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供给(精选12篇)
教师供给 篇1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改革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把它聚焦在教师教育方面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培养还是培训等环节,供给侧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
目前,关于教师供给侧改革,大家关注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培养模式问题,第二是关于教师课程体系问题,第三是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问题,第四是关于国家政策和计划问题。接下来,我想谈谈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一、关于教师培养模式问题
我国的教师培养模式经历了很大变化,大家的共识是旧的模式已经打破,但新的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过去以中师、师专、师范学院为主体的教师培养模式,随着综合性大学的兴起和中师的解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得到大家认可的新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而,不少人还在怀念中师,但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毫无疑问,教师培养将会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目前西方已经发展到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培养阶段。
教师教育有两个大问题,是大家集中关注和讨论的,一个是师范精神,另一个是教师的专业性。今年,某中学新招入的教师大多是非师范毕业生,他们或许认为非师范院校的学生与师范院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更优秀。那师范教育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经过师范教育和没经过师范教育的训练,对于教育过程有没有直接影响?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在感受上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专业性不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没什么区别。我想,做教育研究的人需要进行相关研究,经过教师训练和未经教师训练的教师经过不同时间之后,他们在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是否有差别。
二、关于教师课程体系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师范教育没有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来设计,这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体现教师教育的专业性。我认为,教师教育有极强的专业性,而且教师教育专业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专业,因为人太复杂了。医生要医治病人,路径相对来说是清晰的,而教师要去教导学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教育的对象太复杂,同样的表现其内在原因可能完全不一样。心理学、教育学经常说人的大脑是一个黑匣子,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但并不是说它没有规律。教育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经验,大量的经验累积也能上升到一种科学的形态。可惜的是,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太落后。现在,随着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与师范大学本身的弱化,教育实习面临经费缺乏等方面的困难,实践环节进一步被弱化,教育学科的教授与一线的交流联系也非常少。从教育方式来说,我们的教育学师范课程设计,应该首先考虑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是什么,然后再倒推设计课程,这个课程才会比较合理。
我们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双翼,第一翼叫职业认同,第二翼叫专业发展。关于职业认同,我们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一位优秀的教师其实就是把普通的教育生活写成了他生命的传奇。每个人在叙写自己生命故事的时候,总会去寻找一个生命的榜样和原型,这是生命发展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像谁一样做教师?像孔子那样做教师,像霍懋征那样做教师……在他们的生命中有这些原型,他就会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教师,他就渐渐在心中播下了这么一颗种子,去叙写生命的传奇。所以说,职业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三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师范教育过程中要学习的,但这些恰恰还是空白。如果我来开设一门教育学,首先我要做专业阅读。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共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最浅显的一本书。如果一个师范生真的把它读通了,他获得的教育智慧远比学习一些教育学与心理学课程获得的多。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基本的阅读训练。如果我们在设置师范教育课程时就有阅读的基本训练,我相信未来会不一样。第二,专业写作。写作的问题也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写作是最好的思考,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我们要求教师学会记录自己的生活,教师教育也是可以要求学生学会教育叙事的。
再如教育实习,如果教育实习没有一个学期的基本时间保证,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都是不合格的。现在教师资格证的设计是不合理的,我认为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经过教师的训练才能报考,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不经过训练,通过考试就能拿到资格证,简单去考一下知识,背几条教育原理,这种教师证有什么意义呢?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把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提高,没有经过训练就没资格考试,训练是考试的前提。一些中学现在招聘的非师范生入职后会有一年的在校实习期,相当于一种训练过程,但毕竟不是制度化安排。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就必须有制度化安排。第三就是专业交往。专业交往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的。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一名教师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了解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然后遵循这些规律,设计教师教育课程,这才是合理的,把教育学、心理学简单叠加的课程,很难真正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教师。
三、一线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问题
一线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问题更复杂,可能不是一个教育部门或者一个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一方面,国家付出了很大精力,比如免费师范生与特岗教师计划等,但这些制度本身也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基层培养的一些优秀教师很容易被挖走,这是现在依然没有好的办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不断把人送下去,另一方面又不断把人往上抽,这两种力量是相互抵消的。但是,不流动也有问题,尤其是好教师,在一个更大的舞台、更好的空间会发展得更好。乡村留不住优秀教师,这个问题怎么办?我曾经提出能不能搞转会制,或者配额制。转会制就是引进人才的地区需要向被引进的地区支付人才培养费。配额制就是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动,不能够高于多少比例。当然,提高待遇是最根本的办法。教师流动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还是待遇问题,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待遇相差实在是太大了,教师的流动当然会发生。但是必须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至少让教师流动得不那么顺利。另外,国家需要再给一些正面的鼓励措施,从而真正让基层教师留下来。
四、关于教师选拔和培训问题
教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有数据显示,每年成为教师的毕业生人数不到师范生总数的50%,这意味着大多数师范生最后没有成为教师,这里面就有选拔的问题。教师的培养和需求有充分的张力,选拔教师、让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总体来说是件好事。不过目前这种选择不一定都是正向的选择,有时甚至是逆向的,比如我们培养出的最优秀人才可能并没有选择做教师,反而是有些实在找不到工作的人最后进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的选拔和编制都属于人事部门管理,而非使用教师的教育部门,这种冲突也有待解决。这些都是教师选拔的困境,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另外,现在教师培训经费越来越充足,从国培计划到各省份都有培训经费,但是效果并不乐观。国培计划等多以大学为主体进行教育,其课程设置与大学教育本身之间有许多重复的地方。各个培训机构到底如何定位、如何更好地梳理培训架构,远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县一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水平、培训方法、培训路径、培训定位等都缺乏仔细考量。县与县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有的培训力量并不均衡,这些机构如何进一步支持和发挥其在教师自我成长中的作用,都是需要思考的。
总而言之,从供给侧角度思考教师教育问题,从培养体系到课程,再到培训,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说是越理越乱,但至少是越理问题越多,这样也为我们未来的中国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话题。
摘要:<正>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改革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把它聚焦在教师教育方面时,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培养还是培训等环节,供给侧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个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目前,关于教师供给侧改革,大家关注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培养模式问题,第二是关于教师课程体系问题,第三是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问题,第四是关于国家政策和计划问题。接下来,我想谈谈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跟大家做
教师供给 篇2
2017年03月09日 09:46:29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来源:万博新经济研究院
学术探索与理论影响
长期以来,基于“消费、投资、出口”的总需求管理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我们却发现仅靠刺激消费、投资、出口已经不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了,换句话说,虽然把油门踩到底了,车子依然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看看发动机是否出了问题,即需要回到财富的本源找答案。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财富?财富的本源是什么?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经过多年学习、研究后于2006年出版了拙作《新财富论》,从人口与劳动、土地和资源、资本和金融、技术创新、制度和管理等供给侧的财富源泉出发,开始了对增长模式、供给潜力、财富分配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探索,十多年间,又先后出版了《财富的觉醒》、《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软财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觉醒》、《供给侧改革下一步怎么办》等初步研究成果,完成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准备。2012年11月,我发表了《新供给主义宣言》,指出宏观政策不能仅限于总需求干预,而应该多重视供给侧,强调了供给创造财富、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并从五大财富源泉和三大增长模式出发,呼吁推动供给侧改革,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新供给主义宣言》正式发表之前,我专门去征求一位曾经长期服务于最高决策层的老前辈的意见,前辈充分肯定了文章的内容和对推动改革的价值,并指点说,第一,最好不要用“主义”,这样容易引起望文生义者的批评;第二,不要批评前期的政策,这样领导看了好批示;第三,题目前面最好前面加上“中国式”,表明是区别于西方而根植于中国实践。我当时听到这样推心置腹的指点,内心充满敬佩与感激之情。但是,当我向前辈汇报了我创办独立智库的初衷后,他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的确,如果《新供给主义宣言》只是一篇面面俱到、没有棱角的文章,即便是领导批示了又有什么意义?反之,一篇让决策者看了内心有痛感的文章,只要能产生积极的实际影响,就已经体现了独立智库的价值。至于题目上的“主义”二字主要是对应着正文内容所区别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里的“主义”是学术思想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主张,如果不是有意歪曲,也没啥“小辫子”给人抓。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发表后,对于《宣言》所呼吁的内容,社会上绝大部分反馈都是正面和积极的。
2013年,我又陆续发表《以新供给主义推动中国深层次改革》、《从供给侧着手重启改革》、《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等20多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粗浅的理论体系。同年7月,我出版了《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一书,围绕五大财富源泉,在放开人口控制政策、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土地产权改革和土地流转、金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具体研究和阐述。11月,三中全会《公告》发布,开篇即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但与新供给主义“五大财富源泉”的经济分析框架一致,而且与此书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
2015年11月9日,我参加了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并做了《从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开始增长新周期》的书面和口头汇报。11月中旬,中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月,我为深圳市委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负责人作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转经济颓势、重聚改革共识的战略性选择》的报告。2016年,又多次应邀为多部委和地方的干部学习做了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学术汇报。2016年1月,我与国务院研究室、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批专家学者共同出版了《供给侧改革》一书,成为多个省市党政干部研讨供给侧改革的参考书目。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供给侧改革
作为一个普通经济学者,在每一次应邀给地方政府、部委领导干部、或行业协会汇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时,我都首先声明我所讲的只是一个学者的一孔之见,是“学术浅见”而不是“政策解读”。当然,如果听者通过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原理这样一个侧面出发,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取向,那是他们自己的智慧。
虽然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但经济学术研究更偏重于从特定的哲学认知和逻辑推理出发,分析现实问题,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解释经济现象,并不排除从理论方面提出改变现实的原理性建议;而政府的经济决策和改革行动,则是从经济现实、政治政策现状出发,在权衡长期、短期和各方面利益后所做出的政治行为选择,这其中虽然也可能吸收某个学者的学术主张或思想——但只要决策本身对客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经济运行有好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全没必要拘泥于任何学术概念,而且必然是综合了不同经济理论、包含着各种必要诉求的政治、政策混合体。
既然经济政策本身没必要拘泥于任何学术概念,那么学术研究也必须有独立性、领先性,而且不应该为了迎合短期决策需要而打扮成与政策相似的样子,更不应该放弃了原本的学术创新方向——只有这样,越是有独立性、创新性的研究,反而对决策越有价值。当然,经济学者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不能脱离现实的土壤,有价值的经济学术创新必须能够解释现实、改变现实。然而,能够在众多的学术思想中选出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加以借鉴,那其实更多是决策者的智慧。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与国内其他新供给学的关系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总要经历孤独、被认可、被效仿、被质疑、一拥而上等阶段,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才能在决策层、在学术圈、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多的共鸣,获得如此多的支持。但是也有个别学者不太遵守学术规范,例如某学者2015年以来多次生硬抄袭本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提法,但是既不注明引用出处,又不能正确解读其中深意。还有个别学者把我2012年来关于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文章未经同意就收到他们的著作中。对此我一方面非常感谢这些学者的厚爱,另一方面也期待经济学界治学之风更加严谨。此外,虽然当前学界对于供给侧改革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总体上有利于学术创新和改革实践,但也出现了“新供给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情况,需要学界关注和政届识别。“假学术、真忽悠、乱抄袭、瞎解释”的学术投机,一方面扰乱了经济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央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产生负面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是部好经,被念歪了就可惜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整地阐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就变得十分迫切了。只要在经济原理上厘清现实,给改革实践者提供透视现实的理论工具,中国的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自然会创造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我坚信,作为学者,只要不忘初心,不忘本心,心怀国家,本着有创新、有担当、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探索,中国的经济学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实践和全球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书第一章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论述供给在供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指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通过分析新供给形成的五大条件,呈现了新供给是通过如何创造新需求,以及供给升级如何引领消费升级的微观脉络。第二章新供给经济周期揭示了一个经济体的供给结构所决定的“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经济周期处于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这也是本书第六章提出的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升级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加入时间坐标的“三维空间”阐述了以“五大财富源泉”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并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研究了行政性供给约束和制度性要素供给抑制如何减少有效供给的经济学原理,并基于此在第七章和第八章揭示了放松行政管制、行政垄断、高融资成本和高税收成本的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解除人口与劳动、土地与资源、金融与资本、技术创新、制度与管理等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还建立了物价管理的供给冲击模型,揭示了全面考虑供给侧影响后的物价波动本质;并提出按照“供给要素贡献”的收入分配理论主张。这些学术探索在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进行了论述。
教师供给 篇3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 培养 资源供给 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7-01
对于教师而言,无论开展工作还是进行培养,都离不开资源支撑。但是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可利用资源先天不足与成长不断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并正在或将要制约着教师的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由于自身的特性及其生存环境,决定了其在开展研究型教师培养时不得不面临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双重匮乏的困扰。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职业院校要立足于内部资源,放眼于外部资源,努力构建一个争取国家投入、赢得社会资助和加强自身积累的双向资源供给模式(如图所示),最终促进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创新资源供给模式构建途径如下:
1.增强内部物质资源供给能力
1.1 创办非企业单位,培育可持续供给资源。
职业院校创办非企业单位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向社会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由于享受相关优惠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利润,从非企业单位中提留一定比例的利润来支持教研的发展。
1.2 产学研结合,拓宽增收途径。
职业院校要做到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并重,以实现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技术性研究进行,技术性研究其成果尽可能转化为产业效益,并将其利润提留一定比例作为发展科研和从事教育性培训的发展经费。
1.3 加大校本积累投入,开辟专门预算经费。作为开展教研培训的主要推动主体的职业院校对院校资金预算要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将教研师资分层培养纳入正常的经费预算,并按照一定比例作为培养基金以院校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2.发掘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潜力
2.1 建立内部培养制度,重视人才自我培养。
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系统的内部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工作中学术论坛、科研帮带、专题讲座及工作外的集体授课、案例模拟、自我钻研、定期考核、岗位竞赛、走进网络等形式实现来实现内部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2.2 制定外派进修制度,继续提高学历。
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针对性的选拔内部优秀成员定期到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进修学习,并形成制度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学历获得发展。
2.3 建立员工交流制度,提升工作能力。
职业院校也应重视与国内外其他兄弟或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并定期选拔骨干成员进行交流、学习、观摩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4 建立临床实践制度,提高教师动手能力。
规定教师从课堂走向医院,从理论走向临床,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利用寒暑假到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至有从事三个月的临床实践,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3.努力争取外部物质资源
3.1 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尽力争取国家投入。
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各级政府颁布对职业教育的各种支持法规或扶持政策,积极与政府沟通尽量争取得到国家的投入。
3.2 秉持自身公益宗旨,积极接受社会捐赠。
职业院校在坚守公益的前提下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向社会推介并寻求来自社会各个部门的捐赠和帮助。
3.3 加强职业院校间互助,努力争取获得援助。
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与其他职业院校特别是沿海或无任何官方背景的海外发达职业院校间互助,努力争取得到它们的援助,
4.重视外部人力资源的引进
4.1 加强人才外聘制度建设,确保招聘工作经常化。
职业院校要对科研人才的外聘、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环节建章立制,使这一工作不因领导人变更或其他变化因素出现而停止。
4.2 加强与相关专家学者的沟通,认真争取高层次人才的间歇性指导。
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与专家学者沟通,并主动争取到现场讲学、教习和指导。职业院校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发展所需的内外部资源,在得到了外部输血的同时,还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最终提高自身教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敏.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J].江西教育,2007,(7-8A):47~48.
[2]温勇、宋文广.研究型教师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9)
[3]庞春红,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
[4]刘美娟.培养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原则和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6
[5]黄文龙,加速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
作者简介:
韩纬霞,周口卫生学校政治学助理讲师,经济管理本科毕业。
教师供给 篇4
我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为此, 我国在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以此积极应对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如果用公式来描述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样, 体育教学事业中也存在着“供需错位”的基本矛盾,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知识结构优化, 从而提供适合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前提。
1 供给侧改革相关概述
供应侧是经济学中相对于需求侧的一个概念。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注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供给特点适应结构特点, 使供给与需求能够完美匹配,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事业中, 体育教师就相当于供给侧中的供给, 而学生相当于需求, 为满足供给与需求的搭配合理、匹配度升高, 需要对供应侧进行更新升级, 形成从现阶段高校学生本质特征出发的体育教师知识系统, 突出学生兴趣爱好和时代特征。
2 供应侧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启示
供应侧改革下的体育教学更应该尊重需求角度的思考, 从学生需求方向审视供给是否达到质与量的结合。以“创新发展理念”带动高中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将创新思路落实为体育教师的知识系统构成, 升华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对高中体育教师的核心理论知识、基础性知识、辅助性知识进行优化升级, 加深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程度。突出体育教学中的改革, 突出时代创新精神培养,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3 优秀高中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一项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而能力结构是个人所具备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要想成为优秀高中体育教师, 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由核心知识、基础性知识以及辅助性知识三部分构成 (图1) 。核心知识主要是指有关体育方向包括运动技能知识、体育教学知识、运动训练知识、专项裁判知识等。基础性知识主要是指能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具备一般规律特征的相关知识综合, 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等。而辅助性知识是在体育教学中、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不断拓宽教师个人思维方向的有力工具, 如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营养学知识、保健学知识等等。
3.1 核心理论知识
核心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储备完全决定了教师能够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体育工作者。 (1) 运动技能知识。体育课程如何与其他课程相区别, 主要在于体育课程的身体运动的特殊性。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对于达成目标, 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扎实的运动技能知识, 而且自身有着多项运动技能保证体育教学。不论是田径、球类还是体操, 都需要教师具备运动技能基础指导学生学习。 (2) 体育教学知识。教师所具备的运动技能知识要想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成果就要有体育教学知识进行指导, 打个比方, 体育教学知识像是一个加工厂, 将来自教师源头的运动技能通过体育教学这个加工厂, 形成合理、高效、科学化的知识, 传输给学生。 (3) 运动训练知识。体育课是项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是为了学生获得体育知识, 起到强身健体、培养健全人格的体育目的。尊重运动训练中的规律, 提供合理化的训练过程, 是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4) 专业裁判知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竞赛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而在此过程之中, 教师充当起裁判员的角色, 裁判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场上队员的技术、战术发挥, 直接影响比赛结果, 所以为保证每场执裁的公平性, 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裁判能力。 (5) 运动心理知识。学生心理变化曲线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如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不同性格的学生如何批评或鼓励等都应该成为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注意的细节关键。
3.2 基础性知识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基础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工作的根本和起点, 是需要不断补充、更新、扎实的。 (1) 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深厚的学科基础为教育学前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而体育教学也是在教育学一般规律下的深刻思考, 体育教学规律与教育学中的规律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教育学知识的熟练认知, 为体育教学深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 心理学知识。运动心理学来源于心理学, 心理学是对人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科学的认识, 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心理学知识进行科学化教学。 (3) 生理学知识。生理学是对人身体功能的研究, 体育锻炼过程本身就是人的机体对刺激逐渐适应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要应用生理学知识, 从客观规律出发, 达到教学目的。 (4) 解剖学知识。运动过程中是骨骼、肌肉、神经等身体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体现, 理解和掌握人体各骨骼、肌肉、器官的形态结构, 功能关系对于指导体育教学有基础作用。
3.3 辅助性知识
辅助性知识是教师知识升华、教学质量提高到高层次的途径。 (1) 外语知识。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外语成为人与世界之间交际的重要工具。不论是体育课堂教学前准备时的外文资料也好, 亦或日常生活中新闻报道, 小到电子产品说明书都需要我们将外语作为一种技能知识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我们认识世界的广度和宽度。与时俱进是每一个渴望进步的人都必须自身要求的, 在多种思想融汇的现今时代, 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是不被世界甩掉的唯一方法。 (2) 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是科技化的产物, 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计算机能够快速的了解世界动态, 认知全球形式, 掌握时代发展趋势, 当前对计算机的不熟悉就造成思维上的举步维艰, 成为生活的必要。体育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仅能够促进教学, 而且能够丰富日常工作生活。 (3) 营养学知识。身体锻炼与营养是分离不开的, 俗话说“三分练, 七分吃”, 更好的营养补充能够巩固增强练习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动作技能学习也要将营养学知识进行普及, 高中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学习压力大、身体负荷重的阶段, 积极锻炼强健体魄, 补充营养不断为身体成长提供动力。 (4) 保健学知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诸如学生崴脚、抽筋等体育伤病情况的出现, 所以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具有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 运用医学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课堂安全性提高, 保障学生享受体育的权利。
4 结语
供给侧改革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扩大了有效供给, 促进了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高中教育事业上接初中, 下启大学, 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面对全面改革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师也应该进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优化, 为此本研究凸显出研究意义。在知识构成框架中, 核心知识、基础性知识以及辅助性知识的三个层面对优秀高中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为教育事业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燕.体育教师能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12) :84-86.
[2]黄敏.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 2011, 18 (5) :79-81.
[3]王清玉.试论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体育学刊, 1997, (4) :57-59.
[4]谭沃杰.高校体育教师能力要求及培养[J].体育与科学, 1999, (1) :344-346.
供给侧改革 篇5
老王本来是个卖西瓜的,后来城里每家人都买了他的西瓜,市场饱和,需求不足,他想扩大经营规模,挣更多的钱,已经不可能了。老王有一天突然豁然开朗,再围绕卖西瓜做文章,是不可能挣更多的钱的,思路得从怎么卖更多的西瓜,转向卖什么比卖西瓜更赚钱上面去。这叫供给侧改革。
老王瞅了瞅,发现扫帚比较好卖,马上关闭了西瓜厂,投资建了一家扫帚厂,开始生产扫帚。从产西瓜,转型为生产扫帚,这个叫做结构调整。
很快,大批的扫帚生产出来了,大获成功,老王又挣了很多钱。大家看老王卖扫帚这么挣钱,都纷纷加入扫帚行业,世面上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起来。老王渐渐发现,卖扫帚的利润越来越低了。怎么办呢,老王灵机一动,决定发明一项黑科技来打击他的竞争对手,他把扫帚升级成了吸尘器。老王的吸尘器,大受欢迎,他又赚了很多钱。从生产扫帚到生产吸尘器,这个叫创新驱动。
老王发现,很少有农村人买他的吸尘器。他感到很奇怪,便到农村调研,发现农村人都不铺木地板,所以吸尘器根本没有市场。怎么才能让农村人购买老王生产的吸尘器呢,老王陷入了沉思。老王认为,要让农村人能买他的吸尘器,就得先把他们变成城里人,这个构想,就是小城镇建设。
给农村人建好了小城镇,发现吸尘器在这个几亿农村人口的大市场里还是销售不畅。老王又去调研,发现他们虽然居住环境改变了,但是他们的消费结构依然还是没有改变,因为他们购买力有限,不舍得买几千块的高级吸尘器,平时买个十块钱一把的扫帚对付下就行了。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想要让这几亿人都买他的吸尘器,那么就得想办法让这些人的购买力增加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有钱呢,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有钱,这个理念,叫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得落地变成现实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富裕呢,靠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村的消失,农民的消失,原始农业的消失。看来人口的大聚居,才是大势所趋,小城镇建设那一套,可能行不通了。这需要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就是农业3.0。
农业现代化解决了,几亿农村人口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全面城市化,现有的城市硬件建设,远不足以满足新进城的农民的居住和生产生活需求,怎么办呢,这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城市化建设。这个概念,叫做三纵两横,多中心城市。
沿海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民,发现内地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口和土地,资本和技术,都齐备了,那么他们就可以把生产的活,转移给这些没活干的地区,它们专门负责设计,创意和服务。这个叫做,产业转移,沿江经济带承接区。
老王的吸尘器生意越来越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他为了卖吸尘器,在每个城市每个街道和小区和商场,都得租一个店铺,成本压力太大,严重的侵蚀了老王吸尘器生意的利润。老王觉得把实体店关掉,把销售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这样成本的大幅度消减,让老王又多赚了很多钱。这个叫互联网+。
隔壁卖肉夹馍的老李,看老王从一个卖西瓜的,到转型为卖吸尘器的,生意做的这么成功,也深受启发,也开始了生意转型,这个现象,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老王需要转型,老李需要转型,那么推而广之,是不是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转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要对各行各业,都进行这样的升级和转型,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就需要一次顶层设计。
经过顶层设计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操作系统,都需要升级换代,迭代后的版本,就叫经济新版本。
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了,但是老李还是开心不起来。有一件事,让他发愁,那就是库存问题。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永远消除库存的生产方式吗。如果打通销售和生产的壁垒,让他们连成一张网,让生产和销售实时互动,消除信息孤岛,让制造全面信息化,那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这个构想和规划,叫做中国制造2025。德国人把这个工业互联网叫做工业4.0。
吸尘器的库存问题,终于解决了。那么推而广之,有没有可能,让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产生库存和过剩呢,答案是有的。把所有的人,产品,流程,事物,都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和生产过剩,永远的消除经济危机。这个构想,叫做万物互联。
现在老王手里有了三张网,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网。整个国民经济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一日千里。但还是有一件事,让老王心理不痛快,那就是以前他开西瓜厂,积压下来的库存和技术储备,都闲置浪费了。老王放眼一看,发现很多国家还在吃草,穷的吃不起西瓜。老王打算把西瓜厂的技术,设备,产能,库存,都输出到这些国家去,让们也尝尝西瓜的滋味,这个计划叫一路一带。
那些吃草国的酋长说,开西瓜厂,对发展我们的经济的确是个好事,但问题是我们没有钱投资开办一座西瓜厂。老王说,没关系,不要为钱的事发愁,我借钱给你。为了借钱给这些吃草国,老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银行,叫亚投行。
吃草国学会了生产西瓜之后,开始变得有钱了,老王的吸尘器,也就可以倾销到这些吃草国了。把吸尘器卖到其他国家,这属于国际贸易,一个吸尘器值多少钱,用什么计价呢,因为中国是吸尘器生产第一大国,所以必须得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用什么货币呢,双方秉承着尊重平等,睦邻友好,团结合作的原则,经过愉快的协商,一致同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人民币成了计价货币,结算货币之后,这些国家为了发展和中国的贸易,就得储备更多的人民币,这样以来,人民币就成了储备货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再到储备货币,这个货币输出过程,叫做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大获成功,这抢了小美帝美元的大生意。一条街上,显然不可能同时容下两个收保护费的组织。美国拎着砍刀就来约架了,中国抱着胳膊冷冷一笑,这年头打架打的都是钱,你砍刀倒是挺不错,问题是你有钱吗?小美帝听闻此话,顿时嚎啕大哭,刀是最炫酷的刀,可是没钱打架谁都不敢砍啊。小美帝悲痛欲绝的滚回家了。失去了保护费这块收入,小美帝回家后,不久便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小美帝死后,中国开始了一个全球化新时代,万邦来朝,四夷威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民币成了国际通用货币,汉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孔子学院,取代了蛮夷们的教堂和寺庙。世界终于实现了天下大同,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战争,永久的消失了,人类终于实现了永久和平的梦想和希望。中国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中华民族完成了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个构想,叫做中国梦。
教师供给 篇6
需求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一切产业皆因需求而产生,需求出现差异,因此产业越分越细。供给和需求形成所谓经济市场。工业革命前,人们的需求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层次,工业革命以后,科技改变生活,人们的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需求层次。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米饭一个馒头的幸福感远大于在物质富足的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当消费者不再因为一个馒头而幸福的时候,即使馒头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想买,所以我们要做出改变,要把馒头做成精美的蛋糕,引起消费者想的需求欲望,在经济学中,这也叫作提高商品的边际效用。物质富足了就会想走出精神的匮乏,未来的需求自然顺理成章上升至精神层面。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动力不够,因此要刺激需求,现在有了消费需求,但是供给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求侧改变,供给侧就要做出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社会总供给和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实质上是政府对经济失衡状态的一种主动调整行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需求侧的管理而忽视供给侧的管理,导致需求侧与供给侧失衡,因而使市场经济处于“病态”,引发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针对“病态”,供给学派给出的“药方”是减税,节约企业成本,节省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加快创新之中。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主要从迎合需求发展趋势增加有效供给的方式出发,提高精神和文化产品在供给结构中的比重,即制造业适当向服务业转型。因此,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是有上限的,但是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待深入挖掘和探索。
不难看出,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题。而旅游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将扮演先锋队的角色,更要牢牢把握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以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毋庸置疑,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前我们从消费者入手,利用打折、促销等方式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如今我们要做“傲娇”的生产者,追求品质,把产品做精,用产品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消费者。我们曾盲目追求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指标量化,然而现在优化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才是我们新的追求,与其千方百计改变消费者,不如改变我们旅游人自己的态度——致力于为旅游者提供安心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旅游正朝着广度、深度、自由度、体感度等多维度发展。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和核心追求就是IP,而IP代表着个性和稀缺性,它体现商品的核心价值,能够化解同质化的价格战,旅游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应特别注意。
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早已不仅仅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附属品而成了一种刚需,一种常态生活化的选择。在供给侧改革中,首先要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其次就是调整旅游供给结构,补充公共旅游供给,推动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强标准引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业呈现出整体协调、统筹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笔者认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增加长假供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主要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成为大众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20多年来,假日制度与旅游经济捆绑,也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毕竟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与爆发性增长,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结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表征之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崇拜GDP的政府必然关注其发展。作为“有钱、有闲、有冲动”一个都不能少的旅游,无论是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还是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假日的供给。无论是双休日制度的实行,还是黄金周制度的出现,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进,客观上都极大地增进了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假的短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释放的最大瓶颈、最重要的“牛鼻子”和“天花板”。当下社会对于法定节假日安排的争议、黄金周旅游的种种乱象、民众的旅游体验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与长假短缺有关,可以说长假的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虽然需求释放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总需要缓解的办法。 随着社会转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异地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探亲需求也就更加突出,现有的假期安排显然远远不够。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但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需要吸引东部地区的客源前去消费,这种长距离的旅游也就必须依赖长假来实现。当前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已经导致民众出行出游需求形成了“堰塞湖”,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 解决长假短缺问题,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分散长假;另一种是以黄金周为代表的集中长假。二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转型剧烈的国家,更应该并行不悖,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休假模式适合我们照搬。 目前我们的现状是,在解决长假短缺的问题上,由于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带薪休假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就只能依靠黄金周,这也就形成了公众对黄金周的巨大渴求。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对于长假的需求,应该增加2~7个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增加“避暑”黄金周,延长春节长假,一年四季各有一个黄金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都会因此大大彰显。增加黄金周,释放旅游需求,才是最高效、最实效的旅游供给侧改革。
作者简介:
教师供给 篇7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存在着两条路径, 即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内驱式的教师专业自我发展。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对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和提高, 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而内驱式的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自我完善与自主发展, 源于教师自我角色的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 [1]本文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 探索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的路径。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及内容
“2015年11月10日,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进。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和生产端入手, 通过解放生产力, 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讲, 就是要清理僵尸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 将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创新领域,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
“供给侧改革”一词来源于经济领域。2016年两会期间, 教育供给侧改革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事, 也是教育领域的事”, 教育本质就是人才的供给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为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教育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培养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人才, 为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提供后备的人力支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内容和任务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教育供给侧改革关乎教育公平”, [3]“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4], “教育老大难问题要从供给侧破冰”, [5]“教育选择应由控制选择转向自主选择, 各取所需, 教育市场应向民间开放, 教育投入鼓励民间资本”, [6]“教育体制要拉近与国际的距离, 捐款助学透明度加强, 赋予捐款者成就感与荣誉感”。[7]总之,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从而化解教育老大难问题。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精准供给”, 既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供给, 又满足于个体个性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跨界思考的基础上, 实现“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面临诸多问题, 比如高端教育严重外溢, 中职教育服务不强,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单一化和无效性, 时空限制影响教育供给精准度等。教师作为教育的供给侧, 是否具有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能力与水平, 是否可以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是否可以支撑教育发展的速度和强度, 这是新阶段教育改革所应思考的新课题。另外, 教师是教育供给的需求侧, 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的变革, 势必更需要能提供各种教育需求和服务的教师团队, 对教师提出了多元化要求, 将教育转向多元化发展, 学校更具个性化。实现这些要求的前提是要强化对教师的再培养, 教师作为受教育者再学习, 建立相应的教师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要求, 力图培养更加优质的教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 提高教师应对新政策的应变机智, 使教师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减轻教育发展对教师带来的恐惧和焦虑等负影响。时代在变革中前进, 教育在改革中发展, 教师必须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 自觉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 提升其专业化水平更具有重要意义, 其过程也更加艰巨, 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路径
(一) 教师专业化的自我意识
教师的成长是较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经过实践的洗礼, 沉淀自身专业素养的形成并发展, 由适应到熟悉, 由熟悉到专业, 逐渐发展成“专家型”教师, 它会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更需要教师良好的自我意识, 促进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的首要前提。
自我意识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个体发展的阶段里, 每个人实质存在着两个‘我’, 一个是‘现实自我’, 一个是‘理想自我’。当个体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存在差距时, 个体就会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通过创造可能性的条件和努力, 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从心里角度讲, 自我意识表现在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 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8]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自我意识是指教师本身对教育情境里自己专业现状的总体认识、体验、评价和期望。教师专业化的自我意识过高或过低, 会影响教师专业化的自我发展, 若一位教学平平的教师却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极好, 固守自创一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势必会在教学过程中固步自封, 既不学习新鲜事物也不悦纳他人长处, 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下, 中小学教师应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即认识自己教学主体的能力与水平, 对于从事教师行业所拥有的情感, 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瓶颈期”的意志与心态。认识自己才能悦纳自己, 才能勇于接受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自我的专业追求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教师自身的素养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辨别不清楚, 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 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始产生自我独立的意识, 需要教师使用巧妙的方法去疏导, 因此, 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意识必须明确。
(二) 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
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是指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规划自己再教学和再学习的历程, 投资自己使之完善本身。自我规划没有固定和明确的格式和内容, 期限有长有短, 写作形式比较灵活, 大体包括指导思想、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目标定位以及具体计划。在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中, 仍以学习为主要的手段提高教师自身,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不仅是教师教授学生的方法, 也是自我完善的手段, 学习成为一种“营养剂”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成长。
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将教师由以前刻板的“教书匠”转化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主要体现在科研水平上, 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读书、听讲座, 在实践中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化自我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校本研究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生, 是教育改革的创举, 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为教师把握好“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类知识“学”与“习”的关系,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而设置。因此, 在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中, 不仅要安排设置自己的学习内容, 还要参与校本研究的实践, 与其他教师共同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在教学中教学相长, 在工作中教研相长, 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规划最完美的模式。
(三) 教师专业化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会给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带来很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反思是教师对于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情境做出的分析与评价, 强调教师只有将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 教师才能逐渐成长为真正的教师。教师专业化的自我反思本质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 实质是自我对话, 自我发难。反思在教学前, 教学中, 教学后三个阶段中,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 以及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是否完整, 教学结果是否满意, 遇见突发状况是否发挥了教学机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思维活动, 作为教育手札, 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式, 阐述自己研究成果, 并且反思研究写法灵活。
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 教育主体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 需要反思的教育问题颇多。在大多数人指责教育的同时, 传播教育的教师们也会受到影响, 但作为播种美好种子的中小学教师们, 应回顾自身, 立足于学生, 放眼于时代, 基于教师专业化的自我意识、自我规划、自我评价与反思, 增强自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不仅可以成为幸福快乐的教师, 也可以带动一群幸福快乐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张典兵.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 2009 (5) :24-25.
[2]孙琳.委员热议“供给侧改革”将成中国经济“最大红利”[N].人民政协报, 2015 (5) .
[3]程方平.教育供给侧改革关乎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 2016-3-6 (2) .
[4]傅蔚冈.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6-3-5 (2) .
[5]熊丙奇.教育老大难问题要从供给侧破冰[N].中国教育报, 2016-3-4 (2) .
[6]线教平.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供给侧改革[N].北京教育音像报刊, 2016.
[7]李剑阁.鼓励社会捐赠, 推动教育公平[R].上海:2016.
教师供给 篇8
一、多元引路, 点亮激情
2014 年9 月,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师生们亲切座谈, 他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是点亮孩子生命之光的引路人, 肩上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近几年, 湖南省娄底市第六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通过教师招考, 引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年轻有朝气、善于接受新事物是优势, 但学识能力参差不齐, 有大学刚毕业的, 有之前在农村工作的, 也有社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的, 且职业规划、职业认同也存在不确定性, 这给教师专业成长加大了难度。同时, 纵观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 长期处在规模化生产状态, 人力、资本、资源、信息等要素缺乏有效整合, 导致成本高、见效慢, 加之培养的流水线作业方式, 导致“产品”规格整齐划一, 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小学多样化、多元化需求。
我校1968 年建校, 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凝练了以“和”文化为引领的精神灯塔, 一代又一代六小人秉承“求真适应”的校训, 遵循“本真、平和、从容”的教育思想, 以“打好身体的底子, 埋下阅读的种子, 培育习惯的苗子, 丰富生命的底色”为育人标准, 营造师生“健康、快乐、幸福”的绿色生态。如何在新形势下, 让教师引领新课程改革, 如何让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如何为教师搭建起一座从观念到行为的平台, 如何让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 内心变得温暖、开放、鲜活和阳光, 激发其自发自觉性, 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 使教育始终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这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需要深度思考和探究实践的问题。
早在2010 年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指出, 改革的核心是放权, 即中央向地方放权, 政府向学校放权。2013 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就强调要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其实也是调整教育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可以说,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 国家早有认识, 并已经迈出改革步伐, 关键在于今后怎样去深入推动, 而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国家出台的“供给侧改革”方案, 直指国家经济领域, 但将这种思维迁移至教育问题, 也同样受用, 且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 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 学校更有特色, 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 必然带来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 等等。
二、彼此成就, 创新思维
以“和”的思想, 在新常态背景下, 迁移经济领域的新思路进行大胆教育实践。
“新常态”:近几年出现的高频词。当下的教育备受关注也备受质疑, 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更大了!信息化飞速发展, 教育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教育的权威受到挑战和冲击, 面对如此新常态, 我们要有深刻的认知:教育的新常态不是强迫, 而是引导;不是灌输, 而是浸润;不是施压, 而是影响;不是改造, 而是改变。新常态下的教育, 在于积淀学生素养, 把学生的品行操守看得比分数更重要。新常态的教学当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供给侧改革”: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化解当前存在的教育供需矛盾, 应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改变单一结构供给, 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 从而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需要建立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 提高基础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 尊重和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努力改善基础教育供给结构, 突破单一结构的课程供给、资源供给、考试评价供给, 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 实现从“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转变。
于教师而言, 帮助教师有客观的自我认知, 树立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 在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里丰盈内心感受,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成就自身价值, 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于学校而言, 我校“和合而生, 和而不同, 和而大同”的育人境界不断指导着行为, 不断影响着发展, 彼此成就, 彼此共生共长, 成就学生成人, 成就教师成才, 成就学校成事;于学生而言, 学校是成长的乐园, 是快乐的家园, 开开心心上学、健健康康长大, 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将是对教育最大的褒奖;于家庭、社会而言, 树立了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也将收获更多的家长、社会的支持, 发挥“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真正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同时, 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应用价值。
三、丰盈生命, 务实躬行
教育是“人”的教育, 教师既是供给侧, 又是需求侧, 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好教师的潜力, 努力创建敞亮开放的“人”的校园, 构建丰盈多元的“人”的教学, 培养有价值追求的“人”。
(一) 多方调研、理念提升、梳理脉络、制订规划
教师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 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研究初期, 组织教师座谈、问卷、走访、撰写个人职业规划、分析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为每一个教师建立“私人订制成长卡”。
(二) 思想共识、过程共享、成长共进、幸福共生
1. 思想浸润, 和风慧雨
研究中, 对每一个在校任职的教师都会有“三问” (一问:你想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二问:你希望学校提供你怎样的帮助?三问:你理想中的校园是怎样的?) , 这“三问”也伴随着教师的成长,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一次比一次成熟、具体、负责任。在教师专业成长上,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浸润, 将“七剑合璧” (树立一种思想:成就教师成“才”, 成就学生成“人”, 成就学校成“事”;传递一种信念:“我, 很重要!”;养成一个习惯:阅读滋养心灵、润泽生命;表达一个观点:缺失职业幸福感的幸福是不完整的;营造一种氛围:“以和化人、以真育人、以善启人、以美悦人、自觉发展、自主提升”的成长氛围;构筑一个梦想:撰写个人三年发展规划;释放一种激情:心怀教育梦想, 情系生命课堂, 彰显人本精神) 和风慧雨般播撒在校园的各个场域, 不经意间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思维碰撞, 和敏思考
长期禁锢在有限的空间, 会让人也变得狭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才会有新的视角、新的感悟。研究中, 为了让老师们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实施“专家引进工程”“阅读工程”“外出游学工程”等, 努力站在智者的肩膀, 聘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课堂教学, 举办学术报告, 使专家智力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 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速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另外, 利用网络远程培训, 通过便捷、低成本的远程培训在静谧的人机对话中进行快速交流、高效探讨, 提高素养。
我校将积极开展聚焦课堂、我行我思、登高望远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 激发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 的科研内驱力, 培养一批立足课堂, 潜心钻研的教师队伍, 营造校园学习文化氛围, 提升教师的精神品位。
3. 实践引路, 和畅教研
行动是成长拔节时最艰苦的过程, 只有在行动中、在体验中、一次一次实践中, 才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拥有获得感。研究中, 以“且行且思, 渐行渐明”教师成长为引, 结合教师自身特点, 不断激发内在潜能,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 培养兴趣爱好, 丰富教育内涵, 提高教育实效。
体育组的六位帅哥美女们, 朝气蓬勃, 各怀绝技。在一次座谈中, 他们抛出“如果能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中兼顾体能与特长训练, 又能接触到多项运动就好了”的思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围绕这个命题, 学校马上组织研讨组, 多方考证, 确定了“小学生‘1+X’体育运动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究”的课题研究命题, 并成功申报湖南省级规划课题, 经过几年的研究, 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大幅提高, 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特长, 既注重体能训练又讲究运动技巧, 从中磨砺出宝贵的体育精神。同时, 以此思维, 旁征博引推广至美术、音乐学科,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中, 尊重教师的思考,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支持帮助教师的教育愿景实现,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也是教师自觉专业成长、学校工作创新推动的源泉, 更是学校文化的最好诠释和充盈。实践中, 坚持面向个体、分层培训的原则, 依托阶梯式成长模式, 开展组内研修、学术沙龙、专家引领、校际交流、课题带动等丰富多彩的培养活动,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定期举行课题交流会、召开课题组研究会, 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研究活动, 在研究中逐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行动策略, 向研究型教师迈进, 逐步形成学校教研特色, 积淀校园特色文化。
每一次成长, 都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成就;每一种自我完善的成就, 又可以激发下一次精彩的成长。日积月累, 成长和成就都会润化成一种自觉发展和自主提升的习惯;经年累月, 自觉发展和自主提升都会铸造着一个团队的品牌, 也会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教师。
4. 分享推广, 和合而生
分享是一种学习和经验的内化与物化的过程, 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学习过程, 是一种和谐的精神交流过程。在研究中, 抓住一切机会释放教师的表达欲望, 或走廊、或办公室、或操场, 或私聊、或三五成群、或小组, 或写或说, 不拘一格不受限制, 在分享表达中增进情感、互促互进。校刊《我们》是一份关注教师发展、聚焦生命课堂、启迪教育智慧的内刊。刊名“我们”也体现了同伴互助, 和谐共生的核心文化, 个体的发展必定是在团队的熔炉里成就的, 团队的发展依靠个体的付出, “我们, 在一起;成长, 在路上!”是校刊的宗旨。在这里, 教师们以文抒怀、提笔寄情,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是我校教研教改的名片。
同时, 不竭余力搭建展示平台, 借助“省级国培基地校”优势承接培训任务, 借助“网络联校”探讨专递课堂的魅力, 借助各类竞赛推荐新秀等, 让更多的老师用“自媒体”进行自我推介, 在一次次蜕变、成长过程中收获自信和职业幸福感。
(三) 归零态度、没有终点、只有启程、追梦生活
一个人就是一场战斗, 一行人就是一种气象!对于学校教育, 本研究只有开始, 没有结束, 时刻以归零的心态, 重新出发, 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寻教育的幸福、最初的梦想, 实现自我的价值!
四、润物有声, 静待花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指出: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教育是人教育人、人影响人的过程, “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有着无穷的潜力。此研究是从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出发, 遵循从善的根本, 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不断思考:作为管理者就需要以人为本, 用发展的眼光、归零的心态、赏识的态度, 积极而温暖地对待教师。
教师供给 篇9
但是,一谈到供给侧改革,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西方的供给经济学,二者虽在名称上十分相似,但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在我国经济发展现况背景下对其发展并利用。
基于此,本文内容的结构如下:首先,介绍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及应用;然后,简要分析西方的供给经济学与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差异;最后,联系中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探讨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一、供给经济学
(一)起源———萨伊定律
供给经济学思想发轫于西方,其鼻祖被认为是法国的经济学家萨伊,他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萨伊在其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他指出,“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某种效用,同时赋予了效用以价值。然而,只有当某人获得了购买这种价值的‘手段’,才会出价购买该价值,其中‘手段’是指同样有劳动、资本和土地创造出的其他产品。一般来说,生产者在完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时,由于他担心产品滞留手中会丧失价值,会急于将手中的货物出售,同时基于对货币价值易于流失的担忧,他也同样倾向于将手中的货币尽快花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种观点,即生产事实上为产品创造了需求,产品在其被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就为价值与其相同的产品开辟了道路,由此,可以将萨伊定律的理念总结为“供给创造需求”。
(二)发展———20世纪70年代滞胀背景下的供给经济学
供给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同时也有了迅猛发展,这与20世纪70年代初在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问题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此之前的50年间,由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政策的运用,有效缓解了1929—1933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而为众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相对于供给经济学对供给的重视,凯恩斯经济学则侧重与对需求的刺激,提出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来驱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凯恩斯主义带来的过度人为扩大需求、刺激增长,导致了负面效果的大量积累,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胀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滞胀”。此时的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而与此同时,供给经济学开始快速发展,供给学派诞生。这一时期,供给学派主要的观点和主张包括4点:一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供给;二是增加供给的主要方法是经济激励和投资;三是增加激励的主要手段是减税;四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活动。
(三)运用———供给经济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和相关政策的运用在解决西方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滞胀”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实践运用是美国的“里根经济学”和英国的“撒切尔主义”。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正面临着13.5%的通胀率和-0.3%的经济增长率,里根由此提出了以供给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的主要政策主张包括4点:一是削减财政开支,减少财政赤字;二是大规模减税,给予企业以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四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率。上述政策的实施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美国迎来了连续65个月的持续经济增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政策的实质并非加强政府作用、弱化市场力量,而是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与美国类似,英国在1981年前后同样面临着严重的“滞胀”问题。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提出了以国企私有化改革、控制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福利开支为中心的政策手段,并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供给经济学与中国供给侧改革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国际金融危机的不良后果还没有完全消除、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不够活跃、强劲的复苏态势近期难以预见的国际背景之下,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传统动力弱化和新动力生成的调整期,面临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周期性和结构性双重矛盾特征较为突出的国内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异于总需求管理,对影响供给的要素进行改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放开对要素市场的限制,推动产业的转换和升级,以提高生产率。
虽然西方供给经济学的许多观点和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存在相似之处,但并不能将西方供给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生搬硬套。其具体原因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理论方面。其供给经济学的鼻祖萨伊所主张的是“供给是需求的源泉”以及“国家不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而我国所采取的供给侧改革并非是对需求侧管理的完全替代,更非放弃国家干预、完全由市场操控,而是有所促进、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是实践的层面。如上文所述,美国的“里根经济学”和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是基于当时国内所出现的严重“滞胀”问题而提出的政策措施,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并没有出现严重“滞胀”问题,因此,一味套用欧美等国过去所采取供给学派的政策是不合适的。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时代成为过去、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降低,2015年G D P增长率首次破7,中国经济进正在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非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下降,而是全方位的对经济进行优化升级。
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G D P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 D P仍然远远落后于众多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可以被称为“经济大国”,但却未达到“经济强国”的水平。实现“经济强国”的目标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升,而非只关注经济增长速度。
而这与供给侧改革的趋势特征是相同的,即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粗放式专向集约式;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增长动力由创新驱动;市场逐渐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那么,又该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达成上述目标呢?答案之一就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自2015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主要的逻辑与路径又是怎么样的?
与上文所述的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以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从需求端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同,供给侧改革更看重从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这四个方面的推动经济发展,这四个方面正是对应着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所面对的重要阻碍。
首先是劳动力方面。中国经济过去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数量庞大,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然而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 727万人,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攀升,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9 390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4.3%,比2011年末提高了0.59百分点。中国人口红利优势开始削弱,出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社会抚养成本提高、劳动力人口减少。在这样背景下,优化劳动力配置也就成了改革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配置方面主要是从3方面进行,即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房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其次是要素资源方面。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使得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愈加明显。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淡水、一次性能源、钢材、水泥和有色金属等五类主要的资源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是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面对要素制约,企业需要降低包括原材料成本在内的生产成本,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而这又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创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制度改革。
此外,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需要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这几个阶段。创新驱动相较于前两者,是更为高级的发展阶段。在谈如何创新的之前,首先要认识创新。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提出,创新并非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概念,广义的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法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具体到目前,我们国家企业创新所遇到的几大瓶颈,即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促进创新,首先,需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需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解决创新的风险过大问题;再次,需要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以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需要构建有利于创新的金融体系,以解决企业创新融资难的问题。
最后,是政府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在1937年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他指出,交易成本是指在一笔交易中所要花费的时成本和货币成本。而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交易成本中重要的一块,如包括审批环节过多产生的交易成本、各种前置审批需要的交易成本、中介机构利用行政力量带给企业的交易成本等等。如何削减这部分交易成本,也是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所要应对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地采取包括取消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康,徐林,李万寿,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李宏瑾.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财政研究,2013,(1).
[2]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辜胜阻.创新性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1).
[5]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6]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1).
[7]杨伟民.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教师供给 篇10
一、财政分权理论与地方公共物品提供
(1) 蒂伯特模型
蒂伯特 (Tiebout, 1956) 在谈到多级政府间财政关系时运用“以足投票” (voting with feet) 理论, 对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提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在人口充分流动的条件下, 人们将会离开公共服务落后或税收较高的地区, 迁移到公共服务或税收低的地区。然而, 通过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后, 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将得以提高, 要素的流动将会呈现发散式, 会减少落后地区更好品质的劳动力和各类资本的流失。最终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使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2) 奥茨分权定理
奥茨 (Oates, 1972)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方法, 提出了“分权定理”。该定理表明, 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 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在一定条件下, 由地方政府为本地区提供公共品要比由中央政府在所有地区内按同一水平提供公共品更有效率。该定理的另一种表述是, 分权的收益与公共品需求的变异程度 (方差) 呈正相关关系。
(3) 布坎南关于分权的“俱乐部”理论
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把社区比作俱乐部, 然后研究在面临外在因素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俱乐部——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人们的一个自愿协会——如何确定其最优成员数的一种理论。一个俱乐部的最佳规模就在外部经济所产生的边际成本 (拥挤成本) 正好等于由于新成员分担运转成本所带来的边际节约这个点上, 即所谓的公共物品供给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其编辑转换率。
二、产权理论
传统的理论经济学认为,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 免费“搭便车”现象和外部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私人是不愿意且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 为了消除“市场失灵”, 这就需要政府而且也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科斯 (R.Coase, 1960) 这篇文章研究了如何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问题, 以此论证产权的界定和产权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
科斯定力的成立与否依赖于经济环境的界定。如消费者效用函数不是拟线性效用 (quasi-linear) , 则科斯中性定理不成立。因此, 当交易成本为零及产权明晰界定时, 导致有效配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效用函数为准线性函数, 即外部性商品的收入效应为零。 (Hurwicz, 1995)
科斯有效性定理的问题更为严重, 阿罗 (Arrow, 1979) 指出, 由于科斯定理自愿谈判的假设可以被模型为合作博弈, 这就要求假定关于经济环境的信息是完全的。当信息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 一般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新公共管理学理论
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国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新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要区分政府的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 政策制定是政府的职责, 但政策执行的职责可以由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来共同承担。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的政策制定体现公平, 多组织的配合体现效率, 发挥了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势;以顾客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作为消费者的顾客对于公共服务应具有直接的控制权和选择权, 政府的社会责任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其提供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 倾听顾客意见, 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 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
新公共管理理论启示我们, 实现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实现城市政府的管理有效性, 这种有效性体现在政府角色的转换、政府职能转换以及机构改革方面, 核心是提高政府绩效。
四、参与人数对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理论分析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 建立简单的模型分析了集团中公共物品提供量达到最优的条件以及个人提供公共物品的条件, 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得出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提供公共物品, 但由于存在搭便车问题, 小集团中的提供量低于最优水平;而大集团成员众多, 个人的收益占集团收益的份额较小, 导致公共物品的提供量偏离最优水平很远, 因此大集团公共物品提供量有可能为零。
五、有关结论及启示
上述学者的研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有助于我们对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深入理解。市场和政府之间相互竞争使得公共物品供给更有效率已经成为共识。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特别是对公共物品的供给的微观机制研究还很不够;公共物品供给的技术性问题也缺乏研究。
参考文献
[1]卢洪友.公共品供给的政府效率解及其条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3, 3.
[2]郭蕾.城市公共品便捷变化及有效供给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1.
[3]涂晓芳.论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J].郑州大学学报, 2001, 6.
[4]郑书耀.西安市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困惑——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考察[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
教师供给 篇11
关键词:供给侧档案信息供给机制
在经济领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供给的效能。学者覃兆刿在其“档案双元价值观”中提出,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统一体。档案信息价值强调为社会服务,这种价值的发挥有赖于档案信息的有效供给,影响档案信息的有效供给有着诸多因素,如何通过因素控制及其优化,实现档案信息供给效能的最大化,是档案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对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内涵
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用来阐述社会生活中某些领域的功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定社会机构或组织的机能,以及这个社会机构或组织与其机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曾有研究者提出,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是指公共信息服务供给过程的具体实现流程,以及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保障机制、获取利用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五个方面。本文所述的档案信息主要是指已经公开的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公共信息,它从属于公共信息,具有公共信息的一般属性。因此,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构成要素也就与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具有一致性。同时,鉴于档案自身的属性,笔者在这里仅就与供给侧关系密切的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这三个要素进行探讨。信息供给决策机制体现为档案信息提供者根据大多数公众的信息需求,决定应该提供何种档案信息产品,然后选择何种方式提供符合公众需求的信息服务,并且规定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信息需求表达机制就是为了让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能够准确有效地得以表达,让档案机构了解社会信息需求,提供的档案信息“适销对路”。信息获取利用机制就是要做好人员、技术平台、设施设备、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让档案信息需求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在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在提高档案信息供给有效性中起关键作用,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在档案信息供给中起保障作用。
二、目前档案信息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
对档案信息供给机制中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档案信息供给决策不完善
档案信息供给决策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档案机构提供档案信息存在随意性,缺乏有效的依据。往往提供的信息类型、内容不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而需要的信息档案机构又没有提供,供需脱节。档案信息供给主体和信息供给决策的实现途径单一,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基本上由档案机构内部人员负责,没有发挥诸如图情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需求表达不畅通
从档案信息利用互动反馈来说,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公众的信息需求缺乏表达通道。公众利用档案的需求,对档案信息产品的要求,对档案机构信息供给方式方法的建议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造成档案信息供给效益低下。二是公众参与的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了解档案部门的信息利用工作,缺乏社会档案意识,当他们有了解政策、落实待遇和维护权益等方面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时,却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积极地利用,更不会主动地向档案部门表达他们的意愿。
(三)档案信息获取利用不便捷
当前,公众获取档案信息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获取的途径不多。档案机构提供的信息获取方法较少,不能适应不同类型公众的方便利用。档案信息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档案信息远程查询不方便,不能做到一站式查询。二是信息的利用价值不高。尽管档案机构提供了大量信息,但是利用者仍难以找到所需信息。
三、档案信息供给机制优化的对策
(一)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
档案机构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社会需求进行研判分析,通过与社会公众互动等形式及时了解公众需要何种档案信息。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信息供给决策程序、方法的优化,使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相协调。目前,由于档案机构的人力较为紧张,加之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完全依靠档案工作者开发、提供档案信息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如美国档案信息开发不仅政府部门会参与,而且还鼓励私营机构、非私营机构和个人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供给决策者应该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供给。比如,根据社会信息需求,确定需要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编研的主题,按照项目的形式以一定的条件向社会组织或个人招标,或者可以采用政府主导,信息企业、图情博机构、公众等参与协作的方式开发档案信息。
(二)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1.构建公众信息需求表达渠道。一是主动征询社会需求。档案信息供给决策者、生产者在确定供给信息前要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征求公众和组织意见。尊重公众的自由表达权,尊重不同群体的信息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档案信息论证、决策的过程中来。二是建立公众需求传送通道。档案机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和载体畅通公众需求传送通道,促进公众、组织与档案机构的有效沟通,从而防止档案信息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和失衡,避免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失调和资源的浪费。如美国国家档案局网站不仅在线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设有有关“档案博客/分享/联系我们”之类的栏目来及时了解公众信息需求。如点击“联系我们”,就会出现“美国国家档案馆欢迎你的提问、意见、建议和投诉,这作为不断提高我们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式”。
2.加大宣传,扩大公众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档案,知道档案信息利用的权利,构建良好的档案信息供需关系。可以不定期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举办档案与社会、档案与公众等方面的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加强档案馆与社会的互动,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让更多的公众走进档案工作,从而使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更有社会基础。
(三)以便快捷为目标,完善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
1.丰富信息发布载体和内容。通过不断丰富信息供给的载体和渠道,让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更便民。一是积极开发微信、微博、APP等新载体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利用需求。需要强调的是,在给公众提供的信息范围方面要广覆盖,要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档案机构之间数据共享,让公众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地“百度”到所需的档案信息。二是档案信息的获取方法要简单便捷。首先,公众得到档案信息手续简单,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其次,公众获取档案信息便捷,比如网站页面友好,查找工具便于使用,下载、打印等服务周到等。再次,档案机构不定期地在适当的信息载体上主动推送档案最新信息动态,促进信息消费。
2.开展信息利用效益评估。在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要适时进行利用效益评估,并对信息获取利用机制进行调整,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对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及时修正信息供给中的相关流程,使档案信息更加顺畅地为公众获取利用,进而使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使用价值更高。一是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价值评估。有研究者认为,信息价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估算,即从信息数量、质量和对需求者的满足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二是对信息服务的行为进行评估,包括人员组织、服务态度及效率、信息获取的渠道、载体和信息量等。
参考文献:
[1]聂云霞,杨千.新常态下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路径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6(3):12.
[2]陈永生,聂二辉.政府信息资源趋利性整合共享及其应对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4(4):12-16.
[3]杭亚杨.我国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教师供给 篇12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乡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 我国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上升至2010年的3.23。考虑到城市居民还享有着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的多种福利, 故还存在统计数据无法体现的隐形差距, 突出地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由此可见, 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巨大差异, 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 研究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公共品严重短缺,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中共中央也把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二五”战略规划。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西部农村是我国“三农”问题聚焦的对象, 研究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对解决全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起着关键作用。以“西部新农村治理模式课题”调查数据为基础, 本文从农村公共品多元供给主体博弈的视角出发, 研究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 以期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及政策依据。
2 调查方法及样本描述
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以随机入户的形式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治理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总体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宁夏、陕西、甘肃8个西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内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农户, 发放问卷2200份, 回收2178份, 有效问卷2170份, 回收率为99%, 有效率为99.6%。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完善情况量表、乡镇政府等各个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公共事务中应该和实际发挥作用情况量表、乡镇政府等各个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解决公共事务中的问题在当前和今后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评价量表等。
本次调查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 问卷样本量比较大, 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广泛; (2) 问卷针对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农户, 调查对象比较全面, 调查资料信息更真实; (3) 问卷将对象加以区别, 分别量身制作了三份调查问卷, 其中既有交叉问题, 也有不同问题。这些特点使得调查资料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治理状况, 使课题分析更具实践意义。
3 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
3.1 公共品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品是指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外溢效应明显的产品或服务。问卷涉及到的公共品主要包括四大类, 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发现, 我国西部农村的公共品供给不足。如表1所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70.5%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村交通条件“一般”或“较差”, 40.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水利设施较差, 74.7%的被调查者对当地城镇建设与通信电视设施评价“一般”或“较差”, 可见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87.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教育文化与技能培训“一般”或“较差”, 88.1%的被调查者对当地医疗卫生与环境治理感到“一般”或“较差”, 说明西部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课题组设计了“最低生活保障与特困救济”选项, 而8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或“较差”, 可见西部农村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3.2 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
根据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实际情况, 课题组设计了“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营利组织”“公益互益互助组织”“能人富人”“村民个体”“多元主体合作组织”七个供给主体。且按调查对象分成三类问卷: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农户。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
首先, 各级政府在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起主要作用。三类调查对象对于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都给予一致认可, 不管是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与通信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政府的供给主体地位占有绝对优势, 据计算, 综合认可度为53.15%。但不同调查对象关于政府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的作用大相径庭。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认为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 其实际贡献远远大于应有贡献, 相反, 农户承认其主体地位的同时, 表明政府实际发挥作用尚未达到其作为主要供给主体应该发挥的作用。
其次, 农民也是农村公共品的重要供给者。村民个体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力量, 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以及社会保障各个方面均受到认可,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 其综合认可度为29.71%。数据分析可知, 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对于村民自治组织在公共品提供发挥的作用一问中, 认为村民自治组织实际发挥的作用大都超出预想。而农户的调查数据显示, 村民个体除教育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外, 在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与通信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实际发挥的作用超出预想。
最后, 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三类不同的调查对象对此达成共识, 认为多元合作主体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实际发挥作用远远小于预期应该发挥的作用。农村地域辽阔, 对公共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的特点, 这些特点要求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必将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合作互动的特点, 但如何建立适宜的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来推动新农村建设, 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挑战。
4 多元供给主体的博弈分析
由上可知,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错位使得主体间责任分配的不明晰, 会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构失衡和总量短缺。那么只有明确各个供给主体的职责, 确保多元供给主体能各司其职, 才能保证它们在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而要构建多元互动的供给制度格局, 就必须对制度变迁中不同供给主体之间的行为特征、博弈过程及各自所采取的博弈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4.1 各主体的行为特征
4.1.1 中央政府。
由社会契约论可知, 政府是国家和公民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公民有依法向政府缴纳税收的义务, 而政府则承担着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义务。中央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充当首要主体地位, 由于手中控制着行政权和财政权, 从而使得其在分配农村公共品资源和筹集农村公共品建设资金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央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 注重全局利益, 以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但其作为农村公共品的首要供给主体也存在诸多不足。首先, 从信息对称性来讲,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 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中央政府无法逐一掌握全国不同地域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情况。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 农民对于公共品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 且不同农户间也存在着需求差异, 中央政府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品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其次, 从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来看, 中央政府垄断着决策权, 实行自上而下的单一决策机制, 导致公共品的种类、结构、数量较多的反映了政府的意志而较少顾及最终成本负担者农民的需求意愿。这样势必会造成供给效率低下、各方协调成本较高、易形成寻租和腐败等问题。
4.1.2 基层政府。
当前中国农村的基层政府组织是乡镇政府, 处于政府垂直管理体系的末端, 起着沟通上下、协调管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对上级政府负责, 具体负责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另一方面要直接面向辖区内的农民工作, 承担着满足辖区内群众公共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的重任。
作为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直接的政府组织, 基层政府在掌握辖区内群众对公共品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求方面具有先天的距离优势。但是, 基层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 将工作重点放在上级强制考核的工作上, 对于自身作为农民利益代理人的角色意识有所忽视。另外, 基层政府财权和事权严重的不匹配加剧了政府供给无效率的状况。特别是2004年宣布全面停征农业税后, 我国农村公共品制度外资金筹资机制被打破, 基层政府丧失了大部分财权, 与此同时, 上级政府却进一步将事权下移, 要求基层政府承担起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农村公共品的责任, 使得基层政府举步维艰。
4.1.3 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和供给者, 即农民是农村公共品的最终使用者也是农村公共品费用的最终承担者之一。每一个个体农民都是“理性经济人”, 但作为群体概念的农民, 其行为是否理性就要受个体农民行为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个体农民总会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成本收益面前, 总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农村公共品具有效益外溢性的特点, 如果农村公共品收费超出其心理预期, 个体农民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心理, 从而出现总体农民的收益不能最大化, 农村公共品筹资困难等问题。
4.2 主体间的行为博弈
4.2.1 中央和基层政府的博弈。
从公共品的受益范围和种类看, 中央政府面向的是全国农民群众, 负责提供纯公共品, 如大型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等。中央政府更加注重全局利益, 以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基层政府面向的是辖区内农民, 负责地方性农村公共品的提供, 如辖区内道路建设、专业技术教育等。基层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下级组织, 目标是使上级对其考核评价最优化、获取上级资金支持最大化。可见, 中央和基层政府的目标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中央和地方政府矛盾的实质是财权和事权的博弈。一方面, 随着我国农税制度的改革, 基层政府几乎隔断了大部分财政来源, 导致财权进一步上升, 而事权却不断下移, 中央政府要求基层政府承担起地方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责任, 使得基层政府越来越困窘。另一方面, 在“政绩”和“利益”的驱使下, 基层政府迫切需要从上级政府获得财政支持。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基层政府往往会夸大区域内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缺口, 甚至为突出政绩而不体恤民情谎报公共品需求, 最终导致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下。
4.2.2 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博弈。
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博弈在于农民对农村公共品成本分摊费用上。目前,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是由公共财政和农民筹资共同解决的。如果基层政府能将中央政府和农民提供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尽其所能, 为辖区内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基层政府和农民就不存在任何冲突。但是如前所述, 基层政府的目标是使上级对其考核评价最优化、获取上级资金支持最大化, 基层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有时会不顾农民实际需求, 出现重复建设、形象工程等现象, 不仅造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 而且加重了农民负担, 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 公共品的成本分摊费用超出农民的承受限度, 农民会对基层政府的行为动机产生质疑, 甚至影响以后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积极性。
4.2.3 农民与农民的博弈。
农民间的博弈主要表现在出资问题上。农村公共品的效应外溢性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 使得排除他人消费和收取他人费用是高成本的, 这就导致理性的个体农民会采取“搭便车”的行为策略。这种个体农民的理性行为必然导致作为“整体”农民的发展困境。
5 结论及政策启示
以“中国西部新农村治理模式课题”调查数据为基础,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 研究发现:从供给总量看, 我国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从供给结构看, 存在多元供给主体间责任分配不明晰导致主体错位的问题。为深入探讨以上问题, 从多元供给主体间博弈视角出发, 笔者重点剖析了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之间的行为博弈, 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基层政府、农民三个主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 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的冲突, 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表现出多元主体的行为差异, 最终导致农村公共品和供给结构失衡和总量短缺等问题。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 可以得到一些政策启示:一是针对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的博弈, 政府应明确各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 同时完善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监管机制,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二是针对基层政府和农民、农民间的博弈, 建议基层政府将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来源及开支公开透明化, 以此保持农民筹资的积极性以及基层政府的公信力, 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摘要:以“西部新农村治理模式课题”调查数据为基础, 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 研究发现:从供给总量看, 我国西部农村公共品匮乏严重;从供给结构看, 多元供给主体间存在责任分配不明晰导致主体错位的问题。为深入探讨以上问题, 基于多元供给主体博弈视角, 重点剖析了供给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之间的行为博弈, 最后就如何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给出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博弈
参考文献
[1]杨静, 统筹城乡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陈本凤、陈艳梅, 中国西部新农村治理模式调查报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72-81.
[3]王金国,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研究:以江苏某行政村为例[D].山东大学, 2008.
[4]陈东, 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基于制度比较和行为分析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18-137.
[5]赵宇,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公共品财政供给问题探讨[J].山东经济, 2007, (06) :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