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用5篇)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篇1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
一、资质要求:
1.投标人须具有CMMI3(软件成熟度模型3级)级(含)及以上资质证书。
2.投标人应具有省级(含)以上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3.投标产品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4.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规定的相关条件。
5.投标人须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本项目不接受分包及联合体投标。
二、技术需求
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按照总体要求,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整合共享、差别应用”的原则,依托公安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省、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对全国省、市两级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汇聚、研判分析和监测管理,加强全国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工作的整体效能。建设任务
(一)建设部本级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软件。按照公安信息平台建设标准和规划体系部署基础框架软件,实现基础功能,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应用。
(二)完成部级信息平台综合数据库建设。采用全国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构建部、省、市三级统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ETL系统汇聚整合各类资源,并形成数据采集、汇聚、更新和维护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关联分析、挖掘研判等相关应用。
(三)完成部级信息平台各应用模块开发。基于信息平台基础框架,行政管理监测、监督检查、分析研判等八个功能模块。
(四)实现互联互通。一是完成部级和试点省(市)级信息平台的纵向互联互通,实现平台联网。二是开发部级系统和部级相关业务系统程序接口和数据接口,实现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和部级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互联互通。
(五)建立部级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平台应用、管理、维护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采用PKI/PMI全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及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安全可信的访问;建立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信息平台数据结构和信息传输的标准规范;数据质量监测体系;对各省级信息平台的监测管理。
1.建设原则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原则
建设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同时要制定部级平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部级和各省的平台建设,同时保持系统建设的开放性和调整弹性。
立足实际、按需扩展原则
建设要充分考虑目前实际现状,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节约成本和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充分考虑业务的顶层设计,按照面向服务的体系设计,满足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伸缩性,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局掌控、监督指导原则
建设以汇聚全国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问题评估、态势分析,从全局上掌控全国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指导各省管理的工作。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原则
建设实现部级与各省联动,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资源的共享,并作为全国的业务数据的枢纽中心,实现与部级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
准确有效、智能研判原则
建设要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有效性,通过智能研判和预测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反映出问题和实际的情况,为提供决策支 持。
2.项目设计要求与方案
总体框架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基于统一的安全和运行保障体系,采用分层体系架构,从上到下分别为:展示层、业务层、服务层、数据层。
数据层
数据层汇聚全国各省的资源,既实现对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也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
服务层
服务层在数据层的基础上,通过提供规范的访问接口,为业务层提供功能支撑。
业务层
业务层按照功能可以分成业务应用模块、平台管理模块。展示层
提供统一、友好、易用的界面。
部省市平台关系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以公安信息网为依托,通过ETL抽取各省资源建设部级综合库,实现资源数据的汇聚,以综合库为基础建设业务应用模块;通过纵向联动服务机制实现部、省、市多级联动,使任务可以下得去、上得来。与其它业务系统关系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与其它部级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部门协作等业务协同功能。
技术要求
为了满足平台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伸缩性的要求,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系统采用先进、稳定、成熟的技术架构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发语言,如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规范)、中间件及工作流技术,架构分层合理。其它技术要求如下:
1)平台总体技术要求首先要符合行业制定的标准和规范。2)系统的菜单和文字要求清晰准确、贴近业务、易于理解,操作过程应该提供帮助引导,界面支持个性化定制,整体风格符合公安的特点。
3)充分考虑各省网络环境的差异,提供多种技术方案解决数据交互的问题。
4)多级联动和业务交互接口要求能自定义配置和服务定制,满足业务扩展性要求,同时要考虑安全访问机制。
5)业务查询的响应时间<3秒,具体的业务操作的响应时间<2秒。6)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并发访问量,系统应支持并发访问用户数≥300人,并可以通过平台扩容支持用户并发数的扩展。
7)存储容量在设计上要考虑五年内系统存储容量;同时在不影响 系统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扩展存储空间,适应未来业务数据容量的增长。
8)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可伸缩性和高安全性特性。作为大规模应用的服务器软件,应支持大规模并发能力,具备数据库集群支持能力,具备TB级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能力,可在主流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包括UNIX和Windows)。
9)中间件必须是符合J2EE标准的,所选用的工具采用成熟的ETL数据加工工具、OLAP多维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工具。
10)为了满足对系统的审计要求,系统要充分考虑日志完整性和操作记录的留存。
11)综合库在数据划分和分层设计上要求划分合理、减少数据冗余。
12)通过灵活的设置,系统能对分析研判、监测点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进行扩展。
13)系统要能体现业务协同的理念,能适应业务协同的变化和数据的共享,发挥平台的整合效用。
14)对于业务数据进行不同级别的保护;对于部分数据,要进行加密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15)数据抽取实现全量增量和增量抽取。业务应用功能要求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业务应用模块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监控、分析研判等八大业务模块,其中分析研判模块为其它模块提供支撑。
平台管理功能要求
系统提供平台管理功能,包括登录管理、工作管理、业务协同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
2.1.1.登录管理
登录管理保障平台的登录安全,要求与PKI身份认证集成,并记录登录日志信息、对登录日志进行查询统计等操作。
2.1.2.工作管理
统一对业务应用进行管理,提供权限管理、配置管理、任务管理、应用整合、日志管理等功能。
2.1.3.业务协同管理
业务协同管理保障本平台与部级其它业务系统协同工作,资源共享,包括服务管理、服务状态监控、服务授权管理、服务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2.1.4.运行维护管理
运行维护管理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转,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如果有故障发生时要做到易发现、快恢复。系统要有运行监控、系统恢复、数据监控、策略管理、异常报警、接口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
综合库功能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不同业务警种建设了不同的业务系统,针对业务系统数量多,业务数据多而杂,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建立有效的监测点,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制定、建立一定的数据标准,各地按照标准进行转换、处理,减少汇聚、抽取的数据量,根据规范进行标志性属性标识,汇聚有效的、利于监测点建设的数据。
2.1.5.数据需求
对全国监测数据进行抽查和汇聚,通过ETL进行定时的数据抽取,实现数据汇聚,考虑各地的差异性,提供备选的数据汇聚方式。综合库数据包含三个部分:一是汇聚各省汇聚的监测数据;二是各省监测结果;三是部级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
综合库的建设方式根据实际的数据需求,可将综合库划分为基础数据库、应用专题库、标准代码库、问题数据库等。各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引用结果数据库分析引用应用专题库标准代码库加工引用基础数据库
图 1综合库结构图
综合数据库的功能定位包括: 1)数据规范
平台所建设的综合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数据,并实现对数据标准、代码、元数据的管理和维护的功能。
2)数据汇聚
综合库为汇聚数据的容器,根据业务的需求,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频繁的查询,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设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综合库的数据汇聚工作需要通过ETL完成,该功能根据数据需求编排抽取作业,可制定即时、定时或周期性的调度策略。同时在抽取过程中可以根据设置的数据规则进行清洗、过滤、转换,系统能动态可视化的监控数据抽取过程。
通过以上要求可实现数据获取、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数据转换、数据映射、数据分配、数据跟踪、数据质量检查及数据汇 聚等串行或并发的数据加工任务的执行。
2.1.6.功能需求
综合库管理主要包括数据作业管理、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分层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字典代码管理、元数据管理、日志审计管理等功能。
数据作业管理主要对抽取的资源进行调度和监控管理。主要包括过程监控(作业状态监控、作业结果查询)、作业管理(制定作业计划、查询、编排等功能)、故障处理(报警、分析、登记)等功能
资源信息管理主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和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资源统计分析、资源查询等功能。
数据分层管理主要对综合库的分层建设进行管理。包括分层管理、应用分析等功能。
数据质量管理主要对综合库的资源进行质量监测管理。包括问题数据分析、查询、统计、检测、导出等功能。
字典、元数据管理主要对字典和元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对登记、导出、下载等功能。
日志审计管理主要对抽取日志进行管理并支持审计。包括日志审计、日志备份等功能。
综合库参数配置主要对运行管理的参数进行设置。包括运行参数和数据源设置、参数配置导入导出等功能。
动态库管理主要对动态建表和视图进行管理。包括对表和视图的 动态管理等功能。
2.1.7.存储要求
存储的设计应根据现有业务量进行估算,考虑五年内系统数据的扩展性,配置相应容量的存储设备;同时考虑系统存储的可靠性、可用性、高扩展性及可管理性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系统。
接口设计要求
2.1.8.业务需求
2.1.8.1.业务联动
部级管理信息平台针对通过监测点检测出的某类异常信息,进行预警或工作提醒,预警管理模块主要包含部级平台将预警指令信息下发至省级平台,省级平台对预警指令信息进行签收并及时反馈上报给部级平台等内容。部级平台通过开放联动接口,供省级平台调用,实现业务信息上报。
部级平台根据统一制定的标准规范,开发丰富的服务接口,以平台为依托,供省级平台、各业务系统使用。
各省级平台应按照部级平台统一制定的服务标准规范,开发丰富的服务接口,用于与部级平台的业务联动、其他平台/系统的业务协同。2.1.8.2.业务协同
部级平台可将监测点异常信息、汇总的资源等信息,通过发布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各业务系统进行查询、使用。
对于部门之间,存在相互链接、有交叉点的业务,通过业务协同,依托平台,实现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减少工作的重复开展、数据的重复录入情况,从而消除系统间的“信息孤岛、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1.9.接口要求
根据部级平台现有功能,结合实际业务发展需要,平台可提供的接口如下所示:
1)业务联动接口
部级平台通过对外发布服务接口,供各省级平台调用,实现平台各类业务信息的下发、签收、反馈、上报等。
2)信息查询接口
部级平台对业务数据监测后,对监测到的异常数据需要提供给各业务系统查看。因此,部级平台根据接口规范标准发布统一信息查询接口。
3)业务协同接口
部级平台根据各业务系统业务需求对外发布服务接口,以实现与本级业务系统的业务协同。4)与PKI/PMI系统接口
部级管控平台与PKI/PMI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相应的用户和系统功能授权,进行统一管理、安全控制。
安全要求
系统的安全从数据安全、用户访问安全与系统审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保障。系统安全架构如图所示:
系统安全架构用户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用户安全审计系统应用审计 图 2系统安全架构图
2.1.10.数据安全
为了更好的维护信息基础数据库,本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维护机制、质量控制管理机制以及安全管理机制,目的就是更好的从数据存储角度来保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传输安全。为保障数据库服务器安全,系统仅供管理员进行登录,限制其他人员以终端方式或局域网方式登录到数据中心主机。系统业务操作人员经用户身份认证后在权限范围内对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进行操作,禁止不受控制和审计的行为对数据的直接操作。
2.1.11.用户安全
平台用户安全主要分为用户的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用户安全的管理对象是用户、权限角色、系统资源;管理内容是建立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方式;管理基础是系统资源最小管理单元的划分、权限角色与系统资源最小管理单元的组合、权限角色和责任用户的组合。
在建立了用户、权限角色和系统资源的规划后,用户安全的主要任务是系统资源的权限调整,用户权限的分配和收回、三者的状态和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信息统计和管理。旨在更好的进行数据库用户管理,保障用户访问数据库操作的安全性。
控制不同级别不同角色用户对系统应用的安全,采取的措施包括:基于角色的授权访问、采用公安部CA认证机制。
2.1.12.系统审计
建立主机和数据库的审计追踪体系,实现自动记录一些重要的安 全事件,如非法入侵者持续地试验不同的口令企图登录主机、数据库中重要数据的修改和删除等,事件的记录包括每个用户所在工作站的网络地址和时间,同时对管理员的活动也要加以记录。
3.项目的技术指标及配置要求
1)兼容性要求
系统应支持Linu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跨平台和异构处理能力。
系统本身成熟可用,具有版本兼容性,可平滑升级。2)稳定性要求
系统涉及系统软件(含全文数据库及其相关软件)必须是成熟、稳定的产品,在相关领域已有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一年以上;要求系统正常运行率指标≥99%,系统故障平均间隔时间:≥300天;
3)响应时间要求
一般即时查询的响应时间<5秒,应用的响应时间<2秒,对15000条记录生成1600项报表的响应时间<15s,查询过程中提供友好提示,在等待过程中,系统可以进行其它操作。
4)并发访问要求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并发访问量,尤其是高峰期的并发访问量,以保障业务的顺利运行,系统应支持并发访问用户≥300人,支持在线用户1500人。5)易用性要求
系统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界面表达清晰、美观;提供远程部署功能。
6)可扩展性要求
支持以集群方式横向扩展,并能够将负载均衡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支持在虚拟化环境下部署运行。
4.项目的实施要求及技术服务要求
项目的实施要求
项目管理
制定针对该项目的项目管理方案和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中要包含项目阶段的定义、各阶段的实施内容、管理控制措施、时间计划以及阶段性成果,方案中要有风险管理、配置管理、文档管理等以及用户单位如何配合等内容。
承建单位应针对本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确保人力、物力的投入,项目组成人员必须相对稳定。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用户单位有对项目进度、软件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和权利,承建单位应全面配合,定期向用户单位提交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承建单位对软件的开发应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理论进行管理。各阶段都应提交相应的设计、开发技术文档,并经用户单位认可。
质量管理体系 承建单位应对本组织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出说明。提出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
工程实施结束后,实施单位应对应用系统进行全面的综合测试,并形成测试报告,配合用户单位组织工程验收。
技术文档
承建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应能够满足用户单位系统软硬件安装实施、操作使用、维护管理、应用开发的需要。
承建单位应提供在对业务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编写的应用软件需求说明书。
承建单位应提供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测试报告。
承建单位应提供软件模块关联图、业务流程图和系统活动图。承建单位应提供应用软件配置说明书和应用软件使用说明书(包括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维护手册)。
承建单位应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源代码、目标代码,源代码文档中对主要的函数调用要求做出说明和详细注释,承建单位应提供完整的测试文档、测试案例等。
承建单位应提供应用软件开发总结文档,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详细解答。
承建单位提供的文档和资料均应以磁介质(或光盘)和纸张为载体,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或PDF文档或其他可视化文件。
实施部署 承建单位应根据当前系统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部署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充分考虑和现行系统的兼容性,尽量减少对现行系统的影响。
项目培训
项目培训对保证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承建单位应提供详细的项目培训方案,包括试运行期和正式运行的培训内容等,详细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承建单位须保证培训后在其技术支持下,用户能够独立完成系统操作维护、配置等工作。
技术服务要求
保证期从验收之日算起,期限为5年。保证期内,承建单位负责整个系统的免费维护服务工作。
提供详细的维护人员清单
承建单位应指定固定技术力量用于系统维护,并向用户提供详细的维护人员清单及其联系方式,主要维护人员要保持稳定,除离职外一般不得随意更换,的确需更换要报业主方批准。
技术支持服务
在保证期内,承建单位安排合格的技术工程师提供技术热线支持服务,记录和解决项目使用单位不确定的问题。要求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售后服务,在接到用户故障报告后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修复时间不超过48小时。如24小时内得不到解决,承建单位 必须派遣合格的技术人员或协调软件供应厂商合格的技术人员到用户现场升级、纠正、修复存在的问题。
预防性维护
承建单位应提供预防性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培训使用单位的技术人员执行预防性维护任务。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篇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客车火灾早期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开展了针对汽车火灾发生征兆的车内温度、电流及油气浓度变化规律研究,确定火灾早期预警系统的探测方式及其预警参数,根据乘客舱、仪表台、蓄电池舱和电涡流缓速器等火灾多发部位的起火原因,确定有效可靠的灭火装置及其应用方式,并进行早期预警及自动灭火装置联动性能的验证试验,研制出了客车自动灭火系统。该系统已在郑州宇通、厦门金龙、北汽福田、上汽集团等三十多家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形成标准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篇3
《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已经2009年7月28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吸毒检测程序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吸毒检测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吸毒检测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生物医学检测,为公安机关认定吸毒行为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
吸毒检测的对象,包括涉嫌吸毒的人员,被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被公安机关责令接受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人员,以及戒毒康复场所内的戒毒康复人员。
第三条 吸毒检测分为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复检。第四条 现场检测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进行。
实验室检测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取得检验鉴定机构资格的实验室或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实验室复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取得检验鉴定机构资格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不得由同一检测机构进行。
第五条 吸毒检测样本的采集应当使用专用器材。现场检测器材应当是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生产或者进口的合格产品。
第六条 检测样本为采集的被检测人员的尿液、血液或者毛发等生物样本。第七条 被检测人员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其进行强制检测。
第八条 公安机关采集、送检、检测样本,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采集女性被检测人尿液检测样本,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采集的检测样本经现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分别保存在A、B两个样本专用器材中并编号,由采集人和被采集人共同签字封存,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保存期为两个月。
第九条 现场检测应当出具检测报告,由检测人签名,并加盖检测的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的印章。
现场检测结果应当当场告知被检测人,并由被检测人在检测报告上签名。被检测人拒不签名的,公安民警应当在检测报告上注明。
第十条 被检测人对现场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被告知检测结果之日起的三日内,向现场检测的公安机关提出实验室检测申请。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申请后的三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决定,并将结果告知被检测人。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决定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应当在作出实验室检测决定后的三日内,将保存的A样本送交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具有检验鉴定资格的实验室或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第十二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或者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检测样本后的五日内出具实验室检测报告,由检测人签名,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后,送委托实验室检测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检测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告知被检测人。
第十三条 被检测人对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被告知检测结果后的三日内,向现场检测的公安机关提出实验室复检申请。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实验室复检申请后的三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进行实验室复检的决定,并将结果告知被检测人。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决定进行实验室复检的,应当在作出实验室复检决定后的三日内,将保存的B样本送交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具有检验鉴定资格的实验室。
第十五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应当在接到检测样本后的五日内出具检测报告,由检测人签名,并加盖专用鉴定章后,送委托实验室复检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检测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告知被检测人。第十六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检测机构或者实验室复检机构认为送检样本不符合检测条件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根据检测机构的意见,重新采集检测样本。
第十七条 被检测人是否申请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
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决定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第十八条 现场检测费用和公安机关直接决定进行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复检的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
被检测人申请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但具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或者其他违法检测情形的除外。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鉴定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故意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 吸毒检测的技术标准由公安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以上”、“内”皆包含本级或者本数,“日”是指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公安机关实施《吸毒检测程序规定》细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公安机关办理涉毒案件,依法查处吸食、注射毒品人员,全面落实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公安部《吸毒检测程序规定》等规定,结合我省禁毒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对涉嫌吸食、注射毒品的下列人员,应当进行吸毒检测:(1)群众举报、指认其吸食、注射毒品的;(2)正在吸食、注射毒品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3)随身带有或在其住处发现疑似毒品、疑似吸毒用具的;(4)正在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
(5)身体有注射毒品的痕迹,或者有疑似吸毒症状的;(6)其他有吸食、注射毒品嫌疑的。
第三条
采集、送检、检测样本,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采集女性被检测人尿液检测样本,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第四条 承担吸毒现场检测任务的公安民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其禁毒部门、派出机构指定,并经省公安厅统一组织培训、考核,颁发吸毒检测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行现场检测。
第五条 现场检测样本一般为提取被检测人的尿液样本。每次提取检测的尿液样本不少于50毫升,在查获吸毒嫌疑人后24小时内进行。提取尿样,应当使用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监制的一次性可密封容器。
第六条 现场检测结果应填写《现场检测报告书》,由检测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的印章,当场告知被检测人,并由被检测人签名(盖章)、捺指印。
被检测人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检测人应当在《现场检测报告书》内注明。
第七条 现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检测样本,应当分别保存在A、B两个样本容器中,由检测人和被检测人共同签字封存,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两个月备检。第八条 被检测人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其进行强制检测。
第九条 被检测人对现场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被告知检测结果之日起的三日内,填写《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一式两份),向现场检测的公安机关提出实验室检测申请。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申请后的三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决定。
第十条 公安机关决定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应当在作出实验室检测决定后的三日内,将保存的A样本送交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具有检验鉴定资格的实验室或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第十一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或者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检测样本后的五日内出具实验室检测报告,由检测人签名,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后,交委托实验室检测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检测报告后,应当于二十四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在《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内注明,加盖公安机关或其派出机构印章后告知被检测人,并由被检测人签名(盖章)、捺指印。
被检测人拒不签名(盖章)、捺指印的,承办民警应当在《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备注栏内注明。
第十二条 被检测人对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被告知检测结果后的三日内,填写《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一式两份),向现场检测的公安机关提出实验室复检申请。
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实验室复检申请后的三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进行实验室复检的决定。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决定进行实验室复检的,应当在作出实验室复检决定后的三日内,将保存的B样本送交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的具有检验鉴定资格的实验室。
第十四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应当在接到检测样本后的五日内出具检测报告,由检测人签名,并加盖专用鉴定章后,交委托实验室复检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检测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在《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内注明,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告知被检测人,并由被检测人签名(盖章)、捺指印。
被检测人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承办公安民警应当在《吸毒检测实验室检测/复检表》备注栏内注明。
第十五条 接受委托的实验室检测机构或者实验室复检机构认为送检样本不符合检测条件的,送检单位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由公安机关根据检测机构的意见,重新采集检测样本。
第十六条 被检测人是否申请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
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决定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现场检测费用和公安机关直接决定进行的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复检的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
第十七条 被检测人申请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但具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或者其他违法检测情形的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复检不得由同一检测机构进行,均以一次为限。
第十九条 各市、县级公安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分别指定至少两家取得鉴定机构资格的实验室或者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作为本地实验室检测或复检机构,并报省公安厅备案。
第二十条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吸毒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公安机关、鉴定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送检虚假检测样本的;
(二)故意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
(三)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所称“以上”、“内”皆包含本级或者本数,“日”是指工作日。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篇4
一、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解析】错误。本题混淆了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它相对的是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它相对的是敌人;第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仍属于公民。
2、李某听说王某外出,遂于某日凌晨潜入王某家行窃,忽听外面狗叫,以为是王某回来,心中害怕,未窃得财物即匆匆逃出,李某的行为属犯罪中止。(×)。【解析】错误。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能达目的而不欲”时是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是未遂。
3、王某与李某有仇。一日,王某趁李某不在,将一包砒霜投入李某的水杯内,李某饮后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解析】错误。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放危险物质为手段杀害特定的人的犯罪的区别,关键在于看投放的危险物质的行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机关都有权决定适用取保候审,但取保候审只能由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解析】错误。取保候审属于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决定取保候审。但是,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具体来说应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派出所。
5、扭送也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之一。(×)
【解析】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9条、第61条的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第六十三条“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扭送是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种权利,不是刑事强制措施。
6、根据通行需要,应当及时增设、调换、更新道路交通信号。增设、调换、更新道路交通信号,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广泛进行宣传。(×)【解析】错。安全法第25条第四款规定“根据通行需要,应当及时增设、调换、更新道路交通信号。增设、调换、更新限制性道路交通信号,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广泛进行宣传。”
7、公安机关决定罚款处罚,200元以下可由公安派出所决定。(×)【解析】错。《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 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伍佰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对比记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7条“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解析】对。《人民警察法》第十五条原文。记忆对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0条“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9.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解析】错。刑事强制措施见第5小题解析。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强行带离现场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措施,不是刑事强制措施。
10、甲为了达到杀死乙且自己不负刑事责任的目的,让邻居小孩丙(13岁)用刀将乙杀死,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解析】错。刑法第29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因为丙13岁,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故两者也不是共同犯罪,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1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必须是交通运输人员。(×)
【解析】错。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不论是交通运输人员,还是非交通运输人员,只要行为符合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主客观条件,就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都可能。2005年,上海首起以行人作为交通肇事罪主体公诉的案件在浦东法院庭审。还有,如果是单位的领导、车辆的承包人等司机的上级主管人员,强令司机违章驾驶、强行超车,造成严重后果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直接驾驶机动车的这些主管领导或者承包人,仍构成本罪主体。
12、交通肇事罪属于结果犯。(×)【解析】错。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只有出现法定的危害结果时,才构成犯罪!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和举动犯是划分直接故意犯罪既遂形态的划分方法!过失犯不在其中!结果犯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就是他人死亡,如果发生了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死亡结果,就是犯罪未遂。危险驾驶罪属于危险犯,不需要危害结果的出现,危害结果只是决定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 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这类常见的犯罪有:强奸罪、奸淫幼女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等。
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举动犯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如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煽动分裂国家罪。
13、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只能和主刑一起适用,不能独立适用。(×)
【解析】错。刑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14、甲欲杀乙,将木棒向乙头部抛去,因乙与丙站在一起,结果乙歪头躲过,木棒击中丙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X)
【解析】错。甲的行为仍构成故意杀人罪。这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打击错误。甲欲杀人,也杀了人,虽然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甲欲杀乙,而杀了丙,但是乙、丙两个人体现相同的法益。故仍按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处理,而不是按对乙故意杀人罪未遂和对丙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15、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缓.(X)
【解析】错。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得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16、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解析】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第十六条“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7、刑事诉讼活动中,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作证人。(×)【解析】错。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18、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的各种证据,证实无罪的证据不必收集。(×)
【解析】错。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19、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所有提问都必须如实回答。(×)
【解析】错。刑事诉讼法第93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20、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解析】对。刑事诉讼法第51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例如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就是拘役并处罚金,所以对行为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对涉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适用此条款项。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21、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解析】错。《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22、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第32条“被【解析】《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先进行调解。(×)【解析】行政诉讼法第50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4、对同一问题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适用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且治安管理处罚法生效在后,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及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当两部法律出现内容上的冲突时,应当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25、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6、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一款的原文。
对比记忆:刑法罪刑均衡基本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7、监视居住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8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28、机动驾驶人补领驾驶证后,原驾驶证找回的,仍可以继续使用。(×)【解析】错误。《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原机动车驾驶证作废,不得继续使用。”
29、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按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解析】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加重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 期徒刑。”消极逃逸(交通肇事的结果加重)和积极逃逸(如将被害人抛掷荒郊野外、明知拖挂被害人而加速逃离现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可能成立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30.未携带《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依法扣留机动车。(×)
【解析】错。违法行为程序规定第25条第七项“未申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依法扣留机动车。”只是未携带,不能扣留车辆。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C)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全面协调发展 C、统筹兼顾 D、以人为本
【解析】时事政治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答案:C。
2、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解析】时事政治题。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答案:A
3、我国的政体是(C)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政体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第一条)国体就是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表明我国的国体。4.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时,被辨认的人不得少于(B)人。
A.5 B.7 C.9 D.10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49条“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事故处理工作规范》7人;10张;辨认嫌疑车辆时,被辨认的车辆不得少于7辆。
5.破案的条件是指主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和(B)。
A.赃款赃物收缴
B.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 C.法律手续完备
D.犯罪嫌疑人交待口供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6条“第一百六十六条 破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6、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A)。
A.性质、宗旨和精神 B.方针、路线和政策 C.荣誉、象征和标志 D.职能、职权和职责 【解析】内务条令规定“警徽是人民警察的象征和标志。”“警歌是人民警察性质、宗旨和精神的体现。”
7、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A)
A.12小时 B.24小时 C.32小时 D.48小时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2条“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8、公安机关对于多次作案、流窜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予以拘留羁押的最长期限是(A)。
A.30天 B.14天 C.37天 D.40天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九条 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9、李某因和家人闹矛盾,一时想不开,骑自行车在一辆大货车临近时故意猛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李某受伤,此事故大货车驾驶员(D)责任。
A、承担 B、适当承担 C、减轻 D、不承担 【解析】 D,《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第二款“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10.李某,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A)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解析】A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必须年满16周岁,才可能负刑事责任。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A、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B、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C、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D、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解析】A,刑法第18条“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A)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A.6个月 B.9个月 C.1年 D.2年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第一款“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A)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A.依法管理、方便群众 B.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C.公安为主、各界参与 D.预防为主、从严执法 【解析】安全法第三条的原文。
14.下列不属于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的是(A)。
A.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B.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C.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D.拘留
【解析】安全法第88条“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15.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B)。
A.刑事执法力量 B.刑事司法力量
C.司法力量 D.刑事力量 【解析】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二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16.下列原则中,(D)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数罪并罚原则
【解析】刑法第三、四、五条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数罪并罚是刑法的一个原则,但不是基本原则。
17.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不知情的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甲与丙(B)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构成教唆罪
【解析】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案例中丙不知情,不存在犯罪故意,并且甲、丙二人无犯意联络,因此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单独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18.李某挪用公款50万元,三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李某的行为属(D)。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解析】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李某的行为已经既遂,退回赃款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的一个酌定情节。
19.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其侦查羁押期限的计算应从(C)。
A.拘留之日起计算 B.逮捕之日起计算
C.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 D.查清全部犯罪事实之日起计算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31条“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其侦查羁押期限的计算应从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20.对于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C.可能判处拘役以上刑罚
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解析】刑诉法第60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21.在侦查阶段,对于律师提出的以下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受理的是(D)
A.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全部案情 B.与犯罪嫌疑人通信 C.复制案卷材料
D.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解析】侦查阶段,律师有权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并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律师自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复制案卷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通信。
22.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及处(B)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听证制度: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时,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行政拘留不可以申请听证,对行政拘留有异议的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23.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A);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A.三十日 B.六十日 C.一个月 D.以上都不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9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4.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B)。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对不履行协议的当事人从重处罚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5.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B)。A.阻止犯罪 B.由轻及重 C.损害赔偿 D.以上都是 【解析】《条例》第2条“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由轻及重原则)
第4条“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制止犯罪的必要性原则、最小损失原则)26.民警在强制传唤时(A)
A.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B.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C.可以使用武器
D.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解析】《条例》第8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27.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员(D)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A.停止 B.暂时停止 C.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停止 D.不停止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条“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员不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28.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A)内提出申请。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00条“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申请。”
29.警告属于行政处罚中的(A)。
A、申诫性处罚 B、财产性处罚 C、行为性处罚 D、人身自由性处罚
【解析】警告是申诫罚,罚款是财产罚,行政拘留是自由罚,行为罚的主要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执照等。
30.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当场出具(A),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A.凭证 B.收据 C.行政处罚决定书 D.当场处罚决定书
【解析】安全法第112条的原文。
31.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以(B)
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到会代表的2/3 多数同意
D、全体代表的2/3 多数同意
【解析】宪法第64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2.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D)
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 D.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解析】民法上的概念。乘人之危、显失公平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如果只是欺诈、胁迫而没有损 害国家利益则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3.李某从田某处购得一辆轿车,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在一次查验过程中,某市公安局认定该车系走私车,予以没收。李某不服,向省公安厅申请复议,后者维持了没收决定。李某提起 行政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正确(C)
A.省公安厅为本案的被告
B.田某不能成为本案的第三人
C.市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D.省公安厅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7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5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第27条“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AB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解析】政治理论题。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解析】政治理论题。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对平等权的理解正确的有(ACD)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要取消一切差别,各方面都应做到 绝对均等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而不是行为能力上的平等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平等,并不意味事实上的平等 【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般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主要内容有:(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受宪法和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2)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实施法律、执行法律和使用法律上平等;(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权利能力上的平等,同等条件下公民具有获得相同权利的资格,并不表示行为能力上的平等;(4)平等权是以法律为尺度,不同于平均主义,不主张绝对的均等。可见,选项正确。
4、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治安管理的范围(ABCD)A 公共场所管理 B 特种行业管理
C 户政管理 D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解析】治安管理的范围包括公共秩序管理、户政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出入境管理、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和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公共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属于公共秩序管理的范围。
5、公安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基”工程的“三基”是(BCD)
A 夯实基点 B 苦练基本功 C 打基础 D 抓基层
6、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权决定适用的强制措施有(ABC)。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
【解析】刑诉法50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权只限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刑诉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可见逮捕批准权或决定权只限于检察院和法院行使,执行逮捕权只限于公安机关行使。
7、李某饮酒后驾驶轿车将一辆自行车撞倒,造成骑自行车者轻微伤害,两当事人向交警大队报警。以下处理正确的是?(AC)A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 B 适用一般程序处理交通事故; C 对李某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D 以酒精呼气测试方法测试酒精含量认定李某酒后驾驶行为;【解析】《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5条规定“对仅造成人员轻微伤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但是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除外。”第25条“车辆驾驶人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送交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应当及时抽血检验。”
8、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要件有(ABCD)
A 车辆 B 在道路上
C 因过错或意外 D 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E 必须有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解析】安全法第119条:“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9、某夜,孙某在人行横道内撞死一名横穿道路的老太太后逃逸,抓获后被认定负事故全部责任。法院判决孙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交警大队应当给予孙某(CD)。
A 罚款2000元; B 15日拘留;
C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D 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解析】 安全法101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0、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ABC),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致人重伤 B、致人死亡
C、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D、致人受伤 【解析】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1.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包括(ABC)。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禁闭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12.人民警察义务和纪律的基本要求是(ABCD)。A.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B.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D.礼貌待人、文明值勤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0条“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13.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用(ABCD)的原则。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管辖 D.普遍管辖
【解析】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以属地为主,同时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以及普遍管辖原则。
14.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ABC)作用的犯罪分子。
A.组织 B.策划 C.指挥 D.胁从 【解析】我国刑法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种类有(BCD)。15.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后,A、民事赔偿
B、国家赔偿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76条“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遵循合法(ABCD)的原则。A公正 B公开 C及时 D便民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4条“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ABCD)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臵提示标志。
A.学校 B.幼儿园 C.医院 D.养老院 【解析】安全法第34条“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臵提示标志。”
18.甲是一起案件的目击者。公安机关对需对甲进行询问。侦查人员的下述哪种做法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BCD)
A.通知甲去某五星级宾馆提供证人证言 B.通知甲去公安局提供证人证言 C.到甲的单位询问甲 D.到甲的住处询问甲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7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19.关于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B.从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C.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D.自案件移送审判之日起
【解析】刑诉法第96条“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20.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享受有下列(A.B.D)诉讼权利。A、自行辩护的权利 B、被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
C、另行委托辩护人 D、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拒绝回答
【解析】刑诉法第39条“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21.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是(BCD)
A.三基工程建设 B社会矛盾化解 C.社会管理创新 D.公正廉洁执法 【解析】时事常识题。
四、简答题
1.六小警务的内涵?
答:从“小处”想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案”抓起,从“小纠纷”调起,从“小隐患”整起,从“小节”改起。“六小警务”的实质是民生警务,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把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作为大事来办,其根本方法是小中见大、抓小积大、以小致大,努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2.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法律责任?
答: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五、案例题
1、律师赵某对已被刑事拘留涉嫌盗窃的张某提出会见请求,派出所以案件侦查需保密为由,拒绝会见请求,后律师又提出会见请求,四日后,经分局局长批准,律师赵某会见了张某。公安机关的做法是否合法? 答:不合法,《刑诉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盗窃案件非涉及国家秘密犯罪,律师会见不须审批,公安机关应在律师提出会见请求后48小时内安排会见。
2、甲乙丙三人于1999年8月共同盗窃某商场香烟、白酒等物品,价值3000元。案发后甲、乙二人逃跑,丙被抓获并如实供述了三人共同盗窃的犯罪事实。乙的妻子和丙的姐姐分别向公安机关陈述了甲、乙、丙三人于3月8日晚到乙丙两家窝藏赃物的经过和赃物的外部特征。根据乙妻、丙姐的陈述,公安机关查获了赃物,所获赃物和失主的陈述、丙的供述相互印证。请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指明本案所收集到的证据为何种类? 答:(1)丙的供述是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2)乙妻、丙姐的陈述是证人证言;
(3)赃物是物证;
(4)失主陈述是被害人陈述。
3.民警王某、李某驾车追缉一逃犯过程中,因车辆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一辆出租车路过,民警将其拦下,要求使用该车追逃犯,司机以其要做生意为由拒绝,但民警还是将车开走,后追缉返回途中致车辆外壳损坏。民警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对使用的车辆以及造成的损坏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 答: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3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因紧急追捕的需要,有优先使用有关组织和个人交通工具的权力。民警的做法是合法的,但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对损坏的车辆,应当给予赔偿。
4.200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李某酒后驾驶一辆货车在某县由北向南行驶途中在超越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公交车后,又向右打方向盘,当两辆车行至一十字路口遇红灯停车时,公交车司机王某下车到李某的汽车驾驶室左侧,抓住车门欲与李某理论,李某见状即发动汽车,王某便抓住李某汽车的左侧门,李某不顾王某的安全,闯红灯加大油门向前驶出200多米时,从右超越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货车,王某被该车车箱伸出的钢筋挂下来,李某驾车逃逸。王某因伤势过重,于次日8时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头部受到强大外力的撞击致颅脑损伤而死亡。
问: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答: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中李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王某伤害或者死亡的结果,却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导致王某受伤后死亡的结果,根据这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李某的行为应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
5、李某向他人借了一辆面包车外出,在行驶过程中发现面包车的制动不灵,出了好几次险情,但李某自认为自己驾驶技术过硬,不会出什么问题。当行驶至一十字路口时,刚好碰上红灯,李某猛踩刹车,但因车速较快,停车不及,将一过马路的行人撞死(李某负全责)。李某弃车逃跑,两天后被抓获,并被刑事拘留。在看守所关押期间,李某因吞筷子而被送到医院抢救,其家属以其身患疾病为由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由于不能继续关押,办案单位遂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对于此案的定性,办案单位认为,李某明知面包车的制动不灵,在出了好几次险情的情况下,仍驾驶汽车前行,说明其对可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后果持放任态度,主观上属间接故意,结果将人撞死,其行为应定间接故意杀人,办案单位即以故意杀人罪向检察院移送起诉。请问:
1、办案单位对李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妥否,为什么?
2、此案的定性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办案单位对李某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不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对自伤自残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本案中李某在看守所关押期间吞筷子,属于自伤自残行为,因此不得对其取保候审。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篇5
(ICSP’2014)征文通知
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是我国信息安全界的高规格盛会,已经成功举办的两届大会为全国重要行业部门、专家、信息安全企业、测评机构和公安机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工作交流机会,有力推动了新形势下等级保护关键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应用与等级保护的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交流,经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同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拟于2014年7月举办第三届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大会(ICSP’2014)。本届会议拟请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工信部有关司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等部门担任指导单位,同时邀请信息安全领域的院士、资深专家,围绕网络安全保护策略、机制、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产品、国外网络安全政策标准和等级保护技术体系等各项核心内容作主题报告。会议将出版论文集,经专家评选的部分优秀论文,将推荐至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现就会议征文的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一)新技术应用环境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控系统、移动接入网、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新技术、新环境下的等级保护支撑技术,等级保护技术体系在新环境下的应用方法;
(二)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政府部门及金融、交通、电力、能源、通信、制造等重要行业网站、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等安全威胁、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三)国内外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与策略: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和策略研究,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特点,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发展对策,网络恐怖的特点、发展趋势、危害研究;
(四)信息安全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攻击监测技术,态势感知预警技术,安全监测技术,安全事件响应技术,应急处置技术,灾难备份技术,恢复和跟踪技术,风险评估技术;
(五)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技术:密码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网络实名制等体系模型与构建技术,漏洞检测技术,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软件安全技术,信任体系研究;
(六)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管技术:用于支撑安全监测的数据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用于支撑安全监管的敏感数据发现与保护技术,安全态势评估技术,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技术、安全绩效评估技术,电子数据取证和鉴定技术;
(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技术:标准符合性检验技术,安全基准验证技术,源代码安全分析技术,逆向工程剖析技术,渗透测试技术,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
(八)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策略与机制:网络安全综合防控 体系建设,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与脆弱性分析,纵深防御策略,大数据安全保护策略,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评价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二、投稿要求
(一)来稿内容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未公开发表过,引用他人成果已注明出处,署名无争议,论文摘要及全文不涉及保密内容。
(二)会议只接受以Word排版的电子稿件,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三)稿件以Email的方式发送到会议征稿邮箱
(四)凡投稿文章被录用且未作特殊声明者,视为已同意授权出版。
(五)论文提交截止日期: 2014年5月25日
三、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都体育馆南路1号 邮编:100048 邮箱:ICSP2014@ga.net.cn 联系人: 范博、王晨
联系电话:010-68773930,***,***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公安部某信息化项目资质要求及技术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推荐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24号令07-05
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11-30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08-01
公安信息化07-07
公安网络信息09-24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05-15
人民警察公安专业知识11-19
公安信息化推进08-09
公安信息化平台09-24
磐石网络之公安部互联网信息安全责任书09-25