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共12篇)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1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 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再到现代化内容的不断丰富, 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段探索发展的历程,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 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实现生态文明的跨越。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相对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现代化同样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 但是属于后发的部分。一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19世纪中叶, 且是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之下的被动行为, 这与18世纪欧洲的现代化运动无论在基础还是发展环境或是发展前途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经历晚清、民国及新中国到现在,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极其艰难曲折, 先天不足, 后天迟缓, 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也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一)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启蒙
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征程, 这种现代化带有很明显的被动性以及滞后性。当时的中国仍属于清政府的统治, 从政治上讲, 是封建王朝, 从经济上讲, 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从文化上讲, 是封建的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 这就表明, 当时的中国同世界是隔绝的, 处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之外, 当时的一些西方国家, 已经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由此可见, 被大炮打开国门的清政府, 本身没有主动现代化的倾向, 况且已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 主要有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王朝, 清除政治障碍的道路, 和以改良手段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推动现代化的道路, 前者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代表, 后者有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为代表。在辛亥革命之后, 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又发生了变化, 这一阶段的现代化和之前也有不同。这一阶段的现代化,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紧接着是军阀割据, 联合北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国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能发展现代化, 在共产党成立之后, 就有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两条道路,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才重新走上了独立和平稳定的发展轨道。
(二)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摸索
新中国的成立, 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基础, 也使现代化在中国第一次成为一种自觉的国家意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经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实践, 逐步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周恩来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9年末到1960年初,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科学文化现代化, 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至此, 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就全面完整的提出来了。1964年12月21日,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 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18日, 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 周恩来再次重申“在本世纪内, 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三)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继续高举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9年12月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时, 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 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这是对中国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概述。1987年4月, 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书记格拉时, 首次阐述了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到1990年, 人均GNP比198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温饱水平;第二步是到2000年, 人均GNP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前后, 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7年, 党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指出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样, 中国的现代化就正式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面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深入认识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目标所作的更加深刻的调整。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三位一体”的总布局下, 进一步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容,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一步深化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展望下世纪, 我们的目标是,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到建党一百周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2002年,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此后, 党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规律认识,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2005年2月,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 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于“社会建设”, 并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四位一体”的总布局,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这就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要求, 是新时期的“四化”。这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 也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文明追求
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更是对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重新建构, 这也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发展趋势下,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十八大所提出的发展新格局, 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立足于工业文明而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 作为人类共同的追求, 其有着它的基本特征。
第一, 范畴的广泛性。作为一种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范畴不仅局限在自然领域, 其所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而作为文明本身, 其内涵也包括了意识、逻辑、实践等内容, 可谓是包罗万象, 这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引领和约束。因此, 我们不能以一方面的成就或失误来肯定或否定整个文明建设的成败, 应是脚踏实地, 稳步推进。
第二, 形态的高级性。人类的文明进程历经了远古前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时期, 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 与之前的文明形态相比较有其先进性与发展的必然性。人类的历史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 但我们应当看到, 这两种文明都是以向自然索取来换得发展的, 尤其是近代工业文明以来, 人与自然关系的极度紧张已然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持续发展, 人类通过对生态文明的追求和建设, 来解决这些问题, 也亦表明其文明形态的高级性。
第三, 建设的长期性。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 其广泛性和高级性也决定了其建设的长期性, 任何一种文明的建立都不是三年五载完成的, 生态文明亦是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 其所要建设的内容之广、变革程度之深、周期之长都是之前的文明形态所不能比拟的, 况且人们要从已植根的旧土壤中孕育新文明, 本身就是艰巨的, 这就要求人们更要坚定信心, 坚持不懈。
(二) 追求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是生态文明, 是立足国情党情世情的科学选择, 有着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
一是发展要求。中国从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同时我们更应看到, 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已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现在的生态环境已不足以支撑现有的发展模式, 也就无法满足后续发展的要求。追求生态文明就是要改变现行的发展模式,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就为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动力。
二是精神需求。与经济发展共生的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工业文明下, 人们更多地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提升, 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就是弥补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发展的忽略, 从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们理应在享受现代化的成就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三是民众诉求。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此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诉求, 对现代化进程的更高追求是不会停止的。基于生态文明追求的中国现代化道路, 就是在更高层次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诉求, 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处理好与人民利益切切相关的方方面面, 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四是执政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地追求, 审时度势地扩大执政基础和提升执政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 那么追求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进步的历史时期, 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挑战, 只有面向更高层面的文明形态做出积极努力与调整, 才能满足更高的执政要求。
(三) 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追求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 不同于之前的发展模式, 亦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 因此在实施进程中应当有着新的路径,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协同性。中国现在工业化进程仍没有完全结束, 因此面向生态文明, 我们要走的是综合现代化的路子, 不能脱离工业文明的现状而跃进,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能顾此失彼, 破坏发展的平衡, 要注重协同发展, 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要将现实的同追求的协调发展, 努力实现发展的有序承接;要协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 为进入生态文明形态奠定基础。
第二, 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要避免走世界上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邪路、歧路, 要走自己的新路, 创新性就成为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须的。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 要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国情, 实现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第三, 前瞻性。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会是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 所以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进程中更要有长远眼光和前瞻视野, 不能将事业仅仅局限在当下, 而是要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为民族复兴做贡献。只有这样,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不会只是跟在别人后面的追赶, 而是引领风尚。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 现在我们处于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最为有利的时代, 可以大有作为, 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径, 实现科学、协调、整体、综合、创新的发展观,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梦”的圆梦时刻就不会遥不可及。
摘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 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 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 就应有更高的追求。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 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有着极高的契合, 在发展要求、精神需求、民众诉求和执政追求等方面都有对两者必然的要求, 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走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周恩来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3]毛泽东文集 (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7]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专题: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本专题是根据第一章的教学内容所做出的延伸,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在面临民族危亡之时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选择,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近170年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经历了重重的坎坷、曲折,希望通过本专题的教学,让学生明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坚定这一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近170年的历程中,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缓慢,会遇到如此多的坎坷?
教学方法
历史文献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绎法等
思考题
1、中国开启现代化道路的背景
2、辛亥革命为什么爆发?
3、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4、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5、中国为什么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进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主要教学内容
前言
一、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840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
二、第二阶段:现代化的启动和道路抉择阶段(1912年—1949年10月)
三、第三阶段:经典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49年10月—1978年)
四、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79年至今)总结
详细教案
前言
实现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最大任务,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日新月异的步伐向前迈进,令世界瞩目。但亦因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利益关系的剧烈调整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有人困惑,有人迷惘。如何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顺利而稳健地向前发展,如何使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程更加坚信不移?回顾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明白从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变为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转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过程,是十分有益的,即所谓“鉴往而知来”。
如果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传统社会逐渐发生新的变化,标志中国现代化的开端,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历了170年的时间。在这170年中,从社会环境和发展道路来说,中国的现代化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种发展道路的变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已经经历的历史事实,我们不仅不能脱离这一事实,而且要对这一已经存在的历史的必然性进行解释,说明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总结其中的规律所在。
一、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840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潮流和规律,它以资本主义社会因素在欧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起点和早期形态,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散和社会主义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
(一)1840年前的中国
当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之间欧洲和北美的现代化从暗潮涌动到形成澎湃之势,并开始向东方潜流,这时的中国,已在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下缓慢地发展了两千年,虽然传统的社会形态依然保持着,但是其内部构成和对外交往已经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比如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商业和商人群体已有一定的扩展、商业资本已有一定的积累等,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既存在着与现代化相抵触的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潜在的适应因素。
举例:广州十三行
17世纪后期,大清帝国进入了康熙盛世,在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了台湾岛之后,审时度势的康熙帝,为了振兴沿海地区长期凋敝的经济,决心解除明朝以来300余年的海禁,实行开海通商政策。清政府开放海禁,并在广州、漳州、宁
波等设立海关,也就是允许外商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1685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创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大海关,作为外国商船来华贸易的指定地点。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海关的开始,也是清朝海疆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开海政策满足了沿海居民长久以来出海谋生的愿望,海洋贸易盛况空前。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又逢强大的商机,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往来已变得势不可档。此后,这片海面就不再平静。
由于长期的封闭,清政府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外贸机构。在开关初期,接待西方商船的制度极其混乱,遇到大船到来,官员招架无方,洋船常被堵在港外迟迟不得贸易。在清政府无力直接控制外贸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开始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1686年春,正是粤海关开关的第二年,在洋船就要到港,贸易季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广东官府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解决办法。
长期的海禁,不但没有遏止广东沿海的外贸传统,私人出海贸易的狂潮,竟然使官府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当时,梦想发财的商人纷纷南下,号称“走广”,广东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广州的珠江边也聚集起闽、粤、徽籍海商。他们依靠祖先积累下来的资本及建立起来的网脉,将生意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广州这个商贸旺地。
行驶在南中国海的西方船队。当时,来华商船回程获利高达200%以上,开往中国的船只就意味着财富。
为了规范贸易和保证税收,广东官府、粤海关公开招幕较有实力的商家,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同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早期外贸代理洋行——广州十三行组织建立的标志。从此,一个全新的商人团体开始慢慢地登上历史舞台。这个从垄断外贸中崛起的商人群体,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是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近代历史上我们读到的很多历史名词都与它有关,“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从1727年到1840年,它是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而十三行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笔,当时外商的活动基本都在十三行。
十三行是在粤海关设立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五年5月建立的,地址就在如今的广州文化公园至海珠南路一带,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十三行鼎盛时商行多达几十家,那时,十三行内外樯桅林立,彩旗飞扬,人潮熙熙
攘攘,一包包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堆积如山。来十三行交易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国、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十三行因而也获得大量的财富,使得当时的西关地区成为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清帝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核心区。
在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中,有两个最显赫的家族,潘氏家族和伍氏家族。广州在中西方贸易中的地位的确立与提高,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地理的优势。广州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西方商人的商路开发正由南洋而来,这就使它具有中国其他沿海城市所不具备的交往便利。二是清政府的政策。1757年,由于清政府对英商在宁波的贸易发展心存疑虑,认为宁波为内地海疆,如果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所以禁止洋船进入浙江海口。这一政策最后演变为广州独口通商,从而使广州的外贸地位更为显要。
在广州,清政府管理中外贸易的机构是粤海关,但具体经理外贸业务则委托“十三行”。“十三行”是明代以来广州民间商行的通称。1757年以后,广州独口通商,广东“十三行”也就成了全国惟一的外贸进出口机构。清政府赋予“十三行”专营进出口的外贸特权,“十三行”则负责向粤海关缴纳进出口货税,并且负责担保外商在广州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十三行”向清政府承包了外贸业以及由此而来的外资事务。这种由官方许可、实际上起着官商作用的行商垄断贸易,一直维持到鸦片战争时期,直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实行“五口通商”,广东“十三行”行商的外贸垄断特权才被取消。
行商垄断外贸的直接结果,是培植和造就了了一个巨大的商业资本集团。在16世纪中后期,全国最大的商人集团要数徽商,但19世纪上叶,广东向商无疑成了最大的商人集团,后者通过与清政府的结合而获得外贸垄断,已经积累起了亿万巨资。行商垄断外贸的另一个结果是使广州成了全国商品进出口的总汇,既直接地刺激了广东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又加强了它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为广东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在近代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并非禁止东南沿海地区同东洋与南洋诸国的民间贸易,并且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福建、广东等地的商民随贸易而纷纷迁往南洋诸国定居谋生的高潮。这种民间的外贸活动以及华侨在南洋的商业、手工业和种植业经营,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随着国门的开放,这些民间资本以及广东的行商资本和历史悠久的安徽商人、山西商人、宁绍商人等,又面临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也成了近代民族资本的直接渊源。
(二)1840年—1895年
1、错失的黄金二十年(1840年—1860年)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名为“现代”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通往“现代”的道路上蹒跚而行。
然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这种主动权的自我丢失使大清王朝最终覆灭。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通过阅读传教士译著的西方史地书籍而成为第一批能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分别主持译编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等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的著作,在初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通商抚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1860年—1895年)——器物的现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实际上是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不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选择,而是在中西方文明发生冲撞失败后,这个帝国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在对现代化本身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复杂认知过程。回到时间序列上,清帝国的第一次正面应对挑战是洋务运动。当时帝国的精英阶层最先的反应是震惊,湘军的著名领袖胡林翼看到江上急速飞驰的英国战舰,震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但最后还是行动起来了。开始从天朝“天下中心”的梦境中醒过来,开始追求富强的现代化过程。
洋务运动的那些主导者们,实际上一开始并没有自觉的现代化意识。他们只是想仿效西方的器械来摆脱民族的危机。但是,洋务运动从不自觉地走出第一步时起,就开始了“退不回去”的现代化过程。具体地说,洋务派为了使防务现代化,必须要发展军事工业;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又不得不发展运输业、采矿业或重工业。为了发展重工业,又不得不发展轻工业,因为轻工业的资金容易积累,通过轻工业资金的积累来获得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它还不得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现代化。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洋务派的基本选择。洋务运动的逻辑是想通过国防现代化来应对强敌,这种世俗理性觉醒的过程并不是人权和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危机而激发的以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但这种运动一旦开启,就具有“弥散效应”,只要在军事自强运动中走出第一步,就必须走第二步、第三步。要发展军事工业就不得不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这些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小农经济很难积累如此大的资金等,他们又要想其他的办法。为了培养懂现代工业技术的人才,他们不得不引进新式教育,建立同文馆、译书局等,这种弥散效应不可避免地发生。
由于中国的传统体制过于僵化,官僚士大夫和权贵阶层当中的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
举例1——中国铁路(中国铁路海军造):直到今天,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仍有重要意义,在一百多年前,其意义之重要更不待言。但是,修建铁路在近代中国引起的反对却最强烈,争论时间也最长。洋务派造炮造船,当然知道修建铁路的重要,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改“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运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而中国“三军必皆踊跃”,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但这种完全符合实际的救时之策,在当时却遭到一片反对,据说“闻此议者,鲜不咋舌”,皆视为骇人听闻之论。有人上奏说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顽固派根本不从“技术”层面反驳洋务派,而是将是否应当修铁路这种技术问题提升到道德层面,从道德上否定修铁路,使主张修铁路者居于“不道德”的“道德劣势”。对铁路,也要问一问是姓“君(主)”还是姓“共(和)”,对什么器物都要问“姓”什么的“性质”之争,将技术问题道德化、意识形态化,也可说是中国的悠久传统之一吧。1884年,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成立了“海军衙门”,自此出现了中国铁路海军造的怪局。1880年,他就悄悄开始试探性地动工修建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段的铁路,以便运煤;1881年这条约十公里的铁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廷,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李鸿章真不愧是后来“遇到红灯绕开走”
之流的前辈。李鸿章汲取了在“大争论”中未得到朝中有力支持而失败的教训,所以在修路的同时积极活动,寻求权贵的支持。中法战争暴露出海军调度很难协调的问题,清廷最终同意成立海军衙门;同时陆军调兵遣将行动迟缓的严重问题也暴露出来,清廷面对这个问题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修铁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奕譞、李鸿章的努力,清廷终于在1886年决定将铁路事宜划归由奕譞为总理、李鸿章等人为会办的海军衙门办理。由海军衙门负责修建铁路,也可说是当时的“中国特色”。从1880年修唐胥路到1888年延长到天津,几年间李鸿章一直紧锣密鼓,不放过任何“可乘之机”,硬是一点点修成了铁路。其间当然也有小小的波折,如唐胥路刚修成时,一位英国工程师用矿上的废旧锅炉改造成一台蒸汽机车拉煤,却遭到顽固派的反对,曾不得不改用骡子拉运煤车皮,几经周折,方许蒸汽机车运行。
举例2——中国电报:从中国应不应该使用电报的争论,就可看到阻力之大。近代中国外患内乱不断,时时军情紧急,能够瞬息万里的电报无疑是一直身处危境的清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电报”却长期被认为有害。李鸿章在1865年首先提出要开办电报事业,却一直不被朝廷批准,最主要的理由竟是电报“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因为“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乎?”在这种逻辑中,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罪莫大焉!直到14年后,朝廷才准允李鸿章设立电报。
举例3——中国第一位驻英公使郭嵩焘
日本在甲午战争当中一举打败了中国,甲午战败,其实是制度的腐败,当时北洋舰队的舰只吨数排亚洲第一,但缺经费,长年得不到维修,慈禧用海军经费修园,颐和园的立项是海军学校立项。甲午战争后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导致了洋务模式的失败。中国在这次决定性战争中的惨败,不仅仅是现代化能力低于日本所致,而且是现代性的制度生长能力不足所致。中国的官僚士绅政治精英陷入了更沉重的焦虑和危机感中,一种更激进的模式取而代之。
(三)制度的现代化(1895年—1901年)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国人深受刺激,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借法自强”,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先进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改造中国,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上演了“百日维新”的活剧。
戊戌变法,实际上是甲午战争以后,一批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具有明确的现代化意识的体制外的知识精英,即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进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他们与年轻的光绪皇帝一起,形成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英势力。他们力求通过大幅度的、迅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实现中国的开明专制主义。
戊戌变法的实质性问题是当一个民族陷入焦虑时,体制内难以产生适应这种挑战的人才,官僚士绅阶层没有世界眼光,没有新的观念,对外部世界完全不了解。而有这种眼光的恰恰是民间的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些知识分子有个致命的弱点。他们缺乏体制内角色的训练,对于体制的复杂的操作过程,几乎是一无所知。由他们来推行改革的话,实际上就是“上负其君,下累其友”,是“书生误国”,是“庸医杀人”。
戊戌变法是当时中国赢来的唯一的好的机会。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啊,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但这个体制内却没有产生它所需要的人才,原因就是这个体制本身有个过滤机制,把有新思想的人都排除出去了。皇帝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体制外的,在野的没有受过那个体制的污染的,而有新鲜眼光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有他的致命弱点。所以后来我们看邓小平的维新模式,邓小平恰好这两方面都具备,这也保证了他的成功与贡献,当然这是后话。在激进派的鼓动下,光绪皇帝在短短的100天时间内,发布了近300道并非深思熟虑的改革上谕,这些上谕之间根部不配套。比如康有为居然让他的学生上奏,要求中国的老百姓都穿西装,理由是日本人穿西装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有助变法成功。他还认为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钱,要钱很容易,把西藏卖给英国,英国人喜欢西藏,就像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一样,反正这个地方是荒茫一片,毫无用处。他们还提出全国要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当时农民那么穷,而且国家那么没有信用,怎么可能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其中1亿用在海军,1亿用来造铁路,2亿用在陆军,大概是这样分配的。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变革,不仅大大地触犯了普通士大夫的利益,也触犯了资深官僚的利益。于是就出现了顽固守旧派(徐桐、倭仁等)、曾经一度支持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慈禧和荣禄)、温和的改革派(张之洞、孙家鼎等)三股政治势力联合反对激进派,并形成了“神圣同盟”。
变法必然触及守旧者的利益,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发动戊戌政变,杀害了维新六君子,康、梁在外国使馆人员的帮助下逃往海外,支持维新的官员受到严厉处置,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
总结改革派势力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变法人士采取了激进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改革策略,于是受到了温和的改革派和既得利益者,以及顽固派的联合反对。他们在这种联合反对当中遭到了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二,因为体制的僵化和封闭,现代化的精英长期以来无法进入体制以内,而在体制以内的那些受到官僚习气影响的人们又没有改革的热情。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这是体制僵化所造成的一个结果。
“祖宗之法不可行,鬼子之法可行吗?”
戊戌变法失败后形成一种反向运动,对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一律加以取消。这种反动几乎走到了极端,就引起八国联军的入侵。为了根绝隐患,慈禧和端王载漪、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刚毅、翰林院掌院学士崇绮及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启秀等守旧派决定废除光绪,另立端王载漪的儿子为新君,史称“己亥立储”。但是,他们的计划遭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这些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对守旧派来说,光绪的存在确是潜在的巨大威胁,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力量,便想依靠义和团的“民心”“民气”。
1900年春夏,在一些官员的支持下,义和团进入涿州,逼近京津,行为日益极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也拿不准义和团能不能为己所用、许多官员宣扬的义和团“神功”是否真实,便在6月初派军机大臣兼顺天府府尹赵舒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何乃莹前往涿州打探义和团的虚实,亲眼查证义和团各种“神功”究竟是真是假。第二天,力主支持义和团杀灭洋人的刚毅唯恐赵舒翘动摇,也赶往涿州。其实经过一天考察,赵舒翘已看出所谓“神功”全是假的,根本不能相信,但刚毅却力言这些神功“可恃”。赵是老于世故的官僚,与刚毅一党来往甚密,深知刚毅、载漪等实权人物坚持义和团“神功”可持,慈禧本人实际上也倾向于利用义和团来和洋人对抗,此时反对义和团颇有些犯忌,于是表示刚毅所言并非无见,便先回京报告。赵毕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颠倒黑白完全谎报,于是在报告中含糊其辞,但在刚毅等人的影响下,慈禧认为赵的复命之意是义和团“神功”可持,最终下决心招抚义和团与洋人对抗。
慈禧相信义和团的各种法术真能刀枪不入、打败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洋人,于是决定用义和团来杀灭洋人,达到废立的目的。而义和团本身的封建性、落后性,也为这种利用提供了基础。
由于有了政府的明确支持,义和团情绪高涨,迅速向更极端、更非理性的方
向发展,对传教士和教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打杀。义和团进入京津后,情形更为恐怖,许多传教士和外国人、中国教民被杀,在一些顽固派官员的指使下,义和团还一度冲入宫禁要捉拿光绪皇帝,外国使馆和外交人员也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列强以“保护使馆”的名义组成“联军”发动又一次侵华战争,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教士、教民。清廷决定向列强宣战,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战斗,中方终因武器落后而不敌八国联军,义和团所有的神功怪术在现代化的枪炮面前统统失灵,北京城于1900年8月14日被攻破,第二天慈禧太后携光绪等向西仓皇出逃。就在八国联军血洗北京、残酷屠杀义和团团民之时,西逃途中的慈禧已开始与列强议和。为尽快与列强达成和议,清廷从9月7日起连续发谕,下令剿杀义和团:“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经过清政府地方官的严剿,一些零星小股义和团也被最后扑灭。
(四)清末新政(1901年—1911年)
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再次屈辱地签订了庚子条约。统治者又意识到非改革不可,这次改革他们是真诚的,是清王朝所进行的改革中最认真的一次努力。这也印证了亨廷顿先生的一句话:“处于权威危机中的统治者将会迅速的变成真诚的改革者,他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威的真诚,保住权力的真诚。”
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与洋务运动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新政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与戊戌变法相比,我们知道戊戌变法只进行了3个月,而清末新政却进行了整整11年。它的内容包括,废除科举,举办新式的学堂,禁止鸦片,兴修铁路,改革司法制度,鼓励实业,扩展新式军队,还有筹备立宪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但为时已晚
用大幅度的,范围广、高难度的改革来挽回统治者的威信,结果是改革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不满,在这种社会不满的压力面前,统治者又想用更大幅度的改革来迎合人们的改革愿望。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饮鸩止渴。
1904年日俄战争,第一次有了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由此可见,中国屡战屡败是因为制度问题,因此立宪开始风生水起。
同时还有一批留日学生从爱国走向革命,成为一支独立力量。
1906年9月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举国欢庆。清廷在1906年9月6日即颁布了改革官制上谕,虽然只是行政改革,毕竟是一种改革的姿态。但11月
6日,朝廷发布裁定中央官制上谕,结果满人权力更大,连以前形式上的“满汉平衡”都被打破,使人对清廷是否真准备立宪大起疑心,甚至有立宪派直斥其为“伪改革”,“徒为表面之变更”。官制改革尚且如此,立宪原则上就更加滞后。清廷认为,日本宪法强调“君主大权”,最合己意,也就是说,以日本为“典范”的意义主要在于“皇权”依然至高无上,所以清政府在1908年公布了著名的《宪法大纲》。但这部“君权”比“明治宪法”扩大、“民权”比其缩小的“宪法”连温和的立宪派都坚决反对,认为“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指其为“假立宪”、伪立宪”。重要的是,立宪派以士绅为主,正是清王朝的社会基础。
从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立宪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尽管“开国会”的呼声越来越响,一浪高过一浪,清廷就是毫不妥协,拒不开国会,拒不立宪,反而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立宪运动。这样,在“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支持革命的人必将越来越多。清政府众叛亲离,最终垮台。“革命是清政府逼出来的”。
由于中国适应力太差而落后于日本,并在甲午战争中惨败,陷入深重危机,于是中国人陷入了“急诊室效应”:当危症病人送到急诊室来的时候,医生就会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觉得病太重了必须动大手术,总不能看着他死,这就是激进派的意见;另外的医生是觉得病实在太重了,动手术死得更快。这就是“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与其这样还不如保守点好。这种“急诊室效应”对于当代中国人也应该是有启示的。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中国的传统体制的自我创新能力太低,它不像德国的俾斯麦改革,威廉二世改革,俄国的改革,日本的改革。中国的官僚体制有一个特点是它的自我创新能力极低,文化惰性极其严重。这里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日本的福泽谕吉写了一本介绍西方的小册子,在日本一年卖掉了30万册,而中国江南制造局30年卖掉的所有介绍西方文明的书籍、小册子加起来只有一万三千册。而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1倍,土地面积是日本的27倍。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甲午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在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是因为失败以后的挫折感、焦虑感造成了错误的改革战略,而清末新政是权威的流失。所有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文化惰性和体制创新能力过于微弱而造成的危机所造成的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建设经验试析 篇3
一、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
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国家5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就会在政治上迷失航向,我们的国家就会变质。
再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才冲破了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障碍,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这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我国50余年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已证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每前进一步,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不仅给我们党带来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带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会遇到干扰和破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新问题,创造性地进行理论创新,闯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开创了这一现代化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沃土,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四、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各项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党风建设曾经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其次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再次,要坚持执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在工作中充分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
五、健全民主与法制,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国家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法律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制国家,执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必须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彻底杜绝以权代法、以政代法的现象,保证司法和检查机关的独立性。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4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对自己道路的初步探索
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伟大使命, 历史地落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上。
建国后的头七年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探索期。在这七年内, 恢复了国民经济, 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镇压了反革命, 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 调整和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 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初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八大前后一年半左右,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先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 初步形成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思路。接着, 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及至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开展全党整风, 还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新的方针和设想。这些方针和设想本来有可能使八大成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起点, 但是后来的曲折使这个理论的起点没能变成历史的现实。
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 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期。“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严重失误期。60年代前期,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因美国侵略战争的逐步升级处于尖锐对抗状态, 这都影响党对整个世界形势的观察以及对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是一次完全陷入误区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
(一) 关于生产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既是中介手段又是奋斗目标。既破除了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中介手段的观念, 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又破除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的概念, 确立了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一切工作和衡量社会进步的观点。
(二) 关于所有制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所有制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旧观念, 确立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思想, 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单一、纯粹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又破除了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统一的旧观念, 确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的新思想。
(三) 关于分配问题。
与所有制的变化相适应, 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破除了把社会主义的平等理解为收入的平均分配的旧观念, 确立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的旧观念, 确立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的新思想。
(四)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
破除了计划管理必须通过指令性计划实行直接的计划分配的旧观念, 确立了计划工作必须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新思想;破除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不能进入市场的旧观念, 确立了不仅生产资料是商品, 而且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新观点。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虽然经历了一番曲折, 付出了沉重代价, 但毕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认识上也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目前仅处于它的初级阶段。对于这个初级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 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 知之不深。但不管怎样, 这些已经取得的探索成果都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仅时刻鼓舞和激励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时也会给未来的探索以智慧、力量和启迪。
摘要:近代以来, 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 都曾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 但遗憾的是, 都没能够成功。现代化的重任, 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90年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勇于理论创新和善于把握规律,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特色,探索
参考文献
[1]曾景忠.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1991 (3)
[2]郑谦, 汪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中共党史研究.1991 (4)
[3]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3)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石仲泉.我观党史[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1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5
主讲人:李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 副院长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叫做中国道路,着重通过中国道路来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的历程。大家都知道道路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关系我们党的命脉,也关系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那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带领我们全国人民和全党上下不断的来求索,最后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围绕着这条道路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那么这条道路是怎么样历经艰难困苦,我们中国共产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来得到的,我们今天为什么又要倍加爱护,倍加珍惜,坚定不移的坚持这条道路?这就需要完整的回顾一下我们党在探索中国道路里面的历程。今天着重围绕着三大转变来看一下我们道路的探索过程。
一、中国革命: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第一个转变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时期实现的可以叫做第一次历史性转变,这个历史性转变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开始我们中国就通过中英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反对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反对国内封建统治的历史任务就提上了日程。为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中华民族的无数的仁人志士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做过非常多的探索,但是都没能够成功。而且在整个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开始第一次向西方来学习,就是睁眼看西方,来向西方学习。首先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学习他们的器物,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洋务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无力去补天,既不能让中国走到一个民主的道路上,更不能让中国走到一个民族独立的道路上。
紧接着康有为、梁启超开始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旗帜,希望通过中国清朝的开明君主来实行君主立宪,来推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方案,他们的用意是好的,但是最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终也没能够为中国走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路上来。戊戌变法最后也失败了,而且最有讽刺意义的呢,就是这样一个温和的改良运动,最后也是流血的代价,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等等先列,这是被清政府最后屠杀了。
那么戊戌变法的失败,维新运动的失败,还有我们国家在甲午战争中最后败给了日本这么一个小国,这件事情极大的刺激了我们中国人,所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派,举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旗,而且第一次在中国的历史上取得了部分的成功,这就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打开了民主共和的闸门,从此以后民主共和在中国深入人心,但毕竟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这场革命最后的果实是被袁世凯等等这些封建军阀所篡夺,所以中国最后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中。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引起了我们中国在1919年爆发的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出现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是以爱国的、激进的青年学生为生力军的,他们率先举起了反帝的旗帜。但是真正这场革命,这场五四运动取得最重要胜利的一个推动者,或者这场斗争的主力军是谁呢?就是中国的工人运动,中国的工人阶级,中国的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走上街头罢工、声援学生,这就标志着中国的工人从此有了政治上的要求,作为一支觉醒了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舞台。所以这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事,这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我们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最重大的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也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的一个基本前提。整个中国革命的历程说明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历史证明其他的阶级都不能担当这样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而且资产阶级的各种各样的学说,就是我们说到的西学在前面的这些政治运动中都尝试过,但是都没有能够成功。实践证明了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才能使得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那么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在整个的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的探索中我们是付出了数百万优秀的共产党员的牺牲。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感动了中国人民,在中国人民里面也有上千万的烈士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起来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 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自己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这样的历程中从我们中国共产党刚一成立起来以后经过一段探索,我们就首先形成了一般非常大的特点,非常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我们集阶级的使命与民族的使命于一身。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我们党的一大召开的时候当时通过的第一个党的纲领,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的规律,所以当时提的纲领只有一个纲领,就是最高纲领。就是要在中国通过中国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进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最高纲领。
那么我们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很了不起的,就是从刚开始只要认识到的东西,只要提出到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要去做,这就是一个知行统一的一个传统。那么经过第一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很快的就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那么这个高潮以京汉铁路工人的大罢工作为它的最高点。确实在整个的中国的社会里面起了极大的争论。但是这场革命最后由于只有工人阶级孤军奋战力不敌众,惨遭北洋军阀的镇压。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警醒起来,认真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我们党的二大的纲领里面郑重的写上了,我们不但要为最高纲领而奋斗,而且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最低纲领,就是当前的纲领,那就是要为民权革命而奋斗。这个时候我们党就自觉的认识到了中国革命是有一个阶段的,首先要实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权革命,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民主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以后才有可能再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与此同时我们党也逐渐的认识多光靠中国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的,所以必须要和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要结合起来。于是这就有了第三次,我们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个郑重的决议,就是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在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帮助下实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应该说这次合作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整个的南方从广东一直到福建,到江西,又到湖南,最后又到湖北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整个农村的农民革命,农民的土地斗争,起来响应北伐军的号召,北伐军所到之处他们就打土豪分田地掀起了第一次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
毛泽东同志原来曾经讲过,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就讲过,辛亥革命最后之所以没有成功,3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最后失败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农村的广大的革命,而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开始不但注意到工人也注意到了农村,在农村里面发动农民的土地革命。
但是这件事情因此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所以随着北伐革命的深入当时在我们党内就有一场争论,就是要不要对当前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农民土地革命做一些约束。为什么要做约束呢?这就是像陈独秀等等我们党内的一些人当时就认为,因为我们国民革命军的主要的中高级的军官都是地主、富豪出身的,这些人如果农民搞打土豪、分田地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背叛革命,所以有这样的危险。所以陈独秀等人看到这种危险以后,认识这种危险是对的,但是采取的策略就是压制农民的土地革命。
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毛泽东写下了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章,一篇就是1925年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样一篇著作,这篇著作就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学说,用它来深入的通过调查研究,深入的来分析我们中国农村和城市的特殊的阶级、阶层的情况。从他们的经济地位出发来解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政治态度,从而来分清敌我友。这篇文章一开始就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它确实是抓住了首要问题,所以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在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接着毛泽东同志又到湖南农村去调查当时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他带着一个基本的问题,也是党内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农民运动究竟是好的很还是糟的很,是痞子运动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空前的大革命?毛泽东最后通过调查研究走了很多的地方和农民,和农民协会的代表来座谈,和很多的代表来座谈,走了很多地方,最后他得到的结论就是农民运动好得很,而且中国迫切的需要这样一场革命,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场革命引向深入。
但是遗憾的是尽管我们那个时候得到了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党的最高领导层没有采纳这样的认识,而更重要的是这时候蒋介石已经向中国共产党人大开杀戒,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4.21中国革命遭到镇压以后,中国革命究竟何去何从,中国革命依旧在城市发展还是到农村发展?这个问题在当时中国革命当中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下一步中国革命以哪里为起点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我们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些道路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说这个事情如果仅仅靠开会,坐而论道的去争论,那这个争论是无谓的争论,是无解的争论,最根本的是要靠实践。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所以大家都知道1927年的8月1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率先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就是南昌起义。当时南昌起义的实践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而且希望能够得到苏联的武装军火的援助,然后重回广东,依靠原来北伐战争的时候广东作为革命基地、革命大本营的这样的特殊的地位和群众基础再发动一场新的革命。当时的计划是这样的。当时由于有这样一个指导思想,那么所以在实践中最后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所以南昌起义部队基本上是惨遭失败。但是这里面还保留下来一批火种,这就是南昌起义军的余部由朱德元帅和陈毅老总他们率领着到了广东的韶关一带潜伏下来,保留了这样一个火种。
那么与此同时在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在八七会议上做了一个重大的革命,就是中国革命进入到了土地革命,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阶段,号召全党在八七会议的紧急告共产党员书里面就号召全党要为此而奋斗。
那么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做了一个重要的发言,这个发言里面就讲到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证明了一条道路,就是政权是从枪杆子头取得的,这就是武装斗争要建立自己的军队的最初的思想。
那么在八七会议结束的时候瞿秋白当时是中央的临时负责人,他跟毛泽东很要好,而且很赏识毛泽东的很多真知灼见,前面提到的毛泽东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后来印成小册子的时候,瞿秋白亲自作序,而且把毛泽东和彭湃,当时广东的农民领袖彭湃,这两个人并称为中国农民运动之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个时候瞿秋白就跟毛泽东说,说咱们到上海去,为什么要到上海去呢?就是当时的党中央依然还是城市中心论的指导思想,所以当时决定了武汉待不下去了,要在上海建立秘密的党中央,所以瞿秋白想让毛主席留在中央跟他一起去上海。毛泽东就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不愿意去住高楼大厦,我愿意到农村去结识绿林好汉,去当山大王,但是山大王是调侃,当时是带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讲要到农村去。所以八七会议去毛泽东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委托在湘赣边界发动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场起义肯定是会失利的,因为当时接到的指示是需要通过这场秋收起义要聚集十万农军来共同的攻打省城,但是实际上当时聚集起来的这些农军还有安源的工农纠察队的一些队伍,这些人主要的武器就是长毛、梭镖当然敌不过国民党的地方武装,打不过。所以在打浏阳的时候就失利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把打散了的队部收集起来,在湖南的文家市召开了一个著名的会 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议,在这个地方经过了大家激烈的争论以后毛主席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到漯筱山脉中段去,在那个地方建立根据地。所以后来到了1928年我们的秋收起义的余部最后就上了井冈山,在当地的农民运动领袖王左、袁文才的支持下,在那个地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由中国党中央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那么就是在这些斗争过程中反反复复的实践的过程中,毛主席写下了两篇深刻的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两篇著名的文章,一篇就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还有一篇就叫做《井冈山的斗争》。在这里头第一次论述了中国的革命政权,革命的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在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广大的农村,特别是数省交界的三不管地段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呢?一些基本的条件,当然其中也包括大革命农民运动的协力,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么在这样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还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个工农武装各个的思想非常的宝贵我们过去经常说到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实际上是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逐渐逐渐演化的。
那个时候毛泽东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是在党的建设上思想建党,思想立党,支部要建在连上。再一个就是在政权建设上我们当时建立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工农兵,统一战线性质的一个工农民主政党。那么接下来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的把革命利用反动统治内讧的千载难逢的时期,又把革命的根据地波浪式的向东南方向发展,所以后来开创了赣南、闽西根据地。
所以在整个的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毛泽东同志有一个著名的话,也是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创立的过程中他提出来的一句话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觉得这句话就形象的比喻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一个发展历程。
那么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向前发展,中国的革命势力越发展越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遭受过挫折,这就是三次左倾,特别是包括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那么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就使得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完全丧失,所以中央红军不得不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这就是1934年的10月,我们被迫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叫做战略大转移。
当时走的时候是非常悲壮的,一方面谁也不知道未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同时谁也不知道在我们的面前有多少的艰险,但是有一条大家是共同的,就是相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这就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造就的一个伟大的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6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正是这样一种理想使得我们党能够转危为安最后实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长征到了1935年的1月走到了贵州的遵义,在这个地方开了一次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性的会议,这就叫做遵义会议。这个遵义会议上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当时只提军事路线是错误的,而没有提政治路线是错误的,因为当时全党没有达到这样一个认识水平。在长征这样一个紧迫的情况下敌情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必须要团结一致对外,所以先不讨论政治路线的问题,而首先解决最重要的、最紧迫的军事路线的问题。
同时又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就是说毛泽东同志虽然职务上不是最高领导人,但是他在这个里头,在整个的中央红军和党中央里面已经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了。他在关键的时候提的一些很多建议,最后经过反复的讨论都被中央所接受。所以我们说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一个转折。
这个转折不但是我们的长征从危到安的一个转折,也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的挫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道路开辟的一个转折点。应该说实际上在这个之前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这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5月写的,《反对本本主义》这篇著作里面提出来的,这里面就提出来: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实际上是用一种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同时他又提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中国革命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们来创造,来领导。这一点在当时能这么讲也是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是什么背景呢?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我们是无条件的加入了共产国际,因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起了巨大的帮助作用的,但是他们也有指导的失误,但是帮助是巨大的。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个决定,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我们是他的一个支部,所以要无条件的来服从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那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面讲的说不能一切都靠本本,一碰多什么事情都说拿本本来,好象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就是正确的,这种思想方法是不可取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来领导、来创造。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这些思想萌芽,包括群众路线的思想萌芽,实际上毛泽东同志早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就形成了,但是那个时候这些思想都没有被全党所接受。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但是遵义会议以后就不同了,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的很多意见都被党所采纳,而且这种独立自主的思想,这种意识越来越深入全党。包括遵义会议本身就是独立自主的解决我们党内问题的一个范例,也是一个新的开端。在这个之前我党的历次的问题,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分歧都是共产国际代表出面,按照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旨意来解决的。
那么遵义会议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客观条件,这就是当时我们和共产国际失去了电台的联系,这在客观上保证了我们有可能不事先请示共产国际我们就可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经过了大革命从胜利最后遭到失败,又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10年这样的反复的磨难,我们中国共产党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完整的经验,我们开始成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辟的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党的政治上的成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这个会上独立自主的,我们就能够独立自主的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从这点来说遵义会议在我们党,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伟大的抗日战争给我们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个机会正好是我们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以后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成了长征以后紧接着就面临一个全国抗日救亡浪潮,非常高涨这么一个新的形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刚才讲到的这种阶级使命与民族使命集于一身的光荣传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扬。所以我们在1935年的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案里面就提出来,在当前这样一种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退居为次要矛盾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结成一种空前广泛的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和以前曾经跟我们打过仗的这些对手要讲和,实现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建立一个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一个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有胸怀的,所以正因为这样所以到了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那通过这样的一个西安事变最后迫使蒋介石答应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在长达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战争中,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还有一切爱国的中华民族的儿女共同来奋斗,共同来奋战。所以才赢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的胜利。
那么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空前的,包括组织上空前的成熟起来,进一步 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成熟。那么我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规律也认识的越来越明确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文献,第一个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标题叫做《论新阶段》。这篇重要的著作现在已经收到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史所编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里头。在这个重要的文献里头毛泽东同志就第一次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命题。应该说这个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和后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所提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伟大的命题是两者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过程中开辟道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作用和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样一个命题的提出,我们党不可能最后形成一个成熟的夺取中国革命的完整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也不可能有新中国的诞生。就和后来没有小平同志的重要的命题的话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取得这么大的成功。
那么正是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党在1942年就决定开展整风,空前的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延安整风,在整风里面就提出来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来整顿我们党的思想作风,整顿我们的组织作风,整顿我们的闻风。当前我们中央也提出来要整顿我们的作风,特别是整顿闻风,其实我们党是有优良的传统的。
那么通过延安整风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三大作风,也就是说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有了这三大作风我们才有可能把中国共产党建成一个带领中国人们取得全国革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
在延安整风之前和之后毛泽东同志不但在进行全党的思想教育,而且在中国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纲领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里面也包括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毛泽东所写的重要的著作,这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总结了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探索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指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极端的重要性。指明了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道路的必然性和必定要取得胜利的这种客观必然性。
在这之后毛泽东同志又写了两篇重要的哲学制作,这就是《时间论》和《矛盾论》,这两 9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篇哲学著作应该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哲学基础、世界观、方法论。那么沿着这样一个思路逐渐逐渐的往前发展,毛泽东最后又写了《新民主主义论》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完整的提出来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而且使我们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空前未有的程度。这篇著作就标志着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的一套理论,完整的、系统的形成,这是1945年的5月份召开了著名的党的七大。
党的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党的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当时党章上叫做行动指南。而且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党章的报告里面对毛泽东思想做了科学的界定,它的科学内涵,它的科学地位,它的指导作用做了完整的解说,包括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做了完整的解说。
那么党的七大使得我们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思想统一和行动的一致,为后来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革命的胜利应该说来之不易,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曲折,20多年的反反复复的曲折。但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它取得全国胜利的速度是异乎寻常、难以想象的。
在整个的中国解放战争,我们国内的解放战争过程中我们党当时曾经估计可能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赢得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实际上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我们在1949年的10月1号就创建了新中国。那么这就标志着我们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也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完成了。
这段历史用了多长时间呢?如果从1840年我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起点来计算的话经过了109年的漫长的岁月,也就是说用了百年的工夫我们创建了真正属于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见这件事情非常来之不易,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诞生的,也就是说在这一百余年的后面中国共产党人从诞生之日起只用了28年时间就彻底的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从此我们完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历史使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步,也就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一下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形成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后来在中国建设和改革的时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用。一个就是克敌致胜的三大法宝,这就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建设这始终是我们探寻中国道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走向胜利的一个坚强的保证。
另外刚才提到了我们形成三大优良传统作风,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传统作风到现在仍然是我们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传家宝。应该说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相通的,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尽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的,但是它有一个悠久的历史渊源,这个历史渊源可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之后为了继续完成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而开辟出来的。
二、中国建设: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下面我们就来讲第二个阶段,就是中国建设,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转变。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也有它的特定性的内容,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这个转变是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来实现的。
如同前面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刚才讲到了有一个标志性的毛泽东的一句话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中国革命的星火确实是形成燎原之势,才有新中国的创建。那么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同样也有一句标志性的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所讲的,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的叫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结束了屈辱的历史,结束了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历史,中国人从此可以挺胸昂头的在世界站立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这就是像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所讲的,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成功的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首先应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我们是遇到了空前未有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什么呢?就是广大的农村是一个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几亿农民虽然是分得了土地,成为自己的土地的所有者和主人,但是很多的农民无力进行正常的耕种,他有了土地,但是无法控制天灾人祸,一旦天灾人祸出现 1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的时候这些农民刚刚得到土地的农民,就要把自己的土地要抵押出去。这样又重新的失去了土地,所以中央当时及时的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以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就是号召农民互助组主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来初步的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改造小生产者。
这个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家都知道苏联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曾经犯过左的错误,不但是强攻命令,而且采取消灭富农的极左的政策。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特别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强迫命令,过急、过快的这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农村的改造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的,广大农民都是自觉自愿的来加入互助组,加入初级社,最后加入高级社。在整个的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像苏联出现的那种大规模的屠宰牲畜,因为农民他是小私有者,他一看马上要归公了,马上要充公了,他就会把自己的生产资料破坏掉,就容易出现屠宰牲畜等等的这些,那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会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因为当时我们的农业还没有机械化,主要的劳动力一个是靠农民自己的体力,干体力活。还有一个就是靠牲口来干活,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毛主席特别强调自愿的原则和示范的原则,还有一个一定要使互助组和合作社连年增产的原则,而且要保证在连年增产的基础上使得社员能够年年增收,正是在这样一个示范作用的过程中农民看到了走集体化道路的好处,所以增强他们自觉自愿的加入到互助组,加入到初级社,加入到高级社的这样的一个觉悟程度。所以整个的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
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个事情毛泽东同志当时也是反复思考的,感到这个事情做起来不是很容易。但是又必须要做,所以毛主席当时还是非常慎重的,怎么来做?关键是怎么来做,所以当时就派了李维汉同志带领调查组专门下去调研,这就是从1952年开始进行了工商业的调查。因为在调查开始之前我们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过程,首先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掌管了全国的政权,当然也就接管了国民党留下来的政权,特别是财权也接手过来了。
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下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投机商们,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是打天下可以,但是治国没有经验,所以他们误判当时的形势就搞了抢购,就是把我们的人民币,刚进城的人民币抛售出去来抢购银元,来抢购白银,想把我们的人民币赶出整个的城市。然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其实是有自己的治国理政的人才的,陈云同志当时就临危授命采取了果断的措施,领导着中央财经委员会采取了果断的措施,最后把投机倒把的步伐商人,把这些行为全部制止了,采取经济的手段,而不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都把它打下去了。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所以毛主席当时非常高兴,听到了以后给他高度的评价,叫做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大家都知道这是在三大战役里面最关键的一个战役,这场战役打完了以后整个长江以北就都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控制了。不但如此,国民党的精锐的主力也在长江以北全部都被我们聚歼掉了。所以到了后来为什么一过了长江,就是像万里扫残云一样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国民党已经没有了主力了,毛主席把这场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成功的秩序比喻为不下于又一场淮海战役,评价是非常高的。
那么在这个之后由于统一了财经,后来我们又跟农村实行了统购统销的政策,这样就把城市里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乡村里的经济联系切断了,在这种形成下民族资产阶级,这些私营企业就出现了经营上的非常大的困难。在这么一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央为了扶持他们,因为当时毛主席讲我们还不到要消灭民族资本的时候,而且我们也不能消灭民族资本,我们还是要让它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总的前提下要使得它继续发展,所以当时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包括给国家提供订货,提供订单,然后包销他的产品,包括给他供应原材料,特别是农产品的,农业来源的原料等等的,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扶持当时比较处于发展低潮的民族工商业。
那么在这个时候,正好就在这个时候李维汉同志就率领着调查组就下去调查,这个时候民族工商业的情况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的已经是越来越好,那么李维汉同志他们的调查组调查就发现实际上这已经是使得民族资本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就是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提出来的一重要的设想。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样一个道路是可以引导民族资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这件事上李维汉同志就写了一个调研报告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了以后非常兴奋,由此不仅是推动了我们党最后下决心实行民族工商业的改造,而且使得毛主席最后下定决心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1953年的事情。
整个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常成功,不但没有造成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破坏,而且使得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另外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还探索了一个新的道路,这就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同时又进行着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刚才说到了我们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从1953年开始,而恰好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也是从1953年开始。
所以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改造相互推动,这就使得我们1956年进入了社会主义。那么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前1954年毛泽东同志又亲自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 13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国的宪法,这部宪法毛泽东同志当时就宣布了两个原则,起草这部宪法第一个是人民民主的原则,第二个就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根据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当时的第一部宪法里面就把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下来,与此同时又提出来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制度,在这个宪法里面也得到了体现。另外民族区域区域自治制度也在这里头得到了体现。所以说应该说到了1956年不但我们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进行的非常顺利,不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进行的也非常顺利,而且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的经济制度在这个时候也确立下来,这样就为我们进一步的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扫清了障碍,而且铺平了道路。应该说那一段时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道路的过程中还是非常的朝气蓬勃,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刚才讲到了我们1956年正式的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我们正式进入到社会主义。
与此同时也就是在1956年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叫做以苏为鉴,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经验,很多东西都是学苏联的,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叫做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美好的明天。所以我们当时一切都以苏联为榜样,一切都照搬苏联,包括国家的机构里面苏联设多少个部,设了多少个局,我们也照搬过来设多少部,设多少局。而且很多地方都派苏联专家,包括我们的部队里面也派苏联专家来帮助我们,我们的大学里面很多课程也直接用苏联的课程,也请苏联专家来帮我们讲课。这个阶段应该说是必要的,而且确实我们到今天来说也应该记住苏联对我们的这种无私的援助,这在新中国起步的阶段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由此就带来一个问题,就像当年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时候,为什么会犯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那就是教条主义盛行,把苏联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党实际上也出现了一种教条主义,这种教条主义就把苏联建设的经验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原则,神圣的原则,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原则。
所以毛主席在察觉到这个问题以后在1956年就提出来以苏为鉴的问题,那么他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差不多40多天,听了34个中央的部委,还有一些直属的单位的汇报,直接听汇报,每天他自己就回忆说我这一段时间每天都是床上地下,一吃完饭就听汇报,然后一直听到很晚以后才双床休息,一下经过了40多天,这种集中的调查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极为少见的。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就形成了一个思想,就是怎么样以苏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为鉴来探索适合我们中国国庆的社会主义道路呢?他当时提出了十大关系。
所以在1956年的4月25号他在中央政局的会议上就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的报告,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就是本来这个政治局会议通知各个地方的领导同志来参加的时候,会议通知是讨论农业问题,结果大家来了以后做好了一听毛主席讲的是整个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与苏联的经验为借鉴,它哪个地方成功,哪个地方不成功,由此提出我们建设里要解决好十个关系。
毛主席最后就讲到这十个关系也可以说是十个矛盾,我们的总方针就是要调动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服务。那么怎么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呢?他特别讲到要把消极的因素化为积极的因素,要把反对我们的因素变为不反对我们的因素,他特别讲到这一点。应该说这个思想在当时形成对于指导我们探索一条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
所以这次会议当时我们正在筹备党的八大,1956年年初开始中央就提出来要筹备党的八大,而且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少奇同志,所以少奇同志听了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以后非常兴奋,刘少奇同志就讲说我们现在起草这个报告以前的都不作数,要以十大关系作为我们起草八大报告的指导思想。所以论十大关系和走自己的道路,以苏为鉴,这对后来形成八大正确的路线是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那么在八大以后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沿着八大所确定的政治路线来探索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当时还没有条件提出来中国特色这个概念,但是已经提到了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八大上以后提出了若干的改革的思想,明确的提出来要改革我的管理体制,就用的改革这个词,在八大的报告和政治决议案上明确就用了改革这个词。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6
一、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起步(1840——1894年)
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家主权不断遭到破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开始出现。
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商品输出,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思想的萌发——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维新思想。
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和大众传媒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习俗开始展现时代特征。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逐渐融合。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政治:(1)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并走向覆亡。(2)救亡图存的斗争不断,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3)军阀政府专制独裁,对外卖国;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斗争。(4)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共同开展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大革命。
经济:(1)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黄金发展时期,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的过渡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民主科学思想等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思想并存。毛泽东思想萌芽。
社会生活: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开始起步;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通讯、报刊、电影、广播事业等产生并发展。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政治:(1)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开始。中共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全民族抗战;(3)国共两党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
经济: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37~1949年,民族工业逐渐萎缩,甚至陷入绝境;
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生活:京津地区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电影成熟。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政治:巩固政权,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经济: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国家重视科技文卫事业;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扫盲教育的开展。
社会生活:苏式服装受到青睐;新《婚姻法》颁布,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实行粮食、食用油等统购统销;宝成、兰新等铁路建成;邮电部成立;《人民日报》等成为党的喉舌。
(二)曲折时期(1956-1976年)
政治:成功的探索:“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出台;整风运动。曲折与错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经济:成功的探索:《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八大”确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主要任务;提出经济建设调整的“八字”方针,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曲折与错误: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思想文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社会生活: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1958年中国电视业诞生。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
政治: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基层民主建设;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港澳回归。
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对国有企业改革;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WTO。
思想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977年高考恢复;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90年代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教育“双基”目标基本实现;“银河-Ⅰ”型和“银河-Ⅲ”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003年“神五”发射成功;“双百”方针的重新提出。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变化翻天覆地,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穿讲时尚、吃讲营养、住讲舒适;铁路、公路密集,民航世界大国。
二、世界近代化历程
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14世纪--16世纪末)。
政治: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天主教会)的斗争。
经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动摇神学理论基础、伽利略创立自由落体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公元17世纪--18世纪末)。
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1689年)、美国独立战争和共和制的确立(1775-1787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
经济:17世纪初开始,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得以拓展;重商主义政策广泛盛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思想文化: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政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三次议会改革)、美国内战(1861年)、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德意志统一(1871年));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英国海外殖民霸权和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巴黎公社(1871年));西方殖民主义第二次扩张高潮,东方从属于西方。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在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思想文化:思想界自由主义兴起;马克思主义产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音乐与绘画;生物进化论(1859年);科技重大突破:瓦特与蒸汽机。
第四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民主政治更加健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合法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主。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后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电影和电视的发明与应用)。
第五阶段:两种现代化文明模式的竞争与并进(1917-1945年)。
政治:①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对苏联封锁、包围。②经济危机影响下,德、日法西斯上台,挑起二战。③为战胜法西斯,美、苏、中等国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经济:①苏俄(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虽有弊端,但成就巨大。苏联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模式。②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突破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创立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
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出现。
第六阶段: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1945年至今)。
政治: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开始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多极化趋势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①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出现等。②社会主义的变化: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改革未摆脱危机,解体后,进行调整,继续发展。③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世界经济出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特点;世界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多元化。
思想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文化艺术日益多元化。
三、对中外历史上探索近代化的不同模式与道路的认识
第一,近代化模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之别。不同的近代化模式是根据客观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和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会只有一种固定的发展模式。即便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发展模式也不会一模一样。任何一个国家要想保持较好的发展,都必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第二,近代化模式是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自然资源情况、产业发展程度、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发展模式的选择。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近代化模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此外,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影响和制约其近代化模式。
第三,各种不同的近代化模式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世界上任何一种近代化模式即便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检验成型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而及时地进行调整和创新,需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四,当今世界进入多元模式竞争的时代,近代化模式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软硬实力的全面展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近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培育非常重要,近代化模式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国前途命运、展示良好国家形象、彰显国家实力的最好招牌。
【创新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甲午战后的发展超过以前,黎元洪、张学良都是枣庄煤矿的股东。下列选项属于其“发展超过以前”原因的是
A.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C.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 新型商业模式的普遍采用
2. 1901年6月,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写道:“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中国)数月以来,凡百举措,无论属于自动力者,属于他动力者,殆无一而非过渡时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有关述评不正确的是
A.“凡百举措”是指清末新政
B. 英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走向现代化
C. 法国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
D. 梁启超认为中国也将经历二百年多年的过渡时代
3. 阅读下列中国五十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
对上表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 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 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D. 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归根到底,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其原因与20世纪时英法两国让位于美国和苏联的原因正相同。”这些原因不包括
A. 资源优势的丧失 B. 技术优势的丧失
C. 体制优势的丧失 D. 战争的消耗
5.《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时,一再提到英国崛起中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核心竞争力”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 英国成为海上强国
D. 英国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外交政策
6. 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苏联
A. 生产力水平极度落后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 无法参与和分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7. 近代化模式从广义上讲,包含了经济制度体制、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综合要素。从狭义上讲是一个经济概念,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经济活动的经验总结与高度概括。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模式?如果以传统的国家社会制度来划分冷战时代的经济模式,你会如何划分?
(2)中国是如何从照搬苏联模式走向探索自己模式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择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并谈谈你对近代化模式选择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甲午战争后,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股份制说明新型商业模式出现;CD太绝对;B说法错误。
2. D 结合材料时间,中国“举措”应指1901年的清末新政;英国光荣革命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了制度的改革,符合“顺流而渡者”;法国大革命出现政体的多次更迭;D项材料无从体现。
3. D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尚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4. C 18世纪时荷兰让位于英国和法国时,荷兰为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为资本主义国家,而法国还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故荷兰此时不存在体制优势丧失的问题;20世纪时英法让位给美国、苏联时,英法为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为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成熟期,不存在体制优势丧失的问题,故答案为C项。
5. 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这成为其国家迅速崛起强大的发动机。
6. D 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苏联长期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二、非选择题
7. 答案要点:
(1)模式:自由放任型(英国为代表);国家干预经济型(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型(以苏联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型(以中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为代表);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各自国家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当今趋势。
划分: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或称之为市场经济模式与计划经济模式。
(2)第一,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通过“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阻碍破坏了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出现过曲折,停滞,甚至走向崩溃的边缘。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因素: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特点。
第二,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影响和制约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三,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认识不同也影响着发展模式的选择。
认识:第一,模式是多样化的,也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之别,发展模式选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
第二,发展模式是动态的,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换。
第三,当今世界进入多元模式竞争的时代,发展模式选择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软硬实力的全面展示。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7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是中央准确分析世界他国农业发展道路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 全面把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新要求的基础上, 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具有历史必然性。
中国不能照搬其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世界范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历程分析, 不同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基础的国家发展现代农业所走的道路大多不同。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 例如美国。这类国家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凭借其发达的现代工业和能源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规模效益。这属于典型的“劳动节约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地少人多、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 例如日本。这类国家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目标, 凭借其以发达的生物科技, 改良农作物品种,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并提升其附加值。这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耕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适中的国家, 例如西欧的法国、德国等。这类国家采取的是机械技术与生物科技并重的策略, 不仅广泛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还广泛运用生物科技,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因而被称为同时兼备“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模式。很明显, 中国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与上述国家均有所不同, 因而不能照搬他国模式, 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大国优势与市场优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相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时间较晚、进程较为缓慢, 但这也为我国提供了后发优势, 即我国可以借鉴他国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 更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优劣势, 避免“走弯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大国优势。相对于美国、日本、西欧而言, 我国疆域辽阔、地貌多样, 不同地区可选择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实现模式, 因而具有较大的优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我国人口众多, 市场需求巨大, 特别是随着推动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居民需求量将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也将不断提升, 这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就我国粮食消费而言, 有专家估算过, 按人均GNP每增加10 个百分点将增加粮食间接消费430 亿kg计算, 未来粮食的间接消费需求量到2030 年将达到3210 亿kg。而与此同时, 2020 年和2030 年, 中国粮食需求总量也将先后达到5800 亿kg和7200 亿kg。[1]
总之,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 其重点是在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大国优势与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大规模经营模式, 也不同于日本小规模经营模式, 更不完全等同于德法“折中”经营模式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概念辨析: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当前,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就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区情和农情,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1 中国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既不能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阶段, 也不能长期停留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的尴尬阶段, 因为是否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事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因而, 必须加快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2 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纵观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可知:各国虽然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不尽相同、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式不尽一致,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国家都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从满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 从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竞争着手, 来推进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建立特色的现代农业, 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然, 中国也不能例外。
2.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别于实现模式
“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上来看, 农业现代化道路涵盖面更广, 包括实现模式;从区别来看, 农业现代化道路更侧重研究“性质”问题, 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的诸多矛盾;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属于操作层面, 研究的是在各地“农情”的制约下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式及如何解决农业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组织形式等问题, 一个国家可以在走同一条道路的前提下实施不同的模式。马克思对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生产关系的视角分析“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各国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注已经从生产关系层面向生产力层面转化, 侧重于从要素配置 (舒尔茨) 、技术变迁、制度进步 (拉坦、速水佑次郎) 、经济结构 (刘易斯) 等角度去研究。
综上,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其科学内涵, 即立足基本国情、区情、农情,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任务, 以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 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系为核心, 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为支撑, 以科技创新、产业协调、城乡一体为动力, 以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利用、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协同推进、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不断创新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为技术路线, 以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后发追赶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灵魂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之“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是在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和中国农业发展特殊规律基础上所形成的, 因此独具“特色”, 而对这些“鲜明特色”的深入剖析为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视角。
3.1 特色的发展前提: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情与特殊的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日益严峻, 特殊的国情、农情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偏小、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薄弱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方面。人均耕地面积偏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1) 》相关数据计算, 2010 年中国农村人口仍占50.05%, 而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8.26 亿亩, 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 亩,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薄弱, 这严重降低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呈明显的增大态势, 较之20世纪我国农业受灾面积扩大了34%。[2]2010 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59 万hm2, 绝收面积486.32 万hm2, 导致直接经济损失5339.9 亿元[3];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阶段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期。也就是说,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点, 使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同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顺利推进还必须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并从根本上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3.2特色的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样化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经济形态, 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农村的依托体,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本质在农村的实现, 即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就能够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有效缩小贫富差距, 并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因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经济体制层面的一大特色就是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因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内在要求。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又代表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定方向。只有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才能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主体地位, 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增强市场博弈能力;有助于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农民增收的稳定性;有益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生产力的提高要求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在农村实践载体的农村集体经济及其组织, 其发展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追求, 实现共同富裕。
3.3特色的生产经营方式: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得于真正确立, 先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从思想与理论上澄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其次是在实践中扶持农民自创的生产责任制, 允许农民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从本质层面剖析,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力的低水平状态而采取的公有私营形式, 即将集体统一经营的形式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并存的形式。同时,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又通过家庭分散经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因而符合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 它表明土地在归集体所有的情况下采取家庭经营的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 农村集体经济采取的是农户家庭个体承包经营与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相分离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现实要求。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不是指发展私有经济, 而是表明我国农村发展的是一种低水平的集体经济, 它符合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要求, 其发展的总方向是农村集体经济。
3.4 特色的生产力发展方式: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保障能力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心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保障能力, 进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对我国家庭分散经营方式下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现实, 要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制度在确立初期确实释放了巨大的农业潜在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但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成为限制农业新技术使用、阻碍农业规模经济实现、妨碍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主要因素。而与此同时, 集体经营层面也越来越弱化、不能很好发挥其应有功能。因此, 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 努力协调“统分度”, 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 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选择, 它可以满足科学种田和农业生产社会化、产业化与现代化的要求, 能够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能够将低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到高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 从而实现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保障能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因为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增强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保障能力是针对我国国情与农情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资料显示, 2004 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9 个一号文件, 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 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然而,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
3.5 特色的市场占有能力: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着眼于全球竞争, 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众所周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具有趋利性, 偏向于投入投资收益率较高的经济作物和二三产业, 粮食的弱质性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从国际范围看, 我国土地和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同时粮食产品科技含量低, 市场竞争力弱, 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已经凸显。由此可知, 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偏弱, 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把握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点”, 优化产品质量。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积极发挥自身绝对优势, 不断挖掘比较优势, 并最终以质优、价低、特色、绿色来取胜;增强农户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组织起来的农户可以统一面向市场, 统一经营, 在避免分散农户间因不良竞争与“跟着感觉走”低价出售农产品等问题出现的基础上, 通过提高单个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来增强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博弈力量, 解决农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问题, 从而使农户整体获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统一服务, 由此避免了单个农户在获取信息、技术指导、为销售农产品讨价还价及市场交易对方机会主义行为给农户造成损失等方面产生的费用。
3.6 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建农业生态文明,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同存,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基础上, 继承二者之优点, 摒弃二者之弊端发展而成。它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旨在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促进生态文明。从历史上看, 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 个阶段。目前, 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而农业生态文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则是指在处理农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 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形成新型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的构建需要不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现实状况看, 生态文明发展趋势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价值取向看, 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核;从发展绩效看, 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的构建。当然, 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农业生态文明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共存,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岸根卓朗.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国家减灾网[EB].http://www.jianzai.gov.cn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8
一、现代农业解读
一提到“农业”, 不少人脑海里就浮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 这只是传统农业的标准相。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 规模小、效率低、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 就是人们说的小农经济。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 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 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 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 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 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 靠的是高科技投入。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 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 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像我国超级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 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跨越。新技术的应用, 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的依靠资源, 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现代农业, 闯的是大市场之路。现代农业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 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农业, 搞的是多功能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农业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 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了。如通过开发各类农业资源, 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 农业开始承担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 由此形成生态保护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服务型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形态。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立足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不同, 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主要有: (1)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这些国家凭借现代工业优势, 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畜力, 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 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如美国、加拿大。 (2)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利用科技进步, 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如荷兰、日本。 (3) 劳动力比较适中型。这些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又重视科学技术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 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都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 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 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要清醒地看到, 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没有摆脱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土里刨食”为标志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阔、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充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而文化素质较低和农业投入不足等客观现实,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要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研究巴西等国家历史上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问题, 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 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的条件, 但我们必须进一步利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改造传统农业。要避免一些国家忽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所走的弯路, 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还可借鉴荷兰和以色列等人均农业资源少但农业效益较高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从我国国情出发, 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更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农业产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 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性要求, 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对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农”情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当前,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 同过去相比, 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 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同时,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2006年底, 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 人均仅1.4亩;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左右, 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 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2006年, 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 占总面积的46.41%, 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依上述情况,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就必须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根据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形势,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国家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完善和加强农产品宏观调控,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增加供给量, 同时搞好粮食市场调控;四是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五是改革和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完善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程序和管理办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 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建设机制和模式, 把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拓宽投入渠道, 加强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 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持久地发挥应有的效益。
从国情出发,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的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 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如何推动我国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六用”, 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实际上为现代农业建设指出了具体路径。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理念等手段对各个环节、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才能真正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立足于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9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19日发布。这份题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全文约10 000字, 共分8个部分33条, 锁定8项“三农”工作重点: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文件指出, 要城乡统筹联动,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件强调, 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10
一、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首先,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文革后,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当时的工作,导致党的工作停滞不前。邓小平同志在批评“左”倾和“两个凡是”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科学阐明毛泽东思想,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其次,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并发展了毛泽东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观点,明确解决了我国发展中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促使我党端正思想和工作方法,并对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首次就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进行了讨论,以邓小平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集体强调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一心一意的做好四个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转移对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探索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我党为适应经济建设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促使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不仅对就的经济体制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为我国经济建设开辟了道路,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本点,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二、第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江泽民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我党的本质以及根本任务: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党保持先进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相比,第三代领导人集体对第二代领导人集体的探索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1. 走自己的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继续坚持走自己的路。十二大以后,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也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谈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2. 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三代领导人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2)。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都需要依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得以实现;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还是需要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并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
3. 加强党的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第二代领导人集体继续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重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以及反腐力度。
三、第四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重大理论成果,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人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国内外形势,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具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回答了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有关发展的问题,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认识,也是对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要求,它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三重内涵。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模式和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在于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从理论、路线和方针层面转化为机制、体制和法制层面,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必须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伟大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1.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领导人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我国国情结合的产物,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模式在中国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是发展,而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全体人们的根本利益。现阶段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根本矛盾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建设必须以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并将发展的最终归宿归结实现人们共同富裕这一全体人们根本利益点。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我国历史的检验和证明。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一致性,现代化建设同时包括了我国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昌盛、人们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顶住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它是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都不具备的特点,只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我国站住脚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稳步前进,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为人类追求文明进步开辟新的道路
随着党和政府领导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4)。我国和平发展道路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我国和平发展不仅是站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上,而且是站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角度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种维护和平、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它体现了人们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对国内外都坚持稳定、和谐的原则,促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体系。
虽然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问题和矛盾依旧存在,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仍需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更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将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也会为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经历了我国一代代领导人的探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以及意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利益以及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意义
注释
11陈巧玲,孙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
22董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及意义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10).
33覃振停,梁胜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理论体系的关系[J].网友世界,2014(01).
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篇11
当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环境保护如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如何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难题。
200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就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进行深入探讨。
厉无畏: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随着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遭到了掠夺式的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工业文明的局限性迫使人类必须开拓新的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以绿色经济为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物质、精神文明全面的系统。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对中国而言,这个历史进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应对风险和参与竞争的实力。这也为我们探索环保新路提供了契机。
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统筹思考,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协调前进,环境保护要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要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创新环境保护的管理模式,建立全防、全恐体系,把环境保护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要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厉以宁:建设生态文明要靠财政支持
在西方经济学流行一种说法,叫资源诅咒。意思是,有些国家、地区虽然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反而搞得非常糟,其中,就包括生态破坏等问题。地区资源的丰富究竟是祸还是福?可能是祸。因为有些地区拼命开采资源,造成生态破坏,结果连人都无法生存了。但是,更多的情况下,资源多了应该是福。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在什么条件下资源多了是祸?在什么条件下资源多了是福?
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能一开始是祸,但后来觉察出了问题,就开始改,开始注意环境问题,注重生态建设,这样就变成了福;也可能原来享受了好处是福,越来越不注意,问题就变成了祸。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对于有些省来说,资源的确丰富,但资源丰富造成的现象是什么呢?过量开采、过量捕捞,最后造成生态破坏问题。
另外,我们还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环境是财政支持重要,还是金融支持重要?中国的实践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财政支持更重要。建设生态文明,如果国家没有财政支持,很可能最后没法取得成功。金融的开放可能还是有害的,因为金融开放以后,容易造成吸管现象,把本应该投向贫困地区的钱吸引到发达地区。
关于环保产业,经济学对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环保产业如环保机械、环保仪器、环保用品,这当然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广义的环保产业,比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土壤改良、治理沙化等,同样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增长。
何炳光: 节能环保产业将成新增长点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综合性新兴产业。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国家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制定了庞大的规划,投入了巨额资金,借助绿色产业来寻求出路、创造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增长。我国自“十一五”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以来,节能减排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节能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巨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出口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从长期来看,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提升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的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浪潮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着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延伸的趋势。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环保市场,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周大地:立足现实国情实现低碳发展
环境问题和国家能源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能源不但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基础,同时,能源利用不好,也会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所以,中国能源到底怎么发展,对我们今后的环保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能源正面临重大调整,我们都寄希望于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清洁能源发展较慢,跟不上消费增长的节奏。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达年均8.9%,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只能先挖煤,从而导致能源中煤炭的比例增加,这给我们的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我国经济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转变。这次经济下滑不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国内经济增长前一段的模式难以持续。我们前一段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土地、矿产、环境和低价劳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我们的经济向低端产业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领域必须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强化节能优先。即使要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也要防止继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
中国的能源结构有别于发达国家,煤炭占70%,核电等新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以,要尽可能发展短期内就可以产生能源供应的清洁能源。
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能源是有可能的。但是,发展是有过程的,要有科学性,要讲经济性,要考虑公共资金投入最大、最优化的问题。不能盲目投入,否则尽管花费了很大力量、投了很多钱,但是能源增量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解决。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是要科学借鉴国外经验,不可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和理念。我们应该多搞科技创新,而不是盲目把国内不需要的产能做大。
王毅:采取综合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双赢
发达国家在过去一百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目前都有体现。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新一轮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问题很复杂,核心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问题,需要综合性对策。
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并且通过政策组合或者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力。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怎么实现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大概有四大任务:第一,要加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第二,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第三,保证资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持续安全供给和高效循环利用;第四,实现环境和发展的双赢。
在设置目标上,应该把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把效率和总量相结合。不应仅制定五年的目标,而应把规划的目标延长到十年,乃至二十年。我们现在面临比较大的国际、国内变化,要适时调整节能环保指标。同时,必须考虑怎么降低成本,特别是从税收方面考虑,要通过实施有效的财税等环境经济政策,帮助企业在经济与环境上实现双赢。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篇12
一、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特点
1、新型金融机构的构成
村镇银行是指经银监局批准, 由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出资, 在农村地区设立, 主要负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提供;小额贷款组织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捐赠资金, 主要负责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项目;小额信贷公司是由企业法人或社会组织建立, 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经县民政局批准之后, 由村民成立的一个非盈利性的资金互助组织, 以政府扶贫资金为主导, 村民自愿交纳一定数额的资金, 作为农村的经济的生产使用资金。
2、新型金融机构的特点 (1) 集中农村资本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乡镇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 同时也保留了农村资本, 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 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有效的改善了农村金融经济结构。旧的金融经济机构, 为尽快适应新型金融结构的发展, 不断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 调整经营策略, 激活了原有农村金融市场的经济结构。
(3) 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在原有的金融体系中, 部分金融机构由于监管的缺失, 没有取得合法的身份, 新型金融机构实施之后, 不仅使得没有合法身份的金融机构有了强有力的依托, 有了合法的身份, 同时, 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偏离办行理念
在村镇银行的运行过程中, 投资人难免会把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 而忽略了村镇银行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乡镇经济发展的办行理念, 在农村经济的风险高、效益低、严重缺乏保险的情况下, 投资人会因为躲避风险的需要偏离服务“三农”的宗旨, 甚至撤销对村镇银行的投资。
2、资金筹集难度太大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 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农民和乡镇的闲置资本有限,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资金的吸纳。另一方面, 由于新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刚刚起步, 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 农民对村镇银行的信任度不够高, 村镇银行对农民的吸引度不够, 多数农民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是为了以后可以获得贷款。
3、信贷风险太高
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 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会导致在村镇银行经营过程中, 出现拖贷不还的事件发生, 在乡镇特定的环境中, 很容易形成一种欠贷风气, 给村镇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
4、运行成本太高
由于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国情, 农民及乡镇的资金数目有限, 大部分的资金需要通过政府、投资人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投入, 运行成本过大。
5、缺乏必要的支持
由于新型金融机构主要设立在贫困的乡镇地区, 并且尚未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联网系统, 在业务操作的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另外, 还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 多数业务人员不愿到村镇银行参与工作, 没有必要的技术、政策、人才的支持,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策略
1、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 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 遵循客观实际, 逐步推进。
2、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积极引导、大力扶持, 保障新型金融机构能够顺利的实施。
3、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及各部门支持指导新型金融机构
业务, 加强信贷风险监管, 确保新型金融机构在一个健康的、风险可控的环境中运行。
4、扩大资本投入量, 拓宽投资渠道, 构建资本运作平台, 鼓励、支持更多的企业、信贷公司的资金投入。
5、规范经营管理, 统筹资金, 保障新型金融机构资金基础, 完善管理制度, 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
6、创新信贷业务, 增加信贷品种, 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
市场竞争力, 吸引更多的乡镇企业、农民, 在保证老客户的同时, 积极发掘潜在客户。
7、加大对农民的信贷意识宣传, 努力建立一个健康的信贷环境。
8、培养高素质人才, 鼓励、支持高素质人才参与到新型金融机构建设中, 确保新型金融机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新型金融机构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动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支持、共同努力, 坚决贯彻以支持“三农”、服务农村的宗旨, 在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发展策略, 保证新型金融机构在乡镇中顺利的实施, 全面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升峰.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刍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02
[2]崔成伟.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1;10
【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推荐阅读:
中国法制现代化05-22
中国现代化启示09-20
中国现代化和农村07-25
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08-11
中国能现代化吗08-28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10-10
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09-14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08-27
论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10-24
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