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与供给

2024-06-18

信息需求与供给(精选11篇)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1

会计信息的需求结构

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不论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及潜在的投资者,都希望从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据此做出有关投资、信贷、管理、生产经营等决策。但是各需求者对信息的使用目的、达到的目标和理解判断能力不同,在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上也存在着差别。但不论是哪一类需求者,对资本市场信息追逐的愿望是相同的,即挖掘能反映企业发展潜力,获得超额投资收益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历史与未来的信息、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定量与定性的信息、确定与不确定信息及全面与分部信息等,如果从这些信息的特性和内容观察,其构成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信息

此类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比较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做出第一判断。(1)股权结构。有关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及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情况。(2)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主业及综合经营情况等。(3)所处的地域。一个企业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达情况、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企业产品的销售和获利能力。(4)组织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保障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5)信用情况。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一个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以往的信用记录关系其生存和发展,包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履行合同及对社会承诺的实施等。(6)审计质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影响着审计的质量。

2.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水平及现金流量信息

该部分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构成的核心内容,是评价企业以往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现状优劣、获利能力等的重要依据。(1)资本结构。公司融资结构是能够传递其企业价值的信号,如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债权与股权融资比例等。(2)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等。(3)资产质量。包括存货结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长期资产的质量及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4)盈利水平。包括经营绩效总水平、主营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每股净收益、每股净资产等。(5)现金流量分析。通过对现金流量结构比率的分析可得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分别占现金流入、流出总量的比例,从而看出流入量和流出量主要由哪部分构成,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还可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余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企业则有足够的现金保证经营周转的顺畅进行。

3.预测性信息

只有历史性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当局提供的各项预测性信息,以此来推测企业未来成长潜力。(1)机遇和风险。包括国家政策调整所能带来的机会和风险;(2)盈利能力预测;(3)企业长远投资计划及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等。

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因素:

1.会计信息需求

需求引导供给,没有需求,就不会有供给,即使产品生产出来了,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首先,需求主体对某类会计信息大量的需求会最终导致这类会计信息的供给产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先后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其次,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供给。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投资人占主要地位的美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多地体现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债权人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和日本,会计信息披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债权人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与收益

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都是要耗费成本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否愿意生产以及生产多少会计信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生产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对外披露以及披露多少会计信息,也要取决于他们对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衡量。在管制的情况下,即使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他们也必须按照管制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但是如果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他们有可能对外披露超过管制数量的会计信息。3.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无疑将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和限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会对会计主体本身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会计规则。对此,李心合(1999)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对象(资金活动)、会计模式(如复式计账和历史成本计量)、会计结构(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均构成了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结构的因素。

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关系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会对企业的信息供给有更高的要求,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标准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所以,应该使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紧跟社会发展,汲取社会经验,使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者,这样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快速的决策。

现阶段,我国已经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作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追加条例,而对于公司内部加强内部控制及监督的政策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减少虚假信息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对于政府方面,也应该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能够将不同类型的企业区别对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条例,以适应企业的发展。FMM

只要您对本刊或此文提出任何建议,即有机会获赠增值书法艺术珍藏品一件。短信:13601018431

电话:010-82642449传真:010-82642439www.3216.com邮箱:magazinead@vip.163.com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2

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与生态需求足迹计算

应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和生态需求足迹,结果表明:防洪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调蓄洪水生态供给足迹和水力发电生态供给足迹分别为7.13×106 hm2/a和4.19×106 hm2/a;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则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负面影响,水库泥沙淤积生态需求足迹和水库淹没生态需求足迹分别为2.66×105 hm2/a和1.06×105 hm2/a.三峡工程4项生态供给足迹总计1.19×107 hm2/a,三峡工程5项生态需求足迹总计4.02×105 hm2/a,生态供给足迹是生态需求足迹的29.60倍.每MW装机容量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653.85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22.09 hm2/a;每千人直接淹没人口的三峡工程生态供给足迹为140.63 hm2/a,生态需求足迹为4.75 hm2/a.

作 者:肖建红 施国庆 毛春梅 邢贞相 Xiao Jianhong Shi Guoqing Mao Chunmei Xing Zhenxiang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4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年,卷(期):30(5)分类号:X1关键词:三峡工程 生态足迹 生态供给足迹 生态需求足迹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3

去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供给侧”的概念受到热议。在笔者看来,公共服务领域也须在尊重“需求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供给侧”,通过持续简政放权,不断改进公共服务,推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知”是基础,“智”是动力,“治”是保障,“质”是追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领域,存在着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分布不均等问题,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

增加公共产品、做好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无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

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学会“用户思维”

“知”,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的基础。“知”即公共服务部门作为“供给方”对“需求方”服务对象的了解、把握、尊重。现如今,随着信息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诉求越来越多,对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也越来越敏感。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若不能敏锐捕捉到这些新变化,不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还是一厢情愿地推行传统服务项目,按固有方式开展工作,恐怕会遭遇“费力不讨好”的尴尬。从长远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很难落到实处。

社区作为城市最微小的“毛细血管”,因其地理距离近,工作内容从一个人的出生直到退休甚至死亡,涉及面相当广,使得社区公共服务成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最直接体现。近些年,全国各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转变工作方式,不断拉近“供给侧”与“需求端”的距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作为“智慧社区”试点单位,智慧信息机、三微平台、一号定位系统等科幻小说里的新鲜玩意儿,都成了他们服务辖区居民的重要利器,目前“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已在全市推广,开启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智能化进程;丰台街道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创新“离案走动工作法”,让社区干部离开电脑、离开办公室,以“走、看、听、问、记、办”的工作模式,把民情绘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方庄地区办事处为了解决群众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取缔上百个游商摊位的同时,引入“蔬菜直通车进社区”;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乱、行车难和出行难等问题,联系相关专业部门,规范单向行车,引入“微循环公交”等等。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共服务,自然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辖区居民真心点赞。有人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这正是公共服务部门应当学习借鉴的。在了解、把握的基础上,受“用户”驱使,满足“用户”需求,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好评。

既要自“智”,又要“借外力”

“智”,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的动力。知是行的基础,行要靠“智”推动。

一方面,需要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依“智”而行。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清晰顺畅的体制机制、务实有效的方法措施,就很难有好的服务效果。2015年8月,北京市印发了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从社会服务体制、社会组织体制、街道管理体制、社区治理机制、社会治理方式、党的领导等6个方面一齐发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全市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还要广泛引入社会力量、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借“智”而行。政府应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该管的事情放权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完善制度,进一步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为市场和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大社会资本参与力度,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形成政府购买、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加强市民自治组织的有效管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的公共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丰富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扩大公共服务受益范围,与此同时,也能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提供新的结构性动力。

公开、简化、共享,用做“减法”来赢“加法”

“治”,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的保障。如果每个公共服务部门都像“击鼓传花”一样,那么老百姓就得跑断腿,若要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就必须加大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治理力度。2015年11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了政府在改进公共服务过程中“公开、简化、共享”的自我规范路径。

一是公开,全面梳理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其实也是一份“权力清单”,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要求、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同时要将清单和指南向公众公开,要让老百姓很方便就能知道,政府具体提供哪些公共服务,办事具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

二是简化,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广泛利用信息化手段,能“一站式”服务的,就避免多头申请、多方审批,能“网上办公”、“移动终端”的,就不要在现场办理,切实降低普通民众或市场主体获取公共服务的成本,比如“事故e处理”就是北京交警推出的交通事故处理官方APP,方便事故当事人快捷处置。

三是共享,现如今,不同的公共服务部门大部分都开发使用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但部门之间却不兼容,各自成了“信息孤岛”,只有依托“互联网+”,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才能加快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从“多头受理”到“一站式服务”、从“群众来回跑”到“部门协同办”、从“现场办理”到“网上办公”、“手机APP”,群众办事将变得更加方便。这些简政放权的切实之举,可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权力的“减法”将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为公共服务业发展拓展更多的政策空间,有利于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供给侧”。

公共服务水平如何从量变到质变?

“质”,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落到实处的追求。现如今,群众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政府在公共服务上花了多少钱,提供了什么服务,而更关心这些支出取得了哪些效果,为自身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善。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不仅有量的增加,更要有质的提升,增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整体性和每项公共服务的系统性。

宏观上看,政府提供的维护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公共服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方能最大程度释放红利。一旦统筹不够,现实中就容易出现交叉重叠甚至盲点,导致资源浪费。另外,相关部门在提高事后处置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预见能力,尽可能花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钱治疗。

微观上看,各项公共服务的推进,要做好前端调研,了解、把握、尊重公众需求;并坚持问题导向,合理设计工作方案,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更要注重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定期公开报告、搜集反馈信息,持续提供高效的服务保障。只有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才能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对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公共服务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减震器”、“缓冲器”的作用,是公众满意度、幸福感的直接“感应器”。着眼新形势,只有适应“需求端”的新变化,从强化“供给侧”入手,切实增强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助推政府管理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法律硕士、政工师、经济师、心理咨询师,先后在司法部门、乡镇、区县党委组织部门工作)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篇4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素有“千湖之省, 鱼米之乡”的美誉, 粮棉油、猪禽蛋、淡水水产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湖北省自2000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 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前期省内各部门规划不一, 产生了部门资源割据、资金重复投入、服务缺位错位等现象, 导致了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面临阶段性瓶颈障碍, 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在微观层面, 农民信息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 本文利用2012年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咸宁市咸安区和荆州市洪湖市开展的1037个农户实地调查, 分析湖北省农民农业生产信息供给和需求状况。

1 湖北省农民信息获取工具

按照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类型, 我们把农户获取信息的工具分为了固定电话、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电脑、报纸和杂志、听广播以及VCD或DVD等8个种类, 利用各类工具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列于表1中。在所有调查的农户中, 有82.93%的农户利用手机获取信息, 其次有69.53%的农户通过电视的手段获取信息, 44.74%的农户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工具, 而报纸和杂志是农户选择最少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仅占5.11%。分县来看, 曾都区利用固定电话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大大高于洪湖市和咸安区, 洪湖市利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高于曾都区和咸安区, 洪湖市和曾都区都有超过20%的农户利用电脑获取信息。

由于有农户可能采取多种工具获取信息, 因此, 可以统计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的数量 (见表2) 。没有信息获取工具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88%, 超过60%的农户采用了2到3种工具获取信息。有15.6%的农户采用4种工具获取信息。分县来看, 洪湖市有更多的人利用3种信息获取工具, 占比达32.54%, 而咸安和曾都地区的农户拥有两种信息获取工具的最多, 分别占比38%和29.55%。

2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

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信息划分为行业信息、政策法规、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农机具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加工信息、销售信息、仓储信息、包装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等12大类。调查农户分别回答了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无所谓、需要、非常需要) , 统计农户对各类信息需求程度的分布, 结果列于表3中。

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 有接近6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类信息, 农户农药化肥信息和销售信息需求程度也较高, 有超过5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两类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超过60%的农户不需要包装信息, 有50%左右的农户不需要其他4类信息。这主要是农户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 与农户最直接相关的信息是行业市场相关的信息和生产所需要的信息, 对农户而言, 其关注点在产前和产中, 对农产品产后处理缺乏关注。

分县来看, 洪湖市和咸安区农户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曾都, 在洪湖市和咸安区均有接近或者超过60%的农户非常需要生产技术信息、销售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洪湖市农户对农机具信息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咸安和曾都, 超过55%的农户需要该信息。

3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供给的主体和方式

超过90%的农户认为包装信息、仓储信息、物流配送信息、质量检测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79%的农户认为加工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46.5%和39.2%的农户包括销售信息和农机具信息没有提供主体。并且近10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信息农户认为没有提供主体的比重较小, 近10年来认为有提供主体的农户比重增加 (见表4) 。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获得, 超过4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亲朋好友提供, 有近40%的农户认为行业信息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例如电视、宣传单等) 。超过1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村干部和农业企业提供, 也有8%以上的农户报告是由农技人员提供, 其他主体为农户提供信息的比重较低。近10年来, 认为村干部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认为亲朋好友、农业企业、农技人员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 其次是亲朋好友。60%的农户报告其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来源于村干部, 22%农户报告其来源于亲朋好友。3%的农户报告信息来源于农技人员。农户报告其种子种苗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 并且近10年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有34%的农户报告种子种苗信息来自其他主体, 他们认为是宣传资料、小商小贩等。和种子种苗信息提供主体相似, 农户报告的农资信息主要来自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协会, 并且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户报告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10%左右的农户认为信息来自于村干部, 有超过6%的农户报告信息来自于农业企业。

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超过80%的农户认为口头通知和交流方式提供行业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资信息的方式的。其他方式例如电话、短信、专业人员指导以及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比重都很低。总体来看, 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见表5) 。

4 农户对信息提供的满意度

从农户对各类信息提供的满意度来看, 农户总体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农户对政策法规信息提供满意度较高, 超过50%的农户对其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40%左右的农户对种子种苗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然而, 除了质量检测信息、包装信息、农机具信息这类提供较少的信息外, 都有20%以上的农户对信息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从近10年来农户的满意程度变化来看, 总体满意程度有所改善。以行业信息为例, 10年前有25.6%的农户对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5年前这一比重为28.6%, 到现在上升31.4%。

5 小结

大部分农户采用手机和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从亲朋好友和电视获得, 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和亲朋好友。种子种苗信息和农资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其他一些信息的提供主体比较缺乏。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农户总体表示对信息供给满意度为一般水平。20%以上农户对各类信息供给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斐, 康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3) :68-70.

[2]崔岩.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5) :76-77.

[3]丁杰, 李莹, 夏英成.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11) :61-62.

[4]冯金古.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 2006 (9) :80-81

[5]耿红军.县域农业信息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4) :18-20.

[6]胡笑梅.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6) :84-86.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5

关键词:供给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 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增速下滑压力,2012年破“8”,2015年破“7”,今年一季度降至6.7%。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重新重视以改革释放制度红利。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12月中央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全面启动实施“供给侧管理”。

一、需求侧管理的“趋同”效应

我国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之后,宏观调控逐渐偏向于需求侧管理,其关注经济增长的结果,以做大经济总量为导向,强调货币在需求调控中的作用,调控措施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经济主体行为的目标和途径是高度“趋同”的。在目标上,货币是需求的起点和终点。最先得到货币的经济主体,可以最先进行生产,此时竞争最弱,利润最高,资金回笼最快,可以最先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最多的投资收益。在途径上,最快进入有利可图的行业,利用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将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价格具有最强的竞争力,而改善生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是最后的考虑。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担负着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责,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可以看作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

综上分析,需求侧管理具有“趋同”内涵,其“趋同”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的简单化、低端化。在扩大经济总量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激励下,资源要素必然竞相进入成熟行业及政策扶持行业,以高产量、低价格为主要竞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争夺政府订单,这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特点:(1)资本形成占GDP比重高。2015年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占比为44%,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2)消费占GDP比重低。2015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6.4%,比发达国家的80%以上仍然落后。(3)货物出口中的加工贸易占比高。2015年,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的35%,反映出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和定价能力偏低。(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较低。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不到11%,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二是经济政策的单一化、短期化。由于经济主体行为目标和途径的高度一致,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这使各地政策呈现出“内容雷同、急功近利”的特点:(1)招商政策相近,导致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地方政府普遍以财政资金补贴来吸引企业落户,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部分地区违背中央精神和国家有关规定,实质性地执行定向优惠出让土地、变相返还土地出让金、大幅减免重点企业税收等政策,导致企业无序流动,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环境。(2)产业政策相近,导致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国家或上级部门一旦出台某项产业政策,各地都会跟进制定相关扶持举措,多数情况下完全照搬。这使得很多产业和产品脱离市场需求,在低技术水平上进行规模不经济的重复布局、投资、建设,加重了各地产业恶性竞争的局面。在产业同构竞争的背后,地方政府还会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本地企业,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同构和地方保护必然促使产能过剩和效率损失,延缓产业升级进而推迟经济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继续依赖刺激需求的方式不仅难以遏制下行趋势,且会进一步加剧由需求侧管理“趋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寻求破解“趋同”的“求异”之法。

二、供给侧管理的“求异”效应

供给侧管理关注经济运行的源头,其强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和鼓励对劳动力、土地、资源、创新“四大要素”进行调整变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随着改革举措的推进落实,经济发展的导向不再是做大经济总量,地方政府作为拥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角色将弱化,地方保护的区域壁垒将逐步消解,全国统一的商品、要素流通政策和贸易体制将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将逐步形成,融资、物流、税费等成本将有效降低,要素资源将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此时,经济主体行为的目标和途径将具有高度的“求异”性。在目标上,由于简单扩大生产规模已难以轻易获利,经济主体不再以最先拿到货币为首要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最先洞察市场需求、最快明确市场定位,进而谋划提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的产品,因此经济主体行为的目标将向日新月“异”的市场信息转变。在途径上,维持过剩产能已无利可图,将加快出清,唯有瞄准市场前沿,创新产品研发,才能在日趋互联化、定制化、个性化、绿色化和市场利基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因此经济主体行为的途径将向标新竞“异”的市场创新转变。

综上分析,供给侧管理具有“求异”内涵,其“求异”效应将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促进经济动能的更迭。在供给侧管理以“提升效率、鼓励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引导下,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经济主体将努力在政策、要素、生产三方面构建“结构调优、质量提升”的新动能:(1)政策方面,促进由“总量优先”向“结构优先”转变。通过推行政绩考核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区域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打破以“总量”观念为基础构筑的“固有利益”格局和“条块分割”体系,还“主导权”给市场,还“主动权”给平等竞争的市场参与者,启动“解决结构性问题”的供给侧动力机制。(2)要素方面,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先进产能转移。以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为总揽,推动各地方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瓦解过剩产能的存在基础。通过推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等,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充分调动科技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推进农民的市民化进程,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通过推行收入分配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推进收入分配机制创新,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扩张。(3)生产方面,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化。通过优化产业政策,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二是有助于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制造业方面,自2012年3月起,PPI连续50个月为负值,自2015年2月起,工业企业利润连续11个月下滑。盈利能力的减弱导致投资的趋势性放缓,2015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至7.5%。房地产方面,“去库存”形势严峻,2015年城镇住宅广义库存去化周期达到5.3年,所有房屋广义库存去化周期达到7.9年。高企的库存压制了投资意愿,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1.0%。与此同时,债务风险开始攀升。债务方面,2015年末,政府债务占GDP的56.5%,虽仍低于国际60%的警戒线,但已十分接近。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143.5%,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21.0%。不良贷款方面,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2014年底大增51.2%。另外,我国的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银行,而银行信贷投放偏向于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则普遍必须以更高的成本获得贷款,这造成了金融不公和效率错配,加重了金融风险隐患。通过推行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证券市场改革等,提高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打破对政府信用的过度透支,建立市场化的资金定价机制,着力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

三、综合平衡“趋同”和“求异”

需求侧管理的“趋同”和供给侧管理的“求异”是宏观调控思路一个硬币的两面,“趋同”强调经济增长的表象结果,“求异”则强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者相互“中和”,不可偏废。中央此次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并非要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而是必须双管齐下,共同发力。通过适度扩大总需求,在新旧动能转换期间,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通过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2]王佳宁,盛朝迅.重要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

[3]杨伟民.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4]贾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领[J].中国金融,2016(1)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6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动因

1. 契约动因。

会计供给信息的契约性动因指按照契约经济学的思路对企业进行解析,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而处在这些连接点上的是人, 凡是人都不能脱离自利的理性人约束, 企业是由这样一些个人所组成, 他们为了一定产权而与企业这个法律主体签定了契约, 并且具有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的目标。

当利益机关这向企业投入了专有资产时, 企业就与其建立了一个有形或无形合同, 当利益机关者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和增值, 必须关心企业生产经营者, 进而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 并根据所关注的信息做出决策。利益相关者要求获得信息便于企业履行合约义务, 同理, 企业对相关者要求投入专有资本是利益相关者义务。这种合同履行有先后顺序, 即利益相关者先投入专用资产, 企业后提供信息, 故从合同履行上看, 企业有提供相关信息动机。

2.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供给的市场动因 (私人动因) 。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私人动因源自于市场力量, 这体现了对企业控制的经理人为个人利益而采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行动, 这类市场有两类:经理人才市场和接管市场。⑴对于经理人才市场, 当经理的收益与企业价值通过市场挂钩时, 经理人为获得较多的收益必然努力增加企业价值, 其手段是通过良好的经营和有效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有广告产品之用, 它能帮助实现企业价值认同) 。经理人同时试图使公司成本最小化, 从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这就会形成向市场供给信息的动因之一。⑵对于接管市场, 当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价值下降其很可能被接管, 若企业被接管, 经理人也会被解聘, 其在企业收益成为泡影, 故接管市场也对经理人产生巨大动力, 经营好企业并提供良好优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收益

作为管理者, 提供会计信息商品, 必然以获益为前提, 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所获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有利于解除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生产的动力源自公司缔结的合同。会计信息对于监督合同的遵循情况是必须的, 要提供经营成果的计量就需要净收益的信息, 以至于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愿意将报告的净收益作为经理人业绩的可靠计量指标之一, 此时管理者都愿意提供信息, 以使投资者相信他在实际中努力工作。⑵有利于管理人员在经理人市场上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正如尤金·法玛指出, 让经理人员隶属于经理人市场, 这将赋予其管理服务以市场价值。经理人才市场会激励经理使其公司价值最大化, 这将对经理人提供信息的动力产生主要的影响。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股东具有行使权力的潜在机会, 如果经理不努力去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公司可能会陷入被接管的境地, 因而, 接管市场也会激励经理人员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与经理人才市场相同, 接管市场对于信息生产也具有激励作用。⑷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有利于树立企业健康的财务形象, 以较低的成本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 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 强化企业自律管理, 提供管理水平和绩效。

三、会计信息的需求成本

使用会计信息应付出的使用成本, 主要表现在:⑴任何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要付出一定的理解成本。虽然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但这种可理解性是“对那些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 (FASB) 而言的,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真正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⑵各类特定的使用者还要付出相应的使用成本。对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先使用, 后付费。股票的购买价格中实际内含了他们在消费会计信息时所应负担的信息费用;对于投资者来说, 公司的会计信息生产成本已在当期列为费用, 减少了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付费, 只不过付费的方式是从其利润中扣除而已。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其决策把握性的同时, 也为此承担一定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时提高了他们决策把握性, 降低了风险。对于企业的非相关利益者, 他们并不因为会计信息而承担风险, 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所以理性的企业非利害关系人不能成为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者。

四、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相互关系

1. 会计信息需求对会计信息供给的作用。

⑴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充分, 真正运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的主体越多, 市场效率越高。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和成熟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 从而影响到企业供给信息的目的。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对相同会计信息的理解也相差甚远。如果会计信息只能被少数投资人所理解和有效使用, 势必会降低市场效力。⑵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对比可以决定所供给的会计信息的计价原则及质量特征。信息需求各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较而言, 以历史成本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可靠性是指会计人员所做的计量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对象和事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认为可靠性包括三个要素, 即可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国家及其管理部门更关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依据, 所以他们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验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而以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以现时价值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是相关的, 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该会计信息可以在投资和信贷决策中减少不确定性, 从而避免决策的失误。首先,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 其中包括: (1) 根据以前年度盈利状况预测未来年度盈利; (2) 根据业务部盈利状况预测整个企业盈利; (3) 根据财务比率预测未来的财务危机。其次,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反馈价值。根据会计信息的反馈可以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再其次, 它还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在作决策时不能获得的会计信息是缺乏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在会计信息的需求群体中, 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相关性, 所以他们希望更多的会计信息能够以现时成本法来予以记录和披露。在具有高度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里,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 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信息需求的力量对比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因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越来越多会计账户允许有选择的在期末使用现时成本法计量。在我国, 目前会计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 我们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财务会计本质属性, 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即使在未来, 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越来越广, 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 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相。这就是说, 未来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 都不应偏离这个基本方向:可靠性和相关性缺一不可, 可靠性是基础, 是核心, 两种计量方法长期并存是必然的结果。

2. 会计信息供给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会计信息并不等同于决策信息, 而它仅是各经济主体用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源之一,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最主要的一个信息源。总之, 会计信息供给的内容多少及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信息需求者所做出的决策的有效程度, 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五、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矛盾分析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7

市场缺乏有效调节矛盾的能力

代表物流供给方的物流产业所提供的物流供给曾经处于长期的短缺状态,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经历了快速发展, 总体上已经基本扭转供给不足, 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的市场状态。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这个局面的直接表现是在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 基本上可以保持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并没有出现尖锐的供需矛盾。但是, 一旦发生异常的状态, 矛盾就会突出。例如, 当出现突发性的需求增长, 供给便会呈现短缺;当国民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供给随之会表现出过剩的状况。有很多例证可以说明:几乎每年冬储煤的运输季节, 能满足需求的物流供给就处于短缺状态, 这就出现了用汽车超距运输、超载等手段来弥补短缺;2008年大范围的异常雨雪天气就造成了运输紧张、物流供给短缺的这样一种局面。当出现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 供给便会出现比较严重过剩, 最近一年的经济增长下滑, 物流需求不足, 威胁大量物流企业的生存就是当前的一个例证。

上述这些情况表明, 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经常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无论是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这表明物流领域市场发还是一个发育不成熟的市场。

从需求拉动供给角度而言。我国物流领域总体的情况是:需求拉动供给的拉动力不足。

以生产企业为代表的物流需求方虽然对生产方面的社会分工已经有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 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有一定程度的体制化保证, 但是对于涉及物流方面的社会分工却是缺乏的。我们在学习、引进、探索和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的时候, 过多重视物流供给方发展, 忽视了物流需求方, 以至于始终没有在生产企业的企业管理中认真推行物流管理。这就造成需求方难以产生有效的、理性的社会物流需求, 从而直接影响物流需求方对物流供给的拉动, 我国第三方物流使用率比较低就是拉动力不足的一种具体表现。

从供给推动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角度而言。总体来看, 物流供给方“服务”的定位还没有完全解决, 物流领域长期短缺造成的“重供给、轻需求”的局面, 长期的短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使物流供给方面总是存在一种“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而缺乏作为配角和服务者的服务意识。其结果是, 供给方面的发展往往是脱离需求方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 因而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推动需求作用和创造需求作用。所以, 即使在曾经的短缺状态下, 物流供给对于需求的推动力也是不足的, 今天更是如此。

物流平台提供的供给存在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提供的物流供给不足只是一个总体的反映, 我国的物流平台存在很大的结构问题, 物流平台的某些部分供给严重短缺, 但是也有一些部分已经能够达到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物流平台的铁道部分和围绕铁道的物流运作供给严重不足, 这种不足带来的矛盾甚至经常处于激化状态。

物流平台的内河水运和围绕内河水运的物流运作, 由于受运作的局限, 也抑制了需求, 很多需求转向了铁路和公路, 如果供给能够在地域范围和方式上创新, 对于需求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物流平台的远洋海运及围绕海运的物流运作, 是物流平台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部分, 不但可以依托本国供给, 还可以依托国际供给, 市场调节能力很高, 基本处供大于求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航空运输及围绕航空运输和物流运作, 需求有所局限, 供给又有比较高的弹性, 是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

物流平台的公路, 是开放程度最高的平台资源, 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它与输送工具又不存在一体化的制约, 这个领域是现在物流平台供给比较充分的领域。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尖锐。“一票难求”、“一车难求”这是我国民间和物流界对于铁道客货运连续几十年的真实形象描述, 反映了铁路平台供给的极度短缺情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铁路供给短缺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 最近一些年反而愈发严重。每年的“春运”, 每年的电煤运输都必须采取异常的措施, 都不可避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几十年来,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最为缓慢、相对增长甚至倒退的领域,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铁路的蜗牛式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个简单情况和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铁道货运量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 解放初期我国铁路承担的货运量比重占整个货运量的80%以上, 近些年, 这个数据下降到20%以下, 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放弃铁路走公路的趋势明显。

我国地大、人多、物流总量大、土地资源珍贵、能源匮乏, 又是发展中国家, 财力不足、企业竞争能力不够, 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物流方式的选择应当是:能耗低、土地资源占用少、速度快、运输量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物流方式, 各种技术经济分析都表明, 首选应当是铁道。整个物流产业的运作, 对铁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 由于铁路资源短缺, 所提供的供给离社会物流的需求相距甚远, 这样一来就使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最终消费者很难从优化的角度作出理性的需求选择, 这就迫使适合于铁路运输的货物和远程运输的货物不得不转向其他的运输方式, 连铁路最具有优势的远程货运也存在明显的向公路转移取向, 明知道这种转向是不合理的, 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铁路供给的短缺迫使我国物流选择不当的发展方式迫使我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 除了影响很多产业物流运作的优化之外, 仅仅是运输费用这一项, 我们每年就需要多支付几千亿, 这应当是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又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有根本扭转的重要原因。

铁路平台供给与物流需求矛盾实际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铁路平台一方是长期的计划经济而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非常滞后的领域, 而物流的需求一方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已经充分市场化的市场经济, 存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二元经济现象。这是造成尖锐矛盾的根本原因。

作者曾经表述过:解决铁路平台供给短缺的问题, 需要有“大智慧”, 而不是小聪明。所谓“大智慧”, 只有在更深的“改革开放”和更坚决地突破旧体制前提下才能够实现。

物流企业:高端供给不足粗放型供给过剩

就体制而言。提供物流供给的物流产业虽然经过几次体制方面的创新, 使物流供给总体上从短缺变成了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 但是也还是存在由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和管理缺位, 限制了物流供给的提升。

就水平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的进程之中, 物流企业多数尚处于小而落后的局面, 短时间内过快的发展, 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素质低, 这就不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的粗放式供给;少部分大企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 规模和能力也都有限, 要使物流总体水平提升以及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来提升物流供给的水平,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然, 还有不属于物流企业的问题, 只要铁路物流平台的供给和铁路输送的供给存在短缺, 宏观的物流费用就不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大批量的货物的物流精益运作也就难以实现。

物流需求方:理性需求不足

物流服务供应链把物流服务向末端传递, 从需求角度看, 主要有三个需求方: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从理念来讲, “用户第一”, 反映的是用户应当是强者,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在于, 用户方面没有像物流产业方面那样对物流透彻了解, 这是因为由于存在“重供给、轻需求”, 现代物流的宣传、普及、研究、发展, 始终重视的是供给方面, 对需求方有所忽视, 需求方的企业管理之中, 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管理。

有些人认为, 需求方只要把物流的事情交给社会物流企业去做就可以了, 这个看法存在相当的片面性。如果需求方对现代物流没有真知, 没有相应的管理, 那么就不可能做出是不是应当把物流运作交给物流企业去运作的决策, 那么他就做不成真正的上帝, 供给方的服务也不可能真正到位, 当然就不可能出现有效的需求拉动。

要解决理性需求不足的问题, 做为需求方的生产企业必须下大力气实行物流管理, 同时还有赖于生产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

几十年来, 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总体的关系是在不断的变化, 同时,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有特殊表现形式。这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 已经逐渐形成买方市场之后的一个阶段,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同环节, 还会出现与总体相违背的情况, 也就是说处于短缺的状况, 需要把供给放在主要地位, 但是, 这种局部的“供给决定需求”, 不能成为对全局的判断。

我国经济体制对供给、需求地位的影响

从经济体制角度来看, 我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应该说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因为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始发展, 供给不足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供给的决定和主导作用非常明显, 国家当然要首先解决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下的供给问题。于是, 短缺、卖方市场和计划经济几十年捆绑在一起, 当初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以后逐渐成了一种体制病,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也就成为这种体制病的重要表现。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种体制病是相当顽强的, 当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后, 还顽强地表现供给的主导作用。在物流领域, 一直持续到今天。

同样,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扭转市场的主导力量, 从卖方转向买方, 也就是从供给方转向需求方。这样一来,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 也就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

现代物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引进我国, 这个领域真正的发展是在二十一世纪, 距现在还不到十年。于是, 一个问题出现了:这个领域没有真正接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需求方的主导作用和供给方的服务作用没有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其结果必然是, 供给方的主导意识还非常强, 物流的供给方定位于“服务”似乎没有办法给予正面的反对, 但却总是心有不甘, 于是实际上否定服务定位双边关系的“联动”、“融合”等似是而非的说法便出现了。这也是在实践中, 我们对物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给方面, 物流有效的、理性需求还难以启动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 物流需求对于物流供给的拉动作用必然决定供给方对需求方是服务而不是管理和控制, 不可能像当初旧经济体制时期物资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那样, 所以, 物流这个服务的定位是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决定的。

物流应当真正接受“服务”的定位

根据上面的分析, 物流供给对于物流需求而言, 定位于“服务”, 并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规定, 而是适应经济发展潮流, 并且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物流发展的科学道理, 是我们领域的科学发展观。

物流产业代表物流供给的绝大部分,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给物流供给方, 也就是物流业的定位:“生产性服务业”是正确的定位, 有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依据。这应当是一个基本点, 这已经不是学术领域争论的问题, 而是通过规划纲要转化成了政策, 转化成了发展的指导, 当然, 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

但是, 必须遵循的政策与是否贯穿在行动中, 表面上的无争议, 思想上是否接受依然是两个问题。所以, 我们不容忽视旧体制以及旧体制造就的运作系统的顽固性, 不容忽视旧体制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按照“服务”的定位, 不要认为能够轻易实现对整个物流系统、对物流运作和供求关系实现顺利地调整。

“服务”定位所体现的双边关系, 从总体上来讲是主从关系, 极端的说法可以把它描述成像对待上帝一样的主从关系, 这种关系必定有一方是主体。这种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定位。在发展方面, 也必然是根据主体的发展情况以及主体的需要, 来确定服务提供方的发展。这个双边关系绝不能颠倒, 物流服务提供方过于强烈的“主体意识”, 实际上是要摆脱从属的服务地位, 这就会影响甚至破坏和谐的双边关系。

“主体意识”不行, 平起平坐的双边关系也不行, 所谓“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看起来是平起平坐关系, 然而本质上仍然否定在当今市场状态下, 物流需求对物流供给拉动的基本关系, 从而也进一步弱化甚至否定“服务”的定位。市场经济永远是需求决定供给, 永远是需求拉动供给, 永远是供给为需求服务, 我们搞物流的人, 不能因为对物流有深厚的感情, 就逆经济规律而为, 不切实际的拔高物流的地位, 这不但不会有益于物流的发展, 反而会适得其反。

“服务”定位的障碍

微观层面:企业的障碍在于, 物流的需求方由于没有或者缺乏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领域, 对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投入相当大的力量, 而对于物流的需求, 尤其是理性的、有效的物流需求难以有真知, 不知道这个“上帝”应当怎么去当。而物流的供给方由于生存压力所造成的的短视和利益的驱动, 也难解决真正服务的问题。

宏观层面:体制的障碍在于, 物流领域管理体制虽然在不断创新之中, 而且在这个创新过程中使物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一直到今天, 旧体制惯性依然在物流领域有很大的势力, 还没有摸能够打造出能够满足“服务”这个定位并且有效促进发展的体制形式。

当然, 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对这个方面缺乏关注, 再加上力量薄弱, 能够给物流“服务”的正确定位提供的理论和运作支持不足, 也是障碍之一。

不能忽视体制病对物流科学定位的消极影响

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行政管理机构, 再加上计划体制造成的习惯思维, 共同铸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是一种综合的体制病。这在我国的物资流通系统表现得特别突出, 长期以来, 供给第一, 而且在“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的核心管理思想之下, 管理几乎成为一种与拥有非常大权力的管制行为, 这在短缺的情况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那种状况下, 怎么可能谈得上“服务”。虽然口号上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从生产出发, 为生产服务”, 当然也只有口号的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非常遗憾的是, 这种情况由于传承的原因或者潜移默化的原因已经进入物流领域, 应该说, 这是认真解决和贯彻“十一五”规划给物流以服务定位的很大障碍。

作者认为, 这个定位问题是重大的原则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是不是坚定地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高度看问题。定位于“服务”,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定位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而且, 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一部分, 这个定位对于物流领域有重要的“拨乱反正”的作用。

认识、贯彻和坚持物流作为“服务”的定位, 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物流界, 公开否定这个定位声音似乎并没有听到, 但是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 实际上与这个定位的不同与修正是经常在表现的。这在一些政策、行政性文件中, 在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的文件中, 在管理人物的发言报告中, 还有在研究材料及论文中都有表现。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就是这样一种修正。在微观经济中, 在某一个项目的解决方案中, 在供应链的一个具体环节中, 作为物流供给的物流企业与作为物流需求方的制造企业之间的关系完全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 例如推动、拉动、互动、联动等等, 但是不能把这种个例推广到整体, 更不能因此变成我们的导向和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的时间, 要真正按照纲要精神用“服务”这个定位来体现物流需求的拉动, 建设好物流领域, 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必须坚持、深化才能获得成效。“拉动”和“联动”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 一旦成为政策导向, 就会波及物流领域从管理到运作, 从物流产业总体到物流企业微观各个层次, 就会产生巨大扩散作用的“蝴蝶效应”, 这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探讨 篇8

20世纪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普遍推崇和支持萨伊定律。萨伊提出供给决定需求,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但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的全世界普遍性生产过剩以及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引起了经济学家新的思考。新的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在批判萨伊定律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供给管理理论

法国人萨伊是供给主导论的极端论和坚定论者。他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论述了“供给创造需求”,“萨伊定律”由此产生。萨伊认为,在商品交易中,商品提供者同时是其他商品的需求者。商品交易是以物易物,货币只起媒介作用,交换结束时总是一种产品交换成另一种产品。这一定律指出,供给产生需求,供给自身就是需求。供给和需求是恒等的,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即使市场上有时候会出现某种产品的滞销,但这是暂时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萨伊定律重视供给,主张自由竞争,强调实物经济和充分就业,萨伊定律与货币数量论一起构成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自由放任政策的理论依据。

19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国家产出水平比较低,短缺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的时期。因而,供给自然就处于主要地位,这是萨伊定律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于1825年首次出现了以供过于求为特点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而且,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发生类似的经济危机。萨伊定律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可以说,萨伊定律走进了死胡同。萨伊定律失灵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产能力的提升,产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萨伊定律正是把产品间的竞争这一关键因素忽略了,认为产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和竞争性;产品之间是互相带来需求的和谐关系。而客观现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产品间的竞争是正常状态,不但同类产品互相竞争,而且新的产品可能淘汰旧产品。可以说,这样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甚至是惨烈的。二是货币不仅发挥媒介作用。货币在交换的发展中形成了支付和储藏功能。也就是说,商品交换不再是萨伊认为的“以物易物”——交易总是以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而是产生了买卖环节的分离。

供给既具有主动性,也具有被动性。主动性和被动性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假如在一种产品的供给正好是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即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时,萨伊定律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只有有效的供给才能自动产生需求。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供给,才有销路。决定供给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是供给本身的效用: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只要效用没有伴随供给一起出现,供给即是无效的。本质上,供给的产生来自需求。

供给虽然有其自动创造需求的一面,更存在着对需求的深深依赖。需求创造供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供给创造需求是外在的、有条件的。供给主动性的发挥,始终依赖于需求。

需求管理理论

凯恩斯主义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短期来看,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是固定的。这样,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总需求。短期中国人民收入的水平依赖于总需求水平。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下降,国民收入减少。凯恩斯主义重新确定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提出了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主张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平滑经济波动,逆周期行事,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凯恩斯主义提出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在经济萧条时期要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刺激投资和消费;在经济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最终,可以达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理想的经济稳定增长状态。

有效需求是凯恩斯主义的关键概念和指标,是指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的需求。凯恩斯主义认为,能否实现有效需求,关键在于就业率,在于人们的购买力。凯恩斯主义希望通过消费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因为“一切生产之后的目的都在于消费者”。凯恩斯主义所谓的消费问题,本质上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崩溃,导致投资不足。投资不足是导致消费不足的因。

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正是要解决大萧条的困境。总结罗斯福新政中反萧条的措施,可总结为:一是鼓舞提升民众信心和士气。二是摒弃传统的财政平衡,采纳赤字财政的主张。三是强调国家计划和需求管理。这些措施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不谋而合。

凯恩斯主义占据了二战后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制订政策,通过需求管理对经济进行调控。凯恩斯主义的效果有目共睹,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但是,凯恩斯主义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刺激消费,最后导致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出现滞涨,即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例如,里根上台的前一年(1980年),美国通胀率高达13.5%,而实际GDP仅为-0.2%,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

发挥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作用

通过上述简要的理论对比,可以发现,无论供给管理还是需求管理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两者都有本身的假设条件和适用条件。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要侧重于不同的重点,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避开两者的不足。

从供给管理的角度看,一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供给,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粗制滥造,走质量效益的路子;二是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破除地方保护,消除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三是消除二元经济,弥合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四是大幅度减税,发挥企业的微观主体能动性;五是减少政府管制。

从需求管理的角度看,一是要确立信心,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减少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二是要增加社会就业,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三是注重二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四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独立审计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分析 篇9

关键词: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供给

一、独立审计的特性

独立审计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具有其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一旦提供出来, 生产者无法排斥那些不为物品付费的个人, 或排他的成本高到使排他成为不太可能的事。独立审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即对于审计报告任何人的使用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报告的使用。由于审计提供的信息的免费使用特征, 使得其市场价格机制失灵, 传统的供求定律对审计这一公共物品明显失效。

(二) 不可替代性

审计本身作为一种服务从属于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单位, 审计人员只能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的会计资料及其自身的特性提供审计报告。就审计供给而言, 它带有垄断性特征, 只有具有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才能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 而且, 不同公司的审计报告也无法进行相互替代。审计的不可替代性无疑使替代效应大大受限, 这种不可替代性使审计供给主体不能自由地展开竞争, 从而弱化了供求关系中的竞争机制。

(三) 成本的内在补偿性

由于审计的公共物品特性, 审计的提供者不能从审计提供中补偿所有其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 只能固定收取审计项目费用, 这就缺乏提高审计供给质量的内在动力, 呈现供给惰性, 这样审计的供给对需求的影响不大, 只能是在政府管制下由需求来推动供给。

(四) 收益的不确定性

审计报告提供以后, 它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之一, 它的使用必然发生在某项决策作出之前, 而不是结果形成之后。这样, 审计的需求者当然不愿意为可能完全不存在的收益去支付太多的成本, 从稳健与自利的角度出发, 他自然会选择以最保守的不付费方式去获取信息, 以保证其未来的机会成本最低, 而且目前很多上市公司要求进行审计并不是出于自身的考虑, 而是由于法律制度的规定, 这种不付费以及非自愿的内在动机无疑会破坏一般的市场交易的互利性, 从而使市场失效。

综上可知, 由于审计的特性, 上市公司独立审计的供求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呈现出了与一般物质商品不同的特点, 它不像一般的物质商品那样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来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以达到其供求平衡, 而是有赖于政府的干预, 审计的供求状况的整体满足和结构优化不是由于生产市场的自发过程, 而是外生于政府的干预行为。

二、独立审计的需求分析

根据对独立审计服务的要求不同, 对独立审计的需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愿性需求;另一种是强制性需求。

(一) 强制性需求

企业的管理当局需求“低独立性”审计。他们之所以对独立审计存在需求, 一方面, 他们需要企业所有者相信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 但是他们无法让所有者确信自己公布的会计信息, 他们需要权威的媒介——独立审计, 通过独立审计的工作结果向所有者传达一种信息, 以对其经营过程及经营结果给予确认, 证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满足政府相关部门的披露要求。

无论是国企还是国企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 控制权均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他们均可以将自己的意愿渗透到管理者具体管理行为中, 总之, 该部分人群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一清二楚, 他们不需要通过独立审计获悉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从数量看这是一个较小群体, 但是他们是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 也是审计产品的购买者。

(二) 自愿性需求

其他利益相关者即除知悉企业真实信息的管理者及少数股东之外的一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求“高独立性”审计。与企业管理当局相比, 他们对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几乎一无所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对独立审计的需求是一种有一些依赖性质的期望。显然, 经过独立审计过滤后的会计信息对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维持健康高效的经济秩序至关重要。独立审计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 可以为公众提供经过独立审计的会计信息, 促使公平、高效资本市场的形成。因此, 满足该群体需求, 要求独立审计发挥社会属性功能, 充当“社会人”的角色, 保持高独立性, 恪守高水准职业道德, 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三) 自愿性需求与强制性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关系

假设审计质量连续分布且能被需求者有效识别,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自愿性需求及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审计质量越高, 对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就越大。而强制性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正与之相反。自愿性需求有助于形成市场的有效竞争, 也就是说, 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将会促使各事务所在一定的价格下, 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或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降低审计收费 (价格) 。而强制性需求则相反, 它并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会排斥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就导致了高质量审计受到排挤, 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从数量上来看, 总需求=自愿性需求+强制性需求。当市场上自愿性需求越多时, 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高;当自愿性需求越少时, 对审计质量要求越低。可以说, 我国现阶段独立审计的自愿性需求严重不足是审计服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独立审计的供给分析

作为独立审计市场的供给方,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 其提供的审计服务应来自市场的需求, 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才有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对供给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但决不能因此就认为供给的职能仅在于简单适应需求。当供给能力超出需求水平时, 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需求起到引导作用。

理论上说, 供给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引致需求, 从而促进审计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但审计界长期存在的现实却是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始终处于一种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的被动状态。因此, 供给对需求的引致作用在目前的审计实务界尚难得到反映。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人而存在, 首先考虑的是利益最大化。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取得收益, 是以客户选择为前提的, 即满足客户需求才会有收益。如果选择保持“高独立性”, 独立审计市场份额很小, 收益额少, 仅发生固定支出, 虽然几乎无违规操作成本, 但利润率也较低, 甚至最终核算结果表现为亏损, 事务所生存比较艰难。如果选择保持“低独立性”, 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 收益是非常可观的。理论上, 由于难以预计的违规操作成本的存在, 选择保持“低独立性”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但是,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监督不力、检查不力等原因, 从事“低独立性”的审计业务收益几乎是肯定的, 而成本产生的概率却是很小的。

从而, 保持高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会有收益, 但收益不会高, 且有随时被解聘的可能;而保持低独立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有可观的利润。所以, 作为一个普通的理性经济人, 从业注册会计师不愿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 从而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四、结束语

所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完善的市场需要自愿性需求, 但是在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要加强引导强制性需求, 因为只有有了需求, 才会有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但要注意, 不管是强制性需求还是自愿性需求, 都必须是高质量的需求, 这样才能引导高质量的供给。

参考文献

[1]、杨涛.独立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8) :123-125

[2]、王岚.独立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 2007 (6) :56-58

[3]、刘谬.独立审计供给与需求的博弈分析[J].时代经贸, 2007 (3) :116—117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10

关键词:河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需求与供给;贷款偿还;河北农业大学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由高校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学生父母,或愿意承担贷款或担保的其他相关人发放的地方财政贴息贷款,每年开学前集中审批发放。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有益补充,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越性逐渐被各方所认同。与国家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承贷主体多元化、放款形式多样化、贷款管理属地化,同时贷款期限、时间、额度等也比较符合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因此,不断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其偿还体系,建立健全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其偿还机制,提高偿还率,促进助学贷款制度的良好运行,促使河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河北农业大学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2003年7月开始,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在河北省范围广泛推行。经过近十年,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项业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享受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所带来的实惠。根据对河北农业大学数据的分析,生源地助学贷款不断扩大。

1.贷款规模

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河北农业大学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共1412人,申请金额742.33万元,已审批917人,金额470.57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人数占全部申请人数的65.46%,贷款申请满足率为89.82%。从贷款总量和贷款人数来看,相比于2011年同期的913人和467.56万元,2012年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2.地区分布

根据2012年河北农业大学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来看,全省11个地市中邯郸、保定和张家口地区的申请数量和贷款数量较大。具体情况为,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批准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为892人,其中邯郸240人、保定230人、张家口147人、邢台74人、石家庄65人、承德60人、沧州39人、秦皇岛28人、唐山8人、廊坊1人;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批准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为470.57万元,其中保定119.69万元、邯郸116.55万元、张家口78.83万元、邢台37.10万元、石家庄34.33万元、承德32.33万元、沧州20.01万元、秦皇岛14.51万元、衡水12.83万元、唐山3.81万元、廊坊0.58万元。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需求和还款风险进行深入分析,针对驻保定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设计

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性别、生源地、学历、年级、家庭收入、劳动力数量等;第二部分是对被调查者生源地贷款需求情况的了解,包括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第三部分是对被调查者还款情况的了解,包括还款意愿、还款资金的来源、还款违约情况等。

2.问卷的发放

针对河北农业大学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在辅导员的协助下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其中针对在校生问卷300份,毕业生问卷50份。由于是在辅导员的协助下,问卷得以全部回收。

三、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1.贷款需求与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地贷款供给不足。350份学生问卷显示,86.3%的学生来自农村或乡镇,87.5%的学生认为自己家庭处于“中下或低收入水平”。根据对被调查者所在行政班情况的调查,农村生源比例为63.6%,贫困生比例33.2%,贫困生中农村生源占85.2%;在这些贫困生中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需求比例为89.3%,而目前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率达63.6%,还有36.4%的贫困生未能获得贷款。

(2)需求形式多样化与供给单一化。在“您对生源地贷款所期望的改进”问题中,78.3%的受访者希望采用更加灵活的贷款方式和金额。由于地区和个体的差异性,不同贷款者对于贷款的金额、期限、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以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

2.贷款归还中存在的问题

(1)还款期限较短。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对象包括普通高校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及研究生。一项针对2011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起薪情况的调查显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起薪平均水平分别为1644元、2116元、3393元、5399元。假设毕业生年收入以10%的速度增长,年生均借款额为5000元,专科、本科、硕士学制分别为2、4和3年,贷款利率为7%,还款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毕业后两年内为缓冲期,只还利息。可以根据还款额与收入之间的比例确定贷款负担率,根据上述数据贷款毕业生在毕业后十年的负担很高。

根据对受访者“理想还款期限”的询问来看,有高达89%的受访者希望还款期限可以延长到15年至20年。可见目前贷款学生对还款期限较短问题十分重视。

(2)还款意愿充足、还款违约率较高。在受访者中,有还款意愿的比例达到了98.13%,这些受访者都非常重视个人信用,并表示在毕业后应及时承担偿还贷款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学生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毕业初期面临着新的生活和就业环境,生存压力较大。

在“还款额占纯收入比重”的问题中,有72.3%的毕业生受访者还款额占纯收入的70%以上,可见偿还贷款已成为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的重要负担。在“是否出现过还款违约”的问题中,有高达79%的受访者曾出现过还款违约情况。尤其是毕业未满三年的受访者中,该比例甚至达到了80.3%。这些受访者建议放宽贷款偿还缓冲期,并且设置“阶梯式”的还款方式,即偿还初期还款额少,并逐渐增加。

四、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

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管理复杂、收益不高、风险较大等特点,造成了目前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的局面。因此,应该加大对生源地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统筹安排贴息资金,免征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呆坏账核销、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等优惠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2.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基金,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

根据上文的调查分析,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较高,金融机构承担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基金,逐步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可以比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运作模式,建立由财政资金、企业捐助资金等多种资金来源构成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贷款损失补偿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承办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及其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3.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以高校学生为基础,以全面使用第二代身份证为契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率先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建议高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作为一门必修课。高校应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应把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农户联保贷款和城市小额信用贷款结合起来,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农户和农村企业为基础,加快建立个人征信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静,贾华.河北省高校助学贷款及其偿还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6).

[2] 臧兴兵,沈红.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出路[J].高等理科教育,2011,(4).

信息需求与供给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苏州市吴中区普通居民和一些患者做的临床适宜技术需求调查;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吴中长桥人民医院做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的调查。第二个部分调查问卷设计为两套, 主要体现三级医院的输出端角色和二级、三级医院的接受端角色之间的区别。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6份, 有效率为98.7%, 发放对象是吴中区常住居民、医生以及少数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和“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主要涉及医疗技术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等方面;“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主要涉及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交流等方面。

1.2.2 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 并作描述性研究。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资料数据表, 使用SPSS15.0处理有关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

2.1.1 对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有关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38.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不足, 有61.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充足。

2.1.2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

研究者设计两个问题探究被调查者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在有效数据中, 72%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到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34.1%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就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30.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生水平高”决定了他们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8.8%的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这两个因素。可以看出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 对社区诊疗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又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两个组成部分。

2.1.3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程度

在90位有效的被调查者中, 只有16位被调查者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74人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2.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2.2.1 对卫生资源总量的认识

在回收的196份问卷中, 有129人认为不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占有效数据的65.8%,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当前卫生资源的总量是充足的。而患者中, 这一比例却只有38.5%, 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

2.2.2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情况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态的问卷中, 有效数据中只有27%的医务人员知晓临床适宜技术, 有73%并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通过SPSS15.0的统计分析和上述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结合医务人员的职称, 做相关性分析发现, 患者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没有相关性: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1.089, 自由度为3, 双尾检验的值为0.780, 似然比0.631, 0.780>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有关连。

另外, 结合被调查者的性别, 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0.002, 自由度为1, 双尾检验的值为0.964, 似然比0.964, 0.964>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有关连。通过分析可知, 被调查无论性别、职称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临床适宜技术, 加强适宜技术进社区的宣教工作比较紧迫。

2.2.3 对指导和接受临床适宜技术的态度

在接受调查的医生中 (有效问卷96份) , 有88位愿意参与三级医院和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交流, 其中有33位考虑时间问题, 有9位考虑待遇问题, 有3位既考虑时间问题又考虑待遇问题。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的在临床适宜技术指导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另外, 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接受调查的100位医护人员中, 有97人愿意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指导, 有两组无效数据, 1名被调查者态度模糊。所以, 二级和三级医院是愿意接受来自三级医院的临床适宜技术的指导的。

2.2.4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推广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认为向二级和社区推广的技术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仅仅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推广大病或罕见疾病的技术, 还有1%的认为大病和常见病、多发病应兼而有之。

2.2.5 对交流制度化的态度

在三级网络的三家医院所进行的调查中, 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三级网络各级医院之间的业务交流应该制度化、定期组织。所以, 在临床适宜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 研究者应该考虑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稳定各级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3 讨论

3.1 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的现实需求

在调查中, 不难发现广大患者和一般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农村的需求是巨大的。适宜技术的适用面广、可用性强, 易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受, 使推广应用先进适宜技术能较快地缩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差距,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 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2]。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 病人及家属希望付出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优良的医疗服务, 一般病人治疗疾病的成本除了各种诊疗费用之外, 还有两个隐形的成本往往很少被提及, 那就是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时间成本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病人去自己主观愿意就诊的医院所花去的时间;二是病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从挂号到得出诊断结果所花去时间 (不包括住院时间) 。现实中, 广大的居民并不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 无论大病小病都前往大医院, 这也就带来了就诊时间成本的增加。通过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 增强居民对社区诊疗的信任是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所谓精神成本是指病人及其家属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对医疗水平的怀疑等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紧张。在西方, 病人和家庭医生之间, 除了诊治之外的的关系, 还是朋友, 这减轻了就诊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在国内, 由于病人对身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 医生和患者之间仅仅是医疗层面的关系, 至少初次就诊大家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 这割裂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除了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之外, 更强调三级医院的医生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和患者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患者一方面能够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那里就诊;还能和三级医院的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减轻患者就医时的精神成本。

任何需求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动机, 进而产生一定的行为。居民有低成本获取优良医疗服务的需求, 但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 在低成本和优良医疗服务两者之间, 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 这也就是现实中为何会出现大病进医院, 小病还是进医院的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试点, 将三级医院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的优良的诊疗技术推广到二级和社区, 满足广大居民的这一需求。

3.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临床适宜技术的有效供给, 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三级医院的输出和供给;其次是二级医院的接受、中转、供给;最后是三级医院的接受和供给。接受调查的三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绝大部分愿意参与到三级网络的业务交流中,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持积极的态度。但重点是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态度转变为持续、有效的行为, 也就是建立激励制度的问题。在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中, 对医护人员也要尝试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例如:增加待遇、福利、晋升等手段。

三级医院在临床适宜技术供给中, 主要承担输出的任务, 也就是将自身优势的临床技术推广到二级、一级医院, 当然在临床适宜技术三级网络构建之初, 三级网络还可能要直接面对一些患者进行技术的直接供给。二级医院的中转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涉及到三级医院输出技术的两种方式。一是二级和一级医院直接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输出;二是三级医院通过二级医院向一级医院输出技术, 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条件的限制, 部分技术一级医院可能出现短时间难以接受, 需要二级医院作为中间者帮助其接受、消化技术, 有个缓冲的时间。

3.3 其他

在调查中, 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在研究开展之初, 设想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应该是承担技术推广的载体, 仪器可以购买, 但是人员的成长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 应将人员的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其次, 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 这个假设得到了验证。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因此评估、筛选出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医疗卫生技术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健康保障。因此, 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样本参照, 针对各级网络医院的相关疾病诊断技术现状进行研究, 将是研究者的另一个任务[3]。第三,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手段问题, 除了人员的培训, 网络软件的共享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针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技术, 提出一系列的标准, 适应技术推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9 (9) :789-792.

[2]陈建中, 农村基层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1999;4 (19) 57-58.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社交下一篇:目标参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