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邮政物流

2024-10-31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共12篇)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 篇1

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中, 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2008年12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 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 中国邮政政企分家后, 各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发展迅速, 现代物流运作及管理经验不断提高, 良好的社会声誉及遍及全国城乡各地的邮政网络为介入农村“双向物流”奠定了优势基础。

1 中国邮政参与农村“双向物流”的背景分析

1.1 政策解读及开展此项目相关问题分析

1.1.1 政策解读

(1) 国务院《物流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 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 建立农村物流体系。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 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其中华北物流区域以北京、天津为中心。

(2) 国务院《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拓展服务业新领域, 发展新业态, 培育新热点, 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3) 《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国办发[2009]42号指出:进一步发挥邮政企业自有品牌、网络和服务优势, 形成具有邮政特色的农资产品分销的“绿色”通道, 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 解决农民卖难、买难问题。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以经营农资产品, 逐步建设成集农资、邮政、电信、报刊等多类产品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邮政企业加强与农技部门合作, 利用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平台宣传、普及、推广农业技术, 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4) 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邮政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建立“连锁经营加配送到户加科技服务”的农村物流新体系, 支持邮政企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财政部门要支持农村邮政物流网络改造和提升配送能力, 县、乡两级邮政局所改造扩建农资配送中心项目, 凡符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 可申请该项资金补助。鼓励邮政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合作, 农业部门要加强对邮政企业的培训和指导, 普及农技知识, 提高邮政科技服务“三农”的水平。交通运输部门要支持邮政企业依托交通运输平台发展农资仓储和配送业务。

(5)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 (2010—2014年) 》指出:发展电子商务快递配送服务, 企业建立“仓储管理+配送服务”的电子商务处理中心。开拓农村地区快递业务, 重视农村地区快递需求, 推动将具有跨地功能的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纳入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城乡对接、双向高效、富有特色的农村快递服务模式。

1.1.2 中国邮政参与此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三农物流有政策无落实, 地方管理部门业务分割政策执行困难, 三农物流刚刚起步, 摸索中前进; (2) 人员缺少, 目前以超负荷运转, 无农业知识、物流知识等方面专业专业培训; (3) 缺乏有效物流管理 (库存、运输、配送调度等) 和信息管理, 成本高; (4) 资金匮乏, 三农服务站建设、仓库建设、人员增加、信息平台建设、软件开发需要大量资金; (5) 与“三进”工程直接形成竞争态势, 没有成熟的农产品质量监控和采购方式。

1.2 农超对接网点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

服务三农, 网络先行。“三农服务站”是中国邮政公司在落实服务三农工作中, 农村网络建设的重点工程, 鉴于该项目目前已在全面推进当中, 为了具体了解该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规避项目风险, 我们走访了天津规划设计院“新农村项目”规划负责人, 天津武清区商委主任, 武清崔黄口镇“三农”服务站, 静海区邮局和静海胡辛村“三农”服务站, 黄河道邮局, 全面了解项目建设规划, 建设环境, 建设现状, 根据本规划依据的相关文件和政策, 结合天津市整体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商委的“三进工程”, 我们对该项目进行如下风险评估。

(1) 政策风险: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中, 都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形成“农资产品分销的绿色渠道”, 地方政府也提出要与“三进工程”和送科技下乡、送文化下乡等工程相结合, 以上几个工程均推行了几年, 目前看效果不是很好, 很大原因是以上工程均为政府行为, 缺少实体企业介入, 无法深入下去, 有些介入企业也因农村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高质优价的产品很难有销路。各级政府认识到只有依靠中国邮政这样百姓认可, 网络健全, 信誉度高的实体企业才能将以上工程落到实处, 同时可以获得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 因此目前就存在着两个风险:一是急于获取利润, 以维持和维护“三农“服务站的正常经营, 在目前农资产品销量没有量的飞跃, 只有靠快消品平衡利润点, 可能会减弱政府扶持的力度。二是完全建立符合政府要求的农村社会化综合平台, 会遇到资金、人员、设备等问题, 严重推迟“三农”服务站的建设速度, 无法完成2011年建设1900个服务站的量化指标。

(2) 管理风险:目前农资销售的季节性;物流流成本过高;前期垫资数额大等原因严重影响乡、村一级“三农”服务站的生存, 为了平衡利润率, 以酒类为代表的快消品进入“三农”服务站, 如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 一会造成与上级政策的背道而驰, 二会使加盟店专注于高利润快消品, 而对农资的销售懈怠, 甚至会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而使“三农”服务站变成个人牟利的工具。销售网点分布在各个村落会造成“一统就死, 一松就乱”的局面, 因此, 需要在一定时期对人员的考核不能完全用经济指标, 特别是成立初期, 要注重社会效益, 才能使三农服务站在各乡各村扎根发芽。

(3) 市场风险:我们在崔黄口和胡辛村都看到在三农服务站不足20米地方就有经营内容雷同的店铺, 如不能尽快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 就有恶性竞争的风险;农村消费者市场意识淡薄, 对品牌忠诚度差, 对价格极为敏感, 农资产自身要靠天吃饭, 这些都造成三农服务站的市场风险。

(4) 财务风险:农资产品只有销量上升才可能优质低价, 而销量上升就会造成大量的库存, 因而会占压资金, 造成一定的沉淀资本, 资产的速动比率会下降。目前对村一级的服务站的农资销售还主要使用赊销形式, 回款速度慢, 也会造成一部分在途资金过多, 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

(5) 环境风险:在城镇周围经济发达的村庄, 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 切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 难度较大。在一些偏远村庄既存在着严重的计划经济的痕迹, 也存在着无政府管理的两极分化的状态, 三农服务站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当务之急是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村一级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的关系。

2“双向物流”战略及解决方案

2.1 参与农产品物流战略

2.1.1 战略目标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邮政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 切实解决好邮政服务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未来几年, 把物流分销业务做成邮政服务农村经济的主导业务, 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 将邮政部门建成农村物流主力军;初步实现促进农村发

108 2013年1月www.chinabt.net

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扩大农村就业, 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 把邮政“三农”服务站打造成一个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 为企业、用户和农民架起一座桥梁, 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1.2 战略发展定位

立足市场, 服务“三农”, 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 以便农为己任, 以品牌做市场, 以质量赢信誉, 以商养农, 以网络筑优势,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2.2 解决方案

2.2.1 项目实施资金运作

(1) 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 多方筹措资金。 (2) 自主经营、参股经营、外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3) 建立科学的资金运营评估机制, 确保资金运营的安全。

2.2.2 产品策划

立足于把邮政“送”农资、消费品下乡和“引”农副产品进城紧密结合起来, 瞄准“三农”最需要、邮政有能力、运作有效果的项目, 做好、做足城乡之间的物流服务, 进一步打造邮政物流在农村流通渠道中的品牌。

(1) 农资类:目前的农资类产品, 主要是化肥, 其销售状况良好。这类产品即使利润水平不高, 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树立邮政形象、聚集人气及增强连锁加盟经营者的信心。以静海县的一个村级服务站为例, 连续四年, 销量直线上升, 今年销售达100多吨。农民朋友从不了解邮政农资到完全信任, 极大地聚集了人气, 极大地增强了经营者积极性, 使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目前的农资类产品较为单一, 未来随着经营模式的成熟完善和规模效益的日渐显现, 应进一步扩大农资产品种类, 形成集化肥、种子、农药等与送科技下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 实现科技下乡与农资“打包”配送, 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通过邮政渠道买到质优价适的种子、化肥、农药, 切身感受到邮政网络带来的方便和邮政人的周到服务。

(2) 三农服务站:调研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三农服务站经营的农村日常消费品较少, 人气不高, 在控制好进货渠道、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应适当扩大经营种类, 充分利用“百年邮政”的品牌效应及农资销售的带动效应, 将三农服务站不断升级, 建设三农服务超市, 形成集日常用品经销、代缴话费、报刊发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友之家”, 打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俱乐部。

(3) 信息服务:目前的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处于空白, 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构建服务三农的网络平台, 加快农村信息服务市场的开发, 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劳务就业信息、来料加工信息、新技术应用知识咨询等服务。通过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和争取政策支持, 送图书、送科技、送文化下乡, 与科研院所合作, 聘请专家指导, 成立集培训、示范、信息咨询于一体的三农服务办公室, 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中, 邮政成为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角。

(4) 农产品销售:面向城市的产品销售, 应以“助推特色经济, 真情服务‘三农’”为主线, 定位于高附加值、面向大客户的中高端产品, 构建“拉网式推销+大客户营销+项目营销”的三合一营销模式。未来可与宾馆、饭店合作, 进一步开发如高档水果、花卉等邮政配送产品。

产品销售中的品牌建设至为主要, 品牌打入市场, 规模占领市场, 只有这样, 才能使“品牌+规模=效益”这一等式成立。有了品牌引路, 才能进一步开展好对农民兄弟的宣传引导、质量跟踪、售后服务和品牌维护。“农邮乐”就是邮政的一个子品牌, 它与邮政EMS、邮政银行等子品牌共同分享着市场, 不断适应市场的细分要求。利用和推出邮政品牌, 而采用订单生产, 推广邮政服务三农示范田建设, 进而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也是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

2.2.3 品牌开发及建设

“百年邮政”是老百姓最信服的品牌, 将品牌市场化运作, 用邮政人的社会责任感, 使命感建设搭建起环保的健康的农资产品, 农产品双向流动的“绿色通道”。网内流通无盲点, 网内质量无伪劣, 网内便农无障碍, 网内服务无空缺。

2.2.4 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1) 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 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2) 研究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教训。 (3) 开拓思路, 确实以科技为主线, 做强做优三农服务站。

3“双向物流”解决方案支撑体系

3.1 供应商的合作体系

(1) 供应商合作规划:厂商借力邮政发达的渠道网络, 而邮政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产品及供应商, 对供求双方而言, 双赢并维持各方的长远利益, 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是合作的基础, 战略上构建“价值一体化”的赢利模式。目前, 与供应商的合作与管理中, 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供应商缺乏分类管理, 对所有供应商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方法, 既大量占用了企业有限的管理资源, 又因管理目标的不明确而难以对重要供应商实施有效的重点管理, 致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无法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二是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 仅仅以价格、质量或服务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由于缺乏一个综合的评估体系, 使与供应商的合作仍处于注重短期目标的管理状态。

(2) 供应商的分类选择:首先, 供应商应该具备一定资质, 相关的手续必须健全, 生产流程要规范卫生。供应商分类的目标是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 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 实现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 应该首先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 获得支持。

(3) 共同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与供应商合作制定有利于双方的持续性发展规划是战略联盟的目标之一。这需要双方创造性的沟通及共同决策。可以在建立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向供应商学习, 从供应商处取得宝量的意见, 获得持续性地改善。同时, 供应商参与到制造商的管理过程中来, 可以使制造商在改善质量、降低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为供应商提供有益建议。

(4) 关注供应商核心利益: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 最敏感的问题就是“付款”, 而在供应商眼里, 判定有没有信誉的标准也往往只有一个——是否“按合同帐期结算付款”。因此, 要按照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去支付供应商应得的货款。否则, 破坏合作基础, 时间不长, 便会在很多环节上利益减少或蒙受损失, 最终导致诚信形象被破坏。

(5) 充分利用“账期”等有利条件:应充分强调和塑造在帐期约定中的良好信誉, 帐期一旦达成, 应该是雷打不动的。诚信的帐期, 除了创造更多、更有保障、更加规律的资金周转机会外, 也能规范与供应商良性合作。同时, 强调帐期存在的最大化, 争取更多的有利交易条件, 而邮政作为信誉良好、结算付款从不超时违约的合作者, 供应商更易配合。

3.2 三位一体立体化营销体系建设规划

(1) 利用邮政原有的店面和营业网点进行展示, 利用邮政产品 (信封、提袋、包装、车辆等介质扩大知名度, 广而告之) ; (2) 利用电视、报纸、电台扩大在这一领域知名度; (3) 利用配送人员、信件、电话、传真、邮寄目录宣传推广产品; (4) 建立物流进、销、存仓储和配送信息系统, 实现快速、低成本配送; (5) 利用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 (可与知名企业合作) , 实现产品可见性和易得性。

3.3 网点渠道建设规划

(1) 对现有网点进行现状分析, 提升和改造现有网点的设施设备。 (2) 加强新网点的规划建设, 力争搭载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3) 在适当时候对所有网点进行信息化改造, 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4) 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的培训, 提高网点的运作效率。

3.4 人力资源开发和营销团队建设方案设计

(1) 对现有人员进行几类专业知识、销售技能、服务礼仪等复合叠加培训; (2) 吸纳物流管理、信息管理领域高端人才, 打造领军团队; (3) 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提供一定实习 (见习) 岗位或者通过订单培养, 选拔储备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4)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田间地头实时配送。

4 结语

各地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国邮政的网络资源和信誉, 中国邮政各级领导和员工强化市场运作观念, 加强对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工作的组织领导, 支持农村邮政物流基础网络建设, 有效实现农村与城市、菜园子与菜篮子、农民致富与市民减负的三个对接, 成为农村“双向物流”渠道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2]张凯.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系统应用RFID的经济效益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05) .

[3]彭磊, 孙开钊.基于农餐对接的农产品流通创新模式研究[J].财经经济, 2010 (9) .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 篇2

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实施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的通知》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意见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邮政企业服务“三农”作用,结合实际,现就我市加快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邮政部门充分发挥品牌、网络和服务优势,积极探索“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支撑”的农村邮政物流综合服务模式,在促进农村地区商品双向流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

成本、有效解决农民卖出难、买进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农民、涉农企业的欢迎。但我市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现有邮政局及邮政“三农”服务网点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因此,大力支持邮政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健全和规范农资流通渠道,提升农村邮政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就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将邮政部门建成农村物流主力军。

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

2012年前,完成全市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补建工作;2013年前在全市行政村分期分批建立适应地方农村发展水平,满足农村邮政通信需求的新型村邮站,能够及时、安全接转邮件报刊,基本实现邮件投递到户。

力争建成市、县两级邮政农资农副产品仓储集散中心。市级邮政仓储集散中心面积不得少于3000平方米,区、县级邮政仓储集散中心面积不得少于1000平方米。

建成多部门参与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四大体系”。即邮政与农技部门共同建成邮政服务“三农”网点为阵地的技术服务体系;与质监、工商等部门建成集中采购、严把质量关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与商务局建成连接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覆盖全市行政村的邮政“三农”网点服务体系。

力争2012年前,基本完成乡镇和45%行政村的“邮政服务三农”网点建设任务。

力争2012年前,基本形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双向流动渠道。

三、工作措施

推进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邮政“三农”服务网络。各级政府要把邮政部门纳入政府服务“三农”的成员单位,将邮政作为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之一;要将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和邮政物流配送中心、邮政“三农”服务网点、村邮站建设纳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把村邮站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区、乡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邮站建设,支持村邮站办理邮政业务所必要的房屋、设施和场地。

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明确邮政企业经营资质。

1.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以经营化肥等农资产品和农机农具等。

2.依据《农药管理条例》,邮政企

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以开展农药经营活动,其中经营属危险化学品的农药的,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书面委托,在有效区域内代销其种子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分装种子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营农药、种子等农资按“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分类登记经营范围。对经营属危险化学品的农药的,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项目,在“许可经营项目”中登记经营范围;对经营其他农药的,在“一般经营项目”中登记。对经营分装种子的,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许可的项目,在“许可经营项目”中登记经营范围;对

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托代销种子的,在“一般经营项目”中登记为“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

3.商务部门、邮政管理部门要支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拓展经营范围,并逐步建设成集农资、农机农具、邮政、电信、报刊、酒水、烟草等多类产品连锁配送经营和农技、农情、农事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

发展农村邮政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

1.发改、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邮政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建立“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农村物流新体系,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政府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连锁经营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省级邮政企业直营门店及其所属的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可持省级邮政企业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所

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邮政企业所属的加盟连锁邮政“三农”服务网点也可由当地邮政企业代为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3.商务部门要鼓励邮政企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邮政利用城乡一体化网络优势和品牌信誉优势开展农村物流配送,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主渠道的作用。

4.省级邮政企业引进的农资产品在相关农资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以及产品合格证。备案产品统一由省级相关农资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管,市、县、乡农资管理部门不再对邮政服务“三农”网点进行多头和重复检查。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加强规划引导工作。

1.各地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相关强农惠农政策。

2.财政、国土部门要支持农村物流网络改造和提升配送能力,县、乡两级邮政局改造扩建配送中心项目,凡符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可给予项目补助。

3.商务部门要全面支持邮政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将其纳入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对所建农家店验收合格的可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引导邮政企业建立“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绿色通道”,与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商贸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进城等业务。

4.由各级农业、安监等部门组织邮政服务“三农”网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及农技知识,提高邮政科技服务“三农”的水平。其中,经营农药属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户,应主动参加安监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能上岗营业。

5.邮政储蓄银行要积极为实力强、信誉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

提供贷款,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促进农村物流发展。那一世范文网

6.各级政府在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涉农企业与农户的贷款实行贴息或者建立保险补贴金制度等政策时,对符合条件的邮政储蓄银行分、支行给予支持。

7.交通、公安和城管部门要支持邮政企业依托交通运输平台大力发展农资、农副产品仓储、运输和配送业务,对邮政部门运送农资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配送专用车辆在全市范围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过路过桥费。

四、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村邮政物流工作协调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联系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市邮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安监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国土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市邮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统一协调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协作,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明确实施范围和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推进农村邮政物流加快发展。各区、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上下互动、部门协调、齐抓共建,切实履行职责。

加快业务发展。各级政府和邮政企业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工作,从有利于服务“三农”、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充分发挥邮政国有大型网络企业优势,制订出台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邮政普遍服务基础,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做大市场规模,尽快成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需要的农村流通重要渠道,努力把农村邮政物流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

农村物流 尚待开发 篇3

目前农村物流的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这几年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同时也存在总体消费水平上涨的因素),因此对农村来说也是可喜的一面;地利,农村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开发前景无量;人和,国家的现行政策都倾向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自己也在想方设法发展适合于自己的农村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物流,因此发展农村物流是大势所取。

现在,资源越来越紧张,在城市,房子越建越多,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往城市里住,农村里70%的人都在城市打工或经商,基本上只是老年人住在农村,因此现在城市出现土地紧张,资源紧张,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比较突出。而农村的土地森林资源存在浪费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农村都是柴火做饭,现在农村70%的人口在城市用的都是煤气,农村里也有相当的一部份用的也是煤气,这里我们举这个例子不是要提倡返古,只是能让更多的人能想办法把农村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农村推广用沼气,但是也只限于在农村用),来缓解能源的短缺。现在农村里的人都想住在城市,十个有八个都想在城市买房,定居在城市,农村都变成“空心村”或“老年村”啦。结果是农村没人居住,城市住房供不应求,房价高涨。年轻人在城市,老年人在农村,老年人哪有本事把田地种完,结果是种了一部份田地,荒芜了大部份,粮食是靠土地种出来的,城市里的工厂是不可能造出大米和大豆的。因此城乡差别的存在已凸现出很多的问题,国家已认识到发展农村经济已是当务之急。现在每个行业都讲究低成本,整合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也不例外。如考虑到整合资源,以前是分田地到户,现在政府可以把农民手中的土地以租赁的形式集中起来,或者其它集体和个人把土地从农民手中以租赁的形式集中起来,把土地进行整理,成片开发,农民还是可以有偿为政府或土地承包者劳动,这样就可节省劳动成本,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农产品的运输规模就变大,农村就需要完善的交通网络,如浙江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农村物流系统必须得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于农村经济。

相信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趋势下,不久的将来,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农村物流必然逢勃发展,发展农村物流势必前途无量。

中国邮政“百全”扩张农村零售 篇4

记者获悉, 短短3个月时间, 百全超市就有近20家的门店在河南、山东、江西三省的乡镇纷纷落地, 令乡镇、农村的超市经营者侧目, 使农村市场再一次成为聚焦点。

百全超市究竟是什么来头?凭什么有如此强劲的势头?未来能否成为村镇零售市场的劲旅?

一切都还有待时间检验。

走农村路线

去年10月至今, 百全以统一的橙色标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进入豫、鲁、赣三省的10多个村镇。截至2011年1月12日, 百全超市在全国共有14家, 其中河南新郑5家, 山东章丘8家, 江西丰城1家。

百全超市是中国邮政集团的一个新项目——中邮地平线项目, 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和美国地平线集团共同开发。

该项目中国邮政方面负责人王世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百全超市目前处于试点阶段, 辟点主要利用邮政网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装修, 因此面积大小不等, 平均在200至300平方米之间, 最小的120平方米, 最大的600平方米。到春节前, 百全超市的数量会增至17家。

虽然百全超市的商品种类也会根据店面大小而增加或者减少, 大约在1800至2800种之间。而区别于其他超市的, 则是其300到400种的农资产品, 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除了农资产品, 其余商品是日用百货品和食品。“在乡镇这一级别, 百全超市在购物环境、装修、商品陈列、收银系统等跟城里的超市没有区别。”王世春说。

对于百全超市的管理, 王世春解释为双方共同管理。由于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 双方还未成立主体公司, 遇事大家采用协商解决的办法。所以现在分工并不是十分明确。等规模大了, 也许会成立专门的公司, 但暂时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关于百全超市的试点时间, 中国邮政集团的计划是2010年6月到2011年12月, 总共一年半的时间。试点省份是豫、鲁、赣三个省, 因其分别处于中国的中部、东部沿海、东南部, 农民占比较大, 农业基础也好, 比较具有代表性, 所以作为前期试点。试点成功后, 百全有望走向全国。

“两条腿”优势

虽然一再否认之前媒体所报道的“百全超市的目标是在乡镇开10000家”, 但王世春可以肯定的是, 那只是一个远景, 而百全超市目前要做的, 就是利用中国邮政和地平线“两条腿”优势, 开发农村这片零售市场。

而据记者了解, 中国邮政之所以敢如此“大打出手”, 是基于其前几年在中国农村推行的“服务三农”品牌——三农服务站, 即一套完整的农资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体系, 这个体系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村镇, 有着深厚的品牌影响力。而且其规范的销售给农资市场带来领头作用, 现在百全超市趁热打铁, 利用中国邮政的影响力, 力争以全新的面目, 切入农村消费市场。

而地平线也大有来头。据介绍, 美国地平线集团公司由“沃尔玛”前高管和国外资深投资人共同组建, 其运营团队其他成员均来自沃尔玛以及易初莲花等知名企业, 有多年丰富的零售运营经验。

目前中国的农村市场, 尤其是中国邮政所选三省的农村市场, 在王世春看来, 比较具有代表性。他分析道, 现在农村的消费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 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在外打工, 比起他们的父辈, 更认可品牌产品, 如果他们看到乡镇有正规的超市, 正规的品牌产品, 就会成为其忠诚客户群。当然, 这样的消费群体培育起来需要一段过程, 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的认同。他认为, 单就河南来讲, 其乡镇超市发展程度还不高, 总量也不够, 尤其是在农村, 大部分的超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市, 而是个体户、夫妻店的形式, 其零售形式和业态都非常单调和原始, 所以, 百全超市的到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其规范的进程, 其发展前景比较广阔。

仍充满未知

不过, 宋向清在肯定农村市场之余也有自己的担心。

据他研究, 农村市场前景虽然广阔, 但是零售的“大盘”并不大。一是农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比城市低得多;二是由于青壮年去城市打工, 农村的消费能力已经做了转移。所以, 农村这个大盘并不能同时容纳几个大规模、标准化的超市同时进入,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有利的, 但对于零售企业来说, 未必是好事。

而且, 农村原有的杂货店在农村特定的经营环境中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 尽管其商业形式还相当落后, 但凭借其土生土长、适应本地环境的优势, 也是让百全超市这样的“正规军”头疼的对手。许多知名零售商近几年来也曾一头扎向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 但却少有建树, 甚至多有挫折。

不仅如此, 盘踞在农村市场的供销社超市一直在村镇市场独大, 百全超市要想分食农村市场, 还会直面供销社旗下超市的残酷竞争。

供销社超市长期扎根中国乡镇和农村, 在村镇的品牌影响力比初来乍到的百全超市要高, 顾客对其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也比较高, 百全超市要想从供销社超市将顾客抢走, 并非易事。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供销社超市还有一个百全超市不具备的优势:网点多, 并且都是处于乡镇黄金地段。供销社超市的建设只需升级改造, 开发成本很低。而百全超市则需要租地辟点, 还要承担出租者毁约的风险, 因此, 这一部分投资就要大得多。

而百全超市的试营业门店, 也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暴露一些问题。

位于江西省丰城市袁渡镇的百全超市, 在刚开业火了几天后, 现在的状况令人担忧。每天的营业额区区2000多元, 有时候还不如镇上其他个体店。

据江西省丰城邮局分销中心主任张晓辉分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营成本偏高, 由于目前百全超市的配送中心尚未建成, 配货时只好用成本更高的物流公司, 再加上地平线采购商品时采用大型零售商的标准, 较为苛刻, 一些在农村市场适销对路的供应商被拒之门外。同时, 百全超市目前的商品价格策略有些过于死板, 有时并不符合农民的心理价位, 也不能像其他个体店一样可以讨价还价, 因此, 一些农民并不买这个“现代化”超市的账。所以, 百全超市的“乡村之路”初期会走得艰难一些。

不过他表示, 春节过后, 配送中心即将建成, 同时, 百全超市的管理层和地平线也会磨合得更好, 这一情况会慢慢转变。

王世春也坦承, 虽然在成本上百全超市肯定比乡镇其他超市高, 但整个购物环境和档次都有所提升。而且, 农村的市场还很荒芜, 5年甚至10年之后, 竞争才会像现在的城市市场一样激烈, 优胜劣汰过后, 农村零售市场的标准化也就完成了。

“现在还谈不上盈利, 毕竟时间太短。但我们的目光是长远的, 对于未来农村市场, 我们会用成绩说话。”尽管质疑声不断, 王世春对百全超市在农村的发展仍深具信心。

农村物流文献综述 篇5

一、国内农村物流概念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物流理论界对农村物流的概念尚未统一,各种文献对农村物流定义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内容大同小异。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王新利在《中国农村物流》一书中指出,农村物流泛指农村从材料釆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获得生活用品的过程的集成。

谢水清在《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一文中,认为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周建勤、鞠颂东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体系构建初探》中,从新农村建设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物流概念是指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

邱丽玲在《我国农村消费品物流运作策略研究》中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的,包括农业物流和农村消费品物流,对农村物流的包含内容作了界定。

杨婷婷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一文中,倾向于从区域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涵盖农用物资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农村生活用品物流三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概括为进入农村的物流和流出农村的物流。认为农村物流与农业物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农业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物流比农业物流涵盖范围更广。

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村物流的理解和阐述,本文倾向于从与城市物流对比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村物流。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发展农村物流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对农村物流的研究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村物流发展前景,着重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的方向。

二、宏观角度分析的农村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傅雪红,黄位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我国农村物流配送》中分析了农产品配送、日用消费品配送、农用物资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认为连锁经营是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应有之意,而物流配送则是提升连锁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将

三种物流配送整合到一个配送中心,在建设农村配送网络时,既应考虑原有网络,又应该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陈秀丽在《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一文中,从与城市物流对比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物流进行了分析,指出与城市物流相比,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比较分散,物流人才短缺,所有这些都成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克服这些因素,应采取多种对策促进农村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余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中指出,我国物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农村物流已经不能支持农村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已经成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是沟通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农村物流的重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有助于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对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立足农村物流实际,科学地将解释结构模型法和混合整数规划法运用到选址研究中,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选址建议,为配送中心选址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白延静在《基于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的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从物流网络相关理论入手,对农村物流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网络发展的现状,论述了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整合原则,立足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四种模式: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以农户和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以物流企业和商业企业联盟为主导的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整合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朱大林在《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相关概念。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是由与农村经济生活有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分析建立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增强现代农村物流意识等角度,提出优化我国现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发展对策。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研究现状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

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

截止到 2012 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7. 8 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和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 99. 97% 和 97. 43%,但我国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初级阶段,存在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较差、养护不足等问题,多数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乡镇无法送达,大多数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只有 EMS 能提供快递服务,而一次运费都在 20 元以上,成本太高。

随着农村逐步实现网络覆盖和移动端电子商务的流行,农村物流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加快农村物流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飞跃,是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

金荣荣,黎广泉在《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购物奠定了基础,在网购成为时尚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网购物流配送不通达的问题,而问题关键就出在农村网购物流配送阶段。网络购物已经逐渐地被农村消费者接受,但是网络购物的配送很大部分是以城市为主的,那么在农村的网购物流配送就成为了一个有待突破的缺口。旨在分析农村网络购物中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寻求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的解决措施,保证网络购物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顺畅,促进网购物流的发展。提出交通顺畅为前提,政府支持为保障,农村信息平台的建立是支撑,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采用物流外包模式是重点,工作人员配备是保证,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是后盾的农村网购物流配送的解决思路。

吴勇杰,颜佳玲在《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型研究》一文中,主要阐述了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并对农村电子商务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在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型,模型包括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分析。最后,对此模型的效用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刘维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中指出,随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壮大,农村村民对物流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通过布局农村物流来发展农村电商,吸引农民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进而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物流是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性措施。

文章首先对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相关模式,提出在超市设置自提点,利用客运车随车配送,建立各大物流公司的综合服务点,加强与邮政公司合作的构想,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物流配送模型,有利于加强农村物流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苏星燕,陈治亚,周艾飞在《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新模式研究》中指出,农村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农村物流现有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邮政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新模式,并对新模式的可行性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 篇6

关键词:管理;电商;物流;措施

十二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互联网+三农”映入人们的眼帘,但从我国现阶段物流的发展状来看,现代物流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电商的物流瓶颈

(一)物流专业化水平低。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和淘宝村均使用第三方物流,但是第三方物流又具有一些共性的缺点,比如说:很多物流规模比较小,服务项目少,管理不到位,效率低,很容易出现不按时送货现象,另外,快递丢货、破损的情况严重,甚至一些快递人员服务态度很差等,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客户的购物体验降低。据调查,在网购不满意的用户中,其中21.2%的用户是因为快递没有按时送到,还有15.7%的用户是觉得快递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所以,我们才看到一些大型电商企业,例如京东,聚美等,选择使用自备的物流体系,以此避免因物流因素影响客户的购物体验。

(二)物流运力不足以满足电商发展。新时期电子商务之所以迅速发展,其优势就在于它的方便、快捷以及收费标准低,一旦物流环节不能发挥网购的独特优势,那么物流将会严重影响电商的进一步发展。而农村居民居住地大多数较为分散,收货点之间的距离较远,并且道路不畅通,甚至很多农村道路仍为田间土路,这就给快递员带来诸多不便,通常在农村如果将物品亲自交到卖家手里需要耗费比城市高很多倍的力气,所以说,在农村的快递运输上很难做到既方便又省钱,正因为许多快递公司认识到农村运输物流成本大于利润,因此许多快递公司不接农村地区的订单,这也给很多电商开展农村市场带来阻碍。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为了使电子商务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物流产业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其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储存的计算机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等。据调查,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然不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物流信息,面对如今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物流企业没有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目前我国很多快递公司的分拨中心依旧靠人工分拣,遇到节日或电商优惠促销活动,大量订单堆积,大量包裹无法及时分拣而造成积压,甚至出现爆仓现象,这种情况不仅造成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客户的购物满意度。不仅如此,有些电商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整合对接没有到位,导致顾客的订单物流信息没有及时准确更新,这也是影响客户购物体验的一个因素。

二、加强农村电商物流的对策

(一)增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是制约农村物流最大的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农村道路依旧为田间土路,村民出行一般靠走路,采用的交通工具大多为自行车或者三轮车,这严重阻碍了物流的运输效率。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电商企业必须考虑联合物流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改善农村道路不畅通的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道路建设,只有畅通的交通才能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不仅使物流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完成了道路建设之后,要想使物流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仓储和配备冷藏车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化平台。要想保证物流信息可以在交流期间更加便捷,农村地区不仅要完善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农村地区要普及移动网络,修建网络信号站,从而使顾客的物流信息方便查询;其次要强化物流公司和通讯公司之间的相互配合,一旦网络信号不稳定,要及时以短信或其他方式告知消费者。同时可以采用农村经纪人的商务模式,意思就是说在某个区域发展中,选定一人为商务经纪人,其主要工作为及时汇报、传递物流信息,这样不仅保证了快递可以按时送达,而且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三)形成物流组织共同配送形模式。要想实现物流共同配送的模式,就需要在各乡镇建立配送站点。因为农村的居住地点不集中,如果每个快递公司都实行上门服务相对而言是不太现实的,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仅提高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也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各个物流公司可以打造农村区域的共同配送。具体实行步骤为:不同的物流公司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在不同的乡镇设立统一的配送站点,多个物流公司可以共同使用同一个配送点,并且,建设必要的仓储设备的话可以由多个物流公司共同出资,还要配备齐全的物流车辆,完善必要的物流设施,该区域的配送员归所有物流公司共同调度,负责配送各家物流公司的快递,集体配送这种模式的落实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三、结语

根据本文给出的相关策略,可以提高农村地区在物流发展上的运行效率,降低农村物流的运行成本,从而为农村电商打开广阔的发展市场,促进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伟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障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19.

[2]张喜才.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02:80-86.

中国农村邮政物流 篇7

关键词:农村物流,碳排放,绩效评价,三阶段DEA模型

1 引言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已受到众人瞩目,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国家将物流业纳入“十大振兴产业”,希望物流业的发展能为国家经济做出贡献。然而,研究显示,物流业在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成为高能耗、低环保的产业,有违“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会议精神,为了响应号召,中国各个城市地区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应对物流带来的碳排放问题,而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不健全及政策影响等仍然采用原始运行模式导致农村物流碳排放成为物流业的瓶颈。据IPCC有关数据[1]显示: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等温室气体已经成为第二大温室气体来源[2],作为农村物流源头,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农村地区物流碳排放,因此,要先对中国各个地区的物流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

效率评价的方法有诸如投入产出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前沿效率分析法等等。相较于传统单因素碳排放效率分析,DEA(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是基于全要素和要素互换思想,将经济、技术、能源消费等多重因子考虑在内的绩效评价方法,而且由于其不局限于生产函数的形式,用途更加广泛。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第一阶段使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基于规模收益可变的BCC模型,传统数据包络分析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法能获得正确的松弛变量值,因此若不关心效率值可以考虑一阶段方法,为了弥补不足,可以在第一阶段求出效率最小值后,在目标函数中增加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变量,并代入最优效率值。二阶段DEA方法可以得到完全的松弛变量值,但该方法无法排除环境变量和系统随机误差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借鉴华坚[3]和Fried[4,5,6]等人提出的三阶段DEA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2 农村物流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和“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农村物流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被很多学者提及。农村物流的发展直接受益者是农村居民,对物流的大力投入便利了农民生产生活,很大程度上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本文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作为期望产出,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7]。对农村物流的投入[8]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资本的累计和劳动资源的富足程度,本论文选取邮政营业网点和快递营业网点个数作为基础设施的投入量,2006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已经占据物流业总额的83%,因此本文将其作为资本投入,邮政业从业人员作为劳动投入。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具体如表1所示。

3 碳排量计算

以二氧化碳排量为计算对象,每单位货物周转量的CO2年碳排放量为:

其中ECO2:为每单位货物周转量的CO2年碳排放量,kg/t*km;Q为货车总载重量,t;η为平均装载效率;D为年总行驶里程,km;W为燃料年消耗量,TJ;a种燃料的净热值Va和其排放因子β的乘积即该种燃料的碳排放系数,kg/TJ。

本文选取运输过程中的公路运输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假设邮政运输车平均载重为1吨(取1.5吨物流货车为例,空载率为40%),统计显示:日均行驶里程为84km/d,平均燃油效率为9.31km/L,假设1t货车的平均装载效率是60%,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查表得出柴油的移动源排放因子,用上述公式得到2004-2014年中国31个地区的碳排放数据,作为农村物流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4 模型求解

4.1 第一阶段传统DEA-BCC模型

考虑投入导向型规模收益可变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4年的投入产出变量输入DEAP2.1进行计算,分别得出横向和纵向每年31个地区平均的技术变化、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值及生产率变化指数,如表2,3所示。

横向来看,二氧化碳排放总体效率平均每年为0.767,随着年份增加,总体效率值曲线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即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带来的边际报酬是增加的,但相比生产可能集的帕累托面仍有23.3%的增长空间,这部分增长可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着手,纯技术效率是农村物流组织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由于农村物流组织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效率值关系为:

综合技术效率值effch=纯技术效率值pech*规模效率值sech(2)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tfpch=综合技术效率值effch*技术变化值techch(3)

从各年技术、规模效率平均值可以看出我国31个农村地区11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值偏低主要来源于规模无效率的原因,农村物流组织规模是制约农村物流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原因。相应的,从纵向来看,各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值也呈正向增长,如技术变化值1.056说明11年间各个地区技术平均变化值达到每年5.6%的增长。综合效率值的无效率也主要由于规模效率低下。

4.2 第二阶段模型回归与参数调整

传统DEA模型得出的结论没有将环境变量,随机因素,管理无效率排除在外,第二阶段正是为了解决此问题对农村物流投入变量的松弛变量和环境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拟合值调整投入值。投入松弛值指在相同产出的条件下理想投入量和实际投入量的差额,松弛值越大表示无效投入越多。这些无效投入可能由于外部环境、随机系统误差、管理效率低等原因造成,这些因素影响投入量使得第一阶段得到的效率值受到外部影响产生误差。所以,有必要分离出环境变量,调整投入变量再按照一阶段方法重新计算从而得到不受环境变量影响的碳排放绩效值。

为了将各个地区11年的投入产出变量放在相同外部环境下考虑,本文采用所有权属性、政府影响力、人口密度作为自变量[3],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邮政业从业人员数,邮政、快递营业网点总和三个投入变量的松弛值作为因变量,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回归,探讨外部环境变量对碳排放绩效投入的影响。其中三个自变量分别用农林牧渔增加值、乡村人口、地方财政交通运输支出来代替。构建的回归模型[9]如下:

其中:Sikt为一阶段DEA计算的k市第t年第i个投入变量的松弛值,Ci为常数项,Zikt是第二阶段选取的k市第t年第i个自变量,βi为第i个自变量的系数向量,ui为误差项。模型运行结果如表4:

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地方财政对交通运输的投入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邮政业从业人员数影响最大,地方每拨出1个单位财政开支,邮政业增加值会增加约0.433个单位,邮政业从业人数增加0.952个单位。乡村人口数对邮政、快递营业网点的数量影响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乡村人口的增加会拉动消费,当达到某个程度邮政网点也会随之增加。而农林牧渔增加值对三个因变量影响度相比Z2,Z3来说并不是很大,但由于P<0.1,所以,这种对自变量的影响并不能忽略。根据投入松弛变量的拟合结果对第一阶段的投入变量进行调整,可参考公式(5)

其中xikt表示k市第t年第i个投入变量值,x'ikt表示调整过的投入变量值,示投入变量的松弛值,即第i个投入过多的量,而表示31个省市自治区11年来第i个投入最大的松弛量,它的外部环境最差。当某个生产单元达到最大时,,则投入变量不变x'ikt=xikt;当生产单元处于比较优越的外部环境时,,则调整后的投入变量x'ikt>xikt,越小,说明外部环境越优越,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就能达到相同的产出水平,因此,需要提高初始投入量,这样将导致综合效率值的降低。经过第二阶段投入变量的调整,因外部环境变量优势获得的那部分效率值被“过滤”,这样所有省市自治区将处于同一比较环境下。

4.3 第三阶段过滤环境变量之后的计算结果

与第一阶段方法相同,我们采用DEAP2.1软件对调整过后的投入变量和原始的产出变量重新进行计算,该阶段已经去除了环境变量的影响,测评31个地区2004-2014年碳排放绩效水平结果与第一阶段相比,碳排放综合技术效率值从原来的0.767增加到0.942,增幅为22.8%,规模效率变化值由原来的0.836变成0.958,同比增长14.6%,说明经过对环境变量的“惩罚”,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都有所提升,农村广大地区应该有效发展物流的规模,充分发挥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农村目前状况的有效物流模式。并在调整后的规模下提升技术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物流现代化。

5 结论与展望

研究中国农村地区物流的碳排放是国家政策与实际需求的趋势所向,本文首次将三阶段DEA方法应用到农村物流方面,三阶段DEA模型摒弃了传统方法不考虑环境变量和系统随机误差的缺点,文章得到的结论有:

①传统DEA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农村碳排放效率最高,即每排出一单位二氧化碳创造的经济总量最高,这一阶段并未将政府政策,地区经济基数、乡村人口数等外部因素排除在外,得到的结果不能完全反应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值。因此第二阶段对三个投入松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排除了环境变量带来的影响,将调整后的结果重新输入DEAP2.1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农村的规模效率普遍有所降低,说明原来较优越的规模效率值与外部环境有紧密关联,但现实中的规模效率与计算结果并不符合。

②河南、山东等农村地区碳排放效率相对较高,因为这两个省份是农业大省,农村物流运输对象以农产品为主,虽然物流的环节也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产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工业发达的辽宁、四川等地区,服务旅游发展迅速的海南、厦门等地,农村物流业务较少,经济增长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碳排放效率相对较低。而二氧化碳整体的技术效率整体有所增长,说明国家目前对节能减排比较关注,碳减排的先进技术已经逐步影响农村地区。

③目前,学术界对效率测算的方法使用较多的是非参数DEA和随机前沿方法[10],相较于后者,三阶段DEA不仅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变量还可以将全要素框架下生产率变化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值、规模效率变化值和技术变化值,各个影响因素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不用考虑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但缺点是只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对随机误差、内部管理效率还未排除,我们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DEA方法更优化的形式。

参考文献

[1]IPCC.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volumeⅡ[R].Japan: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8.

[2]IPCC.Climate change 2007: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华坚,任俊,徐敏,Eric Fong.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3(07):1447-1454.

[4]Fried,H.O.,Schmidt,S.S.and Yaisawarng,S.,“Incorporating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into a Nonparametric Measur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9(12):249-267.

[5]Fried,H.O.,Lovell,C.A.K.S.,Schmidt,S.And S.Yaisawarng,“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tatistical Noise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2(17):157-174.

[6]Lawrence M.Seiford,Joe Zhu.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2(1):16-20.

[7]周明,高杰.区域物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07(07):54-57.

[8]吴贤荣,张俊飚,田云,李鹏.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J].资源科学,2014,36(01):129-138.

[9]龚锋.地方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效率评估——基于四阶段DEA和Bootstrapped DEA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04):80-90.

发展农村物流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8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纽带,我国物流业的平衡发展离不开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物流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当前农村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农村物流渠道混乱,造成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熟悉农村物流的中高级人才匮乏;农村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

3 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对农村物流的规划。协调区域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加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和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制定区域物流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物流建设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

(2)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恶性竞争;大力扶持和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村物流企业。

(3)建立“专家型”农资配送和农技服务队伍发展农资配送。大力发展农村推广员,把在农村威望高、有影响、号召力强的“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等整合到农资邮政配送推广员队伍中,推动农资配送业务的快速发展。

(4)普及物流知识,培养农村物流人才。一方面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设置农村(下转第55页)(上接第41页)物流专业、举办培训班等,提高从事农村物流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公务员和企业员工的素质。

4 农村物流的发展趋势

(1)农村物流加快发展的趋势。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效应的扩大,无疑也会促进农村消费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农资物流的发展,这给众多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抢先进入这一领域就有获得“第一桶金”的机会。

(2)农产品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工业化趋势。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会进一步细化,农产品的商品率会大大提高,农业的“工厂化作业”会出现,农村物流量会成倍增加。

(3)农产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随着以农业“工厂化作业”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的出现,需要农村物流体系与之相适应,使之形成价值链,产业的增值性将会得到体现。

(4)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建设趋势。一是农产品商流的现代化。农产品商流过程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支撑完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农产品物流现代化。采用多种现代化物流技术,如运输技术、库存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集装箱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采用多种配送技术,如电子标签拣货技术、自动识别技术、EDI技术、GIS技术、交叉配送技术、准时制配送技术、ABC配送技术、配送管理系统、JIT技术、GPS技术、RFID技术等。三是农产品信息化、现代化。农产品信息系统和交易平台建设,使之成为真正引导农产品生产、交易、消费的作用。四是农产品资金融通的现代化。主要是农产品交易的电子结算、商品交易市场的电子化管理等。

5 结束语

突破农村物流瓶颈之路 篇9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是加快消费流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物流设计,建立良好发展环境

从国家政策基本面出发,制定能够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总体物流体系建设的规划,以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农村物流行业的稳步发展,为提高农村物流供求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主动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等领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建立多领域发展的市场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运输资源、网络和服务,打造形成灵活高效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物流方面切实可行的做法,将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明确业务部门的责任,将结果纳入各地区扶持“三农”政绩考核体系。同时开展农村物流一体化的研究,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确保农村物流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建设

应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公共投资的范畴,鼓励有能力、有技术、有责任的企业参与落后地区的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农产品集散体系及乡村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市到县公路一级化,县到县公路二级化,县到乡、乡到村公路等级化,形成以农村公路为依托,实现农村交通运输的网络化和便捷化。

三、培育流通主体,提高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运作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一,鼓励城市中实力较强、管理先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参与到农产品流通链条中,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第二,积极引导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多赢和物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第三,加快农村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配套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整体推进”的原则,顺应市场需求,规划建设集散中心、物流中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第四,积极培育和发展专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企业和相关协会组织,大力支持和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在内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多元化拓宽流通渠道,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特别要加强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商业、运输业、仓储业企业间的联合,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的农业物流企业。

四、广开渠道进行多方融资,为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是关键,应坚持前期“政府补贴一些,村民投工投劳干一些,吸引社会资金多一些”,后期以“产业化引导,行业常态化良性发展”的原则进行组合融资,政府要逐年增加和扶持农村物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建立有利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第一,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对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在对交通运输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增设农村物流建设的相关支出,如建立农村物流基金。在大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关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第二,招商引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介农业项目,大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进入本土农业流通领域,鼓励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家跨地域、跨县域投资农业物流项目。第三,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入农业领域,做大、做强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应该交给市场去运作;如果市场暂时不能发挥作用,可暂时由政府承担起责任,推动早期的培育和成长。

五、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现代商品流通方式,实现多头并进

整合流通配送渠道,将传统的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实体市场、以散客运输为主体的零散配送链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丰富农村产品交易模式。第一,要以村级综合服务社、村级小超市、邮政和客运网点为基础和根据地,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的农超对接战略,要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经营网络。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使物流流通费用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样农村的流通网络才能真正货畅其流、物尽其用。第二,要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构建属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第三,发展农村快递物流要“接地气”,系统打造农村快递物流的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结合行业物流发展现状,政府要积极引导目前做的比较成熟的快递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对快递企业网络下沉工作要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第四,要注重当地农村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建立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网。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特殊方式。偏僻乡村可以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自发组成自助物流系统,集中全村机动车辆,在旺季形成较强的运输能力,快速将物品送达目的地,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民利益;利用现有传统托运、仓储、货运代理、货运配载等体系,健全农村快递物流渠道,完善农村快递物流布局。

六、积极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从宏观方面来看,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无缝联接,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支撑,并具备创新的思想和长远的战略眼光。第一,信息化是打开农村物流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及对物流多元化的认识与感知;加强农村信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成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中心,建立反应灵敏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从而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信息。第二,要重点建设适合农村物流业发展的电子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统筹建设电子结算等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分析,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突发事件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使信息化很好地融入到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去,为涉农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第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系统对运输货物进行实时追踪,确保物流货物在途的安全。

七、加快农村物流组织建设和创新,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农村物流行业

政府在引导和健全涉农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精细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推进资源整合,加强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与研究。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物流产业相关主体要统筹好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突出位置,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以人才的集聚引领和推动产业的提升,以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发展,使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形式散、服务单一和封闭运行的现状。同时,加快农村物流组织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在涉农物流体系中的职能和定位,建设、发展和壮大我国农村物流组织,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另外,规范农村物流服务环节和保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需要对农村物流服务各个运作环节进行规范,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立经营公约、统一服务承诺、规范业务流程,甚至统一标识和车型等,从而对农村物流市场形成制度约束。

如何突破农村物流瓶颈 篇10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都在打着加强“三农”工作的“组合拳”,重点在于解决农村物流存在的“流通不畅、信息不灵”的问题。当前,就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际情况而言,由组织形式分散、规模实力薄弱、专业素质不高的个体商户们所组成的农村物流流通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对现代物流在“量”和“质”方面的需求。

目前,由于城乡之间互为供求的信息不通畅,物流信息网络相对滞后,只能靠经验来推测市场需求,从而人为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使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以致出现供应链“梗阻”现象。而物流成本却不会因为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而降低,因此造成了许多地方的农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烂在田间地头,致使大部分农民无奈落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里。

在农村消费方面,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都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但物流依然是电商无法解决的“痛”。现阶段,作为我国电商零售业首选的物流模式的快递业,也面临着下乡难、覆盖面小的困境。国内领先的数家电商平台的物流体系,虽然已经覆盖了处于一、二线的100多个城市,但广大的农村市场仍处于空白区。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是加快消费流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途径,可以作为农村物流突破之路:

一、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物流设计,建立良好发展环境。

从国家政策基本面出发,制订能够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总体物流体系建设的规划,以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农村物流行业的稳步发展,为提高农村物流供求水平而创造良好的环境;主动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等领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建立多领域发展的市场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运输资源、网络和服务,打造形成灵活高效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物流方面切实可行的做法,将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明确业务部门的责任,将结果纳入到各地区扶持“三农”政绩考核体系里。同时开展农村物流一体化的研究,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以确保农村物流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发挥政府的职能,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建设。

我们应当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公共投资的范畴,鼓励有能力、有技术、有责任的企业参与落后地区的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农产品集散体系及乡村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市到县公路一级化,县到县公路二级化,县到乡、乡到村公路等级化,形成以农村公路为依托,实现农村交通运输的网络化和便捷化。

三、培育流通主体,提高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运作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一,鼓励城市实力较强、管理先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参与到农产品流通链条中,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

第二,积极引导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多赢和物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加快农村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配套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整体推进”的原则,顺应市场需求,规划建设集散中心、物流中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第四,积极培育和发展专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企业和相关协会组织,大力支持和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在内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多元化拓宽流通渠道,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特别要加强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商业、运输业、仓储业间的联合,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的农业物流企业。

四、广开渠道进行多方融资,为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是关键,应坚持前期“政府补贴一些,村民投工投劳干一些,吸引社会资金多一些”,后期以产业化引导行业常态化良性发展的原则进行组合融资,政府要逐年增加和扶持农村物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建立有利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第一,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对培育发展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在对交通运输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增设农村物流建设的相关支出,如建立农村物流基金。在大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关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这是保证农村物流基金顺利运作并产生出高投资回报率的保障。

第二,招商引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介农业项目,大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进入本土农业流通领域,鼓励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家跨地域、跨县域投资农业物流项目。

第三,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入农业领域,做大、做强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当然,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应该交给市场去运作;如果市场暂时不能发挥作用,可暂时由政府承担起责任,推动早期的培育和成长。政府要把农村物流的环境给创造出来、推动出来。

五、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现代商品流通方式,实现多头并进。

整合流通配送渠道,将传统的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实体市场、以散客运输为主体的零散配送链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丰富农村产品交易模式。

具体来说,第一,要以村级综合服务社、村级小超市、遍布城乡的邮政和客运网点为基础和根据地,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的农超对接战略,要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经营网络。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使物流流通费用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农村的流通网络才能真正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第二,要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构建属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结合线上、线下交易方式,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物流渠道销售出去。

第三,发展农村快递物流要接“地气”,系统打造农村快递物流的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结合行业物流发展现状,政府要积极引导目前做得比较成熟的快递企业,如顺丰、圆通、申通等大型快递公司向农村延伸发展,对快递企业网络下沉工作要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

第四,要注重当地农村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建立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网。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特殊方式,或农村转给物流公司统一托运。偏僻乡村可以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自发组成自助物流系统,集中全村机动车辆,在旺季形成较强的运输能力,快速将物品送达目的地,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民利益;利用现有传统托运、仓储、货运代理、货运配载等体系,健全农村快递物流渠道,完善农村快递物流布局。

六、积极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从宏观方面来看,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无缝对接,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支撑,还须具备创新的思想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第一,信息化是打开农村物流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及对物流多元化的认识与感知;加强农村信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采用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中心,建立反应灵敏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从而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信息。

第二,要重点建设适合农村物流业发展的电子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统筹建设电子结算等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分析,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突发事件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使信息化很好地融入到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去,为涉农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系统对运输货物进行实时追踪,确保物流货物在途的安全。

七、加快农村物流组织建设和创新,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农村物流行业。

政府在引导和健全涉农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精细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推进资源整合,加强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与研究。

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物流产业相关主体要统筹好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突出位置,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以人才的集聚引领和推动产业的提升,以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发展,使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形式散、服务单一和封闭运行的现状。

同时,加快农村物流组织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在涉农物流体系中的职能和定位,建设、发展和壮大我国农村物流组织,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另外,规范农村物流服务环节和保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需要对农村物流服务各个运作环节进行规范,需要制订出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立经营公约、统一服务承诺、规范业务流程,甚至统一标识和车型等,从而对农村物流市场形成制度约束。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 篇11

摘 要: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农村物流是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物流的发展,尽管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农村地区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要求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人才与先进物流管理技术、规范农村地区物流发展标准,这样才能使得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农村经济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农村网民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 2 倍。[1]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程度相对城镇较低以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起步较晚,作为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因素的物流系统相对发展程度不高。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关意见,鼓励物流等相关电子商务主题发展、合作。想要更健康更快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就必须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限制电子商务发展。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增幅9.5%。网络购物成为了农村发展速度最快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动着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升级,但是农村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国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2015年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达12个之多,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2015年9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中提出,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范围内培养一批有典型带动效应的农村电商示范县,降低电子商务流通成本、增加农村就业等。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相关服务的衔接,从而提高物流配送能力,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

(三)相关企业相继进行农村地区物流布局。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各物流企业相继向农村地区扩展业务范围,自2013年以来,顺丰、中通等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布局他们的物流网络,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也不甘落后。2015年,京东准备在全国新建立500个县级服务中心、招聘近2000名乡村推广人员,随着农村地区物流架构的铺设,京东全面开展了他电子商务进军农村的工作。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投资100亿元,启动“千县万村”战略。[2]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展,深入程度不断加强。

三、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用来运送货物的车辆多为农用车,损耗较大,农产品培育周期长,存储保管条件高,而农村地区仓储保管系统不完善,农村地区村落分散,很多企业就算建立物流服务中心,也只是到达乡镇甚至县级,很难达到“服务到村”的水平。

(二)农村地区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充分。农村地区人员多,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落后,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计算机网络以及互联网认知不清,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不明确,不了解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之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束缚较深,对于这种不谋面通过网络进行产品交流交易的体系不够信任,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低,如今的物流体系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大部分的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互联网获取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目前农村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无法实现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很容易导致农民错过农产品销售的最佳时期。

(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匮乏。目前从事于农村物流的人员,接受教育水平偏低,对于如何建设农村物流理解模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物流专业培训,对于大部分的从事农村物流的人员来说,从事物流的收入并不是主要经济来源,导致其对物流服务的重视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但是针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方面人才的培养机制并不健全,大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很难选择进入农村工作,因此农村地区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人才。

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

(一)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政府的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相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引导企业开展农村电商物流业务,政府通过减免税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道路体系是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基础,加快道路建设,使得村与村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实现道路交通的顺畅,保证商品进村、农产品出村的顺畅;引进先进的农产品保鲜技术,改善农村仓储条件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减少农产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对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来说,改进农村物流运输车辆也至关重要,增加农村物流运输车辆,建立车辆管理追踪系统,保证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追踪性。

(三)培养农村物流专业化人才。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培养一批擅长相关农村物流管理、熟悉农村电商物流流程的专业人员至关重要。第一,要对目前从事农村物流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向他们传授相关知识、技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农民普及物流信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农村进行演讲普及等;第二,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于农产品运输、存储、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的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毕业进入农村物流相关行业入职,颁布对从事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

(四)借助邮政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开展业务合作。中国邮政拥有我国最全面的物流投递网络,具有相对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 可以做到送货到村,物流公司借助中国邮政在农村地区的业务优势,将自己的业务触角伸展到村,方便农村地区开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物流服务的成本。

(五)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改善物流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各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跨部门协商的方式来确保农村物流系统各主管部门的业务接口衔接,有序打通工商、质监、交通、邮政、物流机械和各行业产业的物流标准,最大限度的统一物流各节点的物流业务接洽能力,结束农村物流行业管理工作多龙治水的不利格局。[3]建立信息化的配送体系,确保物流信息的可追踪,保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的协同与和谐,改善信息流管理的手段,建立物流数据信息库,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结语:电子商务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物流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降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本,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农产品损失,总而言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年1月

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思考 篇12

关键词:湖北,农村物流,发展

1 引言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 (Urban Logistics) 的概念, 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服务的总称。农村物流的效用主要是创造农产品的时间和空间价值, 与城市物流比较, 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发展现代农村物流, 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市场对接, 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解决好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发展农村物流的意义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物流, 搞活农村流通, 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 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破解“三农”问题, 一方面在于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缩小城乡差别, 改变农村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另一方面在于如何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条件下,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使农民、农村能够更好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 配合新农村建设, 构建新时期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就成为我们当前以致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它对于建设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可以克服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 为农民省时、省钱、省心。通过规模经营, 让农村市场也能实现规模效益, 降低商品价格, 给农民带来实惠。一是通过集约化经营, 有利于对农村市场进行监管, 保证商品质量, 特别是食品与农资产品质量, 杜绝过去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的状况, 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发展, 确保农民身心健康;二是农村是我国最广大的市场, 通过构建新的市场流通体系, 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体系, 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 最大限度扩大农村市场销售量, 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带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和吸纳农民就业, 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相关技术的革新和改造;能够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五是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物流相关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能够促进和带动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和分散农民经营风险;有助于推动农村市场流通领域的现代化, 提升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

湖北是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湖北特色的双低油菜、优质大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果特产品六大产业, 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物流网络通达全国。在密集的交通物流网络覆盖下, 湖北已建成了各类农产品市场4000多个, 其中既有大量的城乡集贸市场, 也有近百家批发市场, 还有众多超市和连锁店。仅在武汉区域, 比较知名的就有四季美、白沙洲、舵落口、皇经堂、华中粮油、武东、沙湖水果批发、大东门水产和种子批发、香港路茶叶批发、集家嘴干鲜调料批发等一批经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定点批发基地。在武汉农业物流区域外围, 湖北还建有荆州农业物流中心、宜昌农业物流中心、黄石农业物流中心等。在四大农业物流中心的基础之上, 湖北物流最终将构筑以武汉为核心的四重物流服务时域圈, 即面向“武汉1+8城市圈”重要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2小时区域配送核心物流圈;面向省内城市的6小时区域分拨及配送物流圈;面向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24小时干线终端配送物流圈;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72小时国际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湖北要在中部崛起, 必定要大力发展农业, 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之路, 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 并涌现一批农产品专业运销公司和农产品专业物流企业。

3 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家给予农民大量的优惠政策, 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以快于非农经济和非农人员收入的速度增长, 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消费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这是一块亟待开发、亟待整合、亟待突破的处女地, 如果能够利用好, 将进一步改善湖北省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则,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 出现了合作经营、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等新的经营模式。随之而产生了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使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产品极大的丰富, 为农村物流业向城市发展, 向国内其他市场发展, 向国际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产品基础。双向联动、城乡联结, 新的物流格局正在形成, 启动国内消费, 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时刻已经到来, 大力发展湖北省农村物流业刻不容缓。从湖北省目前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看,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辐射全市乡村的农资配送服务网络粗具规模;二是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正在形成, 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三是农产品市场日渐繁荣, 农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四是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不断规范;五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六是一系列鼓励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已经出台, 如《湖北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全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的意见》 (鄂政发[2008]48号) , 湖北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会议纪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推动全省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9]85号) 等, 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农村物流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单一、模式经营简单、模式发展滞后、深度合作不够、衔接不畅、配合不足等, 究其原因, 主要是有以下制约因素:

3.1 领导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但是调查中发现, 仍然有部分县市区的领导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现代物流、大物流, 特别是农村物流意识, 因而对政策的执行力不够, 一些农业大市 (县) 急于抓GDP, 急于抓财政的贡献率, 只重视抓工业, 抓大项目的引进, 抓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而忽视农村物流的建设。而一些经济大市、工业强市, 由于农村物流所占比重较低而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正把发展农村物流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县市区少之又少。

3.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受财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湖北省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 一些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的交易仍主要依靠传统的集市形式, 大部分农村物流企业, 农村商业网点都是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产物, 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信息不畅通, 农产品的流通主要局限在狭小的区域内, 一旦区域内某种产品饱和, 就会出现前几年出现的桃贱伤农现象, 特别是湖北省西部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副产品,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会极大挫伤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3 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信息技术能力不强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因此在农村要实现现代物流的理念, 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2008年3月28日, CNNIC发布的《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与城镇居民相比, 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7.1%, 在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中, 有23.1% 的人是因为没有上网设备, 有53.3%的人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 那么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或利用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的农户, 甚至借助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数量就微乎其微了。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 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现代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农村开拓市场能力弱, 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 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 赶不上市场变化, 不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市场供求趋势和商品价格动态信息, 难以把握农产品卖出和商品购进最佳时机, 难以从物流业中获得最佳收益。

3.4 缺乏物流龙头企业, 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程度偏低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人口密度低, 而村镇销售网点严重不足, 商品质次价高, 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等, 均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目前农村的中介组织多是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者, 难以组织起较为完整的流通体系, 也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来加之农产品生产周期长, 由于受自然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供应不稳定, 又不能实行标准化生产, 这就加大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和经营的成本, 因而就制约了农村物流业大发展, 也制约了农村物流模式的发展。

3.5 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偏慢, 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完善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 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但是目前湖北省农村主要是家庭分散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国外较为盛行的订单农业、农产品定制化服务在省内数量不多, 加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完善, 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 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 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

3.6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 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与城市相比, 农村经济依然落后, 农民收入低, 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 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 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3.7 物流政策不到位, 农业物流标准化相对滞后

近年来, 虽然农村物流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 其中也包括农村物流的相关问题, 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物流的系列文件, 但还是落实不到位;同时我国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能够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类、技术类、服务类、信息类和管理类标准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物流标准化的运作依然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 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机制, 协调性较差, 这也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物流模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3.8 农村教育发展程度不高, 农村物流人才短缺

目前, 我国的现代物流人才, 从初级到高级都非常紧缺, 了解和熟悉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外, 针对农村物流层面的研究和投入微乎其微, 而农村物流的主体农户和中介组织合作社普遍缺乏专业的物流教育与培训, 导致农村物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的管理人才。

4 完善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教育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知识普及是基础, 观念的树立是根本, 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领导干部的观念是决定因素, 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对农村物流的意识, 树立大物流、现代物流的理念, 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工作坚持好发展好。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小册子、专题讲座等形式, 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送到农村, 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 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 逐步在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现代农村物流教育, 在大学开设农村物流方面的专业或课程, 造就一大批熟悉农村物流运作规律, 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

4.2 制定科学的农村发展规划

从农村各种货物的流量、流向、流时, 商品的物流成本及物流对商品流通的综合影响等方面入手, 摸准农村物流的规律, 制定农村物流综合体系的发展规划。协调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 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 制定物流产业政策, 鼓励和支持企业物流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创新。

4.3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和完善村村通公路工程, 完善农村道路网络, 为农产品的输出和农资等工业品的输入提供便捷的通道。在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前提下,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统一布局、合理规划, 在湖北省农村建设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把物流业延伸到全省的每一个村庄, 每一个农业经济区域。加强农村信息工程建设, 像普及电视、广播那样, 实现村村通互联网, 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 为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4.4 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区域调整

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 提升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夯实农村物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和延包政策,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在原先一村一品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使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被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所代替。加快制定国家或省级各类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 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档次, 吸引第三方物流的进入。

4.5 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

培养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 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 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减少恶性竞争;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村物流企业。

4.6 加强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生命线, 特别是由于农村物流的差异性特点, 使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显得非常重要。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 必须适应国内及国际贸易要求,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 大力推行和国际接轨的物流设施、物流工具标准, 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车辆、包装、集装箱等, 不断改进物流技术, 保证农村物流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规范有序。

4.7 加强政府对农村物流的服务职能

政府在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 特别在制定农村物流宏观指导计划、收集发布农村物流信息、制定农村物流市场规则, 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做好这些服务性工作, 能够更好地营造和保证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政府在服务农村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 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 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 进行资源整合, 做大做强, 以适应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要求, 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服务单调和封闭运行的现状,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同时,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

4.8 创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结合农村的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创新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基于网络的农村现代直销型物流模式、契约型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第三方农村现代物流模式、农村邮政物流“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等。

5 结论

总之, 完善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物流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密切配合, 政府推动、行业联动、企业行动, 共同创新农村物流发展。

上一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下一篇:烟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