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1
现代农业要实现发展,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都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是, 传统农村金融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导致不良贷款占的数量过高, 盈利率较低,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对称等现象。新型农村金融是传统农村金融的改良和进步, 在农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实现新型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为问题
(一) 资金实力弱, 金融环境尚待健全与完善
由于受到经济制度、经营环境及社会普遍认识误区的制约,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济实力不强, 融资渠道稀缺, 严重影响了其在业务方面的顺利开展, 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和对冲, 导致经营效率大大降低[1]。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地区, 许多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连几千万人民币都达不到, 吸储存在着较大难度, 无法实现大规模的业务开展, 存在着严重的潜在风险危机。此外, 虽然在这些年里, 国家财税与金融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正面鼓励和支持政策来扶持新型农村金融, 但没有做到全国的统一实施, 许多地方的村镇银行并没有享受到这些优惠, 导致政策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 经营风险大, 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首先, 新型金融机构一般规模经精简, 资金实力较弱, 流动风险较大, 使得业务开展不能顺利进行。其次, 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担保物和抵押物严重缺失, 信用贷款占比较高, 导致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大大提升了贷款风险。再次,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觉得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是国家对农民的扶助机构, 不受信任, 使得体系在运营商体现出迟缓性。最后, 没有协调统一法人治理与内控制度的完整性, 缺乏高科技的风险识别与监控技术。
(三) 复合型人才缺乏, 金融产品与服务较为单一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行业工作人员来看, 整体上存在着综合素质不高, 复合型管理与技术人才缺失的现状。很多员工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系统的金融专业知识的教学, 也没有经历过全面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对竞争力的提升与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2]。此外, 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思维之中, 没有充分发挥贴近农村、熟悉农户的优势来开展服务项目。因而, 使得所提供的产品单一、服务僵化, 没能很好地解决农村人民真正的生活所需, 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新型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经营出带有农村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否则就无法体现出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为此, 应该在服务中突出个性化的打造。充分利用“地利”和“人和”的优势, 构建一支高速的服务团队, 实现以内、外勤人员、前后台员工和客户经理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工作团队, 建立健全“二级营销”市场开发工作长效机制, 提高全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全员行动, 全线出击, 细致分工, 做到责任归属有序, 人人各司其职, 各谋其位, 构建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金融营销服务体系[3]
(二) 树立以服务“三农”的宗旨
新型农村金融产生于“三农”, 因此要以“三农”为根本出发点, 牢牢把握“三农”的服务方向, 遵从“三农”的创办宗旨。新型农村金融的经营要充分体现“稳定县域”这个基础, 时刻牢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不能盲目随众,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超范围投放贷款。若是除了满足当地需要, 还存在结余, 那么就应对按照银监会相关政策, 将其用于农业发展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购买上。新型农村金融的服务要以县为单位开展, 为了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 要实现农村信用社网点分布的均匀、到位, 来为农村人民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三) 严格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若是没有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 就很有可能会陷入较为严重的危机当中去。因此,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是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规模小, 抗压能力较差, 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应该体现出这些特点, 以符合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运行的险种和规律, 满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需求,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着资金实力弱, 金融环境不健全;经营风险大, 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复合型人才缺乏, 金融产品与服务较为单一等问题, 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树立以服务“三农”的宗旨、严格加强金融风险监管等措施来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摘要:传统农村金融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不良贷款占的数量过高、盈利率较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对称的问题。因此, 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该对传统农村金融进行改良和完善, 使其满足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需求,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信用社改革及其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影响——浙江苍南县信用社改革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5) .
[2]沈杰, 马九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调查[J].经济纵横, 2010 (06) .
[3]温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 (03) .
[4]张炎.村镇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法律对策[J].农村经济, 2009 (02) .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2
摘要
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GSN如果建成后,则是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和贸易的发展机会。城市区域的物流虽然不够规范,进步空间大,但是总容量在日渐饱和,而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之间的物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GSN会让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双向贸易获得发展,比如:物流配送、货到付款、信息交换、农村房地产、农产品进城等等,都是利好的影响。
成为一个巨大的贸易一站式解决平台,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高效、低成本、覆盖面管、运作规范的物流网络和信息网络和商品网络,打通地域壁垒和信息壁垒。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巨大的“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农村—农村”的生活、信息、交易、流动平台,最终就是所谓的“城乡一体化”。
那么目前当今中国农村的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具体是怎样的呢?
中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
对于城市物流而言,农村物流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包装、加工、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及其相关一切活动的总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村民营企业的不断涌现,农村物流的作用日益显现。农村物流作为联系城市和农村、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2014年**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当前,我国农村物流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基础设施、市场主体、服务平台、规范程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发展路径,促进农村物流在农村深化改革中不断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国家重视对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扶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流发展,2009年设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年,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近几年来的**一号文件中也都强调要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最近也出台了很多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企业加快在农村物流市场的布局。随着近年来农村网购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将扩展计划从城市移向农村市场。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申通、顺丰等多个企业都相继开始布局农村市场物流网络。但是目前农村的物流网点建设末端一般仅仅限于县区,真正的规范化村镇物流网点较少,大部分快递还是需要村民自取,送货上门、上门取货依然无法全面覆盖。在农村物流网点分布方面,作为国营企业的邮政具有一定优势,但物流速度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此可见,农村物流系统既与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特点有关,又与中国农村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有关,与工业及其他行业物流相比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我国农村物流的宏观经济特点为:(1)基础设施落后;(2)地域差异大;(3)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4)分布面广、规模小;(5)市场化程度低(6)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7)科研管理水平落后。
微观经济特点为:(l)农村低消费和城市高标准;(2)物流服务个体规模小,数量庞大;(3)生产者和消费者基本融为一体;(4)个体生产者分散,文化素质低;(5)农业经营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分隔性。其产业特点为:(l)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2)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日常性相结合;(3)自然因素作用程度大;(4)地区间差异大,品种各异;(5)生产方式的多样性;(6)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物流系统结构包括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软要素和市场要素。其中人是农村物流体系的主要因素,而农村物流体系的支撑要素直接取决于整个国家基础建设水平和物质技术水平。同时它具有包装、装卸、搬运、储存保管、加工回收和增值服务六种功能。因此,提高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水平不在农业本身,而在农业之外,在于国家的整体建设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物流业是一个交叉性的行业,并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规范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 随着电商体系和环境的进一步成熟,更多标准化产品类别会被电商和物流涵盖。而非标和个性化的产品销售,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变得更加极致,最终受益者肯定是用户。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脑和网络在农村日渐普及,网购、开网店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许多农村大姑娘、小伙子操作电脑十分熟练,鼠标一点,就能从网上轻松买到想要的商品。又如杭州下属某县的普通小镇,目前快递只有申通、邮政和顺丰有直接设置网店,其他的都得需要转运,所以除了这三家以外的快递的时效上是不能保证的,比起县城至少要多出两天。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包括包装、流通加工、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在内的每一项物流功能的具体实现,都有赖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储藏运输,这就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物流资源集聚基地,运输组织固有场所较少,难以整合物流资源,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在城乡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下,城市是工业聚集地,农村只发展农业,农民创造生产的物质财富被转移到城市用以支持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跟不上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农村物流在农村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很难得到发展。城市政府与农村政府的权力大小不同,两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导致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偏向城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多用在生产性设施的建设上,缺乏对农村第三产业—物流业的投入[2]。农村物流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城市物流体系已形成,市场运作趋于完善。
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物流发展较快,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物流的流通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在农产品、农资领域,劣质的农作物种子、农药充斥着农村贸易市场,商品质量检测制度缺乏,流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流通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农作物市场多是采取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的经营方式,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小生产、大市场”的特点。据统计,全国涉农企业有 48 万家,而80%以上是作坊式的。零星的小规模物流企业无法应对群体庞大却分散的物流需求主体。农产品物流目前多采用自然物流或常温物流的形式,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很大。据统计,2010 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流通腐损率分别达 20%-30%、12%、15%,其中果蔬一类每年损耗高达1 000 亿元以上,居世界首位[3],而发达国家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率仅为 5%。农村物流市场缺乏针对鲜活易腐农作物的专业物流企业,流通过程缺乏管理,阻碍了物流企业向农村发展的脚步。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城乡经济二元化下的小农经济体制无法适应农村物流的分散性和复杂性[4]。分散性是由农村居民的居住地和生产场所的分散性决定的,农村物流的分散性对农产品的集中配送体系和农村物流的服务范围提出了更特殊的要求;复杂性是因为农村物流的流动主体是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和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其中农产品所占比例最大。一般农产品的单位价值又普遍偏低,使得物流成本在农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农村物流市场主体不匹配。随着农村物流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物流主体呈多元化、多层化发展趋势。在邮政企业、农业供销社等主要国有企业之外,个体、集体、私营、股份制以及外资等农业物流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物流市场主体与我国农村物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匹配,还存在诸如组织网络不健全、规模比较小、市场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由于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及参与企业积极性不高、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阶段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尚未建立具备数据交换、信息发布、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造成物流信息不能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水平的能力较低。
农村物流服务规范化程度低。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规范化是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我国近年来也认识到农村物流服务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物流服务规范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农村物流服务相应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
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正在从城市时代走向农村时代,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的潜力将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但要抓住这个商机,物流却是众多电商的一大心病。农村物流市场潜力大“我家孩子两岁多了,喝的进口奶粉都是从网上买,因为村里和县城都买不到让人放心的品牌。”铁岭市西丰县振兴镇兴学村的年轻爸爸刘强是个时尚达人,除了给孩子买奶粉,日常生活用品也经常从网上买。刘强告诉记者,一样的东西,网上比店里便宜,而镇里村里卖的东西良莠不齐。
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县(市)构建物流分拨中心作为农村物流的集散中枢,在乡镇利用邮政、供销等网点建设乡镇物流站作为农村物流的中间层节点,在较大行政村、供销超市、农资超市、农村集市等设物流网点作为农村物流的基层末梢。通过构建县(市)、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度和覆盖面。
加快培育农村物流市场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农村物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储运企业开展联合或合作,促进农村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市场在农村物流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同时还要扶持一批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发挥其规模大、功能全、技术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优势,对农村物流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打造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将加工、整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实现从起点到终点整个农村物流领域相关信息有效联动,提供立体化、一体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农村物流公共服务。
规范农村物流服务环节。要保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就需要对农村物流服务各个运作环节进行规范。这就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立经营公约、统一服务承诺、规范业务流程,甚至统一标识和车型等,从而对农村物流市场形成制度约束。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3
摘 要: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货币收入进而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近些年沿海区域的“民工荒”现象暴露出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这种趋势的延续可能会阻碍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介绍,提出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村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现代农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远不如传统农业那般旺盛,而农村非农经济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也十分有限,这些因素使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农村经济产生了剩余。一些富余农村劳动力开始寻求一条新的出路,逐步向具有发达第二、第三产业的城镇转移。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 城乡差距与劳动力转移。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若是按非农户籍来计算这一标准会发现此时城镇化率约35%,还并没有达到世界52%的平均水平。但在农村与城镇人口数量上,2012年的农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可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仍少于城镇;且农村居民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例大于城镇,居民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例由恩格尔系数表现,该比例系数越大表示食品支出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越大,即越贫困。城乡收入差距将农村劳动者从农村吸引到城市,他们期待获得相较于农业收入更高的非农收入,进而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近十年来,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在不断的增长,且城镇的收入水平、增长幅度都超过农村;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保持在35-50数值之间,其大致呈下降趋势,城市居民的系数小于农村居民的;城乡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就富裕程度而言,城市高于农村。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1)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农村劳动力存在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一些地方甚至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文盲存在,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特别低,这与我国教育领域投资低且投资分布不均匀有较大关系。这间接导致大批农村劳动者对于脑力劳动望而却步,进而选择体力劳动且多是低附加值的体力劳动。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检测报告显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人数占到了总数的6至7成,且60.5%的农民工只是初中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7%。说明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很低,要在城市获得一席之地唯有出卖自身的体力。但此种体力劳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丧失在城市进行非农体力劳动的优势,另一方面丧失了进行农业生产的技能,即便是当前实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很多农民在年老后能获得养老金,也难以避免生活质量下降的事实。(2)农村劳动力亲睐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五年来,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偏好制造业、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三大产业,这“三大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且具有高替代性特征,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下,工资水平涨幅有限,特别是在农民拥有的可转移性财产较少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增幅也受到限制。制造业、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三大产业获得了大半农民的亲睐,这也说明农民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力量,应该也能与城镇居民共同分享城市为居民提供的各种福利,但现实却并不是如此。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代内与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时,不能损害后代也获得他们需求的能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这个概念不仅包括代内公平还包括代际公平。而在当前户籍制度下的管理下,使得农民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上与城镇居民有着很大差别,城乡居民的代内公平还暂时难以实现。一些乡镇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高能耗、环境污染的特征,主要是乡镇企业管理的不规范造成的,后果是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浪费了社会资源也是掠夺后代的资源,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据调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虽然这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但其作为新生力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农村劳动力中最强的,且其在城市的生活经历更加强了这一能力。青壮年型农村劳动者正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培育的重点对象。现代农业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做支持,还需要农民——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專利的推广的终端——的积极配合。而现实是许多村落长期在居住的都只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且应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农户甚至已经举家迁往了城市,但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存在,其仍拥有土地的承包权,造成了一部分农田出现了荒废。
三、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民的市民化,是让农民在城市定居落户,解决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和其他问题,增加农民归属感的一种方式。此种方式将改善农民原来谨慎的消费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推动力。一些城市已经针对农民的市民化采取了行动,给予了农民城市户口虽附有一些条件但有呈现越来越开松的态势。这种给予农民是否转移为非农户口的主动权,也是让一些实际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退回土地承包所有权,减少农田的荒废率,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民市民化是对户籍制度的一种突破,将会使农民能享受“同工同酬”的好处,且能获得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这些都将改善城乡差距程度,有利于加速一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战略。当前采取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模式已难以安置大规模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推进城镇化将是解决转移困难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大量乡镇企业的存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鼓励农民回乡创办乡镇企业,会消化相当多的富余农村劳动力,加快小型城镇的形成,形成对非农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三)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当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毕竟还是十分有限,在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将受到冲击,这些将迫使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提升职业技能,增加获取更多实现就业的机会,适应新的产业格局。农民自身因资金缺乏及远见欠缺,没有主动获取职业教育动力与动机,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管理职能,为农民职业教育提供优质师资、舒适场地,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推动剩余农村劳动力非农转化进程。还需要改变财政支农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民职业教育建设的投资。
四、结论
农村劳动力成功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实现城镇化发展,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推动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忽略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发展乡镇企业时应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部门可实行农民市民化,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还应增加在农民职业教育上的投资,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04.P9-17,P58-74.P117-122.
[2] 游和远,吴次芳.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2010(3).P65-75.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与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P4-P14.
[4] 蔡昉,王德文.经济增长成分变化与农民收入源泉[J].管理世界.2005(5),P77-83.
[5]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305/t20130527_12978.html,2013.5.27.
[6] 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
中国农村发展的制度瓶颈分析 篇4
自1840年以来, 在一个半多世纪的时间里, 中国一直致力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的转变。在这个时间段里, 工业化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来自农业剩余, 所以每当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农村问题就开始凸现。在20世纪30年代, 关于农村破产, 农民贫困等问题充斥于报刊杂志。因而新的农村建设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已经产生, 当时叫乡村社会建设, 著名的领袖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当然中国共产党也参与了当时的农村的改造。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使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于是, 新农村建设运动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术界也不甘寂寞, 此起彼伏的各类学术讨论推波助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逐步推向高潮。姑且不论新农村运动的实质效果如何, 但它对中国的农村发展已经造成相当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以为, 中国之所以开展新农村建设, 说明中国的农村发展还不尽如人意, 存在一些问题。众所周知, 中国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加剧, 而与户籍制度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组织化制度导致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当初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保证工业化城市化所需资源的提取。而今天, 我们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从以前的资源提取转变为资源反哺。那么, 在为服务资源提取而建立的制度基础上开展资源反哺运动, 能够成功吗?如果不能, 我们又该对原制度做怎样的改革?我们具备制度改革的条件了吗?这一系列的问题, 可能无法给出完满的回答, 但笔者力图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二、制度瓶颈分析
(一) 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其它相关农村制度的逻辑起点。建国初期, 中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严格, 中国公民在城市间、城乡间的迁徙基本上没有什么行政限制。1958年搞大跃进, 经济出现困难, 国务院下达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通知, 开始设立城乡分治的户口制度, 实行要农村的棉花、木材等原材料, 但不要农村的劳动力的分割制度。自此, 城市与农村构筑了一道高墙, 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 城乡差距日益加大。
随着改革深入, 虽然二元化的福利制度逐步取消, 但农民的身份转变仍然受到诸多限制, 身份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民进一步解放的障碍, 农民还远远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生存地位。
“农民进城打工,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 就只能是城市职业岗位上的临时工。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城市企业在其招工简章中把是否具备城市户口作为先决条件;几乎所有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就业只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存在, 正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属城市的剩余工作。’农民在城市承担着最脏、最累和危险性最大的工作, 享受着最低的待遇、最少的福利和几乎等于零的人身保障。”户籍制度作为身份制度, 作为束缚个人自由的制度, 是传统社会的象征。无论是在道义上、法理上, 还是在政治合法性上, 都是应该抛弃的。因为它导致农民天生就享受不到平等国民待遇。中国农民当了老板还叫“农民企业家”, 当了教师还叫“民办教师”, 当了医生还叫“赤脚医生”。
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是促使农民向工商业转移, 而僵化的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实现身份真正转换难以逾越的制度门槛。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正是由于未能被真正接纳而游离于城市之外才采取一些短视行为,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也是农民工犯罪率高的深层原因之一。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提取, 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原始积累, 目的是把人的身份转变框死, 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现在一系列的农村问题, 究其根源就是户籍问题, 只要户籍制度改革了, 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就是天然地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
中国当下存在两个客观的事实:一是中国国民绝大多数还缺乏应有的必要的社会保障, 尤其是农民;二是我国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创造了持续27年的高速增长的奇迹, 而且还在继续着这一奇迹。2006年的GDP可能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 国家财政收入肯定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 这与1978年GDP仅3600多亿元和国家财政收入仅约1132亿元, 以及与1997年GDP不到10万亿元和国家财政收入才8600多个亿相比较, 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1997年国家财政收入8600多个亿都能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 那么, 现在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3倍时, 当然应该更多地通过社会保障或福利途径反馈于民。因为政府是公共政府, 其掌握的是公共资源, 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和不断增进国民福利是各级政府的当然责任。因此, 笔者主张在国家财政连年大幅度增长的条件下, 应该切实加大对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投入。这些投入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让全体国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但是, 现在一些人谈到农村的社会保障, 就将社会保障看作是一种负担, 担心这么多的农民怎么负担得了。实际上社会保障至少在中国的现阶段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投资。比如农村的低保, 如果发放100个亿, 这100个亿马上就转化为消费, 进而转化为GDP, 进而能够增加工作岗位。农村发展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至为关键, 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平、正义、共享, 而社会保障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当然, 具体的社会保障政策选择也很重要。目前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很大一块是投入到城市, 我们应该在继续关注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的同时, 向农村倾斜, 特别重视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
当然不是说中国现在就可以建立一个高水平的保障体系或者可以建立福利国家, 但建立一个低水平而没有漏洞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中国农民也能够免除生存与疾病恐惧应当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事实上, 许多农村地区现在还没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 财政监督
由于农村长期处于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之外, 投入不足, 以至于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落后, 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很低。所以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是“资本下乡”, 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解决长期以来资本向城市流动, 农村资本短缺, 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 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接下来的问题是, 囿于公共资源的稀缺性, “资本下乡”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问题就凸显出来。
人们认为, 相关财政制度的建设可以对“下乡资本”的利用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现在实施的基本上是“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两种制度。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2002年浙江首次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 这项改革已经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试行。部分地区还施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然而, 关于截留、挪用“下乡资本”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笔者以为, 农村发展与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 而不是政府。政府只能从上面, 从外面去帮助它, 主体应该是农民, 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服务, 而不是越俎代庖。要由政府来代表农民, 有可能代表的好, 也有可能代表的不好。既然农民是农村发展与建设的主体, 那么服务于农村的资本当然应该由农民来监督。
有人曾建议中央建立一个新的审计部门来严格的监督审计这些款项的流向、使用和结果, 那么我们国家要建立一个多么庞大的队伍, 再说, 谁来监督监督者呢?所以, 如果农民没有组织起来参与监督, “下乡资本”要使用到位、有效是没有真正保障的。那么, 我们接下来就考量一下农民的组织化问题。
(四) 农民组织化
中国农民的实际状况基本上是量大、高度分散、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小农。正如罗兹曼在《中国现代化》中所言, 现代中国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组织特别是那些能够跳出亲属和邻里关系的组织这方面的旧遗产实在少得可怜。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在缺乏组织化的情况下, 其合法权益更难得到有效保障, 导致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 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农村有了组织载体, 才能对接上国家的资金投入, 对接上国家的政策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到位。也只有组织起来的农村和农民, 才能提高对城市的谈判能力, 只有提高农村的谈判能力, 才能根本扭转城乡之间的关系, 达到相对的均衡。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农民组织化有所发展, 但很不完善, 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大都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 农民自组织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农民利益表达与综合的需求。由于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失序现象相对突出, 所以政府对农民的组织化问题比较谨慎, 有一种担心失控的隐忧, 对社会上要求建立农会的呼吁也没有作出回应。因此, 实现农民组织化, 需要政府转变思路, 作出相关的政策调整。让农民通过村委或农会组织与市场和地方政府建立起有效的互动关系, 应当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三、小结
综上所述, 中国农村建设的重点应在于制度的建设, 农村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将资源和金钱投向农村就能一蹴而就。由于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预先完全靠理性设计好, 所以, 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时就应该包含一个“制度反哺”的过程, 即在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的相关制度的同时, 把城市中已经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引入农村。因此, 中国的农村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逐步改变资源提取性的社会制度, 建立与资源反哺相配套社会制度的过程。
摘要:中国一直致力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原始资本的积累基本来自农业剩余。在工业化初步完成的今天, 中国开始展开“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 这与之前的资源提取型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的性质截然不同。然而, 为服务资源提取而建立的户籍制度、农民组织化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会阻碍资源反哺的顺利进行, 形成制度瓶颈。
关键词:农村发展,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组织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2]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江苏社会科学, 2005, 06.
[3]曹锦清.社会转型与新农村建设.三农中国网.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吴思对话于建嵘.南方周末, 2006, 08, 10.
[5][美]罗兹曼.中国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8.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5
郭昌盛
论文摘要
注册农技协服务品牌,引入农业技术和农资服务的连锁模式,通过在基层农技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盟连锁机构,进行统一的农资配送,开展农村科普服务,逐步实现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全面提升中国农技协和基层农技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农村科普农民专业合作 连锁服务品牌建设
一、为什么要建设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
1、过去的成效: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十余年了。应该说,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于全国农技协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协会在组织建设、理论探讨、政策争取、环境营造、科普示范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中国农技协组织开展的“科技致富大王”科技下乡活动,已在全国形成科普活动品牌,并得到了中国科协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并被写进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件。
但是,纵观中国农技协目前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为基层服务的手段,摧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协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2、现在的形势:
——科 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增强了科协系统的向心力。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进行大力的表彰和科 普经费的资助,对于基层农技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
作用,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的向心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必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正 式实施。国家把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法律规范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为农民服务的民间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视。法律的正式实施,必将会促进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对我国亿万农民,尤其是农技协组织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基层农技协组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化升级,给农技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并 且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机关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随着法律的深入实施,国家有关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也将逐步落实。基层农技协组织为了名正言顺地获得国家 的政策支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化,进行工商登记,取得合作社法人,也将势在必行。纯粹的农技协技术服务组织数量的减少,质量的降低将在所难免。
——全 社会支持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科协系统今后的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曾经,中国科协是农民专业合作和农民技术服务组织的主要引导者和培育者。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日益发展,社会作用的日益突显,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吸引了社会各种组织的关注。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农 业、科技、民政,以及科协、供销社、团委、妇联,甚至是民间NGO组 织、国外慈善组织等,都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投入大量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给予多方面的扶持。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领域,科协一支独秀的现象正在淡化、科协在其中的作用也在日渐削弱。
面对新的形势,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
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除了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还能拿什么“法宝”来吸引和团结基层农民合作组织?在新的形势下,又如何进一步地为这些组织开展更好的服务?
我想,这是科协系统,更是作为全国农技协联合组织的中国农协急待思考的问题。
二、怎样建设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
科协系统过去对基层的服务,坚持强调公益性的原则,为基层组织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正是因为过份强调了“公益”,而使基层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
新形势下,必须把公益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在坚持公益的原则下,通过建立服务品牌、引入市场经营理念,着力打造并形成科协和农技协系统的农村科普服务新的体系。
1、注册农技协服务的统一品牌。
树立品牌意识,向国家工商总局和知识产权局,进行服务品牌的商标、服务标识的注册登记工作,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同时,在中国农技协建立相对独立运作“农技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进行“新农技”“新农合”“新农协”“新联合”等名称的农技服务品牌的注册、维护和运作、管理工作。设计统一的形象标识,通过互联网、会刊、报纸等,进行品牌的广泛宣传。并制订连锁经营的服务体系和运作计划。
2、建立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的提供商联盟。
面 向社会农资企业、龙头企业、基层农技协组织,进行优质、无公害和有
机农资、生产资料、机械、器具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征集,建立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库。为连锁经 营作好资源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农民最急需、生产商中最有积极性的,作为长期供货商,并逐步进行供货商的滚动发展。在时机成熟时,对供货商进行一定 的收费加盟。
3、建立品牌加盟和连锁经营的基层服务体系。
面 向基层农技协或科协组织,进行品牌的统一授权加盟,利用其现有的农技协服务网点,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进行宣传等。通过服务 网点,面向基层协会会员和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普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农资统购、作物统防、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产品服务等。
4、形成农技科普服务和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平台。
在经过5至10年发展的基础上,力争在全国每个县每个乡镇都拥有1个 以上的加盟点。在开展农技科普服务的同时,利用这一庞大的组织系,逐步开展农副产品的流通销售。如把甲地的木耳,通过这个体系销到乙地,甚至是全国;也可 以把乙地的产品,销到甲地,甚至是全国。实现一个加盟点,既是农业科普服务站、农资流通站、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站、庄稼医院、农村图书馆、文化站,更是一个 乡镇农家超市。
三、建立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村科普,支持和促进包括农技协在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除了农业技术培训、示范等科普服务外,还应有更实实在在的行动,涵盖更广泛的内容。
通过科普服务新体系的建设,在全国形成农技协服务品牌,相对于中国农技协目前进行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授牌命名等活动,内涵更丰富、服务更具体,更加贴近基层农民的需求,因而更具影响力,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如果能达到预期,中国农技协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农村科普服务领域的“巨无霸”,将会促进各级科协和中国农技协的各项工作,为“三农”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公益服务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公 益服务,可以由国家投入。但国家的投入,面对巨大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需求,毕竟车水杯薪。中国农技协作为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没有财政投入,组织本身的 生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引入市场理念,进行公益科普,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为农民提更优质的农业科普服务,还可以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一定 的物质财累。
2、公益科普服务和农村物流的有机结合。
国家鼓励农村物流市场的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连锁,不仅能让农民在家门口购买到优质、正品的农资,引进到最新的技术和品种。得到实用技术培训,还能通过这一体系,进行农产品的物流和销售,将农家店办到全国,解决农民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3、公益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 坚持为农民服务不收费、少收费的公益原则下,通过加盟和品牌、品牌的有偿使用,收取供应商的加盟费,基层网点的加盟费。同时,通过进行农资和新技术新品种 统一配送销售,农产品的销售,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提成。这些都可以为各级科协和中国农技协带来可观的收入,用来支持公事业的发展。
另外,可以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将这些网点的建设,纳入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的有关服务体系,争取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拓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内涵,把这一体系建设,纳入计划,鼓励基层科协和农技协组织及科普示范带头人积极参与和加盟。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于农历新年之前出台,再次将春意吹向“三农”,“强富美”成为“三农”最新标签。赶在佳节之前,我和爱人、孩子回到了故乡。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亲人和朋友,体会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也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故乡,作为中国乡村之一,以其熟悉而陌生的面貌,延伸着中国农村发展和变迁的触角。
亲情,最深沉的爱
每次回家,最欣慰的就是见见父亲母亲,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唠叨和叮咛,顿觉心中有了底气,是那种来自父母最深沉的爱的底气。
见到我们回来,父母从屋里迎出来,笑意写在他们脸上,看到这一刻,我觉得无论回家的路多么艰难,都值得。几个月没见,父亲双鬓的白发又增多了一些,母亲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岁月在猝不及防间,提醒着我,父母在逐渐老去,想到这,不禁一阵酸楚。真的应该多回家看看父母,陪陪他们,趁他们还健康,趁我们还年轻。
环顾门外,家里的院落,被父母打理得干净整洁,开辟出来的小菜园四四方方,里面种着时令的蔬菜。大门前的池塘,如今已干涸,池塘的周围被一些邻居用土垫高了,有的种上了蔬菜和树木,有的则在上面盖起了楼房。记得小时候,池塘里种满了荷花,也养了鱼。每到夏天,满池的荷香随风吹来,村里的一些男孩经常蹲在池塘边钓鱼。到了踩藕和收鱼的季节,一位村民穿上连体的防水衣下水踩藕,另一位村民则撑着小船撒网捕鱼,随后把捕获到的鱼按人头分给每户人家。儿时的我,经常搬个板凳,和奶奶一起坐在池塘边,看那些采摘荷花或钓鱼的人们,还有一些调皮的小男孩趁奶奶不注意,爬上池塘边我家的几棵梨树上采摘果子,发现小脚的奶奶走出来,他们赶紧从树上滑下来,一哄而散,来不及听奶奶说的“娃儿,小心别摔下来了”。童年的记忆,满满的都是欢乐和幸福。
在回家之前,父亲就在电话里嘱托,记得把照片冲洗出来。那是去年“五一”回去时拍的一些家常照片,有父母抱着我的孩子玩耍时的瞬间,有母亲和我的孩子在院内的小菜园里抽蒜薹时的场景,也有父亲和爱人在楼顶一起折槐花的情景。这些寻常的照片,父母却格外重视,也许在父母看来,这些都是美好的记忆。记得每次回去,父母常让我们看不同时期的照片,“这张是你3岁时拍的,这张是在我们的老房子前拍的,那时院里的木槿花开得正旺……”,一张张照片,定格了我们成长的瞬间,也承载着父母的爱。这次带回去的照片中,有一张是孩子给我的父亲拍的,父亲格外喜欢。照片中父亲坐在门口,满眼笑意地看着活蹦乱跳、嘴里碎碎念的外孙女,坚毅的脸上露出笑容,午后的阳光照在他的头上,祥和而温暖。
故乡,悄然发生着变化
故乡,有儿时的记忆,有一起嬉笑玩耍的伙伴,有浓得化不开的情谊,也有悄然发生着的变化。回到故乡,遇到了几位故友,伙伴们讲起了往年的趣事,欢乐的,嬉闹的,疯狂的,懊恼的,羞赧的,揭秘的,一件件小事串成了一颗颗记忆的珍珠,在友情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曾经熟悉的青涩面孔,如今已爬上了岁月的痕迹,成熟中透着沉稳和练达。相知多年,伙伴们容颜虽变,但纯真的情谊永恒。
伙伴中有在外创业者,有进机关的公务员,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有乐居故乡的私营店主,也有在家相夫教子的全职主妇,谈及故乡的发展和变化,伙伴们众说纷纭。创业者朱海(化名)说:“我去山西多年,每次回来感受都不同,尤其是近些年,家乡的变化较大,道路宽敞了,车辆多了,村里的瓦房、平房少了,二层楼房多了,条件好的家庭盖起了三层、四层的楼房,就像城市里的小别墅,但同时空房也多了,每逢节后,人们大都外出了,家里宽敞亮堂的房屋却很少有人住。”全职主妇王琳(化名)说:“我们和其他一些家庭一样,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在市区买了房子,家里的地都转给亲戚耕种了,老公靠做生意养活全家,我们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回老家住。”这些现象不仅加剧了农村的空房率,也反映出了农村教育的一些问题。
“是的,现在不少孩子被父母送到了市区上学,使得农村和乡镇的中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在乡镇小学教书的赵一诺(化名)接过话题,“之前我们学校有11个班,各年级平均有两班,每班有三四十个孩子。但最近几年,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项城市区去念书,现在我教的四年级一班只有13个学生,更少的一个班只有9个学生。而市里的中小学,一个班人数多的甚至达到了93个。城乡教育现状出现了两极分化。”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背后,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些家长认为,农村的教育设施跟不上,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落后,教案几年不变,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和生机,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有极少数的初中生、高中生受其父母“新读书无用论”影响,毕业后便匆匆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要改善农村中小学的配套设施外,也要强化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还课堂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加强正面的社会宣传,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道路通,百业兴
从郑州返回故乡的途中,路过项城市火车站旧址,新火车站已搬到了市区外,其周围的道路宽阔洁净、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尤其是迎宾大道,贯通城市南北,是一项民心工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项城的框架日益扩大,目前可分为老城区、行政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南新区、南顿文化旅游区几个部分。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区发展。
而在乡镇,道路建设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位于项城市与乡镇之间的一座桥,几年前被重新修了,但每逢过年过节,此处都会出现拥堵,一辆辆机动车、自行车排起了长队。今年经过这里时,并没有出现拥堵现象,期间发现几个容易造成拥堵的路口都站着一位男士在进行指挥、疏通工作,一问才知,这些都是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为防止春节期间出现拥堵,这些乡镇公务员当起了交通疏导员。且不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怎样的解释,单就其行为而言,确实为人们佳节里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而乡间的道路,相比城市要窄一些,路况有好有坏,有的路段铺好后使用不久,石子和土就暴露在外面了,车辆经过时,扬起一路尘土。究其原因,是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偷工减料行为,造成了豆腐渣工程,对此,各级政府应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还老百姓一条结实畅通的道路。
浅析中国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7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攻坚政策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实行了新的金融政策,据有效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农村用户的贷款金额都在同比上升。这说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占据总人数的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将会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因而,农村金融能够有着好的发展趋势,必将会引领我国实体经济走向更加广阔、充满希望的未来。下面笔者将会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农业贷款余额也正在逐年提升,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完善总体向好,但是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农业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域性问题,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与本土金融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动量小,信贷资金追逐利润客观存在单方向流入城市的现象,不能够满足当地农村人们的实际应用。除此之外,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不够突出,这些都是我国农业金融现阶段所存在着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计划
由政府财务部门尽快偿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贴息,同时剥离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当地有关政府应该尽快的完善现有农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这样才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机构的改革和深度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会更好的实现创新式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调整与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会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风险补偿计划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步转型,从而为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完善现有的信贷工作流程给予有利的保障。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探索:天津市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于2015年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资金,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客观上促进了信贷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在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时候,还应该对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发展与完善,避免出现农村信用贷款资金跨区域外流的情况,让农村资金回归当地建设,支持农民创业。所以,在实际的农村资金管理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农村建设、创业进行引导投资,这样既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还能够协同实现新农村建设。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建设小额创业保险组织也是可行的,积极鼓励贷款客户为贷款资金买保险。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就应该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完善性。
(三)畅通资金双向流动渠道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资金不足的现实困境,可考虑由大型商业银行参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由大型商业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批发贷款或委托贷款等共同开展业务的方式让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可将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资金流通渠道,既降低了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空闲的成本,也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
(四)制定农村金融投资的相关法律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规定农村金融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增加一些比例的信贷产品,这样对于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在实际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应该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措施,对于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额度的减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建立不健全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机制,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五)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农村金融环境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如何能够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对其进行改善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农村金融网络支付体系没有完全得到百姓的认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传统“存贷”金融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经营风险,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销量滞后等,这些都是需要有关部门改善的主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运作、协同方式,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六)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审查制度
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审查制度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宏观上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市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在竞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业金融必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在制定农村金融市场审查制度的时候,对于民间借贷不要有着太多的干涉,但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在保护正当经营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的鼓励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建设。
(七)依据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特征进行变革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应该根据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变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金融机构和资源进行变革和重组,自从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准入新的金融机构,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有一些农村机构的金融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均匀的情况,或者是建立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这些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只有加强金融服务机构自身的竞争化建设,才会更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为发挥出金融机构的作用奠定基础。
四、西方国家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实现创新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而言,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将会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所以,在实际的规划中,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情况对农村金融企业进行建设和发展,并且根据有关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信贷等产品的长期创新,这些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在金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很多智能化的业务,产品创新还相对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提升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就应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创新式的整合发展,将核心竞争力构建和体制转型提升到新高度。加强地方农村的金融建设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引导我国农村信用社资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本土,实现“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征信制度,建立本地农民信用档案
西方国家的信用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时间长,分工明确,信用管理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信用服务公司对信用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建立起庞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使数据贯穿银行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例如:工商注册、税收、统计、法院、商务活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目前,中国农村人口信用意识还相对较低,农村的信用环境比较差,经营者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征信制度是提振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在全社会征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可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收集信用信息,也可利用金融往来数据获得,并为每位本地农民建立信用档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农业金融与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区域发展合力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滞后、信贷资金外逃等具体问题,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金融创新显得较为落后,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业金融建设的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大众创新、产业创新。在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的创新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我国的农村金融转型和创新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情况下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笔者将会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领域,2013(09):134—145.
[2]王军.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金融视线,2014(07):109—116.
[3]马守义,沈国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7):165—168.
[4]李建伟,余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J].经济学动态,2013(04):117—127.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产生的背景
(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在2015年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在扩大教育机会的同时,为实现“全民优质教育”这一目标也开始了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课程和教学改革。然而,“教育规模扩大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同时并举,给教师带来巨大挑战,它要求教师具备灵活性,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实践”。[3]许多国家面临教师数量短缺和教师质量欠佳的双重难题。提高教师质量,尤其是支持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二)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范式也发生转变。“成功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是持续进行的,包括培训、实践和反馈,应该提供给老师足够的时间和后续支持”。[4]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逐渐被新的“实践反思”模式取代,重视教师的实践知识、反思与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更少专制性而更多参与性,鼓励和增加学校与社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责任,以形成社区、学校和教师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强调持续的跟进与支持,帮助教师将所学运用到课堂实践中”。[5]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异较大。在教育方面,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经费投入、教师和其他资源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教师短缺,很多学历不达标的、未经培训的代课教师或合同教师在农村地区任教;“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大都集中在城市,而年轻的、较少经验的教师则被派往农村和偏远地区任教”。[6]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农村教师常常有很强的孤立感,觉得被人遗忘,在专业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感到孤立无援。[7]这也导致农村教师的职业信念较低,缺勤率较高。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面临教学上特有的挑战: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更低;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少的专业发展机会;偏远地方的教师接受督导和其他教育服务的机会更少。[8]此外,农村教师常常需要应对大班额,在双语或多语的环境下教学以及应对贫困、冲突和疾病带给学校和学生的影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方式无法满足农村教师的需求。“农村教师在参与各种专业活动时,常被定位为‘文化弱势者’……。农村社会的独特问题语境、农村学校以及教师正在发生的变化、 遭遇的困境、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通常很难找到发声途径,也难以在培训过程中形成学员与培训者、 培训材料之间的深入对话”。[9]很多国家面临的这一难题需要尝试新的方式予以解决。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许多国家的教师在职发展项目从过去强调集权化的培训班转变为更加分权化的方式,将教师在职发展的重心下移到地方层面或者学校层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起步较晚。在国际教育援助方(发达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大型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等)的支持下,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发展援助项目来提升本国基础教育质量,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其基本策略是构建一个基于本地的支持服务体系,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校本的、切合当地需求的培训和其他专业发展机会;强调当地教育机构和人员的能力建设,以便能够为农村学校和教师提供长期持续的支持。
(一)基于校本和联片学校(School/Cluster- Based)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埃塞俄比亚的实践
1.项目背景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国80%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发展相当落后。20世纪90年代前,该国基础教育毛入学率低于20%, 而女童的毛入学率不到10%。教育质量差,地区差异明显,课程设置不符合学习者以及多元化社会群体的需求。[10]现任政府于1991年上台,1994年出台“新教育与培训政策”,希望通过改善学校整体条件、提高师资质量、开发新课程等措施来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
埃塞俄比亚的在职教师培训传统上有两种, 一种是以学历提升为目的,由师范院校组织实施的知识补充模式;另一种是一次性大型集中培训班。这两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而且培训与课堂实践脱离,无法真正支持农村教师。1997年以来,该国在美国国际发展援助署(USAID)的支持下,实施了“基础教育系统改善项目”(Basic Education System Overhaul),开始在提格里州(Tigrai)试点基于校本的和联片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取得成功后在全州铺开,而后成为全国政策,并通过美国国际发展署支持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项目”(Basic Education Strategic Objec- tive)将相关实践扩展到全国范围。
2.基于校本和联片学校的教师专业支持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基于校本的和联片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是以学校联片的方式将分散的学校和教师连接起来,并以中心学校为基地开展本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和设备等条件,选择1所学校作为中心校来负责周边3~8所卫星学校的教师培训与支持活动。中心学校往往建有联片学校资源中心,作为教师培训、研讨和共享资源与设备的场所。
基于联片学校开展的专业发展支持活动主要包括教师培训、研讨以及非正式的经验分享活动。 项目前期,主要由州教育局和项目的外聘培训专家直接在中心学校,面向所有教师、学校领导和学区教育官员传递校本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待地方人员的能力加强之后,就由学区和学校联片区负责组织自己的培训活动。县(Zone)、学区(Woreda)监督学校联片区工作并提供后续支持。每次培训后,联片区教育督导员走访卫星学校,支持教师将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培训内容基于教师需求评估结果,以新课程目标为基础,侧重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技能。例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大班额课堂的管理;教学辅助资源与方法等。每次教师培训或研修聚焦在一、两个新理念和技能上,教师有机会看到示范、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练习。教师在随后的几周内在自己的课堂运用这些新的方法。 联片学校鼓励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反思和改进实践,并定期召开会议来讨论、共享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非正式的教师支持活动也在中心学校定期开展,主要包括:教学经验共享工作坊;教学督导;学科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一起为年级统考做准备;通过共享人员、设备和材料开展学校之间的合作与管理。
3.成效与持续性
自1997年项目试点以来,基于校本和联片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逐步在全国铺开,最终成为该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其成效主要包括:教师观念转变,理解并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升;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分享教学经验, 发展互助关系,减少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边缘化现象;教师在教学、行政和教学领导力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农村地区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得以有效利用。[11]地方教师培训学院通过参与项目,为联片学校教师提供后续支持,逐步从职前教师培养转向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的发展模式, 提升了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然而,在偏远地区, 这种发展支持体系仍然面临资源中心协调员流动频繁、提供的支持服务时间有限以及相关资源缺乏等状况,需要政府、学校和未来的援助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二)以导师制(Mentoring System)为依托的农村教师校本发展:罗马尼亚的实践
1.项目背景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 1989年苏联解体后,罗马尼亚的政治、经济、社会急剧转轨。教育方面,“罗马尼亚的教育体系在义务教育入学方面做得较好,但是在教育质量和教育的适切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12]罗马尼亚有近4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教育服务质量的城乡差距成为主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方面,20世纪90年代的罗马尼亚教师在职培训只能通过大学和名为“教师之家”(Teacher Houses)的地方教师培训学院来提供课程,但是其培训内容和方式并不能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由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陪训成本较高、工作无人替换等原因,农村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程度也很低。
在此背景下,2003年~2009年罗马尼亚依托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的农村教育项目(Rural Edu- cation Project),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建了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培训支持体系,为农村教师提供适切的支持。
2.“导师制”农村教师支持体系的组织与实施
“导师”是项目中最重要的角色,其工作职责是分析诊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培训教师、为教师提供后续支持和专业咨询,评价教师并提供改进建议。根据严格的遴选标准,共有136名导师获得资格认证和培训,为全国41个县的教师提供支持服务。[13]这些导师都是具有成功教学和教师培训经验的资深高级教师,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为适应在农村地区开展工作,所有的导师具备驾照,能够在复杂道路条件下驾驶。项目为导师采购配备了性能强劲的汽车,使其能够到达偏远地区;为导师都配有一部手机,能长期与专家和管理人员保持联络;也为他们配置培训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挂图等)和培训教材,随车运送到偏远学校。
导师每年到各县每所农村学校实地访问4~5次,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指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到学区通过面授培训来了解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然后访问该学区单个学校,帮助教师建立伙伴小组,制定学期专业发展计划;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一段时间之后,导师再次回到学校,通过课堂观察和个别指导,监测和督促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与效果。
为确保支持工作的质量,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项目开发了10个培训模块、4盘教学录像以及导师工具包。依托导师制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教师参与学习过程,并将相似的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此外,校本教师培训被纳入到政府教师继续教育框架,获得全国在职教师培训中心的质量认证, 保障了校本培训的质量和农村教师的参与率。
3.成效与可持续性
罗马尼亚农村教师支持体系的亮点在于:由导师驾驶汽车,前往农村学校就地为教师提供培训,解决了由于路况、天气和资金原因,边远农村教师无法获得专业发展机会的问题。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也导致农村学校教与学方面的积极变化。2009年,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结业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比例从2002年的2.4%提高到10.68%; 2008~2009学年,超过68%的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而在5年前这一比例仅为30%。[14]
由于“农村教育项目”的成功实施,导师制成为罗马尼亚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的主要模式,它在欧盟援助的“2007年~2013年人力资源专项发展计划”中得以延续,继续针对农村和小城镇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服务。
(三)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构建的县域教师支持体系
1.背景信息
自2000年达喀尔会议以来,全民教育在中国取得巨大进展。中国政府开始关注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通过多项措施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中英两国间政府发展合作项目———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于2006年启动,历时约5年,覆盖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的27个国家级贫困县。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能力,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以帮助更多的弱势女童和男童获得有质量的教育。 项目着力通过两方面工作来加强农村教师的能力建设:一是根据教师需求,实施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二是构建县- 乡- 校三级的县域教师支持体系。
2.县域教师支持体系的组织与运作
利用原有的县级教师培训资源和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项目县建立县、乡两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的实体与平台。县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整合了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和电教馆等教师培训机构的人员和资源,统筹全县教师培训的规划、管理,并指导和支持各乡(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乡级层面,在乡(镇)中心校设立乡级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将其定位于“全乡(镇)教师学习、培训的场所;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问题的场所;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寻求专业帮助,也是县教师培训机构了解一线教师需求并提供相应支持地方”。[15]
在支持体系的人员建设方面,各项目县通过聘请教师培训机构和城乡优秀教师作为县级培训者。他们不仅在县、乡两级资源中心实施教师培训,而且分为3~5人一组负责某个乡(镇),定期到中心校开展支持工作。乡(镇)中心校的骨干教师也被组织起来,负责为周边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依托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开展的专业发展活动主要包括:教师在职培训以及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巩固完善县- 乡- 校三级听课评课体系以及同校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体系;建立县- 乡- 校三级导师指导体系和校本导师体系,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示范观摩课;课堂行动研究;组织邻近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定期集体备课;以教学竞赛方式激励教师将新理念与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
3.教师支持体系的成效与可持续性
县- 乡- 校三级教师支持体系弥补了县级教研机构因人力物力缺乏而对边远学校支持不够的缺陷。依托乡镇教师资源中心开展的活动,不仅帮助教师将新课改的理念与方法用到课堂,而且促使乡村教师寻找本地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增强了专业自信和能力。教学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变化,“课堂上,教师用于全班集中教学的时间从基线调研的90%降到60%以下,并具备多种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间的比例从基线的20%提高到40%以上”。[16]
作为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尝试,县域教师支持体系的可持续性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县级教师培训和教研机构没有实质性整合,资源分散,对乡镇资源学习中心的管理和支持不足;专门针对农村一线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资料较少;农村教师支持者自身的能力有待提升;项目结束后,支持体系运作的资金、人员和时间保障面临不少困难。
三、农村教师支持体系的定义与内涵
从这三个发展中国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实践都不是一次性的短期投入,而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架构、有运作机制的系统性投入。根据已经获得成功的实践案例,笔者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定义为: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调动和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学习质量为目标,为区域内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便捷的、持续的、公平的、有效的支持和服务的运作机制。具体来说,这个支持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构建学习共同体,将分散的单个教师联系起来,分享经验和相互支持;(2)有专业人员(导师、督学、教研员或培训者)通过在职培训课程和校本专业发展活动为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3)有一个被称作“资源中心”的地方为教师提供活动场地、图书资料和信息技术设备(电话、互联网等);(4)有配套的运行机制、管理和监测机制,确保支持工作的质量和有序开展。
四、农村教师支持体系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
构建和成功运作农村教师支持体系需要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投入,从上述三国的经验来看,农村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条件:
1.农村教师支持体系应是以需求为本,为本地教师提供适切的支持。分析三国的经验,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通过教师需求分析,诊断问题,确定支持体系的目标;将本地一线教师纳入到目标设定、培训和学习材料开发以及支持活动开展的决策过程中;确保提供给教师的培训、材料和指导的适切性,使其能够针对当地农村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给予回应;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从教师、校长和支持者收集数据,根据效果和反馈意见调整教师支持的内容和形式。需求为本的、本土化的支持体系,有助于形成当地教师和教育者对支持体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其中,实现主动发展。
2.发展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学领导力也是农村教师支持体系成功的重要基础。支持体系不仅涉及教师发展活动本身,也涉及教育规划、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师支持体系在三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不约而同地都包含对当地教育官员、督导人员和学校领导的教学领导力建设,使其能够在各个层面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教学支持,转变过去检查、考评性质的工作为发展性的、支持性的工作。
3.教师支持者的能力建设是确保支持体系质量的关键。罗马尼亚为确保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质量,不仅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和聘任标准,而且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导师能力。这些措施包括:以导师技能为主题的直接培训;通过远程学习平台的在线培训和协助,确保项目管理者和技术团队为导师提供支持;组织导师经验分享研讨会,帮助导师分享经验、反思实践、寻找问题解决办法。[17]在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的案例中,教师支持者的能力建设主要通过培训者培训和定期举办的研讨会来实现的。在具体情境下,充当教师支持者的大都是本地教育人员,包括教研员、教师培训者、督导、校长和骨干教师,因此他们的能力建设不仅关系到项目期间支持体系的实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提升为支持体系的持续运作和深入发展提供了可能。
浅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篇9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
随着电子商务大潮的来临, 近两年, 农村这个大市场也逐渐开始活跃起来。从现实情况看, 全国各地农村和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逐渐旺盛, 一些农业主导型、旅游文化型、商业贸易型的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尤其显著。近几年“白菜烂仓库、西瓜烂地头”的报道屡见不鲜———农村因为物流落后、信息闭塞, 即便有丰富的产品却推销不出去, 本应是欢乐的丰收竟会成为烦恼。中国目前的农业问题关键一点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把分散的独立生产者和小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卖到城市中去, 呈献给给众多的消费者。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 非市场缺失而是中介缺失———就目前农村发展来看, 这些市场是必须建立在信息流基础之上的。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
1.1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西瓜烂地头”的报道屡见不鲜, 农村因为交通、信息闭塞, 往往有丰富的产品却推销不出去, 致使本应欢乐的丰收也成为烦恼。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农村市场信息供给严重不足、信息沟通不畅的约束。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大户等市场主体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有效的信息。因此, 加强商务信息服务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需要
目前,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在实现正常的产品流通上有问题, 而且功能也不完善, 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导和组织生产的作用。农民虽然在多方面已经努力地去适应市场的需要, 但在销售方面显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 不能主动地选择最有利的市场去销售, 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为解决农业发展中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 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流程, 推动中国农村的新发展。
1.3 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现代化的物质装备、现代化的科技支撑、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经营形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等。其中, 现代化的经营形式包括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网上农业商务信息服务是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通过信息服务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可以不断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营销, 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从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 。
1.4 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性日益增强, 不仅国内市场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 国际市场变化同样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交易, 也要参与国际市场交易, 而如果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市场行情等, 在谈判中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持, 往往会处于弱势, 导致交易上的不平等和损失。因此,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动态, 也要关注国际市场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动态, 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产品价值。因此, 政府及有关方面要做好国际市场信息的收集、梳理,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传输, 为国内生产经营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搭建网络营销平台, 提供便捷的交易系统, 降低国内生产经营者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 提高竞争力。
1.5 城镇化的新模式需要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加速的时期, 长期以来行政指令主导下的资源分配模式、以乡补城的发展策略, 让公共投资的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少数大城市, 倒逼城市面积扩张, 公共资源配置增加, 形成恶性循环, “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2.1 中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基本完成框架结构, 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电信已建成开通了覆盖全国的数据通信网络。其中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1993年建成开通, 是中国电信最早建成的数据通信网络, 网络规模目前已经覆盖到2200多个城市, 并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1994年开通, 目前骨干网已通达所有省会城市, 覆盖到2000个县以上城市和2000多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市的接入网建成, 网络节点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 并与美国等5个国家的12个运营商有直达路由连接。中国公用宽带网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会城市, 20个省的省内宽带网已基本建成。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主要提供国内信息服务和各种应用。
2.2 农村信息化逐步完善, 为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保障
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阻力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长, 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 导致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电子商务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 拓展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简化了供应链环节, 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现阶段虽然涉农网站越来越多, 但是农民需要的内容较少, 地方性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以至于农民看不到最新的信息内容, 大部分的信息内容为政府服务信息, 产品供应, 农民用处较少。农民们更需要类似于预测类的信息, 比如讲下一时间段我种什么最赚钱。然而电子商务活动让农民更加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进而通过可靠的市场动态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怎样才能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其次可以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途径, 避免造成因为产量小而没有用户收购。其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绝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往往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生产行为。这种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场需求状况, 造成需求与供给之前的矛盾,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于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 了解市场需求状况, 为农业生产者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合理组织生产, 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3 我国农村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 是农村电子商务跨越发展的基础
根据CNNIC的统计报告, 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 占整体网民的27.3%, 同比增长16.9%。
在农村网民增长的基础上, 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农村网商创业的星星之火, 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和特色商品, 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 农村网商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 由农民个体扩展到了村、镇、县。
在江苏沙集镇、义乌青岩刘村、四川省青川县等地, 农村电子商务区域生态正在以点带面的态势涌现, “农户+公司+网络”的模式正在广泛蔓延, 改变着传统农业经济和产业, 改变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3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整体上还没有从传统小农经济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生产规模小, 信息技术手段和能力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这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
3.1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应以农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为切入点, 尽快改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范围, 提高农村的信息化程度, 为发展网上农业商务信息服务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深刻认识农业网络信息化的重要性, 切实加大对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基层乡 (镇) 村要融入到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信息网络系统中, 同样要求大量资金投入, 这样才能使星罗棋布的乡镇村形成横向相连接、纵向贯通的农村信息网络。所以, 必须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 才能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在网络建设上做好基础性投资的工作, 积极引导涉农部门和企业做好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设, 有效的解决“最后一公里 (2) ”的问题。加强国家农业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建立区域网络, 并与国内主干网、互联网接轨, 实现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农户入网。在农村地区, 应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和电视网, 把计算机网络与广播电视、电话等通讯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这些通讯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 及时有效地把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送到广大农民和企业手中, 也能有效的解决农民信息服务投入资金不足、农民使用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等多方面问题。
3.2 政府应积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政府应“不缺位、不越位”, 集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凡市场可以解决的事情就应让市场去解决, 政府不越位;但对于一些市场失灵、农民网商自己突破不了的瓶颈, 特别是农民网商明确甚至强烈要求政府出面的事情, 如针对土地、资金、人才、网络资费、能力建设等问题, 政府应出面帮助协调或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不断改善对农民网商的公共服务 (3) 。
完善的物流体系, 能够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 从而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 不仅有专业化的电子服务平台, 而且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也很高 (4) 。我国农产品生产分散, 规模小, 流通效率低, 应逐步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以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 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芳.浅析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2期.
[2]莫玉鑫.中小企业怎样转型电子商务营销[J].市场观察, 2011年第6期.
[3]杨楠.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J].经济论坛, 2010年第4期.
[4]郭赞伟.综述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J].中国商贸, 2009年第9期.
[5]黄春宝, 叶枫.网络购物下客户体验的实证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年第8期.
[6]霍晓.浅谈网络购物在未来生产消费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日本,农村发展,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日本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运动的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日本的造村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在日本也被称作造町运动。造村运动的出发点, 是以振兴产业为手段,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振兴逐渐衰败的农村。随着造村运动的发展, 其内容扩展到整个生活层面, 包括景观与环境的改善、历史建筑的保存、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康与福利事业的发展等, 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扩大到城市, 成为全民运动。
一、造村运动开展的背景
1. 解决农村“人口过疏”问题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故致力于重建城市, 把主要的资本集中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大都市上, 因而导致巨大的城乡差距。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农业劳动力大批外流, 农村人口大大减少。在1955—1971年的16年期间, 工业增加了1830多万人, 达到了4340多万人, 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61%提高到85%;与此相反, 农业劳动力从1600万人减少到760多万人 (1) 。这就是说, 日本战后如此迅速增长的劳动力, 有一半以上是通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而得到补充的。农村因为青壮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 农村就业人口中老年人和妇女的比例越来越大, 1980年从事农业的人均年龄男性为53.3岁, 女性为51岁。这种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大城市及其周围人口过密, 而在农村人口过疏的现象, 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下降, 农村面临瓦解的危机。因此, 在日本乡村自发性地展开了造村运动。
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 也给日本造成了沉痛的打击, 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 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大量消耗石油的巨型技术、企业、项目难以启动, 甚至曾经利用廉价石油的交通运费也越来越昂贵, 国家和个人都不堪重负, 兴建城市的模式也备受质疑, 特别是对资源严重匮乏的日本来说, 只能先考虑进口石油的数量, 然后才制定相应的经济增长目标。在能源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不用消耗大量石油的中小产业项目格外受欢迎。另外, 在当时的日本,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财政的作用越来越弱, 单纯依靠财政上的投资和信贷来改变地区差异也越来越难, 而由农村自发展开的的造村运动却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源和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的发展。
3. 防止农村人口外流的需要。
造村运动的倡导者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认为, 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的增多, 导致不同的人需要交流不同的信息而聚集;另一方面,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量虽然很大, 但仍然存在自己需要的信息搞不到手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 所以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就要向信息流通的城市集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 信息化越发达, 城市化的进程也就越快, 而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外流, 平松守彦提出了“磁场理论”:如果强磁场与弱磁场之间放一块铁板, 铁板自然会被强磁场吸引而去。为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 就要把农村建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 把青年人牢牢吸引在本地区, 磁场的吸引力在于产业, 必须立足本地区条件,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寻找农业之外的致富途径, 成为村民积极参与造村运动的主要原因。
二、造村运动的主要内容
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且影响力扩及全日本乃至亚洲各国的形式, 就是由平松守彦于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其主要做法有:
1. 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 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
大分县地处日本九州岛东部, 全县地形复杂, 其中林地占全县面积70%, 除了几处盆地外, 几乎没有大的平原, 这样的自然条件, 使大分县具有种类繁多但产量不大的农特产品, 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 “一村一品”的基本目标就是开发、振兴农特产品。他们在培育农特产品上抓住产地建设、培育名牌两大重点环节。如在产地建设上, 强调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基地, 以朝地町、九重町、玖珠町、钱津江村、之光村等为代表的牛产业基地;以大田村、国见町、野津原町、潼町等为代表的香菇产业基地;以佐伯市、庄内町、挟间町为代表的草莓产业基地;以姬岛村、鹤见町、蒲江町等为代表的水产品产业基地。
培育产业基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在日本迅速工业化的过程中, 尽管农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但日本政府并未放松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 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农业。日本实行了各种各样的价格支持制度, 如对大米实行成本与收入补偿制度;对土豆、甘薯、甜菜等实行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对牛肉、猪肉等实行稳定价格制度;对大豆、油菜籽、牛奶则制定目标价格差额补贴制度;对蔬菜、水果、蛋类等实行价格平准基金制度。尽管价格支持的方法各异, 其核心都是保证农民的产品能够销得出去, 生产成本能够得到充分补偿, 农业生产有利可图。
2. 以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为途径, 提供农业低息贷款。
农村产业的振兴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撑,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由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组成。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是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由政府依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于1953年全资设立, 负责对土壤改良、造林、林间道路、渔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 以及对维持和稳定农林渔业的经营、改善农林渔业的条件所需资金提供贷款。20世纪70年代中期, 日本粮食生产过剩, 扶持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成为农业政策新重点。90年代初期, 日本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 公库设立“特定农产品加工资金”, 将资金投向支持增强本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日本农村金融的另一支主力军是农协金融。农协设有信用部, 其业务以分散农户为单位, 使得农户能以较低利率进行相互融资, 业务范围包括会员的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债务担保和国内汇兑交易等信用业务。日本农协系统的金融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分为基层的协同组合, 都道府县的信用联合会, 中央的农林中央金库和全国信联协会三个层次。根据《临时利率调整法》的规定, 基层农协的存款利率可以高于普通银行。另外, 农协金融机构遍布农村, 服务工作细致周到, 经常组织农协职工走访农户, 坚持常年登门服务。因此, 农协储蓄吸收了大量农村闲散资金, 能够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 而且一般不需要担保。农户贷款的用途并不限于从事农业生产, 只要农民需要, 都可以向农协贷款, 主要包括:农业周转资金、生活资金和工商业周转资金等短期贷款、生产性的设备资金和非农业生产投资, 还有消费型的房屋建设改造和耐用消费品添置等长期贷款。据统计, 农协贷款余额中, 对社员发放的农业和生活贷款占80%以上,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基础及资金保障。另外, 政府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 也会通过各级农协的窗口发放给农户。
3. 对农民进行大规模补贴, 增加农民收入。
日本早期农业比重一直比较大, 1947年, 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1955—1975年经济高速增长的20年, 日本农村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了26.3个百分点, 农业占总人口的比例, 1970年为25.3%, 1980年为18.3%, 1990年降到14.0%, 到1997年降到9.2%。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 为了对付经济萧条, 日本开始对农村进行大规模的补贴, 并且补贴规模不断提高, 战后日本开始土改, 政府买进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使其变为自耕农, 农产品供给迅速增长, 农民收入迅速提高, 1955年之前农民收入基本上高于城市职工。但在1960—1970年间, 日本大米过剩日趋明显, 农民收入开始下降, 转产政策应运而生。1974年时农民收入水平又超过了城市的工人。
三、日本造村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1. 完善立法、政策支持。
日本在造村运动的过程中, 采取法律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土地利用、地区发展、农业发展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这点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启示重大, 我国每年都存在大量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现象,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为此, 应该制定更为有效的法律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更加合理的耕地补偿法, 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使得农民有病敢上医院,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农民能维持基本生活。
2. 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日本农协由3574个基层农协、47个县经济联合会和1个中央联合会。下级农协组成了完备的流通服务网络, 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他们利用联合的力量, 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 成为集农业、农村、农户三类组织三位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 99%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农协组织。 (2) 农协组织主要为农户提供如下服务: (1) 提供农业生产资料; (2) 负责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3) 收购产品后统一包装、储存、运销。日本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有80%以上是由农协为其销售的, 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的。日本农协作为农民的合作组织, 在农民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真正成为日本农民的保护神。
3. 重视农民教育培训。
在农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日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于是支持、鼓励其他力量的参与, 日本农民教育的供给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从总体上看, 一是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高中等农业院校;三是企业与民间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四是各级农民协会;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改良普及系统。国家设有农协中央学院, 各地方有41所农协大学及各种研修中心。 (3) 这种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参与,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 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 一方面农民素质普遍较低, 另一方面农民的人口数量巨大, 农民教育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在目前国力有限的情况下, 应该参照日本的经验, 结合国家和民间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方面要完善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于农民培训方面的体系, 主要解决农民应用高新技术的培训, 完善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体系, 重点解决农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知识问题;另一方面, 国内的一些地方农民专业协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补充方式, 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这个有力的工具将农业学校、推广部门、培训部门、行业协会结合起来, 不仅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 还可以开展远程培训、网上交流示范等, 让有条件的农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培训。
参考文献
[1]侯力, 汪小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04 (6) :44-47
[2]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趋势及启示.http://www.sdny.gov.cn/art/2007/7/19/art_621_33608.html信息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2007.7.19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中国新农村建设;内涵;发展方向
之所以如此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原因在于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相当有利,并且能促进现代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大会的精神,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大力支持,同样地,工业化的建设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与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能否等同起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在这里通过讨论为大家揭晓答案。
一、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言论及实施方案
不管是上层官员还是基层干部,亦或是业内学者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多言论实际上大致意思都差不多。概括起来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
部分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方案。农村城镇化就是使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型,农民数量减少,在生存方式上不再仅仅依靠农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及全面化,工业的理念不再是城市的专利,在农村也应该得到大力推进。现在这些方案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在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了实践。像山东省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的标志,在农村积极推进工业化。一些不够发达的地方更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城镇化和工业化摆在首位。
二、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城镇化并不是说在形式上把农村变成城镇,尽量使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有实质性的提高,使其发展与城市相协调。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等同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城镇化和工业化作为外部推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反过来,建设好了新农村,又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两者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精神也加新农村建设列入发展战略,指出三农问题在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的艰巨性,并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部分地方领导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抓紧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要保留地方文化和特色,避免顾此失彼。
三、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鉴于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对新农村的建设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加上综合国力的增强,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我国如今的情势堪比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我们可以借鉴其新村运动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韩国新村运动的目的、口号都具有正面能量,并且配以灵活的运动方式,在物质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层面,以自愿为前提自上而下全民行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建设新农村却丢了新农村的后果,大规模的农村人员流失令建设空置,失去了建设的意义。鉴于这样的教训,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正确理解其内涵,找准发展方向,切不可简单照搬国外的形式,西方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老路实在不应该效仿。在学习韩国成功经验的同时,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两手抓,齐头并进。可以说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自己的创新理念。
四、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理解得意义
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绝不能相互替代。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具有战略意义。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的发展水平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地位很有必要。对一些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非常低的市县和乡镇,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地位才行。从长远角度考虑,正确的理解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相当有利。之所有具有独创性,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物质基础不无关系。
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区别甚至可以当作区分不同国籍的标准。因为我国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工业文明几乎是跟其他国家一样的。中国要想真正发展起来,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是不太现实的,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就得在农业文明上下足功夫,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总结
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力,并且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意义深远。我们必须从各种言论中自省,吸取经验教训,全面理解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正确把握发展方向,争取早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德喜.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J].中州学刊,2006,11,10(6):21-25.
[2]任志涛,姚国强.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分析[J].建筑经济,2007,7,30(S1):27-29.
[3]任军利,朱晓锋.我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比较[J].求实,2008,7,10(7):93-95.
[4]安虎森,高正伍.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0,5,15(3):83-87.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12
一、农村民间借贷的特征
农村民间借贷在不同时期, 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别, 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1.契约主体与资金来源的私人性质
由于农村民间借贷是分散的借贷交易, 具备市场行为所必须的一切要素, 因而具有典型的契约性。这在定价和预算约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民间金融的供给主体主要有:当地比较富裕的依靠土地收入的纯农户、那些家庭成员有在外地打工的农户、从事非农产业的兼业户和非农户。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地居民依靠土地收入常年累月积攒的积蓄;外出打工家庭成员的打工收入;在当地从事兼业或者非农业而的来的收入。二是来源不明的资金, 主要是一些灰色或黑色收入, 多是那些专门放高利贷者。三是借入资金, 包括向银行借入和向亲戚朋友借入。在农村向外借出资金的农户有些是从亲戚朋友或者是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 既是借款户也是放款户, 总是交叉在一起的。在资金来源中, 自有资金占绝对比重, 借入资金占的比重很小。私人之间的借贷主要是在扣除生产、生活所得后的剩余资金。也有人从银行借入资金再转借。
2.农村民间借贷具有交易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 在金融日益繁荣的今天, 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其中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 更受金融服务局限性的制约, 根源还在于现行的制度安排。农村民间借贷的比较优势在于其相对于正规金融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直接的自发激励机制, 农村民间借贷的供给者更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收益状况, 从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农村民间借贷由于其不受监管而被称为非正规金融, 在制度层次上, 农村民间借贷又体现出其突出的比较优势, 比如“关系贷款”下交易成本的降低 (无须审批、核准) 、借贷双方高度的信息对称性 (贷款人对借款人资金用途、风险状况的高度知情) 等。多数农户要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话, 要花费交通费、人情费、误工费等, 相对交易成本较高。
3.独特的约束机制
农村民间借贷对违规者而言是一种硬预算约束。违归者将因狼籍的名声、差劣的信用而遭到谴责甚至排斥, 同时也存在受到暴力伤害的威胁, 所以履行合约的可靠性高。中国农村发生的多数民间借贷交易, 往往直接在以家庭为核心的亲朋邻里之间进行, 一般没有书面契约, 仅凭口头协议, 或者仅有简单的书面契约, 但绝大多数借贷关系的缔结和解除都很顺利, 较少发生借贷纠纷。因为这种交易建立在亲缘、地缘关系的基础上, 双方彼此拥有对方较充分的信息, 只需依靠一些非正式规则便可制约交易行为。这些非正式规则俗称为“老规矩”, 虽然大都表现为不成文的习俗或者惯例, 但大家都不愿意轻易违反它们。因为很多人从出生、成长到终老, 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很少能够跳出一个“本人——亲人——族人”有限的圈子, 一旦违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习俗或者惯例, 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失去这个圈子中的一些亲朋好友的支持 (包括资金、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 可见这些非正式规则对借贷双方当事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保证了农村民间借贷的顺利进行。
4.农村民间借贷具有跨时风险管理的特点
由于农村民间借贷是属于游离于官方金融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行为, 而任何金融行为都是“跨时”交易, 即资金交易从支付到偿还具有时间间隔, 因而在不具备外部审计和相应外部风险分担机制的环境下, 农村民间借贷解决了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一般而言, 农村民间借贷多在亲戚朋友和熟人之间进行, 对借款人的“4C” (品德、能力、资本、经营) 状况有比较清楚的感性了解, 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使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放款者承担较大的借贷风险。在我们对四川省西昌市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放款者对借款者的境况如数家珍, 部分借贷者之间已形成长期的借贷关系, 解决了正规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民间金融的风险管理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5.农村民间借贷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
如果不守信用借钱不还, 就会导致吃掉一方的“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之所以会出现是一方不诚信的结果,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即这种博弈只进行一次, 借贷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反过来, 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连续进行的, 即借贷双方约定是长期合作关系, 那么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不会为了占一次便宜而牺牲掉继续合作、长期获利的机会。这样, 为了获得更长期、更稳定的利益, 双方都会理性地克制投机行为, 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与合作, 于是必然出现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注文1】
农村民间借贷克服了其他借贷的缺点, 优势是建立在双方信用基础之上的, 首先借贷双方基本上是生活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的:一个村子或者一个部落, 也就是有一个“圈子”, 在较短的时间不可能离开这个圈子独立生活, 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圈子”的重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 使“双盲”博弈变成“透明”博弈, 提高合作的可能性。接待交易中, 为了提高“圈子”的效率和权威性, 人们建立了中介组织, 如互助会、合会、标会等等, 由中介组织代表“圈子”来影响博弈的结果。其二, 每个博弈都建立并公开自己的信用记录——一次失信留下的污点会被记录在案、保存下去, 影响今后一系列博弈的结果。农村民间借贷虽然没有形式上的诚信记录, 但是都记在每个借贷人心中。这样就使一次性博弈变成了长期的重复博弈中的一环, 一次借款直接影响到下一次借款, 农村民间借贷的生命力来源于其特殊的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
二、农村民间借贷的利率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是反映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价格体系, 其水平、趋势和结构特点可供银行利率市场化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由于民间借贷多是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借款的情况下发生的, 通常民间借贷都以官方利率为基准, 实行风险和交易费用加成定价法, 即根据借款的主体、借款的数额、借款的用途、借款的缓急程度、借款的时间长短而定, 大部分在国家规定的银行同期利率4倍以上, 在多数农村, 亲友之间的借贷绝大部分为无息。苏布拉塔、加塔克 (Subrata Ghatak) 等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乡村资金利率的决定过程。他们认为:乡村利率 (r) 基本上由四个因素所决定:r=α+β+γ+π, 其中α为管理费, β为风险费, γ为放款的机会成本, π为垄断利润。管理费是不会很高的, 机会成本也很低, 因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利率是比较低的。因此, 乡村利率主要取决于风险费和垄断利润两个因素。
实证研究发现, 考虑到不同用途贷款的风险状况, 农村民间借贷自动实行了差别定价, 因而存在双利率——即白色借贷和灰黑借贷并存, 运用信息不对称和过滤理论分析了双利率并存的现象, 可以看出利率在民间借贷市场上具有“过滤功能”, 非正规金融部门比较稳定的高利率, 是对农村金融市场上关于还贷风险的信息不对称分布的一种反应。在民间借贷的过程中, 利息的高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利率水平与借款金额反相关。大额借贷的利率较低, 小额则相对较高, 这反映了民间借贷同样存在资金的批零差价和规模效应。 (2) 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利率一般低于个人消费借款利率。目前温州大部分的民间借贷是生产性的, 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个人的经营投资活动, 借出方一般都是个人。调查统计显示, 企业借款的平均市场利率低于个人, 生产性借款利率低于消费性借款。企业生产经营借款的单笔金额一般较大, 因此这与借款金额的利率结构是相一致的。 (3) 民间借贷中短期的利率较高, 长期或不定期相对较低, 说明民间借贷利率的风险敏感性较高而资金流动敏感性较低。 (4) 利率的区域差别反映了各地民间资金的供求关系。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分别对所调查的民间借贷进行分类比较, 各区域的平均利率存在差别。经济较落后、位置较偏远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民间资金相对紧缺。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服务调节民间资金供求关系, 影响民间利率。 (5) 农村民间借贷按不同用途实行差别利率。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民间借贷竟然非常完美地实行了差别定价:归还赌资的利率最高为10%;而摊派、子女上学和自然灾害的利率最低, 为2%~3%。这并不能说明放款人的抑制赌博、同情灾害和鼓励就学的良心, 而是充分反映了其风险意识。由于赌徒的特性是不断想赢, 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 因而风险偏高, 附带高利率是对风险的合理定价。而子女上学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 今后学成偿还的概率很高, 故利率偏低;灾害是不确定因素, 不可能总是发生, 临时借贷, 来年还款的概率也就不是很低, 并且为子女上学借钱较赌博还债借钱要容易的多。
三、农村民间借贷的变迁过程和路径依赖
农村民间借贷有多种类型, 按照资金使用方向, 农村民间借贷可以分为生活性借贷和生产性借贷;按照资金营运目的, 可以分为互助性借贷和盈利性借贷;按照是否存在金融中介组织, 可分为分散借贷和有组织借贷。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借贷并存, 共同构成整个农村民间借贷的全部内容。但是, 在不同时期, 人们的收入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发育成熟的程度不同, 农村民间借贷就有其不同的侧重。农村改革以来, 随着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逐渐提高, 农村民间借贷的目的、特征、组织形式等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变迁过程可以归纳为:从分散借贷向有组织借贷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 农村民间借贷的单项资金需求额度较小, 在此范围内, 由少数农户或者中小企业主之间达成的借贷协议, 就可以满足资金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 单项资金需求额逐渐增大, 有限的几个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直接交易渐渐不能满足融资需求, 金融中介应运而生。金融中介的产生, 往往由一些农户、中小企业主自发地组织起来, 每人出一点钱, 形成标会或抬会等组织。从互助性借贷向盈利性借贷发展, 最初的农村民间借贷绝大多数都具有互助性, 更多地体现了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支持、帮助的美德。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提高, 互助性借贷开始向盈利性借贷转变、发展, 如标会、抬会等中介组织的资金最初只是提供给内部合伙人, 不对外放贷, 具有明显的互助性质。但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合伙人的经济实力大多增强了, 有了一定量的闲置资金, 并且在他们急需资金时也可以从正规金融组织取得支持, 标会或抬会等中介组织对他们已经作用不大, 但社会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资金需求, 于是, 这些农户、中小企业主将原先用于内部借贷的资金以较高的利率向外放贷, 以获取较高的利息。在利益的驱动下, 他们以各种形式吸收当地社会资金参与, 这样金融中介组织就可以从中赚取利差, 民间借贷的盈利性由此得到充分体现。分散借贷在有组织借贷的盈利性影响下, 收取利息的也越来越多。在分散的私人借贷中, 尽管无息借贷比例略有优势, 但付息借贷比例呈上升态势。付息借贷在农户家庭私人借贷中的比例由1993年的39.11%上升到2000年的47.77%, 上升了8.66个百分点。
农村民间借贷在农村普遍存在, 这充分体现了农民对农村民间借贷的路径依赖性。【注文2】具体而言:农村民间借贷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属于初级阶段类型的无组织民间借贷也就是分散借贷;二是属于高级阶段的有组织民间金融。无组织民间借贷:一是私人之间借贷。私人之间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普遍存在于各地, 私人间借贷具有灵活、方便、数额小、范围广、总体规模大、利率水平差别较大等特点。私人间借贷一部分是在亲友之间进行, 以救急为目的, 是非盈利的;还有一部分是在非亲友之间进行的, 以盈利为目的, 利息高于银行同档次利率的3~4倍。二是企业借贷。据调查, 企业间借贷也是一种比较活跃的民间借贷形式, 具有单笔借贷金额大、期限短、利率相对低等特点。企业间借贷的时间一般集中在生产旺季或客户需求旺季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时, 借贷对象主要是业务往来密切、相互比较信任的客户。三是集资。集资具有数额大、利率高、期限长的特点。民间金融是以金融机构形式进行的有组织金融交易, 只是这种组织没有经过监管当局的审批, 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 这种组织在沿海省份的农村地区存在较多。并且民间借贷变迁路径依赖区域经济发展程度, 两者存在U型的关系。农村民间借贷的活跃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贷款需求满足程度、居民储蓄在存款中的比重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说来,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越高、居民储蓄存款在存款中的比重越低, 民间借贷就比较萧条, 反之就比较活跃。广大城乡居民为巨大的资金寻找出路, 在趋利动机的驱动下, 巨大的民间资金构成了民间借贷的供给。随着经济的发展, 民间借贷用途开始转向, 由原来的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和购买生活资料向生产、经营性转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方面, 农村民间借贷也不例外, 它在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同时, 也有其消极的一方面。农村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间的此消彼涨关系与替代效应, 也决定了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即对政府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的补充。但无论如何, 它又是一种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市场行为, 若对之放任自流、任其自然进行, 又会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诱发许多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居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另一方面容易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 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紧紧勾结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死圈, 很难打破。
四、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趋势
农村民间借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这说明其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存在的某种必然性。与正规金融相比, 民间借贷具有交易双方交易信息对称, 机制灵活和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 在合理引导民间富余资金, 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金融压抑, 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发展而产生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为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都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实际利率比均衡利率要低, 导致农村的资金需求超过了农村的资金供给, 留下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为农村民间借贷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动员农户储蓄, 导致大量资金滞留在农户手中, 这些闲散资金变成了农村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的手持现金量增加, 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低利率和农业银行从农村领域的退出以及农村信用社在农民心目中地位的下降等, 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动员农村资金的能力有限, 农村正规金融无力和无法充分动员农村的闲散资金, 使其成为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来源。三是农村正规金融不能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新的银行不断出现, 老的银行不断进行改革, 但从利润的角度出发, 基本把提供金融服务的眼光投向了城市中优质客户, 面向农村和乡镇的只有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 而且网点不断撤并。实际上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商业银行普遍收缩农村营业网点, 上收信贷管理权限, 严格贷款条件, 基本上放弃了对民间的贷款业务。
2.农村民间借贷本身的比较优势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是农村民间借贷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 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农民的很多贷款都具有临时性、数额小、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 与正规的商业化的金融有着天然的不对称, 若这种临时性的贷款要靠正规金融来满足的话, 其繁杂的手续和等待时间就有可能是当等到贷款时, 季节已经错过, 农民已经不需要这笔贷款了。农村民间借贷的快捷性刚好满足了农民贷款的这一特征要求, 因为民间借贷内生于农村经济内部, 与农民相互熟悉, 信息对称, 手续简便。二是农村民间借贷具有预算硬约束的优势。一般来讲, 民间借贷无父子, 一旦借贷关系建立, 父债子还, 其预算约束关系便自动生成。较之正规金融领域存在的裙带关系、关系贷款等要优越得多。同时, 农村民间借贷受乡土社会村规民约的制约和本土文化习俗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从而使具有道德风险倾向者却步, 使不具备还贷能力的人难以进入农村民间借贷市场, 因而使民间借贷的风险得以降低。
3.地方政府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导致了农村民间借贷的发生
当前一些乡镇基层机构膨胀和人员精简难到位, 其开支不断扩大, 地方基层组织遂以各种名义举债;迫使农民交纳各种税费, 有现金的单位和个人借机发放高利贷。也有一些乡村干部为了突出政绩, 为农民借款交纳各种税费, 或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 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是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但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农户的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一些农户难以认可这种做法, 导致在村委会挂账, 到最后就分摊到每一位农民的头上, 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民间借贷。
4.正规金融制度与农村民间借贷的不兼容也造就了农村民间信用的存在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管理制度一直在保护正规金融的垄断地位, 如《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个人不得设立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 不得经营金融业务;非金融机构也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因此, 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 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却不能产生, 因而农村民间借贷借机产生, 但也只能以灰色的形式存在, 形成不和谐的金融二元格局。
5.在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民间借贷将逐步被正规金融机构服务所替代
首先,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由于村里年轻人生活环境以及教育背景, 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制度、社会期待对于他们的影响是薄弱的, 而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随着生活、工作网络的强度和流动范围的逐步扩大、关系网络的强度将弱化, 这种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也将减弱, 交易成本相应地提高。其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资金的需求也将提高, 从民间借得大额资金或者将借款时间延长比较困难, 这不符合灵活地瞬息万变的资金需求。第三, 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正规金融机构逐步实现经营目标的一元化, 改变了融资方式落后的局面, 能够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 民间借贷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足, 为人们解决了资金需求, 遵循着自己的制度,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究竟这个过渡时间将有多长, 还要看经济、社会、制度的发展状况而定, 在这个过程中, 对人们生产、生活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渐渐地越来越小。
摘要:民间借贷的历史有几千年, 村民对于这个祖辈传下来的金融机制非常习惯, 充分体现了农户金融选择的倾向性。总体看来, 在有的地区民间借贷有不断减弱的趋势, 但是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理。
【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06-10
中国农村发展现状12-02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与模式探讨07-24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08-26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07-03
中国农村的未来07-03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07-09
中国农村11-28
中国农村金融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