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供给不足

2024-08-31

质量供给不足(精选7篇)

质量供给不足 篇1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Eugene Fama, 1970),如果有用的信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全部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反映,则市场是有效的,它能够使经营较好的企业获得相应的资金并淘汰经营较差的企业,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优增长。会计信息作为确认、计量、分类、整理和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最终输出物(蒋尧明和王庆芳,2002),既反映企业价值运动的可计量的经济信息,又影响市场投资决策,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更是对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关系、增强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实现帕累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问题是,当前的会计信息供给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会计信息供给的经济学认识

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它能够解释会计现象并拓展会计研究的领域(葛家澍,1998)。所以近二十年来,运用经济理论研究“会计信息供给问题”渐成主流,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形成两种研究思路:

第一,通过界定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找到影响其质量的内在因素,即根据会计信息本身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将会计信息界定为公共物品(刘峰,2001)、准公共物品(马永强,2001)、标签产品(岳上植,2006),或者说目前是公共物品,等条件成熟后再恢复成私人产品(蒋尧明和王庆芳,2002)等。尽管结论有所不同,但达成两点共识: (1) 由于会计信息的“非私人物品”特征,使得外部利益相关者不能通过私人契约来分享会计信息供给者所拥有的剩余信息使用权,使得市场供求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造成市场失灵; (2)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导致其一旦公开就很难将不付费的使用者排除在外,供给者的生产成本得不到完全补偿从而缺乏激励,这最终导致供给不足。

第二,运用博弈论考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参与人的行为选择对会计信息供求造成的影响。由于会计信息是对企业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客观表述,信息供给者拥有完全的信息,而信息需求者则处于信息劣势。这样就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于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内部管理者就可以凭借天然的信息优势垄断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杜兴强,2001)。

本文认为,无论选择哪种研究思路都需要考虑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即稀缺性和竞争性问题。首先,每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在规格、形式上看起来虽很相似,但由于各企业的具体经营内容不同,外界无从得知用于制造会计信息所需的“原材料”(如原始凭证、报表等),故每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非同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活动,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活动而凭空制造会计信息就是会计造假,造假得出的会计信息不仅劣质,而且有害,所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稀缺”的。其次,从表面上看,会计信息是“免费”提供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但实际上,会计信息供给者明白会计信息需求者并不是为了占有这些信息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它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以实现未来更高的收益或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刘孟斌,2009)。这样,企业就要花费成本来精心制作会计信息以争取有限的经济资源。当某个企业受到市场青睐时,该企业的融资机会将会增加,而其他企业的融资机会就会减少。因此,看似“无偿”的会计信息供给实际是将其价格折算在企业未来所获收益当中。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关于会计信息供给的经济学认识: (1) 会计信息仍具有商品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 同其他商品一样,会计信息的制作和供给同样受成本与效益制约,同样要遵循市场供求机制,会计信息市场是存在并可调节的。 (3) 由于制作会计信息所需的材料具有“内生性”,制作过程高度集中在企业内部,故各企业的会计信息彼此无法替代;同时,一企业制作、提供会计信息并不是孤立行为,其必须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因此会计信息市场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 (4) 会计信息市场虽然存在垄断,但也有竞争。无论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还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都有制作并提供会计信息的压力和冲动。

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会计信息供给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其研究经济行为主体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如何作出理性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所达成均衡的问题(张维迎,2004)。本文根据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围绕它在市场上的供给质量和数量问题,考察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作为会计信息垄断供给者的企业如何在静态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实现“纳什均衡”。

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围绕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期望从“制作”和“消费”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当各方的策略对抗和交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状态,就会实现“纳什均衡”。鉴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寡头垄断特征,一企业的决策必须要考虑其他企业的反应。追溯以往的相关文献,发现存在三种研究倾向: (1) 倾向于研究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孙建强等,2002;单晓芳,2003),以及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龚颖,2004); (2) 倾向于构建具有“共同知识”的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刘瑞,2005); (3) 倾向于通过静态博弈所形成的“囚徒困境”来说明市场本身无法有效供给高质量会计信息,必须依靠政府来实行强制性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才能改善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侯艳蕾,2004)。本文认为:第一,目前资本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更加激烈,同类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为争夺有限经济资源而转化成利益相关者;第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的经营活动信息更加私密,信息不对称程度将进一步加大,每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行动决策更不确定,只能大致估计“出牌”的概率;第三,企业之间的博弈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资本市场上围绕经济资源的争夺将无休止地重复进行。下面,我们将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对会计信息供给问题展开研究。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下的会计信息供给。

考虑到会计信息市场的寡头垄断特征,本文借鉴古诺模型的研究思路描述以下情况:

(1)市场上的会计信息供给者只有2个企业,且它们都生产(非同质的)会计信息。

(2)每个企业的可选择策略是:

Ⅰ.供给会计信息的数量qi,满足策略空间Si={qi∶qi≥0}。设P为市场的出清价格,根据供求原理,P是Q的减函数,令P=P (Q)=a-Q(式1),其中:a>Q。这时市场上提供的会计信息总量为Q=q1+q2。

Ⅱ.制作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花费的成本为Ci (ci∶ci≥0),令C (qi)=C (qi),其中:i=1, 2。CH代表生产高质量会计信息所需的成本,CL代表生产劣质会计信息所需的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只知道自己的成本函数,不知道(或不能确定)对方的成本函数。但是出于决策需要,双方会对对方的成本函数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判断。现假设企业1知道企业2制作会计信息过程中存在两种选择:制作高质量会计信息,概率为δ,成本函数为C (q2)=CHq2;制作劣质会计信息,概率为(1-δ),成本函数为C (q2)=CLq2。从理论上说,会计信息成本可以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一般包括企业经济信息加工、处理、报告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而这类计入当期的费用支出相对固定;隐性成本则不然,它会深刻影响企业的机会成本。比如当企业制作高质量会计信息时,就会因披露的真实信息过多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劣势成本和谈判劣势成本,若此时经营状况不理想,高质量会计信息还会带来政府管束甚至是诉讼,从而丧失筹资机会。所以对企业来说,制作高质量会计信息远比制作劣质会计信息代价大(或者说成本高昂),可表示为CL

(3)弈局中的企业只权衡自己的利弊,故所得支付就是它们的利润,令利润πi=πi (q1, q2)=Pqi-Cqi,将式1代入得:πi=πi (q1, q2)=Pq-Cq=[a-c-(q1+q2)]qi(式2)。但在现实中,会计信息表现为“无偿”供给,所以这里将支付定义为供给者从会计信息中取得“利润”难以让人理解,故这里引入“效用”一词来替代“利润”。由于会计信息供给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企业价值信息给利益相关者,因此效用μi就是会计信息数量qi的增函数,令μi=μi (qi)=b+qi(式3),其中:b为常数。

这时,假设企业1凭借自身经验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来推断企业2会采取以下几种行动:

Ⅰ.企业2制作高质量会计信息,成本为CHq2,提供的最佳会计信息数量为q*2 (CH)。

Ⅱ.企业2制作劣质会计信息,成本为CLq2,最佳会计信息数量为q 2*(CL)。与此对应,企业1的最佳供给数量为q1*。于是Ⅰ满足Ⅱ满足Mqa2x[(aq1*-q2)-CL]q2(式5)。由于企业1知道企业2制作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概率为δ,因此企业1会确定自己的最佳供给数量和质量,q1*满足:Mqa1x{δ[a-q1-q 2*(CH)-C]q1+(1-δ)[a-q1-q2* (CL) -C]q1} (式6) 。

将式4、5、6最优化一阶条件可得:

解该方程组得:

从结果可以看出,q1*取决于企业2的CH或CL以及相应的概率。此时企业2的成本若明确为CH时,则均衡供给数量为:

而当企业2的成本明确为CL时,均衡供给数量为:

当然,博弈中的行为选择对于双方是相互的,即企业1同样有CH和CL。现假设两个企业是同类企业,制作会计信息所需成本都满足q i*(Cκ)=(a-Cκ)/3 (i=1, 2;κ=H, L), Ci∈[CL, CH](i=1, 2),只是企业1和企业2的选择概率不同。

这样我们精炼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四个不等式:

再将上述不等式转化为:

将两个企业的博弈用标准式表述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制作、供给劣质会计信息的行为选择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都是唯一的“纳什均衡”,显然这种均衡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

2.重复博弈下市场实现“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可能性。

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肖特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指出,如果博弈是重复进行的,而且参与者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双方都反复使用虚假策略对自己是不利的,随着情况的反复出现,可能会有一个显示真实偏好的规范得以发展,在这个规范的基础上,说真话的惯例将被建立。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市场上这种制作、提供劣质信息的无效率“纳什均衡”有可能被打破。下面,我们基于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考察市场是否存在“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由于重复博弈是一类特殊的动态博弈,这里首先引入像鲁宾斯坦因的讨价还价模型那样的贴现因子θ=1/(1+γ),其中:γ是每个阶段博弈时的市场利率。给定贴现因子θ,企业在无限次重复博弈各阶段的支付效用为μ1、μ2……则该企业在该路径得到的“总支付”U为无限支付序列“μ1,μ2,…”的现值之和:

上面的结论已经证明,企业在单次博弈中会选择劣质会计信息供给;但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如果企业考虑的是U而非一时的μi时,结果可能会有所改变。现假设这样一种情景:企业i (i=1, 2)在第n阶段直至第t阶段选择“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如果之前的(t-n)阶段的博弈结果都是“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则之后继续重复前面的行动,否则永远选择“劣质会计信息供给”。这时,若企业1在某阶段博弈中选择提供劣质会计信息,而企业2选择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此时企业1的总支付效用为u 1*(CL)+[μ2*(CL)-μ2*(CH)],但这个机会主义行为会引起企业2在以后阶段都提供劣质会计信息,使双方今后的支付效用都回到“μ1*(CL),μ2*(CL)”状态。于是将企业1的支付序列“u 1*(CL)+[μ2*(CL)-μ2*(CH)],μ1*(CL),μ1*(CL),…”折算为现值之和时得:

另外,设V为企业1在无限次重复博弈的阶段博弈中总是选择最优行动的支付现值。当期企业1选择“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时,有V=μ1*(CH)+θ×V,得:V=1/(1-θ)μ1*(CH)。于是当且仅当下式成立,选择“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是最优的:

若将均衡供给量代入上式可得θ≥1/2,即当且仅当θ≥1/2时,企业制作、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总效用U变大,企业有动力走出静态博弈的“低效率纳什均衡”。由此可见,市场满足一定条件时,就有可能选择“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有效均衡路径,而找到这条路径的关键就在于挖掘市场机制的潜力,找到合适的以实现改进效率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三、完善市场机制以实现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供给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供给仍主要采用非市场配置方式,依靠政府来制定会计信息的供给标准,规范会计信息的供给数量,检查会计信息的供给质量。但这种“自上而下”的管制效率却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其管制成本和“寻租”问题同样会造成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况且,管制的有效性不能只考虑管制的预期目标,还要考察博弈各方的反应,如果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无法做到“激励相容”,最后仍有可能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低效率局面。

因此,应当努力挖掘市场机制的自身潜力,培育战略投资者,更新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领域;减少信息传输中的技术障碍和交易费用;提高市场透明度;运用第三方(独立、权威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级;在政府、舆论机构对诚信企业进行表彰、宣传,司法部门对会计信息造假企业严肃处理的同时,还要向社会揭露违法违规内幕。相信这样做,“理性”的企业才会关注重复博弈下的总效用,从而主动制作、供给高质量会计信息。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 考察作为会计信息垄断供给者的企业如何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之间进行选择以实现“纳什均衡”。本文研究指出, 在一定条件下市场可以达成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的有效率“纳什均衡”, 从而为完善市场机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质量会计信息,供给不足,博弈分析,寡头垄断,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龚颖.会计独立性的博弈论研究.财会月刊 (会计) , 2004;5

[2].蒋尧明, 王庆芳.论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财经研究, 2002;3

[3].刘孟斌.我国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分析.商业现代化, 2009;3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5].孙建强, 贾莉, 李莉.会计信息供求博弈分析.财会经济, 2002;4

[6].单晓芳.会计信息市场的博弈分析.同济大学学报, 2003;2

[7].刘瑞.会计政策的博弈论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质量供给不足 篇2

一、现行会计信息供给机制下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由管理当局以通用财务报告的形式免费供给。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作为会计信息供给者, 主要通过中期报告、年度报告、招 (配) 股说明书披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需求者则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从理论而言, 会计目标的两大观点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都是针对会计信息需求者提出的, 对其有着充分的重视。从现实而言, 在免费供给会计信息的机制下, 供给者缺乏披露信息的动力, 而使用者为了规避风险,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膨胀, 同时以投机为主的目标使得他们对会计信息的利用低下。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动机、目标不一致, 导致当前会计信息供求失衡, 愿意提供的信息与实际需求的信息之间产生了巨大缺口, 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剩, 同时有效需求不足。根据美国FASB的解释, 为满足决策有用性, 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一个体系, 首要质量特征就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 供求矛盾也相应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会计信息可靠性降低, 上市公司信息失真严重。二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受到冲击,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足。

会计信息供求失衡在财务报告中的表现更为具体。现行财务报告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主体, 以财务报表附注为补充的体系。其中, 资产负债表强调历史成本的可靠性, 只对有形资产、部分无形资产及合并商誉进行核算, 不确认自创商誉, 不能提供无法以货币计量、但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信息, 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经济价值。利润表反映的是公司在一段时间已经实现的利益, 对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则很少涉及, 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混乱, 存在随意性, 使得会计信息需求者对公司现在以及未来经营情况了解不够, 不能通过利润表判断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表只能提供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收入和支出变动, 编制方法较为复杂, 导致大部分会计信息需求者难以充分理解并利用它的信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提供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当期增减变动情况, 将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合理地直接计入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财务报表附注内容粗糙, 主要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的重新表述, 而很少结合自身情况对相关重要信息进行披露。

二、制约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分析

会计信息处于失衡的状态, 既是因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权利弱化, 经营者地位提升, 也是因为经营者可以在一定程度影响会计信息的供给, 导致在现行供给机制下, 仍未实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充分、及时、有效的供给。

(一) 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原则

现行会计信息供给首先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包括有形成本, 即会计信息的生产成本和诉讼成本;无形成本, 即竞争劣势成本和谈判劣势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效益是针对供给者而言, 包括降低公司资本和债务成本;树立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形象;限制内部人员谋求不正当利益等。在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情况下, 信息供给者会在会计信息成本和效益之间权衡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 只有当会计信息带来的效益高于其成本时, 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否则就应调整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范围和披露程度,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供求失衡的根源所在。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市场中交易各方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别, 通常而言, 信息供给者拥有较完全的信息, 而信息需求者拥有的信息却不完全。我国会计信息供给者会计信息披露采取的是预约披露制度。正是由于预约披露制度, 信息供给者会根据信息需求者的反应, 提前或推迟信息披露, 通过盈余管理的方法影响投资者决策。除此披露不及时、披露不充分也是制约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要因素。信息供给者倾向于披露公司的利好信息, 避免披露不利信息或公司的困境。此外, 由于信息供给者自主选择会计政策, 可以通过调整利润和误导性陈述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总之, 会计信息供给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 使得会计信息市场秩序混乱, 会计信息需求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了解不足, 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供求失衡。

(三) 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尺度把握

上市公司各项目的信息有不同的披露要求, 分为“报告中应详细披露”、“报告中应披露”、“报告中可以披露”三种。其中, 第一、二类信息属于强制披露, 第三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强制披露是政府主导的, 而自愿披露相当于市场机制。就我国目前实际而言, 最佳的信息披露机制应当是强制披露为主, 自愿披露作为必要补充。强制披露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市公司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

根据有效市场假设, 当信息披露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 信息的披露量是最优的。但绩效不同的公司, 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临界点下的信息披露量是不同的。绩效好的公司除了进行强制披露外, 为了表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乐观的发展前景, 往往还存在自愿披露的动机, 会积极主动地披露某些利好的信息。因此, 这一临界点对应的信息披露量常常大于政府的强制信息披露量。相反, 绩效差的公司往往不愿披露其生产经营实际存在的问题, 所以临界点下的信息披露量往往小于强制信息披露量。但绩效差的企业必须按照强制披露下的信息进行披露, 此时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总之, 在有效的市场中优质企业较多, 因而更加重视自愿披露的作用;反之, 在效率较低的市场中劣质企业较多, 则应更加强调强制披露的作用。

三、会计信息供给机制改进的建议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 会计信息供给无论从其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会计信息监管力度、扩展财务报告内容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但收效甚微。

(一) 正确看待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合理差距

为解决会计信息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 首先应正确看待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合理差距。会计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矛盾。正因会计信息供给不足, 才会促使会计不断向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预期靠近。当然, 会计信息供给严重不足会导致会计职能的萎缩, 而供给过剩又会导致供给者承担大量无效成本, 需求者承担大量无法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所以, 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或过剩都不是理想状态, 但由于各种实际因素, 会计信息供求差距是始终存在的, 合理差距是可以接受的。

(二) 针对免费信息,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报喜不报忧、披露不充分的现象, 证监会既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公告, 以让信息需求者知道公司诚信状况。同时, 还应通过对公司信息质量的分类评级进行奖惩, 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此外, 证监会还应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缩短信息处于未公开阶段的时间, 以降低监管难度、成本以及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实现最低信息含量和高质量的会计标准, 以切实维护会计信息需求者 (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 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中小股东) 的合法权益。

(三) 针对付费信息, 成立会计服务公司来实现会计信息多重生产模式

目前, 我国会计信息主要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不利于信息需求者获取会计信息。因此, 增加会计信息的供给者, 可以使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由单一转向多重生产模式。在上市公司提供基本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能, 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向有个性化需要的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专业分析报告, 通过多重生产模式改善会计信息供给质量, 创造良性供给机制。

1. 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的供给者, 通过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为会计服务公司提供原始信息。其中, 无偿提供信息属于自愿披露, 成本从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中得到满足;有偿提供信息主要用于弥补信息披露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 会计信息需求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会计信息。如果只需统一公布的信息, 可以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免费获取, 若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则可通过付费方式从会计服务公司中获取。会计服务公司作为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 通过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和客观、独立的第三方评价,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 同时获得收益, 实现收支平衡。

会计信息是引导企业及整个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重要资源, 它对实现市场的充分竞争和经济的有序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 会计信息供给无论从其数量, 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这是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对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尺度把握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为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正确看待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合理差距, 同时提高上市公司免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并通过会计服务公司提供付费信息, 实现会计信息多重生产模式,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实现最低信息含量和高质量的会计标准, 以切实维护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J].会计研究, 2002 (2) .

[2]杜兴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 2002 (12) .

[3]吴水澎, 秦勉.论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对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的反思[J].会计研究, 2004 (5) .

[4]闫明静, 管平.关于会计信息产权的思索[J].北方经贸, 2006 (1) .

质量供给不足 篇3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突出表现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规模性和范围经济性等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只能由农村公共部门承担。在我国,基层乡镇是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事实上的责任主体。目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产品总量短缺、质量不高,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突出表现为公共产品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乡村道路、大型水利灌溉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电力设施、通讯设备以及良种推广等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交通条件差导致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成本高。饮水难、行路难在部分农村仍很突出。

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不用说陕北的老农“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说西北的“风吹草低见牛马羊”就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田间地头的农民大多还是手工插秧、鸡鸭散养、人畜混居的情景并不鲜见,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此外,农业生产盲目性大,市场适应能力差,农业市场信息直接影响农户产品销售的效益。在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下,农户不能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最终出现“谷贱伤农”,损害农民的根本利益。

3、农村人居环境大都较差,与城市相比总体上仍然十分落后。

村庄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低下,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欠账严重。农民自建房屋,村庄公共设施因陋就简,缺乏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加上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不断叠加。居住点分布散乱,建设用地浪费较大,建筑风格缺乏本土乡村特色;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路面硬化率低;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甚至还有一部分偏远农村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大部分农村没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垃圾箱,农村公共卫生环境较差。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强度的加剧,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大量增加,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造成河流、池塘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

4、农村文化教育供给不足。

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不高,低水平的农村教育,使整个农业就业人口的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人才流失,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乏力,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严重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5、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位,政府救济有限。

大部分农民从末享受过政府提供的任何社会保障,只有很少一部分群众在过年时曾获得过自然灾害救济款或送温暧慰问款,获得救济的农户甚至不确切知道这算救济、优抚还是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凋零,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薄弱,过去形成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已经不复存在,自发的、缺乏管理的个体诊所在农村提供有限的、低质量服务,大多数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医院就医,以致小病拖成大病,或因病致残、致贫。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物品历史欠帐多。

在我国过去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到了城市,城市公共产品基本由政府生产和供给,居民免费消费公共产品。而在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由农民自已解决,导致农村公共物品历史欠帐多。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缺位。

乡镇政府本该是辖区内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但在实际运行中,相当多的乡镇政府都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上级下达的硬指标工作上,或仅仅限于上级派下来的工作上,如计划生育和招商引资等,甚至为迎合上级要求大搞所谓“政绩工程”,建设高标准的小城镇草坪、广场等招牌建筑,严重浪费农村有限的公共资源。乡镇政府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忙于为上级政府服务时,对于自身应该担当的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管理社会治安、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保护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软工作”却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对农民提出来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无心理睬,致使农村的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环保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无法满足,农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可以说,很多乡镇政府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运作和职能错位的状态。目前上级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主要是经济指标,在政绩考核、职位升迁引导下,乡镇领导无心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花费精力、财力;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农业税的减免,斩断了乡镇财政的主要来源,乡镇政府也无力提供农村公共物品。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体制,导致村级公共积累少,出现经济空壳化,也就很难提供。

3、“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公共产品的供给常常不是取决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而是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者的偏好。乡镇政府对一些投资时间短、见效快的短期公共项目具有强烈偏好,而不愿意提供一些见效慢、期限长的纯公共项目,对一些容易出政绩的新建公共项目和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物品具有强烈的偏好,而不愿投资维修存量公共项目,不愿提供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发展规划等软公共产品。

4、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行政开支庞大, 无财力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当前, 乡镇政府职能过多, 造成财政供养人员太多和行政开支急剧上升。有资料显示, 在全国4.5万个乡镇中, 财政供养人员 (含农村教师) 达到1280万人, 每个乡镇平均供养人员达到280人, 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的话, 31个农民供养1个人。在这种情况下, 乡镇政府要么不供给公共产品, 要么想方设法从预算外或制度外寻找财源, 来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这样就会加重农民负担。

三、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对策

1、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国家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给予农村居民以国民待遇。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基本的救济体系,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教育体制,提高城乡间公共教育的公平程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转的就业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流动户籍制度。

2、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改变原有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实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建立一种由农村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乡镇及其以上各级政府在供给公共品时, 要改进民主决策程序, 让受益主体参与决策。村委会供给公共产品的前提是坚持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村委会成员要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 并且有罢免的权利。通过这种约束机制, 有效推行“一事一议”制度, 让村民自己来表达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推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

3、确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

由于资源约束,在财政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同时或在短时期内建成所有的农村公共产品,只能有选择性地建设一些关系农村发展的公共产品,合理确定当前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对经济发展型农村应以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灾害防治、乡村道路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社会发展型农村应加大转移支付政策落实、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设;对文化建设型农村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4、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充分引入市场机制, 凡市场能解决的公共产品供给, 都要由市场去解决;凡市场不能完全解决, 但通过政府提供特定的政策支持 (如税收减免、低税率、财政补贴等) 后市场可以解决的, 都要由政府提供特定的制度安排, 以促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5、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 确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责任。

第一, 凡受益群体涉及全国范围或涉及国家长治久安和长远利益的公共品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提供 (如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民兵训练) 。第二, 凡受益群体所处范围仅限于某一地区的农村公共品, 应由该地区政府来提供。省市县各级政府在为本辖区内供给公共品时, 应注意公共品供给的均衡性。第三, 凡受益群体跨地区的公共品, 应由受益地区的上级政府来协调由受益地区共同负责供给。根据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 在确定各级政府事权的同时, 应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 以使政府财力能保证事权的行使。

6、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加强对公共品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论我国冷链物流的供给不足与对策 篇4

人类利用低温条件来贮藏食品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一千年, 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开始利用天然冰雪贮藏食品, 但这种原始的冷藏方法无法有效地控制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温度。20世纪, 冷冻机直接用于食品冷藏的方法迅速得到推广, 如今食品的冷藏保鲜已经成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技术[2]。

而我们所说的冷链是指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后, 在加工、储藏、运输、批发配送和零售过程中, 各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状态。配有专门设备,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食品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就是把易腐、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 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6]。

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供求概况

1、供给情况

(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规模

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数据, 我国现有肉类食品厂2500多家, 年产量约7000万吨;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 年产量l000多万吨;冷饮企业1000多家, 年产量1000多万吨;乳制品企业1600余家, 年产量1000多万吨;蔬菜总产量约4亿吨;水果总产量6000余万吨;水产品总量约4500万吨。整个冷冻和冷藏食品行业目前已形成年产量1500万吨的规模, 并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7]。

(2) 我国现有的冷藏运力

公路方面。首先, 据有关报道, 2005年我国冷藏保温汽车保有量约34000辆, 而同期美国和日本分别拥有冷藏保温汽车20万辆和12万辆[8]。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 发达国家中, 美国为1%, 英国为2.6%, 德国则达到3%。其次, 我国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和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冷藏运输率 (即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 约10%-20%, 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达到80%-90%。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 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 而按照国际标准, 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目前我国货运车辆约七成是开篷式设计, 只有三成左右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 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4]。

铁路方面。在全国总运行的33.8万吨铁路车辆中, 冷藏车仅6792辆, 只占2%左右。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 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 而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中, 大多都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 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 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铁路冷藏车的60%以上为加冰冷藏车, 修理费用高, 使用率低,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停止生产、使用这种车辆, 但在我国仍然是冷藏运输的主车型。对国内外冷藏供应链现状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表1:

2、需求情况

(1) 目前的需求总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年均以10%以上的增长。冷却肉、保鲜蔬菜的消费量逐年上升, 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5万吨增长到2005年200万吨, 肉类消费从2003年的648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近7000万吨;肉制品消费目前为250万吨。速冻食品的年产量以20%的幅度递增, 接近1000万吨;乳制品市场, 年产量1000余万吨,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 平均增长率为12.1%, 增速居世界第一;蔬菜市场消费总量达到40514万吨, 水果消费总量也增加到了6238万吨。在一些发达城市, 如上海每天上市的生鲜副食品达6700吨, 冷链食品的年消费增长率达8%以上, 而在大卖场, 冷链商品占到20%以上。

(2) 需求原因

近年来,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 消费理念的提升以及超市商场便利店的快速发展, 食品冷链物流也有新发展。在各大中城市, 年轻的新一代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 他们不愿在厨房里多花时间, 因而有力地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消费市场;再者, 以连锁超市、大型卖场和便利店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将在城市商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最后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冷冻冷藏产品加工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无论是在产品上, 还是在包装上都竭力吸引顾客消费, 相应地也就提高了冷冻冷藏产品的质量、品种, 从而使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冷冻冷藏产品的消费。在上海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 冷冻冷藏食品市场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形成, 生鲜冷藏食品也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2]。

(3) 消费需求的预测

另据统计, 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已从1990年的55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00万吨, 预计2010年将达到260万吨, 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肉类消费总量将由2003年的6480万吨和2005年的7000万吨, 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 我国的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速冻食品的年消费量也将超过2000万吨, 并以近20%的幅度递增;乳制品市场, 据权威部门预测2010年乳品消费总量将为1999年的2.7倍, 达到2000万吨, 年均增长率为6.8%, 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7.8千克, 年增长率为6.1%;2010年前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而2010年蔬菜需求量预计可达到5亿吨;水果将增加到9000万吨;水产品需求也预计将达到5300万吨。

三、供求对比和损失情况

1、供求对比

对供给和需求情况做了对比, 如下表2

2、供给不足造成的损失

由上图可见, 各项食品供给现状和未来需求的相对缺口都比较大, 速冻食品和乳制品尤为突出, 相对缺口率均达到100%, 而水产品由于近年来国家出于保护生态的考虑适度控制了捕捞和养殖, 因而缺口相对较小。结合前文提到的关于我国目前食品冷链和冷链物流原有装备陈旧, 现有运力不足, 冷链物流设施发展和分布不平衡, 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保障, 与国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情况。而由此将产生两大直接后果:运输过程中损耗高, 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70%;易腐食品、初级的农产品大量自然损耗, 果蔬为例, 由于保鲜产业落后, 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 据有关部门估算, 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l200万吨, 蔬菜腐损1.3亿吨, 按1元/克计算, 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3]。

而从反面来说, 保鲜储藏还能间接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以冬枣为例, 秋天采收季节每公斤不足10元钱, 而经过气调保鲜库冷藏至元旦、春节时, 可卖到每公斤50元。

四、造成我国冷链物流供给不足的原因

1、专业化程度低

冷链物流建设的专业化程度、复杂程度以及投资远高于常温物流体系的建设。在国内许多企业经常会以常温物流观点来看待低温物流, 生产加工企业及流通企业对食品品质的重视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还不足够。

2、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生产企业的冷链物流外包意识还较淡薄, 对冷链物流的作用认识不足。据统计, 在我国对温度有特别要求的食品中, 只有15%得到了妥善地保存,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了80%, 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差距的关键是在管理和资源整合的能力[10]。

3、消费水平与意识偏低

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还没有达到要求食品冷链的高度, 比如人们会认为只要食物没有腐败就是好的, 最终消费者无法区分高质量食品和劣质食品, 就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假如有两部分食品供应商, 一部分没有经过食品冷链操作, 另一部分通过食品冷链运作, 而消费者不能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 前者就会搭便车, 于是他们不必承担相应的成本, 却享受食品冷链带来的一部分收益。后者正好相反, 承担了全部成本, 却不能获得全部收益。这一“囚徒困境”必定会降低企业投资在建设冷链上的激情。

五、提高我国冷链物流供给的对策

1、政策扶持

政府是行业法规的制定者和市场的监督者。在冷链物流市场启动初期, 在不规范的市场苗头下, 制定合理的规范, 引导市场进入良性发展, 在现有条件下抓大放小缩短冷链环节, 提倡认证体系是建立冷链物流规范市场的合理做法。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消除政策壁垒, 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5]。

2、基础建设

首先, 充分发挥公路冷藏运输的潜力。公路适宜中短途运输, 其特点是机动、灵活, 送达速度快, 能很好地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业务。其次, 铁路系统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此外, 要积极建立与公路、水路以及海关、代理, 堆场等相关部门配套的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5]。然后要使用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 迅速提高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必须大规模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应重点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 发挥它既有冷藏车的制冷作用, 又有集装箱的灵活, 安全的集成优势, 以及便于计算机管理和多种运输方式交接等特点。最后, 发展冷藏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冷链物流企业应大力推广投入产出一体化的集约经营管理体制, 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冷冻、短途运输等相关服务, 开展易腐货物多式联运, 应打破各自的行业壁垒, 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 形成多式联运体系[3]。

3、发展第三方物流, 增加外包比重

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的高端物流, 往往是企业的薄弱环节, 作为非核心业务, 如果生产商自营冷链物流, 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及庞大的人力成本并不是生产商的明智选择,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 从长远角度看, 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 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 也会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趋势[1]。

六、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列举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供给情况、未来消费的预测以及供给不足造成的损失, 对供给两端进行了对比, 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造成供给不足的原因, 最后对改善我国冷链物流的供给不足状况给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总体来说,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巨大, 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第三方物流, 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等等, 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这一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黄翥.对我国冷链系统建设的思考[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3, (6) .

[3]刘宏伟.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 (9) .

[4]谢如鹤, 韩伯领.国内外冷藏食品物流的现状[J].我国储运, 2004, (6) .

[5]李学军, 王建.构建我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J].市场与电脑, 2002, (12) .

[6]张迎新.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 2004, (12) .

[7]方昕.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4, (11) .

[8]何静, 程钧谟, 宗传宏.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5) .

[9]Shister, Neil.Managing The Global Cold Chain[J].World Trade, Sep2004, Vol.17 Issue 9:p22-26.

质量供给不足 篇5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1954) 提出:纯粹的公共产品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消费的减少。那么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 它包括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领域。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 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农民对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是要么只具备其中一个特性, 要么不是完全具备以上特性的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

农村公共产品也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农村准公共产品, 农村纯公共产品一般包括农村基层政府和村组织行政服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扶贫开发等。农村准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社会保障等。

二、我国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

(一)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经济上的二元结构特征尤为突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一元为乡村农业, 即“传统农业部门”;另一元为城市非农业, 即“现代经济部门”。之所以选用这种划分方法是因为二元结构主要是依据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层次来划分的。总体上来看, 我国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城乡差距突出, 二元结构主要由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两大部分来体现。因此, 最能够集中体现各种二元结构现象, 又能够准确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特征的二元结构表述无疑是“城乡二元结构”。

(二) 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政府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提取农业剩余支持工业资本积累和城市经济建设。有关数据显示, 1952-1990年, 国家通过税收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1527.8亿元, 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8707亿元, 通过储蓄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1404.8亿元, 扣除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10000亿元。虽然改革后, 政府对这一非均衡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性质。在国家重城轻乡的政策背景和挖农补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下,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受到很大的约束。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城乡的投入存在着巨大差异, 城市公共产品由国家通过公共财政来提供, 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自愿或非自愿的自筹资金的方式来解决, 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来看 (见表1) , 改革开放以来, 20世纪90年代后, 这一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1991-1997年分别为10.3%、10.0%、9.5%、9.2%、8.3%、8.8%、8.3%, 1998年提高到10.7, 1999年又降到8.2%, 2000年为7.8%, 2001年仅为7.7%。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了农村无法形成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 其现实结果就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供不应求, 农村大型农业固定资产、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市场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农村急需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

以农村教育为例。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源: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农村内部富余劳动力不断积累, 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受阻, 导致农民就业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工农业剪刀差从农村抽取资金, 导致农村发展后劲不足。在工业化道路偏差与城乡二元体制的综合作用下, 造成城乡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20世纪90年代之后, 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使农民的农业收入趋于减少, 乡镇企业就业及外出打工的难度增加, 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增长受限,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已不可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产生超常规的推动作用。随着90年代后期城镇化的进程, 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农村学校的升学主义倾向, 使农民忽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 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下降, 农村辍学现象增加。在这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 农村教育问题凸显。

公共医疗卫生情况, 以合肥市公共卫生问题为例, 合肥市城乡医疗投入严重失衡 (见表2) 。

资料来源:合肥统计年鉴 (1996-2006)

通过表2可看出, 2000年以来城乡财政医疗经费投入比分别为3.19、2.47、2.62、2.40、1.91、2.21, 财政对城市的医疗投入远远大于农村。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供给主要来自乡镇卫生院和村内小诊所。医疗供给短缺, 一方面会使医疗产品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 无法满足农村对医疗产品的需求。1995年以来合肥市城乡人均医疗支出差距逐年加大, 2005年合肥农村人均医疗支出121元, 远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医疗支出483元, 达4∶1。这主要由于农村收入水平低, 加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一直集中在城市, 社会医疗和救助制度的重点也在城市, 城市人口享受着卫生服务的优先性。

三、应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

(一)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建立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资金筹措机制

一是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体系, 财政必须坚决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坚决摒弃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支出, 以确保财政资金用于公共产品建设和生产, 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二是加强财政投资的主导作用, 促进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政府直接生产供给还是间接供给以及哪个层级的政府供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3%, 农村分布广, 在人口如此众多、幅员如此辽阔的广大农村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单方面地依靠政府的力量, 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雄厚的前提下, 显然存在着局限性。现阶段,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坚持以政府融资为主, 引入民间资本, 采取政府与私人供给相结合的形式, 多方面筹集资金, 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大量资金需求。

三是改变农村公共产品单纯依靠农民供给的不合理体制, 建立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目前财政体制下, 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层次, 建立起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应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 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 着重解决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的公共产品的提供。

(二) 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

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千差万别, 采取同一力度或同一标准, 统一提供标准的农村公共产品, 忽视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不同需求的差异性, 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如何真实而准确地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 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准确反映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 目前可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 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制定与执行, 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 是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合理配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权, 建立有效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新建立, 必须解决决策权的配置问题。个体理性决策所导致的博弈均衡未必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所以, 以某种方式对个人决策进行一定的限制就是人类社会自我组织的一种重要表现, 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为个体决策, 而决定供给多少公共产品, 如何供给却是集体决策。显然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不能代替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如果说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表述机制是“自下而上”的话, 那么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则是“自上而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要求国家财政是服务性的财政,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性的, 政府的行为准则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性服务。这是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的前提条件。

(三) 加大向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改进和完善转移制度

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 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 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入, 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同时, 要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原则是在兼顾纵向和横向公平的基础上, 建立促进地区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 考虑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调整既得利益实现地区间财力水平相对均衡, 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赵丽霞.浅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5) .

[2]、张一鸣.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1) .

[3]、祝建兵, 陈娟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体化与多元化[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4) .

[4]、刘明慧.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共分配制度的作用机理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7) .

[5]、刘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机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 .

[6]、刘一彬.关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质量供给不足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制度供给,制度变迁

1973年, 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 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 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 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 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 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 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 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 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特罗所说的“教育系统性质的改变”, 实际上就是教育制度的变迁。2010年,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到达到26%, 2015年将达到36%。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到2020年, 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达到40%。这意味着相当一批省份和地区跨入50%行列。这些数据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变迁的进程之中。

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1、高等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或者普及化, 并非粗放化。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 美国于1971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是世界上最早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 但自普及化以来, 美国高校的生师比从1976年的9.8:1下降到2005年的7.3:1, 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高校的生师比一直比美国高。而且, 自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 中国高校生师比却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尽管生师比和班级规模的绝对数字并不能作为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 但是, 从教育规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如果不改变生师比不断提高、班级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就无法避免粗放化的趋势。

(2) 仍然具有精英教育阶段的功利化特征。教育的功利化理念, 往往重视对能够带来的近期利益 (就业和收入) 的技能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和潜能的开发。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政府将就业的功能强加给高校, 导致“就业评估”兴起。这种评估机制, 势必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 扭曲高校的资源配置方式, 对高校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发展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束缚。社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期望过高, 给高校带来巨大的压力, 以至于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2、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缺乏可靠的发展目标

目前, 学术界的研究表明,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GDP水平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存在着大量的人为因素。高耀 (2010) 运用2006年以前的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 广东、内蒙古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而辽宁、黑龙江、湖北、吉林则存在明显的“透支”, 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类似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问题依然存在。

3、高等教育投入缺乏制度保障

以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为例, 近年来, 中部六省实现了经济的连续高速增长。而且, 自2005年以来, 中部六省GDP增长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但是其每年的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8%。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用于反哺教育, 从长期来看, 可以实现经济和教育的同时发展。但是, 地方政府对于教育投资明显缺乏积极性。汪全胜 (2009) 认为,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入立法的缺陷, 只有完善法律制度的规定, 依法办事, 才能从根本上确定高等教育投入的制度保障。

4、巨额债务阻碍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20世纪末期,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校开始进行招生规模和占地面积的扩张, 各地掀起了兴建大学城的热潮。2010年以来的紧缩政策, 提高了银行贷款的成本, 使一些高校陷入借债—还债—借债的陷阱, 进而导致高校在办学方面的短期行为, 如减少教师奖酬金和外出进修的机会、降低科研和实验室投入水平、缩减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等, 从而使高等教育事业低水平发展。

5、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

世界大学排名所参考的指标, 既不是招生规模, 也不是占地面积, 而是科研竞争力。2011年, 中国大陆共有91所大学进入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排行, 位居世界第5位。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大学的总体科研水平有所提高, 但能够进入前100名的高校为数甚少。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的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上, 中国大陆仅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跻身百强。以上情况说明,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中国在未来需要下大力气建立一支高效率的科研型师资队伍,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科研竞争力。

二、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

1、获取制度变迁的知识需要高昂的成本

在中国, 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政府承担起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供给的主要任务。为此, 政府必须获得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必要的知识, 包括高等教育教学知识、高等教育管理知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知识, 以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经济、法律、社会、金融等领域的专业服务知识。而获取这些是需要成本的, 包括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因为许多知识需要大量的学习、试验和推广才能够获得。知识的匮乏导致发展的盲目性, 使得政府新推出的制度缺乏正确的目标。

2、地方政府获取的激励不足

与成本相对应的是收益。由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周期长, 短期内难以看到社会效益, 在制度变迁成本很高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在推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方面所获得的激励不足。激励不足, 进而导致地方政府缺乏战略眼光, 不愿意改变旧的办学理念, 甚至采取功利主义行为, 对高等教育索取的多投入的少, 以期获取短期利益。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索取, 主要表现为:将大学生就业任务无条件地强加给高校、让“大学城”的建设承载城市扩张和地产开发的任务。

3、“制度效率递减规律”

制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 在投入生产后, 与其他要素一起产生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最初, 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所以边际产出较高。但是由于要素之间的摩擦与碰撞, 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超过了互补效应, 导致边际生产力递减。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制度为例, 该制度的推行必然伴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土地的出售、金融业务的扩张等, 既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 又能扩大政府各部门财政收入和管理权限, 所以得到政府各部门的支持, 进而体现了较高的效率。但是, 随着扩招任务稳定和大学城建设的完工, 上述利益释放完毕, 政府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投入和内涵建设就不再关注, 进而导致制度失去效率。

4、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所谓路径依赖, 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 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因素的存在, 该制度会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久而久之, 在制度内部会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 阻挠其他路径的尝试和制度的创新。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例, 随着高校的扩招, 会带来规模效益, 而这种规模效益又带来校内师资队伍和校内外管理队伍的不断扩大。久而久之, 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 势必产生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阻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因此, 这种有着路径依赖倾向的高校, 很难从内部实施改革来推动它的发展。

三、增加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供给的对策

1、借鉴国内外经验, 加强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办学规律研究

理念的更新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 其实现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习和研究, 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让人们看到采用新理念后获取潜在利润的机会。二是政府通过立法或者制度规定, 迫使人们在新规则下逐渐改变理念。前者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 后者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 学习和科学研究是更新理念、促进高等教育制度获得诱致性变迁的重要途径。

2、推行高等教育终身激励, 鼓励长期战略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地方官员在任期间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 围绕他的任期和政绩来实施机会主义行为。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些大学的盲目扩张和扩建, 并将问题推给继任者。如果连续几任官员都有这种倾向, 则高校的问题会积累起一定的风险。针对这种机会主义行为, 有效的对策是实施终身问责制。“终身问责制”是利用“信息在较长的时间内会获得更多的披露”这一特性, 遏制在职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3、加强制度创新, 遏制制度效率递减

制度的效率递减问题, 必须通过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例, 在该制度推行的中后期, 若能够加强新制度的供给, 如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立法、推行高校融资制度的创新、实施办学奖惩机制的制定、通过引入民办高校加强竞争机制等, 就可以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制度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 增强互补关系。

4、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路径依赖

引入竞争机制, 首先是借鉴海外经验,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层次高校办学领域。在国外, 私立大学以其优异的科研成绩, 一直占据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殿堂。民办高校具有机制活、包袱轻、竞争意识强等特点, 如果能做大做强, 通过“鲶鱼效应”, 可以激发公办高校的竞争意识, 打破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目前, 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民办高校, 但大多数都是从“挂靠模式”做起的, 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因此, 一些学者建议, 参照国家985工程、211工程模式, 扶持一批高层次的民办大学。引入竞争机制, 还可以考虑在实际成熟的时候, 尝试学科特区、高校国际特区等办学模式, 推动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artin Trow,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M].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aris26th-29th June, 1973.

[2]董洪亮、肖思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N].人民日报, 2011-03-29.

[3]卢建飞: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4) .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贺武华:教育制度变迁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4) .

[6]冯向东: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3) .

[7]康宁: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 2004 (6) .

[8]张亚:中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比较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 2007 (6) .

[9]王小五:美国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变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 2010 (1) .

质量供给不足 篇7

1 金融部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大力支持特色农业, 高效农业, 支持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近年来, 甘谷县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是重点支持盘安镇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 使蔬菜基地建设走上集约化、联合经营的模式, 初步形成甘谷无公害蔬菜品牌。二是扶持发展新兴镇养殖基地。甘谷县金融机构已向该镇福庆养殖小区的养殖户累计发放养殖专业贷款3200多万元, 贷款余额达到2800万元, 使福庆小区内的农户由分散养殖走向了养殖协会规模化养殖之路。三是扶持发展大像山镇十里铺村花椒林基地, 白云村物流中心建设。

1.2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1) 促进农村产业化提级增速, 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 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是支持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经营效益好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2家;支持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的涉农龙头企业1家。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余额5312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余额、增加额均在逐年增加, 累计带动了近3万农户从事种养、加工、运输业, 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 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贫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政策, 至2013年末, 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5624万元;小额担保贷款4942万元;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5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6605万元。

1.3 加大对农民的投入, 支持构建农民生活不断增长体系

以县信用社为主, 在支持和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支持和扶助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是从贷款投向上突出支农重点。每年农业贷款占信用社贷款总额的70%以上, 全县信用社“三农”贷款余额达到44325万元, 重点支持了农户、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其次是以小额农贷品牌重点服务。全县己有43672户农户与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 占总农户的41.3%。评定信用村159个, 占比49%;23895个农户被评为信用农户, 占比54.71%。已对20960户农户核发贷款证, 每年授信总额为1.5亿元左右,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累放29860万元, 现有余额22075万元, 基本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2 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2.1 金融机构减少, 金融服务难以到位

以甘谷县域金融机构2003年和2013年进行比较, 金融机构服务网点由2003年的85个下降到2013年的48个, 10年间减少了37个, 从业人员由2003年的651人下降到2013年的358人, 10年间从业人员减少了293人。伴随着机构收缩, 人员精减, 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等, 广大农村地区各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退出。主要依靠信用社提供金融服务, 随着信用社撒站减员, 偏远山区享受金融服务越来越困难。

2.2 信贷投入种类结构不合理, 方式单一, 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减弱

从金融部门的投入看, 目前金融部门大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及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 在信贷方式上比较单一, 除小额农户贷款是信用贷款外, 主要采取抵押、质押和担保三种方式贷款, 限制了部分县域经济主体的正常融资需求。

2.3 支农力量不足, 手续繁杂

甘谷县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真正能够长年支农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 其支农的主要方式是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随着省级联社的成立, 全省信用社项目贷款使用一种模式, 贷款手续十分繁杂, 从立项到考察、评估、申报以及多级审批, 农村信用社失去了原来贷款简便的优势, 加上利率比国有商业银行要高, 使种养大户和其他涉农企业扩大再生产贷款很难得到满足。

2.4 县域信用环境有待一步改善

少数企业和个人不讲信用, 甚至逃废金融债务的倾向依然存在, 部分政府部门缺乏对信用意识的管理和监督, 法院维护信贷资产的执行力度不够;金融部门也缺乏全面的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的手段和方法。

2.5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中小企业缺少融资平台

甘谷受财力的限制, 政府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有一定的困难。而民间资本对于金融融资的操作程序不熟悉, 不愿承担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带来的风险, 因此甘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少部分靠民间融资解决。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颈瓶”。

3 化解农村金融服务困境的途径

3.1 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解决县域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竞争力不够的问题, 需要从县域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 促进金融机构的有效竞争, 为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性金融投入, 引导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合理分工, 密切协作, 共同扶持县域经济发展。

3.2 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应抓住当前中央拿出巨资化解金融业历史包袱的有利时机, 从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着手, 在加快处置县域不良金融资产的同时, 不断推进县域金融生态的经济、法制和信用环境建设。同时要加快建立县级信用担保机构, 切实解决担保难的问题。

3.3 建立小额农贷补偿机制和农业保险

多渠道支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小额信贷业务,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高风险行业但能带来农业结构调整的产业, 应建立一定的农贷补偿机制。同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步伐, 降低信贷风险, 增强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保障功能。

3.4 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指导

人民银行要强化对农村金融的窗口指导, 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相关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支持有产业特色、有市场潜力、有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将信贷服务延伸到产品加工、运输、消费和大中型农贸市场建设等领域, 加快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速度。

4 结束语

甘谷地处西北干旱山区,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 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资源、资金短缺, 技术、信息相对落后, 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与全 (下转18页) (上接8页) 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景产生了差距。而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提供者, 各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策略和县域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支持县域经济明显不足, 通过调研分析, 希望找出金融支持经济的有效途径, 共同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达到各方所祈盼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明基.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韩平, 县域金融服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质量供给不足】推荐阅读:

供给系统07-20

财政供给05-14

社会供给05-16

供给侧05-25

多元供给06-08

供给体制06-09

融资供给06-12

供给预测07-06

知识供给07-27

教师供给08-01

上一篇:烹饪专业特色下一篇:地面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