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2024-07-09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共8篇)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1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文/暮千

家在农村的我,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身后一辈辈农村的孩子也将这样走着,如今看着家乡的教育状况,不由为所有的家村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于是想努力做这份名为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XX-XX年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起动,让人们看到了一道道教育振兴的光明航线。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也初步得到落实。但当我看到自己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基层教育现状时,不免对从媒体上得知的一些些关于农村教育的消息产生怀疑。也意识到目前“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支教”的必要与必然。

一、农村学校的变迁

由于种种限制,农村的教育层次只限于对孩子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而更高层的教育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大小城市。以我所处的邱县为例,全县仅邱县第一中学拥有高中部,作为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窗口。其它均为中小学,且可分为“公办”和“私立”两种性质。所谓“公办”是指直接归属教育局管理的一类学校。“私立”是由教育局批准设立而由民间个人或集体建设并管理的一类学校。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普九”以来,大部分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农村学生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也大大减小了。但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却是,办公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急剧下降,并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的学习要求和部分家长的愿望,以至于农村学生大量涌入由私人管理的私立学校。截至XX年,邱县共拥有公办中小学207所,私立学校4所,而在XX年,公办学校数量减少至135所,相反私立学校却增加至18所。

在我所处的邱县石佛寺村曾拥有邱县第六中学(公办),我曾在那里——邱县第六中学附小读完了我的小学,当时,1997年,全校在生共有600多人,教职工40多人,占地10余亩,校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梧桐覆盖着小径,教学楼前的榕树花开满树,那口铁钟的声音波及全村。而在现在,也就是八年之后,XX年,我再次回到村子的时候,邱县第六中学已被取消,学校名字变为石佛寺联办小学,仍是那个校园,仍是那片土地,可在校生已锐减至50多人,这块10余亩的土地变得异常的空旷和安静了,就连那校内的数十棵大梧桐也在几年前被村干部卖光了。如今我们全村的孩子不得不另求求学之地,远至十几里,数十里。于此同时,私立学校在县内却如雨后春笋一样悄然崛起。两年前,在与石佛寺东附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东面尚为一片空地,但就在XX年,那块土地上,由个人集资兴建了私立大马堡希望学校,至今仅一年多时间学校已发展为拥有中小学学生四百多人,教职工20多人的中等规模的学校,并仍处于扩招状态。而邻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和即将被淘汰的危险之中。据了解,私立学校较之公办学校唯一的缺点就是收费较高,有的能高出十倍以上。但尽管如此,农村的孩子还是纷纷涌向了私立学校。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因生源严重不足,丘县第二至第六中学、谢里庄乡中等10所公办中学和数十所村办小学相继被取消。与此同时,奥博、东方、暑光、向阳、广大、华夏、育才等十几所私立中小学蓬勃发展。

我经过走访各类学校,了解农村在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反应,最后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公办学校而言,虽然其物质条件良好,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善,造成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在公办学校内,教师们只管抱紧了自己的铁饭碗,吃国家的固定财政,教学质量的好坏于其自身毫无利害冲突,以至于大部分教师的育人态度产生不良转变。这也反应出农村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问题,想要成千上万个徐本禹,恐怕不简单。另外农村学校领导层教育理念落后,得不到及实更新,基层教育人才的缺乏,教育工作者更新周期过长,都是造成公办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第二,县教育局对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公办学校在其教学质量上容易疏忽。虽然县教育局有时到各乡镇村的学校进行检查,但往往都是片面的,对于“教学质量”这一项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县教育局虽然依上级指示对各级教师进行过素质培训和再教育,但对其效果和质量的把握上却远远不够,甚至陷入形式主义的旋涡。第三,就私立学校而言,优越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其教学质量。私立学校都进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皆寄宿于校内,满足了学生对求学环境的要求。教师工资与自已所教的课时和教学质量直接挂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四,私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也就促使了私立学校自身良好发展,最重要的是促使着各私立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求生存。

由此,可以得出,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未能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的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二、农村家长的选择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即将接受教育的下一代,面对自己的收成,农村的家长们无不考虑再三。一般来讲农民们对于教育孩子存在两种思路:其一,读书只求识字,将来还当农民,像是一种“放羊娃”式的哲学。其二,读书还求读书,将来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进城市。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的农民来说,他们饱经了农民的贫困与苦难,也充满了对那些高层次生活的向往,于是在为下一代的道路选择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渴望儿女成龙成凤,飞出去,以免孩子们因自己而辈辈受累。因此大部分农民为孩子选择了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对于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入私立学校的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将承受怎样的经济压力呢?

我家住在河北省邱县,也就是华北南部平原的农村,这里盛产小麦和棉花。在我们村中,每一个人最多可分到二亩地,为了增加收入人们都种棉花。邻居吴大叔一家现在五口人,当时没能接受计划生育,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女儿。为了使儿女成才,早在五六年前,就将大儿子送入了县城的向阳私立学校读小学。而今儿子接着考入了县城的私立英才中学,年学费1500元,书费200元。两个女儿也都长大了,并都在居家较近的大马堡私立希望学校读小学,两人的年学费共800元,书费150元。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包括吃穿住行加起来大约每年得1500元。而按人口计算,吴大叔家可分到10亩地,这10亩地都种上棉花,每亩每年大约可产棉花500斤,纯收入按多的算可以达到600元,那么他们全家一年的纯收入为6000元,而对于农村的成人来说,把消费降低到最小,平均每天至少花4元钱,每人每年得花1400元,也就是说吴大叔和吴大婶两个人每年的生活费至少得2800元,这样算来,吴大叔家每年还得承受950元的赤字。吴大叔的院子里再养上五头猪,也入不敷出。对于最大的孩子才十几岁的大人来说,也正是盖房修家的时候,人到中年,还得照顾自己的爹娘,一年年过来,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为了不使家庭过多地透支,吴大叔还在村里的建筑队干活,但吴大叔叔往往是不等现在的建筑活干完,就找工头把自己下一次干活所要挣的钱支走。如果吴大叔将三个孩子都送入公办学校读书的话,家里每年可以省下了三四千元,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还坚持让孩子读私立,坚决不能让孩子因为没钱而读不到好学校。接下来,上初中的儿子为了出路,还得上高中读大学,要上好的高中,还得跑到省城去上,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孩子的消费更高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大了……

而对于孩子上了公办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又承受着一种精神压力。公办学校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要求,九年下来,国家的义务教育只是为国家培养了识字的农民而已。由于农村这种公办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即便是从公办学校上到高中,也无法改变辍学的命运,或是得不到好的结果。因为在高中他们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再加上自己底子薄,只能被淘汰。只能顺从自己在就业上的宿命。

于是,在我所处的地区农民在受教育方面所面临着一种不平衡,那就是,如果读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私立学校,孩子可以争取自己的前程,但家长要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据调查,现在重点大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正在减少,这也将成为我所谈的问题的佐证。前些时间,陈桂棣、春桃夫妇做了《中国农民调查》,轰动一时,但又不知,在农民那包含劳累与痛苦的眼中,所折射的对下一辈的希冀是多么得让人心寒也是多么的难得和伟大。

三、农村孩子的路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2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又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带着这些疑问, 笔者于2012年9月对湖北省X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X县情况简介

X县地处鄂东中部, 大别山南麓, 长江北岸, 是全国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县, 以第一产业为主, 打工经济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支柱。

2010年X县农民人均收入为5276元。[1]当年全国和湖北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919元和5832元。[2]2011年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05元。[3]全国和湖北地区分别为6977元和6898元。[4]就农民人均收入而言, X县在全国基本处于平均水平, 因此它的情况在全国也应该带有一定的代表性。受笔者生活圈所限, 仅对13岁的初中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访谈。

二、个案调查情况

陈晨是一名初二学生, 就读于X县某农村中学 (C中) 。得知笔者想调查她目前的消费情况时, 她拿出了一个小本子, 上面记载了从2012年秋季开学到国庆节的所有开支:

(1) 学校代收费:1905元

餐费1350元/学期, 牛奶费210元/学期, 教育局非免费书本195元/学期, 充卡100元 (学校商店只能刷卡) , 保险费50元/学期。其中餐费是在学校的就餐费用, 平均每月20天, 13.5元/天。

(2) 参考书费用:93.5元/学期

语文课堂、物理课堂、英语课堂, 共33元, 地理地图册12.5元, 英语教材全解、物理教材全解、作文书, 共48元。

(3) 个人零花钱:800元/学期

开学前, 陈晨和爸爸商量好, 将一学期的零花钱 (800元) 一次性给她, 由她自己分配。9月份已花去210元, 其中生活用品 (69元) 、话费 (30元) 、网费 (9元) 、买衣服 (38元) 、租摩托回家 (20元) 、学习用品 (10.5元) 、零食 (33.5元) 。

由上述数据可推出, 陈晨一学期的开支为1905+93.5+800=2798.5元, 也就是说这一学年的开支为5597元, 像陈晨这种支出情况, 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陈晨的家庭很特殊, 父母离异, 她由爸爸负责抚养。爸爸在深圳经营一家小装潢公司, 在农村家庭中算高收入, 但是收入并不稳定, 并且早些年欠有外债, 寄回家的钱仅仅是家用和她的生活费, 她的家里没有存款。鉴于她家庭的特殊情况, 关于家庭收入是否能够负担学生的开销问题, 笔者不再针对她的家庭状况作分析, 而是以当地2011年农民平均收入进行分析。

三、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析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 一个初二学生一学年的教育成本为5000多元, X县2011年的农民平均收入为6305元, 对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 占到了人均收入的比例约为90%, 是一笔不小的负担。2005年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时, 教育消费的私人成本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例约80%左右。[5]因此, 对农村家庭而言, 义务教育的负担不但没有获得减轻, 反而明显增加了不少。

让我们把目光移回到那5597元的构成, 学校的餐费基本占到了所有费用的一半。虽然“新机制”实施后, 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政策规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饭菜按成本定价, 不得盈利或结余。”[6]但很少学校遵守了这个规定。陈晨就读的C中是一所采取封闭管理的农村中学, 所有学生都在学校就餐, 每天的餐费为13.5元, 供应标准是早餐一个馒头和一碗粥, 中、晚餐一份饭和两勺当季蔬菜。陈晨说, 食堂饭菜很难吃, 所以大家经常去商店买零食当正餐。强制所有学生在食堂就餐, 而食堂提供的饭菜质量不高, 这种问题在农村中学中十分普遍。这是因为生活费收取过低不够食堂正常运转, 导致食堂通过降低饭菜质量节约成本吗?

为此, 笔者想把S高中与C中比较一下。S中是X县的一所普通高中, 是X县学生食堂饭菜质量最好的中学。如果按照C中的饭菜供应标准, 学生每天的餐费都将不超过10元 (馒头0.5元/个, 粥1元, 正餐3.5元/份) 。S中食堂由私人承包, 没有餐费补贴的项目, 同一地区的物价和人力成本几近相同。基于此, 我们可以得出, 以C中的饭菜标准来说, 每天10元足以支付饭菜成本和工人工资且有一定利润。笔者认识的一个C中老师表示, 学校通过食堂收费也是没办法的事, 2007年实行免费政策后, 学校除了生活费基本没有其他渠道筹措经费。这几年学生从2000多人锐减到不足400人, 代课老师和后勤人员大量过剩, 这些人一般都是老师家属, 碍于多方面因素不好辞退。

虽然2006年我国通过买断措施处理过一次代课教师问题, 但是在X县主要是针对1986年前上任的民办教师, 很多代课教师并没有获得国家补贴的下岗经费, 也没有民转公的机会, 并且老师大量过剩也是近两年出现的, 学校也不能贸然辞退这些代课教师和工作人员, 这些费用就自然而然地转嫁到学生身上。其次, 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也是学校通过食堂盈利的原因之一。C中是寄宿制农村中学, 设备、人力及运行费用大大增加了寄宿制学校的成本。调查表明, 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成本要比非寄宿制办学成本高40%。[7]C中规模较小, 按照人均补贴标准的公用经费根本不足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这部分费用支出也必须由学生承担。再次, 学校餐费作为服务性收费并没有一个规范的收费标准, 学校通过收取高额的生活费填补资金缺口, 这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成本过高的直接原因。

第二项收费则是学校代收费用, 主要包括教育局非免费书本和保险费。非免费书本有人解释并没有多大用处, 而是教育局创收的一种方式。在X县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实施了强制购买保险的政策, 所有学校由教育局分别分给两大保险公司。C中的做法明显违反了规定, 然而并没有多少学生和家长问说法, 学校领导也不会因为遵守规定而拒绝执行。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 学生和家长对收费无可选择, 只能处于被动服从的境地。

第三项收费则是参考书费用, 除去学生出于自主意愿购买的参考书, 剩下的则是老师规定或推荐购买。这部分的费用处于相当尴尬的地位。自2007年实行新机制后, 学校收费项目被取消, 农村教师地方津补贴不到位, 而国家明文规定, 坚决禁止通过向学生收费、举债和挪用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发放教师地方津补贴。农村教师的实际收入下降, 导致一些农村教师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

四、结论

义务教育在一步步地迈向正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义务教育收费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此,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1. 保证农村学校充足的教育经费, 同时采取买断和补贴政策取缔代课教师岗位

学校无法辞退代课教师问题在很多地方都以不同形式存在, 也可视作代课教师买断的遗留问题。因此, 这些问题必须由国家或者各省教育部门制定出相应政策, 给各个学校执行辞退冗余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契机。

2. 增加寄宿制学校办学经费, 确保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营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本就投入不足, 然而寄宿制学校的成本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 学校把这部分费用转移到学生身上实属无奈。增加寄宿制学校办学经费, 是保证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 也是遏制农村中学乱收费的根本条件。

3. 规范农村地区收费源头, 对服务性收费实行统一标准

农村中学的餐费如此之高, 主要是没有明显的约束政策, 学校自行决定收费标准引起的。因此必须对学校餐费做出统一规定, 并且食堂收费及服务需要受到物价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政府部门及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

4. 加强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的监管, 确保

不合理收费根本杜绝

农村地区受其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限制, 信息闭塞, 且受到社会舆论及上级部门的监督较少, 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制度在农村地区是非常必要的。中央和省级教育收费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学校及教育局的检查。同时, 宣传促进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对于乱收费学校、教师及教育部门, 严惩相关负责人。

5. 完善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是和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积极性高又可靠的教师队伍分不开的。”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提高农村教师各项待遇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虽然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的辍学问题, 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教育领域的农村家庭因教育致贫问题和农村学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于《义务教育法》的收费规定和国家财政的有限投入, 我们期待, 在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做到农村地区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3]浠水县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xishui.gov.cn/2007-12/22/cms3105article.shtml, 2012-06.

[2][4]国家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5]参见王一涛.她为何不上学了——对一例因贫辍学个案的质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 (2) .因为Y县和X县都位于黄冈地区, 农民收入及义务教育收费差距不大, 故在查不到2005年X县数据的情况下, 笔者以此文提到的Y县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6]范先佐, 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的背景、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9, (7) .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56-03

留守儿童大多指农村中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但是到目前,留守儿童一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内容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是否完全留守及留守期间主要监护人等七个维度来考察研究的目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当今形势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逐渐增多。父母的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及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虽然有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也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上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困难

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无一技之长,打工收入往往不高。

2.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是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童”。

3.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待关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经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4.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成问题,面临斗殴、拐骗、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社会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还有一些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作为一个老师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不但要在学习上督促这些特殊群体,还要在生活和精神上关心他们。

暑假阶段,笔者曾对大连瓦房店市世纪小学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后所得的一些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既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进行“以社会为基础”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人员参与社会之间的“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合作,也可以进行由社会工作人员参与个别农村社会“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基于的出发点是自己社会的存在,最终的结果是解决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社会到社会的工作人员参与的过程为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关注的过程中,社会和农村留守儿童、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社会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热爱农村留守儿童,热爱所教的学科,他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社会的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理念活动在教育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理念的特点: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说,农村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既有着科研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直接在实践中操作,科研效果较好;又有着客观的限制——社会非科研专业人员,科研技术性含量难以达到高度。扬长避短,才能提高农村社会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科研的价值。现代农村教育科研在发展中总结出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理念,这一些新鲜的、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强的理念,值得每一位科研管理者认真推敲,并在管理中深入落实。

二、现阶段出现留守儿童群体的成因

1.受社会发展影响

现阶段出现留守儿童群体的成因,是一个组织团结起来创建一个共享的愿景,并整合个人愿景,主动和真诚地为组织建立了一套引导学习的原则和行动规则。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学习是丰富的内在力量的组织和个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涉及集体经济组织,也是一个专业学习社群。作为一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基础,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是一个集学习、教育和社会为基础的组织,交流以社会为本的理念,从社会为本的经营理念教育整体发展的考虑,开展团队学习,自我超越,并最终在现代教育中,以社会为本的理念,教育模式的建设已成为受社会发展影响的改革新趋势。

2.受家庭环境影响

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受家庭环境影响,表现在社会移情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育出现社会的移情和期望,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农村的教育理念活动在教育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了发挥社会在校本此功能的教育理念,以社会为基础的地位不断下降,哲学教育,社会的运作正常化,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发展。加强教育理念教育建设,有助于社会专业的提升加强课堂校本建设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的参考,为社会建立一种机制,相互学习,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社会,搭建一个以社会为本的理念传授经验和交流的平台,积累丰富教育理念的教育因素的社会,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专业水平,可以看出,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建设的必要性。

3.受政策体制影响

教育的失调和缺失造成他们学业普遍不良以及道德滑坡现象。在留守儿童中“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且表现出乐群性低、自控能力不强等不良的人格特点。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互动式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建立以社会为基础的哲学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课程适应,以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是教育部加强社会的工作,促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以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专业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可。校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活动,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帮助社会为基础的教育和研究,以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机制

1.家庭教育方面

众所周知,家庭的完整性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应当能够在行使其权利的同时,还应当能够积极承担其任务。留守儿童不仅仅需要物质层面的支持,同时还具有精神层面的亲情需要。例如,作为学校重要补充的家庭教育,则应当引起父母重视。许多家长片面地认为教育即是送学生去学校,殊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作为新时期的父母,应当能够积极帮助儿童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亲情。同时,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能够经常与孩子的老师联系。留守儿童的父母,还应当努力与监护人之间经常联系,进而做到对孩子的各项表现了如指掌。目前,从调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为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等。由于存在“隔辈亲”等现象,使得孩子在犯错误时,作为老年人,往往持过分包容的态度。很多监护人,仍然持“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后自然就会明白了”。不能够给予儿童错误行为及时的纠正。长此以往,很多孩儿在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溺爱之中,逐渐误入歧途。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是一种对于“爱”本身内涵的片面理解,片面地认为给予孩子所需的一切,则是对于孩儿的爱。从实质上来看,这种隔辈所产生的特殊情感,是不健康,并且不负责任的爱。而真正对于孩子的爱,则表现在不仅仅去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必需品,还应当能从根本上去教育孩子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能够成人。这正是目前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目前,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特殊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父爱、母爱的缺失,而直接导致了其心理发展不和谐、感情相对脆弱。加之儿童发展过程之中,对外部世界诱惑具有较弱的抵抗能力,这直接导致他们在身心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外界错误意识形态的引导,影响其身心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目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突出问题即是对留守儿童自信心、健康兴趣、爱好培养问题。在相关研究之中,父母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孩子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愉快的氛围之中,则有利于其坚持不断努力以及树立更为远大理想。积极构建一个良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氛围,可谓重中之重。根据调查,许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式之一即为“暴打”。许多监护人,甚至父母直接告知监护人“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打”。因此,许多监护人在留守儿童教育时,往往采用相对蛮横以及粗野的形式,进而导致监护人与孩子之间缺失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氛围。长此以往,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日后发展。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目前,借助于学校所采取的留守儿童相关教育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设家长学校。从调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留守儿童监护者往往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体。由此可见,开设家长学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例如,在家长学校之中,可以针对一些较为突出的留守儿童教育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通过开设家长学校,监护人与学校教师之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则可以使家长、监护人更为容易的了解孩子的动向。笔者认为,开设家长学校,应当采用讲座的形式,同时利用节假日等,进而开设。这样可以使家长有时间参与到学校的家长学校之中来,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监护人、家长之间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开设生活指导课,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导师制,同时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退休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退休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等力量,丰富留守儿童课外生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此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也有利于集中农村教育资源和创造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切实解决由监护人缺位带来的吃住行不便等问题。

3.社会教育方面

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开启民智、提升民族的道德观念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群体的教育更是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应该有响应的法律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立法还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这一方面,以至影响到社会教育的投入、管理、组织等各个方面,许多社会教育都处于放任状况,或者是仅仅依赖家庭和学校完成。在社会支持的需求方面,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陪伴和支持,以缓解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后带来的孤独感受。这种孤独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极其脆弱,因此要多方面的对留守儿进行关注和照顾。政府应加大农村社区社会教育基地建设农村虽然缺乏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教育基地等广泛的社会教育场所。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应以村为单位,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扶持,在村一级创建文化站、广播站、网络室、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阅报栏等。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比如可以开展网络课堂、网上纪念馆、图书馆以及系列专题网站等等对儿童进行课外知识普及与教育。借助这些硬软件设施在社区建立课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或者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同时弥补留守儿童放学后及节假日社会教育的空白。另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要考虑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抓务工农民就业环境的优化,为务工农民子女进城入学创造宽松条件,另一方面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抓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政府在管理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应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力量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介入。应该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6).

[2]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3]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4]汪传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3).

[5]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

[6]邹先云.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

关于农村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4

怀化学院 中文系09级广电一班 钟潇、刘谭宜

摘 要: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人口压力大,文盲率高,卫生条件差,交通等基本设施缺乏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普遍情形。然而,农村教育尤其面临严峻的困境。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农村的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教育成功改革指日可待。

关键词:农村教育薄弱严峻改善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此,本文拟就株洲市峦山镇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查阅数据 问卷调查 口头采访

(三)调查对象:峦山镇中小学教师 镇教育局领导 学生及学生家长

(四)调查步骤:

8月10-12日问卷调查

8月14-15日口头采访

8月20日 查阅数据

在株洲市峦山镇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方,走访了峦山镇的八个村和多所学校查阅了大量数据和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还跟15个老师、镇教育局有关领导和分管文教的镇领导进行了个别采访。我们通过同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村镇干部、教育局有关人员等阶层交流,初步了解了目前峦山镇教育现状和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众所周知,在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大多数农村人口继续快速的增长,经济又非常落后,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愈来愈大。人口压力大,文盲率高,卫生条件差,交通等基本设施缺乏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普遍情形。

然而,农村教育尤其面临严峻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1、关于教学硬件: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峦山镇教育基本硬件设施仍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其落后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房屋陈旧。因为峦山镇方位偏僻,面积大,而人口分布不均匀。小学一般是村属小学,规模较小,在校人数在500左右,因而村里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学校来建造校舍。长时间以来,大部分学校房屋得不到修整翻新,才出现了我们走访时的破败景象。

第二,学校体育、娱乐设施简陋。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仅限于一个劣质篮球场(有的中小学篮球场地是裸露的土地)及一些歪倒不堪的双杠,水泥乒乓球台而已,至于娱乐设施则更谈不上。

第三,教学设施欠缺。据我们走访观察,除个别学校外,峦山镇大部分学校基本教学设施缺乏,而幻影灯,计算机等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

2、关于教育收费:

收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对教育收费问题反映尤其强烈。虽然现在实行九

年义务教育制,但孩子上学的费用仍在农村家庭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

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5%的民众表示教育仍很沉重,65%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但占家庭开支的比例较大,仅有20%的民众表示家庭能够负担得起,且占家庭收入比例少。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峦山镇人民收入状况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其二,教育费用的确有乱收费嫌疑。据东院村一村民反映,其孩子五年一期的费用竟超过了300元。当然由于去年税费改革,政府免除了教育附加费,使得学费相对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如红旗村一村民家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上小学二年级。前年两小孩的学费总共为670多元。而去年两人学费仅为360元。但仍有一些群众反映,认为有乱收费现象存在。

统计结果显示:大约36.3%的民众认为现在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47.9%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现象存在,但不多,仅15.8%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的现象极少。从这些统计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对教育收费的不信任和不理解。一是民众对教育费用的名目及相关数目的不了解导致农民怀疑教育费用的合理性,甚至以偏概全,只要学校收费就认定为乱收费。一是部分学校的确有乱收费的现象存在。从学校收取学杂费来看。月湖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费21.4元,西山中心初中二年级期末考试费用为32元。而在走访的众多村中,仅有东湖村村民反映乱收学杂费现象有所收敛,平时很少收费,期末考试费用为几元钱。正是因为考试费用高,一些学生因此而不参加学校考试。

学杂费的收取无序及相关部门对费用缺乏统一管理或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部分学校对规定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乱收费现象的主要因素。

3、师资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峦山镇师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教师学历水平低,城乡教师差距大。据我们调查,峦山镇的中小学本科生教师人数仅占总教师人数的15%左右,而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要高很多。

其二,教师流失严重。

第一,教师工资问题。在峦山镇从事小学教学工作老教师,工资只有700-800元,工资水平极低,尢其与市区的教师比工资相差太大。东湖塘中学教师工资加奖金总共约千百元。而市区中学教师工资达两千元左右。

其三,乡镇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麻山乡中学女教师27人,男教师仅12人(且是近两年才分下来的),这也成为乡镇学校留不住青年教师的原因之一。

其四,峦山镇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缺少年轻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和改革。

最后,缺少专业英语教师,农村小学从四年级才开始教授英语,而城市小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

三、我们应当采取的农村教育问题解决措施

面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现状,我们通过采访调查并结合具体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第一,应该实行校长任期制。实行校长任期制,是避免校长经常性流动给学校带来影响的较好方案。任期制给了校长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了其改革措施的连续性。

第二,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奖惩体制,成立教师评定委员会,综合教师一年来工作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核,由监督体系对教师作出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教师奖罚金数目。这样可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更专心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可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四制改革”是指“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考师制”。

第四,提高教师工资,以吸引教师就职。

第五,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四、结束语 关于农村教育的思考: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5

项目名称:农村之行 关爱之旅 小组成员:赵璇 潘嘉贝 黄士玲 指导老师:夏方礼

所在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二〇一三 年 十月 十六日

目录

前言 ····················································································· 3

一、调查背景 ········································································· 3

(一)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3

(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4

(三)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5

(四)特殊教育的概念...........................................................................5

(五)早期特殊教育...............................................................................6

(六)当代的特殊教育...........................................................................7

二、调查的目的 ······································································ 8

(一)引起社会关注和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9

(二)进一步加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9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9

(四)加强康复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10

(五)加强农村家庭对特殊儿童的重视.............................................10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 11

五、调查过程 ········································································ 12

六、调查结果和分析 ······························································· 21

一、政府工作方面.................................................................................21

二、社会工作方面.................................................................................21

三、学校工作方面.................................................................................22

四、家长工作方面.................................................................................22

七、建议与对策 ····································································· 23 第一,政府.............................................................................................23 第二,社会.............................................................................................23 第三,学校.............................................................................................24 第四,家长.............................................................................................24 第五,自我支持.....................................................................................25 文献资料 ·············································································· 25 目录................................................................................................................................2

农村之行 关爱之旅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的形式也随之不断步入正轨,但是其中仍存在入学率偏低,发展不平衡,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的陈旧,教学水平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两年前,调查小组的成员之一赵璇就曾参观过湖南省邵东县特殊教育学校,发现农村地区的这些特教学校条件都极为艰苦,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学生住宿条件太简陋„„都严重制约着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真正有关于农村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少之又少,公众的焦点更多的是放在城市特殊儿童教育上,而农村的特殊儿童教育往往是大家易忽视的盲点,农村经济没有城市发达,基础设施各方面也没有城市的优越,所以我们要走进农村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关系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农村特殊教育学校。

一、调查背景

(一)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当时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亿,如果1998年按有人口十二亿来计算的话,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6200万,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每年还将有新出生的聋儿约3万名。其中残疾儿童80%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并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建特殊教育学校一次性投资太大等国情。

我国的特殊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即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施行的教育,如果按照当前国际流行的对特殊教育的定义,以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话(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行为困扰、品行问题、交往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病弱等),中国约2亿的学龄儿童中,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绝不止750万:如果按照10%的出现率计算,我国“特殊教育需要”的学龄儿童约有2000万,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人口。

(二)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

随着1951年周恩来总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的签署,特殊教育即已成为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国初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特殊教育学校一直是我国大陆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行,特别是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推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1989年在总结了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经验的基础之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等八部委《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在确立了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新形式。目前国家“九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是“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正在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三)我国特殊教育的学校数量

1987年,我国特殊学校只有286所,到了1997年则达到了1440所,特殊儿童也从29673人增长到34.06万人。到2005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593所,为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创造了愈来愈好的条件,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孝旧、破、陋等问题,不能适应残疾儿童教育和康复需要。我国尚有近500个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其中400多个县市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我国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截至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853所,在校残疾学生37.88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37万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72.1%,比2008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如果按农村残疾人口占全国75.04%的比例推算,未加入普九义务教育的残疾学龄儿童大多数在农村。

(四)特殊教育的概念

为了满足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需要,而设计(提供)的教育,即称特殊教育。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所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是考虑到每个孩子个体内在及个体之间的个别差异。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早期特殊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中国大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最早见于八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聋儿语言训练康复中心,到1997年底,我国大陆有各级聋儿康复机构1800多个,“八五”期间已对5.8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九五”期间国家拟对6万名聋儿进行训练、新建200个语训部、在30个省市聋儿康复中心开展聋儿早期干预工作。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不容乐观,大陆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所视力残疾儿童幼儿园,附设在上海市盲童学校的一个每年招收3-5人盲童学前班是大陆地区仅有的盲童早期教育

文艺演出机构,这就意味着1998年大陆的约6.6万0-6岁视力残疾幼儿教育几乎仍处于空白状态。据了解,北京市就只有一所专门招收智力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兼收智力残疾幼儿的普通幼儿园也屈指可数,走在智力残疾幼儿教育全国最前列的北京市1998年接受早期教育机构提供服务的智力残疾幼儿总共不到100名,由此可以想象全国近300万0-6岁智力残疾幼儿教育的现状。至于针对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大陆仍为空白。这与美国100%的0-6岁残疾幼儿都接受到来自政府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和我国大陆80%的普通幼儿能入园接受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当代的特殊教育

2008年,国家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四年里,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54个多亿,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与此同时,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500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5000万元,累计投入1.2亿元,持续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了进一步减轻残疾学生家庭的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受教育阶段的学习,国家还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

为了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出台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学校布局、专用教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康复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2012年,国家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平均每个高等院校5000万元、每个中等学校3000万元的投入,重点支持60个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如今,我国已经有一半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据统计,2012年残疾学生在校数为37.88万,其中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为19.98万人,占52.74%。上海、北京、天津和江苏部分地区等地先后提出对残疾学生教育“零拒绝”,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创造条件,扩大残疾孩子受教育机会,不得拒收残疾孩子,对于因身体条件无法到校就读的学生,还采取送教上门方式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能够有效地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专家顾定倩这样评价。

2010至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残疾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2.6%、82.1%、83.3%(截至当年9月1日),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76.6%、77.8%、78.1%)。这些学有所成的残疾学生不仅是在校大学生们的精神楷模,而且毕业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中就业或自主创业。在全社会的关爱下,残疾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着他们的发展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不久,我国将启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聚焦解决实名登记的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以“一人一案”的原则,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帮助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并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相关条件保障问题,实现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我国特殊教育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调查的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政府支持、学校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以及随班就读学生自我支持等5大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

(一)引起社会关注和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

从调查所得数据来看,在农村特殊教育过程中,社会参与在整个教育阶段所占比重很少,这点从对家长的访谈中也可以得到证实。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对有困难的家庭进行补助;组织一部分专家和专业训练人员参与到特殊儿童教育当中来,满足家长对这方面需要帮助的迫切需求。以法治特殊儿童教育,为特殊儿童教育和干预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还要建立完善以县级为单位的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

(二)进一步加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可供搜集的资料少,研究方法单一,对各类特殊儿童家学校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探讨是零散的,没形成专门的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体系。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要成为一种社会性工作,首先要鼓励每位特殊儿童家长和老师都参与这项工作,因为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不仅是少数人的研究课题,而是很多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其次,社会重视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政府改变漠视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态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特殊儿童教育方案。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残障人士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的主要途径。目前,残障人士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早几年残障人士登记失业率达12.6%,明显高于全国登记失业率4%的水平,而实际失业率不只如此。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

完善残障人士教育体系,落实残障人士教育扶助政策,提高残障人士的教育质量和受教育水平。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在学比例为63.5%,仍有36.5%的学龄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18岁及以上残障人士有42%以上未上过学,还有35%只上过小学,残障人士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因此,政府必须完善残障人士教育体系,落实残障人士教育扶助政策,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通过举办残障人士特殊高级中学,扩大残障人士高等教育规模,开展残障人士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使更多的残障人士能够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加强残障人士的职业培训、技能学习和素质教育,以市场需要为取向,进一步扩大残障人士职业培训规模,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劳动力,不断提高残障人士的就业竞争能力。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障人士就业。以调整残障人士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和适当扩大使用范围为杠杆,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残障人士按比例安排就业力度;完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巩固和发展残障人士集中就业;扶持残障人士个体从业和创业,开发适合不同类别残障人士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残障人士就业。加大对农村残障人士的劳动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残障人士的劳动收入水平。

(四)加强康复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康复是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几年前,全国残障人士康复需求服务覆盖面达23.3%,离残障人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90%的目标,差距很大。实现残障人士“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关键措施是要进一步完善康复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将残障人士康复纳入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康复,实施重点康复工程,积极开展康复救助工作。康复工作的重点对象农村地区没有能力接受康复服务的残障人士。

(五)加强农村家庭对特殊儿童的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家庭还不够重视特殊儿童,甚至有许多家庭不知道政府建立了特殊教育的机构,农村特殊儿童家长的意识薄弱,对特殊儿童不够重视,第一、农村一般都为费独生子女家庭,农村家庭中如果出现一个特殊儿童,家长更多的是想再生一个子女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从而忽视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第二、农村家庭经济负担重,农村家庭一般收入较低,并且没有固定收入,收入不够稳定,经济压力较大。特殊儿童要治疗需要准备一大笔资金,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治疗费用一般是一笔天文数字,农村家庭一般没有养老金,农村老人一般是靠子女赡养,一旦家庭中出现特殊儿童,家长会认为对养老造成一定问题,迫不得已外出谋生,导致大部分特殊儿童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对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影响。引起农村家庭对儿童的教育这一块的重视,避免出现文盲式的特殊儿童。农村家庭的家长要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心理引导和一定的心理安抚,避免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此次调查主要考察和研究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对残障儿童的入学情况,学习现状以及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残障儿童所做的帮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而评估了中国农村残障儿童教育现状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7日-10月8日

调查地点:此次调查的范围为我国中部地带湖南省娄底市各县级的农村地区。

调查对象:残障儿童及其家长、学校老师

调查方法:在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全市农村建立的特教学校的只有贫困县双峰县设有康复部和文化部。所以主要样本就是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网上查找资料 实地走访考察

个别交谈———采访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

调查人:赵璇、潘嘉贝、黄士玲

五、调查过程

调查小组成员在调查前进行了统一学习、交流。这有利于在实地走访调查中营造良好的访问气氛,除了基本的礼貌培训之外,在进入调查前,可以先谈谈调查对象熟悉的话题,尽快融入对方的处境中,以消除拘束感。然后再把话题逐渐引向调查内容,以免太过唐突。当谈话偏离主题时应礼貌地通过插话和转问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同时表现出理解与耐心。

2013年10月7日,调查小组成员之一赵璇前往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花门镇付家村采访村民赵运德,这个智力发育不全的少年面对我们只是傻傻的笑着,与我们正常的交流都不能进行。就算是在十月份早已立秋的季节里,他还是光着脚走路。

他的母亲说:“明年二月份就二十岁生日了,平时连衣服、裤子都不会穿,饭也不会吃。”在随后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即将20岁的孩子从未进过学堂,父母也不知道有特殊学校会接收他们的这个大儿子,去教怎样他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他还有一个领养的姐姐和亲弟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含辛茹苦的抚养三个孩子。

2013年10月8日,早上7点调查小组成员赵璇和潘嘉贝、黄士玲从县城出发坐了大约半个小时的公交,又步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才来到了位于双峰县东华村的特教学校,一路走来发现交通条件不是很好,中间也走了很多的错路。上午8点30分我们抵达了特教学校。可能是因为国庆假期之后的第一天开学,此时的校园显得特别的安静,只有几个学生在吃早饭(泡面)。而我们一开始就联系好的贺意娥老师,因为临时有事所以未能按时到达学校。于是,我们就自己在校园里面逛了起来,恰好此时有个学生家长送她的女儿到学校来上课,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做起了我们的向导。这个善良的母亲告诉我们她叫金雅旎,送她年仅3岁半的女儿周可馨到学校的康复部接受教育。她们来自娄底市的另一个地区涟源,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全市的乡镇地区只有双峰县的这一所特教学校设有康复部。她告诉我们全校总共在校生50人,在职教师10人,设立有康复部和文化部,最小的学生就是她女儿。她说因为她们不是本地人,所以每月要交500元的生活费,而当地的学生则可以享受到全免费的待遇。为了女儿的将来,她在学校的周边租了一间房子,专门在这里陪读,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很想和我们交个朋友。听到这里,我们感觉很心痛,这个年轻的母亲为了女儿的将来付出了太多,为女儿动手术花费了将近20万,而今连交朋友的机会都不多,我们只能祝愿她的女儿早日康复。

而在我们的交谈期间,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的学生,一个小时后大概9点半贺老师终于来到了学校,她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学校,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布局和各个功能区。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日,原名叫双峰县聋儿语训班,负责全县聋障儿童早期语言康复工作,语训班隶属教育、民政共管,因为康复效果明显,成绩突出,一九九六年确定为娄底市双峰语训部,二〇〇二年,正式理清了管理机制,成立了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有教育局主管、民政、残联协管。

在校的50名学生,10名老师,分四个班级进行教学,四个班有两个文化班,两个康复班。由于早前一直做聋儿康复工作,所以学校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康复成果,二十年共收训225名聋儿,有148人康复走入普小课堂。在2011年以前,学校几易校址,条件都非常艰苦。直到2010年,原永丰五中撤并,永丰五中场地划拨给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在此新建校舍,2011年9月28日,双峰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搬入新校址办学,教学条件才得以改善。2011年12月,学校的设备部分的采购和教师培训基本完成。建成后的新学校占地面积17亩,有200米的环形跑道,占学校面积的40%的绿化,有各个功能区、功能室等等,一座崭新的、符合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要求的新特殊教育学校呈现在全县人民面前。

学校的文化教学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有一个班级毕业,大部分学生在湖南省特殊教育中专就读,第二届已办至五年级,由于注重口语的教学,学生的口语水平较好,同时,由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文艺、书法、美术作品也多次在省、市、县获得大奖。

在谈到康复部时,我们就外地学生是否需要每月缴纳一定的生活费的问题,得到了贺老师的肯定回答,她告诉我们,康复部主要接收的是3-9岁的做完手续有望恢复听力的儿童。而学校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社会的捐助更是有限,所以对外地学生的收费确系无奈之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也无人来这里进行义务性的服务。随后贺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十月份,她要带领6个学生去长沙参加湖南省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的总决赛。

这是他们训练用的题库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在康复部拍摄的同学们下课时的照片,图片中的鼓是老师用来通知这些学生上、下课的工具。他们当中的学生基本上还会看口型。

这是学生课后嬉戏的场景

图片中正在扫地的小男孩叫王嘉周,今年五岁。旁边那个是他的同学。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不单纯的只是教学,平时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是康复部小朋友的教室内景

这就是学校200米的跑道和操场,操场上面只有两个简单的篮球架

这是学校新建成的食堂 当我们参观完学校之后,贺老师帮我们引荐了文化部的邓文炼老师,邓老师目前是学校的元老级人物,从事特殊教育二十多年了。她告诉我们对这些孩子来说,“听”才是最关键的。从她最初接触特殊教育到如今的二十多年间,她觉得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这些残障儿童的教育现状,反而是现如今家长的意识还不够强。邓老师的这一观点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她告诉我们说有些家长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学校一送,就觉得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学校老师帮忙教导的问题,跟他们家长没一点关系了。每次放假,都有些家长不想过来接孩子,学生生病给家长打电话,家长就说要老师带他去看病就好,不用通知他们,家长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过来看看。她感觉老师就像是保姆,什么事都要管。你家长工作再忙,这终究是你的亲生孩子,为什么不能过来看看呢?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健全的孩子,在学校生病了,你会因为工作忙不去吗?邓老师的话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这几年,陪读之风在全国各个地方盛行。邓老师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残障儿童才是最需要陪伴的,她们学校的建议是家长前来陪读,会更有利于这些残障儿童的成长。总的来说,就是家庭教育这一块做得还不够好。邓老师还告诉我们,学校打算今年再增设一个盲童班,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在调查的最后,邓老师建议我们去县城找一找已毕业的邓明辉和周方平,他们都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现如今都能自理更生,不用依靠别人,其中的周方平在县城开了一家名叫方平画室的画室。那些画都是他自己画的,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我们时间有限,下午要坐火车返回学校,此项提议未能成行,特别是原计划重返邵东县特殊教育学校调查也被搁置,留下了一点遗憾,寄希望于以后能有机会吧。

讲台上正在上课的就是邓老师,这是文化部的学生,他们开设了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程

图片当中的中年男子就是一个陪读的家长。

六、调查结果和分析

经过为期两天的实地走访调查,我们觉得目前中国农村残障儿童的教育情况在不断的得以改善,但是还远远不够,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路慢慢其修远兮。

一、政府工作方面

★ 政府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财力支持远远不够,否则就不会存在异地学生不能享受和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根据法律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而当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说明这方面政府做得还很不够。★ 现有的师资培养力度不够,这是导致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国家诸多相关法令明文要求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但目前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屈指可数的几个师范学校在实行。

二、社会工作方面 ★ 社会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关注度不够,基本上没有人到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义务性劳动,民间自发成立的志愿者或其团体也多服务在城市。★近年来,社会上给予的捐助较之以前确实多了很多,许多的企业、慈善家也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也仅局限于城市,并未普及到农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农村企业单位少,大型的更少,现有的这些企业单位盈利也不高。就农民本身来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在外奔波,无法要求他们太多。★ 报纸、电视等各界媒体信息传播行业所关注的话题很少涉及农村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对这一方面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

三、学校工作方面 ★ 学校开设的课程班级不够全面,比如说双峰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只有聋哑班,虽说今年还会再增设一个盲童班,但这远远不够。现今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还有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如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儿童、情绪情感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行为困扰儿童、品行问题儿童、纪律问题儿童、交往障碍儿童、身体病弱儿童、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等也需要特殊的帮助。★ 学校教师的缺乏也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待遇较差,无法满足从教老师的基本要求。★ 老师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由于教师过少,真正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老师更少。根据邓老师的讲述,平时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工作生活中要关心的事情,而这些残障学生比之正常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

四、家长工作方面 ★ ★ 家长自己的教育意识不强,正如前面邓老师所讲述的事实。家长对这些残障子女的关心不够,陪伴在其身边的时间较少。家长不应该寻找借口推脱责任,因为这些子女更多的需要父母的关心、照顾。★ 调查小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其一是家长认为这个孩子以后反正靠不住,等我年纪大了他并不能尽到赡养的义务;其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另外一个孩子培养出来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精力,我只要送他去特教学校接受教育,以后能养活自己就好;其三是在农村家境确实贫寒,必须要外出打工赚钱,才能养活一家人。

前文所提到的智障少年赵云德未曾接受过教育,一方面有家长自己的意识不强,不知道有这样的学校会接收她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有政府的宣传不到位,学校开设的课程班级不够全面等原因。

七、建议与对策

第一,政府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支持。但是,这还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财政支持。在这一点上,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优势远比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明显。

★ 加强立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农村残障儿童的正当权益,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这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理顺特师生就业体制,为了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保证学校需要的正常教师数量和质量。大陆目前仅有4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总数不到50人)、两所大专层次特教专业(每年培训30人左右)、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每年毕业生不到400人)。

第二,社会

社会各界应该对这些特殊学校给予最大的帮助,比如说:媒体可以加大对农村残障儿童目前面临的教育困境的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这一方面的慈善事业。增强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了解,激发起人们的爱心,让大家共同学会感恩。★ 虽然对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而言,无法组织大学生前往进行义务性的活动,但是县级各高中学校可以组织已参加完高考的高三毕业生志愿者前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志愿活动等等。

★ 对个人而言,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或媒体的呼吁参加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主动地坚持参加一些奉献爱心的活动,尽到自己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这些生活在农村的残障儿童。加入到关爱特殊儿童的群体中让社会中的人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唤起人间真情。

★ 在特殊群体走向社会的时候应该为特殊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给予特殊群体公平的竞争。

第三,学校

★ 学校也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增设各类辅导教育班,面向更多的“特殊需要儿童”,为这些残障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 提高现有特殊教育的办学质量,吸收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目前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不仅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存在较多问题,而且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亟待改进。

★ 特别是外地学生没能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对所有学生平等的待遇。

第四,家长 ★ 广大家长朋友应该增强意识,更加关心自己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不管工作再忙,平时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让他们能够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的身体残疾了,万万不能让他们的心理也不健康。父母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通过家庭教育引导这些残障儿童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 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0-

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偿、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不断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基本文化知识,摆脱“文盲”这一帽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鼓励他们发展自身的特长,培养兴趣爱好。

第五,自我支持 ★ 从残障儿童自身出发,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其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我。从各个发面发展自身,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在出社会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处。

文献资料

【1】残疾儿童教育保障政策

【2】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教育部

http://files/moe/s5987/201307/154095.html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6

导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我支教队所在的巴中市通江县文胜乡马家岩村的义务进行了调查。

调研方法:我们实地走访了该村的二十余户

中、小学生的家庭,以及村委会成员,深入了解

了当地义务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家庭情况。

调研对象: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胜乡马

家岩村

通江县文胜乡马家岩小学距离通江县城40公里

左右,全村共有四个社、300余户、80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贫困人口达489人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84人,低收入人口205人),占总人口的61%。全村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20%。

马家岩村对外交通极为不便,只有一条由泥

巴和石头铺就的下山“公路”,平时村民们多穿

梭于山间小路,这极大的制约了当地经济教育的发展。

该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打工以及养殖业,种

植的农作物都属于自给自足。该村外出打工者众

多,村中青壮年少之又少,许多家庭只有部分孩

子和老人留在村里,致使孩子都是隔代教养,对

于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就针对该村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阐述并进行分析:

一. 学生流失:

(一)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将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接受教育。

(二)相比村中,外界信息更加广泛,教育设施的软硬件更加完备,因此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城市接受教育。

(三)攀比心理:部分家长在见到别人将孩子送到外界接受教育时会产生攀比心理,盲目的将孩子跟着送出村子,而欠缺考虑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及损失。

(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孩童人口相对减少,因此造成了生源的减少。

二. 家庭教育眼光不够长远:

由于农村上一代人普遍没有接受过完备的教育,导致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理念上难免会出现偏差。

他们的教育理念可以这样概括:

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一样可以养家糊口。

书读的多不一定好找工作

不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过多 孩子是否“读得”,是否适合读书,就只看孩子的分数即可。

于是这就导致了许多的农村学生只要没有考上高中,或父母认为没有读书的必要,就转而进入技校进行学习或直接进城务工,于是——寒门学子离高校越来越远。

三.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一)硬件方面:校舍破损,教具陈旧、缺失。

(二)软件方面:师资力量十分匮乏,一个村小甚

至只有一名代课教师。缺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

生。

以上三点就是此刻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现

状,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从这三点我们探究

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三点原因

都隐隐指向了这样一个源头——经济。

没错,就是这样看似轻飘飘实又重如泰山的两个字:经济。现今农村义务教育所产生的问题的源头就在于当地经济的不发达!

假如当地经济搞活,那么外出务工人员势必减

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所带来的生源流失必然回

经济发展后,农村教育资源必然能够得到大力

发展,软、硬件升级,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接受过

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到农村支援教育建设。

教育能够发展,必然对经济增长有良好的影

响,以上三点问题迎刃而解。

假如经济不能发展,以上三点问题依然存在,并会陷入经济制约教育的恶循环中,农村义务教

育的未来将会一片迷茫。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

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

顿。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农村基础义务教育缺失的影响已经显露,踏入大学的寒门学子正在减少,这是危险的信号。尽管每年国家教育部门都在花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可见,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支持农村的基础义务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农村,帮助农村,才能够真正的给农村义务教育一个光明的未来!

电子科技大学赴马家岩小学支教队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7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有关数据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90年代起不断滑落,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篇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农村人改变现状越来越困难,农村穷孩子“跃龙门”的机会越来越少[1]。“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一言论使得部分农村家庭对“知识改变命运”失去信心,加剧了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现象,进而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因此,如何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2]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人实际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浙江省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了造成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探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一对当前浙江省教育资源现状的调研

温家宝总理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3]。教育公平内容包含了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4]根据这三方面的内容,笔者从浙江省农村与城市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方面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浙江省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教师资源调查分析

合理的师资结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保证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笔者取样了浙江省临安清凉峰村顺溪小学、浙江省余杭市塘栖镇莫家桥村宏畔小学、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和浙江省萧山市第一实验小学。这四所小学同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杭州及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城乡空间距离相对较小,风俗人情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相近,并属于同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遵循一致的规章和政策,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科学性。笔者围绕着对四所学校师资结构中教师的年龄、职称、师生比例,教改科研和是否从事第二职业等方面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师资结构中,教师呈中老龄化趋势,高职称教师相对较少,师生比例不合理,投身教改及科研的教师数量较少,72%的农村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甚至有的教师身兼数职。

(二)浙江省农村与城市教育环境调查分析

在教育过程中,良好的教学设施环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很多教学硬件设施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教育经费是学校良性运行之本,这对于硬件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校意义尤为重大。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育办学难的问题,但在较多偏远乡村学校仍然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这一难题一时难以得到解决。而在城市地区,教育条件相对优越很多,很多学校推行小班教育,使得学生能享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的信息交流不畅,网络普及率较低。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城市成为信息交流的中心,农村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显然滞后于城市学生,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知识来源的渠道过于单一,知识面较为狭窄。而城市学生有着网络、图书馆、书店等多渠道的知识来源,知识面相对比较宽。

(三)浙江省农村与城市素质扩展教育调查分析

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步入社会不会有一种盲从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既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浙江省的素质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迈进。笔者以浙江省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着日常礼仪与文明修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的文明意识相对较差,文明用语的使用频率显然低于城市学生。在学生的艺术特长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在被调查的农村学生中,超过95%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培训,而超过82%的城市学生都参加过系统的艺术培训课程,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开始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城市学生的优势也较为明显,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解决问题的究对象,对同一专业近三年的生源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从图中比较发现,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正逐年下降,而在职业院校,农村生源的比例却逐年上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虽有一定的偏激性,但却也符合教育格局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二浙江省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原因

教育不公是社会最大的不公,会加剧社会阶层分化,使弱势群体无法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和行使教育权利,失去改变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强化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6]因此,笔者综合上述调查情况,总结出造成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几点原因。

(一)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浙江省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工作,但其程度仍显不够。部分人教育观念滞后,没有从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工作,仍将教育等同于升学,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发展,这种对教育的肤浅认识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势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不公平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对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匮乏、义务教育师资不足,使得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方面农村教育缺乏高素质师资,而城市学校师资过剩,高素质师资富余。另一方面,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程度来看,农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竞争意识显然低于城市教师,大部分的农村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基本上很少参与课程教改及科研方面的研究,很多老师甚至都有第二职业。这样农村小学的课堂质量就不易得到保证,无法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而城市小学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研究等工作,课堂教育质量相对较高。

(三)教育政策的向城市倾斜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放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建立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途径和方法更为广泛。

(四)浙江省高等教育学府与职业教育院校生源调查分析

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进步和向上流动的阶梯。美国学者托马斯·福克斯等人研究发现:“一个青年人的最终地位和工资收益的最明显可见的预兆就是他的受教育年限。”在我国,获得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越来越多地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虽然较高的教育水平不一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是只有具有了较高的教育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5]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社会分层中具有“筛选器”的作用。笔者取样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及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院校为研要由地方政府负担,尤其是县乡政府,在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的同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乡级财政能力的不足,县际之间、乡际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7]由于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比重极低,虽然采取了一些单项的工程计划,但由于没有建立起扶持贫困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致使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的贫弱地位没有根本改善。

三对缓解浙江省教育不公平现状的几点建议

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人们应该正视客观现实状况,本着“同等情况同样对待”和“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努力使得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现实不易导致人们的不公平感受,实现感官上的“相对公平”。追求城乡教育相对公平避免了“一刀切”的教育误区,兼顾城乡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笔者认为,宜在城乡居民可接受的前提下,通过对城乡教育各自优劣势的接纳与放弃,找出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促进城乡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基于城乡经济差异,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一时之间无法跟上城市的步伐,但农村优质师资流失现象还是有办法缓解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激活用人机制,促进城乡师资交流的办法,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8]一方面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工作,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传到农村,并对到农村进行交流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坚决杜绝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现象的产生,鼓励农村教师进行课堂改革,采取适当的奖励机制,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对表现优秀的农村教师提供进城交流的机会,激活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课堂质量。

(二)制定农村弱势群体补偿的教育政策

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目标,政府要建立基础教育的弱势补偿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特殊的教育津贴,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实施。[9]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已经有了一些补偿的机制,如希望工程、政府的教育扶贫、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等。但是与广大的弱势群体存在的困难相比,目前的补偿力度还远远不够,应建立起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资助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完善现有的助学金、贷款制度,同时鼓励民间资金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经济困难。

(三)更新教育理念,平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投入

政府在决定教育资源的投向时,需要作出公共政策上的选择。长期以来,我省奉行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正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它以发展现代产业为宗旨,以城市为中心,将高等教育和各级重点学校作为投资重点,而忽视了部分职业技校的教育投资。这样做确实可以使有限的政府教育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出较高的经济效率,但归根到底,它有悖于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基本宗旨。[10]事实上,从长远来看,不公平的政策也不可能是有效率的。所以,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均衡的、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四)改变教育模式,贯彻“终身教育”机制

在制度化教育体制下,当人们在某一个阶段中断了教育,就意味着他从此与教育绝缘。因此,我们要努力建构终身教育体系,要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的教育制度,建立起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为每个人任何阶段的继续教育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每个人通过获得他所缺少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赶上来。如果一个人在他一生的教育过程中,在一定年龄和一定阶段上失败了,他还会有别的机会。这时,人们对于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看法也许将会改变,教育公平与否的问题也许将会淡化,或被遗忘。[11]

总之,只有教育公平了,农村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城市阶层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才有可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使得“寒门再能出贵子”,才能真正从根源上减缓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现象,保障和谐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M].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9.

[2]郭戈.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7,(08): 42-43.

[3]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01-04.

[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03):29-30.

[6]赵兴民,刘冲.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0,(01):14-15.

[7]刘平秀.教育公平与教育政策选择[J].教育丛论,2010, (02):157-160.

[8]夏建文.论教育公平对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0,(01):31-32.

[9]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7,(08):34-35.

[10]张铁道,张静,张婷婷.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3): 13-14.

一个关于中国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8

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笔者实地考察了“白寨模式”,之后又多次与王孟堂及专家交流,发现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白寨模式”都有一定标本意义。通过解剖这一典型,能帮助我们厘清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条件、阻力、路径和前景。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号文件”只提出了一些战略思想和宏观部署,究竟“以工补农”怎么补、“以城带乡”怎么带,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和求解。

推动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培育“统筹城乡”的对接平台。

2007年7月,作为河北省邯郸市中道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决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王孟堂来到曲周县工商局,要求注册“曲周县富民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愣:“这是啥公司?”当了解到王孟堂“反哺农村”的意图后,马上就盖了章。王孟堂的想法也很快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为方便他的工作,经曲周县委任命,王孟堂挂职任白寨村党支部书记。

新注册的曲周县富民新农村建设公司,等于再造了“以工补农”的市场载体,白寨村的干部大都兼任公司管理人员。

王孟堂出资把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专家请来,走遍了白寨村周围共计13个村的沟坎路桥,征求了方方面面意见,一个宏大的“白寨生态中心村”规划图和时间表应运而生——

把白寨村为中心的周围13个村合并,整合5000多亩旧宅基占地资源,除规划的新民居中心村占地2000亩外,剩下的土地为培育新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建设周期为2008年至2020年。

规划是宏伟的,但怎么实施仍然充满一个个未知数。

摸底调査显示,白寨乡一些农民提出了一系列疑问:新农村就不是农村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怎么体现?村民能有就地打工机会吗?村民生病、孩子上学、青年结婚等社会事务有人管吗?另外还有些更尖锐的疑问,如新农村公司注册仅1000万元,6亿多元巨额投资哪里来?王孟堂是不是想把城市房地产开发做到农村、并回来大捞村民的钱呢?……

有疑问是正常的。毕竟,新农村建设是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因为它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理想的。

为了回答村民的疑问,王孟堂四处请教专家、领导。据其夫人透露,他还经常半夜起床到书房奋笔疾书,写下自己的思考心得。吸取各方经验教训后,王孟堂形成了一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民居,“三新”一体,同步联动,用产业推动民居建设、用文化培育新型农民……

解决了群众的思想转变问题,剩下的问题就看行动了。经过一年多谋划,“白寨生态中心村”一期工程2009年初正式开工。

这年正月初九,王孟堂在白寨村的家里支起了两口大锅,曲周县委农工部、水利局等部门的领导带队,与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人员、乡村干部会合在一起,吃住在村,着手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细致工作。

要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首先要发展新产业,通过转移农民就业增收致富。

发展新产业的第一步就要动用农民承包地,而承包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和社会保障。但白寨农民相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农村战略,也相信王孟堂描绘的新农村蓝图。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乡亲们光坟就迁走60多座。不到一个月时间,200亩地也腾出来了。新农村公司以每年每亩900元租价当场兑现。一待时机成熟,部分农民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以集约化生产方式将农民就地转移为产业工人。

在农村培育新产业,最优选项是“发展现代农业”,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2009年2月,王孟堂代表新农村公司与欧中联合商会签订“中法现代复合优良环保养猪示范项目”协议,项目投资2.6亿元,年出栏20万头生猪。这个邯郸市“一号富民工程”旨在通过产业化运营,走“公司农户”的经营之路。

各地的经验教训证明,“公司+农户”模式不能是松散的,松散型合作一遇市场波动,就难以持久;只有公司与农户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持久而稳定的“双贏”。

对于“双贏”的渴望,源于王孟堂的压力:回到白寨村,乡亲们会问“没有地吃啥啊?”回到中道公司,职工们会问“没有钱怎么办?”

这种双重压力显示: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应探索一种合作新机制,即既要对村民负责,也要对企业负责。否则,如果村民受损,就不会支持新农村建设;如果企业严重失血,新农村建设都不可持续。

按照新产业规划目标,“白寨生态中心村”的现代农业将形成“两大体系”:一个是“种植—养殖—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产业链,一个是“养猪—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态链。其中的“种植”是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主要是有机蔬菜和“双髙—优”粮食(髙产高效优质);“养殖”则除了“中法环保猪”外,还有与高校合作的节粮小型蛋鸡;其中的“沼气”则用做新村居民家用能源。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上述产业体系实现了“三大合作”,即中外合作、县校合作、村企合作。这一多元化合作的产业创新,成为白寨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生产方式改变必然带动生活方式转变,而转变生活方式重在建设新民居。

2008年12月21日,新农村建设公司投资兴建的“白寨生态中心村”的新民居动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理念,选取专家设计的“燕赵新民居优秀设计方案”,针对农村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统一规划高标准的农村别墅和低层住宅楼,水、电、热、通信等全部入户,真正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理想目标,目前首批农民已入住。这个河北省新民居示范项目,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实施试点村”。

2010年底,笔者走进白寨新村参访时,崭新的路灯和错落有致的新民居,真的让人恍如进了小城镇。“碧水穿城过,绿树村边合”,这样的描述听起来像宣传口号,但的确是活生生的现实。

60岁的白寨村农民张文海,多年来耕种五六亩地,一亩地一年收入在六七百元左右,为了给两个儿子成家,倾其所有盖了两座房子。看着眼前的“生态中心村”,他乐了:“农民过去是盖回房穷一回。这多好,下辈人不用再拆了盖、盖了拆了。”

建设新居民,白寨村“节省”出许多土地。王孟堂算了笔账:整合13个村的“白寨生态中心村”建设完成后,可将现有占地5000亩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到占地仅2160亩功能齐全的新社区,置换出2840亩旧村庄占地。这样,加工产业用地的空间也有了,不用再新占土地。

“白寨生态中心村”搞了三个规划,即村庄建设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这“三个规划”,“白寨生态中心村”人住居民到2020年有望达到2.4万人,就地建成城乡一体的新农村。

有了新民居、新产业,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培育新农民。

王孟堂深知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为此,早在2007年成立富民新农村建设公司时,他就为白寨村所有人精心定制了“三个一”的文化套餐:即一张卡,一份报,一个中心。

“一张卡”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由新农村公司为全体村民垫付“新农合”应该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一份报”就是新农村公司为每户村民免费订阅一份报纸,每三户为一组,分别订阅《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邯郸晚报》,并明确一人为组长,负责交换阅读,借以达到增加互动、促进邻里和谐的目的。

“一个中心”就是高标准建设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集村民培训、文化娱乐、休闲活动于一体。

老农民笑言:“白寨村几辈人哪有天天看报纸的?想也想不到有这种生活啊。”

王孟堂坦言,通过村企共建和定制文化教育“套餐”,把企业先进文化、经营理念、技术项目向农村流动,目的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单纯给钱给物的“送温暖”式帮扶,变为激活农村主体细胞、增加农村自身“造血”功能;二是从单纯送技术、送项目的“产业扶助”,变为精心培育新农民、实现先进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白寨模式”把解决传统农区问题的视野,从单纯的农村城镇化又拉回到了农村。白寨村的实践,给出了传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即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培育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并通过新居建设、接入公共服务,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从而创造了新的农村城镇化实现形式,让农民“不离乡”就能共享城乡发展成果。

上一篇:【化学】1.3.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苏教版必修1)下一篇: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作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