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经济学(精选12篇)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1
【考情分析】
考试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成就、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的缓和、“一国两制”、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考题类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个别为材料解析题,但都与相关知识点相联系,很少单独命题。
考查特点:从考查内容看,集中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考查方式看,试题取材广泛,以数据图表、新闻报道、日记、宣传画、学者和名人观点、中共中央文件、歌谣、词典等材料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命题立意看,试题从新中国民主政治、国家统一、外交成就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等视角切入,深化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准确理解主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理清主线,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成就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线索,分阶段把握其阶段特征,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注重联系,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归纳与比较,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从世界史的视角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尤其是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广东卷文综第18题)在毉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可知,所选措施应该是新中国为了处理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实施的,这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故选B项。“另起炉灶”方针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一边倒”政策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是指新中国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和在华特权,A、C、D均不是针对亚非新兴独立国家而言,故均排除。
变式练习学者孙天旭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A.从强调意识形态区别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
B.实现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 外交的转变
C.由“一边倒”转 向与西方 国家的友 好关系
D.由与苏联的友好同盟转向实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为了给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较多考虑国家的现实利益,故选A项。从实现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转变的标志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排除B项;50年代初西方国家仍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并未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不结盟政策开始实施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全国卷Ⅱ 第31题)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材料“1953年”“统购统销”“计划收购”“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等信息可以判断,粮食的统购统销正是计划经济的体现,故选C项。A项时间不符,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是在1949—1952年,故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变式练习“(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影响
B.外交形势的制约
C.生活水平的限制
D.经济体制的束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计划经济的特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消失”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正是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结果,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自然经济已基本瓦解,A项排除;B、C两项均是客观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均排除。
示例3(2013年江苏卷历史第10题)“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1“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2“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3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4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123B.234
C.134 D.12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大跃进”典型现象包括农业上大放高产卫星和工业上大炼钢铁,故1表述错误,2表达正确;从“‘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可知3正确,从“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可知4正确,故选B项。
变式练习《人民日报》社论是《人民日报》编辑部就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或者政府的声音。《人民日报》曾在一篇社论中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对该社论所涉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是
A.开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反映了要求改变落后经济状况的愿望
C.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大跃进”的特点,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可知,社论所涉及热点问题是“大跃进”运动,故选B项。“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A项时间不符,排除;“大跃进”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大发展,C项与此无关,排除;D项“健康快 速发展”有误,排除。
示例4(2013年天津卷文综第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 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达仁堂在这一时间“心茫然”是由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故选D项。A、C两项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达仁堂的经营情况,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变式练习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 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的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产业结构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粮票的使用把粮食纳入国家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实际上把粮食的供求交由市场调节,说明市场经济已经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上述分析不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重点突破】
1.全面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历程:1初步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3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政治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4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新时期。
(2)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3)特点:1具有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 民主制度 建设,都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3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政权的探索与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几次修改等。4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制度保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 地方、各民族 之间关系 的和谐。
(4)作用: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
2.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3.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有化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1953—1956年,实行农业 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第三次: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 公社化。
1原因:党内“左”倾错误的蔓延,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4)第四次: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 训,做出实行 经济体制 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表现: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
2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急于实现工业化。
3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4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表现: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4结果: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表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把企业推向市场。
4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内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原因: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 生产力,从而积累 了实践经 验。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姓“资”姓“社”的问题,冲破了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
(3)特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 式并存。
(4)确立过程: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发展———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3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5)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反映的是欧洲 某一时期 的形势图。与 该形势的出 现同年发 生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2.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段时期我国的护照只采用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这反映了该时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3.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道:“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1954年宪法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4.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在此毛泽东主张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努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谋求重返联合国
5.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中的“组织起来”是指
A.实施“一五”计划
B.引导农民互助合作
C.组织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此后同仁堂历经百年风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获得了新生,企业面貌大为改观。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公私合营的实施
B.国际市场的拓宽
C.企业自主权扩大
D.企业产权的明晰
7.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派出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中国历 史上特有 的50年代留苏 热。这股留 苏热学习 的重点应该是
A.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
D.救亡图存的强国路
8.1956年6月,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在该县燎原高级社蹲点,根据社员要求,在个人专管地段劳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三包 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田),统一经营”的政策,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县委肯定了该社 的经验,并推广到 全县。该社的做法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否定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C.反映了包产到户的萌芽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10.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
11.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一国两制”构想
B.村民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制度
12.“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洋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入虎穴,擒虎子!”乔冠华的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这两种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前后矛盾B.前后一致
C.两者都有道理D.两者都没道理
14.“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该公报的发表
A.迈出了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B.重申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
D.意味着两岸“三通”已经基本实现
15.广东是中 国第一个 不再为多 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也是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广东的这股新风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16.盘点新时期中共历届“三中全会”政策路线的关键词,其中符合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是
A.拨乱反正、社 会主义的 现代化、改革开放
B.商品经济、增 强企业活 力、农村走向城市
C.宏观调控、市 场的基础 性作用、收入分配
D.国企改革、市场 的决定性 作用、城乡一体
17.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相对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来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可以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1邓小平的改革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2邓小平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带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A.1234 B.123
C.234 D.124
18.图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9.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当时中国政府对二者采取的相似策略是
A.速度优先B.循序渐进
C.四面出击D.主次有别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等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2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政治上的自由化来源于经济上的自由化,经济上的自由化来源于农村的家庭承包”“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一些人甚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B.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仍有影响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清醒
D.经济体制改革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2.据中国国家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 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街上遇到三个人,就有四个是老总。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公私合营的展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23.表3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其中年份4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91年 D.1993年
24.塔吉克斯坦著名学者沙利波夫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 织,认为上合 组织已经 成为新型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所做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提出联合反殖反霸的合作理念
B.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合作方式
C.倡导经济先行的区域合作模式
D.主张实行多国结盟的合作关系
25.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材料表明新时期我国
A.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B.民主法治基础奠定
C.法治进程逐步加快
D.依法治国方针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28题各18分,共50分)
26.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中,各民主党派走向政治联盟,主张抗日救国,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他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其政治主张,并在中共的支持和影响下两次掀起民主宪政运动,向国民党当局施加压力,这有利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 展,有利于全 民族抗战 局面的形成。
———黄展《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党派》
(1)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所做的努力及意义。(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 以《共同纲领》为指导,全方位高层次地参加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成为新政权政治决策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政协具有双重属性……人民政协因此成为多党合作协商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重要场所,成为民主党派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李玲《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探析》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2分)这体现了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民主党派成立初期,其成员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活动范围仅局限于重庆、上海、香港等几个大城市,基层组织很少,到新中国成立时总数不到两万人。……目前人数发展到60万人……民主党派的新一代成员绝大多数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它们广泛分布在教育、科研、文化、金融、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地区分布也相当广泛……民主党派成员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民主建国委员会山西省委《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4分)面对这些变化,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2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体现了中共进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这一计划建设 了694个重要的 工业项目,其目的是为中国重工业和军工业的快速增长打下基础。该计划还号召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其目标是 在1957年年底之 前将33%的农民组织进“半社会主义”或者“低级阶段”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中农民将他们的资源全部交入合作基金中,仅保留他们的私人自留地,他们的粮食收获根据他们劳动投入的多少和向合作基金投入的多少来进行分配。
———[俄]阿尔兰·梅里克塞托夫、[美]亚历山大·潘佐夫《论中国的斯大林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斯大林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
材料二现在有一种偏向,好像共产主义越快越好。实现共产主义是要有步骤的……范县提出两年实现共产主义要派人去调查一下……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1958年11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 因。(4分)
材料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以改革创新的务实精神,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而邓小平最根本的思维特点就是他的务实精神,务实精神贯穿于邓小平的整个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与他的务实精神紧密相关。
———周士跃《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的务实性特征探析》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精神的突出表现。(3分)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发?(4分)
2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项原则是建国初期中央领导人在正确处理周边民族主义国家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提出的,是五项原则的创始国和倡导国之一,也是实践者和受益者。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既符合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又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 利益,所以,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显示出了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做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8分)
材料三“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国家结构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这种国家结构是对单一制下地方政府权力范围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国家结构学说的一个突破……“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 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 族的团结 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A5.B6.A7.C8.C9.C10.D11.C12.D13.C14.A15.C16.B17.A18.D19.B20.B21.B22.C23.D24.B25.C
二、非选择题
26.(1)努力:提出并宣传民主政治主张,掀起民主宪政运动。(2分)
意义:有利于国人民主政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中国民主革 命的发展。(2分)
(2)方式:参与新政权政治决策;参与协商议事,为执政党和政府建言献策。(2分)
变化: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在野党、反对党变成参政党。(2分)
(3)变化:人数迅速增加,活动范围扩大,成员结构发生 变化,成员价值 取向多元 化。(4分)
建议: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增强年轻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共的向心力等。(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7.(1)表现:实行计划经济,以重工业和军工业为中心,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实现工业的高积累。(3分)
影响:有利于突破国际反华势力的孤立封锁,稳定新生政权和国家安全,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严重削弱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4分)
(2)问题:片面强调高速度,出现浮夸风等现象。(2分)
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人们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强烈。(2分)
(3)表现:从国情出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分)
启发:经济建设要注意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原因:具有包容性,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关系的现实;符合世界人民利益。(4分)
(2)表现:利用美苏冲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必要性: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面临苏联 威胁;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扩大国际影响,打开外交局面。(6分)
(3)特点:创新性、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2分)
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符合中华民族利益;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分)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2
西方经济学自从引进之后就融入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并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开始讨论,浅谈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
一、西方经济学的引进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是随着我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引入的,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在我国半殖民半封建时期西方经济学就已经逐步走进中国。在百日维新时期,以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变革带动了西方经济理论的传入。根据统计,在我国“五四运动”开展之前,大约有四十部西方经济著作的完成,系统介绍了西方经济的基础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但是这个时期都是以翻译为主,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我国才有自己著作的相关西方经济理论书籍。此时著作的理论水平较低,达不到学术水平的高度,所以出版和阅读量也十分有限。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建国都没有太大的改观。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于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引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对西方经济的研究由表面开始逐渐深入,并且有很多人员开始专门从事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这个阶段,推动了我国西方经济学更大程度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仅限于对凯恩斯经济学以及外国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像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学》以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也在研究范围内,但是经过目前的研究发现,我国当时对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最为深入。这个现象和我国的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凯恩斯经济的主张是政府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相符合,此时,西方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也被翻译引进,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综合引入的各种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到,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的理论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理论,并且也得到了我国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同。在九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又兴起了产权经济学,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主要是以制度为核心进行的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产权制度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设的一个方面。此种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分析方法的影响上。
(一)实证分析法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偏向于规范分析,而西方的经济学主要是运用实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的。实证分析法相比较而言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主要分析“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主要强调的是对目前状况现象的分析,而不着眼于对现存问题的解决。第二,通过数据统计和经验,对实证提出的假说进行正面或者反面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客观性。这种分析方法对我国很多中年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认同经济学是一种实证类的学科,所有的假说和研究者的.道德伦理价值理念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只在客观条件下研究经济学问题。所以,经济学这一学科就被赋予了“道德中性”的客观意义。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
(二)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主张在“整体”上对经济有一个宏观的判断。在分析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内部发展规律和模式,这种分析方法认为经济之所以有质的变化是因为结构不同的原因。结构分析法的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的矛盾不是通过单纯的数据分析就可以解决的,真正的矛盾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矛盾,所以这种分析方法主张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结构方面来把握经济的增长矛盾。这种分析方法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缺乏一定的弹性的,弹性缺乏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结底就是结构的不合理,结构对于经济方向的判断有着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对经济的分析是需要从结构方面开始的。
(三)制度分析法
制度分析法是在八十年代开始被中国的学者广泛接受,这个分析方法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九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视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前提和保证的,因为西方经济学都是基于成熟的制度之上的分析,所以中国经济之所以有问题就是因为制度的不成熟。此种分析方法着重关注我国的制度问题,第一,我国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是最终完善的。第二,我国的经济制度还在不断的发展。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在很多方面来讲都只有暂时意义可以参考。这种制度分析的方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更具有现实性意义,就如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所言:“制度理论集中考察的是制度在决定交易费用中的作用……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三、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
(一)有关我国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西方经济学帮助我国经济学进行一个更好的定位,我国的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学是要对社会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而西方经济学学者更认同于将经济学看作为是一门“科学”的观点。虽然在西方,对于经济学的定位也存在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对于我国经济学的定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随着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中国经济学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综合权威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社会学科,而不能称之为是科学。因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变量是无法通过准确的计算而得出的,只能得出一个宏观的概念,综合西方经济学学家马歇尔的概念也可以看到,经济学通过分析只能得到一种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数字来证明的可以参考的规律。加入经济学可以通过数学数字准确的计算出来,那么也就是失去了其学科意义。经济学没有准确的数字计算,因为其中的因素复杂多样,所以只能出现相关的趋势和方向预判。经济学和哲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很大不同,这个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不是通过单纯的逻辑和推理就可以得出答案的。很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可以通过数学学科的介入来得到答案的,其实不然,经济学尤其是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经济学,是需要一定的前提假设的,只有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经济学才是真正所追求的学科。
(二)关于我国经济学的学科范畴
我国经济学的学科范畴也是在不断发展中最终成形的,最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并没有绝提的范畴划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界定由最初的研究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到了现代经济学的范围拓展。目前学术界认为经济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理论,经济正常,经济规律的应用。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经济理论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只有将研究基于理论的基础上才具有更大的公信力。发展到现在,经济理论不止一种,有很多经济理论是需要结合现实进行创新研究的。经济政策主要值得是对我国现存的政策方针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和结果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参考政策。这种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定的,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才可。而经济应用研究是将理论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一种最终实现,必须要提供具有参考性和操作性的依据。
(三)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融合
自从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就不可避免的与中国国情相融合,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融合趋势是隐性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这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被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被用来分析一些西方经济现象。虽然两者之间有融合的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并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在某些理念和应用上的融合,必要的分支依旧十分明确。目前我国已经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经济学主流,研究相关经济学问题。
四、结语
专题五 中国近现代经济 篇3
例1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 爵位制度的创设
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 “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从题中材料可看出奖励实业、鼓励工商是当时的创举。A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与之无关;C项,从材料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创举之前已设,故不选;D项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指皇权不断加强,材料并未涉及。
答案 B
例2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 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 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例3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C. 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的规模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和变革。分析图片信息,可直接排除B、D两项。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而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A
例4 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摘下人民公社牌子][1980年成立全国最早的
大队农工商联合企业][1980年新时期第一张股票诞生]
A. 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解析 只有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家的基本方针。B项是中共十三大的理论,C项是中共十六提出的目标,D项是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目标,都是阶段性的方针和目标,都是1980年之后出现的,与题中图片无因果关系,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例5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全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份是指( )
A. 1946~1949 B. 1952~1956
C. 1966~1976 D. 1978~1982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时间应是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始经济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到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从而出现了表格中“开始年”的情况。又通过三大改造,到1956,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出现了表格中“结束年”的情况。从图表信息可以看出,从开始年到结束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故选B。
答案 B
例6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解析 本题要注意概括材料,把握材料中心句子。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A,C项。B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答案 D
【思路点拨】
本专题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包含自然经济的解体、不同类型机器工业的出现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艰难发展等。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年年都有。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原因以及各阶段的影响都是重点命题的区域。
复习时应注意:(1)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若干经济要素——制度、政策、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入手,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从较广的社会因素角度分阶段地归纳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2)从人物的角度作适当的拓展,既可以由此分析当时的经济状况,又能够从中感受他们实业救国的诸多精神。(3)联系当今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从吸收借鉴的角度复习。
我们备考时,要注意从经济变动的角度,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等。
2. 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条主线。
近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一五”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贸易发展等。从命题视角来看,往往通过材料、图片来考查各个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
同学们复习时应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两个时期。一条主线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两个时期,一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1949~1976年),这一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二是在中共领导下,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并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线。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最后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高考中不变的主题,尤其是“三农”问题、对外开放问题和民生问题。
【专项训练】
1. 观察两组数据:
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
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英镑左右徘徊,l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 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nlc202309040840
C. 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D. 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2. 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章程规定:拟集资八十万两,分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薪水;股份二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价先昕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处销售等等。材料显示( )
A. 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B. 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 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3. 《纽约时报》1881年7月23日社论称:“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对上述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开始启动
B.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
C. 体现了美国人对洋务运动仍缺乏了解
D. 说明了中国主动向美国学习先进技术
4.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②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 ③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④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 ⑤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5.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D.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6. 下表中中国对外贸易最为恶化时期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年份
类别&货物数量交易指数&物价指数&进口&出口&出入差&进口&出口&入差&1905&96.6&62.5&-34.1&81.2&90.4&9.2&1916&73.7&102.3&28.6&81.2&90.4&9.2&1920&75.9&119.3&43.4&175.7&112.8&-62.8&1926&130.5&141.1&10.6&150.8&152.9&2.1&]
A. 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
B. 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原材料
C. 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原材料价格
D. 袁世凯统治时期压制民族经济发展
7.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A.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8.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
A. 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B.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C. 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D. 国共两党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进程
9. 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以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C. 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0.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8年,全球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我国现在也已经相当接近这一水平,其原因在于( )
A.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农业劳动力进入其他产业
B.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口比例相应不断增加
C. 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工业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D. 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工业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12. 由15家主流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白猫黑猫论”、“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 ⑨ 和“雄起”。第⑨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 )
A. 南方谈话 B. 市场经济
C. 加入世贸 D. 中国特色
13. 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方科技书籍的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曾说:“半生心血……唯望中国多兴西法,推广格致,自强自富。”但后来却把在中国的奋斗称为“南柯一梦”,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不仅没有推动反而阻滞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B.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充分说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 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D. 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完全失望
14.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 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lc202309040840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战争
B.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15.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出现了“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的现象,连国民政府也承认“印刷机不能生产出足够的钞票”。对此情景理解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经济侵略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崩溃
B. 形象地说明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失败
C. 国民政府推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
D. 此景是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直接结果
16. 根据下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 间&所有制&土地经营&1953~1954&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经营,集体互助&1953~1954&农民土地股份制&初级社,集体经营&1955~1957&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高级社,集体经营&1978至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对农业进行改造 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 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30][25][44.4
] [0
][ 50%
][100%
][“一五时期”][总值] [“二五时期”][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32][37.5][29][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单位:%]
A. “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
B. “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C. 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
D. 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人的优越性
C.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人们的思想认识
D. 这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表现
1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 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自力更生、工业增速&“二五”(1958~1962)&大跃进、赶英超美&“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
①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曾出现过“左”倾冒进的错误 ②经济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到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其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 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 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21.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
A.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 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根据此段话回答: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
(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23.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从中国的近代屈辱到现代崛起的艰难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 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要筛选、移植国外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要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满足人民需要;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1985年1月31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何种考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早在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不少仁人志士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最初设想。开发浦东的美好设想在20世纪初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nlc202309040840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1894年《商战》
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用机器,精制造……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数,御侮自在其中。
——张謇1895年《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三 余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他策。政策果能实现理想中之结果,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余理想中之结果,至少可以打破现在之所谓列强势力范围,以消灭现在之国际商业战争与资本竞争,最后且可以消除今后最大问题之劳资阶级斗争。
——孙中山1920年《建国方略》
(1)据材料一,指出郑观应“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思想是对哪场运动的反思?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一、二,比较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发展实业问题上的明显变化。归纳他持有这一主张的主要理由。
(4)郑观应、张謇和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在近代中国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5.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l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4.5&1958~1962年&4.3&1963~1965年&11.1&1966~1970年&3.9&1971~1975年&4.0&1976~1980年&5.1&1981~1985年&8.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 年份 类别&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
体工业&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1978&7736&22.4&&&1997&25.5&39.1&17.9&18.5&]
(1)根据表一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4
一、构建中国经济学科学范式的策略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的基础,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要坚持唯物主义观念, 坚持生产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基本力量, 坚持生产方式的基础地位, 通过生产方式来研究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的方法论, 包括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认识论、实证法等。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需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未来发展形势的结论, 比如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 我们不能全部搬来, 要结合中国国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原理, 比如按劳动者贡献分配、重建个人所有制、实行社会调节等, 我们就应该继承和发展。
(二) 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经验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在这几十年里, 我们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道路。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 但是我们在理论建设上、经验总结上, 与西方经济学相差甚远。西方经济学虽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其中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经济学精华的。比如生产、消费、供给、交易成本、边际效益、纳什均衡、博弈论、需求供给弹性、生产消费函数等等一系列的范畴,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要结合实际
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其独到之处, 但是终归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 其剥削本质还是存在的。我们国家的生产制度是建立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基础之上的,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人民具有当家做主的地位, 这点是西方经济学无法研究透彻的。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发生的经济事件, 这与我国的现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所以, 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一定要建立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制度基础之上。
(二) 取西方经济学之精华, 去西方经济学之糟粕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 是西方经济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一个科学体系。虽然是建立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仍然有其先进性所在。比如先进的分析工具, 充足的数据资料, 以及深厚的研究基础与成果。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学目前所不具备的, 也是我们亟需的。所以在建立我国的经济学科学范式时, 要注意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吸收, 将西方经济学中的糟粕清除出去, 将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 坚决拒绝折中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范式, 并且学者开始了对东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二者有一些相同之处, 所以在理论界就有将二者进行折中的倾向。折中倾向试图通过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折中, 建立一种折中式的经济学。这种折中经济学不仅仅在形式上将西方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学混为一谈, 在本质上也将两种经济学视为同一类型。折中学说将西方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学视为同宗, 这本身就是一种本质上的错误。折中学说不能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经济科学范式不能采用折中主义。
(四) 不能仅仅通过描述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学发展
近年来, 有一批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 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这种主张抛弃了传统的理论分析与技术工具的支持, 认为通过分析就可以揭露经济学的本质。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促进性, 比如可以通过现实的分析, 反映一定的现实状况, 能够更快地针对现实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但是, 这一分析方法缺乏专一的科学体系方法论的支持, 没有统一的范畴, 缺乏专业的经济分析工具, 并且这种范式不能对知识形成有效地积累, 更不能在日后经过积累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系, 也不能建立我国特色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所以这种方式坚决不能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我们要构造一种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具有其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经济学范式。只有这样, 才能揭示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才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三、总结
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虽然道路是曲折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 在遵循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 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促进我国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恩富, 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激烈转向[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3) :43-51.
[3]、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3
[4]、李萍等.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57.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 篇5
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
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号,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就是其主要条款是,割让香港,五口通商,勒索巨款,协定关税,取消洋行制度,开设租界,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望厦条约:中美与1844年7月3日签订了,条约共三十四款
汇丰银行:是第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外国资本银行,它的全称是“香港上海股份银行”汇丰是人们对它的简称,汇丰银行是由在华多年的英国洋行和资本家集资创办的织分离:即在西方机器纺织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的压力下,使小农经济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资政新篇:是洪仁轩总理朝政后作为施政纲领而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洪仁轩的政治,经济思想,并得到洪秀全的赞同,1859年正式发行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政权对全部社会产品按绝对平均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并集中管理和支配所有剩余产品的国家机构
洋务派:从旧的政治集团中分化出一批比较开明,但同外国侵略势力关系密切的政治集团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中国近代工业的形式:1.地主,官僚,商人等原有社会财富占有者的投资占有了很大比重
2.买办资本在创办近代企业中异军突起,发挥重要作用马关条约:甲午战败,与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共11款
门户开放:是美国要求在华的经济侵略不受各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的限制。美国承认各国在利益及势力范围,各国在华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不排斥美国的经济侵略活动
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其中最巧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
就叫西原借款。为取得这笔款项,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黄金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21年战后几年,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北四行: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出现的盐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和中南银行
农牧垦殖公司:19世纪未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放垦官荒,即将大量生熟荒废地廉价出售,鼓励民间开垦,不少官僚地主,商人,资本家纷纷筹款廉价领出荒,废地,大量雇工或招佃开垦耕种
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推广的一种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
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经过一年多的土地革命实践,在取得一些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共9条14款
粮食出荷:意为出售货物或商品,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
伪满洲中央银行:在东北原有四行号基础上改组成立了中央银,它成为伪满政权金融的中心。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金融统治,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来实现
华北开发社会:成立与1938年6月,是日本最高当局一手策划成立的一个经营华北重要工矿企业的实体,由大仓财阀太谷尊任总裁
华中振兴会社:成立于1938年11月,由儿玉谦为总裁,主要从事华中各省的钱路水电,航运,电报,电话,无线电等项目,总部社在上海
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四联总处:1937年国民党政府在武汉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同年11月,联合办事处迁往汉口,改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
亲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五口通商:南京条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实际作用是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并逐渐破坏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
百日维新:在改良派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4月23号,清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的上谕,开始了"百日维新"。
清光绪皇帝和改良派的变法维新活动,严重地触及到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利益,超出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允许范围,反对变法的人集结在她的周围,同年9月21日,变法活动严重受挫。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6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市场经济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完成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中,将原有的计划经济更有效的转向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完善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良好结合,既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了更加良性的循环,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等等的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不够完善,市场作用的发挥还是不充分导致的。这都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现状
我国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的国情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紧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而变动,及时用这些信息,指导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社会产品不是很丰富。这就要求必须实现对外开放,更好的连接国际市场,保证国内市场的顺畅,争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保持良好地交流和沟通,只有更充分的依托国际市场,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市场经济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属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发明,是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由于采用和起步的时间不是很长,还存在很多改进和发展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建设和城市规化
公有制企业的建设是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公有制企业建设成为真正地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公有制企业,其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企业的产权问题,建立产权清晰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地外部条件,是真正的转变政府职能,遵循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要从真正意义上靠近和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我国早就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调控机制,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制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开发控制政策,对城市规划方案之后的建设实施加强有效和深入的研究,有效解决这一目前国内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积极塑造城市的发展,用积极的视角探求城市健康发展的路径。有效的利用城市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避免因恶性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投资建设等等方面。良好的城市规划应起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应该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理论解决中国的城市问题。
四、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要更好的探讨推动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2、面对小到行业内部大到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压力,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内在的逻辑要求,科学确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遵循规律向前推进。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要求确定改革的重点,要继续完善和初步确定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
3、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治”与“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基本道德与规范。
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完善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体现的用于开展伟大实践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结语:
专题三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7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新课程卷涉及中国现代政治史的试题共8道选择题, 经济史的试题共10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其试题有如下特点:
1.以教材主干知识考查为主。如政治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经济上的土地改革、“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
2.坚持创设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思路。在全部19道试题中, 有13道为新材料、新情境题。其材料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来源广泛。材料来源包括档案资料、中央文件、评估报告、报纸报道、会议发言、统计数据、史书记载等。材料形式除文字材料外, 还有图片、表格、介绍信等。
3.立足现实、贴近社会的生活气息浓厚。如广东文综卷标语口号题, 阐明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江苏历史卷台湾同胞题, 通过部分台湾老兵的思乡之情, 反映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全国文综新课程卷下海经商题, 以很多人辞公职投身商海影射当前就业中的“公务员热”, 并与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2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有关;天津文综卷介绍信题涉及粮票, 海南历史卷中央指示题所述压缩商品性支出, 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4.学科内综合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高考中的主观题一般都是大跨度、宽视野、高度概括的综合题, 所及知识突破了国家界限、时代界限、模块界限, 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跨越不同时段、不同地域, 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近年来, 选择题也呈现出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特征。这一特征, 在2012年以中国现代政治、经济为考查内容的试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2题“二五”计划题, 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放在一起, 是一道中外关联的试题;江苏历史卷第11题财政政策题, 考查模块二的现代中国经济政策, 但又涉及模块三的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的变化。
【复习方法】
1.数字归纳法
(1)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三”:三大民主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三个发展阶段 (初步建立、遭到破坏、逐步完善) 。
(2) 新中国外交的“32123”: (依次说明) “3”指新中国成立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三大政策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指20世纪50年代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两次会议 (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1”指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一个标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指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的两件大事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3”指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三个方面的建树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3)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23456”:“1”指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2”指两种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指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过渡时期、20年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时期) ;“4”指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指经济发展的五次困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民经济全面崩溃、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影响、“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混乱、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重阻力) ;“6”指对外开放的六个步骤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
2.历史概念比较法
本专题涉及的历史概念很多, 而且具有可比性, 在复习中要注意运用比较法, 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如专题内的相关概念的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跨专题的相关概念的比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 新中国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中外历史概念的比较:中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的多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中国的台湾问题与外国的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问题, 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三次成功的改革 (20年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新政、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 、世界现代史上三种经济模式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西方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等。
如世界现代史上三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3.文明史观考查法
在复习中, 要从政治文明角度,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突出现代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的演变这一主要线索;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关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通过“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4.时政热点联系法
高考不回避热点, 试题不同程度地显性或隐性介入时政热点。因而复习时要关注相关时政知识, 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 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 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的思考, 以强化历史复习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如结合每年“两会”的召开及相关的提案、决议等, 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结合中美关系、海峡两岸的新发展等, 思考祖国统一问题。国共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立、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等, 就这些问题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值得关注。
【综合解读】
1.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维导图
2.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 改变的是心态, 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 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 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 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60年后, 中国与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 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2) 改变的是政情, 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 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外交上奉行“一边倒”, 即使如此, 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60年后,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 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改变的是地位, 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 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 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无从谈起。60年后, 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 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和实力极大增强, 但离发达国家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 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探索的三个层次
(1) 向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过渡。过渡阶段, 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模式全面肯定,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而且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2) 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有限调整。所谓有限调整指中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调整的探索, 但总体来说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足与错误, 开始探索适合中国自身的建设道路, 曾有中共八大等正确探索, 但随后的“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失误出现。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涉及的概念, 主要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其外延涉及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内容来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突破两个“一统天下”:一是所有制形式上公有制的一统天下;二是经济运行上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
一般来讲, 不管是老牌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 其工业化过程是和经济对外开放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开放已成为世界的大趋势, 是否实行合适的开放政策会影响该国的劳动就业、产业结构变动及经济周期波动等。
【热点链接】
1.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央行此次“降息”, 距上一次降息还不足一个月, 这也是年内第二次降息。这也是2008年9月16日以来, 中国央行首次采取“不对称降息”。专家指出, 央行此次降息, 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市场有效信贷需求, 并以银行让利的方式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原则, 达到稳增长的目的。
材料二2012年6月, 全球PMI数据显示美国、欧洲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集体萎缩,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使得全球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正基于此, 保增长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主要任务, 更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共识。7月5日, 欧洲央行宣布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并下调存款利率为0;英国央行启动规模达500亿英镑的第三轮货币刺激措施来买入资产。专家预计, 美国经济疲软而财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未来刺激经济, 也需要依靠货币政策, 推出第三轮量化放松政策仍会是其选择。可见, 中国降息或已带领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宽松。
2.考点链接
本专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金融及货币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近现代各国应对危机的主要金融措施及影响,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及政策, 经济全球化等。
3.考向预测
高考针对此热点, 可能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从现代化史观出发, 以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为切入点, 重点考查我国如何吸取中外经济建设成败的经验教训, 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从整体史观出发, 考查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各国只有团结合作、共同采取反危机的措施, 才能提升信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 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 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 对应正确的是
A. (1) 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2)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1) 新中国成立后 (2)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3)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 (1) 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2)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1) 三大战役胜利 (2)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3)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美国黑人路易士·惠吞在1953年的一篇文章中, 记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在东北的工业区, 我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 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 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 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B.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
C.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消失
D.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工业化
4.196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文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 我们党支持广大革命群众的创造, 支持革命群众广泛采用大鸣, 大放, 大字报, 大辩论, 大串连这些大民主的形式。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 群众都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 不管他功劳多大, 地位多高, 资格多老, 群众都可以批评。”文章中的思想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空前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B.可广泛吸取群众意见以形成群众对干部的监督
C.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D.使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而成为国家的主人
5.香港商界著名经理人, 国泰航空首位华人行政总裁陈南禄说:“在加拿大, 我说, 要是时光倒退回1997年6月, 我跟你们讲香港如何好, 你们肯定会说这个人是来搞推销的。但现在不用讲, 你们也相信。现在的香港, 无论怎么说, 都比10年前更好。”这表明
A.香港繁荣给国泰航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B.香港回归十年的成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C.“一国两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香港人有能力治理与发展香港
6.1971年,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 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 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 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 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 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7.下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近年一些资深邮商对该邮品的投资价值持乐观态度, 他们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该原则已经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
B.“邮品是该原则对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卓越贡献的见证”
C.“该原则是周恩来和毛泽东外交智慧完美结合的见证”
D.“邮品承载着重大国际政治和历史题材所赋予的价值”
8.2012年7月19日, 中俄否决了英、美、法、德等国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 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1)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2) 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 (3)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4)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新中国成立后, 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 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 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 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9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经济崩溃, 生产力水平低
B.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C.1959~1961年经济困难, 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D.“文革”十年浩劫, 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10.一学者在其文章《卖书记》中写道:“第二次卖书, 是 (20世纪) 60年代饿肚子的结果了……我和我的妻子为了糊这张‘口’, 将保存了多年的杂志……全部卖掉了。”你认为这位学者卖书的最大可能性是
A.因为下岗, 失去工作, 只好卖书
B.忙于写作, 无暇顾及生活琐事
C.由于“左”倾错误等, 国家正经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D.“文化大革命”爆发后, 红卫兵进行抄家、批斗等活动
11.“对发展经济来讲,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二者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12.据有关资料显示: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 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 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 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 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如果上述史料真实可信, 那么这一时期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D.领导集团的团结奋进
13.1978年11月24日晚上,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82年元旦,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并推广了小岗村农民的这种做法。这表明新时期的改革
A.完全是农民自发发动的
B.从农村开始, 农村包围城市
C.党中央领导和群众的创造互相推动
D.采取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方式
14.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 但万物复苏, 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 父子兄妹聚在一小块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 高楼四起, 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 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15.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里的国际国内形势主要是指
(1)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4) 中国是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国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 其中第16题25分、第17题15分, 共40分)
16.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某次演讲中说, “我们现在也不再是1991年至2001年的单极世界, 像‘超级大国’这样的词几年前叫得很响但如今已不再流行”, “在未来三四十年, 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日益崛起, 俄罗斯逐渐恢复元气, 为形成一个新的大国合唱的多极世界创造了条件, 欧盟只要有政治意愿就可以在多极世界中成为最活跃的一极之一”。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埃及作家马莱克说,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口号源自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 近年来中国提出“和谐发展”的理念, 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解读和实践运用。和谐理念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力、生命力和延续性。
材料三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 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中国政府将努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 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材料四2011年1月17日,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 同时也通过CNN的各个频道向全球播放, 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 让世界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你认为应该怎样准确解读“相对大国时代”? (5分)
(2) “和谐世界”是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的外交新理念。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的特点。 (4分)
(3) 结合材料三, 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6分)
(4) 结合材料四, 分析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映有何积极意义。 (4分)
(5)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下, 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以上材料归纳原因。 (6分)
17.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1585年西班牙奥斯定会修道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一经问世, 立刻在欧洲引起轰动, 仅在16世纪余下的区区十多年间, 即先后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以及荷兰文等七种文字, 共发行46版, 堪称盛况空前。事实上, 该书是16世纪有关中国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经济等概况最全面、最详尽的一部著述, 也是《利玛窦中国札记》发表以前, 在欧洲最有影响的一部专论中国的百科全书。
《欧洲与中国》的作者赫德森曾指出:“门多萨的著作触及古老中国的生活本质, 它的发表可以看做是一个分界线, 从此为欧洲知识界提供了有关中国及其制度的丰富知识。”美国学者拉赫 (D.H.Lach) 认为:“门多萨的著作的权威性是如此之高, 它可以作为18世纪以前所有有关中国著作可供比较的起点和基础。”法国专事研究基督教史的裴化行指出:甚至《利玛窦中国札记》, “在研究中国内情及其学术的团体中, 都不能和它争胜”。
请回答: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一书, 为什么在16世纪的欧洲能引起偌大的反响并且直至近世仍得到极高的评价?试以“15、16世纪的中国与欧洲”为题, 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1) 在撰写小论文之前, 先简略叙述15、16世纪中国与欧洲所发生的重要史实。 (2) 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 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
注意: (1) 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 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 论述要层次分明; (4) 叙述要清晰连贯; (5) 文字要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 (1) 解读: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美国随着实力的下降, 其“一超独霸”的地位不再;欧盟和日本的发展;中国的崛起等。 (5分)
(2) 特点:由外交政策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由政治理念扩展到各个领域。 (4分)
(3) 措施:中国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 (6分, 任答三点即可)
(4) 意义: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加强中美文化交流, 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4分)
(5)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善于利用有利的世界形势和时机;与世界人民共谋和平发展的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善于调整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6分, 任答三点即可)
17.第一部分 (问题) :
(1) 史实:完整、有说服力。 (2) 叙述:清晰连贯。
第二部分 (论文) :
(1) 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的主题。 (2) 观点:明确、突出。 (3) 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4) 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5) 文字:语言通顺流畅。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新进展 篇8
一、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分期
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期间, 学术界重新把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7—1978年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 1979年以后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正式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所有制经济结构呈现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加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快———慢——快。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二、1949~1956的经济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对旧中国的经济遗产进行批判与继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体制, 使我国经济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世界为之瞩目。当时的中国实施的体制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以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在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 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另外, 当时中国除了独立自主发展以外, 以平等互利、等价交换为前提, 接到了苏联的“无私援助”。低利贷款解决了中国发展的资金问题, 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自1978年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之后打开了研究的禁区, 朱佳木、薛汉伟、王文章等人认为,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 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 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1957~1978的经济
自1957年10月中苏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苏联撤回了所有在中国帮助的苏联专家, 从而造成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之后中国开始完全自主发展, 由于对历史和国情的错误分析, 中国自“一五”以后, 进行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 运动脱离了中国实际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较大代价。由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的大跃进运动以及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 经济发展单一缓慢。此外, 自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停滞。此段时间的停滞造成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倒退。
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分析, 各家观点不一, 也存在许多争论。张涛认为大跃进运动有合理内核:将群众运动与经济发展相联系, 意味着中国领导人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要摆脱对苏联的依附, 最大限度地调动本国内部资源。大跃进式的发展模式重视人力资本, 强调利用本国资源有其理论价值。而胡绳提出:当农业生产力没有任何显著提高, 国家工业化正在发展的时候, 认为从人民公社就能够进入共产主义, 这种思想实质上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
四、1979年以后的经济
自文化大革命之后, 中国开始反思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起点与路径的选择非常重要。朱佳木认为, 经济需要搞活, 而搞活不能没有秩序。就像一只小鸟, 我们不能把它捏在手里, 否则它就死了, 这好比计划经济, 政府不能管的太紧, 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拉起红灯。而应该把它放在一个大笼子里, 让它可以在制度的范围内尽情的飞。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搞活经济。
市场是最灵活测试器, 它可以实现自我调节。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逐步变为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经济开始步入市场化趋势。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例,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使农民在经济上成为平等的主体, 促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关于农村改革, 武力认为, 自1992年以后, 市场经济使农业规模经营承担风险能力、市场谈判实力可以发挥作用;集体经济有了经营自主权和外部市场等。所以在20世界末期, 出现了南街村和华西村这样高速发展的集体经济农村。
随着对新中国现代经济史的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要努力在世界经济理论研究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经济学者涉足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中, 中国经济史研究者提高经济学的知识, 弥补专业研究薄弱环节。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已取得也将继续取得更好的进展。
摘要:自跨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继续贴近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开展研究工作。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 各项专著、文章不断问世。本文站在近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前辈的观点基础上, 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现代,新进展
参考文献
[1]王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五十年[N].工人日报, 1999-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研究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经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我国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 形成了我国的文化传统。我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一、哲学文化传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儒、佛、道三位一体建构的中国传统哲学虽然历经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及宋明理学几种典型的哲学形态, 但其中的精华却体现出了继承性, 这些便构成了中国的哲学传统, 具体而言, 主要有:
1. 以求善为主导, 强调人与天的合一。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中国文化在于求善, 西方注重求真。在求善哲学的指引下, 孔孟提出了“仁政”说, 性善说, 这些学说对后世哲学及统治阶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求善基础上, 中国古代乃至当今中国人都强调天与人的合一。这里的“天”与自然意义的“天”有着根本的差别, 前者更在于突出完善的道德属性及它与人的根本性存在的本体性关系。它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 能化育万物, 公正赏罚人间, 天命是世间一切道德礼法的最高根据。“获罪与天, 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及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居敬”、“立诚”、“格物致知”的修养法则都体现了人性与天理的沟通、融合、统一。总之, 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都潜存着这样一个逻辑进程:做人之始, 当以德为本, 修养身心, 以成就圣贤, 一旦得道, 即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 上通天道, 下化万民。这一信念, 是为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核心部分。
2. 以道德为根本, 强调寡欲中庸。
中国哲学传统的另一大特点, 是它始终以伦理观念、道德修养为主线。在古代, 周天子提出了“敬德”, “保民”, 孟子以“仁、义、礼、智”四端界定人性之本, 这些均强调了德的根本性地位。在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选择中, 中国人大都趋向于寡欲、去欲。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 董仲舒提出了“正视谊 (义) 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宋代, 那些理
学家们更是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道德律条。我国哲学克己寡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内向、含蓄、中庸调和、注重平衡。
3. 在人生态度上, 强调出世与入世的互补。
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出世与入世。出世主要为佛家与道家所推崇, 强调修心养性;入世则主要为儒家所宣扬,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世与入世的价值取向互相补充、融合, 成为中国大多数人的人生选择。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 同时又通过对经济、政治等经文化形态的影响来制约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哲学文化传统决定下的民族的潜意识心理, 它在哲学文化传统间接作用经济发展中充当着链条的角色。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文化主要是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念体系和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
一般而言, 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制度经济文化, 公司或企业文化, 居民经济文化。
1. 制度经济文化:
制度经济文化就其内涵而言, 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发展总方略等方面的观念体系及实践方式。一般而言, 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这个文化层面上, 我国的传统应该还是以马恩构造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文化为主导, 但还掺杂着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方面, 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区别,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并且认为公有制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大根本差别, 能实现社会公平, 但在实践方式上, 却采用纯而又纯的一大二公的形式。在社会发展阶段及总方略方面, 认为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 高于、优于资本主义, 最终会过渡到共产主义。但在实现发展战略时表现为浮躁, 急功近利。“五年赶英, 八年超美”, 以及为了达到预定的表面的数字目标而不惜弄虚作假。这些给我国经济乃至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格而言, 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但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及简单的思维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只能是破坏, 这一点已为历史所证明。
2. 公司或企业文化:
公司文化主要是关于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观念体系及其实践方式。集体主义和以德为本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为基石而形成的企业文化, 体现出以下特点: (1) 职工的终身制。我国企业大都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为了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主义的仁爱思想, 企业里的职工一般是终身制雇员, 国家对雇员的生老病死实行全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职工工作经常总是出工不出力, 积极性不高, 企业则是负担沉重、成本加大, 这些均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发展不好,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难以有好的表现。 (2) 缓慢的评价和升级方式。在我国大部分企业里, 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一般需5年-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晋级, 干部行政级别越高年龄越大。在这种晋级方式下, 社会中青年人群体的积极性是广泛地受到了影响。 (3) 含蓄的、情感的控制和协调方式。中国人含蓄、内向、注重情感。这种性格特征, 在企业管理中就表现为领导者采取情感的控制和协调方式进行管理。在学术界, 有人称这种方式是一种非理性化、非制度化的管理方式, 用以和西方的理性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相区别。这里的理性化制度化, 主要是指围绕企业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持续稳定公平而严格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体系, 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 以这些制度体系为标准来协调、运作企业。在理性化方式下, 制度严格, 可信度高、有着法治的意义;在非理性化方式下, 企业制度依据领导人及领导人意志变动而变动, 企业管理运作的随意性、间断性强, 具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在当今中国, 许多民营企业, 特别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在企业规模扩大时, 就面临着管理方式的革新。
3. 居民经济文化:
居民经济文化主要是指作为生活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公民的价值观念体系及基本的行为方式。我国居民经济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 (1) 消费观念:中国人历来崇尚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在消费时, 一般实行“量入为出”。这种经济观念和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对于筹集建设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今的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观念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兴旺。 (2) 就业观念:中国人好安守命运, 追求平衡, 表现在就业上, 则为害怕竞争, 缺少忧患意识,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就业观念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只能是落后、淘汰。
三、结束语
各种惨痛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并不是一味的摈弃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价值发展就是有好处的, 甚至可以说, 百害而无一利, 绝不可能将中国变成西方文化的附属品。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融合, 以求善为主题, 以道德为根本, 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 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发扬光大, 重视对我国国人的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崇洋媚外, 才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经济价值发展道路上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论华人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 2000年第1期.
[2]李秀薇.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枣庄学院学报, 2014, 31 (3) :76-79.
[3]潘山.探究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 (4) :80-84.
[4]李明江.有限性设计原则对当代中国设计的意义[J].艺术科技, 2014, 27 (1) :289.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10
1 本书的研究内容
全书可大致划分为五个部分 (见图1) 。第一部分是前言, 对全书内容进行概括性总括。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调查区域概况, 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 并阐述了选择该调查区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六章, 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第四部分是1957年重访江村;第五部分是1981年三访江村。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 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2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整村调查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和空间经济分析等多种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 虽出版了半个多世纪, 但对现行研究仍具有借鉴价值。
2.1 整村调查方法
本书作者在1936年对江村 (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 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详尽地调查了村里的土地、人口、经济等内容。整村调查方法不仅有助于分析江村的农民生活变化, 也有助于分析类似于江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在当今的农业经济分析方法中, 在以问卷式的抽样调查为主流分析方法中, 定点观测的整村调查方法仍值得借鉴。
2.2 历史比较分析方法
本书对江村的三次调查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时代印记 (如表1所示) 。由于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经济环境和社会生活等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社会经济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三个时间段的历史比较, 客观分析江村40余年的农村生活变化。特别是由于建国以前的统计资料匮乏, 本文对江村的农村经济调查为我们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的对比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2.3 空间经济分析方法
本书较早地利用了空间经济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例如长江下游流域图、开弦弓周围的环境、村庄详图, 这些分析工具至今仍然实用。
3 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认识
本文将对本书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增长目标变迁、土地要素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等三个分析主题。
3.1 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增长目标变迁
3.1.1 书中三个时间阶段的农业发展问题。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下, 农业是第一产业, “占总户数约76%的人家以农业为主要职业”, 江村在1936年的农村经济主要包括狭义的农业 (种植业:“本章所指的农业, 是从它的狭义说的, 指的是使用土地来种植人民想要的作物”) 、蚕丝业、养羊与贩卖 (畜牧业) 三类, 其中, 种植业是农业经济的主体, 而水稻是种植业的第一大作物 (“据估计, 开弦弓90%以上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水稻;一年中, 用于种稻的时间约占6个月;人们靠种稻挣得一半以上的收入”) , 因此本文以水稻为例来分析农业发展问题。
注:前三个阶段江村的相关指标数据根据《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的数据整理得;现阶段江村的相关指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2年对江苏省吴江市的统计整理得。
1936年作者第一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正处于外敌入侵的背景下, 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安全的问题。如本书所说:“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 简单地说, 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1957年作者第二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建国以后经济恢复发展, 1981年作者第三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中国处于改革开放之后, 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1.2 同期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变迁。
根据书中所述的三个阶段,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如图2所示) , 狭义农业 (种植业)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从1952年的85.9%下降到2011年的51.6%降低了30多个百分点;同期畜牧业的份额从11.3%增加到31.7%, 增加了20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从1.3%增加到9.3%, 增加8个百分比。
3.1.3 同期我国粮食产量历史变迁。
由于统计原因, 我国建国以前的粮食生产数据难以获取, 上图描述了建国以来的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状况,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如图3所示) :
一是1949~1978年的徘徊增长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1318万t增加到28271.5万t, 增长了1.5倍;二是1979~1998年的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发挥, 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9年的33211.5万t增加到1998年的51229.3万t, 经济政策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三是1999~2003年的持续减产阶段:1998年后, 国家逐步放开粮食市场, 鼓励生产结构调整, 导致这一时期粮食种植面积快速下滑, 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51229.3万t降至2003年的43069.4万t, 降幅为15.9%;四是2004年以来的恢复增长阶段:2004年后国家开始采取“多予少取”的农村政策, 全面取消农业税, 采取保护耕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稻谷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3.1.4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目标。
胡霞 (2011) 认为中国农业成长阶段包括以粮食问题为主题的农业成长阶段和以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农业调整阶段两个阶段;并认为从农业的发展来说, 增产不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 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粮食供需格局、全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及农业政策调整等种种迹象表明, 当今农业的主题已发生变化,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农业调整阶段。近年来, 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 总产连续四年稳定在0.5万亿㎏以上, 粮食库存相对丰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同时作为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体现了新时期农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方向。
3.2 土地要素制度的历史变迁
土地要素制度的变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着深刻的印记。
3.2.1 书中对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的描述。
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书中中国的土地制度正好经历了两次最为重要的变迁:
一是1951年的土地改革:1936年作者第一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旧社会土地私有制下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 大量农民沦为佃农。正如格迪斯教授所描述的, 1949年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权力的性质, 1951年的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后, 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积极性空前高涨;1936年开弦弓村的粮食亩产量是150kg, 1952年格迪斯教授的数字是250kg, 增加了66%;到1955年已达亩产280kg。
二是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作者第三次调查江村的时候, 土地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户与解放前的私有制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自主性和生产积极性, 粮食单产大幅度增加。
3.2.2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权属界定为所有权和使用权, 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法律同时提出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为三十年”。同一块土地承载了三种权属, 如图4所示。
3.2.3 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 家庭联产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存在的全部问题, 双层经营体制也并不标志着农业生产制度创新的终结。在过去的30年中, 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带来的土地经营规模小、种植效益偏低等问题不能适应国家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要求, 造成“分有余而统不足”, “稳定有余而创新不足”的格局, 基本经营制度需要实现战略性转变, 创新农地流转政策, 发挥规模经营优势。
3.3 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3.3.1 书中对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的相关描述。
20世纪30年代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低下,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女性的经济负担导致大量溺女婴:从经济观点来看, 女儿的婚姻对女方父母是不利的, 父母为抚养她成人花了不少钱, 所收下的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 此外还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礼相等的嫁妆在内;同时表现为大量溺死女婴, 从而造成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在这种观念下, 1936年江村的两性比例如下:如果以16岁为结婚的最低年龄, 128个婚龄男子仍是单身汉, 占总数的25%;超过16岁的未婚妇女只有29名, 占8%;25岁以上的妇女没有一个是未婚的, 但却有43个25岁以上的男单身汉。
二是女性在男性家族中的地位较低:作为家中的儿媳妇, 其社会地位取决于两个:一是从事蚕丝生产的能力;二是传宗接代的能力 (她如果能生一个孩子, 特别是一个男孩, 她的地位可以得到提高;如果一个妇女不能生育, 就会受到遗弃) 。女性地位低下还表现为离婚权利的男女不平等, “家庭纠纷经常发生于婆媳之间, 如果纠纷闹得忍无可忍, 儿媳妇就可能被休弃;媳妇无权提出离婚, 她惟一可以采取的有效行动是放弃家庭, 甚至是自杀”。除此之外, “小媳妇”制度的存在 (即童养媳) 也体现了女性地位的低下。
三是财产的继承权:女儿没有财产的继承权, 同样, 赡养义务也相对较小。父系传代及从父居婚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杀害女婴就更为经常。可见, 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财产继承权的表达上是明显低下的。
3.3.2 当今女性地位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 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使“劳动力”有了新的内涵, 女性能够有机会与男性较为公平地参与竞争, 我们期待更多的女性劳动力能如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综上, 本文通过对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学习, 分析了书中所涉及到的若干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对从事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胡霞.中国农业成长阶段论—成长过程、前沿问题及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廖西元, 申红芳, 王志刚.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从“生产环节流转”到“经营权流转”再到“承包权流转”[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2) :15-22.
[4]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11
关键词:现代经济;女子体育;发展;探因;瞻望
中图分类号:G8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011-03
Studying and Prospect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men's Sports in the Course of the Modernizing Economic in China
ZHANG Qiang, ZHU Boy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537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Economic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 Such reform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ports. On the one hand, such reform has guaranteed finance and time, and has change ideology and policy, for the development. It had established 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ports is still frustrated by several obstructions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reform. The system exists several problems: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athletics sports is insufficient; the fund is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re unequally distributed; athletics sports, sports of the school, and masses'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e unequally weighted. It is estimated that Chinese women's sports will be in Olympic Games Plan and WholePeop1e HealthBuilding Plan as the focal poi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n the future, through deepened sports system reforms,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increased school sports foundation, advanced education for sportswomen, advanced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s, cultivated sports market, etc.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bring forth such reforms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manner to solve the present problems while developing progressively, to make woman's athletics sports develop with sports of the school and masses' sports in harmony, and to make greater achievement in women's sports.
Key words: modern economic; women's sports; development; study; prospect
中国现代经济进程是怎样影响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中国女子体育发展有哪些成就和问题?未来中国女子体育发展走向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总结得失经验,将有助于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定位和决策。
1 中国现代经济进程对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影响
1.1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为女子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1.1.1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女子体育发展提供了财物保障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前者对竞技体育起较大作用,后者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作用更直接[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以每年不低于7%的速度增长,人均GDP增长4倍多,实现了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体育事业费用也逐年增加,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 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667.7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34.9%,单位自筹资金1 03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其中1980-1993年国家对体育的基本建设投入81.48亿元,占建国以来国家对体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92.59%;这些都为女子体育发展提供了根本的财物保障。
现代中国经济学 篇12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影响
20世纪以来, 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四大理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和以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为标志的现代技术迅速发展, 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例如, 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 但不可否认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例如, 资源环境危机, 人文精神缺失, 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可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例如,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 城乡关系进一步改善。
(一)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对劳动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延长了劳动者参加劳动的时间, 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和水平, 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的功能、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劳动资料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推动社会生产力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再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拓宽了劳动对象的领域, 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向各大领域深入, 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
(二) 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现代科学技术促使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改造中国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 也推动了开发型产业、知识型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部门的产生, 服务产业也得到了大发展, 同时,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 在市场经济中也取得了一席之地, 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国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 对非日常生活必需品等选择性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 享受消费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三) 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中国的城乡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 推动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农民市民化, 大量农业劳动者转为工业劳动者。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例如,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导致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 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科技革命的忧患。
(一) 资源与环境问题严重
现代科学技术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也导致了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首先,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各国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 导致各种资源极速消耗, 许多资源正面临短缺或者耗竭;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 许多工业化国家大量使用石油、煤等矿物燃料, 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同时, 化学制品也被广泛使用, 这在不同程度上污染、毒害了全球的生态环境, 此外, 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它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环境, 影响社会稳定, 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 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在现代科技社会里, 人们只注重自身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精神需求的满足, 精神世界的空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人信仰缺失, 他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应当具有的崇高的理想信仰;再次,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 反而出现了道德的滑落。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往往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对自身的良知和道义感的构建, 道德滑坡与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 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忧患
首先,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交往途径与交往手段, 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观念, 许多人终日与虚拟的网络相伴, 沉迷于网络中的交流, 忽视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 造成人际关系淡漠, 人与人间的感情疏远;其次, 引发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成瘾等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同时, 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色情、诈骗等有害信息, 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作为网络时代的精神毒品腐蚀着人们的道德意识,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通过自主创新, 提高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 抓住发展机遇, 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 培养科技人才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主要体现在: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 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 是个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 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 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 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 因此效率比较高。为此, 我们应该加大教育投入,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创新教育制度, 培养科技人才。
(三) 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 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 它引导人们以“真善美”为旨, 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促进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我们应当构建现代人文精神, 发挥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精神支撑, 在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中发挥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让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互动协调发展。
(四) 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注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与评审机制, 采用同行评议与量化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又要注重评审人员的道德素质, 做到德才兼备。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方略, 所以我们也应加强科技立法, 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 防范与化解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 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我们无法否认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也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降低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让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树恩, 陈士俊.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Z].1990.
[3]钟瑛, 李茂娟.网络色情信息危害现状与管理控制[J].信息网络安全, 2007,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