策性金融配合政府农业政策目标和意图, 起到支持、保护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提高, 改善农村生活的作用。因此, 改革开放之后, 农村政策性金融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点。大致来讲, 以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和以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主的多元化发展两个阶段 (刘梅生, 2007) 。

第一阶段: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阶段 (1979—1994年) 。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逐渐拉开了序幕, 改革首先从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的分离开始。1979年1月, 为适应农村改革需要, 中国农业银行恢复设立;同年3月, 为适应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离, 成为外汇专业银行;同年8月, 隶属财政部、主要从事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银行从财政部部分分离, 并于1983年5月正式成为专业银行;1984年1月, 中国工商银行设立, 人民银行中的工商业、居民储蓄等由工商银行经营。随着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成立, 人民银行转变为真正的中央银行, 政策性金融的任务转移到了专业银行。其中, 在农村政策性金融领域, 农业银行当时承担大部分粮棉油的贷款、扶持贷款、种子工程等;建设银行当时承担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基础领域的贷款;工商银行承担了部分粮油收购贷款和国家的主要农产品筹备贷款;中国银行承担了农产品的进出口贷款。1982年还恢复了农业保险, 先后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实行低保额、低收费的政策性保险。这段时间各专业金融机构分别承担了部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8) 。

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成立, 打破了中国金融领域“大一统”的格局, 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发展。其中, 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根据各自不同的领域, 承担了相应的农村建设资金和农产品收购资金的供给, 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但这种国有专业银行分散管理的模式也存在很多弊端,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农产品供应的大幅增加, 需要与之相应的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 而收购资金又由多家专业银行分别供给, 管理混乱, 挤占挪用现象层出不穷, 使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迫使中央银行不断增加基础货币的发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同时经营, 削弱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 影响了经营效益, 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 (9) 。因此, 只有尽快进行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 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 成立专门的农村政策性银行, 使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 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二阶段:以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1994年至今)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 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下简称“农发行”) , 以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接管现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农业政策性贷款 (债权) , 并接受相应的人民银行贷款 (债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 中国农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4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 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同年6月, 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都将其所承担的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划给了农发行, 农发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 农村金融其他相关业务也在快速成长。1999年, 成立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部分农业政策性不良贷款进行了剥离;2004年, 保监会启动了农业保险, 先后有了安信、安华和阳光三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开展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 以及直营等多种形式。2005年以来探索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10) 。初步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 包括保险、担保资产等业务类型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 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 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发行自成立以来, 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4年成立到1998年3月, 为农发行发展的初级阶段。逐步完善农发行组织机构体系, 实现业务基本自营, 充分保障粮棉油信贷资金的供应, 同时也开展了农村扶贫、农业开发以及农业基本建设的技术改造方面的工作;1998年3月到2004年7月为专门从事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封闭管理的阶段;第三个阶段, 2004年7月到现在为农发行转型阶段, 着力按照现代政策性银行的要求进行发展, 更好地履行政策性银行的支农, 支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 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 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

二、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商业性金融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获得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 作为最后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革但仍未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若算上其前身 (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 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期间, 从无到有、从政府直属机构到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即银行不划分专业系统, 各个银行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既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 又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在此期间, 中国农业银行经历了“三立、三撤”的曲折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农村金融的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以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其中, 中国农业银行自1978年至今, 也经历了专业银行时期和商业银行时期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恢复农业银行的通知》, 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使其成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之一。《通知》规定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 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 作为直属机构, 其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财政部的农业贷款等, 盈余按一定比例上缴财政部门, 政策亏损由财政部门补贴。《通知》进一步具体规定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 集中办理农村信贷, 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 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此后, 农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逐渐加速, 1980年恢复后的农业银行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生产的指导方针, 贷款对象也由原来的集体为主转变为以农户为主;1981年, 国家提出农业银行“企业化”的口号;1985年初, 提出要把农业银行转变为真正的经济实体的改革方案;1988年, 为了加快总、分行职能转换步伐, 农业银行对县支行进行综合配套的改革, 要求总、分行扩大县支行管理权限,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以货币经营为中心, 逐步扩大自身业务, 提高农业银行企业化水平。但总体而言, 作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 此时仍要承担大部分粮棉油的贷款、扶持贷款、种子工程等政策性融资业务, 这种“身兼二任”的经营模式, 严重削弱了农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改革迫在眉睫。

第二阶段,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政策性银行, 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首次在法规性文件中明确了农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地位, 拉开了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序幕。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措施有: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 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接管现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农业政策性贷款 (债权) , 并接受相应的人民银行贷款 (债务) 。1994年4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 批准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和组建方案。同年6月, 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都将其所承担的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划给了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标志着农村金融领域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分离, 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农业银行的商业化。1996年8月, 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要求农业银行要适应新的变化, 努力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作用, 并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1997年, 随着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业务的脱钩和分工, 标志着中国农业银行真正进入了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时期。

三、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制度变迁

自1849年德国人雷发巽创办第一家合作金融机构以来, 合作金融已经有近16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 合作金融是指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融资方式为基础的金融机构, 其参加者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它已成为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作中, 各国合作金融机构以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100周年代表大会上产生并通过的“合作制原则”为指导实践的依据和章法。该原则是在1844年“罗虚戴尔原则”和1966年“合作社原则”的基础上而制定的, 主要内容包括:1.自愿和开放原则;2.民主管理原则;3.社员经济参与原则;4.自主和独立原则;5.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6.合作社间合作原则;7.关心社区原则。

从其含义和指导原则上可以看出, 合作金融机构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合作金融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按照合作原则, 即自愿、互利原则所组成的金融互助组织;第二, 合作金融是互助金融, 具有不同于商业金融的公共产品特征, 其服务对象限于本社成员, 信贷活动不具有竞争性, 不以营利为唯一和主要目的, 带有扶弱功能;第三, 合作金融实行“一人一票制”, 参加合作金融机构的往往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 实行一人一票制, 而不是商业性机构实行的一股一票制, 更加体现了内部的民主管理原则。这三大特征已成为辨别合作金融真伪的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合会, 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中, 农村合作基金会已于1999年被取缔, 已有的合作基金会或被并入农村信用社, 或清盘关闭;合会作为民间自发的“草根金融”, 往往具有分散、隐蔽、容易诱发风险和其他犯罪活动、扰乱金融秩序等弊病, 其发展备受争议, 当前难以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2006年刚刚批准组建, 其运行状况、功效以及发展前景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 农村信用合作社仍被认为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实现形式。

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 虽然发展的历史不算长, 但过程却曲折起伏,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改革的标志是1983年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发布, 并于1984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该报告提出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的性质, 恢复和加强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变“官办”为“民办”;要积极吸收农民入股, 增强群众基础, 壮大资金力量, 将信用社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农村个人和集体经济单位均可入股, 但要贯彻自愿原则, 有入股和退股自由;加强农信社的民主管理;强调信用社组织的资金要优先用于农村, 存款除按规定比例向农业银行交提存准备金外, 其余资金信用社有权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充分运用, 多存可以多贷, 以加强其经营上的灵活性;逐步取消农业银行对信用社的亏损补贴办法, 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 由各个基层信用社组织建立信用合作社的县联社。这次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到1995年底, 全国已有独立核算的农信社20219个, 总资产达9587亿元, 所有者权益达632亿元, 其中实收资本378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达7173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5176亿元。但此次恢复合作金融的改革没有突破行政管理的框架, 管理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因而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二次改革的标志是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其改革的主要步骤是, 使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而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工作, 然后再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这些措施使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和民主管理等方面逐步向“合作金融”方向回归, 农村信用社与社员关系明显加强, 基本上突破了农村信用社“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管理体制。此次改革虽然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 却承接了大量累积的不良资产。2002年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额达3300多亿元, 资本充足率为-8.45%, 不良贷款5147亿元, 连金融机构存在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篇8

金融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 金融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金融工具、支付清算手段、金融组织与监管制度等的创造与革新。金融业务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分解或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金融新业务, 是金融主体为了追求新机会而进行的业务改革。金融业务创新是在特定时期使用的称得上“新”的工具或产品。金融的建立、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既是金融业务创新的过程, 也是与金融体制、政策法令、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动态概念。[1]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 不仅引起金融量的变化, 而且在金融业务的衍生过程中, 引起了社会信用关系等质的变化。按创新程度分为首创型、改创型和仿创型, 它是经济与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金融业务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是金融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业务创新是新金融的核心, 包括工具产品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和金融运行机制的创新等, 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可粗略划分为理念创新 (观念创新、管理创新) 和经营创新 (工具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 、创新激励机制等, 这就构成了金融业务创新的“系统观”。 金融业务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活动也必然服务于金融资源分配活动, 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所以, 金融业务创新就其实质来说, 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 是业务创新中发生在金融交易结构、交易制度、交易组织、交易技术、交易工具和交易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创新和变革 (见图1) 。

二、金融业务创新进程中的条件框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外金融业务创新的有条件与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人、工具技术、制度、激励、基础、环境等。

1.金融管制放松是金融业务创新的基本条件

金融管制的放松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价格自由化, 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 放开汇率管制;其次是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 使其公平竞争;三是改革金融市场, 放松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 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 加强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四是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 五是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实行商业银行经营多元化、利率自由化、对外开放全球化及放松金融管制等等。[2]

2.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活力源泉

激励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 以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创新就是要对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或动机进行更切合实际的分析, 找出其最迫切的需要, 给予更有效的满足。金融业务创新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需要激励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的市场, 就把握住竞争的主动权。同时员工对金融机构也需要激励, 不仅要有较高的收入, 而且还希望得到富有挑战性并能促进个人成长的工作的激励机制。

3.金融基本功能的重新整合是业务创新的前提条件

金融的基本功能在不同国家、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很少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金融基本功能必将促进金融业务的分解、整合, 从而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一是金融功能的重新整合和划分使传统金融面临竞争压力。二是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导致基本金融功能的分解。三是契约金融的产生体现了银行业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3]这些业务创新战略与机构对自身核心优势的界定和经营方式的选择相联系。

4.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给业务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市场化经营理念含:①市场理念, 即应有强烈的市场意识,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要求, 积极从市场筹措和营运资金, 并根据市场要求, 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②竞争理念, 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等鼓励竞争的政策已消除了金融业以及金融各行业间的进入壁垒, 使金融业的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竞争压力已迫使金融机构开拓创新。③信息理念, 要善于及时掌握和充分运用大量而准确的金融信息, 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防止和减少经营风险, 创造更多的利润;④信誉理念, 即在经营过程中要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取信于广大顾客;⑤人本理念, 把人作为管理的根本;⑥效益理念, 在经营管理中, 始终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力争获取最佳利润收益。

5.电子网络化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依托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账、汇兑、查账、交换、控制、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 并将金融机构和客户、客户与客户、银行与银行等联结成一个电子网络, 并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目前还是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积极稳妥地延伸的自动服务手段的应用,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持续发展。[4]

6.金融监管是业务创新稳健发展的保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而银行资本/资产比率却不断下降, 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效率和市场发展, 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无疑促进了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三、分业体制下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 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 无论在政策制度上, 还是在金融业务品种、工具技术、经营理念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但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业务创新仍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 在金融业务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内在制约因素

(1) 金融业务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金融金融经营者、从业者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模仿普及的基础。从我国农村金融业经营者来看, 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 面对由传统金融向新金融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都显得较为乏力, 畏首畏尾, 延迟了业务创新的进程。从我国农村金融业从业人员来看, 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老化,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5]

(2) 金融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机制中还未形成一种使员工在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觉意志和表现活力, 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具体表现也尚未形成业务创新精神、产权激励, 市场激励、政府政策激励机制和创新文化环境。目前农村金融业内还没有形成员工以积极的方式对待竞争, 勇于进取, 敢于试验, 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精神。一方面金融主体缺少风险概念, 使得“避险性”创新难以展开;另一方面极度厌恶风险使得创新缺乏动因, 显然, 任何一种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风险。政府对金融业务创新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 忽视金融业务创新的市场特性。

(3) 金融创新主体内在动因缺失、创新意识不强。

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体还没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我国农村金融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大的变化, 其经营者只求稳、不求新;只求个人的安逸和升迁、不求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2.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约因素

(1) 社会信用基础薄弱。

近年来, 一方面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实体经济部门资金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作为提供间接融资的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严重。

(2) 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是资金使用的成本基准。我国已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依然任重道远。

(3) 技术水平落后。

一方面, 新技术的运用成本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 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薄弱环节。

(4) 现有的有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一是金融市场立法不完善, 立法缺乏前瞻性。作为监督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对业务创新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二是受到制度的安排方面的制肘。另外, 对中间业务有关手续费收入做出明确规定, 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6]

四、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基础条件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实际情况, 业务创新应采取在基础金融业务创新、内部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的对策, 以加快金融业务创新的进程。

1.经营性金融机构塑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

要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造现有经营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使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能够以其财产、利益实实在在地对其经营风险承担责任;要在法律上明确保障农村经营性金融机构的所有者拥有选择对其负责的经营管理者的自主权力和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必须拥有的雇佣权、分配权和分支机构分布权。

2.金融业务创新要坚持走仿创、改创和首创研究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要注意发挥引进的创新成果在我国的实际功能。对传统业务可以根据中国农村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提供新的可能性进行改创, 要从我国金融运行实际出发, 研究开发首创的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金融新业务, 这是发挥我国金融创新特殊功能、保护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活力的根本所在。

3.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增强创新动力

有效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应具有创新动能强、市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要通过体制革新和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 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首先, 建立中国农村金融主体进行业务创新在制度上的保证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使金融机构愿意积极从事金融创新。另一方面, 要降低农村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 形成一个便利创新的有效环境。其次, 按照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流程及业务新产品营销的要求, 面向市场,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全面规划。再次, 建立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制度的保障机制。明确部门内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明确部门间责权划分;明确业务创新激励机制, 从战略高度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的农村金融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 始终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动力。

4.金融业务创新全过程应有前瞻性、连续性的防范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有关的金融政策和立法, 规范和正确引导我国金融创新活动。金融监管发展到今天, 可以说始终在被动地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这种“真空”时期, 也就是无法可依, 有法不依的时期。二要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业务监督其风险。一方面, 在设计农村金融创新产品时, 就必须自觉地将其风险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 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应更具有充分地前瞻性, 必须依靠和利用市场机制和内部管理。三要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风险预防机制。四要建立起严格的后续监督控制机制。五要对我国农村金融中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和虚拟性较大的金融创新, 应认真研究, 严格控制, 审慎发展。

5.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营造适宜配套的环境

一是要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农村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三是建立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四是培育农村竞争性的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金融业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 垄断会窒息创新的内在冲动, 不正当竞争则破坏创新的外部秩序。应对所有金融机构一律按市场原则管理, 取消各种政策性歧视, 使各类金融机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自主经营、自求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 在对金融业务创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业务创新界定了理论框架体系,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条件与制约因素, 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现实选择和创新的思路对策。

关键词:金融业务创新,系统观,创新层次,创新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泓贵.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 李峰.银行再造与银行管理理念的创新[J].城市金融论坛, 2000, (07) .

(3) 潘志坚.试论在分业经营原则下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合作[J].中国金融, 2000, (06) .

(4) 姜建清.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卢祖雄, 潘文荣.浅谈拓展农行农村领域中间业务[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2, (02)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9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是由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实力以及支农、 惠农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为农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一)农村信用社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各组成部分都有其不同的组织形式, 农村信用社主要是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的形式存在, 该组织形式运用的是合作制的原则。

(二)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是以股份合作制为其组织形式的,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形式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方式的运用主要是坚持合作制的原则, 并且在此基础上吸收股份制。 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入股人员是其辖区下的农民,工商户,企业法人等,入股人员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参与入股,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者则坚持效益性和安全性等的经营原则。

(三)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同样是股份制, 其辖区内共同参与入股的农民、农村商户、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的经济组织形式等组成的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它对农村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覆盖面广, 涉及到了许多银行涉及不到的偏远农村, 便利了这些地区的金融业务的办理。

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组织形式有:民间私人借贷、合会、地下钱庄、农民资金互助组。

(一)民间私人借贷

民间私人借贷是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这种借贷的借贷金额小,主要是发生在熟人之间,是亲朋好友,乡亲邻里之间的一种低息非营利性的借贷, 以及非亲朋好友间的高息盈利性的借贷。

(二)合会

合会也是一种普遍的借贷方式,它的典型的特征是合作。

(三)地下钱庄

地下钱庄是一种小范围内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主要是有血缘或者是地缘关系的合伙人入股, 为合伙人提供贷款或以高于其他金融组织的贷款利息向外发放贷款;

(四)农民资金互助组

农民资金互助组也是基于血缘和人缘关系的一种自主自愿组成的资金互助组织。

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历的实践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试办与大规模发展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困难,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少,仅有800多个,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复兴,1949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规定:“关于合作社,鼓励和扶住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 在城镇中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运输合作社,在工厂、机关和学校中,应尽先组织消费合作社。 ”1951年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在全国各地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截止到1953年末,全国共建成了25290个合作组织。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在这一期间,农村合作社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合作社的归属权先后属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导致了合作社经营权的丧失,以及之后经历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合作社经营的混乱,给合作社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到1958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合作社管理权的下放也到给合作社带来了损害。 1957———1958年合作社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农村信用社经历了曲折发展甚至是停滞状态。

(三)改革调整阶段(1979———199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的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农民融资的多方面需求,我国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了改革调整,农村合作社成为集体金融组织,在组织上,管理上等多方面恢复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随着农民受益的增加,农村信用合作社还开展了多种金融服务,1985年之后基本实现了自主经营。

(四)独立发展阶段(1996———2002年)

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出台,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整顿管理工作的意见》 出台,这些意见的出台使农村信用合作社从此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五)深化改革阶段(2003———)

2003年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的出台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开始,此轮改革按照的原则是商业可持续原则,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这次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结束语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民在自愿自主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的非盈利性的合作组织,经过历次的改革,使正规金融合作组织和非正规金融合作组织的经营走向正规化,为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古世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2012,(04)

[2]张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06)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理论分析 篇10

金融产业在我国经济产业中处于非常重心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让农业更加的现代化, 也更有利于我国国情的发展, 所以金融与农业经济两者之间有着剪不断的情怀。金融一直一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直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下农村普遍存在着金融风险, 如何改善当下的这一现状, 对于农村金融进行合理的改革, 完善与金融相关的体系, 是十分重要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有所发展, 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 实际上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也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 但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而,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本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对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见解

在20世纪后半期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有关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相关理论。所谓金融市场风险就是金融市场体制不完善, 存在很多限制性的管制, 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并且处在一个循环周期的状态。它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各类生产要素, 太过零散, 致使中国的市场处在割裂状态, 没有办法达到合理配置, 经济分割让金融体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

农业金融资源的配置一直都是存在问题的, 这与国家的产业政策, 国家金融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 资金的供给也就受到了影响。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等出现量小不足的现象, 导致农业对金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 农村信用机构的产权模糊不清, 结构也不完善

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员出资组建, 产权关系并没有得到非常明确的划分。信用社最终的希望是国家能够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 同时信用社制定的相关制度也是徒有虚名, 治理方法也是残缺不全。问题的积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的比例直线上升。

(二) 贷款利率机制不够灵活

农村贷款利率的浮动相对较大, 金额小, 风险大, 相应的贷款成本也高, 由于活动问题, 商业就不能对自己的资本做到安全的回收。贷款的利率没有一个固定的循环方向, 贷款人风险大, 损失也会非常大。

(三) 民间信贷层出不穷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正规和不正规共存。民间信贷方便快捷大部分农户会从这个渠道来贷款。正常的民间信贷可以弥补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足, 但是非正规信贷机构的产生只能增加农民和部分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 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不清晰

近年来, 出现了相当多得不合理现象, 认为贷款就可以救济生活, 贷款也有出现挪用的现象。制度的不良那么信贷中资金也会不安全, 制约了农村和企业信贷投入。

(五) 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政策不先进, 组织性不强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存在有一定的原因是供不应求的关系, 从机构到资金都存在这个问题。制度安排的不恰当不合理, 同时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 那么从商业贷款来说, 风险大, 遇到风险后的信贷补偿措施也不完善, 坏账, 亏损现象严重, 政策跟不上发展步伐, 传统观念农民的贷款意识不强, 资金在农户种也会停滞不前, 少部分农民同意贷款但合约却是不正规的。

四、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对策

(一) 强化农业相关政策与银行结合, 发挥银行的基础支持

银行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可以让服务模式更加的多元化, 结合当地实际, 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收购资金做好管理, 银行的贷款业务要更加的接地气, 重点在于让农业变得更加的先进。新企业抓好基础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完善, 内部机制健全, 政策执行力强。

(二)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正式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变、调整发展方式的基础, 是推进农村金融转换、深化经营机制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更加的明确, 信用社的管理权要让管理者拥有实权, 当地的政府机关也要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发挥本身的作用, 帮助农村信用社和谐发展。妥善处理之前的坏账, 由合理的部门来共同分担。

(三) 发展农村商业金融,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适当的放宽民营企业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 金融机构扩大, 提高效益, 利用市场优势调整重点, 提升经营, 发挥商业金融的促进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支持高科技产业, 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农业, 支持优势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农业保险机制越健全, 就会降低农民贷款的风险, 对农村经济提供补偿, 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关存款类的金融机构要对农村信贷提供支持, 基层农行也可做到大力的支持, 银行与信用社相互结合, 提高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有效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促进农村资金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五) 鼓励金融创新, 优化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

让金融充分与市场相结合, 提高广度和深度, 制度, 环境, 结构都属于金融创新的范围, 从实际出发, 让金融变得更加多元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来维护, 同时也可制定一定的考核机制,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加强宣传, 推进农村信用社的和谐发展。规范中介的运营体制, 结合当地的市场, 制定处适合中介的服务标准, 在审批制度方面要做到非常严格, 培育正规的民间中介, 在相互竞争中让价格保持在一个非常平衡的状态, 努力提升专业水平, 保证民间中介的诚信机制。

五、结论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风险, 应集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风险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必须做好大量的改革。解决农村经济中的环境问题, 制度问题, 结构的不合理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才能让农村经济不被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龙耀, 江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11, 07:98-113.

[2]张云燕.陕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中国农村金融 篇11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把农村的發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转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将全面展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协调,农户企业的金融需求与金融的有效供给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矛盾突出。

1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1.1 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县城以下的村镇设置了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单位,农为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在对当前农村金融有所供给,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大部分资金上划到省市分行,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而农村信用社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包袱沉重,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支农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

1.2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仍处在较低层次、低效率阶段。金融机构受贷款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发放小额贷款为主,支农贷款品种相对较少,额度较小,仅能满足部分农户简单的种养业资金需求,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1.3 针对贫困人口的公益小额贷款机构基本空白

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而商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这部分人的信贷需求并未设定在信贷支持范围之内。当前又无专门针对贫困人口的公益性小额贷款扶贫基金,对其提供金融支持,致使贫困人口越来越穷,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1.4 担保机构缺位

当前,普遍存在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和中小企业不能提供银行所需的抵押品。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是成立贷款担保公司。目前,成立的担保公司主要是企业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民并没有担保公司认可的反担保财产,致使一家一户为主的农户很难得到担保公司的担保。另外,担保公司的经营方式加重了农户或中小企业的负担,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5 农业保险缺失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遇到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农民会血本无归,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做为农业生产重要保障的农业保险,由于其高风险,低利润,商业保险机构根本不愿涉足。这给农民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1.6 金融机构创新不足

目前,做县域经济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主要业务品种仍囿于存、贷、结算等传统的业务。但由于软硬件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结算渠道不畅,已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网上银行、银证通、票据业务等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

1.7 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良好的政府信贷支持系统和高效的司法制度能有效降低银行和农户、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部门在维护金融债权方面支持力度较小,甚至借企业改制、破产等手段逃避金融机构债务。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型金融企业,不是国家强制机构,对借款人逃避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行为无强制能力,从而使债务人违约成本过低,进而使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历史包袱沉重,积重难返。

2 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应该采取的措施

2.1 引进、设立新型金融机构,形成充分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设立之势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依法设立新型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多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应当继续深化改革,可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从而提升其形象,提高其效率,真正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2.2 引入国家扶贫基金解决贫困人口的贷款难问题

国家扶贫基金会是专门针对贫困人口发放小额贷款的公益性组织,该机构有多年的贫困人口小额贷款经营经验,且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当前较为正规的扶贫组织之一。国家扶贫基金会对于解决贫困人口贷款难,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

2.3 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发展,消除农民投资和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由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和政府救济,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拓农村市场,创新保险品种,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的有效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参保基数,使农民向农业投资和银行发放农业贷款能够实现风险可控,保本经营。

2.4 完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抓紧建立健全县域信用担保机构,一是大力发展地方政府参与出资的信用型担保机构;二是积极培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商业化运作程序组建的商业型投保机构;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农户自发组建,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型担保机构。同时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落实配套措施和办法,做好农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切实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2.5 加快建立征信体系、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改革农村金融生态

一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信用信息库,完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共享和协调的平台,降低银行的征信成本。二是加强对农民法律和诚信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三是司法部门依据国家赋予的强制力对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赖债户实行强制执行措施,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对赖债户进行打击,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从而形成农户、企业讲诚信,不讲诚信就会受到经济、法律制裁的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6 改进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农村金融创新首先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一是农村机构应适时推出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信贷产品,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票据质押贷款等业务品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扩大农村消费信贷,设计出与农民消费特点相适应的医疗消费贷款,个人委托消费贷款,住房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业务。三是加大对公事业单位贷款的支持力度,积极向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提供信贷支持。四是以推进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系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现代支付系统建设,为农户提供多层次,高效率的支付清算服务。五是创新农村信用社的“信通卡”支付功能,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2.7 构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支撑体系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 篇12

关键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规范

一、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

刘仁伍博士在他撰写的《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一书中进行了这样的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农村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甚至是农户外源性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取得的融资仅占农户全部融资的20%, 80%左右的资金需求是从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得到满足的。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全国15省份农户只有不到一半的借贷是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全国17个省份的中小企业有超过3成的融资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取得。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在中国农村地区, 以借贷为主要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大量存在, 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不容小视。目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大概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覆盖面广、易活跃、利率高、借贷期限相对较短、季节性强, 风险意识增强、隐蔽性强,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

二、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分析

(一)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外因分析

1.二元经济结构下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 先进的现代部门和落后的传统部门并存, 城乡差别大, 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地区差异显著。这种二元结构制约着国家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的选择、实施, 同时也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2.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配置不足为非正规金融创造了发展机会。一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位, 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 农村信用社因普遍经营困难而严重支持不足, 农业发展银行功能日益萎缩, 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通道, 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甚至出现了正规金融供给的真空。在需求诱致性因素的推动下, 正规金融的严重缺位为非正规金融创造了发展机会。其二是正规金融个人业务贷款存在空白点。其三是正规金融信贷管理体制过于严格、信贷程序繁琐、金融创新和服务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使得正规金融不得不给非正规金融让出大部分市场。

3.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非正规金融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旺盛, 但供求缺口较大。在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情况下, 各乡镇农业产业化投入, 种养殖业发展、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 但金融部门收缩贷款权限, 且偏重于短期农业项目投入的现状, 使农村、农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资金缺口较大。中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金融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4.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显示出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农村组织及农户个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往往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信息及信用证明, 而且由于征信体制的不健全, 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 加上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 很难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抵押和担保。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虑, 支持的对象往往是优质客户, 农村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途径的满足, 而非正规金融通过民间信用和亲朋好友的纽带与需求主体联系起来, 借助亲缘关系和地域优势能很好地掌握用款对象的信用情况, 特殊的失信惩戒机制也比较有效, 使其顺利地成长起来。

(二) 农户的行为特征是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内在原因

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导致在全国范围内既存在传统农户也存在现代农户。

传统农户是指生存于小农经济环境下的农户, 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特色, 以家庭为核心, 由小家到宗族、到邻村, 由村到镇、到县、再依次到地市、省等, 逐渐向外辐射延伸构成了中国农村社会所特有的“圈层结构”。小农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拐杖经济”特点, 农户以土地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 非农收入作为家庭经济的“拐杖”, 是农业经营的重要补充。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远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化, 所以传统农户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因此, 小农借贷的基本逻辑顺序是, 在农业收入不足时寻求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家庭内源融资, 如果仍有缺口再寻求外援融资。寻求外援融资时, 首先在家庭圈层结构内寻求友情借贷, 其次则谋求国家信贷支持, 最后不得以求助于带有商业特点的民间借贷或高利贷。正是“圈层结构”和“拐杖经济”的农村经济特征奠定了农村民间借贷的基础。现代农户是指经济上无生存危险, 较为富裕的农户, 他们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心城市郊区。因为他们更贴近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户获得产品的供求和价格等市场信息变得较为容易, 市场信息对农户的约束程度大为下降。他们区别于传统农户的行为特征是现代农户更接近于完全的理性人。与欠发达地区相比, 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 农户收入的增长使非生产性金融需求可以在家族内部解决;其次, 农户的金融需求结构有了根本变化, 生产性金融需求相对非生产性金融需求占了更大比重;再次, 农户收入的大范围提高使农村资金供给更加充裕。但各家族甚至一个完整的圈层结构难以满足大额的生产性金融需求, 而对于正规金融机构, 这个数额又太小, 并且农户难以提供担保, 所以现代农户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就无法被不发达经济状态下的金融制度安排满足。潜在的收益催生了新的非正规金融制度, 标会、钱庄、各种基金会等非正规金融组织满足了较大额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因此, 在中国农村的发达地区非正规金融也大量存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是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满足了农户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金融需求, 弥补了由国家完全控制的正式制度安排的不足,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限制了非正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国家需要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 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减少农户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

目前, 城市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在农村, 农民的社会保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 正是由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 增加了农民非生产性资金的需求, 而由于正规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足,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占领了这块市场。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从源头上减少农民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 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公平的实现, 而且也可以抑制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二) 通过试行利率市场化解决非正规金融问题

在非正规金融比较活跃的地方, 通过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 利用利率杠杆引导资金流向, 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增加农民融资机会, 活跃农村经济。通过灵活的利率政策推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 扩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规模效益, 壮大其支农实力, 最终达到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目的。

(三) 依法界定合法金融与非法金融, 将发达地区各种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合法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国家统一的监管体系之中

引导有一定规模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组织转变, 建立商业性和合作性的民有中小金融机构, 从而使农村金融的产权主体多元化, 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 促进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

(四) 正规金融机构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正规金融机构努力完善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 做到手续简化, 及时给与信贷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孝武.论我国民间金融的治理[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6) .

[2]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J].金融研究, 2003 (2) .

[3]姜旭朝, 丁昌峰.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 2004 (8) .

[4]韩延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乡村规划建设下一篇:交通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