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2024-07-25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共12篇)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1

中国共产党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就是人口众多而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整个国家的财富总量已经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除了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以外, 中国还有很多尚未开发完整的地方, 那里的经济状况还很不理想。中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到90%左右, 一些农民在当地能人的带领下率先取得了富裕, 涌现出一批弄潮时代的英雄和旗手,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的农民由于地缘或者其他等多种原因尚没有找到脱贫致富的道路, 不能说他们那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港

里没有人才, 原因是复杂的多重的, 他们还在希望中探索, 所以说只有这些人口都取得了富裕的生活状态之后, 中国才具备了全面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先有物质自由, 才有精神自由, 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实现物质自由的过程, 也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齐头并进, 相互补充, 逐渐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政府为了构建具有解放生产力能力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 采取了农业哺育工业, 率先把中国的工业经济建设完成了转轨, 在大量利用各种外资合资等多种资金渠道的方法下, 在开辟经济特区和经济带圈的方法下, 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取得了经济建设的成就, 使中国成功建设起来了一个可以良性运作的, 能够迸发强劲生产力的经济体制, 使中国在沿海经济带和大中城市具备了现代化国家的相态和气氛。基本上完成了城市的现代化过程, 尽管在其内涵深处, 比如环境保护、人文关怀、法治建设、教育卫生还期待继续完善, 毕竟事业没有尽头,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国家服务质量的要求会不断增加, 中国政府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日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生活要求的需要。但是中国目前的财富总量和发展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多元化需求, 中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生活需求的矛盾。

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中国社会的其他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强大的经济后盾是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物质保障, 但是我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构建各种软体环境, 良好的协调和处理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 良好地整合在获得物质自由的过程中所分割的利益, 这样才能保证物质自由良性快速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物质自由是其他各项自由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其他文明也是物质文明的黏合剂和润滑剂, 各项相辅相承, 不可分割, 互为保障, 互相促进。正因为如此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号召。胡锦涛主席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 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胡主席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要实现中国社会建设的现代化, 就要有各方面的相关配套条件, 就要整个社会全面平衡发展, 要社会全面发展, 当然不能忘记占人口90%以上的农村人口, 只有占人口90%以上的农业人口全面实现现代化, 中国整个社会才有了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现实可能性。中国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 没有占人口绝对优势的农业人口实现富裕生活, 实现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真正现代化。一个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和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 建设农村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中国农村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才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天定之途。

正是出于对实现中国农村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整体考量, 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化全面发展的科学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思想。每个伟大思想的建设都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才应运而生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武器就是中国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就是统筹兼顾发展, 就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的关键是全局谋划, “兼顾”的重点是利益均衡。统筹兼顾, 就是要使与发展相关的一些基本关系在发展中保持均衡。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等。统筹兼顾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任务的实质, 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统筹兼顾的任务不是平行推进, 而是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统筹兼顾的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发展, 就不是科学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所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然是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手段和必然过程。正是基于以上考量, 我们才开始探讨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城镇化。

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会逐渐向周边扩散, 逐渐通过建设卫星城等多种方式扩大城市的覆盖范围,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种趋势也将不断延伸, 未来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将不在存在。一个高度发达、别墅林立、联网互通的花园式的现代化桃花源世界即将在中华大地到处呈现。只靠中心城市的扩大发展是不现实的, 是不能够完成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把中国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迁入城市也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只有在原有自然村的条件下加快城镇化进程, 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现代化之路。

首先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中国由于城市的现代化已经基本完成, 工业领域的经济改革已经完成, 中国工业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被城市居民或商家的购买力所吸收, 所以中国商品大量出口, 基本上是靠对外贸易来达到消融产品的, 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销市场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 更深层的危机我们也可以预见。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只能导致中国变成廉价的世界加工厂。所以中国政府制定了扩大内需的新经济政策, 要拉动内需就要让城乡居民具有购买力, 所以让占人口90%以上的农村人口实现富裕具有购买力是中国城市工业经济需要腾飞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摆脱对外国资本和市场的依赖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过程。只有广大的农村人口富裕了, 具有广阔的购买力, 中国的工业经济才能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强劲的发展后劲, 同时农村人口实现富裕之后, 他们才有更好的动力和能力发展农产行业和利用农村资源, 为工业经济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原材料。总之让农村人口富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所以帮助广大农村人口实现富裕, 继而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农村的全面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总体目标, 就是为了中国人民谋取幸福的生活,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为城市商品工业经济建设所做的牺牲应该在城市商品工业经济体制走上正轨以后而得到反哺, 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科学技术, 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以及资金实力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是中国社会互相帮助, 互相关怀, 相互扶持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高风亮节的内在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首先要进行的是全局规划, 建立全局规划的概念就是要预见到一个地区长远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未来100年或者200年内整个地区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整个地区靠近哪个经济带区, 有什么相对的地区比较优势, 发展哪些产业更符合当地的地理和人才优势, 哪些产业符合周围以及相关地区的市场需求。邀请城市规划专家和其他相关学者, 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全面布局, 可以由政府进行主导规划, 然后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吸引城市里面和各种先进地区的资金, 像建立大学城那样,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学校、图书馆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 先建立起房子让给农民去住, 然后把农村城镇社区中的商家经营权免费放给建设方, 也允许他们参与一定的社区管理, 并且在将来社区盈利以后还享受税收分层。这样的办法既利用了外来先进的资金、技术、文明, 来带领落后的地区走向文明, 又为国家节省了大笔的资金, 弥补了资金不够充足的缺陷。进行整体布局是为了以后不会出现重复建设, 所以整体规划一定要充分考虑地区以至国家发展的全面趋势而定。

在政府财政扶持下, 帮助农民走自主创业致富的道路。在中国目前的现实国情下, 广大农民要走向共同富裕, 全靠政府扶持和外资投资是不现实的,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开发本地内需市场潜力, 寻找可持续盈利的新经济增长点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才是最符合现实国情的道路。哪些是需要政府来做的?政府可以设立农业技术培训站, 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广播电视或者网络, 没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光盘配合专家讲解, 帮助农民学会科技农业, 养殖畜牧, 以及其他相关农村建设的知识, 帮助他们取得农业方面相关的中专或者大专文凭, 主要以实用技术为主, 在农村普及农业建设知识。对农民的养殖种植以及其他产业给以必要的财政补贴, 鼓励他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干劲和信心。同时给那些想创业的农民提供必要的贷款和扶持, 当然获得贷款要怎样衡量, 怎么考核, 这又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获得贷款的农民要么有良好的文化知识, 要么有成功项目的经营经验, 要么有地方上资深人士的推荐。总之, 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贷款, 采用民主, 公开, 公平, 公正的原则, 切实做好资金支持政策。同时由于偏远农村离市场消费地较远, 信息闭塞, 他们看不到销路也会没有信心, 所以应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农村农业经纪人制度。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手段, 积极帮助农民寻找市场和销路。发展成熟的地方采用市场化和政府服务双从机制, 发展不成熟和贫困地区采用政府服务主导的经纪人制度帮助农民建立销售渠道, 让他们打消销售上顾虑。让农民以自己的土地和资源入股, 保证他们的可持续性收入, 把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浪费人才。按照城镇化的模式全面建设农村社区, 建立相关配套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休闲娱 (下转第162页) (上接第10页) 乐机构、健身体育机构、通讯信息网络中心等等。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市场, 农村政府要为弱势农民维护合法商业利益保驾护航。

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的年轻化、智力化、民主化机制。选拔优秀年轻高校毕业生到中国农村政府担任村官是新时代发展的内涵要求,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年轻大学生村官有理想, 有抱负, 有为国家做贡献的良好愿望。胡锦涛主席到中国农业大学讲话时说, 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 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 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 深入到群众中去, 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管理要科学化, 就要人尽其才, 学文科的搞管理, 协调人民矛盾, 调节社会纠纷, 良好的宣传党的新农村政策, 学农科的搞技术, 科技兴农加大产业效果, 国家应该给他们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让他们通过演讲竞选的方式获得职位, 可以调动村内的资金来作为经济运作的经费, 可以享有一般法治治安或民事案件的裁量权, 并且把全村每年盈利的10%当作绩效奖金作为福利, 鼓励他们以农村为家, 长期创业。彻底实现农村发展的现代化。农村是否能够留住人才, 关键在于是否放权给青年干部, 只要我们通过基层民主方式选拔了合适的人, 就让他们放手去干, 五年一换届。

综上所述, 在当前形势下, 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保增长的基础支撑在农业, 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 保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外来资金帮助农村快速致富, 也可以探讨依靠农村自然优势上特色项目自主创业循环发展, 可以像当年在城市建立经济特区那样设立新农村经济特区, 利用外来资金和政府扶持, 组成政府特派员, 企业, 村民代表, 民选村官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民主集中管理。当然农村经济特区只能是以点带面, 农村的全面发展还要靠本地优势, 本地资源, 搞项目创新, 在政府扶持下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才是适应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普遍性规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中国共产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路, 用不了50年的时间, 中国将基本完成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工程, 中国的全面现代化才有了科学发展之路。建设高度现代化的农村社会为实现中国全面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精髓之处。

摘要:在新世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以至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必须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否则, 社会无法和谐;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缺乏广阔的消费购买空间和资源供给市场。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认识到, 实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过程。文章通过论述经济社会发展的层级模式来论证农村经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深刻分析了中国农村的富裕和现代化, 对于中国整个社会安定团结, 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这正是我们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认识。全面地分层级地探讨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实现过程和与之相配套的软体环境构建过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镇化,现代化,软体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讲话[Z].2009.

[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2006.

[3]、胡锦涛.胡主席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话[EB/OL].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2009-05-02.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2

农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中国农村问题由来已久,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与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内在客观规律的要求,更是新世纪中国国情及现代化发展的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作 者:刘小华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62 刊 名: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1) 分类号:F320.1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战略性选择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3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的,“四化”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战略紧密相关。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而城镇化与现代化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的重要性所在。“四化”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从目前我国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才能使我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要更加重视。在分析如何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前,我国寿险应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有所了解。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农村现代化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只有农村现代化得到实现,更多的农民才能得以从土地中解放,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仅能使更多地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而且给城镇化的实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必须要注意协调发展问题。过去某段时期,我国对“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比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过快的状况,致使我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我国必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推动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稳定没有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新城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4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多种粮食生产总量都高居世界第一或前列。不仅如此,我国还实现了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的世界奇迹。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我国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不高,有些土地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看,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我国现代人民生活的需要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亟需变革。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地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已迫在眉睫。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成为了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8亿多的人口是农民,这个庞大的人群为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温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认真分析不难得出,农民人口的众多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在农业生产上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仍然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而这也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如果能合理使用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必定具有巨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改善人类福利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因此,如果能够提升这些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并教会他们种植农作物的科学方法,这些巨大的人力资源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将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都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并对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1 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首先,要看到通过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最终能够较好地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非均衡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较,我国的农村建设仍然十分落后,基础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且这一现象现在仍有恶化的趋势。首先,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生活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巨大差别,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民身份与享有权益的不对等,致使许多农民放弃耕地、放弃农业生产而选择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成为亿万农民工中的一员。城市的人力资源增多便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和土地的荒芜。但是由于农民工的素质普遍较低,在城里只能干一些比较基层的活,且难以享受和城市人同等待遇的权利。由于没有当地的城市户口,他们的子女也难以接受当地优质的政府公办教育。这样又可能会导致农民与城市人口素质水平差距继续扩大以及城镇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再次恶化。其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素质低,长期以来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并及时转化、提升成为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致使农业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然而,对农村的产业进行优化和升级,其实质是一个从低素质的体力劳动向高素质的智力劳动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过程要求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多的技能,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则需要拥有较好的文化和知识基础,要更了解相关的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同时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从这一点上看,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已是一个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关键。

第二,我国要实现伟大的中华复兴,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社会的长足发展,还要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现在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化布局的核心因素之一便是人才。我国农村的农民人口是世界之最,然而我国农民素质偏低这一现象却制约着我国农业水平的发展。只有把农村中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合理地提高和利用其巨大的人力资源,让人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才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只有更充分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只有真正地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更近一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复兴。

第三,要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城镇化不仅意味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这一个过程也是产业结构演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的过程,而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的支持。同时,要实现城镇化的各项资源配置也必须要有人才资源,只有把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农村。

最重要一点,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其中就要做到劳动者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农民在新的时代下要学会现代的生产和经营理念,同时要具备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这四大意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养。过去单纯只靠体力耕作农业的方式已经过时,农民要适应这一潮流并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更好地协助国家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革和产业化推动工作。

因此,要实现当今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如果能把这巨大的农业人口转变成具备一定综合素养和熟悉农业知识的新型农业人才,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2 加快农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2.1 国家应注重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

我国农业人口有8亿多人,然而这些人口接受的教育普遍不够或不优。优质教育都集中于大城市中,却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同时现有农村的学校也可以新增一些有关农业知识的通识课,向这些农村学生宣传和解读国家的农业政策,向他们介绍科学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知识和概念。不仅如此,国家还应加大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补助力度,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更好的保障,并鼓励他们毕业后回到家乡回到农业中工作。以上的这些做法对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都是很有帮助的。

2.2 国家应大力倡导有关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

一方面中国现在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又缺少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人才。如果这些农业专业的学生能到农村去就业则不仅可以将自身的知识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农民,让更多的农民知道国家的农业政策和相关的农业种植技能,并帮助国家去开发这些农村的人力资源。这样的做法能够很好地提升农民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程度并提高他们的农业知识水平。不仅如此,国家级别学金以及助学金应当向在高等学校农林类专业就读的学生倾斜,并且对那些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工作并满一定期限的毕业生,也积极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并向农林水类专业学生倾斜。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中就业,有利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在农村中的传播,有助于为农村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2.3 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广大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队伍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这些队伍来向农民传播科学的农业耕种和管理技术及相关理念,有助于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选拔。除此之外,还要推广农村的专业技术协会,培养出更多的农民技术员、科技户、专业户。因为这些都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和信息传递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一场农业科技革命已经悄然展开,这些技术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而我国在生物技术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如果能够开发出农村中庞大的人力资源,将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发农村中的人力资源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科学因素和技术因素,还受制于人的因素,只有真正地把农业中的农民从土地中释放出来,让农村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进行下去。否则,缺少了农业类人才的支持,一切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只能是一场空谈。

摘要:在当今21世纪,农业生产越来越讲究产业化布局和机械化生产,传统的纯体力生产已经过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然而要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其前提便是要开发出农村中的人力资源,使农业中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人力资源,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5

——基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摘 要: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依法整合乡村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协调好“两委”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培养农民参与意识。关键词:构建 农村 社会管理 体制 收稿日期:2009-05-05 作者简介:郭泽保(1951),男,安徽五河人,福建行政学院教授。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改革的深入,给农村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因此,完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体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法管理农村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节农村收入分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活动。[1 ] 社会管理体制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即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社会管 理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体现不同的时代特征。

第一阶段是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8 年人民公社成立,是为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初创阶段。1950 年12 月,政务院颁布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确认行政村与乡为一级地方政机关,在土地改革未完成的地区,乡农民代表大会或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乡人民代表会议的职权。与此同时,国家还对乡(行政村)行政区域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1954·42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县以下农村基层行政区划为乡、民族乡和镇,撤消了行政村建制。从而确定了我国乡、民族乡是农村基层行政区划,乡政权是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国家政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民族乡等基层政权在管理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优抚和救济工作;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社会管理职能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广大农村社会稳定、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对于完成土地改革、推动合作化运动,对于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文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1958 年到20 世纪70 年代末,是为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政社合一”农村社会管理阶段。1958 年下半年,全国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乡建制被“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取而代之。公社管理委员会取代了乡政权。人民公社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建制,存在了将近25 年之久。1958 年8 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规定:“公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并且要实行政社合一,乡党委就是社党委,乡人民委员会就是社务委员会”。根据1958 年12 月10 日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公社的管理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区(或生产大队)一般是分片管理工农商学兵,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盈亏由公社统一负责。生产队是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此后,1975 年和1978 年的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从法律上确认了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

人民公社作为“左”倾思想催生出的兼具基层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社区管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组织“怪胎”,在其存续的25 年间,全靠不断提升的高度集权和国家强力来支撑。这种管理体制虽使国家整合农村的能力得到了强化,把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效力推到了顶点,但是,人民公社结构上的缺陷和功能上的障碍,还是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的社会进步。[2 ]

第三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是为“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阶段。1982 年4 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问题发出通知,要求先做好试点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逐步改变。1983 年10 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消25 年的乡建制得以恢复,使农村行政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7 年11 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试行)》,对村委会的性质、地位、职责、产生方式、工作方式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至此,农村县以下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曾经实行了20 多年以超强控制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被有一定自治性质的“乡政村治”管理体制所取代,实现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造性转换。

“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反映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对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调整,国家行政权力从基层农村社会全面撤出,乡镇政府成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及其引起的诸多变革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确认,村民委员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推进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乡政村治”造成权责分界不清和权力运行中的体制摩擦。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乡政村治”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了村级自治组织与乡镇政权的责权关系,即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政,乡级政权之下的各村社区,成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在这种政治关系 的安排下,乡村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有效运行和村民自治权利的真正实·43 ·现。依照1998 年11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就在法律上明确了乡村政治关系是“指导、支持、帮助与协助”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 系。然而这种本应职责清晰、权限分明的乡村关系,由于乡镇行政权与村庄自治权的来源不同,在现实中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状态。一方面,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承担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各项工作实施行政管理的职能,这就导致了乡镇政府往往忽视了指导和帮助的功能,而片面地强化对基层的直接控制和行政领导,进而弱化了村民自治,使村民自治机构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属物,导致了村民自治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自治组织,往往会寻求扩大自治权利,抵制或拒绝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和宏观指导,片面地强调自主性,从而造成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功能的萎缩,导致了乡政与村治关系的脱节。[3 ] 这不仅会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也有碍于村民自治权利的正确行使和村民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当村治已发生重大变革时,乡政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后果是日益扩张且不受制约的行政力量不断压缩农民和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农民的自主权受到侵害,自治组织日益行政化。[4 ]

2、“两委”关系定位不清,形成权责交错的局面。从理论和制度上看,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地位和关系是明确和协调的,即村党支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组织村民自治。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对村委会和党支部的权限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限定,有些规定也显得过于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极易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农村因其党组织长期较为健全,组织性强,在村中有权威,党支部在领导和管理本村事务中并不只是建议而更主要的是对村里的重大事项直接做出决策或决定。在这些地方,仍然是村党支部书记说了算,村委会在法律制度上拥有管理本村事务的权力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和具体落实。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地区,村委会根本不接受村党支 部的领导,有的地方选出的村委会主任连党员都不是。由于按上级规定,村党支部无权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因此导致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无从体现,使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受到严重削弱。同时,由于受人民公社体制的传统影响和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使相当多的村党支部书记习惯于“一元化”的领导方式,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决定村中事务权力的“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则是协助书记工作的“二把手”。村委会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主要取决于党支部书记个人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如何。另外,由于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还相对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需要,一些思路和办法仍停留于计划经济的模式,再加上农村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较严重,从而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现实课题。

3、村自治组织内部运转不协调,存在机制上的障碍。从目前情况看,机制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村务决策和监督方面。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实际上却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重大村务决策动议随意性大,各地通行的做法是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但哪些属于该交村民参与决策的重大村务什么时候提交讨论,往往取决于少数人的主观意志。二是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远远不够。有些本该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务往往由村委会决定,有些本该由村委会决定的往往由“两委”或党支部决策而且村支部书记往往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决策的运作,班子成员难以发表 不同意见。三是村务决策的质量难保证。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议事程序制度安排不健全,即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往往也是临时将村领导班子形成的决策交村民代表讨论,实际上把村民代表会议变成了任务布置会。从各地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决策未能充分反映村民利益和意愿,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参与意识。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序格局,将社会事业推向前进。这就需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民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农村社会是一个弱势社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缺乏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利益表达渠道少,农民的微弱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选举中,4 个农民的权利相当于1 个城里人·44 ·的权利,这样在政治上8 亿多农民就变成了2 亿多农民”。[5 ]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人数最多的农民却少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表达合理要求的组织,如“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知识分子有文联、科协和社联,个体户有个体劳动者协会,企业家有企业家协会,唯独九亿农民没有这种政治或经济组织”。[6 ] 即使有的地方成立了一些农民经济和维权方面的合作组织,由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稳定性差及博弈能力低,加之受到政府的限制又较多,其真正发挥的作用很小。此外,受现有政治体制的限制及教育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依附观念较强,对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不太清楚,也不知道怎样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这制约了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1、依法整合乡村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良性互动。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乡政村治”的总体框架不宜轻易变动,至于在这种格局下出现的问题,应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逐步加以解决。因为在村一级设立村政府,实质是将国家权力再次深度介入农村社会,而过度或者超强的行政干预势必抑制农村基层社会和村民群众的自主活力,使基层社会和村民群众难以发挥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增加行政管理层次,加大管理成本,加重农民负担,从而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主张在管理方式上,乡镇政府应当用政策、法律手段指导村委会的工作,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委会则要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在本村予以落实。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管理不等于强迫命令,村民自治不等于不要行政管理。乡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它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的各个单位实施行政管理,布置有关的任务。村委会也有义务接受乡政府的行政管理,协助乡政府开展工作,完成各项任务。村委会的自治性质,决定了它既不是乡镇政府的下级机构,又非其派出机构。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必须建立“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干部要在其位谋其事、以本职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职能部门真正发挥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把该管的事管好,以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理。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把社会的自我管理权还给村级组织,从而推动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有效地启动村民自治机制的内生力量,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国家对社会管理与社会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全新面貌。

2、有效地协调好“两委”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具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须有效地协调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使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为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制度上合理划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范围,并使二者实现不同层次上的协调和统一。在职权划分上要体现党组织管方向性“大事”,村委会管具体事务的原则。二是通过加强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和凝聚力。要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将村民中的优秀分子特别是村委会干部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通过民主选举将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为党组织领导人。在组织结构上应提倡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干部交叉任职,这样便于加强党对村委会工作的领导。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村党支部书记一般都兼任村委会主任,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支书参加村主任选举的深层意义在于,不仅进一步稳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基础,而且对农村基层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将产生影响。

3、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基层自治,是民主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监督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缓解政府与居民矛盾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广泛开展了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党组织,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 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45 ·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在行使自治权的同时,要明确界定村级自治权限,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什么属于村级自治的事项,什么是村级必尽的义务,什么应该由乡镇或乡镇以上政府来管理和提供,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村级自治工作的开展,从而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和完善农村自治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4、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培养农民参与意识。一般来说,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二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与协调、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7 ] 因此,在农村社会管理上,要积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研究农村社会管理的规律,按照十七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改变管理主体单一的状况,要扩展社会管理的主体,从一元管理向多元管理转变,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使农民和其他盈利或非盈利组织成为管理主体,并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通过组织实现与国家的沟通和协商,利益表达的效果会更好,有助于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享受政府和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成本低而且效率高。

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和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育,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民主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通过加强民 主法制宣传,致力于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观念,并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知法、懂法,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到守法并敢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 篇6

关键词 水管理;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水利战略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6-0120-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6.020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7

1 现代化视野下农村社会动员的依据和背景

社会动员, 就是广义的社会影响, 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发动。它是指人们在某些经常、持久的社会因素影响下, 其态度、价值观与期望值变化发展的过程。社会动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目的就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毛泽东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大矛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 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统计, 1949年, 全国总人口为54167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为48402万人, 占89.4%;城镇人口5765万人, 占10.6%。可见, 农民不仅是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体,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毛泽东指出:“中国主要人口是农民, 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能取得胜利, 国家工业化也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因此,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动员广大农民, 挖掘农民生产建设的潜能, 激发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 建国初党对农村的社会动员

2.1 打破旧的经济秩序, 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确立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现代化的一个根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工业化, 没有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和高度的集约化的组织方式是不可能有社会或国家的现代化的。显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分散的个体经营缺乏工业化必要的物质技术和巨额的资金积累。从1840到1949年, 由于中国政治腐败、局势动荡, 加上列强的经济侵略, 致使农村经济濒于破产, 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尖锐, 中国的工业化举步维艰。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据, 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及富强的基本障碍。”

因此, 改造农业, 打破农村原有经济秩序, 恢复农村生产力, 是扫清工业化障碍的必然选择。1950年, 中国共产党根据土地改革法对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新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新区土地改革基本上完成, 经过土地改革“中国的农业起了深刻的变化……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从而消灭了反动势力的主要基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主要支柱, 农村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 国家的工业化的条件具备了。”据统计,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左右, 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9%。棉花等工业原料作物的产量1951年即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产量。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 而且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 为国家积累工业化资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2.2 确立新的政治秩序, 为农村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

国家—乡绅---乡村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结构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稳定并长期维持的重要原因。乡绅是联系国家和农村的主要纽带, 这种乡村代理机制的存在导致了农民对国家政权的依附程度非常低, 并最终形成农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差。显然, 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党对农村经济、对农民动员的政治成本, 也是不利于推进土地改革和国家工业化的。因此, 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国家直接面对乡村和农民的成本, 就必须对乡村社会和农民进行必要的改造:改变传统乡村治理模式, 有效整合乡村社会资源, 重建乡村社会的社会动员机制, 调动乡村社会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是农民真正意义上成为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政权建设的过程, 是一个立、破并存的由旧转新的过程。首先, 废除保甲制度, 划乡建政, 巩固人民政权。第二, 组织普选, 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建政。乡村社会的重组, 改变了农民游离于政权之外的现状, 更多的农民通过基层组织开始关心国家前途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中国共产党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信任和支持, 有力推动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因此, 邓小平指出“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 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促进现代化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2.3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提高农民素质, 推进农村人的现代化

现代理性是伴随西方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理论体系, 他与传统蒙昧相对而然, 现代理性强调社会组织原则是以个人为社会关系的价值主体, 每个主体在社会关系的原始起点上是平等的。可以这样说, 国家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每个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必须担负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社会。古老而又超稳定的文化传统和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成为排斥现代理性的重要屏障。因此, 要把乡村社会纳入现代化进程中, 就必须解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蒙昧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现代理性主义思想武装农民。《共同纲领》就指出:“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

马克思说过, 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 精神的力量只能用精神的力量去瓦解。因此, 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必须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从现代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出发, 将旧有的传统乡村道德观念从农民的精神世界中剥离, 使社会主义新文化渗透到农村中区。首先, 在农村中开展扫盲运动, 举办农民夜校和各种识字班;其次, 移风易俗, 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第三,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推广科技活动。第四, 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建国初对农村文化的改造和建设, 基本上使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取代了旧有农村封建道德文化, 提高了农民素质, 开阔了视野, 推进了农民的现代化。总之, 新中国党和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重建, 有效的实现了对农村的社会动员, 并用现代化的理念, 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村生活观念、标准和模式, 推进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3 建国初党对农村的社会动员评析

3.1 激活乡村社会的政治热情, 提高乡村社会政治参与欲望和参与能力, 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 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是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 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也成为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农民阶级因为政治、经济地位低下, 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 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相当低, 这就使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 漠不关心。新中国成立后, 农民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解放, 还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政治地位的提高, 为农民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党和国家在广大农村建立各级组织、开辟各种渠道, 积极鼓励和发动农民参与到国家管理和建设中来, 广大农民由此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欲望。如有资料显示, 1953年《选举法》颁布后, 当时全国有6亿人, 登记选民为3.23亿人, 占进行选举地区18周岁以上人口的97.18%.其中参加投票选举的2.78亿人, 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以上, 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566.9万人。

3.2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早在七大的时候, 毛泽东就说:“农民———这支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 并吸收大量的工业品。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导致了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确立的现代自耕小农制为农民摆脱宗法家族组织的控制而独立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也挖掘了农民追求财富的潜能。获得土地并政治翻身的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1949年至1952年, 全国农业产值增长了48.5%, 粮食产量增长了42.8%, 棉花产量增长了92.9%, 其他经济作物和畜产品产量也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到1957年, 全国农民大体上有20%~30%过着略有积余的生活;60%左右的农民过着有吃有穿的生活;10%~15%的农民过着少吃少穿的生活。平均起来每个农民一年的农业生产净收入有70元左右, 合到每个农户一年的收入有300元左右。

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现了毛泽东七大时的预言, 农村和农业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积累、原料供应和广阔的市场, 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3 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 为随后中共动

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奠定了深刻的心理基础

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是伴随土地改革、政权建设进行的在思想领域的大解放。新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剧烈的政治革命运动中被深深地沁入到农民心里。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变革不仅促使农民在道德和精神上得到了解放的自由, 而且促成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新道德体系的形成。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认同空前提高, 对党所宣扬的政治文化坚信不疑, 他们相信共产党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好处, 政府的任何举措都会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的。这种信念正是是党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推动今后的工作实现战略决策的关键, 奠定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心理基础。

可见, 建国初党和国家对农村的社会动员, 有效地推动了广大农民现代化建设的参与热情, 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但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 党和国家对农民的社会动员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 农民的政治参与更多的响应国家特别是最高领袖的政治号召, 而不是基于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或公民意识、政治权利所采取的主动行为, 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政治激情和政治狂热。因此,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 尽管群众性的参与热浪呈现出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 但实际效果和既定目标相去甚远, 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或公民意识、政治权利并没有得到加强;相反, 在经过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后, 我国农村政治生活却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成为现代化道路上严重障碍。

目前,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个惠及亿万农民,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 认真总结建国初农村社会动员的经验和教训, 对我国当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历史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建国初党对农村社会动员的当代启示

4.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动摇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预言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建国初党的领导实践表明,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充分发挥党对新农村建设的创造力与核心作用,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有步骤有计划地把农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主观热情转化为自觉行为。

4.2 明确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现代化道路异于西方的根本在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成为现代化主体。明确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选择中国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4.3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重建农村政治生活秩序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状态、进程、成果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通过以村民为主体的基层民主, 可以使农民直接体验到社会主义赋予他们的民主权利, 增强广大村民关心和参与民主建设的积极性, 提高村民的政治素质。

4.4 建设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 发展农村生产力

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 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必须清楚的看到, 广大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 小农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 甚至有些人仍为温饱奔忙。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小农生产方式对应存在的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显然与现代化要求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政治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会严重制约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改造小农生产方式, 提高农村生产力, 改善农民生活, 培养农民现代化意识。

4.5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农民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 把农村巨大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把“传统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 才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才能完成建设现代化的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 1950-06-23.

[2]刘少奇, 刘少奇文选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33.

[3]人民日报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争取持久和平, 争取人民民主[N].人民日报, 1952-10-03.

[4]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编, 三年来新中国经济的成就[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16.

[5]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08-18.

[6]靳德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107.

[7]毛泽东,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四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8

报告强调,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是要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二是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

三是要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四是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五是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农村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9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 现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 包括粮食作物脱粒、农产品初级加工、机械耕地、机械播种、农机及农作物运输等, 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发展基础。截止2015年年底, 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0.76亿千瓦, 农机化水平超60%, 超额完成工作目标。近年来, 许多国际型农机企业看到了我国农机市场的发展潜力, 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在开拓中国农机市场的同时也给国产农机行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1.2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

第一、农村交通更加便捷化。截止2015年末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97万公里, 乡镇通畅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了98.6%、94.25%。不仅如此, 我国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始启动“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工作, 使得我国农村地区交通更加便捷;第二、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型灌区改造、节水改造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并加强了对已有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第三、地区性农业合作组织成立并发挥作用。例如辽宁省各地区玉米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不仅提高了农村土地和农业机械化管理运营能力, 更通过合作社运行模式解决了农民生产难的问题, 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农业市场化格局进一步深入

第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产业群。现如今, 我国各地区开始围绕自身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化发展, 并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 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第二、开始发展特色产业。现阶段, 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例如内陆的淡水鱼养殖、山区特色果园的开发。

2 我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取向

2.1 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

现如今,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发展农业现代化, 例如美国加强在农业上的技术研究费用, 并设立专项资金提高研究成果奖励。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要求, 农业生产需要技术及智力的运作。例如以色列利用滴灌技术在无法耕作的土地上栽培柑橘就是一个典例。目前, 我国也开始致力于发展多元复合型农业, 并极为注重农业技术投入, 选择以有机技术、生物技术为导向, 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方向发展, 以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2 精细农业进一步推广

近年来, 随着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日趋匮乏, 农业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我们必须要在有限的资源上进行农业耕作, 这就要求了必须通过生态理念、技术手段提高农业运作效率。因此, 未来我国农业发展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精细化生产方式。即将农业生产从原本传统的土地农耕形态中突破创新, 尤其像干旱缺水、沼泽荒漠或盐渍滩涂地区, 都可以通过水栽法 (营养液栽种) 进行农业生产;第二、创造出高收入、高科技农业。一直以来, 我国农业都是粗放型发展, 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想要发展农业, 未来势必要走精细化发展道路, 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农业, 以吸引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扎根农村, 实现农业的科技化发展;第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在一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农村地区, 将传统农业进行重新定位经营就可以转变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 更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2.3 农业进入信息化时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众多行业领域的渗透, 农业也开始引入信息化技术, 例如农耕自动化、农业基础设备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等。而且, 随着信息资源在农业中呈现出的作用日趋明显, 农民也更加注重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指导农耕生产。现如今,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不仅可以全面提高耕作产量, 更可以准确预报病虫灾害, 以预防代替治理, 并将农业从传统粗放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卫星等预报农业自然灾害等。像中科院研发的“农业专家系统”已经在二十几个省市进行推广, 不仅实现节肥减污, 更实现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大量增产。

2.4 工厂化农业日益成熟

“种植工厂”可以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 通过农业生产车间 (例如温室大棚等) , 借用现代技术不间断地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现代先进的种植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温控技术等, 部分或完全摆脱了季节的限制, 实现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与此同时, 未来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无农药、无防腐剂、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需求越来越高, 这些都为农业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 美国已经出现了“社区支持农业”的生产型态, 针对工厂化农业进行了相应的区域布局。

3 结论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10

1 农村经济管理内容

根据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农村经济建设主要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为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农村账目和财产管理、管理各种农村合作社组织、农村监察和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五个方面内容彼此相互影响, 又相互联系, 有效落实和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因此, 当前发展农村经济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 使农村经济建设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2 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并且也没有引起国家的重视, 因此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很难改进。农村地区区域内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般可以通过财务状况反应出来, 因此农村地区混乱的财务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农村地区财务管理状况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没有完善的系统机制、经济资产以及资金管理混乱、人才储备不足等, 接下来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2.1 没有完善的系统机制

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有了很大起色, 第三产业开始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 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 有些地区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甚至于说是实现了小康生活。在农村地区良好的发展形势下, 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应该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有些农村地区还一直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发展方式迅速转变的条件下已经很难适应, 原因在于这些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系统机制, 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以至于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2.2 农村地区经济资产、资金管理混乱

以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完善的系统机制这一问题, 除了这一点之外, 还存在别的问题, 比如农村地区经济资产和资金管理混乱。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其它问题相比, 最为突出的还是农村地区资金以及资产规划问题。从目前状况来看, 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十分不理性的资产和资金管理状况,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资产、资金在这种管理方式受到了严重影响, 出现资金大量流失和浪费现象。比如有些农村干部片面追求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没有顾及到区域综合因素, 为了经济发展大肆破坏生态环境。有些村干部鼓励大兴工厂, 完全不会顾及到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村干部根本没有正确引导和开展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 使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除此之外, 国家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

2.3 人才储备不足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高素质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也没有积极引进外来高素质管理人才, 因此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在缺少高素质人才管理农村经济工作的情况下, 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 并且配备的一些专职管理人员素质也普遍较低, 素质也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储备不足, 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对我国农村地区人们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 解决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完善经济管理系统机制

首先, 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系统机制。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地域不同, 其经济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经济管理方式呀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农村地区要想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力度, 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系统机制。此外为了确保能够农村地区经济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避免在经济管理中出现漏洞现象, 因此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方面要建立阳光工程, 透明化和阳光化经济管理内容, 确保每一个农民群众能够全面了解经济管理工作状况, 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经济资产、资金的管理

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资产和资金管理力度, 为了解决农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资产和资金管理不足问题,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对农村地区的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约束, 使农村地区经济资产和资金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与此同时, 农村地区干部也要不断学习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决策能力, 促使自身科学决策, 杜绝依靠自身主观臆断对资金以及资产流向进行判断的现象出现,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均衡发展。

3.3 增加人才储备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就要不断增加人才储备, 增加人才储备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国家应该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积极鼓励一些高素质人才下乡就业, 从而带动农村地区人们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要定期组织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和道德素质, 带动我国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

4 总结

总而言之,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通过农民群众、国家以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切实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村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蒋希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农牧业经济, 2011 (7) :32-33.

[2]邵书慧.基于农地流转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04) :12-13.

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中国教育 篇11

90年前,刚刚留学回国的闻一多在一首诗里呼告,“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表达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西方文明冲击面前失去文化自信的痛苦和迷惘。今天,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复古主义之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找回中国人的文化之“根”。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台湾地区和作为中国近邻的韩国、日本,都比中国大陆保留了更多的儒家文化,他们都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良好结合,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道德水准。台湾地区在《语文课程纲要》里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国古代文化在语文高考中的比重占一半以上,且内容深刻,远超大陆。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内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关注和重视起来。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的重视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在未来的中国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将是一股重要的智慧之泉和力量之源,它将让“失魂落魄”的国人重新找回自信和根基,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 篇12

1 本书的研究内容

全书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部分 (见图1) 。第一部分是前言, 对全书内容进行概括性总括。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调查区域概况, 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 并阐述了选择该调查区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六章, 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第四部分是1957年重访江村;第五部分是1981年三访江村。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 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2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整村调查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和空间经济分析等多种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 虽出版了半个多世纪, 但对现行研究仍具有借鉴价值。

2.1 整村调查方法

本书作者在1936年对江村 (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 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详尽地调查了村里的土地、人口、经济等内容。整村调查方法不仅有助于分析江村的农民生活变化, 也有助于分析类似于江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在当今的农业经济分析方法中, 在以问卷式的抽样调查为主流分析方法中, 定点观测的整村调查方法仍值得借鉴。

2.2 历史比较分析方法

本书对江村的三次调查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时代印记 (如表1所示) 。由于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经济环境和社会生活等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社会经济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三个时间段的历史比较, 客观分析江村40余年的农村生活变化。特别是由于建国以前的统计资料匮乏, 本文对江村的农村经济调查为我们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的对比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2.3 空间经济分析方法

本书较早地利用了空间经济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例如长江下游流域图、开弦弓周围的环境、村庄详图, 这些分析工具至今仍然实用。

3 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

本文将对本书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增长目标变迁、土地要素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等三个分析主题。

3.1 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增长目标变迁

3.1.1 书中三个时间阶段的农业发展问题。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下, 农业是第一产业, “占总户数约76%的人家以农业为主要职业”, 江村在1936年的农村经济主要包括狭义的农业 (种植业:“本章所指的农业, 是从它的狭义说的, 指的是使用土地来种植人民想要的作物”) 、蚕丝业、养羊与贩卖 (畜牧业) 三类, 其中, 种植业是农业经济的主体, 而水稻是种植业的第一大作物 (“据估计, 开弦弓90%以上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水稻;一年中, 用于种稻的时间约占6个月;人们靠种稻挣得一半以上的收入”) , 因此本文以水稻为例来分析农业发展问题。

注:前三个阶段江村的相关指标数据根据《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的数据整理得;现阶段江村的相关指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2年对江苏省吴江市的统计整理得。

1936年作者第一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正处于外敌入侵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如本书所说:“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 简单地说, 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1957年作者第二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建国以后经济恢复发展, 1981年作者第三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中国处于改革开放之后, 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1.2 同期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变迁。

根据书中所述的三个阶段,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如图2所示) , 狭义农业 (种植业)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从1952年的85.9%下降到2011年的51.6%降低了30多个百分点;同期畜牧业的份额从11.3%增加到31.7%, 增加了20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从1.3%增加到9.3%, 增加8个百分比。

3.1.3 同期我国粮食产量历史变迁。

由于统计原因, 我国建国以前的粮食生产数据难以获取, 上图描述了建国以来的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状况,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如图3所示) :

一是1949~1978年的徘徊增长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1318万t增加到28271.5万t, 增长了1.5倍;二是1979~1998年的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 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9年的33211.5万t增加到1998年的51229.3万t, 经济政策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三是1999~2003年的持续减产阶段:1998年后, 国家逐步放开粮食市场, 鼓励生产结构调整, 导致这一时期粮食种植面积快速下滑, 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51229.3万t降至2003年的43069.4万t, 降幅为15.9%;四是2004年以来的恢复增长阶段:2004年后国家开始采取“多予少取”的农村政策, 全面取消农业税, 采取保护耕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3.1.4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目标。

胡霞 (2011) 认为中国农业成长阶段包括以粮食问题为主题的农业成长阶段和以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农业调整阶段两个阶段;并认为从农业的发展来说, 增产不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 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粮食供需格局、全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及农业政策调整等种种迹象表明, 当今农业的主题已发生变化,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农业调整阶段。近年来, 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 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0.5万亿㎏以上, 粮食库存相对丰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同时作为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体现了新时期农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方向。

3.2 土地要素制度的历史变迁

土地要素制度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着深刻的印记。

3.2.1 书中对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的描述。

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书中中国的土地制度正好经历了两次最为重要的变迁:

一是1951年的土地改革:1936年作者第一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旧社会土地私有制下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 大量农民沦为佃农。正如格迪斯教授所描述的, 1949年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权力的性质, 1951年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后, 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积极性空前高涨;1936年开弦弓村的粮食亩产量是150kg, 1952年格迪斯教授的数字是250kg, 增加了66%;到1955年已达亩产280kg。

二是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作者第三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土地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户与解放前的私有制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自主性和生产积极性, 粮食单产大幅度增加。

3.2.2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权属界定为所有权和使用权, 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法律同时提出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为三十年”。同一块土地承载了三种权属, 如图4所示。

3.2.3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 家庭联产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存在的全部问题, 双层经营体制也并不标志着农业生产制度创新的终结。在过去的30年中, 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带来的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效益偏低等问题不能适应国家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要求, 造成“分有余而统不足”, “稳定有余而创新不足”的格局, 基本经营制度需要实现战略性转变, 创新农地流转政策, 发挥规模经营优势。

3.3 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3.3.1 书中对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的相关描述。

20世纪30年代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低下,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女性的经济负担导致大量溺女婴:从经济观点来看, 女儿的婚姻对女方父母是不利的, 父母为抚养她成人花了不少钱, 所收下的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 此外还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礼相等的嫁妆在内;同时表现为大量溺死女婴, 从而造成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在这种观念下, 1936年江村的两性比例如下:如果以16岁为结婚的最低年龄, 128个婚龄男子仍是单身汉, 占总数的25%;超过16岁的未婚妇女只有29名, 占8%;25岁以上的妇女没有一个是未婚的, 但却有43个25岁以上的男单身汉。

二是女性在男性家族中的地位较低:作为家中的儿媳妇, 其社会地位取决于两个:一是从事蚕丝生产的能力;二是传宗接代的能力 (她如果能生一个孩子, 特别是一个男孩, 她的地位可以得到提高;如果一个妇女不能生育, 就会受到遗弃) 。女性地位低下还表现为离婚权利的男女不平等, “家庭纠纷经常发生于婆媳之间, 如果纠纷闹得忍无可忍, 儿媳妇就可能被休弃;媳妇无权提出离婚, 她惟一可以采取的有效行动是放弃家庭, 甚至是自杀”。除此之外, “小媳妇”制度的存在 (即童养媳) 也体现了女性地位的低下。

三是财产的继承权:女儿没有财产的继承权, 同样, 赡养义务也相对较小。父系传代及从父居婚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杀害女婴就更为经常。可见, 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财产继承权的表达上是明显低下的。

3.3.2 当今女性地位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 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使“劳动力”有了新的内涵, 女性能够有机会与男性较为公平地参与竞争, 我们期待更多的女性劳动力能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综上, 本文通过对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学习, 分析了书中所涉及到的若干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对从事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胡霞.中国农业成长阶段论—成长过程、前沿问题及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廖西元, 申红芳, 王志刚.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从“生产环节流转”到“经营权流转”再到“承包权流转”[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2) :15-22.

[4]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手动一体化下一篇:企业战略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