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

2024-12-29

农村金融改革(精选12篇)

农村金融改革 篇1

一直以来, 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当前, 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农村融资金融产品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急需构建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但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 资金的投入是重点。于是, 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 确保资金有效地使用与投放, 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便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公共产品的投融资制度, 建立有效的多元化农村资金分配与公共产品投融资渠道体系才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关键。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 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 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 建国以后至2005年, 除个别年份外, 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 特别是1992年以后,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 1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 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 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二) 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 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 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 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 投向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 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 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 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 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 基本建设占20.9%, 科技三项费用占0.8%, 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 区域差别大, 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 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 比较而言, 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 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 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 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 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四) 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 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 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 但从发挥的作用看, 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 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 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 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 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 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 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 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 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 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 (2) 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 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 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 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调, 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 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 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 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 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 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 年均利润40%~50%计算, 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 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 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 再加上额度偏低,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 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二、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基础落后,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 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 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 生产周期长, 资金周转慢, 技术进步滞后, 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 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 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 产出少, 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 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 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 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2000年, 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 其中中央占51%, 省级占10%, 地 (市) 级占17%, 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 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三) 投资环境不理想, 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 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 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 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 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 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 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二)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 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 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 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 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 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如供水等) , 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 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 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 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 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三) 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 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 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 增加农村农民收入, 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 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 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 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 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 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 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 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四)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 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 承袭旧规把民问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 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 政府应该给以一定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 并针对其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特别的过渡性政策, 减少其限制, 逐步引导规范这类民间金融机构, 使其慢慢向正规化方面过渡, 以达到让其填补目前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 推动现阶段农村农业正常发展, 保证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个现实, 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 和中国农村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成因, 并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制度,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改革 篇2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社区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社区金融小额贷款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国家惠农政策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探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金融需求行为研究

我国城镇居民投资行为研究

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相关性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

农村小额信贷研究

上市公司研究

我国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地方债券发展研究

湖北金融控股公司建设与风险控制研究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思路与途径

“家电下乡”对拉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效果分析

农村金融信贷体制的现状分析

湖北村镇银行的绩效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研究

财政金融惠农政策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银行业信贷风险研究

新形势下湖北金融监管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惠农政策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汽车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以××地区为例

湖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其监管研究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支农案例分析及启示

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对××地区的调查现代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运作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与城乡金融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新农村建设中资金需求特征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县域金融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问题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篇3

在闭幕不久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农村金融新政成为这次会议的重点。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而我国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持续增长的一大障碍,这也是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旨意之所在。

1 农村金融体制现状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往往离不开良好的金融体制。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十几年中,与城市金融快速发展相比,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危机重重。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无法提供良好的服务。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相继关闭;四大国有银行从农村大力收缩“战线”,大规模撤并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而不发放贷款。因此,现如今农村金融体系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缺乏合理的渠道流通资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反而成为主要的农村资金外流途径。近年来全国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基本上存储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又贷款给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这两方面的资金几乎相抵。

金融缺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因而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这便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的结果,也是农村金融体系缺陷之所致。

权利与责任分不清,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国家财产所有权不明确,导致权利和责任不清,在信贷扶贫实践中,扶贫发放贷款投放不准确,贷款拖欠严重甚至腐败等问题都不约而同的存在,由此加重了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合理性。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专家邹恒甫指出:金融发展程度的高低将影响收入分配。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长期落后与金融发展的萎靡存在密切关系。农村金融各局部市场存在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情况,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体制资金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导致低效率的配置水平长期维持,形成不均衡中的“均衡陷阱”。顾及于此,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已迫在眉睫。

资金撤出,金融单一。正规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金融供给日益减少;国家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击与排挤,更加使农村的金融供给窘迫。就市场准入来讲,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垄断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其实质仍然是由政府控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和独立权,而且金融产品单一。

2 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的危害

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面临着12大制约因素,金融体制效率低下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中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更应走在前列。

缺乏贷款资金,影响经济发展。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将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因而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导致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但凡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明显加大。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农业方面的保险萎缩。对于中国农业来说大多都是靠天吃饭,影响现代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天气与市场。但由于农业保险的赔率高,利润少,许多保险公司都放弃了这一市场,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保险逐渐萎缩。现在,虽然已经建设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但农业保险起步较晚,险种不多,规模不大,依然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上缺少竞争机制与主体。近几年来,农村金融主体数量、种类及功能的缺失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也重新被有关部门引回到农村中,并鼓舞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农村分支机构。但现阶段尚且未组织成有效地竞争机制,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这个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这便出现了一系列民间小型的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运行的规模较小,甚至有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秩序。

3 农村金融改革的展望与策略

建立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然而,根据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就应当切实从整个金融体系出发,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便于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竞争力。从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出发,培育和发展具有多样性、竞争性与高效性的金融体系,对外打开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并适当放宽政策,实现农村金融的改革。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在乡镇内设立多家多有制的金融机构,并允许外来资金参入,促进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扶持,发展有序的贷款组织。对于比较微小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汇集资金,增加融资途径,促进金融机构发展。

对农村的公共财产投资体系进行改革。在农村的金融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财产投资的作用。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之中,各个机构之间的属性是不相同的,但人们却常常无法分清,对其产生混淆,由此使许多金融业务受到负面影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分清它们各自的职责,商业金融能够解决的问题,政策性金融就不要参与其中。政府财政部门要为乡镇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教育事业的投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

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第一,有关如何使用抵押物。由于农民没有严格以上的土地拥有权,就无法用土地当作抵押物进行贷款,这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农民的房产与生产资料很难进入市场体现价值,因而不能当作抵押物。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政策,在一定情况下允许土地当作抵押物,让农民进行贷款交易。

第二,建立存款保险公司。为了快速解决农村经济危机,有关部门应成立法案,设立相应存款保险公司,实施强制性的投保制度,稳定农村的金融。

第三,为了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完善,国家应设有相应的支付系统,同时在存款上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减少税收,增加农村贷款金额。

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想建设全面多方面的金融体系,那么就必须改善现有的金融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改善金融环境主要还是有政府来主导,放宽政策,吸引资金,促进地区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与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和创新是新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用创新的理念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扩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品种与数额,加快创新,优化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面,着重发展民用的产业。另外,还可以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信贷,以此更好的满足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

统而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

农村金融改革 篇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麦金农和肖最早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领域。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 主要有两个重点的研究方向是政府发挥的作用、农村金融在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 构建农村金融的相关指标, 提出创造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讨论农村金融, 虽然方法存在差异, 但都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金融抑制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同时缓解金融抑制必须通过金融深化的途径。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在发展中国家各不相同, 金融深化的次序与路径可能会存在差异, 但利率的市场化与资本市场的开放被认为是金融深化的必然途径。

二、金融深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发展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家帕特里克提出:供给领先模式认为金融资产与负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主要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需求追求模式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主体会随着经济增长产生相应的金融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 要不断发展金融体系。需求方是金融服务强调的重点。

由于金融资源稀缺性,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都采取了金融供给领先的模式, 具体表现为金融资源配置在政府导向下都流向了城市与工业部门。我国农村金融政策也是遵循供给领先模式, 致力于正规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按照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设的思路, 力图建立一个能够完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从改革的成效看, 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都存在政策性业务,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没有彻底分离, 很难区分历史性包袱与自身经营性亏损, 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同时道德风险严重, 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利用中央银行再贷款支农, 掩盖了农村信用社内部风险管理不善、财务风险不严等造成的经营性亏损, 对中央银行货币操作存在影响。

(二) 金融制度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传统体制之内的改革和体制之外的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局限:产权制度的改革重视机构、忽略机制, 中介的地位明显高于市场;监管严苛、重监管轻发展使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发展严重乏力, 十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改革的过程中, 没有将更低的交易费用和更高交易效率作为改革目标。体现的主要是政府的意志, 国家经济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相悖, 虽然历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 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却使其更加模糊。

(三) 农村金融政策目标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三农融资的困难、尽量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亏损额、抢占民间高利贷所占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为了到达以上的目标, 政府通过建立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 进行利率市场化等利率改革争取占领更多的农村市场份额, 但是政府在制定的上述改革措施本身存在着矛盾:要解决三农的融资问题, 帮助农民甚至是贫困的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与提高利率、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商业化改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比如, 农村信用社是以农村、农户、农民为主体的金融机构, 它主要是为农户服务, 为农户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 这就说明农信社具有一定的政策性, 但是农信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机构还要考虑商业性, 这样农信社的政府政策性与市场经济中的商业性就导致了农信社的经营目标模糊。除此之外, 农信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国务院在2003年农信社改革的方案中提出的方式主要包括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以及股份制这三个方式, 银监会主要赞成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但是在2006年举办的“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 金融制定与监管者又给农信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农村信用社应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 有特色的服务农村的社区行的金融机构, 认为合作制不再适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 社区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终的目标。政策的变化不定, 导致政策的实施者, 这些农村金融机构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会导致改革的成本大大提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 鼓励适合农业切实需要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 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独立的创造金融产品成本高、困难大。可行的途径是研究外国和同业先进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改造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衍生产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农机抵押贷款等, 由银行出资购买农机, 农民使用农机创造效益后还款。这都是针对农业和农民自身条件限制, 制定的贴合实际的创新产品。

(二) 建立以金融为核心的惠普合作体系, 发展金融合作集团

一方面, 可以选择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 联合, 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分享和利用, 降低创新成本, 合理利用资源, 加快新型产品创新速度, 产生规模经济, 更全面的满足客户需求。这样大大降低了农业贷款的风险, 保障金融机构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建设, 提高员工服务水平

不仅要加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 也要开展涉农知识培训, 更加详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 起到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作用。农业发展的现阶段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金融机构的选择不再停留在谁的贷款门槛低、利率低就选择谁的初级阶段, 而更看重贷款后的配套服务, 期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在农业发展上给予专业化的意见和发展规划, 帮助和扶持贷款人走上更高的平台。这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晨, 金川, 沈政达.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再解析[J].思想战线, 2012 (3) :79-83

[2]付俊文.农村金融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7) :57-60

[3]刘宛晨, 段泽宇.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5) :26-29

[4]刘玲玲, 杨思群, 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06

[5]翟虎渠, 梅方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4

农村金融改革 篇5

在2008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国家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公共财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扶持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强与外国政府合作,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筹集资金。同时,为了完善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体系,由中央财政直接出资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已启动。《决定》由十七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其中明确提出将农村金融列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可见中央对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视。

而我们蛟湖村地处来舟镇东北向,与镇区相距4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九十年代初,就以开发振兴湾立体农业而闻名,近几年来,又开发了白土工业小区,引进武夷飞燕琼脂有限公司、百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奶牛饲养场及多家竹制品加工企业落户,为蛟湖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现有3个村民小组,131户、总人口446人。其中:劳动力216人,在外务工和经商39人。全村土地总面积5.9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0.49万亩,森林覆盖率70.68%;耕地面积215亩(其中:水田

180亩,旱地35亩);山地面积0.93万亩。在我们村里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村的百合花,可是在发展种植百合花和其他种植植物方面,对于农民来说是有心想发展,却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村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想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购买家电产品,可是在购买家电补贴产品时,国家给予的补贴力度还不够大,造成村民不愿拿出钱来消费,无法从实质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多年来,农村金融问题一直被视做中国金融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农民贷款难、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效率低下、信用环境不好、资产质量差以及抵押担保物不足、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剩余人口流向、村企合作不够等,因此,还有人说农村金融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实践,我总结出农村金融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贷款和村企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不足将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将使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农村本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在没有其他产业的扶持下,农村村民无其他资金来源,必然要依靠农村信贷的支撑,可是又因为银行的资金借贷是要有评估条件,若是没有资金收回的来源就会造成难贷款的情况,这样不仅锉削村民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造成农村的经济更难发展。在我们村里还有几家企业,就比如说村民发展本村的特色产业---百合花,需要盖大棚、请人

员、买材料,这些资金都要借贷才可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资金难贷使得企业的开启难度提高。

(2)“贫血”的农村经济还在继续向城市“输血”。长期以来,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空洞化。金融资源的匮乏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再者,农业和农村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一旦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大大加大,若在企业无法发展的情况下会造成更多的村民没有经济来源,这样就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匮乏,同时却是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大规模转移。我国农业生产有成本高、收益低,自然风险大的特点;加入WTO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增大了市场风险。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人民的资金来源的匮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银行还好会将资金转向有利益回收的地方,像城市的其他企业,这样造成农村的金融资金更是大规模的转移走,农村的资金支持就像无法延续的流水形成枯涸。

(4)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即使之前每年的国家一号文件都是跟“三农”挂钩,可是在政府政策出台后,仍是有许多的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因为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很多时候,国家根据农村现实发生的各类事件后拟定各项政策,可是国家在制定这些政策时却没有考虑到农村的村情村况,没有考虑到时间的有效性,使得政策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其中暴露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滞后性和不合理性。

(5)农村产业结构简单形成经济发展不佳。农村产业结构决定了在地广人稀的农村提供零售金融产品与服务成本巨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的提供者,坚持不懈地开发符合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不遗余力地压低运营成本。而封闭的农村经济市场,又因为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经济服务与产品定价过高,经济服务方式单一。

根据上述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我通过实践调查提出个人一些解决措施:

(1)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2)搭建特色经济发展平台。我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乡村经济,就要立足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特色。引进龙头企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改变过去产业扶持的方式,由发展结果的奖励为发展过程中的扶持;要积极鼓励有实力、富有现代经营理念的能人或企业领头开发,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嫁接传统工艺,将传统作坊式生产转化为现代化经营,打品牌,进超市,促进传统特色加工业做大做强。

(3)统筹人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原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关键靠人。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不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积蓄后劲;积极培养经济能人,使其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和农村经济的示范者,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路人,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教育培训,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领导和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带领农民群众闯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新路子。(4)利用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农村需要根据本村的特色产业,利用网络科技宣传本村的特色,在网络效应的支持下,提升本村的知名度,扩大经济资金的来源,促进本村的农业和村企的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篇6

核心内容:处在弱势地位的“三农”产业和“三农”经济,需要各种金融和相关配套服务通力合作,共同培育,创造一个规范、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拉大。金融机构与农村市场渐行渐远,县域金融服务裹足不前,农村金融被日益“边缘化”、“非农化”,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诸多问题和矛盾盘根错节,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富,天下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改进县域金融服务,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促农、惠农政策和措施,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致力于建设、发展农村金融大业。党的十七大更是强调: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总要求。

但是,由于农业受气候、土质、水源、物种等自然条件和政策、科技、装备、资金等社会环境所制约,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农民受自身固有的积弊陋习,未能端正思想认识,普遍视补贴性贷款为一种政府救济、无偿扶贫资金,因而频频违约,故意拖欠还贷,部分低利率的优惠贷款因缺乏监管,甚至被少数居心不良的权贵违规用于非农产业投资;农行和农信社独享补贴性低利率优惠政策,把众多商业性金融机构排斥于农村金融市场大门之外,与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游戏规则背道而驰。

凡此种种,在高成本、大风险、低收益的现实面前,金融机构纷纷选择了撤离,农村信贷资金流失殆尽,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因“贫血”而发展乏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以为继。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当务之急应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参与经营农村金融业务,强化其服务“三农”功能,在农村金融体系内部引入适度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整体水平,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地稳步向前发展。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获得的金融服务,仅限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贷款。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态势,曾经作为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信社,已经明显力不从心,陷入尴尬境地。

各级金融部门对于开拓金融业务重视有余,而对培养金融人才认识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因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信贷人员缺乏主动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民弱势群体谋福利的敬业精神,甚至嫌贫爱富,“支工不支农,支富不支穷”,利用公共资源大搞“腐败贷”,任意改变资金流向,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加了农民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困难。

而另一方面,民间信贷活动却屡遭人为的抑制、打压,大量闲散资金派不上用场。农业保险覆盖面偏低,险种单一;农村证券业、基金业、理财业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投资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农村自然资源与资本相融合、农村金融与产业一体化。

应该正视民间金融对于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作用,引导鼓励合法的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台前,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农业经济,满足农民融资需求,支援当地的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

与此同时,相关配套措施积极跟进,大胆尝试调整农贷制度和信贷投向结构,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和担保抵押条件,加快发展和完善商业性保险、专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等不同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期货担保、信用担保、财政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担保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化解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农村信贷资金保驾护航。

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农金”人才队伍,为农村金融业的繁荣和腾飞储备力量。

总而言之,处于弱势地位的“三农”产业和“三农”经济,需要各种金融和相关配套服务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培育创造出一个规范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改进县域金融服务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性经济,它上联国家和省城,下接乡镇和农村,其战略地位十分显要。目前,县域经济在GDP总量中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县域金融机构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模糊不清,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裁减人员,致使县域金融服务严重缺位,功能衰竭,成为制约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农业发展银行,因其信贷功能过于单一,在新形势下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明显弱化,业务渐趋萎缩,被人戏称为“长不大的孩子”。而国有商业银行又因贷款权限上收,信贷管理烦琐,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反而不如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则因身份不明、归属不清;体制不顺、功能不全,集资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背负着沉重的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等历史包袱,长期陷入经营困境而不能自拔。邮政储蓄更因只存不贷,存款上划,大量吸走有限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非农领域,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必须重新定位和转变职能,尝试改组成为政策性和商业性兼容的金融机构,扩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的服务范围,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结算速度快、业务种类全的优势,下放贷款权限,放宽贷款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正确调整发展战略,增加新的业务品种,依法办事,灵活经营,力争实现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完美统一。

农村信用社也应充分利用自身营业网点多,小额贷款方便、快捷的长处,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质量,全面建立农民信用、金融服务需求档案,广纳存款,增资扩股,千方百计增强经营实力。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加大对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头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骨干的扶持力度。

邮政储蓄应摈弃“只存不贷最安全”的思想,由单纯的吸收存款,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领域发展,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坚决堵住农村资金外流渠道,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农村,为“三农”产业、县域经济服务。

县域金融机构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金融工程建设,扩大电子网络覆盖面,早日实现全国联网、跨行、异地、实时通存通兑,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三位一体,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个多元化的县域金融市场。各金融机构通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完全可以实现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金融改革 篇7

一、改革面临的难点

1. 利率与成本。

从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看, 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是农村金融需求最重要和占比最大的主体。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信贷需求具有多样性、分散化、季节性、周期长、规模小、风险大的特点。为了适应上述特点, 提供农户信贷的金融机构必须广泛布点, 迎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调度头寸, 同时还要在贷款集中发放时增加相应的人手。小额、零星的农户信贷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在贷款利率受到管制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往往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因而动员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性金融重返或进入农村, 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2. 担保与风险。

农贷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在农村金融业务中, 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由于申贷主体 (主要是农户, 下同) 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收入、支出、资产等原始单据, 使金融机构难以估计贷款的潜在风险;在贷款发放后, 金融机构也难以获取有关申贷主体经营活动的私人信息, 或无法承受过高的信息采集成本。同时农户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品。农户所拥有的比较值钱的“财产”主要是没有完整产权证明的住宅和只有使用权的耕地, 而按照现行的《担保法》, 耕地的使用权不具备抵押效力, 农民的住房不能办理房产证, 农业生产资料等财产由于价值评估麻烦且难以变现, 大都不能够被金融机构认可为合格的贷款抵押品, 过不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审贷关。信息不对称和抵押品缺乏共存现象是广大农村, 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金融服务的最大障碍。

3. 规模与效益。

辽宁省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我国建国初期组建的农村信用社是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 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官办色彩浓厚, 在很多方面已经背离了合作制原则。在商业性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信贷风险以及规模不经济难以控制信贷成本而大面积从农村退缩的现实状况下, 将农村信用社也按照商业化方向改革, 追求规模效益, 那么合作金融特有的解决信息对称和操作小额信用贷款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将荡然无存。

二、创新面临的障碍

1. 农村金融主体单一, 创新没有外部压力。

由于多年来政府的过多干预, 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 农村信用社占有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 失去了创新压力和动力。金融服务项目少, 品种单一, 营销滞后, 提供的金融产品大都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 手续复杂繁琐, 限制了创新品种的拓展。

2. 农信社产权制度缺陷, 使创新没有内部动力。

作为农村金融领域主体的信用社仍然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民主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内外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辽宁省大多数信用社是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 经过几十年的变迁, 产权关系已变得十分模糊。历史原因形成的呆、坏账和政策性亏损以及现实的原因形成新的亏损, 造成产权界定更加困难。官办性质明显, 内部活力不足, 缺乏创新机制。

3. 主体定位不当, 没有惠农的金融创新。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面临自然和经营双重风险, 产业化程度不高, 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在按市场规律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 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不能够形成有效的金融需求。而商业银行从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效益出发, 势必减少对农贷款, 客观上形成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信贷歧视。而金融界没有相应的惠农金融政策, 致使农村领域的资金倒流。据测算, 辽宁省每年县以下银行存款有2/3的资金流入城市。一方面, 大量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得不到信贷支持;另一方面, 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这表明, 农村金融供需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

4. 农村金融创新缺乏财政支持, 影响创新成效。

我省各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支农资金, 如能将其一部分或大部分使用在支持商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的贴息方面, 支农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资金瓶颈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所以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农村金融结构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从而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擎作用。

1. 要加强和完善以信用合作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 强化支农职能, 充分发挥信用社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覆盖面广的优势, 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同时还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另一个认识障碍是, 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规模小并不是导致金融风险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的原因, 而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不规范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 通过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才是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真正有效的途径。

2. 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降低准入门槛。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要特别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大力培训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由于农村贷款具有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 应尽快组建以地方财政出资为主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以此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解决农户因缺乏合格抵押品而难以向商业性金融机构申请农业贷款的难题。

3.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要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 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农产品需要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加快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道路。

4.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重点是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体系, 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对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实行农业保险试点, 并且逐步推广。要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为我们国家粮食的稳定、持续、健康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

5.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村也是弱势群体比较集中的地区, 农村金融在金融行业里是比较弱势部分, 今后要合理运用财政杠杆,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者税收减免等措施, 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另外, 适当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6.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探讨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民间金融

目前,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立, 农村金融部门以支持“三农”经济为己任,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比,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还存在缺失, 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严重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也制约着农村持续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 构建一个功能完备、多层次、高效率、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1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缺失

1.1农村金融机构锐减、结构单一

从数量上来看, 近年来, 因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 大量县域机构网点撤并, 农村金融机构锐减, 而且金融机构信贷权限集中上收, 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相当有限, 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从机构上来看, 农村金融体系结构单一, 农村信贷投放的90%依靠农村信用社提供, 只有小部分依靠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用社“一农独大”,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1.2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不能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1) 政策性银行功能缺失。

目前,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 其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但是由于其支农范围狭窄,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支持“三农”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从业务发展来看, 虽然近两年在信贷品种方面有所延伸, 但主要还是针对全市的农村粮棉油深加工行业和一部分农村产业龙头企业的投放。在对农村基础性建设,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农田改造、水利设施、道路铺设、电力通信公共产品等方面的基础投入还相对乏力, 对新兴的农村经济组织的小额贷款还处于空白, 整个信贷运作中还带有大量的商业运行色彩, 国家政策性支农功能没有很好地从根本上体现出来。

(2) 国有商业银行功能缺失。

近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撤并了大量在农村的分支机构, 逐步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了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服务缺位。其功能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农村乡镇撤出大量机构, 便利快捷的结算功能在农村缺失, 制约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涉农信贷退出, 信贷支持缺失, 造成大量有市场、前景好的农村经济组织得不到成本低、周期长、额度较大的商业银行贷款;三是信贷门槛高、审批环节多等因素造成对涉农企业支持缺失。由于涉农企业发展迟, 原始积累慢等因素, 大部分涉农企业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故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3) 农村信用社支农功能有待完善。

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缺失, 商业银行大量退出, 农村信用社成为名符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体, 并且以自身网点多、贷款额度小、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为全市“三农”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信用社自身实力有限、经营机制不健全, 其支农功能仍有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

首先, 信贷资金缺量, 负担重, 支农实力不足。从信用社的发展历程看, 以前的模式导致了很多不良贷款, 呆账、坏账率较高;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看, 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上存资金、上缴准备金、邮政储蓄转存款, 以及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而转存同业等渠道流失严重。巨额资金逆向流动或沉淀, 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 使农信社筹资活动更加困难;从信用社的业务特点看, 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 其贷款对象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分布相对零散, 连续性不强, 因此办理贷款手续、放贷、收贷较困难, 使得信用社业务成本大大增加。这些因素使得信用社自我生存与帮助农民形成矛盾, 使其很难应对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其次, 由于农村信用社低成本筹资渠道有限导致贷款利率高。过高的利率不仅加重了农民和涉农中小企业的负担, 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且带动民间借贷利率上涨。

再次, 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落后, 结算渠道不畅。目前, 农村信用社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要服务方式, 业务操作手段落后, 还没有实现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大都不具备跨省、市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 有的信用社至今仍没有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 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网上支付等业务很少涉及, 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1.3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严重不足, 缺乏科学和谐的组织协作

按照严格的“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原则要求, 目前中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基本上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业务, 而目前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外, 其他金融机构很少发放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贷款, 邮政储蓄又形成了事实上的农村金融“抽水机”, 农村资金供需的不平衡使得农村金融“贫血”现象日益突出。因此, 农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分工严格, 竞争不足”的残缺不全的体系, 无法发挥彼此间的协作机能。

2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1) 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坚持农村信用社“支农”定位, 发挥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

农信社的改革要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金融供求的不平衡, 应制定政策, 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 以农民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相结合来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真正以农民为主体, 进行农信社的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发挥农村信用社基础性作用。

(2) 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领域,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

首先, 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以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为己任,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其次, 农业发展银行按国际惯例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要进行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的创新以及信贷管理制度创新, 并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业务创新。在继续搞好农产品流通服务, 确保粮食、食油、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供应, 搞好市场调节的情况下, 承担起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要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时, 开展项目融资、承销债券和风险投资等多样化金融业务, 以增强其市场应变能力, 实现合理的盈利水平, 保证其持续性发展。

(3) 增强农业银行支农服务功能, 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加大投入。

农业银行应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 利用工、中、建三大国有银行撤销大批农村机构因而竞争对手较少之机, 跨乡镇整合布局, 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当前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为“立足三农, 面向城市, 实现城乡联动”, 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成为农业银行的重要任务。农业银行应定位于农村高端商业性金融市场, 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 主要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以上工商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 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式和信贷政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应以参股的方式, 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的建立, 为二级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服务。

(4) 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 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发展。

当前,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很不健全, 存在较大的金融服务盲区, 以民间借贷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规模很大, 这些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活跃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非正规金融又存在很大的风险, 不利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完善发展。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领域, 应尽快制定民间资本面向农村放贷的政策,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通过多途径组建产权明晰的中小金融机构, 规范发展一些非正规的形式多样的小型金融组织。一方面, 要合理、明确界定民间金融与高利贷、民间金融与非法金融之间的界限, 对高利贷与非法金融给予坚决的取缔, 对现已存在的一些资金实力强、规范化经营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给予引导, 使其“合法化”, 加强监管和积极引导, 促进其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 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条件, 建立一批与传统体制脱离关系的、以民营企业为主要股东的银行, 专门为农村经济的服务。

(5)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建立以财政和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在财政政策上, 核心是“多予”, 重点是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在税收政策上, 核心是“少取”, 重点是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在货币政策上, 核心是“放活”, 重点是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按照“统一标准、投向挂钩、差别执行”的原则,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 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 以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和普适性。坚持统筹区域发展, 特别注重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 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 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 促进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当前,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可定位为:建立一个以地方性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为基础、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以农村其他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为重要补充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云.系统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金融, 2009, (9) .

[2]中国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2009, (3) .

村镇银行与农村金融改革 篇9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

近30年来, 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城乡差距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 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当前, 农村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农村金融困境。

1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1.1 银监会公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分布状况

全国银行业营业网点为197560个, 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有111302个, 占全国的57%。5家大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68180个, 其中, 农行网点24672个;农发行网点2057个;股份制银行网点3696个;城商行及城市信用社网点7187个;农村信用社网点80692个;邮政储蓄网点35617个。

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 银行网点共有111302个, 占全国网点总量的57%, 平均每个县 (市、旗) 分布银行网点55.4个, 每个镇 (乡) 分布银行网点3.69个, 全国尚有3302个镇 (乡) 未设任何银行网点, 拥有一家网点的县2个、乡镇8213个。

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各项存款余额8.5万亿元, 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26%;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贷款余额4.8万亿元, 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1%;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各类农户贷款余额1万亿元, 有8700多万户农民获得贷款支持。

1.2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构成概况

1.2.1 正规金融机构。

一是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 其重建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事实上农行的业务与农业农户基本无直接关系, 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 (如粮食局和供销社) 和乡镇工业企业。和其他国有银行一样,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中国农业银行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

二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 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相分离的重大措施。农发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 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它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是全国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和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

四是农村邮政储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储, 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 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 但自2003年8月后这一资金运行格局有所改变。

1.2.2 农村非正规金融。

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包括已关闭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民间金融。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由农民自下而上发起设立的农村金融组织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 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后为稳定金融局势, 于1999年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目前, 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 (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 。 (2) 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 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

2 农村金融困境的症结及解决措施

2.1 农村金融困境的症结

2.1.1 宏观症结是货币创造职能的缺失。

虽然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但我们应看到, 在现代信用货币的金融体系下, 非正规金融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结算的性质, 农村非正规金融缺失货币创造职能。没有了银行的货币创造, 货币供给的效率就大为降低, 农村中的金融压抑现象就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外流和货币创造效率的低下, 表现为宏观上的资金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的短缺。没有足够的基础货币以及有效率的货币供给体系, 农村金融压抑的状况就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

2.1.2 微观症结是市场竞争环境的缺失。

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在尊重市场供求双方的意愿, 供求双方有缔结交易契约的自由, 不应有非市场性因素对交易的干预。无论是价格管制或市场垄断, 都无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和改善。当前,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环境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抵押担保的限制、利率限制和垄断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农村缺乏抵押物品和信用担保体系, 而无法与正规金融相对接。由于金融机构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贷款需求, 一般要求相应的抵押物或者担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抵押担保机制是贷款等金融交易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二是金融管理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政策。农村金融市场在缺乏抵押担保机制或者抵押担保品不足的条件下, 必然导致相对城市的贷款风险增加。为了有效地克服风险, 银行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这便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以弥补银行成本的付出, 同时也与银行承担相应的风险相适应。但是严格的利率管制使得银行贷款利率远低于市场均衡利率, 造成农村信贷萎缩和资金外流。

三是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由于市场环境的缺失和农信社的政策优势, 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市场退出, 逐渐形成了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2.2 应对农村金融困境的解决之策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在宏观上, 货币创造职能的缺失要求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 而微观市场环境的缺失则需要政府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完善金融法规, 创造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

2.2.1 以正规金融为主导, 发挥货币创造功能, 提高货币供给效率。

正规金融是解决农村金融压抑, 实现货币供给效率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通过政府相应的引导作用, 推进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以及当前农村中大量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都可以被视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具有现代银行货币创造职能的正规金融, 应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导力量。同时要积极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主要是引导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回流农村。

2.2.2 放宽抵押担保限制, 对接正规金融。

改革现行法规, 允许农村的房产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担保物, 以便和正规金融顺利对接。一要改革农村现行住房管理制度, 对农户住宅发放房产证, 允许农民以房产证进行抵押贷款。二要完善土地金融制度, 允许农民以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 并在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2.2.3 借鉴非正规金融经验, 放宽利率约束。

1973年,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曾提出了“金融抑制”论, 其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政策, 尤其是政府对利率的管制, 造成利率机制的扭曲, 导致了金融市场配置的效率低下和经济福利的损失。其后果是金融发展停滞不前, 最终阻碍实体经济的增长。

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受到较少的政府管制, 其利率水平反而更接近市场均衡利率水平, 与正规金融相比更具活力和竞争优势。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 农民的信贷需求主要依赖非正规金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进一步放开农信社和商业银行的利率限制。充分发挥利率的资金配置作用, 保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取消农信社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相对优越的利率政策, 对所有金融机构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 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平等的竞争环境。

2.2.4 放宽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在放宽了利率限制的条件下, 农村获得贷款的利率由于其更高的风险和交易费用必然高于城市。这难免会产生高利贷的担忧, 而市场竞争是减少高利贷的最佳途径。这种市场竞争不但包括多种不同形式的正规金融及同一形式内不同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更包括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中小银行、农信社、互助会、民间借贷等多种融资形式并存, 能有效增加金融供给, 降低利率。这要求将一些现有法律不允许、地下的借贷行为合法化, 同时鼓励民间的金融创新行为。

此外, 还可以建立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资金的联结机制。发挥正规金融资金充裕、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 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 建立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结。通过正规金融将低价的信贷资金提供给非正规金融, 即贷款给非正规金融组织, 增加非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 可以改善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面临的贷款条件, 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度。

3 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3.1 汇丰的尝试

汇丰银行是最早在中国农村地区作出尝试的外资银行, 尝到了不少甜头。随着国有银行全面撤出中国农村, 给外资银行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使得他们可以在这个低端市场稳步布点, 逐步占领优质资源。汇丰银行的村镇银行选择在经济发展非常活跃的地区, 这些地方中小型企业和农村专业户的资金状况是非常不错的, 但存款途径却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 外资银行进入这些地方显然可以通过其品牌、服务来分得一部分市场。

开业于2007年12月的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 今年4月已将注册资本由最初的1000万元增至4000万元, 业务也由最初单一面向企业客户, 开始面向农户。现在86%的贷款是针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 其中超过60%的贷款额是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发放给农户的。

曾都区农村人口占80%, 属于经济外向型地区, 既有资源又有市场, 香菇、木耳及兰花等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势头迅猛。

农业企业是汇丰的服务对象之一, 特别是外向型农业企业。通过将当地劳动力集合起来, 规模化运作和集约化生产, 形成产业价值链;利用汇丰的海外网络, 将产品出口, 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的瓶颈在于, 农村市场缺乏抵押品。汇丰以其创新的思维, 发展出适合中国农村市场的新的经营模式, 其贷款更注重对企业现金流和还款能力的分析, 这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抵押贷款。

不过, 就目前情况而言, 汇丰村镇银行主要以“企业+农户”的价值链融资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贷款。但随着其业务的发展,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 将逐步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无担保直接贷款等, 以满足当地农村市场的需求。

3.2 渣打银行

对任何想向中国9亿农村居民提供服务的国际银行来说, 中国的农村银行市场都可能是个金矿。去年, 中国政府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允许外国银行和个人借款业务在农村地区营业。国家的目标是把农村银行的数量增加到2000家, 而目前只有大约100家。

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 在农村地区先把品牌知名度做好,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未来自然会有更多的客户;农村经济的增长可能会慢, 但可持续。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 这种不是最快但可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珍贵。这就是渣打热衷农村金融的原因。

在经济危机时期, 随着农民工由于经济放缓而返回家乡, 农村地区更加需要好的银行产品和服务。政府正增加向农民放贷, 以推动在农村地区实施进一步改革。这一切都为全球银行巨头提供了机遇。过去两年里, 花旗、汇丰和渣打各自在中国开了几家村镇银行。

中国农村地区由于缺少商业保险, 使得奶牛等家畜或者庄稼难以成为贷款抵押品。但现在, 有时候银行可能会到农户家里检查家畜数量及健康状况, 从而评估农户的贷款信用度。

与此同时, 像花旗这样率先在中国农村成立微型金融公司的国际银行, 正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农村客户身上。这使得过去习惯于向非正式贷款机构借贷的农村客户对花旗银行的热情态度感到吃惊。

4 村镇银行及其在江苏地区可行性分析

村镇银行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是经中国银行监督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 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 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不同于银行的分支机构, 属一级法人机构, 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 有利于将具有优势的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延伸到村镇, 并通过股份制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 从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江苏虽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但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在苏北地区离农民很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银行业网点相对来说不多, 农民融资目前还较难, 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严重不足, 缺少竞争, 造成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这就为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商机。

我们应看到, 地下金融、民间借贷广泛存在, 说明是能挣到钱的。做好农村金融, 关键是让经营机构扎根在农村地区, 同时在同一地区内设立多个机构展开竞争, 挖出潜能。应发展多层次、广覆盖、多形式、多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建立功能齐备、分工合理、普惠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既可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 也可有效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章芳芳, 村镇银行的界定与特点分析[J].金融经济论坛, 2008、06.

[2]崔萍, 村镇银行与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 2008 (07) .

[3]张武强,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存进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07) .

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改革探讨 篇10

一、专业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支柱

我国传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 这三大合作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大合作社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中农业合作社已演变为今天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 逐步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 降低了农民承受的市场风险, 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 突出主业, 实行农业专业化,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 积极开拓农产品储存、加工、销售新渠道, 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是一种松散型的联合体, 加上合作社社员整体素质较低, 潜藏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 所以, 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农村金融业的支持。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能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解决农村金融为“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 服务问题, 需建立健全三个体系:一是农村金融体系, 如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等;二是农民信用体系, 建立社会公众信用数据库, 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和社会化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三是农业保险体系,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由谁来担当这个责任呢?作为农村地区的两大传统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供销社显然责无旁贷。事实上, 不少地方的供销社在农村金融领域已经进行了许多改革的尝试, 总结其成功经验, 对于全系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规避金融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信用社与供销社在一些地区有与专业合作社相互融合的趋势, 可以认为, 这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既是严峻挑战, 又是重大机遇, 必须加速其走向联合, 扩建服务平台, 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强化各自职能。

二、信用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核心

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 它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影响其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 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 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前些年, 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 造成农村金融市场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但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

因此,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应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 发挥政策优势, 用好国家在利率浮动、准备金上缴、支农再贷款、税收减免、小额农贷发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把政策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同时, 还应在开展差异化经营方面下工夫。差异化经营对农村金融市场来讲是一个战略问题, 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找准市场定位,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能够体现自身优势的项目, 开展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差异化服务。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信息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企业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经营。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 农村信用社有着先天的优势, 广大农民为其提供了大量客户资源, 为其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村信用社可以充分利用差别利率等手段, 把优化信贷投向作为推行差异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如在贷款客户对象选择上、在信贷扶持的产业上、在贷款发放额度上及在健全信贷保障机制上均可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

三、供销合作社: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的杠杆

供销社是按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立足农村流通的综合性服务组织。供销社的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 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 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农村合作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供销社既是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的纽带, 又是城乡沟通的桥梁, 在服务“三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主要职能是参与组织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 构建面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平台, 指导基层供销社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

目前, 农村上下都希望供销社能在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中有所作为。其中的道理何在?笔者认为, 首先, 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真正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积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供销社长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 与农民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和感情联系, 所以由供销社参与兴办的金融机构能为农民办事提供更大的方便。其次, 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农贷畅通的重要保障, 解决农村的信用问题对解决农村的金融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农村金融基础长期薄弱的症结之一就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农民个人的信用情况, 所以不敢轻易放贷。其实, 供销社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1) 供销社长期与农民打交道, 了解各家各户的信用情况, 容易开发农民的信用资源; (2) 供销社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来提升信用度和增大信用系数; (3) 供销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 并收购加工农产品, 从而可以掌握农户的现金流, 有利于防范信用风险; (4) 凭借供销社在农村基层星罗棋布的网点和供销社品牌的知名度, 可以节省金融企业开发市场的费用。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需要供销社的参与, 供销社也需要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过程中推进合作金融的发展、扩大生存空间、增加服务手段。因此, 利用供销社的优势和企业及机构的资金、管理、技术等优势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供销社在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抓住机遇, 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调整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之机, 积极参与组建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 为建立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积极作出贡献。

四、结论

如前所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三大主体。三者在构建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中各有侧重和分工, 又有趋于融合之趋势, 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 分工之中有合作, 关键在于厘清思路、找准定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生产领域组织服务, 以提高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为己任。它立足当地资源, 实行农业专业化,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生产是其根本。同时它又可以向产业链延伸, 开拓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之路, 从而在某些领域可与供销社实行职能融合或整合。

供销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流通领域服务, 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等现代服务网络建设为己任,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是其根本。同时它又可以举办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与专业合作社融合, 或者在参与农村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农信担保公司等方面推进合作金融, 与农村信用社合作, 成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有益补充。

信用社的基本定位是从事金融领域服务, 以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为己任, 保障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和供销社组织流通过程中的资金供应是其根本。然而, 以区区农村信用社一家之力绝无可能撑起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 因此它必须:一方面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网络和品牌等优势, 与之共创农村合作金融新天地;另一方面在努力完善自身条件的同时与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 实现双赢。

农业合作经济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问题, 还有市场、技术、供销等问题, 因此努力构建以农民生产合作为基础、流通合作为依托、金融合作为支撑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既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符合当前农村、农业发展实际, 符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又有利于服务“三农”力量的整合。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 金融服务是合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发展各类金融市场, 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要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 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 在某些地区先行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工作等等。可见,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改革, 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系中华供销总社课题“完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下的信用合作基础研究” (课题编号:gxs0740) 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农村新型合作金融体系。基于此, 本文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供销合作社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

参考文献

[1].谢光华.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特区经济, 2006;9

[2].李俊明, 李雁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值得关注.河北金融, 2007;4

[3].何伟.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障碍及政策解读.时代金融, 2007;3

农村金融改革“脱困”路线图 篇11

在所有的经济决策目光集中于已经形成的资产泡沫、宏观政策方向甚至美元走势的时候,我们仍然有必要冷静地反思中国经济政策与金融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农村金融。

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的农村发展指导思想。

但是,我们观察到的是,通过家电和汽车下乡进一步挖掘十分有限的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农户和农业反哺城市与工业的结构特征依然明显。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 年1 号)》提出了“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并未发现农村金融体制有明确的改革方向。所谓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推出,是2008 年以前的事情。

笔者以为,经历了2003 年“花钱买机制”后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当前我们再度面临农村金融改革的迫切问题,其核心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问题。

资本束缚

缺乏真正的资本,始终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难题。由于我们长期回避这一难题,所有的改革决策变得似是而非。

第一,我们期望农村经济主体能得到充分便利的金融服务,但是农村信用社的为负值或极低的资本金,导致潜在债权人乃至监管当局无法相信此类机构。因而农村信用社只能在事实上成为非全牌照金融机构,农村金融资源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持续外流就不足为奇,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亦无从谈起。

第二,我们期望农村信用社保持较低的法人层次,并以此作为不脱离社区的体制保障。但是,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本,社区经济与农村信用社业绩高度相关——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找不到在贫困地区发育良好的信用社。最后的悖论是,只有先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才可能改革农村信用社,但此时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无异于城市商业银行。

第三,我们实行了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增资扩股。但固定分红导致股权事实上具有债权性质,“资本”非但没有起到承担经营风险的功能,反而成为农村信用社的长期负担:不少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利润甚至无法覆盖其股本金的固定红利支付。

政策反思

进一步看,我们不得不反思2003 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若干理论依据和政策安排。

第一,为什么在欠发达地区不能建立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3 年改革方案规定,只有“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经实现商业化的少数地区,可以县(市)或大中城市为单位,组建股份制银行机构”。问题是,恰恰在欠发达地区,亟须建立依靠资本覆盖金融风险的基本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利率是覆盖风险的基本甚至是惟一重要的手段。但事实是,利率覆盖风险往往与经济周期不相匹配。比如,当前经济下行,农产品价格走低与农村中小企业高风险并存,但利率走势亦下行,其结果反而是利率无法覆盖信用风险。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新增贷存比甚至在30%左右。而股份制银行的激励是显而易见的:资本在覆盖风险的同时具有获利动机。因此,我们应该在欠发达地区探索甚至鼓励按照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重组农村信用社的道路。

第二,资本具有发言权还是行政部门具有决定权?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大谬误,是对资本发言权的忽视。一方面,“资格股”持有人根本不注重自身的发言权,转而关注贷款权和股金利息;另一方面,所谓行业管理则依托行政命令甚至人事任命决定农村信用社经营。

由此我们发现,任何具有决策权的人士并不具备在农村信用社的任何“质押品”,因而存在极高的道德风险。

如果资本具有发言权,或者说,只有拥有所有者权益的机构或个人才能决定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有理由相信,其决策至少会变得“投鼠忌器”——一着不慎会亏蚀自己的资本。正因为如此,农村信用社亦必须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三,地方政府是否可以成为农村信用社的股东?

我们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提出吸引农业大户和农村企业成为农村信用社的投资股持有人,但似乎对地方政府持股持回避态度。

一个有趣的个案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通过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持股成功实现转型。那么,地方政府能否通过相应的金融控股公司持有农村信用社股权?显然,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仅有的技术安排是,政府必须通过市场化经营的控股公司持股。且惟其如此,农村信用社才可能获得来自地方政府的质押品,才可能摆脱来自所谓行业管理导致的行政干预,才可能吸引更多的真正意义的投资股。

最终形成的治理格局是:任何带有行政意图的干预必须经过董事会表决,并必须由资本承担所有错误决策的经营后果。

第四,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优设置层次何在?

我们先不看农村信用社,仅看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轨迹,就可以得出一个规律性判断。小额贷款公司期望具有转变为村镇银行的“出口”,村镇银行具有做大的动机,而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形成跨区域经营的网点布局。

农村商业银行的最优法人层次应该在地市层次。只有在这个层次上,资产才可能通过多样化配置管理非系统性风险,资本来源才能真正多元化,资本在治理上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江苏、浙江的县级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仍然面临的内部人控制等治理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如果从政府巨额投资中切出微小的一块,抑或从财政赤字中挤出微末成分,确保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来源,我们就可能建立超越尤努斯的农村金融奇迹,中国经济才可能摆脱资产泡沫膨胀与破裂的古怪周期——这是因为,我们将真正看见6 亿农户成为消费和投资的新生力量。■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改革研究 篇12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基本情况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是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为基本出发点的,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5年,是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阶段,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实现了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形成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结构框架;第二阶段,1996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通过强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协作的现代农村金融格局,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使金融体系更趋于完善,覆盖面更广,方式更为多样,贷款规模不断增加,服务作用更加明显。虽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很快,涉农贷款也不断增加,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快速增长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来说,仍显滞后,相比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业贷款额所占比例仍然偏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抑制。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以贷款提供不足为特点的供给性抑制和以贷款需求不足为特点的需求性不足,导致出现了农村贷款规模小、额度不足、对象范围窄等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户贷款难。

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就是为农户提供更多、更便利的贷款途径,给农户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在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农户贷款难的情况。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资金回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投资风险大,农户贷款之后也存在着较大的还贷压力和经营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降低和规避贷款风险,对贷款环节设置了很多流程以及复杂繁琐的抵押担保手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管理,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却对农户贷款办理带来了很多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农户本身可供担保的资产和抵押物不多,较高的放贷门槛下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较少,农户根本无法进入融资环节;再加上农村较高的贷款交易成本,继而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多贷少,贷款服务形同虚设、作用不明显的情况,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户融资需求不足,贷款投资积极性不高。

农产品交易价格受市场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贷款融资必然会带来很多难以预计、无法确定的投资风险。在缺乏克服风险政策工具以及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很多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稳定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更熟悉的农业种植、养殖项目,安于现状,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尝试创新改变,从而降低了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性。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在求平图稳的生活和农业经营理念下,很多农村地区对贷款投资这种方式并不认可,农户贷款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

3. 农村金融服务区域覆盖面不足。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在不同地区不断增设了相应的金融服务点,扩大了服务区域范围,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虽然金融服务点增多了,范围扩大了,但仍存在很多的空白点,金融服务范围没有覆盖或是服务水平不高,继而限制了这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三、提高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水平的措施

1. 加快农村金融信贷标准改革调整,降低农户贷款融资门槛。通过对农户贷款难原因的分析,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物而造成的,使得农户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农村金融贷款服务的全面展开,服务收益群体较为有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应当从贷款标准改革入手,在尽可能规避贷款风险的同时,努力设法降低农户的贷款融资门槛。结合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和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抵押担保标准进行调整,对一些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以及符合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的项目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标准,不断完善抵押物管理制度,扩大抵押物的范围。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抵押物的中介和市场,提高农户信贷能力,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2.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点的建设和完善。

针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空白点、服务存在盲区,以及服务水平不高的情况,首先应不断加强金融机构服务点的建设,尤其是对服务盲区要不断增设金融机构网点,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区域范围,消除服务盲区;同时,还应建立金融服务点的裁撤合并制度,根据区域农村经济和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不出现服务盲区的前提下,对一些服务质量不高,甚至长期亏损的服务点进行撤并和调整,不断地提升服务网点运行的可靠性;其次,还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服务组织和内容,如建立流动服务柜台,设立POS机、ATM机等,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3. 提高农户贷款投资积极性。

继续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和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进行落实,建立完善并合理运用相关的农业产业投资风险克服政策工具,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既解决他们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他们贷款投资的后顾之忧。努力发展多元化、创新型、经济型的农业产业项目,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户从农村金融服务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从而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村金融的认可和支持,提高他们贷款投资、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四、结语

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其在农村经济服务方面的作用也越发突出,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研究,积极查找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才能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国红.新时期农户金融需求:现状、特点及对策---基于浙江的实证[J].财务与金融,2010(5):13-18.

[2]罗富民.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64-66.

上一篇:财富最大化下一篇:新生儿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