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动因

2024-09-27

金融创新的动因(共8篇)

金融创新的动因 篇1

1 金融创新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金融创新是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具体讲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 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产品、市场和品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逐步认识到金融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 不断推出能够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体来说,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内在动因

(1) 转移风险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引发了国际汇率、利率剧烈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加剧, 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 使商业银行运作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由此, 产生了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

(2) 提高资产流动性的需求。

金融资产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杠杆性, 即资产能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被放大, 因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其盈利性和安全性也越高。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其资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创新出能够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3) 银行收益率的下降, 促使银行寻求新的盈利途径。

20 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直接投资的兴起, 廉价资金来源减少, 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 再加上竞争及利率政策的调整, 引起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服务成本支出增加, 银行要保持较高的收益, 必须另辟新径, 寻求新的突破口, 金融创新便由此产生。同时, 因为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的是特殊的金融服务, 其价格没有可比性, 不可能由人民银行统一定价, 而只能由银企双方协商决定, 其利润空间必然较大。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实体, 其经营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润, 只要有利可图, 商业银行就有创新金融产品的内在动力。

(4) 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

金融产品像其他产品样也有其生命周期, 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金融产品与其它产品的衰退期有所不同, 一般工业品或消费品进入衰退期时, 市场多表现为人们不购买或不使用该产品;但金融产品进入衰退期时, 则多表现为市场饱和与低利润。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需要在金融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前研制开发出替代品, 使商业银行不因金融产品衰退期的来临而出现产品断层。所以商业银行在想方设法延长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 要承认金融产品的周期性, 积极开发和设计出新的金融产品, 以形成金融产品创新链条。

2.2 外在动因

(1) 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 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特征的经济, 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成熟和开放, 不论是创新产品的垄断, 还是核心竞争力的保持, 都有其阶段性, 都会由强转弱成为相对的概念。惟有创新能力, 才是市场机制里最为闪光的亮点。对商业银行而言, 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在竞争市场中的寿命, 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这无疑会加速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因此说,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程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这是金融创新的时代特征。

(2) 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 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无论是国际上, 还是国内, 中央银行在确保金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 一般都是鼓励金融创新的, 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政策风险。

(3) 银行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和高层次性的拉动, 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设定了细分化的目标市场。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得由单一的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市场, 转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 这一市场表现为金融供求关系的买方特征。近几年, 尤其是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明显, 这就迫使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适应这一变化, 这种“倒逼”也加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4)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逐步开放国内市场, 更多的外资银行和金融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化;三是其它产业公司或其它行业向金融业渗透, 参与金融业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不断下降的交易成本和不断丰富的交易品种使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金融非中介化趋势日益增强, “脱媒”现象出现, 使得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对传统业务进行重新整合, 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5) 新技术的运用, 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科技进步是实现金融创新的客观基础, 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载体。新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 提高了交易效率, 使某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带来更大利润, 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综观当代金融创新, 尤其是以银行卡、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方面, 其中每一项产品的创新或功能的完善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 从某种程度上讲, 也是科技发展引发的。如, 以数据集中为表现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变革使传统性商业银行的客户数据管理显得十分笨拙。就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而言, 招商银行就是以科技为恒定支撑力而获得金融创新优势的典型范例。因此, 商业银行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经济效能的高低, 这是金融创新发展史上的又一显著特征。

另外, 由于之前一些金融机构过于强调风险防范, 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 手续复杂繁琐, 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譬如, 在申办信用卡和处理信用卡申请资料时, 手续过繁, 容易导致客户抵触和银行办卡效率低下。

3 结论

总之, 金融创新浪潮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在提高金融机构收益率的同时, 也对金融系统和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商业银行创新将是全方位。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但较之以前毕竟有了很大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当在客户、业务、区域、市场等方面有所侧重, 将内外动力系统有效的相结合, 才能实现在经营理念、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发展先机, 在金融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刘路.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经济师, 2007, (6) .

[2]任志刚陈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析与对策[J].当代经济, 2004, (9) .

[3]周家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分析[J].当代经济, 2006, (1) .

小微金融机构演化的动因研究 篇2

关键词:小微金融机构;演化经济学;动因;Logistic曲线

“小微金融(Microcredit)”一词近年来已经在发展中国家成为热门词汇了,特别是在中国,小微金融机构从南北朝时期以来已经存续1000多年了,但是作为经济有机体的小微金融机构在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在当前信息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小微金融在风险控制、数据整理等方面取得很多创新,小微金融已经发展到跨时空的网络时代。

一、小微金融与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是以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础的社会科学,它在进化论的方法论上,结合了现代生物学和复杂系统理论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试图解释经济现象后更本质的原因,将研究放到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场景中去解释经济,而不是将某一种经济现象作为偶然的片段性的目标来展开研究,这种动态的、演化的理论充分考察了“新奇的创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对于“新奇”的搜寻、传播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也形成了崭新的经济解释范式。

1981年,K.Boulding出版了《演化经济学》一书,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被认为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此后,演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接收。利用演化的框架分析经济现象在学术界也越来越广泛,Silva和Teixeira(2006)在对EconLit数据库论文目录的计量分析中发现,在经济类的研究成果上,把“演化”作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在1986年到2005年间增长迅速,大致呈指数增长①。

二、我国现代小微金融机构的创新

随着小微金融在各国的风靡,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小微金融模式典型的有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村庄银行模式等。我国小微金融在政府的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开始大力发展,特别是旨在支农惠农的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小微金融的新模式和新技术。

总体来说,我国小微金融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的创新(如表所示)。

第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范围开展的创新,主要包括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的小微金融创新,这种创新包括制度、管理、信贷产品以及技术手段的创新,台州市商业银行开展的“小本贷款”规定了借款人必须有3个月以上的从业经验和距离营业机构30分钟车程以内的距离;浙江省农信联社发行的“丰收小额贷款卡”和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金穗惠农卡”就是通过授信的方式办理最高额为10万元的信用贷款等等。

第二个部分是在非正规机构范围内开展的,这里包括民间借贷、逐利性小微金融机构开展的小微金融和民间小微金融,这些机构在贷款技术上采取了融合正规金融机构和外资小微金融机构的特点,比如要求借款人提供无限连带担保、要求调查人员调查借款人的“三品三表”等,还有利用未到期票据进行贴现的票据贴现业务等。

第三就是有政府补贴的由正规或非正规小微金融负责实施的有特定指向性的低息小微金融,包括福利主义小微金融机构。如重庆农商行已向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0892万元,直接支持14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创业。通过“诚易贷”个人经营性系列贷款产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累计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7000余人,投放相关贷款逾5.6亿元,由于有了当地团委的推荐,贷款利率可比同等条件下其他贷款利率优惠5%~10%;自2009年江苏省吴江团区委与苏南农村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合作推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以来,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9笔,金额总计6977万元,利率优惠10%~15%;自2008年以来,河南省妇联累计发放120多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21.7万城乡妇女创业,带动100多万名妇女创业就业。

第四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小微金融,这主要包括引入先进微贷技术的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和网络P2P(peer-to-peer)小微金融。国际上成功的P2P小微金融有KIVA和EBAY开发的MICROPLACE。国内的P2P平台有陆金所、人人贷、宜信网等,这些公司大多提供一个网络平台,为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搭建虚拟的基于对该公司信任托付的沟通渠道,本质上是一种信托业务。另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日趋成熟,P2P公司还可以借用网络技术,缩短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将资金更高效地对接起来,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监控贷款使用和归还情况。较为典型的还有阿里小额贷款公司,它基于阿里巴巴商务平台,掌握大量网络虚拟店铺经营数据,再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分析挖掘借款人还款能力,用科技手段做到风险控制,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小微金融的较好结合。

三、小微金融机构的创新是其演化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一个结果,是在各种要素、主体相互作用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一种涌现现象,特别在当前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推进下,小微金融机构也在面临着互联网技术的冲击,纵观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也是小微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更是小微金融技术进化发展的历史。在小微金融技术的演化过程中呈现了自组织、多样性以及非线性等特征,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演进的结果,同时整个演化过程是伴随着小微金融机构动态的对于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过程,小微金融机构正是由于这些学习效应、合作效应的叠加,形成了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效应,为形成新的小微金融技术和模式打下了基础。

nlc202309090513

首先,小微金融机构本身具备自组织特征。小微金融机构在当前的监管形式下,正在日益加大开放力度,这个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与外界交换着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在内的能量、信息。同时,小微金融机构的状态是非平衡态的,互联网P2P信贷的冲击更加加剧了这种对平衡态的远离。如小微金融機构与法国沛丰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美国花旗小微金融培训中心、德国IPC公司、孟加拉乡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正开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和微贷技术交流,越来越多的小微金融机构与外界建立交流,为小微金融机构演化创新过程技术自组织需要获取的负熵提供了条件;同时,各小微金融机构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不一,对于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不一等等都造成了各机构之间的技术水平不平衡,技术在各机构之间的分布有差异,使小微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远离了平衡态。

其次,小微金融机构这一系统内部也会有涨落力。小微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会有一些信息和新技术的交流,相互之间也会有局部的学习,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扩散的机会,但这种技术的扩散在初期的作用不明显,形成微涨落,但随着技术扩散范围的增加,涨落的幅度会增加,再加上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比如对创新成功企业的创新性模仿,原有的微涨落可能会形成巨大的涨落,从而带动整个小微金融产业的身体,如图1所示。比如2015年,河南农村信用社实施现代金融“村村通”工程,为全省行政村布放了7000多台EPOS支付终端,为借款人及时存取款、归还借款、查询还款信息等提供了更便利的方式,借款人也能在家门口使用电子货币便捷归还小额贷款;同时,该信用社还开发了小微金融软件系统,使得信贷管理人员能及时跟踪每一笔业务、每一个客户、每一个信贷员的具体情况。而这种首先在一个小微金融机构内部的技术微涨落也影响到了全国的农村信用社,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国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其他所有地区开展,这也就放大为巨涨落,继而也将影响到全国小微金融机构在农村业务的技术进展。

四、基于Logistic曲线的小微金融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是一项新技术从产生到应用,再到被更多人接受的过程。在小微金融领域,强制存款、互保小组、基于大量图表的IPC技术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打分卡技术等小微金融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机构使用,这些技术大多源自国外,在国内的使用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也是大量的小微金融机构在看到了使用效果之后主动采用的,新采用的机构在引入了新技术之后,提升了引进方的技术能力。小微金融机构的诸多新技术包括流程创新、产品创新、风险控制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等等都有一个从首次获得到被推广,然后经过市场的竞争选择被普遍采用的过程。同生物学中生物种群的进化相似,小微金融在技术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也会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相对成熟稳定,这一过程可以借鉴生物学动态系统模型来描述技术创新的动态扩散过程。

Logistic模型的基本假设:

(1)假设市场内存在n个小微金融机构,在整个技术扩散周期内数量稳定;

(2)假设在特定时间区间dt内,n个企业中的任意两个小微金融机构互相接触的概率为p1,技术创新是从拥有较新技术的个体向较为落后的个体扩散的,并且发生扩散的概率为p2的,p1,p2在整个特定时间区间dt内保持不变。

N为该技术最大效益值,x为t时刻采用该技术的小微金融机构总共数量,r 为技术的自然扩散率,t时刻采用该技术的机构累计者数量为x(t),从时间t变化到t+dt,新增的接受技术创新的小微金融机构数量可以表示为:

dx=p1p2x(n-x)dt

由于r=p1p2x,所以上式可以变化为:

(1)

即t时刻市场对小微金融创新技术x的采用速率即技术的扩散速度。

现设x(t0)=x0,则(1)式的解为:

令 ,可得x1=0,x2=n,因为rx的正反馈作用即技术的扩散对于小微金融机构数量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x1=0不是稳定点,相反,由于存在 的负反馈作用,即受到资源和市场饱和度的制约,可知x2=N为稳定点。这一技术扩散曲线如图2所示。

作为小微金融技术扩散的自然扩散率来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拥有较新技术小微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二是技术采纳方的技术接受水平;三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大小。从图2可以看出一个新的小微金融技术在进入市场初期,由于原有技术或理念的路径依赖,加上技术采用者对技术的预期存在不确定,导致采纳不够坚决,技术的扩散速度缓慢,但随着技术采用者成功的数量增多,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扩散,技术采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形成了技术扩散的加速阶段。但是达到一定阈值后,扩散速度开始递减,市场达到饱和状态即x2=N,市场开始酝酿新的技术,从而将开始新的技术扩散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下去,这即为单一技术在小微金融机构之间技术扩散和技术升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Ulrich Witt. What is specific about evolutionary economics? [J] .Journal of volutionary Economics October 2008, Volume 18, Issue5

2. L. Magnusson and J. Ottosson (ed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J]. Edward ElgarPublishing Limited

3. Rusdy Hartungi. Understanding the success factors of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es.2007,34(6):385 401

4. 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2)

5. 王春宇.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商业大学

6. 刘汉民.路径依赖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6)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动因 篇3

金融创新,对社会经济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内部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也就是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金融产品、金融组织、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金融工具等所进行的创新和变革活动。作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金融创新无疑是金融我囯创新的关键。

我国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还不成熟。西方金融创新活动蓬勃发展,金融创新理论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术推进”理论、“自由—管制的博弈”理论、“约束诱导型”理论、“货币促成”理论等。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实践活动正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这些理论对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一)金融市场环境变化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和改革的主要动力

金融创新需要适宜的金融环境,对于金融核心—银行来说更是如此。银行业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时期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是不一样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货币制度促进了银行的金融创新。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给银行的金融创新带来新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新产品的出现提供了特定的获利机会, 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也刺激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自发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增加对银行有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已逐步开展人民币业务。2002年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爱立信公司凑足巨资提前偿还19.9亿元中资银行贷款,转向花旗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起因是中资银行难以提供“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这次中外银行的较量足以使中资银行感觉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西方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环境比我国环境宽松。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管制、经济环境、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金融创新的障碍。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受到诸如利率、外汇管制等政策限制非常多,而国际上运用多年且实践证明是非常成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期指、远期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还没形成气候。在外资银行的逼迫下,我国银行必须适应全球的金融环境,大力发展金融创新。

(二)银行为追逐利润同时规避风险对金融创新有需求驱动

金融创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廉价资本的减少, 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 再加上竞争及利率政策的调整, 引起银行利息收入下降, 服务成本支出增加, 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 具有绝对的本外币产品优势, 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被挤压。2009年上半年, 由于存贷利差缩小、议价能力减弱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减少, 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452亿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108亿元, 同比下降19.3%。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利润增长, 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的浮动汇率制让很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都感受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存在。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我国银行业要想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下继续发展壮大,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开发和使用具有保值和避险功能的产品, 通过一些金融工具帮助银行、借款人和投资人规避利率和汇率风险等,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为规避管制而进行金融创新

西方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规避管制会促进银行金融创新。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间必然存在着目标冲突和博弈。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存贷款利率、名义利率与市场利率缺口加大等都会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利率上升, 从而引发了银行业活跃的金融创新。我国也在经历相似的背景。2007年央行10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为了保持内外均衡和压制通胀, 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17.5%。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市场信贷产品供需矛盾加大, 而银行间市场交易利率保持相对平衡, 名义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缺口为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这部分资金收益与成本呈现明显倒挂(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为存款总额承担0.98%的机会成本)。为了降低机会成本,商业银行根据利率变化, 通过创新信贷产品, 从单一存贷业务为主的传统银行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业务转型。

(四)市场价值增加的可能提供了创新的动力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存在交易成本。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进行金融创新,使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消费,使投资者能够实现更好的风险分担,使更多的支付价值可观察等。当市场不完全时,企业选择复杂的融资结构可以增加市场价值,正是增加的这些价值提供了银行创新的动力并且弥补了创新的成本。

三、对策建议

(一)树立金融创新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且主要以传统业务为主,要想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特别要树立金融创新观念。提倡金融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业务,而是对传统业务加以改造。我国银行的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因此在改造、巩固老产品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使之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健全金融创新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及时修订不适应金融创新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对监管规章和政策定期跟踪评估,及时更新,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针对金融创新活动,银监会应简化审批程序,转变监管方式,制定各类新业务的审慎监管标准和监管操作规程,强化持续性监管,注重对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定价机制及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全程风险控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能力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很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加快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建设, 特别是加大在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三)积极开发网络银行,进行金融科技创新

信息时代依靠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金融创新是当务之急。快捷、方便的信息网络系统是现代化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电子银行为银行节约了大量成本。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人才十分缺乏,产品技术与网络信息结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网络安全问题也屡屡出现。只有加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电子化的现代科技成果,以科技促金融,才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四)创新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金融创新的动因 篇4

关键词:金融集聚,金融中心,规律

金融集聚和金融扩散是金融资源流动中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金融集聚指的是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在一定地域空间中形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而金融扩散则因为市场过度拥挤, 使得金融资源逐渐从中心区域向周围地域流动、扩散的过程。从金融集聚到金融扩散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 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 从定性的角度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做了研究, 很少从地域资源容量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将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对金融集聚到扩散的动因过程等进行研究。

1 金融扩散的原因

在金融市场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多个金融中心, 各地在经济发展中也提倡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或国家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中最主要的就是规模效应, 其次还有资本溢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金融扩散是金融中心因为大量资本集聚, 回报率降低, 而外围地区则表现出低成本、高收益, 各种资源企业向外围扩散。大多数学者认为金融扩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结构的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涨等。从两者的作用来说, 金融集聚和扩散不是对立的, 扩散是集聚的辅助面, 金融扩散不但不会削弱金融中心的本身优势, 而且能促进金融资源的良性流动。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形成的。

1.1 成本

金融资源本身是趋利的, 无论在金融集聚还是在金融扩散阶段, 其本质并未出现任何变化。在金融集聚初期, 因为有规模经济, 金融中心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在地理区位上各种金融资源集中, 使得各类实体经济要素和金融要素产生了同向流动, 从而引起经济总量的增加。但是随着金融中心中金融资源的高度集聚, 金融资源追逐的地理空间和实体基础设施不能相应增加, 逐渐产生过度竞争, 成本随之不断上升。与此相反, 在外围地区则有很多闲置的土地和人力资源, 金融机构入驻这些地方成本较低, 加上外围地区与金融中心地区的距离不是非常远, 相对比较靠近信息源, 因此其劣势被弱化, 金融中心的优势也逐渐过渡到外围地区。金融中心在此过程中竞争逐渐加剧, 而外围地区由于聚集了大量的企业, 其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另外较多的企业在分布上力求达到金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均衡, 一般是在金融中心设立销售分部, 而在外围地区设立公司总部。

1.2 收益

在金融集聚后期, 金融中心吸收了大量相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企业, 这些市场主体为了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不断应用各种营销手段, 盈利也会逐渐降低, 所有企业的平均利润不断下降, 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金融外围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落后, 金融资源和产品稀缺, 以卖方市场为主, 在该地区进驻金融机构和企业能灵活定价, 最先入驻的企业占领的市场相对较大, 所面对的竞争不是非常激烈, 能吸引较多的客户资源, 在日后能占据有利的地位, 甚至可以追求超额收益。另外金融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 金融制度和市场监管必然更加的严厉, 但是制度不完善会出现多头监管, 阻碍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外围地区整个金融监管环境较松, 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发展机会。

1.3 信息

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往往会给经济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失, 金融集聚中金融中心不仅吸收了较多的实体经济机构, 在地理位置上也形成金融信息大量集聚, 金融主体对信息的认知水平较高。外围区域在地理上与金融中心接近, 能很快了解金融中心集聚的信息, 有效弥补了该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足, 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均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需要看到, 外围地区虽然在某些方面与金融中心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信息溢出可以淡化差距。在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对比中, 总体相比, 外围地区的固有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所以导致了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的转变。

2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演变过程

某个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金融集聚和扩散主要经历了成长期—集聚期—扩散期—稳定期等四个阶段。在起始阶段, 不同区域的金融资源整体处在均衡分布的状态, 没有所谓的金融中心和外围地区。在金融集聚期, 金融中心将外围地区大部分的金融资源吸走, 金融中心的资源密度增加, 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密度不断降低, 甚至出现负增长, 对外围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在金融扩散期,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过度集中, 使得市场拥挤, 成本不断上涨, 经济实体为了降低成本向外围地区扩散, 金融市场自发进入到扩散期, 金融中心资源密度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变缓, 而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密度则会逐渐增加, 外围地区将会实现较大的发展。在最后的稳定阶段, 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的金融资源实现了平衡, 外围金融资源流向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也流向外围, 两个区域的金融资源密度将会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3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机理

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转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中成本和收益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具体的转化过程中, 各种因素并不是单独作用, 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过对金融集聚和金融分散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的分析, 可以看出金融集聚向金融扩散转化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3.1 金融资源密度规律

金融资源密度规律就是当金融中心集聚的金融资源过多, 超过其承载力的时候, 会导致部分资源向外围地区扩散。在金融中心, 集聚不仅对于资源所有者来说是有利的, 而且也不断吸引其他主体的加入。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集聚过多的资源, 而信息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企业往往能看到资源集聚的优势, 对集聚引发的负面效应无清楚认识, 因此在扩散的最开始阶段, 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主要是在竞争中被“边缘化”的资源, 随着金融扩散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有较高成长潜力的产业也开始逐渐从金融中心迁出来追求外围的成本优势。

3.2 吸引力规律

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吸引力规律, 在金融集聚中, 与外围地区相比, 金融中心资源优势明显, 在同等投入下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但是随着金融集聚程度的不断增加, 资源边际产出越来越小, 从投资收益方面而言金融中心的优势降低。而在外围地区相同投入下能获得与金融中心相等或者大于金融中心的回报率, 那么资本的所有者就会改变投资策略, 从而引发金融扩散。

3.3 辐射规律

在一定区域内金融资源一旦存在势必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不仅能促进该区域金融以及其他产业的调整和发展, 而且能对周边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这就是金融资源的辐射作用。在金融集聚初期, 金融中心从外围地区不断吸取资源, 对外围地区辐射中负作用较强, 虽然金融中心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但是外围地区并无太大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集聚程度不断增加, 金融中心对一些金融资源不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对外围地区的正作用全面发挥, 带动外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金融集聚初期, 金融资源给金融主体带来了较大收益, 但是随着金融资源集聚超过金融中心承载力, 金融资源逐步向外围地区扩散, 最终形成金融资源稳定的环境。该现象的形成与成本、收益、信息等三个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金融集聚向扩散的转化充分体现了金融资源密度规律、吸引力规律以及辐射规律。

参考文献

[1]胡国晖, 郑萌.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 2013 (4) .

[2]孙维峰, 黄解宇.金融集聚、资源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J].投资研究, 2012 (10) .

金融创新的动因 篇5

一、 文献综述

目前, 研究金融集聚现象的理论已比较成熟, 相关研究也很丰富。Powell (1915) 在其著作《货币市场的演进》中, 详细描述了伦敦相互独立的银行集聚而形成一个金融系统的过程, 同时运用了许多生理学上的类比, 包括“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 这是最早对金融集聚相关理论的阐述。此后, 学术界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金融集聚动因的探讨;二是关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研究。

在金融集聚动因的研究方面, 规模经济是最早提出的, 也是被绝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影响金融集聚的重要因素。Kindleberger (1974) 认为金融集聚是在“一个进化的和耗费时间的过程”中创造的, 规模经济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选择一个特定的区位。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 (1984) 指出金融中心虽发展缓慢, 但是一旦建立就显示出生存的巨大能量。这部分是因为习惯的力量、顾客的忠诚或者简单的惯性, 但大多是源于建立金融中心所享有的各种规模经济。国内学者如潘英丽 (2003) 、金学军 (2004) 、刘军 (2007) 、杨再斌 (2006) 、黄解宇 (2011) 等, 也认为金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金融机构集聚的直接原因。除规模经济之外, 影响金融集聚形成的因素还包括信息不对称、资本溢出以及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等方面。Porteous (1995) 认为塑造和发展金融产业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可以用信息外在性、信息腹地、路径依赖和不对称信息来解释。

国内外学术界对金融扩散的研究相对较少, 有少量的研究证实了金融扩散现象的存在, 如Hutchinson (1991) 、王朝阳 (2008) 论证了一些跨国金融机构总部的扩散现象, 并且越是在金融资源集中的区域, 其金融扩散表现得愈明显 (如伦敦) 。周游 (2000) 认为金融扩散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主要源于中心城市自身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的推动、规模效益的消失、土地价格的上涨以及生活费用的攀升等因素, 同时总结出金融集聚与扩散遵循着三条基本规律 (增强律、衰减律、指向律) 。闫彦明 (2006) 提出金融资源集聚、扩散虽是同时进行, 但两个方向上流动的要素的禀赋却是不同的:集聚性资源大多是优质、高端、具有成长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前沿的要素, 而扩散性的资源往往是一些处于成熟期向衰退期转化过程中的要素, 表现为资源的“溢出”。因此, 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结果通常就形成了核心区域、附属区域、边缘区域等梯队形的结构。

在金融集聚与金融扩散的相互作用方面, 一些研究的结果发现金融扩散不能作为金融集聚的对立面, 更为恰当的是作为其辅助面。金融扩散不仅不会削弱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 反而能引致金融资源在一定地区更好地良性流动。张世晓 (2010)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 发现金融聚集区域能够充分利用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不断向良性方向演化。王修华 (2009) 从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将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归纳为三个层次, 发现金融资源空间分布是一个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过程;金融资源空间分布的相互作用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的过程, 也是金融功能的空间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二、 金融扩散的内涵与形成动因

(一) 金融扩散的内涵

作为金融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金融扩散与金融集聚密切相关。因此, 对金融扩散的定义从金融集聚这一视角引入。从流向上看, 金融资源的流动呈现集中与扩散两个相反的方向。金融集聚是指金融资源通过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 金融产业成长、发展, 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过程。金融扩散则是指与上述相反的过程, 即由于市场过度拥挤、成本增大, 金融资源逐渐从中心区域向外围地区流动、扩散, 从而使得中心区域金融资源密度减少, 与外围区域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的过程。

(二) 金融扩散的形成动因

金融资源本质始终是趋利的, 在金融集聚阶段与金融扩散阶段都是如此。在金融集聚阶段, 金融中心提供的资源回报率远高于外围地区, 引致金融资源由外围地区向金融中心流动;而渐渐地, 金融中心因资本大量集聚, 原有的高回报率优势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便是外围地区的低成本、高收益优势, 于是金融资源的流动由集中状态变为扩散状态。因此, 金融集聚与扩散是两个中心区域和外围地区之间优劣势的转化, 金融集聚和扩散形成方面存在很多共有的因素。

1. 成本效应。在金融集聚过程中, 特别是初期阶段, 金融中心因规模经济的存在, 其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经济实体不仅仅存在内部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 更因各种金融资源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促进了各种实体经济要素与金融要素的同向流动, 带来了外部规模经济, 引起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随着金融资源在金融中心的过度集聚, 大量金融资源追逐相对稀少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随之相应增加的地理空间与实体基础设施, 必然会带来金融中心过度竞争、租金增加以及成本攀升的局面。与此相比, 外围地区拥有大量闲置的土地以及人力资本, 能够吸引大型金融机构入驻, 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 使得原来在金融中心存在的优势逐渐转移到外围地区。外围地区虽不如中心地区靠近信息源, 但因与金融中心相距不是特别远以及信息在金融机构间的传递成本逐渐降低, 外围地区的劣势逐渐被弱化, 优势逐渐凸显。

随着金融中心竞争的愈加激烈, 外围地位的成本优势愈发得到重视, 企业大量聚集在外围地区重新引发了外围地区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 更多的企业选择将公司的分布在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达到一种均衡, 即在金融中心设立公司的销售分部以追求中心区域存在的信息优势与强劲需求, 但将公司总部设立在外围地区谋求外围地区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随着大批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发展, 专门化的配套服务行业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 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咨询公司、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公司、金融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等。因此, 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发展, 金融资源不再单一地向中心地区流动, 实现了金融资源由中心向外围地区的净流动。

2. 收益效应。与金融集聚相同, 金融扩散的初期阶段, 率先入驻的企业与金融中介机构得到的收益率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相对丰富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便是在初期阶段, 金融机构以及企业间的竞争比较松散, 商品的定价策略灵活。金融集聚阶段的后期, 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同质的金融机构与企业入驻, 为了赢得最大份额的市场占有量, 各企业不惜利用各种营销策略吸引客户, 从而拉平了所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整个金融市场近乎变成了完全竞争市场。而此时外围地区金融资源发展比较落后, 金融资源相对稀缺, 金融产品可以说是卖方市场。此时进驻的产品供应者可以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 甚至可以追求超额收益。最先入驻的企业可以率先抢占市场, 在外围地区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吸引大量顾客, 从而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 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的繁荣, 必然来金融制度的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金融监管一方面促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更加有序、完善;另一方面, 由于现有制度不够完善, 多头监管、空白监管以及末端监管的现象仍然存在, 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外围地区的金融监管氛围较为宽松, 可以鼓励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发行, 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难以衡量的优势。

3.信息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在吸引各类机构实体集中的同时, 促进了金融信息在地里位置上的大量聚集, 提高了金融主体对信息的认知水平。金融产业作为一种高资本投入的产业, 技术发展水平在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围地区在地理因素方面与金融中心相似, 距离很近, 从而可以充分享受到金融中心的信息优势, 弥补其在金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足, 构成对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特有的吸引力。

不得不承认, 虽然外围地区在某些方面与金融中心相比存在优势, 但总体来看仍有很多不足, 而信息与技术在地理区位上的溢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这种差距。根据新兴金融地理学理论, 大部分信息的本质都是“非标准化”的, 即所谓的默示信息。默示信息的距离传递具有歧义性和边际成本递增的特点, 因而物理距离是金融交易的影响因素, 物理距离近, 则信息不对称性所造成的空间效应就小, 风险就小;反之, 物理距离远, 信息不对称性就大, 则风险就大。金融中心往往就是信息源所在地, 外围地区虽不享有地处信息源的好处, 但因非常接近信息源, 可以认为有效信息在传播过程的耗损是很小的,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信息由金融中心传递到外围地区需要一定的成本, 但外围地区固有的成本优势更为显著, 因而外围地区对金融资源的所有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三、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演变过程与机理

(一) 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演变过程

依据产业发展理论, 对应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金融集聚的形成状态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成长阶段、金融集聚阶段、金融扩散阶段以及金融稳定阶段。在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 金融资源的集中与扩散两个过程同时进行, 但支配金融资源流动的主导力量在不同阶段中却在发生变化。

1.在初始成长阶段, 金融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处于一种均匀分布的稀缺状态, 不存在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区分, 并且金融资源的流动在不同的地区之间是均衡的。

2.在金融集聚阶段, 金融中心吸收了外围地区的大部分金融资源, 绝大部分是优质资源, 呈现一种外围地区供给金融中心、金融中心资源密度增速不断加大、外围地区金融资源密度增速减少、甚至负增长的一种状态。

3.随着金融集聚的发展, 金融中心资源的过度集中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市场拥挤, 此时金融资源密度超过该地区的阈值, 进入金融扩散阶段。随着金融资源扩散逐渐占据了主导作用, 金融中心的资源密度增速逐渐变缓, 金融资源呈梯形逐渐由金融中心域向外围地区扩散, 外围地区因金融中心资源的溢出而得到极大的发展。

4.在最后的金融稳定阶段, 金融资源在金融中心以及外围地区实现了平衡的交换, 也就是说既有金融资源由金融中心流向外围地区, 又有金融资源由外围地区流向金融中心, 且两个方向的资源流动在质与量上大致相等。因此, 在金融稳定阶段, 金融集聚或金融扩散作用大体均衡,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密度呈现一种近似于稳定的状态 (见图1) 。

(二) 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转化规律

由于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转化是在多种动因的作用下实现的, 包括成本、收益以及信息等方面, 但各种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 而是在一定的规律下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通过对金融集聚与扩散转化过程中各种动因及其变化的分析, 可以将转化的原因归结为三条转化律:密度规律、引力规律和辐射规律。

1. 密度规律。密度规律指的是当金融中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超过其承载能力的金融资源时, 中心区域的金融资源密度过大引致部分资源向周围低密度地区扩散, 其实质是一种分散力。

在金融资源不断向金融中心集聚的初始阶段, 相对于外围地区, 金融中心的资源量激增、密度不断加大。总体上看, 由于规模经济以及信息溢出效应带来的正向作用, 集聚对于资源所有者来说仍是有利的。它使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充分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以及信息优势, 并不断吸引其他参与者参与其中。但是, 再大的城市也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以及容量峰值, 随着金融集聚程度的增大, 过多的资源拥挤在有限的空间, 势必带来一些反作用。

这就类比于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原理, 生物都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 当生物繁殖过度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将使得具有优势的个体生存下来, 而处于劣势的个体则被淘汰。将此原理利用到金融集聚与扩散的转化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时滞性以及人们的认识并不总是那样准确, 在金融资源密度超过了金融中心所能负载的最大值时, 更多的企业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优势, 却并未意识到伴随着资源集聚所引起的负面效应, 如信息成本的增加, 昂贵的办公楼租金, 人才供给过度导致竞争过度等。当金融集聚程度增大到一定阈值时, 集聚带来的效益不但不能补偿“生存斗争”带来的损失, 还可能因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弱化了其本身存在的巨大优势。此时, 金融集聚的负面效应超过了正面效益, 资源由原来的集聚状态逐渐转化为扩散状态。

此外, 在金融扩散的初始阶段, 由中心区域向周围区域扩散的往往是在优胜劣汰的斗争中最先被“边缘化”的资源。随着金融扩散的进行, 金融中心内部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部分优质、高端、具有成长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前沿的要素也将从金融中心迁移出来, 追求外围地区低成本带来的优势。因此, 金融资源扩散的结果通常加强了金融资源在金融中心与外围地区之间的资源平衡。

2. 引力规律。正如物理学中阐述的万有引力规律, 两个城市之间同样存在着所谓的“引力”规律。引力规律主要用来描述各种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 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方向以及流动速度。可以自由流动的各种金融资源和生产要素, 其本质就是趋利的, 也就是说金融资源流动的原因便是两个区域间资本的报酬率差别。在金融集聚阶段, 相比于外围地区, 金融中心往往因为资源存量带来的规模经济和信息溢出优势, 在同等新资本投入的条件下产生较大的投资回报率, 吸引资源所有者将大部分、甚至是原本投资在外围地区的资源集中投放在金融中心。结合密度规律, 在初始阶段金融资源密度较小时, 资源的边际产出比较大, 因而资本流动几乎无限制, 而且流动速度快。但是, 随着金融集聚的程度加大, 资源的边际产出趋向于零, 甚至转化为负值, 金融资源密度过大引起的负面效应凸显。金融中心在投资收益上的优势不再明显, 资本流动的速度随之变缓。当外围地区资本报酬与金融中心相等, 或者大于金融金融中心时, 资本的所有者将考虑改变新资本投向, 从而引起金融资源的扩散。

3. 辐射规律。在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 金融辐射被广泛提及, 而对金融辐射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 只要金融资源在一定区域内存在, 便会产生一系列经济效应:它通过自身的发展以及和其它产业的前向及后向关联, 促进该地区金融业和其它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对周边地区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这一系列效应统称为金融辐射效应。因此, 金融辐射贯穿于金融集聚与扩散的整个过程之中。即有金融资源存在的地方就必定存在对周围区域的金融辐射, 只不过辐射作用有正副作用之分。所以, 金融集聚也可以视为金融中心对外围地区的辐射副作用远远大于正作用。

在金融集聚初期, 依赖于金融资源的规模效益, 金融中心从外围地区吸取资源, 金融中心对外部地区产生了一种强大的金融辐射副作用, 金融中心的实力得到不断增强, 外围地区的状况或许有少许进步, 或许出现经济衰退。但是, 随着金融中心集聚程度的增加, 密度规律与引力规律发生作用, 金融中心不再对自由流动的金融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此时副作用逐渐减弱、正作用渐渐发挥作用。在金融扩散阶段, 金融中心对外围地区正向的辐射作用将带动外围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金融集聚到金融扩散的转化过程体现了一种金融辐射力强度以及方向上的转化。

三、总结

通过对金融资源流动的动因研究, 本文发现虽然金融集聚在初始阶段给金融中心的资源所有者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但因金融资源容量的有限性, 金融集聚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金融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向某一个区域流动, 在达到一定阈值时金融资源需要向周围地区扩散, 从而引发了金融扩散现象。从资源流动的角度看, 不论是金融集聚还是扩散, 都是金融资源趋利性引发资源流动而呈现的一种资源分布状态;同时, 金融扩散是金融资源在金融中心外围一定区域内的集聚,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从金融集聚的视角对金融扩散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在外围地区提供的低成本、高收益以及信息优势等作用下, 各因素相互交叉、共同作用, 达到了金融集聚逐渐向扩散转化, 最终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稳定分布的状态。

参考文献

[1]Kindleberger C.P.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2]Powell E.T.The Evolution of the Money Mar-ket, (1385-1915) , an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s a Ventralised, Co-ordinated Force[M].71-98.London:Financial News, 1915.

[3]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City 2000:the Fu-ture of London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entre[R].1984.

[4]刘军, 黄解宇, 曹利军.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 2007 (4) .

[5]黄解宇.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 2011 (3) :129-136.

[6]Porteous D.J.The Geography of Finance: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r[M].London:Avebury, 1995.

[7]Mckillopa D.G., W.Hutchinson R.FinancialIntermediaries and Financial Markets:A UnitedKingdom Regional Perspective[J].RegionalStudies, 1991, 6 (25) :543-554.

[8]王朝阳, 何德旭.英国金融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经验及启示[J].世界经济, 2008 (3) :89-95.

金融创新的动因 篇6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的合作、协同或融合机制, 是资本寻求价值增值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加快, 在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低交易费用、优势互补以及促进资本运营的利益驱动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 将产融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在发展初期, 建设经验的缺乏、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等, 所以资本市场应当具有的、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案例分析

2.1 华润集团概况

华润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53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也是总部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最大中央企业。华润前身为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联和行”, 它曾是一家中港两地颇具影响力的外贸企业, 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充当了第一道桥梁。1948年, 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 更名为“华润公司”。

2.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背景与动机

华润的产融结合发展是由“合作式”产融互动实践向“产权式”产融协同逐步深化的过程。华润集团的产融结合充分体现了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互相渗透融合的必然趋势。

2.2.1 基于产融结合可以缓解产业扩张融资约束的考虑

亚洲金融危机前, 华润便开始了产融结合的初步实践, 利用其于香港资本市场的联系, 将核心业务注资上市公司套现、清理投资项目、结束贸易业务等工作, 使企业坐拥巨额资金, 奠定了向国内发展的物质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后, 华润抓住国内产业发展处于低潮、集中度不高而经济前景看好这一难得的机遇, 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 以低成本切入市场, 获取产业发展关键要素, 形成核心产能, 然后在利用集团化运作的整体优势与华润与资本市场、银行的紧密联系, 通过企业上市、配股集资、借壳上市、担保贷款等从国际资本市场和银行筹集到巨额资金, 同时, 凭借良好的集团治理与优异的成绩, 华润赢得了资本市场和银行界的信任, 形成了融资、发展的良性互动。

2.2.2 基于华润产融结合实现协同价值的考虑

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是利用产融结合平台帮助集团总部制定和实施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案, 提高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效率超额价值创造过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 华润集团的产融结合协同价值在于人力资本协同、财务资源、业务协同三方面。其中, 人力资本协同的核心在于通过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提升企业对集团内部财务资源做出优化配置的决策能力和在配置过程中的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对集团外部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行科学预测并做出相应筹资和投资决策的能力。而财务协同则通过产融平台提升集团总部控制的资金和运用内部资本市场获取、驾驭资金的能力。此外, 基于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价值链理论, 产融结合能够带来集团内部产业企业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行业与金融业务的互补。

2.2.3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平台的构建

华润集团形成了以以产权为核心的华润集团产融结合平台, 以金融业务为纽带, 使多元化企业中的各个产业形成有机联系, 建立产融结合、融融结合的产融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如图1。

3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

3.1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的融资约束效应

华润集团通过作好华润信托、汉威资本、华润租赁、华润银行以及设立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 参股、控股金融企业等手段, 利用金融机构融资功能, 大量筹集资金, 增强资本实力。同时, 产融结合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能够规避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与激励问题, 降低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高昂交易成本。

3.2 华润集团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华润集团构建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产融结合平台打破了企业、行业、地区壁垒, 便于集团资金流延伸到获利水平更高的金融市场以获取超额价值回报。产融结合平台按“优胜者选拔”机制进行资本配置, 可有效提高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和创造更多超额价值。同样, 华润银行依托产业协同的优势, 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很快扭亏为盈, 2009年-2011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不断攀升。显然, 相比华润产业资本闲置的现金流来看, 华润银行通过资金池的构建, 把闲置的资金流汇集, 再通过专业化的中间服务, 不仅有效缓解融资约束, 还结合第三方中间服务等, 为华润集团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超额价值。具体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 华润以金融业务为纽带, 有机联系各多元化成员企业, 通过产融一体化和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集团外延式并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自2001年到2010年, 华润围绕核心产业, 总投入2, 600亿元人民币、约428个项目, 其中, 约50%属于并购项目 (如图2所示) 。

3.3 产融结合与协同价值

华润集团通过收购迅速挺进金融业, 在于其“打造金融平台、实现产融结合”的新战略, 2006年开始集团着手打造“6+1”布局, 推行“一轴两翼三渠道”的金融机构经营方式。“一轴”即以华润产业资源为轴心, 积极推动产融结合, 努力建立专长特长;“两翼”中的一翼是指建立核心客户群体, 积极发展负债业务、信托业务等金融服务, 另一翼便是积极开拓及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着重发展资产业务, 实现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发展、比翼双飞;“三渠道”是指银行物理网点、电子银行和华润既有的客户群体、销售网络等三种渠道, 通过“三管齐下”产融结合, 把产业资源及其形成的客户资源与金融机构相结合, 依托其产业协调优势, 实现产融集合互补与交叉销售, 突破发展瓶颈。

与此同时, 充分利用集团庞大的客户群、多元化销售渠道、投资及整合能力, 发展壮大珠海华润银行, 并将其打造成集团的产融平台。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 华润银行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核心资本充足 (%) 、资本充足率 (%) 、存贷款比率等大幅攀升, 减值贷款比率 (%) 逐步下降。2010年底, 华润银行实现利润1.06亿元, ROA为0.74%, ROE为7.43%, 贷存比为28.73%, 且各项经营指标尚有较大增速空间, 并且有望在未来5年, 华润银行资产总额增至5000亿, 即在五年内总资产增加22倍, 平均每年增加近1000亿。

4 结论与局限

本文以华润集团产融结合平台构建为研究对象, 讨论华润持股金融机构, 尤其是研究产融结合对企业融资约束、协同价值和超额价值创造的影响。通过案例发现: (1) 集团持股金融企业之后, 产融结合平台有利于内部资本市场资金流的集散, 增强内部资金流的调配; (2) 持股金融增大融资模式的创新空间, 有效缓解融资约束; (3)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可以创造一定的协同价值; (4) 将资本成本嵌入资金流向进行解释, 发现产融结合后资产流流入资本收益率较高的金融企业可以创造超额价值。最后, 本文研究至少存在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局限。其一, 本文所指的“产融结合”强调基于产权关系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交互合作, 其二, 产融结合对经济后果的影响依赖产融结合的程度, 即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持股的时间长短、持股比例、产融合作经验等都对其价值创造产生影响。

摘要:本文以华润集团持股金融企业为例, 从融资约束、协同价值和经营绩效的角度, 考察了产融结合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既定制度背景下, 产业资本参股金融企业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交易成本和逆向选择成本, 还能够以集中控制现金流的形式便于构建强大的内部资本市场平台, 通过内部资本配置来缓解成员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 进而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局限性。但是, 这种过于强调企业资本运作的产融互补模式, 在放大融资能力的同时可能会异化为大股东、经理人等便利的寻租隧道, 加剧委托代理问题。在当前我国探索产融结合实践的大背景下,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对于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华润参股,经济后果,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婵, 肖星.财务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和现实挑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7.

[2]杜胜利.国际财务公司的发展趋势与海尔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J].会计研究, 2005, 5.

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因与方式 篇7

Von Hippel (1988) 在其创新源理论中根据创新者与创新之间的联系将创新分为:用户创新、制造商创新和供应商创新。用户创新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工艺的创新, 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设想和开发首创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 以及对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许多研究表明, 在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 一些用户以发明者或合作开发者的身份在参与产品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大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先进技术的大量涌现, 用户创新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国外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定程度上支撑了Von Hippel的观点。如Lee (1996) 证实, 在日本机械工具创新中用户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Luthje (2000) 认为用户创新是消费品生产厂商新产品构思的重要来源。

二、用户创新的动因分析

(一) 创新租金

在经济学中, 熊彼特认为一个成功的创新者能从暂时垄断控制自己创造出的创新产品中获得报酬。Von Hippel (1988) 认为创新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占有市场, 从自己的创新中获取暂时的创新租金。

Lettl, Herstatt&Gemuenden (2006) 认为在新产品开发早期阶段, 由于技术突破的复杂性、概念设计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制造商为避免风险, 就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开发。用户作为创新者可以从使用该项创新中获益, 或者自己充当制造商, 通过生产和销售创新产品来获益。所以, 获取利益是用户创新的根本动机。

(二) 粘滞信息

信息、技术和知识通常具有转移成本。Von Hippel (1994) 认为具有获取、转移和使用成本的信息称为粘滞信息, 信息粘性是指从一个地方转移单位信息到另一个地方以供一个给定的信息需求者使用所发生的增量成本。成本越高, 信息的粘性就越强, 反之亦然。

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信息粘滞成因很多 (图1) , Von Hippel (1994) 认为对企业来说主要因素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信息转移的组织保障、对用户需求信息的重视程度;对用户来说主要因素为:用户转移需求信息的主观愿望、表达能力和用户需求的模糊性与不稳定性;对信息本身来说主要因素为:信息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信息转移的数量等。以上原因最终导致创新所需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信息表现出很高的粘性, 从信息产生地转移到信息需求地往往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当创新的技术与成本要求不是很高时, 用户表现出愿意参与创新的倾向。

(三) 用户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通过较低的成本来满足用户需求, 但在当今的买方市场时代, 用户需求的差异化越发明显, 他们不再关注产品价钱的高低, 更在乎产品能否满足自己的独特需求。当用户初步具有某种需求时, 制造商很难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 就不愿意大规模生产, 因此就无法提供能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就成为用户创新的一个直接动机。

(四) 制造商邀请

当制造商认识到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时, 他们会非常重视用户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尊重用户的特殊需求。为了提前占领市场, 他们会主动邀请用户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 与之进行联合创新。这样, 制造商会获得用户在新产品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用户既避免了自己开发产品并将其市场化的风险, 又满足了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三、用户参与的互动式产品创新

(一) 用户参与的互动式产品创新过程

贾理群、汪应洛 (1995) 指出新熊彼特主义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连续的互动学习过程, 与用户互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

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就是通过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的配合来实现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式产品开发, 在这一过程中, 制造商与用户通过信息与技术上的互动沟通, 完成新产品开发, 达到各自追求的目标, 实现了“双赢”。用户参与的互动式产品创新方式主要有两种:领先用户参与创新与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参与创新。

(二) 领先用户参与创新

Von Hippel (1986) 将领先用户从普通用户中区分出来, 将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个人或厂商定义为“领先用户”。

首先, 领先用户比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人要提前几个月或几年遇到将普及的新产品或服务需求。其次, 领先用户能够敏感地发现从解决他们需求的方案中会受益匪浅。因为他们不愿意等到新产品或服务慢慢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时才开始进行产品创新, 所以他们经常提前开发新产品或服务。

这样, 若一个新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上流行, 现在就对其有强烈的需求并能通过提前开发从中获益的厂商 (用户) 就是这个新产品或服务的领先用户。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创新都应用的是传统的开发过程 (图2) , 这种创新的针对性不强, 只能实现对已有产品的局部改进与完善, 处在小修小改阶段, 创新的力度不大。

与领先用户互动开发的方法是企业寻求新产品开发机会的有效方式 (图2) 。领先用户对市场上将来的主流产品特别敏感, 为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技术积累, 不断的试错以求方案的创新, 他们能为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方案与新产品概念。制造商通过与领先用户的互动合作能够获取突破性的新产品概念和信息, 他们选择最有市场前景的突破性产品原型进行开发, 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开发的时间与成本。通过充分利用领先用户与企业的互动式研发的优势, 企业能够开发出全新的产品。

(三) 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参与创新

Von Hippel (2001)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方式——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参与创新模式, 它是指制造商将新产品开发分为与用户需求相关和与企业生产能力相关的两部分, 通过预先设计的用户创新工具箱把与用户需求相关的部分交给用户完成。这种创新模式把制造商和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进行互动式的产品开发, 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的周期。

Thomke&von Hippel (2002) 认为在当今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强烈驱动下, 需求信息充满粘性, 制造商应用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 (图3) 需要与用户之间进行反复地试错。制造商在不完全理解用户需求信息的情况下设计并开发出产品原型, 然后由用户试用, 找出缺陷, 再反馈给制造商进行修改,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地循环下去, 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开发效率很低。

在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模式中 (图4) , 用户应用合适的工具箱进行产品的部分设计, 将设计完的方案交给制造商生产。这种产品创新模式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产品创新的界面前置。传统创新模式下, 制造商独自进行产品开发, 交给用户的是不完全成熟的产品原型, 而在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模式中, 由于用户提前参与到产品设计阶段, 用户交给制造商的几乎是完全成熟的设计方案, 这样企业与用户共为创新主体且共同承担产品创新的责任。基于这种模式, 创新的动机也发生变化。传统产品创新模式下制造商是根据用户需求来开发产品, 同时要将开发成本转嫁给尽可能多的用户。而在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模式下, 用户进行产品创新是出于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 几乎没有期望将开发成本转移到其它用户身上。

(四) 两种用户参与创新方式的区别

1. 用户定位

领先用户创新的参与主体是领先用户, 他们处在创新产品还没有推向市场的阶段。而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的参与主体可以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所有用户。

2. 用户能力

领先用户创新要求用户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和市场洞察力, 使他们能够不断产生新的产品构思, 清楚地表达他们的需求, 并且能在对产品的反复试错中不断改进解决方案。而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对用户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他们应该熟悉一定的使用工具箱的语言与技术, 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设计自己的产品。

3. 参与开发的内容

领先用户参与企业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概念构思和技术支持方面, 与企业的互动协作完成新产品的创新。而在基于工具箱的用户创新中, 用户应用制造商提供的合理工具箱, 完成产品概念与模型开发的全过程, 交给制造商就可以直接生产。

4. 适用性

采用领先用户创新的企业 (如:半导体、仪器、工艺设备等) 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人工操作”的特性, 用户为满足自己需要, 发挥自己的技术积累才会对产品进行改进、创新, 从而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方案。当产品开发任务具有可分性, 并且制造商的生产加工工艺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控制时, 企业应该采用用户创新工具箱进行新产品开发, 如芭比娃娃、手机、服装等行业。

四、结论与启示

用户参与的互动式产品创新能降低创新成本、减少风险、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最终会影响到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从买卖关系转向合作关系, 当合作创新成功时企业可以建立起对手难以抗衡的竞争优势。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在我国尚属前沿课题, 运用领先用户和用户创新工具箱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案例更是见之甚少。因此, 我国理论界与企业界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发展核心能力, 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 E.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88.

[2]Lee K R.The Role of User Firms in the In-novation of Machine Tools:the Japanese Case[J].Re-search Policy, 1996, 25:491-507.

[3]Luthje E.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ng usersin a consumer goods field:An empirical study ofsport-related product consumers[J].Working Paper, November 2000,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IT.

[4]Lettl C, Herstatt C and Gemuenden H G.Users'contributions to radic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four cas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J].R&D Management, 2006, 36 (3) :251-272.

[5]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and thelocus of Problem Solving:Implication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 (4) :429-439.

[6]贾理群, 汪应洛.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坛, 1995, 5.

[7]Von Hippel E.Lead Users:A Source ofNovel Product Concept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 (7) :791-805.

[8]Von Hippel E.Perspective:User Toolkits for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1, 18:247-257.

金融创新的动因 篇8

1“体育组织”的概念

“体育组织是指专门从事与身体锻炼 (训练) 、运动竞赛、运动文化活动相关的, 具有特定的 (与运动或运动竞赛相关) 目的、拥有运动相关资源并具有一定权威和制度的社会机构或团体。”[1]依据不同标准可将体育组织划分为不同类型, 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体育组织、营利与非营利体育组织、政府与非政府体育组织、国内与国际体育组织、临时性与永久性体育组织、综合性与单项体育组织等。体育组织是整合体育资源、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平台, 是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2 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因假说

究竟哪些因素促动了组织文化的变革创新, 这些因素哪些处于主导地位哪些处于次要地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组织文化理论中将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因归结为三种假说, 即说外因假说、内因假说和综合因素假说。[2]

2.1 外因假说

外因假说认为: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因来自组织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在外因说内部也存在多种分歧, 有观点认为, 文化的变革创新是各种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不存在主次之分, 更不能把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因归结为某一个外部因素;与此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若干外部因素共同推动文化变革创新过程中, 必然有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也有起非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2 内因假说

内因假说认为: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动因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的种种因素。因为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现实绩效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从组织内部寻找答案。

2.3 综合因素假说

综合因素假说认为: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是组织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因素假说的代表人物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指出:在现有组织文化向未来组织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组织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均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组织文化是在这两组变量交互作用中实现向未来组织文化转型的。[3]

3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综合动因

3.1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内部动因

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内部动因主要是指在体育组织内部有关因素变化而形成的对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需求。首先, 体育组织的职能目标。组织文化建设最初是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的, 其基本目标就是帮助体育组织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因而相应的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从内容和方式都依据体育组织的职能而设计。一旦体育组织的职能目标发生变化, 必将产生强大组织文化变革创新动力。其次, 体育组织的领导者。领导者在组织文化建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从精神理念的提炼到文化导入, 都离不开领导者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具体的体育组织中, 组织文化就是领导者的文化。

3.2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外部动因

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外部动因主要是指在体育组织外部有关因素变化而形成的对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需求。尽管这些外部因素构成了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外部环境系统, 主要通过影响内部因素而发挥作用, 但是这并不会弱化它们在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会成为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先导性因素和关键性因素。

3.3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互动机制

3.3.1 基于目标传导的互动机制

体育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 而组织目标的修正和变化, 必然带来工作任务的变化, 进而引起工作方式、管理方法、人员素质和机构设置等因素的变化。而组织文化作为人们在体育组织管理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必然要反映这种由组织目标变化而带来的系统变化。组织目标变化将对组织文化变革创新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不仅会直接导致组织文化内容的变化, 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而且会对组织文化产生新的需求, 要求组织文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创新。组织目标是连接内因与外因的重要机制。体育组织目标的变化反映了外部环境对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组织文化只有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3.3.2 基于因素变迁的互动机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内因和外因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遵循这一规律, 即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方向主要由内部因素所决定, 外部因素通过影响内部因素而对组织文化的变革创新产生作用。体育组织总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体育组织管理活动, 进行组织文化建设, 内部因素必然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体育组织的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多对复杂的对应关系。例如: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对体育组织的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素质水平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都会对体育组织的职能目标和原有组织文化产生影响。

4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4.1 目标选择与战略制定

在采取行动之前进行能动性的规划设计是人类的高明之处, 马克思曾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因此目标选择与战略制定成为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第一步。

4.2 主体塑造与要素准备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是一项客观的实践活动, 不仅需要相应的实践主体, 而且需要相应的要素支持, 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是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首先, 要做好主体塑造工作。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主体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主体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主体都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变革创新的主体, 而且即便成为变革创新的主体, 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4.3 时机选择与分层实施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是对原有体育组织文化的扬弃, 不仅会对相关人员的利益格局造成影响, 而且会对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日常运转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必须秉持谨慎原则, 选择合适的变革创新时机。适合开展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时机很多, 例如:当原有的价值观念不适应时代要求时、当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当体育组织管理效率持续下降时、当体育组织的发展目标发生变化时、当体育组织的关键领导者发生调整时、当体育组织成员的总体素质发生巨大变化时等。但是这些时机并不是常态存在的, 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因此,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决策者必须准确地做出判断并且果断付诸行动。当确认合适的变革创新时机出现后, 便可以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分层次实施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了。

4.4 评价反馈与修正强化

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完成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就需要一种不断强化的动力, 因此, 必须对体育组织文化变革创新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科学评价, 然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主体, 再根据反馈结果对方案或者实施方法做出修正。

5 结语

总之, 组织文化体系自身包含的内在矛盾是促进组织文化变革创新的根本动力。每一次组织文化的变革创新都会产生新的文化, 这种新的文化的先进性是相对的, 不是完美无瑕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形成的组织文化会逐步显示出不合理性。而且即使是创新的文化一经积淀为传统文化, 也必然会竭力维护其权威性, 同时丧失了其原有的魅力。组织文化体系本身一直都内在地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是源于既有的条件的, 而由新的价值观念衍生出来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又会使条件发生改变, 因而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循环。

参考文献

[1]阮刚.“体育组织”研究——特征、功能、概念与分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2]龚绍东, 赵大士.企业文化变革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202.

上一篇: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下一篇: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