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现代化

2024-05-22

中国法制现代化(通用12篇)

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1

在经济高速发展,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日益迅速的背景下, 中国的变化也是日益凸显的, 比如, 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甚至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由单一型社会向多样性社会的转变, 由僵硬的计划经济向鲜活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对于法学家而言, 最重要的是由统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人治社会向目前最为先进的法治社会的转变。新型的社会矛盾也随着这些转变而产生, 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将对中国社会的构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 有必要对当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加以分析, 以便于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特征

(一) 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权利意愿的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社会, 公民的法制意识从最初的对法律的畏惧已发展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二) 中国的“民权”和“人权”的发展

目前, 全球化浪潮不仅仅涉及经济而且还涉及文化及观念的范畴。中国也从传统的“官本位”逐步向“人本位”发展, 在宪法的修订中, 也提出了“人权”的概念。

(三) 社会矛盾日益增加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虽然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但是制造了社会的裂变和分化。贫富差距的加大, 城乡差距的严重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

由于中国目前社会处于裂变的转型阶段, 因此, 对于国家乃至社会的管理,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人治的模式仍然在当前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而造成了对当前社会管理的力不从心。

(一) 立法

尽管“人权”已经被写入了宪法, 但是, 总的来说, 仍然和国际人权标准有着较大的距离。对“和谐”的曲解使在立法上沿用以往的“社会管理”的模式, 过于重视“稳定”, 使人权的价值没有成为立法中的价值选择。

(二) 公务员管理

从历年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畸高的录用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老百姓对公务员职位的向往之中隐藏了公务员管理方面的缺陷。仅仅依靠宣传教育, 依靠政治学习和模范人物示范作用来解决根深蒂固的腐败问题, 是不可能对其根除的。只有从根本上的制度建设上入手, 才有可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从公务员的思想方面来看, “权力本位”的观念仍然在许多公务员脑海里根深蒂固、挥之不去。这造成了人民意愿无法表达, 或者说难以用适当合法的方式来表达, 这些问题的积聚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诸如说流动摊贩和城管之间的矛盾, 类似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

(三) 司法

由于在中国司法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使得在解决当前社会矛盾中, 中国的司法应对明显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因为法律的制订中存在着许多灰色地带, 致使很多本应由法院解决的问题却不被受理。其次, 对“和谐”的错误理解使调解受到司法部门的追捧, 在司法实践中充斥着强制性调解。再次, 司法腐败的存在和日益猖獗,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诉讼”的排斥和“官本位”的残留思想, 以及司法的时效性和收益和付出的不均衡性, 使得群众更倾向于通过上访来寻找“包青天”来解决问题。

三、如何从法治方面来应对转型时期社会管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变的这个时期, 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能够相应改进, 从而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社会矛盾。纵观全世界,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法治是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因而, 中国只有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并切实实行法治, 才有可能解决当今社会的种种矛盾, 才有可能应对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严重的危机, 才有可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平稳过渡。

(一) 从立法方面入手, 保障社会正义

首先, 在人权保障方面, 立法应与国际社会接轨。随着我国在国际经济法律方面和国际社会相融合, 与之相关的人权方面, 也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 虽然中国已经是国际上若干与人权有关的公约的缔约国, 但是, 在把公约的条款并入到内国的法律时, 力度仍然不足。

其次, 法律的制定必须更加谨慎。在今后法律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 应该真正的表达和体现民意, 体现法律对终极目标的追求, 也就是说, 对公平、正义、自由等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 从政府守法方面入手, 体现社会正义

正如古老的谚语所言,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政府在自己的行为中, 也必须做到依法行事, 无论何时, 无论何人, 无论何事, 都要严格的遵守法律, 破除中国特有的“人情和法律并存”的现象。同时, 还要有能够对政府行为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的机关, 做到权利制衡, 使之能够切实地从法律上保护包括人权在内的各种权利。

相对于实体公正而言, 程序公正更为具有先行性。因此, 政府守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执法者能否严格依照程序执法。当没有程序的公正时, 实体公正的价值往往被削弱殆尽。在法治社会中, 人们不仅要求正义, 而且还要求“看得见的”正义, 因此, 宪法与法律中必须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明确规定程序违法亦违法, 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①

(三) 从司法方面入手, 实现社会正义

在现代社会中, 司法对社会正义的实现而言,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私权利之间的争议, 还是公权力与私权力之间的争议, 司法都对结果的正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 “信访”、“双规”、以及法院本身所追捧的“调解”等解决纠纷方式都对司法本身有着强烈的冲击, 司法独立原则作为当代司法的基石, 意味着法官应该是独立判案, 以其专业知识和对法律的恭谦的态度, 对案件做出自己的裁判。而在中国, 太多的因素影响了法官的独立性, 这也造成了司法中诸多问题, 致使不能真正的实施法律。

总之, 无论是从立法、守法, 还是从司法方面, 转型时期的中国都面临着许多纷繁芜杂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应对现代社会转型方面存在着缺失的情况下, 只有切实推进法治的现代化, 遵循中共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才能完成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历史使命, 才能构筑真正和谐的现代社会。

注释

1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法制建设-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杜运泉.《探索与争鸣》, 2011年09期.

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2

摘要:法律移植是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就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法律移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但对于“法治”的理解,古往今来中外历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中,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对法治的诠释突出了法治的精髓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亚氏认为,所谓的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在亚氏的上述定义中,“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我国要实现法治的目标,前提是必须实现“良法之治”,换言之即实现法制的现代化。为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任务,除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主动立法外,大力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是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少现代化成分,为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法律移植。根据学者的论证,与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2)。受“公法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成为统治者手中推行礼教和驭民的工具,难以形成和提供市场经济及法治建设所要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现代法治观念。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提供有效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大规模地制定法律更能提高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美国比较法学家埃尔曼认为,“法律制度自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植是常有的情况,当改革是由物质或观念的需要以及本土文化对新的形势不能提供有效对策或仅能提供不充分之手段的时候,这种移花接木就可以取得完全或部分的成功。”(3)

2.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社会要取得发展,必须对外开放以及吸纳不同的文化,诚如学者所言:“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此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4)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亦曾说过:“一国文化乃数千年来继承他国之宗教、文学、技艺及其他文物制度而成一复合现象者也。至于不与他国他民族之文化相接触,惟由其固有原素,而能达至高级之文化者,在今日实为罕有之事也。”(5)对中国来说,近现代历史上吃够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亏,因此,在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持开放的心态,将中国的发展放到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中,充分吸收先进国家的一切有益的经验。

3.当代法治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在当代,全球日益被联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资本、商品、劳务等经济要素的跨国转移,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的矛盾日益增多。因为当今世界市场机制是统合世界的最重要机制,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它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都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有产生共同解决这些纠纷法律的可能。此外,全球性的生态、政治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同样也需要共同的法律来解决。因此,缔结或加入国际公约、条约、尊重和遵守国际惯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方式,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手段,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各国主要法律渊源之一,法律文化无国界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种法律国际化的潮流是“世界各国在基于本国现实社会条件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交往合作需要而作出的自主理性的选择。”(6)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更好地融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不能抗拒法治发展国际化的趋势。

4.法律移植自身具有的优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首先,与来自实践中的立法相比,法律移植的试验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适时地移植相关的法律,有助于及时调整改革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关系,防止改革中法制的滞后。再次,法律移植能最大程度地参考国际惯例和各国普遍做法,避免了国际间不必要的个性差异而人为地增加交易成本。因为法律移植自身所具有的上述优势,决定了我们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大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尤其是这些发达国家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那种把自己封闭起来,弃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积累的法制文明于不顾,一切从头做起,或故意另起炉灶以追求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我们在发达国家后面爬行,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延缓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以至丧失法制现代化的机会。

二、法律移植的可能性

1.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的可移植性。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法律的这种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这就使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借鉴、对比、吸收可能。

2.从法制史的角度考察,存在大量法律移植成功的范例。在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并非什么非鲜的事物,据学者研究,法律移植远在公元前17世纪前后,《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出埃及记》这些人类古老的典籍中似乎就已经出现。(7)此后,法律移植活动从未停止过,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移植罗马法的运动。《法国民法典》颁布后,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纷纷效仿《法国民法典》掀起了民法典化的潮流。直到现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仍在相互比较、借鉴中取长补短。(8)对中国来说,近代中国迫于外来压力,在作为晚清“新政”措施之一的“修订新律”中,亦对大陆法系制度进行了移植,结果就是《大清民律草案》的诞生。《大清民律草案》虽未及实施清王朝即被推翻,但《大清民律草案》作为中西法律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打破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旧传统,使民事法律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并成为主要的法律渊源。(9)

三、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有选择地移植。事实上,作为我国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的西方法律文化并非都是精华。从历史上看,西方社会曾经历过中世纪封建法与宗教法专制的暴虐,从现实来看,今天西方的实然法中仍然包含着许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剔除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有鉴别、有选择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10)

有选择地移植还要求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结合国情而进行法律移植最终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是不绝于书的。例如近代日本最初移植的是《法国民法典》,但《法国民法典》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根本不符合日本的实际,尚未施行便遭到包括政界和法学界在内的许多人士的反对。后日本吸取教训,为此专门设立了法典调查会,重新起草民法典转而移植德国民法而成功。(11)又如,土耳其于1922年照抄《法国民法典》,埃塞俄比亚1962年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制定的民法,他们的实验并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2)一般而言,对于法律规范的移植来说,不涉及或较少涉及伦理的技术性规范比较容易移植并获得成功,相反的是,涉及人、婚姻、家庭等领域的伦理性法律规范较难移植,而且即使移植了在施行中也将阻力重重,较难获得成功。

2.在有选择地移植的同时,必须将其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同时移植,以及将其实施的具体方法等一并移植,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移植的法律也很难发挥效应。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许多教训。例如,在引入西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时,我们却没有像西方那样采取预扣制,而是采取了个人主动申报制,由于措施的不得力,使得该法在施行中效果大打折扣。(13)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全面移植要求移植法律的时候同时引入其背后深层次的法治精神与法治观念。事实上,法律制度是一种观念下的法律制度,属于法治的“硬件”系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移植的,但它们若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则必须同时植入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意识和观念,即法治的“软件”系统予以奠基和支撑。移植来的西方法真正地融入中国本土需要经过一个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及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主要取决于法律观念的基础是否具备。“因为观念的不同,一种技术既可以‘物尽其用’,也可能‘形同虚设’。所以,历史上凡割裂两者,只要技术,全不顾观念落后者,没有不失败的。”(14)从历史上来看,只移植具体制度而没有移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而致使移植的法律难以成活的,这也是不乏实例可循的。托克维尔曾就墨西哥移植美国宪法论述道,“墨西哥人希望实行联邦制,于是把他们的邻居英裔美国人的联邦宪法作为蓝本,并几乎全部照抄过来。但是,他们只抄来了宪法的条文,而无法同时把给予宪法以生命的精神移植过来。因此,他们的双重政府的车轮便时停时转。各州的主权和联邦的主权时常超越宪法为它们规定的范围,所以双方总是冲突”。(15)

3.在移植西方法律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如前所述,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它必有与其相配套的其他的法律制度及法律制度背后的法治的精神和观念。因此,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以期为移植来的法律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否则,将会使移植的法律失去应有的效用,甚至还会出现梁启超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所痛言的“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坏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竞争之说入,不以之敌外界,而以之散内团;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呼公益,而以之文私见;破坏之说入,不以之箴青盲,而以之灭国粹”(16)的那种“橘生淮南则成橘,生淮北则成枳”的悲剧后果。现实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破产制度已移植国内多年,但实践中却阻力重重,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是主要的因素。

在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中,除了对属“器物”层次的具体的制度改造外,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对作为法治主体的人的改造。川岛武宜认为,“法不能只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17)但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学者梁治平先生论述道,“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近于传统的。”(18)对于具有浓厚的传统意识的人来执行现代化的法律,现代化学者英格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9)

4.移植的法律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传入的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输入的儒家文化及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

长期的过程。这种改造都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法律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英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代”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20)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21)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22)其主要目的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法律才能使民众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消化和吸收,减少施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说的,“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23)事实上,经历过“政策法”、“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的教训后,“法律万能主义”现在又被许多人所迷信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已成了一句时髦的话语与招牌。在强调“有总比没有好”、“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往往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盲目地迷信立法手段,在移植外来法律时割裂了传统与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于被民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种现象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24)

四、结束语

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25)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要破除姓“社”、姓“资”的观念,须知道“没有资本主义文化遗产,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26)因此,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破除旧有的陈腐观念,大胆地吸纳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经过同化、整合成为我国法律制度有机的组成部分,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注释:

(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9页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

(3)[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三联1990年,第14页

(4)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5)[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6)转引自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5月,第65页

(7)参见:公丕祥:《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87页-100页

(8)参见:董茂云:《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

(9)参见,余能斌:《中国民法法典化之索源与前瞻》,载《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转引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载《法学家》1997第5期,第25页

(11)参见,马作武:《传统与变革——从日本民法典的修订日本近代法文化冲突》,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2)转引,严斌彬、陈月秀:《关于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问题》,《济南大学学服》第2000年第1期,第36页

(13)转引,阮竞青:《论法律移植》,《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第99页

(14)梁治平:《法辩》,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1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6页

(16)转引自,田成有、陈令华:《法治现代化的启动与传统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6页

(17)[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18)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19)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20)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21)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22)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2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4)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第355页

(25)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73页

(26)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第83页

作者简介:

高军(1972—),男,江苏淮阴人,吉林大学硕士,现任何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法学讲师,常州,213001

Email:gdhzgaojun@sohu.com

简论法制现代化特征 篇3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

法制现代化问题就像一个多面体,用不同的视角可以观察其不同的特征。国内学者曾借助比较、思辨等社会学方法研究法制现代化,但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还较少,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分析工具的尤为鲜见。 本文首先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简要介绍,然后尝试用其作为分析工具初步探讨法制现代化特征。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简介

热不可能自发的不付代价的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凡有温差的地方都能产生动力。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从概率较小的状态变化到概率较大的状态。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1]。它揭示了热过程具有方向性这一本质属性,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涵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传递,相反过程不可能自行发生,即过程具有方向性;二是单一热源不能产生动力,温差是产生动力的根本原因;三是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温差越大,热量传递越快;四是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温度都是有限的,其中,高温热源不可能达到无限大,低温热源不能达到绝对0度;五是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热源向一切低温热源方向传递;六是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传递要有时间的耗费,不同热源之间温度达到完全平衡是一个无限长的过程;七是热传递不仅与温差有关,还与过程有关;八是热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有用功,总有一部分热量无法得到利用;九是过程总是朝着可能性最大的方向发生;十是任何不可逆因素都会导致系统的熵增加,使系统状态趋于一致。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是过程的方向性,这一特征具有普遍意义而不仅限于热过程。吕世伦教授在《法哲学论》一书中论证法律移植问题时曾借助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分析工具[2],不过此后这一方法少有问津。

二、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工具重新认识法制现代化特征

美国者亨廷顿曾总结出现代化的九个特征。国内学者刘作翔曾论述了法制现代化的四个特征[3]。笔者认为,法制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具有过程变化的一般属性。同时,法制现代化还具有法制和现代化一些方面的特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法制现代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法制现代化是一种状态。法制时刻都在变化之中,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在一个较为短暂历史瞬间,法制的发展也会由于各种社会要素的作用而处于相对静止、相对稳定或较为缓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法制是一种状态。

第二,法制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法制的发展和演进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从未中断或停息过,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也是如此。

第三,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历时性的、永不终结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是由无数个连续的法制状态组成的,它每一次点滴变化,无论是渐变的抑或是突发的,惊涛骇浪似的抑或是和风细雨似的,都是和时间坐标一一对应的。法制现代化不会超越时间和历史,不会停顿或终止,也没有最终结果,因而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永不终结的过程。

第四,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遍历性的过程。随着世界范围的交通、通信越来越便利,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强势法制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扩张,趋势弱势法制不断受到强势法制的渗透与融合。因此,法制现代化的浪潮会波及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没有一个地方会游离于法制现代化浪潮之外。

第五,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过程。一是说法制现代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二是说法制发展不会倒退到更低水平,更不会倒退到原始状态去;三是说法制现代化表现为强势法制向弱势法制扩张的倾向;最后是说强势法制向弱势法制扩张并使之被消解或融合后,二者不可能再彼此分离开来。

第六,法制多样化是法制现代化的前提,是法制现代化的动力和决定因素。正像温差是热传递的前提,水位差是水流动的前提,电位差是电流流动的前提,浓度差是扩散的前提一样,法制多样化也是法制现代化的前提,是法制现代化的动力。单一的、均质的和无差别的法制不可能产生法制现代化。

第七,法制资源越丰富,法制差别越大,强势法制向弱势法制扩张的趋势越明显,法制之间相互吸收和融合得越快越彻底,弱势法制越易实现现代化。法制多样化程度和法制差别程度共同决定了法制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和深度。

第八,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均质化过程。法制现代化就是强势法制和弱势法制扩张、扩散、最终走向融合和统一的过程,其结果是导致不同法制之间差别趋于减小并最终一致。理论上,法制均质化过程最终会形成单一法制的“世界国家”,形成法制“大同世界”。

第九,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不可能达到完全均质化的过程。由于法治均质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持久的和永不终结的过程,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制度不断创立,在强势法制和弱势法制内部都会有新的现代法制因素产生并形成新的差别,以及由于不同法制之间的融合和碰撞也会形成新的强势法制和弱势法制。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法制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均质化。

第十,法制现代化是一个耗费资源不无代价性的过程。法制现代化过程会消耗各种自然、社会、制度和观念方面的资源因而具有代价性。法制现代化还会给社会带来某种负面影响,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代价。最后,法制现代化所耗费的资源只能是部分地转化为现代法制的有机要素。因而法制现代化是一个耗费资源不无代价性的过程。

第十一,社会扰动会加速法制现代化过程。就像扰动会加速热的传播和气体的混合一样,任何对社会现有秩序的扰动都会加速法制的现代化。历史上,自然条件变迁、人口迁移、政治冲突、军事征服、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科技发展、商贸活动、政府行为、精英学说、国际组织和跨国组织的形成等都曾对法制的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尽管它们有时给人类带来消极作用甚至灾难。

第十二,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虽然法制现代化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均质化,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区域内,还是可以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最基本的法制标准。达到或接近这些标准,也就被认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实现了法制的现代化。在现阶段,这样的标准有法治原则、公开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司法独立原则等等。

第十三,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变革过程。诚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言,法制现代化反映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包含着人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急速并且是总体上的变化。中国近百年的法制改革诸如清末法律改制、建国后引进苏联法制以及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大规模的立法和普法活动是如此,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制改革也是如此。

总之,法制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是一个具有方向性、不可逆和均质化倾向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法制均质化不可能实现,法制多样性仍将长期存在,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可以形成最基本的、普遍认同的和阶段性的法制现代化标准。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沈维道.工程热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153-154.

[2]吕世伦.法哲学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4—818.

[3]刘佐翔.法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42-545.

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4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有学者指出, 所谓“法律文化”, 是以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和宏观样式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领域。中国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 既包含了法律思想, 又包含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有两个主要的特点, 首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思想, 其次, 融合了法、释、道各派学说。

二、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潜在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有一定的价值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 凡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都是有价值的, 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潜在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思想。珍惜生命, 关注人的内在, 注重人的价值, 但是在君主制的国家里, 人的权利和利益被压制到最低, 君主的权利得到无限的扩张, 直至现代中国仍然存留着浓重的独裁和专断的思想。现代法制建设中, 要以继承和发扬的原则, 在吸收以人为本的理念时, 摆正个人的位置, 保障个人的合理权益的前提下, 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2) 法律与道德相统一, 礼法结合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 注重法律和道德的统一, 引礼入法, 主张以教化为主。但是, 在古代中国, 主张“德治”优于“法治”, 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是有效力的。现代法制建设中, 应该坚持二者协调发展, 提倡“德治”和“法治”并用, 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下, 以“法治”作为根本方式。

(3) 通过调节解决纠纷。在历史悠久的社会中, 出现了纠纷, 人们往往会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认为互谅互惠, 重秩序, 轻权利。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调解的纠纷, 在表面是看似解决了问题, 实则矛盾暗藏, 不定时的会爆发, 并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在现代法制建设中, 虽然也提倡民间调解, 但是应该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 通过调解使双方明白各自的责任和权力所在, 互谅互让, 并不是一味的和稀泥。

三、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扬至今, 对现代法治建设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我们应该积极的认识, 更好的继承精华, 整合多元化文化, 确立正确的主流文化, 形成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体系。关于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有以下几方面:

(1) 加强人权保障。要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到实处, 消除等级观念, 树立权利本位, 体现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 培养人们树立主体意识, 只有这样才会将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平等的解决。法律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 促使每个人都受其约束, 只有法治社会才能产生和谐的社会, 在加强人权保障的前提下, 建设和谐的法制社会。有学者说, 现代之法是人本权利执法。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并发掘有益于现代法制建设的优秀的部分, 更加完善现代法制。

(2) 加强“法治”和“德治”的融合。法律和道德作为调控人的行为的两种手段来说, 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在解决人们矛盾的时候不能忽略其中一方面, 不能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 也不能单纯的以“法治”为主。现代法制的构建必须基于清理的认同之上, 把握“恭行天理, 执法原情”的真谛。将道德融入法律, 法律中又体现对人的关怀, 把天理、国法和人情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有利于法律的实施、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3) 建立合理的诉讼观。在现代法制建设中, 同样要借鉴以德息讼的思想, 在司法活动中要以调解来解决民众纠纷, 互谅互让, 不排除“人情”的调解作用。要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 尊重民意, 用调解缓解社会矛盾, 基于经济和公平的原则, 让人们自愿采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 用理性的协调方式达成共同利益的共识。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社会和感情的需要, 要本着批判的精神借鉴传统经验, 使法律效力和社会效应达到双赢。同时也尊重社会伦理, 减少了诉讼费用和时间, 更便利更快捷。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我们要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 吸取精华, 摒弃糟粕,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的道路。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合理的转换, 将继承、改造和出新的工作做好, 要态度上积极、认识上肯定、操作上谨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要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再创辉煌, 为现代法制建设提供理论逻辑基础, 在中国特色法治进程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高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若干契合现象之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论法制现代化与市民社会 篇5

摘要: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法与现代法纠结在一起,不利因素和与有利因素相互消长。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法制现代化的结果状态是法治。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个性解放等方面。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转型法治;市民社会

一、法制现代化的转型

中国社会正在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刻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等等所有方面都会产生历史性的变革。这些变革表现在法律制度上既是一场从传统向现代的法制转型;转型的内容包含了以下方面:

(1)从传统的专制、人治到现代的民主法治;(2)从传统的义务本位到现代社会的权利本位;(3)从传统的宗法伦理法到现代理性法;(4)从传统的诸法合体到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5)从传统的司法擅断主义到现代的司法程序化。可知,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转型,完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法制革命。这场法制革命的动力,既有国内本土因素推动,也离不开法律国际化趋势的促成。

法制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改革大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法制现代化的本土动力来自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系列改革;现代市场经济、商品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独立自主、等价交换的理念,迫切要求国家建立一种对个人主体权利尊重、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充满自由的法律体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各国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法制变革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化趋势,即所谓法律发展的国际化;它主要是指在法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制度蕴涵着世界法律文明进步大道上的共同的基本法律准则,这使得各国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彼此接近乃至融合,进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国际性法律发展趋势。当代世界法制国际化进程是一种客观大趋势,国家需要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就必须使国内法顺应国际社会的法律合作、融合乃至局部统一的趋势,这是法制现代化的外部动力。

必须强调的是,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化趋势不意味着对法律本土化或民族化的消弥。现代化更多的是本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类型的冲突与变异,具有价值选择与重构的意味。中国传统儒家法是一种“身份法”,个人的权利义务首先来源于“身份”,身份决定着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脱离了身份关系的人在精神上难以生存;长久如此如此必然造就人的身份意识发达而权利、法律意识弱化。所以,法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法制观念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权利的现代法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

二、法制现代化的结果状态是法治

法治是指法居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而不是国家以主体身份用法来治理和统治社会和人民。现代法治的基本特点是: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国家权力受到制约;公民平等的享有人权、自由和民主;社会的统治形式和统治手段是法律;国家机关

不仅仅执行法律,而且其本身也为法律所约束和支配;法律是衡量国家、组织及个人行为的根本标准。法制现代化的内容可以总结为: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义务走向权利,由君权走向人权,由人治走向法治;由等级特权走向分权与司法独立。法治的基础是民主与人权,专制独裁只能造成人治。法治的呼唤与中国传统法“礼治”的追求和对伦理道德的高度重视发生着极大冲突。中国传统法是以人际和谐和天下太平的社会秩序为最重要价值理想的,义务、隐忍、自律的伦理道德是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而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人主体的独立和个性的发展,以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有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人的现代化意义也在于此。现代法治高度重视法律的权威性,而不是仅仅把法律视为道德的附庸,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在此意义上,法制现代化是与法治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法治成为衡量法制现代化的关键性指标。

三、现代市民社会构想

从历史上看,“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西方国家的产物,最早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一般指与野蛮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近代国家生产后,“市民社会”则是指在那些源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思考以及反对政治专制的近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源出于对市场经济的弘扬以及对国家干预活动的应对的近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而逐渐产生的相对于国家以外的实体社会;①这个概念是讲,市民社会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一种社会存在,它所界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要在国家和社会的两个方面中保证社会的独立存在,不受国家的干扰。而在这种社会独立存在的空间里,社会的自由和高度的自治可以得到保证,从而可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充分自主性的发挥。而社会成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价值,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自我组合起来,依据不同的利益和需求,成立各种自治社会组织进行活动,并可以进一步进入政治活动领域,以确认自己的不同于其他集团的利益表达。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有法律作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是个人自主与成立社会组织的自由。因此总起来讲,市民社会应该是建立在个人从事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并与国家相脱离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社会本着自愿的原则,自我组织、自我规则、高度自治。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在法治的框架下自我运转,并与国家权力相制衡。市民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自然状态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两种状态后,发展到现代呈现为“法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应相关形态,即现代市民社会。现代市民社会与法治国家密切相关,市民社会内化着现代法治的价值。市民社会在于培植独立于国家并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私人自治领域和与国家权力制衡的社会自治领域;同时,法治发展的目标在于使法居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在社会领域内实现依法实行社会自治的秩序状况,在政治国家的领域内严格依法运行、配置、限制政治权力。可见,实现社会依法自治,在对公权力有效控制和私权利的有力保护中实现两者的平衡是市民社会建构和法治发展的同一目标。因此,既可以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与现代法治相联系的一种现代社会形态,也可以将其视为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社会或价值具备如下基本特征:

(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利益多元化。

市民社会的基本运作机制是一种相对自主的运作方式。首先,体现这种特殊运作机制的就是它的契约型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所有者的个人必须摆

脱各种社会限制和束缚,能根据市场规律独立自主地判断和选择,在此基础上平等地与他人进行竞争和交易。市民这种经济地位的独立性和经济行为的自主性内在地规定了市民社会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市民社会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交易和消费行为构成的总和,拥有自身的内在动力和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从而独立于政治或国家。②现代法治在价值上是对契约、自由、权利和正义的诉求,在形式上是理性化和个体化的运动主线,而在社会结构上则是市民社会的勃兴和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并获得了与国家的并立发展,使人类由等级特权社会逐步步入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同时造就了社会利益的普遍分化、社会结构的多重建构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权利要求和多元价值期望,进而形成多元分立的社会权力以及公私领域的明显分离。因之,任何一种权力(包括国家权力在内)都无法确立和推行单

一、独占性原则,并必须为自身的存在和运行寻求合法性。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多元化的权力和权利,都处于多重冲突与协调的复杂情境之中。为此,便产生了对理性规则的多样性诉求,法律至上的精神便得以确立。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充分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市民社会的各个基本要素,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高度控制,使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政治权力的束缚,成为非政治生活的主体。市场经济的自由产权制度划定了国家权力的最后边界,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经济成分的复杂化和所有制关系的全面变革,导致社会多元化、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比如,我国建国以来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不断增多并且在扩大的企业家阶层和社会中间阶层。同时,相对独立的社团与非行政化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非赢利性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日益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政治国家代表“公”的领域,而市民社会代表“私”的领域,是相对于政治而言的非官方的社会结构和过程。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依附于国家的独立的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充分发达和高度自治;社区成为居民民主管理的基础单位。各种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和自主意识不断觉醒和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市民在运用财产权和自由权的过程中,培养了宽容、合作和团结的精神,形成了一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并通过自由结社形成了一些自我组织。这些自我组织的地位彼此独立且平等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也完全独立与平等,既不受政府公权力的侵犯,也不受其他主体的干扰。各利益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自由为其利益规划,并通过自由博弈的方式来达致各种利益格局间的平衡。③与此同时,法治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制度性法律保障,并通过抽象立法行为与具体的执法、司法行为,对市民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市民社会则作为制衡国家的力量,培育和发展多元利益集团,为民主政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人的自由的实现和个性解放。

市民社会中,个人自由得到明确承认,个人不再是国家的附庸,而是作为一个理性的权利人存在,要求在自己的权利领域内,能够自由地创造和获取财富,独立地处理私人事务而不是由政府官员包办代替。为确保个人享有自由地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市民社会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在政治国家之外实现自治,并使人性得到解放。首先,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意思自治的人的自主人格的确立。市民社会的根本构造是由“自由的个人”所成立。“自由的个人”是挣脱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以及个性解放后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其次,法治国家的确立和市民意识的形成。法治国家是权力受到制约、人权得到保障、公民自由充分享有的“服务者”,实质就是指能够承载并确立自主的个人人格和市民意识的体系化的特定机制。以自由意识、平等意识以及主权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内化为市民主体的思维方式并指导其自主行为的意识就是市民意识。最后,人性得到解放。现代市民社会中的的人性,已远不局限于善恶的检讨,也不再属于道德(或宗教)考察的对象,而是成为心理主义的描述对象,人的现实的欲求成为“自然应当”,欲望的正当化本身成了理性精神的表征;④“今生的幸福不在于心满意足的不求上进。旧道德哲学家所说的那种终极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根本不存在。终止欲望的人,和感觉与印象停顿的人一样,同样无法生活下去。幸福就是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发展,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人类欲望的目的不是在一顷刻间享受一次就完了,而是要永远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因此,所有的人的自愿行为和倾向便不但是要求得满意的生活,而且要保证这种生活,所不同的只是方式有别而已。”⑤人不再是上帝的制造物或者天命的附属品,而是被视为自然地产物。人的现实感性和欲求成为界定人性的关键,七情六欲因此得以正当化,自然人的价值、尊严和个性由此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张扬。⑥

注释:

①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17页。②马建兴:《“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总第67期。

③马建兴:《“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总第67期。

④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⑤(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⑥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参考文献:

[1]邓正来:《邓正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3]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6

关键词: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途径

一、现代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初,我国就为审计工作制定下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目标。虽然制定了系统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日常的审计工作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法律规定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审计工作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解决这些障碍、严格按照规范和法律行事,才能迎来审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春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审计方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审计制度也一步步得到完善,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之后,广大审计工作者也积极调整工作方式以应对随时变化的经济形势。但是,在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规定和法律精神的情况,导致了审计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这必须引起广泛的关注。只有不断指引审计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律化的道路,审计行业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功效,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向己应有的贡献。

二、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审计法制化的含义。审计工作法制化建设,是指由国家牵头制定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对于审计相关规定的空白之处,让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审计制度不完善、行政依赖性强、规章制度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法制化建设就要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约束来引导审计工作有序进行、依法进行,并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在完善立法方面的不足之后,也要制定审计执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同家有关规定进行,避免一些违法犯罪活动的出现,让法律法规为执法行为保驾护航。再次,审计法制化建设也要求审计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时常审视自身的日常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素养,从源头上防止违法犯罪活动的出现。由此可见,审计法制化建设对于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维护良好的审计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规范化的含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哪行哪业想要很好地完成自身的职责都必须依照本行业的规矩进行,才能形成井井有条的行业秩序。对于我国当前的审计工作来说,也存在着工作方式方法不规范的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定导致审计行业的秩序混乱、标准不一,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国家要求审计行业进行规范化的建设,使审计的技术、文书、作业等方面都形成一套标准的行业规范,使审计的每一项工作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审计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不允许出现超出规则的现象发生。只有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度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和优良成果。其次,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各级审计组织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审计标准,以应对本地区审计工作巾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本地区的审计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约束。

(三)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的意义。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共同组成了我国审计制度当中的"气化为审计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审计建设中的法制化是"三化"中的核心,在依法治国的当下,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地依靠法制、追随法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事,只有确定了大概的法制方向,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其次,规范化是"三化"建设的根基。一个行业,只有形成严密的规则并严格按照规则行事,才能确保行业发展的根基稳固,才能保证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不出差错。这"三化"在日常生活中共同监督着我国的经济现状和发展,同时通过审计活动也监督着其他各项社会活动。与此同时,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也推进了我国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审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审计的现代化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再次,审计的"三化"建设也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素养,促使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时刻检查向身的行为是再符合相关规定。

三、完善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策略途径

(一)完善审计相关内容的立法,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关于审计的相关立法还很不完善,应当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关内容。首先,应当制定详细的审计工作内容和执行内容,不能做广义的解释和抽象的指导,要事无巨细地规定审计各项工作的内容。其次,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其在日常实践中会受到一些阻碍,法律应当为审计工作保驾护航,对阻碍审计工作的行为依法进行惩处。同时,应当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约束审计工作人员的行为,保障审计工作依法展开,对于不符合法律精神和审计精神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再次,应当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现如今,我国许多民众并不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审计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十分严谨。对此,各级政府都应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促使大家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展开,以此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地位,为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重要条件。 审计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反腐败的利剑,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应当呼之欲出。

(二)设立具体的工作标准、完善制度化建设。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审计制度和工作准则,必须对这两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当制定具体的工作标准,促使审计工作人员都按照标准行事,取代之前散漫的工作态度,并严格按照工作标准来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违规责任,使任何行为都有根据可依,也反过来促使工作人员积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其次,各级审计部门可以按照本地区实际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审计工作执行标准,但是标准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和职能。再次,在法律法规和工作准则的帮助下,我国审计工作应当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维持审计工作的日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都需要由具体的工作人员来执行,如果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下,必将影响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于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胜任审计这项无比重要的工作。首先,应当加强对于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学习会议的方式来组织人员学习最新的审计知识和法律规定,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派出工作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审计制度和审计方法。其次,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法,以不定期考查的方式检查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和专业知识,对于屡次考察都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停工学习或者调换岗位的办法,并且每次考察结果应当计入相关人员的工作成绩当中,对于优秀的人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培训学习采取分专题进行集巾培训方式,从该局抽调业务骨干,选取近年来成功的审计项目,从审前准备、现场审计到审计报告,逐一讲解审计方法、技巧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解读、计划财务工作风险及对策研究、廉政风险防控、审计实务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审计业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培训效果,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我国审计行业虽然逐渐成熟、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推行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有助于解决当前问题,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发。随着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审计在研究方式、方法、研究方向与研究空间、时间方面发生重大变革,使得我国现代审计理论研究呈现数字化、电算化、综合化、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通过审计理论研究以及法制化、规范化的实践结合,相信我国的审计行业将会逐渐缩小与发达的国家之间的差距甚至完成超越。

参考文献:

[1]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依赖的决定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3).

[2]成广普.审计署昆明办以"三化"促"三性"搜索审计新方式[J].审计月刊,2013(08).

现代浸出法制油技术与初步设计 篇7

油脂浸出过程是油脂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过程。这一过程是借助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种方式完成的。

1.1 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是指以单个分子的形式进行的物质转移,是

并进行了苯并芘项目检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花生油、芝麻油和菜籽油中苯并芘含量较高,有的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限量值(10μg/kg);而大豆油中苯并芘含量一般比较低。

大多数食用油生产原料本身都是不含苯并芘的,油脂的苯并芘超标可能和污染有关,大多数油料是农户分散种植,由农户自行采摘和晾晒,由于晾晒条件的限制,部分油料被晾晒在沥青马路上,沥青在高温暴晒下,对油料产生了污染。再者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需热焙烤之后压榨的产品如花生油、芝麻油和菜籽油,油脂在高温下也易产生苯并芘[4]。

由于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当油料与溶剂接触时,油料中的油脂分子借助于本身的热运动,从油料中渗透出来并向溶剂中扩散,形成了混合油;同时溶剂分子也向油料中渗透扩散,这样在油料和溶剂接触面的两侧就形成了两种浓度不同的混合油。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及两侧混合油浓度的差异,油脂分子将不断地从浓度较高的区域转移到

3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植物油中苯并芘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其回收率达到94%~101%,符合国标中对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检测要求。该方法样品预处理简便,试剂耗用少,分析时间短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是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永红,金银龙.苯并(α)芘致癌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研究

杂志,2011,40(8):152-154.

[2]王浩,刘艳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苯并(α)芘残留的研

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7,15(1):53-54.

[3]李进伟,王兴国,金青哲.食用油中苯并芘的来源检测和控制[J]

中国油脂,2011,36(6):7-11.

浓度较小的区域,直到两侧的分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1.2 对流扩散

对流扩散是指物质溶液以较小体积的形式进行的转移。与分子扩散一样,扩散物的数量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扩散时间及扩散系数有关。在对流扩散过程中,对流的体积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体积越多,对流扩散系数越大,物质转移的数量也就越多。油脂浸出过程的实质是传质过程,其传质过程是由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共同完成的。在分子扩散时,物质依靠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进行转移。适当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提高分子扩散系数。而在对流扩散时,物质主要是依靠外界提供的能量进行转移,一般是利用液位差或泵产生的压力使溶剂或混合油与油料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下,促进对流扩散。

2 浸出法制油的优缺点

2.1 优点

采用浸出法制油,粕中残油可控制在1%以下,出油率明显提高;由于溶剂对油脂有很强的浸出能力,浸出法取油完全可以不进行高温加工而取出其中的油脂,使大量水溶性蛋白质得到保护,粕可以用来制取植物蛋白;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与大规模生产,加工成本低,劳动强度小。

2.2 缺点

一次性投资较大,浸出溶剂一般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质,生产安全性差;浸出制得的毛油含有非脂成分数量较多,色泽深,质量较差。

对于溶剂的缺点,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浸出制油工厂防火安全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般是不会发生事故的[1]。

毛油质量差,可以通过精炼来解决。但总体从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益来讲,现代浸出法制油要比压榨法合适很多(特殊小油种除外)。

3 工艺初步设计要点

3.1 工艺流程选择

如何选择一条比较合理、适用的浸出法制油工艺路线,是浸出工艺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我国油脂浸出生产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地油料品种不同,生产规模不同,采用的设备各异,因而所选择的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

3.1.1 油料品种及性质

一般可根据油料品种及产量情况确定加工方法,然后再确定工艺流程,并根据油料含油率的高低来选择工艺路线。一般对于含油率高的油料,如油菜籽、葵花籽仁和花生仁等油料可采用预榨-浸出工艺流程。对于含油率低的油料,如大豆和米糠等可采用直接浸出工艺。

3.1.2 对产品、副产品的质量要求

浸出生产的主产品是油,副产品是粕。产品油有食用油和工业用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且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工业用油的质量要求则根据不同使用目的而定。这些在工艺上都应作相应的考虑。此外,粕作饲料时,质量要求可低些。若用于制作食品或提取植物蛋白,则应尽可能减少蛋白质变性,对此,工艺上同样应予以考虑。

3.1.3 生产规模

在选择工艺流程之前,应根据油料来源的多少确定其生产规模,然后再根据生产规模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生产规模较小的油厂,应选择简短的工艺流程,易上马,见效快。而生产规模较大的油厂工艺流程应该完善一些,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3.1.4 设备选型

现在国内植物油厂生产规模在50t/d及其以上的,普遍采用平转式浸出器作为主要浸出设备。也有个别油厂采用环型浸出器。罐组式浸出器则为生产规模特小的油厂使用。设备选型确定后,再确定相应工艺路线。

3.1.5 适应于多种油料加工

选择工艺流程时,规模较小的生产线,可以适当考虑机动性,以便于作一些局部调整后,即可适应于多种油料的加工。例如,采用的工艺流程既可以浸出大豆、花生仁、棉籽、油菜籽和葵花籽等大宗油料,经调整后,又可以浸出桐仁和茶籽仁等小油料。但考虑的品种也不易太多,一般不超过3种油品。

3.2 工艺流程图

无论采用何种浸出工艺流程,几种主要植物油料的现代浸出工艺都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工序:油料预处理或预榨、料胚浸出、湿粕脱溶、混合油负压蒸发及溶剂冷凝与回收循环、水化脱胶等。

4 浸出法制油技术与其他初步设计知识

4.1 浸出器

(1)工艺流程。油料经过预处理后的料胚或预榨饼,由输送设备送入浸出器,经溶剂浸出后得到浓混合油和湿粕。

(2)浸出设备。浸出系统的重要设备是浸出器,其形式有间歇式浸出器(浸出罐)和连续式浸出器(平转式浸出器、环形浸出器、履带式浸出器、箱链式浸出器和拖链式浸出器等)。

4.2 湿粕脱溶烘干

(1)工艺流程。从浸出器卸出的粕中一般含有20%~30%的溶剂,为了使这些溶剂得以回收和获得质量较好的粕,可采用加热来蒸脱溶剂。

(2)脱溶烘干设备。对预榨饼浸出粕的脱溶烘干多采用高料层蒸烘机,对大豆一次浸出粕的脱溶烘干,宜采用DT蒸脱机+DC烘干冷却机,先进的DT一般还包括VRS层。一般蒸脱机设计应用的是舒马赫原理。

4.3 混合油的蒸发和汽提

(1)工艺过程。混合油过滤→混合油贮罐→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汽提塔→浸出毛油。

从浸出器泵出的混合油,须经处理使油脂与溶剂分离。分离方法是利用油脂与溶剂的沸点不同,首先将混合油加热蒸发,使绝大部分溶剂汽化而与油脂分离。然后,再利用油脂与溶剂挥发性的不同,将浓混合油进行水蒸气蒸馏(即汽提),把毛油中残留溶剂蒸馏出去,但是在进行蒸发和汽提之前,须除去其中的固体粕末及胶状物质,为混合油的成分分离创造条件。

(2)粗过滤。让混合油通过过滤介质(筛网),其中所含的固体粕末即被截留,得到较为洁净的混合油。一般的平转型浸出器内,在第Ⅱ集油格上装有帐篷式过滤器,滤网规格为100目,浓混合油经过滤后再泵出。

(3)离心沉降。现多采用旋液分离器来分离混合油中的粕末,它是利用混合油各组分的质量不同,采用离心旋转产生离心力大小的差别,使粕末下沉而液体上升,达到清洁混合油的目的。

(4)精密过滤。在现代含油高油料浸出工艺中,一般是在混合油离心沉降后加一道精密过滤,目的是去除离心沉降无法去除的小比重杂质如粕末等,其过滤精度可达到50~500μm。设备一般是刮刀自清式过滤器。

(5)混合油的蒸发。蒸发是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汽化,使挥发性溶剂与不挥发性溶质分离的操作过程。混合油的蒸发是利用油脂几乎不挥发,而溶剂沸点低、易于挥发的特性,用加热使溶剂大部分汽化蒸出,从而使混合油中油脂的浓度大大提高的过程。

在蒸发设备的选用上,油厂(设计公司)多选用升膜式蒸发器。其特点是加热管道长(一般为6m),混合油由下部进入加热管内,迅速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并迅速上升。混合油也被上升的蒸气泡带动为一层液膜沿管壁上升,溶剂在此过程中蒸发。由于在薄膜状态下进行传热,故蒸发效率较高。有的油厂(设计公司)也选用降膜式蒸发器。

(6)混合油的汽提。通过蒸发,混合油的浓度大大提高。然而,溶剂的沸点也随之升高。无论继续进行常压蒸发或改成减压蒸发,欲使混合油中剩余的溶剂基本除去都是相当困难的。只有采用汽提,才能将混合油内残余的溶剂基本除去。

汽提的原理是:混合油与水不相溶,向沸点很高的浓混合油内通入一定压力的直接蒸汽,同时在设备的夹套内通入间接蒸汽加热,使通入混合油的直接蒸汽不致冷凝。直接蒸汽与溶剂蒸气压之和与外压平衡,溶剂即沸腾,从而降低了高沸点溶剂的沸点。未凝结的直接蒸汽夹带蒸馏出的溶剂一起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回收。其设备有管式汽提塔、层碟式汽提塔、斜板式汽提塔和筛板式汽提塔等。

4.4 溶剂蒸气

(1)工艺流程。由第一、第二蒸发器、汽提塔、DT-DC出来的混合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后的溶剂、水混合液流入分水器进行分水,分离出的溶剂流入循环溶剂罐,而水进入蒸煮罐,在微负压下用蒸汽加热到92℃以上,一般不超过98℃,使其中所含的溶剂蒸发,蒸去水中微量溶剂后,废水进入水封池,再排入污水处理。

(2)溶剂蒸气的冷凝。所谓冷凝,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放出热量转变成液体的过程。单一的溶剂蒸气在固定在冷凝温度下放出其本身的蒸发潜热而由气态变成液态。当蒸汽刚刚冷凝完毕,就开始了冷凝液的冷却过程。因此,在冷凝器中进行的是冷凝和冷却两个过程。事实上这两个过程也不可能截然分开。两种互不相溶的蒸汽混合物(水蒸气和溶剂蒸气),由于它们各自的冷凝点不同,因而在冷凝过程中,随温度的下降所得冷凝液的组成也不同。但在冷凝器中它们仍旧经历冷凝和冷却两个过程。

目前常用的冷凝器有列管式冷凝器、喷淋式冷凝器和板式冷凝器等。

(3)溶剂和水分离。来自DTDC或汽提塔的混合蒸汽冷凝后,其中含有较多的水。利用溶剂不易溶于水且比水轻的特性,使溶剂和水分离,以回收溶剂。这种分离设备就称之为“溶剂-水分离器”,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是分水箱或溶剂水分离罐。

(4)废水中溶剂的回收。分水箱排出的废水要经蒸煮罐蒸煮溶剂回收后排入水封池处理。水封池要靠近浸出车间,水封池为三室水泥结构,其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4m,封闭水柱高度大于保护高度2.4倍,容量不小于车间分水箱容积的1.5倍,水流的入口和出口的管道均为水封闭式。

4.5 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

(1)工艺流程。空气可以随着投料进入浸出器,并进入整个浸出设备系统与溶剂蒸气混合,这部分空气因不能冷凝成液体,故称之为“自由气体”。自由气体长期积聚会增大系统内的压力而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从系统中及时排出自由气体。但这部分空气中含有大量溶剂蒸气,在排出前需将其中所含溶剂回收。来自浸出器、分水箱、混合油贮罐、冷凝器和溶剂循环罐的自由气体全部汇集于最后冷凝器。自由气体中所含的溶剂被部分冷凝回收后,尚有未凝结的气体,仍含有少量溶剂,回收后再将废气排空。

(2)工艺设备。石蜡油尾气回收法和低温冷冻法等。

4.6 浸出车间设备设计需了解的技术条件

4.6.1 工艺参数

(1)进浸出器料胚质量直接浸出工艺,料胚厚度0.3mm以下,水分10%以下;预榨浸出工艺,饼块最大对角线不超过15mm,粉末度(30目以下)5%以下,水分6%以下。

(2)料胚在平转浸出器中浸出,其转速一般不大于100r/min;在环型浸出器中浸出,其链速一般不小于0.3m/min。

(3)浸出温度55~58℃。

(4)混合油浓度入浸料胚含油18%以上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20%;入浸料胚含油大于10%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5%;入浸料胚含油在大于5%、小于10%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0%。

(5)粕在蒸脱层的停留时间,高温粕不小于30min;蒸脱机气相温度为74~80℃;蒸脱机粕出口温度,高温粕不小于105℃,低温粕不大于80℃。带冷却层的蒸脱机(DTDC)粕出口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

(6)混合油蒸发系统汽提塔出口毛油含总挥发物0.2%以下,温度105℃,整体蒸发系统为负压蒸发。

(7)溶剂回收系统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水温32℃以下,出口温度38℃以下,一般冷却水出进温差不超过6℃,凝结液温度40℃以下。

4.6.2 产品质量

(1)粕残油率1%以下(粉状料2%以下),水分13%以下,引爆试验合格。

(2)毛油标准:符合国标要求。

(3)预榨饼质量,在预榨机出口处检验,一般要求:饼厚度15mm以下,饼水分6%以下,饼残油12%以下,但根据浸出工艺需要,可提高到18%~20%。

4.6.3 有关设备计算采用的参数

料胚密度400~450kg/m3,膨化料密度450~550kg/m3,饼块密度560~620kg/m3,层式蒸炒锅总传热系数628k J/(m2·h·℃),汽提塔的总传热系数500k J/(m2·h·℃),蒸脱机的总传热系数200k J/(m2·h·℃),溶剂水分离箱的总传热系数300k J/(m2·h·℃)。

入浸出器料胚的容重,大豆料胚按400kg/m3、膨化料按500kg/m3和预榨饼按600kg/m3。浸出时间90min,其他较难浸出的物料如玉米胚芽和菜籽可适当延长浸出时间。

有关列管式传热设备的总传热系数,负压蒸发应不低于下列数据:第一蒸发器总传热系数500k J/(m2·h·℃),第二蒸发器总传热系数200k J/(m2·h·℃),溶剂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500k J/(m2·h·℃),溶剂加热器的总传热系数200k J/(m2·h·℃)。

设备布置应紧凑,在充分考虑操作维修的空间后,可考虑车间主要通道为1.2m,两设备突出部分间距如需操作人员通过则为0.8m,如不考虑操作人员通过可为0.4m。靠墙壁无人路过的贮槽与墙距离为0.2m。如有管路经过,上述尺寸尚需考虑管子及保温层所占空间。

4.6.4 消耗指标

蒸汽消耗量300kg/t料,冷却水量300kg/t料,电消耗量26k W·h/t料,溶剂消耗量<1kg/t料。

以上指标以加工大豆为例,浸出为负压蒸发、矿物油溶剂回收等先进工艺。

4.6.5 管路系统设计

对每条管线进行管径计算,同时按输送的原料选择所需管的型号材质。每条管线应进行编号,并编制管路、阀门、疏水器和仪表明细表。浸出车间管径计算,可选用流速数据如下:主蒸气管25m/s,支蒸气管20m/s,水管1.5m/s,混合油溶剂管1.0m/s。

5 溶剂选择

5.1 油脂浸出对溶剂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油脂浸出所用溶剂的要求是力求在浸出过程中获得最高的出油率和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尽量避免溶剂对人体的伤害,保证安全生产。因而对油脂工业用溶剂提出如下要求。

(1)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度。所选用的溶剂应能够充分、迅速地溶解油脂,且与油脂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不溶解或很少溶解油料中脂溶性物质,更不能溶解油料中其他非油组分。

(2)化学性质稳定。溶剂的化学纯度愈高愈好(除混合溶剂之外)。溶剂在贮藏和运输中、在浸出生产各工序的加热或冷凝过程中,不发生分解、聚合等造成溶剂化学成分和性质改变的化学变化,不与油料中的任何组份发生化学反应。无论是纯溶剂、溶剂的水溶液、溶剂气体及溶剂蒸气与水蒸气的混合蒸气,对设备都不应有腐蚀作用。

(3)容易与油脂分离。溶剂能够在较低温度下从油脂或粕中充分挥发。它应具有稳定及合适的沸点,热容低,蒸发潜热小,容易回收。与水不互溶,也不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4)安全性能好。无论是溶剂液体、溶剂气体或是溶剂蒸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无害。脱除溶剂后的油料不应带有溶剂的不良气味和味道,不会残留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溶剂来源要广。浸出溶剂的供应量应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溶剂的价格要便宜,来源要充足。

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溶剂可以称作理想溶剂。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溶剂还没有找到。在实际的油脂浸出生产中,是将所选用溶剂的性质与理想溶剂的性质进行比较,力求其偏离程度为最小。目前油脂工业中所用溶剂能满足上述所列的多数要求。

5.2 油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两种液体的相互溶解度,取决于其分子极性的相似性。如果这两种液体的分子极性越相近,那么它们的相互溶解度就越大。通常用介电常数表示分子极性的大小。

植物油属于分子极性很小的液体(蓖麻油例外)。大多数油脂在常温下的介电常数为3.0~3.2。大多数的植物油都能充分地溶解在介电常数与之相当的非极性溶剂中。植物油与己烷、轻汽油、苯和二氯乙烷等溶剂的介电常数很接近,因此可与这些溶剂以任何比例充分混合和溶解。随着丙酮、乙醇、甲醇与油脂介电常数差距的加大,室温时它们与油脂的相互溶解度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相互溶解度增加。

水的介电常数是81,油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剂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剂的极性而变化。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于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虽然浸出轻汽油和己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常温下为0.014%左右),但在废水中会由于溶剂与水的乳化现象,使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地超过这一数值。

油料中非油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取决于溶剂的极性。溶剂对油料中各种组分溶解具有选择性。

5.3 浸出植物油脂所用的工业溶剂及其特点

溶剂的分类可根据它们的极性、黏度和沸点来进行。根据溶剂的极性可将其分成低极性的、中极性的和高极性的溶剂。根据溶剂的黏度大小,可将其分成低黏度的、中黏度的和高黏度的溶剂。根据溶剂的沸点高低,可将其可分成低沸点、中沸点和高沸点的溶剂。作为工业应用的植物油溶剂应是低黏度、低沸点和低极性。

亦可将溶剂分成这样两大类:第一类为工业纯溶剂;另一类为两种工业纯溶剂所组成的混合溶剂或有水的混合溶剂。

工业纯溶剂是化学化合物,可包括如下各类:脂肪族烃类、氯代脂肪族烃类、芳香族烃类和脂肪族酮类。在国内外的油脂浸出生产中,脂肪族烃类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它由若干化学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和少量其他物质组成,浸出轻汽油或工业己烷是这类溶剂的主要代表。

5.3.1 脂肪族烃类

脂肪族烃类的溶剂主要有已烷、戊烷、丁烷、丙烷及其混合物,尤以已烷混合物的溶剂为多。

(1)6号抽提溶剂油。6号抽提溶剂油俗称浸出轻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产品。其沸点范围较宽(60~90℃),这就要求混合油在蒸发、汽提和湿粕蒸脱溶剂时提高温度,将造成油和粕的质量指标有某些下降(增加了粕中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改变了油脂的酸值和色泽)。

浸出轻汽油在水中溶解量很小,忽略不计。

6号抽提溶剂油的安全性质:6号溶剂油的主要缺点是它的易燃性及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火花的温度达到233℃(物体被加热到同样的温度)的情况下,例如由于与裸露蒸汽管道的接触等都能够产生着火。因此,在浸出生产时,应用的过热蒸汽温度不应该高于220℃。溶剂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2%~6.9%时,是有爆炸危险的。溶剂蒸气比空气重2.79倍,因而容易聚集于低凹地区,因此浸出车间内不要有负标高设施(排入水封池的明沟除外)。

6号抽提溶剂油的毒理性质:6号抽提溶剂油的蒸气主要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影响。溶剂蒸气的连续吸入,能引起头昏、头痛,直至失去知觉。较重的溶剂馏分比轻馏分的作用更强烈。溶剂中芳香烃(苯、甲苯)的存在,加强了它的毒性。在热的时候比在冷的时候更易中毒。

在浸出车间里,为了降低溶剂在空气中的含量,应在适当的地方安装排风机。使车间内每升空气中的溶剂含量不超过0.3mg。对局部的溶剂燃烧可采用饱和蒸汽进行灭火,比较现代的方法是利用车间内装备的雨林-泡沫联动系统灭火。

(2)工业已烷。工业己烷的主要化学组份是己烷(96%~98%)。它是目前我国油脂浸出的主要溶剂。其沸点范围为66~69℃(纯已烷沸点为68.74℃)。它对油脂的溶解性与6号抽提溶剂油无大差别,但其选择性比6号抽提溶剂油要好;工业已烷的沸点范围小,容易回收,浸出生产中的溶剂消耗小;生产工艺条件比较一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工业己烷的安全特性与6号抽提溶剂油相差无几。闪燃点为-32℃,易燃烧。自燃点为250℃,易爆炸,当已烷气体与空气相互混合后已烷浓度达到1.25%~4.9%时就会发生爆炸。其蒸气有毒,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以上两种溶剂理化指标与质量标准参见相关国标。

5.3.2 脂肪酮和醇

(1)丙酮。丙酮与水能以任何比例互溶。化学纯的丙酮是中性的,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它不会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且沸点低、生产中容易回收。且由于丙酮在水中的无限溶解度,因此能够采用简单的洗涤方法进行回收。丙酮浸出所得产品质量较好。丙酮是亲油和亲水溶剂,所以在现代浸出法加工棉籽时不再使用。它的优点是在加工棉籽时棉粕的颜色极浅,棉酚浸出的也比较彻底。但缺点是它与油脂与水很难分离。现在已被6号油(正己烷)+甲醇所代替。但在其他物料浸出中还有应用。

(2)乙醇。乙醇是具有相同化学成分和固定沸点的溶剂。乙醇对油的溶解度随其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很大差异。如使用98%以上的乙醇,在达到其沸点以前,就可使油和乙醇完全互溶。但要使95.92%的乙醇和油互溶就要在88℃左右,这就超过了乙醇的沸点,也即必须在加压条件下,才能使乙醇和油互溶。其次,乙醇和水易形成恒沸溶液,此时乙醇的浓度为92.97%。为此在常压下,当温度在60~70℃时,油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仅为5%左右,这就需要大量的乙醇,才能将一定量的油从大豆中浸取出来,而且必须消耗较多的热量和动力。

已醇作为溶剂的优点:温度达到120℃时能够充分地溶解油脂,而冷却到16~24℃时油脂与溶剂很易分层。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采用不经加热蒸发的方式,将混合油中的油脂与溶剂分离。

乙醇浸出毛油的颜色、酸值和油经加热后的沉淀物,均较其他溶剂的浸出油为佳。所得毛油可不需处理或略加处理即可食用。乙醇浸出粕的色浅、质量好,可用作食品原料。

乙醇对油脂的溶解度太低是它作为浸出溶剂的一大缺点。但乙醇能和蓖麻油以任何比例互溶。用乙醇作为油脂浸出工业用的溶剂还需作更多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浸出法制油技术与初步设计的基本知识,涵盖浸出法与压榨法的特点比较、工艺、设备和环境的初步设计要点及主要溶剂的优缺点。

关键词:浸出法,初步设计,油脂

参考文献

[1]于庆丰.浅论现代榨(浸出)油厂安全管理[J].粮油加工,2012(12):23-25.

[2]赵富荣.大豆一次浸出与预处理工艺[J].中国油脂,2003(2)14-16.

中国法制现代化 篇8

乡村治理是乡村权力的调整, 其构建的原则和依据只能是民主与法制。构建新乡村治理模式并不是要推翻现有的地方行政机构, 而是在民主原则指导下, 将民主的权威以法制的形式贯彻于政治、经济的各个环节, 由此达到法制化。同时以法制将群众组织起来, 改变农民因其身份而导致公民权的不充分问题, 确立并保证农民的公民权, 改变其弱势地位, 激发出农民建设新农村, 改变自身地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通过民主法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演变成为更具效率且彼此相互依赖的新乡村政府。

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实质是理顺乡———党之间、乡———村之间的关系, 主要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个是乡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个是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一、民主选举、监督乡镇政府

乡镇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 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通行做法。目前, 乡镇政府改革的关键是明确管理职能。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承担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 第一是要提供一个公平正义秩序, 通俗一点说, 就是农村的重大事情保证由村民自治组织来决定, 保证农民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同时遏制家族 (宗族) 以及黑恶势力在农村的发展, 承担市场监管任务, 处理社会纠纷, 维护社会治安。第二是提供服务。主要有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技能, 为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宣传解释政府的政策计划, 并迅速获得农民的支持;向上级政府反映农民的愿望, 供政府决策参考;沟通农民与农民间的意愿, 以期减少分歧与误会, 增进团结和理解, 条件允许可以帮助农民发展金融事业、农业保险事业等。第三是承担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单个人提供不了, 有钱人也不愿意提供, 社会又普遍需要的, 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包括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第四是协调农村战略、规划、建设的关系, 承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兴修水利, 建设乡村道路、电力、通讯、电视广播等公用设施, 改善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乡镇政府改革出路是完善乡镇干部任用机制。通过民主选举, 公推公选, 产生乡镇政府领导人, 使其由上级任命, 对上负责, 改为由村民直接选举, 对下负责。任用机制的转变, 是要把“公仆”的命运真正交给“主人”决定, 使乡镇干部由“向上跑”变为“向下沉”, 把执政为民真正落到实处。乡镇干部由农民直接选举并要求其接受群众监督, 会改变其懒散作风, 杜绝腐败。当然, 从目前看, 乡镇直接选举还处于摸索阶段, 各地因为实际情况不同, 还不能统一一个模式, 但应该明确的是, 民主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其进程。

二、完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维护农民权利

实行村民民主自治,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是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也是构建新型农村治理模式的选择。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要求, 是农民以民主权利为依据进入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 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形式。在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中落后了二三百年的中国, 由于小农经济的存在, 依然不能全面体现商品经济和公民社会的一般原则, 这是制约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在社会主义指导下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是落实农民的公民权和民主权, 进入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不论是建立和发展合作制经济实体, 还是从事个体生产经营, 以及出卖劳动力使用权, 都离不开这个前提。因而, 要不断地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改进、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以此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一) 要修订现行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 突出农民的权利维护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98年11月4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在实行过程中, 逐步显露出一些不足。而且, 村民民主自治并非只是组织村民委员会, 其内涵和外延都要大于组织村民委员会, 也大于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因此, 只此一项法律还是不够的, 应颁布《村民民主自治法》以取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对农民在村民民主自治中的权利和义务, 村民民主自治的内容和形式,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组织、职责、工作程序, 村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办理与经费筹集、使用等等, 都要有明确规定。

(二) 要明确村民民主自治组织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主体地位

村委会就应该是一种以村庄为明确权力边界的村民自治组织, 是一个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受干涉地独立行使政治权力、对关系到村庄集体以及村庄内所有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务享有独立的决定权及处置权的政治实体。而作为这样一个独立的权力———利益主体, 村民民主自治组织应该具有如下的本质特征———主体性:能够有效参与并决定村庄公共事务, 特别是对村庄集体及村民的切身利益享有决策权;能够与其他权力——利益主体平等谈判交涉相关利益问题;能够保护并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 要理顺执政党基层组织和个人与村民民主自治组织的关系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权集合而成的公共权利行使机构, 并不是执政党的“外围组织”和工具。村民民主自治, 是包括农村的共产党员在内全体村民公民权和民主权的体现与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即各村的支部 (或总支) , 要依照党的路线、政策, 并宣传党的路线、政策, 依法促进村民民主自治的建设与发展。并动员和指导其成员积极发挥他们的公民权和民主权, 参与村民民主自治的进程, 其中优秀者, 要争取在民主选举中成为村民委员会成员, 代表村民行使其公共权利。除此之外,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成员并无任何特权。执政党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将村党组织作为重要要素纳入村民民主自治制度设计之中, 从制度上解决党的领导与村民民主自治“两张皮”现象, 解决一些地方把党支部及其成员游离于村民自治之外或凌驾于村民自治之上的现象。

(四) 要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 推动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发展

实际上,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众多分散的农户面对村委会强势特权, 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乃至软弱可欺, 倘若把他们适当组织起来, 则有助于改善农民弱势地位, 形成与特权阶层的抗衡, 能够维护自身利益。有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联系农民和村委会的中介组织, 村委会单纯充当政府与农民的中介或者充当乡镇政府派出机构的困扰就可以迎刃而解。

(五) 乡村人才与领导者能力的培育是推动村民民主自治的保证

村民民主自治是农民主体地位实现得保证, 是村民自主意识觉醒, 自主管理、自主决策机制的运用。因此, 乡村人才与领导能力是考验村民民主自治效果的关键因素。人口外流让乡村人力资源有逐渐高龄化的趋势。另外, 人口外流也造成大量农村精英人才的流失。因此, 除了通过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来凝聚村民对乡村社区的自我认同与服务, 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农村创业外, 更需要通过培训、教育让留在乡村的年轻人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的领导者。只有这样, 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宋才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J]新华文摘200622

入世与中国金融法制建设 篇9

(一) 市场准入的开放承诺。

中国加入W T O后应遵循两大原则: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 在经营范围也将向人民币、债券、国内结算等扩散。

(二) 业务范围的节节打开。

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务范围十分广泛, 进入中国的市场后, 国外的金融工具和管理经营理念引入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 对金融机构人员素质的挑战。

外资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 又能支付比国内金融机构更高的报酬, 对国内优秀经营和技术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优秀人才的流失扩大了国内金融机构在经营和技术创新大等方面的劣势, 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二、金融市场的开放给我国金融法制带来的挑战

(一) 从进入宏观调控角度来看, 加入WTO后, 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第一、利率的市场性将逐步加强, 需要进一步提高制度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开放后, 利率和汇率不再固定不变, 而更多具有市场性、灵活性, 这就需要提高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第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靠性有待加强。我国的货币政策决策环节过多、时期过长, 这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及时、公开传导, 相反, 却会引起投机, 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第三、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间接调控手段, 其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间接工具的广泛运用, 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得到推进。这样,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不再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再贷款利率, 而是要逐步过渡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市场利率。

(二) 加入W T O后, 金融市场的开放对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法规也带来挑战。具体说, 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 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第一、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要求, 会对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一定的约束。外资银行大都实行混业经营, 因而具有更多的优势。我国出现的混业经营与国外的混业经营有所不通过, 我国是通过企业集团来控制参与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经营, 而国外一般通过金融控股集团参与银行、证券、保险业。总体而言, 我国现存的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二、金融开放使银行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相应产生了对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负债比率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8%作为最高目标, 与国际银行业比较, 我国银行的资本金不足的潜在问题趋于突出。第三、随着金融业经营的自由化、市场化的发展, 潜在的金融风险需加以防范。我国现行银行业信息披露还不充分, 这不利于银行业的外部监管。要在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同时, 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经营的透明度, 确保金融运行平稳。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 完善金融立法、符合WTO标准。

加入W T O给我国的金融立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首先要对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梳理, 修改与WTO有关规则不吻合的法律, 制订与W T O相符的法律: (1) 制订《外资金融机构法》, 一方面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也可保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2) 修改《商业银行法》, 使之更向WTO的规则和国际惯例靠拢; (3) 加快保险立法, 使保险监管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 (4) 加快制订《外汇法》、《信托法》、《期货法》等金融法律, 以近快改变金融市场重要法律、法规不全, 某些重要金融活动无法可依的现象; (5) 出台《证券法》实施细则。《证券法》过多地代表了证券行政机构的利益, 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力, 有些条款过于原则, 操作不易, 给实际执行和监督带来一定困难; (6) 制订《金融处罚条例》, 加强金融监管; (7) 完善《投资基金法》, 加强监管外资投资基金在中国设立、募集、运作和交易等活动。 (8) 制订《信贷法》、《外汇管理法》、《国有资产法》《社会保险法》等。

(二)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金融对外开放固然重要, 但加强对外资机构的有效监管同样重要。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从从业标准、注册审批程序、发展防止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严密监管, 特别是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开展的新金融业务, 要制订出相应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范。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机构等问题还很多, 加入W T O后, 意味着与国际惯例的全面接轨, 我们不能仅仅限制外资金融机构的注册、审查手续、业务经营范围和经营区域, 而是要加快市场化的步伐。

(四) 打击金融犯罪, 强化金融执法。

我国《刑法》就金融犯罪作了专门规定, 在证券、保险、货币、金融机构设置、信贷集资、票证、外汇、洗钱、有价证券等方面都有专门的规定, 但更重要的的在于金融执法。只有依法办事, 才能打击犯罪者、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才能保障我国加入W T O后取得的金融成果。

参考文献

[1]、强力主编, 《金融法》法律出版社出版

[2]、《金融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对策》, 《国际金融报》2001

[3]、《WTO与我们法律面临五大挑战》, 《中国青年报》2001

中国民主法制之基石——圆通制 篇10

圆通制工作标准, 不是舶来品, 是来自我们的原创成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已经为我们总结的非常精辟, 并广为流传, 如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瓜田李下:君子防未然, 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整冠等等, 简洁而精辟, 约定俗成, 都是指导人们行为规范的优秀标准, 只是没有使用西方法律条文方式表述而已。事实上, 法律条文不可能将我们日常行为个个都进行明确规范。

由于西方缺乏对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的研究, 因此他们历经“泰勒制”物质生产标准化一百多年的普遍推行, 不仅生产效率得到几何倍数提高, 而且也形成了西方式思维模式和西方式民主。而我国在引进西方物质文明的过程中, 他们基于物质生产模式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一项统计资料表明, 在全国开展I S O国际认证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 西式标准化除了在生产线上运用自如外, 在机关管理中几乎大多瘫痪, 难以持久。而要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建立有序化工作模式, 也同样是管理者最感到头痛的事, 因此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圆通制更适应中国人的大脑生产线, 应用圆通制更便于从细微之处建立系统规范的适应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标准, 这也是我们中国民主与法制最为缺乏的基础工作。

我们就如何正确完成现金收款工作这一个非常简单的命题进行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做过收款或付款的事, 对这个事项的内容都能理解。我们的调查实验对象包括中高级财会人员、政府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者等近百人。如果以十分评判的话, 令人惊讶的是, 所有被调查者描述的内容都不能合格。面对此种结果, 我们是否可以做如此假设:对于现金收付款工作本身理解的混乱与模糊, 也许就是导致目前社会上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比比皆是的罪魁祸首?换句话说, 是现金收付款工作标准的缺失,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就如同薄熙来能简单突破中国会计制度约束, 将500万保密工程结余款转到自己名下, 也埋葬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中国金融法制体系的思考 篇11

金融立法需注意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立法的优劣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在金融立法方面,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和有层次的法律体系,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金融机构的退出等方面。

(一)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是金融市场稳定的第一层次的监管,因此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架构就非常重要。首先,银行作為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法律的重要规制对象。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设立和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机构管理方面,我国颁布的主要有《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和《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等。其次,1998年颁布的《证券法》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规定了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条件,对证券行业的市场准入进行了规定。①最后,《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条例》中的第二章规定了关于信托投资机构的设置以及相关的规制等。

(二)金融机构的运行是最主要的部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广大债权人的利益,金融机构的运行也是法律重点规制的对象。在商业银行业务规则方面,有《储蓄管理条例》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的有关规定,来规制商业银行的一般行为。《证券法》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对基金的整个运行过程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三)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方面,我国确实不是很完善。在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来规定金融机构的撤销,以及《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已经规定了这些金融机构被接管和终止的基本原则。②

金融立法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量的话,我国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有层次的法律体系。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还是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金融是服务于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应该构筑一个各个实体经济体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融资渠道。但是现状是农村和中小企业很难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在这方面的立法就很重要。首先,建议立法机关对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做出立法,可以颁布《农村合作金融法》或者《农村合作经济法》来赋予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予以比较高的位阶,来通过这些机构的完善带动服务于“三农”经济的发展。其次,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建议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当然也应该针对民间融资提出针对性立法。最后,对金融机构的退出也要提出比较严格的立法。这个情况主要是要针对《企业破产法》来做出针对性的修改,或者制定专门的金融机构破产法。这样的可以是金融机构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退出机制,有助于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发展。③

金融执法需注意的问题

金融的自由发展的结局会产生一个恶性竞争的金融市场,因此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执法是保障金融市场良性竞争发展的必要措施。在我国主要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执法体系,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为领导,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在第五章中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督管理的职责,赋予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对整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了银监会的监督职能,并且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规定了银监会的监督管理职责和监督管理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在第六章保险业监督管理中规定了保监会的监督职责和监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章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中给予证监会以监管证券行业的权利。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行使金融执法,规范金融行为,促进金融发展。

金融司法需注意的问题

金融司法是救济金融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金融司法主要有金融诉讼,仲裁和调解三种方式。金融诉讼在具体的实践中遭遇了很多困惑,比如起诉容易执行难、行政干预, 执法偏向、起诉费用高, 回款率低、银行缺乏法律人才, 诉讼被动, 难以应付。这就导致了我国金融诉讼的起诉案件比较少,成功率有偏低,这样的后果也就导致了我国金融诉讼在现实的操作中确实起不到保护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可能架空金融诉讼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完善我国的金融诉讼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执法监督, 改善执法环境;(二)克服保护主义, 排除行政干预,依法办好金融;(三)加强法律宣传, 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法律意识;(四)加强法律培训, 培养银行自身的法律人才;(五)组建金融法庭, 形成执法合力,希望以此来巩固金融诉讼的价值。④而调解和仲裁作为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可以供金融机构借鉴。

金融的法制体系主要是由以上三个方面组成,而其中金融立法是根基。金融执法和金融司法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是保证金融健康有效发展的根本,是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金融的执法体系和金融司法都是为金融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因此金融法制体系的各个环节的配合是促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前提,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力。

结语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取得了十足的发展,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金融立法,执法,司法等在这个过程中也很重要。在此过程中,我国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确立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且推动金融诉讼的发展。但是金融法制体系还有诸多的不足,因此在今后加强金融立法,完善和协调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功能作用,加速金融司法体系改革就推到了金融法制改革的前沿。中国金融法制体系在未来肯定会形成多层次,多体系,系统化的法制体系,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金融法制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经济研究参考,2006,(7)

[2]完善金融法制体系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中国金融家,2005,(4)

[3]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经济师,2000,(1)

注解:

①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02905,2012/4/14,22:08

②当前我国金融法制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经济研究参考,2006,(7)

③完善金融法制体系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中国金融家,2005,(4)

④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经济师,2000,(1)

法制视野下中国影视文化的构建 篇12

那么,在法制视野下,中国的影视文化该如何构建呢?

一、中国当下影视文化的现状

我国影视文化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影视文化存在许多弊端。

(一)粗制滥造。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破万集,2007年达到13840集,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其质量却令人担忧。我国电视剧的产量多但缺少精品,处在一个追求数量的初级阶段,没有自己的品牌。

(二)缺乏创新。从《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开始,中国掀起一股选秀风;现在,各大电视台又热衷于买别国版权的综艺节目,比如近几年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的综艺节目总是机械化生产,缺乏创新。

(三)广告植入过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包括影视作品在内的文艺作品来打造地方的文化名片,也有许多公司利用影视作品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使得影视作品成了长篇广告。

二、我国当下影视文化价值缺失的原因

(一)技术对艺术性的挤压。1. 技术不足。影视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1995年,好莱坞动画片《狮子王》敲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当年创下了4100万人民币的票房纪录,而当年中国电影票房总值不足10亿元人民币。之后,《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等等好莱坞动画片不断刷新中国内地动画电影的票房。反观中国动画电影,技术落后太远,大多都是2D,少数的3D动画片还制作粗糙。2. 过分追求技术。在看到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模式后,我国许多电影开始过分追求技术上的突破而忽略了艺术性。最反面的例子要数《无极》了。《无极》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可是巨额投资与超级豪华的演员阵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它的票房只有约1.8亿元人民币,且恶评不断。

(二)漠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并且由于人口效应,中国只要占领了国内市场,也就意味着占领了世界市场。

三、中国影视文化如何构建

(一)创新。以三农题材影视剧为例。首先,三农题材影视剧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中国的农民、农民工人数超过九亿。目前农村影视剧的弱点并不是人民向往城市,而是农村影视剧没有反映真实的农村,没有得到受众的认可。

(二)多开展公益性演出。文化惠民,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创作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小成本剧目,鼓励国有演出场所举办公益性、低票价的演出。

(三)电视:完善审查制度,对观众的年龄作出限制。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受众也不同,有些节目不适宜儿童观看。在电视审查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韩国,韩国的电视节目在片头都会告知本节目适合多少岁以上观众观看,这就对观众有指导作用,也帮助父母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电影:分级制度取代审查制度。我国实行的是电影审查制度,要求电影在上映前要经过审查,将过于暴力、色情以及其他不能上映的部分删减,否则不予上映,有些影片由于题材过于激进或者其他原因,甚至会被禁止上映。这样的审查制度有很多弊端,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电影的多样性,并且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的观影需求。

电影分级制度取代审查制度,首先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使他们因模仿电影中的色情、凶杀、暴力的行为而受害。其次,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对于世界的看法、观念和道德水准来选择要观看的电影。最后,可以促进电影繁荣发展,许多影片不会因为大量的删减而减少艺术性,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空间变大。

四、结语

影视文化承载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在法制视野下,我国影视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创新和探索,构建一个更完善、更积极向上的影视文化体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当下影视文化的现状,以及中国当下影视文化价值缺失的原因,深入探讨影视文化作品如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怎样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法制视野下的中国影视文化该如何构建。

上一篇:农村住宅节能下一篇:低碳生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