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2024-05-22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精选12篇)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1

1 导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资源配置制度, 经历了多次的重大改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村信用社及保险公司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力量略显不足。农村地区的金融存在形式主要集中在银行和保险两大类, 资本市场尚未延伸到农村。从银行业的情况来看,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 国有银行开始大规模撤减县域机构, 逐步退出农村市场。由于邮政储蓄机构一般只存不贷, 直接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实际只有农村信用社。从保险业的情况来看, 近年来县域保险机构虽有所增加, 但除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在县城设立支公司外, 其他公司一般只在县城设立营销服务部。而在乡镇地区, 一般也只有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设立了营销服务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不足, 使农民、农村企业不能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

第二,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市场主体资源整合力不强。在县域地区, 保险与银行“合作不足, 分工有余”, 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要求。一是大金融意识不强。受传统思维惯性影响, “就保险论保险”观念在一些基层地区中比较突出, 对保险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二是金融机构之间合作不足。保险与银行在信息共享、政策推动、金融宣传等方面缺少合作。金融资源较为分散, 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等方面存在差距。三是保险在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足。一方面, 农村地区的保险活动基本以展业为主, 业务较为单一, 不能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 由于农业保险及农村财产险发展缓慢, 农户及涉农企业风险不能有效规避, 获得贷款的能力受到影响。

第三,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不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对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工具, 仍具有发放难、发放慢的缺陷与不足。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制约信贷发放问题的瓶颈。这种风险既来自于借款方, 也是由于信贷机构人员所为。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 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农村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县以下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不足, 支农业务规模较小, 担保费率较高, 农村小企业、农户获得的担保额度十分有限; 政策限制较大。如农民不能将土地经营权、农房进行抵押, 抑制了农民的信贷融资能力。

第四, 民间金融在农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 全国农户借贷中只有不到50% 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在农村金融市场运作所需的微观信息, 正规金融无法有效地覆盖农村市场。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缺位仍然为民间融资活动提供了空间。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 客观上起到了补位作用, 但由于脱离监管, 借贷成本高, 潜在风险大, 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 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允许农村开办新型金融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重大举措, 但由于试点的时间还比较短, 急需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 加强有关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2 保险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作用

2. 1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保险公司可以依靠现有的机构覆盖优势, 通过建立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 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出贡献。一是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引导保险公司将机构延伸到乡镇地区、推广驻村保险服务员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中介服务渠道。同时可以探索成立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解决农村保险市场主体较少、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联合成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场所, 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通过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人员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支持村镇银行运作试点。

2. 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金融职能, 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扩大业务范围,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等特色农业保险, 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等提供风险管理与转移服务, 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信用保险的融资服务。二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与服务形式, 满足农民保障与理财需求。开发面向“三农”的人身险、财产险等产品,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稳步发展理财类保险, 为农村闲置资金提供保值增值服务; 发挥驻村保险营销员的作用; 为农民提供金融咨询服务。

保险业是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比较早的金融行业, 在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可以在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降低农村金融运行成本。推动农村金融资源的整合, 探索建立保险与信贷等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代理模式, 以达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收益的目的。二是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 引导民间资金向符合政策方向的领域流动; 指导农民将闲散资金按照合理的比例, 投向保险、储蓄、证券等金融渠道。

2. 3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控制, 推动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推动农村信用、法制、政策和社会等环境建设, 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的信用教育与宣传, 提高其诚信意识。在保险公司内部逐步建立农村信用档案, 及时记录相关企业和个人的骗保骗赔、违法犯罪等信息, 条件成熟时可与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对接。区别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状况, 给予不同的服务待遇。二是争取有利于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与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 提高政府机构对金融工作的认识, 促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协助解决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影响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加强保险机构与信贷机构之间的合作,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推动解决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不良贷款问题, 促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安全发放。四是通过推广贷款人的人身保险业务、为贷款项目提供配套风险保障服务, 以及与担保机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 适当发展农村信用保证保险业务, 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创造条件。

3 金融发展理论最新进展及对保险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启示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提出, 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而金融的本质或核心功能应当是筛选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并为其提供信贷资金, 以帮助企业家重新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或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进行“创新”活动, 最终实现“革命性的变化”, 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学术界在Schumpeter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 使创新的经济学研究日益精致和专门化, 仅创新模型就先后出现了许多种, 其代表性的模型有: 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相互作用模型、整合模型、系统整合网络模型等, 构建起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创新双螺旋等理论体系, 形成关于创新理论的经济学理解。

当前保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仍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市场化仍有一定差距; 2保险对于促进经济主体贷款成功的作用仍较小, 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中, 贷款成功更多取决于资本、资历甚至关系;3政府对于保险在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的认识仍有不足。

依据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创新应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变量。在“三农”领域, 支持“三农”应明确界定为: 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三农领域内的创新, 方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形成持续有效的支撑, 如生产方式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 这些又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支持和发展。

保险公司依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尤其是企业家精神, 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保险是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后税费时代, 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的直接联系相对减少, 农村融资渠道转变为保险及银行机构。相较而言, 保险公司的机构覆盖优势更明显, 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 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出贡献。同时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信息收集和把握能力, 更加懂得运用现有的农村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2保险是保障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保险公司拥有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处于外部市场与农业生产互动之节点上。他们头脑灵活, 观念前卫, 在之前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中拥有大量农业数据, 熟悉市场行情, 对市场信息敏感, 有一定的市场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知道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方式; 同时, 保险公司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不断与市场磨合,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推出合理的保险产品, 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

以上分析说明, 从现阶段中国的状况来看, 如果农村金融发展着眼于向具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在农业金融创新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司提供支持, 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完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论视角, 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 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 现有农村改革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仍需改进, 由于忽略了对农村金融市场核心功能的讨论, 特别是放大了农村金融的功能而带来扭曲。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理论, 我们提出应该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重视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的发展, 最终在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体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对保险业作用检验显示: 近几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影响仍有限, 保险公司的创新行为仍需得到更多的财政及金融支持, 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 1 完善差异化补贴政策, 发挥保险强农惠农富农作用

各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 推动建立适度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大宗农产品保险, 要重点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大宗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 结合实际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促进及时恢复再生产。对于特色农业保险,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其发展,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央财政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财力状况和地方开展情况等, 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符合国家战略、具备可行条件的险种, 如渔业保险等, 研究相关的支持政策并开展试点。

4. 2 保险公司要不断开拓创新, 促进农业保险多元化服务

推进产品多样化, 不仅要继续认真做好大宗农产品保险, 还应加强产品创新, 因地制宜地研发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探索保障多层次, 结合农户需求与农业发展需要, 通过附加险等多种方式, 提供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开发符合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需求的保险条款。同时, 推进农业保险条款的通俗化, 以便于农户理解和工作开展。还应当加强金融协同性。拓展农业保险服务内涵和外延, 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等农村金融手段的结合与创新, 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4. 3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 推动农村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业保险实践和基层工作需要, 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精神。同时, 从财务管理角度, 进一步规范基层服务体系的发展。二是研究推动农业保险法制化建设。考虑到基层服务体系制度、渔业互保协会法律定位等问题, 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建议结合农业保险业务、政策等特殊性, 进一步推动制定农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 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政策支持、各方权责利关系等作出规定。

为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经济活动中给予政策支持, 为农民企业家提供良好的环境; 支持、鼓励德才兼备的农民企业家参与基层行政管理, 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形成崇尚先进与进步的精英文化氛围, 培育大批的现代农民企业家, 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 “三农”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事关改革全局的战略问题。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转型以及金融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核心问题, 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配置资源以及建设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本文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及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 重新审视和反思保险业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保险,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江春, 周宁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反思与实证检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J].财贸经济, 2012 (1) :64-70.

[2]肖建乐, 周灵灵.新农村建设中企业家精神的探讨分析[J].中国市场, 2012 (7) :51-55.

[3]谢庆涛, 马福仓.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J].阴山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08, 21 (2) :85-88.

[4]粟榆, 李琼, 李池威.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运行回顾与评价[J].保险研究, 2010 (12) :18-23.

[5]李琼, 刘爽, 宋玉琪, 等.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保险研究, 2011 (10) :39-45.

[6]杜彦坤.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 :50-53.

[7]戴翠萍, 许月明.农村精英同社会, 农户互构与博弈的研究——以富岗山庄经济发展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 (1) :69-74.

[8]莎琳.财富和福利的创造——企业家精神和中国农村的发展型政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1) :62-69.

[9]赵晓鸿, 郑祖街.村庄精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6 (3) :72-73.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2

2010年11月10日 14点43分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标签:农村金融 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可以明显看出,党中央已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就对金融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向多元化发展,为“三农”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强农村信贷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金融有效支农的重要内容。

推进机构创新

机构在区域上的合理布局是为农村提供充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保证。“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化农信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思想。

近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包括存量改革,也包括增量改革。存量改革是加大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促进这些机构加强对农村的信贷供给;增量改革则体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战略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对记者详述了他对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见解。

关于农信社改革,他认为农村信用社系统,也就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系统目前还存在治理结构缺陷,迫切需要深化改革。他进一步指出,农信社要真正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合作社原则,改变合作金融有名无实的状况;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维护社员或者股东的正当权益;着力消除“官办”色彩,使农信社摆脱来自地方行政的干预;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造和机构与业务发展。

对于社区银行,冯兴元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社区银行可理解为根据地区原则设立和运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就属于社区银行,经银监会批准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也可近似视同社区银行。但是,对于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有关部门目前对试点控制仍然过严,没有顺应地方经济与金融主体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如可考虑用核准制来替代审批制,为地方金融机构包括各种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冯兴元认为,其作为准正式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仍然较多,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还有待规范。应帮助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允许更多的社会主体在同一县域甚至到乡镇设立多个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其扩大经营范围并增加业务种类,引导其将资金投向农户,并为其持续发展和转制为村镇银行、金融公司或者投资公司创造条件。

正式或准正式金融机构框架之外的小额信贷是冯兴元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这部分小额信贷面临着资金有限、运营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虽然对扶贫作出了贡献,但普遍难以实现财务可持续。对这部分小额信贷法律地位的确认、适当允许吸收存款、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有效监管的实施和维持其财务可持续,应成为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关于农业保险体系,冯兴元认为,应设立更多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种类;发展专业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中介,有效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丰富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手段,提高农业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率;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完善农业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在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性保险的同时,发展多种多样的商业和互助保险;加强农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发展商业性和政策性再保险机制和市场,有效分散保险经营主体自身的风险。

保证资金供应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对“三农”的资金供给。而近年来,农村资金持续流向城市,出现了“马太效应”。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就缺少了基本保证。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副研究员方松海博士认为,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意发放涉农贷款,从经营上表现为给农户提供贷款使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不如给非农户贷款获得的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户的贷款风险大于对非农户的贷款风险;二是对农户贷款的交易费用偏高,原因在于单笔交易额度低、贷款者信息审核难度较大等。改革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参与涉农贷款,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风险。第二,实行无利率差别的贷款模式。政府通过提供贴息,使金融机构获得高于其他类贷款的利息回报,使得农户的贷款利息支付水平基本等同于其他个人或企业,防止贷款瞄准机制失灵。第三,鼓励各类金融主体有创造性地开展支农金融服务,强化对相关金融机构在支农信贷方面的惩戒、监管和约束。第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单笔交易费用。第五,构建符合实际的农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第六,简化农贷期限、结息及五级分类清分标准。

注重机制建设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十二五”规划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表述涉及了机构、产品和制度等层面,渗透了系统化思想。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良好的机制会使系统的各个部分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度调整,从而实现优化目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认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信贷体系中的关键性的机制缺失。王曙光列举了机制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是信用机制缺失导致农村信用体系难以建立;二是担保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三是农业保险机制缺失,导致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均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四是大型金融机构与微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缺失,使得很多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网点少而难以在农村开展信贷业务;五是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缺失,导致了农村地区严重的“负投资”问题;六是完备的政府支农资金运作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各级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王曙光说,解决上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政策和法律上建立资金回流机制,阻遏农村资金外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促进农村资金回流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允许农村微小金融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以此建立大型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优惠措施和补贴力度,统一部署协调支农资金使用;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3

这是监管层再一次就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明确表态。在金融改革多点推进、千头万绪的大背景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投向金融改革池子里的一枚石子,同时更是撬动多项金融改革的战略“支点”。

在谈存款保险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中国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些困境:小微企业贷款难。尽管监管机构三令五申,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时至今日,小微企业融资难仍然普遍存在。更有甚者,2012年~2013年间,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对资金的渴求日益强烈,挤压效应下,小微企业贷款难演变为贷款难、贷款贵。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困难重重。从1979年至2012年30多年间,我国银行业人民币信贷余额从2040亿元增加到63万亿元;资产总量从1978年的1512亿元增长到现在130多万亿元。但银行业的国有控股体制,却没有改变。目前,大型国有银行与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的95%,民营银行仅占5%。

金融“异化”明显加剧,以理财产品、信托、民间借贷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大。根据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的预计,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为15万亿~17万亿。广发证券的研究报告则估计,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30万亿的水平。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潜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有可能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一颗“炸弹”。

在整个金融层面,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多项重大的金融改革,从启动至今,已持续了十几年,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成为推动上述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抓手。

当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给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收益将下降。生存压力下,银行想维持较好的收益,就必须寻找定价更高的客户,这时可以承受较高定价的中小微企业,将成为银行争抢的客户。

此外,对于一国而言,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四大条件,即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监管的完善、外汇储备的充足、金融机构的稳健。其中,金融机构的稳健,又与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息息相关。

基于此,当下推进金融改革的一条主逻辑开始清晰: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突破口,形成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撬动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等长期存在的金融难题。

(据第一财经日报)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4

一、农业风险本身的特殊性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1. 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大。

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自然条件某一方面的异常变化, 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例如, 农业保险标的可能会遇到洪涝、干旱、病虫害、霜冻、雹灾等灾害的袭击, 遭受损失的概率比其他行业要大得多。

2. 农业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大, 容易出现巨灾损失。

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地域的辽阔性、时间的同时性, 在同一风险事故中 (如旱灾) , 许多投保单位发生损失以及损失的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使农业风险很难在投保人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 致使农业巨灾损失无法避免。

3. 农业风险程度及损失发生程度的可测性差。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对象千差万别, 不同地域所面临的风险大小程度也不尽相同, 有关农业风险损失的历史数据也不够完整准确, 要科学计算出能客观反映各地、各类保险标的的分类费率尤其困难。同时, 对农业产量及灾害损失程度的测算较为复杂, 目前世界上也没有权威的损失计算标准和方法, 这就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 农业风险的管理难度大。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呈现出分散性, 例如旱涝保险, 通常是灾害频繁的地区急于投保:而旱涝保收的地区不愿参加保险。保险是以大数定律为基础的, 这意味着投保越多, 则保费越低, 保障越充足。然而, 对于不少农业保险, 大数定律就难以正常运用。在时间上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 所以要求保险人花费比城镇保险多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道德风险在农业保险中更难防范。以禽流感为例, 假如某村大量的鸡鸭染上了禽流感, 但投保养殖险的饲养户只有几个, 于是村里人可能会把所有的死鸡鸭全部放到仅有的几个投保人那里, 找保险公司索赔。面对这么多死鸡鸭, 保险公司很难分辨出哪些曾投过保, 而哪些没有投保。

(三) 农业风险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技术要求高

农业保险的定损理赔比一般保险复杂。一般财产保险的赔款是根据灾前财产的价值计算的, 而农业保险的标的是有生命的, 价格在不断变化, 赔款应根据灾害发生时的价值计算。但此时农作物尚未成熟, 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未来的产量以及未来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是极为困难的, 因而农险的理赔难度和成本比其他险种高。

二、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和进一步深化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 缺乏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体制发育不健全, 农业保险体系缺乏, 农业和农民信贷风险难以分散。国家支持力度小, 没有相应的一系列政策。由于缺乏政府直接扶持, 受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所限, 如果保险公司完全按照市场价格制定保险费率, 农民买不起;如果按农民可以接受的标准制定保险费率, 保险公司则赔不起, 农业保险经营与发展陷入两难境地。

(二) 缺乏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

农业保险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帮助, 而目前没有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 因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利很难得到保护。

(三) 正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开发程度不够, 农村保险市场也不发达。

保险业务网络不健全, 保险宣传不够, 农村居民对保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遇到巨灾风险, 只得求助于高利贷、地下金融等。

三、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服务三农的对策

(一) 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工作。

对农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范围、经营原则、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界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等问题都要通过立法加以明确。现阶段, 可先通过制定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解决农业保险急需法律规范的问题, 同时为制定《农业保险法》创造条件。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农民双方的法律责任。一方面要合理制定保费、规范理赔流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严厉打击欺瞒、误导和出险后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走出“投保容易, 赔偿难”的怪圈, 让农业保险真正解农民后顾

(二)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 在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的地区, 地方财政给农民提供直接的保费补贴, 省地县三级财政的补贴总额大多占保费的40%左右。中央财政补贴可分为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对经营主体的补贴两个层次, 也可采取支持其建立农业保险基金或购买再保险等方式。补贴的范围可以考虑全面铺开。通过试点, 研究制订保费补贴标准、补贴目录、补贴方法, 建立农业巨灾基金和再保险运作机制等支持政策措施, 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支持、服务于三农[3]。

(三) 对农业保险给予信贷支持。

有关金融机构, 对于参加保险的农户, 可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 允许其申请一定额度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农业保险公司可利用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四) 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通过再保险公司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各种私营保险公司、联营保险公司提供再

(五) 根据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 可以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行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

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保险, 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不参加农业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 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 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的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或者通过法律明确规定, 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实行强制保险;对达不到规模的农户, 实行自愿保险[4]。

(六) 多渠道筹资应对农业巨灾, 完善巨灾保险体系。

建立和完善我国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首先应该明确巨灾损失补偿由谁承担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巨灾损失怎么补偿的问题, 应尽快转变主要应用行政手段进行灾害损失补偿, 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 扭转灾害补偿严重不足, 补偿效率不高的局面。长期以来, 我国在灾害发生后习惯于把政府的救助作为灾害补偿的主要渠道, 使政府承担了过重的财务负担。所以, 应重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把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源整合和风险配置平台, 运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主体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政府和市场参与的巨灾风险管理的模式[5]。

1. 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具体方式可采取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中央级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各类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按照商业再保险原则向基金购买再保险, 分散自身风险。

政府的介入不是独揽保险责任, 既能填补市场空白, 又不至于因过度介入而导致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一旦发生巨灾, 不仅超过保险公司理赔支付的能力, 也将超过政府当年财政支出的能力。政府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 对风险加以量化, 进行保险、再保险分配, 甚至通过再保险将风险分散到国外, 政府只是负担超过理赔能力的部分。

2. 发行巨灾风险债券

20世纪90年代, 西方保险业积极探索推广的风险证券化技术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保险技术创新, 它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新

巨灾风险债券是保险公司自身 (或委托再保险公司) 发行的附上特定条件的标准公司债券。巨灾风险债券要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投保农业巨灾保险的投保人, 发起人 (保险人或再保险人) , 特别目的机构 (SPV, 连接投资者与保险人, 主要从事证券化相关业务, 并将证券化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 , 专门账户, 投资者。在债券发行时, 保险公司 (或再保险公司) 将承保的巨灾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归类, 然后SPV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巨灾债券以获取资金并运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 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以期获得风险收益, 同时, SPV与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契约, 保险公司则将再保险费交给SPV, SPV将获得的保费和利息作为债息支付给投资者。在保险期限内, 一旦发生农业巨灾保险事故且损失超过一个确定的数额, 发行人将发行巨灾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付赔款, 且无需向投资者支付债息, 如果损失严重, 投资者还可能丧失部分本金;若在债券约定的时间内没发生巨灾损失或损失小于一个确定的数额, 则投资者会获得较高的回报。

通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在我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 有效供给大幅增加;广大农民保险意识不断提高, 供求趋于平衡且均衡量不断提升。同时, 外资农业保险公司的进入既带来了有效供给, 又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优价的农业保险服务, 这才是我们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金融时报, 2006-04-28.

[2]王小梅.用农业保险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com, 2008-09-19.

[3]刘铮, 毛晓梅.中国农业保险在探索中前行[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com, 2007-01-22.

[4]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 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8-10-14.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5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决定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并同意实施《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依然不足且面临诸多掣肘。未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逐渐迈向深水区,农村金融生态将不断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坚持贴近和服务“三农”,差异化经营是关键。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据人民银行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已联合印发《关于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并同意实施《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通知》指出,将通过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在浙江丽水率先完善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建立一个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适度竞争、商业运作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此次改革试点将采取人民银行和浙江省政府“行省共建”模式,并坚持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按照经批准的改革规划方案分布实施改革,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改革过程中有重大政策突破的事项实行“一事一报”,经批准后实施。

按照试点总体方案,丽水市改革试点将重点探索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容。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部分地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愿望十分强烈。人民银行表示,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大,农村金融涉及面广,通过选择合适地区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推动农村金融科学发展力度,综合协调金融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探索农村金融多层次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建立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风险可控、适度竞争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在开展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在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要求。此后,人民银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并制订了《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巨大市场潜力与发展掣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潜力不断扩大,很多金融机构也在努力开发农村金融市场,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依然不足且面临诸多掣肘。

巨大潜在市场和发展依然不足并存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最明显特征。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农村金融市场规模正在以此前意想不到速度在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多元化、规模日益庞大、适度竞争的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13多亿人口中,农村人口6.7亿,但农村人均消费只有城市的六分之一,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农村消费、投资的大量增长必然要求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

发展不足特征也非常明显。据人民银行的相关统计,目前,农村地区的银行卡渗透率不足10%,与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而截至2011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有1696个。

为此,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还明确提出,要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郭田勇认为,发展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包括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支付体系的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客户普遍缺乏抵押物等原因。

此次改革试点方案中,灵活创新信用模式和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改进农村支付服务体系则成为改革主要思路。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将逐步迈入深水区,国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将加大,农村金融生态也将不断改善。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坚持贴近和服务“三农”是关键。

而根据此次改革方案,将引导现有各金融机构拓展涉农服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鼓励建立社区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鼓励建立社区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各类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组织。

竞争日趋激烈下,经营成本高,风险较大的业务特点则短期难以有效改观。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副主任田建华表示,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本身区别很大,农村金融具有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两大风险叠加,使得农村金融服务风险更大。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贷款的坏账率平均比其他商业贷款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

改革和创新农村养老保险问题 篇6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1.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无异与商业保险制度。按照国内外社会保险理论的共识,基本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再分配因素中不但包括收人群体之间的再分配,而且包括政府在其间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分配部分。虽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基本筹资原则,然而,大部分地区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与上述原则不尽相符,甚至相悖的违规操作现象。如有些地方存在“全部个人交纳、集体不予补助”的现象。这种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地方对“集体补助”在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诱导和催化作用估计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集体的确没有能力给与补助。因此,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具有储蓄性商业养老金计划的特征。并没有真正发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作用。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富不保穷”“保小不保老”。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凡达到了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坚持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较为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支持引导和群体自愿参加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养老保险的大多地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而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穷困的农民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再分配的根本原则。

此外《基本方案》还规定:“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这里仅就集体补助和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而言,就决定了只有部分乃至少数有集体企业的村、镇,才有条件按照《基本方案》的要求开展这项工作。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执行中出现了“保小”不“保老”的倾向。《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为具有农村常住户口,年龄在20~60周岁的农村居民”。该年龄段的人口基本处于劳动年龄中,正在从事社会劳动,把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未来的老年生活,是为社会倡导并为世界所通行的。然而,在有些地方的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较大偏差,存在着年龄越大参加社会保险养老越少,而大批在《基本方案》所规定的年龄段以下的人口成为主要的保险对象,使一些人被排斥在这种制度外。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不健全。目前,无论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运行机制存在着行政管理与基金运用不分,农保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不分。一方面,县级农保机构几乎包揽了从政策制定、实施到农保基金的收、发、管、放以及行政监管等全方位的工作。这种“负全责”的管理方式,既没有部门间的横向监督,又没有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制约,其结果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和经办机构失控;另一方面,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再加上农保管理体系中业已存在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使有限的监管手段弱化,当出现地方政府挤占、挪用、基金进入地方财政、存入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基金管理部门自身挤占挪用等情况时,根本无法对违规操作行为加以制止甚至实行制裁。

还有就是以农村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方式来说,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营运,在相当部分地区无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养老基金管理人才缺乏与管理制度缺失,基金投资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而在目前低利率的背景下,其保值增值受到约束,难以使基金的增殖同国民经济的增长相适应,难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以县为单位作为基金运营单位,存在着基金运营范围小、出路少、难以保值增值等缺陷。这也客观上导致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建立

1.加强法律建设和宣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保障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的基本生活,而实行的一项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较成熟,除有其较强的经济势力作后盾外,还是靠完备的法制体系强制推行的。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险法规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良性有序进行的发展,必须尽快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政府要不断在农村进行法律宣传,给农村灌输正确的“保险”概念,改变以往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观念,并告诉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既可以保障自己老年的生活,也可以减少子女将来的负担。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并监督地方政府的行为。

2.实行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保险基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将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基金运营和养老金的发放业务分开。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金融机构,专事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活动,使农村保险基金主要由行政事业机构经营逐步向依靠市场运营过渡。如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如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该机构主要是履行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负责制定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并对社会保障事业机构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监督。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如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该机构负责社会保障事业的运作,包括实施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法规、政策与制度,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基金的征收、支付和运营等,以后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基金的征收、支付、和运营要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经营机构,以更好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3.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在基金运营机构之外设立具有权威性和公正的社会监管机构(如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等),该机构的职能是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基金的收支、运营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为确保监督的广泛性,应建立开放式的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外部监督制度,以保证基金安全。

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457290

保险在农村金融担保创新中的应用 篇7

1.供求理论模型

如图1所示, 假定在没有农业保险时, 农村信贷供给曲线是S0, 需求曲线是D0, 此时农村贷款的生产经营者剩余是P1AP0, 农村信贷机构剩余是P0AO1。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后, 按照上述理论假设, 农业保险有助于促进农村担保需求与供给, 以及扩大农村担保物的范围, 这些反映在供求理论模型中, 就是供给曲线S0向下方移动到S1, 需求曲线向上方移动到D1。此时, 农村贷款的生产经营者剩余是P2BP3, 农村信贷机构剩余是P2BO2。显而易见, △P2BP3的面积大于△P1AP0的面积, △P2BO2的面积大于△P0AO1的面积, 即, 有了农业保险后, 农村贷款的生产经营者剩余明显增大, 农村信贷机构剩余也明显增大, 从而达到了双方福利共同增大, 总体福利全面提升的有利局面。

2.实际应用模式

(1) 传统保险产品保单担保贷款。农户通过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取得相应的保单, 然后把保单作为担保物, 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从而将农户和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的风险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 由于保险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转嫁、经济补偿职能, 使之能够满足农村信贷中资产保全, 提高贷款安全系数的需求,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风险, 有利于增强农村信贷机构的放贷动力, 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向农村信贷机构提供担保的保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农户投保的具有现金价值的长期寿险保单, 另一种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财产 (包括农机具、农村房屋等) 保险和农户意外伤害保险保单, 该类保单不具现金价值。保险公司在对农户进行人寿保险、财产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进行承保后, 农户持保单向农村信贷机构申请贷款, 在保险期限内, 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借款人 (被保险人) 的财产受损或借款人伤残或身故, 从而无法继续履行还款义务时, 保险公司在保额范围内负责偿还贷款, 被保险人不再得到补偿。目前已经有保险公司设计了一些可作为担保物的保险产品, 在部分农村地区销售推广, 例如2009年陕西省推出的“银保富”产品, 保险公司为造价1万元的蔬菜大棚及所属农户提供保险, 农户拿到保单后可作为担保物向银行贷款1万元。如果一年内大棚因遭到自然灾害被毁, 在1万元损失以内的, 保险公司将替农户向提供贷款的银行还款;如果一年内贷款农户遭遇人身意外伤害, 还可获得2万元的最高人身保障。我国其他地区也对保险融入信贷担保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浙江地区采用了“新型农业综合保险+优惠信贷利率+政府扶持”模式, 在农户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后, 再由银行与政府、保险公司三方共同签订补充合同, 银行为第一受益人, 银行对已投保的农户实行信贷优先、利率优惠政策, 银行享有代位追偿权等分散信贷风险的权利。山东地区开发了“农户贷款+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模式, 保险公司与农村信用合作机构联合开办个人贷款附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借款人在办理贷款时, 在保险公司办理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如果保险期间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伤害, 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金首先用于偿还被保险人的借款。这种模式实际上是贷款机构要求保险公司为申请贷款的农户能够履行债务负担提供担保。

(2) 农业生产预期收益保险作为担保物的贷款。农林牧渔预期收益保险有别于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 它以农业生产的历史平均产量和基本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保险金额, 以农业生产活动未来可能得到的收益为保险利益, 实现对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应当获得的收益的保险保障。一方面, 这种保险能够保障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和经营业绩, 稳定其收入, 并通过保险公司的专有经验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 预期收益保险可作为农业信贷抵押品, 农民可将预期收益保险保单作为担保物提供给农村信贷机构以获得贷款, 该保单可部分替代信贷机构所需的抵押担保物, 从而降低贷款人的风险预期, 提高农民的信用, 从而刺激农村小额信贷的供给和需求, 增强农村信贷发展的活力, 完善农村保险信贷担保机制。当农业生产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而无法达到保险产量或农民实际收益低于保险收益水平时, 保险公司将在保险金额内替农户偿还贷款, 不再补偿农户;如果农业生产的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 农户应自行偿还贷款。

二、政策建议——完善农业保险与农村担保相结合的机制

(1) 健全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担保结合的政策性体制。应该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 明确政府职责。其一, 要明确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措施, 具体包括报废补贴、税收优惠和管理费补贴等;其二, 要明确政府监管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职责, 保证涉农保险的正常开展, 稳定保险市场秩序。

(2) 研发新型融资保险产品。农业保险应用模式推广可以拓展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担保互动的空间。保险机构设计的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抵押贷款保险等产品, 信贷机构可以借此将农户或农村经济组织的某些寿险保单、林权证或仓单作为抵押担保物的替代品, 或将农机器具及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作为抵押物向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3) 统筹设计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担保。将农业保险与农业担保统筹设计,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基于防范同一产品销售对象风险的共同利益需求,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担保结合的定制模式, 可以联合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综合性后续服务, 可以及时互通信息、风险提示, 在利益均沾的同时降低各自的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 提高资金和人员的利用效率, 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

摘要:农村担保贷款面临供给“冷”的困境, 以下利用供求理论模型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8

1.1 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但应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毋庸置疑,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 应该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维护金融稳定。《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基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明确提出在年内建立存款保险制度。2014年4月24~25日,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出现挤兑风潮,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再起。

但是, 存款保险制度要遵循渐进式改革思路, 切不可盲目推进, 应该通过试点积累经验, 循序渐进地逐步推开, 为下一步全面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打好坚实基础。理由有三:一是国内各地经济、金融环境差距明显, 金融机构良莠不齐, 不能全盘推行存款保险制度, 整体试错。二是虽然其他国家普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因此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但是毕竟国情差异太大。虽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也酝酿多年, 但是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缺乏实践经验。三是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亦未建立。

1.2 选择农村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存款保险制度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解决农村资金来源、提供农业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 为“三农”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一方面, 由于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 导致农村金融风险相对较高。另一方面, 与国有商业银行, 甚至中小型商业银行相比, 农村金融机构势单力薄, 存在明显的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技术劣势, 因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 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甚至可能会难以吸收到足够的公众存款。因此, 亟需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来提高公众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秩序、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 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假设及保险费率设计

2.1 存款保险制度的框架假设

由于中国农业银行是“五大行”之一,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又是政策性银行, 二者代表性不强。因此, 建议选取除此之外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试点, 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成立政策性保险机构, 按照“强制性、全覆盖、广范围、限赔付、差别化”的原则,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具体内容如下:

“强制性”是针对参保方式而言, 要求所有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参加存款保险计划, 而非自愿性。“全覆盖”每年按照投保机构的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当出现支付危机或者破产清盘时, 存款保险机构通过提供贷款、紧急资金救助、存款赔付等方式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广范围”指保险范围包括全部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限赔付”即限额赔付原则, 即在参保机构被撤销或破产时, 存款人在该机构的存款在规定限额内可以得到赔付, 超出限额部分仍可从该机构清算资产中得到追偿。“差别化”指考虑到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的道德风险及国际经验, 按照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盈利、风险等级层次, 实行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化保费费率模式。

2.2 保险费率的基本设计

毋庸置疑, 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保费费率的确定是存款保险制度框架的核心。首先借鉴台湾模式, 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初步分类, 再根据资本充足率状况进行资本归类, 最后结合资本充足性 (Capital Adequacy) 、资产质量 (Asset Quality) 、管理水平 (Management) 、盈利状况 (Earnings) 、流动性 (Liquidity) ) 、市场风险敏感度 (Sensitivity 0f Market Risk) 现状, 按照骆驼评级法 (CAMELS Rating System) 的评级得分以及资本充足率指标加以确定。具体方案设计分别见表1、表2:

基于风险的差别化保险费率模式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控制、强化存款人的风险意识, 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同一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在规模、盈利、风险等方面也还会有很大差异, 难以完全避免不公平现象, 因此, 待存款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后, 再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 丰富基于风险等级评定的指标内容, 建立风险评级体系, 通过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 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及变化趋势、资产质量、存款结构及偿付保证、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市场风险敏感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 采取更具体、有效的差别保险费率模式。

3 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存款保险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 存款保险机构的“事后处置”应该与银监会的“事前预防”、人民银行的“事中应对”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共建金融安全网。具体而言, “事后处置”在民营银行破产或倒闭后进行, 通过向存款人支付保险限额内的存款、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和清算, 保护存款人利益, 防止银行挤兑和风险蔓延。“事前预防”关注民营银行日常运行, 通过市场准入、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 防止机构违规, 限制风险状况, 维护金融秩序。“事中应对”是在民营银行陷入困境和危机时, 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 及时化解流动性危机, 帮助民营银行度过难关, 维护金融稳定。与此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破产制度, 与存款保险制度相配套。

此外, 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同时, 赋予或加强早期纠正机制, 提高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防范风险的升级与扩散, 降低处置成本, 促进金融稳定。因为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通过各类金融产品相互渗透。金融风险能够通过宏微观的各种正反馈机制甚至金融市场参与者和社会公众的非理性情绪被快速扩散和传播而风险外溢。具体理由有三:首先, 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发展演变具有时滞性, 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利用早期纠正机制提前介入, 配合监管部门以强化遏制风险的效能。当风险继续升级但又尚未恶化到需要处置时, 也有能力和时间进行干预, 确保处置成本最小化。其次, 在预期风险持续升级和扩散时期, 存款保险机构若能快速采取干预措施, 尽早处置, 有利于保持投资者和经营者理性, 遏制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最后, 根据已有经验, 在有存款保险兜底的情况下, 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在高风险阶段时具有孤注一掷的道德风险, 导致风险及其损失进一步扩散, 但早期纠正机制的提前介入和严密看守, 可以明显降低这一概率。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但应该遵循渐进式改革思路, 需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 建议在农村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成立政策性保险机构, 按照“强制性、全覆盖、广范围、限赔付、差别化”的原则, 建立基本框架。此外, 赋予或加强早期纠正机制, 使存款保险机构的“事后处置”与银监会的“事前预防”、人民银行的“事中应对”密切配合, 共同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农村金融机构,差别化

参考文献

[1]安国俊, 曹超.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 2014 (4) :20-23.

[2]丁雁清.存款保险费率厘定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 2014 (2) :86-87.

[3]张卓.新形势下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4 (2) :29.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9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一) 对金融保险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确定目标岗位 (群) 及工作任务。在构建新教学模式前, 深入江泰及其他25家金融保险行业企业、12所金融保险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开展系统化调研, 通过考察、座谈、研讨等, 确定金融保险 (保险经纪方向) 专业岗位群如下:保险经纪公司:市场开发、保险方案、设计、保险销售、保险采购、客户服务、风险管理、项目管理 (主要职责任务包括:客户信息收集, 保险方案设计, 保险采购招投标, 协助投保、出单, 协助查勘定损、索赔, 保险经纪营销管理, 客户服务, 单证案件管理、风险管理咨询、保险经纪项目管理、理财规划) ;保险及保险中介公司:相关专业技术岗位 (主要职责任务:相关专业岗位) ;社会保障部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任务:社会保险基本业务开展) 。

(二) 保险经纪职业及工作过程描述。保险经纪是指受投保人委托, 基于投保人利益, 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 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保险经纪的服务总流程及主要工作流程如下:走进客户, 收集信息;风险管理, 防灾防损;拟定投保方案, 进行保险采购, 协助办理投保手续;协助客户索赔。

1.保险安排工作流程。投保人委托保险经纪投保——保险经纪为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设计保险方案——确认保险方案——保险经纪向保险人询价——投保。

2.协助索赔工作流程。投保人出险通知保险经纪——保险经纪迅速通知保险人——保险经纪协助保险人现场查勘——保险经纪代理索赔——保险人最终赔款。

3.保险经纪其他服务。调查分析风险——提出防灾防损建议——密切关注风险变化——风险转移、化解的建议。

(三) 根据保险经纪公司工作流程要求, 提炼出保险经纪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保险经纪工作总流程同上;知识目标:保险基础知识, 保险营销知识, 客户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知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各险种知识——保险采购知识、保险理赔知识;教学目标:掌握保险基础知识, 能进行客户开拓——掌握风险管理知识, 能进行风险分析, 提出保障方案;与客户沟通能力——掌握财产险、人身险各险种知识, 能够制定投保方案并进行保险采购;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改实践

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学情出发, 结合江泰及行业岗位 (群) 核心能力素质标准, 融行业企业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一体, 设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整体改造;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 实施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改。

(一) 将提高职业技能定为金融保险教改核心, 制定本专业教学标准。将校企合作, 教科研一体, 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落到实处, 提出与江泰公司目标共定、课程共建、学生共育、基地共建、师资共培、就业共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针对学生特性, 将关键专业技能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循环训练。理论教学以“必需, 够用”为度精讲重点、难点、疑点;同时渗透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养的有关内容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 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协同江泰公司精选基于工作过程9门主干核心课程 (《保险市场》、《保险产品解读》、《保险销售实务》、《保险采购实务》、《保险经纪服务》、《风险识别》、《合规与道德》、《保险经纪公司经营管理》、《保险项目管理》) 和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适应新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本专业课程体系。为拓展学生专业方向, 特聘请校内外企业行业及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开拓学生视野。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融于工作过程。

(三) 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 运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设计落到实处。为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参与性。任务驱动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间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兼咨询顾问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师生角色转换有利于将职业课程核心知识转变为学生想要得到的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 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力学习动机, 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激情和动手能力, 增强青年学生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现代教学方法, 尤其适用于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性强的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为了培养学生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 一改传统满堂灌少互动的授课方式, 同时创新性地采用全程考核的方式是“拉动”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机整合, 目前效果较好。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 采取“边用边学边练”的方式将核心理论融于实践教学, 通过“展示项目任务”、“解构项目任务”、“练习项目任务”, 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保险经纪服务”“保险安排”“协助索赔”等虚拟情境和任务项目中接受实训。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本专业核心知识点隐含在经纪服务、核保制单、索赔等工作任务中,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分组讨论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这里所指的任务是指在经纪服务、核保制单、索赔等高度仿真工作环境下, 通过运用金融保险专业的各种知识及操作技能来完成特定目标的过程。

(四) 建设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特设金融保险学科带头人和双班主任 (专职班主任和专业班主任) , 为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奠定了基础。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教学园地设计、每月金融保险大厅展板设计、课后实训、校际交流、公司考察见习、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等, 有效将学生课堂活动与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构成“江泰班”涵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整体课程体系和教学新模式。发动骨干学生力量, 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 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五) 改革考试方法, 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将单纯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改为融综合测评、多方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方式;尝试推行以赛代考、强化实训实习考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 掌握多门技能, 参加技能实践。运用全程评价体系, 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 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提升自信心。

综上所述, 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设计是一个长期的, 不断实践、修正的过程, 校企双方密切合作, 及时沟通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企业要求与学院学生学情,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满足金融保险行业企业用人需求, 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 实现校、业、生和社会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2]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10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 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 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 建国以后至2005年, 除个别年份外, 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 特别是1992年以后,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 1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 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 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二) 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 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 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 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 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 投向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 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 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 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 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 基本建设占20.9%, 科技三项费用占0.8%, 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 区域差别大, 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 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 比较而言, 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 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 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 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 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四) 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 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 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 但从发挥的作用看, 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 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 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 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 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 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 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 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 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 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 (2) 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 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 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 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 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调, 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 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 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 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 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 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 年均利润40%~50%计算, 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 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 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 再加上额度偏低, 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 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二、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基础落后,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 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 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 生产周期长, 资金周转慢, 技术进步滞后, 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 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 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 产出少, 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 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 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 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 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2000年, 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 其中中央占51%, 省级占10%, 地 (市) 级占17%, 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 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三) 投资环境不理想, 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 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 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 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 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 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 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 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 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二)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 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 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 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 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 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如供水等) , 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 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 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 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 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三) 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 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 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 增加农村农民收入, 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 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 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 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 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 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 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 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四)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 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金融活动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 承袭旧规把民问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 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 政府应该给以一定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 并针对其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特别的过渡性政策, 减少其限制, 逐步引导规范这类民间金融机构, 使其慢慢向正规化方面过渡, 以达到让其填补目前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 推动现阶段农村农业正常发展, 保证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个现实, 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 和中国农村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成因, 并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11

关键词: 金融增量改革;农村金融;内生性;金融成长

我国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已有30余年,时至今日,虽在我国大部分县以下农村地区新增了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市场金融组织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但并没有对农村金融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三农”贷款难、贷款贵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改观。尤其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突破“增量”怪圈,每次农村金融改革政策出台都在围绕机构数量“增减”上做文章,并没有真正从农村金融机构成长路径、发展模式上下功夫。在农村金融增量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一种政府强势主导的“外生型”的发展模式。而政府这种“外生”的植入式的农村金融改革效果不如人意,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目标偏移,导致其偏离政府设立这类机构的初衷(周孟亮,2010;杨娴婷,2012;孙良顺,2014;陈蓉,2014)。相关数据显示,现行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对象大多是富裕客户、种养专业大户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远离了低端农村客户,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存在较为严重的“离农脱农”和“抽离农村资金”现象。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之所以会遇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从外部直接向农村金融市场内部输送农村金融资源(金融机构或资金),走的仍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生型农村金融发展道路,而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发的内生发展路径(在我国现行3568家农村金融机构中,仅有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自发的产生于农村经济内部的金融组织,占比1.4%)。外生发展路径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反映的是国家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偏好,而与农村金融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巨大差距使得现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的总体运行环境,无法给农村普惠金融成长提供一个崭新的制度条件。而与之相对应的内生金融发展路径,则是立足于农村本地,在降低涉农贷款交易成本、增加农村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把普惠金融服务延伸到外生型农村金融机构触及不到的地带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只有内生的发端于广大农村地区、农户之间的金融体系安排,才能真正满足农村金融主体的金融需求。

一、我国农村发展内生性金融的优势

(一)环境因素——熟人社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网络化特点非常明显。换句话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是个熟人社会,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产生于农村地区内部的普惠金融组织与农户共同存在于这个熟人社会中,可借助与农户长期共同的社会交往,直接或间接获取农户信息,包括信用状况、资金需求、真实财产、家庭情况等信息。因此,在熟人社会中借款人信息具有高度共享性,对内生性金融组织而言,在熟人社会中发放贷款,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不会产生“柠檬效益”,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同时,内生性农村金融组织在熟人社会中开展业务,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如信息搜集成本、抵质押物处置成本、代理成本、管理成本等。此外,熟人社会还能产生自发的偿付督促机制。由于熟人社会当中形成的邻里等关系会促使借款人偿还贷款,否则借款人欠债不还的消息立刻就会传遍整个乡村,致使周边亲朋好友都不信任他,最后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从而促使其尽快归还借款。

(二)需求因素——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楚尔鸣(2007)通过对我国农村农户信贷需求的调查显示,我国农户信贷需求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信贷需求、发展信贷需求和特殊信贷需求。楚尔鸣将农户的改善性住房、传统农业作业等所需资金视为生存性信贷需求,占比42.5%;子女受教育、创业经营等所需要的资金视为发展性信贷需求,占比54.2%;将大病、婚礼丧葬等所需资金视为特殊性信贷需求,占比3.3%。从上述农户信贷需求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户信贷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现行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户的这些信贷需求。因为现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机制及风险管理机制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性差,农户的财务和抵押担保条件难以满足外生性金融机构的担保要求。

(三)制度因素——外生性金融供给的不适应性。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属于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一种外生性金融供给制度。与内生性金融供给相比,外生性金融供给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快速降低金融供给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最大的弊端是这种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需求,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低下。与之相比,内生性农村金融组织因其起源于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根据自身金融需求,自发形成的金融服务组织,这种内生性金融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环境因素,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优势发展金融业务,从而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且内生性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灵活、业务审批流程简便,抵押担保方式灵活,金额较小,信贷资金可用于满足生产性需求和非生产性需求,利率根据当地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微观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短、小、频、快的特点。

二、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机构内生发展乏力

(一)政府主导的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比重较大。现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供给机构主要包含以下机构:各级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涉农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本文将政府主导下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归类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而将市场主体如农户自发发起设立的金融机构视为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上述农村金融机构中,仅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属于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其余均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14年底,上述农村金融机构共有3568家。具体分布见表1。

nlc202309091125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2014年底有3568家,其中,农村信用社1596家,农村商业银行665家,农村合作银行8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邮储银行1218家,其中邮储银行1家,村镇银行1153家,涉农小额贷款公司1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在这3568家农村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是真正意义上内生于农村内部的金融组织,占比1.4%,其余3519家农村金融组织都是外生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占比98.6%,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据农村金融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二)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被政府认可的内生型农村金融组织,但近年来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从2006年试点至今,经银监会正式批准的仅有49家,远远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笔者对内生性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受阻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与农村金融实际脱离,银监会从严监管的理念灌输到农村金融市场,导致一些本可组建的农村资金社因门槛太高而不能通过审批,致其游离在正规金融门外。根据2009年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调查》报告,全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接近5000家(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其中,依托专业合作社成立的资金互助部占机构总数51%,农民自发成立的占25%,由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占比不足1%(49家)。其次,现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缺乏合理的融资机制,面临可贷资金短缺问题。根据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只能吸收社员资金,由于入社农民大多都是抱着入社即可获得贷款、“以小钱换大钱”的观念入社,导致农村资金互助社吸收到的社员存款资金有限。虽然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互助社可以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但目前并没有商业银行向互助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互助社信贷资金紧张,发展受阻。

最后,小额贷款公司虽属于市场化的准农村金融机构,但其地位较为尴尬,法律上一直还没有正式认可其“金融机构”的身份,如果要转化为村镇银行,必须引入银行业金融机构控股(见表2),直接堵死了小额贷款公司转化为银行的通道,大大提高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门槛。因此,从性质上来说,小额贷款公司仍属于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

三、我国农村金融走内生性发展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相关法律。为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其进入,更要从法律上明确其法律合法地位。国家可考虑出台《民间融资法》,从法律角度承认农村民间融资、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地位,并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规范,使之更好地在阳光下服务于农村经济。同时,出台《合作金融法》,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地位、性质、运行机制等,防止地方政府对上述合作机构进行不合理干预,导致其服务“三农”效率低下。

(二)充分发挥外生金融机构对内生金融机构的培育引导支持作用。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等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为改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外生性路径依赖,应充分鼓励现行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引导、支持作用。通过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引进竞争者,如将具有一定规模的非正规金融组织通过规范由非正规转为正规,由地下转为地上,或是重新组建由多数民营资本入股(改变现在设立村镇银行大股东必须是大型银行的政策规定)的区域性农村合作银行、土地合作金融机构等,减少既得垄断利益者的制度红利,打破垄断。非正规金融机构合法化后,鼓励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对这些合法化的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合作支持,比如提供资金、信用查询、合作开发产品、系统等支持。另外,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涉足现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使融资者更容易获得资金,获得更高理财收益,打破传统商业银行坐享存贷利差的制度红利,更好地服务其客户。

(三)鼓励发展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我国“三农”实际情况,改革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发展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要从根本上改革农村大中型金融机构绝对垄断结构,通过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能够与“三农”平等对接的大量地方性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内生性力量来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在市场内生性的“三农”金融服务供给体制逐步建立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如税收、补贴方面等政策支持。

(四)巩固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土壤。国家应进行相关顶层设计,防止农村内部资源(包括农村资金、农村劳动力、农村土地、自然资源等)流失。就农村资金而言,应进一步防止金融机构将资金从农村抽到城市,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生性和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具体可从利息补贴、构建风险基金池等方面,鼓励资金回流到农村;对于土地征收,禁止打着“城镇化”的幌子廉价征收农民土地,一些优质的、适合种植土地要坚决保留进行种植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化效益;对于农村劳动力,鼓励大学生、青壮年回乡创业、就业,政府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农民工返乡创业基金、对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的企业进行就业补贴或给予税收减免,从而改变农村大多都是“386199”部队,人力资源严重流失的现状。

(五)构建内生性的农村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体系。

为适应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内生性发展模式,监管部门应出台内生性的监管规则。如制定单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取消存贷比例限制、取消利率管制等。同时,在政府适当提供风险补助的基础上,构建内生性的风险防范体系。政府每年从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补助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资金池,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之间按3∶7的比例承担风险, 即政府帮其化解30%,其余70%由内生性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化解。要通过立法将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限用于农村产业发展,严禁用于投机等高风险用途,并竭力辅助农村工商业者,实现农村金融的普惠化。同时,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降低“三农”贷款风险,激励和约束农村内生性金融机构有效开展业务。

参考文献:

[1]周孟亮,李明贤.小额信贷商业化、目标偏移与交易成本控制[J].经济学动态,2010(12):75—79.

[2] 杨娴婷,杨亦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双重目标:矛盾、原因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2(4):60—64.

[3]孙良顺,周孟亮.小额信贷机构使命偏移研究评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3—68.

[4] 陈蓉.目标偏离与校准:村镇银行支农责任督促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J].兰州学刊,2014(8):198—203.

[5] 王曙光.乡土重建——农村金融与农民合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6] 周孟亮,李明贤.增量式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研究: 政府与市场协调视角[J].社会科学,2014(07):37—42

[7] 李明贤. 农村金融改革需走内生成长之路[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2-02 ,第 A07 版.

[8]吴玉宇.“互联网+产业链”:农村金融内生化的新路径[J].西部论坛,2015(09):12—19.

[9] 楚尔鸣,杨光,左坤. 从外生性走向内生性: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变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07):23—28.

[10] 胡卫东. 纾解农村贫困的内生金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2(12):75—78.

[11]胡卫东.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误区:一个内生分析框架[J].农村经济,2013(05):75—79.

[12]周治富. 经济权力、契约治理与内生性金融的发展[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4(2):83—90.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农村保险业金融改革 篇12

一、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背景分析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制度安排,其针对银行设置,使用条件通常是存款机构失去清偿能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维护存款机构体系稳定,一是为了使存款人不丧失存款,保证存款人利益[2]。一般而言,存款保险制度是讲显性寻款保险制度。如果没有建立显性存款制度,往往存在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中主要有两个机构,一是对存款机构收入的存款实施保险服务,一是收入存款人的存款。由此而知,存款保险机构是保险方,存款机构为被保险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思路为:身为被保险方,其以收入存款为基数,对保险方缴纳保费,构建存款保险基金。若被保险方面临重大财务危机或破产,保险方要向存款机构提供资金,帮助存款机构对存款人支付存款渡过难关。利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证储户利益,防止由于少数银行金融危机引起的大面积恐慌性挤兑,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

二、现行存款保险制度弊端

(一)政府承受了不应有的负担

我国现行制度中,若没有事先筹集存款保险基金,中途出现存款机构市场退出或者制度危机,政府职能出面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因此背负不应该的财务负担。政府救助资金的来源主要为财政收入和再贷款,实际上是通过通货膨胀或者税收形式源于纳税人。但存款机构不用因为此种隐形存款保险付出成本,相当于是自身存在的经营风险全部由纳税人和政府买单,明显是一种有失公允的行为。我国目前人民币存款余额达百万亿元,这是纳税人和政府难以承担的负债。

(二)监管机构难以难处理市场退出问题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针对存款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主体的职责、补偿政策、标准等没有具体规定。《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商业银行》等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对存款机构市场退出行为规范不够,难以明确相关操作细则。总之,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自身问题。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美政府无法明确承诺存款机构“兜底”,当出现金融危机时,却又不得不这么做。此项矛盾使监管部门无法顺利处理存款机构市场退出问题。一方面是难以协调各部门工作,一是补偿标准不统一影响社会稳定,此外也严重影响市场退出的处置效率。以1998年6月被关闭的某发展银行为例,直到今日也未完成清算,十几年清算过程耗费的时间、物力、人力成本相当大,明显影响了国有资产清理和回收。

(三)存款机构忽略经营风险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针对存款机构实施的救助剥削了存款机构经营者的责任感和社会压力,容易导致其忙碌追求短期利润,从而进行高风险业务活动,存在道德风险。即便我国监管部门审慎监管这存款机构,但是由于缺少价格调节手段,存款机构通常有在政策边缘游走,逐利冲动较强烈。

三、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思路

(一)构建“阶梯形”存款保险制度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制度运行效率,在构建存款保险机构的同时,要采用阶梯设置原则。根据不同档次和类别的存款机构设置不同层次的存款保险制度,使全国存款保险制度为阶梯型。将存款保险制度设置为阶梯形有利于存款机构相互之间合理竞争,从而增强公众对存款机构的信心。

我国目前存款机构主要有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组成[4]。具体而言,在存款保险制度设置方面,可以将以上积累存款机构分为:一是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组成的存款机构,一是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组成的成熟的、大型的存款机构。由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发展尚未成熟,成分稍微复杂,可以针对此类银行设置针对性的存款保险基金。

(二)对保险基金的管理、运用及来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投保时存款机构根据一定标准对被保险方收取保费,是存款保险机构中一种常见的收取保费的方式,该种方式于事前收取保费,构建存款保险基金。同时由于存款保险基金只是存款机构中收入的存款的一定比例,所以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存款保险基金才具有风险承受能力,具备一定规模进行赔付。根据我国目前银行具体经营状况和资金情况而言,可靠稳定的存款保险基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为被保险存款机构和现阶段存款保险基金该有政府作为出资方,定期对被保险存款机构收取保费[5],具体操作时,中央银行要从法定准备金中提取一部分来作为存款保险基金的一部分,此种行为是比较实际和可行的做法。

(三)抓住时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不管从外在环境还是内在条件而言,此时是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良好时机,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银行业的改革被不断深入进行,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有关部门对金融业加强了管理及控制,在处理不良资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其中各项衡量指标也不断优化。从银行内在条件看,在会计方面我国银行业已经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银行业针对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更佳透明合理,有助于有关监管部门监督管理银行业。因此,我国在目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比较合适。

(四)开展公众存款保险和金融安全知识的普及活动

积极开展对公众的存款保险和金融安全的知识普及活动,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有辅助作用。从国际经验角度而言,该项工作应该全方位的及时开展,正确解读有关政策和法规,避免曲解和误读。

参考文献

[1]万伟.从金融安全视角谈构建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行政管理,2015,12(03):142-145.

[2]冯果,袁康.走向金融深化与金融包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法的使命自觉与制度回应[J].法学评论,2014,32(02):69-81.

[3]蒋旭峰.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J].银行家,2014,12(07):74-75.

[4]李恺宁.浅谈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商论,2016,21(03):90-92.

上一篇:复合型财务人才下一篇:贺岁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