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2024-07-14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共7篇)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篇1

摘 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条件变化的结果,同时又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我国金融创新下的货币政策制定及其操作面临新的问题。金融创新起源于1960 年代,1980 年代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推动下形成高潮,至今扔如火如荼。在这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创新浪潮中,金融创新究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中央银行为实现最终目标,必须选择可跟踪的中间目标,并加以控制。中间目标的选择虽然因各国金融市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但是对充当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的“三性”-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却被视为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间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模糊了中间目标的含义,使得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空前增强,交易账户与投资账户之间、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货币的定义和计量日益复杂化,而货币供给量统计的精确性原本在所有社会经济统计中一直就是比较差的。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1)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为传导的主体-金融机构提供了规避管制的场所。(2)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同质化,使货币政策传统的传导的主要载体-商业银行的作用下降。

第二,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必须通过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这个传导主体的反应来影响经济变量,才能取得效果。在这个传导过程中,货币政策要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传导时滞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迅速扩散,不仅产生了新的金融机构,而且改变了各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使货币需求和资产结构处于复杂多变的状态。这就有可能延长传导时滞,加重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在时间上难以把握,传导过程的易变性提高,从而给货币政策效果的判断带来较大的困难。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金融创新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第一,金融创新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创新工具的使用,如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的非存款工具,更充分地利用货币市场。这样做既能确保其负债规模,又能规避存款准备金对其的约束。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的创新,调整其负债结构,降低寸款比例,增加其他资金来源,减少应交准备金。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创设不受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新机构(如设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使存款准备金对其鞭长莫及。第二,金融创新增大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弹性。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商业银行才

能对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出反应,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才能起到收缩信用或扩张货币和信用的作用。金融创新却破坏了这一基本前提。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从而使超额准备的弹性增大。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商业银行不愿收缩信贷时,商业银行可以减少超额准备,以维持其贷款规模。至于货币的流动性不足,也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其结果是中央银行难以达到紧缩信用的目的。可见,超额准备金的增强,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

3.2金融创新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第一,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的被动性进一步加大。再贴现政策因受到一些诸如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以及贴现窗口管理过严、贷款期限过短等非市场或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被动性,金融创新则使这种被动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上兴起的贷款证券化、融资证券化、发行短期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等筹资渠道的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避开贴现窗口,获得资金融通的机会。商业银行能通过金融市场,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或以较优惠的条件将剩余资金贷出去,以保持资产的良好流动性。随着愈来愈多的市场筹资方式的创新,能一次解决所有需求的金融超级市场得以产生。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窗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中央银行运用贴现率政策,调控经济的做法渐渐失去了意义。

第二,金融创新使合格票据贴现的规定逐渐丧失。金融创新使再贴现的有关规定向自由化方向发展。目前,大多数中央银行不再对再贴现作出严格的规定,其原因有二: ①金融创新使“真实票据说”的理论影响逐渐消失,活跃的金融工具创新使新型票据都能符合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②金融机构可以以政府债券为抵押,从中央银行借人准备金。这种方式在再贴现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并不受再贴现条件的约束。由此可见,创新使合格票据规定的作用逐渐丧失,导致再贴现政策的效用不断下降。

3.3金融创新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第一,金融创新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手段和场所。金融创新导致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为政府融资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它不仅满足了政府融资的需要,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提供了多样化的买卖工具;同时,它还创造了回购协议等灵活有效的买卖方式,使中央银行能更加主动地按既定的时间和数量注入或减少基础货币。

第二,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业务能够更直接地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在金融创新的证券化趋势中,金融机构调整了其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有价证券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特别是政府债券已成为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这使得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资产的重新组合中,对公开市场的依赖性增大,而这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启示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第一,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金融创新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对象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同时,由于各种金融资产在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过程的程度、途径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调节和控制货币

供应量时应有所侧重,基础货币永远构成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这也是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分别控制的依据所在。

第二,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参考文献

[1 ]杜询诚.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创新[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 ]钱小安.金融创新因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 ]萧松华.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凯文•从德.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篇2

1.1 金融创新的微观基础

首先, 微观经济主体对多功能、多样化金融工具的需要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一般而言, 经济越发展经济对货币化程度要求越高, 工商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资产轻便、快捷的运作方式要求越高, 从而对币值稳定、风险小的货币及其相关流通手段与价值贮藏手段的多样化需求越大。这种需求就呼唤着新金融工具与手段的出现。正如有些学者在总结金融创新时代时指出的:“需要是发明之母, 如果目前还存在着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就可能发明一种方法去满足那种需求, 并且这种创新将会成功。”

其次, 金融机构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金融创新的原动力。随着金融市场不确定性 (风险) 的增加和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被空前地压缩。然而面对经济对多样化、多功能金融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趋利避险动机促动下, 在有些国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或者利用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放松对金融严格监管的有利条件, 或者处心积虑地设法规避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业的严格监管与约束, 展开了金融创新活动。

1.2 金融创新的微观经济效应

首先, 金融创新扩大了闲置资金由资金盈余单位流向资金赤字单位并转化为赤字单位投资的融资渠道。一般而言, 银行通过负债类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资金来源;通过资产类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资产篮子, 进行资产组合, 使资金的运用更为科学;此外, 银行还通过对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加强资产与负债、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流动性。

其次, 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资产、负债规模, 使金融机构有充分的空间调整金融产品组合, 分散风险, 改善金融产品流动性和安全性从而使金融产品流动性和安全性管理更好地体现了规模效益。如股票期货 (权) 、股指期货 (权) 等金融创新产品与股票、货币等现货金融产品之间有较强地替代性。而利用股票和货币现货买卖来对现货资产进行调整不仅要经历较长的时滞, 而且还要承担较高的支付清算成本以及因交割时滞而丧失交易机会而造成的机会成本等各种成本。

再次, 金融创新使不同金融机构之间打破了有分业经营的体制, 突破了各自原有的业务领域, 互相参透、互相竞争, 有利于资金市场价格向资金影子价格的回归, 有利于资金在全社会的有效分配。同时金融创新提供了多样化、多功能、高效率的金融产品于金融服务, 使金融资产选择面增大, 有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与偏好, 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的高效运行。

2 金融创新的宏观影响

2.1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 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 从而引起货币须在结构和数量规模方面的变化。一般而言, 金融创新就是在原生金融工具 (Initial Financial Tools) 基础上对某一原生金融工具的功能进行延伸或者对多个原生金融工具的功能进行综合而形成的。然而金融创新产品或金融衍生工具一经形成便成为原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 (Substitutes) 。

其次, 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增加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因为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M1基础上创造M1的替代品, 所以, 我们用M1需求函数模型来考察金融创新对M1的流通速度乃至M1需求函数自身稳定性的影响。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性理论的观点, 货币需求是由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以及投机需求共同构成的, 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增函数,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i的减函数, 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 (1) 式: =f (y, i) , >0, <0, 其中:M1/P=实际货币余额, y=实际收入, P=价格, i=名义利率。

在凯恩斯看来, M1/P在短期内实际收入y是相当稳定的, 因此, 可视为常量。于是M1 / P=f (y, i) 可变型为 (2) 式M1 / P=f (y, i) 或 (3) 式 (M1 / P) /y =f ( i ) , 而 (3) 式实际上是M1流通速度的倒数, 即 (4) 式y / ( M1/ P ) = ( i ) =v ( i ) 。因为人们对金融创新产品 的需求来自于部分M1转出 (即 M1) 和部分储蓄S转出 (即 S) , 且S= y (i) 。所以人们对金融创新产品 的需求函数会表示为 (5) 式: = M1+ S (、 分别表示M1 和S的转出比例) 。将 (5) 式变型为 (6) 式M*1/P= f (y, i) + y (y, i) , 于是 的流通速度可表示为 (7) 式V*=Py/M*1=1/[ f (i) + y g (i) ]。由 (7) 式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 =1且 =0, 则金融创新不会引起M1流通速度的变化。但是, 若 0且 0时, 在n 1的情况下, 收入y越高, 则M1流通速度越低;相反, 在n 1的情况下, 收入y越低则M1流通速度越高。由于现实生活中、 要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所以、 具有不稳定性, 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乃至货币需求函数也具有不稳定性。

再次, 金融创新弱化了货币当局的利率控制力。随着金融创新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金融市场上的利率逐渐由资金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许多货币当局的利率监管措施及其效果大大减弱。金融创新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的同时,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也在增加。然而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有不同的供需状况, 在有些市场上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会上升, 而另一些市场上却在下降, 从而弱化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需求调节型货币政策的效果。

2.2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首先, 金融创新是货币供给的乘数效应增大, 同时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这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来说明。假设人们愿意持有的通货C、定期存款T以及银行的超前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Dd的比率分别为K、t、e, 则有:式 (1) :C=k·Dd;式 (2) T=t·Dd ;式 (3) E=e·Dd。

在没有金融创新的条件下, 由于基础货币B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人们持有的通货C构成, 即式 (4) B=R+C;如果令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分别为rd和rt, 则银行系统所持的总准备金R为:式 (5) R=rd·Dd + rt·t·Dd + e·Dd= (rd + rt·t + e) Dd ;将 (1) 、 (5) 式代入 (4) 式得:式 (6) B=R+C= (rd + rt·t + e + k) ·Dd ;从而有 (7) 式:Dd=[1/ (rd + rt·t + e + k) ]·B。

根据狭义货币供给量定义有 (8) 式:M1=Dd + C, 所以将 (1) 、 (7) 式化入 (8) 得式 (9) M1=Dd + C=[ (1 + k) / ( rd + rt·t + e + k) ]·B。 (9) 式就是在没有金融创新时的M1供给模型。

下面以美国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货币市场存款帐户、隔日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等金融创新产品为例, 探讨金融创新条件下M2的货币供给关于模型与M1供给模型的区别。根据M2的定义, 有 (10) 式M2=Dd + C + T + MMF, 其中:T=定期存款, MMF=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货币市场存款帐户、隔日欧洲美元的和。令T与Dd 的比率为h, MMF与Dd 的比率为l, 则有 (11) 式T=h·Dd 和 (12) 式MMF=l·Dd ;将 (7) (9) (11) 和 (12) 式代入 (10) 式得 (13) 式: M2=Dd+C+T+MMF=[ (1+k+h+l) / ( rd + rt·t + e + k) ]·B。

通过 (9) 式和 (13) 式比较可以看出, 在金融创新条件下的货币供给乘数在分子上比M1的货币乘数多了个h+l, 因为h>0、l>0且都为微观经济主体控制, 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金融创新的确加强了货币供给的乘数效应, 扩大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控制力。此外金融创新货币供给模型 (12) 式中已经包含了M1, 所以M2在总量上很难区分什么是货币, 货币供给的组成中哪一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哪一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如果我们在 (13) 式基础上再推导出M3, M4等货币供给模型, 那么货币的计量甚至定义都很困难, 从而削弱了货币的可测性。

其次, 在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性的情况下, 又由于金融创新货币创造的微观经济主体增加, 并且已不局限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于是货币创造主体呈现多元化。同时, 金融创新特别是直接融资方式的金融创新, 使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机制逐渐弱化。加之回避监管型金融创新使利率限制, 法定保证和信用配给等选择性工具失效等原因, 使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总量控制力下降, 从而货币主义主张的以货币总量为中间目标的供给调节型货币政策, 随着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前提的丧失, 其货币政策效应亦有所弱化。

3 金融创新微观最优化与宏观最优化冲突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从上面对金融创新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金融创新虽可以为金融机构等微观经济主体带来扩大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和增加收入等好处, 但可能给宏观经济的管理者金融监管当局带来货币资产效用弱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等不利影响, 危机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但是, 我们不不能因此就断言金融创新有益或有害。

金融创新在微观和宏观最优化的矛盾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金融创新本质上是宏观经济管理者, 货币政策制定者政府或金融监管者或货币人员与微观经济主体——微观金融创新主体之间的一场博弈。只有政府或金融监管者和金融创新微观状态共同采取合作的态度, 使政府或金融监管者的金融监管兼顾金融创新微观主体利益, 使金融机构等微观经济体的金融创新不危及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只有政府或金融监管者监管与金融创新互相促进, 才能够得出有效均衡的博弈解。这就是解决政府或金融监管者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 解决宏观最优化和微观最优化冲突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Harry D.Hutchinon, “Money, Banking, and the U.S.Economy”Seventh Edition[M].Prentice Hall, Engleuwood Cliffs, 07632, 1992.

[2]Miltion Friedl man, “Monetarist Economics”[M], Basil Blakwell, Inc., Cambridge Cent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02142, USA, 1991.

[3]弗里德曼著, 高榕译.弗里德曼文粹[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4]劳伦斯.哈里斯著, 梁小民译, 货币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9.

金融创新产品效应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委托贷款;效应研究

综观世界金融发展史,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俨然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而委托贷款作为金融创新业务的品种之一,它既对社会融资问题起到了“另辟蹊径”的作用,也是商业银行中间收益的一片“绿洲”。但收益必然与风险并存,委托贷款业务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委托贷款这个金融创新产品,研究其效应的利弊,廓清对其的认识,从而得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一、委托贷款的效应研究

委托贷款究竟是“蜜糖”还是“鸠酒”,一直是金融学家争议的焦点,我认为这个不能绝对而论,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有正效应的同时必然也伴随着负效应。只有探索一个合理的途径,来尽量发挥其有效性,避开其不利,以达到相对的双赢。

1.委托贷款的正面效应

(1)解决资金供需矛盾。目前我国资金密集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内民间资本量大,而投资途径又太少。委托贷款为市场资金的转移和有效运用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使企业融资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资金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2)使企业间的借贷合法化。委托贷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打击高利贷、制止地下钱庄和地下金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社会主义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发挥着积极作用。

(3)有利于增加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不断放开,银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中间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委托贷款业务作为传统的中间业务,通常资金规模较大,成为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2.委托贷款的负面效应

在民间融资异常火爆的背景下,委托贷款风生水起,它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角色。但委托贷款在受到各家银行追捧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监管不到位,产生许多不同于常规贷款的问题,因此它也成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从目前来看委托贷款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假委贷”现象。这主要由银行主观问题造成,如有的银行为控制存贷比,担心贷款超规模,将真实贷款隐藏在委托贷款科目中反映,使真贷款变成“假委贷”,导致委托贷款额大于委托贷款基金;有的银行在未落实委托贷款基金的情况下提前发放委托贷款给资金借款人,而最后提供资金方未按承诺将委贷基金存入银行,导致银行垫款,成为没有资金来源的“假委贷”;也有的商业银行为扩大市场份额,盲目对一些所谓资信好的大客户发放贷款,使一些资金充裕的垄断企业、集团企业可以轻易地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低成本的信贷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办理委托贷款业务,从中获取利差收益,以“贷”换“贷”。

(2)银行操作风险。由于委托贷款业务归属于一类信贷业务,在目前公司信贷业务的审查审批流程式中,实际并未对委托贷款业务进行具体审查,管理中容易出现“真空”。

(3)银行法律风险。从表面上看,委托贷款业务对银行来说属于无风险或低风险业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委托贷款业务已出现不少问题。如前几年曝光的上海社保违规投资案和内蒙古电力违规投资项目,所涉及的资金都是以委托贷款形式发放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法复[1996]6号)中规定“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在委托贷款中,银行可能会因为借款人原因而陷入法律诉讼。根据《贷款通则》第七条规定,受托人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的责任,一旦失误,银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资金来源风险。由于大多数委托企业将信贷资金与自有资金捆绑在一起,放在资金池中统一调剂使用,银行无法掌握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和委托贷款资金的真实来源,也无法据此判断企业是否违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规定办理委托贷款业务。

(5)政策与监管方面有空可钻。委托贷款方面的监管存在政策漏洞,容易出现违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现象。比如,目前尚无文件明确规定房地产委托贷款业务按照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办法执行,一些企业利用这一政策漏洞,在直接贷款不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情况下,绕道而行,采取委托贷款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

二、规避委托贷款风险的相关对策

1.加强委托贷款审查力度,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对委托贷款资金方的授信管理,严格控制授信集中度,根据国家信贷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经营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大客户信用评级与授信额度,有效防范垄断企业、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贷款集中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二是,加强对委托资金来源的审查,完善有关审查手续,审查资金来源时政府部门要出具政府公函,企事业单位要出具加盖单位公章和负责人签字的书面文件,个人要提供其资金合法来源的有关证明如收入证明纳税单、继承文件等,严防套取或挪用信贷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政策明令禁止的资金用于发放委托贷款;三是,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委托贷款操作程序,追究贷后监控不力等行为的相关责任,确保委托贷款资金的合理投放与合法使用。

2.探索建立有效制度和完善征信系统,消除信息不对称

委托贷款目前尚无专项的统计制度,建议统计部门借助银行作为委托贷款业务中介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委托贷款业务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委托资金来源和投向等方面信息的监测分析,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依据。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促进信息跨行流动,使银行全面掌握企业的借贷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风险,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的风险,并防止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用来办理委托贷款的现象。

3.明确责任,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为规避银行在委托贷款法律关系中所承担的损失风险,签订《委托贷款合同》时,银行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承担不必要的义务,在合同中严格限定受托行责任,明确其作为代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不应承担任何因委托人和借款人原因造成的风险损失。建议对目前的委托贷款合同法律文本进行修改,对具体委托事务进行详细的约定。同时在委托贷款业务的办法过程中,加强对书面通知的应用。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委托贷款业务。一是严格限定准入条件,明确商业银行办理委托贷款业务应具备的条件、委托人与借款人的资质,并规范委托贷款的操作流程;二是严格规范“多对一”的委托贷款行为;三是明确委托贷款当事各方在贷款用途、对象是否符合国家货币信贷、环保、产业等宏观政策方面的审核把关责任;四是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信贷政策以及委托贷款业务管理办法,防止企业或银行利用委托贷款逃避银行业监管当局的监督;五是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收费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与此同时,需加大属地监管的力度,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加强监测和现场检查力度,定期进行委托贷款专项审查,对违规办理委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得以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著,欧阳颖等译.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浩.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5(1)

[3]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2005(6)

[4](美)马歇尔班赛尔著,宋逢明等译.金融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篇4

谢荣巍 国金11***79 【摘要】当前,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的市场手段就是进行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而我国商业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却相当薄弱。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找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产品创新 存在不足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是增强盈利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同时这也是商业银行产品竞争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意义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仅仅是银行业对产品进行的完全自主的原创性的开发,还包括引入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对原有产品的功能进行拓展、产品间的组合和重新组合,产品的重新市场定位等。

首先,金融产品创新必然伴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从而使金融部门能运用各种金融产品来消化经营风险;其次,金融产品创新能推动金融市场向前发展,可以实现风险的社会分散化;最后,金融产品创新保证了产品的多样化和服务的特色性,使客户从中得到方便和利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目

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落后产生的滞后效应已经显现,而且负作用大,应引起商业银行和相关监管机构的足够重视

(一)金融产品创新缺乏针对性

首先,一些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只图规模,不注重效益,以提高自身知名度、抢占市场为主要目标,并不是真正围绕客户需求而开发产品。同时,产品开发和改进往往从行内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对客户需求缺乏必要的细分和整合,导致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前瞻性和吸引力的金融产品。

(二)金融产品创新层次较低

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的产品多达百余种,范围涉及银行经营的各个层次,但大多是通过“拿来”方式从国外或同业模仿、引进的,吸纳性的创新多,真正由自己首创、具有特色的原始性创新少,独特性不强,商业银行之间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不但无法成为自己的核心产品,反而形成了过度竞争,往往进行的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而不是高层次的服务竞争和差异化竞争。另外,产品创新的范围虽广,但大多数属于科技含量少的低层次金融产品。各家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大多是在传统业务基础上的创新,缺乏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组合创新,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

(三)金融体制不完善

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按一级法人管理,逐级授权的原则,予以审批或备案。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办或增办的业务,原则上不得超过其上级行的业务范围。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在审查商业银行新业务时,对超出现行规定的创新行为往往持观望的态度,这与商业银行对发展新业务的需求不相适应。另外,我国的金融体制长期以来受行政干预很大,而且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国家为稳定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金融业激发不出创新的活力。

(四)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而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制度的建立落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从而制约了包括银行产品创新在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

(五)机构设置调整缓慢

在内设机构上,主要按照业务及产品分类设置部门,一个部门只负责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和服务,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无法从整体上对业务进行综合管理,更难以对客户、渠道、业务等进行成本分析。

(六)缺乏金融创新人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缺乏。在整个产品创新过程中,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但我国商业银行投资理财及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产品创新开发人才以及符合创新需要的理论与实践、业务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不强。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建议(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首先,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策略,从而强化特色创新意识,避免产品重复和同质化。再者,加强客户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要,为客户提供有差别的分层服务,提高产品适用性和客户满意度。另外,可通过与保险、证券行业合作,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产品品种、拓展我国商业银行在组合产品创新方面的空间市场。同时,依托银行业电子化建设,以技术创新作为银行产品创新的突破口,依靠电子化平台,使银行产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大大提高,有利于银行维持产品创新的效益,也能使其服务向自动化、简约化方向转变。并且顺应国际银行业趋势,将应用技术作为产品创新的主要手段,完善现有的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及时更新各项功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客户信息数据库,进行集中、有效的数据信息管理,应用数据挖掘,进行业务产品的研发。

(二)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首先,将监管理念由“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向“法无禁止皆可为”转变,为商业银行留下了很多自主创新的空间;其二,监管模式上只规定相应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在标准内根据情况自主创新;其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构造银行业的良好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成果。

同时,推进经济立法进程,改善社会恶劣的信用环境,加快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混乱、违约失信的问题,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另外,完善金融创新组织体系,对创新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完成对创新业务的战略方向选择和具体业务的筛选、理顺银行内各部门在业务创新中的关系、强化创新的整体规划。

(三)加强部门的沟通,创新业务考核激励

首先,部门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以保证市场信息在银行内部的传递及时、有效。

其二,创新业务的考核激励,可以按地理区域或业务单位考虑所占用的资本成本、测算固定成本,以及按单个业务品种或业务单位准确核算可变成本和机会成本,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创新业务可以按照经营者、管理人员、客户经理、柜员等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绩效挂钩、重奖重罚。

其三,加大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支撑力度,提高金融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动全行创新业务的持续开展。

(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的培训、激励、更新、多渠道、多方式的进行人才开发。首先,建立健全金融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管理制度,有关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才能够从事金融服务;其次,借助完善的员工培养计划,对从业人员开展适时的继续培训,并对其业务水平及服务进行跟踪评价,将银行专业化人才培养成为全面复合型专家。另外,商业银行应当引进具有丰富市场经验或显著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由于银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一方面导致了国有银行改革动力的不足,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国有银行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非国有经济的融资要求。因此,首先要打破所有制方面的限制,发展新的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针对非国有产业融资的非国有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放宽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那些效益良好的经济实体进入金融市场交易,让那些经营亏损、资不抵债甚至是违规经营的经济实体从金融市场上有序地退出。

(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有效导入,所有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而惟独作为金融产品价格之源的利率没有放开,没有市场化,还是由国家指令性调整。利率制定的非市场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调整,使得判断宏观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货币政策效果好坏缺少了最准确的标准,还影响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所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宏观经济改革都要求建立一个在市场条件下比较有效的利率调整机制。(三)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问题

我国是在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同样,引起国内银行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不得不考虑从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寻求自身的业务发展,于是各种取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创新已经悄然涌现。这几年,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开始扩张,包括代收水电费、电话费、财务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混业经营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法律体系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要稳妥地做好混业经营的各项准备工作。除此之外,还存在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高,资本充足率依然较低;内控机制和经营业绩依然不甚理想,内部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较严重的缺陷,竞争力依然较差;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问题。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规划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和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围绕这些目标,在此就对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看法。

(一)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为了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中央政府已提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人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保留或适当合并现有地、市分行,加强分行或支行的金融监管,二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完善央行的金融监管制度,制定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并改善管理办法,(2)健全金融监管责任制,(3)对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及启示 篇5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金融创新模式 启示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内容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推动利率市场化和项目开放性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基于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前提下进行了金融改革试验,有效的解决了经济金融体制的内在症结,为系统性及综合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广阔空间。基于这一方向及目标,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一)突破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限制,推动了汇率改革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浮动汇率,人民币的汇率会受到央行的干预。汇率的改革方向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及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在区放开汇率的衍生品交易,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市场接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度加快。

中国将很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上海自贸区内,境内的个人资本流动和进出都比较方便;境外资本的流动性也较为顺畅,可以让企业得到贷款,也可以投资证券市场,但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必须要谨慎。因为资本账户开放后会冲击金融体系,其结果不可逆转。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账户的开放已经不在掌控之内,出现了“出口虚增”的现象。经过不断发展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的部分经济行为会对金融开放形成倒逼效果。因此,金融账户的创新及开放式必然的趋势,但其开放过程要十分谨慎。

(二)主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创建创新金融市场

在国内外环境下,自贸区进行的多重改革中,不可复制的只有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独特优势,掌握住发展机遇,以最快速度发展成为离岸金融中心。利用上海所在的优势,形成其他城市不能跨越的金融高地。因此,离岸金融市场要构建起分离型为核心,渗透性的金融创新模式,其特点是通过不同账户类型的确定将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进行分离,烦是允许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之间进行适量的渗透。利用适当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催生人民币的存款和贷款的需求,推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

(三)将金融市场化作为导向,构建起金融创新试验场

自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先后出台了多条支持金融自贸区的政策措施,自贸区内银行逐渐开始了利率市场化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创新,既是自贸区金融支持建设的结果,也是自贸区有序平稳发展的动力。金融创新模式的主体不只是局限于商业银行,还有股权投资等非银行机构。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加入到自贸区金融创新中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贸区作为开放及创新平台给金融主体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向金融主体提供了创新模式的研究开发可行性。但任何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模式中都需要做到尊重群众创造和市场规律。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发挥出其溢出效应,二是要基于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要求,在可控风险中快速创新。

(四)金融创新模式的助推器

上海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引人关注是对金融领域的改革,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和离岸金融业务等都是创新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在表面上是将对外开放及自由贸易作为重点,其实其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改革市场经济体制而做的铺垫。面对创新程度较高的领域,下一步重点是对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这一过程涉及到国内的体制性变革,必然会产生带动效应,对国内体制的更新改革都会带来示范效果。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模式的启示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显著的示范作用,可能深化金融体系的市场化创新,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转变为金融大国,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力地突破目前经济增长的悖论。

(一)有助于形成金融市场稳定前进的良性预期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包括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等,让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的运转体制机制,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就微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在资金、制度等方面构成两元结构,会提升市场参与者的热情,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推动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体系的对接。就宏观角度而言,上海自贸区体现的是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形成能够支持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增长动力,可以构建起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预期。

(二)提高区内金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大发展

金融创新对借贷款者带来的巨大动力,也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他们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中二选一。由于金融创新可以把市场的供求关系关系反应出来,促使金融信息越来越准确和公开,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银行与银行之间、商品与商品之间的资金来回流动限制。同时,金融创新模式给金融业带来了多重盈利空间和机会。金融的自由化及创新促使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较为灵活的运营方式。

(三)确定金融创新的渐进性定位

因为自贸区是探索和建设同时进行的,多项政策没有参照对象和时间表,金融创新及金融开放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金融创新模式是为了与国际更好的接轨,找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模式,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机制,给国内的金融改革提供可以推广和可以复制的经验,推动金融自贸区发挥应用的效用和功能,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了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国际金融和自贸区金融的对接,满足相关跨过投资和贸易服务的要求,促使金融创新开放和发展的基调具有一致性,推动符合条件的资本项目及外汇机构全面创新。金融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企业本身的改革决心以及改革力度的影响,若自贸区内企业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不实行自负盈亏,其自身效益肯定不高,很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篇6

饼干在分类上属于焙烤食品中的一种,又是休闲食品中的“老大”。饼干行业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休闲食品,因其技术含量和进入壁垒都比较低,业内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同时一些大型食品公司也将其作为主要产品。

我国饼干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最近5 年来的饼干总产量和销售额年均递增20%。据中咨网(http:///)对饼干市场调查显示,2011 年全国606 家规模以上饼干生产企业的总产量约551.8×100000 t;销售总 产值1 103.6 亿元,同比增长37.5%;出口交货值21.3 亿元,同比增长33.9%。

从饼干销售产值上看,河南、福建、山东、湖北、上海位居前列,其中河南省21.6 亿元、福建省110.5 亿元、山东省105.8 亿元、湖北省79.7 亿元、上海市78.8 亿元。以上5 省(市)销售产值合计为589.4 亿元,占全国总销售产值的53%。

然而,近年来饼干行业的国际贸易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进出口量尽管每年都有所增长,但与整个行业规模和增速相比,饼干行业的国际贸易状况对行业整体运行趋势的影响也不大。

外资企业和港台企业仍然占据中高端市场的主导位置,继续领跑行业;内资企业虽然不乏亮点,但是若想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较大难题。一方面外资企业的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而且占据着国内饼干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他们依托自身的雄厚实力和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对国内饼干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随着饼干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影响,国内饼干行业近年来的企业并购、整合的态势愈趋明显,企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更加显现出优势。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中小型饼干企业被迫重组或倒闭。而外资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加速发展,市场集中度也将会不断提高,但预计未来5 年内仍然不会出现极少数企业独占市场的垄断局面。

民营企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逐步提升管理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准,向规范化管理迈进。规范化管理是企业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升级只是企业升级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实现人才的升级才是企业的真正升级,打造一支优秀的生产经营团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注重品牌培育,提升产品价值。品牌消费已经逐步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品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总之,目前我国饼干行业的基础较为扎实,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只要始终秉持诚信、创新、进取的经营理念,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积极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我国饼干行业就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对近些年来中国境内饼干行业的发展作一关注,通过品牌培育、产品细分、行业标准等的有序健康发展,国内的饼干市场无论是在包装规格、品牌消费,还是在口味品质、功能特性等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产品特点,并逐渐形成了现阶段所特有的行业发展特点。利用跨界思维整合和借鉴焙烤类、休闲类特色产品的风味特点,饼干行业的产品创新逐渐呈现出向主食、休闲、点心方向发展,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在所有的即食方便食品中,中国的饼干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总产量和销售额年均递增20%,增长速度在整个食品行业也是领先的。未来几年国内饼干总消费量还会持续增加,行业规模也会不断扩大,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其他主食品和休闲食品的份额也在不断加大对饼干类产品的冲击,与饼干产品争夺市场,这对饼干行业来说未来的竞争将激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食品、原料和生产技术的大量涌入,从20 世纪末开始,烘焙食品显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焙烤食品是人们生活的长久伴侣,饼干作为其中的一个分类,得知了焙烤食品的发展方向也便明白了休闲食品的未来趋势。基于营销目标的跨界思维整合和统筹越来越被成功应用于饼干行业的产品创新中。

饼干业最大的竞争力在于品牌。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中高档食品的消费能力和欲望会逐渐增强,低档饼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消费者更倾向于名牌和高质量的中高档产品,品牌形象越好,市场的竞争力就越强。当初饼干作为一种休闲食品并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高档饼干需求弹性很大,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升降会给饼干市场带来较大的波动。“八五”、“九五”期间,我国食品行业多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学科建设着重于解决“量”的需求问题,科研工作也是针对于如何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如何减少生产浪费等方面展开。“十五”、“十一五”期间,则开始向“保质”方向发展,生产出更高质量的食品成为科研的重要方向,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性的重视,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饼干行业作为休闲食品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产业,更是把安全、营养放在了首位,诚信经营,稳健发展,以“三氯氰胺”事件为戒,不断增加企业自身应对各种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和提升产品品质,增强良性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赢在细节,各有千秋的品牌推广手段使消费者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来自品牌的那一份亲和力。

据中咨网()对饼干市场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全国饼干生产企业大约有2000 多家,主要分布在河南、广东、山东、福建、四川、陕西、江西、湖北、河北等地,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但总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近90%。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虽然生产厂家不太多,却集中了一些大型外资企业。不论是国际上优势品牌的霸主还是后起之秀的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在不断重视培养、储备、吸引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发达的资讯信息,对产品定位进行细分,以期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

如今,消费者的消费经验越来越丰富,单一元素的产品已经很难提起消费者的兴趣,将原来毫不相干或同一行业不同品类(成分、口味、包装、功能等)的多种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给品牌产品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提供不同于以往的第三种、第四种感觉,已成为适应当前消费体验的一种必然。

近些年来,中国饼干行业逐渐向主食、休闲、点心三个方向发展,尤其是中高档饼干将由过去的点心功能向点心、休闲双重功能方向发展,如格力高、好丽友等以注心、涂饰的新颖着味方式,结合各类中西糕点,推出了种类繁多、两袋分装的小包装类花样饼干产品。

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效应 篇7

溢出效应通常被用来描述技术扩散的外在性。李平 (1999) 提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 促进当地生产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Kokko (1992) 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其二来源于竞争。Das (1987) 发现, 溢出效应对企业已构成一种潜在成本, 因为免费搭便车的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溢出更多的一方相抗衡。以Das为主要代表的学者, 在20世纪80年代重点研究了竞争性的溢出效应, 但他们大多数却忽视了竞争性企业自身的决策和行为。Klibanoff和Morduch (1995) 发现, 在小溢出条件下, 合作没有现实意义, 而在大溢出前提下,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提高经济效率。Ziss (1994) 则构建了一个有溢出的两阶段双边寡头博弈模型, 将不合作方式与合资、定价及合并三种方式作了比较, 得出结论:在溢出足够大时, 上述三种合作方式的福利水平都高于不合作方式, 其中合并的福利水平最高, 定价的福利水平低于合资。在此基础上, 本文考虑的是不同于合资、定价及合并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具有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 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本文中我们认为,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充分考虑溢出存在的事实下, 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或自愿扩散, 促进企业方和学研方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种经济外在性会影响企业方和学研方的行为或者策略。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 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商业化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生产出新产品, 称为产品创新;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生产成本, 称为生产创新。在生产创新中, 企业价格-成本边际的提高来自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在产品创新中, 价格-成本边际上升, 是由于购买者愿意为新的产品特性付出更多而导致价格上升。很多关于创新的研究都主要关注工艺创新, 然而, 在美国四分之三的企业创新投资都是用于产品创新。本文考虑技术溢出效应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过程中, 企业方和学研方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行为。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市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相应结论, 以期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本模型的假定及描述

在Symeonidis (2003)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基础上, 将其扩展成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 考虑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下的联盟成员策略或行为选择, 进而探究影响联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和影响机理。第一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第二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选择合作创新的投资水平;第三阶段, 企业方和学研方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

假设某一产业中, 存在着一个企业方和一个学研方, 分别记为U和I, 在该产业内它们各自拥有某项优势资源, 且双方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互补性, 企业方和学研方均能独自进行产品创新, 且产品具有同质性。在博弈过程中, 考虑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性, 第一个是水平差异, 用外生变量δ∈ (0, 1) 来刻画, δ→0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为0, 而当δ→1时, 代表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严格互补。第二个是垂直差异, 用参数u刻画, 代表产品的质量, 它与创新努力成本有关。沿用Vives (1985) 的质量提高型平方效用函数, 产品逆需求函数为:

(1) 式中, p为价格, u为产品的质量, q代表产量。为了研究的方便, 我们认为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双方的固定成本均为0, 双方的边际成本均为c, 且0<c<1。同时, 为了将质量u与创新努力成本R联系在一起, 本文再引入Motta (1992) 给出的模型函数ui=εRi1/4+ερRj1/4, 其中ε>0, 用来衡量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 ρ表示技术溢出的程度, ρ∈[0, 1]。

二、模型分析

本文构造了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为了找到纳什均衡解, 可以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下面将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分析。

第三阶段:产出阶段, 企业方I和学研方U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I和U选择产量最大化其利润πi:

价格和产量都为正数, 通过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 有:

第二阶段:I和U选择质量水平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πi-Ri, 即满足一阶最大化条件。

这代表的含义是, 每家企业选择创新努力成本的最大值是当一单位的创新投入等于其创造的收益时得到, 将求得的各个对应偏导数表达式带入 (5) 式中, 令ui=εRi1/4+ερRj1/4, 求得均衡为:

这里得到企业方和学研方最终进行产品创新质量相同的均衡, 是由于模型考虑的是对称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致。

第一阶段:I和U决定是否进行合作的产品创新, 若不进行合作产品创新, 则I和U只有选择自主产品创新, 此时, 我们需对ui=εRi1/4+ερRj1/4进行修正, 因为自主创新时很难享受到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由于技术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回报, 令ρ=0, 此时,

虽然, 对于 (7) 式的可行性还有待验证, 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点, 就是当双方选择自主产品创新时, 最终产品的质量程度降低了。由于本文考虑的产品创新和以往大多数文献考虑的过程创新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创新是通过直接提升消费者效用而达到尽可能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而过程创新则是通过降低其边际成本来达到同样的目标。所以, 产品质量的降低会直接导致最终利润的降低 (在不降低成本的情况下) 。

三、模型结论

结论1: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情况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都倾向于合作进行产品创新。ρ越大,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大,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产品质量越高, 所得利润也越大。相反, ρ越小, 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越小, 同等的创新努力成本下, 所获得的的产品质量越低, 所得利润也越低。

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来看, 也基本上符合结论1的描述。周青 (201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揭示了技术联盟的主要方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把技术联盟划分为协作研发联盟、专利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三种基本模式,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大, 那么协作研发联盟的创新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足够小, 那么技术标准联盟的绩效更好;如果技术创新的溢出程度介于中间部分, 那么专利联盟的创新绩效会更好。

结论2:企业方和学研方的优势资源互补性越强, 双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所得的收益越多。根据 (4) 式, 在边际成本c不变, 创新努力成本R、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技术溢出程度ρ一定的情形下, δ越大, 企业方和学研方优势资源的互补性越强, 其利润π的值越大。这也从理论上解释了, 为什么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时, 有效地选择联盟伙伴对于联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实践上来看, 伍建民等 (2011) 调查了北京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状, 发现北京地区大多数联盟吸引了其所在行业的顶尖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入。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信息产业部支持下成立于2003年7月, 是孵化于中关村、立足于中关村, 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 致力于制定和推广IGRS标准。其核心成员几乎包含了国内所有的知名3C终端生产企业、运营服务商和大学科研院所:联想集团、TCL集团、长城集团、创维集团、海信集团、康佳集团、美的集团、网通宽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光大银行等。通过汇聚国内优势科研院所和强势企业的创新资源, 借助联盟这个极具特色的创新平台, 为“建设中国标准, 推动自主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结论1和结论2为前提, 我们根据Hart和Moore (2008) 在“Contracts As Reference Points”一文中提出的“契约参考点”理论, 将合作收益分为循例收益和完美收益。两者的区别是:循例收益指契约文字上的收益, 完美收益指契约精神上的收益;循例收益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可被强制执行, 完美收益则不可被第三方证实, 也不可被强制执行。在此基础上, 我们认为当各创新行为主体从联盟项目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愿意提供出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相反, 若是从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小于其循例收益时, 他会收回一部分精神上的完美收益。

结论3:在企业方和学研方合作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 循例收益与资源互补程度呈现负相关, 而完美收益则与行业中技术机会指数ε呈现正相关。将 (6) 式代入 (4) 式可得:

当双方选择进行自主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0, 将其代入 (8) 式中得:

当双方选择合作产品创新时, 我们令ρ=1, 将其代入 (9) 式中得:

四、不足和展望

与以往大多数文献不同的是, 本文主要考虑在溢出效应下, 企业方和学研方进行产品创新, 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时的价值实现机理。最重要的结论是, 双方之间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本文模型中博弈的双方仅限于企业方和学研方, 且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 (相同的边际成本c) , 这与常理上的学研方一般不进入产品市场, 如果进入, 情况是学科性公司的企业性质相冲突, 但考虑到若对本文模型中的第三阶段即古诺竞争阶段进行修正, 让其边际成本不相等或者是以非线性动态形式体现, 对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性影响, 且太过于复杂, 故在此作一个理论上的强假设。然而, 对于引入多个产业技术联盟博弈主体, 如政府、第三方机构等, 且考虑博弈各方的信息的不完备性, 将是本文可以扩展的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 本文在求解模型中的均衡时, 是建立在博弈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形下的, 而实际上, 产业技术联盟中依托项目进行合作创新时, 一般会有一个核心企业, 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形下, 会涉及到势力对博弈的影响, 这点无疑也是值得探究的方向。本文之所以选取技术创新中的产品创新来建立模型, 是因为考虑到在产业技术联盟的实践过程, 大多数联盟的合作项目都是一些重大的产业性关键技术, 这无疑与技术创新中的过程创新相差甚远。

摘要:本文考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情形下的产品创新过程, 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 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竞争的均衡条件, 得出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 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产品创新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上一篇:学年鉴定表系部意见下一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