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贷款

2024-10-02

农村金融贷款(精选12篇)

农村金融贷款 篇1

201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关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并明确要求,要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机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体制较为僵化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依据,还是围绕人民银行出台的利率政策来开展,而在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上的关注度不够。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资金成本核算、管理费用统计、目标收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考虑不多,使得定价机制的灵活性不足;而在定价方式的选择上,又过于生硬,对农村经济数量多规模小的实际状况考虑不足,仅简单地以是否符合“规定”来操作,造成了一刀切的局面,一些亟需贷款的企业得不到扶持。同时,由于对客户相关信息了解、调查的不足,无法对客户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使得贷款的风险增加。

(二)风险意识不够科学

风险意识是贷款定价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方式多以固定式为主,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农业贷款金额少、数量多的实际,在一些贷款项目中无疑增加了贷款的风险。而一些机构往往以稳为主,宁可不贷,也要确保资金安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风险,但却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建立的初衷相违背。另一方面,一些贷款客户,金融知识不足,对于利率等信息的了解关注度不够, 敏感度不强,自身资金的安全性风险增大,加之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处于卖方市场,而造成了贷款风险的增加。

(三)定价体系不够完善

贷款定价体系的确定需要多种要素来支持,但由于在信息平台构建、定价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定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垄断地位与市场因素的矛盾。由于相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垄断地位的存在, 使得贷款定价缺乏市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贷款定价的市场化原则失灵。二是信息获取不够全面。受到自身经济实力、人员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于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保存、分析、 处理等能力还比较弱,给予贷款定价的辅助力度不够。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在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中不少信贷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不高, 认为利率定价只要按照上级的规定执行就行,而在实际操作中,执行的力度往往不能达到要求,缺乏利率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影响了贷款定价工作的开展。

二、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因素分析

(一)成本因素

成本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需要考量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资金成本、资金管理费用成本等内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资金渠道复杂、融资难度大,因此资金成本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较高,而管理成本方面由于贷款客户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客户群分散,管理过程相对繁琐,费用也就相对较高。

(二)风险因素

贷款本身就存在不少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 这些客户往往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农村经济行业,而农业的相对于工业、服务业而言,稳定性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也就造成了更多的贷款风险。

(三)效益因素

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国策,而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利润也是其内在要求,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就成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贷款定价方面,必须要对两者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实现贷款定价的合理性。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对策研究

(一)注意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而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其特殊性,在融资渠道、资金来源、投资方向方面更加灵活和多样,因此,在贷款定价机制方面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突出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结合、经济性和服务性的统一、安全性与风险性的协调。在贷款定价确立的过程中,将综合成本加定价法、基准利率加点法等多种定价方法相互结合,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经济利益与国家对农业政策性扶持的协同,更好的为农村服务。

(二)注重对基础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是要加强数据采集整理。逐步建立服务对象的数据采集工作, 密切与市场、相关金融机构信息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贷款客户资料的整理,掌握详实的资料,提升工作的效益。二是要加强人员素质提高。特别是信贷人员不仅仅要培养相关的金融知识,更要让其了解贷款对象、贷款项目,从专业和实际的角度出发,为贷款定价提供详实信息。三是要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有条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建立自身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立自己的违约数据库,积累相关的数据和经验,降低信贷风险,合理区分定价定级,实现贷款定价的科学性。

(三)注重贷款定价模式的构建完善

科学有效的贷款定价模型,是制定合理贷款利率的基础。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象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模型要以风险和成本因素的计算为基础,通过有效计算贷款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资金成本率和经营成本率,综合考虑目标利润率以及综合影响因素来确定最终贷款利率。而且不仅对定价模型中风险、成本等因素的计算要准确,还要求计算方法和过程简单易懂,具备较强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于丽红.村镇银行贷款定价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2010(9)

[2]尚志.农村信用社贷款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3]吴占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金融,2009(4)

农村金融贷款 篇2

贷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借名、假冒名贷款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为进一步查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借名、假冒名贷款情况,化解案件风险,堵塞管理漏洞,夯实案件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借名、假冒名贷款案件风险突出的问题,银监局决定从2011年4月起至2012年底,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一次以排查、清收借名、假冒名贷款和规范贷款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通过开展“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解决长期存在的借名、假冒名贷款问题,彻底消除风险隐患,推动合规文化建设,维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誉形象,促进健康发展。

(一)摸清风险底数,全面清理处置,挽回资金损失,彻底消除借名、假冒名贷款风险隐患。

(二)清理整改相结合,规范信贷业务行为,完善内控机制,促进合规文化建设。

(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构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二、原则与政策

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要坚持扎实推进,注重效果;区别对待,分类处置;讲究方法,能收尽收;严肃查处,惩前毖后的原则。既要采取有力的清收措施,通过教育、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保证清收效果,又要因地制宜,把握工作方式方法,在确保效果的前提下,关注舆论,降低负面影响,维护金融稳定。

清理整改过程中,要逐级逐笔建立“借名、假冒名贷款情况”台账,进行分类管理,及时更新。工作力度大,主动排查出的案件,对有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可以按照尽职免责或从轻原则处罚,对直接责任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2010年12月31日(含)前发放的借名、假冒名贷款,可能形成案件的,建立专项台账,单独处置,不纳入案件信息系统统计,不列入案件考核。2011年1月1日(含)以后发生的借名、假冒名贷款,一律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形成案件的,及时移交。整治活动后再发现案件的,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在假冒名贷款排查整治活动中,各银监局要严格按照《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处置三项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10】111号)的要求,向银监会案件稽查部门报送案件和风险信息。发现以下重大风险情况、案件,各银监局要及时向银监会合作部进行专项报告:

(一)涉案金额100万元(含)以上的;

(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出现挤兑的;

(四)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等。

个银监局对辖内机构活动开展情况要动态跟踪,对风险、案件处置实时督办,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连同整治过程中排查出的一般性单体风险信息和案件,采取汇总打包报告方式分阶段报送银监会合作部。

三、对象和范围

(一)专项整治对象

至实际检查日,已发放尚未归还的(含未到期),所有在手续形式上以个人承贷的借名、假冒名贷款。

(二)整治活动范围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范围内的农村信用社(含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

(三)借名、假冒名贷款表现形式

1、假名贷款。即凭证署名的借款人不存在,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自身或内外勾结,以伪造、编造的虚假借款人身份信息材料,以虚假借款人名义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骗取贷款的行为。

2、冒名贷款。即实际借款人冒他人之名借款。凭证署名借款人存在,但并不知情(或予以否认),本人也未在申请书及借款合同上签字确认,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自身或内外勾结,利用所掌握的他人身份证明材料,骗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

3、借名贷款。借款人存在,合同借款人与资金实际使用人非同一人,但合同借款人知情并认可实际用款人以其名义贷款,清理时,借款人、实际用款人之一无条件、全额承接贷款债务(或两人无条件、分比例、全额承接贷款债务)。具体可分两种情况:

①贷款由借款人本人办理,资金为他人(实际用款人)使用 ②贷款非借款人本人办理,贷款手续由实际用款人以借款人名义办理,合同借款人本人未在申请书及借款合同上签字,资金为合同借款人认可的他人(实际用款人)使用。

四、组织与领导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由各省级联社(农村银行)统一组织部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由银监局统一组织安排。为确保专项活动有条不紊开展,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分支机构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强化指导、协调和推动,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各银监局要成立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及督查工作组,指导、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整治活动。在活动期间,督查组要对各机构整治活动推进情况、各项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合理频次的检查,确保质量和效果。

五、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自2011年4月开始,至2012年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宣传动员。为切实做好此次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工作,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求得有关部门支持,银监局、省级联社(农村银行)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邀请政府及公安、司法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营造高压气氛,对专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动员和学习,使有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借名、假冒名贷款违规违法的实质和严重后果,为顺利清理清收营造积极氛围。各基层机构要根据统一部署,制定方案,强化措施,进一步搞好内部宣传发动,使全体干部员工透彻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目标、政策,积极参与清理清收工作。

2、基础准备。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内部宣传发动。为加强宣传攻势及全面深入摸清通过自报、自查、排查无法掌握的借名、假冒名贷款情况,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分别设立“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电子邮箱在内部公布,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举报线索,实施举报奖励,深挖隐藏的借名、假冒名贷款。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与当地宣传、政法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强正面宣传,确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稳定和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要制定好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发现借名、假冒名贷款后对直接作案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踪的关注、直接作案人员外逃后的人员空缺安排、员工中可能出现的思想波动和不稳定因素的消除以及应对

群体性事件的措施等,切实维护好当地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清理清收阶段

1、排查清理,摸清底数。要充分利用本次活动的有利时机,抓住一切线索,充分全面排查,彻底摸清借名、假冒名贷款的真实状况。在清理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借名、假冒名贷款的标准,以贷款合同、发放手续等为依据,正确判定贷款性质。对当事人承债态度明确、还贷意愿诚恳的问题贷款,按照随查随清的方式,随时进行贷款回收。不能当时清收的,按照确权后的债权债务关系,及时完善或重新办理贷款手续,确保贷款条件和债权债务落实。

清理排查工作可以采取“贷款本息进行全面对账”的方式开展,要求各分支机构务必做到全面对账坚持换人核对、双人对账,坚持与贷款客户见面的原则;对已完成的对账,要有贷款机构盖章和主要负责人签字,确保借名、假冒名贷款问题充分暴露。省级联社(农村银行)要认真组织抽查、检查,层层把关、逐级负责。清理排查要对整治对象进行100%全覆盖。抽查、检查要覆盖辖内机构(选中机构的全部个贷业务)或全部个贷业务的10%以上。银监局既要安排好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检查,又要做好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督查、抽查工作。银监局督查、抽查要选择风险较高、信用环境较差或曾经发生过重大案件的机构,着重检查工作质量和效果。对于工作开展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直接或责成省级联社(农村银行)组织工作组进行

驻点指导,确保辖内专项整治活动平衡推进。2011年底前,总体清查、摸排工作应全面完成。各机构要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各银监局汇总后报送银监会。

2、逐一甄别,分类处置。在对所有借名、假冒名贷款等问题贷款情况全面摸清、登记后,要逐笔研究分析,准确划分类别。采取各种有效存世,分类处置,逐一处理,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对于态度积极、有能力还款的,要即时收回;无法即时收回的要明晰债权债务关系,落实有效担保,按实际用款人重新办理借款手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对于能够按计划履行还款义务的,主要采取行政处罚手段,从轻处理。对于未履行还款计划或态度消极、拒不还贷的,要认真搜集有关事实证据材料,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移送和启动司法程序。同时,要积极清收、保全发现违法线索的其他贷款;对专项活动中新出现的追逃对象,要落实追逃措施和责任,力争全部归案。经过努力清收后,对赖债、逃债、拒不认账诈占信贷资金的,以及内部工作人员违法放贷造成重大损失、挪用侵占信贷资金拒不归还等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全部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银监局、省级联社(农村银行)要切实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积极与当地政府、公安监管及媒体等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确保活动效果和社会影响双兼顾。

(三)检查验收阶段

清理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各银监局、省级联社(农村银行)“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要组织巡查验收,深度检查整治工作效果。对于存在问题必须严格整改落实,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或管理漏洞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规定整改活动结束后,要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继续深挖风险隐患,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对清理整治不到位的机构,重新进行整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全面梳理完善信贷制度、流程,强化内控机制,狠抓合规建设,努力构建防范案件风险的长效机制。

六、有关要求

各银监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对“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把活动纳入重要办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实效。银监局将适时进行督查,如发现存在组织不认真、清查不彻底、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次贷款惊扰全球金融业 篇3

吞噬财富的黑色风暴

已经暴露问题近一年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在今年8月最终酿成危机性事件,不仅将该国住房销售与建筑市场送入到了前途暗淡的境地,而且深度波及和销蚀了国际经济肌体的其他重要领域:美国向收入少、不稳定、工作不固定等所谓的“次级人”发放贷款,他们还款能力有限,但利率较高,因此可谓风险大、受益大。美国房贷可以零首付,因此加大了风险,好多人还不起贷款,从而导致呆账坏账的危机。简言之,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信贷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贷款给一些信誉一般的购房者和炒房者,随着利率的不断上调,信贷机构无法按时收回贷款导致的一次危机。

实体经济的灾难最终必然传导到虚拟经济中来,证券市场成为了次贷危机的直接接棒者。仅以最为严重的8月10日至17日一周的时间计算,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世界指数跌至5年最低,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双双创下“9·11”以来的新低,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跌破6000点这一最近6年来从没见底的关口。当然,与美国相连的拉美股票市场没能幸免,仅一周时间内,拉美三大股市市值蒸发2886亿美元。而在亚太市场中,受伤最重的要算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其中日经指数创下了最近一年中的新低纪录,韩国股市创下2001年9月以来单周最大跌幅,香港恒生指数创下“9·11”事件后第2个日下跌纪录。统计资料表明,全球资本市场在一周时间内市值蒸发高达3万亿美元。

对冲基金在次贷风波中的折戟似乎格外沉重。继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的两只基金因遭遇疯狂赎回而沦落到倒闭的边缘后,“华尔街最受尊敬的公司”——高盛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GEO基金也深陷泥潭,其资产价值在短短一周内累计贬值30%,为该公司历史上所罕见。各方面的权威数据已经传递出了投资银行在本次次贷危机所蒙受的损失。花旗集团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次贷危机给对冲基金造成的损失累计在550亿到1000亿美元水平,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则指出高达1500亿美元。

裁员和失业往往是经济危机的必然结果。日前,雷曼兄弟控股宣布将关闭其次级贷款业务,裁减在美国分支机构中的1200名员工;美国次优房贷公司也宣布解雇1600名员工;而欧洲最大的银行汇丰控股也将关闭美国境内一个主要的金融部门,并裁员600人。统计数据显示,仅8月23日一天,数家欧美金融机构宣布了裁员计划,裁员总人数超过4000人。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美国抵押贷款机构已经裁掉4万名员工,而如今又是大规模裁员,这对本已不景气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

进一步分析,由于次贷危机极大地加强了金融机构对信贷的谨慎态度,致使市场的流动性大幅度萎缩,因此,全球企业并购也遭到了巨大的冲击。瑞士第一信贷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指出,美国次级债危机将会使全球并购活动销声匿迹一段时间。

一切的后果恐怕最终都要转嫁到国际经济肌体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拉托称,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略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的5.2%,并且能否保住5%的水平还是一个未知数。

央行频抛“救命稻草”

面对次贷危机的肆虐,担负着稳定经济重要职责的全球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显示出了空前的主动性和一致性,展开了自“9·11”事件以来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救市行动。

注资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是挽救投资者信心的第一张牌。从投放首笔资金至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102.5亿美元,并不排斥还有追加的可能性。无独有偶,欧洲央行也向金融系统注资超过2000亿欧元,日本累计投放资金313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70.4亿美元,俄罗斯注资17.27亿美元。截止到8月23日,全球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已经抛出超过4200亿美元的资金。

利率作为调控市场最为灵敏的手段被各国中央银行紧急启动。美联储放弃了多年的矜持和固执,出人意外地将窗口贴现率从6.25%降到5.75%,由此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大幅回暖。而为了防止日元升值过快进而引起的日元套利平仓给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再冲击,本来存在十分强烈加息冲动的日本央行决定维持现行0.5%的官方利率。不仅如此,8月24日,日本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金融市场回收资金3000亿日元,以减少市场中可能膨胀开来的套利流动性。

虽然在七大工业国中,英国央行在此次次贷危机中是唯一没有向金融市场注资的成员,但其最近的表现同样让外界刮目相看。根据英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的最新纪要,英国不仅将基准利率维持在了5.75%的原有水平,而且在日前向商业银行总共贷出了3.14亿英镑资金,目的就是与美联储形成新的策应,防止次贷危机的再爆发。

由于受到获利了结和风险厌恶情绪因素影响,投资人纷纷将资金汇回美国,一时间美元通货受到青睐;与此同时,利用日元进行的套利交易缩减,日元多头增加。美、日货币受到支撑,亚洲多种高息货币出现大跌。由于外贸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高,许多亚洲国家央行不是通过利率而是通过汇率进行政策调控。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央行先后公开或暗中入市干预。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央行的救市行动再现,某种程度上也支持了全球货币市场的稳定。

当然,对于各国中央银行而言,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临时求助对策完全必需,但危机过后的反思更加重要。自从本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后,主要国家央行都奉行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市场流动性过剩甚至泛滥,进而催生了全球资产价格的上涨。特别面对资本市场中新的泡沫,央行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予以阻止,而是表现为一定意义上的怂恿与默许。货币政策纪律的缺失成为了全速推进的全球化的一个标志。当然,理论上界定,央行的目标不应该针对资本市场,但也不能囿于传统通胀指标的思维模式,将资产价格的极端情况考虑进去似乎并不过分。特别是当股市出现过热迹象,并使得“资产型”经济受到扭曲的时候,央行应该实施比维持一个狭窄的通胀目标区间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因此,在笔者看来,全球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已到了一个急需作出重大调整的时候。

商业金融机构联袂施援

从产业经济学分析,金融系统是对经济气候反应最为敏感的产业,金融系统的各元素自然是最为活跃的经济因子。与官方针对次贷危机所采取的调整措施相匹配,美欧各大商业金融机构也表现出了空前的觉悟姿态与积极性响应,向市场伸出了一双双温暖的援助之手。

虽然美联储降低再贴现率的举动赢得了股市的积极性调整,但如果没有商业银行的主动策应,其对市场的长远性激励确实有限。而恰恰在这一可能不定的问题上,美联储似乎看到了更大的希望。8月23日,花旗集团表示,该行已从联储贴现窗口借入了5亿美元,同一天,摩根大通公司、美洲银行和瓦乔维亚银行发布联合新闻稿,也称它们各自也借入了5亿美元。此举也令业界颇感意外,因为这几家银行都是美国实力最强的银行,而贴现窗口贷款一般都被认为是出现严重危机的银行才会选择的融资手段。

农村金融存贷款的现状与思考 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发展现状,“三农”融资

前言

在对大仪镇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的调查中了解到, 2008年, 该银行在大仪镇发展状况良好, 资金可有效运转;贷款项目多, 额度高, 为当地工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另外, 2 0 0 8年未新增一笔不良贷款, 发放的贷款均及时收回。可见其在农村信贷方面运转效果较好, 规避了不良贷款的风险。这也为新贷款项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银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对该银行放贷对象及其贷款所占比例的中可以看出, 贷款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而用于“三农”的贷款所占比例较小。

一、针对“三农”融资难问题分析研究

党的十七大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提出要积极探讨改善“三农”问题融资难题的各种可行方法。在调研中, 笔者发现三农融资确实存在难题, 尽管“农业、农村、农民”要发展, 对资金需求迫切, 但贷款难现象仍然存在。就以大仪镇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其“三农”贷款项目较少, 且额度低。笔者以为, 这一现象可能不止是大仪镇, 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同样问题, 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在于, 银行对三农贷款的收益低、且风险较高。

从我国农业总体发展状况来看, 我国农业具有农户经营规模小、地域分散、区域差异大、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低。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的基础上, 部分地区的农业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在很长时间内,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土地少且分散的固有特点, 小规模、分散进行的庭院式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 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但依然难以根本改变农产品生产固有的不稳定特点。

总体来看, 目前的农村金融供给覆盖率低, 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的涉农贷款业务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较小, 只是在央行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支持下,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其他金融涉农贷款大多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真正面向农民的很少。

二、解决“三农”融资难题的对策研究

(一)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的改革

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 注重并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 建立连续的正向激励机制、防止走下坡路和防范道德风险。通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的方式, 大力减轻农村信用社的负担。适当增加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支农再贷款, 延长贷款最长期限, 这样可有力增强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能力。

(二) 扩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扩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 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的风险和效益状况等因素区别定价,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 提高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率

支农再贷款, 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 对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引导农村信用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改进支农再贷款的管理, 允许周转使用支农再贷款额度, 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 使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尽量适应种养业生产周期。

(四) 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

小额信贷业务是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可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 并能较好的适应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业经济分散、资金需求小的特点。目前, 据了解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已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和内蒙古等5省试点推进。

(五)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农村信用社可针对该地区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 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农产品需要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有时候, 在城市比较好的产品不一定能适应农村, 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08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 党中央、国务院也特别提出了要加快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要求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道路。

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与合作, 以上是我着重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展开了探讨与研究。除此之外, 还需从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 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思路[J].财政与金融, 2009, (7) .

[2]、林 力.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财务与金融, 2009, (3) .

农村金融贷款 篇5

一、辖区尚未成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暂不需上报相关报表及监测分析报告。

二、辖区新成立上述机构的,应于机构成立后2日内以报告的形式报送有关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成立时间、法人代表、股本情况、股份构成等内容)。

三、辖区成立上述机构后,应按以下报送时间上报相关报表及监测分析报告。

(一)《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监测表

(一)》、《广西村镇银行监测表

(一)》于机构成立后18日内上报,以后如遇相关情况变更(如成立、退出、股东变更、股本金变更等)时,于变更后18日内上报。

(二)《广西小额贷款公司监测表

(二)》、《广西村镇银行监测表

(二)》、《广西农村资金互助社监测表》、《广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监测报告》于每季后18日内上报。

(三)《人民币贷款利率报告表》按季填报附件中表2、3、4、5,于每季后6日内上报。

联系人:左祖盛联系电话:6682475

农村金融贷款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额信贷;普惠金融体系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是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期间正式提出的政策主张和发展愿景。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和小型、微型企业都面临严重的融资困难,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他们如果能获得金融服务,就能全面参与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能够为还没有得到正规金融服务的每个人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被称之为“普惠金融体系”,其中包括贷款服务、保险服务、储蓄和支付等各项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愿景源于一个目标:在健全的政策、法律和监管框架下,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应有一整套金融机构体系,共同为所有阶层的人口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①。发展普惠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目标。

一、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才能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领域金融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金融服务的排斥现象,而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是最难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群体。

有关农村信贷领域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村信贷需求十分旺盛,但2013年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约为27.6%。在未能获得银行信贷服务的72.4%的家庭中,有62.7%有信贷需求但没有到银行申请,有9.8%的家庭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但是被银行拒绝②。有关我国普惠金融指标研究的统计也得出相似的结果,2013年全国各省农户贷款获得率平均为26%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农”领域的金融排斥现象最严重。

(二)农村信贷领域存在的金融排斥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双二元金融市场结构。

1.第一个二元结构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与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体系的并存。正规金融体系主要是为中等以上企业及中产以上居民服务,很少为小微企业和农户等弱势群体提供信贷服务。据2014年《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统计④,2013年当年农户参与正规金融贷款市场的比例只有14.1%,而农村有民间借款的家庭则有43.8%。民间借贷成为农户融资的主要来源。在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体系之间存在的利率双轨制催化了两个体系之间庞大的影子银行系统,但因影子银行难以被监管,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使得依托于影子银行的民间金融体系十分脆弱和不稳定,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而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同时,由于民间金融难以充分获得法律保护,坏账风险较高,最终将风险成本转嫁到借款农户身上,造成民间融资贵的现象。

2.第二个二元金融结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金融服务鸿沟。众所周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数量远低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比例也远低于城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成为抽水机。这两个二元结构叠加的结果造成农户成为金融体系中最弱势的群体,农户中金融排斥现象最严重。

(三)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该规划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平分享成果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目标与宗旨。因此,“机会平等、惠及民生”应该是规划提出的各项原则的核心与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是必要的辅助条件。该原则要求“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与全球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及原则保持了一致性。规划的总体目标中特别提出要让农民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将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主线。而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提高农户贷款覆盖率,是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金融排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中观基础设施领域的不足,还有金融服务模式和技术等微观层面的障碍。普惠金融体系是一个金融生态系统,发展普惠金融、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应在宏观政策与监管、中观基础设施建设和微观金融服务各层面协同发展。

二、在普惠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应该根据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需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尽快出台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

(一)应着力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加快发放农村地区特别是县域民营金融机构牌照,包括民营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

1.应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银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银监发〔2009〕48号)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要求等,它的出台,对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持续稳健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此举的好处很多。

一是可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机构体系,让小型金融机构填补大机构的服务空白市场,满足不同层次金融市场的需要。二是可以将作为农户主要融资来源的民间金融机构转化为正规金融机构,提高正规金融机构信贷市场对农户的覆盖率和金融普惠化程度。三是让民间金融合法化,可以降低其制度风险和成本,进而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四是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可以增加市场竞争,促进创新,不断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五是县域小型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更容易贴近农户,决策更灵活,渗透性更强,更适宜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六是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不仅可以获得更廉价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银行账户掌握客户信息,用以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另外,便捷的储蓄、支付、汇款等也是农户的需要,综合服务可以增加客户粘性。七是对民营银行的投资可以消化吸收在结构调整中产生的闲置资金,且锁定在一定的区域,避免那些资金在社会上盲目流动引发风险。

nlc202309081458

从政策的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鲜有小额贷款公司通过改制设立村镇银行,建议应允许民间资本直接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2.应促进和规范农村资金互助业务的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是一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银监会于2007年1月颁布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允许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49家资金互助社获得银监会颁发的牌照。与此同时,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供销总社等系统也在各地开展农村资金互助业务试点,还有很多地方涌现了民间自发的资金互助组织,这些资金互助组织已经超过万家,但因缺少法律和监管制度加以规范,出现了极大的混乱局面。一些人打着资金互助的旗号非法集资甚至诈骗;一些资金互助组织因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信贷管理能力,出现较大风险,给参与农户造成损失。这些现象都扰乱了真正的合作制的资金互助业务的健康发展,急需立法和监管制度加以规范。

(二)借鉴国际经验,对金融监管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需要建立双层监管体系,即由中央监管机构管理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由地方政府审批和监管本地小型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采用一致但有差别的监管办法。国际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巴塞尔协议已经对银行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做出适应性调整;欧盟也对小额信用贷款机构出台了特别的监管办法,在贷款额、利率等方面给与特殊安排。拉美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小额信贷发展,制定了梯级式的机构升级制度,允许非营利小额信贷机构和小额信贷公司在有限的范围内吸收存款,并在符合条件时给予全银行牌照。例如,ACLEDA是柬埔寨目前最大的商业银行, 其前身是联合国于上世纪90年代援助的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后注册为贷款公司,最终获得为全银行牌照,现在依旧以小额信贷为主要业务,广泛覆盖了柬埔寨城乡居民。

(三)国家应该建立农村金融特别是小额信贷的专项基金,也可要求政策性银行建立专项基金,为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和批发资金。

农村金融毕竟有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如果单靠市场的力量很难有效激励商业机构参与农村金融的发展,而目前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非营利小额信贷组织等缺少资金来源。政策性批发资金可以解决其资金来源问题,降低其融资成本,让草根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服务当地农民。

三、普惠金融体系在中观基础设施领域也大有可为,包括普惠式征信系统、便捷的开户和支付清算系统以及动产抵押登记系统等

(一)征信系统是金融服务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是金融机构获取客户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基本工具。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主要依靠的是央行的金融征信系统,参与数据交换的主要是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很多农户从未参与过正规金融市场的交易,因此也被排斥在金融征信系统之外,银行无法获得其信用数据,因而成为银行眼中没有信用的人群。其实,他们是有信用的,只是其信用多存在于民间借贷关系中,没有被征信系统接纳,其信用无法为他们创造与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应该建立统一的普惠式社会信用体系,将农户的非金融交易的行为信息纳入其中,让银行以非金融征信数据辅助开展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

2.金融征信系统应该逐渐将小额贷款公司、P2P网贷平台等非金融牌照机构的客户数据纳入其中。

3.在民间金融机构阳光化、规范化过程中,将其客户征信信息带入金融征信系统。

4.鼓励民营征信机构发展,作为央行金融征信体系的补充。

(二)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条件。

农村交通不便、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少、缺乏金融知识等客观因素是造成农户在银行开户率低的原因。为此要提高农村移动通讯覆盖率,开发EPOS机等远程交易系统,通过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远程开户。与此相关,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成熟的手机银行系统,通过银行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或由移动运用商直接获得银行牌照,让客户无需银行账户,利用手机账号就可直接办理银行业务。特别是在交通设施落后但手机覆盖率高的发展中国家,手机银行业务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覆盖问题。我国也有交通极其不便的偏远山区,应该尽快制定手机银行监管制度,发放手机银行牌照,用移动通讯设施将金融服务覆盖偏远地区农户。

(三)完善和推广动产抵押登记系统。

抵押贷款是银行惯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抵押品登记系统是银行开展抵押贷款的必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已经有较完善的不动产抵押登记系统,可有效帮助有房产等不动产的居民获得银行贷款。农户往往缺少银行认可的不动产,但会有农用车、农业设施等动产。很多农村金融机构试图利用动产抵押为农户提供服务。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动产抵押系统,应加以完善并普及到农村地区。

四、宏观与中观层面的发展与改善,最终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在微观层面的创新发展,将普惠金融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一)信息不对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各种农村金融创新都是围绕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并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而开展的。

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都要权衡三个指标:风险、成本和流动性。而判断的依据是客户或项目的信息,只要能够获得可以评估风险的信息,金融机构就可用风险定价的方式用利率覆盖风险和成本,达成有利可图的交易。但在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信贷模式获取信息的成本极高,存在很高的信息不对称性,这是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深层次原因。在许多解决方案中,社区合作制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模式。

1.以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民资金互助业务是一种内生性的社区金融模式,其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熟人社会的信用体系,在内部形成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克服了风险和成本的难题。但这种模式的边界也因此仅限于相对稳定的社区范围内。目前国内出问题的资金互助组织,多数因为超越了这个范围,其功能就失效了。为解决目前的问题,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技术援助项目,正在国内试点,在县一级建立培育、支持、管理和服务农民资金互助业务的社会化服务机构,试图在有关制度完善之前,在试点地区局部克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同时,长期致力于推动农村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也与国际储蓄互助组织合作,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管理方式和经验,帮助国内资金互助试点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

nlc202309081458

2.“互联网金融”将是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矛头瞄准了金融领域和农村金融市场。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突破传统金融机构依赖金融征信数据农村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局限,充分利用从各种数据源获得的农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信贷管理,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方便快捷的信贷产品。但因目前缺少能够深入乡村获取农户信息的组织和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缺乏有效的数据源,使得互联网金融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农村信贷服务模式的主流。

(二)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发展的机会。

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他们都已设立“三农”事业部,开发了针对不同客户的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很多农商行及农信社也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和电子银行系统,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率,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在此领域,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一种方式为商业银行与小额信贷公司或储蓄互助组织等社区信贷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批发资金。例如在印度,因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拿出信贷资产的40%用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包括农村金融,但银行没有能力开展农村零售业务,于是一些商业银行与印度农村传统的农户互助组织(SHG)合作,在其互助资金的信贷资产基础上为农户互助组织提供批发贷款。

另一种模式是商业银行在内部设立物理和财务完全独立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部,专营小额信贷业务。最成功案例是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部,他们只经营1万美元以下的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目前已经拥有5500万个客户,业务覆盖了全国7万个村中的5万个。为能覆盖更偏远的岛屿和村庄,该银行于今年6月刚发射了全球第一颗金融机构拥有的通讯卫星,通过手机银行系统和乡村代理商开展业务,未来将覆盖印尼所有村庄。

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愿景,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特别要对金融服务最落后的“三农”领域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金融体系就不是普惠的。发展普惠金融体系是即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希望我国在普惠金融特别是在农村金融的发展方面成为全球的表率。

(作者系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

责任编辑:胡宇新

农村金融贷款 篇7

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与比较

西方商业银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较科学完备的贷款定价理论, 建立了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贷款定价方法。[1]

1.成本加成定价法

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属于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型, 要求贷款价格要弥补银行提供贷款服务的成本, 并能从中获取一定的目标利润。在这种模型中, 贷款价格包括4部分:①贷款资金的筹集成本;②与贷款有关的各项营业费用;③贷款的风险升水, 即对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做出的必要补偿;④目标利润, 即银行从每笔贷款中应获得的收益。

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的营业费用率+贷款的风险升水+目标利润率

该模型属于“内向型”定价方法, 主要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 考虑自身的成本、费用和承担的风险来给贷款定价, 虽然能够保证银行在贷款上有利可图, 但没有考虑银行同客户的关系以及行业的竞争程度, 贷款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容易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客户流失。

2.基准利率加点法

这种模型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贷款定价方法,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选择某种基准利率作为“基价”, 然后针对不同信用等级或风险程度的客户确定不同水平的风险溢价, 以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作为该笔贷款的实际利率。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

该模型属于市场导向模型,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制定的价格既反映了银行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平均水平, 又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状况, 较容易为借贷双方所接受, 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但这种“外向型”的定价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借款人的综合贡献度和银行的经营成本。

3.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法

该模型认为, 银行贷款定价要从银行与客户的整体关系入手, 全面分析借款人对银行的贡献度, 这些贡献包括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在综合计算与客户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 根据银行的目标利润及客户风险水平等给贷款定价。其中, 银行提供服务所耗费的成本包括该客户存款账户的管理费用、支票账户的服务费用、贷款的管理费用、贷款所需资金的利息成本、贷款的违约成本。银行从业务往来中获得的收益, 有客户存款的投资收入、各种服务费收入、贷款的利息收入。

贷款利率= (银行的目标利润+为该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提供服务中除贷款利息以外的其他收入) ÷贷款额

这是一种客户导向模型,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贷款定价模式, 通常应用于中小型企业贷款。该模型体现了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试图从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全部业务往来关系中寻找最优的贷款价格。采用这种模型, 可能会得出富有竞争力的贷款价格。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1.贷款定价遵循的原则

(1) 利润最大化原则。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是企业, 实现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信贷业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 存贷利差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定价时, 首先必须确保贷款收益足以弥补资金成本和各项费用, 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 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

贷款业务是一项风险业务, 保证贷款安全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除了在贷款审核发放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外, 合理的贷款定价也是保证贷款安全的重要方面。贷款定价的最基本要求是使贷款的收益可以弥补贷款的各项成本, 除了资金成本和各项管理费用外, 还包括因为贷款风险而带来的各项风险费用, 如为弥补风险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 为管理不良贷款和追偿风险贷款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等。可见, 贷款的风险越大, 贷款成本就越高, 贷款的价格也就越高。因此, 银行在贷款定价时, 必须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 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3) 就高不就低原则。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对自然条件及生产经营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 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市场行情的左右。因此, 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成本更高, 贷款违约风险更大、更复杂。因此, 贷款定价应就高不就低。长期以来, 各国政府大都通过福利性的政策, 如发放低息贷款形式来支援农村经济, 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贴息扶贫贷款自始至终伴随着权力寻租, 或者被基层政府官员层层截留、挪作他用, 或者优先贷给了富裕户。而最需要贷款的真正穷人很难得到贷款, 如果想获得贷款, 不得不付出“灰色支出”。廉价信贷资源的分配容易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干预, 因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不应有任何优惠色彩。另外, 对农村贫困人群的低息贷款福利主义行为, 会养成受惠人群的依赖性, 从而产生惰性。制订较高的贷款利率可以有效避免非目标人群套取低息贷款现象, 而高利率带来的利润可以有效填补较高的风险成本。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1) 资金成本。

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成本存在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筹集资金的显性成本大都是一致的, 而隐性成本却有很大的不同。村镇银行是新的金融机构, 形象、信誉不为人们所知, 发放贷款不需要知名度, 但吸收存款却需要更高的知名度, 因而比起大银行, 吸收存款的成本更高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仅以其法人财产作为存款支付保证, 与以国家信用为背景的大银行机构相比, 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风险溢价, 社员一般不会将大额款项存入资金互助社;[2]贷款公司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 只能从母银行那里得到批发贷款, 再贷给农户, 充当贷款零售商, 筹资成本也不低。由此可见,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隐性成本较高, 在贷款定价时要充分考虑。

(2) 业务操作成本。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 需要在贷款之前和贷款过程中做大量工作, 如进行信用调查、分析、评估、管理, 对贷款所需的各种材料、文件进行整理、归档、保管等, 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 发生各种费用。在贷款定价时, 应将这些费用考虑进去, 作为构成贷款价格的因素。

(3) 贷款风险程度。

发放贷款就会产生风险, 银行的贷款业务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 它让渡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资金的所有权, 因此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就要面临形成不良资产及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由于贷款的期限、种类、保障程度及贷款对象等各种因素的不同, 贷款的风险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 银行为其花费的管理费用或对可能产生的损失的补偿费用也不同。这种银行为承担贷款风险而花费的费用, 称之为贷款的风险费用, 也是贷款的风险成本。银行在贷款定价时, 必须将风险成本纳入贷款定价之中。

(4) 借款人的信用。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主要是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如果借款人信用状况不好, 过去的偿债记录不能令人满意, 银行就应该以较高的价格和较严格的约束条件限制其借款。在许多人眼里, 农民和穷人总是与无信用联系在一起。穆罕默德·尤努斯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穷人是有信用的, 我们中国搞的扶贫经济合作社的试点实践也证明, 越是贫穷的、闭塞的地方, 穷人的信用就越好。农民的信用好是指他们的偿还意愿较强, 并不等于他们的偿还能力较强, 因为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 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 一旦遇上风不调雨不顺, 就可能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被动性违约情形就可能出现。因此,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对农民的信用因素还不能忽略。

(5) 目标收益率。

贷款是金融机构主要的资金运用项目, 贷款收益率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总体盈利目标能否实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自负盈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也是要追求利润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从股东回报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来看, 其定价必须保证实现利润。农村资金互助社虽有互助性质, 但毕竟不是福利、慈善机构, 其贷款定价也要保证盈利, 以实现良性发展。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方法的选择

在目前流行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基准利率加点法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法中, 相对简单和广泛应用的是美国的彼得·S·罗斯提出的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 (Cost—Plus Loan Pricing) 。这种定价模型认为, 对任何贷款的利率应包括4部分:①银行筹集可放贷资金的成本;②银行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 (包括贷款人员的工资以及发放和管理贷款时使用的用具和设备成本) ;③对银行由于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做出必要的补偿;④为银行股东提供一定的资本收益率必需的每一贷款项目的预期利润水平。每个部分都可以利用贷款总额的年度百分比值表示, 将以上4个部分相加便是贷款利率水平。

之所以选择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 一方面是因为相对简单和应用广泛;另一方面, 该种贷款定价方法虽属于“内向型”定价方法, 主要考虑金融机构自身的成本、费用和承担的风险来给贷款定价, 因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新设立的金融机构, 还在试点建设期, 除了研究如何满足农村融资需求外, 主要还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贷款定价问题。有人认为, 该种贷款定价方法虽然能够保证银行在贷款上有利可图, 但没有考虑银行同客户的关系以及行业的竞争程度, 因此担心贷款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容易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客户流失。其实,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 主要是贷款难的问题, 而不是利率高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正是因为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 国家有关部门才从增量改革入手, 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此,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不必过多考虑价格竞争力、市场份额等因素, 应主要从资金成本、业务操作成本、风险补偿、客户资信和实现利润等因素出发, 为贷款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2.试点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实践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 其中, 村镇银行89家, 贷款公司6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据统计, 已开业的105 家机构共吸纳股金40.4亿元, 吸收存款42.8亿元, 贷款余额27.9 亿元, 累计贷款39.7亿元, 96.8%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 初步实现了把城市资金引入农村、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目的。

在贷款利率上, 村镇银行大多低于当地农信社。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特征, 农民的债务承受能力较弱, 如果村镇银行贷款利率过高, 将会导致借款人的逆选择。另一方面, 由于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成本高、风险大, 基于覆盖成本和风险的需要, 其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基准利率一定幅度。因此, 多数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 将贷款利率确定在基准利率和当地农信社利率之间的水平上。例如, 吉林省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为种植农户发放的1年期万元以下贷款利率为8.37%, 比当地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低1.71个百分点。[3]

吉林省的农村资金合作社实行差别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参考银行和民间贷款利率, 采取相对灵活且能促进正向激励和约束的贷款定价方式:10日内免息;10日以上, 按月利率计算:1个月6‰, 2个月6.6‰, 3个月6.9‰, 6个月7.2‰, 9个月7.5‰, 12个月9‰, 逾期月利率18‰。这样, 一方面可以鼓励社员向合作社融资, 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成员从合作社借款后去搞民间再融资投机。

3.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贷款定价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于2008年5月8日联合下达《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以指导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的业务, 其中规定“四类机构的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 利率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四类机构应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 按照贷款定价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 并且符合司法部门的相关要求。”而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高利贷的司法解释规定, 贷款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由此可知, 四类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4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不能仿照大型商业银行的做法, 可以参考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目前,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5]自2005年12月以来成立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 平均年利率为18%。通过对某市辖内农村信用社的调查, 2007年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年息12.02%。[6]有人提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尽快开拓市场, 其贷款定价要比农村信用社低一些。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 但也不尽然。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组建背景各不相同, 制定贷款利率时也要有所区别。村镇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 其贷款定价要高一些, 可以超过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贷款公司虽不能吸收当地存款, 但有母银行充裕的资金, 其贷款利率可与农村信用社持平;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成本较低, 由于机构本身具有社员互助性质, 因此其贷款利率应该低于农村信用社。

贷款利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成本精算、风险量化的基础上, 要注重建立和积累辖内分行业、分信用等级、分贷款品种等的贷款风险数据和拨备数据, 借鉴保险公司保险费率精算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计提经济资本回报、确定合理的贷款本金回收期来反推适用的贷款利率, 搭建动态的利率管理平台, 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与信用等级、期限匹配, 促进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化, 提高贷款收益率和经营效益。

在经济落后县域的贷款利率水平要高一些, 因为经济落后县域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 并且以农业为主, 贷款对象的风险相对较大, 因而其贷款的利率水平应比经济发达县域高。对农户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要相对高点, 因为农户贷款的金额相对较少, 贷款期限以短期居多, 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单笔成本较高。

农村和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在零售层面上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 因此需要较高的利率才能使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 对农户和微小企业来说, 重要的是方便、快捷、可靠地获得融资。如果对利率进行管制, 会导致农村地区信贷供给不足, 或者转向民间借贷, 承担更高的利息支出。因此, 建议进一步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以便有效地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

摘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 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贷款业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 贷款价格是信贷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 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应该遵循的原则, 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针对各种定价方法的优劣, 选择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方法, 介绍了试点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实践, 并参考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订贷款利率的观点。

关键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贷款定价

参考文献

[1]陈忠.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与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11) .

[2]王苇航.关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8) .

[3]唐晓旺.我国村镇银行组织创新的路径探索[J].河北金融, 2008, (08) .

[4]孙立明.关于发展新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唐立新.村镇银行运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0) .

农村金融贷款 篇8

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落实管理责任,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 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灵动性, 也明确了盈亏责任的承担, 加大了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的力度;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 所谓“三农金融事业部”就是在农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下, 对三农业务实行条线管理、块块经营、单独核算的模式, 巩固了农业发展银行地位。作为国家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坚持改革创新, 对于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农业建设, 支持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 逐步走向了商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截至2009年末, 共有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 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 其中农户贷款5.1万户、65.5亿元。可见,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

我国不断实施各种惠农政策, 致使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近十年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2000年的2320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年均增长率是12.69%, 而2010扣除物价指数之后较上年的实际增长率仍有10.9%, 预期201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较上年还会有所增长。与此同时, 城镇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较农村更加迅速,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组成部分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 近十年来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尽管正有所上升, 但是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部分。综上可知, 近十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放缓,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仍占较大比重。可见, 农民增收情况逐年放缓, 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急需资金的投入, 农村金融贷款对发展农业经济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农村金融贷款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而增加农民收入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是资金, 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农村金融贷款资金的投入与农民增收存在着毋庸置疑的促进关系, 同时资金投入增长的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农民增收的幅度。要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金融支持和服务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是农民增收情况却逐年放缓。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贷款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良贷款占比太高,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仍高达7.8%, 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虽然农村信用社每年都赢利, 但是盈利水平低下。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相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来说, 还是处在一个最低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普遍解决, 手续繁琐, 财物抵押难, 落实担保难, 无法取得资金支持, 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四、对策建议

第一, 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一致发展, 构建一个功能完备、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 增大农村金融贷款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增强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逐步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农村金融贷款的市场准入条件。引导农村民间的金融组织规范化、合法化。审核批准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业务, 帮助农民参与形式多样的金融合作, 从而加大对农村金融贷款的供给。

第三,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和种类,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后, 应该大力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可以增强农民抵御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能力, 对于借款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是一份还款保障。当前的工作, 一方面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 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同时, 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 把保险范围从自然灾害逐步扩大到火灾、盗窃等农村易发的人为灾害, 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总之, 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贷款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两者之间的关系、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村金融贷款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与农民缺乏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进而得出通过农村金融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政府监督规范农村非正式金融贷款;出台适合农村金融贷款的相关政策法规;适度提高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等等都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而促使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朱决胜.新农村建设期待小额农贷持续发展[J].武汉金融, 2007 (3) .

[2].陈晨, 于瑶.农村金融存贷款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5) .

[3].赵天冉.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与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23) .

农村金融贷款 篇9

1.1 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 金融和学术界对普惠金融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金融的目的是帮助穷人, 大多数低收入群体提供存储、保险、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信托服务, 低收入人群是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 但要有一定收入和偿付能力研究组提供信贷帮助, 这是一种传统的融资形式。包括所有的社区金融提供金融服务, 特别是对低收入和贫困的金融服务系统的目标是使金融服务获得的利益的特点, 而不是救济和慈善。

普惠金融展现了和谐金融的观念, 体现了人人享有信贷权的理念, 每个人都能以承担的起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 积极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从而让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核心理念, 普惠金融都是强调金融服务群体的需求应该在金融服务的公平机会, 完成这一目标是取决于各个阶层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普惠金融理念是满足所有的群体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包括所有收入阶层的人群。普惠金融理念是所有人都可以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务, 其本质是公平的获得信用, 股权融资与金融投资的权利。建立一个理想的金融服务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所有的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务由不同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连续范围, 该系统是理想的普惠金融体系。当前的金融体系并不是“普惠”的, 并不能为所有人群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相对于富人的金融服务, 穷人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相对于大企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情况,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部门, 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滞后;相对于城市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在国际金融体系中, 在中心开发的是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此外, 也有在挤压产业资本虚拟资本的金融体系和扭曲, 消费金融和产生的财务冲突, 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股票市场,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等。把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贯穿起来看, 都可以归结为广泛存在于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二元结构, 金融缺失和金融歧视随处可见, 金融抑制非常普遍, 金融体系严重割裂, 金融资源的配置是不均衡的, 金融权利是不公平的, 金融空洞的产生, 使区域金融呈现荒漠化。

1.2 普惠金融的需求

普惠金融的需求主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独立经济主体, 具有经济人的特征。普惠金融的需求可分为:对金融资源的需求, 金融一体化的要求和其他金融中介服务。其中, 活期存款包括的需求和投资需求的金融资本, 主要是指贷款资金的需求, 投资需求是主要的需求来购买债券, 股票和其他金融投资。活期存款普惠金融三个主要目的:保障资金安全;保持灵活性的资金, 获得了自由, 以满足资金或突然使用长期需求;盈利的资金, 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普惠金融的存款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谨慎存款, 在某种意义上, 这种存款可视为保险代替, 主要目的是保障应付天灾人祸、事故、疾病等应急之需, 实际上是自动保险, 是目前中小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低下、相关保险服务严重欠缺、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不足的反映;另一种是积累存款, 一般具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 如扩大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农民建房、结婚生子、农民购置耐用消费品、子女教育支出等。由于这些短期开支远远大于收入支付能力, 必须进行长期存款积累, 才能应付高额开支。现阶段, 由于金融机构的广泛分布, 普惠金融的存款需求通常由正规金融机构满足。其他金融中介服务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而贷款需求的差距往往是比较大的。资金需求方面, 有个人的积累、有职工股、金融投资、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投资积累, 政府融资的私营企业, 正规金融贷款, 还有私募融资与投资, 形式多样。但一般来说, 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的压力, 资金要素往往成为发展的瓶颈, 融资渠道不畅, 融资成本高企, 外部融资渠道不畅, 内源性融资内部积累发展缓慢。

2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分析

2.1 缺乏高效的贷款管理制度

目前, 大多数小型贷款公司在系统中存在设计问题, 贷款管理系统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它有效地指导实践非常困难, 许多问题没有发生案例可以提供从内控角度出发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形成有效的反应, 有一个兼容性职位问题贷款业务, 许多信贷人员不仅要调查前负责贷款, 还负责审查和批准贷款的贷后检查, 其中必要的贷款人员行为约束的损失, 往往出于个人利益, 违反道德的行为,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 系统实施也严重缺乏效率, 尽管许多小型贷款公司开发贷款管理系统。但是没有一个成功。

2.2 信贷人员素质偏低

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重要人员的素质低, 已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大量信贷, 因为教育人员的水平低, 在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缺乏的情况下, 问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得到分析, 不容易处理信用风险。其次, 大量的利益驱动信贷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故意隐瞒贷款的潜在风险,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额信贷的风险。

2.3 缺乏信贷风险管理意识

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风险主要是当前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确立风险管理意识缺乏足够的认识, 缺乏信用风险, 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执行他们的职责, 而是盲目地追求贷款数量这种观念的缺失更进一步导致了其在业务发展、运营管理上的其他问题, 并且集中管理模式落后, 系统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必须提高风险意识。从根本上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先进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思想, 风险控制的概念在几个方面的工作实施。

2.4 操作方面不当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小额信贷机构内部风险和性能方面的效率有关。以农民和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为例, 在贷款过程中, 农村信用社需要进行彻底的调查, 以确定家庭贷款数量、信用评估、核定贷款额度, 一系列项目贷款的发布, 回收贷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通常都有一个信用社组织, 人员受到较少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地方工作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个人贷款模式, 贷款的有效性取决于贷款过程中信贷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制度, 所以因为过失或错误操作过程中, 信贷员将导致贷款和技术的有效性, 导致操作风险。

3 防控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的策略

3.1 健全普惠金融监管体制

建立规范宽松的监管环境是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监管理念, 进行有效监管, 无论是对抗风险和创新都会起到加强作用。加强普惠金融管理体系, 将普惠金融的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分开, 组建普惠金融行业协会, 加强普惠金融机构的管理。控制普惠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 尽最大努力进行风险管理, 运用国家法律手段规范普惠金融体系的公平化和合理化。金融机构在管理上也要不断创新, 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提升对风险的掌控能力, 还要引入新技术, 新手段, 对信贷流程进行最优化管理。

3.2 发展新型普惠金融机构

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从普惠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中的正规金融的渗透和覆盖很大的距离不能满足普惠金融的需求, 因此, 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放宽准入政策的基础上, 新的设施应该被允许进入金融市场, 规范各种形式的新的金融机构的发展, 尤其是各类资本进入金融机构要重点指导网络覆盖方面的不足, 金融竞争的不充分并建立当地的投资机构。为了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的正常健康发展, 农村银行和其他新的金融机构, 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相关贷款制度;加强监管措施和监督机制, 以确保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新的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和加强风险控制水平, 为商业可持续性的提供低成本, 方便和负担得起的金融服务。

3.3 合理制定利率的覆盖风险管理成本

合理的利率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要能满足弱势群体对资金的需求;其次是能够覆盖小额贷款机构的管理费用、资金成本及贷款损失等, 如何有利于其发展。由此可知, 合理制定利率对于小额贷款的全面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能通过利息覆盖风险管理成本, 则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3.4 实施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 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内部风险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大制度的管理,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额信贷机构应加强贷款过程管理, 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贷款流程效率和成本的统一是小额贷款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 可以在政府相关机构的支持下, 尽可能将计算机和移动通讯技术更多地应用在业务流程, 使贷款操作的流程实现标准化。

摘要:小额信贷是21世纪的一种新的农村金融市场, 农民支付一定数额的贷款和规定性金融服务, 它必须与一个国家扶贫政策的背景相符合, 它的存在和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为了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 主要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在中国的小额信贷, 以帮助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 农村信用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在农村小额保险风险模型下的金融视角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包括小额信贷, 并提出了防范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振一.基于共同体理论的农户联保制度信贷风险控制机理研究[J].科技发展, 2013 (3) .

[2]俞建国.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风险防控[J].商场现代化, 2012 (6) .

[3]江小涓.普惠金融[J].宏观经济, 2011 (6) .

[4]仇保兴.普惠金融问题研究[J].科技发展, 2013 (7) .

[5]傅建华.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 (6) .

农村金融贷款 篇10

一、温州市林权抵押贷款现状

随着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完成, 温州市林权制度改革进入配套改革阶段。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林权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温州市从2009年起便开展此项业务。但由于温州民间资本充裕、林地流转面积不大等方面原因, 导致林权抵押贷款规模较小, 但增速较快, 2012年温州市全年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笔, 金额3292万元, 同比增加1倍多。目前, 由于林地面积不大等原因, 温州市下辖11个县 (市、区) 中, 有3个区县尚未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

温州市林权抵押贷款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从贷款的主体来看, 主要是从事林业生产相关的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林农, 林业企业为主, 林农较少。二是从贷款的模式来看, 主要是林权直接抵押贷款。三是从承贷金融机构来看, 主要是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占总贷款规模的8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一方面能使森林资源变为资本, 能为广大林业企业和林农解决融资难问题, 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应用渠道, 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但总体来看, 温州市林权抵押贷款还存在诸多问题, 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一) 金融机构业务开展难

目前, 金融机构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一是抵押物评估难。温州市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评估力量薄弱。二是抵押物管护难。绝大多数林业资源都分布在远离城镇市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 有的地方甚至不通公路。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后, 金融部门对抵押物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抵押物遭受毁损和灭失的风险较大。三是抵押物处置难。在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金融机构在对抵押物的处置过程中, 林业资产流转难。四是配套政策支持难。由于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建设滞后, 抑制了金融部门拓展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二) 贷款期限较短

当前, 林业贷款期限较短与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矛盾仍较突出, 而林木生长时间较长, 短期之内难以回收资金还贷。贷款年限与林业生长周期严重脱节, 一方面不利于林业生产经营者持续经营, 另一方面营林经济效益尚未实现就到了还款期, 林业信贷资金偿还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 融资成本较高

温州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各级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他们在林农小额贷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有利于林业小额贷款工作的迅速开展与推行, 但因其触角广、覆盖面大, 在贷款扶持对象、扶持项目及贷款规模各方面相对处于弱势, 运作成本较高。因此, 与其它各商业银行相比, 融资成本偏高。此外, 林权证抵押贷款涉及资产评估、担保物登记、合同签订等众多环节, 交易费用较高, 增加了林农抵押贷款的成本。

(四) 贷款额度偏少

温州林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率一般在森林资产评估值50%-70%之间;用材林中的幼林以及竹林、经济林抵押率更低, 贷款额度偏少。

(五) 风险防范措施不足

一是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发育程度偏低, 交易主体数量有限, 市场流动性偏低。二是森林保险不够普及。目前温州市仅开展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 林木综合保险等险种尚未开办。三是林权贷款缺乏风险补偿机制, 部分担保公司实力不足, 且担保费率较高。

三、基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温州市林权抵押贷款对策分析

针对温州市林权抵押贷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温州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下面分别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保险体系、金融信贷惠农体系、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和产权交易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 拓宽银行金融机构参与面

目前只有少数几家机构开办了林权贷款业务, 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尚未开办, 相关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机构要高度重视, 提高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 将林权贷款尽快纳入业务拓展范围。

2. 创新贷款模式

除继续发放林权抵押贷款外, 还要探索开办林农小额信用贷款、林农联保贷款、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贷等符合林业特点的不同担保方式贷款;并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 适当降低林业贷款利率, 提高林业经营户加大林业投入的积极性。

3. 合理确定抵押贷款额度, 灵活调整贷款利率

一是应根据林木资产种类、质量, 来确定抵押贷款额度。如幼龄林和经济林由于每年的抚育、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如果林农疏于管理, 势必会影响林木的生长, 当年收益也会相应减少, 因此贷款额度应适当降低, 而成熟林采伐后可以快速变现, 贷款额度则可以适当提高。二是应适当下调林权抵押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由于采取浮动利率, 有些贷款利率上浮甚至达到了10%以上, 而林木蓄积量的年均生长率一般在8%左右, 远高于林农的投资利润率。因此, 应适当下调林权抵押贷款利率。

4. 合理延长贷款期限

根据央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9]170号文件) “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的规定, 按照林业经营和资金需求的特点, 综合考虑林业生产周期等因素, 探索建立适合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信贷管理制度, 合理延长林权抵押贷款期限, 以满足林业生产经营对资金使用的需求。

5. 加强信贷监管, 竭力防控风险

金融机构应强化贷后管理, 持续跟踪检查林权贷款的使用, 对潜在风险应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控。要加强与林业等部门紧密配合, 加大林业资产处置和防范不良信贷风险等方面的调控和处置力度, 确保抵押贷款安全, 维护金融资产稳健高效营运。

(二) 农村保险体系

开展森林保险, 不仅有利于林农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 促进林业稳定发展, 而且通过保险可减少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要以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契机, 积极建立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一是争取林木火灾保险覆盖面达到100%;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林木综合保险参保工作, 将火灾、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暴雪、森林病虫害等全部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三是扩大地方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四是把办理森林保险作为林权抵押贷款的前置条件;五是保险机构应注重总结森林保险试点经验, 积极开办森林资产保险险种, 并根据林业生产特点研究设计相关可行的险种、投保办法, 并适当简化手续, 切实为林业生产开辟抵御风险的途径。

(三) 金融信贷惠农体系

1.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力度

一是要加大林业贷款贴息尤其是对林农的小额贷款贴息力度, 完善林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提高贷款贴息额度, 完善财政贴息运行管理机制, 确保林权抵押贷款利率降到惠农、支农的金融贷款利率水平。二是制定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奖励政策, 对林权抵押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控制在30%以内的金融机构, 按照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对金融机构进行奖励, 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开拓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项目。

2.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降低评估收费标准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真实与否, 直接关系到信贷资金的发放额度和资金安全。100万元以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可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100万元以上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应由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具备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出具评估报告。林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评估报告的审查。同时, 为降低林农融资成本, 政府可对森林资源评估费用进行补贴。此外, 评估单位在评估收费上应实行惠农政策, 确保评估收费控制在政策规定范围之内。

3. 提高政策性林木保险财政补贴比例

一是不断提高森林保险保费各级财政补贴比例, 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扩大森林综合保险覆盖面。二是构建政策性林木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体系, 切实发挥森林保险的保障作用。

(四)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1. 建立多元化担保体系

一是积极引导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介入林业融资担保业务, 积极创办专门林业担保基金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二是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 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三是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加大对林业的融资担保服务, 逐步将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推向市场, 实现市场化运作。四是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扶持专业林业担保机构, 壮大其资金实力, 增强风险补偿能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引导担保机构适当降低担保费, 减轻林业经营者的负担。

2. 打造诚信市场, 建立退出机制

林权抵押贷款必然会遇到还款违约等情况, 因此, 建立相应的《林权证》抵押贷款退出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加强与林业部门配合协作, 对违约、无法偿还银行及非金融机构贷款的, 依法对抵押的林权进行挂牌拍卖。二是鼓励林业企业、国有林场等单位发挥收储功能, 积极参与投标竞买, 遏制买标、围标等串通投标违法行为, 规范并搞活森林资源流转市场。

3. 加强诚信宣传, 实施差异化策略

一是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提高林农信用意识, 为推广林权小额贴息贷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二是对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人, 根据需要适度增加授信额度, 对信用度下降或不讲信用的借款人, 则不予授信或取消原有授信额度。三是实施差别利率政策, 对不同信用度借款人实施不同的利率水平, 引导林农讲诚信。

(五) 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1. 完善林权交易制度

一是进一步加快林权交易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林权管理中心、林权交易中心和森林资源收储中心, 提高森林资产变现能力。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 从而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增加的交易成本。三是加大林权交易各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 加强风险管控。

2. 规范抵押林权管理

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和协调, 确保抵押林权得到有效管控:一是对抵押的林权, 未经贷款金融机构同意, 不得进行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二是对于到期不能偿还贷款的, 林业部门应该协助贷款金融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抵押物, 或收归森林资源收储中心。

3. 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一是健全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详细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 把林地的使用价值作为森林资产列入评估内容, 以体现森林资源的真正价值;二是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实行评估业务合理有偿服务制度;三是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专业评估机构, 加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评估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贷款 篇11

【关键词】金融控制 贷款准备金 政策工具 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与日俱增,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一系列经济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政府主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对我国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较常用的经济调节手段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贷款准备金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这是国家通过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存款准备金”是地方银行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将总存款按照一定的比例存放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地方银行的资金加强对地方经济的管理。当经济发展过热时,政府通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抑制市场上投资的热情,防止经济泡沫的发生;当经济发展萎靡不前时,政府通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动市场上投资的热情,推动经济的向前发展。“贷款准备金”的性质与“存款准备金”的性质类似,是银行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风险防范的手段,当通货膨胀严重时,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抑制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当通货紧缩时,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准备金率推动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财政税收制度”是国家进行经济调节的杠杆,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国家通过规定商品的税率对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种类进行调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金融控制的主要手段,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市场行情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稳健中迅速发展,对比“存款准备金制度”和“贷款准备金制度”的性质可以发现,“贷款准备金制度”是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金融控制手段。这不仅是因为“贷款准备金制度”本身的灵活性,更是因为“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组织”。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准备金制度”提高或降低银行信贷率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获取经济效益。

二、我国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选择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金融危机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创伤仍历历在目。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百分之八左右,虽然形式一片可喜,但是物价高涨问题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政治均受牵连,虽然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得以稳定发展,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尤为严重,通过扩大内需和调整汇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限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造成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央行推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我国来说,政府推行这项政策的本意是通过调整汇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物价的飞涨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历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通货膨胀严重时我国的物价水平持续走高,通货紧缩时物价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通过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抑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降低贷款准备金率扩大国内投资,但由于资金的回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的贷款准备金制度不能及时的对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进行调节,人民的生活水平因物价的高涨而降低;第三,政府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力减弱。为解决市场上流动性货币泛滥的现象,政府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此举吸引了不少存款,但是随着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投资家纷纷猜测大额资金存于银行会出现缩水的现象,市场上的投资热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治标不治本。

(二)我国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选择

经过对我国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制手段为贷款准备金制度。“贷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根据央行的指示,提高或降低本地区的贷款利息以达到调节市场上货币资金数量目的的金融控制手段。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准备金率降低实际投资回报对贷款收益的影响。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银行通过对贷款企业“收税”来遏制企业的贷款欲望,从而调节市场上的货币流通数量,进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自发地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力量,避免经济的虚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贷款准备金制度用于金融控制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相比,“贷款准备金制度”更加灵活。“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吸收存款的银行按照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向央行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保障的制度,可以理解为央行对各个银行的资金分配行为。吸收存款的银行的商业行为受到央行的制约。“贷款准备金制度”则是发放贷款的银行根据央行的指示,提高或降低贷款利息,发放贷款的银行的商业行为受央行的限制小,与市场上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合作形式具有灵活性。第二,“贷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更为直接地控制市场上的资金规模与资金流向。银行提高贷款准备金率,企业的投资成本就会增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每一项投资都会以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来进行投资可行性的分析,若预期利润达不到企业投资的目的,企业会放弃本次投资。银行降低贷款准备金率的效果与此类似。这样一来,银行便直接地控制了市场上的资金规模与资金流向。

三、结束语

金融控制是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贷款准备金制度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金融控制工具。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综合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黄飞鸣.金融控制与贷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选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2).

农村金融贷款 篇12

一、两种金融体制——银行中心型与市场中心型

金融体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银行中心型和金融市场为中心, 日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以银行中心体制的代表, 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主要作用, 而金融市场中心型的金融体制则常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模型, 在英美国家得到普遍实施。

两种体制各有利弊, 实际上在各国的发展历史上金融体制是经常变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日本以赶超经济建设为导向, 确立了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 而英美国家本着自由竞争的经济建设理念, 金融市场在经济活动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进入七八十年代, 英美两国在实施经济自由化的同时, 大力提高金融市场活性, 推出大量包括金融衍生商品在内的金融新商品, 奠定了十几年后经济的飞速发展, 而与此同时, 日本沉浸在经济进入世界第一梯次的喜悦之中, 属于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推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 在一系列错误的经济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 终于酿成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低迷。

1989年11月9日, 柏林墙倒塌, 冷战结束, 大量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换, 市场化成为潮流。在其他发展中国家,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来自美苏的政治压力减轻, 逐步转换开发独裁型战略, 证券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世界第二位的资本主义大国日本, 此时却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开始经历“丢失的十年”, 最终, 痛定思痛的结果, 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护送船团方式”, 放松管制, 在90年代后期推出规模庞大的“金融大爆炸”计划。自此, 盎格鲁—撒克逊式的市场主义开始横行全世界。

由于美国90年代起的成功和日本泡沫经济后的失败, 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模型被普遍认为效率低下。我国基于赶超经济建设的考虑, 曾经在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习日本, 而后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之下而有所改变。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着眼于金融体系结构的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 Corsetti etc. (1999) 提供了对外短期负债流向长期借贷, 发生期间错配的事实。过于缓慢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可能将金融风险蓄积起来, 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长期的经济萧条乃至金融危机就是明证。Hellman ect. (2000) 的理论对于1997年亚洲危机那样资金短缺型的金融危机应该是合理的, 对于日本的资金过剩型却与事实不符。虽然日本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利率自由化改革, 但是因为缺乏投资渠道, 大量金融机构才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领域。杜军等 (2005) 分析了日本的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 将金融危机做出了崭新的概念划分, 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资金不足的对外负债型和资金过剩型, 其共同点在于道德风险问题引起的负债链的断裂。日本在90年代后期的危机就是典型的资金过剩型危机。任景波 (2006) 提供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局制度模型, 强调了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杜军 (2005) 对日本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与金融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析了以银行为中心体制容易产生的累积债务问题, 提出了金融体制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传统的日本型金融体系在结构和金融监管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前, 日本的金融体系是为其“赶超型经济”服务的, 金融管制政策众多, 证券市场不够发达。80年代初, 日本由资金稀缺型国家变为资金过剩型国家,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开始急速的扩大内源性融资规模, 银行逐渐失去优秀的大客户。传统的“护送船队方式”下, 银行不负责任地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 日本并无真正破产的金融机构, 当某些机构发生经济危机时, 大藏省都会促使健全的金融机构将其并购。日本曾经经历资金过剩产生的泡沫经济以及其后的经济长期低迷, 在经历根本性改革后, 日本金融制度日趋完善, 金融体制也由原来传统的单纯的银行中心制向偏向银行的混业型经营发展。例如,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最近出现的波及欧美的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危机对日本影响很小, 而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被研究清楚。

在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经营存贷业务, 发挥借款人与存户之间资金融通的功能, 节约双方的信息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企业如果还不清贷款, 银行利益将会直接受损, 因此银行与企业成为生命共同体, 为了使信贷素质良好的借款人经营不善时可以渡过逆境, 有时会允许借款客户拖欠贷款。但是, 正因为这种贷款的软约束机制, 银行容易引起债务累计。同时, 由于银行与企业进行的都是一对一的交易, 信息难以做到公开透明, 一般被认为隐藏有较大的金融风险。

在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在普通的商业银行体系之外, 投资者直接参与到金融商品的交易之中, 直接面对集资者和承受其所带来的风险。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相比, 资金融通的效率提高, 集资者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 而投资者也可以获得较高回报。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 需要投资者自己搜集信息, 因此要求集资者透露更多的信息, 从而使金融市场为中心的体制与以银行为中心的体制相比更加透明。

但是, 正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的卢布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证券化将金融风险大大分散, 凌驾于普通金融商品之上的金融衍生商品 (derivatives) 利用金融工程学手段躲避金融风险, 而属于对于具体基础投资商品的评估和考察, 金融产品将信贷风险转移至金融体系以外, 最终由投资者承担。正是由于损失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金融市场的动荡幅度加大, 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影响。

二、金融风险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尤其是1998年日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 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得到诟病, 盎格鲁—撒克逊型的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行甚至普及。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十周年之际, 2007年爆发了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在每次金融危机之后, 各国都会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监管, 但是世界经济始终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一般来说, 金融所具有基本金融风险有三, 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所谓信用风险, 是指与信行为中的风险。在欧美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信用危机、1982年的墨西哥的累积债务危机、日本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经历的长达15年的不良债权危机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危机的最大特点就是贷款活动以银行为中心, 形成了债务的集中。于是, 英美国家加大金融市场的地位, 债务证券化 (Securitization) 成为一种潮流。实际上, 证券化大的源头是“市场化”, 也就是说, “证券化”就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向市场出卖, 由间接性的金融的个别交易 (Over The Counter) 转向通过金融市场的市场交易。在2000年出版的《比较金融系统》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和对比。该书指出, 每种金融体系应该与时俱进, 金融体系要与经济体的制度和特征相匹配。但是, 该书并没有指出国际金融市场由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的体制这一大趋势。除了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独大而引起的经济霸权之外, 以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的根本原因正是一系列的累积债务危机。证券化行动使得金融机构得以从信用风险之中解放。但是, 信用风险并未消失, 而是转移到市场之中。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美国次级贷款是相对于信用度较低人群的或是有信用污点的贷款申请者所发贷款 (Subprime Loan) 。由于贷款发放门槛较低, 因此, 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美国次级贷款问题从2007年3月初出现峥嵘以来, 不断升温,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了演化成金融危机的趋势。此轮危机目前还只是初露端倪, 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金融机构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 但这一数字对于庞大的美国经济来说, 影响是有限的。但是, 由于证券化的泛滥, 可以预见有远远超过2000亿美元的损失来自全球金融市场。贷款的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商品到底是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还是在一定的程度或时机中将引发或加剧危机的产生?这些可能将成为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建设者需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

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 花旗集团2007年7-9月结算损失5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减少57%。作为美国三大证券投资公司之一的美林证券 (Merrill Lynch & Co., Inc.) 损失高达70亿美元左右。2007年4月份, 美国第二大的次级抵押贷款提供商新世纪 (New Century) 金融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10月19日, 恰逢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股市黑色星期一20周年, 世界范围内股市大跌。同一天, 世界先进工业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议召开, 并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而只是表示了对次级贷款危机的重视和担忧。所谓CDO, 就是把贷款分为不同等级的债券, 附上不同的收益率 (Coupon) 进行出卖, 赚取利差 (Spread) 。美国放贷抵押证券完全是出自转移房屋贷款风险的考虑。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房市泡沫崩溃, 由于当时放贷证券化刚刚起步, 贷款集中在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当资金收不回来时, 这些贷款就成为不良债权。在房贷证券化以后, 这些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将由证券持有人负担。

不过, 在这里, 市场的前提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显著降低的同时, 被转移的风险却被注入市场。理论上来讲, 市场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市场每日发布大量信息, 通过证券的价格等一系列指标, 市场对市场风险可以做到合理规避。但一系列事实证明, 这样的判断是不全面的。

在传统的银行中心体制下, 与信者与受信者是一对一的固定关系。守信者有一定的违约率, 集中起来就成为与信者的不良债权。以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与信者和受信者的关系则要模糊得多。证券持有者既为债权人, 也是与信者, 债务人是受信者, 在证券的买卖过程中, 与信者和受信者的关系不具有固定性, 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即使某一支证券存在风险, 如果能够出手, 则能够迅速躲避风险。由于市场每天都在对市场进行风险评估, 给予市场合理性假设, 就会得出市场风险低于信用风险的结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

在“9.11”事件以及美国高科技泡沫崩溃的影响,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实施低利率政策, 随着房价的快速增长和当时超低的利率水平, 以及投资者对高收益资产的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业步入繁荣期。即使次级贷款申请者信用不佳, 在房价上涨时, 放贷者可以安然地将回房屋作为抵押品, 并且坐收房屋升值的利润。在这样一种预期下, 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次级贷款市场急剧扩大。但是, 2004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入加息周期, 之后利率迅速从1%提高到5.25%, 经济迅速放缓, 借贷成本急剧上升, 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甚至走向低迷, 部分次级抵押贷款申请者丧失了还款能力。房价下跌使得房屋抵押品贬值, 贷款者遭受损失。由于贷款人已经将信用风险“成功”转化到市场当中, 贷款人与银行中心型体制中的银行相比损失大为降低, 但市场的透明性却也在同时降低了, 而市场风险只不过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暂时转移出去。当市场整体下滑时, 银行并不能免受池鱼之殃。市场所持证券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造成可能的损失不确定性, 而损失的不确定性正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实质所在。从8月开始, 市场往往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所扰动, 持续几年的流动性过剩也变为流动性不足。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中央银行机构不得不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在此次事件中似乎能够独善其身, 不仅与其独自的经济周期有关, 也与其金融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四、结语

金融体制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相互影响的, 但充其量只是第二位的。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在金融体制建设方面缺乏独创性,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 以日本为样板, 最近似乎有向市场中心主义转型的迹象。但是,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事实证明了单纯的市场主义的风险所在。因此, 尽快汲取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各自的经验教训, 迅速建立一个有利于实体经济 (如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制框架, 是我国目前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摘要:日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银行中心体制的代表, 它与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的金融体系相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日本经济萧条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模型曾经被认为效率低下, 但是, 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向我们重新提出了金融体制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本文将分析当今世界两种金融体系的特点, 并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体制性原因进行探讨, 主张我国需要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体制。

关键词:金融体制,银行中心体制,市场中心体制,次级贷款危机

参考文献

[1]杜军, 任景波·资金过剩型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 (4) :64-68·

[2]任景波·香港における通貨制度??カレンシ?·ボ?ド制度[J]·経済論集, (総) 171号, 2006年7月, pp51-86.

上一篇:多普勒超声技术下一篇:脊柱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