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制度(精选7篇)
金融供给制度 篇1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 制度建设是关键, 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但是, 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 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 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 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总体上讲, 城市和工业反哺和支持农业的金融局面还远未形成, 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近年来,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 学术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官兵 (2005) 认为, 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代理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 建立基于农户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张杰、尚长风 (2006) 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 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 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均衡逻辑;赵丙奇、冯兴元 (2008) 认为,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改革, 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 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 即需求跟进战略。由此可见,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问题的理论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诺思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金融中的供给制度陷阱, 并深入分析其深层原因, 提出以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跳出制度陷阱, 推动农村金融的蓬勃发展,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按照内在动力, 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迁或替代, 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 它由个人或一群人, 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利益驱动、自发性和渐进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国家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而引入实行的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其变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而公共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制度均衡是极少的, 制度不均衡却是经常的, 国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就是为了弥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的制度供给不足。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要解释长期制度变迁, 国家理论必不可少。道格拉斯·C.诺思在其所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 提出了对经济学界影响颇大的国家理论, 其主要观点如下: (1) 国家是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 (2) 国家给社会提供制度并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是为了取得收入。诺思指出, 国家及其统治者也是“经济人”, 也追求福利和效用最大化, 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制度或者进行制度变迁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完全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 (3) 国家在提供制度的过程中, 由于其目的 (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 常常会发生冲突, 因而, 统治者也往往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 (4) 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 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制度。而当国家提供这些基本制度时, 会出现一种我们常说的“悖论”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诺思悖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 国家权力是构成有效产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制度又往往不是中性的, 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 往往会导致低效的产权制度结构。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供给制度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 相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供给制度陷阱之中:在支农的旗号下,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却一直体现“以农养工”、“以乡带城”的“劫贫济富”倾向, 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 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 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趋向“非农化”, 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
1. 第一个阶段:
1978—1996年, 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 (1) 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其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 (2) 农村合作信用社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 恢复“三性”, 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3) 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 专门经营从农业银行剥离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4) 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 农村合作基金会异军突起, 大大满足了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这个阶段的改革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 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较快发展。但是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明显滞后。1979—1993年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 受到层层行政干预, 背离了“合作”的初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 并初步形成了从农村“抽血”的局面:1984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率为0.41, 1996年降为0.22, 并且此后还在继续下降。2) 农业银行一直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任务, 不利于商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改善。3) 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组织非规范经营, 加剧了农村金融风险。为此, 以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 第二个阶段:
1996—2003年, 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按本阶段的制度设计, 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三家金融机构中, 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 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 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 形成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 在实际运作中, 我们没有看到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去支撑农村金融的局面。实际情况是: (1) 中国农业银行在1996年后“洗脚上田”, 逐渐撤并基层分支机构, 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 (2) 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 只是代理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粮棉油流通体制理顺后, 连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值得怀疑。 (3) 广大农村仅剩下农村信用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 承担“一身三任”的角色。由于农村信用社既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 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 只能继续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 加上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 其经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实际上, 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历史包袱沉重, 资本金严重不足, 产权不明晰, 法人治理不完善, 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4) 农村民间金融受到压制, 转入地下运营。从总体上看, 这一阶段改革的结果是: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 反而有所下降, 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消费性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能再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满足, 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有十分苛刻的贷款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性金融需求更缺乏来自大银行的资金保证。而且, 在农村经济存款市场上, 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流入城市, 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3. 第三个阶段:
2003年以来, 农村信用社初步走向市场化时期。以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公布为标志, 这轮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要求, 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把农村信用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维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 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进行。可以预见, 本轮改革完成后, 诸如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将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将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模式。但是, 由于本轮改革的目标不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 而是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所以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 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特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陷阱的理论根源
1. 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 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 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行为, 是外力作用, 而非内部驱动, 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 是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农信社从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 再与农业银行“脱钩”, 恢复合作性质, 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变迁的方式。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 却未必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制度需求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在决定与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 既有促进农村金融效益最大化的动机, 更有巩固既定经济体制和自身利益的意愿。改革的措施、速度都要与政府利益和偏好一致, 微观金融主体只是金融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首先, 197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 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结果这两次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变革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发挥, 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第二次变革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如前所述的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其次, 农村经济制度的上述两次变革, 都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 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农村经济制度变革路径相悖状况, 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日益萎缩和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变革后的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 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 但农业银行和农信社由于属于“官办”, 衙门化作风严重, 加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涵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村金融业务的缩减。在此情况下, 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 形成了现存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性, 即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 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 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得到自我强化。诺斯认为,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 制度变迁会进入良性的轨道而迅速优化, 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 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要扭转既有方向, 通常要引入外部变量, 付出昂贵的成本。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之所以呈现政府主导特征, 一方面, 由创新的初始条件所决定;另一方面, 创新路径选择的错误使然。首先, 创新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初始的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中国金融创新的基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 这种体制下的金融机构是指接受政府控制、服务于实物分配计划的政府职能部门, 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 既无创新的愿望, 更无创新的权力。因此, 改革初期,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创新, 都只能是由政府来决定、组织和推动。其次, 创新的路径错误使政府主导特征得以继续。中国市场取向的农村金融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包括融资机制市场化、金融机构企业化、金融活动竞争化、金融管理适应化和人们金融意识的不断提高、信用观念的增强等多方面。这些方面不可能齐头并进、一步到位, 因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制度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 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 农村金融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构造有效的金融机构。但是, 产权制度是组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是有效组织, 首先是它不具有有效产权。国有独资产权无效决定了国有独资机构组织无效, 进而决定了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无动力, 再加上国有独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的绝对垄断地位, 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主导特征自然会延续下来。
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跳出供给制度陷阱的正确选择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 也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 让制度变迁沿理想的路径演进, 不能就金融论金融, 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推进农民组织化, 为农村金融发展培植制度环境。
首先,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民经济组织可以在税收上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 并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 在农民组织的建立和登记上提供便利, 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组织管理层的专业培训。其次, 加强法制建设, 构筑完备的农民组织法律体系, 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2. 创新土地制度, 通过制度供给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
(1) 要对耕地实行国家发包, 明确赋予农民一定时期的产权, 建立保障农民权益的产权制度, 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2) 要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收益分配关系。 (3) 要建立土地市场, 加速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机制。
3. 主动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适度发展, 构建符合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
(1) 正视和承认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改变对其持有的漠视和敌视的态度, 并认真研究其特有的规律。 (2) 制定相关法律为非正规金融提供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 减少其躲避管制所发生的成本, 规范其行为。 (3) 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 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监控, 把其负面效应减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朝晖, 徐丽.农村内、外生金融之比较——基于满足中国农户融资需求的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 (6) .
[2]于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J].农业经济导刊, 2006, (7) .
[3]陈柳钦.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践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
[4]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逻辑[J].银行家, 2006, (3) .
河南农村金融供给问题研究 篇2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的成立宗旨, 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和财政支持, 实行独立核算, 自主、保本经营, 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是承担粮、棉、油收购与储备, 国家专项贴息扶贫资金投放与管理, 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财政贴息贷款, 办理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利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 办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的代理拨付等。
然而, 截至2006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贷款高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收购, 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的生产、加工建设所需的贷款投放不足, 对于农户的一般资金需求及农业开发, 像土壤改良、育种技术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发性项目基本不提供支持。对于农村道路、桥梁、水利、通讯、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资金需求基本不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渐市场化, 涌现出大批经营农副产品和农业科技的民营企业, 而这些企业也难于取得贷款。特别是近年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市场定位也悄然转移, 将一些资金用于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分行只在全省的47个县设有支行。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其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在农村信用社成为正规金融服务农村的核心力量的大背景下,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它发放的农业贷款占所有的金融机构放贷的绝大部分。据河南省银监局统计, 到2006年12月末,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中, 60%以上为农户贷款。
然而, 近年来, 河南农村信用社规模快速扩张, 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存款, 但是出于自身财务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吸收的农村金融资本投向非农产业的活动和现象, 商业化趋向严重。主要表现有:第一, 在河南农村信用社吸收农村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 它在农村发放的贷款占其存款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第二,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组成中, 用于第一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有下降趋势, 而用于第二产业的新增农业贷款明显增加。另外, 农村信用社从农村吸纳的资金明显大于农村信用社向三农投入的资金, 其存贷差额呈增长趋势。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 而农业贷款余额以很小的幅度增长或零增长, 大部分资金投放到了非农领域, 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的贷款, 其经营渐渐偏离“支农”的大方向。
三、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
商业金融机构是完全以营利性为目的, 提供各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法人机构, 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等, 农民更为熟悉的是各类银行。对于河南农村地区来说, 商业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河南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 只存不贷, 成为农村经济的“抽血机”, 而其“输血”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河南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 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 放弃农村, 进军城市。由于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 使得河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 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同时, 就网点设置成本而言, 与有限的预期收益、较小的客户容量相比, 河南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遍布网点的代价太高, 不符合成本收益核算的基本原则, 撤销县域基层网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 河南农业银行的撤出确实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和农村资金流出的消极后果。河南农业银行对支行的资金贷款权上收过多, 对支机构主动营销贷款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得一些应该发放的贷款而没有发放, 借贷规模逐年递减, 农业类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逐渐降低。目前, 河南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是对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和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 而对广大的农村中小型建设项目和中小型产业化企业以及农户的生产和经营缺乏应有的金融支持。而且近年来, 河南农业银行进行贷款结构调整。农村资金总量不足, 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 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民间金融机构与个人的金融供给
民间融资是产生并生存于民间的资金融通行为, 因此被称为“草根金融”。民间金融机构是指民间个人组建的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或合会组织等。对于河南不少地区的农民来说, 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据笔者对河南农村的调查, 约有83.3%的农户都曾经有过民间借贷活动, 而且借贷用途不仅用于生活临时资金急需如结婚、建房、子女上学等等, 而且发展到现在不仅工业、商业, 就连办学校、办医院, 也会采取向民间集资的办法。近年来, 民间融资呈快速增长、逐年活跃态势, 已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同时, 河南的乡镇企业很大一部分是靠民间借贷起家或发家的, 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63%靠民间借款。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为农村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 相对于金融机构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 更加适应民间资金融通“短、小、急”的特点, 因此成为中小企业及个人选择民间融资的重要原因。根据农行郑州市支行调查, 地下金融正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级市中民间借贷的“盘子”要占到整个农村地区资金市场总量的1/4多,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占一半左右。除融资额度逐年加大, 河南省民间融资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利率逐年攀升, 平均达到24%以上, 均超出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平均利率和农信社贷款平均利率。在目前中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的政策下, 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 因此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 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 从而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实际上, 大多数资金充足的农户对资金缺乏农户的友情借贷数量毕竟有限, 如果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媒介组织, 就会满足资金充足农户与资金缺乏农户之间的生产性信贷供求, 因此, 在河南农村经济中, 这些机构虽然长期被政府打压, 但是在一些民间组织的大力扶植下, 仍然很顽强的生存并迅速发展起来。
无可否认, 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 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力所不及的领域和范围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其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特别是在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属于非正规金融组织, 自发性必然蕴藏一定的风险性, 违约率高, 易受市场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它吸引了城乡居民大量闲置资金, 长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形成监管真空, 造成金融信号失真。特别是高利贷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 更是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 将可能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造成破坏和冲击。
五、结论
在河南的大部分地区, 农村经济仍然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兼业经营的特征明显, 特别是在南部和东部地区, 农村还比较贫困。在第一产业的生产中, 由于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 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农户及农村的经营实体在生产、流通中需要的大量资金, 完全靠自身积累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的注入和支持,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要求我们政府要结合河南的实际, 首先采取政策性金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增加对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供给;其次, 根据河南农村现阶段的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 重新定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各类针对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的职能, 增加对农村地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最后, 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同时在河南农村增设各种农村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县级机构, 以便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现行的金融机制, 可以增加农村的信贷供给, 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只有完善农村金融机制, 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 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彭宇文.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 .
[2]陈平, 孙向东.因情求策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江苏省为例[J].集体经济, 2009, (8) .
[3]董晓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模式设计考量 篇3
三农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讨论也是日益激烈, 我国政府对提出的解决政策也是进行了种种尝试, 归根结底三农问题解决办法被分为两类, 一是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农村金融问题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也关系着其自身的发展, 对于当前提高我国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1]。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内涵
农村金融是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前提, 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历史中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当农村金融被当作一个概念单独提出时,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长期以来金融的概念都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 所以农村金融的概念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流通。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且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结合。农村金融不仅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进行变换。
二、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供给主体的约束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主体概念的缺乏, 并且没有按照三农的概念去进行考量。农村的金融改革主要是对其性质重新进行定位, 在供给模式方面要与经济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建立相应的模式。在这种金融体制的背景下, 其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供给主体的整体布局严重失衡,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二) 对供给环境的限制
目前我国农村贷款机构支撑着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多为农副产品或是林业产业, 而且国家在农村房产抵押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其不健全, 这使农村金融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其发展空间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2]。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 对高风险的农村信贷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所以人们对于安全系数极高的城镇资产抵押十分信任。这种对供给环境的限制, 导致农村供给政策得到了抑制, 不能很好的发展。
(三) 对供给渠道的约束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过于单一化, 对金融产品缺乏理念, 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发展的脚步。我国农村小额贷产业虽然十分发达, 但是满足的也只是农村家庭用来农村生产的需求, 对于那些牲畜养殖大户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根本无法满足集体化的生产模式。需要保险的产品十分单一,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 其保险的范围十分之小, 而且保费额度低, 很难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所以这种保障的缺失导致农村的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三、国外农村供给模式对我国的影响
(一) 重视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对农村金融的优惠力度也是十分强的, 对农村金融供给不断地进行扩张,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正是如此对农村经济提供了支持, 才致使农村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3]。在农村金融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也是相当完善的, 并且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来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 同时这种法律制度的制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某些发达国家还将农村金融结合到其他相关法律体系中去, 使农村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有法可依。
(二)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根据国际中的经验表明,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可以更好地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形势上来看,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外表上看很健全, 但是由于对其体系的定位不够准确, 导致缺乏竞争力而且被独立了, 所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 我国政府应该首先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控, 减少自身的交易成本, 通过优惠政策来表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三) 引导农村金融正规化
由于之前我国农村金融缺乏正规的引导, 再加上农民对信贷的不了解所以对金融体制有了错误的认识。对于非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在其性质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隐蔽性, 使之成为我国的监督对象[4]。引导农户金融体系正规化, 首先要完善金融体系, 重视其为农民提供的信贷服务, 从正规的法律渠道进行建设, 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 先从思想上进行改革, 然后在逐步地进行正规化。
四、构建农村金融供给的设计考量
(一) 建立农村保险机构
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农村保险机构, 主要将营业点设立在乡镇, 并且专门对农民进行保险业务, 与此同时还要适量的开设贷款业务, 为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保险机构的设立可以通过国家对其的补贴大力鼓励农民加入, 使其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中来, 并且有效的扩大保险范围。国家在对农村保险机构进行的监管政策, 要放宽监管力度, 保障农村保险市场可以有效的发展下去, 提高其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立农村保险机构, 可以降低农村的农业生产风险, 特别是抵御灾害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规范化, 使我国的金融供给发展的更好。
(二)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要放宽对农民的政策标准, 降低监管的门槛, 尤其是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制度尽可能的不要设立限制条件, 多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建设。由于村镇银行这样的小型金融机构多数建立在农村, 所以主要针对农民应该多设立一些贷款制度, 并且极大的放宽政策, 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型金融机构的不足之处[5]。其次还要扩大试点的范围, 金融机构的设立应该弥补金融服务的不足, 引导社会企业向农村的投资。最后加强监管力度, 使政府的监管职能发挥到最大。组建贷款小组, 使各级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指导, 引导农村经济可以有序的发展, 最终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五、结束语
总之,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可能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 还缺少竞争力, 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仅仅只是完善农村金融供给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不大, 为此还要进行多种模式的考量, 实施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制,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为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济
[2]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2.
[3]朱崇迎.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短缺问题调查与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02 (13) :28-30.
[4]王晓静.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
金融机构助力供给侧改革浅析 篇4
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经济增长也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 自2015年以来股市和汇率的波动, 使得外界对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产生了担忧, 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自2014年11月, 央行已经六次降息, 并多次采取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 但是国内经济增长仍呈现下行的态势。通过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再次受到重视,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消费的增长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经济增长也是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 中国的消费增长一般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而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目前, 我国经济下行呈现出的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特点,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 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 并不是盲目的刺激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短期内看是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快速增长的现实需要, 从长期看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供给侧改革中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在我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金融行业及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方向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特别是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供给, 需要在结构侧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例如,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推动改革, 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以促使中国经济平滑增速换挡。
二、商业银行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 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对银行产品的创新、业务的导向和服务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在引导贷款资金远离产能过剩、债务过剩、资金效率低下行业的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引导资金资源投向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的企业和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寻求与产业发展契合的增长点, 并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并不断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
目前, 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新出口,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在不断的加快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 预期会产生显著的正面效用。现行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主要是通过核销, 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 为拓展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 可以探索式的批准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领域实施债转股的试点。虽然债转股方在短期内不会成为不良贷款处置的主要方式,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方式可以加速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出清速度, 长期来看, 有利于淘汰产能过剩、债务过剩、效率低下的企业, 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三、证券业企业
实现总供给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 而资本供给的优化对总供给的结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高效的资本市场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证券企业在资本市场发挥着资本流动的引导作用, 在该过程中可以提高资本供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证券业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股权众筹、股权与产权交易市场等措施, 以达到提高资本增长的数量, 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并合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目的, 并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企业的多种融资的需求。
提高资本增长数量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资本增长的质量。通过保护投资者权益, 和激励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的资本持续供给, 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除此之外, 证券业企业在协助维护资产市场稳定方面也应积极发挥作用, 因为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 该波动会导致企业杠杆率的不断上升, 是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度增加, 这一变化将会影响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因此, 证券企业就需要积极研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导向, 引导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向, 并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及时的识别在改革过程中的风险,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断风险向实体经济供给侧传导。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 因此, 这些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支持的作用。一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过程中, 对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进行淘汰、整合、转型、升级, 对于经营困难, 高耗能高污染, 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的企业,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政策性破产或市场化处置。二是对于发展前景较好, 科技含量较高但是融资困难的优质企业, 在在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过程中, 可以探索式的实施“债转股”, 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有效的降低这类企业的财务杠杆。三是可以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优势, 在供给侧改革的“去成本”过程中, 通过以“存量+增量”“金融+产业”“债权+股权”“自主资金+结构化融资”等金融手段, 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五、保险业企业
由于市场利率化使得银行存款以及理财的利率不断下降, 其下降幅度要快于保险类产品, 这必然使得保险类产品主动或被动承接储蓄资金转移, 这使得保险类企业的保费规模将会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因此, 保险业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不断的开发多元化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险类产品, 并结合保险私募基金、股债结合、优先股、资产支持计划创新其资金运作的方式, 进一步拓展其承接转移资金的能力。
六、互联网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企业, 因其服务具有普惠性、多元化、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 通过解决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 并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改善了金融领域的有效供给短缺, 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匹配的现实, 并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对资金流数据的高度掌握, 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重点发展互联网支付、网络理财、众筹融资等, 依托电子信息技术, 将金融服务细化落实至零散小额账户, 凸显“低净值客户”的价值, 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沉淀资金进行有效投资搭建渠道, 直接改善“供需错配”局面;
七、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探讨 篇5
一、中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
在农村金融的需求方, 2000年-2003年, 每年都有超过5000亿元的农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2004年-2005年, 这一数字又扩大到了8000亿元。然而在供给方, 五年来, 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存款年均增长15.99%, 接近全国银行业机构17.74%的增长水平, 但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贷款年均增长仅为9.72%, 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机构15.66%的增长水平。显而易见,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存在重大缺口, 但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但不能提供有效供给, 还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1、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特点
农村金融需求包括借贷需求、保险需求、投融资渠道需求以及其他金融需求, 如中间业务的需求等。一方面, 最迫切的需求来自于借贷。作为农村金融的主要需求主体的农户和农村企业, 表现出旺盛的资金需求, 但其需求规模小而分散, 且缺乏抵押品和担保。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层次性。由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情况不尽相同, 各地的金融需求也有各自的特点。同时, 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单一的借贷业务, 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中国农村金融需求, 保险需求、中间业务需求等日益凸现。
2、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1) 商业性、政策性以及合作性供给主体并存, 但三者处境均颇显尴尬且服务水平较低。农行向商业化转型, 在农村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 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农发行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建立在粮食购销体制基础上的, 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发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在当地存贷款的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 资金来源有限, 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 难以独自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同时, 三大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较为落后, 烦琐的贷款手续不能让农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供给。
(2) 非正规金融虽有效补充了正规金融之不足, 但未能得到规范和正确的对待。正规金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规金融来补充的, 因此非正规金融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以及法律法规的制约,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比较混乱。
(3)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缺乏多样性与创新性。农村金融需求趋向于多样化、多层次, 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正式金融供给产品基本上只有货币供给, 而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在农村极为罕见。
二、国外成功经验和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
1、第三世界小额贷款银行的启示
农村金融很大的困难就在于利益与风险不对等。毕竟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经营目的是盈利, 而在农村需要冒高风险, 却得不到高回报, 金融机构必然会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纵观第三世界较成功的小额贷款银行, 他们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大大高于现有商业银行的利率, 平均的小额贷款的利率要比商业银行最优贷款利率高约10%。中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利率是6%左右, 那么小额贷款的利率就要达到16%~18%。这个数据无论对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农民, 似乎都是不可想象的, 但实际上, 农民接受这样的贷款利率是有依据的。因为对于农民来说, 不在小额信贷银行贷款, 就意味着只剩下两种选择:借高利贷;借不到钱, 从而无法进行生产。据测算, 农业的报酬率远远高于18%, 也就是说农民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力来贷款。从供给方来看, 只有利息高一些, 农信社或者农村乡镇银行才有利可图, 才会到农村去。因此,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应该进一步放开贷款利率。
2、美国单一银行制的借鉴意义
由于其联邦制、州立式的国情, 美国一直实行单一银行制。单一制银行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限制银行间的相互吞并, 不易形成金融垄断;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业务经营灵活;管理层次少, 调控机制传导较快。当然单一制银行也存在着缺陷, 如: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较大的限制, 不利于经济的外向发展, 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等。尽管在中国不可能大面积成立单一制银行, 但是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阶段比较低、普遍存在资金外流的困境下, 这种独立于外界、自成一体的金融机构, 能够有效保证农村的内部资金留在农村内部使用, 对在农村建立新型的中小金融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中国农村金融试点情况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问题, 2006年底, 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 国家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到现在已有吉林等6个试点省 (区) 的被核准的2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 村镇银行11家, 贷款公司4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图1反映了2006—2007年农村金融试点的营运情况。
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中, 完全由市场自愿参股, 政府主要发挥监督、管理和引导作用, 坚持了完全的商业可持续原则。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较好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提高了对“三农”的金融服务能力, 进一步增加和拓宽了引导各类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1、广泛引入竞争机制, 增强正规金融机构竞争力
正规金融结构在农村开展业务, 就必须从中国农村的需求出发并设计合适的金融供给制度, 才能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从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要努力提供快速、有效、及时的服务, 如提供小额贷款、采取较少抵押或者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尽量使贷款手续简便、灵活等。当然, 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 而风险的防范也是银监会公布的2007年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改革三大重点工作的首要重点。金融改革就是要努力寻找“放”与“防”之间的平衡点, 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规范及正确看待非正规金融机构
必须认识到, 非正规金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一定地位, 因此在改进正规金融的同时, 必须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1) 要通过法律途径, 将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快民间借贷立法, 使民间借贷行为有法可依, 规范发展。 (2) 要通过宣传途径, 加强对农民借贷知识的传播。加强民间借贷行为的引导, 尽可能抵消民间借贷的消极影响。要送金融知识下乡, 积极宣传信贷政策, 使广大群众熟悉借贷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主动规避风险。 (3) 要通过政策途径, 实现银行机构与民间借贷“联姻”。通过开办委托贷款、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 为民间资金开辟更为广阔的投资渠道, 让民间资金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3、开拓思路, 建立创新型金融机构
除对已有金融机构进行规范和改进外, 一些创新型金融机构, 对于补充正规金融、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第三世界小额贷款银行的和美国单一制银行的经验,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现状的小型信贷机构, 积极抓好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及特点入手, 结合国内外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 寻求解决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需矛盾的最佳方式, 提出要通过增强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创立新型金融机构等举措, 在中国农村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完善的金融供给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需,供给体系,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3]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调查分析 篇6
近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民, 农村, 农业的三农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的制度、体制改革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情况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总体来看, 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薄弱的环节, 从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农户收入水平偏低, 农村支出类型集中, 农户的金融知识和意识薄弱使农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很低, 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缺乏从事农村信贷的动力, 而且推出的产品, 从事的业务与农民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多差异的地方, 这使农村金融供给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要加强重视, 从立法方面改善农村金融的宏观环境,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 以求农村金融走上长期稳定、积极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农户的特点
此次调查选择以江苏常州的前塘村和安徽宿州汴河镇梅庵村为对象, 我们调查了九十六个农户, 发现了农户的一些经济特点。
1、农户的收入特征
被调查农户按年收入分为四组, 其中家庭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16户, 占16.7%;在10000元到20000元的48户, 占50%;在20000元到50000元的24户, 占25%;在500000元以上的8户, 占8.3%。我们从中发现, 大部分的农户的年收入都集中在1万~5万元之间, 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家庭占比较少。
2、农户的收入来源
在对农户收入来源的调查中发现, 有33%的样本农户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粮食生产, 8%的来自于家庭养殖, 39.5%的来自于外出打工, 还有少部分的农户的收入来自于生意投资。农民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农业收入, 非农业收入逐渐增加。因此农户的生产性、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也日渐增加。
三、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1、不同收入下农户的融资需求
在四种不同收入情况下, 农户对贷款的要求有区别:
从表1可以看出, 低收入的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少, 高收入的家庭对贷款需求多, 农户对贷款的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农户对贷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3万元以下, 需求量很少。
2、农户支出和融资的用途
对于农村人口来说, 农户的主要支出包括农业生产支出、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日常生活支出、医疗支出、结婚支出、生意投资等。这些不同的支出表明农业可能在这些方面有融资需求。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1) 农村农户的支出比较集中, 大部分农户的支出主要是农业生产支出、教育支出、日常生活支出, 医疗支出在农村中不受重视, 住房支出和结婚支出也是一部分家庭的重要支出部分, 少数家庭有投资需求。因此农村农户主要会在农业生产和教育方面有资金困难, 有融资需求。 (2) 从不同收入的农户的支出情况来看, 低收入和高收入农户的支出情况类似, 支出都集中在农业生产, 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3、农户的融资渠道
农户在资金遇到困难时, 一般会采用三种渠道来融通资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款和私人民间贷款。在调查的农户中, 85.4%的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会向亲戚朋友借款, 只有12.5%的农户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还有8.3%的农户会通过私人民间贷款来获取资金。
由图得知, 农村农户的金融需求一般是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 特别是通过亲戚朋友的借款, 少部分农户会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资金融通来满足金融需求。民间金融成为农村地区主要的供给者。
四、农村金融供给情况
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设立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十分匮乏, 20.8%农户表明自己家附近没有正规金融机构, 77.1%农户表明只有1~2家正规金融机构, 只有2.1%的农户表明有2家以上的正规金融机构。
2、农户的贷款情况
在调查的农户中发现, 只有29.2%农户曾经向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 在这29.2%个农户中, 7户农户有2万元以下的贷款经历, 6户贷过2万到5万, 只有1户曾经贷过5万元以上, 其余70.8%的农户都没有贷过款。
3、贷款困难的原因
在对70.8%的农户调查中发现, 农户不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原因包括没有投资需求、手续繁琐、没有担保机构、向亲戚朋友借利息低等。
上表可以看出在农户不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原因中, 没有投资需求占很大一部分, 说明农村农民对投资的意识浅, 收入的主要用途主要是日常支出。在这些原因中有阻碍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因素, 即贷款困难的原因: (1) 贷款手续繁琐, 12.5%的农户认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十分繁琐, 贷款批准困难, 贷款类型少, 没有合适的小额贷款。 (2) 没有正规的担保机构, 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 担保机构的缺乏影响农户的贷款能力。 (3) 利息问题, 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需收取一定利息, 这个利息往往比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时的利息高, 因此农户更愿意向亲戚朋友借款。
五、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
1、农村农户的认识和政府的重视不平衡
农村农户的经济状况比较低, 家庭年收入都集中在1-5万元之间, 一般家庭都是收支相抵, 没有余钱, 家庭支出都集中在农业生产、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几乎没有投资需求。农村农户在有余钱时会把钱存入信用社、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 但是当农户遇到资金需求时, 往往很少向这些金融机构贷款, 只是通过亲戚朋友或民间信贷来获得资金融通。这些都表明农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很低, 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户的认识问题: (1) 农户没有投资意识, 生活支出主要围绕日常生活, 缺少投资需求; (2) 农户认为向亲戚朋友借款方便, 利息低, 而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 利息较高, 而且认为这些贷款不可靠。
相对于农村的认识浅薄, 政府的重视度很低。政府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十分少, 一般只有1-2家, 而且规模也不大, 主要的业务是存款而不是提供贷款。只有少数农户曾经向正规金融机构贷过款, 银行贷款手续繁琐也是阻碍农村金融供给发展的原因。
2、农户的金融需求和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融通不一致
农村农户的家庭支出一般都集中在农业生产、教育和日常生活方面, 因此农村农户的资金需求都是生产性信贷需求和消费性借贷需求, 这些需求数量大, 需求金额小, 一般贷款金额为3万元以下。
相对于需求, 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类型匮乏,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投向较为单一, 不是期限太长就是金额过大, 无法满足农户的短期小额低利率的贷款需求。而且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时通常都要提供抵押和担保, 而农户的经济状况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市场上缺少正规担保机构为农村农户贷款提供便利。
六、对平衡农村金融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金融宣传、提高农村金融意识
大部分农村金融宣传方式单一, 这导致大部分农户只知道正规金融机构经营传统的存款业务, 对正规金融机构经营的贷款业务知之甚少。农户有余钱时知道把余钱存入银行中, 而在需要资金时, 大部分农户借钱渠道主要在民间。
对此加强农村金融宣传十分必要, 把农村金融宣传单一性改善为多渠道的宣传, 通过电视和会议等形式让农户了解金融知识, 以达到农户遇到资金困难能第一时间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度过难关。
2、提高政府重视度、增设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匮乏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象之一, 农村缺少正规金融机构导致农户向其申请贷款的便利性差, 影响农村农户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 增加了农户的民间信贷需求。
政府应在农村增设正规金融机构, 并加大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宣传。金融机构要坚定不移地在农户需要资金时及时提供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 并把信贷资金作合理分配,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3、增加农村信贷类型,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
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类型单一, 一般都是长期大额的贷款, 这与农村资金需求的短期和小额不符合, 这导致农村农户更愿意用民间信贷来获取资金。
正规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户特殊的要求, 创新农村贷款类型。农村农户资金要求是短期小额贷款, 因此应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除此之外针对农村农户的支出类型, 还应尽力推进农村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业务。同时正规金融机构还要在提供多元化贷款的基础上强化农村金融服务, 例如对农村开放的金融机构, 可以根据不同农户的家庭情况及其农作物的生产周期, 调整农业贷款期限。
4、加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的建设
农村的担保体系的不完善, 正规担保机构的匮乏, 导致农村农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普遍缺乏有效担保手段, 农户难以申请贷款。加强担保体系的建设也是有效增加农村金融需求的手段之一, 完善的担保机构会增加农户的信心, 为农户申请贷款提供方便, 农户更愿意向金融机构贷款。
政府在完善担保体系方面, 不仅可以建设正规的农村担保机构, 还可以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拓展符合农村生产特点的担保业务。同时保险公司介入也给担保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担保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的承担大量风险, 保险公司可以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保险, 提高担保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国政, 柏向东, 黄小勇.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非对称性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海南金融, 2008, (09) .
[2]吕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吕梁市农村金融供需情况问卷调查分析[J].金融天地, 2008, (05) .
[3]肖光庆.对达州市农村金融需求状况的调查[J].西南金融, 2008, (03) .
[4]韦耀莹.广西农村金融需求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01) .
[5]李敏.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对浙江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J].浙江金融, 2008, (01) .
[6]毛金明.山西省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调查报告[J].调查研究, 2007, (18) .
[7]魏琳.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6) .
金融供给制度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供给,国际经验,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供给
(一) 美国的农村金融供给
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农村金融组织是从需求的角度来构建的。该模式由“4+1”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府农贷机构、政策性农村金融和保险机构等组成。
(1)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信贷体系。美国根据《联邦农业信贷法》, 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它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构成, 且各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农民家计局是美国政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政策性机构, 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农村电气化管理局隶属于美国农业部, 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 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商品信贷公司主要是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和对农业生产给与补贴, 借以调节生产, 稳定农民收入。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2) 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美国的商业银行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普遍发放农业贷款, 因这类银行大多设在小城镇, 又称乡村银行。这些银行分布广, 又是农村唯一办理贷款、存款和储蓄等多种金融业务的机构, 并且熟悉农场主的信用和经营情况, 因而贷款迅速、手续简便, 在提供农村信贷方面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主要由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 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 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其组织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元复合式体制模式, 三大系统都有一套自主经营的体制, 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4) 美国农业保险体系。在美国经营保险业务的不仅有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 而且还有私营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种类多样, 可以参加农作物保险的作物已达100余种。1980年, 美国政府对1938年制定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作了重大修改, 到2000年, 政府将农业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交给了私营保险公司经营, 政府只是向承办的保险公司提供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以及税赋上的优惠, 并承担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 以及农作物保险推广和教育费用。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以私营金融机构为基础、合作农业信贷体系为主导、政府农贷机构为辅助的庞大系统。由于美国农村金融组织分工细致而明确, 再加上竞争的催化, 所以其提供的金融工具也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具体包括: (1) 商业银行的农业信贷。这些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绝大部分适用于一般性生产经营的中短期贷款, 在提供中短期农业贷款中居重要地位。 (2) 合作农业信贷系统。包括联邦土地银行, 主要提供长期不动产抵押贷款, 贷款期限可达5—40年, 对象为本地区的农场和农业生产者、为农业服务的商人以及农村居民等;联邦中间信贷银行, 不直接对农场发放贷款, 主要为中间信贷银行下属的生产信贷协会提供贴现和中期贷款, 生产信贷协会再贷款给农民, 贷款主要用于农牧业及水产业的经营支出。协会不仅经营信贷业务, 还购入大型农业机器设备, 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合作社银行主要向农场主组织的产品运销合作社提供资金, 也向生产资料供应以及为农业提供其他服务的合作社提供资金。 (3) 政府农村信贷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以及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 是由国会拨款建立的办理农村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机构, 贷款期限长、利率低, 贴息及其他方面的损失由政府拨款弥补。政府农业贷款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往往是其他机构不能或不愿提供的, 起到了补漏拾遗的作用。此外, 美国还建立了完备发达的农业保险制度, 这些机构为风险大、期限长、见效慢的农业项目提供贷款。
(二) 日本农村金融供给
1. 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
在日本,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有政府主办的政策性金融, 又有强大的合作金融, 但主要是以合作金融为依托的“2+1”模式即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系统和农业保险机构组成。
(1) 合作金融。合作金融是日本农林渔业协同组合系统所办理的信用事业。日本的农协信用机构是合作金融组织, 农户入股参加农协, 农协入股参加信联, 信联又入股组成农林中央金库, 故三级组织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但上一级组织对下一级组织负责管理和服务。
(2) 政府金融。政府金融是由政府推动或直接办理的金融事业。由政府财政拨款以及由地方自治团体筹集地方财政资金, 对农林渔业给予资金帮助。
(3) 农业信用保险协会。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扶持合作金融的又一措施。农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是政府金融中农业信用补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是根据日本政府1961年制订的《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而实施的。信用保证制度是授信人为了减少和避免信用风险、确保信用清偿, 或在信用不能清偿时, 为取得补偿而采取的防护措施所形成的条例和规定。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农村客户提供较多的金融工具, 而商业化的农村金融服务较少。具体包括: (1) 政府金融的贷款业务。利用财政及地方团体所筹资金对农林渔业的贷款利息予以补贴, 或由作为政府专门金融机构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按国家政策对农林渔业提供低息贷款, 是那些在农协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不能获得贷款的最后依靠。 (2) 合作金融的贷款业务。指农协所办理的信用业务, 由三层次三业别结合组成。一是基层农协, 主要为入股的会员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要发放贷款, 贷款可分为短期和长期, 利率低, 有些贷款由于有政府金融提供利率补贴而利率更低;二是信联, 属农协系统中的中层金融机构, 主要为基层农协及其会员农户、经济联等会员团体和准会员提供长期和短期贷款;三是农林中央金库, 农协系统的最高金融机构, 不仅可以办理存、贷、汇等金融业务, 还可发行农业债券。 (3) 农业信用基金协会。该协会是专门为其会员的农业贷款提供担保的机构。主要提供保证保险和融资保险业务, 前者是对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代还债务的事项进行保险, 后者是对农林中央金库、信农联的农业现代化资金等逾期不还事项进行保险。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供给
(一) 印度农村金融供给
1. 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 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 又相互合作。这一金融体系构成了“6+1”领头银行型模式, 即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
(1) 农村合作金融。包括中短期信贷合作金融机构和长期信贷合作金融机构两大系统, 前者又包括处级农业信用合作社、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 而后者又包括初级土地开发银行和邦中心土地开发银行。目前土地开发银行以分布于全国各地, 初级农村信用社已遍及农村98%以上的地区。
(2) 商业银行。从1996年起, 印度对其主要的大商业银行实行了国有化, 向农村提供贷款的包括印度国家银行和20多家国有商业银行, 它是农村地区信贷活动的重要力量。
(3) 地区农村银行。设立地区农村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具体来说, 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为无力按商业原则得到贷款的小农、小手工业者提供低息贷款, 具有辅助贫苦农民生产自救的性质。
(4) 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成立于1982年, 是印度最高一级的农村信贷机构, 也是印度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总后盾。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股本由印度政府和中央银行各出一半。为了扩大资金来源, 国家农业和发展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发行债券、接受中央银行贷款、接受政府及外资贷款。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1) 农村合作金融主要为农村提供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 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有直接贷款和间接贷款。根据印度有关规定, 国有银行要将其贷款的16%投向农业, 其中1%的贷款为低息扶贫贷款。为鼓励商业银行对农业贷款, 印度政府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商业银行依法经营的农村信贷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低息扶贫贷款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
(3) 地区农村银行为农户提供利率低于当地信用社水平的贷款。
(4) 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职能是统筹运用来自政府和储备银行的资金 (特别是外资) , 对农业基建项目提供中间信贷;并作为印度政府和储备银行的代理机构, 统筹资金, 为各农业贷款银行提供中间信贷和进行监督检查。
(5) 印度的农业保险实行自愿保险与有条件的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
(二) 韩国农村金融供给
韩国农业金融制度, 主要是由农协和水协合作金融的专业机构、政府贷款和外资借款组成。
1. 韩国的农村金融机构
(1) 韩国农协银行。韩国农业协会联盟是以1961年成立的综合农协为基础, 并且是由上而下扩展起来的。韩国法律中正式规定韩国农协银行对于农业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银行, 它通过财政业务所累积的基金用于支持农民和农业销售系统, 从而使消费者和农民同时受益, 因此韩国农协银行被称作社会的公共事业机构。韩国银行尽其所能通过提供农业管理发展基金及发放政策贷款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韩国农协银行已遍布农村各地。
(2) 农业政策性银行。1961年, 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 韩国在原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与韩国农业银行合并的基础上, 成立了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 充当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
农协中央会和基层农协金融机构只占农村金融机构总数的25%, 却拥有高达75%的资金, 是农村金融业的主体, 而基层农协的互助金融业在其中占比重最大, 发展最快, 所起的作用也最大。
2. 主要的农村金融工具
(1) 农协银行为农事活动提供的农业管理发展基金及政策性贷款。
(2) 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范围广、种类多、期限结构也比较齐全。如:农业生产经营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农产品价格安定基金贷款期限1—3年;财政农业中期贷款期限10—20年。
(3) 韩国农业政策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 一般年利率5%—8%, 低的如财政农业中期贷款利率仅为3%, 高的如地域名特产品开发贷款利率为11.5%, 而同期商业性贷款利率一般为12.5%。
(4) 政府贷款。60年代起, 韩国当局开始参与农业, 并且感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靠民间资金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还必须通过政府贷款加以解决, 于是政府提供大量中长期货款用以增产粮食、畜牧、蚕业以及农业用水和土地改良事业的投资。
(5) 外资借款。主要帮助水产振兴、农渔林开发事业和农业产品加工设施的修缮。
三、不同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国情与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 很多方面并不具有可比性。不过, 这些国家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方面的许多成功经验, 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 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 政府在农村金融供给中的特殊作用需要加强
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赢利水平低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发展比较难于引进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 因此更加需要政府的介入。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政府也应在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资金来源、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应扩大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 使其贷款不要仅限于粮棉油的收购。二是应借鉴日本、印度等国经验, 尽快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配套税收政策, 特别是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税收政策和支持“三农”贷款的创新税收政策, 比如降低营业税的税率、税前提取管理费等, 这些优惠政策不应是短期、阶段性的, 而应是长期稳定的。三是应适当下调支农再贷款利率和涉农银行的准备金率, 并相应下调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既要根据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合理定价, 拉开利率档次, 满足不同风险水平的贷款需求;又要延长支农再贷款期限, 完善灵活惠农的利率机制, 改变目前农村与城市融资成本倒挂现象, 使更多的农户得到低成本帮助。四是注入资金, 如美国的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等三家农村合作银行创建之初都由政府拨付款项。五是实行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和债务担保。如美国、日本对农业贷款都普遍实行贴息制度。六是政府直接参与农业贷款业务, 如韩国政府及事业机关也提供农贷, 扩大了对农业贷款的资金来源。七是应率先在农村试点设立民营银行, 建立政府金融和民间金融相互有别而又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 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发达及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验来看, 应建立一个合作性、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金融结构体系。由于农村的一些特殊原因及商业性金融的“高门槛”, 单一的商业性金融经营模式绝对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对金融的需求。因此, 将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结合, 并发挥好各自的优势, 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最佳选择。如美国在金融组织体系上, 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 多种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 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再比如印度农村, 既有包括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完整金融机构体系, 而且网点多, 覆盖率高。
(三) 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创新提供多品种服务
由于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都有庞大的农村金融组织, 分工细致而明确, 再加上竞争的催化, 提供的金融工具也是品种繁多, 各具特色。而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 也始终抱着鼓励的态度。因此,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 不断进行金融创新, 提供差异化产品, 引导更多金融品种进入农村。如:政策性银行要配合公共财政的支农加大信贷投入;农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改革创新再造业务流程, 解决金融服务进村入户覆盖面低、农户规模经营贷款难问题;大型商业银行可灵活提供“贷款+票据+信用证+保函”组合式信用或“土地厂房抵押+企业保证+个人经营贷款”组合式品种;农村信用社可扩大“家庭联保+小额信贷”模式范围, 多推出“套餐型、自助型、时令型”金融产品;邮政储蓄银行应探索农业小额信贷和农业小企业贷款等新品种, 对多元化的家庭生产经营项目提供各种特色信贷服务。
(四) 发展农业保险
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这些国家的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功能, 是各国政府扶持农业的重要政策, 并且通过法律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 通过政府的强力扶持, 加大财政向农民提供的保费补贴比例、向保险公司提供的费用补贴比例与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与时俱进的农业保险法律保障体系;推行与国情相适宜的实施方式与承保范围, 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
(五)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一要在《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 针对农村金融发展实际, 尽快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和监管法规, 如《农村金融法》或《农村合作金融法》等, 就农村金融性质、法定存款准备金、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有效引导各种合法资金进入农村金融组织, 从而结束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只能参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经营管理的被动局面。二要未雨绸缪, 酝酿有关支持或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 如《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 为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提供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黎和贵.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 (J)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1) .
[2]孙志军.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5) .
[3]蒋难.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及中国的路径选择 (J) .中国金融, 2009 (7) .
[4]吴晓俊谢金楼.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及借鉴 (J) .现代金融, 2009 (3) .
[5]石磊.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 (4) .
[6]郑良芳.从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短扳——促进我国合作金融发展的八点建议 (J) .银行家, 2009 (11) .
【金融供给制度】推荐阅读:
金融供给10-05
金融服务供给07-04
农村金融供给及其对策05-24
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09-29
金融监管的供给侧改革06-06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10-05
供给系统07-20
财政供给05-14
社会供给05-16
供给侧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